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008A - 具有被分隔的封头箱的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被分隔的封头箱的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008A
CN1146008A CN 96110464 CN96110464A CN1146008A CN 1146008 A CN1146008 A CN 1146008A CN 96110464 CN96110464 CN 96110464 CN 96110464 A CN96110464 A CN 96110464A CN 1146008 A CN1146008 A CN 1146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wall portion
heat exchanger
header tank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611046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角田正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de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nde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den Corp filed Critical Sande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6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0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02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 F28F9/0204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for elongated header box, e.g. with transversal and longitudinal partitions
    • F28F9/0209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for elongated header box, e.g. with transversal and longitudinal partitions having only transversal partitions
    • F28F9/0212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for elongated header box, e.g. with transversal and longitudinal partitions having only transversal partitions the partitions being separate elements attached to header bo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相互间隔开来的上、下封头箱和将上下封头箱连成流体通路的若干管子,至少一个封头箱具有侧壁部,该部件具有至少两个侧壁。每个侧壁上形成一开缝。一分隔板穿过两个开缝贯穿所述封头箱,并使其相对的长度方向端部分别插入开缝中。

Description

具有被分隔的封头箱的热交换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特别是具有被分隔的封头箱的热交换器。
热交换器在多种工艺中应用并被人们所熟知。例如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告No 62-8585(Ju′585)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告No 4-225796(JP′796)中就公开了管壳式热交换器。
这类热交换器一般包括一对封头箱,其中至少一个被分成两个或更多的腔室。例如,参照图1,公开在JU′585上的管壳式热交换器10′包括上部和下部壳体或封头箱11和12,它们在竖直方向间隔开来;将封头箱11、12联成流体通路的若干器件13,被固置在相邻管件13之间所限定的空间内的若干肋件14。上封头箱11有一在顶部中间的开缝111,其用于板件15从中贯穿。开缝111基本上延及上封头箱11顶部的全部横边。板件15穿过开缝111后置于上封头箱11的内部,由此,上封头箱11的内部中空空间110被分成第1和第2腔室110a和110b。
在上封头箱11的顶部对应于第一和第二腔室的地方分别有第一和第二圆形开孔16、17,进口管18的一端被固定在第一圆形开孔内,由此将上封头箱11的内部中空空间110的第一腔室110a与外部元件(未示出)形成流体通路,同样出口管19的一端被固定在第一圆形开孔内,由此将上封头箱11的内部中空空间110的第二腔室110b与外部元件(未示出)形成流体通路。
