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6703A - 配线部件 - Google Patents

配线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56703A
CN114556703A CN202080071194.8A CN202080071194A CN114556703A CN 114556703 A CN114556703 A CN 114556703A CN 202080071194 A CN202080071194 A CN 202080071194A CN 114556703 A CN114556703 A CN 1145567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electric wire
wiring member
wires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11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荒卷心优
大森康雄
水野芳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556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67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45Cable-harn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11End pieces or tapping pieces for wir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and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2Disposition of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8Flat or ribbon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8Flat or ribbon cables
    • H01B7/0838Parallel wires, sandwiched between two insula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8Flat or ribbon cables
    • H01B7/0846Parallel wires, fixed upon a support lay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1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2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moisture, corrosion, chemical attack or weather
    • H01B7/282Preventing penetration of fluid, e.g. water or humidity, into conductor or c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03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necting locations
    • H01R11/09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necting locations the connecting locations being identic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02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02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01R4/021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ables or wi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9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线彼此在片材的某位置处连接变得容易的技术。配线部件具备:至少一根第一包覆电线、至少一根第二包覆电线及至少固定有所述第一包覆电线的第一片材,在所述第一片材形成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包覆电线的芯线和所述第二包覆电线的芯线连接的连接部位于形成有所述第一孔的区域。

Description

配线部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配线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形成为片材状的功能性外装部件熔接有电线的线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372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期望电线彼此在片材的某位置处连接。
因此,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线彼此在片材的某位置处连接变得容易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配线部件具备:至少一根第一包覆电线、至少一根第二包覆电线及至少固定有所述第一包覆电线的第一片材,在所述第一片材形成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包覆电线的芯线和所述第二包覆电线的芯线连接的连接部位于形成有所述第一孔的区域。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电线彼此在片材的某位置处连接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配线部件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制造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配线部件的样子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配线部件的俯视图。
