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6111A - 自动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56111A
CN114556111A CN202080071504.6A CN202080071504A CN114556111A CN 114556111 A CN114556111 A CN 114556111A CN 202080071504 A CN202080071504 A CN 202080071504A CN 114556111 A CN114556111 A CN 1145561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flow path
tank
probe
solenoid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15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山洋行
川原铁士
南礼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High Te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filed Critical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556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61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4Cleaning sample transfer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92Schedul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9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aspiration or dispense of liquids

Abstract

在不降低分析性能的情况下降低自动分析装置的消耗水量。因此,自动分析装置具有:清洗槽(13),其通过清洗水对探针的外部进行清洗;泵(20),其将贮存于水箱(50)的清洗水通过第一流路(60)供给至清洗槽;以及流路切换机构(SV1a、SV1b),其切换是将清洗水通过第一流路供给至清洗槽,还是通过连接第一流路与水箱之间的第二流路使清洗水返回至水箱,在构成自动分析装置的顺序的循环中,设定有通过第一流路向清洗槽供给清洗水并利用清洗水对探针进行清洗的清洗期间,在不进行探针的清洗的循环中,在清洗期间,通过流路切换机构控制为使清洗水通过第二流路返回至水箱。

Description

自动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物化学自动分析装置、免疫自动分析装置等自动分析装置中,具备对进行试剂的分注的试剂探针或者进行试样的分注的试样探针进行清洗的清洗槽。为了清洗与试剂、试样接触的探针的内外,从探针喷出清洗水来冲洗附着于探针的内部的试剂、试样(称为内清洗),另外,将探针插入到清洗槽,从设置于清洗槽的清洗水喷出口朝向探针喷出清洗水,由此冲洗附着于探针的外部的试剂、试样(称为外清洗)。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自动分析装置,为了防止由于供给清洗液的流路的压力变动而产生过冲、水锤现象,能够控制设置于清洗液的流路的电磁阀的阀开度,以抑制流路的过度的压力变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219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自动分析装置中的消耗水量的降低在降低环境负荷、运行成本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
详细情况后述,在自动分析装置中,试剂探针、试样探针的清洗动作与有无探针的分注动作无关地按照每个循环实施。这是为了按照每个循环使对多个清洗槽、反应单元以及探针内部的清洗水的供给固定,由此将循环期间中供给清洗水的配管压力的变动曲线保持为固定,使分析性能稳定化。但是,尽管未实施基于探针的分注而因此不需要清洗探针,但供给用于探针清洗的清洗水也被无用地浪费。特别是,在探针的外清洗中,与内清洗相比,1次清洗动作所涉及的清洗水的使用量多,因此外清洗所涉及的清洗水的减少对于自动分析装置的消耗水量的减少是有效的。另一方面,若基于需要不需要探针清洗而单纯地控制清洗水向清洗槽的供给,则如上所述,存在分析性能降低的可能性。
