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3585A - 一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3585A
CN114373585A CN202111410886.3A CN202111410886A CN114373585A CN 114373585 A CN114373585 A CN 114373585A CN 202111410886 A CN202111410886 A CN 202111410886A CN 114373585 A CN114373585 A CN 1143735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ontrol box
unit
sliding tabl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108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73585B (zh
Inventor
刘洪志
赵庆福
李良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Genius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Genius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Genius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Genius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1088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35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3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35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735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35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 H01B13/01209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036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 H01B13/0123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the wires being disposed by machi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2Stranding-up
    • H01B13/0207Details; Auxiliar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线束处理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包括机架控制箱,所述机架控制箱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前端输送带,所述前端输送带的顶部放置有若干个流转工装,所述机架控制箱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装夹辅助工装,所述机架控制箱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前端输送带配合使用的智能传送单元,所述机架控制箱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人机界面,该装置能够替代人工,将众多难加工工序糅合一起,实现自动化作业,节省人工,设备各工序并行作业,效率高的效果,本发明将打弯、造型、绞线和烤管这几种效率低下的工序糅合在一起,能自动作业,解决了工厂作业人员不足的问题,且生产处的产品一致性佳,品质优良。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处理机技术领域,具体为—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
背景技术
线束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负载源是线束的服务对象,通常是指用户设备,广义地说,上一级设备就是下一级设备的负载源,在电话通信中,负载源也称为话源,线束中所含服务设备数,称为线束容量。
在线束加工中,绞线与烤热缩管、打弯与造型都是最费时费力的工序,往往需要较多作业人员,单岗位人工作业,效率低下,本发明针对这类特殊产品开发,将打弯、造型、绞线和烤管这几种效率低下的工序糅合在一起,设计出能自动作业的设备,解决了工厂作业人员不足的问题,且生产处的产品一致性佳,品质优良。