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83453A - 光照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照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83453A
CN106183453A CN201610356393.9A CN201610356393A CN106183453A CN 106183453 A CN106183453 A CN 106183453A CN 201610356393 A CN201610356393 A CN 201610356393A CN 106183453 A CN106183453 A CN 1061834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radiation device
light irradiation
substrate
transfer unit
heat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563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83453B (zh
Inventor
小林纪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ya Candeo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ya Candeo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ya Candeo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Hoya Candeo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183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834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834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834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2Structural details or components not essential to laser action
    • H01S5/024Arrangements for thermal management
    • H01S5/02476Heat spreaders, i.e. improving heat flow between laser chip and heat dissipat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UV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S3/04Arrangements for thermal management
    • H01S3/0405Conductive cooling, e.g. by heat sinks or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40Arrangement of two or more semiconductor lase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S5/02 - H01S5/30
    • H01S5/42Arrays of surface emitting las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Ink Jet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效率高的散热部件且薄型的光照射装置。在照射面上照射沿着第1方向延伸的线形光的光照射装置,具备:在第1方向上延伸的细长的基板;在基板的表面上排列配置的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光源;至少一部分抵接于基板,且从基板向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将由发光二极管LED光源产生的热量向第2方向输送的热量输送部件;从热量输送部件向与第1方向以及第2方向正交的第3方向突出,且具有多个延设于第2方向的散热片的散热部件;收纳基板、热量输送部件、以及散热部件的同时,在散热部件所形成的范围内形成有风洞的第3方向较薄的箱型壳体;在第2方向上,配置于基板与散热部件之间,将来自外部的空气导入风洞,且在风洞内生成第2方向的气流的离心风扇。

Description

光照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作为光源的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并照射线形光的光照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释放出由发光二极管LED产生的热量的散热部件的光照射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众所周知的是通过使用由紫外光的照射而硬化的UV油墨来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这种印刷装置从喷头的喷嘴向介质喷出油墨后,对形成在介质上的斑点照射紫外光。通过紫外光的照射,使斑点硬化且定影于介质,因此,即使相对于难以吸收液体的介质来说也能够进行较好的印刷。这种印刷装置在例如专利文献1中有所记载。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印刷装置,其具有运送印刷介质的运送单元、排列于运送方向,并分别喷出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橙色、绿色等6种彩色油墨的喷头、配置在各喷头间的运送方向的下游侧,并使从各喷头喷在印刷介质上的斑点油墨初步硬化(定位)的6个初步硬化用照射部、与使斑点油墨完全硬化并定影于印刷介质的完全硬化用照射部。专利文献1所述的印刷装置以初步硬化、完全硬化这两个阶段使斑点油墨硬化,从而,抑制了彩色油墨间的浸染和斑点的扩散。
专利文献1所述的初步硬化用照射部是一种配置在印刷介质的上方并对印刷介质照射紫外光的所谓紫外光照射装置,其在印刷介质的宽度方向上照射线形紫外光。从印刷装置自身的轻量化以及紧凑化的需求出发,在初步硬化用照射部中,使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并沿着印刷介质的宽度方向排列配置多个发光二极管LED。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527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初步硬化用照射部,在使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时,投入的电量大部分都转化成了热量,因此存在发光二极管LED自身产生的热量导致发光效率与寿命降低的问题。此外,与初步硬化用照射部一样,在搭载了多个发光二极管LED的情况下,成为热源的发光二极管LED增加,因此所涉及到的问题变得格外严重。由此,使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的光照射装置一般都使用散热器等散热部件,以形成抑制发光二极管LED发热的构造。
