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44314B - 光照射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照射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44314B
CN114144314B CN202080052595.9A CN202080052595A CN114144314B CN 114144314 B CN114144314 B CN 114144314B CN 202080052595 A CN202080052595 A CN 202080052595A CN 114144314 B CN114144314 B CN 1141443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al flow
flow fan
length
port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525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44314A (zh
Inventor
日置龙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144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443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443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443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UV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23/00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 B41F23/04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by heat drying, by cooling, by applying pow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6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infrared [IR] radiation or microwa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irradiation means, e.g. radiation source attached to reciprocating print head assembly or shutter means provided on the radiation sou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77Cooling or ventila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502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for cool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F21V29/503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for cool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of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9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light, e.g. UV photoharde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03G21/206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for cooling, filtering, removing gases like ozon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Supply, Installation And Extraction Of Printed Sheets Or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光照射装置(1)具备:光源(7);散热构件(9),与光源(7)连接;驱动部(11),具有光源驱动电路(10);及壳体(2),具有多个通气口(4)及照射口(3)。壳体(2)是长方体状,具有第一面(2a)、第二面(2b)及第三面(2c),第一面具有第一长度的第一边及第二长度的第二边,第二面具有第二边及第三长度的第三边,第三面具有第一边及第三边。在壳体中,照射口配置于第一面,第一通气口(4a)配置于第二面的照射口侧,第二通气口(4b)配置于相同的第二面的与照射口相反的一侧。在第二通气口配置有风扇尺寸比第一长度大且比第二长度小的轴流风扇(12)。而且,配置有相对于轴流风扇以第一长度以下的间隔对置的板状构件(13)。

Description

光照射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光照射装置以及具备该光照射装置的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将光源以及驱动该光源的驱动用基板收纳在壳体中的光照射装置使用例如发出紫外线或者红外线的灯或者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该光照射装置被广泛利用在杀菌用途等医疗相关领域、电子部件的安装中的粘接剂或者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的固化等组装制造领域、利用红外线高效地使被照射物干燥的干燥加工领域、以及印刷墨液的干燥或者固化等印刷领域中。
即便在这样的光照射装置中,在印刷用途的光照射装置中,伴随着近年来的印刷速度的高速化,也会被要求照射光的高输出化,同时还要求小型化以及省空间化。
在光照射装置中,伴随着光照射而从光源产生热,伴随来自光源的光量的增加而产生的热也有增加的倾向。因此,为了在使装置小型化的同时有效地进行散热,在壳体中还收纳有与光源热连接的散热器(散热构件)(例如,参照JP登录实用新型第3190306号公报以及JP登录实用新型第31964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光照射装置具备:
光源,其具有多个发光元件;
散热构件,其与该光源热连接;
驱动部,其具有所述光源的驱动电路;以及
壳体,其收纳所述光源、所述散热构件及所述驱动部,具有多个通气口及使来自所述光源的光通过的照射口,
所述壳体是长方体状,具有第一面、第二面及第三面,第一面具有第一长度的第一边及比所述第一长度长的第二长度的第二边,第二面具有所述第二边及比所述第二长度长的第三长度的第三边,第三面具有所述第一边及所述第三边,
所述照射口配置于所述第一面,第一通气口配置于所述第二面的所述照射口侧,第二通气口配置于相同的所述第二面的与所述照射口相反的一侧,
所述光源配置在所述照射口的附近,所述散热构件与所述第一通气口相邻配置,所述驱动部配置在所述第一通气口与所述第二通气口之间,
在所述第二通气口配置有从所述壳体的内侧朝向外侧送风的、风扇尺寸比所述第一长度大且比所述第二长度小的轴流风扇,并且配置有相对于该轴流风扇以所述第一长度以下的间隔对置的板状构件。
本公开的印刷装置具备:本公开的光照射装置;输送部,其输送来自该光照射装置的所述照射口的光所照射的被印刷介质;以及印刷部,其相对于所述光照射装置配置在所述被印刷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光照射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2的(a)是表示本公开的光照射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b)是表示本公开的光照射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其他例子中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对本公开的光照射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的轴流风扇、板状构件与壳体的间隔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图4的(a)是表示本公开的光照射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的散热构件的例子的立体图,(b)是表示本公开的光照射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的概要结构的局部剖视图,(c)是表示其他例子中的概要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公开的光照射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的概要结构的例子的局部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公开的印刷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的概要结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若在光照射装置的壳体中与光源一起将驱动部、送风部等和散热器那样的散热构件收纳于一个壳体内,则存在难以实现光照射装置的小型化且确保必要的散热性的倾向。
作为印刷装置所使用的光照射装置的小型化的方向之一,有所谓的薄型化的方向,即设定成:整体为长方体状,在被输送的被印刷介质的宽度方向上宽度较宽,相对于输送方向而厚度较小,在与被印刷介质正交的方向上长度要比宽度以及厚度大。在该薄型的光照射装置的情况下,存在确保用于光源的冷却的外部气体向壳体的导入以及喷出的路径更困难的倾向。
因此,寻求一种能够在实现薄型化以及小型化的同时高效地冷却光源的、薄型且小型、光照射性能优异的光照射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光照射装置,能够实现薄型化以及小型化,并且能够通过轴流风扇高效地冷却光源的、薄型且小型、光照射性能优异的光照射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印刷装置,由于具备本公开的光照射装置,因此能够通过薄型化以及小型化且冷却性能优异的光照射装置实现印刷装置的小型化、高效率化。
以下,关于本公开的光照射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例子,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光照射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例子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此外,图2的(a)是表示本公开的光照射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所用的表示“上”、“下”、“左”、“右”等方向的用语仅以清楚说明为目的而加以利用,并不对光照射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结构以及动作原理进行任何限定。
图1以及图2的(a)所示的例子的光照射装置1具备:光源7,其具有多个发光元件;散热构件(散热器)9,其与光源7热连接;驱动部11,其具有光源7的驱动电路10;以及壳体2,其收纳这些光源7、散热构件9以及驱动部11。壳体2具有多个通气口4(4a、4b)及使来自光源7的光通过的照射口3。此外,光照射装置1具备作为用于经由通气口4(4a、4b)在壳体2的内部与外部通气的送风部的轴流风扇12。
收纳于壳体2内的轴流风扇12配置于第二通气口4b,用于生成从作为吸气口的第一通气口4a向作为排气口的第二通气口4b的外部气体(空气)的流动,使其从散热构件9以及驱动部11有效地散热。轴流风扇12在即便小型也能够得到大风量这一点上,有利于光照射装置1的小型化以及薄型化。
6是连接器,在壳体2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于与照射口3相反的一侧的面,将必要的布线与驱动部11连接,并且向壳体2的外侧导出。经由该连接器6进行从外部向驱动部11的电力的供给以及控制信号的授受等。此外,驱动部11的驱动电路10和光源7通过未图示的布线构件经由光源配设用基板8电连接。
壳体2是长方体状,具有第一面2a、第二面2b以及第三面2c,第一面具有第一长度2A的第一边及比第一长度2A长的第二长度2B的第二边,第二面具有第二边及比第二长度2B长的第三长度2C的第三边,第三面具有第一边及第三边。第一面2a是在图1以及图2的(a)中位于图的右侧的端面。第二面2b是在图1以及图2的(a)中位于图的上侧的上表面。第三面2c是在图1中位于图的近前侧的侧面。在该壳体2中,照射口3配置于第一面2a,第一通气口4a配置于第二面2b的照射口3侧,第二通气口4b配置于相同的第二面2b的与照射口3相反的一侧。而且,在壳体2的内部,光源7配置于照射口3的附近,散热构件9与第一通气口4a相邻配置,驱动部11配置于第一通气口4a与第二通气口4b之间,轴流风扇12配置于第二通气口4b。
