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9365A - 一种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99365A
CN114099365A CN202111521838.1A CN202111521838A CN114099365A CN 114099365 A CN114099365 A CN 114099365A CN 202111521838 A CN202111521838 A CN 202111521838A CN 114099365 A CN114099365 A CN 1140993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kin
acid
whitening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218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99365B (zh
Inventor
刘卫
李翔宇
陈家玲
肖敏
陈丹
胡雄
沈慧慧
雷俊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Zhongke Optics Valley Green Biotechnology Co ltd
Wuhan Best Carrier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Zhongke Optics Valley Green Biotechnology Co ltd
Wuhan Best Carrier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Zhongke Optics Valley Green Biotechnology Co ltd, Wuhan Best Carrier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Zhongke Optics Valley Gree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2183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993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99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93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993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93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4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8/494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with more than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hetero atom
    • A61K8/4946Imidazoles or their condensed derivatives, e.g. benzimidazo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33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A61K8/36Carboxylic acids; Salts or anhydrides thereof
    • A61K8/368Carboxylic acids; Salts or anhydrides thereof with carboxyl groups directly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aromatic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4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A61K8/44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amino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sulfur; Salts; Esters or N-acylated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60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64Proteins; Peptides; Derivatives or degradation produc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61Q19/02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for chemically bleaching or whitening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4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41Particular ingredients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ize
    • A61K2800/413Nanosized, i.e. having sizes below 100 n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4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59Mixtures
    • A61K2800/592Mixtures of compounds complementing their respective functions
    • A61K2800/5922At least two compounds being classified in the same subclass of A61K8/18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74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78Enzyme modulators, e.g. Enzyme agonists
    • A61K2800/782Enzyme inhibitors; Enzyme antagonis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纳米组合物根据黑色素形成原理,将不同美白机制的活性成分——燕窝酸、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肌肽、谷胱甘肽、传明酸和水杨酸共同包载于纳米组合物中,起到协同增加美白效果的功效,其中,燕窝酸、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肌肽、谷胱甘肽协同作用,起到阻断黑色素生成的作用;传明酸作为一种蛋白酶抑制剂,起到阻断黑色素转运的作用;水杨酸起到加快角质层脱落和黑色素代谢的作用。本发明使用以上美白活性成分,各组分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效果,将以上美白活性成分制成纳米组合物,能够有效提高活性成分的稳定性、溶解性和美白功效。

Description

一种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想要美白就要根治影响美白的罪魁祸首--黑色素。不同美白活性成分可以从不同角度达到美白功效,根据黑色素形成原理,美白机制可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阻断黑色素生成。黑色素细胞含有的酪氨酸酶可以将酪氨酸氧化成多糖,中间再经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最后便可生成黑色素。抗氧化剂类的活性成分能够还原黑色素生成环节中的氧化产物,通过不断还原氧化产物从而阻断黑色素的生成。此外抗氧化剂还能抑制由于紫外线、雾霾等引起的自由基活性,从而减缓皮肤胶原蛋白等的氧化导致的衰老和肤色暗沉。值得注意的是,黑色素细胞存在于皮肤表皮的基底层,所以抗氧化剂成分必须渗透入皮肤,到达基底层才可发挥其功效。
第二种,阻断黑色素转运。黑色素形成的很重要一步是成熟黑素体向角质细胞转移,黑色素沉积在表皮,因此,如果能抑制黑色素的运输,使其达不到皮肤角质层,就不会导致变黑。
第三种,加快皮肤代谢及角质层脱落。酸类物质能通过软化角质层,加速角质层细胞脱落,已经到达皮肤表面的黑色素会随着角质层细胞一同脱落,这种方法加快了黑色素代谢,从而改善了皮肤颜色。
目前,市面上的美白产品层出不穷,其美白活性成分的美白机制主要为以上三种。由于现有的美白活性成分是直接添加进产品体系中的,多存在溶解度小、与其他组分相容性差等缺陷,在产品放置过程中易氧化变质、结晶析出,这同时也使得现有的美白产品中的美白活性成分种类较少,机制单一,美白效果不显著。且由于皮肤自有屏障,美白活性成分难以透过角质层进入皮肤基底层发挥作用,大大降低美白功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含三种美白机制,具有良好的美白效果,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透皮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包括美白活性成分、乳化剂、助乳化剂、多元醇、液体脂质和水;所述美白活性成分为燕窝酸、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肌肽、谷胱甘肽、传明酸和水杨酸;
所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中,所述燕窝酸的百分含量为0.1~20%;
所述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20%;
所述肌肽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20%;
所述谷胱甘肽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10%;
所述传明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10%;
所述水杨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10%。
优选的,所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中,所述乳化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0%;
所述助乳化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0%;
所述多元醇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0%。
