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8617B - 一种网络复合丝及其网络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复合丝及其网络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8617B
CN114318617B CN202111655660.XA CN202111655660A CN114318617B CN 114318617 B CN114318617 B CN 114318617B CN 202111655660 A CN202111655660 A CN 202111655660A CN 114318617 B CN114318617 B CN 1143186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network
yarn
hole
air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556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18617A (zh
Inventor
范红卫
汤方明
尹立新
王丽丽
任怀林
王雪
张元华
张希霞
魏存宏
秦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engli Chemical Fi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engli Chem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engli Chemical Fi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engli Chem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5566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86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8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861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9202 priority patent/WO202312451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18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86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J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CORDS, ROPES OR THE LIKE
    • D02J1/00Modifying the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resulting from a particular structure; Modifying, retaining, or restoring the physical form or cross-sectional shape, e.g. by use of dies or squeeze rollers
    • D02J1/08Interlacing constituent filaments without breakage thereof, e.g. by use of turbulent air stream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4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49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textured; curled; crimp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复合丝及其网络方法,该网络丝是经网络作用后的长丝,所述长丝为复丝,网络复合丝在纵向长度上由连续的若干个循环单元组成;每个循环单元是由顺序连接的开纤部Ⅰ、交络部Ⅰ、开纤部Ⅱ和交络部Ⅱ组成;交络部Ⅰ和交络部Ⅱ的网络牢度不同。