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2667A - 新型出芽短梗霉菌株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新型出芽短梗霉菌株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2667A
CN114262667A CN202111086400.5A CN202111086400A CN114262667A CN 114262667 A CN114262667 A CN 114262667A CN 202111086400 A CN202111086400 A CN 202111086400A CN 114262667 A CN114262667 A CN 1142626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n
skin
pullulan
composition
pre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64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圣熏
金夏永
丁海愍
黄承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H&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Household and Health C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Household and Health Care Ltd filed Critical LG Household and Health Care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262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26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14Fungi;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73Polysacchar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96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8/9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from microorganisms other than algae or fungi, e.g. protozoa or bacte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61Q19/02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for chemically bleaching or whitening the sk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1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saccharide radicals
    • C12P19/04Polysaccharides,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five saccharide radicals attached to each other by glycosidic bonds
    • C12P19/10Pullula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R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C12C - C12Q, RELATING TO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0Microorganisms ; Processes using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645Fungi ; Processes using fungi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Bird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Vir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osmet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OFY11‑1菌株;包含所述菌株或其发酵物的化妆材料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包含所述菌株或其发酵物的医药外品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包含从所述菌株或其发酵物中分离出的普鲁兰多糖的化妆材料组合物或医药外品组合物;以及从所述菌株或其发酵物中分离出的普鲁兰多糖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菌株具有不生产黑色色素的优异的功效,因此生产本发明的组合物和普鲁兰多糖时不需要额外的脱色/纯化过程,进而能够经济且有效地制造所述组合物或普鲁兰多糖。

Description

新型出芽短梗霉菌株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OFY11-1菌株;包含所述菌株或其发酵物的化妆材料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包含所述菌株或其发酵物的医药外品组合物及及其制造方法;包含从所述菌株或其发酵物中分离出的普鲁兰多糖的化妆材料组合物或医药外品组合物;以及从所述菌株或其发酵物中分离出的普鲁兰多糖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普鲁兰多糖(Pullulan)是一种由真菌产生的胞外分泌多糖,通常为由作为黑酵母的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菌株产生的物质,对使所述菌株发酵而生产的糖进行分离之后经过纯化过程而获得。众所周知,普鲁兰多糖易溶于水且粘度低但粘附力很强,并且基于水分保有力优异且增加乳化稳定性的特性,还用作用于提高产品的剂型和触感的化妆品添加剂。另外,也是一种可食用物质,因此还包含在诸如羊羹和豆腐的食品中。
除了这种普鲁兰多糖以外,所述菌株本身的提取物和发酵物还开发作化妆材料组合物,已知所述菌株的植物发酵物根据其种类具有抗氧化效果和皮肤保湿等皮肤改善效果(韩国授权专利10-2107193号)。
然而,所述菌株产生黑色素,因此菌株的培养液经过黄色而最终呈黑色,由此,在生产包含菌株的提取物、发酵物或普鲁兰多糖的产品时,必须包括纯化/脱色过程,从而存在产品生产工序变得复杂且效率性和经济性不足的缺点。
