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2932B - 层叠膜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层叠膜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2932B
CN114302932B CN202080061628.6A CN202080061628A CN114302932B CN 114302932 B CN114302932 B CN 114302932B CN 202080061628 A CN202080061628 A CN 202080061628A CN 114302932 B CN114302932 B CN 1143029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inated film
resin layer
resin
copolymer composition
hydrogenated copoly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16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02932A (zh
Inventor
安冈哲
井上则英
町田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Advanced Fil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Advanced Fil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Advanced Film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ray Advanced Fil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302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2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029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29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15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t least one layer being manufactured and immediately laminated before reaching its stable state, e.g. in which a layer is extruded and laminated while in semi-molten state
    • B32B37/153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t least one layer being manufactured and immediately laminated before reaching its stable state, e.g. in which a layer is extruded and laminated while in semi-molten state at least one layer is extruded and immediately laminated while in semi-molten st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8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53/00Adhesives based on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53/02Vinyl aromatic monomers and conjugated di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提供对光学片材表面的初始粘合力、粘合亢进的抑制、加热后的浮起的抑制及对被粘物的污染的抑制的平衡高度优异的层叠膜。层叠膜在基材层(a)的一个面上具有树脂层(b),该树脂层(b)为包含氢化共聚物组合物和赋粘树脂的树脂组合物,该氢化共聚物组合物满足下述(1)~(3)。(1)氢化共聚物组合物由以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和以共轭二烯单体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构成,以共轭二烯单体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存在于末端;(2)氢化共聚物组合物整体中的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的含量为5~30重量%;(3)氢化共聚物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为3~30g/10分钟。

Description

层叠膜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光学片材表面的初始粘合力、粘合亢进的抑制、加热后的浮起的抑制及对被粘物的污染的抑制的平衡优异的层叠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对由合成树脂、金属、玻璃等各种材料形成的产品而言,为了防止在加工工序、运输工序、保管中产生伤痕、污渍,大多贴附保护表面的材料来进行操作。保护表面的代表性的材料为保护膜,通常,使用支承基材上形成有粘合层的层叠膜,将粘合层面贴附于被粘物从而用支承基材进行被覆,从而保护表面。另外,对于这些层叠膜,要求粘合层与被粘物的粘合力适度强。该适度的强度是指不会自然发生自剥离或者在轻微的振动、冲击下发生脱落的强度,且进行剥离时不会在被粘物表面留下粘合层,能够顺畅地剥离的强度。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触控面板设备的普及推进,它们由包含合成树脂的大量光学片材等部件构成。对于该光学片材而言,需要极力减少光学变形等缺陷,因此为了防止会成为缺陷原因的伤痕、污渍,多使用保护膜。