网络方法是:未进行网络作用的复丝依次经张力器调整预加张力、穿过喷嘴的丝道和由卷绕罗拉卷绕,即得所述网络复合丝,喷嘴上开设喷口Ⅰ和喷口Ⅱ;复丝穿过喷嘴丝道时,喷口Ⅰ和喷口Ⅱ向丝道内间歇射入压缩气流,喷口Ⅰ和喷口Ⅱ单次射入气流的时间相同,间隔的时间相同,喷口Ⅰ向丝道内射入压缩气流的压强大于喷口Ⅱ向丝道内射入压缩气流的压强;本发明的长丝网络复合方法拓宽了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复合丝及其网络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网络复合丝及其网络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网络技术是化纤生产中广泛应用、成熟度比较高的一项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大的发展空间。网络加工是一项有效提高化纤长丝抱合力的技术,如DTY生产中,网络加工可以使丝条达到不加捻、免上浆的目的,既大大缩短了工艺流程,又能使产生获得极佳的纺毛感。在网络喷嘴内,长丝经过压缩气流的作用,相互纠缠,形成开纤部与交络部。现阶段,对长丝网络加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网络加工参数、网络器的尺寸和网络加工原理这几个方面。低能耗、易操作、良好的工艺弹性和网络丝品质正成为网络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特别是现在对喷嘴模块化的研究,将网络加工与上油工艺相结合,也是现在研究的新思路之一。但迄今为止,网络喷嘴的网络功能相对单一,网络产品的风格变化不大,这也限制了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复合丝及其网络方法和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网络复合丝,是经网络作用后的长丝,所述长丝为复丝,网络复合丝在纵向长度上由连续的若干个循环单元组成;
每个循环单元是由顺序连接的开纤部Ⅰ、交络部Ⅰ、开纤部Ⅱ和交络部Ⅱ组成;
交络部Ⅰ和交络部Ⅱ的网络牢度不同。
长丝网络加工的原理为当长丝经过喷嘴时,受到喷口气流的冲击作用,丝束原先平行的单丝分离,形成对称的蓬松波状而成开松段,称为开纤部,未受气流冲击的单丝在涡流的作用下相互穿插、转移,形成假捻辫状而成网络结,称为交络部。
衡量长丝网络程度通常由两个指标,一是网络度N,是指单位长度(m)上网络结的数目;二是网络牢度S,定义为Nr/N,其中Nr为单位长度的网络丝在负荷132mN/tex作用3min后,残留的网络结的数目。根据FZ/T 50001—2005《合成纤维长丝网络度试验方法》。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网络复合丝,交络部Ⅰ的网络牢度为85~95%,交络部Ⅱ的网络牢度为40~60%。
如上所述的一种网络复合丝,交络部Ⅰ的网络度为20~50;交络部Ⅱ的网络度为20~50。
交络部Ⅰ的长度为7~15mm,开纤部Ⅱ的长度为3~10mmmm,交络部Ⅱ的长度为7~15mm,开纤部Ⅰ的长度为3~10mm。
如上所述的一种网络复合丝,所述长丝为细旦DTY复丝,细旦DTY复丝的规格为3~15tex/10~40F。
本发明还提供如上所述的一种网络复合丝的网络方法,未进行网络作用的复丝依次经张力器调整预加张力、穿过喷嘴的丝道和由卷绕罗拉卷绕,即得所述网络复合丝;
喷嘴由一立方体结构(材质一般是金属材质)加工形成,所述立方体上,面a和面a’相互平行,面b和面b’相互平行,面c和面c’相互平行;所述加工是指在面c上开设贯通面b和面b’的槽w和槽v,在面a上开设延伸至面a’的通孔,通孔穿过槽w和槽v并作为所述喷嘴的丝道,在面b或者面b’上开设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孔x和孔y,孔x和孔y与所述通孔的连接面完全落入所述通孔的侧壁上,孔x作为喷嘴的喷口Ⅰ,孔y作为喷嘴的喷口Ⅱ,孔x与所述通孔的连接面的中心点和孔y与所述通孔的连接面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为5~10mm;
复丝穿过喷嘴丝道时,喷口Ⅰ和喷口Ⅱ向丝道内间歇射入压缩气流(即在丝道内,复丝先经喷口Ⅰ射入的气流网络作用后,再经喷口Ⅱ射入气流的网络作用),喷口Ⅰ射入气流结束后,经一定的时间间隔T1后,喷口Ⅱ射入气流,喷口Ⅱ射入气流结束后,经一定的时间间隔T2后,喷口Ⅰ再次射入气流,喷口Ⅰ和喷口Ⅱ单次射入气流的时间相同,T1和T2相同,卷绕罗拉的线速度为30~50m/s,喷口Ⅰ向丝道内射入压缩气流的压强大于喷口Ⅱ向丝道内射入压缩气流的压强。
复丝经过丝道时,复丝的纵向中心轴线与丝道的纵向中心轴线重合。