在此背景下,本发明人们为了开发出一种改善皮肤状态的效果优异的同时在生产产品时无需额外的纯化/脱色工序的菌株而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或发掘)一种源自石斛属植物的新型出芽短梗霉菌株,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OFY11-1菌株。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所述菌株或其发酵物的化妆材料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所述菌株或其发酵物的医药外品组合物及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包含从所述菌株或其发酵物中分离出的普鲁兰多糖的化妆材料组合物或医药外品组合物。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所述菌株或其发酵物中分离出的普鲁兰多糖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菌株、其发酵物或从所述菌株或其发酵物分离出的普鲁兰多糖的皮肤改善用途。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以下,将对此进行具体说明。同时,本发明中公开的各个说明和实施方式也可以应用于各个其他说明和实施方式。即,本发明中公开的各种要素的所有组合均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另外,不应视为本发明的范畴受限于以下所述的具体描述。
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以保藏号KCTC 14158BP保藏的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OFY11-1菌株。
在本发明中,术语“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类酵母真菌(yeast-like fungus),在皮肤和指甲中被分类为腐生菌(saprophyte),通常周知为产生普鲁兰多糖,周知为产生黑色素。本发明人们开发了一种属于出芽短梗霉的新型菌株,将其命名为出芽短梗霉OFY11-1,并以保藏号KCTC 14158BP对其进行了保藏。所述菌株可以从石斛(Dendrobium)属植物中分离而获得,但不限于此。
具体而言,其特征在于,所述OFY11-1菌株不生产黑色色素。
在本发明中,术语“石斛(Dendrobium)”可以混称为林兰,是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的兰科的多年生植物,是一种大部分长在树干或树枝上的着生兰。经南亚、东亚以及东南亚分布有多种,根通常缠绕在树木或岩石表面而生长,很少在土壤中扎根。其中,黄石斛(Dendrobium spp.)已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Admistration))指定为空气净化植物。在本发明中,只要所述石斛属植物源自石斛属,其种类就不受特别限制,但是出于本发明的目的,其可以是黄石斛。
在本发明中,从石斛属植物中分离出所述菌株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本技术领域或类似领域通常使用的方法来分离出与所述保藏菌株具有相同特性的菌株。
在本发明中,术语“黑色色素”是指,呈黑色的色素,可以是黑色素,但不限于此。出芽短梗霉通常生产黑色色素,使得菌株的培养液和发酵物呈黑色,而出芽短梗霉OFY11-1菌株不生产黑色色素,因此培养液和发酵物相比黑色呈接近透明的颜色,具体而言,表现为透明的溶液(淡黄色),从而在制造包含所述菌株或其发酵物的产品时,能够提高生产率而无需进行纯化/脱色工序。
作为一具体例,所述出芽短梗霉OFY11-1菌株可以是生产普鲁兰多糖(Pullulan)的菌株,但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中,术语“普鲁兰多糖(Pullulan)”是由麦芽三糖(maltotriose)单位连接的多糖,葡萄糖单位以α-1,4键连接而生产麦芽三糖,麦芽三糖单位以α-1,6键连接而生产普鲁兰多糖。普鲁兰多糖是一种由真菌产生的胞外分泌多糖,制造普鲁兰多糖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出于本发明的目的,可以由作为黑酵母的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pullulans)OFY11-1菌株生产,对使菌株发酵而生产的糖进行分离之后经过纯化过程而获得。众所周知,普鲁兰多糖的特性是与其他多糖相比易溶于水且粘度低但具有很强的粘附力,由于水分保有力优异且增加乳化稳定性,因此还用作用于提高产品的剂型和触感的添加剂。可以以食用的方式使用,因此还用于诸如羊羹和豆腐的食品,在化妆材料组合物中,用作形成皮膜而起到轻轻包裹表面的原料,也用作将呈粉末状的化妆品原料结合并压缩成片剂或饼状的过程或在压缩之后提供粘附性的用途。凭借这些特性,不仅在化妆品中,而且在食品、制药、印刷产业等很多领域中都能应用。本发明的出芽短梗霉OFY11-1菌株也可以生产普鲁兰多糖,并且在普鲁兰多糖的生产过程中不生产黑色色素,从而在普鲁兰多糖的生产时无需额外的脱色/纯化工序,进而能够提高经济性和效率性。
作为一具体例,所述出芽短梗霉OFY11-1菌株可以具有选自由增加皮肤有益菌、抑制皮肤有害菌、镇定皮肤、改善皮肤炎症、美白皮肤、再生皮肤以及治愈伤口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特征,但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中,术语“皮肤有益菌”是指,在皮肤的常驻菌中,诸如缓解炎症、抑制有害菌繁殖的有助于皮肤的菌株。例如,所述有益菌可以是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沃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warneri)、缓症链球菌(Streptococcusmitis)、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约翰逊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ohnsonii)等,具体而言,可以是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但不限于此。更具体而言,所述有益菌可以是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但不限于此。所述表皮葡萄球菌诱导皮肤表皮细胞的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AMP)表达,增强皮肤再生效果,从而增强皮肤防御能力;在处理作为由表皮葡萄球菌分泌的成分的PSM(酚可溶性调控蛋白(Phenol soluble modulin))时,通过有害菌的细胞膜破坏(死灭)以及抑制生长来促进皮肤再生;通过作为表皮葡萄球菌分泌的成分的丁酸(Butyric acid)来抑制由紫外线诱导的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皮肤镇定效果;将活菌涂抹到皮肤时,表现出增加皮肤含水量和抑制水分损失的效果;将活菌涂抹到皮肤时,使皮肤pH呈弱酸性化,从而能够改善pH环境,因此,具有作为所述有益菌的表皮葡萄球菌的增加效果的物质具有有益于皮肤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术语“增加皮肤有益菌”是指,促进或改善上述的有益菌的生长。出于本发明的目的,所述有益菌的增加可以是表皮葡萄球菌的增加,但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确认到所述出芽短梗霉OFY11-1菌株或其发酵物增加表皮葡萄球菌,从而确认到所述出芽短梗霉OFY11-1菌株或其发酵物具有增加皮肤有益菌的效果(实施例4)。
