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41212A - 氢化石油树脂以及包含该氢化石油树脂的橡胶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氢化石油树脂以及包含该氢化石油树脂的橡胶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41212A
CN114341212A CN202080061235.5A CN202080061235A CN114341212A CN 114341212 A CN114341212 A CN 114341212A CN 202080061235 A CN202080061235 A CN 202080061235A CN 114341212 A CN114341212 A CN 1143412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troleum resin
hydrogenated petroleum
equation
rubber
rubber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12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41212B (zh
Inventor
李相贤
赵民植
朴秀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lon Industr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lon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lon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Kolon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to CN2023100232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416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41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12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412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12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36/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F236/02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the radical having only two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F236/04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the radical having only two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conjugated
    • C08F236/1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the radical having only two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conjugated with vinyl-aromatic mono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40/00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and mineral oils, e.g. petroleum res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r the physical arrangement or mixture of the composition
    • B60C1/0016Compositions of the trea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CTREATMENT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RUBBERS
    • C08C19/00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rubber
    • C08C19/02Hydrogen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36/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F236/02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the radical having only two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F236/04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the radical having only two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conjugated
    • C08F236/045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the radical having only two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conjugated conjugated hydrocarbons other than butadiene or isopr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04Reduction, e.g. hydrogen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5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5/00Compositions of rubber deriva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9/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 hydrocarbons
    • C08L9/06Copolymers with styr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00/00Copolyme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ortions of the comonomers expressed
    • C08F2800/20Copolyme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ortions of the comonomers expressed as weight or mass percentag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96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zin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氢化石油树脂和包含该氢化石油树脂的橡胶组合物。根据本公开的氢化石油树脂不仅改善了包含其的橡胶的粘弹性质,而且具有与橡胶的优异的相容性,因此改善了橡胶的总体物理性质。因此,由包含所述氢化石油树脂的橡胶组合物制造的橡胶模制品如轮胎具有改善的抓地强度(湿/干)并且由于改善了抓地力而降低了滚动阻力的增加,从而同时满足作为轮胎需要的抓地力和滚动阻力的两种性质,由此可以制造低燃料消耗并且高性能的轮胎。

Description

氢化石油树脂以及包含该氢化石油树脂的橡胶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氢化石油树脂以及一种包含该氢化石油树脂的橡胶组合物。
背景技术
轮胎支撑车辆的负载,减轻在路面上产生的冲击,并且向路面传输车辆引擎的功率、制动力等以保持车辆的运动。用于车辆的轮胎需要各种特性,如耐久性、耐磨性、滚动阻力、燃料经济性、转向稳定性、乘坐舒适性、制动、振动以及噪音。
近来,随着车辆变得越来越先进并且安全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开发能够在各种路面上和各种气候下保持最佳性能的高性能轮胎。根据这些需要,引入了轮胎能量消耗效率评级系统。
在轮胎能量消耗效率评级系统中,将燃料经济性(效率)和安全性两者的性能进行分级并且提供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将其评价为轮胎的滚动阻力越低,燃料经济性性能越好,并且在潮湿路面上的制动力越高,安全性越好。
燃料效率是基于滚动阻力(RR)来测量的,并且是指在诸如轮胎的圆形物体在平面上以恒定速度沿直线运动时出现的阻力。
