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84881A - 充电口盖开闭机构、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充电口盖开闭机构、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84881A
CN108284881A CN201810211533.2A CN201810211533A CN108284881A CN 108284881 A CN108284881 A CN 108284881A CN 201810211533 A CN201810211533 A CN 201810211533A CN 108284881 A CN108284881 A CN 1082848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port
port cap
rod
torsional spring
switch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115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会能
先越
刘阳
殷海华
吴守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New Special Electric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New Special Electric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New Special Electric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New Special Electric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115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8488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84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48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4Superstructure sub-units with access or drainage openings having movable or removable closures; Sealing mean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口盖开闭机构、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充电口盖开闭机构包括固设于车体上的翻转单元和锁合单元,翻转单元包括固设于车体上的安装座、与安装座连接的连杆组件和设置于安装座上并与连杆组件连接的弹性组件,充电口盖与连杆组件固接,弹性组件使连杆组件始终具有打开充电口盖的趋势;锁合单元包括固设于车体上的第一部和固设于充电口盖朝向连杆组件的一侧的第二部;充电口盖打开状态时,推动充电口盖使第一部与第二部结合,充电口盖被关闭;充电口盖关闭状态时,按压充电口盖,第一部与第二部分离,连杆组件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带动充电口盖开启。缓解了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充电比较麻烦的问题。

Description

充电口盖开闭机构、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电口盖开闭机构、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成为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一般都设置有充电口,现有技术中,出于安全和美观的考虑,通常会在充电口处设置能够开启和关闭的充电口盖,需要对混合动力汽车或者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时,将充电口盖打开;充电完毕时,将充电口盖关闭,以遮挡充电口。
现有技术中的充电口盖虽然能够起到遮挡充电口的作用,但是缺点也比较明显,那就是充电口盖的锁合机构只能从车内打开,从车内打开锁合机构后,才能人工手动从外部打开充电口盖进行充电,致使相应的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充电比较麻烦。
因此,亟待设计一种新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口盖开闭机构,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充电口盖的锁合机构只能从车内打开,从车内打开锁合机构后,才能人工手动从外部打开充电口盖进行充电,致使相应的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充电比较麻烦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设置于车体上,用于充电口盖的开启和关闭,包括翻转单元和锁合单元,所述翻转单元和所述锁合单元均固设于所述车体上;
所述翻转单元包括固设于所述车体上的安装座、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的连杆组件和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并与所述连杆组件连接的弹性组件,所述充电口盖与所述连杆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组件使所述连杆组件始终具有打开所述充电口盖的趋势;
所述锁合单元包括固设于所述车体上的第一部和固设于所述充电口盖朝向所述连杆组件的一侧的第二部;所述充电口盖打开状态时,推动所述充电口盖使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结合,所述充电口盖被关闭;所述充电口盖关闭状态时,按压所述充电口盖,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分离,所述连杆组件在所述弹性组件的作用下带动所述充电口盖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与所述充电口盖固接的充电口盖连接件,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均一端枢接于所述安装座上,另一端与所述充电口盖连接件铰接,所述第一杆体、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二杆体以及所述充电口盖连接件构成四边形的连杆结构,且所述充电口盖关闭时,所述第一杆体位于所述第二杆体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包括与所述车体固接的底板和在所述底板上间隔且正对设置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均枢接于所述第一侧板上;
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扭簧,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固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扭簧的安装轴,所述第一扭簧套设于所述安装轴上;所述第一扭簧的一个扭臂与所述第二杆体连接,另一扭臂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一扭簧始终具有抬起所述第二杆体的趋势。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位于所述第一扭簧靠近所述第二杆体的自由端的一侧;所述第二扭簧的一个扭臂与所述第二杆体远离所述安装轴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扭臂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一扭簧的扭臂与所述第二杆体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二杆体的中部,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脱离后,所述第一扭簧和所述第二扭簧共同作用打开所述充电口盖。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上均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锁合单元为甲壳虫反弹自锁器,所述第一部为所述甲壳虫反弹自锁器的反弹部,所述第二部为所述甲壳虫反弹自锁器的按压部。
