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86115B - 层叠型lc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层叠型lc滤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86115B
CN114586115B CN202080071740.8A CN202080071740A CN114586115B CN 114586115 B CN114586115 B CN 114586115B CN 202080071740 A CN202080071740 A CN 202080071740A CN 114586115 B CN114586115 B CN 1145861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aminated
filter
capacitor
side v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174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86115A (zh
Inventor
小川圭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586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61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861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61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153Electrical filters; Controlling thereof
    • H03H7/0161Bandpass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115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inductors an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05Electrodes
    • H01G4/012Form of non-self-supporting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30Stacke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40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fixed capacitors with other electric elements, the structure mainly consisting of a capacitor, e.g. RC combin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9Filters comprising mutual inductanc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17Structural details of sub-circuits of frequency selective networks
    • H03H7/1708Comprising bridging elements, i.e. elements in a series path without own reference to ground and spanning branching nodes of another series path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17Structural details of sub-circuits of frequency selective networks
    • H03H7/1741Comprising typical LC combinations, irrespective of presence and location of additional resistors
    • H03H7/1775Parallel LC in shunt or branch pa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228Terminals
    • H01G4/232Terminals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a stacked or rolled capacito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1/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mpedance networks whose electrical mode of operation is not specified or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type of network
    • H03H2001/0021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3H2001/0085Multilayer, e.g. LTCC, HTCC, green she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Filters And Equalizers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抑制邻接的其它LC谐振器阻碍LC谐振器的电感器的磁场形成的层叠型LC滤波器。层叠型LC滤波器具备:层叠有多个绝缘体层(1a~1l)的层叠体(1)、接地电极(5)、多个电容器电极(6a~6j)、平面电极(9)以及多个导通孔电极,导通孔电极包括连接电容器电极(6c~6f)和平面电极(9)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8d)以及连接平面电极(9)和接地电极(5)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通过从电容器电极(6c~6f)经由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8d)、平面电极(9)以及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到达接地电极(5)的导电通路来形成电感器L,通过形成于接地电极(5)与电容器电极(6c~6f)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将电感器L和电容器C并联连接来形成LC谐振器LC1~LC4,形成于层叠体(1)的所有LC谐振器LC1~LC4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被共用化。

Description

层叠型LC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层叠有多个绝缘体层的层叠体形成有多个LC谐振器的层叠型LC滤波器。
背景技术
在层叠有多个绝缘体层的层叠体形成有多个LC谐振器的层叠型LC滤波器被广泛使用于通信设备等电子设备中。例如,在专利文献1(WO2007/119356A1公报)中公开了这样的层叠型LC滤波器。图16表示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0。
层叠型LC滤波器1000具备层叠有多个绝缘体层101a~101d的层叠体101。层叠体101呈长方体形状。
在绝缘体层101a的主面形成有接地电极102。在绝缘体层101b的主面形成有多个电容器电极103。在绝缘体层101c的主面形成有多个平面电极104。绝缘体层101d是保护层,未形成电极。
电容器电极103和平面电极104的一端通过贯通绝缘体层101c形成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105b而连接。平面电极104的另一端和接地电极102通过贯通绝缘体层101b、101c形成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105a而连接。通过从电容器电极103经由开放侧导通孔电极105b、平面电极104以及短路侧导通孔电极105a到达接地电极102的导电通路形成电感器。
通过形成在接地电极102与电容器电极103之间的电容形成电容器。
将电感器和电容器并联连接来形成LC谐振器。在层叠体1的对置的一对端面之间,多个LC谐振器通过相互平行地配置而形成。邻接的LC谐振器相互电磁耦合。
专利文献1:WO2007/119356A1公报
在层叠型LC滤波器1000中,由于在层叠体1的对置的一对端面之间,多个LC谐振器相互平行地邻接配置,因此在小型化的情况、多级化的情况下,存在LC谐振器间的距离变近,LC谐振器的Q值劣化的问题。而且,由于LC谐振器的Q值劣化,存在层叠型LC滤波器1000的频率特性、插入损耗劣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重新研究LC谐振器的构造,在维持产品尺寸的状态下实现特性的改善的层叠型LC滤波器。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具备:层叠体,层叠有多个绝缘体层;至少一个接地电极,形成于绝缘体层的层间;多个电容器电极,形成于绝缘体层的层间;至少一个平面电极,形成于绝缘体层的层间;以及多个导通孔电极,贯通绝缘体层而形成,层叠体由长方体形状构成,并具有:作为绝缘体层的层叠方向的高度方向、与高度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以及与高度方向及长度方向分别正交的宽度方向,导通孔电极包括:连接电容器电极和平面电极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以及连接平面电极和接地电极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通过从电容器电极经由开放侧导通孔电极、平面电极以及短路侧导通孔电极到达接地电极的导电通路来形成电感器,通过形成于接地电极与电容器电极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将电感器和电容器并联连接来形成LC谐振器,在层叠体形成有多个LC谐振器,其中,形成于层叠体的所有LC谐振器的上述短路侧导通孔电极被共用化。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改善LC谐振器的Q值,并改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从顶面侧观察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的立体图。图1的(B)是从安装面侧观察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的立体图。
