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7146A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7146A
CN114327146A CN202111670162.2A CN202111670162A CN114327146A CN 114327146 A CN114327146 A CN 114327146A CN 202111670162 A CN202111670162 A CN 202111670162A CN 114327146 A CN114327146 A CN 1143271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antenna
substrate
antenna module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701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27146B (zh
Inventor
肖江梅
吕品高
蔺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7016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271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27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714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4780 priority patent/WO2023124151A1/zh
Priority to KR1020237036652A priority patent/KR20230156147A/ko
Priority to JP2023567062A priority patent/JP2024516017A/ja
Priority to TW111133953A priority patent/TWI827244B/zh
Priority to US18/485,555 priority patent/US20240039144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27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71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4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is selected from a number of characters arranged one beside the other, e.g. on a common carrier pl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125Means for pos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2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projector or beamer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modu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4Supports for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2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the visibility of characters on di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位于显示区至少一侧的非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天线模块,设置于所述衬底一侧,且至少一个天线模块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非显示区的绕线区内。至少一个天线模块位于绕线区内,无需为该天线模块另外预留设置空间,能够减小天线模块占据的空间,进而减小非显示区的尺寸。当显示面板用于显示装置时,能够减小显示装置上边框的尺寸,提高屏占比。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例如手机、智能手表等)日新月异。以手机为例,人们对于手机外观与无线性能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手机摄像头开始变双摄和四摄,多倍连续变焦;全面屏高屏占比的大屏手机也开始普及。此外,随着天线性能需求的提高。在面板内设置天线是未来技术趋势。但是显示面板内部空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设置天线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旨在解决如何在有限空间内设置天线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位于显示区至少一侧的非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天线模块,设置于衬底一侧,且至少一个天线模块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非显示区的绕线区内。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还包括触控模块,设置于衬底一侧,触控模块包括位于非显示区的多条触控走线,绕线区包括触控走线在非显示区形成触控绕线区。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触控模块还包括位于显示区的触控电极块,至少一个天线模块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两条触控走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和/或至少一个天线模块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触控电极块和触控走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触控模块还包括位于非显示区的触控焊盘;
触控走线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位于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之间的走线段,第一连接段连接于触控电极块,第二连接段连接于触控焊盘,至少部分天线模块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两条第一连接段和/或第二连接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至少部分天线模块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区和走线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处触控电极块包括位于至少部分相邻的两条第一连接段所对应的触控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间隔电极块,至少部分天线模块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至少一个间隔电极块朝向非显示区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至少部分天线模块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至少一个间隔电极块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走线段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多条第一连接段沿周向环绕显示区间隔设置。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非显示区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子区和第二子区,触控焊盘和第二连接段位于第二子区;多条第二连接段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相交。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显示面板包括天线走线和天线焊盘,天线模块通过天线走线连接天线焊盘。