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04035A - 一种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04035A
CN114204035A CN202111224712.8A CN202111224712A CN114204035A CN 114204035 A CN114204035 A CN 114204035A CN 202111224712 A CN202111224712 A CN 202111224712A CN 114204035 A CN114204035 A CN 1142040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ulose
solid electrolyte
electrolyte membrane
lithium
supported so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247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玉龙
连馨
谢海明
辛明扬
丛丽娜
孙立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Dongc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Dongc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Dongc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lin Dongc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2471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040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04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40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4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5Polymeric materials, e.g. gel-type or solid-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01M4/663Selection of materials containing carbon or carbonaceous materials as conductive part, e.g. graphite, carbon fibr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包括纤维素基材和设置于所述纤维素基材上的固态电解质膜;按质量百分比计,制备所述固态电解质膜的原料包括:粘结剂5~30%,锂盐3~10%,陶瓷粉1~10%,溶剂50~90%。本发明以纤维素基材作为支撑,将固态电解质膜设置于纤维素基材上,可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通过在固态电解质膜中加入陶瓷粉,可以改善锂离子传导途径,从而提高固态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发明提供的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的室温离子电导率为1.3×10‑4,抗氧化电位为4.9V,锂离子迁移数为0.62。

Description

一种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和新能源发电等应用的快速发展,开发先进的储能技术已经成为迫切需求。在众多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储能技术之一。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其电解质采用液态有机电解液材料,可能产生泄露、易燃易爆等问题,使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安全隐患。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的规模迅速扩大,电池安全更是得到了空前的重视。针对安全问题,发展可以取代传统电池中隔膜和电解液的固态电解质,已经成为最为有效的解决途径之一。
固态电解质相对于传统液态电解质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尤其是聚合物电解质可以根据不同电池性能要求进行合理设计,使得聚合物电解质成为锂离子电池研究的重点方向。然而,尽管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容易产生锂枝晶、锂离子电导率低等,从而限制了聚合物电解质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有效抑制了锂枝晶的生长,而且具有优良的离子电导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包括纤维素基材和设置于所述纤维素基材上的固态电解质膜;
按质量百分比计,制备所述固态电解质膜的原料包括:粘结剂5~30%,锂盐3~10%,陶瓷粉1~10%,溶剂50~90%。
优选地,所述粘结剂包括聚偏氟乙烯、聚酰亚胺和聚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锂盐包括高氯酸锂、六氟砷酸锂、六氟磷酸锂、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四氟硼酸锂、三氟甲基磺酸锂和二草酸硼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陶瓷粉包括Li7La3Zr2O12、LixLa2/3-xTiO3,0.04<x≤0.16、Li1+ xAlxTi2-x(PO4)3,0<x≤0.5、LiAlO2、Li7-xLa3Zr2-xMxO12,M=Ta或Nb,0.25<x<2、Li7+xGexP3- xS11,0.5<x<3和xLi2S·(100-x)P2S5,25<x<75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纤维素基材包括纤维素膜或纤维素无纺布。
优选地,所述溶剂包括N-甲基吡咯烷酮或N-N二甲基甲酰胺。
优选地,所述纤维素基材的厚度为30~40μm,所述固态电解质膜的厚度为15~40μ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粘结剂与部分溶剂进行热混合,再与锂盐混合,得到粘稠液A;
将陶瓷粉与剩余部分溶剂混合,得到陶瓷粉浆料;
将所述粘稠液A与陶瓷粉浆料混合,得到粘稠液B;
将所述粘稠液B涂覆在纤维素基材表面,干燥后得到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