进一步的,一个所述翻转单元和与其对应的一个锁合单元为一组开闭结构,所述充电口盖开闭机构包括多组所述开闭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开闭结构为对称设置的两组。
本发明提供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设置于车体上,用于充电口盖的开启和关闭,包括翻转单元和锁合单元,翻转单元和锁合单元均固设于车体上;翻转单元包括固设于车体上的安装座、与安装座连接的连杆组件和设置于安装座上并与连杆组件连接的弹性组件,充电口盖与连杆组件固定连接,弹性组件使连杆组件始终具有打开充电口盖的趋势;锁合单元包括固设于车体上的第一部和固设于充电口盖朝向连杆组件的一侧的第二部;充电口盖打开状态时,推动充电口盖使第一部与第二部结合,充电口盖被关闭;充电口盖关闭状态时,按压充电口盖,第一部与第二部分离,连杆组件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带动充电口盖开启。可见,车辆设置有本发明提供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时,当需要打开充电口盖时,直接按压充电口盖,充电口盖即能够开启,无需再从车内打开锁合机构,使充电开口的开启以及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充电更加方便。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充电口盖的锁合机构只能从车内打开,从车内打开锁合机构后,才能人工手动从外部打开充电口盖进行充电,致使相应的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充电比较麻烦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动力汽车设置有上述内容所述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
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动力汽车能够达到上述充电口盖开闭机构所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重复说明。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充电口盖的锁合机构只能从车内打开,从车内打开锁合机构后,才能人工手动从外部打开充电口盖进行充电,致使相应的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充电比较麻烦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汽车设置有上述内容所述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
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汽车能够达到上述充电口盖开闭机构所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重复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中锁合单元的第二部设置于充电口盖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中的翻转单元在充电口盖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翻转单元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中翻转单元两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充电口盖;2-翻转单元;21-安装座;22-连杆组件;31-第一部;32-第二部;211-底板;212-第一侧板;213-第二侧板;221-第一杆体;222-第二杆体;223-充电口盖连接件;231-第一扭簧;232-第二扭簧;2220-安装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设置于车体上,用于充电口盖1的开启和关闭,如图1所示,充电口盖开闭机构包括翻转单元2和锁合单元,翻转单元2和锁合单元均固设于车体上。
如图3-图5所示,翻转单元2包括固设于车体上的安装座21、与安装座21连接的连杆组件22和设置于安装座21上并与连杆组件22连接的弹性组件,充电口盖1与连杆组件22固定连接,弹性组件使连杆组件22始终具有打开充电口盖1的趋势。
锁合单元包括固设于车体上的第一部31和固设于充电口盖1朝向连杆组件22的一侧的第二部32(如图2所示)。充电口盖1打开状态时,推动充电口盖1使第一部31与第二部32结合,充电口盖1被关闭。充电口盖1关闭状态时,按压充电口盖1,第一部31与第二部32分离,连杆组件22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带动充电口盖1开启。
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设置于车体上,用于充电口盖1的开启和关闭,包括翻转单元2和锁合单元,翻转单元2和锁合单元均固设于车体上;翻转单元2包括固设于车体上的安装座21、与安装座21连接的连杆组件22和设置于安装座21上并与连杆组件22连接的弹性组件,充电口盖1与连杆组件22固定连接,弹性组件使连杆组件22始终具有打开充电口盖1的趋势;锁合单元包括固设于车体上的第一部31和固设于充电口盖1朝向连杆组件22的一侧的第二部32;充电口盖1打开状态时,推动充电口盖1使第一部31与第二部32结合,充电口盖1被关闭;充电口盖1关闭状态时,按压充电口盖1,第一部31与第二部32分离,连杆组件22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带动充电口盖1开启。可见,车辆设置有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时,当需要打开充电口盖1时,直接按压充电口盖1,充电口盖1即能够开启,无需再从车内打开锁合机构,使充电口盖1的开启以及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充电更加方便。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在进行充电口盖1的打开和关闭时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而且使用寿命高,能够充分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时的需求。
具体的,车辆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可以设置于车体的前散热器格栅本体上。
如图3-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杆组件22可以包括第一杆体221、第二杆体222和与充电口盖1固接的充电口盖连接件223,第一杆体221和第二杆体222均一端枢接于安装座21上,另一端与充电口盖连接件223铰接,第一杆体221、安装座21、第二杆体222以及充电口盖连接件223构成四边形的连杆结构,且充电口盖1关闭时,第一杆体221位于第二杆体222的上方。
第一杆体221、第二杆体222、充电口盖连接件223以及安装座21共同构成四连杆结构,通过四连杆机构与弹性组件的配合实现充电口盖1在锁合单元打开后的自动弹起,结构可靠性强,而且更有利于节约成本。
