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3222B - X射线产生装置及x射线拍摄装置 - Google Patents

X射线产生装置及x射线拍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3222B
CN114303222B CN201980099916.8A CN201980099916A CN114303222B CN 114303222 B CN114303222 B CN 114303222B CN 201980099916 A CN201980099916 A CN 201980099916A CN 114303222 B CN114303222 B CN 1143032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member
ray generation
ray
face
generation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99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03222A (zh
Inventor
川濑顺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Anelv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Anelv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Anelva Corp filed Critical Canon Anelv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303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32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032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32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GX-RAY TECHNIQUE
    • H05G1/00X-ray apparatus involving X-ray tubes; Circuits therefor
    • H05G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5G1/04Mounting the X-ray tube within a closed housing
    • H05G1/06X-ray tube and at least part of the power supply apparatus being mounted within the same hous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 G01N23/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 G01N23/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and forming images of the materi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 G01N23/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 G01N23/0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and measuring the absorption
    • G01N23/083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and measuring the absorption the radiation being X-ray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20Sources of radi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 X-Ray Techniques (AREA)
  • Measurement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X射线产生装置具备X射线产生部、收纳所述X射线产生部的收纳容器、以及配置于所述收纳容器的内表面与所述X射线产生部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绝缘部件。所述绝缘部件包括第一绝缘构件和第二绝缘构件。所述第一绝缘构件包括具有第一面的第一部分和具有第二面的第二部分。由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形成台阶。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比所述第一部分薄。包括具有在与所述第一面之间形成台阶的第二面且厚度比所述第一部分薄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绝缘构件的粘接面与所述第一绝缘构件的所述第二面利用粘接材料进行结合。所述第二面的平面度比所述第一面的平面度好。

Description

X射线产生装置及X射线拍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X射线产生装置及X射线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X射线产生装置,该X射线产生装置具有收纳X射线产生管的绝缘性容器和收容绝缘性容器并被接地的收纳容器,在绝缘性容器与收纳容器之间配置有绝缘性液体。