优选的,所述乳化剂包括卵磷脂、聚甘油类乳化剂、聚氧乙烯类乳化剂、蔗糖类乳化剂和葡糖苷类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助乳化剂包括醚类助乳化剂和醇类助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多元醇包括甘油、丙二醇、丁二醇、1,2-戊二醇、1,2-己二醇、1,3- 丙二醇、二丙二醇、PEG-10丙二醇和聚乙二醇-400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中,所述液体脂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0%,所述水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95.4%。
优选的,所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的粒径为10~200nm。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部分燕窝酸、部分肌肽、传明酸、谷胱甘肽和部分水混合,得到内水相;
将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水杨酸、液体脂质、乳化剂、助乳化剂和多元醇混合,得到油相;
将所述内水相和油相混合乳化,得到油包水内体系;
将剩余燕窝酸、剩余肌肽和余量水混合,得到外水相;
将所述油包水内体系和外水相混合乳化,得到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
将所述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进行微米化处理,得到微米级分散体;
将所述微米级分散体进行纳米化处理,得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
优选的,所述内水相和油相混合乳化包括:在搅拌的条件下,将所述内水相加入至所述油相中;
所述油包水内体系和外水相混合乳化包括:在搅拌的条件下,将所述油包水内体系加入至所述外水相中。
优选的,所述微米化处理为剪切混合,所述剪切混合的转速为 3000~16000rpm,时间为1~15min。
优选的,所述纳米化处理为高压均质处理或高压微射流处理;
所述高压均质处理的压力为200~1800bar,温度为20~70℃,循环次数为1~12次;
所述高压微射流处理的压力为4000~17000psi,温度为20~70℃,循环次数为1~12次。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包括美白活性成分、乳化剂、助乳化剂、多元醇、液体脂质和水;所述美白活性成分为燕窝酸、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肌肽、谷胱甘肽、传明酸和水杨酸;所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中,所述燕窝酸的百分含量为0.1~20%;所述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20%;所述肌肽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20%;所述谷胱甘肽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10%;所述传明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0.1~10%;所述水杨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10%。本发明提供的纳米组合物根据黑色素形成原理,将不同美白机制的活性成分——燕窝酸、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肌肽、谷胱甘肽、传明酸和水杨酸共同包载于纳米组合物中,起到协同增加美白效果的功效,其中,燕窝酸、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肌肽、谷胱甘肽协同作用,起到阻断黑色素生成的作用;传明酸作为一种蛋白酶抑制剂,起到阻断黑色素转运的作用;水杨酸起到起到加快角质层脱落和黑色素代谢的作用。此外,糖基化反应终产物的大量积累是导致皮肤发黄暗哑的主要原因,燕窝酸、肌肽和谷胱甘肽还有抗糖化作用,可阻止蛋白质与糖发生自发性糖基化反应,从而改善肤色和亮化肌肤。
本发明使用以上美白活性成分,各组分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效果,本发明制备的纳米组合物将美白活性成分有效包裹,进而提高水杨酸的溶解性、降低皮肤刺激性,改善肌肽和谷胱甘肽的稳定性,降低谷胱甘肽的刺激性气味。同时,纳米组合物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的特性,与细胞之间具有更强的粘附性和生物相容性,能促进活性成分更有效渗透进入基底层并长时间滞留,缓释、控释,可显著提高活性成分皮肤透过量、皮肤滞留量,进而提高活性成分美白功效。且本发明提供的纳米组合物易溶于水,可提高活性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并且可直接添加到不同类型的美白产品中,使用方便,温和无刺激。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例1制备的纳米复合霜剂和对比应用例1制备的普通霜剂在 12h后体外皮肤累积透过量;与普通霜剂比较,**P<0.01;
图2为应用例1制备的纳米复合霜剂和对比应用例1制备的普通霜剂的体外皮肤滞留量;与普通霜剂比较,**P<0.01;
图3为1~4号样品制备的纳米载体对B16F10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影响的测试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4号样品比较,#P<0.05;
图4为1~4号样品制备的纳米载体对HaCaT细胞氧化模型细胞内ROS 含量影响的测定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4号样品比较,#P<0.0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包括美白活性成分、乳化剂、助乳化剂、多元醇、液体脂质和水;所述美白活性成分为燕窝酸、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肌肽、谷胱甘肽、传明酸和水杨酸;
所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中,所述燕窝酸的百分含量为0.1~20%;
所述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20%;
所述肌肽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20%;
所述谷胱甘肽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10%;
所述传明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10%;
所述水杨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10%。
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所用原料均为市售。
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本发明提供的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优选包括 0.1~20%的燕窝酸,进一步优选为0.5~15%,更优选为1~10%。燕窝酸化学名为N-乙酰神经氨酸,是人体内的代谢物质之一,天然广泛地存在于人体内,不存在细胞毒性作用。在本发明中,燕窝酸能有效抑制酪氨酸羟基酶和多巴羟基酶的活性,防止黑色素生成。燕窝酸分子有多个亲水集团,分子极性大,故透皮性能差,本发明将燕窝酸制成纳米组合物,能显著提高其皮肤透过量和皮肤滞留量。
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本发明提供的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优选包括 0.1~20%的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进一步优选为0.5~15%,更优选为 1~10%。在本发明中,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是促黑素细胞激素(MSH-α) 的结构相似物,MSH-α与黑皮素受体(MC-1R)结合可刺激黑素细胞的分裂增殖,提高酪氨酸酶的活性,增加黑色素的生物合成,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通过竞争性结合黑素细胞上的MC-1R,使黑色素细胞无法产生酪氨酸酶,从而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生成。
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本发明提供的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优选包括 0.1~20%的肌肽,进一步优选为0.5~15%,更优选为1~10%。在本发明中,肌肽通过抑制自由基产生和还原自由基链反应,清除和捕集自由基,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能够还原黑色素生成环节中的氧化产物,通过不断还原氧化产物从而阻断黑色素的生成。
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本发明提供的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优选包括 0.1~10%的谷胱甘肽,进一步优选为0.5~15%,更优选为1~10%。在本发明中,谷胱甘肽的结构中含有一个活泼的巯基-SH,易被氧化脱氢,这一特异结构使其成为体内主要的自由基清除剂,减缓皮肤胶原蛋白等的氧化导致的衰老和肤色暗沉,并且能够还原黑色素生成环节中的氧化产物,通过不断还原氧化产物从而阻断黑色素的生成。
在本发明中,所述燕窝酸、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肌肽、谷胱甘肽合理控量,协同作用,从源头阻断黑色素生成。
此外,糖基化反应终产物的大量积累是导致皮肤发黄暗哑的主要原因,燕窝酸、肌肽和谷胱甘肽还有抗糖化作用,可阻止蛋白质和糖发生自发性糖基化反应,从而改善肤色和亮化肌肤。
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本发明提供的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优选包括 0.1~10%的传明酸,进一步优选为0.5~8%,更优选为1~5%。在本发明中,传明酸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可以促使黑色素小体向角质细胞扩散,增加色素沉着,传明酸能抑制PAR-2的活性,抑制黑素小体迁移,减少色素沉着,起到阻断黑色素转运的作用。
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本发明提供的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优选包括 0.1~10%的水杨酸,进一步优选为0.3~6%,更优选为0.5~4%。在本发明中,水杨酸能软化角质层,加速角质层细胞脱落,已经到达皮肤表面的黑色素会随着角质层细胞一同脱落,这种方法加快了黑色素代谢,从而改善了皮肤颜色。
