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25736U - 按摩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按摩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25736U
CN217525736U CN202123362355.XU CN202123362355U CN217525736U CN 217525736 U CN217525736 U CN 217525736U CN 202123362355 U CN202123362355 U CN 202123362355U CN 217525736 U CN217525736 U CN 217525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massage module
locking
knob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6235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海东
万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re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re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re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re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6235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25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25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257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摩设备,包括壳体、按摩机构、调节机构和操控单元,按摩机构包括第一按摩模块和第二按摩模块,调节机构分别与第一按摩模块和第二按摩模块连接,操控单元与壳体配合形成锁止状态或解锁状态,解锁状态下,操控单元能够驱动调节机构,以调节第一按摩模块和第二按摩模块之间的间距,锁止状态下,保持第一按摩模块和第二按摩模块之间的间距不变。对按摩间距调节时,将操控单元与壳体分离,以切换至解锁状态,操控单元通过调节机构对两个按摩模块之间距离进行调节,调节完毕后,操控单元与壳体配合,以切换至锁止状态。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通过操控单元与壳体的配合与否实现,简化了锁止结构以及使用便捷性。

Description

按摩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摩机构及按摩设备。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现在社会中,人们由于久坐等原因会出现肌肉僵硬等不适症状,为了消除或缓解不适症状,人们通常利用按摩设备对不适位置进行按摩。
以颈部按摩仪为例,颈部按摩仪包括机体和两个按摩头,两个按摩头间隔设置在机体上,在使用时,将机体套在用户的颈部,两个按摩头分别通过各自的驱动件进行驱动,以实现对用户颈部揉捏或敲击的动作。通过利用调节机构控制两个按摩头以实现对按摩间距的调节,从而满足用户的多种按摩需求。
调节机构对按摩间距调节完成后,调节机构进行锁止,但是,现有调节机构的锁止结构复杂且进行锁止操作的便捷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调节机构的锁止结构复杂以及锁止操作便捷性较差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按摩设备,所述按摩设备包括:
壳体;
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第一按摩模块和第二按摩模块;
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按摩模块和所述第二按摩模块连接;
操控单元,所述操控单元与所述壳体配合形成锁止状态或解锁状态,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操控单元能够驱动所述调节机构,以调节所述第一按摩模块和所述第二按摩模块之间的间距,所述锁止状态下,保持所述第一按摩模块和所述第二按摩模块之间的间距不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按摩设备,当需要对按摩间距进行调节时,将操控单元与壳体分离,以切换至解锁状态,通过操控单元对调节机构进行驱动,利用调节机构驱动第一按摩模块和第二按摩模块,使得第一按摩模块和第二按摩模块彼此靠近或者远离,当按摩间距调节完毕后,再将操控单元与壳体配合,以切换至锁止状态,此时无法驱动操控单元对调节机构进行驱动,以将第一按摩模块和第二按摩模块之间的位置进行保持。操控单元通过与壳体的配合与否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从而简化了锁止结构,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按摩设备,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第一调节单元,所述第一调节单元与所述第一按摩模块连接;
第二调节单元,所述第二调节单元与所述第二按摩模块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控单元包括:
旋钮,所述旋钮能够在所述解锁状态下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所述旋钮包括锁扣和致动部,所述致动部作用于所述锁扣以驱动所述锁扣移动,使所述锁扣与所述壳体分离以形成所述解锁状态;
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旋钮固定连接;
