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55410B - 引导系统以及电梯系统 - Google Patents

引导系统以及电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55410B
CN114455410B CN202110286444.6A CN202110286444A CN114455410B CN 114455410 B CN114455410 B CN 114455410B CN 202110286444 A CN202110286444 A CN 202110286444A CN 114455410 B CN114455410 B CN 1144554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unit
display panel
imag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864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55410A (zh
Inventor
谷山健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455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554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554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554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 B66B3/002Indicators
    • B66B3/006Indicators for guiding passengers to their assigned elevator c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23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i.e. lay-o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46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61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between the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and remote or mobile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2Devices monitoring the users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37Performance analy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10Details with respect to the type of call input
    • B66B2201/102Up or down call inp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03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by real-time traffic dat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3Wherein the call is registered through physical contact with the elevator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引导系统以及电梯系统。即使针对多个利用者也能够并行显示引导各个利用者的引导信息。引导系统具备显示面板、第1摄像装置、第1利用者检测部、附近设定部、生成部以及显示控制部。第1利用者检测部从第1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中检测显示面板的前方的利用者。附近设定部根据第1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来检测显示面板映出的被检测出的利用者的像的位置。附近设定部以检测出的位置为基准来设定显示面板上的该利用者的附近位置。生成部生成要对被检测出的利用者显示的引导信息。显示控制部使生成部对该利用者生成的引导信息在显示面板上显示于附近设定部所设定的利用者的附近位置。

Description

引导系统以及电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引导系统以及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电梯系统的例子。在该电梯系统中,在摄像装置所拍摄的利用者的图像被认证时,会在显示该利用者的图像的显示监视器显示该利用者的目的地楼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769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电梯系统中,利用者的站立位置被指定为脸部映出于画面中央的位置。因此,该电梯系统无法对多个利用者同时显示引导各个利用者的引导信息。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提供即使针对多个利用者也能够同时显示引导各个利用者的引导信息的引导系统以及电梯系统。
本发明的引导系统具备:显示面板,其映出前方的利用者的像,进行朝向前方的利用者的显示;第1摄像装置,其拍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前方的利用者;第1利用者检测部,其从所述第1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中检测利用者;附近设定部,其根据所述第1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来检测在所述显示面板映出的由所述第1利用者检测部检测出的利用者的像的位置,以检测出的位置为基准来设定所述显示面板上的该利用者的附近位置;生成部,其生成要对由所述第1利用者检测部检测出的利用者显示的引导信息;以及显示控制部,其使所述生成部针对该利用者生成的引导信息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于所述附近设定部所设定的利用者的附近位置。
本发明的电梯系统具备:上述引导系统;多个电梯,它们分别在多个楼层之间输送利用者;运行管理部,其对利用者的呼梯分配所述多个电梯中的任意电梯;登记装置,其从前方的利用者受理呼梯登记的输入;第2摄像装置,其拍摄位于所述登记装置的前方的利用者;第2利用者检测部,其从所述第2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中检测利用者;存储部,其将由所述第2利用者检测部检测出的利用者的图像以及所述登记装置所受理的该利用者的呼梯信息对应起来进行存储;以及判定部,其判定由所述第1利用者检测部检测出的利用者以及所述存储部存储有图像的利用者是否为同一人,所述生成部将由所述第1利用者检测部检测出的利用者确定为所述存储部存储有图像的利用者中、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同一人的利用者,根据与该利用者的图像对应地由所述存储部存储的呼梯信息,生成表示所述运行管理部从所述多个电梯中分配给该利用者的呼梯的电梯的信息作为要对该利用者显示的引导信息。
本发明的电梯系统具备:上述引导系统;多个电梯,它们分别在多个楼层之间输送利用者;运行管理部,其决定所述多个电梯中分配给利用者的呼梯的电梯;通信部,其从利用者持有的终端装置接收该利用者的图像以及该利用者的呼梯信息;存储部,其将所述通信部接收到的利用者的图像以及该利用者的呼梯信息对应起来进行存储;以及判定部,其判定由所述第1利用者检测部检测出的利用者以及所述存储部存储有图像的利用者是否为同一人,所述生成部将由所述第1利用者检测部检测出的利用者确定为所述存储部存储有图像的利用者中、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同一人的利用者,根据与该利用者的图像对应地由所述存储部存储的呼梯信息,生成表示所述运行管理部从所述多个电梯中分配给该利用者的呼梯的电梯的信息作为要对该利用者显示的引导信息。
发明效果
如果是本发明的引导系统或电梯系统,则即使针对多个利用者也能够并行显示引导各个利用者的引导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引导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引导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引导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硬件结构图。
图4是实施方式2的引导系统的结构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引导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引导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7是应用了实施方式3的电梯系统的建筑物的概要图。
图8是实施方式3的登记装置的主视图。
图9是实施方式3的电梯系统的结构图。
图10是示出在实施方式3的电梯系统中显示的引导信息的例子的图。
图11是示出在实施方式3的电梯系统中显示的引导信息的例子的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电梯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电梯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4是实施方式4的电梯系统的结构图。
标号说明
1:引导系统;2、2a、2b、2c、2d、2e、2f:利用者;3:显示面板;4:第1摄像装置;5:引导装置;6:显示控制部;7:第1利用者检测部;8:附近设定部;9:生成部;10:视线检测部;11:输入装置;12:第2摄像装置;13:第2利用者检测部;14:存储部;15:判定部;16:电梯系统;17:井道;18:电梯;19:登记装置;20:中央控制装置;21:引导处理部;22:运行管理部;23:轿厢;24:控制盘;25:通知装置;26:输入操作部;27:显示画面;28:第1存储部;29:第2存储部;30:分配决定部;31:分配变更部;32:通信部;33:终端装置;100a:处理器;100b:存储器;200:专用硬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在各个附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适当简化或者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引导系统1的结构图。