作为保护膜所要求的特性,可举出在温度、湿度等环境变化、受到小的应力的程度的情况下,不易从被粘物上剥离;不会由于时间及温度等外因而发生被粘物与粘合剂层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而导致的粘合力的上升、即不发生所谓的粘合亢进;从被粘物剥离时,在被粘物上不残留粘合剂及粘合剂成分等。
上述光学片材之中,例如对于扩散板、棱镜片、以及像具有形成于棱镜片的背面的各种各样的形状的扩散面那样在表面具有凹凸的部件而言,有时在刚贴合保护膜后,粘合层对凹凸部的追随不充分,无法得到所期望的粘合力,发生剥离。对于这样的课题,已知有使粘合层变软的方法、使用赋粘剂提高粘合力的方法等。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粘合性树脂组合物及使用了其的保护膜。然而,具有下述问题:该保护膜与被粘物贴合后,被加热时会发生部分剥离(有时也表述为浮起),因此需要含有大量赋粘剂,而若粘合层中含有大量赋粘剂,则使粘合膜剥离时,在被粘物表面上易残留粘合层,结果被粘物被粘合层污染。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特征在于含有共聚物或其氢化物(以下,有时将加氢(日文:水素添加)称作氢化(日文:水添))和酸值为1~7的脂肪酸酰胺的粘合剂组合物、及表面保护膜。然而,具有下述问题:与被粘物贴合后,被加热时会发生部分剥离,且脂肪酸酰胺渗出(制造膜时所使用的添加剂随着时间流逝而浮出膜的表面的现象),导致工序、制造的表面保护膜被污染,进而导致所贴合的被粘物也被污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9/044637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6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解决上述问题点。即,提供对光学片材表面的初始粘合力、粘合亢进的抑制、加热后的浮起的抑制及对被粘物的污染的抑制的平衡高度优异的层叠膜。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上述课题能够通过以下的本发明来解决。
层叠膜,其在基材层(a)的一个面上具有树脂层(b),该树脂层(b)为包含氢化共聚物组合物和赋粘树脂的树脂组合物,该氢化共聚物组合物满足下述(1)~(3)。
(1)氢化共聚物组合物由以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和以共轭二烯单体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形成,以共轭二烯单体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存在于末端;
(2)氢化共聚物组合物整体中的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的含量为5~30重量%;
(3)氢化共聚物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为3~30g/10分钟。
另外,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其为上述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基材层(a)、上述树脂层(b)通过熔融共挤出而形成层叠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对光学片材表面的初始粘合力、粘合亢进的抑制、加热后的浮起的抑制及对被粘物的污染的抑制的平衡高度优异的层叠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构成共聚物的各单体单元的命名根据该单体单元所源自的单体的命名而进行。例如,“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意味着将作为单体的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进行聚合而生成的聚合物的结构单元。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为,用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的乙烯基与其他单体单元键合。
另外,“共轭二烯单体单元”意味着将作为单体的共轭二烯化合物进行聚合而生成的聚合物的结构单元。共轭二烯单体单元为,用共轭二烯化合物的2个双键中的一个与其他单体单元键合(1,2-键合或3,4-键合)、或者用共轭二烯化合物的2个双键与其他单体单元键合(1,4-键合)。
作为构成“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的“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例如可举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1,1-二苯基乙烯、N,N-二甲基-对氨基乙基苯乙烯、N,N-二乙基-对氨基乙基苯乙烯等,但并不受上述限定。上述之中,从获得性及生产率的观点考虑,优选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上述之中,特别优选苯乙烯。它们可单独仅使用1种,也可同时使用2种以上。
构成“共轭二烯单体单元”的“共轭二烯化合物”为具有1对共轭双键的二烯烃。作为共轭二烯化合物,例如可举出1,3-丁二烯、2-甲基-1,3-丁二烯(异戊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1,3-戊二烯、2-甲基-1,3-戊二烯、1,3-己二烯、及α-法呢烯,但并不受上述限定。作为优选的二烯烃,可举出1,3-丁二烯、及异戊二烯。它们可单独仅使用1种,也可同时使用2种以上。
