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55042B - 一种充电接口结构、充电接口装置及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接口结构、充电接口装置及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55042B
CN114655042B CN202210233560.6A CN202210233560A CN114655042B CN 114655042 B CN114655042 B CN 114655042B CN 202210233560 A CN202210233560 A CN 202210233560A CN 114655042 B CN114655042 B CN 1146550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harging interface
movable
mounting seat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3356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55042A (zh
Inventor
郭辉
袁东
张哲�
戴乐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3356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550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55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550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550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550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4Superstructure sub-units with access or drainage openings having movable or removable closures; Sealing mean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5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 E05Y2900/53Type of w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接口结构、充电接口装置及电动汽车,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结构技术领域,所述充电接口结构包括:固定安装板、充电盖和驱动组件,所述固定安装板设于所述充电接口结构的车身侧围钣金凹槽内,所述充电盖与所述固定安装板活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固定安装板上,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充电盖由内向外旋转180°以开启充电接口、或用于驱动所述充电盖由外向内旋转180°以关闭充电接口。本发明将充电盖向外旋转90°转变为向外旋转180°,从而使充电盖在打开后,与车身侧围钣金成水平状态,从而不会出现所述充电盖碰撞车外物件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接口结构、充电接口装置及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接口结构、充电接口装置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车载电源为电动汽车的驱动电动机提供电能,电动机将车载电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现有应用最广泛的电源是铅酸蓄电池,但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铅酸蓄电池由于能量低,充电速度慢,寿命短,逐渐被其他蓄电池所取代,正在发展的电源主要有钠硫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等。
目前采用的充电接口结构,充电盖不管是侧翻式的还是上翻式的,充电盖只能旋转90°,在充电盖开启后都会在车身Y向占用较大的空间,在充电过程中,极易与充电枪或别的物体产生碰撞,从而对零件造成损害。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充电接口结构的进行改进,以避免现有外翻充电盖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接口结构、充电接口装置及电动汽车,其能解决现有充电接口开启后,充电盖在车身外部与车身侧围钣金成90°设置,充电盖存在磕碰车外物件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接口结构,所述充电接口结构包括:
固定安装板,所述固定安装板设于所述充电接口结构的车身侧围钣金凹槽内;
充电盖,所述充电盖与所述固定安装板活动连接;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固定安装板上,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充电盖由内向外旋转180°以开启充电接口、或用于驱动所述充电盖由外向内旋转180°以关闭充电接口。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固定安装座,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设于所述固定安装板上;
第一活动安装座,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设于所述充电盖上;
第一双四连杆结构,所述第一双四连杆结构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和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铰接;
驱动机,所述驱动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所述驱动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双四连杆结构绕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转动,以使所述充电盖由内向外旋转180°或使所述充电盖由外向内旋转180°。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双四连杆结构包括:
第一转动连杆,所述第一转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铰接;
第一活动连杆,所述第一活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铰接;
第二转动连杆,所述第二转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铰接,所述第二转动连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活动连杆的中部铰接;
第二活动连杆,所述第二活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活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铰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接口结构还包括从动组件,所述从动组件包括:
第二固定安装座,所述第二固定安装座设于所述固定安装板上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对称;
第二活动安装座,所述第二活动安装座设于所述充电盖上且与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对称;
第二双四连杆结构,所述第二双四连杆结构与所述第二固定安装座和所述第二活动安装座铰接且与所述第一双四连杆结构对称。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连杆靠近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的一端设有第一弯曲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连杆的中部设有第二弯曲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活动连杆)靠近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的一端设有第三弯曲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安装板的四角设有安装通孔。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接口装置,包括前述的充电接口结构,所述充电接口装置还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驱动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驱动组件驱动充电盖由内向外旋转180°以开启充电接口、或用于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驱动组件驱动充电盖由外向内旋转180°以关闭充电接口。