在专利文献1中,例示了能够使用三通阀而在清洗单元与水箱之间切换流路的流路结构。通过使流路切换时的占空比阶段性地变化,抑制流路的过度的压力变动。然而,虽然流路结构类似,但没有提及上述课题,也没有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启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具有:分注机构,其具有探针,对试剂或试样进行分注;清洗槽,其通过清洗水对探针的外部进行清洗;水箱,其贮存清洗水;泵,其将贮存于水箱的清洗水通过第一流路供给至清洗槽;流路切换机构,其切换是将清洗水通过第一流路供给至清洗槽,还是通过连接第一流路与水箱之间的第二流路使清洗水返回至水箱;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流路切换机构,在构成自动分析装置的顺序的循环中,设定有通过第一流路向清洗槽供给清洗水并利用清洗水清洗探针的清洗期间,在不进行探针的清洗的循环中,在清洗期间,控制部控制为通过流路切换机构使清洗水通过第二流路返回到水箱。
发明效果
在不降低分析性能的情况下降低自动分析装置的消耗水量。
根据本说明书的描述和附图,其他课题和新颖的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分析装置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以往的清洗水的流路结构的图。
图3A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清洗水的流路结构的图。
图3B是清洗槽的清洗动作的时序图。
图4是使用二通阀构成流路的例子。
图5A是使用三通阀构成流路的例子。
图5B是说明图5A的流路中的电磁阀的动作的图。
图6A是使用三通阀构成流路的例子。
图6B是说明图6A的流路中的电磁阀的动作的图。
图7A是表示向清洗槽供给清洗水的流路结构的图。
图7B是清洗槽的清洗动作的时序图。
图8A是表示向清洗槽供给清洗水的流路结构的图。
图8B是清洗槽的清洗动作的时序图。
图9A是表示向清洗槽供给清洗水的流路结构的图。
图9B是清洗槽的清洗动作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自动分析装置的概略图。将分析对象的血液、尿等生物体试样(以下,简称为试样)收纳于试样容器15中。1个以上的试样容器15搭载于试样架16,通过试样搬运机构17搬运。将在试样的分析中所使用的试剂收纳在试剂瓶10中,在试剂盘9上沿周向排列配置有多个试剂瓶10。试样和试剂在反应容器2内混合并产生反应。在反应盘1的周向上排列配置有多个反应容器2。从由试样搬运机构17搬运到试样分注位置的试样容器15通过第一或第二试样分注机构11、12向反应容器2分注试样。另一方面,通过试剂分注机构7、8从试剂瓶10向反应容器2分注试剂。分注到反应容器2中的试样与试剂的混合液(反应液)被搅拌机构5、6搅拌,通过分光光度计4测定从未图示的光源经由反应容器2的反应液得到的透射光,由此测定反应液的吸光度。作为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分析处理,根据分光光度计4测定出的混合液(反应液)的吸光度来计算出与试剂对应的分析项目的预定成分的浓度等。通过清洗机构3清洗测定完的反应容器2。
第一(第二)试样分注机构11(12)具有将其前端朝下方配置的试样探针11a(12a),试样探针11a(12a)与试样用注射器19连接。第一(第二)试样分注机构11(12)构成为能够进行向水平方向的旋转动作以及上下动作,将试样探针11a(12a)插入到试样容器15来吸引试样,将试样探针11a(12a)插入到反应容器2来排出试样,由此进行从试样容器15向反应容器2的试样的分注。在第一(第二)试样分注机构11(12)的运转范围内配置有清洗试样探针11a(12a)的清洗槽13(14)。
试剂分注机构7、8具有将其前端朝下方配置的试剂探针7a、8a,试剂探针7a、8a与试剂用注射器18连接。试剂分注机构7、8构成为能够进行向水平方向的旋转动作以及上下动作,将试剂探针7a、8a插入到试剂瓶10来吸引试剂,将试剂探针7a、8a插入到反应容器2来排出试剂,由此进行从试剂瓶10向反应容器2的试剂的分注。在试剂分注机构7、8的运转范围内配置有利用清洗水对试剂探针7a、8a进行清洗的清洗槽32、33。
搅拌机构5、6构成为能够进行向水平方向的旋转动作以及上下动作,通过插入到反应容器2来进行试样与试剂的混合液(反应液)的搅拌。在搅拌机构5、6的运转范围内配置有利用清洗水对搅拌机构5、6进行清洗的清洗槽30、31。
通过清洗用泵20向清洗机构3、清洗槽13、14、30、31、32、33等供给清洗水。其详细内容将在后面叙述。
这些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的动作由控制部21控制。另外,在图1中,为了防止图示的复杂化,将构成自动分析装置的各机构与控制部21的连接省略一部分而示出。另外,构成后述的流路切换机构的电磁阀也由控制部21控制。
在自动分析装置中,为了防止污染,频繁地对探针、反应容器等进行清洗。图2表示自动分析装置中的以往的清洗水的流路结构的概要。用于清洗的清洗水被储存在水箱50中,并通过清洗用泵20被供给至进行清洗的各机构。在此,作为进行清洗的机构的例子,示出了对反应容器2进行清洗的清洗机构3、进行探针的内清洗的探针11a、12a、进行探针的外清洗的清洗槽13、14。这些机构分别经由电磁阀与供给来自清洗用泵20的清洗水的流路60(第一流路)连接,被供给清洗水。另外,在探针的内清洗中,为了以比其他机构加压的状态供给清洗水,构成为来自流路60的清洗水在被加压泵52加压的状态下供给至探针。另外,为了调整流路60的压力,设有调整阀51的返回流路61设置在清洗用泵20与水箱50之间。