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现有多功能线束处理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包括机架控制箱,所述机架控制箱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前端输送带,所述前端输送带的顶部放置有若干个流转工装,所述机架控制箱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装夹辅助工装,所述机架控制箱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前端输送带配合使用的智能传送单元,所述机架控制箱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人机界面,所述机架控制箱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导体端导体打弯单元、绞线单元、导体端线体造型单元、端子端线体造型单元、CCD检测组件、双工位卸料单元、热风全收缩单元和预收缩组件,所述机架控制箱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与热风全收缩单元配合使用的工装回流输送带,所述机架控制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热风全收缩单元配合使用的工装开盖单元。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流转工装包括底板、固定台、小锁、顶簧、产品、压盖和扭簧,所述底板放置于前端输送带的顶部,所述固定台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小锁的前侧和后侧均与固定台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小锁的底部与顶簧固定连接,所述顶簧远离小锁的一侧与固定台固定连接,所述产品卡设于固定台的顶部,所述压盖靠近固定台的一侧与固定台转动连接,所述压盖与产品配合使用,所述扭簧套设于压盖转轴部的表面,所述扭簧靠近固定台的一侧与固定台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前端输送带包括调速电机、圆皮带、挡板和两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与机架控制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调速电机的底部与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调速电机的输出轴与圆皮带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挡板靠近支撑架的一侧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圆皮带位于两个支撑架的顶部之间。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机架控制箱包括四个脚轮支架、门、电气控制件系统和支撑箱,四个脚轮支架固定于支撑箱底部的四角,所述门活动连接于支撑箱的前侧,所述电气控制件系统安装于支撑箱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装夹辅助工装包括底台、定位块和磁铁,所述底台的底部与机架控制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和磁铁均安装于底台的顶部。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体端导体打弯单元包括第一电缸、第一滑台、第二滑台、成型板、导向片、导向压线气缸、滑台缸、第一冲头、第二冲头、压线块和底座,所述第一电缸、第一滑台和第二滑台均安装于底座的顶部,所述导向片的顶部与第一滑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的顶部均与导向片固定连接,所述成型板的底部与第二滑台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压线气缸的顶部与第一滑台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压线气缸靠近导向片的一侧与导向片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绞线单元包括第一夹爪、连杆组、第一开闭气缸、轴承组件、同步带轮组、第一步进电机、第二电缸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与机架控制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电缸均安装于支撑座的顶部,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电缸配合使用,所述同步带轮组套于第一步进电机输出轴的表面,所述轴承组件与同步带轮组配合使用,所述连杆组固定于支撑座的右侧,所述第一夹爪安装于连杆组的右侧,所述第一开闭气缸与第二电缸配合使用。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端子端线体造型单元包括第三滑台、第四滑台、平行开闭缸、第二开闭气缸、第二夹爪、第三夹爪和支板,所述支板的底部与机架控制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台固定于支板的顶部,所述第四滑台安装于第三滑台的顶部,所述平行开闭缸和第二开闭气缸均安装于第四滑台的顶部,所述第二夹爪和第三夹爪均安装于第四滑台的右侧。