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至少部分天线走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触控走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错开设置。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两个以上的天线模块连接于同一天线走线。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显示面板还包括天线架桥,天线架桥一端连接天线模块,另一端连接天线走线。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天线架桥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至少一个触控走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交叉设置。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非显示区设置有虚拟走线;至少部分虚拟走线连接于天线焊盘以复用为天线模块。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至少部分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段之间设置有复用为天线模块的虚拟走线。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显示面板还包括阻抗测试单元,阻抗测试单元连接于天线焊盘以复用为天线模块。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阻抗测试单元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段之间。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至少一个天线模块设置于显示面板中的至少一个膜层内。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至少一个天线模块位于显示面板中相邻的两个膜层之间。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层,至少部分天线模块位于阵列基板层所在的层,且与阵列基板层中的至少部分金属线同层设置。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至少部分天线模块位于触控模块所在层。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触控电极块与触控走线同层设置,至少一个天线模块和触控电极块、触控走线同层设置。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触控电极块与触控走线分层设置,至少一个天线模块与触控电极块和触控走线中的至少一者同层设置。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还包括设置于衬底的发光单元和用于密封发光单元的封装层,天线模块和触控模块位于封装层背离衬底的一侧;
和/或,封装层包括封装盖板和设置于封装盖板朝向发光单元一侧的环形封装部,天线模块对应位于环形封装部内。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两个以上的天线模块通过串连线相互串联连接。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天线模块和串连线中的至少一者与触控模块同层设置,或者,天线模块和串连线均与触控膜块异层设置。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显示面板。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和设置于衬底的天线模块。至少一个天线模块位于非显示区的绕线区内,无需为该天线模块另外预留设置空间,能够减小天线模块占据的空间,进而减小非显示区的尺寸。当显示面板用于显示装置时,能够减小显示装置上边框的尺寸,提高屏占比。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另一实施例中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另一实施例中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又一实施例中图8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第一方面还一实施例中图8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再一实施例中图8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再一实施例中图8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再一实施例中图8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衬底;110、阵列基板层;120、发光单元;130、封装层;131、封装盖板;132、环形封装部;
200、触控模块;210、触控走线;211、第一连接段;212、走线段;213、第二连接段;220、触控电极块;
300、天线模块;30a、串连线;30b、天线架桥;310、辐射电极;320、接地端;330、传输端;
400、触控焊盘;
500、天线走线;
600、天线焊盘;
700、阻抗测试单元;710、阻抗测试端;
800、虚拟走线;
900、地线;
AA、显示区;NA、非显示区;NA1、第一子区;NA11、第一区段;NA12、第二区段;NA2、第二子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申请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图1至图14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处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AA和位于显示区AA至少一侧的非显示区NA,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00;天线模块300,设置于衬底100一侧,且至少一个天线模块300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非显示区NA的绕线区内。
其中,非显示区NA的绕线区由显示面板的信号线在非显示区NA走线形成。当显示面板包括触控模块200,且触控模块200包括位于非显示区NA的触控走线310时,该信号线可以为触控走线21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信号线也可以为其他信号线,例如接地线等。
绕线区位于显示区AA与非显示区的外边框之间。绕线区的宽度是指信号线中与显示区AA最远的部分至显示区AA之间的距离,即绕线区的宽度是指信号线与显示区AA的最大距离。当绕线区由触控走线210形成时,绕线区的宽度是指触控走线210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显示区AA的最大距离。当绕线区由阵列走线形成时,绕线区的宽度是指阵列走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显示区AA的最大距离。绕线区由触控走线210和阵列走线共同形成时,绕线区的宽度是指信号线(包含触控走线、阵列走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显示区AA的最大距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00和设置于衬底100的天线模块300。至少一个天线模块210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设置于非显示区NA形成的绕线区内,无需为该天线模块300另外预留设置空间,能够减小天线模块300占据的空间,进而减小非显示区NA的尺寸。当显示面板用于显示装置时,能够减小显示装置上边框的尺寸,提高屏占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模块200,设置于衬底100一侧,触控模块200包括位于非显示区NA的多条触控走线210,绕线区包括所述触控走线210在所述非显示区NA走线形成触控绕线区,至少一个天线模块300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触控绕线区。
其中,触控绕线区远离显示区AA的边缘至显示区AA的距离一致,即触控绕线区等宽度设置,触控绕线区的宽度是指触控走线210中与显示区AA最远的部分至显示区AA之间的距离,即触控绕线区的宽度是指触控走线210与显示区AA的最大距离。
