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2099A - 按摩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按摩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2099A
CN114272099A CN202111629913.6A CN202111629913A CN114272099A CN 114272099 A CN114272099 A CN 114272099A CN 202111629913 A CN202111629913 A CN 202111629913A CN 114272099 A CN114272099 A CN 114272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shaft
driving
unit
adjus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299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72099B (zh
Inventor
万勇
周海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re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re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re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re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2991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20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2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20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720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20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按摩设备,包括按摩组件、伸缩轴、第一驱动单元和调节机构,按摩组件包括第一按摩模块和第二按摩模块,第一按摩模块与第二按摩模块设置在伸缩轴的两端,第一驱动单元驱动伸缩轴转动,以使第一按摩模块和第二按摩模块执行按摩动作,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单元、第二调节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第一调节单元和第二调节单元分别与伸缩轴连接,调节机构具有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在解锁状态下,第一驱动单元在运行或停止时,第二驱动单元能够驱动第一调节单元和第二调节单元运动,使伸缩轴伸长或缩短以调节第一按摩模块和第二按摩模块之间的距离;在锁止状态下,保持第一按摩模块和第二按摩模块之间的距离,满足了用户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按摩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摩设备。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现在社会中,人们由于久坐等原因会出现肌肉僵硬等不适症状,为了消除或缓解不适症状,人们通常利用具有按摩功能的保健设备对不适位置进行按摩。
以颈部按摩仪为例,颈部按摩仪包括机体和两个按摩头,两个按摩头间隔设置在机体上,在使用时,将机体套在用户的颈部,两个按摩头分别通过各自的驱动件进行驱动,以实现对用户颈部揉捏或敲击的动作。
现有技术中,两个按摩头之间的按摩间距无法进行调节,使得用户的使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按摩间距无法进行调节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按摩设备,包括,
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第一按摩模块和第二按摩模块;
伸缩轴,所述第一按摩模块与所述第二按摩模块设置在所述伸缩轴的两端;
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伸缩轴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按摩模块和所述第二按摩模块执行按摩动作;
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单元、第二调节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分别与所述伸缩轴连接;
其中,所述调节机构具有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所述调节机构设置成: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在运行或停止时,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运动,使所述伸缩轴伸长或缩短以调节所述第一按摩模块和所述第二按摩模块之间的距离;在所述锁止状态下,保持所述第一按摩模块和所述第二按摩模块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按摩组件,第一驱动单元通过伸缩轴分别对按摩机构的第一按摩模块和第二按摩模块进行驱动,第一调节单元和第二调节单元分别对伸缩轴进行驱动,以使伸缩轴进行伸长或缩短动作,当伸缩轴伸长时,设于伸缩轴两端的第一按摩模块和第二按摩模块相互远离,当伸缩轴缩短时,设于伸缩轴两端的第一按摩模块和第二按摩模块相互靠近,通过伸缩轴的伸缩动作实现了第一按摩模块和第二按摩模块之间距离的调整,从而满足了用户使用需求,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提升。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按摩组件,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轴包括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从动轴套接设置,所述第一调节单元与一所述从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单元与另一所述从动轴转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通过键连接,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之一设置有键槽,另一设置有花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一所述从动轴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另一所述从动轴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一端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一端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并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二端和所述调节单元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传动连接,以调节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一端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部置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安装部置于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的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为设置在所述从动轴上的凸出部或凹陷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二端均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一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一孔重叠,所述第一孔的侧壁上设置有齿条结构,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条结构啮合以驱动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壳体;