图2的(A)是在宽度方向W上观察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的透视图。图2的(B)是在长度方向L上观察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的透视图。
图3是层叠型LC滤波器100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层叠型LC滤波器100的等效电路图。
图5是比较例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1100的分解立体图。
图6的(A)是表示实施例1和比较例1的衰减特性和反射特性的曲线图。图6的(B)是表示实施例1和比较例1的插入损耗特性的曲线图。
图7的(A)、(B)是分别表示实验2的说明图。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200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层叠型LC滤波器200的等效电路图。
图10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300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层叠型LC滤波器300的等效电路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衰减特性和反射特性的曲线图。
图13的(A)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400的说明图。图13的(B)是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500的说明图。
图14的(A)是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600的说明图。图14的(B)是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700的说明图。图14的(C)是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800的说明图。
图15是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900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16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0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与附图一起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各实施方式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的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的内容。另外,也能够将不同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进行组合来实施,该情况下的实施内容也包含在本发明中。另外,附图是用于帮助理解说明书的,有时被示意性地描绘,所描绘的构成要素或者构成要素间的尺寸的比率有时与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它们的尺寸的比率不一致。另外,存在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构成要素在附图中被省略的情况、省略个数而描绘的情况等。
[第一实施方式]
图1的(A)、(B)、图2的(A)、(B)、图3、图4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
此外,有时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层叠型LC滤波器100的高度方向T、长度方向L、宽度方向W,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提及这些方向。此外,高度方向T是指层叠后述的绝缘体层1a~1l的方向。长度方向L是指配置后述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子T1和第二输入输出端子T2的方向。宽度方向W是指与高度方向T和长度方向L分别正交的方向。此外,层叠型LC滤波器100的高度方向T、长度方向L、宽度方向W也是后述的层叠体1的高度方向T、长度方向L、宽度方向W。
图1的(A)是从顶面侧观察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的立体图。图1的(B)是从安装面侧观察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的立体图。图2的(A)是在宽度方向W上观察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的透视图。图2的(B)是在长度方向L上观察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的透视图。此外,在图2的(A)、(B)中,在多个构成要素重叠的情况下,在使用该图的说明中,有时示出重要性较高的构成要素,而省略重要性较低的构成要素。图3是层叠型LC滤波器100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层叠型LC滤波器100的等效电路图。
层叠型LC滤波器100具备层叠体1。层叠体1由层叠绝缘体层1a~1l层叠而成的结构构成。层叠体1(绝缘体层1a~1l)例如能够由低温共烧陶瓷形成。但是,层叠体1的材质并不限定于低温共烧陶瓷,也可以是其它种类的陶瓷、树脂等。
以下,对绝缘体层1a~1l各自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绝缘体层1a的下侧主面形成有第一输入输出端子T1、第二输入输出端子T2、接地端子TG。此外,在图3中,为了便于描绘,远离绝缘体层1a而用虚线示出第一输入输出端子T1、第二输入输出端子T2、接地端子TG。
贯通绝缘体层1a的两主面之间地形成有导通孔电极4a、4b、4c、4d、4e、4f。
在绝缘体层1a的上侧主面形成有接地电极5、电容器电极6a、6b。
贯通绝缘体层1b的两主面之间地形成有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
在绝缘体层1b的上侧主面形成有电容器电极6c、6d、6e、6f。
贯通绝缘体层1c的两主面之间地形成有上述的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另外,贯通绝缘体层1c的两主面之间地新形成有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8b、8c、8d。
在绝缘体层1c的上侧主面形成有电容器电极6g、6h、6i、6j。
贯通绝缘体层1d的两主面之间地形成有上述的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8b、8c、8d。
贯通绝缘体层1e的两主面之间地形成有上述的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8b、8c、8d。
贯通绝缘体层1f的两主面之间地形成有上述的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8b、8c、8d。
贯通绝缘体层1g的两主面之间地形成有上述的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8b、8c、8d。
贯通绝缘体层1h的两主面之间地形成有上述的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8b、8c、8d。
贯通绝缘体层1i的两主面之间地形成有上述的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8b、8c、8d。
贯通绝缘体层1j的两主面之间地形成有上述的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8b、8c、8d。
贯通绝缘体层1k的两主面之间地形成有上述的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8b、8c、8d。
在绝缘体层1k的上侧主面的几乎整个面形成有矩形形状的平面电极9。
绝缘体层1l是保护层,未形成电极。
第一输入输出端子T1、第二输入输出端子T2、接地端子TG、导通孔电极4a~4f、接地电极5、电容器电极6a~6j、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8d、平面电极9的各材质是任意的,例如能够使用铜、银、铝等、或者它们的合金作为主成分。此外,也可以在第一输入输出端子T1、第二输入输出端子T2、接地端子TG的表面形成镀覆层。
层叠型LC滤波器100能够通过以往层叠型LC滤波器的制造所使用的制造方法来制造。