引导系统1应用于设施。应用了引导系统1的设施例如是居住设施、商业设施、住宿设施、办公楼、公共设施或综合设施等。设施的利用者2例如包括设施的居住者、访客、住宿者或从业人员等。在该例子中,设施例如是包括宾馆区域、商业区域、餐饮区域以及办公区域等的综合设施。
引导系统1是对设施中的利用者2的移动等进行引导的系统。引导系统1具备显示面板3、第1摄像装置4和引导装置5。
显示面板3例如安装于设施的建筑物。显示面板3例如安装在设施的建筑物的壁面等处。显示面板3是朝向显示面板3的前方进行显示的装置。显示面板3例如是大型显示器等。这里,将从前方观察显示面板3时的朝向显示面板3的前面的左侧称为显示面板3的左侧。此外,将从前方观察显示面板3时的朝向显示面板3的前面的右侧称为显示面板3的右侧。
第1摄像装置4是拍摄位于显示面板3前方的利用者2的装置。第1摄像装置4安装在能够从正面拍摄位于显示面板3前方的利用者2的位置。第1摄像装置4例如设置在安装有显示面板3的壁面。或者,第1摄像装置4例如也可以设置在与安装有显示面板3的壁面相连的顶棚等处。第1摄像装置4将利用者2的图像例如拍摄为动态图像。
引导装置5是在设施中进行与设施的利用者2的引导有关的信息处理的装置。引导装置5例如是设置于设施的1台或多台服务器装置等。或者,引导装置5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搭载于显示面板3或第1摄像装置4等引导系统1的其他装置。引导装置5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搭载于设置在设施外部的服务器装置。引导装置5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搭载于例如云服务上的虚拟服务器。引导装置5具备显示控制部6、第1利用者检测部7、附近设定部8、生成部9以及视线检测部10。
显示控制部6是进行显示于显示面板3的信息的控制的部分。显示控制部6例如搭载有如下功能:将第1摄像装置4所拍摄的图像加工为要显示于显示面板3的图像。这里,显示控制部6进行的加工例如包括第1摄像装置4所拍摄的图像的移动、放大、缩小、旋转、反转、变形以及截取等变换。在该例子中,显示控制部6以使得从前方观察显示面板3的利用者2在显示面板3能够如照镜子那样看到自身的图像的方式来进行图像的加工。显示于显示面板3的显示控制部6进行加工后的利用者2的图像是在显示面板3映出的利用者2的像的例子。
第1利用者检测部7是从第1摄像装置4所拍摄的图像中检测一个或多个利用者2的部分。第1利用者检测部7通过图像识别等方法来进行利用者2的检测。第1利用者检测部7从第1摄像装置4所拍摄的图像中截取出包含检测出的利用者2的图像的区域并进行保持。另外,在第1摄像装置4所拍摄的图像中,不一定必须拍摄到利用者2的全身。例如,在第1利用者检测部7通过人脸识别等来检测利用者2的情况下,在第1摄像装置4所拍摄的图像中只要拍摄到利用者2的脸部即可。
附近设定部8是针对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来设定显示面板3中的该利用者2的附近位置的部分。利用者2的附近位置是以在显示面板3映出的该利用者2的像的位置为基准的位置。利用者2的附近位置例如是在显示面板3映出的该利用者2的像的位置的上方、距在显示面板3映出的该利用者2的像的位置预先设定范围的距离的位置等。利用者2的附近位置被设定为追随该利用者2的移动而移动。附近设定部8搭载有如下功能:根据第1摄像装置4所拍摄的图像来检测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映出于显示面板3的像的位置。例如,附近设定部8针对在第1摄像装置4所拍摄的图像中检测出的利用者2在该图像中的位置进行与显示控制部6在图像加工中进行的变换同样的变换,由此检测出该利用者2的像的位置。附近设定部8也可以根据针对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截取并保持的区域的图像来设定该利用者2的附近位置。
生成部9是生成要对利用者2显示的引导信息的部分。对利用者2的引导信息是对该利用者2的移动等进行引导的信息。对利用者2的引导信息例如是表示该利用者2朝向目的地的方向、该利用者2到目的地的路径或者该利用者2到目的地的移动手段等的信息等。生成部9也可以对利用者2生成多个引导信息。在该例子中,生成部9搭载有如下功能:根据第1摄像装置4所拍摄的图像来检测利用者2的属性。利用者2的属性例如根据从该利用者2的图像中提取的特征量等来检测。这里,利用者2的属性例如包含利用者2的年龄、性别或服装种类等。这时,生成部9根据检测出的利用者2的属性来估计该利用者2的目的地。之后,生成部9生成向估计出的目的地进行引导的引导信息。生成部9在检测出多个利用者2的属性的情况下,也可以针对各个属性生成引导信息。生成部9也可以根据针对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截取并保持的区域的图像生成对该利用者2的引导信息。
视线检测部10是检测利用者2的视线的部分。视线检测部10例如根据第1摄像装置4拍摄的图像来检测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的视线。视线检测部10例如也可以根据利用者2的脸部的朝向等来检测视线。视线检测部10搭载有如下功能:判定利用者2的视线是否朝向显示面板3。附近设定部8也可以根据针对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截取并保持的区域的图像来检测该利用者2的视线。
接着,对引导系统1中的利用者2的引导例进行说明。
第1利用者检测部7从第1摄像装置4拍摄的图像中检测利用者2。在该例子中,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在显示面板3的左侧着便装的男性利用者2a、以及在显示面板3的右侧着商务套装的女性利用者2b这两个利用者2。显示面板3根据显示控制部6的控制,将显示面板3的左侧的利用者2a的像映出在显示面板3的左侧与该利用者2a相对的位置。显示面板3根据显示控制部6的控制,将显示面板3的右侧的利用者2b的像映出在显示面板3的右侧与该利用者2b相对的位置。在该例子中,在显示面板3的中央显示有设施的楼层图。显示面板3例如也可以显示向利用者2示出“楼层引导镜”等引导系统1的功能的信息。
视线检测部10检测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各个利用者2的视线。在该例子中,视线检测部10判定为显示面板3的左侧的利用者2a的视线朝向显示面板3。此外,视线检测部10判定为显示面板3的右侧的利用者2b的视线朝向显示面板3。
生成部9将服装“便装”检测为显示面板3的左侧的利用者2a的属性。生成部9根据检测出的属性,将该利用者2a的目的地估计为商业区域。这时,生成部9生成包含目的地名称“商业区域”的引导信息作为针对该利用者2a的引导信息。此外,生成部9将服装“商务”检测为显示面板3的右侧的利用者2b的属性。生成部9根据检测出的属性,将该利用者2b的目的地估计为办公区域。这时,生成部9生成包含目的地名称“办公室”的引导信息作为针对该利用者2b的引导信息。这里,生成部9所生成的引导信息包含楼层图上的指示目的地的位置的线。此外,生成部9所生成的引导信息包含示出从当前位置到目的地的方向的箭头。这里,生成部9也可以根据当前时间段来估计利用者2的目的地。例如,生成部9也可以在午餐时间段将利用者2的目的地估计为餐饮区域。生成部9在针对利用者2估计多个目的地时,生成多个引导信息。此外,生成部9设定引导信息的显示参数。显示参数例如包含显示的大小以及显示的颜色等。
附近设定部8将显示面板3左侧的利用者2a的像的位置检测为显示面板3的左侧位置。附近设定部8以检测出的位置为基准,将该利用者2a的附近位置设定在该利用者2a的像的上方。附近设定部8将显示面板3右侧的利用者2b的像的位置检测为显示面板3的左侧位置。附近设定部8以检测出的位置为基准,将该利用者2b的附近位置设定在该利用者2b的像的上方。利用者2的附近位置例如也可以以该利用者2的像中的脸部的位置为基准来设定。
显示控制部6针对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各个利用者2,使生成部9所生成的引导信息显示在显示面板3的附近设定部8所设定的附近位置。例如,显示控制部6针对各个利用者2,以使得生成部9所生成的引导信息与附近设定部8所设定的附近位置重叠的方式来进行显示于显示面板3的图像的加工。由此,显示加工后的图像的显示面板3在利用者2的像附近显示针对该利用者2的引导信息。这里,也可以是,当存在视线检测部10判定为视线未朝向显示面板3的利用者2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6将针对该利用者2的引导信息从要显示于显示面板3的引导信息中除外。在该例子中,由于显示面板3左侧的利用者2a的视线朝向显示面板3,因此针对该利用者2a的引导信息被显示于显示面板3。此外,由于显示面板3右侧的利用者2b的视线朝向显示面板3,因此针对该利用者2b的引导信息被显示于显示面板3。例如,当存在视线不朝向显示面板3但在显示面板3的前方通行的设施的利用者2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6即使在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该利用者2的情况下,也不使显示面板3显示针对该利用者2的引导信息。
这里,在针对一个利用者2生成多个引导信息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6例如每隔预先设定的时间对所生成的多个引导信息进行切换而使其显示于显示面板3。或者,显示控制部6也可以使所生成的多个引导信息同时显示于显示面板3。
接着,使用图2对引导系统1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引导系统1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在步骤S201中,第1摄像装置4拍摄位于显示面板3前方的利用者2的图像。之后,引导系统1的动作进入步骤S202。
在步骤S202中,显示控制部6判定第1利用者检测部7是否检测出利用者2。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6将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各个利用者2添加到要显示引导信息的对象中。之后,引导系统1的动作进入步骤S203。另一方面,在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引导系统1的动作进入步骤S206。
在步骤S203中,视线检测部10提取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中、视线未朝向显示面板3的利用者2。显示控制部6将由视线检测部10提取出的利用者2从要显示引导信息的对象中除外。之后,引导系统1的动作进入步骤S204。
在步骤S204中,生成部9针对作为要显示引导信息的对象的利用者2生成引导信息。之后,引导系统1的动作进入步骤S205。
在步骤S205中,附近设定部8针对作为要显示引导信息的对象的利用者2设定附近位置。之后,引导系统1的动作进入步骤S206。