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还包括致动部和锁扣,所述锁扣与所述壳体抵接以形成所述锁止状态,所述致动部作用于所述锁扣以驱动所述锁扣移动,使所述锁扣与所述壳体分离形成所述解锁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还包括,
底盖,所述底盖设置有通孔;
面盖,所述面盖与所述底盖形成安装空间,所述锁扣设于所述安装空间,且所述锁扣能够相对于所述底盖滑动;所述锁扣的锁止部通过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安装空间的外部,所述锁止部用于与所述壳体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还包括,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锁扣相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盖相抵接,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压缩;所述致动部远离所述锁扣,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回复力能够用于驱使所述锁止部与所述壳体抵接以形成所述锁止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驱动单元还包括扳手,所述扳手包括手持部和转轴部,所述致动部设置于所述转轴部,所述转轴部和所述致动部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所述转轴部转动连接于所述面盖,所述手持部位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外部,所述扳手设置成通过相对所述面盖转动驱动所述锁扣相对所述底盖的滑动,以使所述锁止部与所述壳体分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底盖远离所述面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过孔,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过孔,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啮合传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还包括卡持件和第二弹性件,沿所述过孔的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凹坑,所述底盖设有两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卡持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面盖相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持件相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回复力能够驱使所述卡持件的至少部分本体凸出于所述容纳腔且与能够与任一所述凹坑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持件为球状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有凹槽,所述过孔和多个所述凹坑均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面上,所述底盖和所述面盖均收纳在所述凹槽内。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发明实施方式的颈部按摩仪的结构剖视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发明实施方式的颈部按摩仪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发明实施方式的颈部按摩仪的部分结构的分解机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所示的第二驱动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所示的第二驱动单元中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所示的第二驱动单元中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所示的第二驱动单元中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所示的第二驱动单元剖视图;
图9为图4中所示的第一调节单元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4中所示的第二调节单元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为颈部按摩仪;
10为第一驱动单元,11为变速箱;
20为按摩组件;
21为第一按摩模块,22为第二按摩模块;
30为伸缩轴;
31为第一从动轴,311为第一安装部,32为主动轴,33为第二从动轴,331为第二安装部;
40为调节机构;
41为第一调节单元;
411为第一长孔,412为第一齿条结构,413为第一面;
42为第二调节单元;
421为第二齿条结构,422为第二长孔,423为凸起,424为第二面;
50为第二驱动单元;
51为旋钮,511为面盖,512为底盖,5121为通孔,5122为容纳腔,5123为收容腔,52为扳手,521为致动部,522为转轴部,523为手持部,53为锁扣,531为连接部,532为受控部,533为锁止部,54为第一弹性件,55为驱动齿轮,56为连接轴,57为卡持件,58为第二弹性件;
60为壳体;
61为过孔,62为齿形结构,63为凹坑,64为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发明中的按摩组件具体应用在保健设备上,该保健设备可以为眼部按摩仪、颈部按摩仪或腰部按摩仪等,在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以保健设备为颈部按摩仪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至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颈部按摩仪100,包括按摩组件20、伸缩轴30、第一驱动单元10和调节机构40,按摩组件20包括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第一按摩模块21与第二按摩模块22设置在伸缩轴30的两端,第一驱动单元10驱动伸缩轴30转动,以使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执行按摩动作,调节机构40包括第一调节单元41、第二调节单元42和第二驱动单元50,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分别与伸缩轴30连接,其中,调节机构40具有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调节机构40设置成:在解锁状态下,第一驱动单元10在运行或停止时,第二驱动单元50能够驱动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