CN114665651A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65651A
CN114665651A CN202210546844.0A CN202210546844A CN114665651A CN 114665651 A CN114665651 A CN 114665651A CN 202210546844 A CN202210546844 A CN 202210546844A CN 114665651 A CN114665651 A CN 1146656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liding
air
plate
automobil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468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65651B (zh
Inventor
刘建香
江美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Fei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Fei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Fei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Fei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665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56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656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56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5/203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s, e.g. cooling jack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on from ingress, e.g. water or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5/207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openings in the ca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mbient ai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5/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2205/09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drain passages or by venting, breathing or pressure compensat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包括有集气框、过滤网、出气斗、汽车电机、驱动机构等;集气框左侧设置有过滤网,集气框右侧设置有出气斗,集气框顶部固定安装有汽车电机,集气框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通过将风能转换成动力势能对筒体内的冷却液进行推送,使得冷却液在水冷管组件中循环流动,水冷管组件内的冷却液与汽车电机表面的热量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对汽车电机进行散热的目的,同时能够降低能源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
背景技术
不管是常规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传统汽车主要是因为汽油燃烧而产生热量,这一部分热量并不能对内燃机造成多大的影响,而新能源汽车的散热单元主要有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及电控系统,纯电动汽车在驱动与回收能量的工作过程中,电机的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在运动过程中都会产生损耗,这些损耗以热量的形式向外发散。
通常情况下需要通过散热器对电机进行冷却散热,但是散热器需要额外的电力驱动,能源消耗较高,因此目前的散热方式多是通过简单支架散热板进行散热,而由于电动汽车各个部件基本上都是处在密封的状态,导致简单支架散热板散热效果一般,且安全性能不高,当热量过高时将直接影响电机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利用风能对驱动电机进行散热、可以节约能源、能够利用水冷对驱动电机进行热交换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散热器需要额外的电力驱动较为消耗能源、简单支架散热板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包括有集气框,还包括有: 过滤网,集气框左侧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用于对进入集气框内的风流进行过滤; 出气斗,集气框右侧设置有出气斗,出气斗用于将集气框内部的风流排出; 汽车电机,集气框顶部固定安装有汽车电机,汽车电机用于为汽车提供动力; 驱动机构,集气框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利用风能为冷却液流动提供动力势能; 水冷装置,集气框上固定安装有水冷装置,水冷装置用于利用冷却液与汽车电机表面的热量进行热交换,起到散热作用; 闭风装置,集气框底部滑动式连接有闭风装置,闭风装置用于将出气斗上的出风口关闭。