优选在氢化共聚物组合物中使用偶联剂,该偶联剂为使线性乙烯基芳香族共聚物呈放射状键合的多官能度化合物。作为偶联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多链烯基偶联剂等。作为适宜的多链烯基偶联剂,例如可举出二乙烯基苯,优选间二乙烯基苯。另外,作为偶联剂,例如可举出四乙氧基硅烷及四甲氧基硅烷等四烷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等烷基三烷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二烷基二烷氧基硅烷;苯甲酸乙酯、苯甲酸甲酯等羧酸酯化合物、以及由双酚A与表氯醇的反应衍生的二缩水甘油醚等二缩水甘油基芳香族环氧化合物。
本发明中的氢化共聚物组合物由以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和以共轭二烯单体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形成,且以共轭二烯单体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存在于末端。即,将以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设为A、将以共轭二烯单体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设为B时,具有B-A-B的结构式。进一步具有利用上述偶联剂而得的B-A-B-X的结构式、及使(B-A-B)的嵌段结构呈放射状键合的(B-A-B)nX(n=2~4)的结构式。此处,X为所使用的偶联剂的残基。通过在末端配置以共轭二烯单体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能够抑制加热后的浮起。
以上述组合物为基准,本发明中的氢化共聚物组合物中的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的含量为5~30重量%,优选为6~20重量%,更优选为8~12重量%。若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的含量超过30重量%,则初始粘合力降低,当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的含量小于5重量时,粘合亢进变差,或者污染严重。
本发明中的氢化共聚物组合物中的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的含量如后述实施例中的记载所示,能够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需要说明的是,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的含量在氢化前后几乎相等,因此可通过氢化前的共聚物中的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的含量来掌握。
本发明中的氢化共聚物组合物中所含的共轭二烯单体单元的双键的比例(以下有时称作氢化率)优选为81摩尔%以上,更优选为85摩尔%以上,还优选为90摩尔%以上。若小于81摩尔%,则粘合亢进变大,有时在被粘物上产生残胶。
上述氢化率例如能够通过调节氢化时的催化剂的量、氢气进料量来控制。需要说明的是,氢化速度例如能够通过调节氢化时的催化剂的量、氢气进料量、压力及温度等来控制。另外,上述氢化率能够利用后述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来测定。
本发明中的氢化共聚物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以下有时简称为“MFR”。按照ISO1133)在温度230℃、负荷21.17N(2.16kgf)的条件下为3~30g/10分钟,优选为5~20g/10分钟,更优选为6~16g/10分钟。若MFR超过30g/10分钟,则初始粘合力变强,且粘合亢进变大,还产生残胶。当MFR小于3g/10分钟时,发生加热后的浮起。氢化共聚物组合物的MFR能够通过调节单体添加量、聚合时间、温度、聚合引发剂等聚合条件来控制,能够通过后述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来测定。
本发明中的树脂层(b)以提高初始粘合力为目的而包含赋粘树脂。只要为可对本发明的层叠膜赋予粘性的树脂,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选自由脂肪族系石油树脂、芳香族系石油树脂、脂肪族·芳香族系石油树脂、脂环式系石油树脂、萜烯系树脂、萜烯酚系树脂、松香系树脂、烷基酚系树脂及二甲苯系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另外,还能够使用在这些树脂的不饱和键中进行加氢而成的氢化物。进一步优选为脂肪族系石油树脂、芳香族系石油树脂、脂肪族·芳香族系石油树脂、脂环式系石油树脂、萜烯系树脂、萜烯酚系树脂,最优选为芳香族系石油树脂、萜烯酚系树脂。
赋粘树脂可仅单独使用1种,也可混合使用2种以上。本发明中的树脂层(b)的树脂组合物中的赋粘树脂的含量优选为3~30重量%,更优选为5~20重量%。当赋粘树脂的含量小于3重量%时,无法得到所期望的初始粘合力,若超过30重量%,则粘合亢进变大,在被粘物上产生残胶。
本发明中的树脂层(b)的树脂组合物可进一步含有上限相对于树脂层(b)的树脂组合物而言为50重量%的具有除了上述本发明中的特定氢化共聚物组合物以外的结构的氢化苯乙烯系弹性体。