本发明提供的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包括乳化剂。在本发明中,所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中乳化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1~20%,进一步优选为4~16%,更优选为6~14%。在本发明中,所述乳化剂包括卵磷脂、聚甘油类乳化剂、聚氧乙烯类乳化剂、蔗糖类乳化剂和葡糖苷类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聚甘油类乳化剂优选为聚甘油-10肉豆蔻酸酯、聚甘油-10油酸酯和聚甘油-10二棕榈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聚甘油-10肉豆蔻酸酯;所述聚氧乙烯类乳化剂优选为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所述蔗糖类乳化剂优选为蔗糖肉豆蔻酸酯、蔗糖多大豆油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进一步优选为蔗糖多大豆油酸酯;所述葡糖苷类乳化剂优选为椰油基葡糖苷、鲸蜡硬脂基葡糖苷中的一种或两种,进一步优选为椰油基葡糖苷。
在本发明中,所述乳化剂优选由上述物质中的1~2种组成;最优选的,所述乳化剂为卵磷脂和聚甘油-10肉豆蔻酸酯的混合物,二者的质量比优选为0.5~2:1,进一步优选为1:1。
在本发明中,乳化剂选用特定非离子乳化剂,皮肤相容性好,温和无刺激,稳定性高,乳化剂主要作用是形成牢固的乳化膜从而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并且对活性成分还能起到增溶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包括助乳化剂。在本发明中,所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中助乳化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1~20%,进一步优选为4~18%,更优选为6~16%。在本发明中,所述助乳化剂包括醚类助乳化剂和醇类助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醚类助乳化剂优选为月桂醇聚醚-23、油醇聚醚-12、二乙二醇单乙基醚、PPG-26-丁醇聚醚-26、十三烷醇聚醚-12、PPG-1-PEG-9 月桂二醇醚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月桂醇聚醚-23、二乙二醇单乙基醚、PPG-26-丁醇聚醚-26、PPG-1-PEG-9月桂二醇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二乙二醇单乙基醚、PPG-26-丁醇聚醚-26、PPG-1-PEG-9月桂二醇醚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发明中,所述醇类助乳化剂优选为辛基十二醇。
在本发明中,所述助乳化剂优选由上述物质中的1~2种组成;最优选的,所述助乳化剂为二乙二醇单乙基醚和PPG-26-丁醇聚醚-26的混合物,二者的质量比优选为0.5~2:1,进一步优选为1:1。
在本发明中,所述助乳化剂既能够提高油水界面膜的柔顺性和牢固性,又可增加乳化剂的溶解性,协助乳化剂调节亲油亲水平衡值,降低界面张力和整个体系的黏度。
本发明提供的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包括多元醇。在本发明中,所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中多元醇的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1~20%,进一步优选为4~18%,更优选为6~16%。在本发明中,所述多元醇优选为甘油、丙二醇、丁二醇、1,2-戊二醇、1,2-己二醇、1,3-丙二醇、二丙二醇、PEG-10 丙二醇和聚乙二醇-400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甘油、1,3-丙二醇、丁二醇、1,2-戊二醇、1,2-己二醇、二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1,3- 丙二醇、1,2-戊二醇、1,2-己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多元醇优选由上述物质中的1~2种组成;最优选的,所述多元醇为1,2-戊二醇和1,2-己二醇的混合物,二者的质量比优选为 0.5~2:1,进一步优选为1:1。
在本发明中,所述多元醇不仅能起到助乳化的作用,改变纳米乳骨架的刚性,提高液体油脂的乳化稳定性,降低界面张力从而使纳米乳自发形成,扩大纳米乳的形成区域,而且多元醇具有透皮促进作用,可促进活性物透过皮肤角质层,还能改善难溶活性物的溶解性和水分散性。
本发明提供的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包括液体脂质。在本发明中,所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中液体脂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1~20%,进一步优选为4~16%,更优选为6~14%。
在本发明中,所述液体脂质优选为天然油脂和/或合成油脂。在本发明中,所述天然油脂优选为植物油脂,所述植物油脂优选为甜杏仁油、小麦胚芽油、蓖麻油和橄榄油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蓖麻油和/或橄榄油。
在本发明中,所述合成油脂优选为辛酸癸酸甘油三脂、甘油三(乙基己酸)酯、椰油酸乙基己酯、棕榈酸异丙酯、月桂酸异戊酯、棕榈酸乙基己酯、椰油酸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辛酸癸酸甘油三脂、甘油三(乙基己酸)酯、椰油酸乙基己酯、棕榈酸异丙酯、椰油酸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辛酸癸酸甘油三脂、甘油三(乙基己酸)酯、棕榈酸异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液体脂质优选由上述物质中的的1~2种组成;最优选的,所述液体脂质为辛酸癸酸甘油三脂和甘油三(乙基己酸)酯的混合物,二者的质量比优选为0.5~5:1,进一步优选为3:1。
在本发明中,液体脂质和水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形成油水界面膜来包裹活性成分,油脂对纳米乳单相区的存在及药物的增溶非常重要。
本发明提供的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包括水,所述水优选为蒸馏水或纯化水。在本发明中,除去所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包括的其他物质,余量为水,所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中水的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 0.1~95.4%。
在本发明中,所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的粒径优选为10~200nm,进一步优选为20~100nm。本发明提供的纳米组合物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的特性,与细胞之间具有更强的粘附性和生物相容性,能促进活性成分更有效渗透进入基底层并长时间滞留,缓释、控释,可显著提高活性成分皮肤透过量、皮肤滞留量,进而提高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部分燕窝酸、部分肌肽、传明酸、谷胱甘肽和部分水混合,得到内水相;
将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水杨酸、液体脂质、乳化剂、助乳化剂和多元醇混合,得到油相;
将所述内水相和油相混合乳化,得到油包水内体系;
将剩余燕窝酸、剩余肌肽和余量水混合,得到外水相;
将所述油包水内体系和外水相混合乳化,得到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
将所述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进行微米化处理,得到微米级分散体;
将所述微米级分散体进行纳米化处理,得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
本发明将部分燕窝酸、部分肌肽、传明酸、谷胱甘肽和部分水混合,得到内水相。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优选为搅拌混合;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优选在水浴下进行,所述水浴的温度优选为20~70℃,进一步优选为 30~60℃,更优选为40~50℃。
本发明将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水杨酸、液体脂质、乳化剂、助乳化剂和多元醇混合,得到油相。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优选为搅拌混合;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优选在水浴下进行,所述水浴的温度优选为20~70℃,进一步优选为30~60℃,更优选为40~50℃。
本发明将所述内水相和油相混合乳化,得到油包水内体系。在本发明中,所述内水相和油相混合乳化的方式优选包括:将所述内水相滴加至所述油相中。所述滴加的速度优选为1~15滴/秒,进一步优选为5~10滴/秒;更优选的,所述混合乳化在搅拌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的速率优选为200~1000 r/min,进一步优选为300~800r/min;所述混合乳化的温度优选为20~70℃,进一步优选为30~60℃,更优选为40~50℃。
本发明将剩余燕窝酸、剩余肌肽和余量水混合,得到外水相;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优选为搅拌混合;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优选在水浴下进行,所述水浴的温度优选为20~70℃,进一步优选为30~60℃,更优选为40~50℃。
本发明部分燕窝酸和剩余燕窝酸的质量比优选为1~10:1,进一步优选为3~5:1;本发明中部分肌肽和剩余肌肽的质量比优选为1~10:1,进一步优选为3~5:1;本发明中部分水和余量水的质量比优选为1~20:1,进一步优选为3~10:1。
本发明将所述油包水内体系和外水相混合乳化,得到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在本发明中,所述油包水内体系和外水相混合乳化的方式优选包括:将所述油包水内体系加入至所述外水相中。所述滴加的速度优选为1~15滴/ 秒,进一步优选为5~10滴/秒;更优选的,所述混合乳化在搅拌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的速率优选为200~1000r/min,进一步优选为300~800r/min;所述混合乳化的温度优选为20~70℃,进一步优选为30~60℃,更优选为40~50℃。
本发明利用特殊工艺制备的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同时包含内水相和油相,能将油溶活性成分和水溶活性成分层层包裹,提高油溶活性成分和水溶活性成分的稳定性,降低刺激性,同时提高活性成分的溶解性。
