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49496A - 电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电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49496A
CN114349496A CN202210051911.1A CN202210051911A CN114349496A CN 114349496 A CN114349496 A CN 114349496A CN 202210051911 A CN202210051911 A CN 202210051911A CN 114349496 A CN114349496 A CN 1143494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mol
auxiliary
dielectric material
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519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世纯
杨爱民
张巧云
张莹
郑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inocera Functional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Sinocera Functional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Sinocera Functional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Sinocera Functional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519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494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49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9496A/zh
Priority to CN202210611866.0A priority patent/CN115180942B/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电介质材料包括主成分BaTiO3、辅助成分和烧结助剂;辅助成分包括:(Ba1‑aYa)bTiO3;选自Mg、Ba、Ca、Sr中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或碳酸盐或可溶性盐;选自Mn、Cr、Co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或碳酸盐或可溶性盐;选自W、Mo、V、Nb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或可溶性盐;选自Ho、Yb、Y、Er、Dy、Sm、Gd、Er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或可溶性盐;烧结助剂为SiO2、BaxCa(1‑x)SiO3中的一种或两种。该电介质材料具有高的介电常数和绝缘电阻,适用于中高压大容量MLCC,并以实现MLCC的高可靠性。

Description

电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MLCC(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小型化、大容量化快速发展。同时,MLCC向着介质层薄层化方向发展,需要即使薄层化也要保证MLCC可靠性的陶瓷介质材料。尤其是在高额定电压(额定电压为100V及以上)的情况下使用的中高压MLCC的小型化和大容量化,对构成MLCC介质层的陶瓷介质材料的可靠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CN201611170717.6中提出了一种用于中高压X7R特性多层陶瓷电容器的介质材料,其组成为(Ba1-aYa)bTiO3(其中0.005≤a<0.1,1.0<b<1.08);MgTiO3;选自Mn、Cr、Co和Fe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选自Ca、Si、Li、AL和B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选自Ho、Yb、Gd、Dy、Sm和Er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选自W、Mo、V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烧结温度为1260-1320℃,介电常数2500以上,其适合于介质厚度为8μm以上、额定电压100V以上的MLCC,由于其介电常数低,难以实现大容量化,当介质厚度变薄后,可以实现大容量,但保持额定电压100V及以上,其可靠性出现不良,无法满足要求。CN201010530760.5中提出了抗还原性的多层陶瓷电容介质陶瓷材料,其组成为BamTiO3,MnO2、MgO、CaO、R12O3、R22O3和Re烧结助剂,其中R1选自Gd、Tb、Dy中至少一种;R2选自Y、Sm、Ho、Er、Yb中至少一种;Re选自B2O3、ZnO、SiO2、Al2O3、K2O、Li2O中至少一种;烧结温度为1200-1300℃,介电常数2500-3500,该介质陶瓷材料适用于生产额定电压大于100V的中高压多层陶瓷电容器,可靠性好,但其介质厚度为30μm,无法实现薄层大容量。CN101456727A、CN101407417A、CN101284732A中公开的组合物都可用于中高压多层陶瓷电容器,但介电常数过低(小于500),无法实现大容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电介质材料,该介质材料具有高的介电常数和绝缘电阻,适用于中高压大容量MLCC,并以实现MLCC的高可靠性。
一种电介质材料,包括主成分、辅助成分和烧结助剂;其中,
所述主成分为BaTiO3
所述辅助成分包括:
i)(Ba1-aYa)bTiO3,其中0.005≤a≤0.1,0.995≤b≤1.005;
ii)选自Mg、Ba、Ca、Sr中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或碳酸盐或可溶性盐;
iii)选自Mn、Cr、Co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或碳酸盐或可溶性盐;
iv)选自W、Mo、V、Nb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或可溶性盐;