潮湿路面制动力(湿抓地力)是指制动性能,它是与安全相关的轮胎性能。此处,优异的抓地力是指由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高附着力而在转弯和停止时的良好的制动性能。近来,在车辆评价项目当中,车辆的制动距离正成为主要的评价项目。另外,由于车辆使用者常常遇到关于车辆事故的信息,因此他们也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因此对车辆的制动性能非常感兴趣。
正如所提到的,抓地力是使轮胎表面良好地附着至路面的技术,并且如果轮胎具有优异的弹性是有利的。然而,在将抓地力和滚动阻力一起考虑时,当与路面的附着力减小时滚动阻力是有利的,因此轮胎的滚动阻力和抓地力具有相反的特性。
即,具有低滚动阻力的轮胎在燃料效率方面是有利的,但是在道路潮湿时与道路的附着力会是较弱的。因此,轮胎的最新发展正以试图控制滚动阻力和抓地力两者而不是降低滚动阻力或增大抓地力的一维方法的方式进行。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登记No.10-0227566(1999年8月4日)
(专利文献2)韩国专利登记No.10-1572106(2015年11月20日)
(专利文献3)韩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6-0002044(2016年1月7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公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改善抓地力并且使滚动阻力的减小最小化而具有燃料效率和制动稳定性的轮胎用石油树脂以及使用该石油树脂制造的轮胎胎面。
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氢化石油树脂,包含来自环戊二烯组分的重复单元(A);和来自C9馏分的重复单元(B),其中所述氢化石油树脂满足方程式1。
[方程式1]
Figure BDA0003523982180000021
在方程式1中,
x是软化点(℃),
y是芳香氢的含量(mol%),
z是溴值,以及
a=25600,b=625,并且c=2500。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包含所述氢化石油树脂的橡胶组合物。
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轮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包含所述氢化石油树脂。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氢化石油树脂不仅改善了包含该氢化石油树脂的橡胶的粘弹性质,而且具有与橡胶优异的相容性,从而改善了橡胶的整体物理性质。
因此,由包含所述氢化石油树脂的橡胶组合物制造的橡胶模制品,例如轮胎,具有改善的抓地力(湿/干)并且由于改善了抓地力使滚动阻力的增大减少,以便同时满足作为轮胎所需要的抓地力和滚动阻力的两种性质,从而制造出低燃料消耗并且高性能的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实施方案。
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或词语不应解释为限于它们常用含义或辞典含义。基于可以适当地定义术语的概念以便发明人以最佳方式描述其发明的原则,应当将本发明解释为与本公开的技术思想一致的含义和概念。
在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案的目的并且不意欲限制本公开。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示,否则单数形式包括复数形式。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括”和/或“具有”在用于本公开中时特指存在所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组件和/或组分,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组件、组分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抓地力”包括湿抓地力和干抓地力两者。在这种情况下,湿抓地力是指由于雪或雨而在湿路面状态下的抓地性能,而干抓地力是指在一般路面状态下的抓地性能。优异的抓地力是指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较高,因此制动性能在转弯或停止期间是良好的。
在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滚动阻力”是指滚动阻力与施加至轮胎的负载的比率。在本公开中,优异的滚动阻力特性是指轮胎自身的能量损耗或轮胎与路面之间的能量损耗较小,或者滚动阻力的增加较小。
在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芳香氢”是指与芳香环直接连接的氢原子,并且可以通过1H-核磁共振(1H-NMR)来测量,并且可以用于确定树脂的芳香性。
构成轮胎的橡胶在其旋转时与路面进行摩擦,并且由于橡胶的弹性而周期性地重复橡胶的形变和复原。此时,在形变期间能量由于橡胶的粘性而不能完全复原,一部分能量作为热能被消耗掉。在这种情况下,被消耗的热能称为滞后损失,而且损失大表示为高滞后现象。如所提到的,优异的抓地力是指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较高,因此制动性能在转弯或制动期间是优异的。然而,橡胶组合物具有高滞后现象,使得其吸收从外部接收的形变能量并且消耗大量的热能。随着热能的消耗,成为驱动力的转化率下降,并且滚动阻力增加。
因此,轮胎通过使行驶期间热能损失最小化而具有优异的燃料经济性,并且具有较低的滚动阻力以抑制热量产生,并且由于与干路面相比,车辆的速度在湿路面上增加使滑动阻力大幅下降,因此出于制动性能和行驶稳定性的目的,轮胎必须具有影响动态性质诸如较高抓地力的优异的粘弹性质。然而,抓地力和滚动阻力是彼此相反的因素,并且当抓地力增大时,滚动阻力也增大,从而导致增加燃料消耗的问题。即,同时控制抓地力和滚动阻力是用于提高轮胎性能的任务。
因此,本公开提供一种具有较低滚动阻力和较高抓地力两者的优异的氢化石油树脂。
具体地,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氢化石油树脂,包含:来自环戊二烯组分的重复单元(A);和来自C9馏分的重复单元(B),其中所述氢化石油树脂满足方程式1。
[方程式1]
Figure BDA0003523982180000041
在方程式1中,x是软化点(℃),y是芳香氢的含量(mol%),z是溴值,并且a=25600,b=625,并且c=2500。
所述氢化石油树脂可以通过在将两种类型的重复单元通过共聚制备成如下面式1所示的共聚物之后进行氢化反应来制备。
[式1]
Figure BDA0003523982180000042
在式1中,A是来自环戊二烯组分的重复单元(A),
B是来自C9馏分的重复单元(B),以及
m和n分别是所述重复单元的摩尔比,并且满足m+n=100。
这里,为了方便所述共聚物的形式如上所示,但是没有特别地限制,并且所述共聚物可以具有各种形式,如无规共聚物、交替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以及星型嵌段共聚物。优选地,所述共聚物可以为无规共聚物。
除了上述的重复单元之外,所述共聚物还可以包含另外的重复单元。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每个重复单元。
作为从石脑油裂解中获得的脂环族单体的环戊二烯组分包含两个以上的烯属不饱和基团,它们是在五边形环结构的基本骨架上的可聚合官能团,并且可以包括选自环戊二烯、二环戊二烯以及二甲基环戊二烯中的至少一种。
C9馏分是指各自具有8个以上的碳原子的烃的混合物,并且包括选自在大气压下沸点为100℃至300℃的不饱和芳香族C8馏分、不饱和芳香族C9馏分以及不饱和芳香族C10馏分中的至少一种。C9馏分与上文所述的环戊二烯共聚合。
C9馏分可以包括苯乙烯、乙烯基甲苯、茚、α-甲基苯乙烯以及苯/甲苯/二甲苯(BTX)。此处,苯/甲苯/二甲苯(BTX)是苯、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以及对二甲苯的混合物。例如,基于C9馏分的总重量,C9馏分可以包含10重量%至20重量%的苯乙烯、10重量%至20重量%的乙烯基甲苯、10重量%至20重量%的茚、1重量%至7重量%的α-甲基苯乙烯以及40重量%至60重量%的BTX。优选地,基于C9馏分的总重量,C9馏分可以是包含10重量%至30重量%的苯乙烯、10重量%至20重量%的茚、1重量%至7重量%的α-甲基苯乙烯以及50重量%至80重量%的BTX的混合馏分。
当氢化石油树脂包含重复单元A和重复单元B并且诸如软化点、芳香氢的含量以及溴值的物理性质满足方程式1时,发现通过将所述氢化石油树脂引入至橡胶组合物中获得的橡胶的粘弹性质可以适当地调节,在保持在湿路面和正常路面上的抓地力的平衡的同时,使滚动阻力的增加连同整体改善效果最小化,从而同时提高制动性能和燃料效率。
更具体地,当氢化石油树脂满足上述方程式1时,发现在11Hz下测量的所制备的橡胶组合物的损失系数中,抓地力,特别是与湿路面制动力(湿抓地力)相关的损失系数tanδ(0℃)具有较大值,并且与滚动阻力相关的损失系数tanδ(70℃)的增加最小化。相比之下,基于方程式1的范围,当氢化石油树脂在方程式1的范围之外时,tanδ(0℃)值,即湿路面制动力快速下降,并且与滚动阻力相关的tanδ(70℃)值具有与属于上述方程式1的范围的石油树脂的值相似的值。