可选的,天线模块300设置于衬底100。触控模块200和天线模块300设置于衬底100并不是指触控模块200和天线模块300直接设置于衬底100表面,触控模块200和衬底100之间可以设置有其他膜层,天线模块300和衬底100之间也可以设置有其他膜层。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00和设置于衬底的触控模块200和天线模块300。至少一个天线模块300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触控走线210在非显示区NA形成的触控绕线区内,无需为该天线模块300另外预留设置空间,能够减小天线模块300和触控模块200共同占据的空间,进而减小非显示区NA的尺寸。可选的,至少一个天线模块300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阵列走线在非显示区NA形成的阵列绕线区内,无需为该天线模块300另外预留设置空间,能够减小天线模块300和阵列走线共同占据的空间,进而减小非显示区NA的尺寸。当显示面板用于显示装置时,能够减小显示装置上边框的尺寸,提高屏占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模块200还包括位于显示区AA的触控电极块220,至少一个天线模块3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两条触控走线21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之间,和/或,至少一个天线模块3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触控电极块220和触控走线210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如图1和图2所示,至少一个天线模块3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可以位于某触控电极块220和部分触控走线21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之间的夹角区域内时,或者至少一个天线模块3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可以位于相邻的两条部分触控走线21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之间时,至少一个天线模块3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和至少部分触控走线21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沿显示区AA的周向间隔分布。即至少一个天线模块3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和至少部分触控走线21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沿显示区AA边缘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
天线模块30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请继续参阅图2,天线模块300包括辐射电极310、设置于辐射电极310的接地端320和传输端330,传输端330和辐射电极310相互电连接,传输端330用于传输信号。可选的,同一天线模块300上设置有两个接地端320,两个接地端320分设于传输端330的两侧。
可选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地线900,天线模块300还可以连接于地线900。例如天线模块300的接地端320连接于地线900。可选的,地线900环绕显示区AA设置。可选的,多个天线模块300的接地端320连接于同一地线900。可选的,天线模块3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地线900和显示区AA之间,即天线模块300位于地线900形成的绕线区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非显示区NA的触控焊盘400;触控走线210包括第一连接段211、第二连接段213和位于第一连接段211和第二连接段213之间的走线段212,第一连接段211连接于触控电极块220,第二连接段213连接于触控焊盘400。
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天线模块3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两条第一连接段211和/或第二连接段213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之间。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211和走线段212之间通常会形成拐角区域,走线段212和第二连接段213也会形成拐角区域,拐角区域的尺寸较大,将天线模块300设置于该区域能够降低天线模块300对触控走线布线的影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天线模块3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区AA和走线段212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之间,即至少一个天线模块300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触控绕线区,能够进一步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尺寸。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触控电极块220包括位于至少部分相邻的两条第一连接段211所对应的处触控电极块220之间的至少一个间隔电极块,至少部分天线模块3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至少一个间隔电极块朝向非显示区AA的一侧。相邻的两条第一连接段211所对应的处触控电极块220是指相邻的两条第一连接段211各自所连接的处触控电极块220。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调整触控走线210的布线,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段211对应的触控电极块220之间能够形成至少一个间隔电极块,该间隔电极块上未在与该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段211所在侧设置触控走线210,使得间隔电极块上对应于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段211之间的空间较大,能够为天线模块300提供足够的布置空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天线模块3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至少一个间隔电极块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与走线段212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之间,使得天线模块300的设置不会影响走线段212的走线。
可选的,多条第一连接段211沿周向环绕显示区AA间隔设置。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段211之间能够形成用于设置天线模块300的间隙。
可选的,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4,触控焊盘400设置于显示区AA在第一方向Y上的一侧,且多个触控焊盘400沿第二方向X并排设置。因此,多个第二连接段213沿第二方向X并排设置,且多个第二连接段213位于显示区AA在第一方向Y上的一侧。
可选的,非显示区NA包括沿第一方向Y相对设置的第一子区NA1和第二子区NA2,触控焊盘400和第二连接段213位于第二子区NA2;多条第二连接段213沿第二方向X并排设置,使得相邻的第二连接段213之间能够形成规律的缝隙。