v)选自Ho、Yb、Y、Er、Dy、Sm、Gd、Er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或可溶性盐;
所述烧结助剂为SiO2、BaxCa(1-x)SiO3中的一种或两种;其中,X为0.2-0.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介质材料由所述主成分、辅助成分和烧结助剂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成分由以上成分i)、ii)、iii)和iv)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中,0.01≤a≤0.06,例如0.0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中,0.997≤b≤1.001,例如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中,a=0.02,b=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为Ba0.08Y0.02TiO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i)选自Mg、Ba、Ca中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或碳酸盐或可溶性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i)选自Mg、Ba中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或碳酸盐或可溶性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i)选自MgO、CaCO3、BaCO3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ii)选自Mn、Cr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或碳酸盐或可溶性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ii)选自Mn的氧化物或碳酸盐或可溶性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ii)选自MnCO3、Cr2O3中的一种或两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v)选自Mo、V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或可溶性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v)选自MoO3、V2O5中的一种或两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v)选自Ho、Y、Er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或可溶性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v)选自Y2O3、Ho2O3中的一种或两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烧结助剂中的BaxCa(1-x)SiO3,X为0.3-0.6,例如0.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烧结助剂中的BaxCa(1-x)SiO3为Ba0.4Ca0.6SiO3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于100摩尔BaTiO3,各成分的比例如下:
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即(Ba1-aYa)bTiO3,1-15摩尔,优选5-10摩尔,或5摩尔、5.5摩尔、6摩尔、6.5摩尔、7摩尔、7.5摩尔、8摩尔、8.5摩尔、9摩尔、9.5摩尔、10摩尔;
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i),0.1-1.2摩尔,优选0.25-0.7摩尔,或优选0.25-0.45摩尔,或0.1摩尔、0.2摩尔、0.25摩尔、0.3摩尔、0.35摩尔、0.4摩尔、0.5摩尔、0.6摩尔、0.7摩尔、0.8摩尔、0.9摩尔、1.0摩尔、1.1摩尔、1.2摩尔;
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ii),0.05-0.5摩尔,优选0.1-0.3摩尔,或0.05摩尔、0.1摩尔、0.2摩尔、0.3摩尔、0.35摩尔、0.4摩尔、0.45摩尔、0.5摩尔;
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v),0.01-0.3摩尔,优选0.02-0.1摩尔,或0.01摩尔、0.02摩尔、0.05摩尔、0.06摩尔、0.07摩尔、0.08摩尔、0.09摩尔、0.1摩尔、0.2摩尔、0.3摩尔;
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v),2.5-5.5摩尔,优选3-4摩尔,或2.5摩尔、3摩尔、3.2摩尔、3.5摩尔、4摩尔、4.5摩尔、5摩尔、5.5摩尔;
所述烧结助剂,0.5-2.5摩尔,优选0.7-1.5摩尔,或0.6摩尔、0.7摩尔、0.8摩尔、0.9摩尔、1摩尔、1.2摩尔、1.3摩尔、1.4摩尔、1.5摩尔。
研究发现,在上述比例范围内,使介质材料获得良好的介电性能和寿命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成分即BaTiO3的颗粒尺寸为200-350nm,优选250-300n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例如Ba0.08Y0.02TiO3)的颗粒尺寸为150-250nm,优选150-200nm。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它辅助成分ii)、iii)、iv)和v),若选用氧化物或碳酸盐,颗粒尺寸为100nm以下,优选50nm以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烧结助剂的颗粒尺寸为200nm以下,优选120nm以下。
研究发现,在上述颗粒尺寸范围内,辅助成分更易均匀分布在主成分表面,保障介质材料具有高的介电常数、耐压性能、寿命性能。
本发明电介质材料,在所述的辅助成分中的(Bal-aYa)bTiO3(例如Ba0.08Y0.02TiO3),其与BaTiO3形成固溶体,具有改善高温电阻耐久性。如果其含量少,不能起到效果;含量多,介电常数低。
