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1712A - 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81712A
CN111381712A CN201911184189.3A CN201911184189A CN111381712A CN 111381712 A CN111381712 A CN 111381712A CN 201911184189 A CN201911184189 A CN 201911184189A CN 111381712 A CN111381712 A CN 111381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electrode
pattern
disposed
touch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841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81712B (zh
Inventor
苏炳成
曺永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801735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671154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381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17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817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17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061Two dimensional planar arrays
    • H01Q21/065Patch antenna arr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7Shielding in digitiser, i.e. guard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mostly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s, e.g. driven shields, driven groun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在该显示设备中内置有天线和触摸屏。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触摸屏和天线电极,其中显示面板分为显示区域和围绕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并且显示面板包括像素阵列部和电极阵列部,像素阵列部包括设置在显示区域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电极阵列部设置在像素阵列部上并且包括触摸屏和天线电极,显示区域包括像素,像素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并且触摸屏的一部分被开口。根据本公开内容,由于天线可内置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中,因此可实现窄边框。

Description

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具有触摸屏和天线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触摸屏是一种允许用户在观看屏幕时通过用手指或笔触摸显示屏来输入信息的输入装置。
换句话说,诸如电视、移动电话、平板电脑、导航装置、游戏装置等之类的电子装置具有能够识别用户触摸的触摸屏。
此外,诸如移动电话和平板电脑之类的电子装置具有用于经由网络执行通信的天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内容旨在提供一种基本上克服了由于相关技术的局限性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
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在该显示设备中内置有天线和触摸屏。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他优点并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目的,如在此具体和概括描述的,提供了一种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触摸屏和天线电极。所述显示面板分为显示区域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并且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像素阵列部和电极阵列部,所述像素阵列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像素驱动电路,所述电极阵列部设置在所述像素阵列部上并且包括所述触摸屏和所述天线电极。所述显示区域包括像素,每个像素包括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并且所述触摸屏的一部分被开口。
应当理解,本公开内容前面的概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例示性的和解释性的,旨在对要求保护的本公开内容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给本公开内容提供进一步理解且并入本申请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附图图解了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内容的原理。
在附图中:
图1是显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的示例性示图。
图2是显示应用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的示例性示图。
图3是沿图2中的线A-A’截取的剖面图。
图4至图6是显示应用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的另一示例性示图。
图7是显示应用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的另一示例性示图。
图8是沿图7中的线B-B’截取的剖面图。
图9是图解应用于本公开内容的触摸模式和天线模式的操作方法的示例的示图。
图10是图解根据本公开内容的触摸模式和天线模式的操作方法的另一示例的示图。
图11是显示应用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的另一示例性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附图中图解了这些实施方式的一些示例。只要可能,将在整个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将通过参照附图描述的以下实施方式阐明本公开内容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其实现方法。然而,本公开内容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不应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该公开内容全面和完整,并将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充分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另外,本公开内容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
为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而在附图中公开的形状、大小、比例、角度和数量仅仅是示例,因而本公开内容不限于示出的细节。相似的参考标记通篇指代相似的要素。在下面的描述中,当确定对相关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会不必要地使本公开内容的重点模糊不清时,将省略该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中使用“包括”、“具有”和“包含”进行描述的情况下,可添加其他部分,除非使用了“仅”。单数形式的术语可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有相反指示。
在解释一要素时,尽管没有明确说明,但该要素解释为包含误差范围。
在描述位置关系时,例如,当两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被描述为“在……上”、“在……上方”、“在……下方”和“在……之后”时,可在这两部分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其他部分,除非使用了“正好”或“直接”。