为了抑制发光二极管LED发热,使用散热器等散热部件是比较有效的。然而,为了有效地释放发光二极管LED的热量,需要尽可能地增大散热部件的表面积,若使散热部件增大,则存在装置整体大型化的问题。尤其,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初步硬化用照射部,若在配置于各喷头间的光照射装置中使用大型的散热部件,则必须增加各喷头间的距离,从而导致印刷装置自身的重量化以及大型化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本发明为鉴于以上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散热效率高的散热部件且薄型的光照射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光照射装置,其作为在照射面上照射沿着第1方向延伸的线形光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沿第1方向延伸的细长的基板;在基板的表面上沿着第1方向每隔规定间隔排列配置,并射出线形光的多个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 Diode)光源;至少一部分抵接于基板,且从基板向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将由发光二极管LED光源产生的热量向第2方向输送的热量输送部件;从热量输送部件向与第1方向以及第2方向正交的第3方向突出,并且具有多个延设于第2方向的散热片的散热部件;收纳基板、热量输送部件、以及散热部件的同时,在散热部件所形成的范围内形成有风洞的在第3方向上较薄的箱型壳体;在第2方向上,配置于基板与散热部件之间,将来自外部的空气导入风洞,并在风洞内生成第2方向的气流的离心风扇。
根据这种构造,实现一种将由发光二极管LED光源产生的热量向第2方向输送散热,在第3方向上较薄的光照射装置。
此外,壳体能够构成为,在相对于多个散热片的前端形成的虚拟面的一面或者在相对于第1方向的两面的至少任何一面上具有从外部吸入空气的吸气口,以使离心风扇从吸气口吸入空气。
此外,优选为,热量输送部件的第1方向的宽度与基板的第1方向的宽度大致相等。
此外,优选为,热量输送部件的基端部呈L字形弯曲,基端部与基板的背面热性结合。
此外,优选为,光照射装置还具有与基板的背面热性结合并支撑基板的支撑块,热量输送部件由第1热量输送部件与在第2方向上比第1热量输送部件小的第2热量输送部件构成,散热部件由在第1热量输送部件上具有散热片的第1散热器与在第2热量输送部件上具有散热片的第2散热器构成,支撑块设置为被第1热量输送部件的基端部与第2热量输送部件的基端部夹持。
此外,优选为,在离心风扇和散热部件之间具有驱动发光二极管LED光源的驱动电路。
此外,优选为,热量输送部件由在第1方向以及第2方向上延伸的板状热管形成。
此外,优选为,热量输送部件的沿第2方向上延伸的棒状热管在第1方向上排列并形成有多个。
此外,基板能够构成为,配置在根据第1方向以及第3方向特定的平面上,各个发光二极管LED光源的光轴朝向与第2方向相反的方向。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为,从平面观察基板时,发光二极管LED光源沿着第3方向排列N列(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此外,基板能够构成为,配置在由第1方向以及第2方向特定的平面上,各个发光二极管LED光源的光轴朝向第3方向。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为,从平面观察基板时,发光二极管LED光源沿着第2方向排列N列(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此外,优选为,离心风扇由具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风扇的第1离心风扇与具有顺时针方向旋转风扇的第2离心风扇构成,第1离心风扇以及第2离心风扇排列配置在第1方向上。此外,优选为,光为包含作用于紫外线硬化型树脂的波长的光。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一种具有散热效率高的散热部件,且薄型的光照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的仰视图。
图4为从正面观察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的正面透视图。
图5为从右侧面观察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的侧面透视图。
图6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中所具备的热管的内部空间的剖面图。
图7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中所具备的热管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8为从正面观察根据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的正面透视图。
图9为从右侧面观察根据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的侧面透视图。
图10为从正面观察根据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的正面透视图。
图11为从右侧面观察根据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的侧面透视图。
图12为从正面观察根据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的正面透视图。
图13为图12的A-A向剖面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的俯视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的主视图。
图16为根据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的仰视图。
图17为根据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的右侧面视图。
图18为根据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的左侧面视图。
图19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第5实施例所的光照射装置的内部构造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1A、1B、1C、1D 光照射装置
100 壳体
101、102 吸气口
103 排气口
104 连接器
105 窗口部
106 内部排线电缆
107 支撑板
107A 支撑块
108 反射部件
109 支撑部件
110 电缆
200 光源单元
205 基板
210 发光二极管LED元件
400 散热部件
410、410A、440、460 热管
