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35216B - 一种加弹丝的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弹丝的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35216B
CN114635216B CN202210262550.5A CN202210262550A CN114635216B CN 114635216 B CN114635216 B CN 114635216B CN 202210262550 A CN202210262550 A CN 202210262550A CN 114635216 B CN114635216 B CN 1146352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cylinder
cylinder
heating
yarn
spa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625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35216A (zh
Inventor
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Donghaixia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Donghaixia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Donghaixia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Donghaixia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6255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352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35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52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352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52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J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CORDS, ROPES OR THE LIKE
    • D02J13/00Heating or cooling the yarn, thread, cord, rope, or the like, not specific to any one of the processes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D02J13/001Heating or cooling the yarn, thread, cord, rope, or the like, not specific to any one of the processes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in a tube or vessel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28Heating or cooling arrangements for yar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J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CORDS, ROPES OR THE LIKE
    • D02J1/00Modifying the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resulting from a particular structure; Modifying, retaining, or restoring the physical form or cross-sectional shape, e.g. by use of dies or squeeze rollers
    • D02J1/22Stretching or tensioning, shrinking or relaxing, e.g. by use of overfeed and underfeed apparatus, or preventing stretc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加弹丝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预取向丝挂丝喂入加弹机,经加弹机拉伸;S2,预取向丝和氨纶丝经过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后输送至捻丝机处捻合,得到复合丝;S3,将复合丝经过冷却定型;S4,将合丝经过上油,得到加弹丝;加热装置包括端部依次连接的第一加热筒、散热筒和第二加热筒,加热装置还包括散热风机,第二加热筒供氨纶丝通过,预取向丝和氨纶丝从第二加热筒穿出后输送至捻丝机加工;第一加热筒上开设有蒸汽进口,第二加热筒上开设有蒸汽出口。通过设置散热分散,使从第一加热筒内较高蒸汽温度经过散热筒处温度降低后再对氨纶进行加热,无需设置两个不同温度的加热源对预取向丝和氨纶分别加热,节约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加弹丝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纺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弹丝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许多纺织业的原料为购买的预取向丝(POY),预取向丝(POY)由于伸长度大,一般不能直接用于织造,必须经过拉伸变形加工成DTY弹力丝进行制造。加弹的工作就是以POY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工序加工成拉伸变形丝(DTY),经检验分成各种等级后在用于纺织。
