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72795A - 电梯的轿厢及电梯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轿厢及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72795A
CN114572795A CN202111383517.XA CN202111383517A CN114572795A CN 114572795 A CN114572795 A CN 114572795A CN 202111383517 A CN202111383517 A CN 202111383517A CN 114572795 A CN114572795 A CN 114572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sheave
cover
load sensor
senso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835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端亮平
岛田胜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572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27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76Load weighing or car passenger counting devices
    • B66B1/3484Load weighing or car passenger counting devices using load ce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06Ca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轿厢和电梯,其能够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保持载重检测的精度,并且能够提高载重传感器装置的检查作业性。该电梯轿厢包括用于装载乘客、货物的轿厢主体、用于支承轿厢主体的轿厢框架、以及在轿厢主体的上部安装于轿厢框架上并卷绕有主绳索的轿厢上滑轮。此外,本发明的电梯轿厢包括用于支承轿厢上滑轮使其可旋转的滑轮支承部、设置在轿厢框架和滑轮支承部之间的载重传感器装置、以及轿厢上滑轮盖,该轿厢上滑轮盖以在将载重传感器装置包含在内的范围内覆盖轿厢上滑轮的方式安装在轿厢框架上,并且具有在检查载重传感器装置时使用的检查窗。

Description

电梯的轿厢及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的轿厢和电梯。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具有用于检测轿厢的载重的载重传感器的电梯。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通过一体设置在轿厢的地板上的检测板、和以上端部与检测板相对的方式被保持的载重传感器来检测轿厢的载重的结构。
在专利文献1中,在轿厢的地板和外框之间配置有防振橡胶,检测板和载重传感器配置在由防振橡胶保持的外框和地板之间。通过由载重传感器检测从载重传感器到检测板的距离来检测轿厢的载重,该距离会随着地板因载重挠曲而发生变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434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大载重的高速电梯具有较大的地板面积,并且地板的挠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乘客等装载物的装载位置。因此,在将载重传感器配置在地板下的以往的地板下载重检测方式中,由于检测到的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乘客的装载位置的影响,因此无法检测到准确的值。因此,为了保持载重检测的精度,需要配置比以往的传感器数量更多(例如4个以上)的载重传感器,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
此外,在载重传感器的检查作业时,作业人员需要检查配置在轿厢地板下的多个载重传感器,存在作业工序变多的问题。因此,希望在电梯的轿厢中能够实现载重传感器的检查作业性较高的结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的轿厢和电梯,其能够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保持载重检测的精度,并且能够提高载重传感器装置的检查作业性。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电梯轿厢包括用于装载乘客、货物的轿厢主体、用于支承轿厢主体的轿厢框架、以及在轿厢主体的上部安装于轿厢框架上并卷绕有主绳索的轿厢上滑轮。此外,本发明的电梯轿厢还包括用于可旋转地支承轿厢上滑轮的滑轮支承部、设置在轿厢框架和滑轮支承部之间的载重传感器装置、以及轿厢上滑轮盖,该轿厢上滑轮盖以在包括载重传感器装置的范围内覆盖轿厢上滑轮的方式安装在轿厢框架上,并且具有在对载重传感器装置进行检查时使用的检查窗。
本发明的电梯包括上述轿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电梯的轿厢中,能够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保持载重检测的精度,并且提高载重传感器装置的检查作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梯轿厢的结构例的简要结构图。
图2中,图2A是本实施方式的轿厢40在从正面观察包括轿厢上滑轮30的主要部分时的简要结构图,图2B是轿厢40在从横向观察包括轿厢上滑轮30的主要部分时的简要结构图。