本发明的网络复合丝及其网络方法,是通过特别设计的喷嘴上的两个喷口的网络作用形成的。两个喷口间隔排列,两个喷口的位置均对准丝道的中心轴线,由于喷口Ⅰ射入气流的压强大于喷口Ⅱ射入气流的压强,因此喷口Ⅰ所形成的网络结的网络牢度大于喷口Ⅱ所形成的网络结的网络牢度,喷口Ⅰ与喷口Ⅱ间隔向丝道内射入气流,但射入气流的频率是相同的,通过与卷绕罗拉的线速度配合,可使得网络复合丝在长度方向上周期性规律变化,在一个周期内变化的规律为开纤部Ⅰ、交络部Ⅰ、开纤部Ⅱ、交络部Ⅱ。其中,交络部Ⅰ由喷口Ⅰ的网络作用形成,交络部Ⅱ由喷口Ⅱ的网络作用形成,使得交络部Ⅰ的网络牢度S大于交络部Ⅱ的网络牢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网络复合丝的网络方法,喷口Ⅰ和喷口Ⅱ单次射入气流的时间均为0.1~0.2ms,T1和T2均为0.225~0.3ms。
如上所述的一种网络复合丝的网络方法,喷口Ⅰ射入压缩气流的压强为0.2~0.3MPa,喷口Ⅱ射入压缩气流的压强为0.05~0.1MPa。
如上所述的一种网络复合丝的网络方法,所述喷口Ⅰ与所述喷口Ⅱ位于所述喷嘴的同一侧,所述喷口Ⅰ与所述喷口Ⅱ的中心轴线均与所述丝道的中心轴线垂直,且所述喷口Ⅰ与所述喷口Ⅱ的结构相同。
如上所述的一种网络复合丝的网络方法,张力器对复丝所施加的预加张力为0.05~0.15N。
本发明还提供如上所述的一种网络复合丝的应用,将所述网络复合丝作为经纱,制成织物。
由于网络复合丝中交络部Ⅰ和交络部Ⅱ的网络牢度不同,将本发明的网络复合丝作为经纱,由于交络部Ⅰ和交络部Ⅱ在同样的织造工艺下,交络部Ⅱ在受到钢扣及综框的反复摩擦作用下松开的概率更大,因此,制得的织物布面会呈现出单根经纱一段紧密、一段蓬松的特点,其对光的反射作用会不同,因此呈现出布面经纱粗细随机分布、不平整的外观特点,但布面是物理特征是平整的,只是外观显示出来的不平整,可用于服装、装饰等面料领域。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长丝的网络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长丝网络复合方法拓宽了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现有的长丝网络技术主要是通过网络的方法使长丝在织造时可以免上浆、免加捻,本发明的网络技术不仅仅具有这个作用,还利用了两个网络结网络牢度不同的特点,低网络牢度的网络结在织造时容易松开,高牢度的网络结在织造时不容易松开,使得网络后的复丝作为经纱织造时,布面的光泽、视觉平整度与现有网络复丝相比具有不同的风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网络复合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网络复合丝的生产工艺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喷嘴的立体结构图;
其中,1-细旦DTY复丝,2-开纤部Ⅰ,3-交络部Ⅰ,4-开纤部Ⅱ,5-交络部Ⅱ,6-张力器,7-喷嘴,8-卷绕罗拉,9-丝道,10-喷口Ⅰ,11-喷口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网络复合丝用的喷嘴,其结构如下:
如图3所示,喷嘴由一立方体结构(材质一般是金属材质)加工形成,该立方体上,面a和面a’相互平行,面b和面b’相互平行,面c和面c’相互平行;在面c上开设贯通面b和面b’的槽w和槽v;在面a上开设延伸至面a’的通孔,通孔穿过槽w和槽v并作为所述喷嘴的丝道9(丝道的孔径为2.5~3mm);在面b或者面b’上开设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孔x和孔y,孔x和孔y与通孔的连接面完全落入通孔的侧壁上(不贯穿立方体,且位于槽w和槽v之间);孔x作为喷嘴的喷口Ⅰ10,孔y作为喷嘴的喷口Ⅱ11;喷口Ⅰ与喷口Ⅱ位于喷嘴的同一侧,喷口Ⅰ与喷口Ⅱ的中心轴线均与丝道的中心轴线垂直,且喷口Ⅰ与喷口Ⅱ的结构相同(孔径均为1~1.5mm);孔x与通孔的连接面的中心点和孔y与所述通孔的连接面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为5~10mm。
实施例2
一种网络复合丝的网络方法如下:
(1)在规格为3tex/10F的细旦DTY复丝的加工过程中,如图2所示,在复丝经过预加张力为0.05N的张力器6后,穿过喷嘴7的丝道9,由卷绕罗拉8卷绕,即得所述网络复合丝1;
其中,喷嘴的结构为实施例1中的结构,喷嘴上孔x与通孔的连接面的中心点和孔y与所述通孔的连接面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为5mm;孔x与孔y的直径为1mm;丝道的直径为2.5mm;复丝A穿过该喷嘴的丝道时,喷口Ⅰ和喷口Ⅱ向丝道内间歇射入压缩气流(即在丝道内,复丝先经喷口Ⅰ射入的气流网络作用后,再经喷口Ⅱ射入气流的网络作用),喷口Ⅰ射入气流结束后,经一定的时间间隔T1后,喷口Ⅱ射入气流,喷口Ⅱ射入气流结束后,经一定的时间间隔T2后,喷口Ⅰ再次射入气流,喷口Ⅰ和喷口Ⅱ单次射入气流的时间相同,T1和T2相同;喷口Ⅰ和喷口Ⅱ单次射入气流的时间均为0.1ms,T1和T2均为0.233ms;喷口Ⅰ射入压缩气流的压强为0.2MPa,喷口Ⅱ射入压缩气流的压强为0.05MPa;卷绕罗拉的线速度为30m/s;
