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6571B - 膜状成型体用树脂以及由该树脂构成的成型品 - Google Patents

膜状成型体用树脂以及由该树脂构成的成型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96571B
CN114096571B CN202080046263.XA CN202080046263A CN114096571B CN 114096571 B CN114096571 B CN 114096571B CN 202080046263 A CN202080046263 A CN 202080046263A CN 114096571 B CN114096571 B CN 1140965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ionomer
copolymer
carbon atoms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626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96571A (zh
Inventor
青木晋
平本知己
高光航平
小西宏明
上松正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Polyethyle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Polyethyle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Polyethylene Corp filed Critical Japan Polyethyle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096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6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965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65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32B17/10743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containing acrylate (co)polymers or sal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0/00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210/02Ethe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44Preparation of metal salts or ammonium sal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1/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atoms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e.g. polyxylylenes
    • C08G61/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atoms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e.g. polyxylylenes only aliphatic carbon atoms
    • C08G61/0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atoms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e.g. polyxylylenes only aliphatic carbon atoms prepared by ring-opening of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8G61/0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atoms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e.g. polyxylylenes only aliphatic carbon atoms prepared by ring-opening of carbocyclic compounds of carb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ne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in the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26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2261/10Definition of the polymer structure
    • C08G2261/12Co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26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2261/30Monomer units or repeat units incorporating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 C08G2261/33Monomer units or repeat units incorporating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incorporating non-aromatic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 C08G2261/332Monomer units or repeat units incorporating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incorporating non-aromatic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containing only carbon atoms
    • C08G2261/3324Monomer units or repeat units incorporating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incorporating non-aromatic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containing only carbon atoms derived from norborn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26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2261/40Polymerisation processes
    • C08G2261/41Organometallic coupling reactions
    • C08G2261/418Ring opening metathesis polymerisation [ROM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J23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3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33/04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est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膜用树脂组合物以及用该组合物成型得到的成型体,所述膜用树脂组合物包含特征如下的下述离聚物:所述离聚物是包含源自乙烯和/或碳数3~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A)以及源自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B)作为必要构成单元的所述共聚物(P)中的至少一部分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被转化为含有选自元素周期表第1族、第2族或第12族中的至少1种金属离子的含金属羧酸盐而成的,用旋转式流变仪测定的复数模量的绝对值G*=0.1MPa处的相位角δ为50度~75度。

Description

膜状成型体用树脂以及由该树脂构成的成型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新型乙烯系离聚物的膜状成型体用树脂,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材料的成型品。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乙烯系膜、软质系片材、玻璃层叠体、划片胶带、垫片。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各种成型体用的乙烯类聚合物,已知有通过高压自由基聚合法得到的具有大量分叉支链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通过催化剂聚合法得到的线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或茂金属PE)。LDPE虽然成型加工性优异,但强度低,LLDPE或茂金属PE虽然强度优异,但成型加工性低,满足全部这些所要求的性质是困难的。
另一方面,乙烯系离聚物是以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作为基础树脂、并通过钠、锌等金属离子而分子间结合的树脂(美国专利第3264272号说明书)。其强韧而富于弹性,且具有柔软性,具有耐磨损性和透明度等特征。
现在,作为市售的乙烯系离聚物,已知有杜邦公司开发的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钠盐或锌盐“Surlyn(注册商标)”和三井陶氏聚化学公司销售的“HIMILAN(注册商标)”等。另外,特表2011-52491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成型品,其含有以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为特征的离聚物。
这些现在市售的乙烯系离聚物中所使用的基础树脂的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均使用含极性基的烯烃共聚物,所述含极性基的烯烃共聚物是将乙烯与不饱和羧酸等含极性基的单体通过高压自由基聚合法聚合而得到的。高压自由基聚合法具有如下优点:相对来说不挑选含极性基的单体的种类,可以廉价地实现聚合。但是,所述由高压自由基聚合法所制造的含极性基的烯烃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如图1的示意图所示,是不规则地具有大量长支链和短支链的多分支型分子结构,存在强度不足的缺点。
另一方面,虽然以往一直在探索通过使用催化剂的聚合方法,如图2的示意图所示制造分子结构为直链状的含极性基的烯烃共聚物的方法,但是含极性基的单体一般为催化剂毒物,因此聚合困难,实际上,多年以来都认为,以工业上廉价而稳定的方法获得具有所期望的物理性质的含极性基的烯烃共聚物是困难的。
但是近年来,提出了通过使用由本申请的申请人等开发的新的催化剂和新的制造方法,而实现工业上廉价而稳定地获得分子结构基本为直链状的含极性基的烯烃共聚物的方法。
并且,本申请的申请人等报告了作为乙烯系离聚物的基础树脂的含极性基的烯烃共聚物的制造方法,使用后元素周期表的过渡金属催化剂,制造乙烯和丙烯酸叔丁酯的共聚物,通过对所得到的含极性基的烯烃共聚物进行热或酸处理而改性为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后,使其与金属离子发生反应,从而成功制造了二元离聚物(日本特开2016-79408号公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3264272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特表2011-52491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6-7940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8-19326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6-188158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9-248377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17-152499号公报
专利文献8:特表2008-5450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现在,作为乙烯系离聚物,市售的由高压自由基聚合法得到的具有多分支型分子结构的已知的离聚物存在强度不足这一技术问题。聚乙烯类的树脂虽然是作为包括膜或片材之类的膜状体在内的各种成型品用的材料来使用,但也要求刚性方面或耐磨损性、耐劣化性方面的强度改善。此外,根据用途不同,还要求兼具透明度、光泽性、热封性、柔软性等。
对于不同用途所要求的特性,详细来说,就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医疗用包装材料、工业材料包装材料等的膜而言,虽然各种用途所要求的程度不同,但一般而言,要求分别具备或兼具强度高、刚性和强度的平衡性良好、透明度高、有光泽、热封时的强度、低温热封性等性质。但是,就现有的聚乙烯树脂而言,想要获得这些物理性质中的某一项满足飞跃性提高的产品或充分满足这些性质组合的产品,以现有的技术难以实现。另外,现有使用具有多分支型分子结构的乙烯系离聚物的膜在常温至低温域的耐冲击性不足,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发现,其缺乏耐弯曲性能,在需要避免产生针孔的包装用途等中存在不足。
作为比膜有厚度且柔软的软质系片材的用途,可列举出用于抑制产品与产品间接触导致破损的缓冲片材、用于抑制振动传播的防振片材等。一般而言这种用途多使用由硅橡胶制作的片材,但硅橡胶片材非常昂贵,因此对于使用起来廉价而通用的软质系片材有很大期待。
从预想的使用方式考虑,可认为软质系片材的柔软性、耐磨损性是重要的,另外,根据情况,可认为需要有能够承受“撕裂”之类的破损的耐冲击性。进而,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的情形/场所/部位的自由度,可认为光学特性、尤其是透明度良好也是重要的性能。
乙烯系离聚物也用作玻璃层叠体的树脂层,作为用途,可列举出夹层玻璃中间膜、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夹层玻璃是将2片以上的玻璃板通过树脂制的中间膜粘接而成的层叠玻璃。夹层玻璃用作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仪表显示器玻璃、建材用玻璃。通过设置中间膜,利用中间膜的柔软性和与玻璃的粘接性,在防止玻璃破裂和防止破裂时碎片飞溅这一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夹层玻璃中间膜要求具备透明度、耐冲击性和与玻璃的粘接性。使用乙烯系离聚物作为中间膜的夹层玻璃在日本特开2018-193261号公报、日本特开2016-188158号公报中有记载。
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是在太阳能电池模块中,粘接在由太阳能电池芯和互连器构成的发电元件的正反两面上而将该元件密封的材料。通过该密封材料,发电元件被粘接在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受光层和内面层。作为受光层,一般而言使用被称作盖板玻璃的玻璃层,作为内面层则使用耐候性树脂膜。太阳能电池模块中的密封材料要求具备高透明度以保证透过受光层的入射光无损失地到达太阳能电池芯,还要求具备保护发电元件不受外界冲击的功能。日本特开2009-248377号公报记载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其通过在乙烯系离聚物中添加硅烷偶联剂而提高了粘接性。
这样,夹层玻璃中间膜和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都要求高耐冲击性、高透明度以及与玻璃之间的高粘接性。离聚物是研究的材料之一,虽然在日本特开2018-193261号公报、日本特开2016-188158号公报中记载了在乙烯系离聚物中添加硅烷偶联剂从而提高了粘接性的夹层玻璃,但迄今为止并没有通过改进离聚物树脂单体而提高粘接性的先例,在成本、生产率方面存在改进的余地。另外,就耐冲击性而言也依然不算充分,也不存在通过改进树脂单体而提高了耐冲击性的先例。日本特开2009-248377号公报中记载的离聚物也不是通过树脂单体提高了粘接强度的例子,就耐冲击性而言也依然不算充分,也不存在通过改进树脂单体而提高了耐冲击性的先例。
作为提出使用乙烯系离聚物的产品之一,还可列举出裁切半导体晶圆、半导体封装体等时使用的划片胶带。半导体晶圆和各种封装体类是在大直径的状态下制造,并以粘贴固定在划片胶带上的状态,裁切(切割)成小的半导体芯片并分离。作为划片胶带所要求的性能,主要可列举出以下两点:一是需要切割时产生自划片胶带树脂的切屑少;二是进行分离时为了加大半导体芯片的间隔需要拉伸划片胶带,因此还需要延展性能良好。作为划片胶带的材料,虽然存在各种材料,但对于平衡性良好地兼顾切屑少和良好的延展性能这一点还期待进一步的改进。(日本特开2017-152499号公报)
划片胶带至少要具备延展性和可减少切屑。尤其是切屑,对于不断推进微小化的半导体芯片而言,即使是少量切屑也会是影响品质的问题,因此是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如日本特开2017-152499号公报中记载的现有离聚物,其强度不足,据本发明人等研究发现,即使在没有伴随切削的条件下也存在明显磨损,远未能解决该问题。