各机构按照预先决定的顺序(sequence)进行动作来执行自动分析装置的分析动作。清洗动作也被编入到自动分析装置的顺序中,在构成顺序的循环中在预定的定时打开电磁阀,由此清洗水被供给到进行清洗动作的各机构。
在图2所示的以往的流路结构中,为了使分析性能稳定,试剂探针、试样探针的清洗动作与有无探针的分注动作无关,按照每个循环在预定的定时实施。这是由于以下的理由。在自动分析装置中,为了提高吞吐量,优选尽可能地缩短循环时间。因此,试剂探针、试样探针、反应容器等的清洗期间设定为在1个循环中重叠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图2的流路结构中,由于从流路60分支地向各机构供给清洗水,因此根据对多个机构的清洗动作的重叠情况,无法以必要压力供给必要量的清洗水,有可能产生清洗不足。
因此,各机构的清洗动作的定时被设计成只要按照顺序的规定进行清洗动作就不会产生清洗不足,因此,即使不存在探针的分注动作而不需要探针的清洗,也无法停止向清洗槽供给清洗水。假设出于不需要对探针11a进行清洗这一理由而停止向清洗槽13供给清洗水。在该情况下,在顺序设计中电磁阀53要打开时,电磁阀53关闭,流路60的状态与顺序设计中的设想相比而改变。若电磁阀的开闭与设想不同,则例如会导致流路60的配管压力的变化、控制从流路60向进行清洗动作的其他机构供给清洗水的电磁阀的开闭定时的偏差,其结果是,探针、反应容器的清洗有可能变得不充分。
与此相对,图3A表示本实施例的流路结构。与图2的流路结构的不同点在于,为了使清洗水返回到水箱,设置有连接第一流路与水箱之间的第二流路,并且设置有用于是将清洗水的供给目的地切换为清洗槽还是切换为水箱的流路切换机构。具体而言,与控制清洗水向清洗槽13的供给的电磁阀SV1a对应地设置设有电磁阀SV1b的流路62(第二流路),与控制清洗水向清洗槽14的供给的电磁阀SV2a对应地设置设有电磁阀SV2b的流路63(第二流路)。在图3B中示出了表示主流路中的电磁阀SV1a、SV1b、SV2a、SV2b的1个循环中的动作的时序图。循环时间为T0,清洗槽13的清洗动作设定为从循环开始经过T1时间后开始,清洗槽14的清洗动作设定为从循环开始经过T2时间后开始,另外,无论哪个清洗槽的清洗时间均设定为时间t1
在图3B中示出了如下情况下的电磁阀动作:在循环1中,清洗槽13、14均进行探针的外清洗动作,在循环2中,仅清洗槽14进行探针的外清洗动作,在循环3中,仅清洗槽13进行探针的外清洗动作,在循环4中,清洗槽13、14均不进行探针的外清洗动作(在脉冲波形区间电磁阀打开)。根据该时序图可知,在不进行清洗槽13的清洗动作的情况下,电磁阀SV1a关闭,另一方面,电磁阀SV1b被控制为在与电磁阀SV1a相同的动作定时仅在相同期间打开(循环2、4)。同样地,在不进行清洗槽14的清洗动作的情况下,电磁阀SV2a关闭,另一方面,电磁阀SV2b被控制为在与电磁阀SV2a相同的动作定时仅在相同的期间打开(循环3、4)。此外,电磁阀SV1a和电磁阀SV1b或者电磁阀SV2a和电磁阀SV2b的端口的口径等相等,如果流路60的配管压力相等,则其流量相等。
这样,在不需要进行清洗槽的清洗动作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流路使清洗水返回到水箱50,由此不会无用地舍弃清洗水,并且使清洗水返回到水箱50的定时与在清洗动作时将清洗水供给到清洗槽的定时一致,由此无论有无清洗动作,都能够使流路60的循环期间中的配管压力的变动曲线相同,能够防止产生由清洗水量的偏差引起的分析数据的偏差等不良情况。
以下,对流路切换机构的具体结构例进行说明。
图4是由二通阀构成流路切换机构的例子。清洗所使用的清洗水储存于水箱100,通过清洗用泵101向与清洗槽111相连的流路102(第一流路)供给。向清洗槽111的清洗水的供给由二通电磁阀120控制。为了调整流路102的压力,在清洗用泵101与水箱100之间设置设有调整阀104的返回流路103。另外,设置有从流路102分支而与水箱100相连的、设有二通电磁阀121的流路105(第二流路)。若与图3A进行对照,则例如若清洗槽111为清洗槽13,则电磁阀SV1a相当于电磁阀120,电磁阀SV1b相当于电磁阀121。电磁阀120和电磁阀121在循环中互补地动作。即,在循环中的清洗槽111的清洗期间,根据探针的外清洗的实施,二通电磁阀120和二通电磁阀121中的任意一方打开,另一方关闭。
图5A是流路切换机构的另一结构例。在流路102中串联地设置二通电磁阀122和三通电磁阀123,在三通电磁阀123中,将供给口与流路102连接,将第一排出口OP1与清洗槽111连接,将第二排出口OP2与通向水箱100的流路105连接。另外,第一排出口OP1为常开(NO),第二排出口OP2为常闭(NC)。
图5B表示图5A的流路结构中的电磁阀的动作。在循环中的清洗槽111的清洗期间外,二通电磁阀122关闭,在清洗期间,二通电磁阀122打开。而且,在清洗期间内,在实施探针的外清洗时,第一排出口OP1打开(NO),第二排出口OP2关闭(NC),在不实施探针的外清洗时,第一排出口OP1关闭,第二排出口OP2打开。在本流路切换机构中,成为通过1个三通电磁阀来切换流路的结构,因此具有容易注意到阀的故障的发生的优点。