为了提高加弹丝的耐酸碱性,通常会将DTY弹力丝与氨纶合并后经过捻丝机捻合得到加弹丝。为了提高DTY弹力丝与氨纶的捻合效果,通常需要对DTY弹力丝与氨纶进行加热,且通产采用蒸汽加热的方式,但是氨纶耐湿热温度约为120℃左右,125℃时容易分解,而DTY弹力丝的加热温度需要为140℃左右,导致氨纶和DTY弹力丝需要设置两个热源分开进行加热,导致热量损耗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热量损耗较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加弹丝的生产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加弹丝的生产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加弹丝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预取向丝挂丝喂入加弹机,经加弹机拉伸;
S2,拉伸后的预取向丝经过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同时将氨纶丝并入加热装置,将氨纶丝和拉伸后的预取向丝加热后输送至捻丝机处捻合,得到复合丝;
S3,将复合丝经过冷却定型;
S4,将步骤三得到的复合丝经过上油,得到加弹丝;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端部依次连接的第一加热筒、散热筒和第二加热筒,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散热筒外壁上的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出风方向朝向散热筒的外壁;
所述第一加热筒、散热筒和第二加热筒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加热筒、散热筒和第二加热筒的内腔供预取向丝通过,所述第二加热筒供氨纶丝通过,所述预取向丝和氨纶丝从第二加热筒穿出后输送至捻丝机加工;
所述第一加热筒上开设有蒸汽进口,所述第二加热筒上开设有蒸汽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预取向丝和氨纶中的复合纤维,使得加弹丝具有较好的弹性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耐酸碱性。通过采用蒸汽加热的方式进进行加弹丝的加热,使得加弹丝不易失水,使加弹丝不易出现弹性不佳,易拉断的问题;且蒸汽加热的方式加热温度易控制,使加热温度稳定,使得预取向丝的加热效果较好;
预取向丝在加热时依次经过第一加热筒、散热筒和连接筒,预取向丝在温度较高的第一加热筒内加热后,使得预取向丝高温下对拉伸加弹的效果较好,使预取向丝不易冷却后回缩。氨纶在第二加热筒内加热;通过设置散热风机,使得散热筒内蒸汽温度降低后再对氨纶进行加热,使氨纶不易温度过高分解,从而无需设置两个不同温度的加热源对预取向丝和氨纶分别加热,节约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减少热量损耗,复合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
可选的,所述第一加热筒和第二加热筒相互远离的端部设置有端盖,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两个支撑板和连接两个支撑板的连接件,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供预取向丝穿过的第一线孔;两个所述端盖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支撑板的定位孔,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将支撑板可拆卸固定于定位孔内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板和连接件,且支撑板能从定位孔处拆卸下来,使得需要穿线时,工作人员可将先将一侧的支撑板移出定位孔,再将预取向丝穿入,支撑板和连接件从第一加热筒、散热筒和第二加热筒内取出,将线穿过第一线孔,工作人员手捏住线头,再将另一个支撑板从另一侧的定位孔取出,并将连接件一起抽出,使得预取向丝被支撑板带动滑动穿过第一加热筒、散热筒和第二加热筒,此时连接件和两个支撑均被取出,工作人员再将线头穿过另一个支撑板上的第一线孔,然后将连接件和两个支撑板安装回第一加热筒、散热筒和第二加热筒内,并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使得线方便穿过第一加热筒、散热筒和第二加热筒。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为第一密封圈,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一密封圈与定位孔过盈配合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密封圈通常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橡胶制成,通过第一密封圈即能将定位孔密封,防止蒸汽漏出,又能实现支撑板的可拆卸固定,使得支撑板固定方式简单、便捷。