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前述的充电接口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接口结构、充电接口装置及电动汽车,所述充电接口结构设有充电盖和驱动组件,所述充电盖与所述固定安装板活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固定安装板上,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充电盖由内向外旋转180°可以开启充电接口、或驱动所述充电盖由外向内旋转180°可以关闭充电接口。本发明将所述充电盖向外旋转90°转变为向外旋转180°,从而使所述充电盖在打开后,与车身侧围钣金成水平状态,从而不会出现所述充电盖碰撞车外物件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接口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接口结构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接口结构的充电盖关闭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接口结构的充电盖开启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接口结构的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安装板;11、安装通孔;2、充电盖;3、驱动组件;31、第一固定安装座;32、第一活动安装座;33、第一双四连杆结构;331、第一转动连杆;332、第一活动连杆;3321、第一弯曲结构;333、第二转动连杆;3331、第二弯曲结构;334、第二活动连杆;3341、第三弯曲结构;34、驱动机;4、从动组件;41、第二固定安装座;42、第二活动安装座;43、第二双四连杆结构;5、车身侧围钣金;6、充电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接口结构,其能解决现有充电接口开启后,充电盖在车身外部与车身侧围钣金成90°设置,充电盖存在磕碰车外物件的技术问题。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接口结构,所述充电接口结构包括:固定安装板1、充电盖2和驱动组件3。
所述固定安装板1设于所述充电接口结构的车身侧围钣金5凹槽内,所述充电盖2与所述固定安装板1活动连接,所述充电盖2用于遮盖充电座6。所述驱动组件3设于所述固定安装板1上,所述驱动组件3用于驱动所述充电盖2由内向外旋转180°以开启充电接口、或用于驱动所述充电盖2由外向内旋转180°以关闭充电接口。具体地,参见图3和图4所示,图3为所述充电盖2由内向外旋转180°开启充电接口的示意图,图4为所述充电盖2由外向内旋转180°关闭充电接口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充电接口结构,其设有充电盖2和驱动组件3,所述充电盖2与所述固定安装板1活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3设于所述固定安装板1上,所述驱动组件3驱动所述充电盖2由内向外旋转180°可以开启充电接口、或驱动所述充电盖2由外向内旋转180°可以关闭充电接口。本发明将所述充电盖2向外旋转90°转变为向外旋转180°,从而使所述充电盖2在打开后,与车身侧围钣金5成水平状态,从而不会出现所述充电盖2碰撞车外物件的问题。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一个发明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安装座31、第一活动安装座32、第一双四连杆结构33和驱动机34。
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设于所述固定安装板1上,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设于所述充电盖2上,所述第一双四连杆结构33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和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铰接,所述驱动机34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所述驱动机34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双四连杆结构33绕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转动,以使所述充电盖2由内向外旋转180°或使所述充电盖2由外向内旋转180°。
进一步地,参见图5所示,所述第一双四连杆结构33包括:第一转动连杆331、第一活动连杆332、第二转动连杆333和第二活动连杆334。
所述第一转动连杆3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铰接,所述第一活动连杆3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杆331的另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铰接,所述第二转动连杆33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铰接,所述第二转动连杆333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活动连杆332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活动连杆33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连杆333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活动连杆33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铰接。各个铰接点可自由旋转的铆钉进行连接。
具体地,当所述第一转动连杆331绕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活动连杆332、第二转动连杆333和第二活动连杆334相对于铰接点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充电盖2由内向外旋转180°或使所述充电盖2由外向内旋转180°,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一个发明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所述充电接口结构还包括从动组件4,所述从动组件4包括:第二固定安装座41、第二活动安装座42和第二双四连杆结构43。
所述第二固定安装座41设于所述固定安装板1上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对称,所述第二活动安装座42设于所述充电盖2上且与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对称,所述第二双四连杆结构43与所述第二固定安装座41和所述第二活动安装座42铰接且与所述第一双四连杆结构33对称。
具体地,所述从动组件4相对于所述驱动组件3结构对称,可以保证开启或关闭过程的平顺性,平衡开闭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强度。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一个发明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所述第一活动连杆332靠近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的一端设有第一弯曲结构3321。所述第二转动连杆333的中部设有第二弯曲结构3331。所述第二活动连杆334靠近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的一端设有第三弯曲结构3341。
具体地,所述第一弯曲结构3321、第二弯曲结构3331和第三弯曲结构3341可以保证在所述充电盖2运动过程中,各个零件不会与其它零件产生干涉和碰撞。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一个发明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所述固定安装板1的四角设有安装通孔11,四个所述安装通孔11便于所述固定安装板1安装在车身侧围钣金5凹槽内。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接口装置,包括前述的充电接口结构,所述充电接口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驱动组件3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驱动组件3驱动充电盖2由内向外旋转180°以开启充电接口、或用于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驱动组件3驱动充电盖2由外向内旋转180°以关闭充电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充电接口装置,其充电接口结构设有充电盖2和驱动组件3,所述充电盖2与所述固定安装板1活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3设于所述固定安装板1上,所述驱动组件3驱动所述充电盖2由内向外旋转180°可以开启充电接口、或驱动所述充电盖2由外向内旋转180°可以关闭充电接口。本发明将所述充电盖2向外旋转90°转变为向外旋转180°,从而使所述充电盖2在打开后,与车身侧围钣金5成水平状态,从而不会出现所述充电盖2碰撞车外物件的问题。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一个发明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安装座31、第一活动安装座32、第一双四连杆结构33和驱动机34。