在描述时间关系时,例如,当时间顺序被描述为“在……之后”、“随后”、“接下来”和“在……之前”时,可包括不连续的情况,除非使用了“正好”或“直接”。
将理解到,尽管在此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要素,但这些要素不应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是用来将一要素与另一要素区分开。例如,在不背离本公开内容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要素可被称为第二要素,类似地,第二要素可被称为第一要素。
术语“至少一个”应当理解为包括相关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一个和所有组合。例如,“第一项目、第二项目和第三项目中的至少一个”的含义表示从第一项目、第二项目和第三项目中的两个或更多个中提议出的所有项目的组合以及第一项目、第二项目或第三项目。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充分理解到,本公开内容各实施方式的特征可彼此部分或整体地结合或组合,并且可在技术上彼此进行各种互操作和驱动。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可彼此独立实施,或者以相互依赖的关系共同实施。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的实施方式。在给每个附图中的要素添加参考标记时,尽管相同的要素显示在其他附图中,但是相似的参考标记可表示相似的要素。
图1是图解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的示例的示图。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10,显示面板10包括触摸屏和天线电极;栅极驱动器200,栅极驱动器200给设置在显示面板10中的栅极线GL1至GLg传送扫描信号;数据驱动器300,数据驱动器300给设置在显示面板10中的数据线DL1至DLd提供数据电压;控制器400,控制器400控制栅极驱动器200和数据驱动器300;天线驱动器700,天线驱动器700经由天线电极将从外部系统传送的天线信号发送到无线通信网络,或者将从天线电极接收到的天线信号传送到外部系统;以及驱动触摸屏的触摸驱动器600。
下文中,按顺序描述上述元件。
首先,栅极驱动器200利用从控制器400传送的栅极控制信号GCS生成扫描信号,然后将扫描信号提供给栅极线GL1至GLg。
栅极驱动器200独立于显示面板10形成并且通过带载封装(TCP)、膜上芯片(COF)或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连接到显示面板10。然而,栅极驱动器200可利用面板内栅极(gate in panel,GIP)方法直接形成在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区域中。
接下来,数据驱动器300将从控制器400传送的图像数据转换为数据电压,然后将数据电压提供给数据线DL1至DLd。
接下来,控制器400利用从外部系统900输入的时序同步信号,生成用于控制栅极驱动器200的驱动的栅极控制信号GCS和用于控制数据驱动器300的驱动的数据控制信号DCS。此外,控制器400将从外部系统900输入的输入图像数据转换为图像数据并且将图像数据传送到数据驱动器300。
接下来,天线驱动器700通过设置在显示面板10中的天线电极将从外部系统900传送的天线信号发送到无线通信网络,或者将从天线电极接收到的天线信号传送到外部系统900。
之后,触摸驱动器600利用从触摸屏接收到的触摸感测信号来确定显示面板10是否被触摸。显示面板10的触摸位置可由触摸驱动器600来确定,或者可由从触摸驱动器600接收与触摸相关的信息的控制器400来确定。
最后,显示面板10分为显示区域AA和围绕显示区域AA的非显示区域NAA,并且显示面板10包括像素阵列部100和电极阵列部500,像素阵列部100包括设置在显示区域AA中的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器件,电极阵列部500设置在像素阵列部100上并且包括触摸屏和天线电极。在显示区域AA中设置有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器件的像素110,并且触摸屏中的与发光器件对应的部分被开口。
显示区域AA设置在显示面板10的中间区域并且可被定义为用于显示图像的区域。显示区域AA可具有矩形形状、每个角部都具有预定曲率半径的矩形形状、或具有至少六条边的非方形形状,或者显示区域AA可以以各种形状形成。非显示区域NAA围绕显示区域AA,因而非显示区域NAA的形状可根据显示区域AA的形状进行各种改变。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显示面板10的具体结构。
图2是显示应用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的示图,图3是沿图2的线A-A’截取的剖面图。由于图2中的线A-A’延伸跨越了两个像素,因此图3中显示了两个像素的剖面。
如图1至图3中所示,应用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10分为显示区域AA和非显示区域NAA。
显示面板10可以是包括诸如有机发光二极管之类的发光器件的面板或包括液晶的面板。下文中,为了便于解释,将描述包括发光器件的显示面板10作为本公开内容的示例。
当显示面板10是包括发光器件的面板时,在显示区域AA中设置有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器件ED的像素110。
就是说,如图2和图3中所示,显示面板10包括:基板102,基板102包括显示区域AA和围绕显示区域AA的非显示区域NAA;像素阵列层104,像素阵列层104包括设置在显示区域AA中的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器件ED;覆盖像素阵列层104的绝缘层106;设置在绝缘层106上的天线电极502;设置在天线电极502上的封装层504;设置在封装层504上的触摸屏TS;以及覆盖触摸屏TS的钝化层524。
基板102是衬底基板(或衬底层)并且包括塑料材料或玻璃材料。
像素阵列层104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器件ED。
像素驱动电路响应于从一条栅极线GL提供的扫描信号,基于从数据线DL提供的数据电压来控制流入发光器件ED中的电流量。
例如,像素驱动电路可包括两个薄膜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器。在这种情况下,像素驱动电路可包括:根据数据电压来控制提供给发光器件ED的电流量的驱动晶体管Tdr;将从数据线DL提供的数据电压提供给驱动晶体管Tdr的开关晶体管;以及存储驱动晶体管Tdr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的电容器。
除了上述部件之外,像素驱动电路可进一步包括用于感测驱动晶体管Tdr的特性变化或者补偿驱动晶体管Tdr的特性变化的至少一个晶体管。
发光器件ED通过从像素驱动电路提供的电流而发光并且发出具有与电流的大小对应的亮度的光。
发光器件ED包括电连接到驱动晶体管Tdr的第一电极ED1、形成在第一电极ED1上的发光层ED2和电连接到发光层ED2的第二电极ED3。就是说,发光器件ED包括第一电极ED1、设置在第一电极ED1上的发光层ED2和设置在发光层ED2上的第二电极ED3。
发光层ED2可包括用于发射具有与像素110中设定的颜色对应的颜色的光的蓝色发光部、绿色发光部和红色发光部中的任意一个。发光层ED2可包括有机发光层、无机发光层和量子点发光层中的任一种,或者可包括有机发光层(或无机发光层)和量子点发光层的堆叠结构或混合结构。
如上所述,像素阵列层104可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器件ED。图3显示了构成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晶体管Tdr、和连接到驱动晶体管Tdr的发光器件ED。
下文中,为了便于解释,将构成发光器件ED的第一电极ED1称为阳极,将第二电极ED3称为阴极。
如图3中所示,阴极ED3设置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域AA的整个表面上。
绝缘层106覆盖像素阵列层104,特别是覆盖阴极ED3。绝缘层106可由电介质形成。例如,绝缘层106可由诸如氮化硅(SiNx)或氧化硅(SiOx)之类的材料形成。
在本公开内容中,阴极ED3、绝缘层106和天线电极502形成天线。
天线电极502设置在绝缘层106上。天线电极502可由透明导电材料,即,金属形成。
就是说,连接到地的阴极ED3、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的天线电极502、以及设置在阴极ED3与天线电极502之间的绝缘层106构成天线,天线用于接收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接收到的天线信号或者将从天线驱动器700传送的天线信号输出到无线通信网络。
天线电极502设置在阴极ED3的顶部上,绝缘层106设置在阴极ED3与天线电极502之间,并且阴极ED3和天线电极502形成天线。