可选的,所述第二加热筒靠近散热筒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氨纶丝进入的第二线孔;所述第二加热筒内滑动设置有穿线结构;所述穿线结构的滑动方向为远离或靠近散热筒的方向;
所述穿线结构包括抵接杆、顶杆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供氨纶丝穿出的氨纶孔,所述抵接杆和顶杆设置于连接板的同一侧,位于第二加热筒上的端盖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连接杆的容纳口;所述抵接杆靠近第二线孔的端部上设置有抵接板,所述顶杆滑动设置于连接板上,所述顶杆槽靠近抵接板的方向滑动后,所述顶杆端部抵接抵接板;所述顶杆远离抵接板滑动后,所述第二线孔朝向顶杆端部和抵接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穿线时,氨纶丝从第二线孔进入第二加热筒,工作人员将顶杆滑动至抵接抵接板,因为第二线孔朝向顶杆端部和抵接板,使得氨纶丝能被顶杆和抵接板夹住,工作人员保持氨纶丝被顶杆和抵接板夹住的状态并将穿线结构从容纳口中取出,同时也将氨纶丝的线头从容纳口处取出,此时再将穿线结构放回第二加热筒内,将顶杆与抵接板脱离,将氨纶丝从氨纶孔穿出,使得氨纶丝穿线方便。
可选的,所述第二线孔朝向第二加热筒内的一侧设置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朝靠近第二加热筒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顶杆和抵接杆位于导向管远离第二线孔的一侧,所述顶杆滑动时,所述顶杆侧壁滑动接触导向管远离第二线孔的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向管,使氨纶丝从第二线孔进入后,较为准确的位于抵接板和顶杆端部之间,方便氨纶丝线头被抵接板和顶杆端部夹住,使氨纶丝穿线方便。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驱使顶杆远离抵接板的复位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使得顶杆远离抵接板,方便氨纶丝进入第二加热筒并在第二加热筒内滑动,通过设置复位弹簧进行复位,无需手动对顶杆进行复位,方便穿线结构的使用。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远离第二加热筒内腔的一侧设置有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拉环方便控制连接板的取放,且需要氨纶丝保持被抵接板和顶杆夹住的状态从第二加热筒内取出时,可一个手指勾住拉环,另一个手指将顶杆朝向抵接板的方向按压,方便氨纶丝的夹取,使氨纶丝的穿线更加方便。
可选的,所述第一加热筒和第二加热筒外侧壁设置有保温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使第一加热筒和第二加热筒内温度不易散失,减少热能损耗。
可选的,所述保温层包括螺旋缠绕在第一加热筒和第二加热筒外壁的蒸汽管,所述蒸汽管一端连通蒸汽出口,另一端供蒸汽排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蒸汽管作为保温层,使得第一加热筒和第二加热筒内的保温效果更好,进一步减少热能损耗,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可选的,所述散热筒侧壁设置有散热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片使散热筒的散热效果较好,使得散热筒内的蒸汽温度能迅速降温至所需温度,且通过设置散片,可降低散热筒的长度,加热装置的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散热分散,使从第一加热筒内较高蒸汽温度经过散热筒处温度降低后再对氨纶进行加热,无需设置两个不同温度的加热源对预取向丝和氨纶分别加热,节约的生产成本;
2.通过设置支撑板和连接件,使预取向丝穿线方便;
3.通过设置穿线结构,使得氨纶丝穿线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加弹丝的生产工艺的流程图。
图2是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沿A-A线的剖面图。
图4是实施例的支撑板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B处的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的穿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容纳口内的剖面图,主要展示弹簧槽内的结构。
图8是图3的C处的放大图。