可选的,触控电极块220为多个,各触控电极块220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段211。各触控电极块220位于显示区AA的不同位置,多个第一连接段211在显示区AA的周侧间隔分布以连接各触控电极块220。如图1所示,在第二子区NA2至第一子区NA1的方向上,触控走线210的数量越来越少,走线段212的数量越来越少,因此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段211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可以将至少一个天线模块300对应设置于间隙较大的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段211之间,以减小天线模块300对触控走线210布线的影响。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4,走线段212环绕显示区AA设置。多条走线段212的长度可以不同,例如当第一连接段211和第二连接段213之间的距离较短时,走线段212的距离较短。由于触控焊盘400设置于第二子区NA2,因此越靠近第二子区NA2,走线段212的数量越多,因此在远离第二子区NA2的一侧,走线段212和第一连接段211的数量均较少,这就导致相邻的第一连接段211之间会存在间隙,或者显示区AA和走线段212之间存在间隙。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非显示区NA包括沿第一方向Y相对设置的第一子区NA1和第二子区NA2,第二连接段213位于第二子区NA2,天线模块300位于第一子区NA1。虽然图1中以矩形点划线框示意出了第一子区NA1和第二子区NA2,首先点划线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结构上的限定,而且点划线仅示意出了第一子区NA1和第二子区NA2所在的位置,第一子区NA1和第二子区NA2为点划线矩形框内的非显示区NA。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段213位于第二子区NA2,那么越靠近第二子区NA2走线段212越密集,走线段212和显示区AA之间的间隙尺寸越小。越远离第二子区NA2走线段212越稀疏,走线段212和显示区AA之间的间隙尺寸越大,相邻两个第一连接段211之间的间距也越大。将天线模块300设置于第一子区NA1,一方面能够为天线模块300预留更多的设置空间,便于天线模块300的布置;另一方面,能够使得第一子区NA1的金属走线和第二子区NA2的金属走线密度更加一致,改善显示面板上走线密度一致性。
第一子区NA1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一子区NA1为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条状结构体,即第一子区NA1位于显示区AA在第一方向Y上的一侧,天线模块300设置于显示区AA在第一方向Y上的一侧。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第一子区NA1包括相交的第一区段NA11和第二区段NA12,第一区段NA11位于显示区AA在第一方向Y上的一侧,第二区段NA12位于显示区AA在第二方向X上的至少一侧。天线模块300位于第一区段NA11和/或第二区段NA12。图1中仅示意出一个第二区段NA12,可选的,两个第二区段NA12位于显示区AA在第二方向X上的两侧。
可选的,天线模块300位于第一区段NA11靠近第二区段NA12的一侧,和/或,天线模块300位于第二区段NA12靠近第一区段NA11的一侧,即天线模块300靠近非显示区NA的拐角区域设置。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子区NA1位于显示面板的拐角区域。通常该区域内触控走线210的密度较小,且走线段212与显示区AA之间的间隙较大,能够为天线模块300预留更多的设置空间。
可选的,第一子区NA1的个数为两个,两个第一子区NA1沿第二方向X间隔分布,两个第一子区NA1的第二区段分设于显示区AA在第二方向X上的两侧。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一方面令天线模块300的布置更加均匀,另一方面能够更好的改善显示面板上走线密度一致性,还能够更好的利用触控走线210之间的间隙及触控走线210与显示区AA之间的间隙。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天线模块300在显示面板中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可选的,至少一个天线模块300设置于触控模块200所在层,即至少部分天线模块300与触控模块200同层设置,在制备触控模块200时可以一并制备天线模块300,能够简化天线模块300的制备,提高显示面板的制备效率。
触控模块200中触控电极块220与触控走线210可以同层或分层设置。
可选的,触控电极块220与触控走线210同层设置,至少一个天线模块300和触控电极块220、触控走线210同层设置。可以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同时制备该天线模块300、触控电极块220和触控走线210,能够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制备效率。
可选的,触控电极块220与触控走线210分层设置,至少一个天线模块300与触控电极块220和触控走线210中的至少一者同层设置。例如,至少一个天线模块300可以与触控电极块220同层设置。或者,至少一个天线模块300可以与触控走线210同层设置。或者,多个天线模块300中的至少一者与触控电极块220同层设置,至少另一者与触控走线210同层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衬底100的阵列基板层110和发光层,发光层位于阵列基板层110背离衬底100的一侧。阵列基板层110包括驱动电路,发光层包括发光单元120,阵列基板层110的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发光层的发光单元120发光。显示面板还包括用于密封发光单元120的封装层130,封装层130设置于发光层背离阵列基板层110的一侧。封装层130用于向发光层提供保护,避免发光单元120被水氧入侵而影响显示面板的良率。封装层130可以为薄膜封装、玻璃封装等。或者封装层130可以包括上述的包括封装盖板131和环形封装部132。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封装层远离所述发光层一侧的触控模块200,以及位于触控模块远离封装层一侧的偏光片。
天线模块300在显示面板中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可选的,至少一个天线模块300设置于显示面板中的至少一个膜层内。和/或,天线模块300可以设置于显示面板中的任意相邻两个膜层之间,即天线模块300可以设置于衬底100和阵列基板层110之间、和/或,偏光片和触控模块200所在层之间、和/或封装层130和触控模块200所在层之间。当封装层130为薄膜封装并包括两层以上交替设置的有机层和无机层时,至少一个天线模块200可以位于封装膜层130内相邻的有机层和无机层之间。
封装层130包括封装盖板131和设置于封装盖板131朝向发光单元120一侧的环形封装部132,天线模块300对应位于环形封装部132内。图4中示出了环形封装部132的位置。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天线模块300对应位于环形封装部132内,当使用烧结等高温工艺使得环形封装部132和玻璃盖板相互连接时,能够减小高温对天线模块300的影响,也能够减小天线模块300对烧结能量的影响。
在其他实施例中,天线模块300和触控模块200可以位于封装层130背离衬底100的一侧。
可选的,显示面板还包括保护层,位于触控模块200和天线模块300背离衬底100的一侧,通过保护层可以向天线模块及触控模块200提供防护。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图5是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天线走线500和天线焊盘600,天线模块300通过天线走线500连接天线焊盘60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多个天线模块300中,至少两个以上的天线模块300相互串联。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两个以上的天线模块300相互串联能够实现一个功率较大的天线作用。可选的,两个以上的天线模块300可以通过串连线30a相互串联。
天线模块300相互串联的方式有多种,如上所述,请继续参阅图5,相互串联的两个天线模块300可以通过连接于同一天线走线500相互串联,即天线走线500复用为串连线30a。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另一实施例中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两个以上的天线模块300通过串连线30a相互连接,即两个以上的天线模块300可以通过串连线30a相互串联,相互串联的两个以上的天线模块300中的任一者和天线走线500相互连接。能进一步简化显示面板的布线,简化显示面板的制备并提高显示面板的良率。例如串连线30a连接于相互串联的两个天线模块300的传输端330之间,或者相互串联的两个天线模块300的辐射电极310通过串连线30a相互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至少部分天线走线5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与触控走线21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错开设置,以免天线信号和触控信号串扰。