具体的,充电口盖1关闭时,第一杆体221在安装座21上的枢转轴位于第二杆体222在安装座21上的枢转轴远离第二杆体222的自由端的一侧。第一杆体221与充电口盖连接件223连接的铰接轴位于第二杆体222与充电口盖连接件223连接的铰接轴靠近安装座21的一侧。图5中虚线框中的部分为充电口盖1开启时连杆组件22的结构示意图,实现部分的连杆组件22为充电口盖1关闭时连杆组件22的结构示意图。
进一步的,充电口盖连接件223可以包括用于与第一杆体221和第二杆体222连接的连接部和与连接部固接用于安装充电口盖1的安装部,第一杆体221和第二杆体222与连接部铰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二杆体222的自由端是指第二杆体222远离安装座21的一端,即第二杆体222与充电口盖连接件223连接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安装座21可以包括与车体固接的底板211和在底板211上间隔且正对设置的第一侧板212、第二侧板213,第一杆体221和第二杆体222均枢接于第一侧板212上。
如图4所示,弹性组件可以包括第一扭簧231,第一侧板212与第二侧板213之间固设有用于安装第一扭簧231的安装轴2220,第一扭簧231套设于安装轴2220上;第一扭簧231的一个扭臂与第二杆体222连接,另一扭臂与第二侧板213连接,第一扭簧231始终具有抬起第二杆体222的趋势,即第一扭簧231始终具有带动连杆组件22打开充电口盖1的趋势。
具体的,安装轴2220可以与第二杆体222在第一侧板212上的枢转轴同轴设置,也可以与第二杆体222在第一侧板212上的枢转轴偏心设置;第一侧板212和第二侧板213可以均可以与底板211垂直。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弹性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二扭簧232,第二扭簧232位于第一扭簧231靠近第二杆体222的自由端的一侧;第二扭簧232的一个扭臂与第二杆体222远离安装轴2220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扭臂与第二侧板213连接;第一扭簧231的扭臂与第二杆体222的连接点位于第二杆体222的中部,第一部31与第二部32脱离后,第一扭簧231和第二扭簧232共同作用打开充电口盖1。
弹性组件同时设置第一扭簧231和第二扭簧232,通过第一扭簧231和第二扭簧232的共同作用实现充电口盖1在锁合结构打开后的自动弹起,使充电口盖1能够打开更大的角度,更便于车辆的充电,而且也能够使充电口盖开闭机构的使用寿命更长。
具体的,充电口盖1关闭时,第二扭簧232的扭臂和第二杆体222的连接点与底板21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扭簧231的扭臂和第二杆体222的连接点与底板211之间的距离,第二扭簧232的扭臂与安装座21的连接点高于第一扭簧231的扭臂与安装座21的连接点。
本实施例中,第一杆体221和第二杆体222上均可以设置有加强筋。
具体的,在第一杆体221和第二杆体222上设置加强筋,使第一杆体221和第二杆体222的强度更大,使充电口盖开闭机构的结构稳定性更强。
加强筋的长度方向可以与对应的杆体的长度方向一致。
本实施例中,锁合单元可以为甲壳虫反弹自锁器,第一部31为甲壳虫反弹自锁器的反弹部,第二部32为甲壳虫反弹自锁器的按压部。
本实施例中,一个翻转单元2和与其对应的一个锁合单元可以为一组开闭结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可以包括多组开闭结构。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开闭结构可以为对称设置的两组。
充电口盖开闭机构采用双侧四连杆结构,结构稳定性更好。
具体的,两组开闭结构可以是沿充电口盖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分别位于充电口盖1的两端。
充电口盖1可以是相对车体上下翻转的结构,充电口盖1与连杆组件22可以通过螺钉连接,充电口盖1的打开和收起通过四连杆结构的拉伸运动实现。需要关闭充电口盖1时,人用手将充电口盖1下压到底,通过甲壳虫反弹自锁器将充电口盖1锁住,第一扭簧231和第二扭簧232处于压缩状态;需要打开充电口盖1时,人用手按压充电口盖1下部中间位置,按压到底部后手放开,壳虫反弹自锁器解锁,第一扭簧231和第二扭簧232自动伸展,将充电口盖1以翻转的方式打开。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动力汽车设置有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能够达到上述充电口盖开闭机构所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重复说明。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设置有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能够达到上述充电口盖开闭机构所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重复说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充电口盖开闭机构,设置于车体上,用于充电口盖(1)的开启和关闭,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转单元(2)和锁合单元,所述翻转单元(2)和所述锁合单元均固设于所述车体上;
所述翻转单元(2)包括固设于所述车体上的安装座(21)、与所述安装座(21)连接的连杆组件(22)和设置于所述安装座(21)上并与所述连杆组件(22)连接的弹性组件,所述充电口盖(1)与所述连杆组件(22)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组件使所述连杆组件(22)始终具有打开所述充电口盖(1)的趋势;
所述锁合单元包括固设于所述车体上的第一部(31)和固设于所述充电口盖(1)朝向所述连杆组件(22)的一侧的第二部(32);所述充电口盖(1)打开状态时,推动所述充电口盖(1)使所述第一部(31)与所述第二部(32)结合,所述充电口盖(1)被关闭;所述充电口盖(1)关闭状态时,按压所述充电口盖(1),所述第一部(31)与所述第二部(32)分离,所述连杆组件(22)在所述弹性组件的作用下带动所述充电口盖(1)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22)包括第一杆体(221)、第二杆体(222)和与所述充电口盖(1)固接的充电口盖连接件(223),所述第一杆体(221)和所述第二杆体(222)均一端枢接于所述安装座(21)上,另一端与所述充电口盖连接件(223)铰接,所述第一杆体(221)、所述安装座(21)、所述第二杆体(222)以及所述充电口盖连接件(223)构成四边形的连杆结构,且所述充电口盖(1)关闭时,所述第一杆体(221)位于所述第二杆体(222)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1)包括与所述车体固接的底板(211)和在所述底板(211)上间隔且正对设置的第一侧板(212)、第二侧板(213),所述第一杆体(221)和所述第二杆体(222)均枢接于所述第一侧板(212)上;