图5是沿图4的V-V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制造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配线部件的样子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配线部件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制造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配线部件的样子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配线部件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配线部件如下所示。
(1)具备:至少一根第一包覆电线、至少一根第二包覆电线及至少固定有所述第一包覆电线的第一片材,在所述第一片材形成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包覆电线的芯线和所述第二包覆电线的芯线连接的连接部位于形成有所述第一孔的区域。在形成有第一孔的区域处能够连接第一包覆电线和第二包覆电线。包覆电线彼此在片材的某位置处连接变得容易。
(2)也可以是在所述连接部处芯线彼此被焊接。由此,在连接部处不需要用于连接芯线彼此的构件。
(3)也可以是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包覆电线的中间部。由此,能够在片材的某位置处简易地设置中间接头。
(4)也可以是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包覆电线的端部。由此,能够连接电线端部。
(5)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一包覆电线的端部在比芯线靠前端侧的位置具有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固定于所述第一片材。由此,容易将第一包覆电线的端部中的芯线定位于第一孔的位置。
(6)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包覆电线的芯线和所述第二包覆电线的芯线交叉。由此,容易连接芯线彼此。
(7)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包覆电线固定于所述第一片材。由此,能够连接固定于相同片材的电线彼此。
(8)也可以是还具备固定有所述第二包覆电线的第二片材,在所述第二片材形成有第二孔,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以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重叠的方式层叠。由此,能够连接固定于不同的片材的电线彼此。
(9)也可以是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从所述连接部的位置向相互交叉的方向延伸。由此,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分支容易形成。
(10)也可以是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多个,所述多个连接部排列为台阶状。由此,能够抑制第一包覆电线的包覆层和第二包覆电线的包覆层交叉。由此,能够抑制配线部件的厚度尺寸变大。
(11)也可以是还具备至少一根线状传输部件,所述线状传输部件固定于所述第一片材,并不与所述第一包覆电线及所述第二包覆电线连接,所述第二包覆电线从所述连接部向一侧延伸,相对于所述连接部在另一侧配置有所述线状传输部件。由此,能够抑制线状传输部件与第一包覆电线及第二包覆电线交叉。由此,能够抑制配线部件的厚度尺寸变大。
(12)也可以是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从所述连接部的位置向相同方向延伸。由此,能够连接向相同方向延伸的电线中的配置于不同层的电线彼此。
(13)也可以是设置有覆盖所述连接部的绝缘盖部。由此,能够在连接部处抑制短路。
(14)也可以是所述绝缘盖部包括所述第一片材的一部分被折返而形成的部分。由此,能够简易地设置绝缘盖部。
(15)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一片材设置有弯曲区域部,该弯曲区域部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包覆电线弯曲延伸的部分,在所述弯曲区域部中的朝内弯曲的部分设置有所述绝缘盖部。弯曲区域部的片材的成品率容易变差。通过在弯曲区域部中的朝内弯曲的部分设置有绝缘盖部,能够实现片材的成品率的改善。
(16)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一片材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一孔,所述绝缘盖部在所述多个第一孔之间的位置分隔所述连接部。由此,能够抑制多个连接部短路。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细]
参照以下附图说明本公开的配线部件的具体例。此外,本公开并非现定于这些示例,而是通过权利要求书来表示,旨在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实施方式1]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配线部件10。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配线部件10的俯视图。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剖切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制造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配线部件10的样子的说明图。另外,图1中省略盖40。
配线部件10具备多个包覆电线20、片材30和盖40。片材30作为整体形成为扁平的形状。通过多个包覆电线20固定在片材30上,配线部件10保持为扁平的形态。包覆电线20固定于片材30的情况有时称为配线体12。盖40从与片材30相反一侧覆盖包覆电线20。
多个包覆电线20是将车辆中的构件彼此电连接的部件。在包覆电线20的端部设置有例如连接器。通过该连接器与设置于对方侧构件的连接器连接,包覆电线20与对方侧构件连接。即,本配线部件10用作在车辆等中将各种构件彼此电连接的配线部件10。连接器也可以固定于片材30。