图6A是流路切换机构的另一结构例。使用三通电磁阀125,在三通电磁阀125中,将供给口与流路102连接,将第一排出口OP1与清洗槽111连接,将第二排出口OP2与通向水箱100的流路105连接。另外,第一排出口OP1、第二排出口OP2均为常闭(NC)。
图6B表示图6A的流路结构中的电磁阀的动作。在循环中的清洗槽111的清洗期间外,第一排出口OP1、第二排出口OP2均保持关闭(NC)。在清洗期间,在实施探针的外清洗时,第一排出口OP1打开,第二排出口OP2关闭(NC),在不实施探针的外清洗时,第一排出口OP1关闭(NC),第二排出口OP2打开。在本流路切换机构中,能够将用于切换流路的电磁阀设为1个,因此具有能够使流路结构简单的优点。
在存在多个清洗槽的图3A的流路结构中,在每个第二流路上设置有电磁阀。即使在采用图5A或者图6A的流路结构的情况下,在存在多个清洗槽的情况下,只要将图5A或者图6A所示的流路结构相对于流路102以及水箱100并列地设置即可。
然而,根据这些多个清洗槽的清洗动作的定时,能够使第二流路和设置于第二流路的电磁阀共用化而使流路结构简单化。以下,以存在4个清洗槽的情况为例,对将第二流路的电磁阀共用化的流路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7A是具有4个清洗槽111~114的情况下的流路结构的例子,4个清洗槽111~114的1个循环中的清洗动作如图7B所示的时序图的循环1那样进行。即,在1个循环中,4个清洗槽111~114的清洗期间不重叠。在该情况下,能够对4个清洗槽111~114共同地设置设有电磁阀SVR1的流路106(第二流路)。在该流路结构中,在4个清洗槽111~114的一部分清洗槽中不进行清洗动作的情况下,在该清洗槽的清洗期间,与不进行清洗动作的清洗槽对应的电磁阀SV1~4关闭,另一方面,电磁阀SVR1打开。例如,在图7B的时序图中,循环2表示清洗槽113不进行清洗动作的例子,循环3表示清洗槽111及清洗槽113不进行清洗动作的例子。
图7A是多个清洗槽中的清洗动作的定时均不重叠的例子,但在一部分清洗槽的清洗动作的定时重叠的情况下,能够根据该定时的重叠使第二流路共用化,使流路结构简单化。
图8A是具有4个清洗槽111~114的情况下的流路结构的例子,4个清洗槽111~114的1个循环中的清洗动作如图8B所示的时序图的循环1那样进行。即,在1个循环中,清洗槽111和清洗槽114的清洗期间一部分重叠,清洗槽112和清洗槽113的清洗期间与其他清洗槽的清洗期间不重叠。
在该情况下,通过设置与清洗期间重叠的清洗槽的数量相应的第二流路,清洗期间重叠的清洗槽能够使清洗水从不同的第二流路返回到水箱100。在图8A的流路结构中,对清洗槽111设置设有电磁阀SVR2的流路107(第二流路),对清洗槽112~清洗槽114共同地设置设有电磁阀SVR3的流路108(第二流路)。此外,在图8A中,清洗槽112和清洗槽113与流路108连接,但关于这些清洗期间不重叠的清洗槽,与流路107和流路108中的任一个连接都没有问题。
在该流路结构中,在4个清洗槽111~114的一部分清洗槽中不进行清洗动作的循环中,与不进行清洗动作的清洗槽对应的电磁阀SV1~SV4关闭,另一方面,在该清洗槽的清洗期间,对应的电磁阀SVR2或电磁阀SVR3打开。例如,在图8B的时序图中,循环2表示清洗槽114不进行清洗动作的例子,循环3表示清洗槽111及清洗槽114不进行清洗动作的例子。
在以上的流路切换机构中,将对阀的开闭进行打开/关闭(ON/OFF)控制的电磁阀用于清洗水的供给控制,但通过将能够控制阀的开闭度的电磁阀用于流路的切换控制,即使在清洗槽的清洗动作的定时重叠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流路结构简单化。
图9A是具有4个清洗槽111~114的情况下的流路结构的例子,4个清洗槽111~114的1个循环中的清洗动作如图9B所示的时序图的循环1那样进行(与图8B所示的时序图相同)。
在图9A的流路结构中,对于4个清洗槽111~114共同地设置设有电磁阀SVP1的流路109(第二流路),电磁阀SVP1是能够控制其开闭度的比例控制阀。在该流路结构中,在4个清洗槽111~114的一部分清洗槽中不进行清洗动作的情况下,关闭与不进行清洗动作的清洗槽对应的电磁阀SV1~4,另一方面,在该清洗槽的清洗期间打开电磁阀SVP1,并且根据清洗期间的重叠来控制其开闭度。例如,在图9B的时序图中,循环2是清洗槽112以及清洗槽114不进行清洗动作的例子,在清洗槽112以及清洗槽114的清洗期间,电磁阀SVP1以成为电磁阀SV4或者电磁阀SV2的流量的开闭度而打开。另一方面,循环3表示清洗槽111、清洗槽112以及清洗槽114不进行清洗动作的例子。在该情况下,在清洗槽111以及清洗槽114的清洗期间中的清洗动作相互不重叠的期间、或者清洗槽112的清洗期间,电磁阀SVP1以成为电磁阀SV1、电磁阀SV4或者电磁阀SV2的流量的开闭度而打开。另外,在清洗槽111以及清洗槽114的清洗动作相互重叠的清洗期间,电磁阀SVP1以其流量成为电磁阀SV1的流量与电磁阀SV4的流量之和的开闭度而打开。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包含各种变形例。例如,在图3A的流路结构的情况下,在任一个清洗槽都不进行清洗动作的循环中,进行在清洗槽13的清洗期间关闭电磁阀SV1b、打开电磁阀SV2b、在清洗槽14的清洗期间打开电磁阀SV1b、关闭电磁阀SV2b的控制,这也是由于流路60(第一流路)的配管压力曲线与在循环设计中设想的配管压力曲线不背离而变得可能。上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容易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说明的,并不限定于必须具备所说明的全部结构。另外,也能够将实施例的某个例子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例子的结构,或者添加其他例子的结构。