图9是图1的D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加热筒;11、蒸汽进口;2、散热筒;21、散热片;3、第二加热筒;31、第二线孔;311、导向管;32、蒸汽出口; 4、端盖;5、散热风机;6、保温层;61、蒸汽管;62、保护壳;7、穿线结构;71、抵接杆;711、抵接板;72、顶杆;721、凸片;73、连接板;731、氨纶孔;732、拉环;74、容纳口;741、弹簧槽;742、复位弹簧;75、第二密封圈;76、滑动槽;8、支撑板;81、第一线孔;82、定位孔;83、固定件;831、第一密封圈;9、连接件;91、连接杆;92、支撑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加弹丝的生产工艺。参照图1,加弹丝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启动加弹机,调整加弹机卷绕张力,将涤纶预取向丝喂入加弹机,加弹机将涤纶预取向丝进行拉伸;
S2,拉伸后的涤纶预取向丝喂入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对涤纶预取向丝进行加热,同时还在加热装置内喂入氨纶丝,氨纶丝和涤纶预取向丝加热后输送至捻丝机处捻合,得到复合丝;
S3,将复合丝空气中冷却;
S4,将冷却后的复合丝进行上油后得到加弹丝;
S5,将加弹丝进行卷绕。
具体的,加热装置安装在加弹丝机和捻丝机之间,加热装置对预取向丝和涤纶丝加热后,方便捻丝机进行加工,同时预取向丝在经过加热装置后,且拉伸状态不易回缩,具有一定的定型作用。
参照图2、图3,加热装置包括端部依次连接的第一加热筒1、散热筒2和第二加热筒3,第一加热筒1、散热筒2和第二加热筒3的内腔均连通。第一加热筒1和第二加热筒3相互远离的端部固定有端盖4,端盖4将第一加热筒1和第二加热筒3的端部密封。
参照图3,第一加热筒1远离散热筒2的端部的外壁上开设有蒸汽进口11,第二加热筒3远离散热筒2的端部侧壁上开设有蒸汽出口32。蒸汽从蒸汽进口11进入第一加热筒1,蒸汽进入散热筒2和第二加热筒3后从蒸汽出口32离开第二加热筒3。
参照图2、图3,加热装置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散热筒2外壁上的散热风机5,散热风机5的出风口正对散热筒2的外壁,散热筒2外壁上固定有散热片21,散热片21提高散热筒2的散热效果。
参照图3,第一加热筒1和第二加热筒3外壁固定有保温层6,保温层6包括蒸汽管61,保温层6为蒸汽管61螺旋缠绕在第一加热筒1和第二加热筒3外壁上形成,蒸汽管61供蒸汽排出。
参照图3,保温层6外设置有保护壳62,保护壳62使工作人员不易直接接触蒸汽管61,降低工作人员烫伤的风险。
参照图4、图5,加热装置还包括两个支撑板8和连接两个支撑板8的连接件9,两个支撑板8上开设有供预取向丝穿过的第一线孔81。两个端盖4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支撑板8的定位孔82,支撑板8通过设置固定件83可拆卸固定于定位孔82内。
参照图5,固定件83为第一密封圈831,第一密封圈831为橡胶材质,第一密封圈831具有一定形变的能力,第一密封圈831沿支撑板8的周向延伸,支撑板8通过第一密封圈831与定位孔82过盈配合形成固定。
参照图3、图4,连接件9包括连接杆91和支撑筒92,连接杆91连接两个支撑板8,支撑筒92固定于连接杆91上,连接杆91位于第一加热筒1、散热筒2和第二加热筒3内时,支撑筒92从第一加热筒1延伸至第二加热筒3内,使得预取向丝在散热筒2内不易快速冷却。
参照图3,第二加热筒3靠近散热筒2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氨纶丝进入第二加热筒3内的第二线孔31,第二加热筒3内滑动设置有穿线结构7。穿线结构7的滑动方向沿第二加热筒3的长度方向。
参照图3、图6,穿线结构7包括抵接杆71、顶杆72和连接板73,连接板73位于抵接杆71和顶杆72的端部,抵接杆71和顶杆72位于连接板73的同一侧,抵接杆71和顶杆72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散热筒2的长度方向平行。连接板73上开设有供氨纶丝穿出第二加热筒3的氨纶孔731。
参照图5,位于第二加热筒3端部的端盖4上开设有用于容纳连接板73的容纳口74,连接板73上固定有第二密封圈75,第二密封圈75沿连接板73的周向侧壁延伸。连接板73通过第二密封圈75与容纳口74内壁过盈配合形成固定。
参照图5,抵接杆71的端部固定于连接板73上,顶杆72滑动设置于连接板73上。
参照图7,连接板73上开设有供顶杆72滑动的滑动槽76,滑动槽76内壁上开设有弹簧槽741,弹簧槽741内放置有复位弹簧742。顶杆72侧壁上固定有凸片721,凸片721位于弹簧槽741内,复位弹簧742与凸片721固定,复位弹簧742驱动凸片721位于弹簧槽741远离第二加热筒3内腔的一侧,从而使得顶杆72被复位弹簧742复位至远离第二加热筒3内腔的一侧。工作人员通过手指按压顶杆72的端部驱动顶杆72朝靠近第二加热筒3内腔的一侧。
参照图7、图8,抵接杆71位于顶杆72远离第二线孔31的一侧,抵接杆71的长度大于顶杆72的长度,抵接杆71远离连接板73的端部固定有抵接板711,顶杆72滑动后能抵接抵接板711。当复位弹簧742将顶杆72复位时,顶杆72远离抵接板711,第二线孔31朝向抵接板711和顶杆72之间。
参照图8,第二线孔31朝向第二加热筒3内的一侧设置有导向管311,导向管311固定于第二加热筒3的内壁上。导向管311与第二线孔31连通,导向管311朝靠近第二加热筒3轴线的方向延伸,导向管311朝向抵接板711和顶杆72端部之间。
参照图8,当顶杆72朝抵接板711滑动时,顶杆72的侧壁能滑动接触导向管311远离第二线孔31的端面。
参照图9,连接板73远离第二加热筒3内腔的一侧设置有拉环732,拉环732使连接板73的滑动更加方便。
参照图9,两个支撑板8相互远离的一侧也设置有拉环732,位于支撑板8上的拉环732使两个支撑板8的滑动更加方便。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加弹丝的生产工艺的实施原理为:将预取向丝经过加弹机拉伸后加热,再并入氨纶丝经过捻丝机捻合,从而制得具有较好弹性和较好耐腐蚀性的加弹丝。通过蒸汽对预取向丝和氨纶丝加热,且设置散热风机5,使两种不同温度的蒸汽分别对预取向丝和氨纶丝加热,无需设置两个热源,节能环保。同时还设置支撑板8、连接件9和穿线结构7,使预取向丝和氨纶丝穿线方便。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加弹丝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预取向丝挂丝喂入加弹机,经加弹机拉伸;