封装层504设置在天线电极502上。
封装层504可防止氧或水分渗透到设置在像素阵列层104中的发光器件ED中。封装层504可包括至少一个无机层。此外,封装层504可包括多个无机层和设置在该多个无机层之间的有机层。
无机层可用于阻挡水分或氧的渗透,并且可由诸如氮化硅、氮化铝、氮化锆、氮化钛、氮化铪、氮化钽、氧化硅、氧化铝、或氧化钛等之类的无机材料形成。
有机层可形成为具有比无机层相对更厚的厚度,从而覆盖在制造工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物。有机层可由诸如碳氧化硅(SiOCz)丙烯酸或环氧基树脂之类的有机材料形成。有机层可通过涂覆工艺,例如,喷墨涂覆工艺或狭缝涂覆工艺形成。
触摸屏TS设置在封装层504上。可根据自电容方法或根据互电容方法配置触摸屏TS。
当根据自电容方法配置触摸屏TS时,触摸驱动器600将触摸驱动信号提供给构成触摸屏TS的每个电极图案EP,并且从每个电极图案EP接收触摸感测信号。
当根据互电容方法配置触摸屏TS时,触摸驱动器600给由构成触摸屏TS的电极图案EP形成的每个触摸驱动电极顺序地施加触摸驱动信号,并且分别从由构成触摸屏TS的电极图案EP形成的触摸感测电极接收触摸感测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中所示,电极图案EP在显示区域AA内可以以菱形形状形成,并且在显示区域AA中的与非显示区域NAA相邻的区域中可以以三角形形状形成。然而,电极图案EP的形状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在根据互电容方法配置的触摸屏中,电极图案EP可构成触摸驱动电极或可构成触摸感测电极。此外,在根据自电容方法配置的触摸屏中,电极图案EP可以是一个独立的触摸电极。在下面对其他附图的描述中,该特征可以以相同的方案应用。
下文中,为了便于解释,将描述使用互电容方法的触摸屏TS作为本公开内容的示例。然而,本公开内容还可以应用于使用自电容方法的触摸屏TS。
钝化层524覆盖触摸屏TS。钝化层524可由无机材料,例如,氧化硅(SiOx)或氮化硅(SiNx)形成。
如上所述,触摸屏TS和天线电极502设置在不同的层上,并且天线电极502设置在像素阵列部100与触摸屏TS之间。
在此,触摸屏TS中的与发光器件ED对应的部分被开口。下文中,与发光器件对应的开口部被称为开口区域OPA。
就是说,在本公开内容中,为了防止从发光器件ED输出的光的强度被触摸屏TS减小,与发光器件ED对应的部分被开口。换句话说,为了防止从天线电极502发射的天线信号被触摸屏TS阻挡或者从外部接收到的天线信号被触摸屏TS阻挡,触摸屏TS中的与发光器件ED对应的部分被开口。
在本公开内容中,基板102、像素阵列层104和绝缘层106构成像素阵列部100,而天线电极502、封装层504、触摸屏TS和钝化层524构成电极阵列部500。
就是说,显示面板10包括像素阵列部100和电极阵列部500,像素阵列部100包括像素110,电极阵列部500设置在像素阵列部100上并且包括触摸屏TS和天线电极502。
电极阵列部500可分为天线阵列部510和触摸阵列部520。
就是说,电极阵列部500包括:包括天线电极502的天线阵列部510和包括触摸屏TS的触摸阵列部520。天线阵列部510设置在像素阵列部100上,并且触摸阵列部520设置在天线阵列部510上。
触摸屏TS包括如图2中所示的电极图案EP。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电极图案EP覆盖至少两个像素。可根据触摸对象(手指或笔)、触摸灵敏度、要感测的坐标的数量等来不同地设定电极图案EP的大小。
如上所述,触摸屏TS中的与发光器件ED对应的部分被开口,特别是,电极图案EP中的与设置在被电极图案EP覆盖的至少两个像素中的发光器件ED对应的部分被开口。例如,在图3中,发光器件ED可通过堤部108区分开,构成电极图案EP的电极图案线522形成在与堤部108对应的区域中,电极图案EP中的与发光器件ED对应的区域是开口区域OPA。就是说,一个电极图案EP包括多个开口区域OPA和在开口区域OPA之间进行区分的多个电极图案线522,如图2中所示。
换句话说,触摸屏TS和天线电极502设置在不同的层上,并且天线电极502设置在像素阵列部100与触摸屏TS之间。此外,天线电极502设置成对应于触摸屏TS中的与发光器件ED对应的部分,即,对应于开口区域OPA。
就是说,如图2中所示,由于天线电极502以板的形式设置在显示面板10的整个显示区域AA中,因此天线电极502可设置成对应于开口区域OPA。
当使用互电容方案配置触摸屏TS时,触摸屏TS包括驱动电极和接收电极。在图2中,显示了包括三个驱动电极和四个接收电极的触摸屏TS作为本公开内容的示例。可根据显示面板10的尺寸等来不同地设置驱动电极的数量和接收电极的数量。
每个驱动电极包括电极图案EP之中的在显示面板10的第一方向上延伸的驱动电极图案。例如,在图2中,构成第一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图案由TX1表示,构成第二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图案由TX2表示,构成第三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图案由TX3表示。第一方向可以是图2中的长度方向并且可与图1中的数据线DL平行。
构成第一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图案通过第一驱动电极桥接部彼此电连接,构成第二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图案通过第二驱动电极桥接部彼此电连接,并且构成第三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图案通过第三驱动电极桥接部彼此电连接。
每个接收电极包括电极图案EP之中的在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接收电极图案。例如,在图2中,构成第一接收电极的接收电极图案由RX1表示,构成第二接收电极的接收电极图案由RX2表示,构成第三接收电极的接收电极图案由RX3表示,并且构成第四接收电极的接收电极图案由RX4表示。第二方向可以是图2中的宽度方向并且可与图1中的栅极线GL平行。
构成第一接收电极的接收电极图案通过第一接收电极桥接部彼此电连接,构成第二接收电极的接收电极图案通过第二接收电极桥接部彼此电连接,构成第三接收电极的接收电极图案通过第三接收电极桥接部彼此电连接,并且构成第四接收电极的接收电极图案通过第四接收电极桥接部彼此电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触摸屏TS在图2和图3中被显示为在封装层504的顶部上的单层,但是接收电极图案、驱动电极图案、接收电极桥接部和驱动电极桥接部可配置为包括至少一个绝缘层的多个层。
第一驱动电极至第三驱动电极分别通过第一驱动电极线至第三驱动电极线TXL1、TXL2和TXL3连接到触摸驱动器600,并且第一接收电极至第四接收电极分别通过第一接收电极线至第四接收电极线RXL1、RXL2、RXL3和RXL4连接到触摸驱动器600。
图4至图6是显示应用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的另一示例的示图。在下面的描述中,与参照图1至图3描述的内容相同或相似的内容被省略或简要描述。
如上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像素阵列部100和电极阵列部500,像素阵列部100包括像素110,电极阵列部500设置在像素阵列部100上并且包括触摸屏TS和天线电极502。电极阵列部500包括设置在像素阵列部100上并且包括天线电极502的天线阵列部510和设置在天线阵列部510上并且包括触摸屏TS的触摸阵列部520。
触摸屏TS和天线电极502设置在不同的层上,并且天线电极502设置在像素阵列部100与触摸屏TS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天线电极502可如图2中所示以单板形状形成并且可设置在显示区域AA的整个表面上,或者天线电极502可如图4至图6中所示包括至少两个天线图案ANP。
例如,图4示出了包括四个天线图案ANP的天线电极502,图5示出了包括16个天线图案ANP的天线电极502。
特别是,图6示出了包括天线图案ANP的天线电极502,天线图案ANP以与电极图案EP相同的形式分离。
此外,天线图案ANP可以以各种形状,诸如方形、六边形、八边形和圆形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天线图案ANP可通过天线桥接部ANB电连接并且可连接到天线驱动器700。
就是说,触摸屏TS由触摸驱动器600驱动,天线电极502由天线驱动器700驱动。
特别是,在如上所述的本公开内容中,触摸驱动器600和天线驱动器700独立地驱动。就是说,通过触摸驱动器600确定显示面板10是否被触摸的过程不受天线驱动器700使用天线电极502输出或接收天线信号的过程影响。
通常,由于天线是无源元件,所以与输入相比,输出减小,因此需要通过低电阻布线来确保天线增益。此外,天线的特性不仅受电阻影响,而且还受接地金属与天线电极之间的电容影响。特别是,为了形成高效的天线,必须应用低介电常数材料,并且还根据电容的大小来确定天线的尺寸。
根据本公开内容,由于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整个表面上的阴极ED3可被用作天线的接地电极,因此可增加天线的电容,从而提高天线的性能。
通常,当天线电极被分成为多个天线图案时,可提高天线的性能。根据本公开内容,由于天线电极502的形状不影响触摸屏TS和其他元件,因此天线电极502可如图4至图6中所示分成为各种类型的天线图案ANP。因此,可提高天线的性能。