图3中,图3A是从正面观察轿厢上滑轮盖20安装在轿厢上滑轮30上时的情况的简要结构图,图3B是从横向观察轿厢上滑轮盖20安装在轿厢上滑轮30上时的情况的简要结构图。
图4是在检查载重传感器装置27时从检查窗21拆下盖部21b时的简要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梯轿厢和电梯的一个示例。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示例。在以下说明的各图中,对共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
1.电梯轿厢的结构
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以下称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和轿厢。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梯1的结构例的简要结构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梯1设在形成于建筑结构物内的井道2中。电梯1包括在井道2内进行升降动作并装载人或货物的轿厢40、以及主绳索13。在下文中,将轿厢40进行升降移动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来进行说明。
[井道]
井道2是用于轿厢40升降的空间,并且设置成在上下方向上贯穿建筑物内部的各个楼层。将用于引导轿厢40升降的导轨(省略图示)安装在井道2的内壁面上。此外,在井道2的壁面上的与各楼层相对应的高度位置设置有通向各楼层的层门(省略图示)。
[轿厢]
轿厢40通过主绳索13与对重(省略图示)连接,并在井道2内升降。该轿厢40由设置在井道2内的壁面上的导轨(省略图示)引导,并在井道2内沿上下方向升降。在后文中会进行描述,轿厢门4设置在轿厢40的轿厢主体3的正面上与层门相对应的位置处,当轿厢停在各楼层时,通过打开轿厢门4和层门从而使人、货物进出轿厢40。在后面将详细描述轿厢40。
[主绳索]
主绳索13的中间部分卷绕在轿厢40的轿厢上滑轮30(参照图2A)上,并且连接到省略图示的曳引机和对重。主绳索13被省略图示的曳引机卷取时,轿厢40进行升降动作。
2.轿厢
接下来,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轿厢40。本实施方式的轿厢40包括轿厢主体3、轿厢框架5、滑轮支承部22和轿厢上滑轮30。此外,轿厢40包括轿厢上防振橡胶24(参照图2A)、载重传感器装置27和轿厢上滑轮盖20。
本实施方式的轿厢40的特征在于载重传感器装置27的配置位置、轿厢上滑轮盖20的结构。图2A是本实施方式的轿厢40在从正面观察包括轿厢上滑轮30的主要部分时的简要结构图,图2B是轿厢40在从横向观察包括轿厢上滑轮30的主要部分时的简要结构图。另外,在图2A及图2B中,轿厢上滑轮盖20用假想线表示。图3A是从正面观察轿厢上滑轮盖20安装在轿厢上滑轮30上时的情况的简要结构图,图3B是从横向观察轿厢上滑轮盖20安装在轿厢上滑轮30上时的情况的简要结构图。
[轿厢主体]
轿厢主体3形成为中空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如图1所示,由轿厢地板9、轿顶和设置在轿厢地板和轿顶之间的侧壁构成。轿厢门4设置在与井道2的层门相对应的轿厢主体3的正面上。
[轿厢框架]
轿厢框架5由上框架6、下框架8和纵向框架7构成,轿厢框架5的内部支承着轿厢主体3。下框架8设置在轿厢40的上下方向的下侧,并支承补偿托架14。随行电缆梁15和补偿悬挂板16固定在该补偿托架14上。随行电缆18固定在该随行电缆梁15上,补偿绳17从补偿悬挂板16垂下。此外,在下框架8的轿厢40侧设置有地板下底座11。在该地板下底座11和轿厢地板9之间设置有多个轿厢下防振橡胶10。轿厢下防振橡胶10由具有规定弹簧常数的弹性构件构成。
纵向框架7由沿升降方向延伸的构件构成,并且设置在轿厢40的与设置有轿厢门4的侧面相邻的两个侧面上。纵向框架7连接到上框架6和下框架8,并且在夹着轿厢40的上下方向的两端部设置有用于在井道2内的导轨上滑动的导向轮12。
上框架6是配置在轿厢40的上下方向的上侧的梁状构件,并且固定在相对配置的两个纵向框架7、7之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B所示,一对上框架6设置成在与轿厢上滑轮30的旋转面正交的方向上夹持轿厢上滑轮30的上端部。上框架6是上下方向上的两端部向与设置有轿厢上滑轮30的一侧的相反侧弯成直角从而具有弯曲部6a、6b的U字形截面的构件。在上框架6的上下方向的下方的弯曲部6b与后述的滑轮支承部22(图2A)之间配置有轿厢上防振橡胶24。上框架6隔着轿厢上防振橡胶24支承滑轮支承部22,并支承轿厢上滑轮盖20。
[轿厢上滑轮]
轿厢上滑轮30是卷绕有主绳索13的圆柱形状的构件,设置在轿厢主体3的上下方向的上表面侧。轿厢上滑轮30通过设置在旋转面的中央部的滑轮轴31而可旋转地被支承在后述的滑轮支承部22上。
[滑轮支承部]
滑轮支承部22由比轿厢上滑轮30的直径更长的板状构件构成。本实施方式中,一对滑轮支承部22设置成在与轿厢上滑轮30的旋转面正交的方向上夹持轿厢上滑轮30。滑轮轴31被支承在一对夹持轿厢上滑轮30而配置的滑轮支承部22之间,轿厢上滑轮30可旋转地被支承在该滑轮轴31上。另外,在各滑轮支承部22的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面上,通过螺栓(省略图示)固定有连接一对滑轮支承部22的连接构件23。通过该连接构件23,夹持轿厢上滑轮30而设置的一对滑轮支承部22一体地构成。
另外,如图2B所示,滑轮支承部22具有将滑轮支承部22的上下方向的两端部向配置有轿厢上滑轮30的一侧的相反侧弯成直角而形成的弯曲部22a、22b。在夹持轿厢上滑轮30的旋转面的其中一面侧(一侧)和另一面侧(另一侧),在滑轮支承部22的上方的弯曲部22a和上框架6的上下方向的下方的弯曲部6b之间配置有轿厢上防振橡胶24。
[轿厢上防振橡胶]
多个轿厢上防振橡胶24沿着滑轮支承部22的延伸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在上框架6和滑轮支承部22之间。这些轿厢上防振橡胶24通过省略图示的螺栓固定在上框架6和滑轮支承部22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轿厢上防振橡胶24通过省略图示的螺栓固定于上框架6和滑轮支承部22,从而滑轮支承部22隔着轿厢上防振橡胶24固定于上框架6。