S2,拉伸后的预取向丝经过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同时将氨纶丝并入加热装置,将氨纶丝和拉伸后的预取向丝加热后输送至捻丝机处捻合,得到复合丝;
S3,将复合丝经过冷却定型;
S4,将步骤三得到的复合丝经过上油,得到加弹丝;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端部依次连接的第一加热筒(1)、散热筒(2)和第二加热筒(3),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散热筒(2)外壁上的散热风机(5),所述散热风机(5)出风方向朝向散热筒(2)的外壁;
所述第一加热筒(1)、散热筒(2)和第二加热筒(3)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加热筒(1)、散热筒(2)和第二加热筒(3)的内腔供预取向丝通过,所述第二加热筒(3)供氨纶丝通过,所述预取向丝和氨纶丝从第二加热筒(3)穿出后输送至捻丝机加工;
所述第一加热筒(1)上开设有蒸汽进口(11),所述第二加热筒(3)上开设有蒸汽出口(32);
所述第一加热筒(1)和第二加热筒(3)相互远离的端部设置有端盖(4),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两个支撑板(8)和连接两个支撑板(8)的连接件(9),所述支撑板(8)上设置有供预取向丝穿过的第一线孔(81);两个所述端盖(4)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支撑板(8)的定位孔(82),所述支撑板(8)上设置有用于将支撑板(8)可拆卸固定于定位孔(82)内的固定件(83);
所述第二加热筒(3)靠近散热筒(2)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氨纶丝进入的第二线孔(31);所述第二加热筒(3)内滑动设置有穿线结构(7);所述穿线结构(7)的滑动方向为远离或靠近散热筒(2)的方向;
所述连接件(9)包括连接杆(91)和支撑筒(92),所述连接杆(91)连接两个支撑板(8),所述支撑筒(92)固定于连接杆(91)上,所述穿线结构(7)包括抵接杆(71)、顶杆(72)和连接板(73),所述连接板(73)上开设有供氨纶丝穿出的氨纶孔(731),所述抵接杆(71)和顶杆(72)设置于连接板(73)的同一侧,位于第二加热筒(3)上的端盖(4)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连接杆(91)的容纳口(74);所述抵接杆(71)靠近第二线孔(31)的端部上设置有抵接板(711),所述顶杆(72)滑动设置于连接板(73)上,所述顶杆(72)朝靠近抵接板(711)的方向滑动后,所述顶杆(72)端部抵接抵接板(711);所述顶杆(72)远离抵接板(711)滑动后,所述第二线孔(31)朝向顶杆(72)端部和抵接板(71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弹丝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83)为第一密封圈(831),所述支撑板(8)通过第一密封圈(831)与定位孔(82)过盈配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弹丝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孔(31)朝向第二加热筒(3)内的一侧设置有导向管(311),所述导向管(311)朝靠近第二加热筒(3)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顶杆(72)和抵接杆(71)位于导向管(311)远离第二线孔(31)的一侧,所述顶杆(72)滑动时,所述顶杆(72)侧壁滑动接触导向管(311)远离第二线孔(31)的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弹丝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73)上设置有用于驱使顶杆(72)远离抵接板(711)的复位弹簧(7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弹丝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73)远离第二加热筒(3)内腔的一侧设置有拉环(7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弹丝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筒(1)和第二加热筒(3)外侧壁设置有保温层(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加弹丝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6)包括螺旋缠绕在第一加热筒(1)和第二加热筒(3)外壁的蒸汽管(61),所述蒸汽管(61)一端连通蒸汽出口(32),另一端供蒸汽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弹丝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筒(2)侧壁设置有散热片(21)。