制得的网络复合丝1在纵向长度上由连续的若干个循环单元组成;如图1所示,每个循环单元是由顺序连接的开纤部Ⅰ2、交络部Ⅰ3、开纤部Ⅱ4和交络部Ⅱ5组成;开纤部Ⅰ的长度为3mm,交络部Ⅰ的长度为7mm,开纤部Ⅱ的长度为3mm,交络部Ⅱ的长度为7mm;交络部Ⅰ的网络度为50,交络部Ⅱ的网络度为50;交络部Ⅰ的网络牢度为85%,交络部Ⅱ的网络牢度为40%;
(3)将上述网络复合丝作为经纱,制得的织物布面呈现出单根经纱一段紧密、一段蓬松的特点,其对光的反射作用不同,因此呈现出布面经纱粗细随机分布、不平整的外观特点。
实施例3
一种网络复合丝,其网络方法如下:
(1)在规格为5tex/15F的细旦DTY复丝的加工过程中,如图2所示,在复丝经过预加张力为0.08N的张力器6后,穿过喷嘴的丝道9,由卷绕罗拉8卷绕,即得所述网络复合丝1;
其中,喷嘴的结构为实施例1中的结构,喷嘴上孔x与通孔的连接面的中心点和孔y与所述通孔的连接面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为7mm;孔x与孔y的直径为1.1mm;丝道的直径为2.7mm;复丝A穿过该喷嘴的丝道时,喷口Ⅰ和喷口Ⅱ向丝道内间歇射入压缩气流(即在丝道内,复丝先经喷口Ⅰ射入的气流网络作用后,再经喷口Ⅱ射入气流的网络作用),喷口Ⅰ射入气流结束后,经一定的时间间隔T1后,喷口Ⅱ射入气流,喷口Ⅱ射入气流结束后,经一定的时间间隔T2后,喷口Ⅰ再次射入气流,喷口Ⅰ和喷口Ⅱ单次射入气流的时间相同,T1和T2相同;喷口Ⅰ和喷口Ⅱ单次射入气流的时间均为0.125ms,T1和T2均为0.225ms;喷口Ⅰ射入压缩气流的压强为0.22MPa,喷口Ⅱ射入压缩气流的压强为0.07MPa;卷绕罗拉的线速度为40m/s;
制得的网络复合丝在纵向长度上由连续的若干个循环单元组成;如图1所示,每个循环单元是由顺序连接的开纤部Ⅰ2、交络部Ⅰ3、开纤部Ⅱ4和交络部Ⅱ5组成;开纤部Ⅰ的长度为5mm,交络部Ⅰ的长度为9mm,开纤部Ⅱ的长度为5mm,交络部Ⅱ的长度为9mm;交络部Ⅰ的网络度为36,交络部Ⅱ的网络度为36;交络部Ⅰ的网络牢度为88%,交络部Ⅱ的网络牢度为44%;
(3)将上述网络复合丝作为经纱,制得的织物布面呈现出单根经纱一段紧密、一段蓬松的特点,其对光的反射作用不同,因此呈现出布面经纱粗细随机分布、不平整的外观特点。
实施例4
一种网络复合丝,其网络方法如下:
(1)在规格为8tex/22F的细旦DTY复丝的加工过程中,如图2所示,在复丝经过预加张力为0.1N的张力器6后,穿过喷嘴的丝道9,由卷绕罗拉8卷绕,即得所述网络复合丝1;
其中,喷嘴的结构为实施例1中的结构,喷嘴上孔x与通孔的连接面的中心点和孔y与所述通孔的连接面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为8mm;孔x与孔y的直径为1.2mm;丝道的直径为2.8mm;复丝A穿过该喷嘴的丝道时,喷口Ⅰ和喷口Ⅱ向丝道内间歇射入压缩气流(即在丝道内,复丝先经喷口Ⅰ射入的气流网络作用后,再经喷口Ⅱ射入气流的网络作用),喷口Ⅰ射入气流结束后,经一定的时间间隔T1后,喷口Ⅱ射入气流,喷口Ⅱ射入气流结束后,经一定的时间间隔T2后,喷口Ⅰ再次射入气流,喷口Ⅰ和喷口Ⅱ单次射入气流的时间相同,T1和T2相同;喷口Ⅰ和喷口Ⅱ单次射入气流的时间均为0.2ms,T1和T2均为0.286ms;喷口Ⅰ射入压缩气流的压强为0.25MPa,喷口Ⅱ射入压缩气流的压强为0.08MPa;卷绕罗拉的线速度为35m/s;
制得的网络复合丝在纵向长度上由连续的若干个循环单元组成;如图1所示,每个循环单元是由顺序连接的开纤部Ⅰ2、交络部Ⅰ3、开纤部Ⅱ4和交络部Ⅱ5组成;开纤部Ⅰ的长度为7mm,交络部Ⅰ的长度为10mm,开纤部Ⅱ的长度为7mm,交络部Ⅱ的长度为10mm;交络部Ⅰ的网络度为30,交络部Ⅱ的网络度为30;交络部Ⅰ的网络牢度为90%,交络部Ⅱ的网络牢度为50%;
(3)将上述网络复合丝作为经纱,制得的织物布面呈现出单根经纱一段紧密、一段蓬松的特点,其对光的反射作用不同,因此呈现出布面经纱粗细随机分布、不平整的外观特点。
实施例5
一种网络复合丝,其网络方法如下:
(1)在规格为12tex/30F的细旦DTY复丝的加工过程中,如图2所示,在复丝经过预加张力为0.12N的张力器6后,穿过喷嘴的丝道9,由卷绕罗拉8卷绕,即得所述网络复合丝1;
其中,喷嘴的结构为实施例1中的结构,喷嘴上孔x与通孔的连接面的中心点和孔y与所述通孔的连接面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为9mm;孔x与孔y的直径为1.4mm;丝道的直径为3mm;复丝A穿过该喷嘴的丝道时,喷口Ⅰ和喷口Ⅱ向丝道内间歇射入压缩气流(即在丝道内,复丝先经喷口Ⅰ射入的气流网络作用后,再经喷口Ⅱ射入气流的网络作用),喷口Ⅰ射入气流结束后,经一定的时间间隔T1后,喷口Ⅱ射入气流,喷口Ⅱ射入气流结束后,经一定的时间间隔T2后,喷口Ⅰ再次射入气流,喷口Ⅰ和喷口Ⅱ单次射入气流的时间相同,T1和T2相同;喷口Ⅰ和喷口Ⅱ单次射入气流的时间均为0.188ms,T1和T2均为0.25ms;喷口Ⅰ射入压缩气流的压强为0.28MPa,喷口Ⅱ射入压缩气流的压强为0.09MPa;卷绕罗拉的线速度为48m/s;