与轿厢下防振橡胶10同样地,轿厢上防振橡胶24由具有规定弹簧常数的弹性构件构成。然而,轿厢上防振橡胶24除了支承轿厢主体3的自重之外,还支承装载重量、补偿绳17和随行电缆18的悬挂重量。即,悬挂在主绳索13上的轿厢40的载重全部施加在轿厢上防振橡胶24上。因此,轿厢上防振橡胶24的每一个的尺寸、所配置的个数等被设定为能够承受该载重的程度。
[载重传感器装置]
载重传感器装置27是用于检测施加在轿厢40上的载重的装置,并且设置在通过设置轿厢上防振橡胶24而形成的上框架6和滑轮支承部22之间的空间,即轿厢上防振橡胶24的与轿厢上滑轮30侧的相反侧的外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载重传感器装置27设置在相对于轿厢上滑轮30的中心轴的对角位置的相应两处。
载重传感器装置27包括由板状构件构成的检测板25和用于检测检测板25的位置的传感器部26。检测板25由一端固定在上框架6的弯曲部6b上,另一端弯曲成具有与传感器部26相对的面的板状构件构成。
另一方面,传感器部26由固定在滑轮支承部22和轿厢上防振橡胶24之间的固定部26a悬臂支承,并且配置在与检测板25相对的位置。检测板25和传感器部26以规定间隙隔开地进行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轿厢40的载重被施加在轿厢上防振橡胶24上,所以轿厢29的载重变大时,轿厢上防振橡胶24发生挠曲。检测板25和传感器部26之间的距离随着该挠曲而改变。载重传感器装置27通过传感器部26检测到检测板25的距离,从而检测施加在轿厢40上的载重。
然而,在具有大载重的高速电梯的情况下,为了支承更大重量,需要增大轿厢上防振橡胶24的尺寸来增大弹簧常数或需要更密集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载重传感器装置27不配置在相邻配置的轿厢上防振橡胶24之间,而是配置在轿厢上防振橡胶24的轿厢上滑轮30侧的相反侧的外侧。因此,由于载重传感器装置27不限制轿厢上防振橡胶24的配置位置,所以轿厢上防振橡胶24能够密集地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载重传感器装置27设置了两处的情况为例,但不限于此。根据电梯的规模,可以设置一处,其规格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设置两处,即使是大载重的高速电梯,也能保持载重检测的精度。
[轿厢上滑轮盖]
轿厢上滑轮盖20是具有隔音性能的盖子,并且如图3A和3B所示,构成为在上框架6的上下方向的下侧覆盖整个轿厢上滑轮30的箱形。轿厢上滑轮盖20在轿厢上滑轮30的旋转轴的轴向上的宽度被设定为能够覆盖将载重传感器装置27包含在内的范围的宽度。因此,轿厢上滑轮盖20覆盖将轿厢上滑轮30、滑轮支承部22、轿厢上防振橡胶24和载重传感器装置27包含在内的范围。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轿厢上滑轮盖20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上框架6上。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轿厢上滑轮盖20构成为除了主绳索13通过的部分之外,还覆盖轿厢上滑轮30的上下方向上的上表面部分。在轿厢上滑轮盖20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省略图示的隔音构件。因此,能够抑制轿厢上滑轮30旋转时发出的声音。
此外,在轿厢上滑轮盖20的设置有载重传感器装置27的位置处设有检查窗21。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轿厢上滑轮盖20中,检查窗21设置在夹持轿厢上滑轮30的旋转面的两处。该检查窗21由设置在轿厢上滑轮盖20的与载重传感器装置27相对应的位置处的开口部21a、以及在检查时间以外的时间覆盖该开口部21a的盖部21b构成。检查窗21在作业人员检查设置在轿厢上滑轮盖20内的载重传感器装置27时使用。
图4是在检查载重传感器装置27时从检查窗21拆下盖部21b时的简要结构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检查载重传感器装置27时,能通过从检查窗21拆下盖部21b来检查和修补载重传感器装置27。因此,开口部21a可以构成为作业人员能够对载重传感器装置27进行检查的程度的大小。
盖部21b由面积大于检查窗21的开口部21a的面积的板状构件构成,并通过例如螺栓等螺钉构件40在其四个角处固定到轿厢上滑轮盖20上。这里,省略了图示,但用于固定盖部21b的螺钉孔由钥匙孔(不倒翁状的孔)构成,并且通过松开螺钉构件40,能从开口部21a拆下盖部21b。因此,当拆下盖部21b时,作业人员不需要完全拆下螺钉构件40。
然而,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具有轿厢上滑轮30的轿厢40中,需要在轿厢上滑轮30上安装隔音用轿厢上滑轮盖20,以应对噪声。另一方面,因为检测板25和传感器部26之间的间隙随着轿厢上防振橡胶24的历时劣化而改变,因此载重传感器装置27需要定期维护。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检查窗21设置在轿厢上滑轮盖20上,所以即使载重传感器装置27配置在轿厢上滑轮30附近,也能在不拆下轿厢上滑轮盖20的情况下检查和修补载重传感器装置27。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梯1的轿厢40中,将载重传感器装置27设置在轿厢上滑轮30附近,而不设置在地板下。因此,与以往的地板下载重检测方式相比,本实施方式的轿厢上载重检测方式即使在大载重电梯的情况下,也不会因乘客等的装载位置造成地板挠曲而受影响。