可选的,如图5和图6所示,天线走线500位于触控走线210背离显示区AA的一侧。可选的,天线焊盘600和触控焊盘400设置于显示区AA的同侧,多个天线焊盘600沿第二方向X并排设置。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天线走线500设置于触控走线210背离显示区AA的一侧,即将天线走线500设置于走线段212背离显示区AA的一侧,使得天线走线500不会与多个第一连接段211相交,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并简化显示面板的布线,提高显示面板的良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天线走线500也可以位于至少一条触控走线210朝向显示区的一侧。
可选的天线走线500和触控走线210同层同材料设置,能够简化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提高显示面板的制备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天线走线500和触控走线210也可以不同层设置。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天线模块300通过天线架桥30b连接于天线走线500。
可选的,为了实现天线模块300和天线走线500的相互连接,显示面板还包括天线架桥30b,天线架桥30b一端连接天线模块300,另一端连接天线走线500,天线架桥30b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与至少一个触控走线21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交叉设置。
可选的,天线模块300的传输端330通过天线架桥30b连接于天线走线500。天线架桥30b和触控走线210相交,因此天线架桥30b和触控走线210不同层设置。可选的,天线架桥30b和触控电极块220同层设置,能够简化显示面板的层结构,减薄显示面板并提高显示面板的制备效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3-7所示,当至少两个天线模块300通过串联线30a相互串联时,天线模块300和串连线30a中的至少一者与触控模块200同层设置,以简化显示面板的制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天线模块300位于触控模块200所在层,即至少部分天线模块300与触控模块200同层设置,在制备触控模块200时可以一并制备天线模块300,能够简化天线模块300的制备,提高显示面板的制备效率。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触控模块200中触控电极块220与触控走线210可以同层或分层设置。图3和图7中为了更方便的展示触控电极块220和触控走线210之间的位置关系,将触控电极块220和触控走线210画在了同一触控模块200层,触控电极块220和触控走线210可以同于同一膜层或位于不同的膜层。
可选的,当触控电极220和触控走线210同层设置时,天线模块300和串连线30a中的一者与触控模块200同层设置,以避免天线信号和触控信号串扰。
可选的,至少一个天线模块300和触控电极块220、触控走线210同层设置。可以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同时制备该天线模块300、触控电极块220和触控走线210,能够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制备效率。
可选的,至少一个天线模块300、串连线30a、触控电极块220以及触控走线210均同层设置。可以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同时制备该天线模块300、串连线30a、触控电极块220和触控走线210,能够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制备效率。
可选的,当触控电极220和触控走线210分层设置时,天线模块300和串连线30a中的一者与触控走线210同层设置,另一者与触控电极块220同层设置。例如,至少一个天线模块300可以与触控电极块220同层设置,串连线30a与触控走线210同层设置;或者,天线模块300和触控走线210同层设置,串连线30a和触控电极块220可以同层设置。能够在不增加层结构的基础上设置天线模块300,简化显示面板的层结构和布线结构,减薄显示面板的厚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天线模块300和串联线30a不同层,且天线模块300和触控走线210同层设置。可选的,串连线30a和触控电极块220可以同层设置(图中未示出)。可选的,触控走线210位于非显示区NA,因此触控走线210通常选用阻抗较低的金属材料制备形成。触控电极块220位于显示区AA,触控电极块220通常选用透光率较高的氧化铟锡(ITO)材料制备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电极块220也可以选用网格状的金属材料制备形成。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天线模块300和触控走线210同层设置,使得天线模块300可以选用和触控走线210相同的金属材料制备,能够降低天线模块300的阻抗,便于信号传输。串连线30a用于连接串联的天线模块300,串连线30a的长度通常较短,可以通过增加串连线30a宽度尺寸等方式降低串连线30a的阻抗。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天线模块300和串连线30a还可以与触控模块200异层设置,以避免天线信号和触控信号相互串扰。
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9,图8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非显示区NA设置有虚拟走线800,至少部分虚拟走线800连接于天线焊盘600以复用为天线模块300。
图8和图9中以矩形点划线框示意出了第一子区NA1和第二子区NA2,点划线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结构上的限定,而且点划线仅示意出了第一子区NA1和第二子区NA2所在的位置,第一子区NA1和第二子区NA2为点划线矩形框内的非显示区NA。
可选的,虚拟走线8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两条第二连接段213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虚拟走线可以与触控走线、触控电极块中的至少一者同层设置;可选地,第二连接段213与虚拟走线800同层设置。当第二连接段213位于第二子区NA2时,虚拟走线800位于第二子区NA2并与所述第二连接段同层设置。
可选的,至少部分天线模块300和虚拟走线800同层设置,以简化天线模块300的制备。可选的,请继续参阅图8和图9,至少部分虚拟走线800连接于天线焊盘600以复用为天线模块300。为了保证非显示区NA布线的均匀性,在一些实施例中会在非显示区NA设置虚拟走线80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至少一条虚拟走线800复用为天线走线500,一方面能够简化天线模块300的布置,另一方面能够避免虚拟走线800上的静电释放影像触控模块200的性能。
如图8和图9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虚拟走线8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两条第二连接段213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时,至少部分天线模块3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两条第二连接段213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之间,该部分天线模块300为虚拟走线800复用的天线模块300。即至少部分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段213之间设置有复用为天线模块300的虚拟走线800。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段213之间具有间隙,且该间隙形状均匀且具有一定的规律,便于布置虚拟走线800和天线模块300。