本发明电介质材料,在所述副成分中的Mg、Ba、Ca、Sr,其具有抑制晶粒长大和改善温度特性;如果含量少,出现晶粒长大,温度特性差;含量多,则烧结性降低,介电常数低。
本发明电介质材料,在所述的副成分中的Mn、Cr、Co,其具有改善介电损耗。如果含量少,介电损耗高,烧结性能差;含量多,绝缘电阻差,介电常数低。
本发明电介质材料,在所述的副成分中的W、Mo、V、Nb,其具有改善高温电阻耐久性。如果含量少,不能起到效果;含量多,高温电阻耐久性差。
本发明电介质材料,在所述的副成分中的Ho、Yb、Y、Er、Dy、Sm、Gd、Er,其具有改善绝缘电阻和温度特性。如果含量少,绝缘电阻和温度特性差,含量多,烧结性能差,介电常数低。
本发明电介质材料,在所述的烧结助剂中的SiO2、BaxCa1-xSiO3,具有改善烧结。如果含量少,烧结性能差;含量多,介电常数低,温度特性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成分BaTiO3可采用常规水热法生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即(Ba1-aYa)bTiO3可采用固相法生产。例如按照比例称取BaCO3、Y2O3、TiO2,将称好的材料和去离子水在球磨机中湿式混合,之后转到砂磨机中进行粉碎/分散,之后再经过烘干、煅烧,即得。在一些实例中,煅烧温度为900-1050℃,保温时间为2.5-3.5h。
在一些实施例中,烧结助剂BaxCa1-xSiO3可采用固相法生产。例如按照比例称取BaCO3、CaCO3、SiO2,将称好的材料和去离子水在球磨机中进行湿式混合,之后转到砂磨机中进行粉碎/分散,之后再经过烘干、煅烧,将煅烧后的物料再经过砂磨机湿式粉碎/分散、烘干,即得。在一些实例中,煅烧温度为1050-1150℃,保温时间为2-3h。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电介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主成分、辅助成分和烧结助剂;
将除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即(Ba1-aYa)bTiO3)之外的至少一种与主成分混合、煅烧,得到煅烧混合物;其中煅烧温度为1000-1150℃;
将其他成分(即烧结助剂和未经煅烧的辅助成分)与所述煅烧混合物混合,分散、干燥,即可得到电介质材料。
上述电介质材料的制备方法中,煅烧温度为1000℃、1050℃、1100℃或1150℃。
上述电介质材料的制备方法中,煅烧时间为2-3h。
在所述电介质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将辅助成分(不包含(Ba1-aYa)bTiO3)与主成分混合煅烧,通过控制煅烧温度,使辅助成分固溶于主成分中,形成具有主成分和副主成分混合的顺电相的壳结构,提高材料的绝缘性能。进一步添加(Ba1-aYa)bTiO3,提高材料高温电阻耐久性。另外通过对主成分进行施主和受主掺杂,减少在氮氢气气氛中烧结产生的氧空位,并抑制其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从而获得高的可靠性寿命。
本发明还包括上述电介质材料在制备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包括上述电介质材料。
由本发明电介质材料制备的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介电常数高达3200-3600,适合于制作介质为8-12μm、容量为2-10μF、工作电压为100V及以上的大容量MLCC产品,温度特性符合EIA标准的X7S特性,其采用贱金属镍或镍合金为内电极,在氮氢还原气氛中烧结,烧结温度为1200-1250℃。
本发明电介质材料还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和高温电阻耐久性,适合于制作中高压高可靠MLCC产品。
本发明电介质材料的烧结温度低,便于MLCC厂家的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通过正规渠道商购买得到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20和对比例1-5电介质材料,配方及主成分与辅助成分混合煅烧温度如表1所示。
其中,主成分BaTiO3的粒径为250nm,辅助成分Ba0.08Y0.02TiO3的粒径为150nm,其它辅助成分选用氧化物或碳酸盐的粒径为80-100nm,烧结助剂Ba0.4Ca0.6SiO3的粒径为100-120nm,SiO2的粒径为80-100nm。
实施例1-20和对比例3-5电介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除辅助成分中Ba0.08Y0.02TiO3之外的所有辅助成分与主成分混合、煅烧,得到煅烧混合物;其中煅烧温度见下表1,煅烧时间为2h;将其他成分(即烧结助剂和Ba0.08Y0.02TiO3)与所述煅烧混合物混合,分散、干燥,即可得到电介质材料。
对比例1电介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所有辅助成分、烧结助剂与主成分混合分散(即未经过煅烧)。
对比例2电介质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煅烧的温度为900℃。
按照上述组成和制备方法制得介质材料后,按照常规的MLCC制备工艺流程:浆料制备→流延→丝印→叠层→层压→切割→排胶→烧结→倒角→封端→烧端等进行MLCC制备;产品规格为1210,介质层厚度为9.5μm,其丝印时使用镍内浆进行丝印,产品在1240℃、1.0%H2的还原气氛下烧结,倒角后在产品的两端封上铜外电极,在800℃氮气保护气氛下对铜电极进行热处理,之后即可进行相关电性能的检测。
在室温25℃、45-65%RH条件下,利用Agilent 4284A电桥在1MHz、1Vrm下测试MLCC的容量C、介电损耗DF,根据介质层的厚度、有效电极面积、丝网系数、介质层数、容量计算介电常数;利用TH2683绝缘电阻测试仪在100VDC、25℃和125℃、60S条件下测试MLCC绝缘电阻IR;利用CJ2671S耐压测试仪在充电电流<20mA、施加电压速度200V/60S条件下测试MLCC的耐压BDV;利用高低温试验箱,在-55℃~125℃之间测试MLCC的温度系数TCC;利用老化试验箱在125℃、250V直流电压条件下测试MLCC的可靠性寿命,从施加电压开始到绝缘电阻IR值降低到106Ω以下定义失效时间,将失效时间的长短作为可靠性寿命性能的评价结果。表2为由上述介质材料制得的MLCC性能参数表。
从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电介质材料介电性能和可靠性优良。
Figure BDA0003474000960000071
Figure BDA0003474000960000081