在上述结构的热交换器10′运行期间,来自第一外部元件(未示出)的一次热交换介质通过进口管18进入上封头箱11的内部中空空间110的第一腔室110a,然后一次热交换介质分散地向下流过管件13的、对应于第一腔室110a的第一组管子,一次热交换介质与穿过热交换器10′皱折肋件14的二次热交换介质(如空气)进行换热,之后一次热交换介质流进下封头箱12的内部中空空间120的第一区域120a。内部中空空间120的第一区域120a对应于内部中空空间110的第一腔室110a。
之后,一次热交换介质流入下封头箱12的内部中空空间120的第二区域120b,内部中空空间120的第二区域120b对应于内部中空空间110的第二腔室110b。这里中空空间120没有被分隔,区域120a和120b是直接的流体通路。然后一次热交换介质分散地向上流过管件13的、对应于内部中空空间110的第二腔室110b的第二组管子,此时一次热交换介质再次与流过皱折肋件14的二次热交换介质进行换热,而后,一次热交换介质流进上封头箱11的内部中空空间110的第二腔室110b中,通过出口19流进第二外部元件(未示出)。
在组装热交换器10′时,板件15通过开缝111插入上封头箱11的内部中空空间110中,使板件15平行于与上封头箱11的长轴垂直的平面,当板件15的底端与上封头箱11的内底表面相接触时,板件15通过缝111插入内部中空空间就停止,板件15的上端部刚好容纳在缝111之间。因此在热交换器10′的组装工艺中,板件15以直立的形状合适地布置在上封头箱11中。
然而,在组装过程中,板件15的直立位置仅靠开缝111和板件15的顶端部分的配合来维持,因此,当热交换器10′受到一外部冲击力时,板件15就容易偏离其直立位置,这样就可能在板件15的周边和上封头箱的内表面之间产生一个或多个缺陷性空气间隙,也可能在开缝111的内周边上产生一个或多个缺陷性空气间隙。
因此,即使以后板15通过固定工艺(例如钎焊工艺),被固定在上封头箱11上,上述缺陷性空气间隙仍然可以存在。因此,在热交换器10′运行期间,一次热交换介质的一部分可通过缺陷性空气间隙从上封头箱11的内部中空空间的第一腔室110a直接流向第二腔室110b,一次热交换介质还可以从内部中空空间泄漏到热交换器10′的外部。
为克服以上缺陷,JP′796在它的热交换器上使用一个修改了的上封头箱。参照图2,上封头箱11有一置于其中心部位的U型板件150。U型板150包括一分隔板部分151、一稳定部分152和一在其上端部将分隔板部分151和稳定部分152连接起来的连接部分153。分隔板部分的形状基本上类似于上封头箱11的内部中空空间110的边框横断面,稳定部分152与分隔板部分有一定间隔并基本上相互平行。
在JP;′796的热交换器的组装工艺中,U型板件150放置在上封头箱11的中心区内,使分隔板部分151的底端和稳定部分152的底端与上封头箱11内底端表面相接触。在这里,151和152两部分相互稳定。弯曲连接部分153由螺纹部件154固定在上封头箱11的顶端部,这样使分隔板部分151以直立的形状放置在上封头箱11内。
这样在接下来的将U型板件固定到上封头箱11(例如通过钎焊)的步骤中,分隔板部分151的周边密封固定地连接在上封头箱11的内表面上,没有使第一腔室110a和第二腔室110b不紧密联接的空气间隙。
然而JP′796的热交换器也有一些缺陷。例如,在JP′796热交换器的组装中,准备U型板件150需要复杂的压制工艺,由于稳定部分152和弯曲部分153的存在,使热交换器的重量不必要地增加了。现有技术中还有其它缺陷。发明简介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使热交换介质能正常流过的热交换器。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被分隔成一个或多个腔室的封头箱而没有使热交换介质从一个腔室直接流入另一腔室的缺陷性空气间隙的热交换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被分隔成一个或多个腔室的封头箱而没有使热交换介质泄漏至热交换器外部的热交换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分隔了的封头箱而又减少组装热交换器所需材料量的热交换器。
为达到这些和其它目的,提供一种热交换器,该装置包括:第一封头箱,与第一封头箱间隔开的第二封共箱和将第一封头箱和第二封头箱连成流体通路的若干管件,至少一个封头箱具有顶端部,底端部和侧壁部,所述的至少一个封头箱限定了其内部的中空空间。该热交换器还包括将所述的至少一个封头箱的内部中空空间分隔开来的部件。分隔部件包括在侧壁部分形成的第一和第二开缝。分隔部件还包括一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的分隔板。分隔板的一部分通过穿过第一和第二开缝贯穿所述的至少一个封头箱而合适地布置在所述的至少一个封头箱内,使得分隔板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分别由第一和第二开缝所接纳连接。
附图简介
图1是现有技术热交换器的纵向断面图。
图2是现有技术热交换器的部分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热交换器封头箱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图4V平面图的剖面图。