符号说明
1:反应盘,2:反应容器,3:清洗机构,4:分光光度计,5、6:搅拌机构,7、8:试剂分注机构,7a、8a:试剂探针,9:试剂盘,10:试剂瓶,11、12:试样分注机构,11a、12a:试样探针,13、14、30、31、32、33:清洗槽,15:试样容器,16:试样架,17:试样搬运机构,18:试剂用注射器,19:试样用注射器,20:清洗用泵,21:控制部,50、100:水箱,51、104:调整阀,52:加压泵,53、54、55、56、57、120、121、122、123、125:电磁阀,60、102:流路(第一流路),61、103:返回流路,62、63、105、106、107、108、109:流路(第二流路),111、112、113、114:清洗槽。

Claims (11)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分注机构,其具有探针,分注试剂或试样;
清洗槽,其通过清洗水对所述探针的外部进行清洗;
水箱,其贮存清洗水;
泵,其将贮存于所述水箱的清洗水通过第一流路供给至所述清洗槽;
流路切换机构,其切换是将清洗水通过所述第一流路供给至所述清洗槽,还是通过连接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水箱之间的第二流路使清洗水返回至所述水箱;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流路切换机构,
在构成自动分析装置的顺序的循环中,设定有通过所述第一流路向所述清洗槽供给清洗水并利用清洗水清洗所述探针的清洗期间,
在不进行所述探针的清洗的循环中,在所述清洗期间,所述控制部控制为通过所述流路切换机构使清洗水通过所述第二流路返回到所述水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切换机构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清洗槽之间的第一二通电磁阀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流路上的第二二通电磁阀,
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所述清洗期间,在进行所述探针的清洗的循环中,将所述第一二通电磁阀设为打开,将所述第二二通电磁阀设为关闭,在不进行所述探针的清洗的循环中,将所述第一二通电磁阀设为关闭,将所述第二二通电磁阀设为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切换机构具有:二通电磁阀,其设置于所述第一流路;以及三通电磁阀,其供给口与所述第一流路连接,第一排出口与所述清洗槽连接,第二排出口与所述第二流路连接,
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所述清洗期间外将所述二通电磁阀设为关闭,在所述清洗期间将所述二通电磁阀设为打开,并且,在所述清洗期间,在进行所述探针的清洗的循环中,将所述第一排出口设为打开,将所述第二排出口设为关闭,在不进行所述探针的清洗的循环中,将所述第一排出口设为关闭,将所述第二排出口设为打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切换机构具有:三通电磁阀,其供给口与所述第一流路连接,第一排出口与所述清洗槽连接,第二排出口与所述第二流路连接,所述第一排出口和所述第二排出口均为常闭,
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所述清洗期间,在进行所述探针的清洗的循环中,将所述第一排出口设为打开,将所述第二排出口设为关闭,在不进行所述探针的清洗的循环中,将所述第一排出口设为关闭,将所述第二排出口设为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分析装置具有多个所述清洗槽,
与多个所述清洗槽对应地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流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分析装置具有多个所述清洗槽,
与多个所述清洗槽对应地共用地设置有所述第二流路,
在构成自动分析装置的顺序的循环中,共用地设置有所述第二流路的多个所述清洗槽的所述清洗期间不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分析装置具有包含第一清洗槽和第二清洗槽的多个所述清洗槽,
在构成自动分析装置的顺序的循环中,所述第一清洗槽的所述清洗期间与所述第二清洗槽的所述清洗期间具有重叠,