本发明将所述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进行微米化处理,得到微米级分散体。在本发明中,所述微米化处理优选为剪切混合。在本发明中,所述剪切混合的转速优选为3000~16000rpm,进一步优选为5000~12000rpm,更优选为6000~10000rpm;剪切混合的时间优选为1~15min,进一步优选为3~12 min,更优选为5~10min;在本发明中,所述微米化处理得到的微米化分散体粒径优选为1~100μm,进一步优选为10~50μm。
得到所述微米级分散体后,本发明将所述微米级分散体进行纳米化处理得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在本发明中,所述纳米化处理的方式优选为高压均质处理或高压微射流处理。当选择高压均质处理微米级分散体至纳米级时,所述高压均质处理的压力优选为200~1800bar,进一步优选为 500~1600bar,更优选为700~1200bar。所述高压均质的循环次数优选为1~12 次,进一步优选为2~10次,更优选为3~6次;所述高压均质的温度优选为 20~70℃,进一步优选为30~60℃,更优选为40~50℃。
当采用高速微射流技术处理微米级分散体至纳米级时,所述高速微射流处理的压力优选为4000~17000psi,进一步优选为6000~14000psi,更优选为10000~12000psi;所述高速微射流处理的循环次数优选为1~12次,进一步优选为2~10次,更优选为3~6次;所述高速微射流处理温度优选为 20~70℃,进一步优选为30~60℃,更优选为40~50℃。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具体的,本发明所述纳米组合物用于制备化妆品,所述化妆品具有具有美白、淡斑、亮肤功效。
在本发明中,所述化妆品优选为化妆水、精华、膏霜、乳液、面膜或凝胶。
在本发明中,所述应用的方法优选包括:
将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与化妆品基质混合。
本发明对所述化妆品基质没有特殊的要求,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化妆品基质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纳米组合物在化妆品中添加的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0.1~30%,进一步优选为1~20%。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以下实施例,如无特殊说明,所提及的百分含量均为相应组分在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中所占质量的比例,纳米组合物的粒径均采用Zetasizer Nano-ZS90激光粒度仪检测。
实施例1
按照质量百分含量配料,将0.08%燕窝酸、6%肌肽、0.5%传明酸、1%谷胱甘肽加入到10.4%纯化水中,2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内水相;
将18%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2%水杨酸、10%橄榄油、10%辛酸癸酸甘油三脂、10%卵磷脂、10%聚甘油-10肉豆蔻酸酯、12%PPG-1-PEG-9月桂二醇醚、5%丙二醇混合,2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油相;
将内水相以1滴/秒的速度滴加至油相中并在20℃、200r/min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油包水内体系;
将0.02%燕窝酸、2%肌肽加入到3%纯化水中,2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外水相;
(具体为将0.08g燕窝酸、6g肌肽、0.5g传明酸、1g谷胱甘肽加入到10.4g 纯化水中,2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内水相;
将18g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2g水杨酸、10g橄榄油、10g辛酸癸酸甘油三脂、10g卵磷脂、10g聚甘油-10肉豆蔻酸酯、12gPPG-1-PEG-9月桂二醇醚、5g丙二醇混合,2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油相;
将内水相以1滴/秒的速度滴加至油相中并在20℃、200r/min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油包水内体系;
将0.02g燕窝酸、2g肌肽加入到3g纯化水中,2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外水相;下述实施例中均为此种总量100g的配料形式,下述不再赘述)
将油包水内体系以1滴/秒的速度滴加至外水相中并在20℃、200r/min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
将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在转速为3000rpm的条件下高速剪切乳化1 min,得到微米级分散体;
将微米级分散体在20℃、压力为200bar的条件下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循环2次,冷却至室温,得到纳米组合物。
对上述纳米组合物的粒径进行检测,可得该纳米组合物粒径为12.3nm。
实施例2
将12%燕窝酸、15%肌肽、3%传明酸、10%谷胱甘肽加入到30%纯化水中,5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内水相;
将6%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3%水杨酸、1%小麦胚芽油、1%聚甘油 -10油酸酯、2%油醇聚醚-12、1%甘油混合,5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油相;
将内水相以6滴/秒的速度滴加至油相中并在50℃、600r/min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油包水内体系;
将3%燕窝酸、5%肌肽加入到8%纯化水中,5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外水相;
将油包水内体系以6滴/秒的速度滴加至外水相中并在50℃、600r/min 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
将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在转速为8000rpm的条件下高速剪切乳化6 min,得到微米级分散体;
将微米级分散体在50℃、压力为1200bar的条件下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循环6次,冷却至室温,得到纳米组合物。
对上述纳米组合物的粒径进行检测,可得该纳米组合物粒径为196.2 nm。
实施例3
将6%燕窝酸、5%肌肽、10%传明酸、0.1%谷胱甘肽加入到10.9%纯化水中,4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内水相;
将9%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3%水杨酸、5%蓖麻油、5%甘油三(乙基己酸)酯、4%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椰油基葡糖苷、9%二乙二醇单乙基醚、9%PPG-26-丁醇聚醚-26、6%1,2-戊二醇、7%1,2-己二醇混合,4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油相;
将内水相以13滴/秒的速度滴加至油相中并在40℃、600r/min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油包水内体系;
将2%燕窝酸、2%肌肽加入到3%纯化水中,4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外水相;
将油包水内体系以13滴/秒的速度滴加至外水相中并在40℃、600r/min 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
将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在转速为15000rpm的条件下高速剪切乳化13 min,得到微米级分散体;
将微米级分散体在40℃、压力为1000bar的条件下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循环11次,冷却至室温,得到纳米组合物。
对上述纳米组合物的粒径进行检测,可得该纳米组合物粒径为115.8 nm。
实施例4
将8%燕窝酸、12%肌肽、8%传明酸、0.5%谷胱甘肽加入到22%纯化水中,6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内水相;
将10%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1%水杨酸、2%橄榄油、4%椰油酸乙基己酯、3%蔗糖肉豆蔻酸酯、3%蔗糖多大豆油酸酯、8%十三烷醇聚醚-12、 6%丁二醇混合,6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油相;
将内水相以8滴/秒的速度滴加至油相中并在60℃、900r/min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油包水内体系;
将2%燕窝酸、4%肌肽加入到6.5%纯化水中,6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外水相;
将油包水内体系以8滴/秒的速度滴加至外水相中并在60℃、900r/min 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
将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在转速为8000rpm的条件下高速剪切乳化8 min,得到微米级分散体;
将微米级分散体在60℃、压力为1400bar的条件下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循环7次,冷却至室温,得到纳米组合物。
对上述纳米组合物的粒径进行检测,可得该纳米组合物粒径为95.7nm。
实施例5
将18%燕窝酸、15%肌肽、0.1%传明酸、8%谷胱甘肽加入到29%纯化水中,6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内水相;
将5%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4%水杨酸、4%棕榈酸异丙酯、4%聚甘油-10二棕榈酸酯、1%PPG-1-PEG-9月桂二醇醚、2%二丙二醇混合,6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油相;
将内水相以9滴/秒的速度滴加至油相中并在60℃、800r/min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油包水内体系;
将2%燕窝酸、3%肌肽加入到4.9%纯化水中,6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外水相;