多个包覆电线20的路径根据成为连接目标的构件的位置等而设定。通过多个包覆电线20固定于片材30,多个包覆电线20保持为沿着与成为各自的连接目标的构件的位置等对应的配线路径的状态。多个包覆电线20也可以以从主干线部分支出枝线部的方式固定于片材30。
包覆电线20具备芯线22和包覆层24。芯线22具有一根或多根裸线。裸线是由铜、铝等导体形成为线状而成的。包覆层24覆盖芯线22的周围。包覆层24是树脂等的绝缘体。包覆层24由例如软化的绝缘材料在芯线22的周围挤出成形而形成。
包覆电线20也可以是各种信号线、各种电力线。包覆电线20的一部分等也可以用作将信号或电力向空间发送或从空间接收的天线、线圈等。
图1中图示出六根包覆电线20。有时在需要区别六根包覆电线20的情况下,称为包覆电线20a1-20a6。
片材30保持为将多个包覆电线20排列的状态。在片材30的主面上固定有多个包覆电线20。片材30也可以是树脂片材。例如片材30也可以通过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的树脂形成。另外,片材30还考虑是无纺布或发泡片材等。另外,片材30也可以具有单层结构,也可以具有多层结构。另外,片材30也可以具有金属层。片材30是第一片材的一例。
包覆电线20固定于片材30即可,包覆电线20相对于片材30的固定方式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该固定方式,也可以是接触部位固定,也可以是非接触部位固定,也可以并用两者。在此,接触部位固定是指包覆电线20和片材30接触的部分紧贴在一起地固定。另外,非接触部位固定是指不是接触部位固定的固定方式,例如缝线、盖、粘结带等将包覆电线20向片材30压入、将包覆电线20和片材30加入等,并维持为该状态。以下,包覆电线20和片材30说明为处于接触部位固定的状态。
作为该接触部位固定的方式,也可以是接触部位间接固定,也可以是接触部位直接固定,也可以在不同的区域并用两者。在此接触部位间接固定是指包覆电线20和片材30经由设置于其间的粘接剂、粘结剂、双面粘结带等间接地紧贴在一起地固定。另外,接触部位直接固定是指包覆电线20和片材30不经由另外设置的粘接剂等直接紧贴在一起地固定。在接触部位直接固定中,考虑通过例如包覆电线20和片材30中的至少一方所包含的树脂溶解而紧贴在一起地固定。
每当形成该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还考虑树脂通过例如热溶解,还考虑通过溶剂溶解。即,作为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也可以是基于热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也可以是基于溶剂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优选的是,可以是基于热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
此时,形成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的机构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熔接、熔融、焊接等公知的机构。在例如通过熔接形成基于热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的情况下,能够采用超声波熔接、加热加压熔接、热风熔接、高频熔接等各种熔接机构。另外,通过这些机构形成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时,包覆电线20和片材30设为基于该机构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具体而言,通过例如超声波熔接形成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时,包覆电线20和片材30设为基于超声波熔接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
以下,说明包覆电线20和片材30设为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
各包覆电线20也可以与片材30沿长边方向在隔开间隔的多个部位固定。各包覆电线20也可以与片材30沿长边方向整体且连续地固定。另外,在此,包覆电线20中的包覆层24和片材30在接触部位直接固定,因此包覆电线20中的与片材30固定的部分是设置有包覆层24的部分。
在片材30形成有孔32。孔32形成于从片材30中的包覆电线20笔直延伸的路径向侧方偏移的位置。在片材30中的形成有孔32的部分,与未形成孔32的部分相比,宽度尺寸局部地变大。另外,多个孔32集中于一个部位而配置。由此,多个孔32通过一个绝缘盖部容易覆盖。当然,孔32也可以位于包覆电线20笔直延伸的路径上。另外,多个孔32也可以分散配置。图1中示出四个孔32。在对于四个孔32需要区别的情况下,有时称为孔32a1-32a4。
连接部26位于形成有该孔32的区域。连接部26是多个包覆电线20中的芯线22彼此电连接的部分。图1中图示两个连接部26。在对于两个连接部26需要区别的情况下,有时称为连接部26a1、26a2。
在连接部26a1中,连接有包覆电线20a1、20a2、20a3。包覆电线20a1、20a2、20a3在中间部连接。在此,包覆电线20在中间部连接是指包覆电线20的两端部分别与其他的连接目标连接的情况。在包覆电线20a1、20a2、20a3各自的中间部,进行剥皮等而使芯线22露出。并且,该露出的芯线22彼此连接,构成连接部26。连接部26a1位于形成有孔32a1的区域。
连接部26位于形成有孔32的区域是指俯视时连接部26位于孔32的位置,也指俯视时连接部26位于孔32的周边缘。在接近露出的芯线22的位置,包覆层24固定于片材30中的孔32的周边缘。包括连接部26的露出的芯线22未固定于片材30,能够移动。因此,连接部26还可能位于俯视时从孔32些许偏移的位置。另外,连接部26在片材30的厚度方向上,也可以位于孔32中,也可以位于孔32外。
在连接部26a2中,连接有包覆电线20a4、20a5。包覆电线20a4、20a5在中间部连接。在包覆电线20a4、20a5各自的中间部,进行剥皮等而使芯线22露出。并且,该露出的芯线22彼此连接,构成连接部26a2。连接部26a2位于形成有孔32a3的区域。