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CCD检测组件包括智能检测相机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机架控制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智能检测相机通过螺栓安装于支撑杆的顶部,所述双工位卸料单元包括夹爪气缸、第五滑台、同步带组件、直线导轨、检测开关、第四夹爪和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直线导轨的底部与机架控制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安装于直线导轨的表面,所述直线导轨的输出轴与同步带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检测开关位于直线导轨的顶部,所述第四夹爪靠近夹爪气缸的一侧与夹爪气缸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热风全收缩单元包括防反向组件、节拍控制组件、档停组件、定位组件、预热风枪、预热管口转向机构、光纤检测块、开盖组件、全收缩半包风口、储线盒、加热风枪、流转输送带、滑道、上卡板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与机架控制箱固定连接,所述储线盒安装于安装板顶部后侧的左侧,所述智能传送单元安装于安装板的顶部,所述滑道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滑道卡设于智能传送单元的顶部,所述流转输送带固定于智能传送单元的左侧,所述光纤检测块卡设于智能传送单元的顶部,所述全收缩半包风口固定于安装板的顶部,所述开盖组件固定于安装板顶部前侧的左侧,所述档停组件和定位组件均固定于安装板的顶部,所述预热管口转向机构的底部与定位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防反向组件和节拍控制组件均安装于智能传送单元的前侧,所述节拍控制组件位于防反向组件的左侧,所述预热风枪的底部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卡板套设于预热风枪的表面,所述加热风枪安装于安装板的顶部,所述加热风枪与预热风枪配合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流转工装、前端输送带、机架控制箱、工装开盖单元、装夹辅助工装、导体端导体打弯单元、绞线单元、导体端线体造型单元、CCD检测组件、双工位卸料单元、智能传送单元、工装回流输送带、热风全收缩单元、预收缩组件和人机界面的配合使用,其中流转工装能够实现对产品进行锁住加工,前端输送带能够实现对将产品输送至加工位进行加工的效果,实现了智能输送的效果,通过机架控制箱,能够实现支撑机台和电气控制件系统存放的功能,通过装夹辅助工装,能够实现对产品进行装夹定位的效果,通过导体端导体打弯单元,能够实现使导体弯折成预定的造型,通过绞线单元,能够实现对产品实现夹线绞线的作用,通过导体端线体造型单元和端子端线体造型单元的配合使用,两个方向协同作业,能够实现导体端和端子端的造型,通过CCD检测组件,能够实现检测产品造型不良及部件缺少,通过双工位卸料单元,能够将产品搬运至热风收缩工位,进行热缩管收缩,收缩完毕,将产品放置良品盒内,如果此产品前智能检测相机1001检测不良,则直接夹取放入不良品盒内,不做热缩工序,从而整体实现了能够替代人工,将众多难加工工序糅合一起,实现自动化作业,节省人工,设备各工序并行作业,效率高的效果,解决了人工作业一致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中流转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中装夹辅助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中前端输送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中机架控制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中CCD检测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中导体端导体打弯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中绞线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中端子端线体造型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中工装回流输送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中热风全收缩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中双工位卸料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流转工装;101、底板;102、固定台;103、小锁;104、顶簧;105、产品;106、压盖;107、扭簧;2、前端输送带;201、调速电机;202、圆皮带;203、挡板;204、支撑架;3、机架控制箱;301、脚轮支架;302、门;303、电气控制件系统;304、支撑箱;4、工装开盖单元;5、装夹辅助工装;501、底台;502、定位块;503、磁铁;6、导体端导体打弯单元;601、第一电缸;602、第一滑台;603、第二滑台;604、成型板;605、导向片;606、导向压线气缸;607、滑台缸;608、第一冲头;609、第二冲头;610、压线块;611、底座;7、绞线单元;701、第一夹爪;702、连杆组;703、第一开闭气缸;704、轴承组件;705、同步带轮组;706、第一步进电机;707、第二电缸;708、支撑座;8、导体端线体造型单元;9、端子端线体造型单元;901、第三滑台;902、第四滑台;903、平行开闭缸;904、第二开闭气缸;905、第二夹爪;906、第三夹爪;907、支板;10、CCD检测组件;1001、智能检测相机;1002、支撑杆;11、双工位卸料单元;1101、夹爪气缸;1102、第五滑台;1103、同步带组件;1104、直线导轨;1105、检测开关;1106、第四夹爪;1107、第二步进电机;12、智能传送单元;13、工装回流输送带;14、热风全收缩单元;1401、防反向组件;1402、节拍控制组件;1403、档停组件;1404、定位组件;1405、预热风枪;1406、预热管口转向机构;1407、光纤检测块;1408、开盖组件;1409、全收缩半包风口;1410、储线盒;1411、加热风枪;1412、流转输送带;1