制得的网络复合丝在纵向长度上由连续的若干个循环单元组成;如图1所示,每个循环单元是由顺序连接的开纤部Ⅰ2、交络部Ⅰ3、开纤部Ⅱ4和交络部Ⅱ5组成;开纤部Ⅰ的长度为9mm,交络部Ⅰ的长度为12mm,开纤部Ⅱ的长度为9mm,交络部Ⅱ的长度为12mm;交络部Ⅰ的网络度为24,交络部Ⅱ的网络度为24;交络部Ⅰ的网络牢度为93%,交络部Ⅱ的网络牢度为55%;
(3)将上述网络复合丝作为经纱,制得的织物布面呈现出单根经纱一段紧密、一段蓬松的特点,其对光的反射作用不同,因此呈现出布面经纱粗细随机分布、不平整的外观特点。
实施例6
一种网络复合丝,其网络方法如下:
(1)在规格为15tex/40F的细旦DTY复丝的加工过程中,如图2所示,在复丝经过预加张力为0.15N的张力器6后,穿过喷嘴的丝道9,由卷绕罗拉8卷绕,即得所述网络复合丝1;
其中,喷嘴的结构为实施例1中的结构,喷嘴上孔x与通孔的连接面的中心点和孔y与所述通孔的连接面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为10mm;孔x与孔y的直径为1.5mm;丝道的直径为3mm;复丝A穿过该喷嘴的丝道时,喷口Ⅰ和喷口Ⅱ向丝道内间歇射入压缩气流(即在丝道内,复丝先经喷口Ⅰ射入的气流网络作用后,再经喷口Ⅱ射入气流的网络作用),喷口Ⅰ射入气流结束后,经一定的时间间隔T1后,喷口Ⅱ射入气流,喷口Ⅱ射入气流结束后,经一定的时间间隔T2后,喷口Ⅰ再次射入气流,喷口Ⅰ和喷口Ⅱ单次射入气流的时间相同,T1和T2相同;喷口Ⅰ和喷口Ⅱ单次射入气流的时间均为0.2ms,T1和T2均为0.3ms;喷口Ⅰ射入压缩气流的压强为0.3MPa,喷口Ⅱ射入压缩气流的压强为0.1MPa;卷绕罗拉的线速度为50m/s;
制得的网络复合丝在纵向长度上由连续的若干个循环单元组成;如图1所示,每个循环单元是由顺序连接的开纤部Ⅰ2、交络部Ⅰ3、开纤部Ⅱ4和交络部Ⅱ5组成;开纤部Ⅰ的长度为10mm,交络部Ⅰ的长度为15mm,开纤部Ⅱ的长度为10mm,交络部Ⅱ的长度为15mm;交络部Ⅰ的网络度为20,交络部Ⅱ的网络度为20;交络部Ⅰ的网络牢度为95%,交络部Ⅱ的网络牢度为60%;
(3)将上述网络复合丝作为经纱,制得的织物布面呈现出单根经纱一段紧密、一段蓬松的特点,其对光的反射作用不同,因此呈现出布面经纱粗细随机分布、不平整的外观特点。

Claims (7)

1.一种网络复合丝,是经网络作用后的长丝,所述长丝为复丝,其特征是:网络复合丝在纵向长度上由连续的若干个循环单元组成;
每个循环单元是由顺序连接的开纤部Ⅰ、交络部Ⅰ、开纤部Ⅱ和交络部Ⅱ组成;
交络部Ⅰ和交络部Ⅱ的网络牢度不同;
交络部Ⅰ的网络牢度为85~95%,交络部Ⅱ的网络牢度为40~60%;
所述网络复合丝是将未进行网络作用的复丝依次经张力器调整预加张力、穿过喷嘴的丝道和由卷绕罗拉卷绕得到的;
喷嘴由一立方体结构加工形成,所述立方体上,面a和面a’相互平行,面b和面b’相互平行,面c和面c’相互平行;所述加工是指在面c上开设贯通面b和面b’的槽w和槽v,在面a上开设延伸至面a’的通孔,通孔穿过槽w和槽v并作为所述喷嘴的丝道,在面b或者面b’上开设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孔x和孔y,孔x和孔y与所述通孔的连接面完全落入所述通孔的侧壁上,孔x作为喷嘴的喷口Ⅰ,孔y作为喷嘴的喷口Ⅱ,孔x与所述通孔的连接面的中心点和孔y与所述通孔的连接面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为5~10mm;
复丝穿过喷嘴丝道时,喷口Ⅰ和喷口Ⅱ向丝道内间歇射入压缩气流,喷口Ⅰ射入气流结束后,经一定的时间间隔T1后,喷口Ⅱ射入气流,喷口Ⅱ射入气流结束后,经一定的时间间隔T2后,喷口Ⅰ再次射入气流,喷口Ⅰ和喷口Ⅱ单次射入气流的时间相同,T1和T2相同,卷绕罗拉的线速度为30~50m/s,喷口Ⅰ向丝道内射入压缩气流的压强大于喷口Ⅱ向丝道内射入压缩气流的压强;