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设于所述固定安装板1上,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设于所述充电盖2上,所述第一双四连杆结构33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和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铰接,所述驱动机34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所述驱动机34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双四连杆结构33绕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转动,以使所述充电盖2由内向外旋转180°或使所述充电盖2由外向内旋转180°。
进一步地,参见图5所示,所述第一双四连杆结构33包括:第一转动连杆331、第一活动连杆332、第二转动连杆333和第二活动连杆334。
所述第一转动连杆3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铰接,所述第一活动连杆3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杆331的另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铰接,所述第二转动连杆33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铰接,所述第二转动连杆333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活动连杆332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活动连杆33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连杆333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活动连杆33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铰接。各个铰接点可自由旋转的铆钉进行连接。
具体地,当所述第一转动连杆331绕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活动连杆332、第二转动连杆333和第二活动连杆334相对于铰接点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充电盖2由内向外旋转180°或使所述充电盖2由外向内旋转180°,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一个发明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所述充电接口结构还包括从动组件4,所述从动组件4包括:第二固定安装座41、第二活动安装座42和第二双四连杆结构43。
所述第二固定安装座41设于所述固定安装板1上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对称,所述第二活动安装座42设于所述充电盖2上且与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对称,所述第二双四连杆结构43与所述第二固定安装座41和所述第二活动安装座42铰接且与所述第一双四连杆结构33对称。
具体地,所述从动组件4相对于所述驱动组件3结构对称,可以保证开启或关闭过程的平顺性,平衡开闭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强度。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一个发明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所述第一活动连杆332靠近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的一端设有第一弯曲结构3321。所述第二转动连杆333的中部设有第二弯曲结构3331。所述第二活动连杆334靠近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的一端设有第三弯曲结构3341。
具体地,所述第一弯曲结构3321、第二弯曲结构3331和第三弯曲结构3341可以保证在所述充电盖2运动过程中,各个零件不会与其它零件产生干涉和碰撞。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一个发明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所述固定安装板1的四角设有安装通孔11,四个所述安装通孔11便于所述固定安装板1安装在车身侧围钣金5凹槽内。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前述的充电接口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动汽车,其充电接口装置的充电接口结构设有充电盖2和驱动组件3,所述充电盖2与所述固定安装板1活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3设于所述固定安装板1上,所述驱动组件3驱动所述充电盖2由内向外旋转180°可以开启充电接口、或驱动所述充电盖2由外向内旋转180°可以关闭充电接口。本发明将所述充电盖2向外旋转90°转变为向外旋转180°,从而使所述充电盖2在打开后,与车身侧围钣金5成水平状态,从而不会出现所述充电盖2碰撞车外物件的问题。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一个发明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安装座31、第一活动安装座32、第一双四连杆结构33和驱动机34。
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设于所述固定安装板1上,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设于所述充电盖2上,所述第一双四连杆结构33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和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铰接,所述驱动机34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所述驱动机34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双四连杆结构33绕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转动,以使所述充电盖2由内向外旋转180°或使所述充电盖2由外向内旋转180°。
进一步地,参见图5所示,所述第一双四连杆结构33包括:第一转动连杆331、第一活动连杆332、第二转动连杆333和第二活动连杆334。
所述第一转动连杆3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铰接,所述第一活动连杆3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杆331的另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铰接,所述第二转动连杆33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铰接,所述第二转动连杆333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活动连杆332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活动连杆33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连杆333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活动连杆33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铰接。各个铰接点可自由旋转的铆钉进行连接。
具体地,当所述第一转动连杆331绕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活动连杆332、第二转动连杆333和第二活动连杆334相对于铰接点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充电盖2由内向外旋转180°或使所述充电盖2由外向内旋转180°,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一个发明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所述充电接口结构还包括从动组件4,所述从动组件4包括:第二固定安装座41、第二活动安装座42和第二双四连杆结构43。
所述第二固定安装座41设于所述固定安装板1上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对称,所述第二活动安装座42设于所述充电盖2上且与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对称,所述第二双四连杆结构43与所述第二固定安装座41和所述第二活动安装座42铰接且与所述第一双四连杆结构33对称。