可选的,天线焊盘600和触控焊盘400位于第二子区NA2,天线模块300和天线焊盘600相互电连接。可选的,天线模块300通过天线走线500和天线焊盘600相互电连接。当天线模块3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两条第二连接段213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之间时,天线模块300位于第二子区NA2,能够减小天线模块300和天线焊盘600之间的间距,减小天线走线500的距离,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并简化显示面板的布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9,在又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阻抗测试单元700,阻抗测试单元700连接于天线焊盘600以复用为天线模块300。例如,阻抗测试单元700上设置两个以上的阻抗测试端71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阻抗测试单元700可以与触控走线、触控电极块中的至少一者同层设置或者异层设置;可选地,阻抗测试单元700与触控走线同层设置。
可选的,天线模块300和阻抗测试单元700可以同层设置或分层设置。
可选的,至少部分天线模块300和阻抗测试单元700同层设置,以简化天线模块300的制备。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阻抗测试端710连接阻抗测试元件,进而使得天线模块300、天线走线500、天线焊盘600、阻抗测试单元700和阻抗测试元件之间形成阻抗检测回路,能够检测天线模块300、天线走线500、天线焊盘600、阻抗测试单元700中电路连接的稳定性。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将阻抗测试单元700复用为天线模块300,能够简化显示面板的布线结构,提高显示面板的良率和制备效率。
可选的,阻抗测试单元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段213之间。当阻抗测试单元与第二连接段213同层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段213之间具有间隙,且该间隙形状均匀且具有一定的规律,便于布置阻抗测试单元。且第二连接段213与天线焊盘600的距离较近,能够减小阻抗测试单元与天线焊盘600之间的距离,进而能够减小阻抗测试单元与天线焊盘600之间的布线长度。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又一实施例中图8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可选的,显示面板包括两个以上的天线模块300,两个以上的天线模块300通过串连线30a相互串联,串连线30a可以连接天线模块300的辐射电极310。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串连线30a将两个以上的天线模块300串联,能够扩大天线模块300的功率。
可选的,如图10所示,当天线模块300对应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段213之间,且串连线30a用于连接同一第二连接段213两侧天线模块300时,串连线30a和第二连接段213相互交叉。可选的,串连线30a和第二连接段213不同层设置,即串连线30a和触控走线210不位于同一膜层,以避免串连线30a和触控走线210交叉短路,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良率。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第一方面还一实施例中图8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可选的,相邻的两条第二连接段213之间可以对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天线模块300。这些天线模块300可以相互独立设置,或者如图10所示,位于相邻两条第二连接段213之间的两个以上天线模块300的传输端330相互连接一体设置,以使位于相邻两条第二连接段213之间的两个以上天线模块300相互串联设置。
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再一实施例中图8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段213之间设置有未复用为天线模块300的虚拟走线800,天线模块300可以与其他未复用为天线模块300的虚拟走线800同层设置以提高显示面板的良率和制备效率。
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再一实施例中图8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两个以上的天线模块3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两条触控走线21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之间。即相邻的两条触控走线210之间对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天线模块300,能够增加天线模块300的数量。
可选的,请继续参阅图13,对应位于相邻两条触控走线210之间的天线模块300还可以相互串联连接,以提高天线模块300的功率。
请参阅图14,图14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再一实施例中图8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天线模块300和第二连接段213之间可以设置有虚拟走线800,以改善阵列基板的走线密度一致性。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由于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因此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具有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平板电脑、电子书、电视机、门禁、智能固定电话、控制台等具有显示功能的设备。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至少一侧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天线模块,设置于所述衬底一侧,且至少一个所述天线模块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绕线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控模块,设置于所述衬底一侧,所述触控模块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多条触控走线,所述绕线区包括所述触控走线在所述非显示区形成所述触控绕线区;
至少一个所述天线模块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触控绕线区内;
优选地,所述触控模块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触控电极块,至少一个所述天线模块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两条所述触控走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天线模块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触控电极块和所述触控走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模块还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触控焊盘;
所述触控走线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的走线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于所述触控电极块,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于所述触控焊盘,至少部分所述天线模块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优选地,至少部分所述天线模块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走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优选地,所处触控电极块包括位于至少部分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连接段所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间隔电极块,至少部分所述天线模块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至少一个间隔电极块朝向所述非显示区的一侧;