在本发明中,术语“皮肤有害菌”是指,诸如炎症、痤疮的对皮肤造成有害影响的菌。所述“有害菌”可以是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极小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minutissimum)等,但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中,术语“抑制有害菌”是指,上述的有害菌的凋亡或减少生长。出于本发明的目的,对所述有害菌的抑制可以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但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确认到所述出芽短梗霉OFY11-1菌株或其发酵物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从而确认到所述出芽短梗霉OFY11-1菌株或其发酵物具有抑制皮肤有害菌的效果(实施例4)。
在本发明中,术语“镇定”是指,缓解和消退红斑或受刺激的皮肤部位等。例如,所述镇定皮肤可以是减少经皮水分损失或缓解皮肤泛红,但不限于这些。
在本发明中,术语“炎症”是生物体组织对于某种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是指并发组织变形、循环障碍和渗出、组织增生这三种的复杂的病变。更具体而言,炎症是先天性免疫的一部分,与其他动物一样,人类的先天性免疫识别特异性地存在于病原体的细胞表面的图案。吞噬细胞将具有这种表面的细胞识别为非自我并攻击病原体。在病原菌突破身体的物理屏障进入的情况下,产生炎症反应,可以说是一种对侵入伤口部位的微生物制造出敌对环境的非特异性的防御作用。当出现伤口或外部感染体侵入体内时,在炎症反应中负责初始阶段的免疫反应的白血球接近并表达细胞因子。因此,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量成为炎症反应活化的指标。
在本发明中,术语“改善皮肤炎症”是指,抑制或缓解在皮肤中发病的炎症。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确认到所述出芽短梗霉OFY11-1菌株或其发酵物具有抑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生成的效果,该一氧化氮为代表性的泛红诱导物质且为炎症物质,从而确认到所述出芽短梗霉OFY11-1菌株或其发酵物具有镇定皮肤和改善炎症的效果(实施例5)。
在本发明中,术语“美白皮肤”是指,不仅通过阻碍黑色素色素的合成来使肤色变白,而且改善由紫外线、激素或遗传引起的斑点或雀斑等皮肤过度色素沉着。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确认到所述出芽短梗霉OFY11-1菌株或其发酵物与公布菌株相比阻碍黑色素的合成,从而确认到具有美白皮肤的效果(实施例6)。
在本发明中,术语“再生皮肤”是指,皮肤组织针对皮肤外因和内因造成的损伤的恢复过程。所述外因造成的损伤可以举出紫外线、外部污染物质、创伤、外伤等,所述内因造成的损伤可以举出压力等。
在本发明中,术语“伤口”的含义泛指生物体受到损伤,是指生物体受到损伤的状态。
所述“治愈伤口”是指,生物体的损伤得到恢复,伤口治愈的过程可以分为急性期、修复期以及瘢痕化状态。急性期也称为渗出期,是发生一系列反应以在组织破坏或混合有异物的损伤部位中清除这些的步骤,此时,可能伴随有炎症反应和凝血反应。修复期也称为增殖期,是血管新生且受损伤的部位得到恢复的步骤,在此期间,可以进行活跃的细胞增殖或作为一种结缔组织的肉芽组织内的细胞之间的物质的胶原蛋白或蛋白聚糖的活跃合成,从而使表皮细胞获得活动性,并通过分裂增殖来再生表皮组织。瘢痕化步骤是随着减慢细胞的增殖速度并使胶原纤维交联来增加损伤部位的物理强度的步骤,最终,可能以血管系统也萎缩且与周围的正常组织不同的组织占据损伤部位的方式进行。伤口可以通过重复如上所述的步骤来治愈,但是只要生物体的损伤得到恢复则所述愈合伤口不限于过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确认到所述菌株或其发酵物与公布菌株相比更能活化皮肤细胞,从而确认到所述菌株或其发酵物具有再生皮肤或治愈伤口的效果(实施例7)。
作为一具体例,所述菌株可以源自石斛属植物,但是保藏菌株只要具有与出芽短梗霉OFY11-1相同的特性,则不限于此。所述石斛如上所述。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提供一种包含所述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OFY11-1菌株或其发酵物的化妆材料组合物。所述菌株如上所述。
在本发明中,术语“发酵”是指,微生物利用自身所具有的酶来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非腐败反应的过程。发酵反应和腐败反应通过相似的过程进行,如果分解结果产生有用的物质,则称为发酵,而如果产生恶臭或产生有害的物质,则称为腐败。
在本发明中,从所述菌株获得发酵物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本技术领域或类似领域中通常使用的方法来获得。
在本发明中,获得所述发酵物的方法可以是,通过对作为菌株的能量源的糖处理上述分离出的菌株而发酵来获得,但所述发酵工序的温度、发酵时间等没有特别限制,发酵前体物质、发酵条件可以根据要从发酵物获得的物质的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地选择。
在本发明中,所述发酵工序可以优选在20℃至35℃的温度进行,更优选在25℃至30℃的温度进行,更加优选在约28℃左右的温度进行,可以优选发酵1天至10天,更优选发酵4天至8天,更加优选发酵约6天左右的时间。
在本发明中,从所述菌株获得的发酵物不仅包括所发酵的物质本身,而且包括菌株和培养物共存的菌株的培养基、从所述培养基中过滤菌株而得到的发酵物、从所述培养基中对菌株进行灭菌处理并将其过滤而得到的发酵物、对所述发酵物或包含所述发酵物的培养基进行提取而得到的提取物、稀释所述发酵物或其提取物的稀释液、干燥所述发酵物或其提取物的干燥物、捕捉并破碎所述菌株的菌体而得到的溶解物等的包含由所述菌株产生的发酵物的所有种类的物质。