410a 平面部
410b 弯曲部
412 棒状热管
430 散热器
430a 散热片
501、502、501C 离心风扇
501D、502D 涡轮型离心风扇
501a、502a 吸气口
501b、502b 排气口
600 发光二极管LED驱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并且,对图中相同或者相应的部分附加相同的符号,并不再反复说明。
第1实施例
图1至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1的外观图,其中,图1为光照射装置1的俯视图。此外图2为光照射装置1的主视图,图3为光照射装置的仰视图。本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1为搭载于印刷装置等并使紫外线硬化型油墨或紫外线硬化形树脂硬化的光源装置,例如,配置在照射对象物的上方,对照射对象物射出线形紫外光。而且,本说明书中,如图1至图3中的坐标所示,将后述的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元件210射出紫外光的方向设为Z轴方向,将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10的排列方向设为X方向,以及将与Z轴方向以及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并对此加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1具有将光源单元200和散热部件400等收纳在内部的较薄的箱型壳体100(壳体)。壳体100具有在底面射出紫外光的玻璃制窗口部105。此外,在壳体100的正面(相对于后述的多个散热片430a的前端所形成的虚拟面的面)形成有从外部吸入空气的吸气口101、102,在上面形成有排出壳体100内的空气的排气口103。此外,在壳体100的上面设有向光照射装置1供给电源的连接器104,连接器104通过电缆110与未图示的电源装置连接,从而向光照射装置1供给电源。
图4和图5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1的内部构造的图,图4为从正面观察光照射装置1时的正面透视图。此外,图5为从右侧面观察光照射装置1时的侧面透视图。而且,在图5中,为了方便看图,省略表示图4的内部排线电缆106。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1在壳体100内部具有光源单元200、散热部件400以及2个离心风扇501、502等。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光源单元200具有平行于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的矩形基板205和具有相同特性的12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10,并被固定于壳体100内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金属制(例如,铜、铝)支撑板107的一个端面(朝向壳体100的底面侧)。
在Z轴方向上光轴一致的状态下,12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10在X轴方向上隔着规定间隔,在基板205的表面上配置成一列,并与基板205电性连接。此外,基板205与从连接器104延伸的内部排线电缆106的一部分电性连接,从未图示的电源装置对各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10供给驱动电流。若向各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10供给驱动电流,则从各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10射出对应于驱动电流的光量的紫外光(例如,波长为365nm),从光源单元200射出平行于X轴方向的线形紫外光。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光源单元200与窗口部105之间设有反射部件108。反射部件108具有以包围12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10的光路的方式配置的4个镜面108a、108b、108c、108d。各个镜面108a、108b、108c、108d相对于紫外光的出射方向(即,Z轴方向)扩张,因此,规定了从各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10射出带有规定扩展角的紫外光的光路,并以相对于所期望的照射范围大概垂直地照射规定强度的紫外光的方式进行导光。而且,由反射部件108导光的紫外光通过窗口部105从光照射装置1中射出。而且,本实施例的各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10以射出大致相同的光量的紫外光的方式调整供给至各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10的驱动电流,从光源单元200射出的线形紫外光在X轴方向上具有大致均匀的光量分布。
散热部件400为一种对从光源单元200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的部件。本实施例的散热部件400的一端部紧密地固定于支撑板107的其他端面(朝向壳体100的顶面侧的面),其由输送各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10产生的热量的热管410(热输送部件)、与由紧密地固定于热管410的多个散热片430a构成的散热器430(散热部件)构成(图4、图5)。
热管410为一种具有减压封入工作液(例如,水、酒精、氨水等)的内部空间(图4、图5中不图示)的金属制(例如,铜、铝、铁、镁等金属或者含有这些的合金等)板状部件。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热管410以基板205侧的一端部沿着支撑板107的其他端面的方式弯曲成剖面为L字形,具有平行于X-Z平面的平面部410a与平行于X-Y平面的弯曲部410b。弯曲部410b通过未图示的固定工具或者黏着剂以与支撑板107的其他端面紧密固定的状态被固定,并与基板205热性结合。
图6为说明本实施例的热管410的内部空间的剖面图。而且,在图6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弯曲部410b与平面部410a在同一平面上进行表示。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热管410的内部空间由从弯曲部410b开始连续且在平面部410a内延伸于Z轴方向,在X轴方向上隔着规定间隔排列多个管状的空间410z与在X轴方向上连接各空间410z的2个管状空间410x构成。而且,工作液在空间410z内移动,因此从弯曲部410b向Z轴方向(与紫外光出射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热量(详细内容请见后述)。而且,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空间410x,工作液也向X轴方向移动,因此,热管410沿着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即,沿着X-Z平面)大致均等地输送热量。
