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08688A - 一种电梯调度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调度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08688A
CN114408688A CN202210236297.6A CN202210236297A CN114408688A CN 114408688 A CN114408688 A CN 114408688A CN 202210236297 A CN202210236297 A CN 202210236297A CN 114408688 A CN114408688 A CN 1144086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floor
floors
standby
ru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362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国绪
张涛
刘明耀
吴斌
王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tong Liangfengt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tong Liangfengt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tong Liangfengt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otong Liangfengt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3629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086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08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86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46Adaptations of 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1/468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电梯的若干个目标停靠楼层;实时检测电梯当前所位于的楼层,当检测到电梯当前位于最后一个所述目标停靠楼层时,则控制电梯继续运行至待机楼层
Figure DDA0003542343330000011
使得a部电梯之间上下均匀停靠;其中,n∈(0,1,...,a‑2,a‑1),a为可运行的电梯的数量,b为电梯可运行的楼层数。本发明在电梯使用完毕后再次运行使得电梯停靠至中间楼层,从而缩短了电梯与各个楼层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得各个楼层的人都能更加快速的使用到电梯。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调度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调度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等电梯的情况,而往往电梯不在本楼层需要等待电梯到达本楼层才能乘坐电梯,本发明通过改变电梯调度方式来实现减少人们等待电梯的时间。
现有电梯当把乘客送到目标楼层之后就停在该楼层,直到其有其他楼层的客户需要用到电梯时才移动,但是往往乘客到达目标楼层之后在短时间内不会再次乘坐电梯,如果其他楼层的人需要用电梯时,电梯需要先移动到该楼层再运输乘客到目标楼层。例如:现有10层高的楼,每层都通电梯,现有A、B两人先后乘坐电梯,A需要到10楼,B需要到5楼,当A乘坐电梯到10楼后电梯就停止在10楼,过了一段时间B来乘坐电梯,需要等电梯从10楼下降到1楼之后再乘坐到5楼,这里就能明显的看出B等待电梯到时间大于乘坐电梯的时间,因此本发明就是为了减少其他楼层客户等待电梯的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得电梯运行最少距离和最少次数的电梯调度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电梯的若干个目标停靠楼层;实时检测电梯当前所位于的楼层,当检测到电梯当前位于最后一个所述目标停靠楼层时,则控制电梯继续运行至待机楼层
Figure BDA0003542343310000011
使得a部电梯之间上下均匀停靠;其中,n∈(0,1,...,a-2,a-1),a为可运行的电梯的数量,b为电梯可运行的楼层数。
优选的,所述当检测到电梯当前位于最后一个所述目标停靠楼层时,则控制电梯继续运行至待机楼层
Figure BDA0003542343310000021
包括:对
Figure BDA0003542343310000022
去零取整,并对
Figure BDA0003542343310000023
去零并加一取整,使得a部电梯之间上下均匀停靠并偏向高楼层停靠。
优选的,所述当检测到电梯当前位于最后一个所述目标停靠楼层时,则控制电梯继续运行至待机楼层
Figure BDA0003542343310000024
包括:计算a部电梯分别运行至a个所述待机楼层的所有运行路径的总运行距离,并选取总运行距离最短的运行路径为目标运行路径,调度a部电梯按所述目标运行路径分别运行至a个所述待机楼层。
优选的,所述当检测到电梯当前位于最后一个所述目标停靠楼层时,则控制电梯继续运行至待机楼层
Figure BDA0003542343310000025
包括:当电梯将被载件输送至目标楼层后,继续运行至a个所述待机楼层中剩余的待机楼层。
优选的,所述当电梯将被载件输送至目标楼层后,继续运行至a个所述待机楼层中剩余的待机楼层包括:若剩余的待机楼层的数量大于1,则计算当前所有未至所述待机楼层的电梯分别运行至所述剩余的待机楼层的所有运行路径的总运行距离,并选取总运行距离最短的运行路径为目标运行路径,调度当前所有未至所述待机楼层的电梯按所述目标运行路径分别运行至所述剩余的待机楼层。
优选的,所述当检测到电梯当前位于最后一个所述目标停靠楼层时,则控制电梯继续运行至待机楼层
Figure BDA0003542343310000026
包括:为所述a部电梯分别设定a个所述待机楼层中的一个作为每部电梯的专有待机楼层,当电梯将被载件输送至目标楼层后,分别继续运行至所述专有待机楼层。
优选的,所述当检测到电梯当前位于最后一个所述目标停靠楼层时,则控制电梯继续运行至待机楼层
Figure BDA0003542343310000027