此外,在以往的地板下载重检测方式中,在大载重的电梯的情况下,考虑到地板挠曲的影响,需要在地板下配置4个以上的载重传感器装置。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大载重电梯中,通过在相对于轿厢上滑轮30的旋转轴的对角位置上设置两个载重传感器装置27,就能够高精度地检测载重。因此,与以往的地板下载重检测方式相比,本实施方式的轿厢上载重检测方式能降低成本。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载重传感器装置27配置在轿厢上防振橡胶24的轿厢上滑轮30侧的相反侧的外侧,而不配置在轿厢上防振橡胶24之间。因此,载重传感器装置27不限制轿厢上防振橡胶24的配置区域,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滑轮支承部22和上框架6之间的区域作为轿厢上防振橡胶24的配置区域。
然而,轿厢上的作业空间狭窄,拆下了轿厢上滑轮盖20之后,难以确保用于放置轿厢上滑轮盖20的空间。此外,由于具有隔音性能的轿厢上滑轮盖20的重量较大,因此在拆卸轿厢上滑轮盖20时,需要两个人以上进行检查作业。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检查载重传感器装置27的检查窗21设置在轿厢上滑轮盖20上。因此,在检查和修补载重传感器装置27时,不需要拆卸轿厢上滑轮盖20。因此,能减少作业工序,并且能将作业人数抑制到最少。
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便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进行的详细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要包括所说明的所有结构。例如,能用另一结构替换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并且能将另一结构添加到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另外,也可以对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结构添加、删除、替换其他结构。
标号说明
1…电梯,2…井道,3…轿厢主体,4…轿厢门,5…轿厢框架,6…上框架,7…纵向框架,8…下框架,9…轿厢地板,10…轿厢下防振橡胶,12…导向轮,13…主绳索,14…补偿托架,15…随行电缆梁,16…补偿悬挂板,17…补偿绳,18…随行电缆,20…轿厢上滑轮盖,21…检查窗,21a…开口部,21b…盖部,22…滑轮支承部,24…轿厢上防振橡胶,25…检测板,26…传感器部,26a…固定部,27…载重传感器装置,30…轿厢上滑轮,31…滑轮轴。

Claims (6)

1.一种电梯的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
轿厢主体,该轿厢主体用于装载乘客、货物;
轿厢框架,该轿厢框架用于支承轿厢主体;
轿厢上滑轮,该轿厢上滑轮在所述轿厢主体的上部安装于所述轿厢框架,并卷绕有主绳索;
滑轮支承部,该滑轮支承部用于支承所述轿厢上滑轮使其可旋转;
载重传感器装置,该载重传感器装置设置在所述轿厢框架和所述滑轮支承部之间;以及
轿厢上滑轮盖,该轿厢上滑轮盖以在将所述载重传感器装置包含在内的范围内覆盖所述轿厢上滑轮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轿厢框架上,并且具有在检查所述载重传感器装置时使用的检查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窗由设置成能够对所述载重传感器装置进行检查的开口部和覆盖所述开口部的盖部构成,所述盖部设置成覆盖所述开口部,并固定在所述轿厢上滑轮盖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的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通过螺钉构件固定到所述轿厢上滑轮盖上,
在所述盖部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螺钉构件的钥匙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轿厢,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轿厢框架和所述滑轮支承部之间设置有轿厢上防振橡胶,并且所述滑轮支承部通过所述轿厢上防振橡胶被支承在所述轿厢框架上,
所述载重传感器装置设置在所述轿厢上防振橡胶的所述轿厢上滑轮侧的相反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轿厢,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轿厢上滑轮盖的所述轿厢上滑轮侧的面上设有隔音构件。
6.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具有轿厢,该轿厢包括:
轿厢主体,该轿厢主体用于装载乘客、货物;
轿厢框架,该轿厢框架用于支承轿厢主体;
轿厢上滑轮,该轿厢上滑轮在所述轿厢主体的上部安装于所述轿厢框架,并卷绕有主绳索;
滑轮支承部,该滑轮支承部用于支承所述轿厢上滑轮使其可旋转;
载重传感器装置,该载重传感器装置设置在所述轿厢框架和所述滑轮支承部之间;以及
轿厢上滑轮盖,该轿厢上滑轮盖以在将所述载重传感器装置包含在内的范围内覆盖所述轿厢上滑轮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轿厢框架上,并且具有在检查所述载重传感器装置时使用的检查窗。
CN202111383517.XA 2020-12-01 2021-11-22 电梯的轿厢及电梯 Pending CN1145727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99423A JP2022087479A (ja) 2020-12-01 2020-12-01 エレベーターの乗りかご、及び、エレベーター
JP2020-199423 2020-12-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2795A true CN114572795A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70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83517.XA Pending CN114572795A (zh) 2020-12-01 2021-11-22 电梯的轿厢及电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87479A (zh)