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扭簧(231),所述第一侧板(212)与所述第二侧板(213)之间固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扭簧(231)的安装轴(2220),所述第一扭簧(231)套设于所述安装轴(2220)上;所述第一扭簧(231)的一个扭臂与所述第二杆体(222)连接,另一扭臂与所述第二侧板(213)连接,所述第一扭簧(231)始终具有抬起所述第二杆体(222)的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第二扭簧(232),所述第二扭簧(232)位于所述第一扭簧(231)靠近所述第二杆体(222)的自由端的一侧;所述第二扭簧(232)的一个扭臂与所述第二杆体(222)远离所述安装轴(2220)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扭臂与所述第二侧板(213)连接;所述第一扭簧(231)的扭臂与所述第二杆体(222)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二杆体(222)的中部,所述第一部(31)与所述第二部(32)脱离后,所述第一扭簧(231)和所述第二扭簧(232)共同作用打开所述充电口盖(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221)和所述第二杆体(22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单元为甲壳虫反弹自锁器,所述第一部(31)为所述甲壳虫反弹自锁器的反弹部,所述第二部(32)为所述甲壳虫反弹自锁器的按压部。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翻转单元(2)和与其对应的一个锁合单元为一组开闭结构,所述充电口盖开闭机构包括多组所述开闭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结构为对称设置的两组。
9.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
10.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口盖开闭机构。
CN201810211533.2A 2018-03-14 2018-03-14 充电口盖开闭机构、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 Pending CN1082848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11533.2A CN108284881A (zh) 2018-03-14 2018-03-14 充电口盖开闭机构、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11533.2A CN108284881A (zh) 2018-03-14 2018-03-14 充电口盖开闭机构、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4881A true CN108284881A (zh) 2018-07-17

Family

ID=62833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11533.2A Pending CN108284881A (zh) 2018-03-14 2018-03-14 充电口盖开闭机构、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8488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6930A (zh) * 2019-10-28 2020-01-17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
CN111071352A (zh) * 2019-12-31 2020-04-28 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口盖
CN112339870A (zh) * 2020-10-10 2021-02-09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口盖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4655042A (zh) * 2022-03-10 2022-06-24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接口结构、充电接口装置及电动汽车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6930A (zh) * 2019-10-28 2020-01-17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
CN110696930B (zh) * 2019-10-28 2021-03-30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多功能充电格栅结构
CN111071352A (zh) * 2019-12-31 2020-04-28 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口盖
CN112339870A (zh) * 2020-10-10 2021-02-09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口盖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4655042A (zh) * 2022-03-10 2022-06-24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接口结构、充电接口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14655042B (zh) * 2022-03-10 2023-08-08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接口结构、充电接口装置及电动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84881A (zh) 充电口盖开闭机构、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
CN201530385U (zh) 两级自锁式铁路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
CN208344358U (zh) 充电口盖开闭机构、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
CN103046815A (zh) 带有至少部分地作为平衡重的电子部件的把手
CN10932606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损坏报警装置
CN111071352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口盖
CN104354773A (zh) 一种货箱前锁紧机构
CN110469231B (zh) 一种对开活动舱门开闭连杆机构
CN110504585A (zh) 充电插座
CN102795112A (zh) 一种气动受流器以及气动受流器的使用方法
CN107355145A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上格栅充电口盖四连杆开启机构
CN110005285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后背门开启机构
CN214246974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口盖开闭机构
CN209870558U (zh) 一种侧围充电口
CN207296678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上格栅充电口盖四连杆开启机构
CN109591565A (zh) 一种电池包结构及可快速更换电池包结构的汽车底盘结构
CN212429599U (zh) 一种气弹簧以及使用气弹簧的驾驶室侧门
CN209071726U (zh) 充电枪的锁固装置及充电枪
CN206625687U (zh) 一种左中门中控锁
CN210032998U (zh) 一种散热器格栅充电口盖锁止机构
CN102638011A (zh) Kyn61-405型手车活门驱动机构自锁装置
CN208868184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舱盖板总成
CN208896881U (zh) 受电弓
CN212085462U (zh) 一种开关柜柜门用缓冲装置
CN206753289U (zh) 用于车辆的多连杆铰链和具有它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