另外,当氢化石油树脂满足上述方程式1时,tanδ(0℃)值也倾向于与根据方程式1的计算值的增加成比例地增加,但是当氢化石油树脂在方程式1的范围之外时,tanδ(0℃)值与根据方程式1的计算值的增加成反比例地减小。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氢化石油树脂可以在满足上述方程式1的同时满足下面的方程式2。
[方程式2]
150≤x+3y≤175
在方程式2中,x是软化点(℃),并且y是芳香氢的含量(mol%)。
在氢化石油树脂进一步满足方程式2的情况下,可以发现,所制备的橡胶组合物的与湿路面制动力相关的损失系数tanδ(0℃)的值比其与滚动阻力相关的损失系数tanδ(70℃)的值高110%以上。
根据一个最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氢化石油树脂可以在满足上述方程式1和方程式2的同时满足下面的方程式1-1。
[方程式1-1]
Figure BDA0003523982180000061
在方程式1-1中,x是软化点(℃),y是芳香氢的含量(mol%),z是溴值,并且a=25600,b=625并且c=2500。
进一步满足方程式1-1的氢化石油树脂保留满足上面方程式1和方程式2的氢化石油树脂的特性,并且具有与制动力尤其湿路面制动力相关的最佳损失系数值。
软化点是指氢化石油树脂因受热软化而变形的温度。与上述方程式1无关,软化点可以优选为100℃至150℃,更优选为110℃至120℃。当软化点小于上述范围时,可以存在石油树脂自身在石油树脂的储存期间熔融的问题。相反,当软化点大于上述范围时,可以存在使粘弹性质劣化的问题。
芳香氢的比率可以通过由1H-NMR测量获得的峰分析来计算,并且是基于树脂中包含的氢的总摩尔数。
1H-NMR分析是观察化合物中哪一个原子与氢原子键合、化合物中哪一个官能团包含氢原子或者空间排列如何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是用于识别和鉴定化合物的方法,并且可以用于混合物的定量分析和分子结构的判断以及测量键合状态下的变化。
1H-NMR光谱中,在分子中具有相同关系的质子(H+)呈现为一个峰,并且如果与其它相邻原子核具有相互影响,则所述质子分裂并且呈现为多重线。在这种情况下,峰的化学位移的位置(即,频率间隔,ppm)根据当前质子的类型而不同,并且其强度也以不同方式呈现。即,可以通过化学位移数据提取在分子中存在哪种质子的信息、通过强度(积分)提取每一种质子存在的比例的信息、以及通过偶合提取彼此相邻的质子的信息。
在本公开中提出的氢化石油树脂包含重复单元(A)和重复单元(B),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来自环戊二烯组分的脂环结构和来自C9馏分的芳环结构同时存在。因此,可以通过确定与来自C9馏分的重复单元(B)对应的芳环结构直接连接的氢原子,即,与芳香氢对应的峰来确定石油树脂。
假设本公开的氢化石油树脂的1H-NMR光谱测量为0.0ppm至9.0ppm,为了确认在本公开中提出的氢化石油树脂中存在来自C9馏分的重复单元(B),分析对应于芳香氢的6.5ppm至8.0ppm的范围内的峰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将峰分析分为峰面积用作参数的情况以及峰宽用作参数的情况。即,通过分析与峰面积和峰宽相关的参数,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从而可以确定本公开中提出的氢化石油树脂。
可以将本公开的氢化石油树脂限制到与芳香氢对应的范围内的峰面积的参数。具体地,由于与芳香氢相关的峰出现在6.5ppm至8.0ppm的范围内,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在1H-NMR测量之后获得的对应范围内的峰面积并且计算对应范围内的峰面积与总的峰面积的比率来估算石油树脂中的芳香氢的含量。在这种情况下,总的峰面积是指石油树脂中包含的氢的总摩尔数。
基于树脂中氢的总摩尔数,所述氢化石油树脂可以以优选6.0mol%至14.0mol%、更优选8.0mol%至14.0mol%以及最优选8.0mol%至12.0mol%的量包含芳香氢。当芳香氢的含量少于6.0mol%至14.0mol%的范围时,与橡胶组合物的充分的相容性得不到保证,因此无法获得改善抓地力和滚动阻力的效果。相反,当其含量超过上述范围时,相容性会由于增加分子量而劣化,并且可以存在抓地力劣化的问题。
溴值是指在100g样品的不饱和组分中加入的溴的克数。它是指溴值越高,样品中的不饱和组分越高。溴值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获得:将样品溶解在四氯化碳中,添加乙酸,逐滴加入溴化钾-溴酸钾的标准混合溶液以使游离溴产生充分的加成反应,然后添加碘化钾溶液以用碘取代过量的溴,并且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中反滴定碘。
优选地,溴值可以为1至50,更优选为1至20,并且最优选为1至5。当溴值小于1时,因为没有混合需要的最少不饱和基团,因此会存在改善抓地力的效果有关的问题。当溴值大于50时,橡胶组合物的混合和交联会被干扰从而不利地影响滚动阻力的性质。
当将所述氢化石油树脂应用于制造轮胎用的橡胶组合物中时,为了确保改善轮胎性能特性如滚动阻力、制动力以及耐磨性,需要限制包含上述重复单元的根据本公开的氢化石油树脂的每一重复单元的含量。该含量范围是在维持石油树脂本身的基本物理性质的同时,使通过引入来自C9馏分的芳族单体而获得的效果,即改善橡胶的粘弹性质的效果最大化的范围。当来自C9馏分的重复单元的含量在本公开建议的范围之外时,因为分子量、聚合度、树脂中芳香氢的含量改变,无法充分地确保上述的效果。
具体地,基于100重量%的全部的重复单元,所述氢化石油树脂可以以大于50重量%、更优选52重量%至70重量%并且最优选55重量%至65重量%的量包含来自环戊二烯组分的重复单元(A)。当重复单元(A)的含量少于50重量%时,重复单元(B)的含量相对地增加,软化点降低,使得当氢化石油树脂引入至橡胶组合物中时,不仅橡胶的粘弹性质下降,而且相容性大幅劣化。相反,当重复单元(A)的含量超过70重量%时,重复单元(B)的含量相对地减少,使得如上所述的需要的效果得不到保证,因此在上述范围内适当地使用重复单元(A)。
所述氢化石油树脂的重均分子量可以为600g/mol至1000g/mol、优选750g/mol至1000g/mol,并且MMAP可以为35℃至50℃、优选35℃至40℃。分子量和MMAP是在将氢化石油树脂引入至橡胶组合物中时直接影响相容性的参数,并且可以影响抓地力和滚动阻力,如果它们具有上述范围可以确保最佳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氢化石油树脂可以通过上述的环戊二烯组分和C9馏分的共聚来制备。在这种情况下,共聚可以作为每个单体中存在的双键之间的加成聚合反应来进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氢化石油树脂通过以下步骤来制备:
(S1)将环戊二烯组分与C9馏分混合并且进行混合物的热聚合以制备石油树脂;以及(S2)通过氢化催化剂使所述石油树脂进行氢化反应来制备氢化石油树脂。
在下文中,将详细地描述每个步骤。
(S1)热聚合反应步骤
首先,将环戊二烯组分和C9馏分混合并且进行热聚合以制备石油树脂。
在这种情况下,可用的环戊二烯组分和C9馏分如上所述。
尤其是,在本公开的石油树脂中,环戊二烯组分和C9馏分的聚合通过热聚合而非催化聚合来进行。
当将一定程度以上的热量应用至环戊二烯组分和C9馏分中时,它们本身可以形成自由基以引起引发反应,并且石油树脂可以通过单体之间的连续聚合反应来制备。由于这种热聚合不使用引发剂,因此可以解决由于使用引发剂导致的成本增加以及石油树脂的纯度的问题。
在热聚合期间,基于100重量份的环戊二烯组分,C9馏分的使用量为10重量份至90重量份、优选20重量份至80重量份。C9馏分的含量与最终获得的石油树脂的物理性质相关,并且当其含量少于上述范围时,由于使用过少的C9馏分而无法确保预期的效果。相反,当其含量超过上述范围时,环戊二烯组分的含量相对地减少并且最终制备的石油树脂的软化点降低,使得石油树脂的物理性质会劣化。
在本公开中对热聚合没有特别地限制,并且可以使用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优选地,可以使用溶液聚合。
对于溶液聚合,使用溶剂。当通过溶液聚合进行该步骤时,将环戊二烯组分溶解在溶剂中以获得包含环戊二烯组分的溶液,并且向获得的包含环戊二烯组分的溶液中添加C9馏分,并且进行热聚合。
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公开中,对溶剂没有限制,只要它充分地溶解上述的环戊二烯组分即可。例如,溶剂可以是选自甲苯、二氯甲烷、己烷、二甲苯、三氯苯、烷基苯、乙腈、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酮、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γ-丁内酯、糠醛、丙酮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溶剂的含量只要其可以充分地溶解环戊二烯组分即可。例如,基于1mol的环戊二烯组分,溶剂的使用量为2mol至10mol。
在本公开中,热聚合在可以充分地发生环戊二烯组分与C9馏分的引发和聚合反应的温度下进行,并且该温度可以根据环戊二烯组分和C9馏分的种类来改变。
优选地,热聚合在250℃至300℃下,更优选在270℃至290℃下,最优选在277℃至288℃下进行,并且其反应时间为0.5小时至4小时,优选1小时至3小时。
温度与引发和聚合反应直接相关。当温度低于上述范围时,不发生引发。相反,当温度高于上述范围时,发生作为原料的环戊二烯组分或C9馏分的分解或凝胶的形成,并且聚合速率不容易控制。
另外,反应时间与产率相关。当反应时间少于上述范围时,产率会降低。相反,当反应时间多于上述范围时,即使长时间进行反应,产率也没有显著提高,这是不经济的,因此在上述范围内适当地使用反应时间。