图6是图4封头箱的放大局部剖示断面图。
图7是封头箱和未插入的分隔板的立体图。
图8是插入分隔板的封头箱的立体图和分离板部分的立体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封头箱和分隔板的横断面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封头箱和分隔板的横断面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封头箱和分隔板的横断面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5个实施例所述的封头箱和分隔板的横断面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6个实施例所述的封头箱和分隔板的横断面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7个实施例所述的封头箱和分隔板的横断面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第8个实施例所述的封头箱的立体图。
较佳实施例详细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热交换器的总体结构将参照图3至图6详细描述。所述热交换器是一壳管式热交换器,用作机动车空调系统制冷回路的蒸发器,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参考图3-6。热交换器10包括一上封头箱20,一与上封头箱20在垂直方向间隔开的下封头箱30和将上封头箱和下封头箱连成流体通路的若干管件40。管件40相互成斜对角排列。当然管件40还可以其它形式排列。上下封头箱20、30和管件40最好由铝或铝合金制成,当然也可使用其它合适的金属。
上封头箱20由一通常为长方体形的杯形件21和矩形板件22构成。杯形件21包括顶部212和侧壁部213。侧壁件213包括具有第一长度方向长度的一对第一侧部213a和具有大于第一长度方向长度的第二长度方向长度的一对第二侧部213b。杯形件21开口端的大约全部周边上形成向外延伸的凸缘部211,矩形板件22包括在大约全部周边上以预定间隔排列的若干小突起221。矩形板件22上形成有若干圆形孔以便合适地接纳相应管件40的顶端部。矩形板件22的所有周边区域都通过例如钎焊与杯形件21的凸缘部211固定的、密封的连接在一起,以使得杯形件21的开口端由矩形板件22密封地覆盖。
在一对第二侧壁部的中间区域、分别沿其整个垂直长度形成一对开缝215。当然,开缝可在沿第二侧部213b的任何长度位置开设,以获得由杯形件21和矩形板件22所限定的内部中空空间的所需分隔。由例如铝或铝合金制成的矩形分隔板23,穿过一对开缝215横向贯穿上封头箱20,使分隔板23的相对的长度方向端部分别从一对第二侧壁213b的外表面稍稍向外伸出。然后分隔板23相对的长度方向端部通过例如钎焊固定地、密封地与一对开缝215的内表面连接在一起。结果是由杯形件21和矩形板件22所限定的上封头箱20的内部中空空间24被分隔板23分成为第一腔室24a和第二腔室24b。分隔板23可以是其它形状,也可以由其它适合的材料制造,而且在任何情况下分隔板23都不必须从第二侧部213b的外表面稍为向外凸出。
如4所示,在一对第二侧壁部213b的一个壁上有第一和第二环形孔洞25,26,分别与第一和第二腔室24a和24b相对应。由例如铝或铝合金制成的进口管27的一端通过例如钎焊与第一环形孔洞25的内周面固定地相连,以将内部中空间24的第一腔室24a与制冷回路的一外部元件(例如冷凝器,未示出)相连。同样的,出口管28的一端固定地连接在第二环形孔洞26的内周面,以将内部中空空间24的第二腔室24b与制冷回路的其它外部元件(例如,压缩机,未示出)相连。
除了分隔板和进出口管以外,下封头箱30的结构同上封头箱20相似,因此省略了对下封头箱的详细解释。应当注意的是,如果上封头箱有多于一个的分隔板,下封头箱也可以有分隔板,这样可使一次热交换介质有多于一个的上下循环回路。
参照图7和图8将详细描述热交换器10的一部分组装过程。如图7所示,分隔板23穿过一对开缝横向贯穿上封头箱,使其的相对长度方向端部分别从一对第二侧壁213b的外表面稍稍向外伸出。分隔板23的厚度"t"约等于开缝215的宽度"W",分隔板23的高度"h"约等于杯形件21的竖直深度。因此分隔板23的相对长度方向端部与一对开缝215的内表面合适地配合,这样分隔板23具有一穿过上封头箱20的稳定的、直立的位置。接下来如图8所示,矩形板件22和杯形件21是这样装配的,矩形板件22的全部周边区域和杯形件21的凸缘部分211迭在一起。另外在图8上只显示有一个圆形孔222,其实有若干圆形孔222,它们的排列与若干管件40的排列相对应。最后,就象图4所示的,若干突起221向上向内以合适的角度弯曲以使凸缘部211和矩形板22的周边区暂时相互固定。这样,分隔板22相对的竖边就被杯形件21和矩形板22合适地夹在了中间。
组装工艺完成后,开始钎焊工艺,分隔板23和杯形件21之间的接触面、杯形件21和矩形板件22之间的接触面以及分隔板23和矩形板件22之间的接触面都用钎焊,牢固而密封地连接起来。