CN202210262550.5A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加弹丝的生产工艺 Active CN1146352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2550.5A CN114635216B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加弹丝的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2550.5A CN114635216B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加弹丝的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5216A CN114635216A (zh) 2022-06-17
CN114635216B true CN114635216B (zh) 2023-03-28

Family

ID=81949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62550.5A Active CN114635216B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加弹丝的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3521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46139A1 (de) * 1974-09-27 1976-04-15 Barmag Barmer Maschf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texturierter garne
CN2698818Y (zh) * 2004-05-17 2005-05-11 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 氨纶复合纱加弹机
CN101845696B (zh) * 2010-05-18 2013-08-28 浙江恒逸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型复合仿毛弹性纤维的制备方法
CN212611305U (zh) * 2020-05-26 2021-02-26 台州学院 一种具有自动穿线功能的工业缝纫机
CN214612934U (zh) * 2020-09-28 2021-11-05 海宁市金鹏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锦纶丝合股与氨纶丝空包一体式加弹装置
CN215757805U (zh) * 2021-06-01 2022-02-08 诸暨市百乐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尘高效的涤纶poy预网装置
CN215051000U (zh) * 2021-06-07 2021-12-07 桐乡市云东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涤纶牵伸丝加工装置
CN113981579B (zh) * 2021-11-09 2022-11-22 四川润厚特种纤维有限公司 一种锦纶丝高效加弹加工装置及生产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5216A (zh) 2022-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58763U (zh) 一种高日晒牢度车用涤纶黑丝dty丝的纱线加弹系统
CN104141175A (zh) 超细旦fdy纺丝设备及工艺
CN114635216B (zh) 一种加弹丝的生产工艺
CN201395655Y (zh) 阶梯式模块化腈纶长丝生产系统
CN210394617U (zh) 一种置于fdy纺丝箱出口的纺丝冷却装置
CN205061165U (zh) 纱线张紧装置
ITMI982143A1 (it) Procedimento e relativa macchina per l'accoppiamento di un filo elastomerico ad un filo inestensibile.
CN109837626B (zh) 一种合股无油锦纶6dty及其生产工艺和实现该生产工艺的加弹机
CN202809103U (zh) 一种多异混纤复合长丝牵伸卷绕装置
CN210826510U (zh) 一种加弹机
CN212895116U (zh) 异形喷丝板
CN100489168C (zh) 低沸水收缩率涤纶牵伸变形丝的生产方法
CN219772373U (zh) 一种加弹机的冷却装置
CN212925288U (zh) 一种假捻机的加热装置
CN216809078U (zh) 一种用于高强锦纶6dty的快速冷却降温装置
CN207537631U (zh) 一种纱线加弹机
CN203559205U (zh) 一种多异混纤复合长丝牵伸卷绕装置
CN113699627A (zh) 一种环保绿色纤维加弹加工方法
CN208219074U (zh) 一种合股加弹机
CN219572557U (zh) 一种纺织纱线染色后烘干装置
CN108754935A (zh) 一种纯化纤纱的染色工艺
CN218175250U (zh) 具有耐热且抗拉性能强的紧密赛络纺粘胶纱线
CN216998720U (zh) 加弹机冷却装置
CN216193023U (zh) 一种两次合股复合的缝纫线
CN218478848U (zh) 一种poy弹性丝生产用变形热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