与所述第一清洗槽对应的所述第二流路和与所述第二清洗槽对应的所述第二流路是不同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分析装置具有多个所述清洗槽,
与多个所述清洗槽对应地共用地设置有所述第二流路,
所述流路切换机构具有设置于所述第二流路且能够控制开闭度的电磁阀,
在构成自动分析装置的顺序的循环中,共用地设置有所述第二流路的多个所述清洗槽的所述清洗期间中具有重叠的期间,
在所述清洗期间具有重叠的多个所述清洗槽均不进行所述探针的清洗的循环中,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清洗期间的重叠来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闭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分析装置具有:清洗机构,其清洗反应容器,该反应容器被分注试样或试剂,
所述清洗机构通过所述第一流路被供给贮存于所述水箱的清洗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分析装置具有:加压泵,其对来自所述第一流路的清洗水进行加压,供给至所述探针,
通过由所述加压泵加压后的清洗水来清洗所述探针的内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泵与所述水箱之间具有设置有调整阀的返回流路,对所述第一流路的压力进行调整。
CN202080071504.6A 2019-10-18 2020-10-07 自动分析装置 Pending CN1145561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91362 2019-10-18
JP2019191362 2019-10-18
PCT/JP2020/037971 WO2021075324A1 (ja) 2019-10-18 2020-10-07 自動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6111A true CN114556111A (zh) 2022-05-27

Family

ID=75537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1504.6A Pending CN114556111A (zh) 2019-10-18 2020-10-07 自动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12018A1 (zh)
EP (1) EP4047373A4 (zh)
JP (1) JPWO2021075324A1 (zh)
CN (1) CN114556111A (zh)
WO (1) WO202107532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54851U (ja) * 1982-10-04 1984-04-1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試料の簡易測定装置
JPH0259673A (ja) * 1988-08-26 1990-02-28 Hitachi Ltd サンプリング装置
JPH04335157A (ja) * 1991-05-10 1992-11-24 Toshiba Corp 自動化学分析装置
JP3035393B2 (ja) * 1991-10-15 2000-04-24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固体表面の電荷を利用した洗浄方法
JPH06130072A (ja) * 1992-10-14 1994-05-13 Hitachi Ltd 自動分析装置
US5480809A (en) * 1994-07-27 1996-01-02 Mcgill Universit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al of residual interfering nebulized sample
JP3436095B2 (ja) * 1997-09-18 2003-08-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自動分析装置
JP3128793U (ja) * 2006-11-06 2007-01-25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分注装置
JP2009080035A (ja) * 2007-09-26 2009-04-16 Olympus Corp 分析装置
JP2009162622A (ja) * 2008-01-07 2009-07-23 Olympus Corp 分析装置および管理方法
JP2011007524A (ja) * 2009-06-23 2011-01-13 Beckman Coulter Inc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の精製水管理方法