运动,使伸缩轴30伸长或缩短以调节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的距离;在锁止状态下,保持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第一驱动单元10通过伸缩轴30分别对按摩机构的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进行驱动,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分别对伸缩轴30进行驱动,以使伸缩轴30进行伸长或缩短动作,当伸缩轴30伸长时,设于伸缩轴30两端的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相互远离,当伸缩轴30缩短时,设于伸缩轴30两端的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相互靠近,通过伸缩轴30的伸缩动作实现了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距离的调整,从而满足了用户使用需求,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提升。
应当理解的是,两个按摩模块安装在伸缩轴30上后,两个按摩模块在伸缩轴30的轴向上相对伸缩轴30固定,当伸缩轴30沿其轴线方向伸长或者缩短时,能够带动两个按摩模块彼此靠近或者远离,从而实现两个按摩模块之间间距的调节。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利用调节机构40对两个按摩模块进行按摩间距的调节过程可以为当第一驱动单元10运行时,即此时两个按摩模块分别对用户执行按摩动作,此时第二驱动单元50能够驱动调节机构40运动,以使两个按摩模块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也可以为第一驱动单元10停止时,此时两个按摩模块均停止执行对用户的按摩动作,第二驱动单元50同样能够驱动调节机构40运动,以使两个按摩模块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通过将按摩组件20设置为第一驱动单元10在运行或停止时,调节机构40能够调节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在使用前(即按摩设备不工作状态下)对按摩距离进行调节,也可以在使用中(即按摩设备在工作状态下)对按摩距离进行调节,使用户调节按摩间距时不会受到按摩设备运行状态的限制,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需要理解的是,调节机构40具有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当对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时,调节机构40切换至解锁状态,第二驱动单元50能够驱动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运动,即此时第二驱动单元50可分别通过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对伸缩轴30进行驱动,利用利用伸缩轴30的伸缩动作实现对两个按摩模块之间距离的调节,当两个按摩模块之间的距离调节完毕后,将调节机构40切换至锁止状态,从而将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的距离进行保持,即在锁止状态下,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的距离固定不变,以避免使用过程中(使用者不希望出现间距变化的情况下)出现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距离发生变化的情况。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伸缩轴30包括主动轴32和从动轴,主动轴32的两端均设置有从动轴,主动轴32与第一驱动单元10传动连接,主动轴32与从动轴套接设置,第一调节单元41与一从动轴转动连接,第二调节单元42与另一从动轴转动连接。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从动轴包括第一从动轴31和第二从动轴33,第一从动轴31套接在主动轴32的一端,第二从动轴33套接在主动轴32的另一端,在主动轴32的轴线上,第一从动轴31和第二从动轴33均能够相对主动轴32在主动轴32的轴向滑动。第一按摩模块21安装在第一从动轴31上,第二按摩模块22安装在第二从动轴33上,同时,第一调节单元41与第一从动轴31转动连接,第二调节单元42与第二从动轴33转动连接,第二驱动单元50分别与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传动连接。
当对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时,将调节机构40切换至解锁状态,利用第二驱动单元50分别对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进行驱动,第一调节单元41带动第一从动轴31相对主动轴32滑动,并利用第一从动轴31的滑动带动第一按摩模块21的位置发生变化,同时第二调节单元42带动第二从动轴33相对主动轴32滑动,并利用第二从动轴33的滑动带动第二按摩模块22的位置发生变化,当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彼此靠近时,实现了两个按摩模块之间的距离缩小调节,当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彼此远离时,实现了两个按摩模块之间的距离增大调节,从而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主动轴32与从动轴套接且两者传动连接,具体地,在主动轴32的轴向上,从动轴可相对主动轴32滑动,在主动轴32的周向上,从动轴与主动轴32限位配合(即主动轴32带动从动轴同步转动),通过主动轴32与从动轴的连接方式,保证了主动轴32对从动轴的驱动,进而实现对按摩模块的驱动,也保证了从动轴能够相对主动轴32的可滑动设置,使得按摩模块之间的按摩间距能够被调节。
在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单元10为电动机,电动机的成本低且动力输出性能佳,同时电动机的便于安装及控制体积,能够满足颈部按摩仪100紧凑安装的需求。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些示例中,电动机为调速电机,调速电机的转轴直接与主动轴32传动连接,对调速电机速度的调整,使得调速电机输出的转速满足主动轴32的驱动需求。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些示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主动轴32和第一驱动单元10之间设有变速箱11,第一驱动单元10与变速箱11的动力输入端连接,主动轴32与变速箱1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利用变速箱11对第一驱动单元10进行调速,使得主动轴32的转速满足使用需求。
此外,变速箱11可以为齿轮机构、带轮机构、行星轮系等。
进一步地,主动轴32和从动轴通过键连接,主动轴32和从动轴之一设置有键槽,另一设置有花键。具体地,主动轴32与从动轴两者同轴设置,从动轴的一端与主动轴32的一端彼此套接,并且两者套接后,从动轴在主动轴32的轴向上可进行移动,从动轴在主动轴32的周向上无法相对主动轴32转动,此种结构能保证在主动轴32与从动轴同步转动的过程中,调节机构40能够驱动从动轴在主动轴32的轴向相对主动轴32移动,以实现对按摩模块位置的调整,从而实现按摩模块间按摩距离的调节。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从动轴与主动轴32的套接配合可以是从动轴的一端插接在主动轴32的一端的内部,也可以是主动轴32的一端插接在从动轴一端的内部。
另外,主动轴32和从动轴通过键连接,主动轴32和从动轴之一上设置有键槽,另一上设置有花键,当从动轴的一端与主动轴32的一端彼此套接时,花键设置在键槽内且花键能够在主动轴32的轴向上相对键槽滑动,利用花键以及键槽的结构,使得在主动轴32的轴向上,从动轴能够相对主动轴32滑动,在主动轴32的周向上,从动轴能够随主动轴32同步转动。