上述结构的的热交换器10运行期间,一次热交换介质(例如为来自冷凝器(未示出)的制冷剂)通过进口管28进入上封头箱20的内部中空空间24的第一腔室24a,然后一次热交换介质分散地向下流过对应于第一腔室24a的管件40的第一组管子,一次热交换介质与穿过热交换器10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在这一换热过程中,空气的热量被制冷剂吸收,所以制冷剂蒸发而空气被冷却。之后一次热交换介质流进下封头箱30的内部中空空间31的第一区域31a。第一区域31a对应于第一腔室24a。然后,一次热交换介质流入内部中空空间31的第二区域31b,第二区域31b对应于第二腔室24b。而后,一次热交换介质分散地向上流过对应于上封头箱20的内部中空空间24的第二腔室24b的、管件40的第二组管子,这时再一次与流过热交换器10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在这一换热过程中,空气的热量再一次被制冷剂吸收,制冷剂蒸发而空气冷却。然后,一次热交换介质流进内部中空空间24的第二腔室24b中,通过出口管28流进制冷压缩机(未示出)。
根据本发明的这一实施例,由于分隔板23的相对的长度方向端部分别与一对开缝215合适地连接,所以即使热交换器在组装过程中受到外力,分隔板23的直立形状仍可持久保持。这是因为在分隔板和封头箱之间有两条分开的相交线,这两条相交线在分隔板的每一端部与封头箱壁相交的地方(例如缝215)。这是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现有技术中或者没有相交线(例如JP′796)或者只有一条相交线(如JU′585),因此,组装过程中,在分隔板23和杯形件21之间,在分隔板23和矩形板22之间或在开缝215的周边处,不会产生缺陷性空气间隙。因此,经过以后的钎焊工艺,分隔板23和杯形件21之间的重迭面,分隔板23和矩形板件22之间的重迭面被密封固定地连接起来,其间无缺陷性空气间隙。因此,如上所述与现有技术有关的换热器10内的有缺陷的、短路制冷剂流动就不存在了。另外,由于分隔板23形状简单(例如为矩形),分隔板的预制不需复杂的压制工艺,同时换热器的重量也不会不必要地增加。
图9-15分别阐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至八个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图9-15中相似的对应件标相同的号,详细的解释在此就省略了。
参照图9,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包括上封头箱20,该箱中又包括杯形件21和矩形分隔板33。分隔板33包括一对突出物,该物分别在其相对的长度方向端部的下半部分形成。杯形件21还有一对开缝315,该缝在第二侧壁部分213b的下半部、分别沿着第二侧壁213b的竖直方向上形成。
分隔板33通过一对开缝315,贯穿上封头箱20,使一对突起33a分别从一对第二侧壁部分213b的外表面稍稍向外伸出。分隔板33的壁厚最好是约等于开缝315的宽度,分隔板33的突起33a的高度"h1"约等于开缝315的长度"l1"。因此,分隔板33的一对突起33a的端部分别与一对开缝合适地连接。这样在换热器的组装过程中,分隔板33有一横跨上封头箱20的稳定的直立位置。
另外,尽管在图9中没有示出,矩形板件22上有若干如图8所示的小突起221,因此,在换热器组装中,通过使突起221弯曲可将杯形件21的凸缘部分211和矩形板件的周边暂时固定在一起。
参照图10,根据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包括一上封头箱40,上封头箱40包括一对杯形件21,每一个都与以前所述实施例中的相似。一对杯形件21的凸缘部分211相互重迭,通过例如钎焊固定在一起。因此,每对杯形件21的每对第二侧壁部分213b形成上封头箱40的一对组合侧壁部分。
每个杯形件21包括与第一实施例相似的一对开缝215。当杯形件21相互固定地连接在一起时,一个杯形件21的一对开缝215最好与另一杯形件21的一对开缝215连成直线。因此,成对的杯形件21的成对的开缝215,在上封头箱40的成对的组合侧壁部分44上、几乎沿侧壁的整个垂直长度方向形成一对组合开缝415。
分隔板43通过组合开缝415贯穿上封头箱40,其相对的长度方向端部分别从上封头箱40成对的组合侧壁部分44的外表面向外稍稍伸出。分隔板43的厚度约等于开缝415的宽度,分隔板43的高度"h2"约等于开缝415的长度"l2"。因此,分隔板的相对的长度方向端部分别与一对开缝415合适地相连,这样在换热器的组装过程中,分隔板33有一横跨上封头箱20的稳定的直立的位置。
参照图11,根据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包括一与图10所示相似的上封头箱。热交换器还包括一矩形分隔板53。分隔板53包括一对在其相对的长度方向端部的中心垂直部位形成的一对突起53a。上封头箱40的每个杯形件21包括一对与图9所示杯形件相似的开缝315。当杯形件21相互固定地连接在一起时,一个杯形件21的一对开缝315最好与另一杯形件21的一对开缝315连成直线。因此,成对的杯形件21的成对的开缝315,在上封头箱40的成对的组合壁面部分44形成一对组合的开缝515。