作为上述氢化苯乙烯系弹性体,并不受以下限定,但作为代表性的氢化苯乙烯系弹性体,例如可举出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I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等苯乙烯·共轭二烯系共聚物及它们的氢化物(例如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HSBR)、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苯乙烯·异丁烯系共聚物(例如、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IBS)、苯乙烯·异丁烯二嵌段共聚物(SIB)或它们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的树脂层(b)的树脂组合物中也可添加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等稳定剂。另外,除了上述各种材料以外,也可根据需要添加各种添加剂。
作为上述添加剂,例如可举出铁红、二氧化钛等颜料;石蜡、微晶蜡、低分子量聚乙烯蜡等蜡类;无定形聚烯烃、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等聚烯烃系或低分子量的乙烯基芳香族系热塑性树脂、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橡胶、聚丁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乙烯·丙烯橡胶、氯丁橡胶、丙烯酸橡胶、异戊二烯·异丁烯橡胶、聚戊烯橡胶等合成橡胶,但并不受上述限定。
作为上述合成橡胶,具体而言,可举出“橡胶·塑料混合化学品”(ゴム·プラスチック配合薬品)(rubber and plastics社编)等中记载的合成橡胶。
作为上述本发明中的由特定氢化共聚物组合物及赋粘树脂形成的树脂组合物,本发明中的树脂层(b)可层叠形成于基材层(a)上。
本发明中的树脂层(b)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上30μm以下,更优选为2μm以上20μm以下。若树脂层(b)的厚度超过30μm,则有时生产率不稳定,若小于1μm,则有时与被粘物的密合性变差。
作为本发明中的基材层(a)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非极性树脂及极性树脂中的任意。从性能、价格等方面考虑,作为非极性树脂,优选聚烯烃系树脂。作为基材中所含的聚烯烃系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乙烯均聚物、乙烯·α-烯烃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及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聚乙烯系树脂、丙烯均聚物、丙烯·α-烯烃共聚物、及丙烯·乙烯共聚物等聚丙烯系树脂、丁烯均聚物、丁二烯及异戊二烯等共轭二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等。另外,作为上述聚乙烯系树脂,可例示出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共聚的形态可以为无规,也可以为嵌段,还可以为三元共聚物的形态。上述聚烯烃系树脂可单独使用,也可同时使用2种以上。上述聚乙烯系树脂可使用乙烯作为主成分而得到。上述聚乙烯系树脂的所有结构单元100重量%中,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比例优选为5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70重量%以上,还优选为90重量%以上。上述聚丙烯系树脂可使用丙烯作为主成分而得到。上述聚丙烯系树脂的所有结构单元100重量%中,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的比例优选为5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7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重量%以上。出于耐热性、耐候性、或与树脂层(b)的密合性的方面,优选本发明中的基材层(a)以聚丙烯系树脂为主体。
本发明中的基材层(a)的厚度优选为10μm以上、150μm以下,更优选为15μm以上、80μm以下,最优选为20μm以上、50μm以下。
当本发明的层叠膜仅由基材层(a)和树脂层(b)形成时,为了抑制基材层(a)的表面与树脂层(b)的表面的粘合力,优选对基材层(a)的表面赋予凹凸,减小与树脂层(b)的接触面积。作为其方法,还能够添加与基材层(a)中使用的树脂不相容的树脂,或者配合有机系、无机系的颗粒。
在基材层(a)中以聚丙烯系树脂为主体时,作为该不相容的树脂,能够使用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等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聚合物。除此以外,还可例示出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乙烯与少量的α-烯烃的共聚物、乙烯与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聚苯乙烯、脂环式烯烃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
作为该有机系的颗粒,可举出聚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作为聚乙烯系,可例示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高分子量聚乙烯微粒“MIPELON”、综研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交联丙烯酸单分散颗粒MX-1500H。另外,作为无机系的颗粒,可例示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等。