由于生产和形状加工容易,树脂制垫片作为瓶盖封口衬垫、电子设备的密封部件而广泛使用。树脂制垫片的特征在于:具有足够的柔软性以提高密合性,具有一定程度以上的弹性恢复性以保持与被密封部之间的密封性。
另外,瓶盖封口衬垫、用于电磁设备的铰链部分的密封部件等所使用的树脂制垫片不仅要求具备柔软性和弹性恢复性,还同时要求具备耐久性以能够承受瓶子的打开封闭、铰链部分工作等重复摩擦所带来的磨损或大变形引起的撕裂。
特表2008-54501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组合物,其作为可用于制作垫片的材料,是至少含有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至少一个其它聚合物的聚合物组合物,另一聚合物为第二乙烯/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聚烯烃、极性聚合物、以及乙烯/羧酸共聚物或这些的离聚物。
特表2008-545017号公报的组合物虽然具有一定程度以上的弹性复原率和耐磨损性,但依然不足。另外,该公报的组合物为了品质稳定,需要将多个材料均匀地捏合,存在需要使用捏合能力高的成型机或通过其它工序进行混合等预先处理、生产成本上升、在生产方面制约非常大这样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状成型体用树脂组合物,其在膜的光泽、透明度、拉伸强度、穿刺强度、耐针孔性、热封强度、从常温域至低温域的冲击强度、柔软性(延展性)、耐磨损性、透明度、粘接性、弹性恢复性等各种物理性质中的至少一个、优选为几个性质的组合方面是优异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人等反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基于采用特定的离聚物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可实现在以膜为主的片材、玻璃中间膜、划片胶带、垫片等膜状成型体中,对各种用途所要求的物理性质具有超出预期的格外优异的效果。
该乙烯系离聚物具有基础树脂基本为直链状的分子结构,并同时还具有作为离聚物的功能,是以往不存在的新型乙烯系离聚物,其物理性质等与现有的具有多分支型分子结构的乙烯系离聚物大不相同,其特有的特性和所适宜的用途仍是未知。本发明基于以下发现而完成:含有基本为直链状的乙烯系离聚物的树脂组合物超出了现有的乙烯系树脂的性能范围,对于所要求的物理性质的改进,具有优异的效果。
即,本发明如以下[1]~[20]所示。
[1]一种膜状成型体用树脂,其含有特征如下的下述离聚物:
所述离聚物是包含源自乙烯和/或碳数3~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A)以及源自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B)作为必要构成单元的共聚物(P)中的至少一部分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被转化为含有选自元素周期表第1族、第2族或第12族中的至少1种金属离子的含金属羧酸盐而成的,
用旋转式流变仪测定的复数模量的绝对值G*=0.1MPa处的相位角δ为50度~75度。
[2]根据上述[1]所述的膜状成型体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离聚物的共聚物(P)的由13C-NMR计算出的甲基分支数量是每1000个碳为50个以下。
[2’]根据上述[1]所述的膜状成型体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离聚物的共聚物(P)的由13C-NMR计算出的甲基分支数量是每1000个碳为5个以下。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膜状成型体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离聚物的共聚物(P)在共聚物中包含2~20mol%的所述结构单元(B)。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状成型体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离聚物中的结构单元(A)为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状成型体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离聚物的共聚物(P)是使用含有元素周期表第8~11族的过渡金属的过渡金属催化剂来制造的。
[5’]根据[5]所述的膜状成型体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催化剂为包含磷磺酸或磷酚配体且包含镍或钯的过渡金属催化剂。
[6]根据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状成型体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P)是由所述结构单元(A)和所述结构单元(B)构成的二元型共聚物。
[7]根据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状成型体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P)是还包含结构单元(C)作为必要构成单元的共聚物,所述结构单元(C)为除了所述结构单元(A)和所述结构单元(B)以外的分子结构中具有1个以上碳-碳双键的化合物。
[8]根据上述[7]所述的膜状成型体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P)中的所述结构单元(C)为如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非环状单体或如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环状单体。
[通式(1)中,T1~T3各自独立地为选自由氢原子,碳数1~20的烃基、取代有羟基的碳数1~20的烃基、取代有碳数1~20的烷氧基的碳数2~20的烃基、取代有碳数2~20的酯基的碳数3~20的烃基、取代有卤原子取的碳数1~20的烃基、碳数1~20的烷氧基、碳数6~20的芳基、碳数2~20的酯基、碳数3~20的甲硅烷基、卤原子或氰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
T4为选自由取代有羟基的碳数1~20的烃基、取代有碳数1~20的烷氧基的碳数2~20的烃基、取代有碳数2~20的酯基的碳数3~20的烃基、取代有卤原子取的碳数1~20的烃基、碳数1~20的烷氧基、碳数6~20的芳基、碳数2~20的酯基、碳数3~20的甲硅烷基、卤原子或氰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
[通式(2)中,R1~R12任选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由氢原子、卤原子和碳数1~20的烃基组成的组中,R9和R10以及R11和R12任选各自一体化地形成二价有机基团,R9或R10与R11或R12任选相互成环,
并且,n表示0或正整数,n为2以上时,R5~R8在各个重复单元中任选彼此相同或不同。]
[9]根据上述[8]所述的膜状成型体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P)中的所述结构单元(C)为如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非环状单体。
[10]根据上述[8]所述的膜状成型体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P)中的所述结构单元(C)为如所述通式(2)所表示的环状单体。
[11]根据上述[7]~[10]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状成型体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P)在共聚物中含有0.001mol%~20.000mol%的所述结构单元(C)(将构成所述共聚物的全部构成单元的总和计为100mol%)。
[12]根据上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状成型体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离子为元素周期表第1族或元素周期表第12族的金属离子。
[13]一种软质片材用乙烯系离聚物,其为上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离聚物,并进一步满足下述(b)~(f):
(b)温度190℃、负载2.16kg下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0.1~15g/10分钟;
(c)拉伸模量为20~350MPa;
(d)拉伸冲击强度为700KJ/m2以上;
(e)磨损试验中的磨损量小于10mg;
(f)雾度为0.1~30%。
[14]一种划片胶带用乙烯系离聚物,其为上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离聚物,并进一步满足下述(b2)~(c2):
(b2)成型为厚度1mm时,用基于JIS K7151的冷却方法A测得的拉伸断裂伸长率大于350%;
(c2)成型为厚度1mm时,在磨损试验中的磨损量小于10mg。
[15]一种层叠体用乙烯系离聚物,其为上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离聚物,并进一步满足下述(b3)~(d3):
(b3)成型为厚度0.5mm并贴合于玻璃时,在剥离试验中的最大应力为2N/10mm以上;
(c3)拉伸冲击强度为700KJ/m2以上;
(d3)雾度为25%以下。
[16]一种垫片用乙烯系离聚物,其为上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离聚物,并进一步满足下述(b’)~(f’);
(b’)温度190℃、负载2.16kg下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0.1~30g/10分钟;
(c’)拉伸试验中的弹性复原率为65~100%;
(d’)拉伸模量为20~350MPa;
(e’)拉伸冲击强度为700KJ/m2以上;
(f’)磨损试验中的磨损量小于10mg。
[17]一种膜状成型体用树脂组合物,其包含上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状成型体用树脂、或上述[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乙烯系离聚物。
[18]一种成型体,其是使用上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状成型体用树脂、或上述[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乙烯系离聚物成型的。
[19]一种成型体,其选自由乙烯系膜、软质系片材、划片胶带基材、玻璃中间膜用树脂膜、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用树脂膜、玻璃层叠体用树脂膜和垫片组成的组中,其是使用上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状成型体用树脂、或上述[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乙烯系离聚物成型的,或者包含至少一层所成型的层。
[20]一种乙烯系膜,其特征在于,其为以乙烯系树脂作为树脂成分的膜,具有下述(i)~(iV)中任意项的性能:
(i)成型为厚度30μm进行测定时,-20℃下的膜冲击为20J/mm以上,且MD方向上的拉伸模量为150MPa以上;
(ii)成型为厚度30μm进行测定时,密封温度120℃、密封压力0.2MPa、密封时间1秒、下部密封条温度60℃下的热封强度为10N/15mm以上;
(iii)其为吹塑膜,成型为厚度30μm时的雾度为2%以下;
(iV)其为吹塑膜,成型为厚度30μm时的光泽度(20°)为120%以上。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使用了基本为直链状结构的离聚物,在成型时,与由现有的聚乙烯或具有多分支结构的离聚物树脂构成的膜相比,其在光泽、透明度、常温和低温环境下的冲击强度、热封性、耐针孔性、柔软性(延展性)、耐磨损性、透明度、粘接性、弹性恢复性等各种物理性质中的至少一个、优选为几个性质的组合方面是优异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由高压自由基聚合法制造的含极性基的烯烃共聚物的多分支型分子结构的示意图。图中的圆形标记表示极性基。
图2为分子结构为直链状的含极性基的烯烃共聚物的示意图。图中的圆形标记表示极性基。
图3为示出比较例I-1~9、实施例I-1~16的磨损量和弯曲次数的图表。
图4为示出比较例I-10~13、实施例I-17~20的吹塑膜的热封强度评价结果的图表。
图5为示出比较例I-10~13、实施例I-17~19的23℃下的膜冲击和MD方向的拉伸模量的评价结果的图表。
图6为示出比较例I-10~13、实施例I-17~20的-20℃下的膜冲击和MD方向的拉伸模量的评价结果的图表。
图7为示出比较例I-10~13、实施例I-17~20、参考例(OPP膜)的膜的雾度值的图表。
图8为示出比较例I-10~13、实施例I-17~20、参考例(OPP膜)的膜的光泽度值的图表。
图9为示出实施例III-1~10、比较例III-1、2的拉伸冲击强度和与玻璃的粘接强度的关系的图。
图10为展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划片胶带的层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为展示作为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划片胶带的层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包含离聚物的膜状成型体用树脂,所述离聚物以满足下述条件为特征:所述离聚物以共聚物(P)作为基础树脂,所述共聚物(P)包含源自乙烯和/或碳数3~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A)和源自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B)作为必要构成单元,另外根据情况包含结构单元(C)作为构成单元,所述结构单元(C)为分子结构中具有1个以上碳-碳双键的化合物,这些结构单元基本为直链状地共聚、优选为无规共聚;该结构单元(B)的至少一部分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被转化为含有选自元素周期表第1族、第2族或第12族的至少1种金属离子的含金属羧酸盐。
以下,对本发明涉及的离聚物、使用了离聚物的膜等的用途进行每个项目的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指的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を意味。另外,本说明书中表示数值范围的“~”的用意为包含其前后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另外,本说明书中,共聚物指的是包含至少一种单位(A)和至少一种单位(B)的二元型或多元型共聚物。
另外,本说明书中,离聚物指的是,包含所述结构单元(A)和至少一部分所述结构单元(B)已转化为含金属羧酸盐的结构单元(B’)、并可以包含所述结构单元(B)的二元型或多元型共聚物的离聚物。
1.离聚物
本发明的离聚物以满足以下条件为特征:以共聚物(P)作为基础树脂,所述共聚物(P)包含源自乙烯和/或碳数3~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A)和源自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B)作为必要构成单元,另外根据情况包含结构单元(C)作为构成单元,所述结构单元(C)为分子结构中具有1个以上碳-碳双键的化合物,这些结构单元基本为直链状地共聚、优选为无规共聚;该结构单元(B)的至少一部分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被转化为含有选自元素周期表第1族、第2族或第12族的至少1种金属离子的含金属羧酸盐。
(1)结构单元(A)
结构单元(A)为选自由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源自碳数3~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结构单元。
本发明涉及的α-烯烃为如结构式:CH2=CHR18所表示的碳数3~20的α-烯烃(R18为碳数1~18的烃基,可以是直链结构,也可以具有分支)。α-烯烃的碳数更优选为3~12。
作为结构单元(A)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1-癸烯、3-甲基-1-丁烯、和4-甲基-1-戊烯等,可以是乙烯。作为乙烯,除了可以使用来自于石油原料的乙烯,还可以使用来自于植物原料等非石油原料的乙烯。
另外,结构单元(A)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
作为两种的组合,可列举出例如乙烯-丙烯、乙烯-1-丁烯、乙烯-1-己烯、乙烯-1-辛烯、丙烯-1-丁烯、丙烯-1-己烯和丙烯-1-辛烯等。
作为三种的组合,可列举出例如乙烯-丙烯-1-丁烯、乙烯-丙烯-1-己烯、乙烯-丙烯-1-辛烯、丙烯-1-丁烯-己烯和丙烯-1-丁烯-1-辛烯等。
在本发明中,作为结构单元(A),优选为必须含有乙烯,并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含有1种以上碳数3~20的α-烯烃。
结构单元(A)中的乙烯相对于结构单元(A)的总mol,可以是65~100mol%,也可以是70~100mol%。
基于耐冲击性、耐热性的考虑,前期结构单元(A)可以是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
(2)结构单元(B)
结构单元(B)为源自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需要说明的是,结构单元(B)表示的是与源自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相同的结构,如后述的制造方法中所述,其并不一定是使用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来制造的。