分隔板53通过组合开缝515贯穿上封头箱40,其每个突起53a的端部从成对组合侧壁部分44的外表面向外稍稍伸出。分隔板53的厚度约等于开缝515的宽度,分隔板突起53a的高度"h3",约等于开缝515的竖直长度"l3"。因此,分隔板53的成对突起53a的端部与每一个组合开缝515合适地相连,这样在换热器的组装中,分隔板53有一横跨上封头箱40的稳定的直立的位置。
另外,尽管没有在图10和图11中示出,成对杯形件21的一个或两个在其凸缘部分211的周边上有若干个小突起221(与图8所示相似)。因此,在换热器组装时,通过使突起211弯曲,成对杯形件21的凸缘部分211暂时相互固定地连在一起。
参照图12,根据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包括一通常为长方体形的上封头箱60,上封头箱60包括第一第二杯形件61、62,两者均为长方体形。热交换器还包括矩形分隔板63。第一杯形件61的开口端固定地插入第二杯形件62的开口端内。相反,第二杯形件62也可设计成插入第一杯形件61的开口端内。上封头箱60包括组合的侧壁部64,其中分别有杯形件61和62的侧壁部。一对组合的开缝615在上封头箱60的相对组合侧壁部64的中间区段,分别沿组合侧壁部的垂直方向上形成。
分隔板63包括在其相对的长度方向端部中心区的一对突起63a。分隔板63通过组合开缝615,贯穿上封头箱60,使每个突起63a的端部从上封头箱60的每个组合侧壁部64的外表面稍稍向外伸出,分隔板63的厚度约等于组合开缝615的宽度,分隔板63突起63a的高度"h4"约等于组合开缝615的重直长度"l4"。因此,分隔板63的一对突起63a的每个端部都与每个组合开缝615合适的连接。这样,在换热器的组装过程中,分隔板63有一横跨上封头箱60的稳定的直立位置。
参照图13,根据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包括一通常为长方体形的上封头箱70。上封头箱70包括第一、第二杯形件71、72,两者通常均为长方体形。热交换器还包括矩形分隔板73。第一杯形件71的开口端固定地插入第二杯形件72的开口端内形成套筒接合。相反,第二杯形件72也可设计成插入第一杯形件71的开口端内。还有与以上所述实施例相似的组合侧壁部74。一对组合开缝715分别在上封头箱70的相对组合侧壁部74的中间区段、沿垂直方向形成。
分隔板73包括在其相对的长度方向端部中心区分别形成的一对突起73a。分隔板73通过组合开缝715,贯穿上封头箱70,使每个突起73a的端部从上封头箱70的每个组合侧壁部74的外表面稍稍向外伸出。分隔板73的厚度约等于组合开缝715的宽度,分隔板73突起73a的高度"h5"约等于组合开缝715的长度"l5"。因此,分隔板73的一对突起73a的每个端部都与每个组合开缝715合适地连接。这样,在换热器的组装过程中,分隔板73有一横跨上封头箱70的稳定的直立位置。
参照图14,根据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包括与图5所示上封头箱20相似的上封头箱80。然而在矩形板件22的周边上没有小突起221。在这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组装过程中,矩形板件22的所有周边区域都向上弯,使杯形件21的全部凸缘部分211和矩形板件22的全部周边区域暂时固定在一起。
参照图15,根据本发明第八个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包括一上封头箱90,该箱包括矩形板件22和通道件91。通道件91包括顶部911和从顶部911的相对的侧端向下延伸的一对侧壁部912。顶部911和一对侧壁部912互相垂直。每个侧壁部912的底端区向外弯,形成凸缘部分912a。
一对开缝915在通道件91的一对侧壁部的中间区域、沿侧壁部912的整个垂直长度上形成。同样,一对开缝913在通道件91的一对侧壁部的一个长度方向端部、沿侧壁部912的整个垂直长度上形成,一对开缝914在通道件91的一对侧壁部的另一长度方向端部、沿侧壁部912的整个垂直长度上形成。
一矩形分隔板件93通过开缝915贯穿上封头箱90,使其相对的长度方向端部从通道件90的一对侧壁部912的外表面稍为向外伸出。这样,在换热器的组装过程中,分隔板93有一横跨上封头箱90的稳定的直立位置。第一矩形端板94通过开缝913贯穿上封头箱90,使其相对的长度方向端部从通道件90的一对侧壁部912的外表面稍为向外伸出。同理,第二矩形端板95通过开缝914贯穿上封头箱90,使其相对的长度方向端部从通道件90的一对侧壁部912的外表面稍为向外伸出。
在实施例2-8中,换热器的制造工艺与运行同实施例1所述换热器10相似,因此没必要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已结合最佳实施例详细描述。然而这些实施例仅是一些例子,本发明并不避限于此。可以理解对于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所述权利要求定义了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做出其它的变化和修改也是容易的。例如,如前所述,在上封头箱内可以使用更多的分隔板以将上封头箱分成多于两个的腔室,此时所对应的下封头箱也被分隔板分成比上封头箱的腔室数量少一个的若干腔室。这样的布置,可使一次热交换介质有多于一次的上下循环。