在本发明一种具体地实施过程中,从动轴的一端插接在主动轴32的一端的内部,并且两者采取花键轴与花键孔配合的结构。从动轴用于插接的一端设置成花键轴的结构,主动轴32用于插接的一端设置成花键孔的结构,花键轴插接的花键孔内,从而保证了从动轴能够相对主动轴32在其轴向上滑动,以及保证了从动轴能够相对主动轴32在其周向上随其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一从动轴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311,另一从动轴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331,第一调节单元41的第一端置于第一安装部311,并与第一安装部311转动连接,第二调节单元42的第一端置于第二安装部331,并与第二安装部331转动连接,第一调节单元41的第二端和第二调节单元4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驱动单元50传动连接,以调节第一安装部311和第二安装部331之间的距离。具体地,伸缩轴30包括主动轴32和从动轴,从动轴具体包括第一从动轴31和第二从动轴33,第一从动轴31和第二从动轴33分别套接在主动轴32的两端,并且第一从动轴31和第二从动轴33均能够在主动轴32的轴向上滑动,第一安装部311设置在第一从动轴31上,第一调节单元41设置在第一安装部311上,并且第一安装部311能够相对第一调节单元41转动,第二安装部331设置在第二从动轴33上,第二调节单元42设置在第二安装部331上,并且第二安装部331能够相对第二调节单元42转动,第二驱动单元50分别与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传动连接。
当需要对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时,第二驱动单元50分别对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进行驱动,第一调节单元41带动第一安装部311沿主动轴32的轴向上运动,使得第一从动轴31沿主动轴32的轴向进行滑动,第二调节单元42带动第二安装部331沿主动轴32的轴向上运动,使得第二从动轴33沿主动轴32的轴向进行滑动,利用第一从动轴31和第二从动轴33相对于主动轴32滑动,以使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彼此靠近或者远离,以实现对按摩间距的调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节单元41的第一端和第二调节单元42的第一端均设置有安装孔,第一安装部311置于第一调节单元41的安装孔内,第二安装部331置于第二调节单元42的安装孔内,第一安装部311和第二安装部331为设置在从动轴上的凸出部或凹陷部。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调节单元41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调节单元42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孔,伸缩轴30包括主动轴32以及两个从动轴,即第一从动轴31和第二从动轴33,第一从动轴31和第二从动轴33分别套接在主动轴32的两端,并且第一从动轴31和第二从动轴33均能够在主动轴32的轴向上滑动,第一安装部311设置在第一从动轴31上,第二安装部331设置在第二从动轴33上,第一从动轴31穿设于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部311设置在第一安装孔内,第二从动轴33穿设于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部331设置在第二安装孔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部311为沿第一从动轴31的周向形成第一环形凸起,第一从动轴31穿设于第一安装孔且能够相对第一安装孔转动,第一环形凸起设置在第一安装孔内,第二安装部331为沿第二从动轴33的周向形成第二环形凸起,第二从动轴33穿设于第二安装孔且能够相对第二安装孔转动,第二环形凸起设置在第二安装孔内。
当需要对按摩间距进行调节时,第二驱动单元50分别对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进行驱动,使得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分别在主动轴32的轴向上移动,第一调节单元41在移动的过程中,驱使第一环形凸起带动第一从动轴31沿主动轴32的轴向移动,第二调节单元42在移动的过程中,驱使第二环形凸起带动从动轴沿主动轴32的轴向移动,在第一从动轴31和第二从动轴33转动的前提下,实现了第一按摩模块21以及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距离的调节。为了确保调节单元能够与相应的环形凸起同步运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设置近似球形孔结构,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均为近似球形结构,如此能够确保在调节的过程中,环形凸起不会脱离安装孔,从而确保调节操作的可靠性,也能够确保环形凸起在安装孔内转动时,确保环形凸起受力均匀,减少磨损和噪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部311为沿第一从动轴31的周向形成第一环状槽,第一从动轴31穿设于第一安装孔且能够相对第一安装孔转动,第一安装孔的孔壁嵌设在第一环状槽内,第二安装部331为沿第二从动轴33的周向形成第二环状槽,第二从动轴33穿设于第二安装孔且能够相对第二安装孔转动,第二安装孔的孔壁嵌设在第二环状槽内。
当需要对按摩间距进行调节时,第二驱动单元50分别对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进行驱动,使得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分别在主动轴32的轴向上移动,第一调节单元41在移动的过程中,驱使第一环状槽带动第一从动轴31沿主动轴32的轴向移动,第二调节单元42在移动的过程中,驱使第二环状槽带动第二从动轴33沿主动轴32的轴向移动,在第一从动轴31和第二从动轴33转动的前提下,实现了第一按摩模块21以及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距离的调节。
进一步地,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调节单元41的第二端和第二调节单元42的第二端均设置有第一孔,第一调节单元41的第一孔和第二调节单元42的第一孔重叠,第一孔的侧壁上设置有齿条结构,第二驱动单元50包括驱动齿轮55,驱动齿轮55与齿条结构啮合以驱动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运动。具体地,第一调节单元41的第二端上的第一孔为第一长孔411,位于第一长孔411内的齿条结构为第一齿条结构412,第二调节单元42的第二端上的第一孔为第二长孔422,位于第二长孔422内的齿条结构为第二齿条结构421,至少部分第一长孔411和至少部分第二长孔422重叠设置,第二驱动单元50的驱动齿轮55分别与第一齿条结构412和第二齿条结构421相啮合。