壳体2构成光照射装置1的外形,使用铝或者铁这样的金属或者塑料等形成。本例的壳体2是长方体状,具有第一面2a、第二面2b以及第三面2c,第一面具有第一长度2A的第一边及第二长度2B的第二边,第二面具有第二边及第三长度2C的第三边,第三面具有第一边及第三边。在壳体2中,在第一面2a配置有用于向外部照射来自光源7的光的照射口3。在图2的(a)中,照射口3的右侧所示的三根箭头表示照射光L的情形。此外,在壳体2的第二面2b配置有多个通气口4(4a、4b),在照射口3侧配置有第一通气口4a,在与照射口3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二通气口4b。
壳体2是外形为薄型的长方体状。壳体2的尺寸根据光照射装置1的规格而适当设定。例如,第一边的第一长度2A(相当于壳体2的厚度)设定在20~40mm的范围,第二边的第二长度2B(相当于壳体2的宽度)设定在80~120mm的范围,第三边的第三长度2C(相当于壳体2的长度)设定在120~250mm的范围。此外,壳体2的大小只要是大小关系为第一长度2A<第二长度2B<第三长度2C即可,不一定限定于这些尺寸,只要根据光照射装置1的用途适当设定即可。例如,在将光照射装置1应用于印刷部中的印刷头的宽度与被印刷介质的宽度为相同程度的行式打印机那样的印刷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光照射装置1以与被印刷介质的宽度几乎相同的宽度的方式排列多个,因此只要适当设定为能够进行这样的配置的尺寸即可。例如,若是相对于在被印刷介质上以多个印刷头印刷的多种颜色的紫外线固化型墨液的临时固化用途的光照射装置1,则在各色的印刷头之间的狭窄区域配置光照射装置1,因此只要尽可能减薄壳体2的厚度即可。此外,期待与印刷头的单位宽度(例如120mm)相匹配的宽度的形状,对长度方向的尺寸的限制少,因此,将第一长度2A(厚度)设定为20mm左右,将第二长度2B(宽度)设定为120mm左右,将第三长度2C(长度)设定为220mm左右即可。这样的光照射装置1可以说是薄型并且小型。另外,壳体2的形状不需要严格地为长方体。壳体2的形状也可以根据用途以及规格而将边部以及角部形成为带有圆角的曲面或倒角状的倾斜面。该情况下的第一长度2A~第三长度2C只要设定为沿着各边的两侧的面之间的距离即可。
在壳体2的第一面2a开口有用于将来自光源7的光向外部出射并照射到被印刷介质等被照射物的照射口3。在前述的大小的壳体2中,只要第一长度2A(厚度)为20mm左右,则将照射口3的相同方向的长度设定为13mm左右即可,只要第二长度2B为120mm左右,则将照射口3的相同方向的长度同样地设定为120mm左右即可。照射口3遍及壳体2的第一面2a的宽度方向(在图2的(a)中为进深方向)的整体开口,从小型化以及连续排列使用时的光量的连续性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但并不限定于此。
此外,照射口3的形状通常为与第一面2a同样的长方形,但并不限定于此。照射口3可以根据用途而形成为波形、长圆形状或者多个圆形状的形状排列而成的形状等各种形状。此外,照射口3的大小在第一面2a的大小的范围内根据光照射装置1的用途适当地设定即可。照射口3通常被设为在包括壳体2的第一面2a的中心点的中心部开口,但并不限定于此。照射口3也可以在从第一面2a的中心点偏移的位置面向光源7开口。此外,在照射口3,如本例那样,作为堵塞壳体2的开口的构件,也可以设置玻璃或者耐热性塑料等的由使来自光源7的光透过的材料构成的罩构件。
壳体2在第二面(上表面)2b具有用于在壳体2的内部和外部通气的、即成为向壳体2内的外部气体的出入口的多个通气口4。而且,多个通气口4中的第一通气口4a位于在第二面2b中配置于第一面2a的照射口3侧,第二通气口4b位于在第二面2b中靠近照射口3的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部分。
光照射装置1在壳体2的内部具有相对于光源7位于与照射口3相反的一侧并热连接的散热构件(散热器)9,该散热构件9与第一通气口4a相邻配置。在图2的(a)所示的例子中,散热构件9位于光源7的左方,以经由配设有光源7的光源配设用基板8而与光源7热连接状态配置。此外,在第一通气口4a与第二通气口4b之间的壳体2的内部配置有具有驱动电路10的驱动部11。而且,与第二通气口4b相邻地配置有作为送风部的轴流风扇12。
在光照射装置1中,在壳体2的第二面2b,第一通气口4a和第二通气口4b分别配置在靠近两端部的位置,散热构件9与第一通气口4a相邻,驱动部11分别配置在第一通气口4a与第二通气口4b之间,以使得轴流风扇12与第二通气口4b相邻。因此,通过利用轴流风扇12从第二通气口4b向壳体2的外部送风,如图2的(a)中虚线的空心箭头所示,空气A的流动以外部→第一通气口4a→散热构件9→驱动部11→第二通气口4b/轴流风扇12→外部的方式顺畅地流动。其结果是,能够在减少壳体2内的滞留的产生的同时使散热构件9以及驱动部11高效地散热而进行冷却。由此,光照射装置1有利于实现薄型化以及小型化,并且有利于冷却来自光源7的发热。
然而,为了在该动作中得到充分的风量,关于空气的流入侧的空间,轴流风扇12通常需要确保风扇尺寸12A的大致1/4(四分之一)以上的尺寸。在此,风扇尺寸12A是轴流风扇12的框架的外形尺寸,若是1边的长度为40mm的方形,则显示为若直径为40mm的圆形,则显示为40mmφ。因此,相对于/>以及40mm中的风扇尺寸12A的轴流风扇12,作为流入侧的空间的尺寸,通常需要40mm的大致1/4即10mm以上。然而,在如本例的光照射装置1那样实现薄型化的情况下,关于配置于壳体2的第二通气口4b的轴流风扇12,有时无法针对作为空气的流入侧的壳体2的内侧的空间确保风扇尺寸12A的大致1/4以上的尺寸。在这种情况下,轴流风扇12的风速以及风量降低。因此,通过将散热构件9维持在所希望的温度例如60℃,存在难以使光源7的发光元件中的结温成为能够维持稳定的动作的例如125℃的倾向。
例如,在风扇尺寸12A为40~50mm的轴流风扇12中,将流入侧的空间的尺寸能够充分确保超过风扇尺寸12A的大致1/4的情况下的轴流风扇12的排气的风速设为Vs。相对于此,若流入侧的空间的尺寸为风扇尺寸12A的大致1/4以下,则轴流风扇12的排气的风速降低至Vs的约40~60%左右。因此,存在难以将散热构件9维持在所希望的温度的倾向。
相对于此,本发明者进行了各种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轴流风扇12的排气侧与轴流风扇12对置且接近地配置板状构件,能够提高轴流风扇12的排气的风速约25~175%。由此,即便推进壳体2的薄型化,在轴流风扇12的流入侧无法确保充分的尺寸的空间而在轴流风扇12从规格那样的性能降低换气能力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风速/风量的提高,确保必要的换气能力,能够将散热构件9维持在所希望的温度(例如,优选为约60℃)。本公开的光照射装置1是基于这样的新的事实而完成的。