在本发明中,所述菌株或其发酵物的组成不受限制,但是出于本发明的目的,可以包括普鲁兰多糖。所述普鲁兰多糖如上所述。
作为一具体例,所述化妆材料组合物是皮肤状态改善用化妆材料组合物,是所述皮肤状态改善为选自由增加皮肤有益菌、抑制皮肤有害菌、镇定皮肤、改善皮肤炎症、美白皮肤、再生皮肤以及治愈伤口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妆材料组合物,但不限于此。确认到包含所述菌株或其发酵物的组合物具有增加皮肤有益菌、抑制皮肤有害菌、镇定皮肤、改善皮肤炎症、美白皮肤、再生皮肤以及治愈伤口的效果,从而可以用作用于增加皮肤有益菌、抑制皮肤有害菌、镇定皮肤、改善皮肤炎症、美白皮肤、再生皮肤以及治愈伤口的组合物(实施例4至8)。另外,还确认到包含所述菌株或其发酵物的组合物的稳定性,从而能够用作化妆材料或医药外品组合物等(实施例9)。
在本发明的化妆材料组合物中,以所述化妆材料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OFY11-1菌株或其发酵物可以优选包含0.001至90%,更优选包含0.01-30%,更加优选包含0.05-10%。
本发明的所述化妆材料组合物可以是选自由溶液剂、外用软膏剂、乳膏剂、泡沫剂、营养化妆水、柔软化妆水、香水、面膜、柔软水、乳剂、底霜、精华液、皂剂、液体清洁材料、入浴剂、防晒霜、防晒油、混悬剂、乳浊剂、糊剂、凝胶剂、护肤液(lotion)、粉剂、皂剂、含表面活性剂的洁面乳、油剂、粉末型粉底、乳浊液型粉底、蜡型粉底、贴剂以及喷雾剂构成的组中的剂型,但不限于此。
本发明的所述化妆材料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包含一种以上的配合在一般皮肤化妆材料中的化妆品学上允许的载体,例如,可以适当地配合油分、水、表面活性剂、保湿剂、低级醇、增稠剂、螯合剂、色素、防腐剂、香料等作为通常的成分,但不限于此。
本发明的化妆材料组合物中包含的化妆品学上允许的载体因所述化妆材料组合物的剂型的不同而不同。
在本发明的化妆材料剂型为软膏剂、糊剂、乳膏剂或凝胶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动物油、植物油、蜡、石蜡、淀粉、黄蓍胶、纤维素衍生物、聚乙二醇、硅树脂、膨润土、二氧化硅、滑石粉、氧化锌等作为载体成分,但不限于此。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在本发明的剂型为溶液剂或乳浊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溶剂、增溶剂或乳化剂等作为载体成分,例如,可以使用水、乙醇、异丙醇、碳酸乙酯、乙酸乙酯、苯甲醇、苯甲酸苯甲酯、丙二醇、1,3-丁二醇油等,尤其,可以使用棉籽油、花生油、玉米胚芽油、橄榄油、蓖麻油和芝麻油、甘油脂肪酸酯、聚乙二醇或失水山梨醇的脂肪酸酯,但不限于此。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使用两种以上。
在本发明的剂型为混悬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诸如水、乙醇或丙二醇的液体稀释剂;诸如乙氧基化异硬脂醇、聚氧乙烯山梨醇酯以及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酯的混悬剂;微晶纤维素、偏氢氧化铝、膨润土、琼脂或黄蓍胶等作为载体成分,但不限于此。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在本发明的剂型为皂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脂肪酸的碱金属盐、脂肪酸半酯盐、脂肪酸蛋白水解物、羟乙磺酸盐、羊毛脂衍生物、脂肪醇、植物油、甘油、糖等作为载体成分,但不限于此。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在本发明的剂型为粉剂或喷雾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乳糖、滑石粉、二氧化硅、氢氧化铝、硅酸钙、聚酰胺粉末或它们的混合物作为载体成分,尤其,在喷雾剂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包含诸如氯氟烃、丙烷/丁烷或二甲醚的推进剂。
另一方面,本发明中记载的所有成分优选在不超过韩国《化妆品安全标准等相关规定》和中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最大使用值的范围内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
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提供一种包含所述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OFY11-1菌株或其发酵物的医药外品组合物。具体而言,所述医药外品组合物为皮肤状态改善用医药外品组合物,是所述皮肤状态改善为选自由增加皮肤有益菌、抑制皮肤有害菌、镇定皮肤、改善皮肤炎症、美白皮肤、再生皮肤以及治愈伤口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医药外品组合物,但不限于此。
所述菌株、其发酵物、改善皮肤状态、增加皮肤有益菌、抑制皮肤有害菌、镇定皮肤、改善皮肤炎症、美白皮肤、再生皮肤以及治愈伤口如上所述。
在本发明中,术语“医药外品”可以是选自由身体清洁剂、消毒清洁剂、清洁剂、厨房用清洁剂、清扫用清洁剂、牙膏、漱口剂、湿巾、洗剂、皂剂、洗手液、头发清洁剂、头发柔顺剂、加湿器填充剂、口罩、软膏剂以及过滤器填充剂构成的组中的医药外品,但不限于此。
除了上述成分以外,本发明的医药外品组合物还可以根据需要包含药学上允许的载体、赋形剂或稀释剂。所述药学上允许的载体、赋形剂或稀释剂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就不受限制,例如,可以包括填充剂、增量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表面活性剂、润滑剂、增甜剂、芳香剂、保存剂等。
作为本发明的药学上允许的载体、赋形剂或稀释剂的代表性示例,可以举出乳糖、葡萄糖、蔗糖、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麦芽糖醇、淀粉、明胶、甘油、阿拉伯胶、海藻酸盐、磷酸钙、碳酸钙、硅酸钙、维生素、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水、甲基羟基苯甲酸酯、丙基羟基苯甲酸酯、滑石粉、硬脂酸镁、矿物油、丙二醇、聚乙二醇、植物油、可注射的酯、WITEPSOL、聚乙二醇(Macrogol)、吐温61、可可豆脂、月桂酸酯等。