Claims (18)

1.一种热交换器包括:
第一封头箱;
与第一封头箱间隔开的第二封头箱,其中至少一个封头箱包括顶端部、与顶端部间隔开的底端部和连接顶端部、底端部的侧壁部,以在所述的至少一个封头箱内限定一中空空间;
将第一封头箱和第二封头箱连成流体通路的若干管件;和
将中空空间分隔成若干腔室的部件,该分隔部件包括在侧壁部形成的第一、第二开缝和具有第一、第二端部的分隔板,
分隔板部分通过第一、第二开缝贯穿所述的至少一个封头箱而被合适地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封头箱内,使得分隔板的第一、第二长度方向端部分别嵌入第一和第二开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所述的至少一个封头箱大体上为长方体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的至少一个封头箱的顶端部和底端部基本上是平的,
其中侧壁部包含一对具有第一横向长度的第一侧壁部和一对具有第二横向长度的第二侧壁部,第二横向长度大于第一横向长度,
其中第一和第二开缝分别穿过成对的第二侧壁部形成,而且是在第二侧壁部的纵向,
其中分隔板基本上是矩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的至少一个封头箱包括:
一杯形件,该件具有限定其顶端部的浅端面和限定其侧壁部的侧面;
一板件,该件限定其底端部,该板件固定地连接在杯形件的开口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侧壁部包括一对侧壁,
其中第一和第二开缝分别穿过成对的侧壁形成,而且是在成对侧壁的纵向、沿整个纵向长度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侧壁部包括一对侧壁,
其中第一和第二开缝分别穿过成对的侧壁形成,而且是在成对侧壁的纵向、沿部分纵向长度形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第一和第二开缝靠近底端部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的至少一个封头箱包括一对杯形件,它们在其开口端固定地连接在一起,每个杯形件具有一浅端和一侧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侧壁部包括一对组合侧壁部,该部件由杯形件的侧壁所限定,
其中第一和第二开缝分别穿过成对的组合侧壁部形成,而且是在成对组合侧壁部的纵向、沿整个成对组合侧壁部的纵向长度形成。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侧壁部包括一对组合侧壁部,该部件由杯形件的侧壁所限定,
其中第一和第二开缝分别穿过成对组合侧壁部形成,而且是在成对组合侧壁部的纵向、沿部分成对组合侧壁部的纵向长度形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第一和第二开缝在靠近两个杯形件的开口端形成。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的至少一个封头箱包括一第一杯形件和一第二杯形件,每个杯形件具有一浅端部和侧壁,
其中第一杯形件与第二杯形件固定地连接起来,第二杯形件的开口端固定地插入第一杯形件的开口端内。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侧壁部包括一对组合侧壁部,该部件由杯形件的侧壁所限定,
其中第一和第二开缝分别穿过成对的组合侧壁部形成,而且是在成对组合侧壁部的纵向、沿整个成对组合侧壁部的纵向长度形成。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侧壁部包括一对组合侧壁部,该部件由杯形件的侧壁所限定,
其中第一和第二开缝分别穿过成对的组合侧壁部形成,而且是在成对组合侧壁部的纵向、沿部分成对组合侧壁部的纵向长度形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第一和第二开缝在靠近两个杯形件的开口端形成。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第一和第二杯形件以套筒连接形式固定地连接起来。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的至少一个封头箱包括:一通道件,该通道件具有用于限定其顶端部的浅端和一对用于限定其侧壁部的侧壁,成对的侧壁分别从浅端的侧沿延伸;一板件,该板件与每个侧壁的末端固定地连接起来。
其中的侧壁部具有第一对端部开缝和第二对端部开缝,第一对端部开缝穿过成对侧壁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区域形成,第二对端部开缝穿过对侧壁的长度方向的相对的端部区域形成,
其中的第一和第二开缝分别在成对的侧壁上形成,并在第一和第二对端部开缝之间定位。
其中热交换器还包括第一和第二端板,该板穿过第一和第二对端部开缝贯穿所述的至少一个封头箱,使第一、第二端板的长度方向端部分别插入相应的、成对的端部开缝中。
18.一种热交换器,包括:
第一封头箱;