应用于本公开内容的上述类型的天线被称为贴片天线(patch antenna)。贴片天线使用通过设置在微带(microstrip)基板上的矩形金属或圆形金属来供电的方法。微带基板可对应于本公开内容中的阴极ED3,金属可对应于天线电极502。
就是说,根据本公开内容,贴片天线可与触摸屏TS一起内置于显示面板10中,并且可提高贴片天线的性能。
图7是图解应用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的另一示例,图8是沿图7的线B-B’截取的剖面图,图9是图解根据本公开内容一实施方式的触摸模式和天线模式的操作方法的示图,图10是图解应用于本公开内容的触摸模式和天线模式的操作方法的另一示例的示图。由于图7中的线B-B’延伸跨越了两个像素,因此图8中显示了两个像素的剖面。在下面的描述中,与参照图1至图6描述的内容相同或相似的内容被省略或简要描述。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10,显示面板10包括触摸屏和天线电极;栅极驱动器200,栅极驱动器200给设置在显示面板10中的栅极线GL1至GLg传送扫描信号;数据驱动器300,数据驱动器300给设置在显示面板10中的数据线DL1至DLd提供数据电压;控制器400,控制器400控制栅极驱动器200和数据驱动器300;天线驱动器700,天线驱动器700经由天线电极将从外部系统传送的天线信号发送到无线通信网络,或将从天线电极接收到的天线信号传送到外部系统;和驱动触摸屏的触摸驱动器600。
如上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像素阵列部100和电极阵列部500,像素阵列部100包括像素110,电极阵列部500设置在像素阵列部100上并且包括触摸屏和天线电极。
显示区域包括像素,像素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器件,并且触摸屏中的与发光器件对应的部分被开口。在此,触摸屏中的与发光器件ED对应的部分被开口。下文中,与发光器件对应的开口部被称为开口区域OPA。
特别是,电极阵列部500可被用作触摸屏或天线。此外,整个电极阵列部500可被用作触摸屏或被用作天线。
电极阵列部500中的与发光器件ED对应的部分被开口,就是说,构成电极阵列部500的电极图案EP中的与设置在被电极图案EP覆盖的至少两个像素中的发光器件ED对应的部分被开口。例如,在图8中,发光器件ED可通过堤部108区分开,与堤部108对应的区域包括构成电极图案EP的电极图案线522,并且电极图案EP中的与发光器件ED对应的区域是开口区域OPA。
如图7和图8中所示,电极阵列部500包括设置在像素阵列部100上的封装层504、设置在封装层504上的电极单元ELU、以及覆盖电极单元ELU的钝化层524,并且电极单元ELU被用作触摸屏和天线电极中的至少一个。
发光器件ED包括阳极ED1、设置在阳极ED1上的发光层ED2、和设置在发光层ED2上的阴极ED3。阴极ED3设置在整个显示区域AA中,阴极ED3和包括在至少一个天线区域中的电极图案EP形成天线。
在此,与参照图2至图6描述的本公开内容相比,参照图7和图8描述的本公开内容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图7和图8中所示的显示面板10中,一些电极图案EP被用作触摸屏,而另一些电极图案EP被用作天线电极。在图7和图8中所示的显示面板10中,全部电极图案EP可被用作触摸屏或者可被用作天线电极。
换句话说,在参照图2至图6描述的显示面板10中,尽管电极图案EP仅被用作触摸屏,但在图7和8中所示的显示面板10中,电极图案EP可被用作触摸屏和天线电极。
因此,在图2至图6的描述中,电极图案EP构成触摸屏TS,但是,在图7至图10的描述中,电极图案EP构成电极单元ELU。就是说,电极单元ELU可被用作触摸屏和天线电极。
电极单元ELU包括电极图案EP,并且电极图案EP包括与非显示区域NAA相邻的外部图案RX1_1、RX1_2、RX2_1、RX2_2、RX3_1、RX3_2、RX4_1、RX4_2、TX1_1、TX1_2、TX2_1、TX2_2、TX3_1和TX3_2以及被外部图案围绕的内部图案TX1、TX2、TX3、RX1、RX2、RX3和RX4。
外部图案在触摸模式中被用作触摸屏并且在天线模式中被用作天线电极。
然而,内部图案也可在天线模式中被用作天线电极。下文中,为了便于解释,将描述仅外部图案用作触摸屏或天线电极的显示面板作为本公开内容的示例。
在这种情况下,外部图案可分成至少两个天线区域。
在天线模式中,构成至少两个天线区域中的任意一个天线区域的外部图案被用作天线电极,并且构成其余天线区域的外部图案可被用作触摸屏。
此外,在天线模式之后当另一天线模式到来时,构成至少两个天线区域中的所述其余天线区域的外部图案被用作天线电极,并且构成所述任意一个天线区域的外部图案可被用作触摸屏。
就是说,在本公开内容中,外部图案可分成至少两个天线区域,并且天线区域可被交替地用作天线电极。特别是,图7显示了其中外部图案分成四个天线区域的显示面板10作为本公开内容的示例。
例如,如图7中所示,在外部图案之中,设置在显示区域AA的第一侧的外部图案RX1_1、RX2_1、RX3_1和RX4_1可形成第一天线组1GR,设置在显示区域AA的面对第一侧的第二侧的外部图案RX1_2、RX2_2、RX3_2和RX4_2可形成第二天线组2GR,设置在显示区域AA的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的第三侧的外部图案TX1_1、TX2_1和TX3_1可形成第三天线组3GR,并且设置在显示区域AA的面对第三侧的第四侧的外部图案TX1_2、TX2_2和TX3_2可形成第四天线组4GR。
在此,第一侧可指图7中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左侧,第二侧可指显示面板的右侧,第三侧可指显示面板的顶端,第四侧可指显示面板的底端。在上面的示例中,如图9中所示,触摸驱动器600在触摸模式TM中使用全部电极图案作为触摸屏,并且在天线模式AM中将第一天线组1GR至第四天线组4GR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到天线驱动器700。就是说,在触摸模式TM中,全部电极图案EP被用作触摸屏,而在天线模式AM中,包括在第一天线组1GR至第四天线组4GR中的至少一个中的电极图案EP可被用作天线电极。
例如,如图9中所示,在一个帧周期的第一天线模式AM中,构成第一天线组1GR的外部图案被用作天线电极,在第二天线模式AM中,构成第二天线组2GR的外部图案被用作天线电极,在第三天线模式AM中,构成第三组3GR的外部图案被用作天线电极,在第四天线模式AM中,构成第四组4GR的外部图案被用作天线电极。
在这种情况下,当第一天线组1GR至第四天线组4GR的每一个被用作天线电极时,即,在第一天线模式AM、第二天线模式AM、第三天线模式AM和第四天线模式AM中,其余天线图案不被驱动。
在一个帧周期中的除天线模式AM以外的时段期间,即,在触摸模式TM中,全部电极图案都被用作触摸屏。
换句话说,在天线模式AM中,通过第一天线组1GR至第四天线组4GR中的至少一个来执行天线功能,并且不执行触摸功能。此外,在触摸模式TM中,全部电极图案EP都被用作触摸屏。
在触摸模式TM中,如图9中所示,多个触摸驱动信号被提供给电极图案EP,从而可检测到触摸。
然而,天线模式AM可与触摸模式TM同时发生。
例如,如图10中所示,用于触摸感测的触摸模式TM可在一个帧周期的全部时段中发生,而用于发送和接收天线信号的天线模式AM可在一个帧周期的一部分中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具有比触摸驱动信号的振幅大的振幅的信号来执行天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如图10中所示。就是说,为了防止天线信号与触摸驱动信号之间的干扰,天线信号可具有比触摸驱动信号的振幅大的振幅。
换句话说,如图10中所示,在一个帧周期中,可连续执行触摸感测,并且可仅在一个帧周期的一部分期间发送和接收天线信号。在此,包括在第一天线组1GR至第四天线组4GR中的至少一个中的电极图案EP可在一个帧周期的一部分中被用作天线电极。
然而,当在一个帧周期期间顺序地驱动全部第一天线组1GR至第四天线组4GR时,天线模式AM也可基本上在一个帧周期中连续发生。因此,可改善天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功能。
换句话说,在电极图案EP被分成图7中所示的形状的情况下,内部图案TX1、TX2、TX3、RX1、RX2、RX3和RX4可在一个帧周期期间被用作触摸屏。因此,可在一个帧周期期间连续确定显示面板10是否被触摸。
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个帧周期的1/4时段期间仅第一天线组1GR至第四天线组4GR之中的第一天线组1GR可被用作天线电极,在另外的1/4时段期间仅第二天线组2GR可被用作天线电极,在另外的1/4时段期间仅第三天线组3RG可被用作天线电极,并且在剩余的1/4时段期间仅第四天线组4RG可被用作天线电极。
此外,在一个帧周期的1/4时段期间,全部第一天线组1GR至第四天线组4GR可被用作天线电极。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全部外部图案都被用作天线电极,因此触摸屏的触摸灵敏度会降低。因此,在不需要高触摸灵敏度的显示面板中,在一个帧周期的一部分期间全部外部图案可被用作天线电极。
就是说,在本公开内容中,可以以各种数量和类型来设定天线组,并且还可不同地设定在天线模式中驱动的天线组的数量和位置。下文中,为了便于解释,将描述其中仅外部图案被用作触摸屏或天线电极,该外部图案如图7中所示分成第一天线组1GR至第四天线组4GR,并且第一天线组1GR至第四天线组4GR以图10中所示的形式操作的显示面板作为本公开内容的示例。
