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32170B - 车体前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体前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32170B
CN114132170B CN202110890661.6A CN202110890661A CN114132170B CN 114132170 B CN114132170 B CN 114132170B CN 202110890661 A CN202110890661 A CN 202110890661A CN 114132170 B CN114132170 B CN 1141321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width direction
vehicle body
communicatio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06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32170A (zh
Inventor
中井祐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132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32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32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321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8Air inlets for cooling; Shutters or blind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8Air inlets for cooling; Shutters or blinds therefor
    • B60K11/085Air inlets for cooling; Shutters or blinds therefor with adjustable shutters or bli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6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air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5/00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02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cooling-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5/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 B60K5/12Arrangement of engine supports
    • B60K5/1208Resilient suppor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可改善燃费且将需冷却的零件高效率地冷却。车体前部结构(10)包括栅格机构(19)、下盖(20)及冷却管道(21)。栅格机构包括上部栅格(54)及下部栅格(55)。下盖从下方覆盖动力装置、冷却装置及周边零件。冷却管道从下部栅格被输送有空气,包括吸气口部(75)及第一排出口部、第二排出口部(91、98)。吸气口部从下部栅格被输送有空气。第一排出口部、第二排出口部位于动力装置的车体后方,向周边零件输送空气。

Description

车体前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体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车体前部结构,已知有下述结构,即:在车体前部设有栅格(shutter)装置,以通过对栅格装置进行开闭控制,从而从栅格装置对设于车体后方的需冷却的零件(例如动力装置的散热器(radiator)或刹车零件)输送空气的方式构成。
根据所述栅格装置,在散热器或刹车零件无需冷却的情况下以闭合栅格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可降低车辆行驶中的空气阻力而改善燃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8631889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为了进一步改善车体前部结构的燃费,要求提高收纳动力装置的动力装置收纳室(例如发动机室(engine room))的密闭度,进一步抑制外气向动力装置收纳室流入。
但是,若提高动力装置收纳室的密闭度,则难以将配置于动力装置(发动机)的后方的周边零件、例如悬架臂(suspension arm)的橡胶部分或将转向装置密封的橡胶部分等高效率地冷却,成本与耐热性橡胶等提高耐热性的部分相应地增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可改善燃费且将配置于动力装置(发动机)的后方的周边零件高效率地冷却。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的技术手段。
(1)本发明的车体前部结构包括:栅格机构(例如实施方式的栅格机构19),包括上部栅格(例如实施方式的上部栅格54)及下部栅格(例如实施方式的下部栅格55),所述上部栅格向冷却动力装置(例如实施方式的发动机14)的冷却装置(例如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16)输送空气,所述下部栅格设于所述上部栅格的下方且向设于所述冷却装置的车体后方的周边零件(例如实施方式的周边零件45)输送空气;下盖(例如实施方式的下盖20),从下方覆盖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及所述周边零件;以及冷却管道(例如实施方式的冷却管道21),沿着所述下盖设置,从所述下部栅格被输送有空气,所述冷却管道包括:吸气口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吸气口部75),连通于所述下部栅格,被输送有来自所述下部栅格的空气;以及排出口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排出口部91、第二排出口部98),在连通于所述吸气口部的状态下位于所述动力装置的车体后方,向所述周边零件输送空气。