作为源自具有羧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例如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四氢邻苯二甲酸、衣康酸、柠康酸、巴豆酸、异巴豆酸、降冰片烯二羧酸,双环[2,2,1]庚-2-烯-5,6-二羧酸等不饱和羧酸;作为源自具有二羧酸酐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可列举出例如马来酸酐、衣康酸酐、柠康酸酐、四氢邻苯二甲酸酐、5-降冰片烯-2,3-二羧酸酐、3,6-环氧-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四环[6.2.1.13,6.02,7]十二-9-烯-4,5-二羧酸酐、2,7-辛二烯-1-基琥珀酸酐等不饱和二羧酸酐。
作为源自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基于工业上获取容易度的考虑,优选可列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5-降冰片烯-2,3-二羧酸酐,尤其可以是丙烯酸。
另外,源自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
需要说明的是,二羧酸酐基有时会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反应而开环,一部分变成二羧酸,但只要在不超出本发明精神的范围内,二羧酸酐基可以开环。
(3)其它结构单元(C)
作为用于本发明的共聚物(P),可以使用仅由结构单元(A)和结构单元(B)构成的二元型共聚物、和含有结构单元(A)和结构单元(B)且还含有除此以外的结构单元(C)的多元共聚物,可以是还包含除了结构单元(A)和结构单元(B)所示结构单元以外的结构单元(C)的多元共聚物。对于带来结构单元(C)的单体,只要是不包括在带来结构单元(A)和结构单元(B)的单体范围内的,可以使用任意单体。带来结构单元(C)的任意单体只要是分子结构中具有1个以上碳-碳双键的化合物,并不限定,可列举出例如后述如通式(1)所表示的非环状单体或通式(2)所表示的环状单体等。
与仅由结构单元(A)和结构单元(B)构成的二元共聚物相比,使用含有结构单元(C)成分的三元以上的多元共聚物作为离聚物的基础树脂时,可以更细腻地控制离聚物树脂的物理性质。例如,能够得到熔点、结晶度更低的离聚物。成型时,能够得到刚性和韧性的平衡性大幅改善、透明度、光泽度也格外优异的膜或软质系片材、甚至低温热封性优异的膜。另外,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耐冲击性。结构单元(C)可以是基于1种单体的,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单体。
·非环状单体
[通式(1)中,T1~T3各自独立地为选自由氢原子,碳数1~20的烃基、取代有羟基的碳数1~20的烃基、取代有碳数1~20的烷氧基的碳数2~20的烃基、取代有碳数2~20的酯基的碳数3~20的烃基、取代有卤原子取的碳数1~20的烃基、碳数1~20的烷氧基、碳数6~20的芳基、碳数2~20的酯基、碳数3~20的甲硅烷基、卤原子或氰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
T4为选自由取代有羟基的碳数1~20的烃基、取代有碳数1~20的烷氧基的碳数2~20的烃基、取代有碳数2~20的酯基的碳数3~20的烃基、取代有卤原子取的碳数1~20的烃基、碳数1~20的烷氧基、碳数6~20的芳基、碳数2~20的酯基、碳数3~20的甲硅烷基、卤原子或氰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
本发明的离聚物中,T1和T2可以是氢原子,T3可以是氢原子或甲基,T4可以是碳数2~20的酯基。
T1~T4涉及的烃基、置换烷氧基、置换酯基、烷氧基、芳基、酯基、甲硅烷基所具有的碳骨架任选具有分支、环和/或不饱和键。
T1~T4涉及的烃基的碳数的下限值为1以上即可,上限值为20以下即可,可以是10以下。
T1~T4涉及的取代烷氧基的碳数的下限值为1以上即可,上限值为20以下即可,可以是10以下。
T1~T4涉及的取代酯基的碳数的下限值为2以上即可,上限值为20以下即可,可以是10以下。
T1~T4涉及的烷氧基的碳数的下限值为1以上即可,上限值为20以下即可,可以是10以下。
T1~T4涉及的芳基的碳数的下限值为6以上即可,上限值为20以下即可,可以是11以下。
T1~T4涉及的酯基的碳数的下限值为2以上即可,上限值为20以下即可,可以是10以下。
T1~T4涉及的甲硅烷基的碳数的下限值为3以上即可,上限值为18以下即可,可以是12以下。作为甲硅烷基,可列举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三正丙基甲硅烷基、三异丙基甲硅烷基、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和三苯基甲硅烷基等。
本发明的离聚物中,基于制造容易度的考虑,T1和T2可以是氢原子,T3可以是氢原子或甲基,T1~T3可以均为氢原子。
另外,基于耐冲击性的考虑,T4可以是碳数2~20的酯基。
作为非环状单体,具体而言,可列举出包括(甲基)丙烯酸酯等在内T4为碳数2~20的酯基的情况等。
T4为碳数2~20的酯基的情况下,作为非环状单体,可列举出如结构式:CH2=C(R21)CO2(R22)所表示的化合物。其中,R21为氢原子或碳数1~10的烃基,任选具有分支、环和/或不饱和键。R22为碳数1~20的烃基,任选具有分支、环和/或不饱和键。此外,R22内的任意位置上任选含有杂原子。
作为如结构式:CH2=C(R21)CO2(R22)所表示的化合物,可列举出R21为氢原子或碳数1~5的烃基的化合物。另外,可列举出R21为氢原子的丙烯酸酯或R21为甲基的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如结构式:CH2=C(R21)CO2(R22)所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甲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
作为具体化合物,可列举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nBA)、丙烯酸异丁酯(iBA)、丙烯酸叔丁酯(tBA)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尤其可以是丙烯酸正丁酯(nBA)、丙烯酸异丁酯(iBA)和丙烯酸叔丁酯(tBA)。
需要说明的是,非环状单体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
·环状单体
[通式(2)中,R1~R12任选地各自相同或不同,选自由氢原子、卤原子和碳数1~20的烃基组成的组中,R9和R10以及R11和R12任选地各自一体化地形成二价有机基团,R9或R10与R11或R12任选地相互形成环;
另外,n表示0或正整数,n为2以上时,R5~R8在各自的重复单元中任选地各自相同或不同。]
作为环状单体,可列举出降冰片烯系烯烃等,可列举出降冰片烯、乙烯基降冰片烯、亚乙基降冰片烯、降冰片二烯、四环十二烯、三环[4.3.0.12,5]癸-3-烯,等具有环状烯烃骨架的化合物等,可以是2-降冰片烯(NB)和四环[6.2.1.13,6.02,7]十二-4-烯等。
(4)共聚物(P)
共聚物(P)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离聚物的基础树脂,具有如下特征:共聚物(P)包含源自乙烯和/或碳数3~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A)和源自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B)作为必要构成单元,另外根据情况包含所述(A)和(B)以外的任意的结构单元(C),这些各结构单元基本为直链状地共聚,优选为无规共聚。“基本为直链状”指的是共聚物不具有分支或分支结构出现频率小,可将共聚物视为直链状。具体而言,指的是在后述的条件下共聚物的相位角δ为50度以上的状态。
本发明涉及的共聚物(P)分别含有1种以上结构单元(A)和结构单元(B),必须包含总计2种以上的单体单位,可以包含除了所述(A)和(B)以外的任意的结构单元(C),优选为包含该结构单元(C)的多元共聚物。
对本发明涉及的共聚物的结构单元和结构单元量进行说明。
对于乙烯和/或碳数3~20的α-烯烃(A)、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B)、以及除了(A)和(B)以外的任意单体(C),将分别来自于1个分子的(A)、(B)、(C)的结构定义为共聚物中的1个结构单元。
并且,将共聚物中的全部结构单元计为100mol%时,将用mol%表示的各结构单元的比率作为结构单元量。
·乙烯和/或碳数3~20的α-烯烃(A)的结构单元量:
本发明涉及的结构单元(A)的结构单元量的下限为60.0mol%以上,优选为70.0mol%以上,更优选为80.0mol%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5.0mol%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90.0mol%以上,尤其优选为91.2mol%以上,最优选为92.0mol%以上;上限选自97.9mol%以下,优选为97.5mol%以下,更优选为97.0mol%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6.5mol%以下。
源自乙烯和/或碳数3~20的α-烯烃(A)的结构单元量如果少于60.0mol%,则共聚物的韧性差;如果多于97.9mol%,则存在共聚物的结晶度升高、透明度变差的情况。
·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B)的结构单元量:
本发明涉及的结构单元(B)的结构单元量的下限为2.0mol%以上,优选为2.9mol%以上,更优选为5.1mol%以上,尤其优选为5.2mol%以上;上限选自20.0mol%以下,优选为15.0mol%以下,更优选为10.0mol%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mol%以下,尤其优选为6.0mol%以下,最优选为5.6mol%以下。
源自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B)的结构单元量如果少于2.0mol%,则共聚物与高极性异种材料的粘接性不足;如果多于20.0mol%,则存在共聚物无法获得足够的机械物理性质的情况。
进而,所使用的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2种以上。
·任意单体(C)的结构单元量:
本发明的离聚物的构成要素中包含除所述(A)或(B)以外的任意单体(C)时,本发明涉及的结构单元(C)的结构单元量的下限为0.001mol%以上,优选为0.010mol%以上,更优选为0.020mol%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mol%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1.9mol%以上,尤其优选为2.0mol%以上;上限选自20.0mol%以下,优选为15.0mol%以下,更优选为10.0mol%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mol%以下,尤其优选为3.6mol%以下。
源自任意单体(C)的结构单元量为0.001mol%以上时,更容易实现共聚物的柔软性充分;其为20.0mol%以下时,共聚物更容易获得充分的机械物理性质。
进而,所使用的任意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2种以上。
·共聚物中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以及任意单体的结构单元量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共聚物中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以及任意单体的结构单元量使用1H-NMR谱来求出。1H-NMR为通过以下方法来测定。
将试样200~250mg与邻二氯苯/氘代溴苯(C6D5Br)=4/1(体积比)2.4ml以及作为化学位移标准物质的六甲基二硅氧烷一起放入内径10mmφ的NMR试样管中,进行氮置换后封管,加热溶解,制成均匀的溶液进行NMR测定。
NMR测定使用配备有10mmφ冷冻探针的BrukerJapan株式会社的AV400M型NMR装置在120℃下进行。
1H-NMR在脉冲角4.5°、脉冲间隔1.8秒、累计次数256次以上的条件下进行测定。化学位移是将六甲基二硅氧烷的甲基质子的峰设定为0.088ppm,基于其它质子的峰的化学位移以此为基准。
共聚物每1000个碳的分支数量:
本发明的共聚物中,基于提高模量、获得足够的机械物理性质的考虑,每1000个碳中,由13C-NMR计算出的甲基分支数量的上限可以是50个以下,也可以是5个以下,也可以是1个以下,也可以是0.5个以下,下限并不特别限定,越少越好。另外,每1000个碳中,乙基分支数量的上限可以是3.0个以下,也可以是2.0个以下,也可以是1.0个以下,也可以是0.5个以下,下限并不特别限定,越少越好。进而,每1000个碳中,丁基分支数量的上限可以是7.0个以下,也可以是5.0个以下,也可以是3.0个以下,也可以是0.5个以下,下限并不特别限定,越少越好。
共聚物中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以及源自非环状单体的结构单元量和分支数量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的共聚物中的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以及源自非环状单体的结构单元量和每1000个碳的分支数量使用13C-NMR谱来求出。13C-NMR通过以下方法来测定。
将试样200~300mg与邻二氯苯(C6H4Cl2)和氘代溴苯(C6D5Br)的混合溶剂(C6H4Cl2/C6D5Br=2/1(体积比))2.4ml以及作为化学位移标准物质的六甲基二硅氧烷一起放入内径10mmφ的NMR试样管中,进行氮置换后封管,加热溶解,制成均匀的溶液进行NMR测定试样。
NMR测定使用配备有10mmφ冷冻探针的BrukerJapan株式会社的AV400M型NMR装置在120℃下进行。
13C-NMR在试样温度120℃、脉冲角90°、脉冲间隔51.5秒、累计次数512次以上的条件下用反转门控去耦法进行测定。
化学位移是将六甲基二硅氧烷的13C信号设定为1.98ppm,基于其它13C的信号的化学位移以此为基准。
在得到的13C-NMR中,可以通过识别共聚物所具有的单体或分支所特有的信号,比较其强度来分析出共聚物中各单体的结构单元量和分支数量。单体或分支所特有的信号的位置也可以参照公知的資料,也可以根据试样自行识别。这种分析方法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常规可进行的。
·重均分子量(Mw)和分子量分布(Mw/Mn):
本发明涉及的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的下限通常为1,000以上,优选为6,000以上,更优选为10,000以上;上限通常为2,000,000以下,优选为1,500,000以下,更优选为1,000,000以下,尤其优选为800,000以下,最优选为100,000以下。
Mw小于1,000时,共聚物的机械强度、耐冲击性等物理性质不足,Mw大于2,000,000时,存在共聚物的熔融粘度变得非常高、共聚物的成型加工变得困难的情况。
本发明涉及的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数平均分子量(Mn)的比(Mw/Mn)通常为1.5~4.0,优选为1.6~3.5,更优选为1.9~2.3的范围。Mw/Mn小于1.5时,以共聚物的成型为主的各种加工性不足,大于4.0时,存在共聚物的机械物理性质差的情况。
另外,本说明书中(Mw/Mn)有时表述为分子量分布参数。
本发明涉及的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数平均分子量(Mn)可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来求出。另外,对于分子量分布参数(Mw/Mn),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进一步求出数均分子量(Mn),计算出Mw和Mn的比,即Mw/Mn。
本发明涉及的GPC的测定方法的一个例子如下。
(测定条件)
使用机型:Waters公司制造的150C
检测器:FOXBORO公司制造的MIRAN1A·IR检测器(测定波长:3.42μm)
测定温度:140℃
溶剂:邻二氯苯(ODCB)
柱:昭和电工公司制造的AD806M/S(3根)
流速:1.0mL/分钟
进样量:0.2mL
(试样的制备)
对于试样,使用ODCB(含0.5mg/mL的BHT(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制备1mg/mL的溶液,在140℃下用约1小时使其溶解。
(分子量(M)的算出)
通过标准聚苯乙烯法来进行,使用预先制作的基于标准聚苯乙烯的校准曲线来进行由保持容量到分子量的换算。使用的标准聚苯乙烯为例如东曹公司制造的商品(F380、F288、F128、F80、F40、F20、F10、F4、F1、A5000、A2500、A1000)、昭和电工制造的单分散聚苯乙烯(S-7300、S-3900、S-1950、S-1460、S-1010、S-565、S-152、S-66.0、S-28.5、S-5.05的各0.07mg/ml溶液)等。将各标准聚苯乙烯为0.5mg/mL的方式溶解于ODCB(含有0.5mg/mL的BHT)得到的溶液注入0.2mL,制作校准曲线。校准曲线使用通过最小二乘法近似得到的三阶方程、或洗脱时间与分子量的对数值用四阶方程近似的结果等。分子量(M)换算使用的粘度式[η]=K×Mα中使用以下数值。
聚苯乙烯(PS):K=1.38×10-4,α=0.7
聚乙烯(PE):K=3.92×10-4,α=0.733
聚丙烯(PP):K=1.03×10-4,α=0.78
·熔点(Tm、℃):
本发明涉及的共聚物的熔点用通过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测定的吸热曲线的最大峰温度来表示。对于最大峰温度,在DSC测定中,在纵轴为热流(mW)、横轴为温度(℃)时得到的吸热曲线中出现多个峰的情况下,指的是距其基线的高度最大的峰的温度;在峰只有1个的情况下,指的是该峰的温度。