在本例的光照射装置1中,配置于第二通气口4b的轴流风扇12的风扇尺寸12A比第一长度2A大,并且比第二长度2B小。而且,相对于该轴流风扇12,在与壳体2相反的一侧,配置有以第一长度2A以下的间隔D1对置的板状构件13。该间隔D1是轴流风扇12与板状构件13的间隔。这样,通过相对于轴流风扇12配置有以第一长度2A以下的间隔D1对置的板状构件13,轴流风扇12的流入侧的空间的尺寸成为第一长度2A以下,即便无法确保风扇尺寸12A的大致1/4以上的尺寸,也能够使轴流风扇12的风速以及风量的降低恢复,确保所希望的风速以及风量。通过这样的板状构件13的配置,能够使轴流风扇12的风速以及风量的降低恢复的事实,基于本发明人进行了各种研究并发现的结果而变得明确。由此,即便在使壳体2薄型化的光照射装置1中,也能够确保轴流风扇12所希望的风速以及风量。其结果,能够使散热构件9的温度为例如所希望的温度即60℃以下,由此能够使光源7的发光元件中的结温(junction temperature)成为例如能够进行稳定的动作的125℃以下。由此,能够成为能够维持长时间稳定的动作的光照射装置1。
板状构件13只要作为相对于轴流风扇12喷出的空气的流动成为障碍物那样的所谓干扰板发挥功能即可。板状构件13只要遮挡空气的流动,并具有相对于来自轴流风扇12的排气的耐热性,就能够使用由各种材料构成的构件。例如能够使用铝、铁、不锈钢、铜等各种金属、或者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氟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丙烯树脂等各种塑料、或者将纸、木材或以上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等。此外,图1是透视板状构件13的状态的立体图。板状构件13可以是透明或半透明的,也可以是不透明的。板状构件13的颜色也可以是与壳体2或者轴流风扇12相同的颜色,也可以是不同的颜色。此外,在板状构件13的配置中,若相对于来自轴流风扇12的排气没有过大的阻力,则能够使用各种方法。配置板状构件13的方法也可以是棒状、管状、柱状、板状等各种形状以及尺寸的所谓的隔离物、或者螺钉等那样的从下方支承板状构件13的构件。或者,配置板状构件13的方法也可以是固定于壳体2并从上方或者侧方支承板状构件13的构件等。
板状构件13的大小只要基本上与对置的轴流风扇12的风扇尺寸12A相同即可,形状也与轴流风扇12的形状相同即可。此外,板状构件13也可以覆盖比轴流风扇12大的范围、或者覆盖比轴流风扇12的外周小的范围等确保板状构件13的功能的同时调整大小。此外,板状构件13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从光照射装置1的薄型化的观点出发,可以说板状构件13优选尽可能薄的构件,但也可以考虑强度以及耐老化性而设为比较厚的构件。此外,只要起到作为板状构件13的功能,也可以置换为块状的构件。
在图1以及图2的(a)所示的例子中,将配置于第二通气口4b的轴流风扇12配置成位于壳体2的外部。但是,轴流风扇12的配置并不限定于此。如图2的(b)中与图2的(a)相同的剖视图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其他例子那样,轴流风扇12也可以配置成从第二通气口4b进入壳体2的内部,例如轴流风扇12的整体位于壳体2的内部。在图2的(b)中,对与图2的(a)相同的部位表示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也可以位于如图2的(a)以及图2的(b)所示的例子的中间,轴流风扇12配置成横跨壳体2的内部和外部。即,轴流风扇12的与壳体2的内侧对置的面12a也可以位于与壳体2的第二面2b相同的面或者壳体2的内侧。
在轴流风扇12的与壳体2的内侧对置的面12a位于与壳体2的第二面2b相同的面的情况下,配置面12a与第二面2b、以使得成为同一平面,轴流风扇12位于壳体2的外部。此外,在轴流风扇12的与壳体2的内侧对置的面12a位于壳体2的内侧的情况下,轴流风扇12位于壳体2的内部和外部,或者轴流风扇12位于壳体2的内部。在轴流风扇12的一部分或者整体位于壳体2的内部的情况下,对于光照射装置1的薄型化以及小型化而言是更优选的。在轴流风扇12位于壳体2的外部的情况下,有利于确保空气相对于轴流风扇12的流入侧的空间的尺寸,在高效地发挥轴流风扇12的性能方面是优选的。在该任一情况下,通过配置相对于轴流风扇12以第一长度2A以下的间隔D1对置的板状构件13,即便在空气的流入侧的空间的尺寸存在制约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容易降低的轴流风扇12的换气能力的提高,能够得到确保了对散热构件9以及光源7的良好的冷却性能的小型/薄型的光照射装置1。
在本公开的光照射装置1中,优选轴流风扇12与第二通气口4b对置的壳体2的内表面2d的间隔D2为第一长度2A以下且轴流风扇12的风扇尺寸12A的大致1/4以下。通过该间隔D2为第一长度2A以下,轴流风扇12以进入壳体2的方式配置,因此即便包括以间隔D1与轴流风扇12对置的板状构件13,也有利于光照射装置1的薄型。此外,若间隔D2为轴流风扇12的风扇尺寸12A的大致1/4以下,则存在空气相对于轴流风扇12的流入侧的空间的尺寸难以维持通常的风速/风量这样的换气能力的倾向。然而,本公开的光照射装置1以间隔D1与轴流风扇12对置地配置有板状构件13,因此能够提高轴流风扇12的换气能力而确保所希望的冷却性能。由此,有利于光照射装置1的薄型,并且能够得到能够长时间稳定地动作的光照射装置1。
另外,间隔D2的条件是轴流风扇12的风扇尺寸12A的1/4以下为基准。然而,该基准根据轴流风扇12的各部分的形状以及规格,并且因壳体2中的轴流风扇12的周围的形状等而受到若干的影响。因此,不能够严格地确定边界条件,因此间隔D2的条件为轴流风扇12的风扇尺寸12A的大致1/4以下。在本发明人研究的结果中,例如在风扇尺寸12A为40mm的情况下,其1/4为10mm。在这种情况下,间隔D2为9mm,观察到风速的降低,风速约为8mm,风速约大幅降低40%。在该间隔D2为8mm的情况下,通过配置相对于轴流风扇12以间隔D1对置的板状构件13,能够确保从降低的状态最大提高了约25%的风速,能够对散热构件9维持所希望的约60℃。此外,例如在风扇尺寸12A为50mm的情况下,其1/4为12.5mm。在这种情况下,间隔D2为12mm以及11mm,观察到风速的降低,风速约为8mm,风速约大幅降低60%。在该间隔D2为8mm的情况下,通过配置相对于轴流风扇12以间隔D1对置的板状构件13,能够确保从降低的状态最大提高了约175%的风速,能够对散热构件9维持所希望的约60℃。
此时,优选轴流风扇12与板状构件13的间隔D1比轴流风扇12与位于与壳体2的第二面2b对置的一侧的内表面2d的间隔D2小。为了容易理解这样的间隔D1与间隔D2的关系,在图3中示出说明间隔D1与间隔D2的关系的主要部位的剖视图。图3中的符号与图1以及图2的(a)、图2的(b)所示的符号相同。这样,通过间隔D1比间隔D2小,即便在间隔D2变小到轴流风扇12的风扇尺寸12A的大致1/4以下而轴流风扇12的换气能力降低的情况下,通过配置以间隔D1与该轴流风扇12对置的板状构件13,也能够提高轴流风扇12的换气能力,有效地确保所希望的冷却性能。