为了执行上述功能,如图7中所示,触摸驱动器600包括:给驱动电极顺序地传送触摸驱动信号的驱动信号提供部610;从接收电极接收触摸感测信号并且确定是否施加触摸的触摸感测部620。
每个驱动电极包括电极图案EP之中的在显示面板10的第一方向上延伸的驱动电极图案。
例如,在图7中,构成第一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图案由TX1表示,构成第二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图案由TX2表示,构成第三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图案由TX3表示。
构成第一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图案通过第一驱动电极桥接部彼此电连接,构成第二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图案通过第二驱动电极桥接部彼此电连接,构成第三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图案通过第三驱动电极桥接部彼此电连接。
构成第一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图案之中的设置在第三侧的驱动电极图案TX1_1、构成第二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图案之中的设置在第三侧的驱动电极图案TX2_1、以及构成第三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图案之中的设置在第三侧的驱动电极图案TX3_1是包括在第三天线组3RG中的外部图案。
构成第一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图案之中的设置在第四侧的驱动电极图案TX1_2、构成第二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图案之中的设置在第四侧的驱动电极图案TX2_2、以及构成第三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图案之中的设置在第四侧的驱动电极图案TX3_2是包括在第四天线组4RG中的外部图案。
构成第一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图案之中的除设置在第三侧和第四侧的两个外部图案之外的驱动电极图案是内部图案,构成第二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图案之中的除设置在第三侧和第四侧的两个外部图案之外的驱动电极图案是内部图案,并且构成第三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图案之中的除设置在第三侧和第四侧的两个外部图案之外的驱动电极图案是内部图案。
在这种情况下,构成第一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图案之中的内部图案通过第一内部图案线TL1连接到驱动信号提供部610,设置在第三侧的外部图案通过设置在第三侧的第1_1外部图案线TL1_1连接到驱动信号提供部610,并且设置在第四侧的外部图案通过第1_2外部图案线TL1_2连接到驱动信号提供部610。
构成第二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图案也通过第二内部图案线TL2、第2_1外部图案线TL2_1和第2_2外部图案线TL2_2连接到驱动信号供应部610。
构成第三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图案也通过第三内部图案线TL3、第3_1外部图案线TL3_1和第3_2外部图案线TL3_2连接到驱动信号供应部610。
每个接收电极包括电极图案EP之中的在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接收电极图案。
例如,在图7中,构成第一接收电极的接收电极图案由RX1表示,构成第二接收电极的接收电极图案由RX2表示,构成第三接收电极的接收电极图案由RX3表示,并且构成第四接收电极的接收电极图案由RX4表示。
构成第一接收电极的接收电极图案通过第一接收电极桥接部彼此电连接,构成第二接收电极的接收电极图案通过第二接收电极桥接部彼此电连接,构成第三接收电极的接收电极图案通过第三接收电极桥接部彼此电连接,并且构成第四接收电极的接收电极图案通过第四接收电极桥接部彼此电连接。
第一接收电极至第四接收电极的每一个可与第一驱动电极至第三驱动电极类似地分为内部图案和外部图案。
在这种情况下,构成第一接收电极的接收电极图案之中的内部图案通过第一内部图案线RL1连接到触摸感测部件620,设置在第一侧的外部图案通过第1_1外部图案线RL1_1连接到触摸感测部620,并且设置在第二侧的外部图案通过第1_2外部图案线RL1_2连接到触摸感测部620。
构成第二接收电极的接收电极图案也通过第二内部图案线RL2、第2_1外部图案线RL2_1和第2_2外部图案线RL2_2连接到触摸感测部620。
构成第三接收电极的接收电极图案也通过第三内部图案线RL3、第3_1外部图案线RL3_1和第3_2外部图案线RL3_2连接到触摸感测部620。
构成第四接收电极的接收电极图案也通过第四内部图案线RL4、第4_1外部图案线RL4_1和第4_2外部图案线RL4_2连接到触摸感测部620。
在触摸模式中,给第一驱动电极至第三驱动电极顺序地提供触摸驱动信号。就是说,在触摸模式中给第一驱动电极提供触摸驱动信号之后,给第二驱动电极提供触摸驱动信号,最后,给第三驱动电极提供触摸驱动信号。
在天线模式中,构成第一驱动电极至第三驱动电极的外部图案必须连接到天线驱动器700。
驱动信号提供部610包括:用于给第一驱动电极至第三驱动电极顺序地提供触摸驱动信号的第一驱动开关612;用于将构成第一驱动电极至第三驱动电极的外部图案连接到天线驱动器700的第二驱动开关613;以及用于给第一驱动开关612输出触摸驱动信号的触摸驱动信号产生单元611。
用于控制第一驱动开关612的触摸同步信号TSS可由触摸驱动信号产生单元611生成或者可从控制器400传送。
用于控制第二驱动开关613的天线同步信号ASS可由触摸驱动信号产生单元611生成或者可从控制器400传送。
第一驱动开关612将第一驱动电极至第三驱动电极中的一个连接到触摸驱动信号产生单元611,如图7中所示。
第二驱动开关613将连接到驱动电极的第1_1外部图案线TL1_1、第1_2外部图案线TL1_2、第2_1外部图案线TL2_1、第2_2外部图案线TL2_2、第3_1外部图案线TL3_1和第3_2外部图案线TL3_2连接到天线驱动器700或第一驱动开关612。
例如,在触摸模式中,第二驱动开关613将这些线连接到第一驱动开关612。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驱动开关612通过触摸同步信号TSS给驱动电极顺序地提供触摸驱动信号。
因此,在触摸模式中,可给第一驱动电极至第三驱动电极顺序地提供触摸驱动信号。
在天线模式中,第二驱动开关613将这些线连接到天线驱动器700。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驱动开关613之中的连接到同一天线组的第二驱动开关613同时连接到天线驱动器700,并且第二驱动开关613顺序地连接到天线驱动器700。
因此,在天线模式中,天线组可顺序地执行天线电极的功能。
在触摸模式中,第一接收电极至第四接收电极连接到触摸感测部620。
在天线模式中,构成第一接收电极至第四接收电极的外部图案必须连接到天线驱动器700。
为此,触摸感测部620包括:用于将构成第一接收电极至第四接收电极的外部图案连接到天线驱动器700的感测开关622;和从第一接收电极至第四接收电极接收触摸感测信号并且确定显示面板10是否被触摸的触摸确定单元621。
用于控制感测开关622的天线同步信号ASS可由触摸确定单元621生成或者可从控制器400传送。
用于控制感测开关622的天线同步信号ASS可以是与用于控制第二驱动开关613的天线同步信号ASS相同的信号。
例如,在触摸模式中,感测开关622将与第一接收电极到第四接收电极连接的线连接到触摸确定单元621。在这种情况下,触摸确定单元621利用从第一接收电极至第四接收电极接收到的触摸感测信号来确定显示面板10是否被触摸。
在天线模式中,感测开关622将与构成第一接收电极到第四接收电极的外部图案连接的线连接到天线驱动器700。
在这种情况下,感测开关622之中的连接到同一天线组的感测开关622同时连接到天线驱动器700,连接到不同天线组的感测开关622顺序地连接到天线驱动器700。
因此,在天线模式中,天线组可顺序地执行天线电极的功能。
此外,一个天线组可包括连接到接收电极的外部图案和连接到驱动电极的外部图案。在这种情况下,包括在一个天线组中的外部图案必须同时连接到天线驱动器700。为此,如上所述,用于控制感测开关622的天线同步信号ASS可以是与用于控制第二驱动开关613的天线同步信号ASS相同的信号。
如上所述,在本公开内容中,以时分方式驱动电极单元ELU,使得电极单元ELU可被用作触摸屏和天线电极。
因此,根据本公开内容,即使在确定是否被施加触摸的同时也可发送和接收天线信号。
此外,根据本公开内容,由于设置在显示面板10的前表面上的电极单元ELU可被用作天线电极,因此天线信号可辐射到显示面板10的前表面,或者可从显示面板10的前表面接收天线信号。
因而,可增加天线的发送/接收效率。
然而,如参照图9所述,当第一天线组1GR至第四天线组1GR至4GR中的至少一个被用作天线电极时并且如果不驱动剩余电极图案EP的话,触摸驱动信号产生单元611可配置为在天线模式AM中不输出触摸驱动信号。