各连接部26中多个包覆电线20的芯线22彼此交叉。在此,多个包覆电线20改变排序且横跨孔32,芯线22彼此交叉。以下,以连接部26a1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关于连接部26a1,在孔32a1的左侧,包覆电线20a1、20a2、20a3从上方依次排列。在孔32a1的右侧,包覆电线20a1、20a2、20a3从上方按包覆电线20a3、20a2、20a1的顺序排列。由此,各包覆电线20a1、20a2、20a3横跨孔32a1的方向能够不同,包覆电线20a1、20a2、20a3的芯线22能够在孔32a1的位置交叉。包覆电线20a3、20a2、20a1在比孔32a1的右侧靠前的部分从上方按包覆电线20a1、20a2、20a3的顺序返回。因此,包覆电线20a1、20a2、20a3彼此为了返回排序顺序,在包覆层24的某部分处交叉。可是,包覆电线20a3、20a2、20a1也可以在比孔32a1的右侧靠前的部分处从上方依次延伸。
在各连接部26处芯线22彼此被焊接。由此,维持为芯线22彼此连接的状态。该焊接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采用超声波焊接、电阻焊接、激光焊接等各种焊接方法。另外,芯线22彼此的连接方式不限于焊接,可采用各种连接方式。也可以是例如通过在芯线22压接端子,芯线22彼此连接。
在连接部26处芯线22彼此例如如下那样连接。以连接部26a2的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包覆电线20a4、20a5沿着预定的路径在片材30上配线而固定。此时,在预定的路径包括横跨孔32a3的路径。即,包覆电线20a4、20a5以横跨孔32a3的方式配置。包覆电线20a4、20a5中的横跨孔32a3的部分未固定于片材30。包覆电线20a4、20a5中的孔32a3的周边缘部分固定于片材30。另外,各包覆电线20a4、20a5中的横跨孔32a3的部分被剥皮。由此,成为在各包覆电线20a4、20a5中的横跨孔32a3的部分处芯线22露出的状态。另外,露出的芯线22以横跨孔32a3的方式定位。在该状态下,连接用的夹具抵靠包覆电线20a4、20a5的芯线22,连接包覆电线20a4、20a5的芯线22。
该夹具根据连接方法而不同。在例如连接方法是超声波焊接的情况下,夹具是超声波焊接机的喇叭及砧座。另外,在例如连接方法是端子的情况,夹具是端子压接机的卷边器及砧座。芯线22位于孔32的位置,因此在孔32的位置处,这些夹具能够从片材30的厚度方向两侧夹持芯线22。
图1中包覆电线20中的芯线22露出的区域大于孔32。即,在包覆电线20中的位于孔32的周缘的部分处芯线22也露出。包覆电线20中的芯线22露出的区域也可以与孔32相同或比孔32小。
包覆电线20a1、20a2、20a3中的一个是第一包覆电线,另外一个是第二包覆电线。同样地包覆电线20a4、20a5中的一个是第一包覆电线,另外一个是第二包覆电线。第一包覆电线至少包括一根即可。第二包覆电线至少包括一根即可。
在此,存在没有连接部26的孔32a2、32a4。可是,也可以不存在没有连接部26的孔32a2、32a4。也可以连接部26位于全部孔32。
包覆电线20a6在片材30的某位置处不与包覆电线20a1、20a2、20a3,20a4、20a5连接。包覆电线20a6是片材30在某位置处不与第一包覆电线及第二包覆电线连接的线状传输部件的一例。线状传输部件除了上述包覆电线20以外,也可以是裸导线、屏蔽线、双绞线、漆包线、镍铬合金线、同轴线、光纤等。线状传输部件是传输电气或光等的线状的部件即可。线状传输部件也可以是单一的线状物,也可以是多个线状物的复合物(使双绞线、多个线状物集合而将其以线护套覆盖的线缆等)。线状传输部件至少包括一根即可。
盖40也可以与片材30整体地重叠,也可以一部分地重叠。盖40也可以是树脂片材。例如盖40也可以与片材30同样地,通过PVC、PE、PP、PET等的树脂形成。片材30及盖40的一方也可以比另一方柔软。在此的柔软度,反言之硬度也可以是例如通过洛氏硬度评价。例如盖40通过硬质PVC、尼龙、PET、PP等材料形成,片材30也可以是由软质PVC形成的片材状部件和由PET形成的无纺布层叠而成的柔软的部件。
在配线部件10设置有覆盖连接部26的绝缘盖部。绝缘盖部包括片材30的一部分被折返而形成的部分。在本例中,盖40覆盖相对于片材30配置有包覆电线20的一侧。片材30的折返片34覆盖相对于片材30未配置包覆电线20的一侧。因此,绝缘盖部包括盖40和片材30的折返片34。
折返片34沿折痕L折返。片材30中的固定有包覆电线20的部分有时称为电线固定部。在此,折返片34设置于片材30中沿着宽度方向形成有孔32的部分的旁边。折返片34也可以设置于片材30中沿着长边方向形成有孔32的部分的旁边。另外,也可以设置有两个折返片34,两个折返片34从两侧覆盖片材30中的形成有孔32的部分。
片材30和盖40的固定方式没有特别限定,可采用片材30和包覆电线20的上述各种固定方式。片材30和盖40的固定方式也可以与片材30和包覆电线20的固定方式相同,也可以不同。
电线固定部和折返片34的固定方式没有特别限定,可采用片材30和包覆电线20的上述各种固定方式。电线固定部和折返片34的固定方式也可以与片材30和包覆电线20的固定方式及片材30和盖40的固定方式相同,也可以不同。
根据以上那样构成的配线部件10,能够在形成有孔32的区域连接包覆电线20彼此。包覆电线20彼此在片材30的某位置处连接变得容易。另外,能够连接固定于相同片材30的包覆电线20彼此。另外,包覆电线20的芯线22彼此交叉,因此容易连接芯线22彼此。
另外,在连接部26处芯线22彼此被焊接,因此在连接部26,不需要用于连接芯线22彼此的构件。可是,在连接部26,也可以使用端子等其他构件来连接芯线22彼此。
连接部26设置于包覆电线20的中间部,因此能够在片材30的某位置处简易地设置中间接头。另外,包覆电线20a1-20a3中的一根也可以在连接部26连接端部。同样地,包覆电线20a4、20a5中的一根也可以在连接部26连接端部。
另外,设置有绝缘盖部,因此能够在连接部26抑制短路。另外,绝缘盖部包括片材30的一部分折返而形成的部分,因此能够简易地设置绝缘盖部。
[实施方式2]
说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配线部件。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配线部件110的俯视图。图5是沿着图4的V-V线剖切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制造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配线部件110的样子的说明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于与到此说明的构成同样构成要素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配线部件110具备多个配线体12b、12c。配线体12b具备多个包覆电线20b1-20b12和片材30b。配线体12c具备多个包覆电线20c1-20c11和片材30c。多个配线体12b、12c在一部分层叠。