熔点优选为50℃~140℃,更优选为60℃~138℃,最优选为70℃~135℃。低于该范围时,耐热性不足;高于该范围时,存在粘接性差的情况。
熔点可以通过例如以下方式求出:使用SII纳米技术株式会社制造的DSC(DSC7020),将试样约5.0mg装入铝锅,以10℃/分钟升温至200℃,在200℃下等温保持5分钟后,以10℃/分钟降温至20℃,在20℃下等温保持5分钟后,再次以10℃/分钟升温至200℃,由此时的吸收曲线求出熔点。
·结晶度(%):
本发明的共聚物中,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观测到的结晶度并不特别限定,但优选为大于0%且30%以下,更优选为大于0%且25%以下,尤其优选为大于5%且25%以下,最优选为5%以上且20%以下。
结晶度为0%时,存在共聚物的韧性不足的情况。结晶度高于30%时,存在共聚物的透明度不足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结晶度是透明度的指标,共聚物的结晶度越低,可判断其透明度越优异。在诸如玻璃中间膜之类的用途方面,优选具有透明度,但在划片胶带、垫片等未必要求透明度的用途方面,结晶度的上限并不特别限定。
在本发明中,结晶度例如可以如下获得:由与上述熔点的测定相同步骤的DSC测定得到的熔解吸热峰面积求出熔解热(ΔH),用该熔解热除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完美晶体的熔解热293J/g,由此求出结晶度。
·共聚物的分子结构:
本发明涉及的共聚物的分子链末端可以是乙烯和/或碳数3~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A),也可以是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B),还可以是除了(A)和(B)以外的任意的结构单元(C)。
另外,对于本发明涉及的共聚物,可列举出乙烯和/或碳数3~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A)、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B)和任意单体的结构单元(C)的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以及接枝共聚物等。其中,可以是能够大量含有结构单元(B)的无规共聚物。
常规三元型共聚物的分子结构例(1)如下述所示。
无规共聚物指的是,下述所示分子分子结构例(1)的乙烯和/或碳数3~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A)和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B)以及任意单体的结构单元(C)在某个任意分子链中的位置上出现各自的结构单元的概率与其相邻的结构单元的种类无关的共聚物。
如下所述,共聚物的分子结构例(1)为:乙烯和/或碳数3~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A)和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B)以及任意单体的结构单元(C)形成了无规共聚物。
-ABCAAABBCBAABACCAA-
…分子结构例(1)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参考也给出分子结构例(2),其为通过接枝改性而导入了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B)的共聚物,其中,乙烯和/或碳数3~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A)和任意单体的结构单元(C)共聚形成的一部分共聚物被接枝改性为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B)。
另外,共聚物中的无规共聚性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确认,由共聚物的共聚单体含量与熔点的关系来判断无规共聚性的方法在日本特开2015-163691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16-079408号公报中有详细说明。根据上述文献,共聚物的熔点(Tm,℃)高于-3.74×[Z]+130(其中,[Z]为共聚单体含量/mol%)时,可判断为无规性低。
作为无规共聚物的本发明涉及的共聚物中,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观测到的熔点(Tm,℃)与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B)和任意单体的结构单元(C)的总含量[Z](mol%)优选满足下式(I)。
50<Tm<-3.74×[Z]+130···(I)
共聚物的熔点(Tm,℃)高于-3.74×[Z]+130(℃)时,由于无规共聚性低,冲击强度等机械物理性质差,而熔点低于50℃时,存在耐热性差的情况。
进而,从使其分子结构为直链状的角度出发,本发明涉及的共聚物优选在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制造。
需要说明的是,已知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因制造方法而异,如高压自由基聚合法工艺引起的聚合、使用金属催化剂的聚合等。
该分子结构的不同可以通过选择制造方法来控制,例如,如日本特开2010-150532号公报所述,可以通过用旋转式流变仪测定的复数模量来推定其分子结构。
·复数模量的绝对值G*=0.1MPa处的相位角δ:
本发明的共聚物中,具有如下特征:用旋转式流变仪测定的复数模量的绝对值G*=0.1MPa处的相位角δ为50~75度。相位角δ的下限可以是50度以上,也可以是51度以上,也可以是54度以上,也可以是56度以上,也可以是58度以上;相位角δ的上限可以是75度以下,也可以是70度以下。
更具体而言,用旋转式流变仪测定的复数模量的绝对值G*=0.1MPa处的相位角δ(G*=0.1MPa)为50度以上时,共聚物的分子结构为直链状的结构,呈现为完全不含长支链的结构、或仅包含对机械强度无影响的程度的少量长支链而基本为直链状的结构。
另外,用旋转式流变仪测定的复数模量的绝对值G*=0.1MPa处的相位角δ(G*=0.1MPa)低于50度时,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呈现为过多包含长支链的结构,机械强度差。
用旋转式流变仪测定的复数模量的绝对值G*=0.1MPa处的相位角δ受分子量分布和长支链这两者的影响。但是,限定为Mw/Mn≤4、更优选为Mw/Mn≤3的共聚物时,其成为长支链量的指标,其分子结构中所含的长支链越多,δ(G*=0.1MPa)值越小。需要说明的是,共聚物的Mw/Mn为1.5以上时,即使该分子结构为不含长支链的结构,δ(G*=0.1MPa)值也不会超过75度。
复数模量的测定方法如下。
将试样放入厚度1.0mm的热压模具中,在表面温度180℃的热压机中预热5分钟后,通过反复加压和减压使熔融树脂中的残留气体脱气,再以4.9MPa加压,保持5分钟。然后,将试样转移至表面温度25℃的压力机中,在4.9MPa的压力下保持3分钟来进行冷却,制作由厚度约为1.0mm的试样构成的压制板。将由试样构成的压制板加工成直径25mm的圆形,以此作为样品,使用Rheometrics公司制造的ARES型旋转式流变仪作为动态粘弹性特性的测定装置,在氮气氛下按照以下条件测定动态粘弹性。
·板:φ25mm平行板
·温度:160℃
·应变量:10%
·测定角频率范围:1.0×10-2~1.0×102rad/s
·测定间隔:5个点/decade
相对于复数模量的绝对值G*(Pa)的常用对数logG*绘制相位角δ,将相当于logG*=5.0的点的δ(度)的值作为δ(G*=0.1MPa)。当测定点中不存在相当于logG*=5.0的点时,使用logG*=5.0前后的2个点,通过线性插值求出logG*=5.0处的δ值。另外,当测定点均为logG*<5时,从logG*值大的一侧取3个点的值通过二次曲线外推求出logG*=5.0处的δ值。
·关于共聚物(P)的制造
从使其分子结构为直链状的角度出发,本发明涉及的共聚物(P)优选在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制造。
·聚合催化剂
对于本发明涉及的共聚物的制造中使用的聚合催化剂的种类,只要是可以使结构单元(A)、结构单元(B)和任意的结构单元(C)共聚的物质,并不特别限定,可列举出例如具有螯合配体的第5~11族的过渡金属化合物。
作为优选的过渡金属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钒原子、铌原子、钽原子、铬原子、钼原子、钨原子、锰原子、铁原子、铂原子、钌原子、钴原子、铑原子、镍原子、钯原子、铜原子等。其中,优选为第8~11族的过渡金属,进一步优选为第10族的过渡金属,尤其优选为镍(Ni)、钯(Pd)。这些金属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个组合使用。
螯合配体具有选自P、N、O和S组成的组中的至少2个原子,包含双齿配位(bidentate)或多齿配位(multidentate)的配体,是电子中性或阴离子性的。在Brookhart等人的理论中例举了螯合配体的结构(Chem.Rev.,2000,100,1169)。
作为螯合配体,可优选列举出双齿阴离子性P、O配体。作为双齿阴离子性P、O配体,可列举出例如磷磺酸、磷羧酸、磷苯酚、磷烯醇化物。作为螯合配体,其它可列举出双齿阴离子性N、O配体。作为双齿阴离子性N、O配体,可列举出例如水杨醛亚胺酸、吡啶羧酸。作为螯合配体,其它可列举出二亚胺配体、二苯醚配体和二酰胺配体等。其中,螯合配体优选为磷磺酸或磷酚。
由螯合配体得到的金属络合物的结构如下述结构式(a)或(b)所表示,其中配位有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膦化合物、芳基胂化合物或芳基锑化合物。
[结构式(a)和结构式(b)中,
M表示属于元素周期表第5~11族中任一族的过渡金属,即表示如上所述的各种过渡金属。
X1表示氧、硫、-SO3-、或-CO2-。
Y1表示碳或硅。
n表示0或1的整数。
E1表示磷、砷或锑。
R53和R5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或任选含有碳数1至30的杂原子的烃基。
R5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卤素、或任选碳数1至30的杂原子的烃基。
R56和R5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卤素、任选含有碳数1至30的杂原子的烃基、OR52、CO2R52、CO2M’、C(O)N(R51)2、C(O)R52、SR52、SO2R52、SOR52、OSO2R52、P(O)(OR52)2-y(R51)y、CN、NHR52、N(R52)2、Si(OR51)3-x(R51)x、OSi(OR51)3-x(R51)x、NO2、SO3M’、PO3M’2、P(O)(OR52)2M’或含环氧基。
R51表示氢或碳数1至20的烃基。
R52表示碳数1至20的烃基。
M’表示碱金属、碱土类金属、铵、季铵或鏻,x表示0至3的整数,y表示0至2的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R56和R57任选地相互连结,形成脂环式环、芳香族环、或含有选自氧、氮或硫的杂原子的杂环。此时,环元数为5~8,该环上任选有或没有取代基。
L1表示与M配位的配体。
另外,R53和L1任选地相互结合形成环。]
更优选的是作为聚合催化剂的络合物为如下述结构式(c)所表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
[结构式(c)中,
M表示属于元素周期表第5~11族中任一族的过渡金属,即表示如上所述的各种过渡金属。
X1表示氧、硫、-SO3-、或-CO2-。
Y1表示碳或硅。
n表示0或1的整数。
E1表示磷、砷或锑。
R53和R5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或任选含有碳数1至30的杂原子的烃基。
R5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卤素、或任选含有碳数1至30的杂原子的烃基。
R58、R59、R60和R61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卤素、任选含有碳数1至30的杂原子的烃基、OR52、CO2R52、CO2M’、C(O)N(R51)2、C(O)R52、SR52、SO2R52、SOR52、OSO2R52、P(O)(OR52)2-y(R51)y、CN、NHR52、N(R52)2、Si(OR51)3-x(R51)x、OSi(OR51)3-x(R51)x、NO2、SO3M’、PO3M’2、P(O)(OR52)2M’或含环氧基。
R51表示氢或碳数1至20的烃基。
R52表示碳数1至20的烃基。
M’表示碱金属、碱土类金属、铵、季铵或鏻,x表示0至3的整数,y表示0至2的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适当选自R58~R61的多个基任选地相互连结,形成脂环式环、芳香族环、或含有选自氧、氮或硫的杂原子的杂环。此时,环元数为5~8,该环上任选有或没有取代基。
L1表示与M配位的配体。
另外,R53和L1任选地相互结合形成环。]
其中,作为具有螯合配体的第5~11族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催化剂,已知代表性的有所谓的SHOP类催化剂和Drent类催化剂等催化剂。
SHOP类催化剂为具有芳基的磷系配体与镍金属配位的催化剂,其中芳基任选地具有取代基(参见例如WO2010-050256号公报)。
另外,Drent类催化剂为具有芳基的磷系配体与钯金属配位的催化剂,其中芳基任选地具有取代基(参见例如日本特开2010-202647号公报)。
·共聚物的聚合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共聚物的聚合方法并不限定。
作为聚合方法,可列举出至少一部分生成的聚合物在介质中变成淤浆的淤浆聚合、将液化的单体自身作为介质的本体聚合、在气化的单体中进行的气相聚合或在高温高压下液化的单体中至少一部分生成的聚合物溶解的高压离子聚合等。
作为聚合形式,可以是间歇聚合、半间歇聚合或连续聚合的任何一种形式。
另外,也可以进行活性聚合,也可以在引起链转移的同时进行聚合。
进而,聚合时还可以组合使用所谓的断链剂(CSA),进行断链反应或配位链转移聚合(CCTP)。
具体制造工艺和条件在例如日本特开2010-260913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202647号公报等中已公开。
·向共聚物导入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向共聚物导入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方法并不特别限定。在不超出本发明精神的范围内,可以用各种方法导入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
对于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导入方法,可列举出例如使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共聚单体直接共聚的方法、使具有产生羧基的官能团的其它单体共聚后再通过改性导入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方法等。
作为通过改性导入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方法,可列举出例如在导入羧酸时,使作为前体的丙烯酸酯共聚后水解变成羧酸的方法、使作为前体的丙烯酸叔丁酯共聚后加热分解使其变成羧酸的方法等。
上述水解或加热分解时,作为促进反应的添加剂,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酸/碱催化剂。作为酸/碱催化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适当使用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等碱金属或碱土类金属的氢氧化物;碳酸氢钠、碳酸钠等碱金属、碱土类金属的碳酸盐;蒙脱石等固体酸;盐酸、硝酸、硫酸等无机酸;甲酸、乙酸、苯甲酸、柠檬酸、对甲苯磺酸、三氟乙酸、三氟甲磺酸等有机酸等。
从促反应效果、价格、设备腐蚀性等角度考虑,优选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对甲苯磺酸、三氟乙酸,更优选为对甲苯磺酸、三氟乙酸。
(5)离聚物
本发明涉及的离聚物为所述共聚物(P)中的结构单元(B)的至少一部分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被转化为含有选自元素周期表第1族、第2族或第12族的至少1种金属离子的含金属羧酸盐而得到的、用旋转式流变仪测定的复数模量的绝对值G*=0.1MPa处的相位角δ为50度~75度、具有基本为直链状的结构的离聚物。需要说明的是,离聚物通过如后所述使金属盐作用于离聚物基础树脂而得到,此时通常不会发生切断聚合物分子链之类的反应。因此,共聚单体的摩尔比、分支的程度、无规性等结构相关的参数通常在离聚物基础树脂与离聚物之间保持一致。
·离聚物的结构
本发明涉及的离聚物与本发明涉及的共聚物と同样地具有基本为直链状的结构,因此具有如下特征:用旋转式流变仪测定的复数模量的绝对值G*=0.1MPa处的相位角δ为50~75度。相位角δ的下限为51度以上,更优选为54度以上,更优选为56度以上,更优选为58度以上。相位角δ的上限并不特别限定,虽然越接近75度越好,但也可以是64度以下。
相位角δ(G*=0.1MPa)低于50度的情况下,离聚物的分子结构呈现为过多包含长支链的结构,机械强度差。如上所述,Mw/Mn≤4时,相位角δ的值成为长支链量的指标。离聚物的Mw/Mn为1.5以上时,即使该分子结构为不含长支链的结构,δ(G*=0.1MPa)值也不会超过75度。
·离聚物的熔点(Tm、℃)
本发明涉及的离聚物的熔点(Tm,℃)优选为50℃~140℃,更优选为60℃~138℃,最优选为70℃~135℃。如果低于该范围则耐热性不足,如果高于该范围则存在粘接性、成型性不足的情况。
本发明涉及的离聚物中,以仅由结构单元(A)和结构单元(B)构成的二元共聚物为基础的离聚物的熔点为90℃以上,优选为95℃以上,更优选为100℃以上;以三元以上的多元型共聚物为基础的离聚物的熔点小于100℃,优选为小于95℃,更优选为小于90℃。
·金属离子