413、滑道;1414、上卡板;1415、安装板;15、预收缩组件;16、人机界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实施例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12所示,一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包括机架控制箱3,机架控制箱3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前端输送带2,前端输送带2的顶部放置有若干个流转工装1,机架控制箱3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装夹辅助工装5,机架控制箱3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前端输送带2配合使用的智能传送单元12,机架控制箱3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人机界面16,机架控制箱3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导体端导体打弯单元6、绞线单元7、导体端线体造型单元8、端子端线体造型单元9、CCD检测组件10、双工位卸料单元11、热风全收缩单元14和预收缩组件15,机架控制箱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与热风全收缩单元14配合使用的工装回流输送带13,机架控制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热风全收缩单元14配合使用的工装开盖单元4。
在本实例中,流转工装1包括底板101、固定台102、小锁103、顶簧104、产品105、压盖106和扭簧107,底板101放置于前端输送带2的顶部,固定台102的底部与底板101的顶部固定连接,小锁103的前侧和后侧均与固定台102的内壁活动连接,小锁103的底部与顶簧104固定连接,顶簧104远离小锁103的一侧与固定台102固定连接,产品105卡设于固定台102的顶部,压盖106靠近固定台102的一侧与固定台102转动连接,压盖106与产品105配合使用,扭簧107套设于压盖106转轴部的表面,扭簧107靠近固定台102的一侧与固定台102固定连接,产品105固定在固定台102里,压盖106下压,小锁103顺势自动锁住压盖106,无需多余动作,开盖时,只需要将小锁103的凸台处轻轻按压,压盖106在扭簧107的作用下自动打开,松开小锁103的凸台,小锁103在顶簧104的作用下自动复位,方便下次压盖106锁住。
在本实例中,前端输送带2包括调速电机201、圆皮带202、挡板203和两个支撑架204,支撑架204的底部与机架控制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调速电机201的底部与支撑架204的顶部固定连接,调速电机201的输出轴与圆皮带202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挡板203靠近支撑架204的一侧与支撑架204固定连接,圆皮带202位于两个支撑架204的顶部之间,通过前端输送带2能够实现对将产品105输送至加工位进行加工的效果,实现了智能输送的效果。
在本实例中,机架控制箱3包括四个脚轮支架301、门302、电气控制件系统303和支撑箱304,四个脚轮支架301固定于支撑箱304底部的四角,门302活动连接于支撑箱304的前侧,电气控制件系统303安装于支撑箱304的内部,通过机架控制箱3,能够实现支撑机台和电气控制件系统303存放的功能。
在本实例中,装夹辅助工装5包括底台501、定位块502和磁铁503,底台501的底部与机架控制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定位块502和磁铁503均安装于底台501的顶部,流转工装1沿定位辅助工装底台501推入预定位置,在磁铁503的吸引下自动入位,产品105原材以定位块502为基准,设置在流转工装1上,合上压盖106,装夹完毕。
在本实例中,导体端导体打弯单元6包括第一电缸601、第一滑台602、第二滑台603、成型板604、导向片605、导向压线气缸606、滑台缸607、第一冲头608、第二冲头609、压线块610和底座611,第一电缸601、第一滑台602和第二滑台603均安装于底座611的顶部,导向片605的顶部与第一滑台602固定连接,第一冲头608和第二冲头609的顶部均与导向片605固定连接,成型板604的底部与第二滑台603固定连接,导向压线气缸606的顶部与第一滑台602固定连接,导向压线气缸606靠近导向片605的一侧与导向片605固定连接,产品105流转至此工位,第一电缸601前移,使待折弯导体伸入折弯位置后,成型板604在滑台缸607的作用下,上移至线导体位置,导向片605在导向压线气缸606的作用下下移,导向片605先介入,将偏移的线纠正,随即压线块610下移电线导体至下成型板604上,第二冲头609在滑台缸607的作用下,下压电线导体,同时第一冲头608前移,线导体在第二冲头609导向槽的作用下与成型板604作用,使导体弯折成预定的造型。
在本实例中,绞线单元7包括第一夹爪701、连杆组702、第一开闭气缸703、轴承组件704、同步带轮组705、第一步进电机706、第二电缸707和支撑座708,支撑座708的底部与机架控制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步进电机706和第二电缸707均安装于支撑座708的顶部,第一步进电机706和第二电缸707配合使用,同步带轮组705套于第一步进电机706输出轴的表面,轴承组件704与同步带轮组705配合使用,连杆组702固定于支撑座708的右侧,第一夹爪701安装于连杆组702的右侧,第一开闭气缸703与第二电缸707配合使用,第一开闭气缸703通过一组连杆组702控制第一夹爪701开闭,同步带轮组705固定在第一夹爪701上,第一步进电机706在同步带轮组705传动下,拖动第一夹爪701旋转,完成夹线绞线动作,整体结构在第二电缸707的拖动下前后移动,完成第一夹爪701接放线及绞线时同步回缩。