构成散热器430的多个散热片430a为矩形板状的金属(例如,铜、铝、铁、镁等金属或者含有这些的合金等)部件。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各个散热片430a焊接在热管410的平面部410a的一个面(弯曲部410b弯曲侧的面)上,以从平面部410a向Y轴方向突出的方式立设,并将传导至热管410的热量释放到空气中。而且,虽然详细内容在后面有所叙述,但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离心风扇501、502从外部向壳体100内吸入空气,以吸入的空气在散热片430a的表面流过的方式产生Z轴方向的气流,散热片430a以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延伸设置。此外,本实施例的散热片430a在Z轴方向上分割并形成有多个(6个)。此外,散热片430a的突出量(散热片430a的尺寸)被设定为不与壳体100的内面接触的程度。
若驱动电流在各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10中流过,从各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10射出紫外光,则由于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10自身发热引起温度上升,但是各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10产生的热量借由基板205以及支撑板107,迅速地向热管410的弯曲部410b传导(移动)。而且,若热量向热管410的弯曲部410b移动,则热管410内的工作液吸收并蒸发热量,工作液的蒸汽通过内部空间并移动,因此弯曲部410b的热量向平面部410a移动。而且,向平面部410a移动的热量进而向与平面部410a结合的多个散热片430a移动,并从各个散热片430a向空气中散热。若从各个散热片430a散热,则平面部410a的温度也降低,因此,平面部410a内的工作液蒸汽也被冷却成液体,向弯曲部410b移动。而且,向弯曲部410b移动的工作液用于吸收重新借由基板205以及支撑板107传导的热量。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热管410内的工作液在弯曲部410b与平面部410a之间循环,因此,各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10产生的热量迅速地向散热片430a移动,并有效地从散热片430a向空气中散热。
离心风扇501、502为一种在Y轴方向上具有旋转轴的所谓的多翼型离心风扇,从外部向Y轴方向吸入空气,向离心方向送风。若离心风扇501、502旋转,则在壳体100内产生Z轴方向的气流,将由散热片430a产生的空气向外部排出,同时冷却各个散热片430a。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离心风扇501、502沿着X轴方向排列配置于热管410的平面部410a上的光源单元200与散热片430a之间的空间。离心风扇501、502的吸气口501a、502a分别设于相对于吸气口101、102的位置(图2),排气口501b、502b朝向排气口103的方向。从而,若离心风扇501、502旋转,则借由吸气口101、102将外部空气吸入壳体100内,并从排气口103排出壳体100内的空气。即,在壳体100内,产生图5中实线箭头所示的气流(空气流向),从吸气口101、102吸入壳体100内的空气在由热管410与壳体100围成的空间(即,设有散热片430a的空间)内,向Z轴方向(与射出紫外光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因此,各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10产生的借由基板205、支撑板107、热管410传导至各个散热片430a的热量(图5中虚线所示)向各个散热片430a的周围空气中散热,并与空气的移动一起向外部释放。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由壳体100与热管410构成一种风洞,通过限定气流的流动空间,有效地冷却各个散热片430a。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一种薄型的、且吸气口501a、502a的朝向与排气口501b、502b的朝向正交的薄型离心风扇501、502,通过将这些配置在光源单元200与散热片430a之间,不但能够有效地冷却各个散热片430a,还可以实现光照射装置1的薄型化。
以上虽为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构造,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本实施例虽为一种借由支撑板107接合基板205与热管410的结构,支撑板107并不是必须的,也可以直接接合基板205与热管410。
此外,本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1虽为一种从壳体100的底面向Z轴方向射出紫外光的结构,其还可以构成为,例如将基板205平行配置于X-Z平面,从壳体100的正面或者背面向Y轴方向射出紫外光。在这种情况下,热管410并不必须要有弯曲部410b,而是可以适用只有平面部410a构成的平板状的结构。
此外,本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1虽为一种照射紫外光的装置,但并不限定于这种构造,其能够在照射其他波长的照射光(例如白色光等可视光、红外光等)的装置中适用本发明。
此外,本实施例虽为一种各个散热片430a直接焊接于热管410的平面410a的构造,但是其也可以为一种在基台上形成多个散热片430a,并将该基台固定于平面部410a的构造。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也可通过在热管410与基台之间设置高热传导性石墨薄板,或涂敷硅脂,进一步提高两者的紧密程度。
此外,虽然本实施例的各个散热片430a以在Z轴方向延伸的方式延设,但是由于离心风扇501、502向离心方向送风,根据各个散热片430a的位置,风向(气流方向)与散热片430a的延设方向也未必一致。因此,为了使风向(气流方向)与散热片430a的延设方向一致,根据各个散热片430a的位置,也可以相对于Z轴方向倾斜配置各个散热片430a。根据这种构造,各个散热片430a的延设方向与风向(气流方向)平行,因此能有效地进行冷却。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示出了一种使用2个离心风扇501、502的构造,但是,若能够在由壳体100与热管410构成的风洞内产生气流,也可以由1个离心风扇构成,还可以是由3个以上离心风扇构成。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示出了一种在基板205上排列一列12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10的构造,但是,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10的个数根据规格可进行适当变更,此外,也可以沿着Y轴方向排列N列(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10。