配置于X射线产生部与收纳该X射线产生部的收纳容器之间的绝缘部件例如能够具有箱形状、筒形状等那样的形状。作为廉价地制造这样的绝缘部件的方法,利用粘接材料将多个构件结合的方法是有利的。但是,在组装有利用这样的方法制造的绝缘部件的X射线产生装置中,可能会产生贯通粘接材料那样的放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002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有利于抑制通过粘接材料的放电的产生的构造的X射线产生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涉及X射线产生装置,所述X射线产生装置具备X射线产生部、收纳所述X射线产生部的收纳容器、以及配置于所述收纳容器的内表面与所述X射线产生部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绝缘部件,所述绝缘部件包括第一绝缘构件和第二绝缘构件,所述第一绝缘构件包括具有第一面的第一部分和具有第二面的第二部分,由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形成台阶,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比所述第一部分薄,所述第二绝缘构件的粘接面与所述第一绝缘构件的所述第二面利用粘接材料进行结合,所述第二面的平面度比所述第一面的平面度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X射线产生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绝缘部件的基本构造的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绝缘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绝缘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5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绝缘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6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绝缘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7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绝缘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8是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绝缘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9是示出第七实施方式的绝缘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10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X射线拍摄装置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方式。此外,以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权利要求书所涉及的发明。在实施方式中记载有多个特征,但发明并不一定需要这些多个特征的全部,另外,多个特征也可以任意地组合。而且,在附图中,对相同或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一实施方式的X射线产生装置100的结构。X射线产生装置100能够具备X射线产生部10、收容X射线产生部10的收纳容器20、以及配置于收纳容器20的内表面与X射线产生部10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的绝缘部件50。X射线产生部10能够包括X射线产生管12和经由电缆16向X射线产生管12供给电压的电压供给部14。X射线产生管12能够具有阴极121和阳极122,所述阴极121包括放出电子的电子放出部,所述阳极122包括通过供从该电子放出部放射的电子碰撞而产生X射线的靶。收纳容器20被接地,X射线产生管的阳极122能够与收纳容器20电连接。电压供给部14能够经由电缆16对X射线产生管12的阴极121供给负电位。电缆16能够包含导电性构件和包覆该导电性构件的绝缘件,但也可以不具有该绝缘件。在收纳容器20与绝缘部件50之间的空间以及绝缘部件50与X射线产生部10之间的空间中,能够填充绝缘性液体(例如绝缘油)。X射线产生部10的阴极121与收纳容器20电绝缘。
绝缘部件50能够构成包围X射线产生部10的容器。在一例中,绝缘部件50能够包括具有第一开口的第一容器30和具有第二开口的第二容器40。第二容器40能够以在其第二开口中收容第一容器30的一部分且覆盖第一容器30的第一开口的方式配置。第一容器30能够通过利用粘接材料AM将多个绝缘构件31、32、33结合而构成。第二容器40能够通过利用粘接材料AM将多个绝缘构件41、42结合而构成。
绝缘构件31、32、33、41、42优选为加热加压成形的树脂浸渍玻璃布层叠体(例如层叠板、层叠管)。树脂浸渍玻璃布层叠体例如能够通过将在玻璃无纺布上浸渍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等树脂而成的构件(预浸料)层叠或卷绕后进行加热加压成形而构成。绝缘构件31、32、33、41、42例如能够由玻璃环氧构成。绝缘构件31、32、33、41、42优选在25℃下的体积电阻中具有1×105Ωm以上的绝缘性。作为绝缘构件31、32、33、41、42而例示的绝缘构件能够是板状构件或筒状构件。板状构件能够具有与玻璃无纺布的延伸方向平行的2个主面、和与玻璃无纺布的层叠方向(与玻璃无纺布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平行的1个以上的端面(四边形状的板状构件中为4个端面)。筒状构件能够具有沿着玻璃无纺布的延伸方向的2个主面(外表面及内表面)和与玻璃无纺布的层叠方向(与玻璃无纺布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平行的2个端面。在以下参照的图2~图9中,玻璃无纺布的延伸方向由双向箭头表示。