齿轮,所述齿轮套装在所述连接轴,所述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啮合传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钮还包括:
底盖,所述底盖设置有通孔;
面盖,所述面盖与所述底盖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锁扣设于所述安装空间,所述锁扣能够相对于所述底盖滑动,所述锁扣的锁止部经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安装空间的外侧,所述锁止部用于与所述壳体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止部为形成在所述锁扣端部的齿条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钮还包括: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锁扣相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盖相抵接,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压缩;所述致动部脱离所述锁扣,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回复力能够使所述锁止部与所述壳体配合以形成所述锁止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钮还包括扳手,所述扳手包括手持部和转轴部,所述致动部设置于所述转轴部,所述转轴部和所述致动部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所述转轴部转动连接于所述面盖,所述手持部位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外部,所述扳手设置成通过相对所述面盖转动以驱动所述锁扣相对所述底盖滑动,以使所述锁止部与所述壳体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过孔,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过孔,沿所述过孔的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凹陷结构,所述旋钮还包括卡持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底盖设有两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卡持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面盖相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持件相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回复力能够驱使所述卡持件的至少部分本体凸出于所述容纳腔且与任一所述凹陷结构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持件为球状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有凹槽,所述过孔和所述多个凹陷结构均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面上,所述旋钮收容在所述凹槽内。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颈部按摩仪的结构剖视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颈部按摩仪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颈部按摩仪的部分结构的分解机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所示的操控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所示的操控单元中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所示的操控单元中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所示的操控单元中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所示的操控单元剖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为颈部按摩仪;
10为驱动机构;
11为第一驱动件,12为变速箱;
20为按摩机构;
21为第一按摩模块,22为第二按摩模块;
30为调节机构;
31为伸缩轴,311为第一从动轴,312为主动轴,313为第二从动轴;
32为第一调节单元;
33为第二调节单元;
40为操控单元;
41为旋钮,411为面盖,412为底盖,4121为通孔,4122为容纳腔,4123为收容腔,42为扳手,421为致动部,422为转轴部,423为手持部,43为锁扣,431为连接部,432为受控部,433为锁止部,44为第一弹性件,45为齿轮,46为连接轴,47为卡持件,48为第二弹性件;
50为壳体;
51为过孔,52为齿形结构,53为凹坑,54为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本实用新型中,该按摩设备可以为眼部按摩仪、颈部按摩仪或腰部按摩仪等,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以按摩设备为颈部按摩仪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至8图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颈部按摩仪100,该按摩设备包括壳体50、按摩机构20、调节机构30和操控单元40,按摩机构20包括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调节机构30分别与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连接,操控单元40与壳体50配合形成锁止状态或解锁状态,解锁状态下,操控单元40能够驱动调节机构30,以调节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的间距,锁止状态下,保持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的间距不变。