在将本发明的菌株或其发酵物用作医药外品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包含一种以上的表现出相同或类似功能的有效成分。例如,可以包含公知的增加皮肤有益菌、抑制皮肤有害菌、镇定皮肤、改善皮肤炎症、美白皮肤、再生皮肤、治愈伤口的成分。如果包含附加的改善皱纹、美白皮肤、改善皮肤问题、保湿皮肤的成分,则能够进一步增加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改善皱纹、美白皮肤、改善皮肤问题、保湿皮肤的效果。在附加上述成分时,可以考虑根据组合使用的皮肤安全性、剂型化的简易性以及有效成分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医药外品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包含选自由作为本领域公知的皮肤老化防止成分的视黄酸、转化生长因子(TGF)、源自动物胎盘的蛋白质、桦木酸以及小球藻提取物;作为本领域公知的抗炎成分的非甾体类氟芬那酸、布洛芬、苄达明、茚甲新、泼尼松龙、地塞米松、尿囊素、甘菊蓝(azulene)、氢化可的松;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和各种植物提取物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成分。相对于组合物的总重量,可以包含0.0001重量%至10重量%的附加成分,所述含量范围可以根据皮肤安全性、本发明的菌株或发酵物的剂型化时的简易性等条件来进行调整。
医药外品的制剂化方法、剂量、使用方法、组成成分等可以从技术领域公知的常用技术中进行适当选择。
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提供一种包含从所述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OFY11-1菌株或其发酵物中分离出的普鲁兰多糖的化妆材料组合物。所述菌株或其发酵物、普鲁兰多糖以及化妆材料组合物如上所述。
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提供一种包含从所述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OFY11-1菌株或其发酵物中分离出的普鲁兰多糖的医药外品组合物。所述菌株或其发酵物、普鲁兰多糖以及医药外品组合物如上所述。
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提供一种化妆材料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包括发酵所述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OFY11-1菌株的步骤。所述菌株、发酵以及化妆材料组合物如上所述。具体而言,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不需要附加脱色过程,但不限于此。
本发明的化妆材料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可以从技术领域公知的常用技术中进行适当选择,一般的黑酵母菌株生产黑色色素,因此包含黑酵母菌株或其发酵物的化妆材料组合物为了提高产品的品质而需要附加的纯化/脱色过程,相反,本发明的菌株与一般的黑酵母菌株不同不生产黑色色素,因此能够在菌株的发酵后不需要附加的纯化/脱色过程。
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提供一种医药外品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包括使所述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OFY11-1菌株发酵的步骤。所述菌株、发酵以及医药外品组合物如上所述。具体而言,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不需要附加脱色过程,但不限于此。医药外品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可以从技术领域公知的常用技术中进行适当选择,所述菌株与一般的黑酵母菌株不同不生产黑色色素,因此能够在菌株的发酵后不需要附加的纯化/脱色过程。
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提供一种普鲁兰多糖的制造方法,包括使所述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OFY11-1菌株发酵的步骤。具体而言,所述制造方法进一步包括从发酵物中分离出普鲁兰多糖的步骤,其特征在于,不需要附加脱色过程,但不限于此。所述菌株、发酵以及普鲁兰多糖如上所述。普鲁兰多糖的制造方法可以从技术领域公知的常用技术中进行适当选择,所述菌株与一般的黑酵母菌株不同不生产黑色色素,因此能够在菌株的发酵后不需要附加的纯化/脱色过程。
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提供所述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OFY11-1菌株、其发酵物或者从所述菌株或其发酵物中分离出的普鲁兰多糖的皮肤改善用途。所述菌株、发酵物、普鲁兰多糖以及改善皮肤均如上所述。
发明效果
包含本发明的菌株或其发酵物的组合物的增加皮肤有益菌、抑制皮肤有害菌、镇定皮肤、改善皮肤炎症、美白皮肤、再生皮肤以及治愈伤口的功效优异,从而能够有效地用作化妆材料组合物、医药外品组合物等。另外,本发明的菌株具有不生产黑色色素的优异的功效,因此生产本发明的组合物和普鲁兰多糖时不需要额外的脱色/纯化过程,进而能够经济且有效地制造所述组合物或普鲁兰多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出芽短梗霉OFY11-1菌株的发酵液和出芽短梗霉公布菌株的发酵液的颜色比较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然而,这些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从石斛(Dendrobium)中分离的新型菌株的发现
本发明人们为了在被周知为生产普鲁兰多糖的微生物的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微生物中发现不生产黑色色素的微生物,分离出了生产普鲁兰多糖(Pullulan)的新型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菌株,该菌株是从石斛(Dendrobium)属的植物中分离出的菌株,该石斛(Dendrobium)属的植物包括在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指定的空气净化植物中。
对分离出的所述菌株的下述ITS序列进行NCBI blast分析的结果,与现有菌株的一致度具有98.54至99.26%的相同性,因此确认到分离出的所述菌株是与现有菌株不同的菌株。
OFY11-1菌株的ITS序列(序列号1):