将所述网络复合丝作为经纱,制成织物,制得的织物布面呈现出单根经纱一段紧密、一段蓬松的特点,其对光的反射作用不同,因此呈现出布面经纱粗细随机分布、不平整的外观特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复合丝,其特征在于,交络部Ⅰ的网络度为20~50;交络部Ⅱ的网络度为2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复合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丝为细旦DTY复丝,细旦DTY复丝的规格为3~15tex/10~40F。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复合丝,其特征在于,喷口Ⅰ和喷口Ⅱ单次射入气流的时间均为0.1~0.2ms,T1和T2均为0.225~0.3m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复合丝,其特征在于,喷口Ⅰ射入压缩气流的压强为0.2~0.3MPa,喷口Ⅱ射入压缩气流的压强为0.05~0.1M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复合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口Ⅰ与所述喷口Ⅱ的中心轴线均与所述丝道的中心轴线垂直,且所述喷口Ⅰ与所述喷口Ⅱ的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复合丝,其特征在于,张力器对复丝所施加的预加张力为0.05~0.15N。
CN202111655660.XA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网络复合丝及其网络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43186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5660.XA CN114318617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网络复合丝及其网络方法和应用
PCT/CN2022/129202 WO2023124513A1 (zh) 2021-12-30 2022-11-02 一种网络复合丝及其网络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5660.XA CN114318617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网络复合丝及其网络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8617A CN114318617A (zh) 2022-04-12
CN114318617B true CN114318617B (zh) 2023-04-14

Family

ID=81018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5660.XA Active CN114318617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网络复合丝及其网络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8617B (zh)
WO (1) WO20231245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8617B (zh) * 2021-12-30 2023-04-14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复合丝及其网络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73648A (en) * 1970-09-01 1972-07-04 Firestone Tire & Rubber Co No-twist entanglement of filament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87207324U (zh) * 1987-07-23 1988-05-25 蒋百申 交络器
JPH06248533A (ja) * 1993-02-23 1994-09-06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特殊複合糸の製造方法
JPH07138833A (ja) * 1993-11-11 1995-05-30 Unitika Ltd 特殊糸の製造方法
JP3070367B2 (ja) * 1993-12-01 2000-07-31 東レ株式会社 スパン糸調の太・細変化を有する斑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237053Y (zh) * 1995-03-27 1996-10-09 南通工学院 网络器
JPH111837A (ja) * 1997-06-11 1999-01-06 Teijin Ltd インターレース抱合嵩高糸
JP3314159B2 (ja) * 1998-11-30 2002-08-12 京セラ株式会社 糸条交絡処理装置