具体地,当需要对按摩间距进行调节时,将操控单元40与壳体50分离,以切换至解锁状态,通过操控单元40对调节机构30进行驱动,利用调节机构30驱动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使得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彼此靠近或者远离,当按摩间距调节完毕后,再将操控单元40与壳体50配合,以切换至锁止状态,此时无法驱动操控单元40对调节机构30进行驱动,以将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的位置进行保持。操控单元40通过与壳体50的配合与否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从而简化了锁止结构,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需要理解的是,当操控单元40处于解锁状态下,外力能够对操控单元40进行驱动,使得操控单元40进行动作对调节机构30进行驱动,并通过调节机构30的动作来驱动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进行相向或相离运动,从而实现了对按摩间距的调节;当调节机构30处于锁止状态下,外力无法对操控单元40进行驱动,并通过调节机构30对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的位置进行保持,即使操控单元40受到外力的干扰也不会出现按摩间距发生变化的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壳体50可以为设置颈部按摩仪100外侧且用于包裹颈部按摩仪100的壳本体,也可以是设置在壳本体上的结构部件,该结构部件例如可以为挂装件(用于将颈部按摩仪100挂装的部件),也可以为支撑件(颈部按摩仪100放置在桌面上时对颈部按摩仪100进行支撑的部件),也可以为设置在壳本体上的其它部件。
进一步理解的是,如图1至3图所示,调节机构30包括第一调节单元32和第二调节单元33,第一调节单元32与第一按摩模块21连接,第二调节单元33与第二按摩模块22连接。具体地,操控单元40通过第一调节单元32与第一按模块连接,操控单元40通过第二调节单元33与第二按摩模块22连接,当需要对第一按摩模块21与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的按摩间距进行调节时,控制操控单元40与壳体50分离以切换至解锁状态,并对操控单元40进行驱动,操控单元40分别对第一调节单元32和第二调节单元33进行驱动,使得第一调节单元32和第二调节单元33动作,第一调节单元32驱动第一按摩模块21进行移动,同时第二调节单元33驱动第二按摩模块22移动,以实现两个按摩模块之间距离的调节。当按摩间距调整完成后,将操控单元40与壳体50再次配合以切换至锁止状态,从而实现了两个按摩模块之间距离的保持。
需要指出的是,如图1至3图所示,该颈部按摩仪100还包括驱动机构10,该驱动机构10包括第一驱动件11和变速箱12,调节机构30还包括伸缩轴31,该伸缩轴31包括主动轴312和第一从动轴311和第二从动轴313,主动轴312通过变速箱12与第一驱动件11传动连接,第一从动轴311套接在主动轴312的一端上,并且第一从动轴311在主动轴312的周向上随主动轴312同步转动,第一从动轴311在主动轴312的轴向上可相对主动轴312滑动,第一按摩模块21安装在第一从动轴311上,第二从动轴313套接在主动轴312的另一端上,并且第二从动轴313在主动轴312的周向上随主动轴312同步转动,第二从动轴313在主动轴312的轴向上可相对主动轴312滑动,第二按摩模块22安装在第二从动轴313上。
第一调节单元32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从动轴311上,第一调节单元32的第二端与操控单元40传动连接,第二调节单元33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从动轴313上,第二调节单元33的第二端与操控单元40传动连接。当需要对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时,操控单元40分别驱动对第一调节单元32和第二调节单元33,使得第一调节单元32驱动第一从动轴311带动第一按摩模块21沿主动轴312的轴向移动,以及第二调节单元33驱动第二从动轴313带动第二按摩模块22沿主动轴312的轴向移动,以实现两个按摩模块之间距离的调节。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4所示,操控单元40包括旋钮41、连接轴46和齿轮45,旋钮41能够在解锁状态下相对于壳体50转动,旋钮41包括锁扣43和致动部421,致动部421作用于锁扣43以驱动锁扣43移动,使锁扣43与壳体50分离以形成解锁状态,连接轴46与旋钮41固定连接,齿轮45套装在连接轴46上,齿轮45分别与第一调节单元32和第二调节单元33啮合传动。具体地,当需要对第一按摩模块21与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的按摩间距进行调节时,控制操控单元40与壳体50分离,使得操控单元40切换至解锁状态,驱动旋钮41旋转,旋钮41转动的过程通过连接轴46驱动齿轮45转动,旋转的齿轮45通过啮合分别对第一调节单元32和第二调节单元33进行驱动,第一调节单元32驱动第一按摩模块21进行移动,同时第二调节单元33驱动第二按摩模块22移动,以实现两个按摩模块之间距离的调节。当按摩间距调整完成后,停止转动旋钮41的动作,再将操控单元40再次与壳体50配合,以将操控单元40切换至锁止状态,从而将两个按摩模块之间的距离进行保持。