接下来,对层叠型LC滤波器100中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子T1、第二输入输出端子T2、接地端子TG、导通孔电极4a~4f、接地电极5、电容器电极6a~6j、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8d、平面电极9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
第一输入输出端子T1通过导通孔电极4a与电容器电极6a连接。第二输入输出端子T2通过导通孔电极4b与电容器电极6b连接。接地端子TG通过导通孔电极4c~4f与接地电极5连接。
电容器电极6c通过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与平面电极9连接。电容器电极6d通过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b与平面电极9连接。电容器电极6e通过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c与平面电极9连接。电容器电极6f通过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d与平面电极9连接。
平面电极9通过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与接地电极5连接。
具备以上的构造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由图4所示的等效电路构成。
层叠型LC滤波器100具备:第一输入输出端子T1、第二输入输出端子T2以及接地端子TG。此外,在使用层叠型LC滤波器100时,接地端子TG与接地连接。
在第一输入输出端子T1与第二输入输出端子T2之间,按照电容器C01、C12、C23、C34、C40的顺序连接有电容器C01、C12、C23、C34、C40。
在电容器C01和电容器C12的连接点与电容器C34和电容器C40的连接点之间连接有电容器C14。
在电容器C01和电容器C12的连接点与接地(接地端子TG)之间连接有将电感器L1和电容器C1并联连接而形成的第一LC谐振器LC1。
在电容器C12和电容器C23的连接点与接地之间连接有将电感器L2和电容器C2并联连接而形成的第二LC谐振器LC2。
在电容器C23和电容器C34的连接点与接地之间连接有将电感器L3和电容器C3并联连接而形成的第三LC谐振器LC3。
在电容器C34和电容器C40的连接点与接地之间连接有将电感器L4和电容器C4并联连接而形成的第四LC谐振器LC4。
第一LC谐振器LC1和第二LC谐振器LC2电磁耦合。第二LC谐振器LC2和第三LC谐振器LC3电磁耦合。第三LC谐振器LC3和第四LC谐振器LC4电磁耦合。
层叠型LC滤波器100具备以上的等效电路,从而构成4级的带通型LC滤波器。此外,电容器C01和电容器C40也能够分别省略。
接下来,对图2的(A)、(B)、图3所示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的构造和图4所示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的等效电路的关系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T1通过导通孔电极4a与电容器电极6a连接。通过形成在电容器电极6a与电容器电极6c之间的电容形成电容器C01。
通过相互串联连接的、形成于电容器电极6c与电容器电极6g之间的电容和形成于电容器电极6g与电容器电极6d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12。
通过相互串联连接的、形成于电容器电极6d与电容器电极6h之间的电容和形成于电容器电极6h与电容器电极6e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23。
通过相互串联连接的、形成于电容器电极6e与电容器电极6i之间的电容和形成于电容器电极6i与电容器电极6f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34。
通过相互串联连接的、形成于电容器电极6c与电容器电极6j之间的电容和形成于电容器电极6j与电容器电极6f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14。
通过形成于电容器电极6f与电容器电极6b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40。如上所述,电容器电极6b通过导通孔电极4b与第二输入输出端子T2连接。
通过从电容器电极6c经由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平面电极9以及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到达接地电极5的导电通路来形成电感器L1。通过形成于电容器电极6c与接地电极5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1。如上所述,由电感器L1和电容器C1形成第一LC谐振器LC1。
通过从电容器电极6d经由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b、平面电极9以及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到达接地电极5的导电通路来形成电感器L2。通过形成于电容器电极6d与接地电极5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2。如上所述,由电感器L2和电容器C2形成第二LC谐振器LC2。
通过从电容器电极6e经由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c、平面电极9以及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到达接地电极5的导电通路来形成电感器L3。通过形成于电容器电极6e与接地电极5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3。如上所述,由电感器L3和电容器C3形成第三LC谐振器LC3。
通过从电容器电极6f经由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d、平面电极9以及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到达接地电极5的导电通路来形成电感器L4。通过形成于电容器电极6f与接地电极5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4。如上所述,由电感器L4和电容器C4形成第四LC谐振器LC4。
如上所述,接地电极5通过导通孔电极4c~4f与接地端子TG连接。
如以上那样,通过图2的(A)、(B)、图3所示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的构造来构成图4所示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的等效电路。
在层叠型LC滤波器100中,如图2的(A)所示,在长度方向L上,在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8b与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c、8d之间配置有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另外,在层叠型LC滤波器100中,如图2的(B)所示,在宽度方向W上,在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8d与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b、8c之间配置有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其结果,在层叠型LC滤波器100中,在高度方向T(绝缘体层1a~1l的层叠方向)观察时,四个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8d被分开配置在层叠体1的内部中四个角,在它们之间配置有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
层叠型LC滤波器100通过使第一LC谐振器LC1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第二LC谐振器LC2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第三LC谐振器LC3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以及第四LC谐振器LC4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共用化,并设为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从而第一LC谐振器LC1、第二LC谐振器LC2、第三LC谐振器LC3、第四LC谐振器LC4的Q值分别提高。以下,简单对其理由进行说明。
即,层叠型LC滤波器100通过使第一LC谐振器LC1~第四LC谐振器LC4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共用化,并设为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从而层叠体1的内部的电极的配置自由度提高,如上所述,在高度方向T观察时,能够将四个第一LC谐振器LC1~第四LC谐振器LC4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8d分开并分离地配置在层叠体1的内部中四个角。因此,在层叠型LC滤波器100中,第一LC谐振器LC1~第四LC谐振器LC4的Q值分别提高。