优选地,所述热混合的温度为50~7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或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包括纤维素基材和设置于所述纤维素基材上的固态电解质膜;按质量百分比计,制备所述固态电解质膜的原料包括:粘结剂5~30%,锂盐3~10%,陶瓷粉1~10%,溶剂50~90%。本发明以纤维素基材作为支撑,将固态电解质膜设置于纤维素基材上,可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通过在固态电解质膜中加入陶瓷粉,可以改善锂离子传导途径,从而提高固态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发明提供的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的室温离子电导率为1.3×10-4,抗氧化电位为4.9V,锂离子迁移数为0.62。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的截面SEM图;
图2为本发明应用例1制备的扣式电池循环180圈后的金属锂表面的SEM图;
图3为本发明应用例1制备的扣式电池在0.1C倍率下的首次充放电曲线图;
图4为本发明应用例1制备的扣式电池在0.1C、0.2C和0.5C倍率下的循环性能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包括纤维素基材和设置于所述纤维素基材上的固态电解质膜;
按质量百分比计,制备所述固态电解质膜的原料包括:粘结剂5~30%,锂盐3~10%,陶瓷粉1~10%,溶剂50~90%。
本发明以纤维素基材作为支撑,将固态电解质膜设置于纤维素基材上,可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
本发明提供的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包括纤维素基材。在本发明中,所述纤维素基材优选包括纤维素膜或纤维素无纺布,更优选为纤维素膜。本发明对所述纤维基材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产品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纤维素基材的厚度优选为30~40μm,更优选为32~38μm,最优选为35μm。
本发明提供的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包括设置于所述纤维素基材上的固态电解质膜。在本发明中,所述固态电解质膜的厚度优选为15~40μm,更优选为20~30μm,最优选为23~26μm。
按质量百分比计,制备所述固态电解质膜的原料包括粘结剂5~30%,优选为5~25%,更优选为7~15%。在本发明中,所述粘结剂作为固态电解质膜的基体材料。
在本发明中,所述粘结剂优选包括聚偏氟乙烯、聚酰亚胺和聚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聚偏氟乙烯和/或聚酰亚胺,最优选为聚偏氟乙烯。本发明对所述粘结剂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产品即可。
按质量百分比计,制备所述固态电解质膜的原料包括锂盐3~10%,优选为4~10%,更优选为6~8%。在本发明中,所述锂盐的添加有利于提高固态电解质膜的电导率。
在本发明中,所述锂盐优选包括高氯酸锂、六氟砷酸锂、六氟磷酸锂、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四氟硼酸锂、三氟甲基磺酸锂和二草酸硼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六氟砷酸锂、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和二草酸硼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最优选为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本发明对所述锂盐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产品即可。
按质量百分比计,制备所述固态电解质膜的原料包括陶瓷粉1~10%,优选为2~8%,更优选为4~7%。本发明通过在固态电解质膜中加入陶瓷粉,可以改善锂离子传导途径,从而提高固态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
在本发明中,所述陶瓷粉优选包括Li7La3Zr2O12、LixLa2/3-xTiO3,0.04<x≤0.16、Li1+xAlxTi2-x(PO4)3,0<x≤0.5、LiAlO2、Li7-xLa3Zr2-xMxO12,M=Ta或Nb,0.25<x<2、Li7+ xGexP3-xS11,0.5<x<3和xLi2S·(100-x)P2S5,25<x<75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Li7La3Zr2O12、Li1+xAlxTi2-x(PO4)3,0<x≤0.5和Li7+xGexP3-xS11,0.5<x<3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对所述陶瓷粉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产品即可。
按质量百分比计,制备所述固态电解质膜的原料包括溶剂50~90%,优选为80~90%。在本发明中,所述溶剂用于将其他组分分散均匀。
在本发明中,所述溶剂优选包括N-甲基吡咯烷酮或N-N二甲基甲酰胺,更优选为N-N二甲基甲酰胺。本发明对所述溶剂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产品即可。
本发明以纤维素基材作为支撑,将固态电解质膜设置于纤维素基材上,可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通过在固态电解质膜中加入陶瓷粉,可以改善锂离子传导途径,从而提高固态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粘结剂与部分溶剂进行热混合,再与锂盐混合,得到粘稠液A;
将陶瓷粉与剩余部分溶剂混合,得到陶瓷粉浆料;
将所述粘稠液A与陶瓷粉浆料混合,得到粘稠液B;
将所述粘稠液B涂覆在纤维素基材表面,干燥后得到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
本发明将粘结剂与部分溶剂进行热混合,再与锂盐混合,得到粘稠液A。
在本发明中,所述热混合的温度优选为50~70℃,更优选为50~60℃。在本发明中,所述热混合优选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的速率优选为100~200r/min;所述搅拌的时间优选为20~40min。
在本发明中,所述部分溶剂优选为溶剂总量的40~60%,更优选为50%。
热混合完成后,本发明将所述热混合后的产物与锂盐混合,得到粘稠液A。在本发明中,所述热混合后的产物与锂盐的混合优选在氩气气氛中进行;混合的装置优选为手套箱。
本发明将陶瓷粉与剩余部分溶剂混合,得到陶瓷粉浆料。
在本发明中,所述陶瓷粉与剩余部分溶剂的混合方式优选为球磨;所述球磨的时间优选为30~50min。
本发明优选先分别配制粘稠液A和陶瓷粉浆料,有利于使粘结剂、锂盐和陶瓷粉充分分散在溶剂中,进而得到均一、稳定的粘稠液。
得到粘稠液A和陶瓷粉浆料后,本发明将所述粘稠液A与陶瓷粉浆料混合,得到粘稠液B。
在本发明中,所述粘稠液A与陶瓷粉浆料的混合优选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的速率优选为100~200r/min;所述搅拌的时间优选为12~14h。
得到粘稠液B后,本发明将所述粘稠液B涂覆在纤维素基材表面,干燥后得到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