更为优选的是,驱动机构包括有滑杆、移动板、第一弹簧、第一转轴、转动板、齿轮、扭力弹簧、齿条、第一滚轴、楔形块、安装杆、楔形架、滑动斜块和第二弹簧,集气框内两侧开有两个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设置有滑杆,两根滑杆上共同滑动式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与第一滑槽滑动式连接,移动板与集气框之间连接有一对第一弹簧,移动板上对称具有开槽,移动板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中部焊接有转动板,第一转轴上对称固接有齿轮,两个齿轮均与移动板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移动板上滑动式连接有一对齿条,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集气框底部开有两个第二滑槽,同侧第二滑槽与齿条滑动式连接,齿条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轴,集气框底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楔形块,楔形块上呈均匀排列的方式连接有安装杆,同侧安装杆上共同焊接有楔形架,楔形架与第一滚轴限位连接,楔形块上开有第三滑槽,第三滑槽内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斜块,滑动斜块与楔形块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更为优选的是,水冷装置包括有水冷管组件、排水管、水箱、筒体、进水管、磁铁环、磁铁块、橡胶活塞和单向阀管,集气框上固定安装有水冷管组件,水冷管组件绕于汽车电机上,水冷管组件上连通有排水管,集气框上固定安装有水箱,排水管与水箱相通,集气框后侧固定安装有筒体,水箱与筒体连通,筒体右端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与水冷管组件连通,筒体上套有磁铁环,磁铁环与位于后侧的齿条滑动式连接,筒体内壁通过磁力吸附有磁铁块,筒体内滑动式连接有两个橡胶活塞,橡胶活塞与磁铁块接触,磁铁块上固接有单向阀管。
更为优选的是,水冷管组件具有三根弧形管,三根弧形管绕于汽车电机表面,最大程度增大自身与汽车电机的接触面积,使内部冷却液充分与汽车电机进行热交换。
更为优选的是,位于水箱内部的部分排水管上呈周向分布的方式开有出水孔,使排水管内进行过热交换的冷却液均匀从出水孔中排出至水箱内。
更为优选的是,闭风装置包括有滑动条、第三弹簧、滑动架、L形滑动板、阻风板、卡紧架和复位弹簧,集气框底部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条,滑动条左端焊接有滑动架,滑动架与第一滚轴接触,滑动架与楔形架滑动式连接,滑动架与集气框之间连接有一对第三弹簧,两楔形架上共同滑动式连接有L形滑动板,L形滑动板与楔形块接触,L形滑动板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阻风板,阻风板与出气斗滑动式连接,滑动条底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卡紧架,L形滑动板上开有两个卡槽,L形滑动板与出气斗之间连接有一对复位弹簧。
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风冷装置,出气斗右侧设置有风冷装置,风冷装置包括有盖子、导风管和排风斗,出气斗右侧设置有盖子,盖子上连通有三对导风管,三对导风管上共同连通有排风斗。
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扫风装置,排风斗上设置有扫风装置,扫风装置包括有固定板、第二转轴、扇叶、凸盘、接触架、N形架、压缩弹簧、一字槽导风板和第二滚轴,进水管内设置有两块固定板,两块固定板上共同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进水管转动式连接,第二转轴上固接有两个扇叶,第二转轴顶端焊接有凸盘,排风斗上滑动式连接有N形架,N形架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接触架,接触架与凸盘接触,N形架与排风斗之间连接有五个压缩弹簧,排风斗内呈均匀排列的方式转动连接有一字槽导风板,N形架上对称呈均匀排列的方式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轴,一字槽导风板与同一水平的两个第二滚轴限位配合。
更为优选的是,凸盘顶部设置有四个弧形凸块,在凸盘转动过程中弧形凸块用于推动接触架向上做直线运动。
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多孔隔液板、隔离板和单向导液管,水箱内中部设置有多孔隔液板,多孔隔液板与排水管固接,多孔隔液板前侧垂直连接有隔离板,隔离板与水箱固接,隔离板下方固定连接有三根单向导液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将风能转换成动力势能对筒体内的冷却液进行推送,使得冷却液在水冷管组件中循环流动,水冷管组件内的冷却液与汽车电机表面的热量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对汽车电机进行散热的目的,同时能够降低能源消耗。
通过将风能转换成动力势能对集气框内的空气进行挤压,使冷空气排至汽车电机上,冷空气将汽车电机上的热量吹散,进一步对汽车电机进行散热。