另外,层叠型LC滤波器100通过使第一LC谐振器LC1~第四LC谐振器LC4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共用化,并设为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从而对于第一LC谐振器LC1~第四LC谐振器LC4而言,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也是其它LC谐振器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但是是自身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因此不会成为使Q值劣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层叠型LC滤波器100中,第一LC谐振器LC1~第四LC谐振器LC4的Q值分别提高。
另外,在层叠型LC滤波器100中,由两个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构成第一LC谐振器LC1~第四LC谐振器LC4的被共用化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减小电阻,因此第一LC谐振器LC1~第四LC谐振器LC4的Q值分别提高。
另外,在层叠型LC滤波器100中,层叠体1的内部的电极的配置自由度提高,从而能够将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连接于接地电极5的中央部分。因此,例如,在第一LC谐振器LC1的电感器L1中,从电容器电极6c经由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平面电极9、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流向接地电极5的电流能够从接地电极5的中央部分流向整周方向(遍及360°的所有方向)。据此,电阻减少,第一LC谐振器LC1的Q值提高。根据同样的理由,第二LC谐振器LC2~第四LC谐振器LC4的Q值也分别提高。
在层叠型LC滤波器100中,第一LC谐振器LC1~第四LC谐振器LC4的Q值分别提高,因此具备优异的频率特性,并且插入损耗变小。
另外,层叠型LC滤波器100通过使第一LC谐振器LC1~第四LC谐振器LC4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共用化,并设为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从而层叠体1的内部的电极的配置自由度提高,例如在绝缘体层1c的上侧主面形成电容器电极6j,从而能够容易地形成至今困难的第一LC谐振器LC1与第四LC谐振器LC4之间的跳跃耦合用的电容器C14。
(实验1)
为了确认本发明的有效性,使用模拟器,进行以下的实验。
首先,作为实施例1,制成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同等的层叠型LC滤波器。
另外,作为比较例1,以现有的构造制成具备与层叠型LC滤波器100相同的等效电路(参照图4)的层叠型LC滤波器1100。图5表示LC滤波器1100的构造。其中,图5是层叠型LC滤波器1100的分解立体图。
比较例1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1100具备层叠有绝缘体层11a~11l的层叠体11。
在绝缘体层11a的下侧主面形成有第一输入输出端子T1、第二输入输出端子T2、接地端子TG。这与实施例1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相同。
贯通绝缘体层11a的两主面之间地形成有导通孔电极14a~14f。
在绝缘体层11a的上侧主面形成有接地电极15、电容器电极16a、16b。
贯通绝缘体层11b的两主面之间地形成有短路侧导通孔电极17a、17b、17c、17d。
在绝缘体层11b的上侧主面形成有电容器电极16c、16d、16e、16f。
贯通绝缘体层11c的两主面之间地形成有上述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17a、17b、17c、17d。另外,贯通绝缘体层11c的两主面之间地新形成有开放侧导通孔电极18a、18b、18c、18d。
在绝缘体层11c的上侧主面形成有电容器电极16g、16h。
贯通绝缘体层11d的两主面之间地形成有上述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17a、17b、17c、17d、开放侧导通孔电极18a、18b、18c、18d。
在绝缘体层11d的上侧主面形成有电容器电极16i。
在绝缘体层11e~11k中,分别贯通两主面之间而形成有上述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17a、17b、17c、17d、开放侧导通孔电极18a、18b、18c、18d。
在绝缘体层11k的上侧主面形成有平面电极19a、19b、19c、19d。
绝缘体层11l是保护层,未形成电极。
第一输入输出端子T1通过导通孔电极14a与电容器电极16a连接。第二输入输出端子T2通过导通孔电极14b与电容器电极16b连接。接地端子TG通过导通孔电极14c~14f与接地电极15连接。
电容器电极16c通过开放侧导通孔电极18a与平面电极19a的一端连接。电容器电极16d通过开放侧导通孔电极18b与平面电极19b的一端连接。电容器电极16e通过开放侧导通孔电极18c与平面电极19c的一端连接。电容器电极16f通过开放侧导通孔电极18d与平面电极19d的一端连接。
平面电极19a的另一端通过短路侧导通孔电极17a与接地电极15连接。平面电极19b的另一端通过短路侧导通孔电极17b与接地电极15连接。平面电极19c的另一端通过短路侧导通孔电极17c与接地电极15连接。平面电极19d的另一端通过短路侧导通孔电极17d与接地电极15连接。
具备以上的构造的比较例1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1100与实施例1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110同样地具备图4所示的等效电路。
即,如上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T1通过导通孔电极14a与电容器电极16a连接。通过形成于电容器电极16a与电容器电极16c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01。
通过形成于电容器电极16g与电容器电极16d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12。
通过相互串联连接的、形成于电容器电极16d与电容器电极16g之间的电容、形成于电容器电极16g与电容器电极16i之间的电容、形成于电容器电极16i与电容器电极16h之间的电容以及形成于电容器电极16h与电容器电极16e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23。
通过形成于电容器电极16e与电容器电极16h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34。
通过相互串联连接的、形成于电容器电极16g与电容器电极16i之间的电容以及形成于电容器电极16i与电容器电极16h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14。
通过形成于电容器电极16f与电容器电极16b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40。如上所述,电容器电极16b通过导通孔电极14b与第二输入输出端子T2连接。
通过从电容器电极16c经由开放侧导通孔电极18a、平面电极19a以及短路侧导通孔电极17a到达接地电极15的导电通路来形成电感器L1。
通过形成于电容器电极16c与接地电极15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1。如上所述,由电感器L1和电容器C1形成第一LC谐振器LC1。
通过从电容器电极16d经由开放侧导通孔电极18b、平面电极19b以及短路侧导通孔电极17b到达接地电极15的导电通路来形成电感器L2。通过形成于电容器电极16d与接地电极15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2。如上所述,由电感器L2和电容器C2形成第二LC谐振器LC2。
通过从电容器电极16e经由开放侧导通孔电极18c、平面电极19c以及短路侧导通孔电极17c到达接地电极15的导电通路来形成电感器L3。
通过形成于电容器电极16e与接地电极15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3。如上所述,由电感器L3和电容器C3形成第三LC谐振器LC3。
通过从电容器电极16f经由开放侧导通孔电极18d、平面电极19d以及短路侧导通孔电极17d到达接地电极15的导电通路来形成电感器L4。通过形成于电容器电极16f与接地电极15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4。如上所述,由电感器L4和电容器C4形成第四LC谐振器LC4。
如上所述,接地电极15通过导通孔电极14c~14f与接地端子TG连接。
如以上那样,比较例1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1100也具备与图4所示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相同的等效电路。
针对实施例1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比较例1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1100分别测定了频率特性。图6的(A)表示各自的衰减特性和反射特性。图6的(B)表示各自的插入损耗特性。其中,将层叠型LC滤波器100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子T1设为第一端子,将第二输入输出端子T2设为第二端子,将层叠型LC滤波器1100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子T1设为第三端子,将第二输入输出端子T2设为第四端子。