此外,本实施例的热管410虽然为一种具有管状的内部空间的板状部件,但并不限定于这种构造。图7为示出本实施例的热管410的变形例的图。本变形例所涉及的热管410A,代替空间410z(图6),由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棒状热管412构成,这点与本实施例的热管410不同。与本实施例的热管410一样,各棒状热管412以基板205侧的一端部沿着支撑板107的其他端面弯曲成L字形,具有平行于X-Y平面的弯曲部410b。此外,棒状热管412隔着规定间隔在X轴方向上排列,具有平行于X-Z平面的平面部410a。根据这种构造,与本实施例的热管410一样,通过工作液在棒状热管412内移动,从弯曲部410b向Z轴方向(与射出紫外光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热量。而且,在本变形例中,在棒状热管412上很难直接形成散热片430a,因此,例如,设有将各棒状热管412连接于X轴方向的连接板(未图示),并在该连接板上设置散热片430a。
第2实施例
图8和图9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1A的内部构造的说明图,图8为从正面观察光照射装置1A时的正面透视图。此外,图9为从右侧面观察光照射装置1A时的侧面透视图。而且,在图9中,为便于看图,省略示出图8的内部排线电缆106。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1A具备支撑反射部件108与窗口部105的支撑部件109与2个热管440、460,这一点与第1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1不同。此外,本实施例的支撑块107A比第1实施例的支撑板107厚,并且被形成为四角柱状,这一点也与第1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1不同。
支撑部件109为一种以构成壳体100的底面的方式配置的部件。支撑部件109呈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四角柱状的形状,由热传导率高的金属(例如,铜、铝)形成。支撑部件109被构成为在与12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10相对的范围内,形成有开口109a,以来自各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10的紫外光通过开口109a射出。开口109a被构成为具有相对于紫外光的出射方向(即,Z轴方向)扩张的4个圆锥面,通过将反射部件108嵌入到开口109a,在各圆锥面上配置各个镜面108a、108b、108c、108d。此外,支撑部件109的前端侧(图8、图9中的下侧)安装有窗口部105。与第1实施例一样,对支撑部件109的各个镜面108a、108b、108c、108d以及窗口部105射入从各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10射出的紫外光,但各个镜面108a、108b、108c、108d以及窗口部105被紫外光照射,温度升高,所以,本实施例被构成为通过支撑部件109将各个镜面108a、108b、108c、108d以及窗口部105的热量迅速地传导至热管440、460(详细内容请见后述)。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支撑块107A比第1实施例的支撑板107厚,被形成为四角柱状。从而,本实施例的支撑块107A的热容量比第1实施例的支撑板107的热容量大,作为一种散热器发挥作用。即,各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10产生的热量借由基板205被迅速地传导至支撑块107A。
此外,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1A具有重叠配置的2个热管440、460。热管440、460只是形状与第1实施例的热管410不同,具有相同的构造及作用。
热管440为一种沿着壳体100的背面侧内面配置的板状部件。热管440的一端部侧(图8、图9中的下侧)接合于支撑部件109以及支撑块107A,如图9中虚线箭头所示,将从这些传导来的热量向其他端部侧(图8、图9中的上侧)输送。热管440的其他端部侧(图8、图9中的上侧),在热管440的一面(接合于支撑部件109以及支撑块107A侧的面)上焊接有构成散热器450的多个散热片450a。各个散热片450a与第1实施例的散热片430a一样,以从热管440的一面向Y轴方向突出的方式立设,并将传导至热管440的热量向空气中释放。
热管460为一种具有平面部460a与弯曲部460b的部件。平面部460a为从支撑块107A的上面(离心风扇501、502侧的面)朝着散热片450a并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平板状部分,与热管440的一面紧密接合。弯曲部460b为以沿着支撑块107A的上面与正面(与接合于热管440的面相反侧的面)的方式弯折的部分,并接合于支撑部件109以及支撑块107A。而且,如图9中虚线箭头所示,将从这些传导来的热量向平面部460a输送。热管460的平面部460a中,在热管460的一面(与接合于热管440的面相反侧的面)上焊接有构成散热器470的多个散热片470a。各个散热片470a与散热片450a一样,以从热管460的一面向Y轴方向突出的方式立设,并将传导至热管460的热量向空气中释放。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热管440的一端部与热管460的弯曲部460b夹持支撑部件109以及支撑块107A,通过2个热管440、460有效地输送支撑部件109以及支撑块107A的热量,因此,抑制了支撑部件109以及支撑块107A的温度上升。即,各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10产生的借由基板205传导至支撑块107A的热量通过2个热管440、460被有效地输送。此外,如上所述,由于紫外光各个镜面108a、108b、108c、108d以及窗口部105发热,但是这些热量借由支撑部件109,通过2个热管440、460被有效地输送。而且,由2个热管440、460输送的热量从各个散热片450a以及各个散热片470a被有效地向空气中释放。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也与第1实施例一样,通过壳体100与热管440、460构成一种风洞,限定气流的流动空间,从而有效地冷却各个散热片450a、470a。此外,本实施例虽为一种重叠2个热管440、460的构造,但是通过使热管460的平面部460a的Z轴方向的长度形成为短于热管440的Z轴方向的长度,从而确保在热管440上形成散热片450a的范围,还确保在热管460上形成散热片470a的范围。而且,与第1实施例一样,通过离心风扇501、502,有效地冷却各个散热片450a、470a的同时,达成光照射装置1A的薄型化。
第3实施例
图10和图11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1B的内部构造的说明图,图10为从正面观察光照射装置1B时的正面透视图。此外,图11为从右侧面观察光照射装置1B时的侧面透视图。而且,在图11中,为了便于看图,省略示出图10的内部排线电缆106。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1B在离心风扇501、502与散热片470a之间的空间内具有发光二极管LED驱动电路600,这一点与第2实施例中的光照射装置1A不同。