包括:当电梯将被载件输送至目标楼层后,在所述目标楼层停留预设时间段后,再继续运行至所述待机楼层。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梯调度系统,包括中控模块和若干个电梯模块,每个所述电梯模块包括运行控制单元和电梯轿厢,所述运行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梯轿厢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梯轿厢在电梯井内运行;所述中控模块与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电梯模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运行控制单元,从而调度所述电梯轿厢;每栋楼的有a部可运行的电梯轿厢,所述a部电梯轿厢的待机楼层分别为
Figure BDA0003542343310000028
层,其中,n∈(0,1,...,a-2,a-1),b为电梯可运行的楼层数,当电梯将被载件输送至目标楼层后,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电梯轿厢继续运行至所述待机楼层。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电梯使用完毕后再次运行使得电梯停靠至中间楼层,从而缩短了电梯与各个楼层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得各个楼层的人都能更加快速的使用到电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一部电梯的15层栋楼的待机楼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两部电梯的15层栋楼的待机楼层示意;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三部电梯的15层栋楼的待机楼层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点。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参见附图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电梯的若干个目标停靠楼层;实时检测电梯当前所位于的楼层,当检测到电梯当前位于最后一个目标停靠楼层时,则控制电梯继续运行至待机楼层
Figure BDA0003542343310000041
使得a部电梯之间上下均匀停靠,待机楼层则为中间停靠楼层。其中,n∈(0,1,...,a-2,a-1),n的取值代表具体某部电梯,a为可运行的电梯的数量,b为电梯可运行的楼层数。
例如,一优选实施例中,一栋大楼设有三部可运行电梯,则a=3,电梯可运行从1层至21层,则b=21。三部电梯的分别对应的待机楼层的n的取值则为0,1和2,即分别取n为0,1,2时的L(n),对于该栋大楼,
Figure BDA0003542343310000042
粗略计算,该栋大楼的三部电梯的待机楼层为3.5,10.5和17.5,可以理解为,第一个待机楼层可以为3层或4层,第二个待机楼层可以为10层或11层,第三个待机楼层可以为17层或18层。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栋楼层数和电梯数量来说明均匀停靠策略。
参见附图1,图示的栋楼有15层,即电梯的可运行楼层b=15,设置有1部电梯,即a=1,该栋楼的待机楼层即为8层,从8层去底层1层和顶层15层所要经过的楼层数相同,故为中间楼层。
参见附图2,图示的栋楼有15层,即电梯的可运行楼层b=15,设置有2部电梯,即a=2。将15层分为低层1至7层,和高层8至15层,该栋楼的待机楼层即为低层的4层和高层的11层,即从4层去低层中的底层1层和顶层7层所要经过的楼层数相同,从11层去高层中的底层8层和顶层15层所要经过的楼层数仅差一层,可以认为是相同层数,故4层和11层为中间楼层。
参见附图3,图示的栋楼有15层,即电梯的可运行楼层b=15,设置有3部电梯,即a=3。将15层分为低层1至5层,中层的6至10层和高层11至15层,该栋楼的待机楼层即为低层的3层、中层的8层和高层的13层,即从3层去低层中的底层1层和顶层5层所要经过的楼层数相同,从8层去中层中的底层6层和顶层10层所要经过的楼层数相同,从13层去高层中的底层11层和顶层15层所要经过的楼层数仅差一层,可以认为是相同层数,故3层、8层和13层为中间楼层。
较佳的,为了计算出更加直接的计算结果,对
Figure BDA0003542343310000051
去零取整,并对
Figure BDA0003542343310000052
去零并加一取整,则可以使得a部电梯之间上下均匀停靠并偏向高楼层停靠。对于上述的优选实施例,则
Figure BDA0003542343310000053
较佳的,电梯调度时需采取最小移动策略,即所有电梯运行的路径最小,具体的,计算a部电梯分别运行至a个待机楼层的所有运行路径的总运行距离,选取总运行距离最短的运行路径为目标运行路径,再调度a部电梯按目标运行路径分别运行至a个待机楼层。
例如,在上述的优选实施例中,若一电梯载人完成后运行至1层,另外两部分别位于6层和11层,按照惯常思路,将会选择距离待机楼层最近的电梯运行至该待机楼层,但若按此调度,则三部电梯运行的总路径为19层。
若按所述最小移动策略则此时调度位于1层的电梯运行至4层,位于6层的电梯运行至11层,位于11层的电梯运行至18层,此时三部电梯运行的总路径为15层,小于19层。
区别于上述的最小移动策略,考虑到电梯从静止状态到运行状态的运行损耗,本发明还可采用另一调度策略,称为最少移动策略,即当电梯将被载件输送至目标楼层后,继续运行至a个待机楼层中剩余的待机楼层。具体的,在上述的优选实施例中,若一电梯载人完成后运行至1层,另外两部分别位于4层和11层,此时另外两部电梯都已经位于待机楼层,故仅调度位于1层的电梯运行至剩余的18层的待机楼层即可。
另外,在上述的最少移动策略中,也可以结合最小移动策略,具体的,若剩余的待机楼层的数量大于1,则计算当前所有未至待机楼层的电梯分别运行至剩余的待机楼层的所有运行路径的总运行距离,并选取总运行距离最短的运行路径为目标运行路径,调度当前所有未至待机楼层的电梯按目标运行路径分别运行至剩余的待机楼层。
例如,在上述的优选实施例中,若一电梯载人完成后运行至1层,另一部电梯载人完成后运行至6层,另一部电梯位于待机楼层11层,则将位于1层的电梯调度至4层,将位于6层的电梯调度至18层,而位于11层的电梯静止不动,此时两部电梯的运行总路径为15层。相比于将位于1层的电梯调度至18层,将位于6层的电梯调度至4层,可以少运行4层。
较佳的,为了减少计算量,可以为a部电梯分别设定a个待机楼层中的一个作为每部电梯的专有待机楼层,当电梯将被载件输送至目标楼层后,分别继续运行至专有待机楼层。
例如,在上述的优选实施例中,电梯1的专有楼层为4层,电梯二的专有楼层为11层,电梯三的专有楼层为18层,载人后电梯1位于10层,电梯二位于1层,电梯三位于13层,此时,不考虑最小移动策略,也不考虑最少移动策略,直接将电梯1运行至4层,将电梯二运行至11层,将电梯三运行至18层。