进一步地,如图4至8图所示,旋钮41还包括底盖412和面盖411,底盖412设置有通孔4121,面盖411与底盖412形成有安装空间,锁扣43设于安装空间,锁扣43能够相对于底盖412滑动,锁扣43的锁止部433经通孔4121延伸至安装空间的外侧,锁止部433用于与壳体50配合。具体地,连接轴46安装在底盖412的底部,面盖411安装在底盖412的顶部,并且面盖411与底盖412之间形成安装空间,该安装空间经通孔4121与外界连通,锁扣43设置在底盖412上且位于安装空间内且锁扣43上的锁止部433经通孔4121延伸至安装空间的外侧,锁扣43能够相对底盖412移动。当无需对按摩间距进行调节时,锁扣43的锁止部433与壳体50彼此配合,以将旋钮41的当前位置进行保持(旋钮41无法转动,此时操控单元40处于锁止状态),当需要对按摩间距进行调节时,对致动部421进行驱动,利用致动部421驱动锁扣43相对底盖412移动,使得锁止部433与壳体50分离,此时旋钮41可相对壳体50旋转,并通过操控旋钮41转动实现对按摩间距的调节,当对按摩间距进行调节完毕时,解除致动部421对锁扣43的驱动,锁扣43相对底盖412移动进行复位,使得锁止部433再次与壳体50配合,此时旋钮41相对壳体50固定(无法进行旋转动作),从而实现了两个按摩模块之间距离的保持。
需要理解的是,利用锁扣43的移动控制锁止部433是否与壳体50配合,以实现对操控单元40当前状态的切换,整体结构紧凑且简单,有效降低了加工制造的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面盖411与底盖412之间的配合方式可以螺钉连接、卡接等,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两者通过卡扣连接,从而便于装配,提高了组装的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锁止部433形成在锁扣43的端部且为齿条结构。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3所示,壳体50上设有齿形结构52,当操控单元40处于锁止状态时,齿条结构与齿形结构52相啮合,利用两者的啮合,使得旋钮41的周向上被限位,从而使得操控单元40处于锁止状态,当操控单元40处于解锁状态时,致动部421驱动锁扣43相对底盖412移动,使得齿条结构与齿形结构52分离,使得旋钮41的周向上的限位被解除(旋钮41可进行旋转),从而使得操控单元40处于解锁状态。利用齿条结构与齿形结构52配合的方式,能够保证两者配合的稳定性,防止因外力导致锁止失效的情况发生。
需要理解的是,齿形结构52环绕旋钮41的周向设置,以满足旋钮41轴向旋转到任一位置后齿条结构配合的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旋钮41还包括第一弹性件44,第一弹性件44的一端与锁扣43相抵接,第一弹性件44的另一端与底盖412相抵接,解锁状态下,第一弹性件44被压缩;致动部421脱离锁扣43,第一弹性件44的回复力能够使锁止部433与壳体50配合以形成锁止状态。在本实用新型中,颈部按摩仪100在通常状态下,操控单元40处于锁止状态,当需要对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时,需要将操控单元40自锁止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当对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的距离调节完毕后,需要将操控单元40再次切换至锁止状态。具体地,当操控单元40处于锁止状态时,锁扣43的锁止部433与壳体50保持配合状态,当需要对第一按摩模块21和第二按摩模块22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时,利用致动部421对锁扣43进行驱动,锁扣43克服第一弹性件44的回弹力相对底盖412移动,使得锁止部433与壳体50分离,使得操控单元40切换至解锁状态,在解锁状态下,通过旋转旋钮41并利用连接轴46以及齿轮45对第一调节单元32和第二调节单元33进行驱动,通过第一调节单元32驱动第一按摩模块21以及通过第二调节单元33驱动第二按摩模块22,以实现两个调节单元之间距离的调节。当对第一调节单元32和第二调节单元33之间的距离调节完毕后,解除致动部421对锁扣43的驱动,锁扣43在第一弹性件44的回弹力的驱动下相对底盖412移动,使得锁扣43的锁止部433再次与壳体50配合,实现操控单元40自动切换至锁止状态。利用第一弹性件44实现了操控单元40自动切换至锁止状态,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指出的是,在底盖412上设有收容腔4123,并且底盖412与收容腔4123连通的位置设有滑槽,锁扣43的连接部431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滑槽内,并且部分连接部431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收容槽内,利用收容槽与连接部431的配合,实现对锁扣43移动方向的控制,从而保证了锁扣43解锁或锁止的精度。另外,锁扣43上的相对两侧设有两个连接部431,收容腔4123的数量和滑槽的数量及位置与连接部431相对应,设置多个连接部431能够提高锁扣43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使得锁扣43移动的方向性得到了进一步地保证。
此外,第一弹性件44为第一弹簧或第一弹性片等,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44为第一弹簧,并且第一弹簧套装在连接部431上,第一弹簧的一端与锁扣43相抵靠,另一端与收容槽的槽口相抵靠,第一弹簧的结构简单,弹性复位性能较佳,使得锁扣43的锁止效果能够得到有效地保证。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7所示,旋钮41还包括扳手42,扳手42包括手持部423和转轴部422,致动部421设置于转轴部422,转轴部422和致动部421位于安装空间内且转轴部422转动连接于面盖411,手持部423位于安装空间的外部,扳手42设置成通过相对面盖411转动以驱动锁扣43相对底盖412滑动,以使锁止部433与壳体50分离。在本实用新型中,锁扣43设有受控部432,扳手42通过转轴部422可转动地安装在面盖411上,扳手42的手持部423位于安装空间的外侧,通过操控手持部423来驱动扳手42相对面盖411的转动,并通过扳手42的转动来带动致动部421,利用致动部421的转动来驱动锁扣43的受控部432或与受控部432分离,以实现操控单元40状态的切换。当扳手42的手持部423相对面盖411水平设置时(扳手42能够保持当前状态),操控单元40处于锁止状态,当扳手42的手持部423相对面盖411垂直设置时(扳手42能够保持当前状态),操控单元40处于解锁状态。