如上所述,例如在风扇尺寸12A为40mm的情况下,间隔D2为8mm,风速大幅降低,约为40%。相对于此,通过使间隔D1例如比7~3mm和间隔D2小而配置板状构件13,能够确保从降低的状态最大提高了约25%的风速。此外,例如在风扇尺寸12A为50mm的情况下,间隔D2为8mm,风速大幅降低,约为60%。相对于此,通过使间隔D1例如比7~3mm和间隔D2小而配置板状构件13,能够确保从降低的状态最大提高了约175%的风速。
在图1以及图2的(a)、图2的(b)所示的例子中,轴流风扇12配置成相对于壳体2的第二面2b以及内面2d平行(送风的朝向与第二面2b正交),但并不限定于此。轴流风扇12例如也可以在该图中将轴流风扇12的左侧向下方降低,倾斜地配置。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高效地喷出壳体2的内部的空气,或者将从第二通气口4b喷出的空气向远离照射口3侧的方向送出,减少风对被印刷介质的影响。
关于壳体2的第二面2b的第一通气口4a以及第二通气口4b的配置以及大小,只要根据光照射装置1的用途及规格以及散热构件9以及轴流风扇12的规格等适当调整来设定即可,能够采用各种配置、形状以及大小。此时,相对于第一通气口4a的大小,若将配置轴流风扇12的第二通气口4b的大小设为大致1~2倍的范围,则通气的效率较好,是优选的。
此外,在图1以及图2的(a)、图2的(b)所示的例子中,相对于壳体2的第二通气口4b配置2个轴流风扇12。关于轴流风扇12的个数,除此之外,也可以根据光照射装置1以及壳体2的规格以及大小而设为1个,也可以设为3个以上。
在壳体2内,面向在第一面2a开口的照射口3设置有光源7。作为光源7,能够使用在配设该光源的光源配设用基板8上纵横配设多个例如LED的光源等。作为光源7中使用的LED,作为照射紫外线的LED例如能够使用GaN系的LED。此外,作为照射红外线的LED例如能够使用GaAs系的LED。这样,光源7的种类能够根据所使用的波长适当选择。作为光源配设用基板8,例如能够使用陶瓷布线基板。陶瓷布线基板由于作为基板的母体(绝缘基板)的陶瓷具有耐热性,因此适合作为集成有发热的LED的光源7的光源配设用基板8。
散热构件9是用于对伴随着从光源7发光而产生的热进行散热的构件,与光源7热连接。散热构件9由铝或铜等导热性良好的金属形成。散热构件9例如能够使用以下构件:对铝或铜等长方体状的金属块进行切削而设置多个槽(残留的部分成为翅片)且增加了表面积的构件;或者在铝或铜等金属平板或金属块安装多个铝或铜等薄板而使各薄板作为翅片在它们之间使外部气体流动的构件等。
如图2的(a)以及图2的(b)所示、还有如图4的(a)所示的立体图、图4的(b)中的光照射装置1的概要结构的局部剖视图所示那样,散热构件9优选在壳体2的内部占据沿着第一面2a的第一边的方向(第一长度2A的方向)的空间。此外,散热构件9优选在面向在第二面2b开口的第一通气口4a的部分具有向沿着第一边的方向凹陷的凹部9a。通过具有这样的凹部9a,能够面向第一通气口4a地将过滤器5收纳在凹部9a内。由此,能够通过过滤器5减少尘埃等进入壳体2内,并且能够在实现光照射装置1的薄型化的同时有效地配置过滤器5。
在此,散热构件9在壳体2的内部占据沿着第一边的方向的空间,也可以不必完全充满壳体2内的第二面2b侧的内表面和与其对置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只要在该空间中散热构件9实质上占据大部分,则也可以在沿着第一边的方向上残留间隙等空间。例如,在壳体2内,也可以在散热构件9的周围存在用于安装或拆卸的、或考虑热膨胀的间隙。此外,凹部9a不一定必须面向第一通气口4a的整个面。凹部9a的大小也可以收纳于第一通气口4a的内侧地局部面向第一通气口4a。此外,凹部9a可以比第一通气口4a大,扩展到其外侧,也可以跨越第一通气口4a的内侧和外侧。凹部9a的深度也能够根据要利用其来配置的过滤器5的形状以及大小而适当设定。
作为过滤器5,例如能够使用海绵或者无纺布等。过滤器5能够防止外部空气的灰尘以及尘埃这样的异物侵入到壳体2内,能够防止因在散热构件9或者驱动部11堆积灰尘以及尘埃而令光源7或者驱动部11的散热效率降低。由此,能够提高光照射装置1的可靠性。此外,通过安装过滤器5,能够使通气口4周边的外部空气的流动缓慢。
例如,能够将宽度以及长度分别比第一通气口4a的开口部的形状大1mm左右、厚度为1mm左右的过滤器5和相同形状的凹部9a组合。由此,来自第一通气口4a的吸气全部通过过滤器5,因此能够利用过滤器5适度地除去吸气内的异物。此外,通过利用凹部9a将配置与第一通气口4a对应的过滤器5的位置固定在与散热构件9的翅片接触的位置,来自第一通气口4a的吸气全部通过散热构件9的翅片之间。由此,散热构件9能够确保良好的散热性。
在图4的(a)以及(b)所示的散热构件9中,例示了在由金属构成的块9b安装由金属构成的多个薄板9c,将各薄板9c作为翅片的构件。在此,在各薄板9c的图中的上侧设置相同形状以及大小的切口,由这些切口和块9b构成凹部9a,但凹部9a并不限定于此。
此外,在安装过滤器5时,必须在散热构件9设置凹部9a。例如,也可以如图4的(c)中与图4的(b)同样的局部剖视图中表示其他例子的概略结构那样,在配置于壳体2内的散热构件9不设置凹部,在第一通气口4a的外侧配置过滤器5,设置框状的罩等,作为具有与第一通气口4a对应的过滤器5的壳体2。
也可以在散热构件9与光源配设用基板8之间夹设导热油脂等而使散热构件9与光源配设用基板8密接,提高相互的密接度并提高热连接状态。这样,能够提高相对于光源7的散热效率。
光照射装置1在壳体2的内部具有用于驱动光源7的、与光源7电连接的驱动部(驱动用基板)11。在驱动部11配设有用于向光源7供给电力并控制发光的驱动电路10。此外,驱动部11也可以驱动作为送风部的轴流风扇12,或者根据光源7的发热状况来控制轴流风扇12的风扇的转速。具有这样的驱动电路10的驱动部11在光源7的驱动或轴流风扇12的控制时发热,因此要求适当地散热而进行冷却。
在驱动部11中,为了对构成驱动电路10等的部件中尤其容易成为高温的功率晶体管等电子部件进行散热,也可以安装散热器等散热构件。此外,也可以在驱动部11的周围的壳体2的内表面设置槽、翅片或导风板等构造,以使外部气体的流动有效地与驱动部11的容易成为高温的部分接触。这样的驱动部11通常使用布线基板而构成为驱动用基板。驱动电路10通常也使用布线基板而构成为驱动电路基板。
如图2的(a)以及图2的(b)所示,优选这样的驱动部11位于在壳体2的内部配置有第一以及第二通气口4a、4b的第二面2b侧,将驱动电路10朝向壳体2的内侧配置。即,优选在壳体2的内部,在沿着第一长度2A的第一边的方向上,位于靠近配置有第一以及第二通气口4a、4b的第二面2b侧的内表面的位置。此外,此时优选驱动部11使驱动电路10朝向壳体2的内侧,即朝向未配置第一以及第二通气口4a、4b的一侧。由此,对于在壳体2的内部配置于散热构件9与轴流风扇12之间的驱动部11,能够在与配置有通气口4的一侧的第二面2b相反的一侧的壳体2的内表面之间良好地确保外部气体的从第一通气口4a导入并从散热构件9朝向轴流风扇12的流动的路径。此外,能够使驱动电路10位于壳体2的内部的外部气体的流动的路径内,因此能够使驱动电路10以及驱动部11中的热高效地散热。由此,能够提高驱动电路10以及驱动部11的动作的稳定性,能够提高光照射装置1的可靠性。