发光二极管LED驱动电路600为一种与内部排线电缆106以及基板205电性连接,并控制供给至各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210的驱动电流的电路。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LED驱动电路600配置在离心风扇501、502与散热片470a之间的空间。从而,通过从离心风扇501、502流向散热片470a的空气能够有效地冷却发光二极管LED驱动电路600。
第4实施例
图12和图13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1C的内部构造的说明图,图12为从正面观察光照射装置1C时的正面透视图。此外,图13为图12的A-A剖面图。
如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1C具有逆时针旋转的离心风扇501C,这一点与第1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1不同。
离心风扇501C为一种只是旋转方向不同,而构成与离心风扇502相同的多翼型离心风扇,离心风扇501C、502将从外部吸入的空气向离心方向(即,旋转方向)挤压,在壳体100内部产生气流。在所涉及的构造的离心风扇501C、502中,存在在排气口501Cb、502b的左右方向(即,X轴方向)上风向以及风量不同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被构成为使用旋转方向不同的离心风扇501C与离心风扇502,在热管410的左右方向上大致均等地送入空气。具体被构成为在从正面观察时(图12),将逆时针旋转的离心风扇501C相对于热管410的中心线C配置在左侧,来自离心风扇501A的空气被送入位于比中心线C更为左侧的各个散热片430a。此外,被构成为将离心风扇502相对于热管410的中心线C配置在右侧,来自离心风扇502的空气被送入位于比中心线C更为右侧的各个散热片430a。根据这种构造,对隔着热管410的中心线C位于左右的散热片430a左右对称地送入空气,所以可左右均等地进行冷却。
第5实施例
图14至图18为根据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1D的外观图,图14为光照射装置1D的俯视图。此外,图15为光照射装置1D的主视图,图16为光照射装置1D的仰视图。此外,图17为光照射装置1D的右侧面视图,图18为光照射装置1D的左侧面视图。此外,图19为说明光照射装置1D的内部构造的说明图,从正面观察光照射装置1D时的正面透视图。
如图14至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1D具有涡轮型离心风扇501D、502D,涡轮型离心风扇501D的吸气口101D形成于壳体100的左侧面(图18),涡轮型离心风扇502D的吸气口102D形成于壳体100的右侧面(图17),这一点与第4实施例不同。
涡轮型离心风扇501D、502D为所谓的横流风扇,分别从各吸气口101D、102D吸入外部空气,并送入各个散热片430a。而且,本实施例与第4实施例一样,被构成为从正面观察(图19)位于左侧的涡轮型离心风扇501D逆时针旋转,从正面观察(图19)位于右侧的涡轮型离心风扇502D顺时针旋转,能够比靠近热管410的中心线C配置的散热片430a送入更多的空气,从而有效地进行冷却。
应当理解的是,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点仅仅是示例性说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并非上述说明,而是由权利要求书所示,旨在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含义以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Claims (14)

1.一种光照射装置,其作为在照射面上照射沿第1方向上延伸的线形光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在所述第1方向上延伸的细长的基板;
在所述基板的表面上沿着所述第1方向每隔规定间隔排列配置,并射出所述线形光的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光源;
至少一部分抵接于所述基板,从所述基板向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并将由所述发光二极管LED光源产生的热量向第2方向输送的热量输送部件;
从所述热量输送部件向与所述第1方向以及所述第2方向正交的第3方向突出,且具有多个延设于所述第2方向的散热片的散热部件;
收纳所述基板、所述热量输送部件、以及所述散热部件的同时,在所述散热部件所形成的范围内形成有风洞的所述第3方向薄的箱型壳体;
在所述第2方向上,配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散热部件之间,将来自外部的空气导入所述风洞,并在所述风洞内生成所述第2方向的气流的离心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在相对于所述多个散热片的前端所形成的虚拟面的一面或者相对于所述第1方向的两面中的至少任何一面上具有从外部吸入空气的吸气口,
所述离心风扇从所述吸气口吸入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量输送部件的所述第1方向的宽度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1方向的宽度大致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量输送部件的基端部弯曲成L字形,
所述基端部与所述基板的背面热性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照射装置还具备与所述基板的背面热性结合,并支撑所述基板的支撑块,
所述热量输送部件由第1热量输送部件与在所述第2方向上比所述第1热量输送部件小的第2热量输送部件构成,
所述散热部件由在所述第1热量输送部件上具有所述散热片的第1散热器与在所述第2热量输送部件上具有所述散热片的第2散热器构成,
所述支撑块被设置成被所述第1热量输送部件的基端部与所述第2热量输送部件的基端部夹持。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离心风扇与所述散热部件之间具备驱动所述发光二极管LED光源的驱动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量输送部件由在所述第1方向以及所述第2方向上延伸的板状热管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量输送部件在所述第1方向上排列并形成多个在所述第2方向上延伸的棒状热管。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配置于由所述第1方向以及所述第3方向特定的平面,所述各个发光二极管LED光源的光轴朝向与所述第2方向相反的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平面观察所述基板时,所述发光二极管LED光源沿着所述第3方向排列N列,其中,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配置于由所述第1方向以及所述第2方向特定的平面,所述各个发光二极管LED光源的光轴朝向所述第3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平面观察所述基板时,所述发光二极管LED光源沿着所述第2方向排列N列,其中,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心风扇由具有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的风扇的第1离心风扇与具有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的风扇的第2离心风扇构成,