从图6的(A)可知,实施例1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和比较例1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1100具备几乎同等的反射特性和几乎同等的通带外的衰减特性。
另一方面,从图6的(B)可知,实施例1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与比较例1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1100相比,插入损耗较小。具体而言,层叠型LC滤波器100与层叠型LC滤波器1100相比,插入损耗改善了约0.24dB。根据以上,能够确认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的有效性。
(实验2)
使用模拟器,进行了以下的实验。
制成试样1、试样2所涉及的两个层叠型LC滤波器。两个层叠型LC滤波器均是将四个LC谐振器电磁耦合而成的四级的带通滤波器。对于层叠型LC滤波器的尺寸而言,将高度方向T设为0.6mm,将长度方向L设为1.6mm,将宽度方向W设为0.8mm。图7的(A)表示试样1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图7的(B)表示试样2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
在试样1的层叠型LC滤波器中,四个LC谐振器分别具备独立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在试样2的层叠型LC滤波器中,在第一级~第四级的所有LC谐振器中,短路侧导通孔电极被共用化。
使用模拟器,测定各层叠型LC滤波器的第二级的LC谐振器的Q值。试样1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的第二级的LC谐振器的Q值是140。试样2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的第二级的LC谐振器的Q值是205。
根据以上的结果能够确认:如本发明那样通过使层叠型LC滤波器所包含的LC谐振器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共用化,从而能够改善各LC谐振器的Q值。
[第二实施方式]
图8、图9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200。其中,图8是层叠型LC滤波器200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层叠型LC滤波器200的等效电路图。
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200变更了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的结构的一部分。具体而言,层叠型LC滤波器100是第一LC谐振器LC1和第二LC谐振器LC2电磁耦合、第二LC谐振器LC2和第三LC谐振器LC3电磁耦合、第三LC谐振器LC3和第四LC谐振器LC4电磁耦合的四级的带通滤波器,但层叠型LC滤波器200对此进行变更,设为第一LC谐振器LC1和第二LC谐振器LC2电磁耦合的二级的带通滤波器。
层叠型LC滤波器200具备层叠体21。层叠体21由层叠绝缘体层21a~21l而成的结构构成。
以下,对绝缘体层21a~21l各自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绝缘体层21a的下侧主面形成有第一输入输出端子T1、第二输入输出端子T2、接地端子TG。
贯通绝缘体层21a的两主面之间地形成有导通孔电极24a、24b、24c、24d、24e、24f。
在绝缘体层21a的上侧主面形成有接地电极25、电容器电极26a、26b。
贯通绝缘体层21b的两主面之间地形成有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27a、27b。
在绝缘体层21b的上侧主面形成有电容器电极26c、26d。
贯通绝缘体层21c的两主面之间地形成有上述的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27a、27b。另外,贯通绝缘体层21c的两主面之间地新形成有开放侧导通孔电极28a、28b。
在绝缘体层21c的上侧主面形成有电容器电极26e。
在绝缘体层21d~21k中,分别贯通两主面之间而形成有上述的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27a、27b、开放侧导通孔电极28a、28b。
在绝缘体层21k的上侧主面形成有平面电极29。
绝缘体层21l是保护层,未形成电极。
第一输入输出端子T1通过导通孔电极24a与电容器电极26a连接。第二输入输出端子T2通过导通孔电极24b与电容器电极26b连接。接地端子TG通过导通孔电极24c~24f与接地电极25连接。
电容器电极26c通过开放侧导通孔电极28a与平面电极29连接。电容器电极26d通过开放侧导通孔电极28b与平面电极29连接。
平面电极29通过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27a、27b与接地电极25连接。
具备以上的构造的层叠型LC滤波器200由图9所示的等效电路构成。
层叠型LC滤波器200具备:第一输入输出端子T1、第二输入输出端子T2以及接地端子TG。
在第一输入输出端子T1与第二输入输出端子T2之间,按照电容器C01、C12、C20的顺序连接有电容器C01、C12、C20。
在电容器C01和电容器C12的连接点与接地(接地端子TG)之间连接有将电感器L1和电容器C1并联连接而形成的第一LC谐振器LC1。
在电容器C12和电容器C20的连接点与接地之间连接有将电感器L2和电容器C2并联连接而形成的第二LC谐振器LC2。
第一LC谐振器LC1和第二LC谐振器LC2电磁耦合。
接下来,对图8所示的层叠型LC滤波器200的构造和图9所示的层叠型LC滤波器200的等效电路的关系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T1通过导通孔电极24a与电容器电极26a连接。通过形成于电容器电极26a与电容器电极26c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01。
通过相互串联连接的、形成于电容器电极26c与电容器电极26e之间的电容以及形成于电容器电极26e与电容器电极26d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12。
通过形成于电容器电极26d与电容器电极26b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20。如上所述,电容器电极26b通过导通孔电极24b与第二输入输出端子T2连接。
通过从电容器电极26c经由开放侧导通孔电极28a、平面电极29以及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27a、27b到达接地电极25的导电通路来形成电感器L1。通过形成于电容器电极26c与接地电极25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1。如上所述,由电感器L1和电容器C1形成第一LC谐振器LC1。
通过从电容器电极26d经由开放侧导通孔电极28b、平面电极29以及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27a、27b到达接地电极25的导电通路来形成电感器L2。通过形成于电容器电极26d与接地电极25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2。如上所述,由电感器L2和电容器C2形成第二LC谐振器LC2。
如上所述,接地电极25通过导通孔电极24c~24f与接地端子TG连接。
如以上那样,通过图8所示的层叠型LC滤波器200的构造来构成图9所示的层叠型LC滤波器200的等效电路。
层叠型LC滤波器200与层叠型LC滤波器100同样地通过使多个LC谐振器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共用化,从而LC谐振器的Q值分别提高。即,层叠型LC滤波器200通过使第一LC谐振器LC1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和第二LC谐振器LC2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共用化,并设为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27a、27b,从而第一LC谐振器LC1、第二LC谐振器LC2的Q值分别提高。
而且,在层叠型LC滤波器200中,第一LC谐振器LC1、第二LC谐振器LC2的Q值分别提高,因此具备优异的频率特性,并且插入损耗变小。
[第三实施方式]
图10、图11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300。其中,图10是层叠型LC滤波器300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层叠型LC滤波器300的等效电路图。
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300对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追加了新的结构。
具体而言,层叠型LC滤波器300相对于层叠型LC滤波器100,追加了贯通绝缘体层1a的两主面之间的新的导通孔电极34a、34b。另外,层叠型LC滤波器300相对于层叠型LC滤波器100,在绝缘体层1a的上侧主面追加了新的电容器电极36a、36b。
电容器电极36a通过导通孔电极34a与第一输入输出端子T1连接。电容器电极36b通过导通孔电极34b与第二输入输出端子T2连接。
通过形成于电容器电极36a与电容器电极6d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02。通过形成于电容器电极36b与电容器电极6e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C30。
其结果,层叠型LC滤波器300具备图11所示的等效电路。即,在第一输入输出端子T1与第二LC谐振器LC2之间连接有电容器C02。另外,在第三LC谐振器LC3与第二输入输出端子T2之间连接有电容器C30。