通过设置的一字槽导风板,一字槽导风板往复摆动能够对吹出的冷空气进行上下往复导向,进而增加冷空气与汽车电机的接触面积,使冷空气充分吹至汽车电机上进行热交换,从而充分对汽车电机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水冷装置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水冷装置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驱动机构的第一种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闭风装置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驱动机构的第二种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驱动机构的第三种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驱动机构的第四种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驱动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水冷装置的第一种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水冷装置的第二种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风冷装置的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水冷装置的第三种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集气框,2、过滤网,3、出气斗,4、汽车电机,5、驱动机构,51、第一滑槽,52、滑杆,53、移动板,54、第一弹簧,55、开槽,56、第一转轴,57、转动板,58、齿轮,59、扭力弹簧,510、齿条,511、第二滑槽,512、第一滚轴,513、楔形块,514、安装杆,515、楔形架,516、第三滑槽,517、滑动斜块,518、第二弹簧,6、水冷装置,61、水冷管组件,62、排水管,63、水箱,64、筒体,65、进水管,66、磁铁环,67、磁铁块,68、橡胶活塞,69、单向阀管,7、闭风装置,71、滑动条,72、第三弹簧,73、滑动架,74、L形滑动板,75、阻风板,76、卡紧架,77、卡槽,78、复位弹簧,8、风冷装置,81、盖子,82、导风管,83、排风斗,9、扫风装置,91、固定板,92、第二转轴,93、扇叶,94、凸盘,95、接触架,96、N形架,97、压缩弹簧,98、一字槽导风板,99、第二滚轴,10、多孔隔液板,11、隔离板,12、单向导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和图17所示,包括有集气框1、过滤网2、出气斗3、汽车电机4、驱动机构5、水冷装置6和闭风装置7,集气框1左侧设置有过滤网2,集气框1右侧设置有用于将风流排出的出气斗3,集气框1顶部固定安装有汽车电机4,集气框1上设置有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用于利用风能驱动冷却液循环流动,集气框1上固定安装有水冷装置6,水冷装置6用于对汽车电机4进行散热,集气框1底部滑动式连接有用于将出气斗3出风口挡住的闭风装置7。
驱动机构5包括有滑杆52、移动板53、第一弹簧54、第一转轴56、转动板57、齿轮58、扭力弹簧59、齿条510、第一滚轴512、楔形块513、安装杆514、楔形架515、滑动斜块517和第二弹簧518,集气框1内两侧开有两个第一滑槽51,第一滑槽51内固接有滑杆52,两根滑杆52上共同滑动式连接有移动板53,移动板53与第一滑槽51滑动式连接,移动板53与集气框1之间连接有一对第一弹簧54,移动板53上对称具有开槽55,移动板53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56,第一转轴56中部焊接有转动板57,转动板57用于将移动板53挡住,第一转轴56上对称固接有齿轮58,两个齿轮58均与移动板53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59,移动板53上滑动式连接有一对齿条510,齿条510与齿轮58相互啮合,集气框1底部开有两个第二滑槽511,同侧第二滑槽511与齿条510滑动式连接,齿条510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轴512,集气框1底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楔形块513,楔形块513上呈均匀排列的方式连接有安装杆514,同侧安装杆514上共同焊接有楔形架515,楔形架515与第一滚轴512限位连接,楔形块513及楔形架515用于对第一滚轴512进行导向,楔形块513上开有第三滑槽516,第三滑槽516内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斜块517,滑动斜块517与楔形块513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518。
水冷装置6包括有水冷管组件61、排水管62、水箱63、筒体64、进水管65、磁铁环66、磁铁块67、橡胶活塞68和单向阀管69,集气框1上固定安装有用于输送冷却液的水冷管组件61,水冷管组件61绕于汽车电机4上,水冷管组件61上连通有用于输送冷却液的排水管62,集气框1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存储冷却液的水箱63,排水管62与水箱63相通,集气框1后侧固定安装有筒体64,水箱63与筒体64连通,筒体64右端连通有进水管65,进水管65与水冷管组件61连通,筒体64上套有磁铁环66,磁铁环66与位于后侧的齿条510滑动式连接,筒体64内壁通过磁力吸附有磁铁块67,磁铁环66用于将磁铁块67吸附,筒体64内滑动式连接有两个橡胶活塞68,橡胶活塞68与磁铁块67接触,磁铁块67上固接有用于输送冷却液的单向阀管69。
闭风装置7包括有滑动条71、第三弹簧72、滑动架73、L形滑动板74、阻风板75、卡紧架76和复位弹簧78,集气框1底部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条71,滑动条71左端焊接有滑动架73,滑动架73与第一滚轴512接触,滑动架73与楔形架515滑动式连接,滑动架73与集气框1之间连接有一对第三弹簧72,两楔形架515上共同滑动式连接有L形滑动板74,L形滑动板74与楔形块513接触,L形滑动板74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阻风板75,阻风板75用于将出气斗3出风口挡住,阻风板75与出气斗3滑动式连接,滑动条71底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卡紧架76,卡紧架76用于将L形滑动板74卡住,L形滑动板74上开有两个卡槽77,L形滑动板74与出气斗3之间连接有一对复位弹簧78。