本发明对所述涂覆的方式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涂覆方式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粘稠液B优选涂覆在纤维素基材的两面。在本发明中,所述粘稠液B的涂覆厚度优选为100~1000μm,更优选为200~800μm,最优选为300~500μm。
在本发明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40~60℃;所述干燥的时间优选为6~10h;所述干燥的装置优选为真空烘箱。
本发明通过先将粘结剂、部分溶剂与锂盐制成粘稠液,将陶瓷粉与剩余部分溶剂制成陶瓷粉浆料,再将粘稠液和陶瓷粉浆料混合,有利于使各组分均匀分散在溶剂中,进而均匀涂覆在纤维素基材表面,从而得到了离子电导率优良的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或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优选将所述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作为电解质膜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
在本发明中,所述锂离子电池优选包括正极、负极和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所述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优选介于正极和负极之间。
在本发明中,所述正极优选包括正极集流体、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和离子传输材料。
在本发明中,所述正极集流体优选为铝箔;所述离子传输材料优选为聚偏氟乙烯基固态电解质;所述导电剂优选为炭黑;所述粘结剂优选为聚偏氟乙烯;所述负极优选为锂金属。
在本发明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的质量比优选为8:1:1。
在本发明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优选包括锂金属氧化物、尖晶石材料、聚阴离子材料和富锂锰基固溶体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锂金属氧化物。
在本发明中,所述锂金属氧化物优选包括LiMO2,M=Ni、Mn或Co、LiNixMnyCozO2,x+y+z=1,x≥0.6或LiNi0.8Co0.15Al0.05O2;所述尖晶石材料优选包括LiMn2O4;所述聚阴离子材料优选包括磷酸铁锂LiFePO4、磷酸钴锂LiCoPO4或硅酸铁锂Li2FeSiO4;所述富锂锰基固溶体材料优选包括xLi2MnO3·(1-x)LiMnyM1-yO2,M=Ni或Co,0.05≤x≤1,0.01≤y≤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由纤维素膜和固态电解质膜组成,固态电解质膜由聚偏氟乙烯PVDF、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锂镧锆氧LLZO和N-N二甲基甲酰胺制备而成;
纤维素膜的厚度为35μm;固态电解质膜的厚度为23~26μm。
固态电解质膜的原料(质量百分比):聚偏氟乙烯PVDF7%、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4.6%、锂镧锆氧LLZO1.1%和N-N二甲基甲酰胺87.3%。
本实施例中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为:
(1)将0.6g聚偏氟乙烯加入4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50℃下,按照100r/min的速率搅拌30min,然后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加入0.4g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搅拌均匀,得到粘稠液A;
(2)将0.1g锂镧锆氧分散在4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球磨30min,然后加入到步骤(1)得到的粘稠液A中,按照100r/min的速率搅拌12h,得到粘稠液B;
(3)将步骤(2)得到的粘稠液B均匀涂覆在厚度为35μm的纤维素膜的两面,涂覆厚度为1000μm,然后放入真空烘箱中,在60℃下干燥6h,干燥后电解质膜厚度大幅度降低,其厚度为23~26μm。最终得到纤维素支撑的PVDF基固态电解质膜,其室温离子电导率为1.3×10-4,抗氧化电位为4.9V,锂离子迁移数为0.62。
图1为本实施例制备的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的截面SEM图。由图1可以看出,本申请制备的纤维素支撑的PVDF基固态电解质膜是一个三明治结构,纤维素膜的上下表面都被固态电解质覆盖,这种结构可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其中,上表面中固态电解质膜的厚度为23.5μm,下表面中固态电解质膜的厚度为23.3μm。
实施例2
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由纤维素膜和固态电解质膜组成,固态电解质膜由聚偏氟乙烯PVDF、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锂镧锆氧LLZO和N-N二甲基甲酰胺制备而成;
纤维素膜的厚度为35μm;固态电解质膜的厚度为28~30μm。
固态电解质膜的原料(质量百分比):聚偏氟乙烯PVDF6.8%、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4.6%、锂镧锆氧LLZO2.3%和N-N二甲基甲酰胺86.3%。
本实施例中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为:
(1)将0.6g聚偏氟乙烯加入4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50℃下,按照100r/min的速率搅拌30min,然后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加入0.4g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搅拌均匀,得到粘稠液A;
(2)将0.2g锂镧锆氧分散在4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球磨30min,然后加入到步骤(1)得到的粘稠液A中,按照100r/min的速率搅拌12h,得到粘稠液B;
(3)将步骤(2)得到的粘稠液B均匀涂覆在厚度为35μm的纤维素膜的两面,涂覆厚度为1000μm,然后放入真空烘箱中,在40℃下干燥6h,得到纤维素支撑的PVDF基固态电解质膜,其室温离子电导率为3.4×10-4,抗氧化电位为5V,锂离子迁移数为0.55。
实施例3
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由纤维素膜和固态电解质膜组成,固态电解质膜由聚偏氟乙烯PVDF、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磷酸钛铝锂LATP和N-N二甲基甲酰胺制备而成;