将油包水内体系以9滴/秒的速度滴加至外水相中并在60℃、800r/min 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
将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在转速为9000rpm的条件下高速剪切乳化9 min,得到微米级分散体;
将微米级分散体在60℃、压力为1600bar的条件下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循环10次,冷却至室温,得到纳米组合物。
对上述纳米组合物的粒径进行检测,可得该纳米组合物粒径为153.3 nm。
实施例6
将0.8%燕窝酸、7%肌肽、4%传明酸、4%谷胱甘肽加入到12.9%纯化水中,5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内水相;
将20%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0.1%水杨酸、9%月桂酸异戊酯、9%棕榈酸乙基己酯、9%椰油基葡糖苷、9%蔗糖多大豆油酸酯、4%辛基十二醇、 4%聚乙二醇-400混合,5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油相;
将内水相以7滴/秒的速度滴加至油相中并在50℃、700r/min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油包水内体系;
将0.2%燕窝酸、3%肌肽加入到4%纯化水中,5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外水相;
将油包水内体系以7滴/秒的速度滴加至外水相中并在50℃、700r/min 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
将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在转速为7000rpm的条件下高速剪切乳化7 min,得到微米级分散体;
将微米级分散体在50℃、压力为1200bar的条件下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循环8次,冷却至室温,得到纳米组合物。
对上述纳米组合物的粒径进行检测,可得该纳米组合物粒径为72.7nm。
实施例7
将4%燕窝酸、12%肌肽、2%传明酸、5%谷胱甘肽加入到12%纯化水中, 3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内水相;
将10%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4%水杨酸、7%辛酸癸酸甘油三脂、7%甘油三(乙基己酸)酯、6%卵磷脂、6%聚甘油-10肉豆蔻酸酯、6%月桂醇聚醚-23、12%PEG-10丙二醇混合,3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油相;
将内水相以11滴/秒的速度滴加至油相中并在30℃、600r/min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油包水内体系;
将1%燕窝酸、3%肌肽加入到3%纯化水中,3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外水相;
将油包水内体系以11滴/秒的速度滴加至外水相中并在30℃、600r/min 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
将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在转速为14000rpm的条件下高速剪切乳化11 min,得到微米级分散体;
将微米级分散体在30℃、压力为900bar的条件下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循环3次,冷却至室温,得到纳米组合物。
对上述纳米组合物的粒径进行检测,可得该纳米组合物粒径为67.4nm。
实施例8
将8%燕窝酸、5%肌肽、6%传明酸、2%谷胱甘肽加入到10.9%纯化水中,5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内水相;
将0.1%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10%水杨酸、6%棕榈酸异丙酯、5%椰油酸癸酯、4%鲸蜡硬脂基葡糖苷、4%卵磷脂、7%二乙二醇单乙基醚、 9%PPG-26-丁醇聚醚-26、8%1,2-戊二醇、8%1,2-己二醇混合,5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油相;
将内水相以5滴/秒的速度滴加至油相中并在50℃、500r/min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油包水内体系;
将2%燕窝酸、1%肌肽加入到4%纯化水中,5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外水相;
将油包水内体系以5滴/秒的速度滴加至外水相中并在50℃、500r/min 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
将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在转速为12000rpm的条件下高速剪切乳化5 min,得到微米级分散体;
将微米级分散体在50℃、压力为700bar的条件下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循环4次,冷却至室温,得到纳米组合物。
对上述纳米组合物的粒径进行检测,可得该纳米组合物粒径为98.6nm。
实施例9
将8%燕窝酸、1.5%肌肽、2%传明酸、4%谷胱甘肽加入到14%纯化水中,4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内水相;
将1%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8%水杨酸、4%蓖麻油、4%橄榄油、6%聚甘油-10肉豆蔻酸酯、6%聚甘油-10二棕榈酸酯、10%PPG-1-PEG-9月桂二醇醚、10%辛基十二醇、9%1,3-丙二醇、9%丁二醇混合,4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油相;
将内水相以4滴/秒的速度滴加至油相中并在40℃、300r/min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油包水内体系;
将1%燕窝酸、0.5%肌肽加入到2%纯化水中,4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外水相;
将油包水内体系以4滴/秒的速度滴加至外水相中并在40℃、300r/min 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
将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在转速为5000rpm的条件下高速剪切乳化4 min,得到微米级分散体;
将微米级分散体在40℃、压力为600bar的条件下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循环5次,冷却至室温,得到纳米组合物。
对上述纳米组合物的粒径进行检测,可得该纳米组合物粒径为73.5nm。
实施例10
将7%燕窝酸、4%肌肽、3%传明酸、3%谷胱甘肽加入到13%纯化水中, 3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内水相;
将8%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5%水杨酸、5%椰油酸乙基己酯、5%棕榈酸异丙酯、7%椰油基葡糖苷、7%蔗糖多大豆油酸酯、7%二乙二醇单乙基醚、7%PPG-26-丁醇聚醚-26、8%1,2-戊二醇、7%1,2-己二醇混合,3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油相;
将内水相以2滴/秒的速度滴加至油相中并在30℃、500r/min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油包水内体系;
将1%燕窝酸、1%肌肽加入到2%纯化水中,3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外水相;
将油包水内体系以2滴/秒的速度滴加至外水相中并在30℃、500r/min 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
将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在转速为13000rpm的条件下高速剪切乳化2 min,得到微米级分散体;
将微米级分散体在30℃、压力为400bar的条件下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循环1次,冷却至室温,得到纳米组合物。
对上述纳米组合物的粒径进行检测,可得该纳米组合物粒径为35.1nm。
实施例11
将15%燕窝酸、0.08%肌肽、1%传明酸、2%谷胱甘肽加入到8%纯化水中,6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内水相;
将8%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6%水杨酸、9%辛酸癸酸甘油三脂、3%甘油三(乙基己酸)酯、5%蔗糖多大豆油酸酯、5%鲸蜡硬脂基葡糖苷、 7%PPG-26-丁醇聚醚-26、7%PPG-1-PEG-9月桂二醇醚、10%1,3-丙二醇、 10%1,2-戊二醇混合,6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油相;
将内水相以15滴/秒的速度滴加至油相中并在60℃、700r/min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油包水内体系;
将3%燕窝酸、0.02%肌肽加入到0.9%纯化水中,6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外水相;
将油包水内体系以15滴/秒的速度滴加至外水相中并在60℃、700r/min 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
将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在转速为6000rpm的条件下高速剪切乳化6 min,得到微米级分散体;
将微米级分散体在60℃、压力为800bar的条件下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循环5次,冷却至室温,得到纳米组合物。
对上述纳米组合物的粒径进行检测,可得该纳米组合物粒径为102.8 nm。
实施例12
将5%燕窝酸、0.7%肌肽、5%传明酸、3%谷胱甘肽加入到14%纯化水中,4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内水相;
将12%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2%水杨酸、8%椰油酸癸酯、8%椰油酸乙基己酯、8%卵磷脂、8%椰油基葡糖苷、12%二乙二醇单乙基醚、11%1,2- 戊二醇混合,4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油相;
将内水相以3滴/秒的速度滴加至油相中并在40℃、400r/min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油包水内体系;