在本实例中,端子端线体造型单元9包括第三滑台901、第四滑台902、平行开闭缸903、第二开闭气缸904、第二夹爪905、第三夹爪906和支板907,支板907的底部与机架控制箱3固定连接,第三滑台901固定于支板907的顶部,第四滑台902安装于第三滑台901的顶部,平行开闭缸903和第二开闭气缸904均安装于第四滑台902的顶部,第二夹爪905和第三夹爪906均安装于第四滑台902的右侧,第二夹爪905在平行开闭缸903的控制下正常处于闭合状态,第二夹爪905前端成尖角型且两侧有导向槽,此种结构利于产品105量条平行的线体分开,第二夹爪905处于开合状态,产品105到位后,第三滑台901前移,第二夹爪905和在导向槽的作用下,使两线引入第二夹爪905内,第二开闭气缸904及平行开闭缸903动作,使两侧第二夹爪905夹紧线材导体端头部,之后平行开闭气缸903带动成型第二夹爪905同时动作向两侧移动,此时第四滑台902前移,两个方向协同作业,实现导体端和端子端的造型。
在本实例中,CCD检测组件10包括智能检测相机1001和支撑杆1002,支撑杆1002的底部与机架控制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智能检测相机1001通过螺栓安装于支撑杆1002的顶部,双工位卸料单元11包括夹爪气缸1101、第五滑台1102、同步带组件1103、直线导轨1104、检测开关1105、第四夹爪1106和第二步进电机1107,直线导轨1104的底部与机架控制箱3固定连接,第二步进电机1107安装于直线导轨1104的表面,直线导轨1104的输出轴与同步带组件1103固定连接,检测开关1105位于直线导轨1104的顶部,第四夹爪1106靠近夹爪气缸1101的一侧与夹爪气缸1101固定连接,通过CCD检测组件10,能够实现检测产品105造型不良及部件缺少,通过双工位卸料单元11,第四夹爪1106装在夹爪气缸1101上,处于打开状态,在等待位等待,有产品105过来后,在第二步进电机1107的拖动下,第四夹爪1106行至产品105处,将造型好的产品105两线夹住,搬运至热风收缩工位,进行热缩管收缩,收缩完毕,将产品105放置良品盒内,如果此产品105前智能检测相机1001检测不良,则直接夹取放入不良品盒内,不做热缩工序。
在本实例中,热风全收缩单元14包括防反向组件1401、节拍控制组件1402、档停组件1403、定位组件1404、预热风枪1405、预热管口转向机构1406、光纤检测块1407、开盖组件1408、全收缩半包风口1409、储线盒1410、加热风枪1411、流转输送带1412、滑道1413、上卡板1414和安装板1415,安装板1415的底部与机架控制箱3固定连接,储线盒1410安装于安装板1415顶部后侧的左侧,智能传送单元12安装于安装板1415的顶部,滑道1413的数量为若干个,滑道1413卡设于智能传送单元12的顶部,流转输送带1412固定于智能传送单元12的左侧,光纤检测块1407卡设于智能传送单元12的顶部,全收缩半包风口1409固定于安装板1415的顶部,开盖组件1408固定于安装板1415顶部前侧的左侧,档停组件1403和定位组件1404均固定于安装板1415的顶部,预热管口转向机构1406的底部与定位组件1404固定连接,防反向组件1401和节拍控制组件1402均安装于智能传送单元12的前侧,节拍控制组件1402位于防反向组件1401的左侧,预热风枪1405的底部与安装板1415固定连接,上卡板1414套设于预热风枪1405的表面,加热风枪1411安装于安装板1415的顶部,加热风枪1411与预热风枪1405配合使用,防反向组件1401通过流转工装1结构两侧不对称性,反向时工装凸起部分会被防反组件挡住,防止反向产品105流入,节拍控制组件1402由阻挡气缸和光纤检测组成,当第一工位无产品105或产品105加工结束时,阻挡气缸放行产品105至第一加工位,第一加工位正在加工时,控制后面产品105的流入,流转输送带1412有三组挡停组件1403和两组定位组件1404,挡停组件1403由气缸和档杆组成,档杆根据后位光纤传递的信号,控制产品105是否流入,定位组件1404由一组挡停气缸和一组气缸联动两根定位销钉以及检测光纤组成,当载有产品105的流转工装1到位后,两根销钉顶起,将流转工装1定位后卡死在上卡板1414处,预热风枪1405通过耐高温软管将热空气送至预热管口转向机构1406处,预热管口转向机构1406正常状态将管口朝向外侧,当产品105到达时,管口快速将风口朝向产品105热缩管,预热1s后,立即转回,产品105热缩完毕,工装开盖组件1408,通过气缸压顶杆,给流转工装1小锁103开锁凸台施加压力,便于自动卸料,全收缩半包风口1409专门302针对此款产品105的热缩管尺寸设计,入管开口位于风腔中部,预热风枪1405吹来的热风在风腔内部循环后汇集此处,风温相对比较稳定,卸料后的流转工装1通过回传滑道1413回送至回传输送带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首先,原材线体及热缩管通过装夹辅助工装5装入流转工装1,然后将流转工装1放置在前端输送带2上,前端输送带2装有防呆组件,防止流转工装1反方向放入,方向正确的流转工装1在此顺次进入智能传送单元12,在此传送过程中,智能传送单元12调配流转工装1在各加工工位启停并完成各工位工装定位功能,工装进入第一个工位导体端导体打弯,完成导体半圆打弯,同时对面绞线单元7完成定圈绞线功能,此工位序同时作业,提高效率,工装进入第二个工位预收缩工位,此工位将绞线位置的热缩管快速预收缩,防止热缩管位置移位,工装进入第三工位造型工位,导体端线体造型单元8与端子端线体造型单元9各自独立完成各自造型,同时作业,提高效率,第四工位为检查工序,此处由CCD检测组件10完成造型形状及热缩管有无位置检测,第五工位搬运及卸料单元,此工位由流转工装1开盖组件1408、双工位卸料单元11及热风全收缩单元14三部分组成,开盖组件1408自动打开流转工装1压盖106,卸料单元其中之一夹持产品105搬运至半封闭热风口处完全收缩热缩管,至热缩管全部包裹绞线部分,然后搬运并卸料到料盒里,料盒分为良品与不良品盒,前端CCD检测组件10检测的不良品不执行全收缩烤管动作,直接放置到不良品盒子里,卸料后的工装通过预置的滑道1413流转至机台下方的工装回流输送带13上,回传至前端流转工装1装夹处,前端投入流转工装1后,设备自动运行,效率高,节省人工,产品105品质一致性好,线束加工中最费时费力的工序莫过于烤热缩管和绞线工序,此设备的研发有效解决了此类产品105加工中分散作业,用人多且效率低下的问题。