在步骤S206中,显示控制部6进行要使显示面板3显示的图像的加工。显示控制部6所进行的图像加工包括以如下方式来进行的加工:使得从前方观察显示面板3的利用者2在显示面板3能够如照镜子那样看到自身的图像。此外,当存在作为要显示引导信息的对象的利用者2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6所进行的图像加工包括以针对该利用者2使引导信息与附近位置重叠的方式进行的加工。之后,引导系统1的动作进入步骤S207。
在步骤S207中,显示控制部6通过输出加工后的图像,而使该图像显示于显示面板3。之后,引导系统1的动作进入步骤S201。
另外,在步骤S201中,也可以不一定针对第1摄像装置4所拍摄的动态图像的全部帧进行从步骤S202到步骤S207的全部处理。例如,也可以是,在针对任意帧在步骤S204中生成引导信息之后,引导系统1针对紧跟在该帧之后的其他帧省略步骤S204。这时,也可以是,对于省略了步骤S204的帧,使用针对该帧之前的帧已经生成的引导信息。
这里,优选的是,为了使显示面板3看起来像全身镜,显示面板3的高度具有2m程度以上的高度。
如以上进行了说明的那样,实施方式1的引导系统1具备显示面板3、第1摄像装置4、第1利用者检测部7、附近设定部8、生成部9以及显示控制部6。显示面板3映出显示面板3前方的利用者2的像。显示面板3进行朝向显示面板3前方的利用者的显示。第1摄像装置4拍摄位于显示面板3前方的利用者2。第1利用者检测部7从第1摄像装置4所拍摄的图像中检测利用者2。附近设定部8根据第1摄像装置4所拍摄的图像来检测映出于显示面板3的、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的像的位置。附近设定部8以检测出的位置为基准来设定显示面板3上的该利用者2的附近位置。生成部9生成对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显示的引导信息。显示控制部6使生成部9针对该利用者2生成的引导信息在显示面板3上显示于附近设定部8所设定的利用者2的附近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针对利用者2的引导信息被显示在以显示面板3映出的利用者2的像为基准的位置。由于引导信息显示在利用者2自身的像的一侧,因此利用者2能够直观地判断出该引导信息是面向自身的信息。此外,即使显示有其他引导信息,也能够直观地判断出该其他引导信息不是面向自身的信息。因此,即使并行显示针对多个利用者2的引导信息,利用者2也能够容易地发现面向自身的信息。由此,利用者2的便利性提高。此外,引导信息显示在以利用者2的像为基准的位置。因此,即使在利用者2移动了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难以看到引导信息的情况。
此外,生成部9根据当前时间段生成对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显示的引导信息。
此外,生成部9根据第1摄像装置4所拍摄的图像来检测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的属性。生成部9根据检测出的属性生成对该利用者2显示的引导信息。
根据这样的结构,按每个利用者2显示的引导信息成为与利用者2的特性或状况等更为对应的信息。该情况下,利用者2的便利性提高。
此外,引导系统1具备视线检测部10。视线检测部10检测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的视线。显示控制部6从显示面板3的显示中将针对视线检测部10检测出的视线未朝向显示面板3的利用者2的引导信息除外。
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在存在经过显示面板3前方的设施的利用者2等的情况下,也不进行针对该利用者2的显示。由于不显示利用者2看不到的引导信息,因此在显示面板3不会显示必要程度以上的引导信息。因此,利用者2不易看漏面向自身的引导信息。此外,即使在引导信息存在变更的情况下,利用者2也容易注意到该变更。
另外,显示面板3例如也可以是前表面使用了半反射镜的反射镜标牌等。半反射镜可以是光的透射率以及反射率不同的装置。由显示面板3的前表面的半反射镜的反射形成的利用者2的像是在显示面板3映出的利用者2的像的另一例。这时,显示面板3利用在半反射镜的后方发光的监视器等,通过由透过半反射镜的光形成的图像而向利用者2显示引导信息。此外,附近设定部8也可以搭载有如下功能:根据第1摄像装置4所拍摄的图像来检测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相对于显示面板3的实际位置。这时,附近设定部8也可以根据检测出的实际的利用者2的位置来检测该利用者2映在显示面板3的像的位置。引导装置5也可以具备多个第1摄像装置4。附近设定部8也可以根据多个第1摄像装置4所拍摄的图像来检测利用者2的位置。
接着,使用图3对引导系统1的硬件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3是实施方式1的引导系统1的主要部分的硬件结构图。
引导系统1的各功能能够通过处理电路来实现。处理电路具备至少一个处理器100a和至少一个存储器100b。处理电路具备处理器100a以及存储器100b,或者,也可以是,具备至少一个专用硬件200作为它们的替代。
在处理电路具备处理器100a和存储器100b的情况下,引导系统1的各功能通过软件、固件、或者软件和固件的组合来实现。软件和固件中的至少一方被记述为程序。该程序存储在存储器100b中。处理器100a通过读出并执行存储于存储器100b的程序来实现引导系统1的各功能。
处理器100a也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装置、运算装置、微处理器、微计算机、DSP。存储器100b例如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闪存、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 Only Memory: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and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非易失性或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等构成。
在处理电路具备专用硬件200的情况下,处理电路例如通过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编程处理器、并行编程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
引导系统1的各功能能够分别通过处理电路来实现。或者,引导系统1的各功能也能够统一通过处理电路来实现。关于引导系统1的各功能,也可以是,通过专用硬件200实现一部分,通过软件或固件实现其他部分。这样,处理电路通过专用硬件200、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引导系统1的各功能。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2中,尤其对与在实施方式1中所公开的例子的不同点详细地进行说明。针对在实施方式2中不进行说明的特征,也可以采用在实施方式1中所公开的例子的任意特征。
图4是实施方式2的引导系统1的结构图。
在该例子中,引导系统1例如应用于机场等设施。引导系统1具备显示面板3、第1摄像装置4、输入装置11、第2摄像装置12以及引导装置5。
输入装置11是从前方的利用者2受理信息输入的装置。利用者2例如通过操作输入装置11来进行信息的输入。利用者2所进行的操作例如是通过触摸面板等来进行的航班的预约编号的输入等。或者,也可以是,利用者2通过使所有物接近输入装置11等来进行信息的输入。这时,输入装置11例如也可以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等从利用者2的所有物中读取信息。或者,也可以是,输入装置11例如从标示在利用者2的所有物上的一维条形码或二维码等编码图像中读取信息。利用者2的所有物例如是该利用者2的护照等。输入装置11例如是机票的自动售票机等。自动售票机是在从利用者2受理了有效信息的输入时,发行该利用者的机票的装置。
第2摄像装置12是拍摄位于输入装置11前方的利用者2的装置。第2摄像装置12安装在能够从正面拍摄位于输入装置11前方的利用者2的位置。第2摄像装置12例如设置在输入装置11的上方等处。或者,第2摄像装置12也可以嵌入于输入装置11自身。第2摄像装置12将利用者2的图像拍摄为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
引导装置5具备显示控制部6、第1利用者检测部7、附近设定部8、生成部9、第2利用者检测部13、存储部14和判定部15。引导装置5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搭载于显示面板3、第1摄像装置4、输入装置11或第2摄像装置12等引导系统1的其他装置。
第2利用者检测部13是从第2摄像装置2所拍摄的图像中检测利用者2的部分。第2利用者检测部13通过图像识别等方法来进行利用者2的检测。第2利用者检测部13从第2摄像装置12所拍摄的图像中截取出包含检测出的利用者2的图像的区域并保持。另外,在第2摄像装置12所拍摄的图像中,不一定必须拍摄利用者2的全身。例如,在第2利用者检测部13通过人脸识别等来检测利用者2的情况下,在第2摄像装置12所拍摄的图像中,只要拍摄到利用者2的脸部即可。
存储部14是存储信息的部分。在存储部14中,由第2利用者检测部13检测出的利用者2的图像、以及输入装置11从该利用者2受理的信息的关联信息被对应起来进行存储。存储部14所存储的图像例如是针对第2利用者检测部13检测出的利用者2截取并保持的区域的图像等。关联信息是与输入装置11所受理的信息相关联的信息。关联信息也可以是输入装置11所受理的信息本身。关联信息例如是与预约编号相关联的航班信息等。航班信息包含例如航班的航班号、航班的目的地、航班的登机口编号以及航班的出发时刻等。
判定部15是判定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以及存储部14中存储有图像的利用者2是否为同一人的部分。判定部15例如通过从面部图像中提取的特征量的比较等来进行是否为同一人的判定。判定部15不限于用于个人认证的方法,例如可以通过使用与被用于防范摄像装置等多个摄像装置间的同一人跟踪技术等同样的方法来进行是否为同一人的判定。
接着,对引导系统1中的利用者2的引导例进行说明。
当利用者2c对输入装置11进行航班的预约编号等信息的输入时,第2摄像装置12拍摄利用者2c。这时,第2利用者检测部13从第2摄像装置2所拍摄的图像中检测出利用者2c。此外,存储部14将由第2利用者检测部13截取出的利用者2c的图像以及与利用者2c所输入的预约编号相关联的航班信息关联起来进行存储。同样,当利用者2d对输入装置11进行信息的输入时,利用者2d的图像以及利用者2d所输入的信息的关联信息被存储于存储部14。
利用者2c收取所发行的机票而在设施内移动。之后,利用者2c在显示面板3的前方停步。利用者2c将视线朝向显示面板3。这时,利用者2d也同样地正在将视线朝向显示面板3。