在配线体12b,示出十二根包覆电线20b1-20b12。十二根包覆电线20b1-20b12被分为以下的包覆电线组G1、G2、G3这三个群组。即,包覆电线组G1是在中间部芯线22露出的包覆电线20的群组。一根包覆电线20b1属于包覆电线组G1。包覆电线组G2是端部芯线22露出的包覆电线20的群组。九根包覆电线20b2-20b10属于包覆电线组G2。包覆电线20b2-20b7和包覆电线20b8-20b10从连接部26向彼此相反的朝向延伸。包覆电线组G3是在片材30的某位置处芯线22未露出的包覆电线20的群组。另外,包覆电线组G3的端部所连接的连接器可配置在片材30上。两根包覆电线20b11、20b12属于包覆电线组G3。
在片材30b形成有孔32b。图6中示出十一个孔32b。十一个孔32b形成于包覆电线20b1-20b10中的与露出的芯线22对应的位置。在包覆电线20b1中的与露出的芯线22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两个孔32b。
在配线体12c中示出十一根包覆电线20c1-20c11。十一根包覆电线20c1-20c11全部属于包覆电线组G2。在片材30c形成有孔32c。图6中示出十一个孔32c。十一个孔32c形成于包覆电线20c1-20c11中的与露出的芯线22对应的位置。孔32b和孔32c以相同排序排列。由此,以对应的孔32b、32c彼此全部重叠的方式能够层叠片材30b及片材30c。
在包覆电线20b1连接有包覆电线20c1、20c2。在包覆电线20b2-20b10分别连接有包覆电线20c3-20c11。各连接部26设置于包覆电线20的端部。包覆电线20的端部是指在比其靠前的位置未设置连接目标的部分。
多个连接部26以台阶状排列。包覆电线20b1和包覆电线20c1、20c2的连接部26成为顶部。包覆电线20b2-20b7及包覆电线20c3-20c8的各连接部26排列在顶部的左侧。包覆电线20b2-20b7及包覆电线20c3-20c8的各连接部26随着沿片材30b的宽度方向远离顶部,沿片材30b的长边方向远离顶部。另外,包覆电线20b8-20b10及包覆电线20c9-20c11的各连接部26排列在顶部的右侧。包覆电线20b8-20b10及包覆电线20c9-20c11的各连接部26随着沿片材30b的宽度方向远离顶部,沿片材30b的长边方向远离顶部。
配置于顶部的两侧的连接部26的个数不同,但也可以相同。另外,在片材30b中,向顶部的两侧延伸的部分的宽度尺寸不同。即,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顶部的右侧的连接部26的个数少,因此片材30b中的向顶部的右侧延伸的部分的宽度尺寸小于向顶部的左侧延伸的部分的宽度尺寸。在片材30b中,向顶部的两侧延伸的部分的宽度尺寸也可以相同。
片材30b和片材30c从连接部26的位置向相互交叉的方向延伸。由此,配线体12b和配线体12c向不同的方向分支变得容易。在此,在片材30b中的长边方向中间部形成有孔32b。在片材30c中的长边方向端部形成有孔32c。片材30c向与片材30b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在此正交的方向)延伸。当然,在片材30b中,孔32b也可以形成于片材30b的端部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多个配线体12在端部彼此的位置处连接。另外,在片材30c中,孔32c也可以形成于片材30c的中间部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多个配线体12在中间部彼此的位置处连接。
位于片材30c的端部的包覆电线20c1-20c11全部与包覆电线20b1-20b10连接。由此,配线体12b和配线体12c的连接部26能够使用连接器构成所谓的线到线连接的部分的替代。
包覆电线20c1-20c11从连接部26向一侧(图4中的下侧)延伸。相对于连接部26在另一侧(图4中的上侧)配置有包覆电线20b11、20b12。即,在配线体12b中,在相对于用于与配线体12c的连接的全部孔32b从长边方向观察时向侧方偏移的位置配置有不用于与配线体12c的连接的包覆电线20b11、20b12。由此,抑制不用于与配线体12c的连接的包覆电线20b11、20b12与包覆电线20c1-20c11交叉。
绝缘盖部在一个片材30中的多个孔32之间的位置处分隔连接部26。在此,如图5所示,盖40与片材30c中的孔32之间的部分接合(接合部A1)。另外,片材30b中的折返部分与片材30b中的孔32之间的部分接合(接合部A2)。而且,在此片材30b中的孔32之间的部分和片材30c中的孔32之间的部分接合(接合部A3)。由此,抑制多个连接部26彼此直接地接触而短路。而且,还抑制多个连接部26彼此经由水等短路。
通过以上那样构成的配线部件110,也能够在形成有孔32的区域连接包覆电线20彼此。包覆电线20彼此在片材30的某位置处连接变得容易。
另外,根据配线部件110,能够连接固定于不同的片材30b、30c的包覆电线20彼此。另外,连接部26设置于包覆电线20的端部,因此能够连接电线端部。另外,片材30b和片材30c从连接部26的位置向相互交叉的方向延伸,因此容易形成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分支。
另外,设置有多个连接部26,多个连接部26排列为台阶状,因此抑制包覆电线20b1-20b10和包覆电线20c1-20c11在包覆层24的位置交叉。由此,能够抑制配线部件110的厚度尺寸变大。可是,多个连接部26也可以不排列为台阶状。另外,多个连接部26从顶部向两侧排列为台阶状,但也可以从顶部仅向一侧排列为台阶状。
包覆电线20c1-20c11从连接部26向一侧延伸,相对于连接部26在另一侧配置有包覆电线20b11、20b12,因此抑制包覆电线20b11、20b12与包覆电线20c1-20c11交叉。由此,能够抑制配线部件110的厚度尺寸变大。
绝缘盖部在多个孔32之间的位置分隔连接部26,因此抑制多个连接部26短路。
另外,配线体12b和配线体12c沿着厚度方向,以片材30c介于包覆电线20b1-20b12与包覆电线20c1-20c11之间的方式重叠。配线体12b和配线体12c也可以沿着厚度方向,以片材30b、30c不介于包覆电线20b1-20b12与包覆电线20c1-20c11之间的方式重叠。配线体12b和配线体12c也可以沿着厚度方向,以片材30b介于包覆电线20b1-20b12与包覆电线20c1-20c11之间的方式重叠。配线体12b和配线体12c也可以沿着厚度方向,以片材30b、30c的两方介于包覆电线20b1-20b12与包覆电线20c1-20c11之间的方式重叠。
[实施方式3]
说明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配线部件。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配线部件210的俯视图。图8是示出制造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配线部件210的样子的说明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于与到此说明的构成同样构成要素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配线部件210重叠了层叠的两个配线体12d、12e。配线体12d具备多个包覆电线20d1-20d4和片材30d。配线体12e具备多个包覆电线20e1-20e4和片材30e。在本例中,片材30d和片材30e从连接部26的位置向相同方向延伸。