根据所述结构,栅格机构包括上部栅格及下部栅格,从上部栅格向冷却动力装置的冷却装置输送空气(即外气)。因此,可利用从上部栅格输送的空气将冷却装置冷却。
而且,在下部栅格连通冷却管道,将冷却管道的排出口部配置于向周边零件引导空气的位置。因此,可将从下部栅格引导至排出口部的空气经由排出口部送至周边零件。由此,可利用从下部栅格经由排出口部输送的空气将周边零件冷却。
这样,利用从上部栅格输送的空气将冷却装置冷却,并利用从下部栅格经由排出口部输送的空气将周边零件冷却。由此,可将冷却装置(即动力装置)及周边零件等需冷却的零件高效率地冷却。
进而,通过将动力装置及周边零件(即,配置于动力装置(发动机)的后方的周边零件)高效率地冷却,从而可提高收容动力装置的动力装置收纳室(例如发动机室)的密闭度。因此,可降低车辆行驶中的空气阻力而改善燃费。
这样,根据车体前部结构,可改善燃费,且将需冷却的零件(例如动力装置或周边零件)高效率地冷却。而且,分割为上部栅格与下部栅格,因而可将各栅格形成得横长而增大开口面积,导入充分的外气。
(2)所述冷却管道包括:一对延长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延长部63、第二延长部64),在连通于所述吸气口部的状态下,沿着所述下盖设于车宽方向的左右的两侧部,一对所述延长部分别在所述动力装置的车宽方向外侧迂回并向车体后方延伸至所述周边零件的近旁,在前端设有所述排出口部。
根据所述结构,在车宽方向的左右的两侧部设有一对延长部。进而,使各延长部在动力装置的车宽方向外侧迂回并延伸至周边零件的附近,在延长部的前端设有排出口部。因此,例如从下部栅格导入的外气未由动力装置加热,可从排出口部将周边零件高效率地冷却。
由此,可保持动力装置收纳室的密闭度高,并且可确保周边零件的冷却,由此可降低车辆的空气阻力而改善燃费。
(3)所述延长部也能以在所述动力装置的车宽方向外侧迂回的方式,在俯视时形成为圆弧状。
根据所述结构,将延长部在俯视时形成为圆弧状,使其在动力装置的车宽方向外侧迂回。通过将延长部在俯视时形成为圆弧状,从而可将从下部栅格引导至延长部的空气顺利地引导至排出口部。
由此,可将从下部栅格引导至延长部的空气在保持外气温度的状态下从排出口部输送至周边零件,可利用所输送的空气将周边零件高效率地冷却。
(4)所述冷却管道也可包括:管道基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管道基部62),介于所述下部栅格与所述延长部之间,通过在车宽方向上形成得宽广从而在车宽方向的两侧部连通所述延长部,所述管道基部包括所述吸气口部、及在所述延长部之间向所述动力装置的车体前方开口的中央排出口部(例如实施方式的中央排出口部79)。
根据所述结构,冷却管道包括管道基部,将管道基部在车宽方向上形成得宽广。进而,管道基部包括吸气口部。由此,可从吸气口部将大量空气汇总吸入至管道基部。
而且,使延长部与管道基部的两侧部连通,并使中央排出口部在延长部之间开口。由此,从中央排出口部输送的空气可将动力装置冷却,且将设于较动力装置更靠车体后方的周边零件冷却。
此外,周边零件由经由延长部从排出口部输送的空气冷却。经由延长部从排出口部输送的空气未将动力装置冷却,因而保持于较从中央排出口部送出的空气更冷的状态。
这样,从吸气口部将大量的空气汇总吸入至管道基部,将所吸入的大量的空气从中央排出口部及一对排出口部送出至动力装置或周边零件。因此,可利用从中央排出口部输送且冷却了动力装置的空气、与从排出口部输送且未冷却动力装置的空气此两种空气将周边零件冷却。由此,可利用从冷却管道输送的空气将周边零件高效率地冷却。
(5)所述管道基部也可包括:吸气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吸气部72),设有所述吸气口部且在车宽方向上形成得宽广;以及分支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分支部73),在所述吸气部的车体后方连通于所述吸气部,分支有连通所述延长部的一对连通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连通部77、第二连通部78)与所述中央排出口部,所述冷却管道包含所述吸气部、所述分支部及一对所述延长部此四个零件。
此处,吸气部在车宽方向上形成得宽广且设有吸气口部。分支部连通于吸气部且分支有一对连通部与中央排出口部。延长部从一对连通部延伸至周边零件附近。因此,包括吸气部、分支部及一对延长部的冷却管道成为复杂形状。因此,由吸气部、分支部及一对延长部此四个零件来构成冷却管道。
因此,可将吸气部、分支部、一对延长部此四个零件设为简单的形状。由此,可分别形成吸气部、分支部、一对延长部此四个零件,并通过将所形成的四个零件组装从而容易地制造冷却管道。
此外,可也使吸气部与分支部一体化而精简化。
(6)所述管道基部也可由下述部分形成为截面帽状:管道上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管道上部65),在所述下盖的上方空开间隔地配置;一对管道侧壁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管道侧壁部66、第二管道侧壁部67),从所述管道上部中车宽方向的两端部向所述下盖伸出;以及一对管道凸缘(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管道凸缘68、第二管道凸缘69),从一对所述管道侧壁部沿着所述下盖向车宽方向的外侧伸出,且由所述管道基部及所述下盖形成矩形闭合截面。
根据所述结构,将管道基部形成为截面帽状,且由管道基部及下盖形成矩形闭合截面。由此,即便将管道基部在车宽方向上形成得宽广,也可确保管道基部的强度、刚性。
(7)所述连通部也可由下述部分形成为截面帽状:连通上部(例如实施方式的连通上部82),在所述下盖的上方空开间隔地配置;一对连通侧壁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连通侧壁部83、第二连通侧壁部84),从所述连通上部中车宽方向的两端部向所述下盖伸出;第一连通凸缘(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连通凸缘85),从一对所述连通侧壁部中车宽方向外侧的连通侧壁部沿着所述下盖向车宽方向的外侧伸出;以及第二连通凸缘(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二连通凸缘86),从一对所述连通侧壁部中车宽方向内侧的连通侧壁部沿着所述下盖向车宽方向的内侧伸出,且由所述连通部及所述下盖形成矩形闭合截面,所述矩形闭合截面成为朝向所述延长部逐渐缩小截面的空气通路。