第1摄像装置4拍摄利用者2c及利用者2d等位于显示面板3前方的利用者2的图像。第1利用者检测部7从第1摄像装置4所拍摄的图像中检测利用者2。在该例子中,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显示面板3左侧的利用者2c以及显示面板3右侧的利用者2d这两个利用者2。显示面板3根据显示控制部6的控制而将显示面板3左侧的利用者2c的像映出在显示面板3的左侧与该利用者2c相对的位置。显示面板3根据显示控制部6的控制而将显示面板3右侧的利用者2d的像映出在显示面板3的右侧与该利用者2d相对的位置。显示面板3例如也可以显示向利用者2示出“航班引导显示”等引导系统1的功能的信息。
判定部15针对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各个利用者2,判定在存储部14中存储有图像的利用者2中是否存在同一人。判定部15例如针对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各个利用者2,判定与存储部14中存储有图像的各个利用者2是否为同一人。在该例子中,判定部15针对利用者2c判定为在存储部14中存储有图像的利用者2中存在同一人。此外,判定部15针对利用者2d判定为在存储部14中存储有图像的利用者2中存在同一人。
生成部9读入与利用者2c的图像对应地存储于存储部14的关联信息。此外,生成部9读入与利用者2d的图像对应地存储于存储部14的关联信息。生成部9根据针对各个利用者2从存储部14读入的关联信息生成引导信息。引导信息可以包含作为关联信息的航班信息本身。引导信息例如包含航班的航班号、航班的目的地、航班的登机口编号以及航班的出发时刻等。
显示控制部6针对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各个利用者2,使生成部9所生成的引导信息显示在显示面板3的附近设定部8所设定的附近位置处。这里,也可以是,在有由判定部15判定为存储部14中存储有图像的利用者2中不存在同一人的利用者2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6将针对该利用者2的引导信息从要使显示面板3显示的引导信息中除外。在该例子中,由于利用者2c的图像存储于存储部14,因此针对该利用者2c的引导信息显示于显示面板3。此外,由于利用者2d的图像存储于存储部14,因此针对该利用者2d的引导信息显示于显示面板3。
这样,在引导系统1中,在输入装置11中的信息输入后,进行显示面板3上的引导信息的显示。输入装置11中的信息输入以及显示面板3上的引导信息显示不同步地动作。
接着,使用图5和图6对引导系统1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图5和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引导系统1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在图5中,示出针对输入装置11中的信息输入的引导系统1的动作例。
在步骤S501中,输入装置11判定是否存在来自利用者2的信息输入。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引导系统1的动作进入步骤S502。在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引导系统1的动作再次进入步骤S501。
在步骤S502中,输入装置11根据所输入的信息生成该信息的关联信息。例如,在关联信息是航班信息的情况下,输入装置11通过参照与所输入的预约编号对应地存储在未图示的航班预约数据库中的航班信息等生成关联信息。这里,在输入装置11是自动售票机的情况下,输入装置11根据所输入的信息来进行机票的发行等。之后,引导系统1的动作进入步骤S503。
在步骤S503中,第2摄像装置12拍摄位于输入装置11前方的利用者2的图像。之后,引导系统1的动作进入步骤S504。
在步骤S504中,输入装置11判定第2利用者检测部13是否检测出利用者2。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引导系统1的动作进入步骤S505。在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输入装置11丢弃所生成的关联信息。之后,引导系统1的动作进入步骤S501。
在步骤S505中,存储部14将由第2利用者检测部13检测出的利用者2的图像以及所生成的关联信息对应起来进行存储。之后,引导系统1的动作进入步骤S501。
在图6中,示出关于显示面板3的引导信息显示的引导系统1的动作例。
在步骤S601中,第1摄像装置4拍摄位于显示面板3前方的利用者2的图像。之后,引导系统1的动作进入步骤S602。
在步骤S602中,显示控制部6判定第1利用者检测部7是否检测出利用者2。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6将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各个利用者2添加到要显示引导信息的对象中。之后,引导系统1的动作进入步骤S603。另一方面,在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引导系统1的动作进入步骤S606。
在步骤S603中,判定部15提取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中的、同一人的图像未被存储于存储部14中的利用者2。显示控制部6将由判定部15提取出的利用者2从要显示引导信息的对象中除外。之后,引导系统1的动作进入步骤S604。
在步骤S604中,生成部9针对作为要显示引导信息的对象的利用者2生成引导信息。之后,引导系统1的动作进入步骤S605。
在步骤S605中,附近设定部8针对作为要显示引导信息的对象的利用者2设定附近位置。之后,引导系统1的动作进入步骤S606。
在步骤S606中,显示控制部6进行要使显示面板3显示的图像的加工。显示控制部6所进行的图像加工包括以如下方式来进行的加工:使得从前方观察显示面板3的利用者2能够如照镜子那样看到显示面板3上的自身的图像。此外,在存在作为要显示引导信息的对象的利用者2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6所进行的图像加工包括以针对该利用者2使引导信息与附近位置重叠的方式进行的加工。之后,引导系统1的动作进入步骤S607。
在步骤S607中,显示控制部6通过输出加工后的图像而使该图像显示于显示面板3。之后,引导系统1的动作进入步骤S601。
另外,关联信息有时包含航班的航班号等不能变更的固有信息、以及航班的登机口编号及航班的出发时刻等能够变更的信息。此外,引导信息有时包含从显示面板3到航班的登机口的方向等、根据显示面板3所设置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的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存储部14也可以仅将不能变更的固有信息作为关联信息进行存储。这时,生成部9例如也可以通过将作为关联信息读入的固有信息作为关键字,参照未图示的数据库等来根据关联信息生成引导信息。
此外,判定部15也可以使用在输入装置11的前方以外所拍摄的利用者2的图像来进行同一人的判定。例如,也可以是,在利用者2在有人的服务台办理登机手续的情况下,通过设置于服务台的摄像装置来拍摄该利用者2的图像。这时,存储部14也可以将由该摄像装置拍摄的利用者2的图像、以及由服务台的办事员输入的航班信息等关联信息对应起来进行存储。这时,判定部15也可以根据存储部14所存储的利用者2的图像、以及第1利用者检测部7针对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截取出的图像来进行是否是同一人的判定。这时,生成部9根据判定部15的判定来确定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生成部9根据存储部14所存储的关联信息,生成要对所确定的利用者2显示的引导信息。
此外,引导系统1也可以与实施方式1中的引导系统1同样地具备视线检测部10。
如以上进行了说明的那样,在实施方式2的引导系统1中,生成部9根据第1摄像装置4所拍摄的图像来确定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生成部9生成要对确定出的该利用者2显示的引导信息。
此外,引导系统1具备输入装置11、第2摄像装置12、第2利用者检测部13、存储部14以及判定部15。输入装置11从输入装置11的前方的利用者2受理信息的输入。第2摄像装置12拍摄位于输入装置11的前方的利用者2。第2利用者检测部13从第2摄像装置12所拍摄的图像中检测利用者2。存储部14将由第2利用者检测部13检测出的利用者2的图像、以及输入装置11从该利用者2受理的信息的关联信息对应起来进行存储。判定部15判定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以及存储部14中存储有图像的利用者2是否为同一人。生成部9将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确定为存储部14中存储有图像的利用者2中的、由判定部15判定为同一人的利用者2。生成部9根据与该利用者2的图像对应地由存储部14存储的关联信息,生成要对该利用者2显示的引导信息。
根据这样的结构,按每个利用者2显示的引导信息成为与各个利用者2对应的信息。由此来显示更准确且详细的引导信息。该情况下,利用者2的便利性提高。此外,在输入信息时拍摄用于利用者2的确定的图像的情况下,利用者2的图像摄影时刻和显示面板3显示引导信息的时刻接近。因此,第1利用者检测部7中的利用者2的检测精度提高。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3中,尤其对与在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2中所公开的例子的不同点详细地进行说明。对于在实施方式3中没有进行说明的特征,可以采用在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2中所公开的例子的任意特征。
图7是应用了实施方式3的电梯系统16的建筑物的概要图。
电梯系统16包括引导系统1。电梯系统16应用于设施。在设施的建筑物中设有多个楼层。在建筑物中设有井道17。井道17是在多个楼层的铅直方向上较长的空间。电梯系统16具备多个电梯18。各个电梯18是在多个楼层之间输送利用者2的装置。在该例子中,多个电梯18具备多个下方电梯和多个上方电梯。各个下方电梯是在换乘楼层以及换乘楼层的下方的楼层输送利用者2的电梯18。这里,换乘楼层是多个楼层中的位于建筑物的中间部的楼层。各个上方电梯是在换乘楼层以及换乘楼层的上方的楼层输送利用者2的电梯18。
电梯系统16具备登记装置19和中央控制装置20。
登记装置19是从前方的利用者2受理呼梯登记的输入的装置。电梯系统16可以具备多个登记装置19。在该例子中,电梯系统16具备设置于门厅层的登记装置19和设置于换乘楼层的登记装置19。在该例子中,登记装置19所受理的利用者2的呼梯包含利用者2对目的地楼层的指定。此外,该呼梯的出发楼层是设有利用者2进行了该呼梯登记操作的登记装置19的楼层。登记装置19是相当于实施方式2中的输入装置11的装置。