特别是,在本公开中,由于环戊二烯组分和C9馏分的热聚合,可以不需要催化剂的除去过程,催化剂的除去过程是作为常规的石油树脂方法的阳离子催化剂方法中的必须过程,特别是,产率可以比催化聚合提高至大于5%。
将在热聚合之后获得的石油树脂进行浓缩过程。
浓缩过程是用于分离石油树脂、未反应的物质以及作为副产物的寡聚物的过程,并且在高温下且根据需要在高压下进行。
浓缩过程与石油树脂的产率及软化点直接相关。随着温度升高,产率倾向于降低且软化点倾向于升高。然而,当温度过低时,难以除去未反应的物质和副产物,使得石油树脂的纯度大幅下降。因此,应当在产率降低且软化点不升高的条件下进行脱气过程。
在本公开中,优选地,将浓缩过程在220℃至260℃、优选230℃至250℃的温度范围下进行1分钟至10分钟。当在低于上述范围的温度下进行浓缩过程时,石油树脂的纯度降低。相反,当在高于上述范围的温度下进行浓缩过程时,产率降低并且软化点升高,使得最终获得的石油树脂的物理性质劣化。因此,在上述范围内适当地使用石油树脂。
(S2)氢化反应步骤
接下来,向制备的石油树脂中添加氢化催化剂,并且进行氢化反应以制备氢化石油树脂。
氢化反应是将氢加成到环戊二烯组分中存在的双键上以形成单键的反应。通过这种氢化反应,制备氢化石油树脂,在该氢化石油树脂中构成由上述步骤制备的石油树脂的重复单元(A)中的全部或一部分双键消失。
在本公开中,由于氢化反应通过添加氢化催化剂进行并且涉及高的放热过程,因此温度控制要求是困难的并且应当维持高压。优选地,可以在50巴至150巴的压力下在150℃至300℃的温度下将氢化反应进行0.5小时至4小时,并且更优选地可以在70巴至100巴的压力下在200℃至300℃的温度下将氢化反应进行1小时至3小时。
当温度和压力低于上述范围时,氢化反应不能充分地进行。相反,当温度和压力高于上述范围时,由于苛刻的反应条件会破坏分子结构,因此在上述范围内适当地控制氢化催化剂的量。
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公开中对使用的氢化催化剂没有特别地限制,并且可以使用任何已知的氢化催化剂。例如,氢化催化剂可以是选自镍催化剂、钯催化剂、钴催化剂、铂催化剂和铑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作为氢化催化剂,使用钯催化剂。
基于1mol的石油树脂单体,氢化催化剂使用的摩尔比为0.001至0.5、优选0.05至0.2。当基于1mol的石油树脂单体,氢化催化剂的使用量少于0.001mol时,反应性可能不够,而且当氢化催化剂的使用量多于0.5mol时,由于使用大量的催化剂因此是不经济的。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所述氢化石油树脂的橡胶组合物。
基于100重量份的生橡胶,所述氢化石油树脂的含量可以为1重量份至20重量份、优选5重量份至15重量份、更优选7重量份至12重量份。当氢化石油树脂的含量少于上述范围时,同时改善滚动阻力和抓地力的效果无法预测。相反,当其含量多于上述范围时,除了由于橡胶组合物的粘度下降要重新设计工艺条件的烦扰之外,加工性可以劣化并且最终产物的诸如拉伸强度和硬度的机械性质可以劣化,因此在上述范围内适当地使用氢化石油树脂。
除了所述氢化石油树脂之外,根据本公开的橡胶组合物还可以包含选自生橡胶、增强剂、硅烷偶合剂、硫化剂以及硫化促进剂中的至少一种作为组分。
对生橡胶没有特别地限制,只要它具有烯烃双键(碳-碳双键)即可,并且可以使用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或它们的混合物作为生橡胶。例如,优选地,生橡胶是选自天然橡胶、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硅橡胶、异戊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异戊二烯-丁二烯橡胶、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橡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乙烯-丙烯-二烯橡胶、卤化丁基橡胶、卤化异戊二烯橡胶、卤化异丁烯共聚物、氯丁橡胶、丁基橡胶以及卤化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碳黑和二氧化硅可以用作增强剂。
碳黑提供诸如改善耐磨性、改善滚动阻力特性以及防止由于紫外线引起的开裂(防止UV劣化)的效果。对在本公开中可用的碳黑没有特别地限制,并且可以使用在本技术领域中常用的任何碳黑。例如,作为碳黑,可以使用诸如炉黑、乙炔黑、热黑、槽黑或石墨的碳黑。另外,对碳黑的诸如粒径、孔体积以及比表面积的物理性质没有特别地限制,并且可以适当地使用在橡胶行业中常规使用的各种碳黑,例如SAF、ISAF、HAF、FEF、GPF、SRF(全部为在美国分类为ASTM标准D-1765-82a的碳黑的缩写)。
优选地,基于100重量份的生橡胶,碳黑的含量为40重量份至80重量份、优选40重量份至65重量份。碳黑是增强填料并且是用于橡胶复配的必要元素。当碳黑的含量少于上述范围时,增强效果降低。相反,当其含量多于上述范围时,难以分散。
另外,用作橡胶的增强剂的二氧化硅可以在没有特别限制的情况下使用,并且其实例可以包括干白碳黑、湿白碳黑、合成硅酸盐白碳黑、胶态二氧化硅以及沉淀二氧化硅。对二氧化硅的比表面积没有特别地限制,但是通常可以在40m2/g至600m2/g、优选70m2/g至300m2/g的范围内,并且二氧化硅的初级粒径可以为10nm至1000nm。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以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
优选地,基于100重量份的生橡胶,二氧化硅的含量为40重量份至80重量份、优选40重量份至65重量份。当二氧化硅的含量少于上述范围时,滚动阻力高并且因此燃料效率降低。相反,当含量超过上述范围时,可以导致抓地力减小。因此,在上述范围内适当地使用二氧化硅。
作为增强剂,除了碳黑和二氧化硅之外,还可以使用诸如黏土和滑石的矿石粉、诸如碳酸镁和碳酸钙的碳酸盐以及诸如氢氧化铝的氧化铝水合物。
硅烷偶合剂用于掺混二氧化硅。
硅烷偶合剂的实例可以包括乙烯基三氯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β-(3,4-环氧基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硫化物、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三硫化物、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四硫化物、双(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四硫化物、双(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四硫化物、双(2-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乙基)四硫化物、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巯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2-巯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N,N-二甲基硫代氨甲酰基四硫化物、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N,N-二甲基硫代氨甲酰基四硫化物、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N,N-二甲基硫代氨甲酰基四硫化物、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苯并噻唑基四硫化物、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苯甲酰基四硫化物、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一硫化物、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一硫化物、双(3-二乙氧基甲基甲硅烷基丙基)四硫化物、3-巯基丙基二甲氧基甲基硅烷、二甲氧基甲基甲硅烷基丙基-N,N-二甲基硫代氨甲酰基四硫化物以及二甲氧基甲基甲硅烷基丙基苯并噻唑基四硫化物。它们单独使用或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优选地,可以使用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四硫化物。
硅烷偶合剂的含量根据二氧化硅的含量而变化,并且基于100重量份的生橡胶,可以优选为5重量份至20重量份。当其含量少于上述范围时,难以均匀地混合二氧化硅,因此存在橡胶的物理性质会劣化的问题。相反,当使用超出上述范围的硅烷偶合剂时,可以发生橡胶的胶凝。因此,可以在上述范围内适当地使用硅烷偶合剂。
交联剂可以在没有特别限制的情况下使用,只要它通常用于橡胶的交联即可,并且可以根据橡胶组分和异丁烯聚合物适当地选择。
交联剂的实例可以包括硫交联剂,如硫、二硫化吗啉以及二硫化烷基酚;和有机过氧化物交联剂,如过氧化环己酮、过氧化乙酰乙酸甲酯、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叔丁基以及1,3-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
基于100重量份的生橡胶,交联剂的使用量为0.1重量份至5重量份。当交联剂的含量少于上述范围时,由于交联不充分难以制造具有希望的物理性质(例如耐磨性)的轮胎。相反,当其含量超过上述范围时,轮胎的物理性质(例如弹性)由于过度交联而劣化。因此,可以在上述范围内适当地使用交联剂。