根据所述结构,将连通部形成为截面帽状,且由连通部及下盖形成矩形闭合截面。由此,可确保下盖及连通部的强度、刚性。
进而,由连通部及下盖形成朝向延长部逐渐缩小截面的空气通路。因此,可使引导至连通部且未将动力装置冷却的冷空气的量增加。由此,可使经由延长部从排出口部送出的冷空气的量增加。
(8)所述中央排出口部也可在车宽方向上形成于一对所述连通部之间。
此处,在吸气部连通有分支部。吸气部在车宽方向上形成得宽广。因此,分支部也与吸气部同样地,在车宽方向上形成得宽广。在所述分支部的车宽方向的左右的两侧部连通有连通部。进而,在一对连通部之间设置中央排出口部。由此,可确保中央排出口部的开口面积大。
进而,一对连通部以朝向延长部逐渐缩小截面的方式形成。因此,中央排出口部的车体后方的空间以从中央排出口部向车体后方在车宽方向上逐渐扩宽的方式形成。由此,可将从中央排出口部送出的空气高效率地顺利导向车体后方。
(9)所述冷却管道也能以包围所述动力装置的下表面轮廓的方式形成。
根据所述结构,以利用冷却管道包围动力装置的下表面轮廓的方式构成。因此,例如可利用动力装置的下表面与下盖之间的空间来安装冷却管道的延长部。由此,即便使动力装置收纳室精简,也可将延长部的矩形截面形成得大而充分确保空气通路的截面。
(10)所述延长部也可由下述部分形成为截面L字状:延长上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延长上部93),在所述下盖的上方空开间隔地配置;以及延长侧壁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延长侧壁部94),从所述延长上部中车宽方向的内端部向所述下盖伸出,所述下盖具有:盖底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盖底部57),从下方覆盖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及周边零件;以及盖侧壁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盖侧壁部58、第二盖侧壁部59),从所述盖底部的外端向上方竖起,由所述延长部及所述下盖形成矩形闭合截面。
根据所述结构,将延长部形成为截面L字状,且由下盖的盖底部及盖侧壁部形成矩形闭合截面。这样,通过利用下盖的盖底部及盖侧壁部来形成矩形闭合截面,从而可在有限的动力装置收纳室的空间中,将延长部的矩形闭合截面形成得大而充分确保空气通路的截面。
而且,通过由大致L字截面的延长部及下盖形成矩形闭合截面,从而可提高下盖的弯曲刚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改善燃费且将需冷却的零件高效率地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2为表示一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将图1的III部放大的截面图。
图4为表示一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的平面图。
图5为沿着图4的V-V线截断的截面图。
图6为从下方观看一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所包括的冷却管道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将一实施方式的冷却管道分解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为沿着图4的VIII-VIII线截断的截面图。
图9为沿着图4的IX-IX线截断的截面图。
[符号的说明]
Ve:车辆
10:车体前部结构
14:动力装置
14b:动力装置的下表面
15:转向装置
16:冷却装置
19:栅格机构(下段进气栅格)
20:下盖(发动机下盖)
21:冷却管道
45:周边零件
54:上部栅格
55:下部栅格
57:盖底部
58、59:第一盖侧壁部、第二盖侧壁部(盖侧壁部)
62:管道基部
63、64:第一延长部、第二延长部(一对延长部)
65:管道上部
66、67:第一管道侧壁部、第二管道侧壁部(一对管道侧壁部)
68、69:第一管道凸缘、第二管道凸缘(一对管道凸缘)
72:吸气部
73:分支部
75:吸气口部
77、78:第一连通部、第二连通部(一对连通部)
79:中央排出口部
82:连通上部
83、84:第一连通侧壁部、第二连通侧壁部(一对连通侧壁部)
85、86:第一连通凸缘、第二连通凸缘
91、98:第一排出口部、第二排出口部(排出口部)
93:延长上部
94:延长侧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进行说明。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的前方,箭头UP表示车辆的上方,箭头LH表示车辆的左侧方。
<车体前部结构>
如图1、图2所示,车辆Ve例如包括构成车辆Ve的前部的车体前部结构10。车体前部结构10包括左右的前侧车架12(仅右侧图示)、副车架13、动力装置14、转向装置15、冷却装置16、前保险杠面(front bumper face)17、上段进气栅格18、下段进气栅格19、下盖(发动机下盖)20及冷却管道21。
此处,副车架13、动力装置14、转向装置15、冷却装置16及冷却管道21配置于收容动力装置14的动力装置收纳室(例如发动机室)25。
左右的前侧车架12为设于车宽方向的左右侧部且构成车体前部结构10的骨架的构件。在左右的前侧车架12的下方设有副车架13。
副车架13例如由左侧车架26、右侧车架27、前梁(front member)28及后梁(rearmember)29形成为矩形框状。关于左侧车架26及右侧车架27,左右的前端部分别经由支撑构件31从下方安装于左右的前侧车架12。而且,左侧车架26及右侧车架27各自的后端部安装于左右的前侧车架12的后端部。
在左侧车架26及右侧车架27各自的后端部,从下方安装有左右的地板梁架(floorframe)33的前端部。左右的地板梁架33在车宽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向车体后方延伸。
<动力装置、周边零件>
在副车架13的车体前方设有动力装置14。动力装置14例如为发动机、发动机与变速箱(transmission)一体组装而成的需冷却的零件。实施方式中,例示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14,但动力装置14不限定于此。
动力装置14中例如左右的上侧部以橡胶垫架(rubber mount)的状态支撑于左右的前侧车架12。