中央控制装置20例如是组群管理装置等。中央控制装置20与各个电梯18连接。中央控制装置20具备引导处理部21和运行管理部22。引导处理部21是在设施中进行与电梯系统16的利用者2的引导有关的信息处理的部分。引导处理部21是相当于实施方式2中的引导装置5的部分。运行管理部22是管理各个电梯18的运行的部分。运行管理部22进行对由利用者2通过登记装置19登记的呼梯分配任意电梯18的处理等。
各个电梯18具备轿厢23和控制盘24。轿厢23是通过乘载着利用者2在井道17中行驶来进行该利用者2的输送的装置。控制盘24是进行轿厢23的行驶以及轿厢23的门开闭等的控制的部分。各个电梯18的控制盘24以响应被分配给该电梯18的呼梯的方式来控制轿厢23的行驶。控制盘24例如使轿厢23行驶至利用者2的呼梯的出发楼层。控制盘24在该利用者2乘坐轿厢23之后,使轿厢23朝向该呼梯的目的地楼层行驶。
电梯系统16中包含的引导系统1具备显示面板3、第1摄像装置4以及通知装置25。通知装置25是利用语音来进行对位于显示面板3前方的利用者2的通知的装置。在该例子中,通知装置25与显示面板3成为一体。或者,通知装置25也可以在显示面板3的上方等处与显示面板3分离地配置。引导系统1也可以具备多个显示面板3、第1摄像装置4以及通知装置25的组。在该例子中,引导系统1具备:设置于门厅层的显示面板3、第1摄像装置4以及通知装置25;以及设置于换乘楼层的显示面板3、第1摄像装置4以及通知装置25。
图8是实施方式3的登记装置19的主视图。
登记装置19例如配置在乘降电梯18的轿厢23的层站或者离开层站的位置。登记装置19具备输入操作部26和显示画面27。输入操作部26例如是数字键式按钮。输入操作部26例如是用于利用者2指定目的地楼层的按钮。显示画面27是在运行管理部22对所登记的利用者2的呼梯分配了任意电梯18时,向该利用者2显示表示该电梯18的信息的画面。显示画面27所显示的信息例如包含被分配了呼梯的电梯18的编号。例如,在以3层为目的地楼层的利用者2的呼梯被分配了A号机的电梯18时,显示画面27进行“3→A”等的显示。
电梯系统16中包含的引导系统1具备第2摄像装置12。第2摄像装置12是拍摄位于登记装置19前方的利用者2的装置。第2摄像装置12安装在能够从正面拍摄位于登记装置19前方的利用者2的位置。在该例子中,第2摄像装置12嵌入于登记装置19自身。或者,第2摄像装置12例如也可以设置于登记装置19的上方等。第2摄像装置12将利用者2的图像拍摄为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
图9是实施方式3的电梯系统16的结构图。
引导处理部21具备显示控制部6、第1利用者检测部7、附近设定部8、生成部9、视线检测部10、第2利用者检测部13、第1存储部28以及判定部15。引导处理部21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搭载于显示面板3、第1摄像装置4、登记装置19或第2摄像装置12等引导系统1的其他装置。
第1存储部28是存储信息的部分。在第1存储部28中,对应地存储有由第2利用者检测部13检测出的利用者2的图像以及标识符。第1存储部28所存储的图像例如是针对第2利用者检测部13检测出的利用者2截取并保持的区域的图像等。标识符是在利用者2每次登记呼梯时发行的唯一的信息。
运行管理部22具备第2存储部29、分配决定部30和分配变更部31。
在第2存储部29中,对应地存储有登记装置19所受理的利用者2的呼梯信息以及标识符。这里,标识符是与和该利用者2的图像对应地存储在第1存储部28中的标识符相同的信息。即,第1存储部28以及第2存储部29通过标识符来对应地存储有利用者2的图像以及该利用者2的呼梯信息。利用者2的呼梯信息是相当于实施方式2中的关联信息的信息。因此,第1存储部28以及第2存储部29合起来得到的部分相当于实施方式2中的存储部14。
分配决定部30进行如下处理等:从多个电梯18中决定要分配给通过登记装置19等登记的利用者2的呼梯的电梯18。分配决定部30根据已经登记的其他呼梯的状况、以及从各个电梯18的控制盘24取得的轿厢23的行驶状态等来决定以能够提高运行效率等的方式分配给呼梯的电梯18。
例如,在呼梯的出发楼层以及目的地楼层均为换乘楼层或者换乘楼层下方的楼层的情况下,当该呼梯被登记时,分配决定部30从下方电梯中决定要分配给该呼梯的电梯18。例如,在呼梯的出发楼层以及目的地楼层均为换乘楼层或者换乘楼层上方的楼层的情况下,当该呼梯被登记时,分配决定部30从上方电梯中决定要分配给该呼梯的电梯18。或者,存在如下情况:呼梯的出发楼层是换乘楼层下方的楼层、并且呼梯的目的地楼层是换乘楼层上方的楼层。该情况下,例如在该呼梯被登记时,分配决定部30从下方电梯中决定要分配给从该呼梯的出发楼层到换乘楼层的服务的电梯18。并且,例如在该呼梯被登记时,分配决定部30从上方电梯中决定要分配给从该呼梯的换乘楼层到目的地楼层的服务的电梯18。或者,也可以是,分配决定部30在被分配了利用者2的呼梯的下方电梯到达换乘楼层之后,从上方电梯中决定要分配给从该呼梯的换乘楼层到目的地楼层的服务的电梯18。这时,也可以是,分配决定部30在被分配了利用者2的呼梯的下方电梯到达换乘楼层之前,不决定要分配给从该呼梯的换乘楼层到目的地楼层的服务的电梯18。分配决定部30在下降运转的情况下也与这样的上升运转的情况同样地决定要分配给呼梯的电梯18。
分配变更部31是使分配决定部30变更已被分配给利用者2的呼梯的电梯18的部分。分配变更部31通过向分配决定部30发送变更请求而使已被分配给呼梯的电梯18变更。
这时,分配决定部30也可以不一定依照变更请求。例如,分配决定部30也可以判定是否允许分配变更。分配决定部30例如在利用者2的视线朝向显示面板3的情况下,允许对该利用者2的呼梯的分配变更。另一方面,分配决定部30例如在利用者2的视线未朝向显示面板3的情况下,拒绝对该利用者2的呼梯的分配变更。此外,也可以是,分配决定部30在由于分配变更而存在其他利用者2的等待时间变长等不良影响的情况下等,无论利用者2的视线如何,不进行分配变更。分配决定部30例如通过将已登记的呼梯暂时取消之后进行重新登记等来进行对与请求变更的时刻的状况对应的分配变更。
接着,使用图10对电梯系统16中的利用者2的引导例进行说明。
图10是示出在实施方式3的电梯系统16中显示的引导信息的例子的图。
在利用者2e进行指定目的地楼层的呼梯登记操作时,登记装置19将所登记的呼梯信息发送给分配决定部30。分配决定部30根据电梯系统16的状况来决定要分配给所登记的呼梯的电梯18。分配决定部30将已分配给呼梯的电梯18的信息发送给登记装置19。登记装置19根据从分配决定部30接收到的信息,使表示已被分配给利用者2的呼梯的电梯18的信息显示于显示画面27。
此外,分配决定部30将决定了要分配的电梯18的利用者2的呼梯信息输出至第2存储部29。这里所输出的呼梯信息包括已被分配给该呼梯的电梯18的信息以及该呼梯的目的地楼层的信息等。第2存储部29在从分配决定部30受理了呼梯信息时,发行唯一的标识符。第2存储部29将所发行的标识符以及所受理的呼梯信息对应起来进行存储。第2存储部29将所发行的标识符输出至第1存储部28。
登记装置19在从分配决定部30接收到已被分配给利用者2的呼梯的电梯18的信息时,使第2摄像装置12拍摄利用者2e。这时,第2利用者检测部13从第2摄像装置2所拍摄的图像中检测利用者2e。此外,第1存储部28将第2利用者检测部13截取出的利用者2e的图像、以及从第2存储部29输出的标识符对应起来进行存储。另外,第2摄像装置12也可以不依赖于呼梯登记等的状况而继续进行摄影。这时,第2摄像装置12也可以例如根据来自第2利用者检测部13等的请求而输出所拍摄的图像。
同样,在利用者2f进行呼梯登记操作时,进行对该呼梯的分配、第1存储部28对利用者2f的图像及标识符的存储、以及第2存储部29对该呼梯信息及标识符的存储。
利用者2e在显示画面27中确认已被分配了呼梯的电梯18之后,在设施内朝向该电梯18的层站移动。之后,如图10所示,利用者2e在显示面板3的前方停步。利用者2e将视线朝向显示面板3。这时,利用者2f也同样地正在将视线朝向显示面板3。
第1摄像装置4拍摄利用者2e及利用者2f等位于显示面板3前方的利用者2的图像。第1利用者检测部7从第1摄像装置4所拍摄的图像中检测利用者2。在该例子中,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显示面板3左侧的利用者2e以及显示面板3右侧的利用者2f这两个利用者2。显示面板3根据显示控制部6的控制将显示面板3左侧的利用者2e的像映出在显示面板3左侧与该利用者2e相对的位置。显示面板3根据显示控制部6的控制将显示面板3右侧的利用者2f的像映出在显示面板3右侧与该利用者2f相对的位置。显示面板3例如也可以显示“分配号机引导板”等向利用者2示出电梯系统16中包含的引导系统1的功能的信息。
视线检测部10检测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各个利用者2的视线。在该例子中,视线检测部10判定为利用者2e的视线朝向显示面板3。此外,视线检测部10判定为利用者2f的视线朝向显示面板3。视线检测部10提取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中、视线未朝向显示面板3的利用者2。显示控制部6将由视线检测部10提取出的利用者2从要显示引导信息的对象中除外。
判定部15在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利用者2时,取得第1存储部28所存储的全部利用者2的图像以及标识符的组。判定部15针对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各个利用者2,判定从第1存储部28取得的图像的利用者2中是否存在同一人。在该例子中,判定部15针对利用者2e判定为从第1存储部28取得的图像的利用者2中存在同一人。此外,判定部15针对利用者2f判定为从第1存储部28取得的图像的利用者2中存在同一人。判定部15提取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中、第1存储部28中未存储有同一人的图像的利用者2。显示控制部6将由判定部15提取出的利用者2从要显示引导信息的对象中除外。判定部15针对作为要显示引导信息的对象的利用者2,将与该利用者2的同一人的图像对应的标识符输出至分配变更部31以及生成部9。
分配变更部31将从判定部15受理的标识符作为关键字,从第2存储部29取得呼梯信息。分配变更部31针对从第2存储部29取得了信息的呼梯,将分配变更请求发送给分配决定部30。分配决定部30将新分配给该呼梯的电梯18的信息发送给分配变更部31。分配变更部31将从判定部15受理的标识符、以及从分配决定部30接收到的呼梯信息输出至第2存储部29。第2存储部29根据从分配变更部31受理的信息而更新所存储的信息。
生成部9将从判定部15受理的标识符作为关键字,从第2存储部29取得呼梯信息。生成部9针对各个利用者2,根据以标识符为关键词从第2存储部29读入的呼梯信息生成引导信息。引导信息例如包含已被分配给呼梯的电梯18的编号信息。
显示控制部6针对作为要显示引导信息的对象的各个利用者2,使生成部9所生成的引导信息显示在显示面板3的附近设定部8所设定的附近位置。这里,显示控制部6在通过呼梯信息的更新等而变更了生成部9针对相同的利用者2所生成的引导信息的情况下,使通知装置25利用语音来通知该变更。
这样,在电梯系统16中,在登记装置19中的呼梯登记后,进行显示面板3上的引导信息显示。登记装置19中的呼梯登记以及显示面板3上的引导信息显示不同步地动作。
接着,使用图11对电梯系统16中的利用者2的引导的另一例进行说明。
图11是示出在实施方式3的电梯系统16中所显示的引导信息的例子的图。