在四根包覆电线20d1-20d4中包括:属于包覆电线组G1的两根包覆电线20d1、d2;属于包覆电线组G2的一根包覆电线20d3;及属于包覆电线组G3的一根包覆电线20d4。在四根包覆电线20e1-20e4中包括:属于包覆电线组G1的一根包覆电线20e1;属于包覆电线组G2的两根包覆电线20e2、20e3;及属于包覆电线组G3的一根包覆电线20e4。包覆电线20d1、20e1被连接。包覆电线20d2、20e2被连接。包覆电线20d3、20e3被连接。
在包覆电线20d3、20e2、20e3的端部在比芯线22靠前端侧的位置具有包覆层24。在包覆电线20的端部位于比芯线22靠前端侧的位置的包覆层24有时称为前端包覆层25。前端包覆层25固定于片材30d、30e。由此,相对于露出的芯线22在两边的位置处,包覆层24、25固定于片材30,从而在包覆电线20的端部处也容易使露出的芯线22定位于横跨孔32的位置。
前端包覆层25例如以下那样形成。即,通常包覆层24在包覆电线20的端部被剥皮时,首先在包覆层24的中间位置形成有刻痕,前端侧的包覆层24切开。并且,该切开的前端侧的包覆层24向芯线22的前端侧偏移而立刻从芯线22拔出。在此,切开的前端侧的包覆层24在不从芯线22拔出而向芯线22的前端侧偏移的状态下止动。由此,形成有前端包覆层25。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前端包覆层25中具有沿长边方向向芯线22的前端侧突出且未覆盖芯线22的部分。也可以切除偏移的前端侧的包覆层24中的未覆盖芯线22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前端包覆层25也可以在沿着长边方向的全部部分覆盖芯线22。
通过以上那样构成的配线部件210,也能够在形成有孔32的区域连接包覆电线20彼此。包覆电线20彼此在片材30的某位置处连接变得容易。
另外,根据配线部件210,在包覆电线20d3、20e2、20e3的端部在比芯线22靠前端侧的位置具有前端包覆层25。前端包覆层25固定于片材30,因此容易将包覆电线20的端部中的芯线22定位于孔32的位置。
另外,片材30d和片材30e从连接部26的位置向相同方向延伸,因此能够连接向相同方向延伸的包覆电线20中的配置于不同层的包覆电线20彼此。
另外,在本例中,在连接部26处连接的芯线22彼此不交叉。在连接部26处连接的芯线22彼此也可以交叉。
[变形例]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配线部件10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变形例所涉及的配线部件310具备层叠的配线体12f和配线体12g。
在配线体12f的片材30f设置有弯曲区域部36。弯曲区域部36是包括沿包覆电线20弯曲延伸的部分的部分。在弯曲区域部36中的朝内弯曲的部分(俯视时位于内周侧的部分)设置有绝缘盖部的折返片34。在此,弯曲区域部36的片材30f的成品率容易变差。通过在弯曲区域部36中的朝内弯曲的部分设置绝缘盖部,能够实现片材30f的成品率的改善。同样地,通过在盖340中在弯曲区域部36中的朝内弯曲的部分还设置有绝缘盖部,能够实现成品率的改善。
对于配线体12f中设置有弯曲区域部36的以外的构成,能够采用与实施方式1中的配线体12同样的构成。
配线体12g中的包覆电线20g在片材30g的某位置处不与其他配线体12f中的包覆电线20f连接。由此,也可以在配线部件310中,层叠在片材30g的某位置处不与其他配线体12f连接的配线体12g。该配线体12g的构成不限于包覆电线20固定于片材30。配线体12g也可以保持为线状传输部件在基底排列的状态。例如配线体12g也可以是柔性扁平线缆(FFC)、柔性印刷电路基板(FPC)等。
[应用例]
在实施方式2中,还考虑例如将配线体12b设为在车种类、品级等不同的车辆间共通的配线体12,将配线体12c设为在车种类、品级等不同的车辆间不同的配线体12。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在多个包覆电线20b1-20b10中不与包覆电线20c1-20c11连接。也可以是例如图6中图示的十一个孔32b中仅存在包覆电线20b1-20b10的芯线22,不存在包覆电线20c1-20c11的芯线22。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说明的各构成只要相互不矛盾能够适当组合。
附图标记说明
10,110,210,310配线部件
12、12a-12g配线体
20、20a1-20a6、20b1-20b12、20c1-20c11、20d1-20d4、20e1-20e4、20f、20g包覆电线
22芯线
24包覆层
25前端包覆层
26、26a1、26a2连接部
30,30a-30g片材
32、32a-32g孔
33折返片
34弯曲区域部
40盖。

Claims (16)

1.一种配线部件,具备:
至少一根第一包覆电线;
至少一根第二包覆电线;及
至少固定有所述第一包覆电线的第一片材,
在所述第一片材形成有第一孔,
所述第一包覆电线的芯线和所述第二包覆电线的芯线连接的连接部位于形成有所述第一孔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线部件,其中,
在所述连接部处芯线彼此被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线部件,其中,
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包覆电线的中间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线部件,其中,
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包覆电线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线部件,其中,
在所述第一包覆电线的端部在比芯线靠前端侧的位置具有包覆层,
所述包覆层固定于所述第一片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线部件,其中,
所述第一包覆电线的芯线和所述第二包覆电线的芯线交叉。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线部件,其中,
所述第二包覆电线固定于所述第一片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线部件,其中,
所述配线部件还具备固定有所述第二包覆电线的第二片材,