具体地,当需要对操控单元40进行解锁时,外力驱动扳手42的手持部423向面盖411的垂直方向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位于扳手42上的致动部421对锁扣43上的受控部432进行驱动,使得锁扣43相对底盖412移动,锁扣43的卡持部与壳体50分离,第一弹性件44发生弹性形变,当扳手42的手持部423转动至与面盖411垂直的状态时,扳手42对锁扣43的当前位置进行保持,此时可通过旋转旋钮41实现按摩距离的调节,待按摩距离调节完毕后,驱动扳手42的手持部423向面盖411的水平方向转动,扳手42的致动部421与锁扣43的受控部432分离,第一弹性件44的回弹力驱动锁扣43反向移动,使得卡持部与壳体50再次配合,以实现操控单元40的锁止。扳手42的结构简单,且通过转动扳手42实现了操控单元40状态的快速切换,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如图1、图3、图4和图8所示,壳体50上设置有过孔51,连接轴46穿设于过孔51,沿过孔51的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凹坑53,旋钮41还包括卡持件47和第二弹性件48,底盖412设有两端开口的容纳腔4122,卡持件47和第二弹性件48分别设置在容纳腔4122内,第二弹性件48的一端与面盖411相抵接,第二弹性件48的另一端与卡持件47相抵接,第二弹性件48的回复力能够驱使卡持件47的至少部分本体凸出于容纳腔4122且与任一凹坑53配合。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多个凹坑53环绕过孔51的周向等间隔设置,在第二弹性件48的作用下,卡持件47卡入到其中的一个凹坑53内。当对按摩间距进行调节时,将操控单元40的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驱动旋钮41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卡持件47在多个凹坑53之间进行切换,按摩间距调节到位后,第二弹性件48驱使卡持件47卡入当前位于的凹坑53。通过设置凹坑53、卡持件47以及第二弹性件48,进一步提高了操控单元40处于锁止状态时的强度,以保证对按摩间距保持的稳定性,另外,在旋钮41转动的过程中,卡持件47需要不断克服第二弹性件48的弹力在多个凹坑53之间切换,卡持件47在切换的过程中为用户提供了挡位感,使得用户调节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反馈,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指出的是,卡持件47为球状件或柱状件(可以为金属件或非金属件),第二弹性件48为第二弹簧或第二弹性片,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卡持件47为球状件,第二弹性件48为第二弹簧,并且凹坑53的内表面为球面结构,从而保证卡持件47顺利卡入或脱离凹坑53,以避免出现卡滞的情况。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壳体50上设有凹槽54,过孔51和多个凹坑53均设置在凹槽54的底面上,旋钮41收容在凹槽54内。具体地,在无需对按摩间距进行调节时,旋钮41的结构均设于凹槽54内且与凹槽54的槽口平齐,当需要对按摩距离进行调节时,转动扳手42,使得扳手42凸出于凹槽54的槽口,并通过操控扳手42在旋钮41的轴向上转动,以驱动整个旋钮41转动,从而实现对按摩间距的调节,待调节完毕后,扳手42复位,再次隐藏在凹槽54内。通过设置凹槽54,能够有效避免结构凸出,从而提高了按摩设备外观结构一致性,使得按摩设备更加美观。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按摩设备可以为颈部按摩仪、眼部按摩仪、腰部按摩仪以及肩部按摩仪等。本实用新型所示附图中以颈部按摩仪为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示出,该颈部按摩仪的其它部分的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本实用新型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设备包括:
壳体;
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第一按摩模块和第二按摩模块;
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按摩模块和所述第二按摩模块连接;
操控单元,所述操控单元与所述壳体配合形成锁止状态或解锁状态,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操控单元能够驱动所述调节机构,以调节所述第一按摩模块和所述第二按摩模块之间的间距,所述锁止状态下,保持所述第一按摩模块和所述第二按摩模块之间的间距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第一调节单元,所述第一调节单元与所述第一按摩模块连接;
第二调节单元,所述第二调节单元与所述第二按摩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单元包括:
旋钮,所述旋钮能够在所述解锁状态下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所述旋钮包括锁扣和致动部,所述致动部作用于所述锁扣以驱动所述锁扣移动,使所述锁扣与所述壳体分离以形成所述解锁状态;
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旋钮固定连接;
齿轮,所述齿轮套装在所述连接轴,所述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啮合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还包括:
底盖,所述底盖设置有通孔;