纤维素膜的厚度为35μm;固态电解质膜的厚度为26~28μm。
固态电解质膜的原料(质量百分比):聚偏氟乙烯PVDF6%、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4%、磷酸钛铝锂Li1.3Al0.3Ti1.7(PO4)3LATP5%和N-甲基吡咯烷酮85%。
本实施例中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得到的纤维素支撑的PVDF基固态电解质膜的室温离子电导率为7.4×10-5,抗氧化电位为4.5V,锂离子迁移数为0.52。
实施例4
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由纤维素膜和固态电解质膜组成,固态电解质膜由聚偏氟乙烯PVDF、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锂镧锆氧LLZO和N-N二甲基甲酰胺制备而成;
纤维素膜的厚度为35μm;固态电解质膜的厚度为15~18μm。
固态电解质膜的原料(质量百分比):聚偏氟乙烯PVDF7%、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4.1%、锂镧锆氧LLZO1.1%和N-N二甲基甲酰胺87.3%。
本实施例中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为:
(1)将0.6g聚偏氟乙烯加入4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50℃下,按照100r/min的速率搅拌30min,然后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加入0.4g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搅拌均匀,得到粘稠液A;
(2)将0.1g锂镧锆氧分散在4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球磨30min,然后加入到步骤(1)得到的粘稠液A中,按照100r/min的速率搅拌12h,得到粘稠液B;
(3)将步骤(2)得到的粘稠液B均匀涂覆在厚度为35μm的纤维素膜的两面,涂覆厚度为500μm,然后放入真空烘箱中,在60℃下干燥6h,得到纤维素支撑的PVDF基固态电解质膜,室温离子电导率为9×10-5,抗氧化电位为5V,锂离子迁移数为0.55。
应用例1
将磷酸铁锂、炭黑、聚偏氟乙烯按质量比8:1:1混合,添加7mL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溶剂搅拌至均匀,得到浆料,将其涂布到铝箔上,120℃干燥12h后裁成13mm电极片,置于120℃的真空箱中干燥24h,得到正极;然后以锂金属为负极,与实施例1制备的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组装成扣式电池,用NEWARE电池程控测试仪测试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
图2为本应用例制备的扣式电池循环180圈后的金属锂表面的SEM图。由图2可以看出,锂金属表面的枝晶生长得到了有效抑制。
图3为本应用例制备的扣式电池在0.1C倍率下的首次充放电曲线图。由图3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组装的磷酸铁锂/锂金属电池的充放电曲线平稳,0.1C倍率下首次充放电容量达到150mAh/g。
图4为本应用例制备的扣式电池在0.1C、0.2C和0.5C倍率下的循环性能图。由图4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组装的磷酸铁锂/锂金属电池在常温条件下,0.1C、0.2C和0.5C倍率下的长循环性能稳定,且具有较高的容量发挥;0.1C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50mAh/g,0.2C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40mAh/g,0.5C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30mAh/g;电池的放电效率为98%。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可以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并且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室温离子电导率为1.3×10-4,抗氧化电位为4.9V,锂离子迁移数为0.6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包括纤维素基材和设置于所述纤维素基材上的固态电解质膜;
按质量百分比计,制备所述固态电解质膜的原料包括:粘结剂5~30%,锂盐3~10%,陶瓷粉1~10%,溶剂50~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包括聚偏氟乙烯、聚酰亚胺和聚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包括高氯酸锂、六氟砷酸锂、六氟磷酸锂、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四氟硼酸锂、三氟甲基磺酸锂和二草酸硼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粉包括Li7La3Zr2O12、LixLa2/3-xTiO3,0.04<x≤0.16、Li1+xAlxTi2-x(PO4)3,0<x≤0.5、LiAlO2、Li7- xLa3Zr2-xMxO12,M=Ta或Nb,0.25<x<2、Li7+xGexP3-xS11,0.5<x<3和xLi2S·(100-x)P2S5,25<x<75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基材包括纤维素膜或纤维素无纺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N-甲基吡咯烷酮或N-N二甲基甲酰胺。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基材的厚度为30~40μm,所述固态电解质膜的厚度为15~40μm。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粘结剂与部分溶剂进行热混合,再与锂盐混合,得到粘稠液A;
将陶瓷粉与剩余部分溶剂混合,得到陶瓷粉浆料;
将所述粘稠液A与陶瓷粉浆料混合,得到粘稠液B;
将所述粘稠液B涂覆在纤维素基材表面,干燥后得到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混合的温度为50~70℃。