当需要对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的按摩间距进行调节时,驱动齿轮55转动且分别与第一齿条结构412和第二齿条结构421啮合传动,以驱动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的移动,利用第一调节单元41移动驱动第一从动轴31和第一按摩模块21在主动轴32的轴向上移动,利用第二调节单元42移动驱动第二从动轴33和第二按摩模块22在主动轴32的轴向上移动,从而实现了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的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动作,进而实现了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距离的调节,使得用户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长孔411的长度方向延伸方向与第一调节单元41的运动方向一致,第二长孔422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二调节单元42的运行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第一调节单元41的第二端具有第一面413,第二调节单元42的第二端具有第二面424,第一面413和第二面424为相对设置的面,第一面413或第二面424上设置有凸起423,凸起423将第一面413和第二面424间隔设置。具体地,第一调节单元41的第二端与第二调节单元42的第二端重叠设置,此时第一面413和第二面424相向设置,凸起423形成在第一面413或者第二面424上,或者第一面413和第二面424上均有凸起423,使得第一面413与第二面424间隔设置,即第一面423上的凸起423抵接第二面424,第二面424上的凸起423抵接第一面423,凸起423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通过上述设置,减小了第一面413与第二面424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相对滑动的流畅性,以防止调节过程中出现的卡滞情况。
需要理解的是,凸起423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的相对运动方向一致,并且凸起423的延伸长度能够满足调节行程的需要。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颈部按摩仪100还包括壳体60,第二驱动单元50还包括致动部521和锁扣53,锁扣53与壳体60抵接以形成锁止状态,致动部521作用于锁扣53以驱动锁扣53移动,使锁扣53与壳体60分离形成解锁状态。
具体地,当需要对按摩间距进行调节时,利用致动部521对锁扣53进行驱动,使得锁扣53与壳体60分离,以将调节机构40切换至解锁状态,通过第二驱动单元50分别驱动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第一调节单元41通过第一从动轴31对第一按摩模块21进行驱动,第二调节单元42通过第二从动轴33对第二按摩模块22进行驱动,使得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彼此靠近或者远离,当按摩间距调节完毕后,再将锁扣53与壳体60抵接配合,以将调节机构40切换至锁止状态,此时第二驱动单元50无法对调节机构40进行驱动,以将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的位置进行保持。锁扣53通过与壳体60的配合与否,实现了调节机构40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从而简化了锁止结构,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中,壳体60可以为设置颈部按摩仪100外侧且用于包裹颈部按摩仪100的壳本体,也可以是设置在壳本体上的结构部件,该结构部件例如可以为挂装件(用于将颈部按摩仪100挂装的部件),也可以为支撑件(颈部按摩仪100放置在桌面上时对颈部按摩仪100进行支撑的部件),也可以为设置在壳本体上的其它部件。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驱动单元50还包括底盖512和面盖511,底盖512设置有通孔5121,面盖511与底盖512形成安装空间,锁扣53设于安装空间,且锁扣53能够相对于底盖512滑动;锁扣53的锁止部533通过通孔5121延伸至安装空间的外部,锁止部533用于与壳体60配合。具体地,面盖511与底盖512连接形成旋钮51,并且面盖511与底盖512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该安装空间经通孔5121与外界连通,锁扣53设置在底盖512上且位于安装空间内且锁扣53上的锁止部533经通孔5121延伸至安装空间的外侧,锁扣53能够相对底盖512移动。当无需对按摩间距进行调节时,锁扣53的锁止部533与壳体60彼此配合,以将旋钮51的当前位置进行保持(旋钮51无法转动,此时调节机构40处于锁止状态),当需要对按摩间距进行调节时,对致动部521进行驱动,利用致动部521驱动锁扣53相对底盖512移动,使得锁止部533与壳体60分离,此时旋钮51可相对壳体60旋转,并通过操控旋钮51转动实现对按摩间距的调节,当对按摩间距进行调节完毕时,解除致动部521对锁扣53的抵接,锁扣53相对底盖512移动进行复位,使得锁止部533再次与壳体60配合,此时旋钮51相对壳体60固定(无法进行旋转动作),从而实现了两个按摩模块之间距离的保持。
需要理解的是,利用锁扣53的移动控制锁止部533是否与壳体60配合,以实现对调节机构40当前状态的切换,整体结构紧凑且简单,有效降低了加工制造的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面盖511与底盖512之间的配合方式可以螺钉连接、卡接等,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两者通过卡扣连接,从而便于装配,提高了组装的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6所示,锁止部533形成在锁扣53的端部且为齿条结构。在本发明中,壳体60上设有齿形结构62,当调节机构40处于锁止状态时,齿条结构与齿形结构62相啮合,利用两者的啮合,使得旋钮51的周向上被限位,从而使得调节机构40处于锁止状态,当调节机构40处于解锁状态时,致动部521驱动锁扣53相对底盖512移动,使得齿条结构与齿形结构62分离,使得旋钮51的周向上的限位被解除(旋钮51可进行旋转),从而使得调节机构40处于解锁状态。利用齿条结构与齿形结构62配合的方式,能够保证两者配合的稳定性,防止因外力导致锁止失效的情况发生。
需要理解的是,齿形结构62环绕旋钮51的周向设置,以满足旋钮51轴向旋转到任一位置,锁扣53均能与壳体60上的齿形结构62配合,以实现锁止。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二驱动单元5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54,第一弹性件54的一端与锁扣53相抵接,第一弹性件54的另一端与底盖512相抵接,解锁状态下,第一弹性件54被压缩;致动部521远离锁扣53,第一弹性件54的回复力能够用于驱使锁止部533与壳体60抵接以形成锁止状态。在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颈部按摩仪100在通常状态下,调节机构40处于锁止状态,当需要对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时,需要将调节机构40自锁止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当对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的距离调节完毕后,需要将调节机构40再次切换至锁止状态。具体地,当调节机构40处于锁止状态时,锁扣53的锁止部533与壳体60保持配合状态,当需要对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时,利用致动部521对锁扣53进行驱动,使得锁止部533与壳体60分离(此时第一弹性件54被压缩),使得调节机构40切换至解锁状态,在解锁状态下,通过旋转旋钮51并利用连接轴56以及齿轮对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进行驱动,通过第一调节单元41驱动第一按摩模块21以及通过第二调节单元42驱动第二按摩模块22,以实现两个调节单元之间距离的调节。当对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之间的距离调节完毕后,解除致动部521对锁扣53的抵接,锁扣53在第一弹性件54的回弹力的驱动下相对底盖512移动,使得锁扣53的锁止部533再次与壳体60配合,实现调节机构40自动切换至锁止状态。利用第一弹性件54实现了调节机构40自动切换至锁止状态,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指出的是,如图4至图6所示,在底盖512上设有收容腔5123,并且底盖512与收容腔5123连通的位置设有滑槽,锁扣53的连接部531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滑槽内,并且部分连接部531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收容槽内,利用收容槽与连接部531的配合,实现对锁扣53移动方向的控制,从而保证了锁扣53解锁或锁止的精度。