层叠型LC滤波器300通过调整电容器电极36a的大小、形状来调整电容器C02的电容值,并且调整电容器电极36b的大小、形状来调整电容器C30的电容值,从而能够调整频率特性。为了明确这一点,进行了以下的实验3。
(实验3)
从图10所示的变更电容器电极36a以及电容器电极36b的大小、形状,调整电容器C02的电容值以及电容器C30的电容值,制成频率特性不同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300和实施例3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300。此外,形成导通孔电极34a、34b的位置、直径等没有变更。
通过调整电容器电极36a以及电容器电极36b的大小、形状,从而实施例2与实施例3相比,电容器C02的电容值以及电容器C30的电容值分别变大。
在图12中,针对实施例2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300以及实施例3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300,分别示出衰减特性和反射特性。
从图12可知,电容器C02的电容值以及电容器C30的电容值较大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300在通带的低频侧获得平缓但较深的衰减。另一方面,电容器C02的电容值以及电容器C30的电容值较小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300在通带的低频侧获得浅而陡峭的衰减。
这样,本发明的层叠型LC滤波器通过调整电容器电极的大小、形状,能够容易地调整频率特性。
[第四实施方式]
图13的(A)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400。其中,图13的(A)是表示层叠型LC滤波器400的平面电极49的形状、第一LC谐振器LC1~第四LC谐振器LC4的各形成位置、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8b、8c、8d的各形成位置、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的各形成位置的说明图。
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400变更了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的结构的一部分。具体而言,层叠型LC滤波器100的平面电极9是矩形形状,但层叠型LC滤波器400对此进行变更,在平面电极49形成了两个狭缝49a、49b。此外,平面电极9使层叠型LC滤波器100所包含的第一LC谐振器LC1~第四LC谐振器LC4的平面电极共用化,平面电极49也使层叠型LC滤波器400所包含的第一LC谐振器LC1~第四LC谐振器LC4的平面电极共用化。
如图13的(A)所示,狭缝49a形成在第一LC谐振器LC1与第二LC谐振器LC2之间。另外,狭缝49b形成在第三LC谐振器LC3与第四LC谐振器LC4之间。其结果,在层叠型LC滤波器400中,第一LC谐振器LC1和第二LC谐振器LC2的耦合被减弱,并且第三LC谐振器LC3和第四LC谐振器LC4的耦合被减弱。
这样,通过在层叠型LC滤波器400所包含的第一LC谐振器LC1~第四LC谐振器LC4的被共用化的平面电极49形成狭缝49a、49b,从而能够调整(减弱)谐振器间的耦合。在被共用化的平面电极形成狭缝能够用于调整层叠型LC滤波器的频率特性。
[第五实施方式]
图13的(B)表示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500。其中,图13的(B)是表示层叠型LC滤波器500的平面电极59的形状、第一LC谐振器LC1~第四LC谐振器LC4的各形成位置、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8b、8c、8d的各形成位置、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的各形成位置的说明图。
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500对上述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400进一步加以变更。具体而言,在层叠型LC滤波器500中,在平面电极59的第一LC谐振器LC1与第二LC谐振器LC2之间形成有狭缝59a,在第二LC谐振器LC2与第三LC谐振器LC3之间形成有狭缝59b,在第三LC谐振器LC3与第四LC谐振器LC4之间形成有狭缝59c,在第四LC谐振器LC4与第一LC谐振器LC1之间形成有狭缝59d。
在层叠型LC滤波器500中,第一LC谐振器LC1和第二LC谐振器LC2的耦合、第二LC谐振器LC2和第三LC谐振器LC3的耦合、第三LC谐振器LC3和第四LC谐振器LC4的耦合、第四LC谐振器LC4和第一LC谐振器LC1的耦合分别被减弱。
[第六实施方式]
图14的(A)表示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600。其中,图14的(A)是表示层叠型LC滤波器600的平面电极9的形状、第一LC谐振器LC1~第四LC谐振器LC4的各形成位置、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8b、8c、8d的各形成位置、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67a、67b的各形成位置的说明图。
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600变更了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的结构的一部分。具体而言,在层叠型LC滤波器100中,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形成在平面电极9的中央附近。层叠型LC滤波器600对此进行变更,使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67a、67b偏在于平面电极9中的第二LC谐振器LC2与第三LC谐振器LC3之间而形成。
在层叠型LC滤波器600中,第二LC谐振器LC2和第三LC谐振器LC3的耦合被减弱。
[第七实施方式]
图14的(B)表示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700。其中,图14的(B)是表示层叠型LC滤波器700的平面电极9的形状、第一LC谐振器LC1~第四LC谐振器LC4的各形成位置、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8b、8c、8d的各形成位置、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7a、77b、77c、77d的各形成位置的说明图。
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700变更了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的结构的一部分。具体而言,在层叠型LC滤波器100中,两个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形成在平面电极9的中央附近。层叠型LC滤波器700对此进行变更,将四个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7a、77b、77c、77d形成在平面电极9中的第一LC谐振器LC1及第二LC谐振器LC2与第三LC谐振器LC3及第四LC谐振器LC4之间。
在层叠型LC滤波器700中,第一LC谐振器LC1和第四LC谐振器LC4的耦合、以及第二LC谐振器LC2和第三LC谐振器LC3的耦合分别被减弱。
[第八实施方式]
图14的(C)表示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800。其中,图14的(C)是表示层叠型LC滤波器800的平面电极9的形状、第一LC谐振器LC1~第四LC谐振器LC4的各形成位置、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88b、88c、8d的各形成位置、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的各形成位置的说明图。
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800变更了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的结构的一部分。具体而言,在层叠型LC滤波器100中,第一LC谐振器LC1~第四LC谐振器LC4的四个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8b、8c、8d分离在层叠体1的内部中四个角而配置。层叠型LC滤波器800对此进行变更,将第二LC谐振器LC2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8b和第三LC谐振器LC3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8c相互接近地配置。此外,第一LC谐振器LC1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的形成位置和第四LC谐振器LC4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d的形成位置没有变更。
在层叠型LC滤波器800中,第二LC谐振器LC2和第三LC谐振器LC3的耦合被增强。此外,也可以使第一LC谐振器LC1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和第四LC谐振器LC4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的距离接近,来代替使第二LC谐振器LC2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和第三LC谐振器LC3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接近。