较佳的,考虑到电梯载人运行停止后,有当前楼层的人员使用的该电梯的可能,故当电梯将被载件输送至目标楼层后,还需要在目标楼层停留预设时间段后,再继续运行至待机楼层,而不是电梯门关闭后直接运行至待机楼层。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梯调度系统,包括中控模块和若干个电梯模块,每个电梯模块包括运行控制单元和电梯轿厢,运行控制单元与电梯轿厢连接用于控制电梯轿厢在电梯井内运行。中控模块与分别与若干个电梯模块连接,用于控制运行控制单元,从而调度电梯轿厢。每栋楼的有a部可运行的电梯轿厢,a部电梯轿厢的待机楼层分别为
Figure BDA0003542343310000061
层,其中,n∈(0,1,...,a-2,a-1),b为电梯可运行的楼层数,当电梯将被载件输送至目标楼层后,中控模块按上述电梯调度方法控制电梯轿厢继续运行至待机楼层。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电梯的若干个目标停靠楼层;
实时检测电梯当前所位于的楼层,当检测到电梯当前位于最后一个所述目标停靠楼层时,则控制电梯继续运行至待机楼层
Figure FDA0003542343300000011
使得a部电梯之间上下均匀停靠;其中,n∈(0,1,...,a-2,a-1),a为可运行的电梯的数量,b为电梯可运行的楼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电梯当前位于最后一个所述目标停靠楼层时,则控制电梯继续运行至待机楼层
Figure FDA0003542343300000012
包括:
Figure FDA0003542343300000013
去零取整,并对
Figure FDA0003542343300000014
去零并加一取整,使得a部电梯之间上下均匀停靠并偏向高楼层停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电梯当前位于最后一个所述目标停靠楼层时,则控制电梯继续运行至待机楼层
Figure FDA0003542343300000015
包括:
计算a部电梯分别运行至a个所述待机楼层的所有运行路径的总运行距离,并选取总运行距离最短的运行路径为目标运行路径,调度a部电梯按所述目标运行路径分别运行至a个所述待机楼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电梯当前位于最后一个所述目标停靠楼层时,则控制电梯继续运行至待机楼层
Figure FDA0003542343300000016
包括:
当电梯将被载件输送至目标楼层后,继续运行至a个所述待机楼层中剩余的待机楼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电梯将被载件输送至目标楼层后,继续运行至a个所述待机楼层中剩余的待机楼层包括:
若剩余的待机楼层的数量大于1,则计算当前所有未至所述待机楼层的电梯分别运行至所述剩余的待机楼层的所有运行路径的总运行距离,并选取总运行距离最短的运行路径为目标运行路径,调度当前所有未至所述待机楼层的电梯按所述目标运行路径分别运行至所述剩余的待机楼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电梯当前位于最后一个所述目标停靠楼层时,则控制电梯继续运行至待机楼层
Figure FDA0003542343300000021
包括:
为所述a部电梯分别设定a个所述待机楼层中的一个作为每部电梯的专有待机楼层,当电梯将被载件输送至目标楼层后,分别继续运行至所述专有待机楼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电梯当前位于最后一个所述目标停靠楼层时,则控制电梯继续运行至待机楼层
Figure FDA0003542343300000022
包括:
当电梯将被载件输送至目标楼层后,在所述目标楼层停留预设时间段后,再继续运行至所述待机楼层。
8.一种电梯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控模块和若干个电梯模块,每个所述电梯模块包括运行控制单元和电梯轿厢,所述运行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梯轿厢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梯轿厢在电梯井内运行;所述中控模块与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电梯模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运行控制单元,从而调度所述电梯轿厢;
每栋楼的有a部可运行的电梯轿厢,所述a部电梯轿厢的待机楼层分别为
Figure FDA0003542343300000023
层,其中,n∈(0,1,...,a-2,a-1),b为电梯可运行的楼层数,当电梯将被载件输送至目标楼层后,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电梯轿厢继续运行至所述待机楼层。
CN202210236297.6A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电梯调度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44086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6297.6A CN114408688A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电梯调度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6297.6A CN114408688A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电梯调度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8688A true CN114408688A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63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36297.6A Pending CN114408688A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电梯调度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0868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9941A (zh) * 2022-06-20 2022-09-06 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闲时电梯停靠楼层推荐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22244A (en) * 1975-04-18 1976-10-26 Hitachi Ltd Elevator control process