TACTGGCAACCTACTGATCGAGGTCAACCTAGAAAATAAAGGTTTCAGTCGGCAGAAGTCCTCTCCTTTGACAGACGTTCGAATAAATTCTACTACGCCTAAAGCCGGTGAGGCCTCGCCGAGGTCTTTAAGGCGCGCCCAACTAAGGACGGCACCCAATACCAAGCATAGCTTGAGTGGTGTAATGACGCTCGAACAGGCATGCCCCTCGGAATACCAAGGGGCGCAATGTGCGTTCAAAGATTCGATGATTCACTGAATTCTGCAATTCACATTACTTATCGCATTTCGCTGCGTTCTTCATCGATGCGAGAACCAAGAGATCCGTTGTTGAAAGTTTTGATTTATTCAAAATTTTAACTCAGACGACCGGTTTGATAACAAGAGTTTGGTTTAACTCTGGCGGGCGCTCGCCTGGGACGAATCCCCAGCGGCTCGAGACCGAGCGGTCCCGCCAAAGCAACAAGGTAGTTTTAACAACAAAGGGTTGGAGGTCGGGCGCTGAGCACCCTTACTCTTTAATGATCCTTCCGCAGGTTACCCTTACGGAAG
另外,与从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中分离出的公知菌株的出芽短梗霉菌株(NCBI基因库登记号码(NCBI GenBank accession number):KP050667.1)比较基因序列的结果,显示出99.06%的一致度,因此再次确认到在实施例1中发现的菌株是与所述公知菌株不同的新型菌株。
将所述新型菌株命名为出芽短梗霉OFY11-1,并于2020年3月26日向作为布达佩斯条约承认的国际保藏机构的韩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KCTC)进行国际保藏,于2020年04月08日被授予保藏号KCTC 14158BP。
实施例2:新型菌株发酵物的制造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制造所述新型菌株的发酵物,对作为新型菌株的OFY11-1菌进行了5天至7天的预培养和主培养。预培养是在包含商用培养基PDB(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Broth))的容器中接种OFY11-1菌,在28℃以160rpm进行振荡培养。然后,在包含主培养基的容器中接种预培养液,在28℃以160rpm进行振荡培养。
<主培养基(pH6.5)>
40g/L的蔗糖(sucrose),1g/L的酵母提取物,0.3g/L的(NH4)2SO4,1g/L的NaCl,5g/L的K2HPO4,0.2g/L的MgSO4
然后,对主培养液进行离心分离而取上清液的结果,获得所述OFY11-1菌的培养液。所述培养液是通过OFY11-1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解的结果而制造的,因此可以混用作发酵物。
实施例3:新型菌株发酵物的不生产黑色色素的确认
为了确认从石斛属的植物中分离出的新型菌株不生产黑色色素,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式制造公布菌株的发酵物,对实施例2中制造的新型菌株发酵物和所述公布菌株发酵物的颜色进行比较。
-公布菌株:Aureobasidium pullulans KCTC 6459
-新型菌株:Aureobasidium pullulans OFY11-1
其结果,确认到公布菌株发酵物为黑色,去除细胞的发酵物为深黄色,当应用于化妆材料或医药外品等产品时,需要附加的纯化/脱色工序。相反,确认到新型菌株发酵物为淡粉红色,去除细胞的发酵物为淡黄色,当应用于产品时,不需要附加的纯化/脱色工序(图1)。
即,可知当将菌培养液、发酵物、提取物、分馏物以及发酵产物等应用于产品时,与公布菌株相比,使用从石斛属的植物中分离出的新型菌株更经济且有效。
实施例4:新型菌株发酵物的体外(In vitro)益生能力的评价
为了评价新型菌株发酵物的体外(In vitro)益生能力,在所述发酵物的处理前后,对皮肤常驻菌中的增加有益菌和抑制有害菌的程度进行比较。作为代表性的有益菌选择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作为代表性的有害菌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在所述发酵物的处理前后,比较有益菌和有害菌的生长速度。
有益菌的生长速度的评价
有益菌的生长速度通过如下所述的方法来进行评价。使用商用TSB培养基(胰酶大豆培养基(Tryptic soy broth))制造灭菌液体培养基,将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甘油保存液接种到灭菌液体TSB培养基,在30-37℃预培养6-18小时。这种预培养进行1-2次。然后,在灭菌液体TSB培养基中以10%的方式添加实施例2-1中制造的菌发酵物,接种所述预培养溶液,在30-37℃培养6-18小时。
培养后,测定刚接种后的吸光度(OD)和静止生长期(stationary phase)时的吸光度,并将这些值的比率(生长率)用作统计学变量。相对于未处理所述发酵物的对照组,比较处理所述发酵物的实验组的生长率,判断试样对菌的生长是否带来显著的效果。评价进行3-6次以上,在计算复数次的生长率的平均值、标准偏差等之后,通过t检验(t-test)验证显著性。
有害菌的生长速度的评价
与有益菌的评价不同地,通过附加实验来评价有害菌的生长速度。为此,对作为代表性的有害菌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生长速度进行评价,评价条件和方法与所述有益菌的生长速度的评价条件和方法相同。
合并所述有益菌和有害菌各自的生长速度的评价结果并示于下述表1。
[表1]
Figure BDA0003265914810000141
如上述表1所示,确认到新型菌株发酵物具有优异的增加有益菌的效果,并且具有达到27.75%的抑制有害菌的效果。
实施例5:新型菌株发酵物的镇定皮肤和改善炎症的效果的评价(一氧化氮检测 (NO Assay))
为了验证新型菌株发酵物的镇定皮肤和改善炎症的效果,使用Raw264.7细胞比较新型菌株发酵物和公布菌株发酵物的抑制NO生成的效果。按不同浓度稀释实施例2中制造的新型菌株发酵物、公布菌株发酵物以及阳性对照组试样并预处理30分钟之后,处理1mg/mL的LPS并培养24小时。然后,利用NO定量试剂盒对抑制NO生成的能力进行如下评价,其结果示于表2。
-公布菌株:A.pullulans KCTC 6459
-阳性对照组:20mg/mL的L-NMMA
-抑制NO生成的能力(%)={1-(添加试样时的NO生成量/未添加试样时的NO生成量}×100
[表2]
Figure BDA0003265914810000151
如上述表2所示,确认到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公布菌株发酵物的效果微弱,相反,与公布菌株发酵物相比,新型菌株发酵物具有达到约3.4倍的镇定皮肤和抑制炎症的效果。
实施例6:新型菌株发酵物的美白效果的评价(黑色素试验(Melanin test))
为了验证所述发酵物的美白效果,测定并比较对黑色素细胞(Melanocyte)分别处理新型菌株发酵物和公布菌株发酵物时,黑色素细胞内的黑色素(Melanin)色素的量减少的程度。
按不同浓度稀释实施例2-1中制造的菌发酵物、公布菌株发酵物以及阳性对照组试样,分别处理B16f10黑色素细胞,培养72小时之后,通过对黑色素进行定量来评价美白功效。相对于总蛋白质量计算黑色素含量之后,以DMSO对照组为基准以%进行计算,其结果示于下述表3。
-公布菌株:A.pullulans KCTC 6459
-阳性对照组:熊果苷(Arbutin)500ppm(Lim YJ et al.,2009,Arch Pharm Res.)