[第九实施方式]
图15表示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900。其中,图15是层叠型LC滤波器900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
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900变更了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的结构的一部分。具体而言,在层叠型LC滤波器100中,在绝缘体层1k形成一个平面电极9,在平面电极9连接有第一LC谐振器LC1~第四LC谐振器LC4的四个开放侧导通孔电极8a、8b、8c、8d和两个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7a、7b的全部。层叠型LC滤波器900对此进行变更,在绝缘体层1j形成一个平面电极99a,在绝缘体层1k形成另一个平面电极99b。而且,在平面电极99a连接有第一LC谐振器LC1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98a和第四LC谐振器LC4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98d,在平面电极99b连接有第二LC谐振器LC2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98b和第三LC谐振器LC3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98c。而且,将两个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97a、97b分别与平面电极99a和平面电极99b连接。
在层叠型LC滤波器900中,第一LC谐振器LC1和第二LC谐振器LC2的耦合、以及第三LC谐振器LC3和第四LC谐振器LC4的耦合分别被减弱。此外,与平面电极99a、平面电极99b连接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也可以从上述的电极变更为其它电极。另外,也可以更换平面电极99a和平面电极99b的形成位置,在绝缘体层1j形成平面电极99b,在绝缘体层1k形成平面电极99a。
这样,平面电极不限于一个,也可以形成多个。另外,平面电极也可以分别形成于绝缘体层的不同的层。另外,也可以将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分别与形成于不同的层的平面电极连接。
以上,对第一实施方式~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内容,能够按照发明的主旨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层叠型LC滤波器100~900中,在第一输入输出端子T1与第一LC谐振器LC1之间连接有电容器C01,在第四LC谐振器LC4(第二LC谐振器LC2)与第一输入输出端子T1之间连接有电容器C40(电容器C20),但也能够省略电容器C01、电容器C40(电容器C20)。
另外,层叠型LC滤波器100、300~900是四级的带通滤波器,层叠型LC滤波器200是二级的带通滤波器,但滤波器的级数能够适当地增减。另外,滤波器的种类也不限定于带通滤波器,能够变更为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等。
本申请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型LC滤波器如“发明内容”的栏中所记载那样。
在该层叠型LC滤波器中,也优选在层叠体的长度方向上,在至少一个LC谐振器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与其它的至少一个LC谐振器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之间配置所有LC谐振器的被共用化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另外,也优选在层叠体的宽度方向上,在至少一个LC谐振器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与其它至少一个LC谐振器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之间配置所有LC谐振器的被共用化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在这些情况下,改善各LC谐振器的Q值。
另外,也优选在层叠体形成四个LC谐振器,在绝缘体层的层叠方向观察时,四个LC谐振器各自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被分开配置在层叠体的内部中四个角。在这种情况下,改善各LC谐振器的Q值。
另外,也优选所有LC谐振器的被共用化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由多个导通孔电极构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电阻变低,因此改善各LC谐振器的Q值。
另外,也优选在宽度方向上均等地隔开间隔来配置构成被共用化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的多个导通孔电极。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减弱被共用化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的两侧的LC谐振器之间的耦合。或者,也优选在宽度方向上偏在地配置构成被共用化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的多个导通孔电极。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减弱被共用化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的两侧的LC谐振器之间的耦合。
另外,也优选所有LC谐振器的平面电极被共用化。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使各LC谐振器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共用化。
在这种情况下,也优选在绝缘体层的层叠方向观察时,所有LC谐振器的被共用化的平面电极是矩形形状。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增大平面电极的宽度尺寸,并能够改善各LC谐振器的Q值。
在这种情况下,也优选在矩形形状的被共用化的平面电极形成狭缝。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减弱狭缝的两侧的LC谐振器之间的耦合。
也优选在层叠体的外表面形成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以及第二输入输出端子,在将n设为整数时,在层叠体形成n个LC谐振器,n个LC谐振器按顺序耦合,第一输入输出端子和第二级的LC谐振器经由电容器连接,第(n-1)级的LC谐振器和第二输入输出端子经由电容器连接。例如,也优选在层叠体形成四个LC谐振器,四个LC谐振器按顺序耦合,第一输入输出端子和第二级的LC谐振器经由电容器连接,第三级的LC谐振器和第二输入输出端子经由电容器连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调整所连接的电容器的电容值,能够调整层叠型LC滤波器的频率特性。
另外,也优选在绝缘体层的不同的层间分别形成平面电极,至少一个开放侧导通孔电极与一个平面电极连接,至少一个其它开放侧导通孔电极与形成于不同的层间的其它一个平面电极连接,被共用化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与形成于不同的层间的所有平面电极连接。这样,通过变更平面电极的个数、形成位置,或者选择与各平面电极连接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从而能够调整层叠型LC滤波器的频率特性。
附图标记说明
1、21…层叠体;1a~1l、21a~21l…绝缘体层;4a~4f、24a~24f、34a、34b…导通孔电极;5、25…接地电极;6a~6j、26a~26e、36a、36b…电容器电极;7a、7b、27a、27b、67a、67b、77a~77d、97a、97b…共用短路侧导通孔电极;8a~8d、28a、28b、88a、88b、98a~98d…开放侧导通孔电极;9、29、49、59、99a、99b…平面电极。

Claims (12)

1.一种层叠型LC滤波器,具备:
层叠体,层叠有多个绝缘体层;
至少一个接地电极,形成于上述绝缘体层的层间;
多个电容器电极,形成于上述绝缘体层的层间;
至少一个平面电极,形成于上述绝缘体层的层间;以及
多个导通孔电极,贯通上述绝缘体层而形成,
上述层叠体由长方体形状构成,并具有:作为上述绝缘体层的层叠方向的高度方向、与上述高度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以及与上述高度方向及上述长度方向分别正交的宽度方向,
上述导通孔电极包括:连接上述电容器电极和上述平面电极的开放侧导通孔电极、以及连接上述平面电极和接地电极的短路侧导通孔电极,
通过从上述电容器电极经由上述开放侧导通孔电极、上述平面电极以及上述短路侧导通孔电极到达上述接地电极的导电通路来形成电感器,
通过形成于上述接地电极与上述电容器电极之间的电容来形成电容器,
将上述电感器和上述电容器并联连接来形成LC谐振器,
在上述层叠体形成有多个上述LC谐振器,
其中,
形成于上述层叠体的所有上述LC谐振器的上述短路侧导通孔电极被共用化,
在上述层叠体形成四个上述LC谐振器,
在上述绝缘体层的上述层叠方向上观察时,四个上述LC谐振器各自的上述开放侧导通孔电极被分开配置在上述层叠体的内部中四个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型LC滤波器,其中,