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发明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包括机架控制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控制箱(3)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前端输送带(2),所述前端输送带(2)的顶部放置有若干个流转工装(1),所述机架控制箱(3)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装夹辅助工装(5),所述机架控制箱(3)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前端输送带(2)配合使用的智能传送单元(12),所述机架控制箱(3)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人机界面(16),所述机架控制箱(3)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导体端导体打弯单元(6)、绞线单元(7)、导体端线体造型单元(8)、端子端线体造型单元(9)、CCD检测组件(10)、双工位卸料单元(11)、热风全收缩单元(14)和预收缩组件(15),所述机架控制箱(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与热风全收缩单元(14)配合使用的工装回流输送带(13),所述机架控制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热风全收缩单元(14)配合使用的工装开盖单元(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转工装(1)包括底板(101)、固定台(102)、小锁(103)、顶簧(104)、产品(105)、压盖(106)和扭簧(107),所述底板(101)放置于前端输送带(2)的顶部,所述固定台(102)的底部与底板(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小锁(103)的前侧和后侧均与固定台(102)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小锁(103)的底部与顶簧(104)固定连接,所述顶簧(104)远离小锁(103)的一侧与固定台(102)固定连接,所述产品(105)卡设于固定台(102)的顶部,所述压盖(106)靠近固定台(102)的一侧与固定台(102)转动连接,所述压盖(106)与产品(105)配合使用,所述扭簧(107)套设于压盖(106)转轴部的表面,所述扭簧(107)靠近固定台(102)的一侧与固定台(10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输送带(2)包括调速电机(201)、圆皮带(202)、挡板(203)和两个支撑架(204),所述支撑架(204)的底部与机架控制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调速电机(201)的底部与支撑架(20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调速电机(201)的输出轴与圆皮带(202)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挡板(203)靠近支撑架(204)的一侧与支撑架(204)固定连接,所述圆皮带(202)位于两个支撑架(204)的顶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控制箱(3)包括四个脚轮支架(301)、门(302)、电气控制件系统(303)和支撑箱(304),四个脚轮支架(301)固定于支撑箱(304)底部的四角,所述门(302)活动连接于支撑箱(304)的前侧,所述电气控制件系统(303)安装于支撑箱(304)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辅助工装(5)包括底台(501)、定位块(502)和磁铁(503),所述底台(501)的底部与机架控制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502)和磁铁(503)均安装于底台(501)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端导体打弯单元(6)包括第一电缸(601)、第一滑台(602)、第二滑台(603)、成型板(604)、导向片(605)、导向压线气缸(606)、滑台缸(607)、第一冲头(608)、第二冲头(609)、压线块(610)和底座(611),所述第一电缸(601)、第一滑台(602)和第二滑台(603)均安装于底座(611)的顶部,所述导向片(605)的顶部与第一滑台(6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冲头(608)和第二冲头(609)的顶部均与导向片(605)固定连接,所述成型板(604)的底部与第二滑台(603)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压线气缸(606)的顶部与第一滑台(602)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