另外,锁扣53上的相对两侧设有两个连接部531,收容腔5123的数量和滑槽的数量及位置与连接部531相对应,设置多个连接部531能够提高锁扣53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使得锁扣53移动的方向性得到了进一步地保证。
此外,第一弹性件54为第一弹簧或第一弹性片等,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54为第一弹簧,并且第一弹簧套装在连接部531上,第一弹簧的一端与锁扣53相抵靠,另一端与收容槽的槽口相抵靠,第一弹簧的结构简单,弹性复位性能较佳,使得锁扣53的锁止效果能够得到有效地保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6、图7和图8所示,还包括第二驱动单元50还包括扳手52,扳手52包括手持部523和转轴部522,致动部521设置于转轴部522,转轴部522和致动部521位于安装空间内且转轴部522转动连接于面盖511,手持部523位于安装空间的外部,扳手52设置成通过相对面盖511转动驱动锁扣53相对底盖512的滑动,以使锁止部533与壳体60分离。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锁扣53设有受控部532,扳手52通过转轴部522可转动地安装在面盖511上,扳手52的手持部523位于安装空间的外侧,通过操控手持部523来驱动扳手52相对面盖511的转动,并通过扳手52的转动来带动致动部521,利用致动部521的转动来驱动锁扣53的受控部532或与受控部532分离,以实现调节机构40状态的切换。当扳手52的手持部523相对面盖511水平设置时(扳手52能够保持当前状态),调节机构40处于锁止状态,当扳手52的手持部523相对面盖511垂直设置时(扳手52能够保持当前状态),调节机构40处于解锁状态。
具体地,当需要对调节机构40进行解锁时,外力驱动扳手52的手持部523向面盖511的垂直方向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位于扳手52上的致动部521对锁扣53上的受控部532进行驱动,使得锁扣53相对底盖512移动,锁扣53的卡持部与壳体60分离,第一弹性件54被压缩,当扳手52的手持部523转动至与面盖511垂直的状态时,扳手52对锁扣53的当前位置进行保持,此时可通过旋转旋钮51实现按摩距离的调节,待按摩距离调节完毕后,驱动扳手52的手持部523向面盖511的水平方向转动,扳手52的致动部521与锁扣53的受控部532分离,第一弹性件54的回弹力驱动锁扣53反向移动,使得卡持部与壳体60再次配合,以实现调节机构40的锁止。扳手52的结构简单,且通过转动扳手52实现了调节机构40状态的快速切换,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8所示,第二驱动单元50还包括连接轴56,连接轴56与底盖512远离面盖511的一侧固定连接,壳体60上设置有过孔61,连接轴56穿设于过孔61,连接轴56上设置有驱动齿轮55;驱动齿轮55分别与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啮合传动。具体地,连接轴56安装在底盖512的底部且位于面盖511与底盖512锁形成安装空间的外侧,驱动齿轮55安装在连接轴56上,驱动齿轮55位于壳体60的内部,并且驱动齿轮55与第一调节单元41的第一长孔411的孔壁上的第一齿条结构412啮合,驱动齿轮55还与第二调节单元42的第二安装孔的孔壁上的第二齿条结构421啮合。当需要对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的按摩间距进行调节时,解除锁扣53与壳体60的抵接配合,使得调节机构40切换至解锁状态,操控底盖512和顶盖形成的旋钮51,使得底盖512带动连接轴56以及驱动齿轮55转动,驱动齿轮55转动且分别与第一齿条结构412和第二齿条结构421啮合传动,以驱动第一调节单元41和第二调节单元42的移动,利用第一调节单元41移动驱动第一从动轴31和第一按摩模块21在主动轴32的轴向上移动,利用第二调节单元42移动驱动第二从动轴33和第二按摩模块22在主动轴32的轴向上移动,从而实现了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的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动作,进而实现了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距离的调节,使得用户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当按摩间距调整完成后,停止转动旋钮51的动作,再将锁止部533再次与壳体60配合,以将调节机构40切换至锁止状态,从而将两个按摩模块之间的距离进行保持。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二驱动单元50还包括卡持件57和第二弹性件58,沿过孔61的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凹坑63,底盖512设有两端开口的容纳腔5122,卡持件57和第二弹性件58设置在容纳腔5122内,第二弹性件58的一端与面盖511相抵接,第二弹性件58的另一端与卡持件57相抵接,第二弹性件58的回复力能够驱使卡持件57的至少部分本体凸出于容纳腔5122且与能够与任一凹坑63配合。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多个凹坑63环绕过孔61的周向等间隔设置,在第二弹性件58的作用下,卡持件57卡入到其中的一个凹坑63内。当对按摩间距进行调节时,将调节机构40的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驱动旋钮51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卡持件57在多个凹坑63之间进行切换,按摩间距调节到位后,第二弹性件58驱使卡持件57卡入当前位于的凹坑63。通过设置凹坑63、卡持件57以及第二弹性件58,进一步提高了操控单元处于锁止状态时的强度,以保证对按摩间距保持的稳定性,另外,在旋钮51转动的过程中,卡持件57需要不断克服第二弹性件58的弹力在多个凹坑63之间切换,卡持件57在切换的过程中为用户提供了挡位感,使得用户调节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反馈,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指出的是,卡持件57为球状件或柱状件(可以为金属件或非金属件),第二弹性件58为第二弹簧或第二弹性片,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卡持件57为球状件,第二弹性件58为第二弹簧,并且凹坑63的内表面为球面结构,从而保证卡持件57顺利卡入或脱离凹坑63,以避免出现卡滞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壳体60上设有凹槽,过孔61和多个凹坑63均设置在凹槽的底面上,底盖512和面盖511均收纳在凹槽内。具体地,在无需对按摩间距进行调节时,底盖512和顶盖形成的旋钮51的结构均设于凹槽内且与凹槽的槽口平齐,当需要对按摩距离进行调节时,转动扳手52,使得扳手52凸出于凹槽的槽口,并通过操控扳手52在旋钮51的轴向上转动,以驱动整个旋钮51转动,从而实现对按摩间距的调节,待调节完毕后,扳手52复位,再次隐藏在凹槽内。通过设置凹槽,能够有效避免结构凸出,从而提高了颈部按摩仪100外观结构一致性,使得颈部按摩仪100更加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第一按摩模块和第二按摩模块;
伸缩轴,所述第一按摩模块与所述第二按摩模块设置在所述伸缩轴的两端;
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伸缩轴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按摩模块和所述第二按摩模块执行按摩动作;