在上述层叠体的上述长度方向上,
在至少一个上述LC谐振器的上述开放侧导通孔电极与其它至少一个上述LC谐振器的上述开放侧导通孔电极之间配置有所有上述LC谐振器的被共用化的上述短路侧导通孔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型LC滤波器,其中,
在上述层叠体的上述宽度方向上,
在至少一个上述LC谐振器的上述开放侧导通孔电极与其它至少一个上述LC谐振器的上述开放侧导通孔电极之间配置有所有上述LC谐振器的被共用化的上述短路侧导通孔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型LC滤波器,其中,
所有上述LC谐振器的被共用化的上述短路侧导通孔电极由多个上述导通孔电极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叠型LC滤波器,其中,
在上述宽度方向上均等地隔开间隔来配置构成被共用化的上述短路侧导通孔电极的多个上述导通孔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叠型LC滤波器,其中,
在上述宽度方向上偏在地配置构成被共用化的上述短路侧导通孔电极的多个上述导通孔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型LC滤波器,其中,
所有上述LC谐振器的上述平面电极被共用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叠型LC滤波器,其中,
在上述绝缘体层的上述层叠方向上观察时,所有上述LC谐振器的被共用化的上述平面电极是矩形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层叠型LC滤波器,其中,
在上述矩形形状的被共用化的上述平面电极形成有狭缝。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型LC滤波器,其中,
在上述层叠体的外表面形成第一输入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入输出端子,
在将n设为整数时,
在上述层叠体形成n个上述LC谐振器,
n个上述LC谐振器按顺序耦合,
上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和第二级的上述LC谐振器经由电容器连接,
第(n-1)级的上述LC谐振器和上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子经由电容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层叠型LC滤波器,其中,
在上述层叠体形成四个上述LC谐振器,
四个上述LC谐振器按顺序耦合,
上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和第二级的上述LC谐振器经由电容器连接,第三级的上述LC谐振器和上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子经由电容器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型LC滤波器,其中,
在上述绝缘体层的不同的层间分别形成上述平面电极,
至少一个上述开放侧导通孔电极与一个上述平面电极连接,
至少一个其它上述开放侧导通孔电极与形成于不同的层间的其它一个上述平面电极连接,
被共用化的上述短路侧导通孔电极与形成于不同的层间的所有上述平面电极连接。
CN202080071740.8A 2019-10-24 2020-10-07 层叠型lc滤波器 Active CN1145861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93518 2019-10-24
JP2019-193518 2019-10-24
PCT/JP2020/037927 WO2021079737A1 (ja) 2019-10-24 2020-10-07 積層型lcフィル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6115A CN114586115A (zh) 2022-06-03
CN114586115B true CN114586115B (zh) 2024-01-09

Family

ID=75620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1740.8A Active CN114586115B (zh) 2019-10-24 2020-10-07 层叠型lc滤波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09736A1 (zh)
JP (1) JP7322968B2 (zh)
CN (1) CN114586115B (zh)
WO (1) WO20210797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16490A1 (ja) * 2022-11-29 2024-06-0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2307A (zh) * 2007-05-18 2010-03-2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层叠带通滤波器
JP2011071921A (ja) * 2009-09-28 2011-04-07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帯域通過フィルタ
CN103166588A (zh) * 2011-12-19 2013-06-19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带通滤波器
CN103210585A (zh) * 2010-11-16 2013-07-1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层叠带通滤波器
JP2017063394A (ja) * 2015-09-26 2017-03-3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型lcフィル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9999A (zh) * 2019-07-09 2022-01-1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Lc滤波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2307A (zh) * 2007-05-18 2010-03-2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层叠带通滤波器
JP2011071921A (ja) * 2009-09-28 2011-04-07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帯域通過フィルタ
CN103210585A (zh) * 2010-11-16 2013-07-1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层叠带通滤波器
CN103166588A (zh) * 2011-12-19 2013-06-19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带通滤波器
JP2017063394A (ja) * 2015-09-26 2017-03-3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型lcフィル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22968B2 (ja) 2023-08-08
JPWO2021079737A1 (zh) 2021-04-29
US20220209736A1 (en) 2022-06-30
WO2021079737A1 (ja) 2021-04-29
CN114586115A (zh) 2022-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21910B2 (ja) 積層帯域通過フィルタ
US9473103B2 (en)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
KR100956303B1 (ko) 적층 대역 통과 필터
CN101682307B (zh) 层叠带通滤波器
TWI449329B (zh) 用於高性能濾波器之小型線圈
KR100503956B1 (ko) Lc 필터 회로, 적층형 lc 복합부품, 멀티플렉서 및무선 통신 장치
JP5907124B2 (ja) 高周波部品およびフィルタ部品
US8102222B2 (en) Passive part
CN104702242B (zh) 变频谐振电路和变频滤波器
CN107408932B (zh) 双工器
CN110050410B (zh) 层叠型lc滤波器
CN108390658B (zh) 层叠型电子部件以及层叠型lc滤波器
CN101512830A (zh) 传输线型谐振器和使用它的高频滤波器、高频模块及无线机器
US20180041182A1 (en) Resonant circuit, band elimination filter, and band pass filter
WO2016092903A1 (ja) 電子部品
CN114586115B (zh) 层叠型lc滤波器
JP6852356B2 (ja) 積層型フィルタ
JP5804076B2 (ja) Lcフィルタ回路及び高周波モジュール
CN109906553B (zh) 层叠型lc滤波器
JP2013247576A (ja) 電子部品
WO2009096474A1 (ja) Lc複合部品
CN107710606B (zh) Lc滤波器
JP6773122B2 (ja) 積層型lcフィルタ
WO2017043321A1 (ja) 積層型lcフィルタ
JP6638709B2 (ja) 積層型電子部品および積層型lcフィル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