为了像这样在壳体2的内部设置驱动部11,只要在壳体2的第二面2b侧的内表面以及与其对置的内表面的一方或者双方之间适当地经由台座、支柱或者间隔件等例如通过螺钉紧固等进行固定即可。此时,由于能够在驱动部11与壳体2的内表面之间具有较宽裕地确保空间,因此能够比较自由地设计固定部分的配置等。此外,驱动部11也可以设置并固定在可适当地卡止于壳体2的一对第三面2c侧的内表面的一方或者双方之间等的安装部。
另外,壳体2的内部的驱动部11也可以在沿着第一长度2A的第一边的方向上,位于靠近配置有第一以及第二通气口4a、4b的第二面2b的相反的一侧的内表面的位置。此时的驱动部11优选使驱动电路10朝向壳体2的内侧,即朝向配置有第一以及第二通气口4a、4b的一侧。由此,对于在壳体2的内部配置于散热构件9与轴流风扇12之间的驱动部11,能够在与配置有通气口4的一侧的第二面2b侧的壳体2的内表面之间良好地确保从第一通气口4a导入并从散热构件9朝向轴流风扇12的外部气体的流动的路径。此外,能够使驱动电路10位于壳体2的内部的外部气体的流动的路径内,因此能够使驱动电路10以及驱动部11中的热高效地散热。
驱动部11的驱动电路10和光源7经由光源配设用基板8通过布线构件电连接。在图5中用局部立体图表示该布线构件的例子。另外,在图5中,表示除去壳体2的第二面2b的一部分而能够看到驱动部11的状态。在图5所示的例子的光照射装置1中,作为将配置于壳体2内的驱动部11与配置于照射口3侧的光源(未图示)电连接的布线构件14,使用柔性印刷布线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这样的FPC具有多个布线而有利于流过比较大的电流,作为挠性的布线构件14也有利于壳体2内的处理。如图5所示,使用了FPC的布线构件14,被配置成从与散热构件9热连接的光源以及光源配设用基板(未图示)沿着散热构件9迂回,在越过散热构件9后朝向驱动部11立起后与驱动部11电连接。另外,16是用于将布线构件14与驱动部11连接的板连接器。
在此,在作为布线构件14而使用了挠性的FPC的情况下,作为整体的形状而具有薄型且宽幅的形状,因此对于通过散热构件9而朝向壳体2内朝向轴流风扇12的空气的流动施以干扰,以使得向驱动部11的上升的部分遮挡轴流风扇12产生的空气的流动。因此,在光源和驱动部11由具有沿着散热构件9配置的多个布线的可挠性的布线构件14连接的情况下,布线构件14优选在遮挡轴流风扇12的空气的流动的部分具有位于布线之间的狭缝15。此外,狭缝15可以在布线构件14形成有多个。由此,能够通过狭缝15减少通过散热构件9的空气的流动被布线构件14遮挡,能够减轻散热的效率的降低。
另外,在沿着散热构件9配置可挠性的布线构件14的情况下,位于散热构件9与壳体2的内表面之间并从沿着散热构件9的部分向驱动部11的立起的部分未必需要直接沿着散热构件9。布线构件14的立起的部分也可以通过从散热构件9稍微离开的位置。在布线构件14直接沿着散热构件9的情况下,从节省空间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在布线构件14通过从散热构件9稍微离开的位置的情况下,从减轻空气流动的干扰的观点出发、还有从布线构件14以及驱动部11的耐热性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布线构件14的配置以及狭缝15的位置、形状、大小等只要根据壳体2内的适当的空气的流动的设计适当设定即可。
接下来,图6是表示本公开的印刷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的概要结构的主视图。图6所示的例子的印刷装置100具备:本公开的光照射装置1;输送部120,其输送来自光照射装置1的照射口3的光照射的被印刷介质110;以及印刷部130,其相对于光照射装置1配置在被印刷介质110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对所输送的被印刷介质110进行印刷。在本例的印刷装置100中,印刷部130采用例如使用紫外线固化型墨液的IJ(喷墨)头。
根据这样构成的印刷装置100,能够使薄型且小型的光照射装置1接近印刷部130而节省空间地构成印刷装置100。此外,通过光照射装置1,能够减少从第一通气口4a导入并从第二通气口4b喷出的外部气体(空气)的流动对印刷部130以及被印刷介质110造成影响,并且能够对印刷后的被印刷介质110进行光照射。因此,能够成为小型且可靠性高的印刷装置100。
在该印刷装置100中,输送部120将被印刷介质110从图中的右向左的输送方向输送。另外,在本例中,作为输送部120,示出了将一对驱动用辊配置在输送方向的上游以及下游的情况,但也存在与输送部120接近或者与输送部120一体地具有对被输送的被印刷介质110进行支承的支承部的情况。印刷部130对被输送的被印刷介质110例如喷出紫外线固化型的墨液131,从而使墨液131附着于被印刷介质110的表面。此时,附着于被印刷介质110的墨液131的图案可以附着于被印刷介质110的整个面,也可以附着于部分,只要以所希望图案附着即可。在该印刷装置100中,从光照射装置1向印刷于被印刷介质110的紫外线固化型的墨液131照射紫外线,使墨液131光固化。另外,在本例中,采用紫外线固化型的墨液131作为感光性材料,但作为感光性材料,除此之外,例如也能够采用感光性抗蚀剂或者光固化型树脂等。
与光照射装置1连接的控制部140承担控制光照射装置1的发光的功能。该控制部140在内部具有存储器,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表示能够比较良好地进行从作为印刷部130的IJ头喷出的光固化型的墨液131的光固化的光的特性的信息。
若列举该存储信息的具体例,则可列举出表示适于使作为液滴喷出的墨液131光固化的波长分布特性以及发光强度(各波长区域的发光强度)的数值。在本例的印刷装置100中,通过具有该控制部140,也能够基于控制部140的存储信息来调整向光源7中的多个发光元件输入的驱动电流的大小。由此,通过印刷装置100,能够以与所使用的墨液的特性相应的适当的光量由光照射装置1照射光,能够以比较低的能量的光使墨液131固化。
在本例中,作为印刷部130,采用线型的IJ头。该IJ头130具有排列成线状(1ine)的多个墨液喷出孔,构成为从该喷出孔喷出例如紫外线固化型墨液。作为印刷部130的IJ头,对在与喷出孔的进深方向的排列正交的方向上被输送的被印刷介质110,从喷出孔喷出墨液,使墨液131覆盖在被印刷介质110,从而对被印刷介质110进行印刷。
另外,印刷部130并不限定于此。印刷部130例如也可以采用串行型的IJ头。此外,在印刷部130中,也可以采用在被印刷介质110上蓄积静电,并通过该静电而以静电力使显影剂(调色剂)附着的静电式头。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液体显影装置:在印刷部130中,将被印刷介质110浸渍在液状的显影剂中,使该调色剂附着在被印刷介质110上。进而,印刷部130也可以采用将刷毛、刷子以及辊等作为显影剂(调色剂)的输送单元的结构。