图11是显示应用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的另一示例的示图。在下面的描述中,与参照图1至图10描述的内容相同或相似的内容被省略或简要描述。
如上面参照图2所述,电极图案EP在显示区域AA内可以以菱形形状形成,如图11中所示,并且电极图案EP在显示区域AA中的与非显示区域NAA相邻的区域中可以以三角形形状形成。此外,如图11中所示,在根据自电容方法配置的触摸屏中,电极图案EP可被用作一个独立的触摸电极。此外,一个电极图案EP包括多个开口区域OPA和界定出开口区域OPA的多个电极图案线522,如图11中所示。
应用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的触摸屏可如图7中所示根据互电容方法配置,或者可如图11中所示以自电容方式配置。图11中所示的每个电极图案EP由诸如EP1_1、EP2_1、EP3_1、EP4_1、EP5等之类的参考标记表示。在下面的描述中,当分开描述电极图案EP时,使用如图11中所示的参考标记。在不需要分开描述电极图案EP的情况下,使用附图标记EP。
在这种情况下,与图7中所示的电极图案EP不同,图11中所示的电极图案EP可彼此独立地分开。就是说,除电极图案EP彼此分开之外,图11中所示的电极图案EP形成为具有与图7中所示的电极图案EP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下面的描述中,将基于图7中描述的内容来描述自电容方案的特征。
例如,在图11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上面参照图7描述的包括在第一天线组1GR中的外部图案EP1_1、EP1_2、EP1_3和EP1_4通过第一切换单元810连接到第一天线部711或第一触摸部651,包括在第二天线组2GR中的外部图案EP2_1、EP2_2、EP2_3和EP2_4通过第二切换单元820连接到第二天线部712或第二触摸部652,包括在第三天线组3GR中的外部图案EP3_1、EP3_2和EP3_3通过第三切换单元830连接到第三天线部713或第三触摸部653,包括在第四天线组4GR中的外部图案EP4_1、EP4_2和EP4_3通过第四切换单元840连接到第四天线部714或第四触摸部654,并且内部图案EP5连接到第五触摸部655。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外部图案和内部图案中的每一个都没有电连接,因而独立地连接到第一触摸部651至第五触摸部655。
第一天线单元711至第四天线单元714构成天线驱动器700,并且第一触摸部651至第五触摸部655构成触摸驱动器600。
在触摸模式TM中,第一切换单元810至第四切换单元840将第一天线组1GR至第四天线组4GR连接到触摸驱动器600。在这种情况下,触摸驱动器600给每个电极图案EP提供触摸驱动信号,然后利用从每个电极图案EP接收到的触摸感测信号确定显示面板10是否被触摸。
就是说,在触摸模式TM中,每个外部图案和每个内部图案单独接收触摸驱动信号,并且由每个外部图案和每个内部图案产生的每个触摸感测信号也单独通过第一触摸部651至第五触摸部655传送到触摸驱动器600。
触摸驱动器600利用触摸感测信号确定外部图案和内部图案的每一个是否被触摸。
在天线模式AM中,第一切换单元810至第四切换单元840将第一天线组1GR至第四天线组4GR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到天线驱动器700。在这种情况下,天线驱动器700可通过第一天线组1GR至第四天线组4GR中的至少一个将从外部系统900传送的天线信号发送到无线通信网络,或者可将通过第一天线组1GR至第四天线组4GR中的至少一个接收到的天线信号传送至外部系统900。
在天线模式AM中,触摸驱动器600可不输出触摸驱动信号。
就是说,可如上面参照图9所述独立地产生天线模式AM和触摸模式TM。
然而,天线模式AM可与触摸模式TM一起产生,如参照图10所述。
例如,在天线模式AM中,第一切换单元810至第四切换单元840可将第一天线组1GR至第四天线组4GR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到天线驱动器700并且将其余组连接到触摸驱动器600。因此,在天线模式AM中,可将触摸驱动信号提供给除连接到天线驱动器700的天线组中包括的电极图案之外的其他剩余电极图案EP。
因此,可同时执行发送和接收天线信号的功能以及感测触摸的功能。
根据本公开内容,由于天线可内置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中,因此可实现窄边框。
此外,根据本公开内容,由于发光器件的阴极可被用作天线的接地电极,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提高天线的特性。
本公开内容的上述特征、结构和效果包括在本公开内容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但不仅限于一个实施方式。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其他实施方式的组合或修改来实现本公开内容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结构和效果。因此,与组合和修改相关的内容应当解释为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
在整个描述中,术语“开口”用来表示到达/源自天线的光和信号可进入/离开显示装置。在公开的具体实施方案中,这通过在电极图案线之间设置间隙来实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想到实现此的其他方式。
在不背离本公开内容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本公开内容中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公开内容旨在覆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及其等同范围内的本公开内容的修改和变化。

Claims (20)

1.一种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触摸屏和天线电极,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分为显示区域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并且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像素阵列部和电极阵列部,所述像素阵列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像素驱动电路,所述电极阵列部设置在所述像素阵列部上并且包括所述触摸屏和所述天线电极,所述显示区域包括像素,所述像素包括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并且所述触摸屏的一部分被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电极阵列部包括:
天线阵列部,所述天线阵列部设置在所述像素阵列部上并且包括所述天线电极;和
触摸阵列部,所述触摸阵列部设置在所述天线阵列部上并且包括所述触摸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触摸屏和所述天线电极设置在不同层上,并且
所述天线电极设置在所述像素阵列部与所述触摸屏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触摸屏包括电极图案,
每个电极图案覆盖至少两个像素,并且
所述电极图案中的与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像素中的发光器件对应的部分被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触摸屏包括驱动电极和接收电极,
每个驱动电极包括所述电极图案之中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方向上延伸的驱动电极图案,并且
每个接收电极包括所述电极图案之中的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接收电极图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发光器件包括:
阳极;
设置在所述阳极上的发光层;和
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上的阴极,
其中所述阴极设置在整个所述显示区域中,
所述天线电极设置在所述阴极的顶部上,
绝缘层设置在所述阴极与所述天线电极之间,并且
所述阴极和所述天线电极形成天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触摸屏和所述天线电极设置在不同层中,
所述天线电极设置在所述像素阵列部与所述触摸屏之间,
所述天线电极包括至少两个天线图案,并且
所述天线图案彼此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触摸屏和所述天线电极设置在不同层中,
所述天线电极设置在所述像素阵列部与所述触摸屏之间,并且
所述天线电极设置成对应于所述触摸屏的开口部,所述触摸屏的开口部与设置在所述像素中的发光器件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
驱动所述触摸屏的触摸驱动器;和