图2示意性地示出绝缘部件50的基本构造。绝缘部件50能够包括第一绝缘构件1210和第二绝缘构件1220作为多个绝缘构件。第一绝缘构件1210能够包括具有第一面1211的第一部分1215和具有在与第一面1211之间形成台阶的第二面1212且厚度比第一部分1215薄的第二部分1216。第一面例如可以是市售的玻璃环氧的原材料面。第二绝缘构件1220的粘接面(在图2的例子中为端面1221)与第一绝缘构件1210的第二面1212利用粘接材料AM进行结合。第二面1212的平面度比第一面1211的平面度好。第二绝缘构件1220的粘接面(端面1221)的平面度优选比第一绝缘构件1210的第一面1211的平面度好。在此,面的平面度是指该面距几何学上准确的平面的偏离量的大小,平面度好意味着表示平面度的大小(偏离量的大小)较小。
以下,一边参照图3~图8一边对绝缘部件50的更具体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3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绝缘部件50的一部分的结构。在此,代表性地例示出绝缘构件41与绝缘构件42的结合构造,但该结合构造的例子也能够应用于其他绝缘构件的结合构造。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了将绝缘构件41与绝缘构件42相互区分,方便起见,将绝缘构件41称为第一绝缘构件,将绝缘构件42称为第二绝缘构件。
绝缘部件50能够包括第一绝缘构件41和第二绝缘构件42。第一绝缘构件41能够包括具有第一面411的第一部分415和具有在与第一面411之间形成台阶的第二面412且厚度比第一部分415薄的第二部分416。第二绝缘构件42的粘接面(在图3的例子中为端面429)与第一绝缘构件41的第二面412利用粘接材料AM进行结合。第二面412的平面度比第一面411的平面度好。第二绝缘构件42的粘接面(端面429)的平面度优选比第一绝缘构件41的第一面411的平面度好。典型地,粘接材料AM的绝缘性能比第一绝缘构件41及第二绝缘构件42的绝缘性能低。粘接材料AM只要是至少固化后的状态为绝缘性的固体即可,例如能够是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
第一绝缘构件41的第一面411构成第一绝缘构件41的1个主面。第一绝缘构件41是能够由树脂浸渍玻璃布层叠体构成的绝缘构件,具有翘曲和/或不均匀的厚度。另一方面,第一绝缘构件41的第二面412通过对用于制作第一绝缘构件41的材料进行加工而形成。因此,第二面412的平面度比构成第一绝缘构件41的主面的第一面411的平面度好。第二面412也可以被称为切口面。另外,作为第二绝缘构件42的粘接面的端面429通过切断用于制作第二绝缘构件42的材料而形成。因此,第二绝缘构件42的端面429的平面度比构成第一绝缘构件41的主面的第一面411的平面度好。
因此,利用粘接材料AM将第一绝缘构件41的第二面412与第二绝缘构件42的粘接面(端面429)结合的结构有利于使粘接材料AM的厚度变薄,并有利于抑制气泡相对于粘接材料AM的混入。这起到抑制绝缘部件50中的经由粘接材料AM的放电的效果。在第一面411与第二面412之间具有台阶的构造有利于延长沿面距离,这能够有助于提高绝缘性能。另一方面,在利用粘接材料将第一绝缘构件41的第一面411与第二绝缘构件42的粘接面结合的比较例中,为了补偿第一面411的平面度的不良,需要加厚粘接材料AM的厚度,这可能导致绝缘性能的降低。另外,这可能诱发气泡的混入。因此,在这样的比较例中,可能会产生经由粘接材料AM的放电。
图4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绝缘部件50的一部分的结构。在此,代表性地例示出绝缘构件41与绝缘构件42的结合构造,但该结合构造的例子也能够应用于其他绝缘构件的结合构造。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为了将绝缘构件41与绝缘构件42相互区分,方便起见,将绝缘构件41称为第一绝缘构件,将绝缘构件42称为第二绝缘构件。第二实施方式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作为第二实施方式未提及的事项遵循第一实施方式。第一绝缘构件41除了第一部分415及第二部分416以外还具有第三部分417,所述第三部分417具有在与第二面412之间形成台阶的第三面413且厚度比第二部分416厚。第二部分416以构成第一绝缘构件41的凹部的方式配置于第一部分415与第三部分417之间。
图5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绝缘部件50的一部分的结构。在此,例示出绝缘构件33具有利用粘接材料AM结合的4个绝缘构件33a、33b、33c、33d的结构。绝缘构件33a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包括具有第一面33a1的第一部分及具有第二面33a2的第二部分,绝缘构件33b的粘接面(端面)与绝缘构件33a的第二面33a2利用粘接材料AM进行结合。绝缘构件33b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包括具有第一面的第一部分及具有第二面的第二部分,绝缘构件33c的粘接面(端面)与绝缘构件33b的第二面利用粘接材料AM进行结合。绝缘构件33c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包括具有第一面的第一部分及具有第二面的第二部分,绝缘构件33d的粘接面(端面)与绝缘构件33c的第二面利用粘接材料AM进行结合。绝缘构件33d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包括具有第一面的第一部分及具有第二面的第二部分,绝缘构件33a的粘接面(端面)与绝缘构件33d的第二面利用粘接材料AM进行结合。
图6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绝缘部件50的一部分的结构。在此,例示出绝缘构件33具有利用粘接材料AM结合的4个绝缘构件33a、33b、33c、33d的结构。绝缘构件33a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包括具有第一面33a1的1个第一部分及具有第二面33a2的2个第二部分,绝缘构件33b、33d的粘接面(端面)与绝缘构件33a的2个第二面33a2利用粘接材料AM进行结合。绝缘构件33c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包括具有第一面的1个第一部分及具有第二面的2个第二部分,绝缘构件33b、33d的粘接面(端面)与绝缘构件33c的2个第二面利用粘接材料AM进行结合。