具体地,所述从动组件4相对于所述驱动组件3结构对称,可以保证开启或关闭过程的平顺性,平衡开闭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强度。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一个发明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所述第一活动连杆332靠近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的一端设有第一弯曲结构3321。所述第二转动连杆333的中部设有第二弯曲结构3331。所述第二活动连杆334靠近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的一端设有第三弯曲结构3341。
具体地,所述第一弯曲结构3321、第二弯曲结构3331和第三弯曲结构3341可以保证在所述充电盖2运动过程中,各个零件不会与其它零件产生干涉和碰撞。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一个发明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所述固定安装板1的四角设有安装通孔11,四个所述安装通孔11便于所述固定安装板1安装在车身侧围钣金5凹槽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发明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充电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结构包括:
固定安装板(1),所述固定安装板(1)设于所述充电接口结构的车身侧围钣金(5)凹槽内;
充电盖(2),所述充电盖(2)与所述固定安装板(1)活动连接;
驱动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3)设于所述固定安装板(1)上,所述驱动组件(3)用于驱动所述充电盖(2)由内向外旋转180°以开启充电接口、或用于驱动所述充电盖(2)由外向内旋转180°以关闭充电接口;
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
第一固定安装座(31),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设于所述固定安装板(1)上;
第一活动安装座(32),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设于所述充电盖(2)上;
第一双四连杆结构(33),所述第一双四连杆结构(33)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和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铰接;
驱动机(34),所述驱动机(34)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所述驱动机(34)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双四连杆结构(33)绕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转动,以使所述充电盖(2)由内向外旋转180°或使所述充电盖(2)由外向内旋转180°;
所述第一双四连杆结构(33)包括:
第一转动连杆(331),所述第一转动连杆(3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铰接;
第一活动连杆(332),所述第一活动连杆(3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杆(331)的另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铰接;
第二转动连杆(333),所述第二转动连杆(33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铰接,所述第二转动连杆(333)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活动连杆(332)的中部铰接;
第二活动连杆(334),所述第二活动连杆(33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连杆(333)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活动连杆(33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结构还包括从动组件(4),所述从动组件(4)包括:
第二固定安装座(41),所述第二固定安装座(41)设于所述固定安装板(1)上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座(31)对称;
第二活动安装座(42),所述第二活动安装座(42)设于所述充电盖(2)上且与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对称;
第二双四连杆结构(43),所述第二双四连杆结构(43)与所述第二固定安装座(41)和所述第二活动安装座(42)铰接且与所述第一双四连杆结构(33)对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活动连杆(332)靠近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的一端设有第一弯曲结构(332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连杆(333)的中部设有第二弯曲结构(333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活动连杆(334))靠近所述第一活动安装座(32)的一端设有第三弯曲结构(334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安装板(1)的四角设有安装通孔(11)。
7.一种充电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接口结构,所述充电接口装置还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驱动组件(3)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驱动组件(3)驱动充电盖(2)由内向外旋转180°以开启充电接口、或用于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驱动组件(3)驱动充电盖(2)由外向内旋转180°以关闭充电接口。
8.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接口装置。
CN202210233560.6A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充电接口结构、充电接口装置及电动汽车 Active CN1146550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3560.6A CN114655042B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充电接口结构、充电接口装置及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3560.6A CN114655042B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充电接口结构、充电接口装置及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55042A CN114655042A (zh) 2022-06-24
CN114655042B true CN114655042B (zh) 2023-08-08

Family

ID=82028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33560.6A Active CN114655042B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充电接口结构、充电接口装置及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55042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61020A1 (en) * 1988-09-23 1990-04-04 Techform Products Ltd. Dual motion closure deck lid hinge
WO2012002127A1 (ja) * 2010-06-28 2012-01-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充電口構造および鞍乗り型車両
CN204801901U (zh) * 2015-07-07 2015-11-25 简式国际汽车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口门四连杆开启装置及充电型汽车
CN206766152U (zh) * 2017-04-07 2017-12-19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盖板装置
CN206797498U (zh) * 2017-04-19 2017-12-26 简式国际汽车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及其充电口结构
CN108284881A (zh) * 2018-03-14 2018-07-17 贵安新区新特电动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充电口盖开闭机构、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
KR20180100761A (ko) * 2017-03-02 2018-09-12 주식회사 캠스 전기차용 충전포트 장치
WO2018219268A1 (en) * 2017-06-01 2018-12-06 Yanfeng Plastic Omnium Automotive Exterior Systems Co., Ltd. Auto-sliding cover system for refueling ports and charging ports