与第一封头箱间隔开的第二封头箱,其中至少一个封头箱包括顶端部、与顶端部间隔开的底端部和连接顶端部和底端部的侧壁部,使得在所述的至少一个封头箱内限定一中空空间,
将第一封头箱和第二封头箱连成流体通路的若干管件;和
与侧壁相交的分隔板,在分隔板和侧壁部之间形成至少两条相交线。
CN 96110464 1995-05-30 1996-05-30 具有被分隔的封头箱的热交换器 Pending CN11460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54034/95 1995-05-30
JP15403495A JPH08327279A (ja) 1995-05-30 1995-05-30 熱交換器のタン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008A true CN1146008A (zh) 1997-03-26

Family

ID=15575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6110464 Pending CN1146008A (zh) 1995-05-30 1996-05-30 具有被分隔的封头箱的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0745821B1 (zh)
JP (1) JPH08327279A (zh)
CN (1) CN1146008A (zh)
DE (1) DE69600151T2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2949A (zh) * 2010-10-23 2011-04-20 山东早春创尔沃热泵技术有限公司 空气热交换器气液分离节能装置
CN102435089A (zh) * 2012-01-10 2012-05-02 无锡市鑫盛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流程换热器封头
CN103673667A (zh) * 2012-09-21 2014-03-26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热媒油冷却装置
CN103868251A (zh) * 2014-03-21 2014-06-18 黄山金普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太阳能光热利用装置中的换热器
CN104279890A (zh) * 2014-10-22 2015-01-14 无锡宏盛换热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热冲击应力的双流程换热器结构
CN105283717A (zh) * 2012-10-10 2016-01-27 特灵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蒸发器的水头
CN105932353A (zh) * 2015-02-27 2016-09-07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液冷式冷却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53C (zh) * 1997-06-13 2003-08-13 日野汽车工业株式会社 树脂制散热器箱成形模具
JP2000304488A (ja) 1999-04-23 2000-11-02 Calsonic Kansei Corp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製熱交換器
JP4766787B2 (ja) * 2001-07-06 2011-09-07 株式会社ティラド 熱交換器のタンク構造
EP1486282A1 (en) 2003-06-04 2004-12-15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for manufacturing a metallic component and component obtained by said method
AU2003255422A1 (en) * 2003-08-07 2005-02-25 Norsk Hydro Asa Heat exchanger comprising two manifolds
DE102014223732A1 (de) * 2014-11-20 2016-05-25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Wärmeübertrag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00744A1 (de) * 1989-01-12 1990-07-26 Sueddeutsche Kuehler Behr Waermetauscher
DE4212070A1 (de) * 1992-04-10 1993-10-14 Laengerer & Reich Gmbh & Co Wärmeaustauscher, insbesondere Kühler, z. B. Ölkühler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2949A (zh) * 2010-10-23 2011-04-20 山东早春创尔沃热泵技术有限公司 空气热交换器气液分离节能装置