驱动所述天线电极的天线驱动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触摸驱动器和所述天线驱动器彼此独立地驱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电极阵列部包括:
设置在所述像素阵列部上的封装层;
设置在所述封装层上的电极单元;和
覆盖所述电极单元的钝化层,
其中所述电极单元被用作所述触摸屏和所述天线电极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设置在所述像素中的发光器件包括:
阳极;
设置在所述阳极上的发光层;和
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上的阴极,
其中所述阴极设置在整个所述显示区域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电极单元包括电极图案,并且
所述电极图案包括:
与所述非显示区域相邻的外部图案;和
被所述外部图案围绕的内部图案,
其中所述外部图案在触摸模式中被用作所述触摸屏并且在天线模式中被用作所述天线电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外部图案分成至少两个天线区域,并且
在所述天线模式中,构成所述至少两个天线区域中的任意一个天线区域的外部图案被用作所述天线电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构成除被用作所述天线电极的天线区域之外的其余天线区域的外部图案被用作所述触摸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在所述天线模式之后,当另一天线模式到来时,所述至少两个天线区域之中的构成所述其余天线区域的外部图案被用作所述天线电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当所述另一天线模式到来时,构成所述任意一个天线区域的外部图案被用作所述触摸屏。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电极单元包括电极图案,
其中所述电极图案包括:
与所述非显示区域相邻的外部图案;和
被所述外部图案围绕的内部图案,
其中,在所述外部图案之中,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第一侧的外部图案形成第一天线组,
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面对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的外部图案形成第二天线组,
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的第三侧的外部图案形成第三天线组,并且
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面对所述第三侧的第四侧的外部图案形成第四天线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
驱动所述电极单元的触摸驱动器,
其中所述触摸驱动器在触摸模式中使用全部电极图案作为所述触摸屏,并且在天线模式中将所述第一天线组至所述第四天线组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到天线驱动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电极图案根据互电容方法形成所述触摸屏,或者根据自电容方法形成所述触摸屏。
CN201911184189.3A 2018-12-31 2019-11-27 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 Active CN1113817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73502A KR102671154B1 (ko) 2018-12-31 안테나 일체형 표시장치
KR10-2018-0173502 2018-12-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1712A true CN111381712A (zh) 2020-07-07
CN111381712B CN111381712B (zh) 2023-06-06

Family

ID=69005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84189.3A Active CN111381712B (zh) 2018-12-31 2019-11-27 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75759B2 (zh)
EP (1) EP3674862A3 (zh)
CN (1) CN11138171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1200A (zh) * 2020-09-28 2021-01-05 业成光电(无锡)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模组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4327146A (zh) * 2021-12-31 2022-04-1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181200B (zh) * 2020-09-28 2024-05-28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模组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89458B1 (ko) * 2019-02-21 2020-03-16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KR102099830B1 (ko) * 2019-06-17 2020-04-10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안테나 결합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10030701A (ko) * 2019-09-10 2021-03-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 기능을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KR20210042202A (ko) * 2019-10-08 2021-04-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3161715A (zh) * 2020-01-22 2021-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US11016542B1 (en) * 2020-02-25 2021-05-25 Facebook, Inc. Touch pad sensors operative as antennas
TWI779339B (zh) * 2020-08-25 2022-10-01 香港商南京矽力微電子(香港)有限公司 無線電子標籤及其系統
KR20220086755A (ko) * 2020-12-16 2022-06-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CN112863350B (zh) * 2021-01-19 2023-01-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KR102419269B1 (ko) * 2021-01-20 2022-07-08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안테나 어레이, 이를 포함하는 안테나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4530694B (zh) * 2022-04-24 2022-07-0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结构、显示面板和无线通信装置
US20240097314A1 (en) * 2022-05-16 2024-03-21 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Llc Touch sensor and antenna integrated fil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50599A1 (en) * 2000-05-30 2001-12-13 Tomoya Maekawa Dielectric filter, antenna duplexer, and communications appliance
CN101635585A (zh) * 2008-07-24 2010-01-27 索尼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
US20110156966A1 (en) * 2009-12-28 2011-06-30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3944614A (zh) * 2014-03-21 2014-07-23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系统和终端