生成部9所生成的引导信息例如包含已被分配给呼梯的电梯18的编号信息。另外,作为引导信息显示的信息只要是与电梯18有关的信息,则不限于表示已被分配给呼梯的电梯18的信息。例如,生成部9也可以根据从各个电梯18的控制盘24取得的轿厢23的行驶状态等生成引导信息。引导信息例如也可以包含到已被分配给呼梯的电梯18到达出发楼层的时间、或者同乘于该电梯18的轿厢23的其他利用者2的人数等信息。
接着,使用图12和图13对电梯系统16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图12和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电梯系统16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在图12中示出与登记装置19中的呼梯登记有关的电梯系统16的动作例。
在步骤S1201中,登记装置19判定利用者2是否进行了呼梯登记操作。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电梯系统16的动作进入步骤S1202。在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电梯系统16的动作再次进入步骤S1201。
在步骤S1202中,登记装置19将所登记的呼梯信息发送给分配决定部30。分配决定部30决定要分配给从登记装置19发送了信息的呼梯的电梯18。之后,电梯系统16的动作进入步骤S1203。
在步骤S1203中,登记装置19根据从分配决定部30接收到的信息来显示表示已被分配给利用者2的呼梯的电梯18的信息。这时,该呼梯信息与第2存储部29所发行的标识符对应地存储于第2存储部29。之后,电梯系统16的动作进入步骤S1204。
在步骤S1204中,第2摄像装置12拍摄位于登记装置19前方的利用者2的图像。之后,电梯系统16的动作进入步骤S1205。
在步骤S1205中,登记装置19判定第2利用者检测部13是否检测出利用者2。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引导系统1的动作进入步骤S1206。在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第2存储部29所存储的呼梯信息与所发行的标识符一并地被丢弃。之后,电梯系统16的动作进入步骤S1201。
在步骤S1206中,第1存储部28将由第2利用者检测部13检测出的利用者2的图像、以及第2存储部29所发行的标识符对应起来进行存储。由此,包括第1存储部28以及第2存储部29的存储部14通过标识符将由第2利用者检测部13检测出的利用者2的图像以及该利用者2的呼梯信息对应起来进行存储。之后,电梯系统16的动作进入步骤S1201。
在图13中示出与显示面板3上的引导信息显示有关的电梯系统16的动作例。
在步骤S1301中,第1摄像装置4拍摄位于显示面板3前方的利用者2的图像。之后,电梯系统16的动作进入步骤S1302。
在步骤S1302中,显示控制部6判定第1利用者检测部7是否检测出利用者2。在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6将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各个利用者2添加到要显示引导信息的对象中。之后,电梯系统16的动作进入步骤S1303。另一方面,在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电梯系统16的动作进入步骤S1308。
在步骤S1303中,视线检测部10提取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中、视线未朝向显示面板3的利用者2。显示控制部6将由视线检测部10提取出的利用者2从要显示引导信息的对象中除外。之后,电梯系统16的动作进入步骤S1304。
在步骤S1304中,判定部15提取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中、同一人的图像未被存储于存储部14的利用者2。显示控制部6将由判定部15提取出的利用者2从要显示引导信息的对象中除外。之后,电梯系统16的动作进入步骤S1305。
在步骤S1305中,分配变更部31针对作为要显示引导信息的对象的利用者2的呼梯,将分配变更请求发送给分配决定部30。分配决定部30在能够进行对该呼梯的分配变更的情况下,对该呼梯新分配电梯18。这时,在第2存储部29中所存储的该呼梯信息被更新。也可以是,分配决定部30在不可进行对该呼梯的分配变更的情况下,不进行分配变更。在这样进行了分配修改之后,电梯系统16的动作进入步骤S1306。
在步骤S1306中,生成部9针对作为要显示引导信息的对象的利用者2生成引导信息。之后,电梯系统16的动作进入步骤S1307。
在步骤S1307中,附近设定部8针对作为要显示引导信息的对象的利用者2设定附近位置。之后,电梯系统16的动作进入步骤S1308。
在步骤S1308中,显示控制部6进行使显示面板3进行显示的图像的加工。显示控制部6所进行的图像加工包括以使得从前方观察显示面板3的利用者2在显示面板3能够如照镜子那样看到自身的图像的方式来进行的加工。此外,在存在作为要显示引导信息的对象的利用者2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6所进行的图像加工包括以针对该利用者2使引导信息与附近位置重叠的方式进行的加工。之后,电梯系统16的动作进入步骤S1309。
在步骤S1309中,显示控制部6通过输出加工后的图像而使该图像显示于显示面板3。之后,电梯系统16的动作进入步骤S1301。
另外,上方电梯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是在门厅层、换乘楼层以及换乘楼层上方的楼层处输送利用者2的电梯18。这时,该上方电梯的轿厢23不在门厅层以及换乘楼层之间的楼层停靠。此外,也可以不将多个电梯18分为上方电梯以及下方电梯。即,各个电梯18输送利用者2的楼层也可以是彼此相同的楼层范围。这时,在设施的建筑物中也可以不设置换乘楼层。在电梯系统16中,电梯18的数量只要是多个即可,数量没有限定。
此外,电梯系统16的各功能与实施方式1和2的引导系统1同样地能够通过处理电路来实现。
如以上进行了说明的那样,实施方式3的电梯系统16具备引导系统1、多个电梯18、运行管理部22、登记装置19、第2摄像装置12、第2利用者检测部13、存储部14和判定部15。各个电梯18在多个楼层之间输送利用者2。运行管理部22对利用者2的呼梯分配任意的电梯18。登记装置19从前方的利用者2受理呼梯登记的输入。第2摄像装置12拍摄位于登记装置19前方的利用者2。第2利用者检测部13从第2摄像装置12所拍摄的图像中检测利用者2。存储部14将由第2利用者检测部13检测出的利用者2的图像、以及登记装置19所受理的该利用者2的呼梯信息对应起来进行存储。判定部15判定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以及存储部14存储有图像的利用者2是否为同一人。生成部9将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确定为存储部14中存储有图像的利用者2中的、由判定部15判定为同一人的利用者2。生成部9根据与该利用者2的图像对应地由存储部14存储的呼梯信息,生成表示运行管理部22从多个电梯18中分配给该利用者2的呼梯的电梯18的信息作为要对该利用者2显示的引导信息。
根据这样的结构,按每个利用者2显示的引导信息成为与各个利用者2自身的呼梯有关的信息。由此来显示更准确且详细的引导信息。因此,利用者2的便利性提高。此外,在呼梯登记时要拍摄用于确定利用者2的图像。因此,利用者2的图像的摄影时刻与显示面板3显示引导信息的时刻接近。由此,第1利用者检测部7中的利用者2的检测精度提高。此外,即使在利用者2进行呼梯登记操作之后被分配给该呼梯的电梯18被变更了的情况下,该利用者2也能够根据引导信息来掌握分配的变更。因此,即使在分配时,从分配决定部30所设想的状况发生了变化时要进行分配修改的情况下,利用者2也能够顺畅地利用进行了修改后的电梯18。由此,利用者2的便利性提高。此外,在利用者2的呼梯是要换乘上方电梯以及下方电梯等的呼梯的情况下,运行管理部22能够将作为换乘目的地的电梯18的分配时机搁置到作为换乘源的电梯18到达换乘楼层时为止。由此,运行管理部22能够以进一步提高电梯系统16的运行效率的方式来进行电梯18的分配。
此外,电梯系统16具备视线检测部10。视线检测部10检测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的视线。显示控制部6从显示面板3的显示中将针对视线检测部10检测出的视线未朝向显示面板3的利用者2的引导信息除外。
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在存在经过显示面板3前方的设施利用者2等的情况下,也不进行针对该利用者2的显示。由于不显示利用者2看不到的引导信息,因此在显示面板3不会显示必要程度以上的引导信息。因此,利用者2不易看漏面向自身的引导信息。此外,即使在引导信息存在变更的情况下,利用者2也容易注意到该变更。
此外,运行管理部22针对视线检测部10检测出的视线朝向显示面板3的利用者2,允许对该利用者2的呼梯分配所述多个电梯18的分配变更。
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在对利用者2的呼梯分配被变更的情况下,该利用者2也不易看漏变更。因此,运行管理部22更容易进行电梯18的分配修改。由此,运行管理部22能够以进一步提高电梯系统16的运行效率的方式来进行电梯18的分配。
此外,生成部9生成包含运行管理部22从多个电梯18中已分配给利用者2的呼梯的电梯18的编号在内的信息作为针对该利用者2生成的引导信息。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A号机”等电梯18的编号作为引导信息被显示于显示面板3,因此利用者2能够容易地掌握自身的呼梯被分配的电梯18。由此,利用者2的便利性提高。
此外,电梯系统16具备通知装置25。通知装置25针对显示面板3前方的利用者2,在显示于显示面板3的引导信息被变更时,利用语音向该利用者2通知变更。
根据这样的结构,利用者2更容易注意到引导信息已被变更的情况。因此,能够防止引导信息变更的看漏。由此,利用者2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也可以是,存储部14在已被分配给利用者2的呼梯的电梯18在设有显示面板3的楼层出发时,删除针对该利用者2所存储的信息。例如,在显示面板3设置于门厅层时,在被分配给以门厅层作为出发楼层的利用者2的呼梯的电梯18的轿厢23从门厅层出发时,第2存储部29删除所存储的呼梯信息。这时,第2存储部29向第1存储部28输出与该呼梯信息对应的标识符。第1存储部28删除从第2存储部29输入的标识符以及与该标识符对应地存储的信息。
根据这样的结构,不再需要的信息会被迅速地删除,因此节约了存储部14的存储容量。此外,在已被分配给利用者2的呼梯的电梯18的轿厢23从出发楼层出发之后,显示面板3不再显示针对该利用者2的引导信息。由此,利用者2能够容易地掌握乘梯延误的情况。
实施方式4.
在实施方式4中,尤其对与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中所公开的例子的不同点详细地进行说明。针对在实施方式4中未进行说明的特征,也可以采用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中所公开的例子的任意特征。
图14是实施方式4的电梯系统16的结构图。
电梯系统16的中央控制装置20具备与互联网等通信网络连接的通信部32。