将1%燕窝酸、0.3%肌肽加入到2%纯化水中,4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外水相;
将油包水内体系以3滴/秒的速度滴加至外水相中并在40℃、400r/min 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
将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在转速为4000rpm的条件下高速剪切乳化3 min,得到微米级分散体;
将微米级分散体在40℃、压力为500bar的条件下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循环3次,冷却至室温,得到纳米组合物。
对上述纳米组合物的粒径进行检测,可得该纳米组合物粒径为45.3nm。
实施例13
将1.5%燕窝酸、0.8%肌肽、1%传明酸、1%谷胱甘肽加入到40%纯化水中,7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内水相;
将1%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0.5%水杨酸、6%甜杏仁油、6%辛酸癸酸甘油三脂、5%卵磷脂、5%聚甘油-10肉豆蔻酸酯、15%月桂醇聚醚-23、 14%1,3-丙二醇混合,7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油相;
将内水相以10滴/秒的速度滴加至油相中并在70℃、1000r/min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油包水内体系;
将0.5%燕窝酸、0.2%肌肽加入到2.5%纯化水中,7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外水相;
将油包水内体系以10滴/秒的速度滴加至外水相中并在70℃、1000r/min 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
将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在转速为10000rpm的条件下高速剪切乳化10 min,得到微米级分散体;
将微米级分散体在70℃、压力为1800bar的条件下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循环12次,冷却至室温,得到纳米组合物。
对上述纳米组合物的粒径进行检测,可得该纳米组合物粒径为144.6nm。
实施例14
将5%燕窝酸、6%肌肽、2%传明酸、5%谷胱甘肽加入到28%纯化水中, 4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内水相;
将6%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2%水杨酸、5%橄榄油、5%辛酸癸酸甘油三脂、5%卵磷脂、5%聚甘油-10肉豆蔻酸酯、10%PPG-26-丁醇聚醚-26、 10%1,2-己二醇混合,4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油相;
将内水相以5滴/秒的速度滴加至油相中并在40℃、600r/min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油包水内体系;
将1%燕窝酸、1%肌肽加入到4%纯化水中,4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外水相;
将油包水内体系以5滴/秒的速度滴加至外水相中并在40℃、600r/min 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
将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在转速为7000rpm的条件下高速剪切乳化5 min,得到微米级分散体;
将微米级分散体在40℃、压力为17000psi的条件下进行高速微射流处理,循环3次,冷却至室温,得到纳米组合物。
对上述纳米组合物的粒径进行检测,可得该纳米组合物粒径为85.6nm。
实施例15
将8%燕窝酸、8%肌肽、7%传明酸、4%谷胱甘肽加入到9%纯化水中, 5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内水相;
将10%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6%水杨酸、5%甘油三(乙基己酸)酯、 6%棕榈酸异丙酯、5%聚甘油-10肉豆蔻酸酯、6%聚甘油-10二棕榈酸酯、 10%月桂醇聚醚-23、8%1,3-丙二醇混合,5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油相;
将内水相以6滴/秒的速度滴加至油相中并在50℃、700r/min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油包水内体系;
将2%燕窝酸、2%肌肽加入到4%纯化水中,50℃水浴加热溶解,得到外水相;
将油包水内体系以6滴/秒的速度滴加至外水相中并在50℃、700r/min 的转率下不断搅拌,得到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
将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在转速为16000rpm的条件下高速剪切乳化15 min,得到微米级分散体;
将微米级分散体在50℃、压力为4000psi的条件下进行高速微射流处理,循环12次,冷却至室温,得到纳米组合物。
对上述纳米组合物的粒径进行检测,可得该纳米组合物粒径为96.7nm。
测试例1
稳定性试验
将实施例1~15制备得到的纳米组合物在密闭容器、室温条件下放置3、 6、9、12个月后,对样品的粒径进行检测,观察样品性状,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各样品中燕窝酸的含量,并计算12个月后燕窝酸剩余含量百分比,综合评价纳米组合物的稳定性。具体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稳定性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3407977840000211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粒径在 10~200nm之间,满足实际应用要求,样品在放置12个月后粒径未发生显著性变化,且燕窝酸室温条件下放置12个月后含量没有出现显著变化,仍然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样品在放置12个月后未出现团聚、变色、分层现象,尤其在活性成分浓度高的情况下仍然较稳定,未发现结晶析出现象。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测试例2
制备空白霜剂:将5%辛酸癸酸甘油三酯、5%白油、2%十六十八醇、2%硬脂醇聚醚-2、2%硬脂醇聚醚-21于75℃水浴中加热熔融后得到油相;将 5%丙二醇、0.15%卡波姆和余量的纯化水于75℃水浴溶解,得到水相;将油相滴加至水相搅拌混合,于10000rpm转速下剪切乳化3min,加入0.15%三乙醇胺,继续剪切2min,冷却后加入0.5%苯氧乙醇,搅拌均匀即得空白霜剂。
将实施例1~15所制得的纳米组合物样品,分别与空白霜剂按照质量比 3:7进行复配,制备复合霜剂,进行皮肤刺激性试验。
取健康家兔96只,体重2.0±0.2kg,随机分为16组,每组动物6只,于实验前24h将家兔背部皮肤两侧去毛,去毛后24h检查去毛皮肤是否受伤,受伤皮肤不宜做皮肤刺激性试验。每天涂抹使用实施例1~15制得的纳米组合物制备的复合霜剂3次,连续涂抹7天,同时涂抹空白霜剂进行对照,观察试验结果,将试验结果列于表2中。
表2实施例1~15样品制备的复合霜剂及空白组皮肤刺激性观察结果
Figure BDA0003407977840000221
Figure BDA0003407977840000231
注:“+”家兔皮肤充血、红肿;“++”表示充血、红肿现象仍在,但有增加趋势;“—”表示无充血、红肿现象。
根据表2中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使用实施例1~15纳米组合物制备的复合霜剂及空白霜剂涂抹于家兔皮肤后均无充血、红肿现象,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纳米组合物对皮肤没有刺激性,安全性高。
应用例1
制备纳米复合霜剂:将实施例13制备的纳米组合物与测试例2中的空白霜剂按照质量百分含量1:9进行复配,即得到纳米复合霜剂。
纳米复合霜剂中功效成分及含量分别为:0.2%燕窝酸、0.1%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0.1%肌肽、0.1%谷胱甘肽、0.1%传明酸、0.05%水杨酸。
对比应用例1
制备与纳米复合霜剂中功效成分及含量相同的游离普通霜剂:将0.1%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0.05%水杨酸、5%辛酸癸酸甘油三酯、5%白油、2%十六十八醇、2%硬脂醇聚醚-2、2%硬脂醇聚醚-21于75℃水浴中加热熔融后得到油相;将0.2%燕窝酸、0.1%肌肽、0.1%谷胱甘肽、0.1%传明酸、5%丙二醇、0.15%卡波姆和余量的纯化水于75℃水浴溶解,得到水相;将油相滴加至水相搅拌混合,于10000rpm转速下剪切乳化3min,加入0.15%三乙醇胺,继续剪切2min,冷却后加入0.5%苯氧乙醇,搅拌均匀,即得与纳米复合霜剂中功效成分及含量相同的普通霜剂。
测试例3
体外透皮实验
采用垂直式Franz扩散池法进行离体鼠皮的透皮实验。将SD雄性大鼠腹部皮肤固定于接收室和供给室之间,取应用例1制备的纳米复合霜剂和对比应用例1制备的普通霜剂各1g于供给室中,以质量分数20%乙醇和80%的生理盐水为接收液,37℃下搅拌扩散。于1,2,4,6,8,10,12h取0.5 mL接收液,并即时补充等量恒温的新鲜接收液。HPLC分析,计算不同时间特定药物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12h后,取下皮肤,洗净后剪碎,研磨成匀浆液,加适量接收液离心,取上清液HPLC分析,计算特定药物的单位面积皮肤滞留量。本实验中测定的药物为燕窝酸。实验数据如图1、图2、表3。
表3纳米复合霜剂和普通霜剂在12h后体外皮肤累积透过量和滞留量结果
组别 纳米复合霜剂 普通霜剂
皮肤累积透过量(μg/cm<sup>2</sup>) 256.3 145.9
皮肤滞留量(μg/cm<sup>2</sup>) 46.8 20.5
图1为纳米复合霜剂和普通霜剂在12h后体外皮肤累积透过量;图2是纳米复合霜剂和普通霜剂的体外皮肤滞留量。
由图1和表3可知,普通霜剂12h后皮肤累积透过量仅为145.9μg/cm2,而纳米复合霜剂12h后皮肤累积透过量为256.3μg/cm2(**P<0.01),表明活性物经纳米组合物包载后在皮肤中的累积透过量显著提高。游离活性物由于皮肤屏障作用很难透过皮肤角质层到达皮肤深层结构发挥作用,经纳米包载后由于纳米载体粒径小,比表面积大,与细胞之间具有更强的粘附性和生物相容性,活性物能更有效穿透皮肤表层,进入基底层细胞并作用于基底层细胞,提高生物利用度,发挥更好的美白亮肤效果。
由图2和表3可知,普通霜剂12h后皮肤滞留量仅为20.5μg/cm2,而纳米复合霜剂12h后皮肤滞留量为46.8μg/cm2(**P<0.01),表明活性物经纳米组合物包载后在皮肤中的滞留量显著提高。活性物经纳米包载后在皮肤中能高浓度富集和长时间滞留,并能缓释、控释,延长活性成分的作用时间,增强美白亮肤功效。
测试例4
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测定