US20180034130A1 (en) * 2016-07-28 2018-02-0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79296A2 (en) 1999-08-06 2001-02-2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nically steerable embedded laptop computer antenna array
KR101177603B1 (ko) 2005-07-04 2012-08-27 텔레폰악티에볼라겟엘엠에릭슨(펍) 일체형 안테나를 갖는 일렉트로닉스 장치
US20120034888A1 (en) 2010-08-05 2012-02-09 Franco De Flaviis Method and System for Utilizing a Touchscreen Interface as an Antenna
KR102248849B1 (ko) 2014-03-05 2021-05-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장치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139217B1 (ko) 2014-09-25 2020-07-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장치
US20160188092A1 (en) * 2014-12-22 2016-06-30 Paneratech, Inc. Touchscreen antenna system and design method thereof
KR102429283B1 (ko) 2015-05-27 2022-08-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5529539B (zh) 2016-01-26 2018-06-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阵列及移动终端
KR102499120B1 (ko) * 2016-02-17 2023-0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469566B1 (ko) 2016-03-31 2022-11-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334098B1 (ko) 2016-04-20 2021-12-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가 포함된 전자 장치
KR20180079978A (ko) * 2017-01-03 2018-07-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정확도 향상을 위한 터치 센서의 배치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한 전자 장치
KR102096417B1 (ko) 2017-02-28 2020-04-02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필름 타입의 마이크로스트립 패치 안테나
US10732764B1 (en) * 2018-09-05 2020-08-04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Integrated touch control electrode and antenna
KR102190667B1 (ko) * 2018-10-05 2020-12-14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안테나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50599A1 (en) * 2000-05-30 2001-12-13 Tomoya Maekawa Dielectric filter, antenna duplexer, and communications appliance
CN101635585A (zh) * 2008-07-24 2010-01-27 索尼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
US20110156966A1 (en) * 2009-12-28 2011-06-30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3944614A (zh) * 2014-03-21 2014-07-23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系统和终端
US20180034130A1 (en) * 2016-07-28 2018-02-0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1200A (zh) * 2020-09-28 2021-01-05 业成光电(无锡)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模组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2181200B (zh) * 2020-09-28 2024-05-28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模组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4327146A (zh) * 2021-12-31 2022-04-1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327146B (zh) * 2021-12-31 2023-10-2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74862A2 (en) 2020-07-01
US20200209995A1 (en) 2020-07-02
KR20200082674A (ko) 2020-07-08
US11175759B2 (en) 2021-11-16
EP3674862A3 (en) 2020-09-09
CN111381712B (zh) 202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81712B (zh) 具有集成天线的显示设备
US10409411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US10496204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and mirror function,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11422652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US10714544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EP3432379B1 (en) Display device
CN109388283B (zh) 显示装置及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US11216101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KR102652572B1 (ko) 플렉서블 전계 발광 표시장치
WO2018209949A1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人机交互终端
US8901549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touch display panel
US1093609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KR20180119196A (ko) 표시모듈
KR20230108249A (ko)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발광 표시 장치
EP3457267B1 (en) Input-sensing device and display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US1099677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KR102671154B1 (ko) 안테나 일체형 표시장치
KR102602171B1 (ko) 전계 발광 표시장치
US1174914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KR20220069557A (ko) 안테나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6156944A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