进而,动力装置14的后下部14a经由支撑杆(系杆(tie rod))35而支撑于副车架13的车宽方向中央部。
具体而言,在副车架13设有后侧紧固部36,在动力装置14的后下部14a设有前侧紧固部37。支撑杆35的后端部经由圆筒状的后垫架橡胶38而连结于后侧紧固部36。而且,支撑杆35的前端部经由圆筒状的前垫架橡胶39而连结于前侧紧固部37。
即,动力装置14以橡胶垫架的状态支撑于左右的前侧车架12及副车架13。由此,可使从动力装置14传递至车体(特别是车体前部结构10)的振动衰减。
如图1、图3所示,在副车架13设有转向装置15。具体而言,转向装置15是将转向齿轮箱42沿着副车架13的上表面沿车宽方向安装。在转向齿轮箱42,例如以经啮合的状态收容有未图示的转向齿轮(小齿轮)或齿条轴(rack shaft)43。
在齿条轴43的两端部连结有系杆43a,从转向齿轮箱42的两端部伸出。左右的系杆43a分别连结于左右的转向节(knuckle)(未图示)。通过操作转向装置15,从而改变左右的前轮44的朝向。
进而,转向装置15例如转向齿轮箱42的左端部及左系杆43a由橡胶制的左外罩(密闭构件)46覆盖。同样地,转向齿轮箱42的右端部及右系杆43a由橡胶制的右外罩(密闭构件)46覆盖。
此处,例如支撑动力装置14的后下部14a的后垫架橡胶38及前垫架橡胶39、或转向装置15的左右的外罩46等为所谓需冷却的零件,对于热而相对较容易劣化,因而需要冷却。
以下,将后垫架橡胶38及前垫架橡胶39、或左右的外罩46等需冷却的零件说明为“周边零件45”。周边零件45例如设于动力装置(发动机)14、后述的冷却装置16的车体后方。
此外,实施方式中,作为需冷却的周边零件45,例示后垫架橡胶38及前垫架橡胶39、或左右的外罩46等构件,但需冷却的周边零件45不限定于这些构件。
<冷却装置>
如图1、图2所示,冷却装置16配置于动力装置14的车体前方。冷却装置16例如为包括冷凝器47、散热器48及冷却风扇49的需冷却的零件。
冷凝器47例如为将空调用的冷媒气体冷却并液化的热交换器。散热器48为用于利用外气(空气)将动力装置14(具体而言为发动机)的冷却水冷却而将动力装置14冷却的热交换器。冷却风扇49设于冷凝器47及散热器48的车体后方。
此外,实施方式中,例示冷凝器47、散热器48、冷却风扇49等作为冷却装置16,但冷却装置16不限定于这些。
<栅格机构>
前保险杠面17为配置于冷却装置16的车辆前方,形成车辆Ve(即车体前部结构10)的前表面的构件。前保险杠面17以覆盖动力装置收纳室25的前部的方式形成。由前保险杠面17例如覆盖保险杠梁(bumper beam)52或冷却装置16。
在前保险杠面17中车宽方向中央且上段部设有上段进气栅格18。上段进气栅格18以与冷却装置16的上半部相向的方式配置。
在前保险杠面17中车宽方向中央且下段部设有下段进气栅格19。下段进气栅格19以与冷却装置16的下半部相向的方式配置。
上段进气栅格18及下段进气栅格19例如以下述方式构成,即:通过进行开闭控制,从而在车辆Ve的行驶中,向冷却装置16、动力装置14及周边零件45输送外气(以下称为空气)。
而且,关于上段进气栅格18及下段进气栅格19,在冷却装置16、动力装置14及周边零件45无需冷却的情况下,以闭合各栅格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可降低车辆行驶中的空气阻力而改善燃费。以下,将下段进气栅格19说明为“栅格机构19”。
如图4所示,栅格机构19包括上部栅格54及下部栅格55。上部栅格54为向冷却装置16输送空气的栅格。下部栅格55设于上部栅格54的下方,为向动力装置14及周边零件45输送空气的栅格。
<下盖>
回到图1、图2,以从前保险杠面17中车宽方向的中央部下边17a向车体后方延伸的方式设有下盖20。下盖20具有盖底部57、第一盖侧壁部(盖侧壁部)58及第二盖侧壁部(盖侧壁部)59。
盖底部57从前保险杠面17的中央部下边17a沿着副车架13的下表面延伸至车室的地板面板(未图示),由此以覆盖动力装置收纳室25的下部的方式形成。即,盖底部57以从下方覆盖动力装置14、冷却装置16及周边零件45的方式形成。
第一盖侧壁部58从盖底部57的左侧端(外端)向上方竖起。第二盖侧壁部59从盖底部57的右侧端(外端)向上方竖起。
<冷却管道>
如图3所示,冷却管道21设于下盖20的上表面,以从下部栅格55(参照图2)输送空气的方式形成。冷却管道21以包围动力装置14的下表面14b(参照图1)中的外周轮廓(下表面轮廓)的方式形成。冷却管道21包括管道基部62、第一延长部(延长部)63及第二延长部(延长部)64。
(管道基部)
管道基部62介于下部栅格55与第一延长部63及第二延长部64之间,在车宽方向上形成得宽广。管道基部62在形成得宽广的车宽方向的左右的侧部(两侧部),分别连通有第一延长部63及第二延长部64。
如图3、图5所示,管道基部62的主要部分包括管道上部65、第一管道侧壁部(一对管道侧壁部中的一个)66、第二管道侧壁部(一对管道侧壁部中的另一个)67、第一管道凸缘(一对管道凸缘中的一个)68及第二管道凸缘(一对管道凸缘中的另一个)69。
管道上部65在下盖20(具体而言盖底部57)的上方空开间隔地配置。第一管道侧壁部66从管道上部65中车宽方向的左端部(两端部中的一个)向盖底部57伸出。第二管道侧壁部67从管道上部65中车宽方向的右端部(两端部中的另一个)向盖底部57伸出。第一管道凸缘68从第一管道侧壁部66的下端部沿着盖底部57向车宽方向的左外侧伸出。第二管道凸缘69从第二管道侧壁部67的下端部沿着盖底部57向车宽方向的右外侧伸出。
即,管道基部62的主要部分由管道上部65、第一管道侧壁部66、第二管道侧壁部67、第一管道凸缘68及第二管道凸缘69形成为截面帽状。管道基部62的第一管道凸缘68及第二管道凸缘69接合于盖底部57。由此,管道基部62的主要部分与盖底部57一起形成矩形闭合截面。
如图4、图6、图7所示,管道基部62由吸气部72与分支部73此两个零件构成。吸气部72在车宽方向上形成得宽广,包括吸气口部75。吸气口部75以与下部栅格55的后表面对应地在车宽方向上变得宽广的方式形成有开口。因此,在吸气口部75良好地导入来自下部栅格55的空气。
分支部73连通于吸气部72的后端部,以在车宽方向上变得宽广的方式形成。分支部73包括第一连通部(连通部中的一个)77、第二连通部(连通部中的另一个)78及中央排出口部79。即,分支部73在车体后方侧的部位中,分支为第一连通部77、第二连通部78及中央排出口部79。
第一连通部77在吸气部72的车体后方,设于分支部73的左侧部。第一连通部77经由吸气部72而连通于吸气口部75,在后端部的开口连通有第一延长部63。
如图7、图8所示,第一连通部77具有连通上部82、第一连通侧壁部(一对连通侧壁部中的一个)83、第二连通侧壁部(一对连通侧壁部中的另一个)84、第一连通凸缘85及第二连通凸缘86。