汽车在行驶时,汽车电机4正常运作,风流通过过滤网2进入集气框1内,风流能够推动转动板57及其上装置朝远离过滤网2方向运动,通过楔形块513及楔形架515对第一滚轴512进行导向,第一滚轴512会与滑动架73分离,被压缩的第三弹簧72复位带动滑动架73及其上装置朝远离过滤网2方向运动,使得卡紧架76与L形滑动板74接触。当第一滚轴512运动至楔形架515上方直角处时,第一滚轴512及齿条510向下运动,齿条510会带动齿轮58及其上装置转动,使得转动板57转动不再将移动板53挡住,使得风流能够经过移动板53。同时第一滚轴512会推动L形滑动板74及阻风板75向下运动,阻风板75将出气斗3出风口挡住,随之被压缩的第三弹簧72继续复位使卡紧架76卡入卡槽77中。
转动板57及其上装置朝远离过滤网2方向运动的同时,齿条510会带动磁铁环66朝远离过滤网2方向运动,磁铁环66会带动磁铁块67及其上装置朝远离过滤网2方向运动,使得磁铁块67及其上装置对筒体64内的冷却液进行推送,筒体64内的冷却液通过进水管65进入水冷管组件61中,水冷管组件61内的冷却液与汽车电机4表面的热量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对汽车电机4进行散热的目的,经过热交换的冷却液通过排水管62再进入水箱63内,水箱63内的水通过单向阀管69、橡胶活塞68再进入筒体64内。
接着第一滚轴512运动至楔形架515下方直角处,由于风流不会推动转动板57,被压缩的第一弹簧54复位带动移动板53及其上装置朝靠近过滤网2方向运动,第一滚轴512及其上装置会沿着楔形块513及楔形架515下方直线运动,通过楔形块513及楔形架515的导向作用使第一滚轴512及齿条510向上运动,第一滚轴512会推动滑动斜块517朝远离过滤网2方向运动,随之被压缩的第二弹簧518复位带动滑动斜块517朝靠近过滤网2方向运动,滑动斜块517将第一滚轴512挡住。随后第一滚轴512会推动滑动架73及其上装置朝靠近过滤网2方向运动,卡紧架76不再将L形滑动板74卡住,被拉伸的复位弹簧78复位带动L形滑动板74及阻风板75向上运动,阻风板75不再将出气斗3出风口挡住。
齿条510向上运动会带动齿轮58及其上装置转动,使得转动板57转动将移动板53挡住,接着进入集气框1内的风流继续推动转动板57及其上装置朝远离过滤网2方向运动,重复上述操作,冷却液循环流动对汽车电机4进行散热。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3、图14、图15和图16所示,还包括有风冷装置8,出气斗3右侧设置有风冷装置8,风冷装置8包括有盖子81、导风管82和排风斗83,出气斗3右侧设置有盖子81,盖子81上连通有三对用于对冷空气进行导向的导风管82,三对导风管82上共同连通有用于排出冷空气的排风斗83。
移动板53及转动板57会对集气框1内右侧的空气进行挤压,使得集气框1内的空气通过出气斗3进入导风管82内,再通过排风斗83将空气排至汽车电机4上,冷空气将汽车电机4上的热量吹散,进一步达到对汽车电机4进行散热的目的。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15和图16所示,还包括有扫风装置9,排风斗83上设置有扫风装置9,扫风装置9用于将冷空气充分吹至汽车电机4上,扫风装置9包括有固定板91、第二转轴92、扇叶93、凸盘94、接触架95、N形架96、压缩弹簧97、一字槽导风板98和第二滚轴99,进水管65内设置有两块固定板91,两块固定板91上共同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92,第二转轴92与进水管65转动式连接,第二转轴92上固接有两个扇叶93,第二转轴92顶端焊接有凸盘94,排风斗83上滑动式连接有N形架96,N形架96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接触架95,接触架95与凸盘94接触,凸盘94用于推动接触架95及其上装置上下往复运动,N形架96与排风斗83之间连接有五个压缩弹簧97,排风斗83内呈均匀排列的方式转动连接有一字槽导风板98,一字槽导风板98用于对排风斗83吹出的冷空气进行导向,N形架96上对称呈均匀排列的方式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轴99,一字槽导风板98与同一水平的两个第二滚轴99限位配合。
当冷却液进入进水管65内时,流动的冷却液会推动扇叶93及其上装置转动,通过凸盘94与压缩弹簧97的配合,凸盘94会推动接触架95及其上装置上下往复运动,使得第二滚轴99带动一字槽导风板98往复摆动,一字槽导风板98能够对排风斗83吹出的冷空气进行导向,一字槽导风板98往复摆动能够增加冷空气与汽车电机4的接触面积,使冷空气充分吹至汽车电机4上进行热交换。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之上,如图17所示,还包括有多孔隔液板10、隔离板11和单向导液管12,水箱63内中部设置有多孔隔液板10,多孔隔液板10与排水管62固接,多孔隔液板10前侧垂直连接有隔离板11,隔离板11与水箱63固接,隔离板11用于将不同温度的冷却液进行隔离,隔离板11下方固定连接有三根用于输送冷却液的单向导液管12。
经过热交换的冷却液进入水箱63内后,经过热交换的冷却液会通过多孔隔液板10进入水箱63内下方,再通过单向导液管12进入水箱63内前侧,如此将不同温度的冷却液进行隔离,使得输送至筒体64内的冷却液温度较低。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包括有集气框(1),其特征是,还包括有: 过滤网(2),集气框(1)左侧设置有过滤网(2),过滤网(2)用于对进入集气框(1)内的风流进行过滤; 出气斗(3),集气框(1)右侧设置有出气斗(3),出气斗(3)用于将集气框(1)内部的风流排出;汽车电机(4),集气框(1)顶部固定安装有汽车电机(4),汽车电机(4)用于为汽车提供动力;驱动机构(5),集气框(1)上设置有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用于利用风能为冷却液流动提供动力势能; 水冷装置(6),集气框(1)上固定安装有水冷装置(6),水冷装置(6)用于利用冷却液与汽车电机表面的热量进行热交换,起到散热作用; 