除了交联剂之外,根据本公开的用于轮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还包含硫化促进剂或硫化助剂。对硫化促进剂或硫化助剂没有特别地限制,并且可以根据橡胶组合物中包含的橡胶组分、异丁烯聚合物以及交联剂而适当地选择和使用。“硫化”表示通过至少一个硫原子交联。
硫化促进剂的实例可以包括秋兰姆类促进剂,如三甲基秋兰姆一硫化物、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以及四乙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噻唑类促进剂,如2-巯基苯并噻唑和二硫化二苯并噻唑;次磺酰胺类促进剂,如N-环己基-2-苯并噻唑基次磺酰胺和N-氧基二乙撑基-2-苯并噻唑基次磺酰胺;醛-胺类促进剂,如正丁醛-苯胺缩合产物和丁醛-单丁胺缩合产物;醛-氨类促进剂,如六亚甲四胺;以及硫脲促进剂,如二苯基硫脲(thiocarbanilide)。当混合这些硫化促进剂时,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可以使用两种以上的组合。
从改善物理性质的观点来看,基于100重量份的生橡胶,硫化促进剂的含量优选为0.1重量份至10重量份。
硫化助剂的实例可以包括: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锌(镀锌zincization)和氧化镁;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钙;金属碳酸盐,如碳酸锌和碱式碳酸锌;脂肪酸,如硬脂酸和油酸;脂肪族金属盐,如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镁;胺,如正丁胺和二环己胺;以及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iallylphthalate)、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异氰脲酸三烯丙酯以及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当混合这些硫化助剂时,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可以使用两种以上的组合。
从改善物理性质的观点来看,基于100重量份的生橡胶,硫化助剂的含量优选为0.1重量份至10重量份。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橡胶组合物可以包含在橡胶行业领域中使用的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的添加剂,如抗老化剂、硫化延缓剂、疏松剂、加工油和增塑剂。基于100重量份的生橡胶,这些添加剂的混合量优选为0.1重量份至10重量份。
此外,本公开提供一种由所述橡胶组合物制造的橡胶模制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橡胶模制品可以为轮胎,优选轮胎胎面。在种情况下,通过已知的方法将包含上述组分的橡胶组合物制造成轮胎。
作为实例,根据本公开的橡胶组合物可以通过使用诸如石膏混炼机(plastomill)、班布里混合机、辊或密闭混合机的捏合机捏合上述组分来制备。具体地,优选在上述组分当中,捏合除交联剂和硫化促进剂之外的组分,然后将交联剂和硫化促进剂加入所获得的捏合产物中并且进一步捏合。
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橡胶组合物可以用作构成接触路面的胎面部分(和包括胎面部分的胎冠部分)的材料。根据其制备方法,将橡胶组合物根据待形成的轮胎的形状(具体地胎面形状)挤出,并且通过常规方法在轮胎模塑机上模塑,从而制备用于轮胎的非交联的模制品。在硫化机中将所述用于轮胎的非交联的模制品加热并且压制以产生轮胎胎面,并且将该轮胎胎面与其它部分装配在一起以制造需要的轮胎。
以此方式制造的轮胎在作为轮胎必须拥有的机械性质(硬度、拉伸强度、模量等)、抗断屑性(chip cutting resistance)以及附着性能方面是优异的。特别是,这种轮胎具有车辆的高抓地力(湿/干)、优异的行驶稳定性以及制动性能,并且具有低滚动阻力,从而实现车辆的高燃料效率。
因此,本公开的橡胶组合物适合作为用于获得如低燃料消耗轮胎和高性能轮胎的轮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
在下文中,将参考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并且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至实施例11:制备石油树脂
实施例1
在1L的高压釜中将27重量%的二环戊二烯(DCPD,Kolon Industries Co.,Ltd,纯度80.21%)溶解在作为溶剂的甲苯中以制备混合物,并且向该混合物中添加23重量%的C9馏分(苯乙烯20重量%、茚18重量%、乙烯基甲苯16重量%以及α-甲基苯乙烯5重量%),将反应器与高压釜连接,然后在反应温度维持在279℃下的同时进行热聚合1小时,将反应终止。
在反应完成之后,将得到的产物放入四颈釜中并且在室温下真空静置。将真空度维持在10托,并且在搅拌下将产物加热至260℃。在达到260℃时,对浓缩时间进行计数并且维持10分钟。当浓缩完成时,在所述状态下解除真空以获得熔融的石油树脂。
添加为所获得的石油树脂的1.5倍的作为氢化溶剂的甲苯以完全溶解,并且引入至1L的高压釜中。
向其中添加0.2mol的钯催化剂,将反应器与1L的高压釜连接,然后在80巴的氢压和275℃的温度下进行部分氢化反应90分钟。在反应完成之后,在10托的真空状态下将反应产物在260℃下蒸馏10分钟以制备部分氢化的石油树脂。
实施例2至实施例14
如下面表1中所述,除了改变二环戊二烯、C9馏分以及甲苯的含量,并且改变在热聚合期间的反应温度和在氢化期间的反应温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部分氢化的石油树脂。
[表1]
Figure BDA0003523982180000161
Figure BDA0003523982180000171
比较例1至比较例12:制备石油树脂
如下面表2中所述,除了改变二环戊二烯、C9馏分以及甲苯的含量并且改变在热聚合期间的反应温度和在氢化期间的反应温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部分氢化的石油树脂。
[表2]
Figure BDA0003523982180000172
实验例1:树脂性质的评价方法
测量根据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石油树脂的分子量、软化点、芳香氢的含量、MMAP以及溴值。将实施例1至实施例14的石油树脂的物理性质的测量结果显示在下面表3中,并且将比较例1至比较例12的石油树脂的物理性质的测量结果显示在下面表4中。物理性质的评价方法如下。
(1)分子量
通过凝胶渗透层析法(由Hewlett-Packard制造,型号名称HP-1100)确定依据聚苯乙烯的重均分子量(Mw)、数均分子量(Mn)以及Z均分子量(Mz)。将用于测量的聚合物溶解在四氢呋喃中至浓度为4000ppm,并且将100μl的溶液注入GPC中。将GPC的流动相以1.0mL/min的流速使用四氢呋喃引入,并且在30℃下进行分析。作为层析柱,将Agilent Corporation的三个PIgel
Figure BDA0003523982180000181
Figure BDA0003523982180000182
串联连接。作为检测器,使用RI检测器(HP-1047A,由Hewlett-Packard制造)用于在30℃下测量分子量。
(2)测量软化点(℃)
使用环球软化方法(ASTM E 28)测量软化点。将树脂溶解并且引入环形框架中,将环形框架放入包含丙三醇的烧杯中,然后以5℃/min的升温速率加热填充有树脂的环形框架以测量在树脂熔融并且球落下时的温度(软化点)。
(3)测量MMAP(混合的甲基环己烷-苯胺点,℃)
将2g的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备的每一树脂放入试管中。使用移液管将甲基环己烷溶液放入该试管中并且加热溶解。在确认树脂熔融之后,添加4g的苯胺溶液并且测量溶液变浑浊时的浊点。
(4)测量溴值(溴g/100g)
在将0.5g的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备的每一树脂溶解在40ml的环己烷中之后,添加50ml的乙酸,滴入溴化钾-溴酸钾的标准混合溶液以在游离溴中引起加成反应。在充分反应之后,添加5ml的碘化钾溶液以用碘取代过量的溴,并且使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反滴定碘以测量溴值。
即,溴值是指与双键反应的溴的量。在树脂中的双键的数目增加时,反应的溴的量增加,因此溴值增大。
(5)分析芳香氢的含量(mol%)
根据通过核磁共振光谱(Bruker Corporation的500NMR,14.1特斯拉)的1H-NMR光谱结果,通过下面方程式计算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备的每一氢化石油树脂中的芳香氢的含量。
芳香氢的含量(mol%)=1H-NMR光谱中6.5ppm至8.0ppm的峰面积/1H-NMR中的总面积*100
[表3]
Figure BDA0003523982180000191
Figure BDA0003523982180000201
[表4]
Figure BDA0003523982180000202
如在表3和表4中所示,在根据实施例1至实施例14制备的氢化石油树脂的情况下,满足下面方程式1。
[方程式1]
Figure BDA0003523982180000203