CN102435089A (zh) * 2012-01-10 2012-05-02 无锡市鑫盛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流程换热器封头
CN103673667A (zh) * 2012-09-21 2014-03-26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热媒油冷却装置
CN105283717A (zh) * 2012-10-10 2016-01-27 特灵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蒸发器的水头
CN103868251A (zh) * 2014-03-21 2014-06-18 黄山金普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太阳能光热利用装置中的换热器
CN103868251B (zh) * 2014-03-21 2016-08-24 黄山金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太阳能光热利用装置中的换热器
CN104279890A (zh) * 2014-10-22 2015-01-14 无锡宏盛换热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热冲击应力的双流程换热器结构
CN105932353A (zh) * 2015-02-27 2016-09-07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液冷式冷却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5932353B (zh) * 2015-02-27 2020-05-19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液冷式冷却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600151D1 (de) 1998-02-26
DE69600151T2 (de) 1998-07-16
EP0745821A1 (en) 1996-12-04
JPH08327279A (ja) 1996-12-13
EP0745821B1 (en) 1998-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008A (zh) 具有被分隔的封头箱的热交换器
JP5541218B2 (ja) 熱交換器
US5186250A (en) Tube for heat exchangers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tube
US6460610B2 (en) Welded heat exchanger with grommet construction
KR100282585B1 (ko) 열교환기용 냉매 유통관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0343500C (zh)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US5946940A (en) Tank aggregate body of receiver tank
US20050230090A1 (en) Layered heat exchangers
US7426957B2 (en) Stacked plate-type heat exchanger
CN101131309B (zh) 集水箱和具有该集水箱的热交换器
US20030006028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heat exchanger
US20040134645A1 (en) Layered heat exchangers
JPH05272889A (ja) 熱交換器
CN1163719C (zh) 汽车供暖热交换器或发动机冷却器用的换热器
KR20010068204A (ko) 자동차 열교환기용 헤드어셈블리
JP2864173B2 (ja) 熱交換器
CN1428587A (zh) 热交换单元
JPH10111086A (ja) 熱交換器
CN1985140A (zh) 热交换器,为热交换器容纳流体的箱以及制造这种箱的方法
JPH0694329A (ja) 車両用コンデンサ
JP4164146B2 (ja) 熱交換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カー・エアコン
JPH0989490A (ja) 積層型熱交換器
KR101455602B1 (ko) 열교환기
JP2002071282A (ja) 積層型蒸発器
JP2000039284A (ja) 積層型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