CN208344358U (zh) * 2018-03-14 2019-01-08 贵安新区新特电动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充电口盖开闭机构、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
DE102017222397A1 (de) * 2017-12-11 2019-06-1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Automatisches Ladeklappen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Aufladen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2017223396A1 (de) * 2017-12-20 2019-06-2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Abdeckungssystem sowie Fahrzeug
CN211223636U (zh) * 2019-11-25 2020-08-1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侧部四连杆电动充电口盖结构
DE102020115360A1 (de) * 2019-06-11 2020-12-17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Einrichtung zum Öffnen und Schließen einer Tank- und/oder Ladeklappe, Tank- und/oder Lademodul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r Einrichtung
WO2021004147A1 (zh) * 2019-07-05 2021-01-14 广州小鹏车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口组件和车辆
CN114056439A (zh) * 2020-07-31 2022-02-18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用于使充电或燃料箱翻盖枢转的机构
CN215883837U (zh) * 2021-03-05 2022-02-22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口盖总成和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44009B2 (ja) * 2005-05-19 2011-12-2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ラッゲージパネルの開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61020A1 (en) * 1988-09-23 1990-04-04 Techform Products Ltd. Dual motion closure deck lid hinge
WO2012002127A1 (ja) * 2010-06-28 2012-01-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充電口構造および鞍乗り型車両
CN204801901U (zh) * 2015-07-07 2015-11-25 简式国际汽车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口门四连杆开启装置及充电型汽车
KR20180100761A (ko) * 2017-03-02 2018-09-12 주식회사 캠스 전기차용 충전포트 장치
CN206766152U (zh) * 2017-04-07 2017-12-19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盖板装置
CN206797498U (zh) * 2017-04-19 2017-12-26 简式国际汽车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及其充电口结构
WO2018219268A1 (en) * 2017-06-01 2018-12-06 Yanfeng Plastic Omnium Automotive Exterior Systems Co., Ltd. Auto-sliding cover system for refueling ports and charging ports
DE102017222397A1 (de) * 2017-12-11 2019-06-1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Automatisches Ladeklappen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Aufladen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2017223396A1 (de) * 2017-12-20 2019-06-2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Abdeckungssystem sowie Fahrzeug
CN208344358U (zh) * 2018-03-14 2019-01-08 贵安新区新特电动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充电口盖开闭机构、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
CN108284881A (zh) * 2018-03-14 2018-07-17 贵安新区新特电动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充电口盖开闭机构、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
DE102020115360A1 (de) * 2019-06-11 2020-12-17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Einrichtung zum Öffnen und Schließen einer Tank- und/oder Ladeklappe, Tank- und/oder Lademodul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r Einrichtung
WO2021004147A1 (zh) * 2019-07-05 2021-01-14 广州小鹏车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口组件和车辆
CN211223636U (zh) * 2019-11-25 2020-08-1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侧部四连杆电动充电口盖结构
CN114056439A (zh) * 2020-07-31 2022-02-18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用于使充电或燃料箱翻盖枢转的机构
CN215883837U (zh) * 2021-03-05 2022-02-22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口盖总成和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55042A (zh) 2022-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55042B (zh) 一种充电接口结构、充电接口装置及电动汽车
CN213956718U (zh) 一种新能源客车电池撞击测试装置
CN211641889U (zh) 一种升降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04687866U (zh) 一种电动车及电动车充电系统
CN113844317A (zh) 便携式换电电动车用电池换电柜的控制方法
CN215552793U (zh) 一种改进型绿色应急充电车
CN216161228U (zh) 一种智能车辆具有识别功能的车位锁
CN112590945B (zh) 一种充电口开启装置及电动车
CN205311793U (zh) 隐藏式太阳能充电电动自行车
CN219191965U (zh) 新能源车供电装置
CN21153030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防水装置
CN110965500A (zh) 电动汽车车位锁
CN209191704U (zh) 电池充电仓及充电站
CN114290925B (zh) 一种汽车内翻式的充电接口结构、装置及汽车
CN216128157U (zh) 一种电动车道路应急储能电源
CN112821000A (zh) 一种方便更换的新能源汽车共享动力电池
CN111852223A (zh) 一种助力式汽车前后盖铰链及汽车
CN218858194U (zh) 一种汽车充电桩
CN217623164U (zh) 可充电汽车充电口盖自动开盖系统
CN213535144U (zh) 一种恶劣天气防损的太阳能充电无人机库
CN210416240U (zh) 一种厢式货车光伏组件升降装置
CN217074063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充电盖组件
CN21369243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组件及新能源汽车
CN214753977U (zh) 一种锂电池芯安装外壳
CN109159686A (zh) 电池充电仓及充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