压线气缸(606)靠近导向片(605)的一侧与导向片(605)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线单元(7)包括第一夹爪(701)、连杆组(702)、第一开闭气缸(703)、轴承组件(704)、同步带轮组(705)、第一步进电机(706)、第二电缸(707)和支撑座(708),所述支撑座(708)的底部与机架控制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步进电机(706)和第二电缸(707)均安装于支撑座(708)的顶部,所述第一步进电机(706)和第二电缸(707)配合使用,所述同步带轮组(705)套于第一步进电机(706)输出轴的表面,所述轴承组件(704)与同步带轮组(705)配合使用,所述连杆组(702)固定于支撑座(708)的右侧,所述第一夹爪(701)安装于连杆组(702)的右侧,所述第一开闭气缸(703)与第二电缸(707)配合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端线体造型单元(9)包括第三滑台(901)、第四滑台(902)、平行开闭缸(903)、第二开闭气缸(904)、第二夹爪(905)、第三夹爪(906)和支板(907),所述支板(907)的底部与机架控制箱(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台(901)固定于支板(907)的顶部,所述第四滑台(902)安装于第三滑台(901)的顶部,所述平行开闭缸(903)和第二开闭气缸(904)均安装于第四滑台(902)的顶部,所述第二夹爪(905)和第三夹爪(906)均安装于第四滑台(902)的右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CCD检测组件(10)包括智能检测相机(1001)和支撑杆(1002),所述支撑杆(1002)的底部与机架控制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智能检测相机(1001)通过螺栓安装于支撑杆(1002)的顶部,所述双工位卸料单元(11)包括夹爪气缸(1101)、第五滑台(1102)、同步带组件(1103)、直线导轨(1104)、检测开关(1105)、第四夹爪(1106)和第二步进电机(1107),所述直线导轨(1104)的底部与机架控制箱(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步进电机(1107)安装于直线导轨(1104)的表面,所述直线导轨(1104)的输出轴与同步带组件(1103)固定连接,所述检测开关(1105)位于直线导轨(1104)的顶部,所述第四夹爪(1106)靠近夹爪气缸(1101)的一侧与夹爪气缸(1101)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全收缩单元(14)包括防反向组件(1401)、节拍控制组件(1402)、档停组件(1403)、定位组件(1404)、预热风枪(1405)、预热管口转向机构(1406)、光纤检测块(1407)、开盖组件(1408)、全收缩半包风口(1409)、储线盒(1410)、加热风枪(1411)、流转输送带(1412)、滑道(1413)、上卡板(1414)和安装板(1415),所述安装板(1415)的底部与机架控制箱(3)固定连接,所述储线盒(1410)安装于安装板(1415)顶部后侧的左侧,所述智能传送单元(12)安装于安装板(1415)的顶部,所述滑道(1413)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滑道(1413)卡设于智能传送单元(12)的顶部,所述流转输送带(1412)固定于智能传送单元(12)的左侧,所述光纤检测块(1407)卡设于智能传送单元(12)的顶部,所述全收缩半包风口(1409)固定于安装板(1415)的顶部,所述开盖组件(1408)固定于安装板(1415)顶部前侧的左侧,所述档停组件(1403)和定位组件(1404)均固定于安装板(1415)的顶部,所述预热管口转向机构(1406)的底部与定位组件(1404)固定连接,所述防反向组件(1401)和节拍控制组件(1402)均安装于智能传送单元(12)的前侧,所述节拍控制组件(1402)位于防反向组件(1401)的左侧,所述预热风枪(1405)的底部与安装板(1415)固定连接,所述上卡板(1414)套设于预热风枪(1405)的表面,所述加热风枪(1411)安装于安装板(1415)的顶部,所述加热风枪(1411)与预热风枪(1405)配合使用。
CN202111410886.3A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 Active CN1143735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0886.3A CN114373585B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0886.3A CN114373585B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3585A true CN114373585A (zh) 2022-04-19
CN114373585B CN114373585B (zh) 2024-03-19

Family

ID=81138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10886.3A Active CN114373585B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358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01221A (ja) * 1999-06-16 2001-01-0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ワイヤハーネス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KR101559009B1 (ko) * 2014-06-17 2015-10-08 (주) 대하전선 하네스 자동검사장치