Figure BDA0003474000960000091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介质材料,包括主成分、辅助成分和烧结助剂;其中,
所述主成分为BaTiO3
所述辅助成分包括:
i)(Ba1-aYa)bTiO3,其中0.005≤a≤0.1,0.995≤b≤1.005;
ii)选自Mg、Ba、Ca、Sr中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或碳酸盐或可溶性盐;
iii)选自Mn、Cr、Co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或碳酸盐或可溶性盐;
iv)选自W、Mo、V、Nb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或可溶性盐;
v)选自Ho、Yb、Y、Er、Dy、Sm、Gd、Er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或可溶性盐;
所述烧结助剂为SiO2、BaxCa(1-x)SiO3中的一种或两种;其中,X为0.2-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介质材料,其中,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中,0.01≤a≤0.06;和/或,0.997≤b≤1.001;可选地,a=0.02,b=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电介质材料,其中,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i)选自Mg、Ba、Ca中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或碳酸盐或可溶性盐;
可选地,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i)选自Mg、Ba中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或碳酸盐或可溶性盐;
可选地,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i)选自MgO、CaCO3、BaCO3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电介质材料,其中,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ii)选自Mn、Cr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或碳酸盐或可溶性盐;
可选地,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ii)选自Mn的氧化物或碳酸盐或可溶性盐;
可选地,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ii)选自MnCO3、Cr2O3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电介质材料,其中,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v)选自Mo、V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或可溶性盐;
可选地,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v)选自MoO3、V2O5中的一种或两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电介质材料,其中,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v)选自Ho、Y、Er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氧化物或可溶性盐;
可选地,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v)选自Y2O3、Ho2O3中的一种或两种;和/或,所述烧结助剂中的BaxCa(1-x)SiO3,X为0.3-0.6,例如为0.4。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电介质材料,其中,相对于100摩尔BaTiO3,各成分的比例如下:
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1-15摩尔,优选5-10摩尔;
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i),0.1-1.2摩尔,优选0.25-0.7摩尔;
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ii),0.05-0.5摩尔,优选0.1-0.3摩尔;
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v),0.01-0.3摩尔,优选0.02-0.1摩尔;
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v),2.5-5.5摩尔,优选3-4摩尔;
所述烧结助剂,0.5-2.5摩尔,优选0.7-1.5摩尔。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电介质材料,其中,
所述主成分的颗粒尺寸为200-350nm,优选250-300nm;和/或,
所述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的颗粒尺寸为150-250nm,优选150-200nm;和/或,
辅助成分ii)、iii)、iv)和v)若选用氧化物或碳酸盐,颗粒尺寸为100nm以下,优选50nm以下;和/或,
所述烧结助剂的颗粒尺寸为200nm以下,优选120nm以下。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电介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主成分、辅助成分和烧结助剂;
将除辅助成分中的成分i)之外的至少一种与主成分混合、煅烧,得到煅烧混合物;其中煅烧温度为1000-1150℃;
将其他成分与所述煅烧混合物混合,分散、干燥;
可选地,煅烧温度为1000℃、1050℃、1100℃或1150℃;和/或,
可选地,煅烧时间为2-3h。
10.一种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电介质材料。