JP3239877B2 (ja) * 1999-05-28 2001-12-17 東レ株式会社 複合仮ヨリ加工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9120C (zh) * 1999-06-08 2002-02-13 张锡明 共混聚酯异形交络丝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60233B (zh) * 2009-07-24 2010-12-01 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涤纶彩色花式复合纱及其生产方法
CN102443909A (zh) * 2011-10-31 2012-05-09 苏州巨源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孔微细旦聚酯poy、fdy交络复合丝的制备方法
CN107574524A (zh) * 2017-09-29 2018-01-12 长青藤高性能纤维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网络丝的喷嘴组件
CN114318617B (zh) * 2021-12-30 2023-04-14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复合丝及其网络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24513A1 (zh) 2023-07-06
CN114318617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18791B1 (en) Spun yarn,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US20150292125A1 (en) Polyamide crimped yarn for clothing and woven or knitted fabric for clothing comprising same
CN114318617B (zh) 一种网络复合丝及其网络方法和应用
CN114318619B (zh) 一种提高网络复丝网络牢度的方法
CN108251929A (zh) 一种异收缩仿棉丝的制备方法
US4894894A (en) Continuous high speed method for making a commingled carpet yarn
CN115161834B (zh) 具有竹节效果的花式包覆纱及其纺制方法
CN201574239U (zh) 可以制成质轻且高抗张力战术背包的包覆纱结构体
CN116905144A (zh) 金银丝复合包芯纱的纺制方法
JP2012219404A (ja) 長短複合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U2019338306B2 (en) Wool-like synthetic multifilament yarns
CN114318620B (zh) 一种复合丝的制备方法
CN216919551U (zh) 羊绒梯子纱
KR101170783B1 (ko) 멜란지 효과를 갖는 교락사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되는 교락사
CN111254528A (zh) 生产支数低于Ne 20的大纱的空气纺纱方法和相关纱线
KR20010086606A (ko) 스판덱스 복합사의 제조방법
CN219930372U (zh) 一种空变凹凸纱及花式部件
JP4190929B2 (ja) 仮撚加工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仮撚加工糸の合撚糸及び織編物
JP4056356B2 (ja) 流体複合加工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同加工糸を含む織編物
US5434003A (en) Entangled polyamide yarn
JPH0735617B2 (ja) 部分的にル−プ毛羽を有する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6020095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mechanical treatment of a yarn particularly a synthetic multi-strand yarn, and yarn produced in this way
JPH07138833A (ja) 特殊糸の製造方法
KR870000940B1 (ko) 카펫트용 에어젯트 가공사의 제조방법
JPH03137241A (ja) 嵩高加工糸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