优选地,至少部分所述天线模块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至少一个间隔电极块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走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优选地,多条所述第一连接段沿所述周向环绕所述显示区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非显示区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子区和第二子区,所述触控焊盘和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二子区,多条所述第二连接段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天线走线和天线焊盘,所述天线模块通过所述天线走线连接所述天线焊盘;
优选地,至少部分所述天线走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触控走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错开设置;
优选的,两个以上的所述天线模块连接于同一所述天线走线;
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天线架桥,所述天线架桥一端连接所述天线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天线走线;
优选地,所述天线架桥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至少一个所述触控走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交叉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设置有虚拟走线;至少部分所述虚拟走线连接于所述天线焊盘以复用为所述天线模块;
优选地,至少部分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设置有复用为所述天线模块的所述虚拟走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阻抗测试单元,所述阻抗测试单元连接于所述天线焊盘以复用为所述天线模块;
优选的,所述阻抗测试单元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天线模块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中的至少一个膜层内,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天线模块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中相邻的两个膜层之间;
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层,至少部分所述天线模块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层所在的层,且与所述阵列基板层中的至少部分金属线同层设置;
优选地,至少部分所述天线模块位于所述触控模块所在层;
优选地,触控电极块与触控走线同层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天线模块和所述触控电极块、所述触控走线同层设置;
或者,触控电极块与触控走线分层设置,
至少一个所述天线模块与所述触控电极块和所述触控走线中的至少一者同层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底的发光单元和用于密封所述发光单元的封装层,
所述天线模块和触控模块位于所述封装层背离衬底的一侧;
和/或,所述封装层包括封装盖板和设置于所述封装盖板朝向所述发光单元一侧的环形封装部,所述天线模块对应位于所述环形封装部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两个以上的所述天线模块通过串连线相互串联连接;
优选的,所述天线模块和所述串连线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触控模块同层设置,或者,所述天线模块和所述串连线均与所述触控膜块异层设置。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1670162.2A 2021-12-31 2021-12-31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3271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0162.2A CN114327146B (zh) 2021-12-31 2021-12-31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CT/CN2022/114780 WO2023124151A1 (zh) 2021-12-31 2022-08-25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20237036652A KR20230156147A (ko) 2021-12-31 2022-08-25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JP2023567062A JP2024516017A (ja) 2021-12-31 2022-08-25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TW111133953A TWI827244B (zh) 2021-12-31 2022-09-07 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
US18/485,555 US20240039144A1 (en) 2021-12-31 2023-10-12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0162.2A CN114327146B (zh) 2021-12-31 2021-12-31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7146A true CN114327146A (zh) 2022-04-12
CN114327146B CN114327146B (zh) 2023-10-20

Family

ID=81021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70162.2A Active CN114327146B (zh) 2021-12-31 2021-12-31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39144A1 (zh)
JP (1) JP2024516017A (zh)
KR (1) KR20230156147A (zh)
CN (1) CN114327146B (zh)
TW (1) TWI827244B (zh)
WO (1) WO202312415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0693A (zh) * 2022-04-24 2022-05-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结构、显示面板和无线通信设备
CN114973996A (zh) * 2022-05-30 2022-08-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23124151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32463A1 (en) * 2007-06-21 2014-05-15 Apple Inc.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able Grounding
CN105094231A (zh) * 2015-07-28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和便携设备
CN111045548A (zh) * 2019-11-27 2020-04-2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触控显示装置
CN111381712A (zh) * 2018-12-31 2020-07-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