JPH02265876A (ja) * 1989-04-06 1990-10-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JPH05162927A (ja) * 1991-12-16 1993-06-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乗場操作盤
JPH0789677A (ja) * 1993-09-21 1995-04-04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JP2009029581A (ja) * 2007-07-27 2009-02-12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JP2013071825A (ja) * 2011-09-28 2013-04-22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4105651A (zh) * 2012-03-13 2014-10-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JP6657368B1 (ja) * 2018-12-07 2020-03-04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方法および群管理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22244A (en) * 1975-04-18 1976-10-26 Hitachi Ltd Elevator control process
JPH02265876A (ja) * 1989-04-06 1990-10-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JPH05162927A (ja) * 1991-12-16 1993-06-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乗場操作盤
JPH0789677A (ja) * 1993-09-21 1995-04-04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JP2009029581A (ja) * 2007-07-27 2009-02-12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JP2013071825A (ja) * 2011-09-28 2013-04-22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4105651A (zh) * 2012-03-13 2014-10-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JP6657368B1 (ja) * 2018-12-07 2020-03-04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方法および群管理制御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9941A (zh) * 2022-06-20 2022-09-06 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闲时电梯停靠楼层推荐方法及系统
CN115009941B (zh) * 2022-06-20 2023-09-05 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闲时电梯停靠楼层推荐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97873B2 (en) Zoned elevator system
CN102264619B (zh) 电梯设备的电梯控制装置
AU2009306252B2 (en) Elevator system
US7392883B2 (en) Elevator group control system
WO2011055414A1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群管理装置
TW200812900A (en) Lift installa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lift installation
JPH10167627A (ja) 乗客輸送方法、および水平方向および垂直方向乗客輸送システム
KR20220169667A (ko) 엘리베이터의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EP0814048A1 (en) Shuttle elevators feeding local elevators
WO2005092762A1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14408688A (zh) 一种电梯调度方法及系统
AU2013399511B2 (en) Multi-deck elevator allocation control
CN112888647A (zh) 具有第一部分电梯系统和第二部分电梯系统的电梯系统
CN103648948B (zh) 限制每位乘客的停靠数的电梯轿厢指派策略
CN106414297B (zh) 使用电梯系统的方法以及电梯系统
TW200846269A (en) Method for operation of a lift installation, and corresponding lift installation
JP2016216999A (ja) 多階式駐車装置
US20180237266A1 (en) Configurable multicar elevator system
CN110407038B (zh) 电梯系统、控制方法及自动导引运输车控制系统
FI122543B (fi) Hissijärjestelmä
CN207932838U (zh) 一种组合式电梯
CN106429732A (zh) 一种抽屉式轿厢垂直电梯及运输方法
CN116588766A (zh) 用于机器人乘梯的调配方法
KR20220098993A (ko) 하이퍼 루프 열차용 빌딩식 역 터미널
CN116257002A (zh) 一种智能建筑节能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