面盖,所述面盖与所述底盖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锁扣设于所述安装空间,所述锁扣能够相对于所述底盖滑动,所述锁扣的锁止部经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安装空间的外侧,所述锁止部用于与所述壳体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部为形成在所述锁扣端部的齿条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还包括: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锁扣相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盖相抵接,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压缩;所述致动部脱离所述锁扣,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回复力能够使所述锁止部与所述壳体配合以形成所述锁止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还包括扳手,所述扳手包括手持部和转轴部,所述致动部设置于所述转轴部,所述转轴部和所述致动部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所述转轴部转动连接于所述面盖,所述手持部位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外部,所述扳手设置成通过相对所述面盖转动以驱动所述锁扣相对所述底盖滑动,以使所述锁止部与所述壳体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过孔,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过孔,沿所述过孔的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凹陷结构,所述旋钮还包括卡持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底盖设有两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卡持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面盖相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持件相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回复力能够驱使所述卡持件的至少部分本体凸出于所述容纳腔且与任一所述凹陷结构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件为球状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凹槽,所述过孔和所述多个凹陷结构均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面上,所述旋钮收容在所述凹槽内。
CN202123362355.XU 2021-12-28 2021-12-28 按摩设备 Active CN217525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62355.XU CN217525736U (zh) 2021-12-28 2021-12-28 按摩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62355.XU CN217525736U (zh) 2021-12-28 2021-12-28 按摩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25736U true CN217525736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25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62355.XU Active CN217525736U (zh) 2021-12-28 2021-12-28 按摩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257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60949B2 (en) Safety switch actuator
JP2007041003A (ja) 時計
CN217525736U (zh) 按摩设备
CN116449575A (zh) 头戴式设备
CN108729763B (zh) 一种指纹锁
JP3236776U (ja) デュアルパスワードキーシリンダー及びデュアルパスワードダイヤル錠
CN207833119U (zh) 调节锁紧机构及设有该机构的头戴显示设备
CN114272099B (zh) 按摩设备
US11059161B2 (en) Joint fixing structure of hand-held power tool
CN112043567A (zh) 位置调节结构及按摩装置
CN221672545U (zh) 按摩设备
CN209448780U (zh) 儿童手机防近视矫正器
CN115421365A (zh) 一种具有可拆装式圈口的表壳以及手表
KR200229948Y1 (ko) 원버튼식 샤워헤드의 높낮이 조절장치
CN114302273A (zh) 头戴式耳机
CN108798239B (zh) 一种电子锁芯装置
CN117815050A (zh) 按摩设备
JP2605677B2 (ja) 電動歯ブラシ
CN221099118U (zh) 调节定位装置、储物瓶框及冰箱
CN111904828B (zh) 按摩头调节结构及按摩装置
CN208388230U (zh) 一种长度和角度可调的扶手结构
CN217525740U (zh) 按摩设备
CN214388155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9896326U (zh) 一种可收纳式按摩机芯及按摩器
CN218117493U (zh) 一种具有锁止功能的门配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