[表3]
Figure BDA0003265914810000161
如上述表3所示,确认到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公布菌株发酵物的效果微弱,相反,与公布菌株发酵物相比,源自石斛的新型菌株发酵物具有达到约2.5倍的美白效果。
实施例7:新型菌株发酵物的活化皮肤细胞的效果的评价
为了验证新型菌株发酵物的活化皮肤细胞的效果,利用人纤维芽细胞培养(Humanfibroblast culture)来对新型菌株发酵物和公布菌株发酵物的细胞活化水平进行比较。按不同浓度稀释实施例2中制造的新型菌株发酵物和阳性对照组的试样并处理48小时之后,使用CCK-8试剂盒确认细胞活性。试样的细胞活性值是通过计算与对照组(含有0%血清(serum)的DMEM)相比增加的比率来算出的。其结果示于下述表4。
-阳性对照组:3%的FBS(胎牛血清)
[表4]
Figure BDA0003265914810000162
如上述表4所示,确认到所述发酵物0.01%具有优异的活化皮肤细胞的效果,并且利用相同的方法确认所述发酵物0.1%的活化细胞的效果的结果,确认到表现出更加优异的活化皮肤细胞的效果。
实施例8:从新型菌株发酵物中分离出的普鲁兰多糖的功效评价
为了验证从新型菌株发酵物中分离出的普鲁兰多糖的功效,比较从新型菌株发酵物中分离出的普鲁兰多糖的抑制有害菌、抗炎、美白以及活化细胞的效果。为此,通过与实施例4至7相同的方法来对各个效果进行评价,其结果示于表5。
[表5]
Figure BDA0003265914810000171
如上述表5所示,确认到从OFY11-1发酵物中分离出的普鲁兰多糖也具有优异的抑制皮肤有害菌、抗炎、美白以及活化细胞的效果。
实施例9:新型菌株的发酵物和新型菌株生产的普鲁兰多糖的适用性的确认
在安全性方面,不仅对普鲁兰多糖,而且还对新型菌的发酵物是否可以以化妆材料或医药外品等形式应用于个体进行评价。
为了评价安全性进行斑贴试验,为此,依次进行如下步骤:招募20名试验部位无皮肤病的健康的成年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斑贴试验单元(patch test unit)的每个斑试器(chamber)上涂抹适量的试样;将涂抹有试样的斑贴试验单元贴敷到试验部位;在预定时间后去除斑贴试验单元;以及在去除所述斑贴试验单元2小时后评价皮肤刺激反应。具体而言,针对所述新型菌株发酵物(1%和3%)和从所述新型菌株发酵物中分离出的普鲁兰多糖(0.5%和1.5%)利用密封型斑贴试验法对所述20名志愿者进行斑贴试验。
其结果,确认到新型菌株的发酵物和普鲁兰多糖均没有表现出显著水平的刺激的试样。由此,确认到除了普鲁兰多糖以外,新型菌株的发酵物也可以以化妆材料或医药外品等形式应用于个体。
通过以上的说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可以在不改变技术思想或必要特征的情况下,以其他具体的方式实施。与此相应地,应当理解为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上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应该被解释为包括所述的权利要求书的含义、范围以及从其等同概念导出的所有改变或变形的方式,而不是以上的详细说明。
[保藏号]
保藏机构名称:韩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
保藏号:KCTC 14158BP
保藏地址:韩国
保藏日期:20200326
序列表(SEQUENCE LISTING)
<110> 株式会社LG生活健康
<120> 新型出芽短梗霉菌株及其用途
<130> 2112995KR01
<150> KR 10-2020-0119412
<151> 2020-09-16
<160> 1
<170> KoPatentIn 3.0
<210> 1
<211> 552
<212> DNA
<213> Unknown
<220>
<223> OFY-11
<400> 1
tactggcaac ctactgatcg aggtcaacct agaaaataaa ggtttcagtc ggcagaagtc 60
ctctcctttg acagacgttc gaataaattc tactacgcct aaagccggtg aggcctcgcc 120
gaggtcttta aggcgcgccc aactaaggac ggcacccaat accaagcata gcttgagtgg 180
tgtaatgacg ctcgaacagg catgcccctc ggaataccaa ggggcgcaat gtgcgttcaa 240
agattcgatg attcactgaa ttctgcaatt cacattactt atcgcatttc gctgcgttct 300
tcatcgatgc gagaaccaag agatccgttg ttgaaagttt tgatttattc aaaattttaa 360
ctcagacgac cggtttgata acaagagttt ggtttaactc tggcgggcgc tcgcctggga 420
cgaatcccca gcggctcgag accgagcggt cccgccaaag caacaaggta gttttaacaa 480
caaagggttg gaggtcgggc gctgagcacc cttactcttt aatgatcctt ccgcaggtta 540
cccttacgga ag 552

Claims (17)

1.一种以保藏号KCTC 14158BP保藏的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OFY11-1菌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株,其中,
所述菌株不生产黑色色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株,其中,
所述菌株生产普鲁兰多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株,其中,
所述菌株具有选自由增加皮肤有益菌、抑制皮肤有害菌、镇定皮肤、改善皮肤炎症、美白皮肤、再生皮肤以及治愈伤口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特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株,其中,
所述菌株源自石斛(Dendrobium spp.)。
6.一种化妆材料组合物,其中,
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株或其发酵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妆材料组合物,其中,
所述化妆材料组合物为皮肤状态改善用化妆材料组合物,所述皮肤状态改善为选自由增加皮肤有益菌、抑制皮肤有害菌、镇定皮肤、改善皮肤炎症、美白皮肤、再生皮肤以及治愈伤口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妆材料组合物,其中,
所述组合物活化皮肤细胞。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妆材料组合物,其中,
所述菌株或其发酵物包含普鲁兰多糖。
10.一种医药外品组合物,其中,
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株或其发酵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医药外品组合物,其中,
所述医药外品组合物为皮肤状态改善用医药外品组合物,所述皮肤状态改善为选自由增加皮肤有益菌、抑制皮肤有害菌、镇定皮肤、改善皮肤炎症、美白皮肤、再生皮肤以及治愈伤口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12.一种化妆材料组合物,其包含普鲁兰多糖,其中,
所述普鲁兰多糖从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株或其发酵物中分离出。
13.一种医药外品组合物,其包含普鲁兰多糖,其中,
所述普鲁兰多糖从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株或其发酵物中分离出。
14.一种化妆材料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使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株发酵的步骤,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造方法不需要附加脱色过程。
15.一种医药外品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使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株发酵的步骤,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造方法不需要附加脱色过程。