闭风装置(7),集气框(1)底部滑动式连接有闭风装置(7),闭风装置(7)用于将出气斗(3)上的出风口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其特征是,驱动机构(5)包括有滑杆(52)、移动板(53)、第一弹簧(54)、第一转轴(56)、转动板(57)、齿轮(58)、扭力弹簧(59)、齿条(510)、第一滚轴(512)、楔形块(513)、安装杆(514)、楔形架(515)、滑动斜块(517)和第二弹簧(518),集气框(1)内两侧开有两个第一滑槽(51),第一滑槽(51)内设置有滑杆(52),两根滑杆(52)上共同滑动式连接有移动板(53),移动板(53)与第一滑槽(51)滑动式连接,移动板(53)与集气框(1)之间连接有一对第一弹簧(54),移动板(53)上对称具有开槽(55),移动板(53)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56),第一转轴(56)中部焊接有转动板(57),第一转轴(56)上对称固接有齿轮(58),两个齿轮(58)均与移动板(53)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59),移动板(53)上滑动式连接有一对齿条(510),齿条(510)与齿轮(58)相互啮合,集气框(1)底部开有两个第二滑槽(511),同侧第二滑槽(511)与齿条(510)滑动式连接,齿条(510)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轴(512),集气框(1)底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楔形块(513),楔形块(513)上呈均匀排列的方式连接有安装杆(514),同侧安装杆(514)上共同焊接有楔形架(515),楔形架(515)与第一滚轴(512)限位连接,楔形块(513)上开有第三滑槽(516),第三滑槽(516)内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斜块(517),滑动斜块(517)与楔形块(513)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5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其特征是,水冷装置(6)包括有水冷管组件(61)、排水管(62)、水箱(63)、筒体(64)、进水管(65)、磁铁环(66)、磁铁块(67)、橡胶活塞(68)和单向阀管(69),集气框(1)上固定安装有水冷管组件(61),水冷管组件(61)绕于汽车电机(4)上,水冷管组件(61)上连通有排水管(62),集气框(1)上固定安装有水箱(63),排水管(62)与水箱(63)相通,集气框(1)后侧固定安装有筒体(64),水箱(63)与筒体(64)连通,筒体(64)右端连通有进水管(65),进水管(65)与水冷管组件(61)连通,筒体(64)上套有磁铁环(66),磁铁环(66)与位于后侧的齿条(510)滑动式连接,筒体(64)内壁通过磁力吸附有磁铁块(67),筒体(64)内滑动式连接有两个橡胶活塞(68),橡胶活塞(68)与磁铁块(67)接触,磁铁块(67)上固接有单向阀管(6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其特征是,水冷管组件(61)具有三根弧形管,三根弧形管绕于汽车电机(4)表面,最大程度增大自身与汽车电机(4)的接触面积,使内部冷却液充分与汽车电机(4)进行热交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其特征是,位于水箱(63)内部的部分排水管(62)上呈周向分布的方式开有出水孔,使排水管(62)内进行过热交换的冷却液均匀从出水孔中排出至水箱(6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其特征是,闭风装置(7)包括有滑动条(71)、第三弹簧(72)、滑动架(73)、L形滑动板(74)、阻风板(75)、卡紧架(76)和复位弹簧(78),集气框(1)底部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条(71),滑动条(71)左端焊接有滑动架(73),滑动架(73)与第一滚轴(512)接触,滑动架(73)与楔形架(515)滑动式连接,滑动架(73)与集气框(1)之间连接有一对第三弹簧(72),两楔形架(515)上共同滑动式连接有L形滑动板(74),L形滑动板(74)与楔形块(513)接触,L形滑动板(74)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阻风板(75),阻风板(75)与出气斗(3)滑动式连接,滑动条(71)底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卡紧架(76),L形滑动板(74)上开有两个卡槽(77),L形滑动板(74)与出气斗(3)之间连接有一对复位弹簧(7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风冷装置(8),出气斗(3)右侧设置有风冷装置(8),风冷装置(8)包括有盖子(81)、导风管(82)和排风斗(83),出气斗(3)右侧设置有盖子(81),盖子(81)上连通有三对导风管(82),三对导风管(82)上共同连通有排风斗(8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扫风装置(9),排风斗(83)上设置有扫风装置(9),扫风装置(9)包括有固定板(91)、第二转轴(92)、扇叶(93)、凸盘(94)、接触架(95)、N形架(96)、压缩弹簧(97)、一字槽导风板(98)和第二滚轴(99),进水管(65)内设置有两块固定板(91),两块固定板(91)上共同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92),第二转轴(92)与进水管(65)转动式连接,第二转轴(92)上固接有两个扇叶(93),第二转轴(92)顶端焊接有凸盘(94),排风斗(83)上滑动式连接有N形架(96),N形架(96)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接触架(95),接触架(95)与凸盘(94)接触,N形架(96)与排风斗(83)之间连接有五个压缩弹簧(97),排风斗(83)内呈均匀排列的方式转动连接有一字槽导风板(98),N形架(96)上对称呈均匀排列的方式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轴(99),一字槽导风板(98)与同一水平的两个第二滚轴(99)限位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多孔隔液板(10)、隔离板(11)和单向导液管(12),水箱(63)内中部设置有多孔隔液板(10),多孔隔液板(10)与排水管(62)固接,多孔隔液板(10)前侧垂直连接有隔离板(11),隔离板(11)与水箱(63)固接,隔离板(11)下方固定连接有三根单向导液管(12)。