在方程式1中,x是软化点(℃),y是芳香氢的含量(mol%),z是溴值,并且a=25600,b=625,以及c=2500。
在根据实施例1至实施例14制备的氢化石油树脂的情况下,发现软化点是100℃至150℃,芳香氢的含量是8.0mol%至14.0mol%,溴值是1至20。此外,在根据实施例1至实施例14制备的氢化石油树脂的情况下,发现重均分子量是600g/mol至1000g/mol,并且MMAP是35℃至50℃。
另一方面,在根据比较例1至比较例12制备的氢化石油树脂的情况下,不满足上述方程式1。在比较例1至比较例9中,根据方程式1的计算值是0.610以下,在比较例11至比较例12中,根据方程式1的计算值是1.004以上。
同时,不同于实施例1至实施例6和实施例13以及比较例1至比较例12,在实施例7至实施例12和实施例14的情况下,满足上述方程式1和方程式2两者。
[方程式2]
151≤x+3y≤175
在方程式2中,x是软化点(℃),y是芳香氢的含量(mol%)。
另外,不同于实施例1至实施例9和实施例13以及比较例1至比较例12,在实施例10至实施例12和实施例14的情况下,满足上述方程式1和方程式2两者,并且满足方程式1-1。
[方程式1-1]
Figure BDA0003523982180000211
在方程式1-1中,x是软化点(℃),y是芳香氢的含量(mol%),z是溴值,并且a=25600,b=625,并且c=2500。
实验例2:测量轮胎的物理性质
制备轮胎胎面
将2重量份的分散剂(产品名称:40MS,STRUKTOL)、25重量份的碳黑、25重量份的二氧化硅、5重量份的硅烷偶合剂、2重量份的硬脂酸、3重量份的氧化锌、2重量份的硫、1.5重量份的N-环己基-2-苯并噻唑基次磺酰胺(TBBS,Miwon chem.)、1重量份的DPG以及10重量份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每个氢化石油树脂添加到100重量份的通过以11:2的比例混合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产品名称:SSBR-3323,Kumho Petrochemical)和丁二烯橡胶(产品名称:BR-01,Kumho Petrochemical)而获得的橡胶中,并且在班布里混合机中进行混配加工。
接着,使用开炼机制备混配片材。在160℃下将混配片材硫化20分钟以制备用于测试的橡胶试样。
测量轮胎的物理性质
使用动态机械分析(型号:TA-DMA Q800)测量包含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每个氢化石油树脂的橡胶试样的与在11Hz下的抓地力(湿抓地,W/G)和滚动阻力(R/R)相关的损失系数(Tanδ),并且将它们的结果在下面表5和表6中给出。在这种情况下,意谓着tanδ(0℃)值越高,抓地力越好,并且tanδ(70℃)值越低,滚动阻力特性越好。
将比较例1的0.5855的tanδ(0℃)值和0.06905的tanδ(70℃)值分别设置为100。基于该设置值,计算实施例1至实施例12以及比较例2至比较例12的tanδ值。例如,实施例1的tanδ(0℃)值是0.5855×101%=0.5914,并且实施例1的tanδ(70℃)值是0.06905×96%=0.06629。
[表5]
Figure BDA0003523982180000221
[表6]
Figure BDA0003523982180000231
通常,抓地力与剎车制动有关并且由通过动态粘弹性试验在约0℃和25℃下在10Hz至100Hz的频率下测量的损失系数(tanδ)来表示,并且损失系数越大,剎车制动性能越好。干抓地力优异的意思是指通过橡胶组合物的动态粘弹性试验在10Hz至100Hz的频率和约25℃下测量的损失系数(tanδ)大,并且湿抓地力优异的意思是指通过橡胶组合物的动态粘弹性试验在10Hz至100Hz的频率和约0℃下测量的损失系数(tanδ)大。
滚动阻力(R/R)由通过橡胶组合物的动态粘弹性试验在约70℃下在10Hz至100Hz的频率下测量的损失系数(tanδ)来表示,并且损失系数越小,滚动阻力越好。即,滚动阻力优异的意思是指通过橡胶组合物的动态粘弹性试验在10Hz至100Hz的频率和约70℃下测量的损失系数(tanδ)小。
在这种情况下,tanδ(0℃)、tanδ(25℃)以及tanδ(70℃)是以相同趋势移动的值。优选地,应当在将软化点维持在相同或类似程度的阶段中改善滚动阻力(R/R,tanδ(70℃))或湿抓地力(tanδ(0℃))。理想地,优选滚动阻力减小,并且湿抓地力增大。然而,由于滚动阻力和湿抓地力呈互补关系,因此改善两种物理性质是不容易的。因此,最理想的可以是在基本上维持滚动阻力或将滚动阻力减小至最小值的同时增加湿抓地力。
如上面表5和表6中所示,检查实施例1至实施例14的抓地力,特别是作为与湿抓地力相关的损失系数的tanδ(0℃)值,可以发现,实施例1至实施例14的抓地力高于比较例的抓地力,因此在橡胶组合物包含本公开的氢化石油树脂时可以改善橡胶组合物的抓地力。尤其是,已确认对应于最优选实施方案的实施例8至实施例12的tanδ(0℃)值具有超过110的非常优异的值,并且除这些实施例之外的所有其它实施例的tanδ(0℃)值也超过100。
同时,在作为与滚动阻力相关的损失系数的tanδ(70℃)的值的情况下,实施例1至实施例14的橡胶组合物的各个tanδ(70℃)值根据抓地力的改善而略微增加,这是与当前行业中通常通用的橡胶类似的程度。因此,可以发现,由于使用本公开的氢化石油树脂而引起抓地力的增大,可以有效地降低滚动阻力的增长率。
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至比较例12的情况下,可以发现,作为与抓地力相关的损失系数的tanδ(0℃)的大多数值具有小于100的值,并且作为与滚动阻力相关的损失系数的tanδ(70℃)的大多数值具有等于或高于实施例的值的值。
同时,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14的情况下,随着方程式1的结果值增大,tanδ(0℃)的值成比例增大。然而,在方程式1的结果值是0.610以下的比较例1至比较例10的情况下,与实施例的情况相反,随着方程式1的结果值增大,tanδ(0℃)的值成反比例减小。另外,即使在方程式1的计算值是1.004以上的比较例11和比较例12的情况下,与实施例的情况相反,随着方程式1的计算值增大,tanδ(0℃)的值成反比例减小。另外,可以发现,基于方程式1的范围,tanδ(0℃)的值快速减小。
同时,在实施例7至实施例12满足方程式1和方程式2的情况下,可以发现,与抓地力相关的损失系数tanδ(0℃)和与滚动阻力相关的损失系数tanδ(70℃)之比具有大于110%的值。
在实施例10至实施例12满足方程式1、方程式1-1以及方程式2的全部的情况下,可以发现,tanδ(0℃)不仅具有tanδ(70℃)的114%以上的值,而且也具有非常高的值,因此展现出非常优异的抓地力和低滚动阻力。
根据这些结果,可以发现,包含根据本公开的氢化石油树脂的橡胶组合物具有同时满足优异的抓地力和滚动阻力的效果。
因此,根据本公开的氢化石油树脂不仅改善了包含其的橡胶的粘弹性质,而且具有与橡胶の优异的相容性,从而改善了橡胶的总体物理性质。因此,由包含氢化石油树脂的橡胶组合物制造的橡胶模制品如轮胎可以同时满足燃料效率性能、制动性能以及耐久性性能,从而提高了作为高性能轮胎的产品竞争力。
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和比较例是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本公开不限于此。由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能够通过对其的各种修改来实施本公开,因此本公开的技术保护范围应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1)

1.一种氢化石油树脂,包含:
重复单元A,该重复单元A来自环戊二烯组分;以及
重复单元B,该重复单元B来自C9馏分,
其中,所述氢化石油树脂满足方程式1:
[方程式1]
Figure FDA0003523982170000011
其中,在方程式1中,
x是软化点℃,
y是芳香氢的含量mol%,
z是溴值,以及
a=25600,b=625,和c=2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化石油树脂,其中,所述环戊二烯组分包括选自环戊二烯、二环戊二烯以及二甲基环戊二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化石油树脂,其中,所述C9馏分包括选自在大气压下具有100℃至300℃的沸点范围的不饱和芳香族C8馏分、不饱和芳香族C9馏分以及不饱和芳香族C10馏分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化石油树脂,其中,所述C9馏分包括选自苯乙烯、乙烯基甲苯、茚、α-甲基苯乙烯以及苯/甲苯/二甲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化石油树脂,其中,所述氢化石油树脂满足方程式2:
[方程式2]
150≤x+3y≤175
其中,在方程式2中,
x是软化点℃,以及
y是芳香氢的含量mo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氢化石油树脂,其中,所述氢化石油树脂满足方程式1-1:
[方程式1-1]
Figure FDA0003523982170000021
其中,在方程式1-1中,
x是软化点℃,
y是芳香氢的含量mol%,
z是溴值,和