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在基材层(a)中添加有机硅系的脱模性赋予剂从而适度抑制与树脂层(b)的表面的粘合力。作为该有机硅系的脱模性赋予剂,可例示出Mitsui FineChemicals,Inc.制造的“Exfola”、Dow Toray Co.,Ltd.制造的BY27-201C及BY27-202H、迈图高新材料·日本合同会社制造的ParenY19220及SiPP MB01等。
本发明中,在基材层(a)的另一个面上层叠第二树脂层(c)可抑制上述树脂层(b)与第二树脂层(c)的粘合,故而优选。
构成本发明中的第二树脂层(c)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与基材层(a)为同一组合物,从生产率、成本、脱模效果的观点考虑,优选在第二树脂层(c)中添加上述不相容的树脂、有机系、无机系的颗粒、脱模剂等。
本发明中的第二树脂层(c)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上、20μm以下。若上述第二树脂层(c)的厚度小于1μm,则制膜时的加工性差,若超过20μm,则作为层叠膜的成本容易上升。
接着,对本发明的层叠膜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层叠膜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树脂层(b)、基材层(a)、第二树脂层(c)的三层层叠构成时,可举出将构成各个层的树脂组合物从各自的挤出机中熔融挤出,使其在喷嘴内层叠一体化的、所谓的共挤出法;将上述树脂层(b)、基材层(a)、第二树脂层(c)分别各自熔融挤出后,利用层压法进行层叠的方法等。从生产率的观点考虑,优选用共挤出法进行制造。构成各个层的材料可以使用以亨舍尔混合机等将各成分混合而成的材料,也可以使用预先将各个层的全部或一部分的材料混炼而成的材料。关于共挤出法,可使用吹胀法、T模法等已知的方法,但从厚度精度优异、表面形状控制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基于T模法的热熔融共挤出法。
本发明的层叠膜能够用作合成树脂板、金属板、玻璃板等的制造、加工、用于防止运输时的刮伤、防止污渍附着的表面保护膜,例如优选用作扩散板、棱镜片等表面具有凹凸的光学用表面保护膜。
实施例
以下,举出具体的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并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定。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的物性的测定方法及评价方法如下所示。
(1)氢化共聚物组合物的源自共轭二烯化合物的双键的氢化率
利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NMR)以下述条件测定氢化共聚物组合物中的嵌段化率、乙烯基。需要说明的是,测定时将氢化反应后的液体投入大量甲醇中,使氢化共聚物组合物析出并回收。接着,用丙酮萃取氢化共聚物组合物,对萃取液进行真空干燥,用作1H-NMR测定的样品。测定的条件如下所示。
(测定条件)
测定设备:JNM-LA400(JEOL制造)
溶剂:氘代氯仿
测定样品:对聚合物进行氢化前后的提取物
样品浓度:50mg/mL
观测频率:400MHz
化学位移基准:CDCl3(氘代氯仿)
脉冲延迟:2.904秒
扫描次数:256次
脉冲宽度:45°
测定温度:26℃。
(2)氢化共聚物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
按照ISO 1133,在温度230℃、负荷21.17N(2.16kgf)的条件下,测定氢化共聚物组合物的MFR(g/10分钟)。
(3)氢化共聚物组合物的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的含量
将一定量的氢化共聚物组合物溶解于氯仿中,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岛津制作所制,UV-2450)测定。基于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苯乙烯)引起的吸收波长(262nm)的峰强度,使用校准曲线计算氢化共聚物组合物中的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的含量。
(4)初始粘合力
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使用辊压机(株式会社安田精机制作所制特殊压接辊(硬度A80、自重2kg)),以贴合压力0.35MPa、贴合速度3m/分钟,将经24小时调温调湿的各层叠膜以覆盖棱镜片的透镜面方式贴合于该透镜面。然后,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下保管24小时后,进行粘合力评价。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棱镜片,使用了由厚度为95μm的丙烯酸树脂形成的棱镜脊线的间隙为25μm的棱镜片。
对于粘合力,使用拉伸试验机(株式会社ORIENTEC制万能试验机“TENSILON”),以剥离速度300mm/分钟、剥离角度180度测定粘合力,测定进行5次,将平均值作为初始粘合力。
(判定基准)
粘合力(初始)
优:10mN/25mm以上、小于100mN/25mm
良:100mN/25mm以上、小于300mN/25mm
不良:小于10mN/25mm、300mN/25mm以上。
(5)经时粘合力(粘合亢进)
以与上述(4)初始粘合力的试验同样的方法,将各层叠膜以覆盖棱镜片的透镜面的方式贴合于该透镜面。然后,在温度控制在50℃的热风烘箱内保管72小时,进一步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下保管24小时后,进行粘合力评价。
对于粘合力,使用拉伸试验机(ORIENTEC制万能试验机“TENSILON”),在剥离速度300mm/分钟、剥离角度180度下测定粘合力。测定进行3次,将平均值作为经时粘合力。将以此方式测定的剥离强度作为经时粘合力,并用以下公式由初始粘合力计算经时粘合力的变化率(粘合亢进率)。
粘合亢进率(%)=(经时粘合力/初始粘合力)×100(%)