JP5705579B2 (ja) * 2011-02-18 2015-04-22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分析装置
JP2016121923A (ja) 2014-12-24 2016-07-07 株式会社東芝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7096763A (ja) * 2015-11-24 2017-06-01 東芝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自動分析装置
JP6664977B2 (ja) * 2016-01-28 2020-03-13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9074311A (ja) * 2016-02-19 2019-05-16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注プローブの洗浄方法
WO2018055931A1 (ja) * 2016-09-23 2018-03-29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47373A1 (en) 2022-08-24
JPWO2021075324A1 (zh) 2021-04-22
US20240012018A1 (en) 2024-01-11
WO2021075324A1 (ja) 2021-04-22
EP4047373A4 (en) 2023-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02742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4110101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US11131682B2 (en) Automatic analyzer
JP6877520B2 (ja) 体外診断分析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20180128847A1 (en) Automatic analyzer
US11506678B2 (en) Automatic analysis apparatus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for
JPWO2012105398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WO2017141627A1 (ja)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注プローブの洗浄方法
JP2017015452A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4206380A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1033426A (ja)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6161295A (ja)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試料希釈攪拌方法
CN114556111A (zh) 自动分析装置
JP2010071897A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2021926A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07835942B (zh) 自动分析装置及液体容器
WO2021005835A1 (ja)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の運転方法
US20220341956A1 (en) Automatic analyzer
EP3971583A1 (en) Automatic analyzing device
JP6850155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H10104240A (ja) 生化学自動分析装置のプローブ洗浄機構
EP3842809B1 (en)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and automatic analysis system
WO2024034381A1 (ja)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洗浄液量の調整方法
CN117716242A (zh) 自动分析装置以及自动分析装置用供水罐
WO2022196157A1 (ja)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その流路確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