第三、第四实施方式也能够应用于绝缘构件42的结构。例如,能够用图5或图6所示那样利用粘接材料AM将4个绝缘构件33a、33b、33c、33d结合而构成的框状的绝缘构件置换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绝缘构件42。在该情况下,能够将作为第二绝缘构件42的框状的绝缘构件的端面经由粘接材料AM强力地按压于第一绝缘构件41的第二面412。这有利于使粘接材料AM的厚度变薄,并有利于抑制气泡相对于粘接材料AM的混入。这起到抑制绝缘部件50中的经由粘接材料AM的放电的效果。
图7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绝缘部件50的一部分的结构。在此,例示出绝缘构件33具有利用粘接材料AM结合的4个绝缘构件33a、33b、33c、33d的结构。第五实施方式也能够应用于绝缘构件42的结构。绝缘构件33a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包括具有第一面33a1的1个第一部分、具有第二面33a2的2个第二部分、以及具有第三面33a3的2个第三部分,绝缘构件33b、33d的粘接面(端面)与绝缘构件33a的2个第二面33a2利用粘接材料AM进行结合。绝缘构件33c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包括具有第一面的1个第一部分、具有第二面的2个第二部分、以及具有第三面的2个第三部分,绝缘构件33b、33d的粘接面(端面)与绝缘构件33c的2个第二面利用粘接材料AM进行结合。
图8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绝缘部件50的一部分的结构。在此,代表性地例示出绝缘构件31与绝缘构件32的结合构造,但该结合构造的例子也能够应用于其他绝缘构件的结合构造。在第六实施方式中,为了将绝缘构件31与绝缘构件32相互区分,为了方便起见,将绝缘构件31称为第一绝缘构件,将绝缘构件32称为第二绝缘构件。
绝缘部件50能够包括第一绝缘构件31和第二绝缘构件32。第一绝缘构件31能够是具有供电缆16通过的开口的板状构件。第二绝缘构件32能够是圆筒构件等筒状构件。第一绝缘构件41能够包括具有第一面311的第一部分和具有在与第一面311之间形成台阶的第二面312且厚度比第一部分薄的第二部分。第二绝缘构件42的粘接面(在图8的例子中为端面329)与第一绝缘构件31的第二面312利用粘接材料AM进行结合。第二面312的平面度比第一面311的平面度好。第二绝缘构件32的粘接面(端面329)的平面度优选比第一绝缘构件31的第一面311的平面度好。典型地,粘接材料AM的绝缘性能比第一绝缘构件31及第二绝缘构件32的绝缘性能低。粘接材料AM例如能够是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
第一绝缘构件31的第一面311构成第一绝缘构件31的1个主面。第一绝缘构件31是能够由树脂浸渍玻璃布层叠体构成的绝缘构件,具有翘曲和/或不均匀的厚度。另一方面,第一绝缘构件31的第二面312通过对用于制作第一绝缘构件31的材料进行加工而形成。因此,第二面312的平面度比构成第一绝缘构件31的主面的第一面311的平面度好。另外,作为第二绝缘构件32的粘接面的端面329通过切断用于制作第二绝缘构件32的材料而形成。因此,第二绝缘构件32的端面329的平面度比构成第一绝缘构件31的主面的第一面311的平面度好。
因此,利用粘接材料AM将第一绝缘构件31的第二面312与第二绝缘构件32的粘接面(端面329)结合的结构有利于使粘接材料AM的厚度变薄,并有利于抑制气泡相对于粘接材料AM的混入。这起到抑制绝缘部件50中的经由粘接材料AM的放电的效果。在第一面311与第二面312之间具有台阶的构造有利于延长沿面距离,这能够有助于提高绝缘性能。
图9示出第七实施方式的绝缘部件50的一部分的结构。在此,代表性地例示出绝缘构件31与绝缘构件32的结合构造,但该结合构造的例子也能够应用于其他绝缘构件的结合构造。在第七实施方式中,为了将绝缘构件31与绝缘构件32相互区分,方便起见,将绝缘构件31称为第一绝缘构件,将绝缘构件32称为第二绝缘构件。第七实施方式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利用粘接构件AM与第一绝缘构件31的第二面312结合的第二绝缘构件32的粘接面是设置于切口部327的面328,所述切口部327设置于第二绝缘构件32。面328的平面度优选比第一绝缘构件31的第一面311的平面度好。另外,面328的平面度优选比第二绝缘构件32的端面329的平面度好。第七实施方式的该结构也可以应用于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即,粘接面也可以不是配置于第二绝缘构件的端面而是配置于切口部。
图10示出一实施方式的X射线拍摄装置200的结构。X射线拍摄装置200能够具备X射线产生装置100和对从X射线产生装置100放射并透过物体191的X射线192进行检测的X射线检测装置210。X射线拍摄装置200也可以还具备控制装置220及显示装置230。X射线检测装置210能够包括X射线检测器212和信号处理部214。控制装置220能够控制X射线产生装置100及X射线检测装置210。X射线检测器212对从X射线产生装置100放射并透过物体191的X射线192进行检测或拍摄。信号处理部214能够对从X射线检测器212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提供给控制装置220。控制装置220能够基于从信号处理部214提供的信号在显示装置230上显示图像。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更及变形。因此,为了公开发明的范围而添加权利要求书。

Claims (14)

1.一种X射线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X射线产生部;
收纳容器,所述收纳容器收纳所述X射线产生部;以及
绝缘部件,所述绝缘部件配置于所述收纳容器的内表面与所述X射线产生部的至少一部分之间,
所述绝缘部件包括第一绝缘构件和第二绝缘构件,所述第一绝缘构件包括具有第一面的第一部分和具有第二面的第二部分,由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形成台阶,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比所述第一部分薄,