a=25600,b=625,和c=25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化石油树脂,其中,所述氢化石油树脂的软化点是100℃至1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化石油树脂,其中,基于所述树脂中氢的总摩尔数,所述氢化石油树脂包含6.0mol%至14.0mol%的芳香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化石油树脂,其中,所述氢化石油树脂的溴值是1至5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化石油树脂,其中,基于100重量%的全部所述重复单元,所述氢化石油树脂以大于50重量%的量包含来自所述环戊二烯组分的重复单元A。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化石油树脂,其中
所述氢化石油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600g/mol至1000g/mol,并且
混合的甲基环己烷-苯胺点MMAP为35℃至50℃。
1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氢化石油树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S1)将环戊二烯组分和C9馏分混合并且进行热聚合以制备石油树脂;以及
(S2)使用氢化催化剂使所述石油树脂进行氢化反应以制备氢化石油树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C9馏分包括选自苯乙烯、乙烯基甲苯、α-甲基苯乙烯以及苯/甲苯/二甲苯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S1)中,将10重量份至90重量份的所述C9馏分与100重量份的所述环戊二烯组分混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S1)在250℃至300℃的温度下进行0.5小时至4小时。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S2)在50巴至150巴的压力下,在150℃至300℃的温度下进行。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氢化催化剂是选自镍催化剂、钯催化剂、钴催化剂、铂催化剂和铑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18.一种橡胶组合物,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氢化石油树脂。
19.一种用于轮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氢化石油树脂;和生橡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于轮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还包含:
选自增强剂、硅烷偶合剂、硫化剂和硫化促进剂中的至少一种。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于轮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其中,基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生橡胶,所述氢化石油树脂的含量为1重量份至20重量份。
CN202080061235.5A 2019-12-17 2020-12-17 氢化石油树脂以及包含该氢化石油树脂的橡胶组合物 Active CN1143412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23206.5A CN116041622A (zh) 2019-12-17 2020-12-17 氢化石油树脂以及包含该氢化石油树脂的橡胶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168439 2019-12-17
KR1020190168439A KR102155698B1 (ko) 2019-12-17 2019-12-17 수소첨가 석유수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고무 조성물
PCT/KR2020/018566 WO2021125837A1 (ko) 2019-12-17 2020-12-17 수소첨가 석유수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고무 조성물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23206.5A Division CN116041622A (zh) 2019-12-17 2020-12-17 氢化石油树脂以及包含该氢化石油树脂的橡胶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1212A true CN114341212A (zh) 2022-04-12
CN114341212B CN114341212B (zh) 2023-01-06

Family

ID=7247139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1235.5A Active CN114341212B (zh) 2019-12-17 2020-12-17 氢化石油树脂以及包含该氢化石油树脂的橡胶组合物
CN202310023206.5A Pending CN116041622A (zh) 2019-12-17 2020-12-17 氢化石油树脂以及包含该氢化石油树脂的橡胶组合物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23206.5A Pending CN116041622A (zh) 2019-12-17 2020-12-17 氢化石油树脂以及包含该氢化石油树脂的橡胶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20243A1 (zh)
EP (1) EP4001330A4 (zh)
JP (1) JP7436642B2 (zh)
KR (2) KR102155698B1 (zh)
CN (2) CN114341212B (zh)
TW (1) TWI763190B (zh)
WO (1) WO20211258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55698B1 (ko) * 2019-12-17 2020-09-14 코오롱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수소첨가 석유수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고무 조성물
KR102640216B1 (ko) * 2020-11-20 2024-02-27 코오롱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수지 조성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고무 조성물
KR102563213B1 (ko) * 2020-11-20 2023-08-04 코오롱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수지 조성물, 이의 제조방법, 상기 수지 조성물을 포함하는 고무 조성물, 이를 포함하는 가스 배리어 필름, 및 상기 가스 배리어 필름을 포함한 타이어
KR20240024500A (ko) * 2022-08-17 2024-02-26 한화솔루션 주식회사 수첨 석유수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타이어 트레드용 고무 조성물
CN115894799B (zh) * 2022-12-04 2024-05-03 新疆力铭鑫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氢化树脂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7620A (zh) * 1998-09-30 2000-12-20 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制备氢化的c9石油树脂的方法和由该方法获得的氢化的c9石油树脂
CN1720272A (zh) * 2002-12-06 2006-01-11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生产石油树脂和氢化石油树脂的方法
CN106967197A (zh) * 2016-06-28 2017-07-21 彤程化学(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碳氢树脂在橡胶中的应用、橡胶组合物以及轮胎
CN107922552A (zh) * 2015-06-30 2018-04-17 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氢化石油树脂、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1793A (en) * 1990-02-22 1992-12-15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Hydrogenated resins, adhesive formulations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resins
JP3464042B2 (ja) * 1994-06-02 2003-11-05 出光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ゴム組成物