CN (1) CN11457279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9306A (zh) * 1999-02-03 2001-03-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用驱动装置
JP2007308261A (ja) * 2006-05-18 2007-11-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荷重検出装置
CN101643168A (zh) * 2008-08-04 2010-02-10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驱动装置
JP2011016623A (ja) * 2009-07-09 2011-01-27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主ロープテンション点検装置
CN203158997U (zh) * 2013-04-19 2013-08-28 江苏施塔德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电梯轿架
CN206654642U (zh) * 2017-03-22 2017-11-21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绝对位置检测系统保护罩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9306A (zh) * 1999-02-03 2001-03-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用驱动装置
JP2007308261A (ja) * 2006-05-18 2007-11-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荷重検出装置
CN101643168A (zh) * 2008-08-04 2010-02-10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驱动装置
JP2011016623A (ja) * 2009-07-09 2011-01-27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主ロープテンション点検装置
CN203158997U (zh) * 2013-04-19 2013-08-28 江苏施塔德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电梯轿架
CN206654642U (zh) * 2017-03-22 2017-11-21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绝对位置检测系统保护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卫国: "《电梯技术与安全管理》", 甘肃民族出版社, pages: 35 - 3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87479A (ja) 2022-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07106B1 (en) Apparatus for fixing a hoisting machine of an elevator and a fixing arrangement
KR20070037995A (ko) 승강실 및 승강로에 승강실의 지지 수단을 설치하는 방법
JP5411931B2 (ja) つり下げ式エレベータかご構造
KR100444936B1 (ko) 엘리베이터장치
JP4882195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KR20160046717A (ko) 기계실이 없는 엘리베이터의 개수 방법
EP1311452A2 (en) Elevator system using minimal building space
KR100560555B1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JPWO2003091141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KR20040105837A (ko) 엘리베이터
CN114572795A (zh) 电梯的轿厢及电梯
JP5516512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13548559B (zh) 电梯装置
JP6692514B1 (ja) かご吊り車組立体
CN115140629B (zh) 电梯的轿厢以及电梯
JP6157962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WO2005080250A1 (ja) 機械室レスエレベータ
CN108463424B (zh) 电梯及电梯的跌落防护屏装置
CN108698792B (zh) 电梯装置
JP6261418B2 (ja) エレベータの釣合おもり装置及びその改修方法
JP4946034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コンペンチェーンガイド装置
JP5474416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2011051736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4974374B2 (ja) エレベータ吊りロッド防振装置の取付け方法
JP5092407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