测试样品:将实施例13、14、15所得纳米组合物用DMEM培养液稀释 800倍得到的纳米组合物培养样品,对应编号1、2、3号;取燕窝酸、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肌肽、谷胱甘肽、传明酸、水杨酸作为游离活性原料,利用DMEM培养液稀释,至其百分含量与1号样品相同,作为游离对照组,对应编号4号。
采用L-Dopa氧化法测定细胞内酪氨酸酶的活性。取B16F10细胞以 1×105个/mL接种于12孔板中,每孔1mL,培养24h。每孔加入100nM的α-MSH进行诱导(除空白对照组外),构建α-MSH诱导的黑色素高表达模型,再加入1~4号样品,每组设3个复孔。培养48h后,弃去上清液,用 PBS清洗3次,每孔加入含1%TritonX-100的PBS缓冲液300μL,置于-80℃冰箱中冷冻1h,随后室温融化,将细胞裂解液在12000rpm离心20min,收集上清液。取上清液60μL于96孔板中,加入140μL的0.1%L-Dopa, 37℃孵育1h,于490nm波长处测各孔的吸光度(A),采用BCA法测定细胞裂解液中蛋白浓度(C),计算酪氨酸酶活性。实验结果如表4、图3。
酪氨酸酶活性(%)=(A样品/C样品)÷(A模型/C模型)×100%
表4 1~4号样品酪氨酸酶活性结果
样品名称 空白对照 模型组 1号样品 2号样品 3号样品 4号样品
酪氨酸酶活性/% 40.42 100.00 67.89 54.10 42.14 78.34
由表4和图3可知,经α-MSH诱导表达后,酪氨酸酶活性显著上升,说明α-MSH诱导的黑素表达刺激了B16F10细胞内酪氨酸酶的合成,且与模型组酪氨酸酶活性(100.00%)比较,实施例13、14、15制得的纳米组合物(1~3 号样品)均能显著降低酪氨酸酶活性,酪氨酸酶活性分别为67.89%、54.10%和42.14%(*P<0.05),说明本申请高压均质处理和高速微射流处理制备的纳米组合物能有效减少黑素细胞中酪氨酸酶的产生,从而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与游离活性物(4号样品)酪氨酸酶活性(78.34%)比较,实施例13 制得的纳米组合物(1号样品)对酪氨酸酶活性的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表明活性物经纳米包载后能更有效地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的生成。
测试例5
HaCaT氧化细胞模型胞内ROS含量的测定
测试样品:同测试例4
取对数生长期的HaCaT细胞,以每孔2×105个细胞的密度接种于24孔板培养24h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每组3个复孔。给药组每孔分别加入含有1mmol/LH2O2和1~4号样品的DMEM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每组设3个复孔。孵育24h后,用DMEM培养基将细胞洗涤3次,加入含有20μmol/L DCFH-DA的DMEM培养基继续孵育20min。然后弃去培养液,细胞用PBS洗涤3次,用含有1%TritonX-100(V%)的细胞裂解液,然后置于-80℃冷冻裂解30min,随后在室温条件下解冻,收集细胞裂解液离心,取上清用酶标仪检测荧光强度。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每组细胞的蛋白质水平。每组的ROS水平用平均荧光强度除以蛋白质质量表示。实验结果如表5、图4。
表5 1~4号样品ROS含量测定结果
样品名称 空白对照 模型组 1号样品 2号样品 3号样品 4号样品
ROS的平均荧光强度 864 2354 1842 1650 1478 2054
由表5和图4可知,经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刺激了HaCaT细胞内ROS 的产生。与模型组ROS的平均荧光强度(2354)比较,实施例13、14、15 制得的纳米组合物(1~3号样品)均能显著降低ROS的平均荧光强度,ROS 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1842、1650和1478(*P<0.05),说明本申请高压均质处理和高速微射流处理制备的纳米组合物能有效减少ROS的产生,从而减少ROS水平过高导致的病理性皮肤色素沉着;与游离活性物(4号样品) ROS的平均荧光强度(2054)比较,实施例13制得的纳米组合物(1号样品)对ROS平均荧光强度的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活性物经纳米包载后能更有效地抑制ROS的产生,减少皮肤色素沉着的形成。
测试例6
人体美白功效评价
测试样品:将实施例13、14、15所得纳米组合物分别与测试例2中的空白霜剂按照质量比1:9进行复配,得到的纳米组合物膏霜对应编号5、6、7号;对比应用例1制备的游离普通霜剂作为游离对照组,对应编号8号(活性物浓度分别为:1.2%燕窝酸、1.5%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0.6%谷胱甘肽、 0.4%传明酸、0.05%水杨酸,总浓度为3.75%);制备含3.75%燕窝酸的游离普通霜剂,对应编号9号;制备含3.75%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的游离普通霜剂,对应编号10号;制备含3.75%肌肽的游离普通霜剂,对应编号11 号;制备含3.75%谷胱甘肽的游离普通霜剂,对应编号12号;制备含3.75%传明酸的游离普通霜剂,对应编号13号;制备含3.75%水杨酸的游离普通霜剂,对应编号14号;9~14号样品制备方法同对比应用例1。
选取符合条件的受试志愿者30人,男女各半,年龄在23~47岁,分别在每位志愿者的左、右手臂内侧划定区域标记受测部位(4cm×4cm),同一手臂可同时标记多个区域,区域间隔1cm,测试样品和空白对照均随机分布在左、右手臂上,每天涂抹2次,9:00和20:00各1次,实验期间,志愿者在实验部位不能涂抹任何其他化妆品。测试前和连续使用测试样品4周后,志愿者将涂抹部位用清水洗净,由测试者使用分光测色仪测定涂抹部位皮肤色度L值和B值。皮肤色度L值表征皮肤的亮度,L值越大皮肤越有光泽;皮肤色度B值表征皮肤的黄度,B值越大表示皮肤的色泽越黄,肤色越暗哑。同一个志愿者的测试由同一个测量人员完成,以减小误差。统计志愿者实验部位每次测得的数值,用SPSS系统进行t检验,分析皮肤色度L值和B值变化规律。实验结果如表6、表7。
表6 5~8号样品人体皮肤色度L值和B值测试结果
样品名称 空白对照 5号样品 6号样品 7号样品 8号样品
L值提高率/% 0.1 1.2<sup>*#</sup> 2.1<sup>*</sup> 3.5<sup>*</sup> 0.9
B值降低率/% -0.1 -3.2<sup>*#</sup> -4.7<sup>*</sup> -6.7<sup>*</sup> -2.9
表7 8~14号样品人体皮肤色度L值和B值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407977840000271
由表6可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施例13、14、15制得的纳米组合物(5~7号样品)对皮肤的亮度具有显著地提高作用,4周后L值提高率分别为1.2%、2.1%和3.5%(*P<0.05);对皮肤的黄度具有显著地降低作用, 4周后B值降低率分别为-3.2%、-4.7%和-6.7%(*P<0.05),说明本申请高压均质处理和高速微射流处理制备的纳米组合物能有显著的皮肤美白、增亮、去黄功效;5号样品和8号样品活性物浓度相同,与游离活性物(8号样品)(L值提高率0.9%、B值降低率-2.9%)比较,实施例13制得的纳米组合物(5号样品)对L值提高和B值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活性物经纳米包载后能更有效提高皮肤光泽、去除暗哑发黄,具有去黄、亮肤功效。
由表7可知,8~14号样品活性物总浓度相同,与单独活性物9~14号样品相比,8号样品L值提高率和B值降低率均有显著性差异(与9号样品比较,aP<0.05;与10号样品比较,bP<0.05;与11号样品比较,cP<0.05;与12号样品比较,dP<0.05;与13号样品比较,eP<0.05;与14号样品比较,fP<0.05),说明活性物燕窝酸、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肌肽、谷胱甘肽、传明酸、水杨酸具有协同作用,五种活性成分同时使用时提高皮肤亮度、去除暗哑发黄效果更优。
综上所述,本发明制备的纳米组合物可有效提高活性物的稳定性,降低活性物的刺激性,同时可促进燕窝酸、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肌肽、传明酸、谷胱甘肽、水杨酸靶向透皮至基底层组织,并能高浓度、长时间滞留,显著提高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实现了五种活性成分的透皮靶向输送,五种活性成分依据美白三步法,相互搭配,协同增效,本发明制备的纳米组合物具有优异的美白亮肤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包括美白活性成分、乳化剂、助乳化剂、多元醇、液体脂质和水;所述美白活性成分为燕窝酸、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肌肽、谷胱甘肽、传明酸和水杨酸;
所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中,所述燕窝酸的百分含量为0.1~20%;
所述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20%;
所述肌肽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20%;
所述谷胱甘肽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10%;
所述传明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10%;
所述水杨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中,所述乳化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0%;
所述助乳化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0%;
所述多元醇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包括卵磷脂、聚甘油类乳化剂、聚氧乙烯类乳化剂、蔗糖类乳化剂和葡糖苷类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助乳化剂包括醚类助乳化剂和醇类助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多元醇包括甘油、丙二醇、丁二醇、1,2-戊二醇、1,2-己二醇、1,3-丙二醇、二丙二醇、PEG-10丙二醇和聚乙二醇-400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中,所述液体脂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0%,所述水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95.4%。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的粒径为10~200nm。
6.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部分燕窝酸、部分肌肽、传明酸、谷胱甘肽和部分水混合,得到内水相;
将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水杨酸、液体脂质、乳化剂、助乳化剂和多元醇混合,得到油相;
将所述内水相和油相混合乳化,得到油包水内体系;