(判定基准)
粘合亢进率
优:80%以上、小于150%
良:150%以上、小于250%
不良:250%以上。
(6)加热浮起评价
以与上述(4)初始粘合力的试验同样的方法,将各层叠膜以覆盖棱镜片的透镜面的方式贴合于该透镜面。然后,在温度控制在50℃的热风烘箱内保管72小时,进一步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下保管24小时后,目视评价有无表面保护片从棱镜片的浮起。将未观察到浮起的情况评价为良,将观察到浮起的情况评价为不良。
(7)残胶(污染)评价
以与上述(4)初始粘合力的试验同样的方法,将各表面保护片以覆盖棱镜片的透镜面的方式贴合于该透镜面。在60℃的环境下放置30分钟,将表面保护膜剥离后,用肉眼评价棱镜片上有无残胶。
(判定基准)
良:未在棱镜片上观察到残胶
不良:能够在棱镜片上观察到残胶。
(氢化共聚物组合物的制备)
(制备例)
使用带搅拌装置及夹套的槽型反应器,以环己烷为溶剂,以正丁基锂(以下有时记作Bu-Li)为聚合催化剂,首先添加规定量的丁二烯单体(I)并使其完成聚合,接着添加规定量的苯乙烯单体并使其完成聚合,进一步添加规定量的丁二烯单体(II)并使其完成聚合。聚合完成后,添加作为偶联剂的四乙氧基硅烷,使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的一部分交联,由此得到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与其交联物的混合物(共聚物组合物)。
之后,向得到的聚合溶液中添加规定量的双环戊二烯基氯化钛和三甲基铝作为氢化催化剂,对源自丁二烯的双键进行加氢,反应结束后添加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作为抗氧化剂,由此得到所期望的氢化共聚物组合物(以下实施例中的氢化物)。将得到的氢化共聚物组合物的组成和物性示于表1。
(实施例1)
作为氢化共聚物组合物,将比率为15重量%的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芳香族系烃树脂“FTR”8100干混于85重量%的制备例中得到的氢化物1中,制成树脂层(b)。
对于基材层(a),使用了MFR为3.0g/10分钟的等规聚丙烯(均聚丙烯)的PrimePolymer Co.,Ltd.制“Prime Polypro”F113G。
在具备2台压缩比为4.2、L/D=25的单轴螺杆挤出机的2种2层T模制膜机中投入上述树脂层(b)及基材层(a)的树脂,以使树脂层(b)侧与温度控制在30℃的金属冷却辊相接的方式进行浇注,进行冷却固化,由此制成膜,得到由厚4μm的树脂层(b)、厚36μm的基材层(a)形成的整体厚40μm的层叠膜。
(实施例2)
除了将实施例1的树脂层(b)的组成变更为下述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整体厚40μm的膜。
·制备例中得到的氢化物2:85重量%
·“FTR”8100:15重量%。
(实施例3)
除了将实施例1的树脂层(b)的组成变更为下述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整体厚40μm的膜。
·制备例中得到的氢化物3:85重量%
·“FTR”8100:15重量%。
(实施例4)
除了将实施例1的树脂层(b)的组成变更为下述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整体厚40μm的膜。
·制备例中得到的氢化物4:85重量%
·“FTR”8100:15重量%。
(实施例5)
除了将实施例1的树脂层(b)的组成变更为下述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整体厚40μm的膜。
·制备例中得到的氢化物5:85重量%
·“FTR”8100:15重量%。
(实施例6)
除了将实施例1的树脂层(b)的组成变更为下述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整体厚40μm的膜。
·制备例中得到的氢化物1:85重量%
·YASUHARA CHEMICAL CO.,LTD.制萜烯酚树脂YS Polyster TH130:15重量%。
(实施例7)
除了将实施例1的树脂层(b)的厚度变更为25μm、将基材层(a)厚度变更为15μ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整体厚40μm的层叠膜。
(实施例8)
除了将实施例1的树脂层(b)的厚度变更为2μm、将基材层(a)厚度变更为38μ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整体厚40μm的层叠膜。
(实施例9)
在实施例1所示的组合物的基础上,在基材层(a)的与形成有树脂层(b)的面相反的面上,作为第二树脂层(c)使用以下所示的组成,向具备3台压缩比为4.2、L/D=25的短轴螺杆挤出机的3种3层T模制膜机中投入上述树脂层(b)、基材层(a)及第二树脂层(c)的树脂,以使树脂层(b)侧与温度控制在30℃的金属冷却辊相接的方式进行浇注,进行冷却固化,由此制成膜,得到由厚4μm的树脂层(b)、合计厚36μm的基材层(a)与第二树脂层(c)形成的整体厚40μm的3层的层叠膜。
·晓星日本株式会社制嵌段PP树脂“TOPILENE”J640F:90重量%
·Mitsui Fine Chemicals,Inc.制烯烃·有机硅共聚物“Exfola”PP母料:10重量%
(比较例1)
除了将实施例1的树脂层(b)的组成变更为下述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整体厚40μm的膜。
·制备例中得到的氢化物6:85重量%
·“FTR”8100:15重量%。
(比较例2)
除了将实施例1的树脂层(b)的组成变更为下述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整体厚40μm的膜。
·制备例中得到的氢化物7:85重量%
·“FTR”8100:15重量%。
(比较例3)
除了将实施例1的树脂层(b)的组成变更为下述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整体厚40μm的膜。