US5502140A (en) * 1994-10-19 1996-03-26 Hercules Incorporated Thermally polymerized dicyclopentadiene/vinyl aromatic resins
JP3885841B2 (ja) * 1996-11-27 2007-02-28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KR100227566B1 (ko) 1997-07-29 1999-11-01 홍건희 타이어 트레드용 고무 조성물
CN1726231A (zh) * 2002-12-20 2006-01-25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氢化石油树脂的生产方法
JP5787624B2 (ja) * 2011-06-01 2015-09-30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水添石油樹脂ペレットの製造方法
CN103319660B (zh) * 2012-03-23 2015-07-01 天津鲁华化工有限公司 加氢多元共聚石油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KR101572106B1 (ko) 2013-08-20 2015-11-26 한국타이어 주식회사 타이어 트레드용 고무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한 타이어
WO2015147027A1 (ja) * 2014-03-26 2015-10-01 丸善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水素添加石油樹脂の製造方法
KR101614131B1 (ko) 2014-06-30 2016-04-20 한국타이어 주식회사 타이어 트레드용 고무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한 타이어
KR101805892B1 (ko) * 2015-06-30 2017-12-07 코오롱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수소첨가 석유수지,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용도
CN106268725B (zh) * 2015-08-10 2018-08-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乙烯裂解碳9中双环戊二烯热聚的dcpd树脂的氢化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2309410B1 (ko) * 2015-09-30 2021-10-06 코오롱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석유수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9006880A (ja) * 2017-06-22 2019-01-1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ゴム組成物及びタイヤ
KR102427747B1 (ko) * 2017-08-10 2022-08-01 코오롱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수소첨가 석유수지,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용도
CN107778389B (zh) * 2017-09-30 2020-05-29 王金书 一种苯乙烯改性双环戊二烯加氢树脂的合成方法
JP7317807B2 (ja) * 2018-04-24 2023-07-31 Eneos株式会社 ゴム用添加剤、未架橋ゴム組成物、架橋ゴム及びタイヤ
KR102155698B1 (ko) * 2019-12-17 2020-09-14 코오롱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수소첨가 석유수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고무 조성물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7620A (zh) * 1998-09-30 2000-12-20 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制备氢化的c9石油树脂的方法和由该方法获得的氢化的c9石油树脂
CN1720272A (zh) * 2002-12-06 2006-01-11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生产石油树脂和氢化石油树脂的方法
CN107922552A (zh) * 2015-06-30 2018-04-17 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氢化石油树脂、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967197A (zh) * 2016-06-28 2017-07-21 彤程化学(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碳氢树脂在橡胶中的应用、橡胶组合物以及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41622A (zh) 2023-05-02
KR102155698B1 (ko) 2020-09-14
CN114341212B (zh) 2023-01-06
TWI763190B (zh) 2022-05-01
EP4001330A1 (en) 2022-05-25
US20220220243A1 (en) 2022-07-14
WO2021125837A1 (ko) 2021-06-24
JP2022550081A (ja) 2022-11-30
TW202128795A (zh) 2021-08-01
EP4001330A4 (en) 2023-08-09
KR20210077581A (ko) 2021-06-25
JP7436642B2 (ja) 2024-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41212B (zh) 氢化石油树脂以及包含该氢化石油树脂的橡胶组合物
US9365656B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modified polymer, diene polymer, rubber composition and pneumatic tire
JP6352748B2 (ja) タイヤ
JP6329187B2 (ja) タイ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388370B2 (ja) ゴム組成物及びタイヤ
WO2019207925A1 (ja) ゴム用添加剤、未架橋ゴム組成物、架橋ゴム及びタイヤ
JP6267416B2 (ja) 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KR102477254B1 (ko) 고무 조성물
KR101995924B1 (ko) 타이어 트레드용 고무 조성물
KR101376349B1 (ko) 스티렌-부타디엔 공중합체, 그의 제조방법 및 고성능 타이어
JP6711076B2 (ja) ポリブタジエンゴ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ゴム組成物
JP5153254B2 (ja) ゴム組成物
JP2023535700A (ja) 樹脂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含むゴム組成物
JP6305796B2 (ja) アルコキシ変性ジエン系ゴム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ゴム組成物
JP5944778B2 (ja) 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4009265A (ja) 高性能ウェットタイヤ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及び高性能ウェットタイヤ
JP2015013975A (ja)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7217528A1 (ja) ゴム用添加剤
KR102393234B1 (ko) 고무 조성물
JP2024014428A (ja) 更生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TW202413458A (zh) 氫化石油樹脂與包含該樹脂之輪胎胎面橡膠組成物
KR20240008376A (ko) 석유 수지, 고무용 첨가제, 미가교 고무 조성물 및 가교 고무
JP2014105322A (ja) ベース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5007154A (ja) サイドウォール用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4105318A (ja) ベース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