将剩余燕窝酸、剩余肌肽和余量水混合,得到外水相;
将所述油包水内体系和外水相混合乳化,得到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
将所述水包油包水双连续体系进行微米化处理,得到微米级分散体;
将所述微米级分散体进行纳米化处理,得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水相和油相混合乳化包括:在搅拌的条件下,将所述内水相加入至所述油相中;
所述油包水内体系和外水相混合乳化包括:在搅拌的条件下,将所述油包水内体系加入至所述外水相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化处理为剪切混合,所述剪切混合的转速为3000~16000rpm,时间为1~15min。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化处理为高压均质处理或高压微射流处理;
所述高压均质处理的压力为200~1800bar,温度为20~70℃,循环次数为1~12次;
所述高压微射流处理的压力为4000~17000psi,温度为20~70℃,循环次数为1~12次。
10.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或权利要求6~9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CN202111521838.1A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40993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1838.1A CN114099365B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1838.1A CN114099365B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9365A true CN114099365A (zh) 2022-03-01
CN114099365B CN114099365B (zh) 2023-08-22

Family

ID=80365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1838.1A Active CN114099365B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9936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6046A (zh) * 2022-03-31 2022-07-29 广州睿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美白淡斑抗氧化组合物及其应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3291A (zh) * 2014-06-16 2014-10-08 武汉中科光谷绿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N-乙酰神经氨酸单体或其水合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CN107049880A (zh) * 2017-06-16 2017-08-18 湖南御家化妆品制造有限公司 美白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721133A (zh) * 2018-06-28 2018-11-02 武汉百思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α-熊果苷共输送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43430A (zh) * 2018-06-28 2018-11-06 武汉百思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苯乙基间苯二酚的共输送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276515A (zh) * 2018-10-30 2019-01-29 广州瑾洋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生物活性胶原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618400A (zh) * 2021-01-29 2021-04-09 山东华熙海御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肤色的组合物及美白化妆品
CN113712872A (zh) * 2021-09-26 2021-11-30 湖北省麦诗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亮肤美白功效脂质体的精华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3291A (zh) * 2014-06-16 2014-10-08 武汉中科光谷绿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N-乙酰神经氨酸单体或其水合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CN107049880A (zh) * 2017-06-16 2017-08-18 湖南御家化妆品制造有限公司 美白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721133A (zh) * 2018-06-28 2018-11-02 武汉百思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α-熊果苷共输送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43430A (zh) * 2018-06-28 2018-11-06 武汉百思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苯乙基间苯二酚的共输送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276515A (zh) * 2018-10-30 2019-01-29 广州瑾洋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生物活性胶原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618400A (zh) * 2021-01-29 2021-04-09 山东华熙海御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肤色的组合物及美白化妆品
CN113712872A (zh) * 2021-09-26 2021-11-30 湖北省麦诗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亮肤美白功效脂质体的精华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6046A (zh) * 2022-03-31 2022-07-29 广州睿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美白淡斑抗氧化组合物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9365B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57276B (zh) 一种多效羟基频哪酮视黄酸酯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891241B (zh) 一种靶向线粒体皮肤抗衰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8802117B2 (en) Melatonin and immunostimulating substance-based compositions
CN111529417B (zh) 一种具有抗蓝光功效修护眼霜及其制备方法
KR102174051B1 (ko) 시계꽃 종자들의 추출물 그리고 이를 포함하는 미용적, 약제학적, 피부과학적 및 영양제학적 조성물들
KR101364470B1 (ko) 여드름 치료용 약제학적 조성물
US8945523B2 (en) Skin lightening composition for hyperpigmented skin
KR20210095741A (ko) 폴리페놀이 풍부한 아보카도 과육 및/또는 껍질 추출물 및 이를 포함한 화장학적, 피부과학적 및 기능식품 조성물
US20110250154A1 (en) Cosmetic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polyhydroxyltate fatty alcohols and derivatives and uses thereof
WO2011116216A2 (en) Topical skin care composition
CN114159360B (zh) 一种燕窝酸抗蓝光纳米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FR3059231A1 (fr) Composition comprenant un extrait de truffe et une dihydrochalcone
US8557795B2 (e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Chamaecyparis obtusa polysaccharides to be externally applied to the skin
CN114159335A (zh) 一种燕窝酸保湿修复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化妆品
CN114146009A (zh) 一种dha抗衰抗炎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099365A (zh) 一种燕窝酸美白亮肤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778886B (zh) 一种光甘草定植物源微囊包裹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RU2548794C2 (ru) Ингибитор эластазы
JPH1029922A (ja) 皮膚外用剤
CN109195578A (zh) 硫代磷酸酯衍生物作为皮肤脱色剂的用途
KR100451387B1 (ko) 피부 탄력 증가와 피부노화 억제 효과를 갖는 원지, 길경,병풀을 함유한 화장료 조성물 및 그 추출물 제조 방법
WO2015049265A1 (fr) Composition huileuse contenant un extrait d&#39;hemerocalle et utilisations
CN114533614B (zh) 一种美白活性肽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2632236B1 (ko) 리포좀 복합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피부 개선용 화장료 조성물
KR100702176B1 (ko) 저 자극성 화장료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