本发明涉及的离聚物中所含的金属离子并不特别限定,可包含现有公知的离聚物中使用的金属离子。作为金属离子,优选为元素周期表第1族、第2族或第12族的金属离子,更优选为选自由Li+、Na+、K+、Rb+、Cs+、Mg2+、Ca2+、Sr2+、Ba2+和Zn2+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可列举出尤其优选为选自由Li+,Na+,K+,Mg2+,Ca2+和Zn2+、更优选为选自由Na+和Zn2+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这些金属离子可以根据需要混合含有2种以上。
·中和度(mol%)
作为金属离子的含量,优选为其含量可中和作为基础聚合物的共聚物中的至少一部分或全部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作为优选的中和度(平均中和度),可以是5~95mol%,更优选为10~90mol%,进一步优选为10~80mol%,尤其优选为10~40mol%。
需要说明的是,中和度可以由金属离子的价数×mol量得到的总mol量与共聚物中的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中可包含的羧基的总mol量的比值来求出。
由于二羧酸酐基形成羧酸盐时,会开环变成二羧酸,因此按照1mol的二羧酸酐基具有2mol的羧基来计算求出所述羧基的总mol量。另外,对于例如Zn2+等二价的金属离子,其1mol可以与2mol的羧基形成盐,以2×mol量来计算出中和度的分子的总mol量。
中和度高时,存在离聚物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断裂应力升高,拉伸断裂应变减小,离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减小的趋势。另一方面,中和度低时,存在可得到MFR适度的离聚物、拉伸模量和拉伸断裂应力降低、拉伸断裂应变升高的趋势。需要说明的是,中和度可以由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量与加入的金属离子的摩尔比来计算。
·离聚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离聚物可以通过经如下转化工序而获得:将通过如上所述的向共聚物导入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方法得到的乙烯和/或碳数3~20的α-烯烃/不饱和羧酸的共聚物用含有选自元素周期表第1族、第2族或第12族的至少1种金属离子的金属盐进行处理,使其转化为含金属羧酸盐。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离聚物还可以通过经如下加热转化工序而获得:对乙烯和/或碳数3~20的α-烯烃/不饱和羧酸酯共聚物进行加热,使该共聚物中的至少一部分酯基转化为含有选自元素周期表第1族、第2族或第12族的至少1种金属离子的含金属羧酸盐。
在聚合物中导入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后再制造离聚物的情况下,其制造方法例如为如下方法。即,将乙烯/甲基丙烯酸(MAA)共聚物等捕捉金属离子的物质与金属盐根据情况进行加热捏合而制备金属离子供给源,接着将该金属离子供给源以能达到所期望的中和度的量投入到离聚物基础树脂中,进行捏合而得到。
另外,加热转化工序中,可以(i)对乙烯和/或碳数3~20的α-烯烃/不饱和羧酸酯共聚物进行加热,通过水解或加热分解制成乙烯和/或碳数3~20的α-烯烃/不饱和羧酸共聚物后,使其与含有元素周期表第1族、第2族或第12族的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发生反应,从而使该乙烯和/或碳数3~20的α-烯烃/不饱和羧酸共聚物中的羧酸转化为该含金属羧酸盐;另外,也可以(ii)对乙烯和/或碳数3~20的α-烯烃/不饱和羧酸酯共聚物进行加热,一边使该共聚物的酯基发生水解或加热分解,一边使其与含有元素周期表第1族、第2族或第12族的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发生反应,从而使所述乙烯和/或碳数3~20的α-烯烃/不饱和羧酸酯共聚物中的酯基部分转化为所述含金属羧酸盐。
含有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可以是元素周期表第1族、第2族或第12族的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氢盐、乙酸盐、甲酸盐等。
含有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可以以粒状或微粉状提供至反应体系,也可以溶解或分散于水或有机溶剂后提供至反应体系,还可以制备成以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烯烃共聚物为基础聚合物的母料来提供至反应体系。为了使反应顺畅进行,优选为制备成母料提供至反应体系的方法。
另外,与含有金属离子的化合物之间的反应可以使用排气式挤出机、班伯里密炼机、辊磨机之类的各种类型的装置,通过熔融捏合来进行,反应可以是间歇式也可以是连续式。由于通过脱气装置排出因反应而副生的水和二氧化碳可使得反应顺畅地进行,因此优选使用排气式挤出机这种带有脱气装置的挤出机来连续地进行。
与含有金属离子的化合物进行反应时,为了促进反应,可以注入少量的水。
对乙烯和/或碳数3~20的α-烯烃/不饱和羧酸酯共聚物进行加热的温度为使酯变成羧酸的温度即可,加热温度过低时,酯不能转化为羧酸;过高时,存在脱羰基化或共聚物分解严重的情况。因此,本发明的加热温度优选为80℃~350℃、更优选为100℃~340℃、更优选为150℃~330℃、更优选为200℃~320℃的范围下进行。
反应时间会由于加热温度、酯基部分的反应性等而发生变化,但通常为1分钟~50小时,更优选为2分钟~30小时,更优选为2分钟~10小时,进一步优选为2分钟~3小时,尤其优选为3分钟~2小时。
上述工序中,反应气氛下并无特别限制,但一般而言优选在非活性气体气流下进行。作为非活性气体的例子,可使用氮气、氩气、二氧化碳气氛。也可以混入少量的氧气或空气。
作为上述工序中使用的反应器,并无特别限制,只要是可将共聚物基本搅拌均匀的方法,便没有任何限定,可以使用配备有搅拌器的玻璃容器或高压釜(AC),也可以使用任何现有已知的捏合机,例如布拉本德塑性仪、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机、强力螺杆捏合机、班伯里密炼机、捏合机、辊等。
离聚物基础树脂是否导入了金属离子变成了离聚物,可以通过对得到的树脂进行IR谱测定,调查源自羧酸(二聚体)的羰基的峰减少来进行确认。中和度也是一样,除了前述的通过摩尔比来计算,还可以通过调查源自羧酸(二聚体)的羰基的峰减少和源自羧酸碱的羰基的峰增加来进行确认。
<离聚物的物理性质>
作为用于本发明的离聚物,在后述的实施例所述的测定条件下,具有下述物理性质中任一项或这些的组合。
·MFR:
本发明的离聚物在温度190℃、负载2.16kg下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优选为0.01~30g/10分钟,更优选为0.1~30g/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0.1~15g/10分钟,尤其优选为0.5~20g/10分钟。
离聚物的MFR在该范围时,分子量升高,可得到足够的耐磨损性。另外,分子量下降,可得到足够的弹性恢复性。此外,注射成型、挤出成型等成型时的树脂压力不会增大,容易实现膜或片材的成型。MFR可通过调整作为基础的共聚物(P)的分子量来增大或减小。
·拉伸模量:
本发明的离聚物的拉伸模量优选为20MPa以上,更优选为20~350MPa,进一步优选为20~300MPa。
离聚物的拉伸模量在该范围时,制成膜或片材时的密合性良好。另外,拉伸模量大于350MPa时,存在制成垫片时的密合性下降的担忧。另一方面,拉伸模量小于20MPa的离聚物制造困难,而拉伸模量为20MPa以上时,可以在模量设计上无困难地制造离聚物。
·拉伸冲击强度:
本发明的离聚物的拉伸冲击强度优选为100KJ/m2以上,更优选为拉伸冲击强度为700KJ/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20KJ/m2以上,更优选为800KJ/m2以上。
以三元型以上的多元型共聚物为基础的离聚物中,尤其能够得到拉伸冲击强度达到700KJ/m2以上的离聚物。离聚物的拉伸冲击强度在该范围时,即使存在伴随着大的变形的刮擦等,破损的可能性也不大。对于拉伸冲击强度的上限,只要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使用的材料所能获得的范围内,并无特别限制,在我们的研究中,可认为2000KJ/m2程度为上限。
·磨损试验中的磨损量:
本发明的离聚物在磨损试验中的磨损量优选为小于10mg,更优选为9mg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mg以下。磨损试验的条件如后所述。
磨损试验中的磨损量在该范围时,在受到反复的刮擦、压缩的力时,不容易发生破损,可以良好地抑制磨屑等发生,可以降低污染使用环境、在其它产品中混入异物的风险。磨损试验中的磨损量为10mg以上时,如果是垫片,在受到反复的刮擦时,容易在表面发生破损,有可能发生内容物泄漏、密闭性下降,另外如果是划片胶带,则有可能切屑的发生量增加。
·雾度:
本发明的离聚物依据JIS K 7136-2000测定的雾度的值(%)优选为0.1~30%,更优选为0.1~20%。离聚物的雾度为30%以下时,透明度不会下降,可以不限制环境、用途地使用,因此优选。作为雾度的上限,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为19%以下,更优选为17%以下,尤其优选为15%以下。雾度(%)为25%以下时,成型品的透明度更加良好,因此在要求透明度的窗户玻璃、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用途等方面更为优选。另一方面,雾度小于0.1%的离聚物难以制造,而下限为0.1%的离聚物无需使用特殊条件即可制造,是充分实用的。
·拉伸试验中的弹性复原率:
本发明的离聚物在拉伸试验中的弹性复原率优选为65~100%,更优选为67~100%,进一步优选为69~100%。弹性复原率小于65%时,存在垫片在长期使用中的密闭性下降的担忧。
·拉伸试验中的拉伸断裂伸长率:
本发明的离聚物尤其是作为划片胶带用树脂时,基于后述的试验方法的拉伸试验中的拉伸断裂伸长率优选为大于350%。大于350%时,可得到足够的延展性。
·与玻璃之间的粘接强度:
本发明的离聚物作为玻璃层叠体用树脂时,基于后述的试验方法的粘接强度优选为2.0N/10mm以上,更优选为2.3N/10mm以上,更优选为2.5N/10mm以上,更优选为3.0N/10mm以上。在该范围时,与玻璃之间的粘接性充分,可得到作为产品的可靠度高的层叠体。
2.树脂组合物
作为用于以膜或片材为主的各种成型品的树脂组合物,本发明的离聚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制成混配有其它树脂成分的树脂组合物使用。以下,在本发明中,用于成型品时所述的“含有离聚物的树脂组合物”包括仅离聚物本身、或混配有其它树脂成分、添加剂等的组合物。作为本发明的离聚物树脂组合物中可混配的其它树脂成分,只要是与离聚物具有相溶性且作为树脂组合物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物质,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列举出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其它离聚物等。另外,可以复合使用2种以上材料。这些树脂成分的用量只要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没有特别限制。
在包含本发明的离聚物的树脂组合物中,优选为基于其目标用途以及结合其它各种条件,本发明的离聚物的含量可任选自1~100重量%的范围。
作为一个方式,在作为膜用树脂材料使用本发明的离聚物的情况下,作为在树脂组合物中的含量,该膜用树脂材料优选为含有10重量%以上的本发明的离聚物,更优选为含有3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含有50重量%以上,尤其优选为含有60重量%以上。上限值任选自100重量%以下、90重量%以下、70重量%以下、50重量%以下、或40重量%以下。
另外,作为另一个方式,在作为划片胶带用的树脂材料使用本发明的离聚物的情况下,从耐热性的角度考虑,可以混配高熔点的树脂。作为高熔点的树脂,可以使用聚酰胺、聚氨酯。对于聚酰胺,可以使用二羧酸和二胺的缩聚体、内酰胺的开环聚合物等。对于聚氨酯,可以使用高分子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的反应产物等。这些树脂可以使用市售的产品,例如作为聚酰胺可以使用尼龙等。另外,从胶带的延展性能的角度考虑,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以混配其它可拉伸的树脂。作为这种树脂,可列举出例如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等聚烯烃、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除了本发明的离聚物以外的例如通过高压自由基聚合而合成的离聚物树脂、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α-烯烃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聚碳酸酯、聚苯硫醚、玻璃、玻璃布、氟树脂、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纤维素类树脂、有机硅树脂等。在划片胶带用树脂组合物中,当组合物整体的质量计为100%时,这些其它树脂的总含量优选为小于50质量%的量。从利用本发明的离聚物降低切屑的角度考虑,其总含量更优选为小于40质量%的量,进一步优选为小于30质量%的量,尤其优选为小于25质量%的量,最优选为小于20质量%的量。
在划片胶带用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组合物整体的质量,本发明的离聚物优选为50质量%以上的量。从进一步降低切屑的角度考虑,本发明的离聚物的含量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上的量,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以上的量,尤其优选为75质量%以上的量,最优选为80质量%以上的量。
树脂组合物中含有本发明涉及的特定离聚物的含量越高,越能充分发挥由使用该离聚物所带来的优异的物理性质等。从其它加工性、所要求的物理性质、成本这些角度考虑,可任意选择其用量。
另外,作为其它树脂材料的改性剂使用时,作为在树脂组合物中的含量,该树脂材料可含有本发明的离聚物1重量%以上,优选为3重量%以上,更优选为1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20重量%以上。
·添加剂
在不超出本发明精神的范围内,本发明涉及的离聚物中可以混配现有公知的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润滑剂、抗静电剂、抗粘连剂、着色剂、颜料、交联剂、发泡剂、成核剂、阻燃剂、导电材料和填充剂等添加剂。树脂组合物中的添加剂的量可以是任意的,但优选为相对于组合物整体的质量在0~20质量%的范围。
对于本发明的离聚物,根据需要,可以将添加或混配的各种添加剂和聚合物成分用亨舍尔混合机、超级混合机、转筒式混合机等进行混合后,用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机、捏合机等加热捏合制成颗粒。仅乙烯系离聚物本身或包含乙烯系离聚物的树脂组合物按照常规方法制成颗粒后,可以用各种成型机进行成型制成所期望的成型品。对于成型的方法,可以采用低压成型、注射压缩成型、气体辅助成型、双色成型、模内成型等注射成型或压缩成型的各种成型方法。注射成型或压缩成型的条件并不特别限定,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成型装置,采用现有公知的条件。另外,可以通过后述的方法制成膜或片材。
3.成型体
以下,对于由包含本发明的离聚物的树脂、树脂组合物制成的膜状成型体,包括其用途在内一并详述。本发明中所述的“膜状成型体”指的是,包括如下所述一般称作膜或片材的产品、或利用其制成的具体用途的成型品,可列举出例如乙烯系膜、软质系片材、划片胶带基材、玻璃中间膜用树脂膜、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用树脂膜、玻璃层叠体用树脂膜等玻璃层叠体和垫片。
3-1.膜或片材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用包含所述离聚物的膜用树脂组合物成型的膜状成型品,即乙烯系膜。在此,乙烯系膜指的是,由所谓的以乙烯单体为主要成分的树脂得到的膜。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用包含所述离聚物的树脂组合物成型的软质系片材状成型品。
作为膜的厚度,可以根据其用途任意选择,通常为1~500μm程度,优选为5~200μm,更优选为10~100μm。作为片材的厚度,虽然与膜的定义有一部分重复,但也可以根据其用途任意选择,通常为250μm以上,优选为500μm以上。本说明书中,将即便厚度在上述范围之外、但厚度与其它两个轴向上的长度相比足够小、不包括厚度方向的面专门供于其使用的产品也表述为膜状成型品。本发明的成型品是膜状时,其面的部分可以是四边形、圆形、三角形等任意形状。优选为可弯曲。因此,本发明的“膜状”指的是,不仅包括狭义的膜(厚度小于250μm),还包括厚度为250μm以上的狭义的片材、尤其是软质系片材、胶带等。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用途,适当采用合适的膜或片材的厚度。
其中,在膜用途中,由包含本发明的离聚物的树脂组合物成型得到的膜的最大特点在于:在具备高光学物理性质的同时,表现出高刚性、高强度,鉴于此,尤其是在膜厚度薄的情况下,更容易显著地体现出本发明的膜的高强度、透明度等飞跃性的效果。因此,其为1~100μm,优选为1~50μm,更优选为1~30μm,通过基于用量、用途大幅削减厚度,还可以实现1~10μm,甚至达到终极的1~5μm的范围。
通过将含有本发明的离聚物的树脂组合物成型为膜或片材状,能够得到膜状成型体。膜或片材的制造方法可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除了使用常规模具的成型,还可列举出压制成型法、各种吹塑成型法、T-模具膜成型法、压延成型法等。含有本发明的离聚物的树脂组合物尤其是如此通过进行薄而长的成型的膜化工序,可以获得发挥出从离聚物共聚物单体所预料不到的飞跃性效果的膜。
例如,使用吹塑成型法时,可以使用具备环状模具的公知的吹塑成型机。
环状模具的温度优选为70~220℃。另外,吹塑膜成型过程中的吹气环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具有多个吹气狭缝。吹塑膜成型过程中的吹胀比优选为0.3~10的范围,更优选为1~8的范围。为了增加气泡的稳定性,可以使用公知的气泡内部冷却装置。