10.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汽车在行驶时,汽车电机(4)正常运作,风流通过过滤网(2)进入集气框(1)内,风流能够推动转动板(57)朝远离过滤网(2)方向运动,通过楔形块(513)及楔形架(515)对第一滚轴(512)进行导向,第一滚轴(512)会与滑动架(73)分离,被压缩的第三弹簧(72)复位带动滑动架(73)朝远离过滤网(2)方向运动,使得卡紧架(76)与L形滑动板(74)接触;
当第一滚轴(512)运动至楔形架(515)上方直角处时,第一滚轴(512)及齿条(510)向下运动,齿条(510)会带动齿轮(58)转动,使得转动板(57)转动不再将移动板(53)挡住,使得风流能够经过移动板(53);
同时第一滚轴(512)会推动L形滑动板(74)及阻风板(75)向下运动,阻风板(75)将出气斗(3)出风口挡住,随之被压缩的第三弹簧(72)继续复位使卡紧架(76)卡入卡槽(77)中。
CN202210546844.0A 2021-11-16 2022-05-20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 Active CN1146656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42643 2021-11-16
CN202111354264.3A CN113809886A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5651A true CN114665651A (zh) 2022-06-24
CN114665651B CN114665651B (zh) 2022-08-23

Family

ID=7889870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54264.3A Withdrawn CN113809886A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
CN202210546844.0A Active CN114665651B (zh) 2021-11-16 2022-05-20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54264.3A Withdrawn CN113809886A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380988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14052A (zh) * 2024-03-19 2024-04-19 淮北津奥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机铝合金外壳铸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36214B (zh) * 2023-03-07 2024-03-22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风道冷却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07702A (ja) * 1992-01-22 1993-08-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誘導電動機の冷却装置
JP2013162674A (ja) * 2012-02-07 2013-08-19 Toshiba Industrial Products Manufacturing Corp 回転電機
CN106981949A (zh) * 2017-05-06 2017-07-25 深圳市贝优通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机
WO2018113372A1 (zh) * 2016-12-25 2018-06-28 黄邦擎 一种新能源汽车具有风道循环的冷却装置
CN108390509A (zh) * 2018-02-06 2018-08-10 深圳市奈士迪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便于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电机
CN108382191A (zh) * 2018-03-23 2018-08-10 苏州越崴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机散热功能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
CN208285146U (zh) * 2018-04-19 2018-12-25 南京晶能新能源智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器
CN209358384U (zh) * 2019-02-21 2019-09-06 黄河科技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器
CN111355343A (zh) * 2020-04-01 2020-06-30 江苏金彭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散热装置
CN111953135A (zh) * 2020-08-14 2020-11-17 曾小春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
CN113078384A (zh) * 2021-03-11 2021-07-06 韦龙印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框架
CN214480141U (zh) * 2020-12-28 2021-10-22 郴州科远达汽车精工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07702A (ja) * 1992-01-22 1993-08-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誘導電動機の冷却装置