所述第二绝缘构件的粘接面与所述第一绝缘构件的所述第二面利用粘接材料进行结合,
所述第二面的平面度比所述第一面的平面度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面的平面度比所述第一面的平面度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构件具有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具有在与所述第二面之间形成台阶的第三面且厚度比所述第二部分厚,所述第二部分以构成所述第一绝缘构件的凹部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构件是板状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绝缘构件是板状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绝缘构件是筒状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构件由浸渍有树脂的玻璃布层叠体构成,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玻璃布层叠体的层叠方向正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X射线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绝缘构件由浸渍有树脂的玻璃布层叠体构成,所述粘接面与构成所述第二绝缘构件的所述玻璃布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X射线产生部包括X射线产生管,所述X射线产生管具有阴极及阳极,所述阴极包括电子放出部,所述阳极包括通过供从所述电子放出部放射的电子碰撞而产生X射线的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X射线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X射线产生部还包括向所述X射线产生管供给电压的电压供给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材料为环氧树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绝缘构件的所述粘接面是所述第二绝缘构件的端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绝缘构件具有切口部,所述第二绝缘构件的所述粘接面是设置于所述切口部的面。
14.一种X射线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X射线产生装置;以及
X射线检测装置,所述X射线检测装置对从所述X射线产生装置放射并透过物体的X射线进行检测。
CN201980099916.8A 2019-09-03 2019-09-03 X射线产生装置及x射线拍摄装置 Active CN1143032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34640 WO2021044525A1 (ja) 2019-09-03 2019-09-03 X線発生装置およびx線撮影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3222A CN114303222A (zh) 2022-04-08
CN114303222B true CN114303222B (zh) 2022-07-08

Family

ID=70858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9916.8A Active CN114303222B (zh) 2019-09-03 2019-09-03 X射线产生装置及x射线拍摄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140763B2 (zh)
EP (1) EP4006950A4 (zh)
JP (1) JP6704100B1 (zh)
KR (1) KR102496079B1 (zh)
CN (1) CN114303222B (zh)
TW (1) TWI746143B (zh)
WO (1) WO20210445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30296B1 (ja) 2022-03-31 2024-02-09 キヤノンアネルバ株式会社 X線発生装置およびx線撮像装置
JP7333884B1 (ja) * 2022-03-31 2023-08-25 キヤノンアネルバ株式会社 電気部品、x線発生装置およびx線撮像装置
JP7486694B1 (ja) 2023-01-25 2024-05-17 キヤノンアネルバ株式会社 X線発生装置およびx線撮像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28875A (ja) * 1997-02-14 1998-08-25 Hitachi Medical Corp 金属外囲器回転陽極x線管
JP2003142567A (ja) * 2001-10-31 2003-05-16 Kyocera Corp ウエハ載置ステージ
CN101333654A (zh) * 2000-12-12 2008-12-31 柯尼卡美能达控股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放电处理装置
JP2016100290A (ja) * 2014-11-26 2016-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X線発生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x線撮影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24008C2 (de) * 1998-05-29 2000-04-13 Juergen Ziehm Röntgenstrahler
US7145987B2 (en) * 2003-07-24 2006-12-05 Nikon Corporation X-ray-generating devices and exposure apparatus comprising same