(作为膜的特性)
使用包含本发明的离聚物的膜用树脂组合物成型的乙烯系膜是具备至少1个以上飞跃性的物理性质性能或兼而有之的乙烯系膜,所述飞跃性的物理性质性能是使用现有常规乙烯系树脂的乙烯系膜所无法实现的、未达到的水准的性质性能。
即,是具备高刚性、高强度、高透明度、高光泽性、低温热封性中任一项或这些兼而有之的具有下述性能的膜。
·高刚性和高强度(韧性)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以乙烯系树脂作为树脂成分的膜,成型为厚度30μm进行测定时,-20℃下的膜冲击为20J/mm以上。并且,是MD方向上的拉伸模量为150MPa以上的乙烯系膜。
优选23℃下的膜冲击为30J/mm以上,更优选为膜冲击为40J/mm以上,更优选为50J/mm以上;-20℃下的膜冲击为20J/mm以上,更优选为22J/mm以上,更优选为30J/mm以上,更优选为40J/mm以上。另一方面,MD方向上的拉伸模量优选为200MPa以上,更优选为250MPa以上。
如图5和6所示,对于膜而言,刚性和韧性的平衡是重要的,根据本发明,可得到这两者均可达到适度的平衡且显示为高值、同时在低温域的-20℃下其平衡性也良好、具备迄今为止未能获得的水准的物理性质的乙烯系膜。
·高热封强度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以乙烯系树脂作为树脂成分的膜,其为成型为厚度30μm进行测定时,密封温度120℃、密封压力0.2MPa、密封时间1秒、下部密封条温度60℃下的热封强度为10N/15mm以上的乙烯系膜。
更优选为,密封温度100℃、密封压力0.2MPa、密封时间1秒、下部密封条温度60℃下的热封强度未6N/15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前期条件中的热封强度为7N/15mm以上的乙烯系膜。
·高透明度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以乙烯系树脂作为树脂成分的乙烯系膜,尤其是吹塑成型而获得的吹塑膜中,成型为厚度30μm时的雾度为2%以下的乙烯系膜。尤其优选为在所述条件下的雾度为1%以下,更优选为0.5%以下的乙烯系膜。
·高光泽性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以乙烯系树脂作为树脂成分的乙烯系膜,尤其是吹塑成型而获得的吹塑膜中,成型为厚度30μm时的光泽度(20°)为120%以上的乙烯系膜。尤其优选为在所述条件下的光泽度为130%以上的乙烯系膜。
本实施方式的膜可以用于作为使用现有乙烯系树脂或离聚物的乙烯系膜所公知的用途,或者用于以往未使用乙烯系膜的其它膜材料的用途,例如可以作为OPP膜替代用膜,单层或与其它材料层叠而使用。
例如,作为膜,可列举出农业用膜、食品用膜、电子材料用膜、工业用膜,作为包装用膜,可以用作各种包装材料,例如食品包装材料、医疗用包装材料、电子材料用包装材料、工业材料包装材料等。例如,可优选作为用于包装重物或包装含有液体的内容物的膜来使用。
作为其它半导体用胶带或膜,可列举出标记膜、卫生材料、保护膜、密封膜、钢丝涂层材料、洁净室窗帘、壁纸、垫子、地板材料、集装袋内袋、容器、鞋、电池隔膜、透湿膜、防污膜、防尘膜、PVC替代膜、OPP替代膜等。
(作为软质系片材的用途)
本实施方式的成型品在一个方式中,可以用于作为使用现有乙烯系树脂或离聚物的片材公知的用途,或者用于以往未使用乙烯系树脂的其它片材的用途,例如可以作为硅橡胶制片材的替代用片材,单层或与其它材料层叠而使用。作为用途,可列举出卫生材料、保护片材、钢丝涂层材料、垫子、防污片材、防尘片材等。
3-2.玻璃层叠体用树脂膜和玻璃层叠体
本发明涉及的离聚物可以用于构成玻璃层叠体的至少一个层的树脂膜。“玻璃层叠体”指的是具有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的层叠体,其中至少1层为玻璃。因此,本发明中的玻璃层叠体为具有玻璃层和包含本发明涉及的离聚物的树脂层(以下也称该层为“离聚物树脂层”)至少各一层的结构体。优选为,玻璃层与离聚物树脂层直接接触。对于其它层所使用的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玻璃层叠体的用途由自由选择。
本发明的玻璃层叠体用树脂膜是包含玻璃层叠体用树脂的膜,所述玻璃层叠体用树脂包含所述离聚物。其中,“膜”虽然一般指的是具有相对面积而言可以忽略的程度的厚度的结构体,但在本发明中,用语“膜”不仅包括狭义的膜(一般而言厚度250μm以下)、片材,还包括板状物。另外,也不要求膜的弯曲性,即使其本身是硬的具有特定的形状,只要可构成层叠体,便没有特别限制。膜面部分可以是四边形、圆形、三角形等任意形状。
玻璃层叠体用树脂膜可以仅由所述离聚物构成,也可以根据需要,含有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阻燃剂、染料、颜料、增塑剂、抗静电剂、无机颗粒、荧光剂、作为热射线吸收剂、热射线反射剂、粘接力调节剂的改性硅油、防潮剂、抗粘连剂等添加剂。另外,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为了具有紫外线/红外线吸收、隔音、防潮等效果,也可以含有其它树脂。作为可使用的树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层叠体的用途自由选择。
另外,玻璃层叠体用树脂膜其本身可以具有多个层。即,可以是仅由离聚物树脂层构成的单层结构,也可以是上述离聚物树脂层与其它层(1层或2层以上)层叠而成的多层结构。作为其它层,虽然并不必需,但例如可以设置含有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这种对玻璃表现出粘接性的树脂的粘合层。
玻璃层根据用途,可以自由设计其原材料、制法、层的厚度等。玻璃层叠体中存在多个玻璃层的情况下,各个层可以是相同的原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的原材料。虽然玻璃层叠体是如上所述具有离聚物树脂层和玻璃层至少各一层的结构体,但玻璃层叠体也可以具有玻璃层与离聚物树脂层交替层叠的结构。各玻璃层与离聚物树脂层之间可以设置粘接层,根据玻璃层叠体的用途,还可以设置其它层。另外,玻璃层不需要是层叠体中最外侧的层,还可以进一步层叠其它原材料形成的层。
玻璃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可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可以分别制造平坦的玻璃层和离聚物树脂层并贴合在一起,也可以在玻璃层上均匀地涂布离聚物树脂后使其固化。
本发明的玻璃层叠体可以与其它板状体组合,在中间设置中空的层。即,可以将本发明的玻璃层叠体与其它板状体以一定间隔隔开相对布置,通过封闭端部和根据情况进行排气,在结构体中设置气体层或真空层。
3-3.玻璃中间膜用树脂膜、层叠玻璃
本发明的玻璃层叠体用树脂可优选用于玻璃中间膜用树脂膜。即,玻璃中间膜用树脂膜通过位于2个玻璃层之间,构成至少3层的层叠体。优选为玻璃中间膜用树脂膜以其至少一个面、更优选为两个面与玻璃层接触。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使用包含所述离聚物的玻璃层叠体用树脂作为玻璃中间膜用树脂膜的层叠玻璃。本发明的层叠玻璃作为夹层玻璃,可以用于窗户玻璃、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显示器用玻璃、建材玻璃、防盗玻璃等。
本发明的玻璃中间膜用树脂膜可以是仅由离聚物树脂层构成的单层结构,也可以是上述离聚物树脂层与其它层(1层或2层以上)层叠而成的多层结构。
作为上述其它层,并不特别限定,可列举出例如含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树脂、聚氨酯树脂、含硫元素的聚氨酯树脂、聚乙烯基醇树脂、氯乙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等除了离聚物树脂以外的热塑性树脂的层。其中,与增塑剂组合使用的情况下,基于可获得相对于玻璃发挥优异的粘接性、通过混配各种添加剂可发挥各种功能的树脂膜考虑,优选为含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层。
层叠玻璃是通过在2个玻璃层中间夹有玻璃中间膜用树脂膜(离聚物树脂层)而具有至少3层结构的层叠体。层叠玻璃可以具有玻璃层与离聚物树脂层交替层叠的结构。
3-4.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用树脂膜和太阳能电池模块
本发明的玻璃层叠体用树脂可优选用于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用树脂膜。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用树脂膜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硅烷偶联剂等添加剂。
作为光稳定剂,优选混配受阻胺系光稳定剂。受阻胺系光稳定剂可捕获对聚合物有害的自由基物质并防止产生新的自由基。受阻胺系光稳定剂有从低分子量到高分子量的多种化合物,但只要是现有公知的产品均可以使用,没有特别限制。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列举出二苯甲酮系、苯并三唑系、三嗪系、水杨酸酯系等各种类型的产品。
作为硅烷偶联剂,可列举出例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这些主要用于提高与太阳能电池的上部保护材料、太阳能电池元件之间的粘接力。
另外,在不显著损害本发明目的范围内,可以混配其它附加的任意成分。作为这种任意成分,可列举出通常的聚烯烃系树脂材料中使用的抗氧化剂、晶核剂、澄清剂、润滑剂、着色剂、分散剂、填充剂、荧光增白剂等。
使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用树脂膜时,可以将太阳能电池元件与上下的保护材料一起固定,从而制作太阳能电池模块。作为这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可以例举出各种类型的产品。例如,可列举出上部透明保护材料/密封材料/太阳能电池元件/密封材料/下部保护材料这种从太阳能电池元件的两侧以密封材料夹住的结构的产品、在形成于下部基板保护材料内周面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上再形成密封材料和上部透明保护材料这种结构的产品、在上部透明保护材料内周面上形成太阳能电池元件、例如在氟树脂系透明保护材料上通过溅射等制作无定形太阳能电池元件后在其上再形成密封材料和下部保护材料这种结构的产品等。
本发明的玻璃层叠体用树脂和由其构成的膜、玻璃层叠体不限于上述作为具体例子列举的产品。在不超出本发明精神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进行适当设计、改变、改进等。
3-5.划片胶带
作为划片胶带的基材膜的材料,可以使用以上说明的新型离聚物。基材膜的材料可以是100%的该离聚物,也可以使用与其它树脂混合而成的组合物。即,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包含所述离聚物和其它树脂的划片胶带基材用树脂组合物。
切割工序中,通常,用于分离半导体芯片的刀片切入深度大于芯片厚度,到达划片胶带层。与刀片接触导致的摩擦热会引起基材变质、尺寸变化等,有可能对半导体芯片的精确切取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期望划片胶带的耐热性高。因此,划片胶带用树脂组合物中可以混配熔点高的树脂。作为高熔点的树脂,可以使用先前例举的聚酰胺、聚氨酯。另外,由于在切割工序中裁切芯片后,为了扩大半导体芯片的间隔需要拉伸划片胶带,所以还期望胶带的延展性能良好。本发明的离聚物本身也具有良好的拉伸特性,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可以混配其它可拉伸的树脂。作为这种树脂,可列举出例如先前例举的各种树脂。
·层结构
本发明的划片胶带具有基材膜1和在基材膜的一侧上层叠的粘合层3(图10)。基材膜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是多层的情况下,例如为在基材膜1、基材膜2的层叠膜上具有粘合层3的膜(图11)。由于划片胶带要在使用前保护粘合剂层,因此优选在粘合层的上表面临时粘有剥离膜。
基材膜具有包含本发明的离聚物为主要成分的层,优选该层以与粘合层相接触的方式设置。多层结构的基材膜可以通过多层挤出法以一段工序制作具有多个不同的层的基材层,也可以通过将由吹塑法、单层挤出法等制作的胶带用粘接剂、热熔接来贴合等方式来制作。另外,为了控制与粘合层的密合性,基材膜可以根据需要施加无光泽处理、电晕处理等表面粗糙化处理。
基材膜层的厚度可以根据用途适当选择,但优选为作为膜使用的200μm以下。
·粘合层
作为用于粘合层的粘合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辐射固化型、热发泡型、压敏型的产品。本发明中,尤其优选为紫外线等辐射固化型的粘合剂。辐射固化型有各种产品,但期望使用(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另外,根据需要,可以在丙烯酸系粘合剂中加入和使用例如具有碳-碳双键的单体、低聚物、聚合物和光反应引发剂等添加剂,以赋予辐射反应性。这种粘合剂本身可以使用任意产品,例如,可以使用日本特开平1-249877号、日本特开平5-196768号、日本特开昭63-17980号公报等记载的产品。
粘合层的厚度并不特别限定,可以根据所要求的性能适当设定,但优选为5~30μm。
3-6.垫片
使用仅乙烯系离聚物本身或包含乙烯系离聚物的树脂组合物成型的垫片,其柔软性、弹性恢复性、耐冲击性和耐磨损性的平衡性优异,可以作为瓶盖封口衬垫、电子设备的密封部件等垫片使用。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物理性质的测定和评价是基于以下所示方法实施的。另外,表中的no data表示未测定,not detected表示低于检测极限。
<测定和评价>
(1)重均分子量(Mw)和分子量分布参数(Mw/Mn)的测定
重均分子量(Mw)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求出。另外,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进一步求出数平均分子量(Mn),由Mw和Mn的比Mw/Mn计算出分子量分布参数(Mw/Mn)。测定按照下述的步骤和条件进行。
1)试样的前处理
试样中含有羧酸基的情况下,进行甲基酯化等酯化处理,再用于测定,所述甲基酯化使用例如二偶氮甲烷、三甲基甲硅烷基(TMS)二偶氮甲烷等。另外,试样中含有羧酸碱的情况下,进行酸处理,将羧酸碱改性为羧酸基后,进行上述酯化处理,再用于测定。
2)试样溶液的制备
在4mL小瓶中称取试样3mg和邻二氯苯3mL,用螺旋盖和特氟隆(注册商标)隔膜封盖后,用千州科学制造的SSC-7300型高温振荡器在150℃下进行2小时振荡。振荡结束后,目测确认没有不溶成分。
3)测定
将昭和电工制高温GPC柱Showdex HT-G×1根和该公司的HT-806M×2根连接到Waters公司制造的Alliance GPCV2000型上,洗脱液使用邻二氯苯,在温度145℃,流量:1.0mL/分钟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4)校准曲线
柱的校准使用昭和电工制造的单分散聚苯乙烯(S-7300、S-3900、S-1950、S-1460、S-1010、S-565、S-152、S-66.0、S-28.5、S-5.05各0.07mg/ml溶液),按照与上述相同的条件进行正二十烷和正十四烷的测定,洗脱时间和分子量的对数值用四阶方程近似。需要说明的是,聚苯乙烯分子量(MPS)和聚乙烯分子量(MPE)的换算使用下式。
MPE=0.468×MPS
(2)源自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和非环状单体的结构单元量以及每1000个碳的分支数量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的共聚物中源自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以及非环状单体的结构单元量和每1000个碳的分支数量使用13C-NMR谱来求出。13C-NMR通过以下方法来测定。
将试样200~300mg与邻二氯苯(C6H4Cl2)和氘代溴苯(C6D5Br)的混合溶剂(C6H4Cl2/C6D5Br=2/1(体积比))2.4ml以及作为化学位移标准物质的六甲基二硅氧烷一起放入内径10mmφ的NMR试样管中,进行氮置换后封管,加热溶解,制成均匀的溶液作为NMR测定试样。
NMR测定使用配备有10mmφ冷冻探针的BrukerJapan株式会社的AV400M型NMR装置在120℃下进行。
13C-NMR在试样温度120℃、脉冲角90°、脉冲间隔51.5秒、累计次数512次以上的条件下用反转门控去耦法进行测定。
化学位移是将六甲基二硅氧烷的13C信号设定为1.98ppm,基于其它13C的信号的化学位移以此为基准。
1)试样的前处理
试样中含有羧酸碱的情况下,通过进行酸处理将羧酸碱改性为羧基后,再用于测定。另外,试样中含有羧基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进行甲基酯化等酯化处理,所述甲基酯化使用例如二偶氮甲烷、三甲基甲硅烷基(TMS)二偶氮甲烷等。
2)源自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和非环状单体的结构单元量的计算
<E/tBA>
tBA的叔丁基丙烯酸酯基的季碳信号在13C-NMR谱的79.6~78.8处检测出。使用这些信号强度,通过下式计算出共聚单体量。
tBA总量(mol%)=I(tBA)×100/〔I(tBA)+I(E)〕
其中,I(tBA)、I(E)分别为下式所示的量。
I(tBA)=I79.6~78.8
I(E)=(I180.0~135.0+I120.0~5.0-I(tBA)×7)/2
<E/tBA/nBA>
tBA的叔丁基丙烯酸酯基的季碳信号在13C-NMR谱的79.6~78.8ppm处、nBA的丁氧基的亚甲基信号在64.1~63.4ppm处检测出。使用这些信号强度,由下式计算出共聚单体量。
tBA总量(mol%)=I(tBA)×100/〔I(tBA)+I(nBA)+I(E)〕
nBA总量(mol%)=I(nBA)×100/〔I(tBA)+I(nBA)+I(E)〕
其中,I(tBA)、I(nBA)、I(E)分别为下式所示的量。
I(tBA)=I79.6~78.8
I(nBA)=I64.1~63.4
I(E)=(I180.0~135.0+I120.0~5.0-I(nBA)×7-I(tBA)×7)/2
<E/tBA/iBA>