连通上部82在下盖20(具体而言为盖底部57)的上方空开间隔地配置。第一连通侧壁部83从连通上部82中车宽方向的外端部(两端部中的一个)向盖底部57伸出。第一连通侧壁部83以随着朝向车体后方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的方式延伸。第二连通侧壁部84从连通上部82中车宽方向的内端部(两端部中的另一个)向盖底部57伸出。第二连通侧壁部84以随着朝向车体后方而接近第一连通侧壁部83的方式延伸(也参照图3)。
第一连通凸缘85从第一连通侧壁部83的下端部沿着盖底部57向车宽方向的外侧伸出。第二连通凸缘86从第二连通侧壁部84的下端部沿着盖底部57向车宽方向的内侧伸出。
第一连通部77由连通上部82、第一连通侧壁部83、第二连通侧壁部84、第一连通凸缘85及第二连通凸缘86形成为截面帽状。第一连通部77的第一连通凸缘85及第二连通凸缘86接合于盖底部57。因此,第一连通部77与盖底部57一起形成矩形闭合截面。
此处,第二连通侧壁部84以随着朝向车体后方而接近第一连通侧壁部83的方式延伸。因此,第一连通部77形成为朝向后述的第一延长部63而截面逐渐缩小的空气通路。由此,确保第一连通部77中与吸气口部75相向的前开口大。因此,可从第一连通部77的前开口将相对较多的量的空气引导至第一连通部77,将所引导的空气输送至第一延长部63。
第二连通部78在吸气部72的车体后方设于分支部73的右侧部。第二连通部78连通于吸气口部75,在后端部的开口连通有第二延长部64(将于后述)。
第二连通部78相对于第一连通部77而形成为大致左右对称。即,第二连通部78与第一连通部77同样地形成为截面帽状,与盖底部57一起形成为矩形闭合截面。
这样,第一连通部77及第二连通部78分别形成为截面帽状,与盖底部57一起分别形成矩形闭合截面。因此,例如即便管道基部62在车宽方向上形成得宽广,管道基部62的强度、刚性也由第一连通部77及第二连通部78确保。
而且,第二连通部78与第一连通部77同样地,形成朝向后述的第二延长部64而逐渐缩小截面的空气通路。由此,确保第二连通部78中与吸气口部75相向的前开口大。因此,可从第二连通部78的前开口将相对较多的量的空气引导至第二连通部78,将所引导的空气输送至第二延长部64。
如图3、图7所示,中央排出口部79在车宽方向上形成于第一连通部77与第二连通部78之间。中央排出口部79位于较动力装置14的前下部14c(两者参照图1)更靠车体前方,向前下部14c开口。
而且,第一连通部77及第二连通部78也位于较动力装置14的前下部14c更靠车体前方。即,冷却管道21的中央排出口部79、第一连通部77及第二连通部78是沿着动力装置14的前下部(前侧)14c而配置。
这样,管道基部62在吸气部72连通有分支部73。吸气部72在车宽方向上形成得宽广。因此,分支部73也与吸气部72同样地,在车宽方向上形成得宽广。在所述分支部73的车宽方向的左右的两侧部,连通有第一连通部77及第二连通部78。进而,在第一连通部77及第二连通部78之间形成有中央排出口部79。由此,可确保中央排出口部的开口面积大。
进而,第一连通部77以第二连通侧壁部84随着朝向车体后方而接近第一连通侧壁部83的方式延伸。第二连通部78也与第一连通部77同样地形成。因此,中央排出口部79的车体后方的空间88以从中央排出口部79向车体后方在车宽方向上逐渐扩宽的方式形成。由此,可将从中央排出口部79送出的空气朝向动力装置14的前下部14c(两者参照图1)向车体后方高效率地顺利输送。
(第一延长部、第二延长部)
如图3、图6所示,在管道基部62中车宽方向的左右的两侧部,分别连通有第一延长部63及第二延长部64作为一对延长部。第一延长部63及第二延长部64为大致左右对称的构件。因此,以下对第一延长部63加以详细说明,省略第二延长部64的详细说明。
第一延长部63连通于第一连通部77的后端,沿着下盖20(具体而言为盖底部57)的上表面中的左侧部向车体后方延伸。第一延长部63连通于管道基部62的吸气口部75。第一延长部63在俯视时,以在动力装置14的车宽方向左外侧迂回的方式圆弧状地延伸至周边零件45(参照图1)的近旁。
第一延长部63在前端(后端)设有第一排出口部(排出口部)91。第一排出口部91在连通于吸气口部75的状态下,位于动力装置14的车体后方,配置于周边零件45的车体前方侧的附近。因此,从第一排出口部91向周边零件45引导空气。
如图6、图9所示,第一延长部63具有延长上部93及延长侧壁部94。延长上部93在盖底部57的上方空开间隔地配置。延长侧壁部94从延长上部93中车宽方向的内端部向盖底部57伸出。第一延长部63由延长上部93及延长侧壁部94形成为截面L字状。进而,第一延长部63具有上部凸缘95及侧壁部凸缘96。上部凸缘95从延长上部93的左端部向上方伸出。侧壁部凸缘96从延长侧壁部94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伸出。
第一延长部63的上部凸缘95接合于第一盖侧壁部58,侧壁部凸缘96接合于盖底部57(也参照图3)。由此,第一延长部63与下盖20一起形成矩形闭合截面。
如图3、图6所示,第二延长部64与第一延长部63为大致左右对称的构件。即,第二延长部64连通于第二连通部78的后端,沿着下盖20(具体而言为盖底部57)的上表面中的右侧部向车体后方延伸。第二延长部64连通于管道基部62的吸气口部75。第二延长部64在俯视时,以在动力装置14的车宽方向右外侧迂回的方式圆弧状地延伸至周边零件45(参照图1)的附近。
第二延长部64在前端(后端)设有第二排出口部(排出口部)98。第二排出口部98在连通于吸气口部75的状态下,位于动力装置14的车体后方,配置于周边零件45的车体前方侧的附近。因此,从第二排出口部98向周边零件45引导空气。第二延长部64与下盖20一起形成矩形闭合截面。
这样,将第一延长部63及第二延长部64设于管道基部62中车宽方向的左右的两侧部。而且,使第一延长部63及第二延长部64在动力装置14的车宽方向外侧迂回并延伸至周边零件45的附近。进而,在第一延长部63及第二延长部64的前端,分别设有第一排出口部91及第二排出口部98。
因此,例如从下部栅格55导入的外气未由动力装置14加热,可从第一排出口部91及第二排出口部98将周边零件45高效率地冷却。由此,可保持动力装置收纳室25的密闭度高,并且可确保周边零件45的冷却,由此可降低车辆Ve(参照图1)的空气阻力而改善燃费。
而且,将第一延长部63及第二延长部64以在动力装置14的车宽方向外侧迂回的方式形成为圆弧状。因此,可将从管道基部62(即下部栅格55)引导至第一延长部63及第二延长部64的空气顺利地引导至第一排出口部91及第二排出口部98。
由此,可将引导至第一延长部63及第二延长部64的空气以保持外气温度的状态从第一排出口部91及第二排出口部98输送至周边零件45。因此,可利用从第一排出口部91及第二排出口部98输送的空气将周边零件45高效率地冷却。
进而,将第一延长部63形成为截面L字状,利用下盖20的盖底部57及第一盖侧壁部58形成矩形闭合截面。而且,将第二延长部64形成为截面L字状,利用下盖20的盖底部57及第二盖侧壁部59形成矩形闭合截面。