在本例的印刷装置100中,例如在将光照射装置1用于行式打印机等印刷装置100的情况下,光照射装置1也可以与被印刷介质110的宽度相匹配地设为具有在图中的进深方向上较长的第一面2a的形状。此外,也可以与被印刷介质110的宽度相匹配地,在图中的进深方向上排列配置多个光照射装置1。
在印刷装置100中,光照射装置1具有使印刷在由输送部120输送的被印刷介质110的光固化型的墨液131固化、或者使由感光性材料构成的墨液131感光的功能。该光照射装置1相对于印刷部130设置在被印刷介质110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
在本例的印刷装置100中,除了使用紫外线固化型的墨液131的结构以外,例如,还能够从作为印刷部130的IJ头将水性或者油性的墨液131印刷在被印刷介质110,从光照射装置1照射红外线,通过该热使墨液131干燥而使其定影。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能够通过红外线将墨液131定影于被印刷介质110那样的印刷装置100,则并不限定于喷墨方式的装置,也能够设为其他印刷方法的装置。
此外,在本例中,示出了使用IJ头作为印刷部130的印刷装置100具备光照射装置1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该光照射装置1还能够应用于例如将包括抗蚀剂等感光性树脂的膏旋涂或丝网印刷于对象物的表面、使涂布或印刷后的感光性树脂固化的固化装置等各种树脂固化装置。此外,光照射装置例如也可以用于对抗蚀剂进行曝光的曝光装置中的照射光源等。
以上,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例子,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改良等。
-符号说明-
1……光照射装置
2……壳体
2A……第一长度
2B……第二长度
2C……第三长度
2a……第一面
2b……第二面
2c……第三面
2d……与第二通气口对置的内表面
3……照射口
4……通气口
4a……第一通气口
4b……第二通气口
6……连接器
7……光源
9……散热构件(散热器)
9a……凹部
10……驱动电路
11……驱动部(驱动用基板)
12……轴流风扇(送风部)
12A……风扇尺寸
12a……轴流风扇的与壳体的内侧对置的面
13……板状构件
14……布线构件
15……狭缝
100……印刷装置
110……被印刷介质
120……输送部
130……印刷部(喷墨头)
D1……轴流风扇与板状构件的间隔
D2……轴流风扇和与第二通气口对置的壳体的内表面的间隔。

Claims (5)

1.一种光照射装置,具备:
光源,其具有多个发光元件;
散热构件,其与该光源热连接;
驱动部,其具有所述光源的驱动电路;以及
壳体,其收纳所述光源、所述散热构件及所述驱动部,具有多个通气口及使来自所述光源的光通过的照射口,
所述壳体是长方体状,具有第一面、第二面以及第三面,所述第一面具有第一长度的第一边及比所述第一长度长的第二长度的第二边,所述第二面具有所述第二边及比所述第二长度长的第三长度的第三边,所述第三面具有所述第一边及所述第三边,
所述照射口配置于所述第一面,第一通气口配置于所述第二面的所述照射口侧,第二通气口配置于相同的所述第二面的与所述照射口相反的一侧,
所述光源配设在所述照射口的附近,所述散热构件与所述第一通气口相邻配设,所述驱动部配设在所述第一通气口与所述第二通气口之间,
在所述第二通气口配置有从所述壳体的内侧朝向外侧送风的轴流风扇、并且配置有相对于该轴流风扇以所述第一长度以下的间隔对置的板状构件,该轴流风扇的风扇尺寸比所述第一长度大且比所述第二长度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轴流风扇的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对置的面位于与所述第二面相同的面或者位于所述壳体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轴流风扇和与所述第二通气口对置的所述壳体的内表面的间隔为所述第一长度以下、并且为所述轴流风扇的风扇尺寸的1/4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中,
所述轴流风扇与所述板状构件的间隔比所述轴流风扇与位于所述壳体的与所述第二面对置的一侧的内表面的间隔小。
5.一种印刷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照射装置;以及
输送部,其输送来自该光照射装置的所述照射口的光所照射的被印刷介质。
CN202080052595.9A 2019-07-29 2020-07-16 光照射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Active CN1141443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38990 2019-07-29
JP2019-138990 2019-07-29
PCT/JP2020/027695 WO2021020149A1 (ja) 2019-07-29 2020-07-16 光照射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44314A CN114144314A (zh) 2022-03-04
CN114144314B true CN114144314B (zh) 2023-08-11

Family

ID=74229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52595.9A Active CN114144314B (zh) 2019-07-29 2020-07-16 光照射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878510B2 (zh)
EP (1) EP4005800B1 (zh)
JP (1) JP7208405B2 (zh)
KR (1) KR102588811B1 (zh)
CN (1) CN114144314B (zh)
WO (1) WO2021020149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3985A (ja) * 1994-02-23 1995-09-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換気装置
JP2005340392A (ja) * 2004-05-25 2005-12-0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光照射装置