CN207593235U (zh) * 2017-11-23 2018-07-10 宁波禹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连接线束自动装配机
CN208643338U (zh) * 2018-06-19 2019-03-26 深圳市领略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皮带式自动ccd检测设备
CN110336174A (zh) * 2019-07-05 2019-10-15 宁波禹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接线盒线束盒体组装机
CN209516272U (zh) * 2018-12-28 2019-10-18 苏州科维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多线束双头端子压接设备
CN213660081U (zh) * 2021-05-19 2021-07-09 潍坊智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半自动双工位绞线机
CN113579670A (zh) * 2021-07-12 2021-11-02 江门市高翔电气智能化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检测自动化装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01221A (ja) * 1999-06-16 2001-01-0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ワイヤハーネス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KR101559009B1 (ko) * 2014-06-17 2015-10-08 (주) 대하전선 하네스 자동검사장치
CN207593235U (zh) * 2017-11-23 2018-07-10 宁波禹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连接线束自动装配机
CN208643338U (zh) * 2018-06-19 2019-03-26 深圳市领略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皮带式自动ccd检测设备
CN209516272U (zh) * 2018-12-28 2019-10-18 苏州科维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多线束双头端子压接设备
CN110336174A (zh) * 2019-07-05 2019-10-15 宁波禹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接线盒线束盒体组装机
CN213660081U (zh) * 2021-05-19 2021-07-09 潍坊智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半自动双工位绞线机
CN113579670A (zh) * 2021-07-12 2021-11-02 江门市高翔电气智能化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检测自动化装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3585B (zh) 202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09261B (zh) 智能化插头组装设备
CN107611753B (zh) 一种多线加工中心装置
CN107900133B (zh) 一种汽车座椅管件的缩管成型自动加工系统
CN111673966A (zh) 一种塑盒自动修毛边设备
CN114406782A (zh) 一种上料用液压机械爪
CN217069719U (zh) 镜片外观瑕疵视觉检测站
CN114373585A (zh) 一种多功能线束处理机
CN208467724U (zh) 一种用于管件缩口倒角一体化设备
CN117584365A (zh) 一种机器人自动上料镶件注塑及检测设备以及其工作方法
CN209834992U (zh) 一种工件移栽智能设备
CN110803489A (zh) 一种重力滑移式上件装置
CN111633387B (zh) 一种绳加工装置、防盗绳生产设备及加工方法
CN208614193U (zh) 用于智能化插头组装设备的铜丝收拢校正定位装置
CN214521754U (zh) 一种自动取料注塑耐压测试设备
CN212197469U (zh) 一种铁芯自动定位检测和移载装置
CN210501119U (zh) 一种应用于绳子拉手切割摆送机的绳子夹取转运装置
CN212371923U (zh) 一种用于磨床的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09367214U (zh) 泛用型插芯圆盘自动装料机
CN205043296U (zh) 一种可自动装卸载的线缆上锡机的输送系统
CN210059374U (zh) 一种圆管挤凸台翻边设备
CN208632377U (zh) 开模装置和玻璃热弯机
CN210848122U (zh) 一种全自动双并线两端分叉设备
CN213497066U (zh) 一种高效线束沾锡机的沾锡结构
CN214553678U (zh) 一种恒温水浴自动化装置
CN210260270U (zh) 滤网取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