由此,可在有限的动力装置收纳室25的空间中,将第一延长部63及第二延长部64的矩形闭合截面形成得大而充分确保空气通路的截面。
而且,由第一延长部63及下盖20形成矩形闭合截面,进而由第二延长部64及下盖20形成矩形闭合截面。由此,可利用各矩形闭合截面来提高下盖20的弯曲刚性。
此外,将第一连通部77形成为朝向第一延长部63而逐渐缩小截面的空气通路,确保与吸气口部75相向的第一连通部77的前开口大。同样地,将第二连通部78形成为朝向第二延长部64而逐渐缩小截面的空气通路,确保与吸气口部75相向的第二连通部78的前开口大。
因此,可使引导至第一连通部77及第二连通部78的、未将动力装置14冷却的冷空气的量增加。由此,可使经由第一延长部63从第一排出口部91送出至周边零件45的冷空气的量、及经由第二延长部64从第二排出口部98送出至周边零件45的冷空气的量增加。
而且,冷却管道21的中央排出口部79、第一连通部77及第二连通部78是沿着动力装置14的前侧配置。第一延长部63以在动力装置14的车宽方向左外侧迂回的方式延伸成圆弧状。第二延长部64以在动力装置14的车宽方向右外侧迂回的方式延伸成圆弧状。因此,冷却管道21以包围动力装置14的下表面14b(参照图1)中的外周轮廓的方式构成。
由此,例如可利用动力装置14的下表面14b与下盖20之间的空间来安装第一延长部63及第二延长部64。因此,即便使动力装置收纳室25精简,也可将第一延长部63及第二延长部64的矩形截面形成得大而充分确保空气通路的截面。
如图6所示,冷却管道21包含吸气部72、分支部73、第一延长部63及第二延长部64此四个零件。
此处,吸气部72在车宽方向上形成得宽广且设有吸气口部75。而且,分支部73连通于吸气部72,分别分支有第一连通部77、第二连通部78及中央排出口部79。进而,第一延长部63从第一连通部77延伸至周边零件45的附近。此外,第二延长部64从第二连通部78延伸至周边零件45的附近。
因此,包括吸气部72、分支部73、第一延长部63及第二延长部64的冷却管道21成为复杂形状。因而,由吸气部72、分支部73、第一延长部63及第二延长部64此四个零件来构成冷却管道21。
因此,可将吸气部72、分支部73、第一延长部63及第二延长部64此四个零件设为简单的形状。由此,可分别形成吸气部72、分支部73、第一延长部63及第二延长部64此四个零件,并通过将所形成的四个零件组装从而容易地制造冷却管道21。
此外,也可使吸气部72与分支部73一体化而精简化。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10,如图1、图2所示,栅格机构19包括上部栅格54及下部栅格55,从上部栅格54向冷却装置16输送空气。因此,可利用从上部栅格54输送的空气将冷却装置16冷却。
而且,可使冷却管道21连通于下部栅格55,将从冷却管道21的中央排出口部79送出的空气朝向动力装置14的前下部14c向车体后方如箭头A那样输送。由此,可利用从中央排出口部79送出的空气将动力装置14高效率地冷却。
而且,可将冷却了动力装置14的空气经由动力装置14与下盖20(具体而言为盖底部57)之间的空间如箭头B那样输送至周边零件45。由此,可利用冷却了动力装置14的空气将周边零件45冷却。
进而,可将从下部栅格55引导至第一排出口部91的空气如箭头C那样输送至周边零件45。而且,可将从下部栅格55引导至第二排出口部98的空气如箭头D那样输送至周边零件45。
由此,可利用从下部栅格55经由第一排出口部91及第二排出口部98输送的空气将周边零件45冷却。
这样,利用冷却了动力装置14的空气将周边零件45冷却,并利用从第一排出口部91及第二排出口部98输送的空气将周边零件45冷却。由此,可将周边零件45高效率地冷却而抑制周边零件45的劣化。
进而,通过将动力装置14及周边零件45高效率地冷却,从而可提高收容动力装置14的动力装置收纳室25的密闭度。由此,可降低车辆Ve的空气阻力而改善燃费。
这样,根据车体前部结构10,可改善燃费,且将动力装置14及周边零件45等需冷却的零件高效率地冷却。
而且,分割为上部栅格54与下部栅格55,因而可将各栅格54、55形成得横长而增大开口面积,导入充分的外气。
而且,将冷却管道21的管道基部62在车宽方向上形成得宽广,在管道基部62设有吸气口部75。由此,可从吸气口部75将大量的空气汇总吸入至管道基部62。
进而,使第一延长部63及第二延长部64分别连通于管道基部62的左右的两侧部,使中央排出口部79在第一延长部63及第二延长部64之间开口。由此,可利用从中央排出口部79输送的空气将动力装置14冷却,且将设于较动力装置14更靠车体后方的周边零件45冷却。
此外,周边零件45由经由第一延长部63从第一排出口部91输送的空气冷却,进而由经由第二延长部64从第二排出口部98输送的空气冷却。从第一排出口部91(也参照图3)及第二排出口部98输送的空气未将动力装置14加以冷却。因此,保持于较从中央排出口部79输送且冷却了动力装置14的空气更冷的状态。
这样,可利用从中央排出口部79输送的空气与从第一排出口部91、第二排出口部98输送的空气此两种空气将周边零件45冷却,由此可将周边零件45高效率地冷却。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可在不偏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加以各种变更。
此外,可在不偏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将所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元件适当替换为众所周知的结构元件,而且可将所述变形例适当组合。

Claims (9)

1.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栅格机构,包括上部栅格及下部栅格,所述上部栅格向冷却动力装置的冷却装置输送空气,所述下部栅格设于所述上部栅格的下方且向设于所述冷却装置的车体后方的周边零件输送空气;
下盖,从下方覆盖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及所述周边零件;以及
冷却管道,沿着所述下盖设置,从所述下部栅格被输送有空气,
所述冷却管道包括:
吸气口部,连通于所述下部栅格,被输送有来自所述下部栅格的空气;
排出口部,在连通于所述吸气口部的状态下位于所述动力装置的车体后方,向所述周边零件输送空气;以及
一对延长部,在连通于所述吸气口部的状态下,在车宽方向的左右的两侧部沿着所述下盖设置,
一对所述延长部分别在所述动力装置的车宽方向外侧迂回并向车体后方延伸至所述周边零件的近旁,在前端设有所述排出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长部以在所述动力装置的车宽方向外侧迂回的方式,在俯视时形成为圆弧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管道包括:
管道基部,介于所述下部栅格与所述延长部之间,通过在车宽方向形成得宽广从而在车宽方向的两侧部连通所述延长部,
所述管道基部包括:
所述吸气口部;以及
中央排出口部,在所述延长部之间在所述动力装置的车体前方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基部包括:
吸气部,设有所述吸气口部,在车宽方向上形成得宽广;以及
分支部,在所述吸气部的车体后方连通于所述吸气部,分支有连通所述延长部的一对连通部与所述中央排出口部,
所述冷却管道包含所述吸气部、所述分支部及一对所述延长部此四个零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基部由下述部分形成为截面帽状:
管道上部,在所述下盖的上方空开间隔地配置;
一对管道侧壁部,从所述管道上部中车宽方向的两端部向所述下盖伸出;以及
一对管道凸缘,从一对所述管道侧壁部沿着所述下盖向车宽方向的外侧伸出,
由所述管道基部及所述下盖形成矩形闭合截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部由下述部分形成为截面帽状:
连通上部,在所述下盖的上方空开间隔地配置;
一对连通侧壁部,从所述连通上部中车宽方向的两端部向所述下盖伸出;
第一连通凸缘,从一对所述连通侧壁部中车宽方向外侧的连通侧壁部沿着所述下盖向车宽方向的外侧伸出;以及
第二连通凸缘,从一对所述连通侧壁部中车宽方向内侧的连通侧壁部沿着所述下盖向车宽方向的内侧伸出,
由所述连通部及所述下盖形成矩形闭合截面,所述矩形闭合截面成为朝向所述延长部而逐渐缩小截面的空气通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排出口部在车宽方向上形成于一对所述连通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管道以包围所述动力装置的下表面轮廓的方式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长部由下述部分形成为截面L字状:
延长上部,在所述下盖的上方空开间隔地配置;以及
延长侧壁部,从所述延长上部中车宽方向的内端部向所述下盖伸出,
所述下盖具有:
盖底部,从下方覆盖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及周边零件;以及
盖侧壁部,从所述盖底部的外端向上方竖起,
由所述延长部及所述下盖形成矩形闭合截面。
CN202110890661.6A 2020-09-03 2021-08-04 车体前部结构 Active CN1141321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48308 2020-09-03
JP2020148308A JP7060659B2 (ja) 2020-09-03 2020-09-03 車体前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32170A CN114132170A (zh) 2022-03-04
CN114132170B true CN114132170B (zh) 2023-08-18

Family

ID=80356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0661.6A Active CN114132170B (zh) 2020-09-03 2021-08-04 车体前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84217B2 (zh)
JP (1) JP7060659B2 (zh)
CN (1) CN1141321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136830A (ja) 2022-03-17 2023-09-2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1247A (ja) * 1993-08-24 1995-03-07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熱交換器取付構造
JP2007038838A (ja) * 2005-08-03 2007-02-15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車体下部構造
JP2010208482A (ja) * 2009-03-10 2010-09-24 Fuji Heavy Ind Ltd 車両用外気導入装置
JP2012126297A (ja) * 2010-12-16 2012-07-05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自動車の冷却装置
CN102897124A (zh) * 2011-07-26 2013-01-3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汽车发动机罩格栅结构
CN103889756A (zh) * 2012-04-24 2014-06-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冷却装置
CN103917390A (zh) * 2011-11-14 2014-07-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用蓄电池组
JP2015145221A (ja) * 2014-02-04 2015-08-1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JP2015174528A (ja) * 2014-03-14 2015-10-05 株式会社ファルテック 車両用エアダクト、車両用グリルシャッター装置
JP2016078766A (ja) * 2014-10-21 2016-05-16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導風部品並びにアンダーカバー及び導風ダクト
JP2018094948A (ja) * 2016-12-08 2018-06-21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47005Y2 (zh) * 1973-03-13 1977-10-25
JPS5918659U (ja) * 1982-07-29 1984-02-04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ブレ−キ用エアタンク冷却装置