·制备例中得到的氢化物8:85重量%
·“FTR”8100:15重量%。
(比较例4)
除了将实施例1的树脂层(b)的组成变更为下述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整体厚40μm的膜。
·制备例中得到的氢化物9:85重量%
·“FTR”8100:15重量%。
(比较例5)
除了将实施例1的树脂层(b)的组成变更为下述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整体厚40μm的膜。
·制备例中得到的氢化物1:100重量%。
(比较例6)
除了将实施例1的树脂层(b)的组成变更为下述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整体厚40μm的膜。
·JSR株式会社制氢化苯乙烯丁二烯橡胶“DYNARON”1321P(末端不存在丁二烯单体的氢化共聚物):85重量%
·“FTR”8100:15重量%。
[表1]
/>
[表2]
实施例1~8中,对光学片材表面的初始粘合力、粘合亢进的抑制、加热后的浮起的抑制及对被粘物的污染的抑制的平衡高度优异。另一方面,比较例1、4、5及6中,发生了层叠膜因与被粘物贴合后进行加热而浮起、膜剥离的不良情况。比较例2、3中,粘合亢进因与被粘物贴合后进行加热而变大,发生了在被粘物的表面残留粘合剂、在被粘物的表面产生残胶(污染)的不良情况。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层叠膜不仅能够用作防止表面具有凹凸的被粘物的伤痕、污渍的表面保护膜,而且优选用作由合成树脂、金属、玻璃等各种材料形成的各种产品的表面保护膜用途。

Claims (10)

1.层叠膜,其在基材层(a)的一个面上具有树脂层(b),其中,该树脂层(b)为包含氢化共聚物组合物和赋粘树脂的树脂组合物,该氢化共聚物组合物满足下述(1)~(3),
(1)氢化共聚物组合物由以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A和以共轭二烯单体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B构成,其中,以共轭二烯单体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B存在于两末端,所述氢化共聚组合物以下述式表示,
B-A-B的结构式、或B-A-B-X的结构式、或(B-A-B)nX的结构式,n=2~4,
其中,X为偶联剂的残基;
(2)氢化共聚物组合物整体中的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单元的含量为8~12重量%;
(3)氢化共聚物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为6~16g/10分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膜,其中,所述树脂层(b)的所述氢化共聚物组合物中所含的共轭二烯单体单元的双键中的81摩尔%以上被进行了氢化。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膜,其中,所述树脂层(b)的厚度为1~30μ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膜,其中,所述树脂层(b)的所述赋粘树脂为选自由脂肪族系石油树脂、芳香族系石油树脂、脂肪族·芳香族系石油树脂、脂环式系石油树脂、萜烯系树脂、萜烯酚系树脂、松香系树脂、烷基酚系树脂及二甲苯系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膜,其中,所述树脂层(b)的树脂组合物中的所述赋粘树脂的含量为3~30重量%。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膜,其用于棱镜表面用的保护膜。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膜,其中,在所述基材层(a)的另一个面上具有第二树脂层(c)。
8.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其为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基材层(a)、所述树脂层(b)通过熔融共挤出而形成层叠膜。
9.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其为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基材层(a)、所述树脂层(b)及所述第二树脂层(c)通过熔融共挤出而形成层叠膜。
10.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其为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的制造方法,
其中,在使丁二烯单体的聚合完成、接着使苯乙烯单体的聚合完成、进一步使丁二烯单体聚合完成后,添加偶联剂,使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的一部分交联,在得到的共聚物和其交联物中添加氢化催化剂对双键进行氢化,从而得到所述树脂层(b)的氢化共聚物组合物。
CN202080061628.6A 2019-09-19 2020-08-20 层叠膜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143029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70220 2019-09-19
JP2019-170220 2019-09-19
PCT/JP2020/031412 WO2021054030A1 (ja) 2019-09-19 2020-08-20 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2932A CN114302932A (zh) 2022-04-08
CN114302932B true CN114302932B (zh) 2023-12-26