在所述第二片材形成有第二孔,
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以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重叠的方式层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线部件,其中,
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从所述连接部的位置向相互交叉的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线部件,其中,
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多个,
所述多个连接部排列为台阶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配线部件,其中,
所述配线部件还具备至少一根线状传输部件,
所述线状传输部件固定于所述第一片材,并不与所述第一包覆电线及所述第二包覆电线连接,
所述第二包覆电线从所述连接部向一侧延伸,相对于所述连接部在另一侧配置有所述线状传输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线部件,其中,
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从所述连接部的位置向相同方向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线部件,其中,
设置有覆盖所述连接部的绝缘盖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配线部件,其中,
所述绝缘盖部包括所述第一片材的一部分被折返而形成的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配线部件,其中,
在所述第一片材设置有弯曲区域部,所述弯曲区域部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包覆电线弯曲延伸的部分,
在所述弯曲区域部中的朝内弯曲的部分设置有所述绝缘盖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线部件,其中,
在所述第一片材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一孔,
所述绝缘盖部在所述多个第一孔之间的位置分隔所述连接部。
CN202080071194.8A 2019-10-18 2020-08-28 配线部件 Pending CN1145567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90726A JP7251442B2 (ja) 2019-10-18 2019-10-18 配線部材
JP2019-190726 2019-10-18
PCT/JP2020/032569 WO2021075163A1 (ja) 2019-10-18 2020-08-28 配線部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6703A true CN114556703A (zh) 2022-05-27

Family

ID=75537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1194.8A Pending CN114556703A (zh) 2019-10-18 2020-08-28 配线部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28129A1 (zh)
JP (2) JP7251442B2 (zh)
CN (1) CN114556703A (zh)
WO (1) WO2021075163A1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96516U (zh) * 1972-09-07 1980-07-04
JPH07142142A (ja) * 1993-11-17 1995-06-02 Yazaki Corp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を構成する電線相互の接続方法
JPH09102332A (ja) * 1995-07-31 1997-04-15 Yazaki Corp フラット回路体のジョイント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9115558A (ja) * 1995-10-19 1997-05-02 Harness Sogo Gijutsu Kenkyusho:Kk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用分岐接続箱の配線接続構造及びその配線接続方法
EP0895306A1 (en) * 1997-07-30 1999-02-0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 joint device for an automative wiring harness
JP2002367438A (ja) * 2001-06-07 2002-12-20 Denso Corp ハーネス構造
US20070087620A1 (en) * 2005-10-13 2007-04-19 Yazaki Corporation Flat cable bending holder
JP2007165058A (ja) * 2005-12-12 2007-06-28 Fujikura Ltd タブ端子、その固定構造、その接続構造及び電気接続箱
JP2008166496A (ja) * 2006-12-28 2008-07-17 Fujikura Ltd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基板
CN101454953A (zh) * 2006-05-24 2009-06-10 三菱电线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部件
WO2012111759A1 (ja) * 2011-02-16 2012-08-2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外装部品付電線および該外装部品付電線を有する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4175063A (ja) * 2013-03-06 2014-09-22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電線構造体、電気接続構造及び電線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104701641A (zh) * 2013-12-09 2015-06-1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线的固定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48268B2 (zh) * 1971-10-11 1976-12-20