CN202210051911.1A 2022-01-17 2022-01-17 电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ithdrawn CN1143494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1911.1A CN114349496A (zh) 2022-01-17 2022-01-17 电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210611866.0A CN115180942B (zh) 2022-01-17 2022-05-30 电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1911.1A CN114349496A (zh) 2022-01-17 2022-01-17 电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9496A true CN114349496A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91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51911.1A Withdrawn CN114349496A (zh) 2022-01-17 2022-01-17 电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4949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5199A (zh) * 2020-07-03 2020-11-13 成都宏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烧结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41058A (zh) * 2023-01-09 2023-05-02 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介质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5199A (zh) * 2020-07-03 2020-11-13 成都宏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烧结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25199B (zh) * 2020-07-03 2022-07-01 成都宏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烧结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41058A (zh) * 2023-01-09 2023-05-02 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介质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35139A (en) Multilayer ceramic chip capacitor
KR100841506B1 (ko) 유전체 자기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US6383323B1 (en) Dielectric ceramic,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laminated ceramic electronic elem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7271115B2 (en) Dielectric ceramic composition and monolithic ceramic capacitor
CN100497251C (zh) 电子部件、介电体陶瓷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WO2011024582A1 (ja)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JP5077362B2 (ja) 誘電体セラミック及び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TWI427051B (zh) 介電質陶瓷及積層陶瓷電容器
JPH11273986A (ja) 誘電体セラミッ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5180942B (zh) 电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190488B (zh) 电介体陶瓷及层叠陶瓷电容器
CN114349496A (zh) 电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747419B (zh) 一种用于中高压x7r特性多层陶瓷电容器的介质材料
JP4697582B2 (ja) 誘電体セラミック及び誘電体セラミック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CN105693236A (zh) 低温烧结介电组合物以及由其形成的多层陶瓷电容器
JP3882054B2 (ja)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US8518844B2 (en) Dielectric ceramic composition and monolithic ceramic capacitor
CN113185285A (zh) 一种陶瓷介质材料及其独石电容器
CN114999817A (zh) 一种薄介质x7r特性mlcc用电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TWI798412B (zh) 介電體磁器組成物及陶瓷電子零件
JP3603607B2 (ja) 誘電体セラミック、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および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TWI796464B (zh) 介電體磁器組成物及陶瓷電子零件
JP7262640B2 (ja) 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US647941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dielectric ceramic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16023130B (zh) 一种电容器陶瓷粉体、其制备方法及mlc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