10.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或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202111224712.8A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42040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24712.8A CN114204035A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24712.8A CN114204035A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4035A true CN114204035A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46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24712.8A Pending CN114204035A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0403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14534A (zh) * 2022-05-26 2022-08-16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 一种聚合物电解质、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006711A1 (en) * 2017-06-28 2019-01-03 Fundacion Centro de Investigacion Cooperative de Energias Alternativas CIC Energigune Fundazioa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based on modified cellulose and its use in lithium or sodium secondary batteries
CN109286039A (zh) * 2018-10-22 2019-01-29 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电池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带有该电解质膜的固态电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006711A1 (en) * 2017-06-28 2019-01-03 Fundacion Centro de Investigacion Cooperative de Energias Alternativas CIC Energigune Fundazioa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based on modified cellulose and its use in lithium or sodium secondary batteries
CN109286039A (zh) * 2018-10-22 2019-01-29 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电池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带有该电解质膜的固态电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14534A (zh) * 2022-05-26 2022-08-16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 一种聚合物电解质、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34104B (zh) 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全固态锂电池中的应用
CN111276690B (zh) 一种低孔隙率正极极片、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固态锂金属电池中的应用
CN107452954B (zh) 一种固态电池用的富锂锰基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2502618B1 (ko) 이차 전지, 이차 전지를 포함하는 전지 모듈, 전지 팩 및 장치
KR20220092556A (ko) 전지를 위한 음극활물질 및 그 제조 방법, 전지 음극, 전지
CN110707287B (zh) 一种金属锂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
CN106159318A (zh) 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支撑的新型片式固态二次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64412B (zh) 表面由偶联剂改性的磷酸铁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752562B (zh) 一种复合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96820A (zh) 锂离子电池及其具有协同作用的混合正极电极及活性材料
JP7295265B2 (ja) 二次電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当該二次電池を備える装置
CN105355908A (zh) 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使用该材料的负极和锂离子电池
CN107978738B (zh) 一种焦磷酸锰钠/碳的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7017387A (zh) 一种用于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2562A (zh) 正极活性物质及利用其制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13675460A (zh) 一种无机-有机复合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O2022109886A1 (zh) 复合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正极极片、二次电池及包含该二次电池的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装置
CN103928668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335701A (zh) 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JP7311593B2 (ja) 電解液及び電気化学装置
WO2023197807A1 (zh) 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正极材料、正极极片及二次电池
CN114204035A (zh) 一种纤维素支撑的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956890B (zh) 低温碳包覆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492660A (zh) 正极浆料、正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109638233A (zh) 一种固态离子导体与富锂锰基材料复合电极及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