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单元、第二调节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分别与所述伸缩轴连接;
其中,所述调节机构具有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所述调节机构设置成: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在运行或停止时,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运动,使所述伸缩轴伸长或缩短以调节所述第一按摩模块和所述第二按摩模块之间的距离;在所述锁止状态下,保持所述第一按摩模块和所述第二按摩模块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轴包括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从动轴套接设置,所述第一调节单元与一所述从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单元与另一所述从动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通过键连接,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之一设置有键槽,另一设置有花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
一所述从动轴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另一所述从动轴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一端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一端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并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二端和所述调节单元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传动连接,以调节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一端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部置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安装部置于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的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为设置在所述从动轴上的凸出部或凹陷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二端均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一调节单元的第一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的第一孔重叠,所述第一孔的侧壁上设置有齿条结构,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条结构啮合以驱动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壳体;
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还包括致动部和锁扣,所述锁扣与所述壳体抵接以形成所述锁止状态,所述致动部作用于所述锁扣以驱动所述锁扣移动,使所述锁扣与所述壳体分离形成所述解锁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还包括:
底盖,所述底盖设置有通孔;
面盖,所述面盖与所述底盖形成安装空间,所述锁扣设于所述安装空间,且所述锁扣能够相对于所述底盖滑动;所述锁扣的锁止部通过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安装空间的外部,所述锁止部用于与所述壳体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还包括,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锁扣相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盖相抵接,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压缩;所述致动部远离所述锁扣,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回复力能够用于驱使所述锁止部与所述壳体抵接以形成所述锁止状态。
10.根据要求8或9所述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单元还包括扳手,所述扳手包括手持部和转轴部,所述致动部设置于所述转轴部,所述转轴部和所述致动部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所述转轴部转动连接于所述面盖,所述手持部位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外部,所述扳手设置成通过相对所述面盖转动驱动所述锁扣相对所述底盖的滑动,以使所述锁止部与所述壳体分离。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底盖远离所述面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过孔,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过孔,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啮合传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还包括卡持件和第二弹性件,沿所述过孔的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凹坑,所述底盖设有两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卡持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面盖相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持件相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回复力能够驱使所述卡持件的至少部分本体凸出于所述容纳腔且与能够与任一所述凹坑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件为球状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凹槽,所述过孔和多个所述凹坑均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面上,所述底盖和所述面盖均收纳在所述凹槽内。
CN202111629913.6A 2021-12-28 2021-12-28 按摩设备 Active CN1142720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9913.6A CN114272099B (zh) 2021-12-28 2021-12-28 按摩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9913.6A CN114272099B (zh) 2021-12-28 2021-12-28 按摩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2099A true CN114272099A (zh) 2022-04-05
CN114272099B CN114272099B (zh) 2024-01-12

Family