CN111413815A (zh) * 2020-04-08 2020-07-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00343314A1 (en) * 2018-01-15 2020-10-2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083826A (zh) * 2019-06-13 2020-12-1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12578924A (zh) * 2019-09-29 2021-03-3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2578925A (zh) * 2019-09-29 2021-03-3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3629039A (zh) * 2021-07-20 2021-11-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48874B2 (ja) * 2015-05-19 2018-06-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タッチセンサパネル
KR102263283B1 (ko) * 2015-07-03 2021-06-10 닛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안테나 병설 터치패널
CN105224136B (zh) * 2015-10-13 2018-0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KR102262747B1 (ko) * 2019-04-04 2021-06-08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안테나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525232A (zh) * 2020-04-15 2020-08-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327146B (zh) * 2021-12-31 2023-10-2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32463A1 (en) * 2007-06-21 2014-05-15 Apple Inc.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able Grounding
CN105094231A (zh) * 2015-07-28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和便携设备
US20200343314A1 (en) * 2018-01-15 2020-10-2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381712A (zh) * 2018-12-31 2020-07-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
CN112083826A (zh) * 2019-06-13 2020-12-1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12578924A (zh) * 2019-09-29 2021-03-3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2578925A (zh) * 2019-09-29 2021-03-3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1045548A (zh) * 2019-11-27 2020-04-2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触控显示装置
CN111413815A (zh) * 2020-04-08 2020-07-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629039A (zh) * 2021-07-20 2021-11-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4151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530693A (zh) * 2022-04-24 2022-05-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结构、显示面板和无线通信设备
CN114530693B (zh) * 2022-04-24 2022-08-1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结构、显示面板和无线通信设备
TWI786033B (zh) * 2022-04-24 2022-12-01 大陸商雲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無線通訊結構、顯示面板和無線通訊設備
US11641059B2 (en) 2022-04-24 2023-05-02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4973996A (zh) * 2022-05-30 2022-08-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973996B (zh) * 2022-05-30 2023-1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156147A (ko) 2023-11-13
TW202303370A (zh) 2023-01-16
US20240039144A1 (en) 2024-02-01
JP2024516017A (ja) 2024-04-11
CN114327146B (zh) 2023-10-20
WO2023124151A1 (zh) 2023-07-06
TWI827244B (zh) 2023-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74068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4327146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598142B (zh) 柔性显示基板、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KR102262952B1 (ko) 터치 컨트롤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터치 컨트롤 디스플레이 스크린
CN101639580B (zh) 显示装置
CN109634459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46620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767662A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136632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84153B (zh)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227089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36363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CN211554547U (zh) 触控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491110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5494978U (zh) 一种触控模组和触控显示装置
CN214174769U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1857432B (zh)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装置和制作方法
CN109860261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201149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01556958A (zh) 薄膜晶体管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2578928A (zh) 触控模组及触控显示面板
CN116721608B (zh) 反射面组件、显示面板和无线通信装置
JP7267402B2 (ja)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CN110413152B (zh) 触控基板、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6171081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