tBA的叔丁基丙烯酸酯基的季碳信号在13C-NMR谱的79.6~78.8ppm处、iBA的异丁氧基的亚甲基信号在70.5~69.8ppm处、异丁氧基的甲基信号在19.5~18.9ppm处检测出。使用这些信号强度,由下式计算出共聚单体量。
tBA总量(mol%)=I(tBA)×100/〔I(tBA)+I(iBA)+I(E)〕
iBA总量(mol%)=I(iBA)×100/〔I(tBA)+I(iBA)+I(E)〕
其中,I(tBA)、I(iBA)、I(E)分别为下式所示的量。
I(tBA)=I79.6~78.8
I(iBA)=(I70.5~69.8+I19.5~18.9)/3
I(E)=(I180.0~135.0+I120.0~5.0-I(iBA)×7-I(tBA)×7)/2
<E/tBA/NB>
tBA的叔丁基丙烯酸酯基的季碳信号在13C-NMR谱的79.6~78.8ppm处、NB的亚甲基碳信号在41.9~41.1ppm处检测出。使用这些信号强度,由下式计算出共聚单体量。
tBA总量(mol%)=I(tBA)×100/〔I(tBA)+I(NB)+I(E)〕
NB总量(mol%)=I(NB)×100/〔I(tBA)+I(NB)+I(E)〕
其中,I(tBA)、I(NB)、I(E)分别为下式所示的量。
I(tBA)=I79.6~78.8
I(NB)=(I41.9~41.1)/2
I(E)=(I180.0~135.0+I120.0~5.0-I(NB)×7-I(tBA)×7)/2
需要说明的是,各单体的结构单元量用包含不等号的“<0.1”来表示时,含义为其虽然作为共聚物中的构成单元存在,但考虑有效数字为小于0.1mol%的量。
3)每1000个碳的分支数量的计算
共聚物中既有主链中仅存在单独的分支的孤立型、也有复合型(分支与分支隔着主链相对存在的相对型、支链中有分支的支链分支(branched-branch)型、以及连锁型)。
以下为乙基分支的结构示例。需要说明的是,在相对型的示例中,R表示烷基。
乙基分支(孤立型)
乙基分支(复合型)
每1000个碳的分支数量通过在下式I(分支)项中代入下述I(B1)、I(B2)、I(B4)中任一项来求出。B1表示甲基分支,B2表示乙基分支,B4表示丁基分支。甲基分支数量使用I(B1)、乙基分支数量使用I(B2)、丁基分支数量使用I(B4)来求出。
分支数量(个/每1000个碳)=I(分支)×1000/I(total)
其中,I(total)、I(B1)、I(B2)、I(B4)为下式所示的量。
I(total)=I180.0~135.0+I120.0~5.0
I(B1)=(I20.0~19.8+I33.2~33.1+I37.5~37.3)/4
I(B2)=I8.6~7.6+I11.8~10.5
I(B4)=I14.3~13.7-I32.2~32.0
其中,I表示积分强度,I的下角标的数值表示化学位移的范围。例如,I180.0~135.0表示在180.0ppm与135.0ppm之间检测到的13C信号的积分强度。
对于归属,参考非专利文献Macromolecules 1984,17,1756-1761,Macromolecules 1979,12,41。
需要说明的是,各分支数量用包含不等号的“<0.1”表示的情况下,含义为其虽然作为共聚物中的构成单元存在,但考虑有效数字为小于0.1mol%的量。另外,not detected表示低于检测极限。
(3)熔体流动速率(MFR)
MFR按照JIS K-7210(1999年)的表1-条件7,在温度190℃、负载2.16kg的条件下测定。
(4)拉伸模量
将试样用JIS K7151(1995年)所述的方法(冷却方法A)制成厚度1mm的片材,使用将其冲裁制成的如JIS K7162(1994年)所述的5B形小型试验片,按照JIS K7161(1994年)在温度23℃的条件下进行拉伸试验,测定拉伸模量。需要说明的是,试验速度为10mm/分钟。另外,基于同样的方法测定拉伸断裂伸长率、拉伸断裂应力和拉伸断裂应变。
(5)熔点和结晶度
熔点通过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测定的吸热曲线的峰温度来表示。测定使用SII纳米技术株式会社制造的DSC(DSC7020)按照以下测定条件实施。
将试样约5.0mg装入铝锅,以10℃/分钟升温至200℃,在200℃下保持5分钟后以10℃/分钟降温至30℃。在30℃下保持5分钟后,再次以10℃/分钟升温时的吸收曲线中,将最大峰温度作为熔点Tm,由熔解吸热峰面积求出熔解热(ΔH),用该熔解热除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完美晶体的熔解热293J/g,由此求出结晶度(%)。
(6)红外吸收谱
将试样在180℃下熔融3分钟,压缩成型,制作厚度50μm程度的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谱分析法对该膜进行分析,得到红外吸收谱。
产品名:FT/IR-6100日本分光株式会公司制造
测定方法:透射法
检测器:TGS(Triglycine sulfate)
累计次数:16~512次
分辨率:4.0cm-1
测定波长:5000~500cm-1
(7)复数模量的绝对值G*=0.1MPa处的相位角δ的测定
1)试样的准备、测定
将试样放入厚度1.0mm的热压模具中,在表面温度180℃的热压机中预热5分钟后,通过反复加压和减压使熔融树脂中的残留气体脱气,再以4.9MPa加压,保持5分钟。然后,转移至表面温度25℃的压力机中,在4.9MPa的压力下保持3分钟来进行冷却,制作由厚度约为1.0mm的试样构成的压制板。将由试样构成的压制板加工成直径25mm的圆形,以此作为样品,使用Rheometrics公司制造的ARES型旋转式流变仪作为动态粘弹性特性的测定装置,在氮气氛下按照以下条件测定动态粘弹性。
·板:(直径)平行板
·温度:160℃
·应变量:10%
·测定角频率范围:1.0×10-2~1.0×102rad/s
·测定间隔:5点/decade
相对于复数模量的绝对值G*(Pa)的常用对数logG*绘制相位角δ,将相当于logG*=5.0的点的δ(度)的值作为δ(G*=0.1MPa)。当测定点中不存在相当于logG*=5.0的点时,使用logG*=5.0前后的2个点,通过线性插值求出logG*=5.0处的δ值。另外,当测定点均为logG*<5时,从logG*值大的一侧取3个点的值通过二次曲线外推求出logG*=5.0处的δ值。
(8)雾度测定方法
根据JIS K 7136来测定雾度。
试样的压制板制作方法
将试样放入尺寸:50mm×60mm、厚度0.5mm的热压模具中,在表面温度180℃的热压机中预热5分钟后,通过反复加压和减压使试样中的残留气体脱气,再以4.9MPa加压,保持3分钟。然后,转移至表面温度25℃的压力机中,在4.9MPa的压力下保持3分钟来进行冷却,制作厚度约为0.5mm的压制板。
(9)拉伸冲击强度
1)拉伸冲击强度试验样品的制作方法
将试样放入厚度1mm的热压模具中,在表面温度180℃的热压机中预热5分钟后,通过反复加压和减压使试样熔融,并使试样中的残留气体脱气,再以4.9MPa加压,保持5分钟。然后,在施加4.9MPa的压力的状态下,以10℃/分钟的速度缓慢冷却,在温度下降至室温附近时,从模具中取出成型板。将得到的成型板在温度23±2℃、湿度50±5℃的环境下进行48小时以上的状态调节。从状态调节后的压制板冲裁出ASTM D1822 Type-S形状的试验片,作为拉伸冲击强度试验样品。
2)拉伸冲击强度试验条件
使用上述试验片,参考JIS K 7160-1996的B法来测定拉伸冲击强度。需要说明的是,与JIS K 7160-1996的不同之处仅为试验片的形状。关于其它测定条件等,采用基于JISK 7160-1996的方法来实施试验。
(10)磨损量的测定
1)磨损试验样品的制作方法
将试样放入尺寸:150mm×150mm、厚度1mm的热压模具中,在表面温度180℃的热压机中预热5分钟后,通过反复加压和减压使试样熔融,并使试样中的残留气体脱气,再以4.9MPa加压,保持3分钟。然后,在施加4.9MPa的压力的状态下,以10℃/分钟的速度缓慢冷却,在温度下降至室温附近时,从模具中取出成型板。将得到的成型板在温度23±2℃、湿度50±5℃的环境下进行48小时以上的状态调节。将状态调节后的压制板冲裁成直径约115mm的圆形,在中心开设直径约6.5mm的孔,作为磨损试验样品。
2)磨损试验条件
使用上述试验片,依据JIS K 7204-1999,以下述条件测定磨损损失量(mg)。
·装置:TABER磨损试验机(旋转烧蚀试验机)_东洋精机制作所株式会社制造
·磨损轮:CS-17
·旋转速度:60转/min
·试验次数:1000转
·负载:4.9N
(11)耐弯曲次数的测定
1)弯曲试验样品的制作方法
将试样放入尺寸:150mm×150mm、厚度1mm的热压模具中,在表面温度180℃的热压机中预热5分钟后,通过反复加压和减压使试样熔融,并使试样中的残留气体脱气,再以4.9MPa加压,保持3分钟。然后,在施加4.9MPa的压力的状态下,以10℃/分钟的速度缓慢冷却,在温度下降至室温附近时,从模具中取出成型板。将得到的成型板在温度23±2℃、湿度50±5℃的环境下进行48小时以上的状态调节。将状态调节后的压制板裁切成宽度15mm、长度约110mm,作为弯曲试验样品。
2)弯曲试验条件
使用上述试验片,参考JIS P 8115-2001以下述条件测定耐弯曲次数。需要说明的是,与JIS P 8115-200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试验片的材质和负载。关于其它测定条件等,采用基于JIS P 8115-2001的方法来实施试验。
·装置:MIT耐折疲劳试验机_东洋精机制作所株式会社制造
·负载:29.4N
·弯折速度:175次/min
·弯折角度:135°
·弯折夹具的弯曲半径:0.38mm
(12)切割评价
1)试验样品的制作方法
使用25mm的φ25mm挤出机、具有200mm宽度的T-模具的膜成型机,以树脂温度200度、拉取速度4m/分钟的条件来制造厚度80μm的离聚物膜(基材膜)。另外,作为粘合剂,准备紫外线固化型丙烯酸粘合剂(荒川化学工业制造的Beamset 575(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类低聚物))。使用上述基材膜、粘合剂,将紫外线固化型丙烯酸粘合剂溶解于乙酸乙酯得到的产物用棒涂法涂布于膜上,制造由基材膜(80μm)/粘合层(15μm、干燥后厚度)的结构形成的划片胶带。
2)切割加工
在制成的划片胶带上粘贴300μm的硅晶圆,以下述条件实施硅晶圆的切割加工。
·样品尺寸:20mm角
·切割装置:迪斯科公司制造DFD6240
·切割刀:迪斯科公司制造ZH05-SD3000-N1-70 FF
·旋转速度:30000rpm
·切削速度:30mm/s
·切割刀对基材膜的切入深度:40μm
·线数:3根
3)硅晶圆的剥离
加工结束后,从基材膜侧充分进行紫外线照射后,将硅晶圆从端部小心地剥离。
4)切屑观察
对剥离硅晶圆之后的切割线用显微镜(400倍)实施切屑的状态确认。对于总计3根的线,统计100μm以上长度的全部切屑,比较切屑的状态。
<膜的作成方法>
(比较例I-10~13、实施例I-17~20)
在口径的单螺杆挤出机上安装模具口径/>唇宽3mm的模具,在挤出机和模具的设定温度设定为190℃的条件下,以吹塑比2.0进行吹塑成型,得到如比较例10~13、实施例9所示的30μm厚度的膜。对该膜进行物理性质评价的结果如表7所示。
<膜的雾度评价方法>
依据JIS K 7136来测定雾度。
<膜的光泽度评价方法>
参考JIS Z8741来测定膜的光泽度。
<膜的拉伸模量的测定方法>
依据JIS K 7127来测定MD、TD方向。
<膜的冲击强度评价方法>
·23℃和-20℃下的膜冲击
使用东洋精机制作所制造的膜冲击试验机(FILM·IMPACT·TESTER:以下简称“试验机”),对单位膜厚度的贯穿断裂所需要的做功量进行测定。具体而言,将试验膜存放在23℃-50%的环境下进行状态调节后,将试验膜用直径50mm的保持件固定在试验机上,用1/2英寸(约13.0mm)的半球型金属从试验膜的内层面击打要贯穿的部分,测定贯穿断裂所需要的做功量。此时,卸下负载,使最大刻度(做功量)为3.0J。然后,将做功量除以膜厚度得到的值作为23℃下的膜冲击值。
与上述同样地,使用同样具备东洋精机制作所制造的恒温槽的试验机,在调整为固定膜的保持部分和膜为-20℃的条件下,测定贯穿断裂所需要的做功量。此时,与上述同样地卸下负载,使最大刻度(做功量)为3.0J。然后,将做功量除以膜厚度得到的值作为-20℃下的膜冲击值。
<膜的穿刺强度评价方法>
将膜固定,用直径1.0mm、顶端形状为半径0.5mm的半圆形的针以毎分钟50±0.5mm的速度对膜进行穿刺,测定至针贯穿为止的最大负载(N)。
<膜的耐针孔性评价方法>
使用揉搓试验装置(试验机产业制造),使膜弯曲3000次。然后,测定针孔数。
<膜的热封强度>
将吹塑成型膜2片重叠,中间夹上厚度12μm的PET膜,然后在下方密封条温度60℃、上方密封条的温度80~150℃、密封时压力2.0MPa、密封时间1.0秒的条件下进行热封,测定15mm宽的180度剥离强度。测定结果如表8和图4所示。
<玻璃粘接强度>
将加工成压制板的试样与浮法平板玻璃重叠,并通过真空层压制作层叠体,进行剥离试验,由此测定玻璃粘接强度。对压制板、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和粘接强度的测定方法依次进行说明。
1)试样的压制板制造方法
将试样放入尺寸:50mm×60mm、厚度0.5mm的热压模具中,在表面温度180℃的热压机中预热5分钟后,通过反复加压和减压使试样中的残留气体脱气,再以4.9MPa加压,保持3分钟。然后,转移至表面温度25℃的压力机中,以4.9MPa的压力保持3分钟来进行冷却,制作厚度约为0.5mm的压制板。
2)平板玻璃的制造方法
玻璃板使用通过浮法制造的市售的浮法平板玻璃。浮法中,使熔融玻璃在熔融锡上流动,在熔融锡上使玻璃冷却、固化,由此得到高平滑度的平板玻璃。存在如下特征:由这种浮法制造的浮法平板玻璃的下侧表面,即与熔融锡接触的面(以下称作底面)上存在锡,和未与熔融锡接触的面(以下顶面)相比,其硅烷醇基的量更多。另外,由于玻璃的硅烷醇基具有吸附大气中存在的烃系物质的性质,因此用于粘接试验的平板玻璃优选在即将进行试验之前进行清洗。基于以上,本发明中,在试验前用中性洗剂对厚度2.5mm浮法平板玻璃进行清洗,在70℃下干燥后,裁切成50mm×60mm的尺寸,用顶面与试样的压制板进行粘接。
3)试样与平板玻璃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使用真空层压机(NPC株式会社制造),将上述压制板与上述平板玻璃的顶面在加热温度180℃、加热时间1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贴合后,用2片铝板夹住进行3分钟骤冷,得到2种材料2层的层叠体。在该层叠体的片材部分划出10mm宽的狭缝,以此作为试验片。
4)层叠体的粘接强度测定方法
将由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层叠体作为试验片,使用Tensilon(东洋精机株式会社制造)拉伸试验机,在拉取速度50mm/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剥离,求出其最大应力作为粘接强度(N/10mm)。
<金属络合物的合成>
(1)B-27DM/Ni络合物的合成
B-27DM/Ni络合物按照国际公开第2010/050256号记载的合成例4,使用下述的2-双(2,6-二甲氧基苯基)膦基-6-五氟苯基苯酚配体(B-27DM)。基于国际公开第2010/050256号的实施例1,使用双(1,5-环辛二烯)镍(0)(称作Ni(COD)2),B-27DM和Ni(COD)2一比一发生反应,合成镍络合物(B-27DM/Ni)。
(2)B-423/Ni络合物的合成
1)配体B-423:2-双(2,6-二甲氧基苯基)膦基-6-(2,6-二异丙基苯基)酚的合成
按照以下方案合成配体B-423。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所述的化学式中,-OMOM表示甲氧基甲氧基(-OCH2OCH3)。
(i)化合物2的合成
按照专利文献WO2010/050256合成。
(ii)化合物3的合成
在0℃下将i-PrMgCl(2M、5.25ml)加入到化合物2(2.64g、10.0mmol)的THF(5.0ml)溶液中。将反应混合物在25℃下搅拌1小时后,在-78℃下加入PCl3(618mg、4.50mmol)。
用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升温至25℃,得到黄色悬浊液。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黄色固体。该混合物不进行纯化,直接用于下一反应。
(iii)化合物5的合成
在0℃下将n-BuLi(2.5M、96ml)加入到化合物4(30g、220mmol)的THF(250ml)溶液中,在30℃下搅拌1小时。在-78℃下加入B(OiPr)3(123g、651mmol)至该溶液中,在30℃下搅拌2小时得到白色悬浊液。加入盐酸(1M)调整至pH=6~7,浓缩有机层,得到混合物。将得到的混合物用石油醚(80ml)进行清洗,得到26g的化合物5。
(iv)化合物7的合成
称取化合物5(5.00g、27.5mmol)、化合物6(4.42g、18.3mmol)、Pd2(dba)3(168mg、0.183mmol)、s-Phos(2-二环己基膦基-2’,6’-二甲氧基联苯)(376mg、0.916mmol)、K3PO4(7.35g、34.6mmol)至反应容器中,加入甲苯(40ml)。使该溶液在110℃下反应12小时,得到黑色悬浊液。加入H2O(50ml),用EtOAc(55ml×3)进行萃取。用食盐水(20ml)清洗有机层,用Na2SO4进行脱水。对有机层进行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用二氧化硅凝胶柱进行纯化,由此得到1.3g的油状物质。
(v)化合物8的合成
在0℃下滴加n-BuLi(2.5M、9.15ml)至化合物7(6.5g、22mmol)的THF(40ml)溶液中,升温至30℃,搅拌1小时。将该反应溶液冷却至-78℃,加入CuCN(2.1g、23mmol),在30℃下搅拌1小时。将反应溶液冷却至-78℃,加入化合物3(6.7g、20mmol)的THF(40ml)溶液,在30℃下搅拌12小时,得到白色的悬浊液。在悬浊液中加入H2O(50ml),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回收白色沉淀并将其溶解于二氯甲烷(20ml),加入氨(80ml),搅拌3小时。将产物用二氯甲烷(50ml×3)萃取,并用Na2SO4脱水后,浓缩得到黄色的油状物质。将该油状物质用二氧化硅凝胶柱纯化,得到2.9g的化合物8。
(vi)B-423的合成
在0℃下加入HCl/EtOAc(4M、50ml)至化合物8(2.9g、4.8mmol)的二氯甲烷(20ml)溶液中,在30℃下搅拌2小时得到淡黄色溶液。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加入二氯甲烷(50ml)。用饱和NaHCO3水溶液(100ml)进行清洗,得到2.5g的B-423。
得到的配体B-423的NMR归属值如下所示。
[NMR]
1H NMR(CDCl3,δ,ppm):7.49(t,1H),7.33(t,1H),7.22(M、4H),6.93(d,1H),6.81(t,1H),6.49(dd,4H),6.46(br,1H),3.56(s,12H),2.63(sept,2H),1.05(d,6H),1.04(d,6H);
31P NMR(CDCl3,δ,ppm):-61.6(s).