16.一种普鲁兰多糖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使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株发酵的步骤,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造方法不需要附加脱色过程。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普鲁兰多糖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制造方法进一步包括从发酵物中分离出普鲁兰多糖的步骤。
CN202111086400.5A 2020-09-16 2021-09-16 新型出芽短梗霉菌株及其用途 Pending CN1142626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19412A KR102468317B1 (ko) 2020-09-16 2020-09-16 신규한 아우레오바시디움 풀루란스 균주 및 이의 용도
KR10-2020-0119412 2020-09-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2667A true CN114262667A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24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6400.5A Pending CN114262667A (zh) 2020-09-16 2021-09-16 新型出芽短梗霉菌株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49690A (zh)
KR (1) KR102468317B1 (zh)
CN (1) CN11426266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7196A (zh) * 2022-04-13 2022-11-04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一株出芽短梗霉及其在生产胞外多糖中的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21959A (zh) * 2022-10-12 2022-12-27 江苏力凡胶囊有限公司 一种普鲁兰多糖的提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39180A1 (de) 1985-11-05 1987-05-07 Consortium Elektrochem Ind Aureobasidium-pullulans-stamm, herstellungsverfahren und verwendung
KR20190064653A (ko) * 2010-06-17 2019-06-10 가부시기가이샤하야시바라 풀루란 함유 분말과 그 제조방법 및 용도
CN103881927B (zh) 2014-03-04 2017-08-04 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高产无色素普鲁兰多糖的茁芽短梗霉及其培养和制备普鲁兰多糖的方法
KR102096545B1 (ko) * 2019-08-27 2020-04-03 주식회사 아리바이오 멜라닌색소를 생산하지 않는 베타-글루칸 고생산성 오레오바시디움 풀루란스 균주를 이용한 피부 보습, 주름개선 및 미백용 화장료 조성물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7196A (zh) * 2022-04-13 2022-11-04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一株出芽短梗霉及其在生产胞外多糖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68317B1 (ko) 2022-11-17
JP2022049690A (ja) 2022-03-29
KR20220036790A (ko) 2022-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47104B1 (ko) 아토피 피부염 개선제 조성물
US8545905B2 (en) Whitening cosmetic composition containing green tea extract
JP4693623B2 (ja) 化粧料
KR101885195B1 (ko) 목서 발효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CN114262667A (zh) 新型出芽短梗霉菌株及其用途
KR101837020B1 (ko) 무환자 열매로부터 고순도 사포닌을 분리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함유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JP5483928B2 (ja) 化粧料
KR101855206B1 (ko) 장뇌삼 발효액을 포함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JP2023171950A (ja) 抗老化剤、抗酸化剤、抗炎症剤、及び美白剤、並びに、化粧料
KR20210155989A (ko) 피부 탄력 또는 피부 주름 개선 활성, 피부 상처 재생 활성, 및 피부 장벽 강화 활성을 갖는 락토바실러스 사케이 균주, 그 배양액, 또는 그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조성물
JP3806419B2 (ja) 化粧料
KR20110121775A (ko) 금꿩의다리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KR20220141191A (ko) 닥나무 발효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피부 미백, 보습, 피부 장벽 강화, 피부 재생 촉진 및 피부 주름 개선용 조성물
KR20180082058A (ko) 천연 복합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각질 박리용 화장료 조성물
KR20110122448A (ko) 지리터리풀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KR102125409B1 (ko) 백당나무 발효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피부주름 개선용 화장료 조성물
KR102119622B1 (ko) 수수새싹 추출액의 발효액 또는 이의 발효 추출액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피부 주름개선용 화장료 조성물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1207560B1 (ko) 빗죽이나무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KR20160122379A (ko) 동치미 원료를 이용한 복합발효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화장료 조성물 및 화장료 조성물을 포함하는 화장품
KR102465293B1 (ko) 술지게미 발효추출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KR102453167B1 (ko) 식물성 세라마이드 성분을 함유하는 피부개선용 화장료 조성물
KR102361257B1 (ko) 복합발효 산양삼전초 추출농축물을 함유하는 피부 미백용 및 주름 개선용 화장료 조성물
KR102335682B1 (ko) 에퀴세툼 기간테움 발효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피부 보습용 화장료 조성물
KR102131774B1 (ko) 옷솔버섯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피부주름 개선용 화장료 조성물
KR20110117471A (ko) 예덕나무 발효액을 포함하는 피부 미백용 화장료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7297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