JPH0487110A (ja) * 1990-07-27 1992-03-19 Yazaki Corp フラットワイヤハーネス
JPH0817259A (ja) * 1994-06-30 1996-01-19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の分岐接続構造
US6392148B1 (en) * 1999-05-10 2002-05-21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Wire harness joint
JP4001788B2 (ja) * 2002-07-03 2007-10-3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回路体アセンブリ及び電気接続箱
JP2009277414A (ja) 2008-05-13 2009-11-26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CN105103243B (zh) * 2013-02-05 2017-11-28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电线结构体、电连接结构及电线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96516U (zh) * 1972-09-07 1980-07-04
JPH07142142A (ja) * 1993-11-17 1995-06-02 Yazaki Corp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を構成する電線相互の接続方法
JPH09102332A (ja) * 1995-07-31 1997-04-15 Yazaki Corp フラット回路体のジョイント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9115558A (ja) * 1995-10-19 1997-05-02 Harness Sogo Gijutsu Kenkyusho:Kk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用分岐接続箱の配線接続構造及びその配線接続方法
EP0895306A1 (en) * 1997-07-30 1999-02-0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 joint device for an automative wiring harness
JP2002367438A (ja) * 2001-06-07 2002-12-20 Denso Corp ハーネス構造
US20070087620A1 (en) * 2005-10-13 2007-04-19 Yazaki Corporation Flat cable bending holder
JP2007165058A (ja) * 2005-12-12 2007-06-28 Fujikura Ltd タブ端子、その固定構造、その接続構造及び電気接続箱
CN101454953A (zh) * 2006-05-24 2009-06-10 三菱电线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部件
JP2008166496A (ja) * 2006-12-28 2008-07-17 Fujikura Ltd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基板
WO2012111759A1 (ja) * 2011-02-16 2012-08-2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外装部品付電線および該外装部品付電線を有する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4175063A (ja) * 2013-03-06 2014-09-22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電線構造体、電気接続構造及び電線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104701641A (zh) * 2013-12-09 2015-06-1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线的固定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59876A (ja) 2023-04-27
JP7251442B2 (ja) 2023-04-04
JP2021068511A (ja) 2021-04-30
WO2021075163A1 (ja) 2021-04-22
US20230028129A1 (en) 2023-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30266B (zh) 配线构件
CN114556703A (zh) 配线部件
JP2023107811A (ja) 配線部材
CN112740496B (zh) 布线构件
WO2021124984A1 (ja) 配線部材
US20220407296A1 (en) Wiring member
WO2021049620A1 (ja) 配線部材
US20230119133A1 (en) Wiring member
WO2021100464A1 (ja) 配線部材の配置構造及び配線部材
US11170911B2 (en) Wiring member
CN113169541A (zh) 配线部件
CN114846564B (zh) 配线构件
WO2023276687A1 (ja) 配線部材
JP7419920B2 (ja) 配線部材
WO2021200034A1 (ja) 配線部材
CN113474850B (zh) 布线构件
CN117480698A (zh) 配线构件
CN116982125A (zh) 配线构件
CN114556493A (zh) 配线构件
CN115668678A (zh) 布线构件
JP2005317244A (ja) フラット配線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