JP2010085950A (ja) * 2008-10-03 2010-04-15 Ushio Inc 光照射装置
JP2012183731A (ja) * 2011-03-07 2012-09-27 Nk Works Kk Led光照射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JP2016062677A (ja) * 2014-09-16 2016-04-25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
CN106183453A (zh) * 2015-05-29 2016-12-07 豪雅冠得股份有限公司 光照射装置
JP2018140342A (ja) * 2017-02-27 2018-09-13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59451A (ja) * 1982-09-30 1984-04-05 Toshiba Electric Equip Corp 光照射装置
JP2006032035A (ja) * 2004-07-14 2006-02-02 Masanori Ichigaya 吸音装置
JPWO2010007821A1 (ja) * 2008-07-17 2012-01-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子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ならびに電子装置の冷却方法
JP2010257667A (ja) * 2009-04-23 2010-11-11 Ccs Inc 筐体及び光源装置
JP5555084B2 (ja) 2010-07-27 2014-07-23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
US20120275152A1 (en) * 2011-04-29 2012-11-01 Phoseon Technology, Inc. Heat sink for light modules
JP5870293B2 (ja) * 2011-11-25 2016-02-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US8888336B2 (en) 2012-02-29 2014-11-18 Phoseon Technology, Inc. Air deflectors for heat management in a lighting module
JP6294898B2 (ja) * 2016-01-15 2018-03-14 Hoya Candeo Optronics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
JP6884593B2 (ja) * 2017-02-22 2021-06-09 京セラ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JP6659651B2 (ja) 2017-10-27 2020-03-04 Hoya Candeo Optronics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
JP6997652B2 (ja) * 2018-02-28 2022-02-04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3985A (ja) * 1994-02-23 1995-09-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換気装置
JP2005340392A (ja) * 2004-05-25 2005-12-0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光照射装置
JP2010085950A (ja) * 2008-10-03 2010-04-15 Ushio Inc 光照射装置
JP2012183731A (ja) * 2011-03-07 2012-09-27 Nk Works Kk Led光照射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JP2016062677A (ja) * 2014-09-16 2016-04-25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
CN106183453A (zh) * 2015-05-29 2016-12-07 豪雅冠得股份有限公司 光照射装置
JP2018140342A (ja) * 2017-02-27 2018-09-13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05800B1 (en) 2024-04-10
JPWO2021020149A1 (zh) 2021-02-04
EP4005800A1 (en) 2022-06-01
KR20220024916A (ko) 2022-03-03
JP7208405B2 (ja) 2023-01-18
CN114144314A (zh) 2022-03-04
WO2021020149A1 (ja) 2021-02-04
KR102588811B1 (ko) 2023-10-13
US20220250398A1 (en) 2022-08-11
US11878510B2 (en) 2024-01-23
EP4005800A4 (en) 2023-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92588B1 (en) Light irradiating device
JP6884593B2 (ja) 光照射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CN111347773A (zh) 光照射装置
CN114144314B (zh) 光照射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JP6666512B1 (ja) 光照射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CN115052752B (zh) 光照射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CN113329880B (zh) 光照射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JP7207853B2 (ja) 光照射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WO2022158317A1 (ja) 光照射装置
CN114929484A (zh) 光照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