电梯系统16受理来自利用者2持有的终端装置33的呼梯登记。终端装置33例如是智能手机等可携带的信息终端。终端装置33具备第2摄像装置12、输入操作部26和显示画面27。输入操作部26例如是触摸面板等。终端装置33搭载有与实施方式3中的登记装置19相当的功能。终端装置33例如搭载有通过无线通信与互联网等通讯网络连接的功能。
利用者2通过终端装置33进行的呼梯登记例如通过利用者2的明示的操作来进行。利用者2通过输入操作部26例如进行出发楼层以及目的地楼层双方的输入。这时,终端装置33将第2摄像装置12所拍摄的利用者2的图像、以及利用者2所输入的呼梯信息通过通信部32输入到中央控制装置20。电梯系统16根据输入到中央控制装置20的信息,以与实施方式3中的电梯系统16同样的方式来进行对呼梯分配电梯18的分配处理以及引导信息显示处理等。
或者,也可以是,利用者2通过终端装置33进行的呼梯登记通过利用者2以持有终端装置33的状态接近电梯18的层站等方式来进行。利用者2的接近例如也可以根据终端装置33是否接收到未图示的设置于层站的无线信标所发送的无线信号等来判定。这时,目的地楼层等利用者2的呼梯信息也可以预先存储于终端装置33。此外,利用者2的图像也可以预先存储于终端装置33。此外,出发楼层等信息例如也可以由终端装置33根据从无线信标接收到的信息等来设定。
如以上进行了说明的那样,实施方式4的电梯系统16具备引导系统1、多个电梯18、运行管理部22、通信部32、存储部14和判定部15。各个电梯18在多个楼层之间输送利用者2。运行管理部22对利用者2的呼梯分配任意电梯18。通信部32从利用者2持有的终端装置33接收该利用者2的图像以及该利用者2的呼梯信息。存储部14将通信部32接收到的利用者2的图像以及该利用者2的呼梯信息对应起来进行存储。判定部15判定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以及存储部14存储有图像的利用者2是否为同一人。生成部9将由第1利用者检测部7检测出的利用者2确定为存储部14存储有图像的利用者2中、由判定部15判定为同一人的利用者2。生成部9根据与该利用者2的图像对应地由存储部14存储的呼梯信息,生成表示运行管理部22从多个电梯18中分配给该利用者2的呼梯的电梯18的信息作为要对该利用者2显示的引导信息。
根据这样的结构,按每个利用者2显示的引导信息成为与各个利用者2自身的呼梯有关的信息。由此来显示更准确且详细的引导信息。因此,利用者2的便利性提高。此外,在呼梯登记时要拍摄用于确定利用者2的图像。因此,利用者2的图像的摄影时刻与显示面板3显示引导信息的时刻接近。由此,第1利用者检测部7中的利用者2的检测精度提高。此外,即使在利用者2进行呼梯登记操作之后被分配给该呼梯的电梯18被变更了的情况下,该利用者2也能够根据引导信息来掌握分配变更。因此,即使在从分配时分配决定部30所设想的状况发生了变化而要进行分配修改的情况下,利用者2也能够顺利地利用进行了修改后的电梯18。由此,利用者2的便利性提高。此外,在利用者2的呼梯是要换乘上方电梯以及下方电梯等的呼梯的情况下,运行管理部22能够将作为换乘目的地的电梯18的分配时刻搁置到作为换乘源的电梯18到达换乘楼层时为止。由此,运行管理部22能够以进一步提高电梯系统16的运行效率的方式来进行电梯18的分配。

Claims (14)

1.一种引导系统,其中,所述引导系统具备:
显示面板,其映出前方的利用者的像,进行朝向前方的利用者的显示;
第1摄像装置,其拍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前方的利用者;
第1利用者检测部,其从所述第1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中检测利用者;
附近设定部,其根据所述第1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来检测在所述显示面板映出的由所述第1利用者检测部检测出的利用者的像的位置,以检测出的位置为基准来设定所述显示面板上的该利用者的附近位置;
生成部,其生成要对所述第1利用者检测部检测出的利用者显示的引导信息;
显示控制部,其使所述生成部对该利用者生成的引导信息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于所述附近设定部所设定的利用者的附近位置;
输入装置,其从前方的利用者受理信息的输入;
第2摄像装置,其拍摄位于所述输入装置的前方的利用者;
第2利用者检测部,其从所述第2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中检测利用者;
存储部,其将由所述第2利用者检测部检测出的利用者的图像以及所述输入装置从该利用者受理的信息的关联信息对应起来进行存储;以及
判定部,其判定由所述第1利用者检测部检测出的利用者以及所述存储部存储有图像的利用者是否为同一人,
所述生成部将由所述第1利用者检测部检测出的利用者确定为所述存储部存储有图像的利用者中、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同一人的利用者,根据与该利用者的图像对应地由所述存储部存储的关联信息,生成要对该利用者显示的引导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系统,其中,
所述引导系统具备视线检测部,该视线检测部检测由所述第1利用者检测部检测出的利用者的视线,
所述显示控制部从要显示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中将针对所述视线检测部检测出的视线未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利用者的引导信息除外。
3.一种电梯系统,其中,所述电梯系统具备:
引导系统,
该引导系统具备:
显示面板,其映出前方的利用者的像,进行朝向前方的利用者的显示;
第1摄像装置,其拍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前方的利用者;
第1利用者检测部,其从所述第1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中检测利用者;
附近设定部,其根据所述第1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来检测在所述显示面板映出的由所述第1利用者检测部检测出的利用者的像的位置,以检测出的位置为基准来设定所述显示面板上的该利用者的附近位置;
生成部,其生成要对所述第1利用者检测部检测出的利用者显示的引导信息;以及
显示控制部,其使所述生成部对该利用者生成的引导信息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于所述附近设定部所设定的利用者的附近位置;
多个电梯,它们分别在多个楼层之间输送利用者;
运行管理部,其对利用者的呼梯分配所述多个电梯中的任意电梯;
登记装置,其从前方的利用者受理呼梯登记的输入;
第2摄像装置,其拍摄位于所述登记装置的前方的利用者;
第2利用者检测部,其从所述第2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中检测利用者;
存储部,其将由所述第2利用者检测部检测出的利用者的图像以及所述登记装置所受理的该利用者的呼梯信息对应起来进行存储;以及
判定部,其判定由所述第1利用者检测部检测出的利用者以及所述存储部存储有图像的利用者是否为同一人,
所述生成部将由所述第1利用者检测部检测出的利用者确定为所述存储部存储有图像的利用者中、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同一人的利用者,根据与该利用者的图像对应地由所述存储部存储的呼梯信息,生成表示所述运行管理部从所述多个电梯中分配给该利用者的呼梯的电梯的信息作为要对该利用者显示的引导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电梯系统具备视线检测部,该视线检测部检测由所述第1利用者检测部检测出的利用者的视线,
所述显示控制部从要显示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中将针对所述视线检测部检测出的视线未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利用者的引导信息除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运行管理部针对所述视线检测部检测出的视线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利用者,允许变更针对该利用者的呼梯的所述多个电梯的分配。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存储部在已被分配给利用者的呼梯的电梯在设有所述显示面板的楼层出发时,删除曾针对该利用者存储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生成部生成包含如下电梯的编号的信息作为针对利用者生成的引导信息,该电梯是所述运行管理部从所述多个电梯中分配给该利用者的呼梯的电梯。
8.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电梯系统具备通知装置,该通知装置在针对所述显示面板的前方的利用者显示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引导信息被变更时,利用语音向该利用者通知变更。
9.一种电梯系统,其中,所述电梯系统具备:
引导系统,
该引导系统具备:
显示面板,其映出前方的利用者的像,进行朝向前方的利用者的显示;
第1摄像装置,其拍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前方的利用者;
第1利用者检测部,其从所述第1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中检测利用者;
附近设定部,其根据所述第1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来检测在所述显示面板映出的由所述第1利用者检测部检测出的利用者的像的位置,以检测出的位置为基准来设定所述显示面板上的该利用者的附近位置;
生成部,其生成要对所述第1利用者检测部检测出的利用者显示的引导信息;以及
显示控制部,其使所述生成部对该利用者生成的引导信息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于所述附近设定部所设定的利用者的附近位置;
多个电梯,它们分别在多个楼层之间输送利用者;
运行管理部,其决定所述多个电梯中分配给利用者的呼梯的电梯;
通信部,其从利用者持有的终端装置接收该利用者的图像以及该利用者的呼梯信息;
存储部,其将所述通信部接收到的利用者的图像以及该利用者的呼梯信息对应起来进行存储;以及
判定部,其判定由所述第1利用者检测部检测出的利用者以及所述存储部存储有图像的利用者是否为同一人,
所述生成部将由所述第1利用者检测部检测出的利用者确定为所述存储部存储有图像的利用者中、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同一人的利用者,根据与该利用者的图像对应地由所述存储部存储的呼梯信息,生成表示所述运行管理部从所述多个电梯中分配给该利用者的呼梯的电梯的信息作为要对该利用者显示的引导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电梯系统具备视线检测部,该视线检测部检测由所述第1利用者检测部检测出的利用者的视线,