JP2013162674A (ja) * 2012-02-07 2013-08-19 Toshiba Industrial Products Manufacturing Corp 回転電機
WO2018113372A1 (zh) * 2016-12-25 2018-06-28 黄邦擎 一种新能源汽车具有风道循环的冷却装置
CN106981949A (zh) * 2017-05-06 2017-07-25 深圳市贝优通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机
CN108390509A (zh) * 2018-02-06 2018-08-10 深圳市奈士迪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便于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电机
CN108382191A (zh) * 2018-03-23 2018-08-10 苏州越崴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机散热功能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
CN208285146U (zh) * 2018-04-19 2018-12-25 南京晶能新能源智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器
CN209358384U (zh) * 2019-02-21 2019-09-06 黄河科技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器
CN111355343A (zh) * 2020-04-01 2020-06-30 江苏金彭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散热装置
CN111953135A (zh) * 2020-08-14 2020-11-17 曾小春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
CN214480141U (zh) * 2020-12-28 2021-10-22 郴州科远达汽车精工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
CN113078384A (zh) * 2021-03-11 2021-07-06 韦龙印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框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海洋: "浅论汽车发动机新型智能化冷却控制系统", 《硅谷》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14052A (zh) * 2024-03-19 2024-04-19 淮北津奥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机铝合金外壳铸件
CN117914052B (zh) * 2024-03-19 2024-05-24 淮北津奥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机铝合金外壳铸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5651B (zh) 2022-08-23
CN113809886A (zh) 2021-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65651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
CN110658471A (zh) 一种检测电动汽车电池组风冷或风热性能的测试箱及测试方法
CN116683304B (zh) 一种防尘散热型户外节电柜
CN113708270B (zh) 一种附带水冷却系统的预装式控制柜
CN110001370B (zh) 一种氢能源汽车的分布式散热器
CN111457403A (zh) 一种用于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装置
CN114559841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113381326B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高效散热电器柜
CN210928414U (zh) 一种直流充电桩模块测试平台用散热装置
CN211880292U (zh) 一种蓄电池电机车用变频器
CN210808046U (zh) 一种适用于光伏设备的控制装置
CN20960788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冷却装置
CN114583322A (zh) 一种动力电池散热托盘及其制造方法
CN210247335U (zh) 一种通讯设备散热装置
CN113097596A (zh) 一种运用于电动汽车的锂电池新型散热系统
CN113488723B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池组结构
CN112366571A (zh) 一种电力设备用高温预警通风散热装置
CN111167210A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具有散热功能的离心式过滤设备
CN112606677B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及汽车散热器的清洁方法
CN219301141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冷却器
CN220646135U (zh) 一种高散热效率空气压缩机
CN220042011U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的水冷装置及换电站系统
CN218333990U (zh) 一种电池系统冷却装置
CN220086158U (zh) 防热电池
CN21604850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