所述第1离心风扇以及所述第2离心风扇排列配置于所述第1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为含有作用于紫外线硬化型树脂的波长的光。
CN201610356393.9A 2015-05-29 2016-05-26 光照射装置 Active CN1061834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10936A JP6126644B2 (ja) 2015-05-29 2015-05-29 光照射装置
JP2015-110936 2015-05-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83453A true CN106183453A (zh) 2016-12-07
CN106183453B CN106183453B (zh) 2018-11-27

Family

ID=57282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56393.9A Active CN106183453B (zh) 2015-05-29 2016-05-26 光照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662906B2 (zh)
JP (1) JP6126644B2 (zh)
KR (1) KR101848318B1 (zh)
CN (1) CN106183453B (zh)
DE (1) DE102016109391A1 (zh)
TW (1) TWI597451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3982A (zh) * 2017-10-27 2019-05-07 豪雅冠得股份有限公司 光照射装置
CN113329880A (zh) * 2019-01-30 2021-08-31 京瓷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CN114144314A (zh) * 2019-07-29 2022-03-04 京瓷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CN114144313A (zh) * 2019-06-13 2022-03-04 Hoya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
CN114929484A (zh) * 2019-10-11 2022-08-19 Hoya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
CN115052752A (zh) * 2020-02-26 2022-09-13 京瓷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80248B2 (en) 2015-09-02 2019-01-15 ProPhotonix Limited LED lamp with sensing capabilities
JP6294898B2 (ja) * 2016-01-15 2018-03-14 Hoya Candeo Optronics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
US10119759B2 (en) * 2016-03-31 2018-11-06 Hoya Candeo Optronics Corporation Heat radiating apparatus and light illuminating apparatus with the same
KR20190040024A (ko) * 2016-09-16 2019-04-16 헤라우스 노블라이트 아메리카 엘엘씨 Uv led 어레이용 후막을 포함하는 히트싱크 및 uv led 어레이 형성 방법
EP3301999B1 (en) * 2016-09-30 2020-06-17 HP Scitex Ltd Light emitting diode heatsink
US11753267B2 (en) 2019-04-29 2023-09-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Output tray fins
US11428976B2 (en) * 2019-06-13 2022-08-30 K-Tronics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016288B1 (ko) * 2019-07-26 2019-08-29 노도환 Uv led를 이용한 인쇄용 uv잉크 경화장치
CN110667248B (zh) * 2019-10-31 2021-11-12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用于喷涂印刷循环烤干装置
CN112264271A (zh) * 2020-10-16 2021-01-26 昆山市汎启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uv光固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52737A (ja) * 2008-04-08 2009-10-29 Tozai Denko Co Ltd 光源装置
CN101694269A (zh) * 2009-05-26 2010-04-14 北京中庆微数字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led模块和led显示箱体
CN201752160U (zh) * 2009-07-24 2011-02-23 深圳市奥力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pcb板、面罩及显示屏
CN102458857A (zh) * 2009-06-26 2012-05-16 Nk功作株式会社 紫外线照射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CN103249989A (zh) * 2011-09-03 2013-08-14 新技术银行株式会社 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具
JP2014038873A (ja) * 2010-06-07 2014-02-27 Iris Ohyama Inc Ledランプ