Family

ID=74883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1628.6A Active CN114302932B (zh) 2019-09-19 2020-08-20 层叠膜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1054030A1 (zh)
KR (1) KR20220061954A (zh)
CN (1) CN114302932B (zh)
TW (1) TW202128437A (zh)
WO (1) WO2021054030A1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9184A (zh) * 2013-12-24 2016-08-10 旭化成株式会社 氢化嵌段共聚物颗粒、粘合性组合物以及表面保护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68785A1 (fr) * 2000-03-13 2001-09-20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Adhesif, procede de production de stratifie avec l'adhesif, et stratifie
JP2001348548A (ja) * 2000-06-06 2001-12-18 Nichiban Co Ltd 表面保護粘着シート及びそのためのゴム系粘着剤組成物
JP5753667B2 (ja) 2010-06-16 2015-07-22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WO2017043532A1 (ja) * 2015-09-09 2017-03-16 旭化成株式会社 水素化ブロック共重合体、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WO2019044637A1 (ja) 2017-09-04 2019-03-07 東洋紡株式会社 粘着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保護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9184A (zh) * 2013-12-24 2016-08-10 旭化成株式会社 氢化嵌段共聚物颗粒、粘合性组合物以及表面保护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20061954A (ko) 2022-05-13
CN114302932A (zh) 2022-04-08
JPWO2021054030A1 (zh) 2021-03-25
TW202128437A (zh) 2021-08-01
WO2021054030A1 (ja) 2021-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70354B2 (en) Thermoplastic polymer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JP6661467B2 (ja) 液体包装容器用フィルム及び液体包装容器
JP4699557B2 (ja) 粘着性樹脂組成物及び粘着フィルム又はシート
US9102849B2 (en) Thermoplastic polymer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JP6140301B2 (ja) 水添ブロック共重合体ペレット、粘着性組成物、及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6289319B2 (ja) ホットメルト粘着剤組成物
KR20020032526A (ko) 블록 공중합체 및 이 공중합체를 함유하는 조성물
JP7485000B2 (ja) 粘着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なる積層フィルム
JP7428221B2 (ja) 積層フィルム。
JP6415339B2 (ja) 粘接着組成物
JP5812703B2 (ja)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2010106200A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シート状成形体
CN114302932B (zh) 层叠膜及其制造方法
KR101812436B1 (ko) 조성물 및 표면 보호 필름
WO2012036018A1 (ja)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WO2013011561A1 (ja)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シート及び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10255007A (ja) 粘着性フィルム
JP2022178443A (ja)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6039693B2 (ja)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シート及び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5035546B2 (ja) 積層体
JP2020001800A (ja) 液体包装容器用フィルム
JP7393126B2 (ja) 粘着テープ
JP4363203B2 (ja) 多層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240011658A (ko) 표면 보호 필름
WO2020004631A1 (ja) 水添ブロック共重合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