ID=80877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29913.6A Active CN114272099B (zh) 2021-12-28 2021-12-28 按摩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2099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14470A (ja) * 2000-05-02 2001-11-13 Daito Denki Kogyo Kk ローラマッサージ機構とこの機構を内蔵したマッサージ装置
JP2002263155A (ja) * 2001-03-09 2002-09-17 Daito Denki Kogyo Kk マッサージ機
CN1654036A (zh) * 2005-03-09 2005-08-17 马学军 眼部按摩器
JP2010213777A (ja) * 2009-03-13 2010-09-30 Daito Denki Kogyo Kk 枕型マッサージ装置
CN103876910A (zh) * 2014-03-19 2014-06-25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摩颈枕
CN105748271A (zh) * 2016-04-15 2016-07-13 上海荣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式颈部按摩器
CN208942836U (zh) * 2018-03-05 2019-06-07 厦门凯浦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按摩器
CN111345988A (zh) * 2020-05-21 2020-06-30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颈椎枕
CN211356607U (zh) * 2019-08-06 2020-08-28 烟台贝儿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张紧结构及按摩仪
CN112043567A (zh) * 2020-08-21 2020-12-08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调节结构及按摩装置
JP2020195714A (ja) * 2019-06-05 2020-12-10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CN212308420U (zh) * 2020-08-21 2021-01-08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式按摩器
CN112891736A (zh) * 2021-01-19 2021-06-04 毛江远 一种按摩仪
CN113181019A (zh) * 2021-04-14 2021-07-30 尹钢 一种按摩件水平可调的按摩机械手
CN215021587U (zh) * 2021-02-26 2021-12-07 杭州网易再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仪
CN215132901U (zh) * 2021-08-02 2021-12-14 重庆康瑞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调节端部的按摩头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14470A (ja) * 2000-05-02 2001-11-13 Daito Denki Kogyo Kk ローラマッサージ機構とこの機構を内蔵したマッサージ装置
JP2002263155A (ja) * 2001-03-09 2002-09-17 Daito Denki Kogyo Kk マッサージ機
CN1654036A (zh) * 2005-03-09 2005-08-17 马学军 眼部按摩器
JP2010213777A (ja) * 2009-03-13 2010-09-30 Daito Denki Kogyo Kk 枕型マッサージ装置
CN103876910A (zh) * 2014-03-19 2014-06-25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摩颈枕
CN105748271A (zh) * 2016-04-15 2016-07-13 上海荣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式颈部按摩器
CN208942836U (zh) * 2018-03-05 2019-06-07 厦门凯浦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按摩器
JP2020195714A (ja) * 2019-06-05 2020-12-10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CN211356607U (zh) * 2019-08-06 2020-08-28 烟台贝儿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张紧结构及按摩仪
CN111345988A (zh) * 2020-05-21 2020-06-30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颈椎枕
CN112043567A (zh) * 2020-08-21 2020-12-08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调节结构及按摩装置
CN212308420U (zh) * 2020-08-21 2021-01-08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式按摩器
CN112891736A (zh) * 2021-01-19 2021-06-04 毛江远 一种按摩仪
CN215021587U (zh) * 2021-02-26 2021-12-07 杭州网易再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仪
CN113181019A (zh) * 2021-04-14 2021-07-30 尹钢 一种按摩件水平可调的按摩机械手
CN215132901U (zh) * 2021-08-02 2021-12-14 重庆康瑞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调节端部的按摩头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2099B (zh) 2024-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3369B (zh) 智慧型頸部按摩器
KR101513222B1 (ko) 헬멧식 마사지기 및 그 헬멧
JP6902883B2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
CN110339034A (zh) 一种颈部按摩器
CN217525739U (zh) 按摩设备
US8192379B2 (en) Single-motor massager
CN217525741U (zh) 按摩设备
CN217525742U (zh) 摆动件、按摩组件及按摩设备
CN114272099A (zh) 按摩设备
TW201406367A (zh) 按摩裝置
CN112043567A (zh) 位置调节结构及按摩装置
US20090299238A1 (en) Single-motor body massager
CN212439340U (zh) 位置调节结构及按摩装置
CN211326645U (zh) 一种颈部按摩器
CN112155985A (zh) 一种筋膜枪
CN114259392A (zh) 按摩设备
CN217525736U (zh) 按摩设备
CN114259391A (zh) 按摩设备
CN217525737U (zh) 按摩组件
KR102057496B1 (ko) 휴대용 안마기
JP5460401B2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
CN211132038U (zh) 一种具有揉捏功能的按摩头机构
CN219896327U (zh) 一种强弱可调的按摩机芯及按摩器
CN213219006U (zh) 一种筋膜枪
CN221061198U (zh) 一种按摩器及按摩机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