所述显示控制部从要显示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中将针对所述视线检测部检测出的视线未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利用者的引导信息除外。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运行管理部针对所述视线检测部检测出的视线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利用者,允许变更针对该利用者的呼梯的所述多个电梯的分配。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存储部在已被分配给利用者的呼梯的电梯在设有所述显示面板的楼层出发时,删除曾针对该利用者存储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生成部生成包含如下电梯的编号的信息作为针对利用者生成的引导信息,该电梯是所述运行管理部从所述多个电梯中分配给该利用者的呼梯的电梯。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
所述电梯系统具备通知装置,该通知装置在针对所述显示面板的前方的利用者显示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引导信息被变更时,利用语音向该利用者通知变更。
CN202110286444.6A 2020-11-10 2021-03-17 引导系统以及电梯系统 Active CN1144554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87356 2020-11-10
JP2020187356A JP6969654B1 (ja) 2020-11-10 2020-11-10 案内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55410A CN114455410A (zh) 2022-05-10
CN114455410B true CN114455410B (zh) 2022-11-25

Family

ID=78605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86444.6A Active CN114455410B (zh) 2020-11-10 2021-03-17 引导系统以及电梯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969654B1 (zh)
CN (1) CN1144554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3542A1 (ja) * 2022-07-26 2024-02-0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共用端末制御装置、配車車両の交通システム、及び共用端末制御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20053A (ja) * 2008-07-10 2010-01-28 Seiko Epson Corp 表示システム、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CN102753465A (zh) * 2010-03-18 2012-10-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引导装置
JP2013020136A (ja) * 2011-07-12 2013-01-31 Canon Inc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CN106995168A (zh) * 2016-01-22 2017-08-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WO2018047353A1 (ja) * 2016-09-12 2018-03-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CN110248886A (zh) * 2017-02-09 2019-09-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以及电梯系统中的信息提供方法
CN110325467A (zh) * 2017-02-28 2019-10-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呼梯登记系统
CN111867954A (zh) * 2018-03-22 2020-10-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层站引导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20053A (ja) * 2008-07-10 2010-01-28 Seiko Epson Corp 表示システム、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CN102753465A (zh) * 2010-03-18 2012-10-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引导装置
JP2013020136A (ja) * 2011-07-12 2013-01-31 Canon Inc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CN106995168A (zh) * 2016-01-22 2017-08-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WO2018047353A1 (ja) * 2016-09-12 2018-03-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CN110248886A (zh) * 2017-02-09 2019-09-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以及电梯系统中的信息提供方法
CN110325467A (zh) * 2017-02-28 2019-10-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呼梯登记系统
CN111867954A (zh) * 2018-03-22 2020-10-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层站引导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55410A (zh) 2022-05-10
JP6969654B1 (ja) 2021-11-24
JP2022076788A (ja) 2022-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97747B2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EP3041775B1 (en) Elevator dispatch using facial recognition
US10494223B2 (en) Group management control device of elevator, group management system of elevator, and elevator system
US7454216B2 (en) in-facility information provision system and in-facility information provision method
JP5879152B2 (ja) エレベータ到着時間推定装置、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EP3060508B1 (en) Elevator dispatch using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JP5434708B2 (ja) 照合装置、デジタル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照合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および照合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23139040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21999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US9561932B2 (e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 elevator allocated by an elevator system, arrangement for identifying an elevator allocated by an elevator system and an elevator system
CN114455410B (zh) 引导系统以及电梯系统
JP2013023349A (ja) フロアセキュリティ管理システム、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EP3613689A1 (en) Inferred elevator car assignments based on proximity of potential passengers
CN115210163A (zh) 电梯装置以及电梯控制装置
JP6687001B2 (ja) 呼び情報出力装置、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9476448A (zh) 安全门和电梯系统
JP6251638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6627638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US20230038903A1 (en) Human-machine interface device for building systems
JP7447562B2 (ja) ビルシステムの管理装置およびビルシステム
CN110451369A (zh) 用于电梯的乘客引导系统、电梯系统和乘客引导方法
CN116710379A (zh) 引导系统
JP7088357B1 (ja) 顔認証システム
CN113891526B (zh) 服务器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系统的工作方法
JP2017132634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