JP2006202671A (ja) * 2005-01-24 2006-08-03 Ushio Inc 極端紫外光光源装置及び極端紫外光光源装置で発生するデブリの除去方法
KR101289502B1 (ko) * 2005-10-07 2013-07-24 하마마츠 포토닉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X선관 및 비파괴 검사 장치
GB2517671A (en) 2013-03-15 2015-03-04 Nikon Metrology Nv X-ray source, high-voltage generator, electron beam gun, rotary target assembly, rotary target and rotary vacuum seal
JP6381269B2 (ja) * 2014-04-21 2018-08-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ターゲットおよび前記ターゲットを備えるx線発生管、x線発生装置、x線撮影システム
JP6573380B2 (ja) * 2015-07-27 2019-09-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X線発生装置及びx線撮影システム
JP6525941B2 (ja) * 2016-10-28 2019-06-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X線発生装置及び、x線撮影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28875A (ja) * 1997-02-14 1998-08-25 Hitachi Medical Corp 金属外囲器回転陽極x線管
CN101333654A (zh) * 2000-12-12 2008-12-31 柯尼卡美能达控股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放电处理装置
JP2003142567A (ja) * 2001-10-31 2003-05-16 Kyocera Corp ウエハ載置ステージ
JP2016100290A (ja) * 2014-11-26 2016-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X線発生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x線撮影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04100B1 (ja) 2020-06-03
TW202118353A (zh) 2021-05-01
JPWO2021044525A1 (ja) 2021-09-30
EP4006950A4 (en) 2022-11-16
US20210212188A1 (en) 2021-07-08
EP4006950A1 (en) 2022-06-01
WO2021044525A1 (ja) 2021-03-11
KR102496079B1 (ko) 2023-02-06
TWI746143B (zh) 2021-11-11
KR20220037526A (ko) 2022-03-24
US11140763B2 (en) 2021-10-05
CN114303222A (zh) 2022-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03222B (zh) X射线产生装置及x射线拍摄装置
US9036788B2 (en) Radiation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radiation imaging apparatus
JP2013033681A (ja) 放射線発生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放射線撮影装置
EP2034804A1 (en) Discharge prevention device
US10270081B2 (en) Protective battery casing
JP6063272B2 (ja) X線照射源及びx線管
WO2018078676A1 (ja) X線発生装置及びx線撮影システム
US20180015705A1 (en) Structural component forming an electrical power source, structural component with an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method for providing a structural component forming an electrical power source and/or an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electrical wiring system and aircraft component
US8542493B2 (en) Flat display apparatus and high-voltage power supply
US10969347B2 (en) X-ray generation apparatus and X-ray imaging apparatus
JP6305142B2 (ja) 固定陽極型x線管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7280877A (zh) 具有层叠导体结构的emc滤波器装置;和电力电子模块
JP7430296B1 (ja) X線発生装置およびx線撮像装置
US8929513B2 (en) Compact radiation generator
WO2013129068A1 (ja) X線照射源
JP5797480B2 (ja) X線発生装置
JP2023124929A (ja) 放射線撮影装置
JP2017134984A (ja) X線発生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x線撮影システム
JP2015028909A (ja) 放射線発生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