CN103649638A (zh) * 2011-07-11 2014-03-19 格莱特有限公司 Led系统以及与卤素灯具一起使用的外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38047B1 (ko) * 2004-10-15 2006-10-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을 갖는 액정 디스플레이
JP4726872B2 (ja) * 2006-09-27 2011-07-20 シーシーエス株式会社 反射型照明装置
JP5298781B2 (ja) * 2008-11-05 2013-09-25 岩崎電気株式会社 Led照射装置
SG162687A1 (en) 2008-12-24 2010-07-29 Millipore Corp Caustic stable chromatography ligands
JP2011249045A (ja) * 2010-05-24 2011-12-08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車両用灯具
JP2012155904A (ja) * 2011-01-24 2012-08-16 Syoken Co Ltd Led照明装置
TWI429849B (zh) * 2011-06-28 2014-03-11 Ge Investment Co Ltd 照明裝置
KR101228757B1 (ko) 2012-08-17 2013-01-31 주식회사 비솔 이중 냉각 구조를 갖는 led 조명장치
JP2014135350A (ja) * 2013-01-09 2014-07-24 Ntec Co Ltd ヒートシンク
JP6131651B2 (ja) * 2013-03-18 2017-05-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5733363B2 (ja) 2013-09-25 2015-06-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6349098B2 (ja) * 2014-02-06 2018-06-27 パナソニック デバイスSunx株式会社 紫外線照射ヘッド及び紫外線照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52737A (ja) * 2008-04-08 2009-10-29 Tozai Denko Co Ltd 光源装置
CN101694269A (zh) * 2009-05-26 2010-04-14 北京中庆微数字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led模块和led显示箱体
CN102458857A (zh) * 2009-06-26 2012-05-16 Nk功作株式会社 紫外线照射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CN201752160U (zh) * 2009-07-24 2011-02-23 深圳市奥力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pcb板、面罩及显示屏
JP2014038873A (ja) * 2010-06-07 2014-02-27 Iris Ohyama Inc Ledランプ
CN103649638A (zh) * 2011-07-11 2014-03-19 格莱特有限公司 Led系统以及与卤素灯具一起使用的外壳
CN103249989A (zh) * 2011-09-03 2013-08-14 新技术银行株式会社 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具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3982A (zh) * 2017-10-27 2019-05-07 豪雅冠得股份有限公司 光照射装置
CN113329880A (zh) * 2019-01-30 2021-08-31 京瓷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CN114144313A (zh) * 2019-06-13 2022-03-04 Hoya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
CN114144313B (zh) * 2019-06-13 2024-04-12 Hoya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
CN114144314A (zh) * 2019-07-29 2022-03-04 京瓷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CN114144314B (zh) * 2019-07-29 2023-08-11 京瓷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CN114929484A (zh) * 2019-10-11 2022-08-19 Hoya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
CN115052752A (zh) * 2020-02-26 2022-09-13 京瓷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CN115052752B (zh) * 2020-02-26 2023-06-27 京瓷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97451B (zh) 2017-09-01
TW201702517A (zh) 2017-01-16
JP2016221852A (ja) 2016-12-28
KR101848318B1 (ko) 2018-04-13
DE102016109391A1 (de) 2016-12-01
JP6126644B2 (ja) 2017-05-10
US9662906B2 (en) 2017-05-30
US20160348887A1 (en) 2016-12-01
KR20160140418A (ko) 2016-12-07
CN106183453B (zh) 2018-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83453A (zh) 光照射装置
CN106979461A (zh) 光照射装置
CN105276411B (zh) 光照射装置
JP5940116B2 (ja) 光照射装置
US828432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TWI610047B (zh) 光照射裝置
EP3187780B1 (en) Light irradiating device
EP3225946A1 (en) Heat radiating apparatus and light illuminating apparatus with the same
CN105799340B (zh) 光照射装置
JP2016025165A (ja) 光照射装置
CN203823710U (zh) 一种灯座散热系统
CN104972742B (zh) 光照射装置
CN206259342U (zh) 紫外线照射模块以及紫外线照射装置
JP2017159657A (ja) 光照射装置
CN106287245A (zh) 具有散热性的照明装置
KR20100037927A (ko) 부품인식장치의 냉각구조
CN104640415A (zh) 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