US10393005B2 (en) 2010-06-17 2019-08-2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Fuel efficient powertrain cooling systems and radiator modules
US8892314B2 (en) * 2011-06-15 2014-11-1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Rejection of under-hood airflow
US8631889B2 (en) 2011-06-20 2014-01-21 David Begleiter Combined condensation radiator fan module and brake cooling duct shutter system
JP5918659B2 (ja) 2012-08-30 2016-05-18 東邦瓦斯株式会社 給湯暖房システム
US9440555B2 (en) * 2014-11-10 2016-09-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attery pack thermal management
FR3048894B1 (fr) 2016-03-21 2018-04-20 Exel Industries Pistolet manuel d'application d'un produit de revetement et station d'application d'un produit de revetement comprenant un tel pistolet
US10167915B2 (en) 2017-05-01 2019-01-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ctive brake cooling ducts
JP6819522B2 (ja) * 2017-09-19 2021-01-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1247A (ja) * 1993-08-24 1995-03-07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熱交換器取付構造
JP2007038838A (ja) * 2005-08-03 2007-02-15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車体下部構造
JP2010208482A (ja) * 2009-03-10 2010-09-24 Fuji Heavy Ind Ltd 車両用外気導入装置
JP2012126297A (ja) * 2010-12-16 2012-07-05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自動車の冷却装置
CN102897124A (zh) * 2011-07-26 2013-01-3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汽车发动机罩格栅结构
CN103917390A (zh) * 2011-11-14 2014-07-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用蓄电池组
CN103889756A (zh) * 2012-04-24 2014-06-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冷却装置
JP2015145221A (ja) * 2014-02-04 2015-08-1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JP2015174528A (ja) * 2014-03-14 2015-10-05 株式会社ファルテック 車両用エアダクト、車両用グリルシャッター装置
JP2016078766A (ja) * 2014-10-21 2016-05-16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導風部品並びにアンダーカバー及び導風ダクト
JP2018094948A (ja) * 2016-12-08 2018-06-21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32170A (zh) 2022-03-04
US20220063396A1 (en) 2022-03-03
JP7060659B2 (ja) 2022-04-26
JP2022042743A (ja) 2022-03-15
US11584217B2 (en) 2023-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42776B1 (en) Front end panel
US7290829B2 (en) Working vehicle with a cab
JP4602164B2 (ja) 車両
US20110030406A1 (en) Cabin For A Work Vehicle
CN107199868A (zh) 车辆
JP2002144888A (ja) ハイブリット車両
JP5314462B2 (ja) 車両用外気導入装置
CN114132170B (zh) 车体前部结构
CN112026935B (zh) 前端结构
CN113232554B (zh) 车辆冷却结构
US20030201133A1 (en) Engine positioning structure for an automobile
JP7195245B2 (ja) 作業車
WO2010001629A1 (ja) 作業車両
CN112026934B (zh) 前端结构
KR940000036B1 (ko) 농업용 트랙터의 엔진 냉각구조
CN214648586U (zh) 车辆仪表台除霜结构及机动车辆
US11407285B2 (en) Vehicle cooling mechanism
KR102409457B1 (ko) 캐빈형 농작업차
CN113335387A (zh) 车辆的发动机舱构造和封装罩组装方法
JPS5957025A (ja) エアクリ−ナのダクト構造
JP2020066276A (ja) ダクト
JP2019127248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12440829B (zh) 排气流路结构
JP5452110B2 (ja) 車両用キャビン
JPH11278040A (ja) 作業車の空調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