2)B-423/Ni络合物的合成
B-423/Ni络合物使用B-423配体,按照国际公开第2010/050256号的实施例1,使用双乙酰丙酮镍(II)(称作Ni(acac)2),B-423和Ni(acac)2一比一发生反应,合成镍络合物(B-423/Ni)。
<(制造例1~制造例10):离聚物基础树脂前体的制造>
使用过渡金属络合物(B-27DM/Ni络合物或B-423/Ni络合物),制造乙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酯共聚物和乙烯/丙烯酸叔丁酯/降冰片烯共聚物。参考日本特开2016-79408号公报中记载的制造例1或制造例3,进行共聚物的制造,将金属催化剂种类、金属催化剂量、三辛基铝(TNOA)量、甲苯量、共聚单体种类、共聚单体量、乙烯分压、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等适当改变的制造条件示于表1,将得到的离聚物基础树脂前体的物理性质示于表2。其中,表中的no data表示未测定,not detected表示低于检测极限。
[表1]
[表2]
<(树脂1、树脂2、树脂10):离聚物基础树脂的制造-1>
实施例I中,对于树脂1、2、10,用以下方法制造离聚物基础树脂。在内容积1.6m3的带有搅拌翼的SUS316L制高压釜中,投入所得到的制造例1、制造例2、制造例10的共聚物中的任意1种100kg以及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2.0kg、甲苯173L,在105℃下搅拌4小时。投入离子交换水173L,搅拌,静置后,提取水层。然后,反复进行离子交换水的投入和提取,直到所提取的水层的pH达到5以上。将剩余的溶液投入带有排气装置的双螺杆挤出机(L/D=45.5)中,通过用排气孔抽真空来蒸馏除去溶剂。再通过从挤出机顶端的模具连续地以线状挤出树脂,并在水中使其冷却和用刀具裁切,来得到树脂颗粒。
在得到的树脂的IR谱中,观测到850cm-1附近来自叔丁基的峰消失、1730cm-1附近来自酯的羰基的峰减少、以及1700cm-1附近源自羧酸(二聚体)的羰基的峰增加。
由此,确认了叔丁酯的分解和羧酸的生成,得到离聚物基础树脂1、树脂2、树脂10。所得到的树脂的物理性质如表3所示。其中,表中的no data表示未测定,not detected表示低于检测极限。
<(树脂3~树脂9):离聚物基础树脂的制造-2>
实施例I中,对于树脂3~9,用以下方法制造离聚物基础树脂。在容量500ml的可分离烧瓶中投入所得到的制造例3~制造例9的共聚物40g以及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0.8g、甲苯185ml,在105℃下搅拌4小时。投入离子交换水185ml,搅拌,静置后,提取水层。然后,反复进行离子交换水的投入和提取,直到所提取的水层的pH达到5以上。从剩余的溶液中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干燥至恒量。
在得到的树脂的IR谱中,观测到850cm-1附近来自叔丁基的峰消失、1730cm-1附近来自酯的羰基的峰减少、以及1700cm-1附近源自羧酸(二聚体)的羰基的峰增加。
由此,确认了叔丁酯的分解和羧酸的生成,得到离聚物基础树脂3~树脂9。所得到的树脂的物理性质如表3所示。下表中,“AA”“NB”“iBA”“nBA”分别为作为基础树脂中所含有的结构单元的“丙烯酸”“降冰片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丁酯”的简称。其中,表中的no data表示未测定,not detected表示低于检测极限。
[表3]
<离聚物的制造-1>
1)Na离子供给源的制备
在东洋精机株式会社制造的安装有容量60ml的小型混合器的Labplast研磨机的滚筒式混合器R60型中,投入乙烯/甲基丙烯酸(MAA)共聚物(三井陶氏聚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品名:Nucrel N1050H)22g和碳酸钠18g,在180℃,40rpm的条件下捏合3分钟,制备Na离子供给源。
2)Zn离子供给源的制备
在东洋精机株式会社制造的安装有容量60ml的小型混合器的Labplast研磨机的滚筒式混合器R60型中,投入乙烯/甲基丙烯酸(MAA)共聚物(三井陶氏聚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品名:Nucrel N1050H)21.8g、氧化锌18g以及硬脂酸锌0.2g,在180℃,40rpm的条件下捏合3分钟,制备Zn离子供给源。
3):离聚物的制备
在东洋精机株式会社制造的安装有容量60ml的小型混合器的Labplast研磨机的滚筒式混合器R60型中,投入树脂40g,在160℃、40rpm的条件下捏合3分钟使其溶解。然后,投入Na离子供给源或Zn离子供给源直至达到所期望的中和度,在250℃、40rpm的条件下进行5分钟捏合。
在得到的树脂的IR谱中,1700cm-1附近源自羧酸(二聚体)的羰基的峰减少,1560cm-1附近源自羧酸碱的羰基的峰增加。由1700cm-1附近的源自羧酸(二聚体)的羰基的峰的减少量,可确认已制备出所期望的中和度的离聚物。
<离聚物的制造-2>
1)Na离子供给源的制备
在东芝机械制造的带有26mmφ排气装置的双螺杆挤出机(L/D=64)中,以乙烯/甲基丙烯酸(MAA)共聚物(三井陶氏聚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品名:Nucrel N1050H)为55wt%、碳酸钠为45wt%的配比的方式连续地投入这些物质,在料筒设定温度150℃、螺杆旋转速度150rpm的捏合条件下,一边用真空泵经排气部位除去捏合中产生的气体和水,一边进行挤出。再通过从挤出机顶端的模具连续地以线状挤出树脂,并在水中使其冷却和用刀具裁切,来得到Na离子供给源的颗粒。
2)Zn离子供给源的制备
在东芝机械制造的带有26mmφ排气装置的双螺杆挤出机(L/D=64)中,以乙烯/甲基丙烯酸(MAA)共聚物(三井陶氏聚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品名:Nucrel N1050H)为55wt%、碳酸钠为45wt%的配比的方式连续地投入这些物质,在料筒设定温度150℃、螺杆旋转速度150rpm的捏合条件下,一边用真空泵经排气部位除去捏合中产生的气体和水,一边进行挤出。再通过从挤出机顶端的模具连续地以线状挤出树脂,并在水中使其冷却和用刀具裁切,来得到Na离子供给源的颗粒。
3):离聚物的制作
在东芝机械制造的带有26mmφ排气装置的双螺杆挤出机(L/D=65)中,以树脂和Na离子供给源或Zn离子供给源可达到规定的中和度的配比连续地投入这些物质,在料筒设定温度200℃、螺杆旋转速度150rpm的捏合条件下,以相对于投入树脂量100部为4部的比例注入水的同时,一边用真空泵经排气部位除去捏合中产生的气体和水,一边进行挤出。再通过从挤出机顶端的模具连续地以线状挤出树脂,并在水中使其冷却和用刀具裁切,来得到离聚物的颗粒。
在得到的树脂的IR谱中,1700cm-1附近源自羧酸(二聚体)的羰基的峰减少,1560cm-1附近源自羧酸碱的羰基的峰增加。由1700cm-1附近的源自羧酸(二聚体)的羰基的峰的减少量,确认已制备出所期望的中和度的离聚物。
对作为比较例使用的原材料进行说明。
<现有聚乙烯>
(PE-1)
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Novatec HD、齐格勒-纳塔系高密度聚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牌号:HS430P、MFR=0.8g/10分钟、密度=0.955g/cm3的乙烯/丁烯-1共聚物
(PE-2)
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kernel、茂金属系线状低密度聚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牌号:KF360T、MFR=3.5g/10分钟、密度=0.898g/cm3的乙烯/丙烯/1-己烯共聚物
(PE-3)
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kernel、茂金属系线状低密度聚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牌号:KF560T、MFR=16.5g/10分钟、密度=0.898g/cm3的乙烯/丙烯/1-己烯共聚物
(PE-4)
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Novatec LD、高压自由基法低密度聚乙烯、牌号:LF405M、MFR=2.0g/10分钟、密度=0.919g/cm3
(PE-5)
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Novatec LL、齐格勒-纳塔系线状低密度聚乙烯、牌号:UF421、MFR=0.9g/10分钟、密度=0.926g/cm3的乙烯/1-丁烯共聚物
(PE-6)
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Harmorex、茂金属系线状低密度聚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牌号:NF324A、MFR=1.0g/10分钟、密度=0.906g/cm3的乙烯/1-己烯共聚物
(PE-7)
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kernel、茂金属系线状低密度聚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牌号:KS240T、MFR=2.2g/10分钟、密度=0.880g/cm3的乙烯/丙烯/1-己烯共聚物
(PE-8)
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Novatec LL、齐格勒-纳塔系线状低密度聚乙烯、牌号:UF641、MFR=2.1g/10分钟、密度=0.927g/cm3的乙烯/1-丁烯共聚物
(PE-9)
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Harmorex、茂金属系线状低密度聚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牌号:NF444N、MFR=2.0g/10分钟、密度=0.912g/cm3的乙烯/1-己烯共聚物
<E/MAA基础二元离聚物(HIM-1~3)>
使用通过高压自由基工艺制造的制造的离聚物树脂(三井陶氏聚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品名:HIMILAN HIM1605(HIM-1),HIM1707(HIM-2),HIM1555(HIM-3))作为参考离聚物,其为乙烯和甲基丙烯酸以及甲基丙烯酸钠的共聚物。这些离聚物的相位角δ为46~49°,是包含过多的长支链的结构。
<E/MAA基础二元离聚物(HIM-4,5)>
使用通过高压自由基工艺制造的制造的离聚物树脂(三井陶氏聚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品名:HIMILAN HIM1652(HIM-4),HIM1706(HIM-5))作为参考离聚物,其为乙烯和甲基丙烯酸以及甲基丙烯酸锌的共聚物。这些离聚物的相位角δ为41°或45°,是包含过多的长支链的结构。
[实施例I-1~20:制作压制片材或吹塑膜]
实施例I-1、I-3~6、I-8~I-14、I-16中,使用由上述离聚物的制造-1中记载的方法得到的离聚物,制作压制片材。实施例I-2、I-7、I-15、I-17~20中,使用由上述离聚物的制造-2中记载的方法得到的离聚物,制作压制片材或吹塑膜。实施例I中得到的离聚物的压制片材物理性质如表5,表6所示。另外,使用实施例I-2、I-7、I-15、I-17中得到的离聚物得到的吹塑膜的物理性质(实施例I-17~20)如表7所示。另外,吹塑膜的热封试验的结果如表8所示。
[比较例I-1~15:制作压制片材或吹塑膜]
将PE1~4、HIM1~5同样地制成压制片材。这些压制片材的物理性质如表4所示。另外,将PE-5~9、HIM-1与实施例同样地制成吹塑膜。这些吹塑膜的物理性质如表7所示。另外,吹塑膜的热封试验的结果如表8所示。
[表4]
[表5]
[表6]
[表7]
[表8]
<评价I-1:关于压制片材的物理性质>
·透明度
表4~6的雾度的值为透明度的评价指标。雾度值为表示混浊度的值,该值越低透明度优异。各实施例的压制片材的雾度值比比较例I-1~4的任何一个都低,且是与现有离聚物的膜(比较例I-5~9)大致相当或在其以下的雾度值。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离聚物比现有聚乙烯、现有离聚物的透明度更优异。
·冲击强度
参见表4~6中的拉伸模量和拉伸冲击强度的值。可以看出,现有的聚乙烯存在作为刚性评价指标的拉伸模量增加的同时拉伸冲击强度下降的趋势。鉴于此,观察比较例I-5~9的现有离聚物的拉伸模量与拉伸冲击强度的值,可以看出,与现有聚乙烯相比,相对于拉伸模量的强度高,而且可知本发明的离聚物,尤其是实施例I-1~8,具有比比较例I-5~9高的拉伸模量,而且还具有同等或其以上的拉伸冲击强度,刚性与强度的平衡性优异。实施例I-9~16与现有的离聚物相比,可知拉伸模量为同等或其以下的数值,整体上拉伸冲击强度高。因此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离聚物是柔软性和强度优异的材料。
·耐针孔性
观察表4~6中的磨损量和弯曲次数的值。图3为以各压制片材的磨损量为横轴、以弯曲次数为纵轴的图表。评价耐针孔性时,期望为磨损量小、弯曲次数大的值。满足这两个条件时,对于实际使用环境中的弯曲、磨损的耐久性高,甚至可以说是不容易产生针孔的材料。观察比较例I-1~9和实施例I-1~16可知,实施例I-1~16位于比较例I-1~9的图标的左上方。因此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离聚物的磨损量小,且弯曲次数多,可以说耐针孔性优异。
<评价I-2:关于膜物理性质>
·光学物理性质
观察表7的雾度值、光泽度值。雾度值为混浊度的评价指标,其数值越低,表示透明度越优异,一般而言低于10%时,判断为透明度优异。另一方面,光泽度值是膜的光泽的评价指标,其数值越高,表示光泽越优异。观察表7可知,实施例I-17~20的雾度值、光泽度值与比较例I-10~15相比优异很多。本发明的膜所具有的透明度是作为乙烯系树脂膜几乎未达到的水准,即使与作为高透明度的膜而为人所知的20μm的OPP膜(聚丙烯拉伸膜)的雾度值1.2%、光泽度值135.5%相比,也更加优异。
·冲击强度
观察表7的拉伸模量、膜冲击的值。拉伸模量是表示膜的刚性的评价指标,膜冲击的值是表示膜的冲击强度的评价指标。由比较例I-10~12、14、15的趋势可以看出,存在随着刚性下降甚至柔软性上升而冲击强度提高的趋势。鉴于该趋势,比较常规线状聚乙烯和现有离聚物可知,比较例I-13的刚性为比较例I-10的1.6倍,冲击强度显示出2.5倍的数值,而与现有的线状低密度聚乙烯相比,现有的离聚物的刚性和强度的平衡性良好。接着,比较现有离聚物和本发明的离聚物。可以看出,实施例I-17~19的膜与现有的离聚物同样地保持了比聚乙烯膜优异的刚性,同时冲击强度为1.25~3.3倍,存在大的差异。尤其是实施例I-17表现出的强度水平,是与比较例I-12中所示的柔软性非常高的茂金属系聚乙烯相比更高的强度,可以看出,由本发明的离聚物制成的膜与由现有的聚乙烯、离聚物制成的膜相比,刚性和强度的平衡性非常优异。
接着,同样观察表7的-20℃下的膜冲击的值可知,比较例I-13~15的膜不超过17~19J/mM、20J/mm,而实施例I-17~20的膜表现出28.0~35.0J/mM、高达1.5~2.0倍程度的强度。由此可知,本发明的离聚物不仅在常温下,而且在低温域也冲击强度优异。
·穿刺强度
观察表7的穿刺强度的值。穿刺强度是表示用锋锐的尖端贯穿膜所需的力的评价指标。实施例I-17~20的本发明的离聚物表现出与比较例I-10~12的现有聚乙烯比较为2.4~3.8倍、与比较例I-13的现有离聚物相比为1.0~1.6倍程度的高数值。由此可以看出,用本发明的离聚物制成的膜与用现有的聚乙烯、离聚物制成的膜相比,相对于穿刺的强度优异。
·耐针孔性能
观察表7的揉搓试验(Gelbo Flex)的值。该数值是表示使膜多次弯曲时产生了几个针孔的评价指标,其数值越低,可评价为针孔的发生越少,耐针孔性越优异。由比较例I-10和比较例I-14可知,虽然是相同的LLDPE,但比较例I-14的针孔的数量较多。由此可知,在比190℃低的160℃的温度下成型时,不利于耐针孔性。基于此,观察比较例I-10~12、14、15和比较例I-13可知,现有离聚物无论是否在190℃下成型,从耐针孔性的角度来看,其性能都同等或劣于现有PE。但是,观察实施例I-17~19可知,本发明的离聚物在190℃下成型时自不必说,在160℃成型时针孔的数量也是0个,具有比现有离聚物更优异的性能。而对于实施例I-20的膜,可知其与同样在160℃下成型的LLDPE相比针孔少,而与在更有利的条件的190℃下成型的现有离聚物相比是同等程度的针孔数量,因此是高性能或同等程度的性能,与本申请中介绍的其它物理性质综合进行考虑,可知其具有比现有PE、离聚物更优异的物理性质。
·热封强度
观察表8和图4所示的热封强度的值。这是表示将膜彼此以规定的温度、一定的压力熔融压合的部分拉伸断裂时的强度的评价指标。一般而言,热封强度当前期望其强度高,而且还期望在较低的温度下密封时可得到高强度。如实施例I-17~20所示,可以看出由本发明的离聚物制成的膜在90℃~150℃的温度范围下密封强度最高。
如上述所说明的,由压制片材的物理性质和吹塑膜的物理性质来看,由本发明的离聚物形成的膜的光泽、透明度、冲击强度、穿刺强度、耐针孔性、热封强度优异。
·关于刚性和韧性的平衡
观察表7和图5所示的刚性(拉伸模量)和韧性(拉伸冲击强度)的平衡。两者需要达到适度的平衡且均为高值,在图5中,右上侧表示良好的方向。
如比较例I-10~12、比较例I-14,15所示,使用现有的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如比较例I-13所示的多分支结构基础的离聚物树脂的膜,其刚性或韧性的某一项不足。与这些比较例相比,可见使用本申请实施例I-17~20的具有直链状结构离聚物的膜是具有前所未有的水准的刚性-韧性的乙烯系树脂膜。
·关于透明度和光泽度
如表7和图6所示,透明度的比较通过雾度值来进行。雾度值越小,透明度越高。与使用如比较例I-10~12、14、15所示的现有的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如比较例I-13所示的多分支结构基础的离聚物树脂的膜相比,使用本申请的实施例I-17~20的具有直链状结构离聚物的膜显示出在成型为30μm的厚度时,雾度值为0.2%~1.2%,是具有飞跃性优异的雾度的乙烯系树脂膜。作为具有该水准的透明度的乙烯系树脂膜,即使与属于几乎未达到的水准、作为高透明度的膜而为人所知的20μm的OPP膜(聚丙烯拉伸膜)的值1.2%相比,也更加优异。
如表7和图7所示,光泽度的比较通过光泽度值来进行。光泽度值越大,光泽度越高。与使用如比较例I-10~12,14,15所示的现有的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如比较例I-13所示的多分支结构基础的离聚物树脂的膜相比,使用本申请的实施例I-17~20的具有直链状结构的离聚物的膜显示出在成型为30μm的厚度时,光泽度值为137.8~145.4%,是具有飞跃性优异的光泽度值的乙烯系树脂膜。作为具有该水准的光泽度的乙烯系树脂膜,即使与属于几乎未达到的水准、作为高光泽度的膜而为人所知的20μm的OPP膜(聚丙烯拉伸膜)的值135.5%相比,也更加优异。
[实施例II:软质系片材的制作]
实施例II中,使用制造例1和2中使用的树脂,采用与“离聚物基础树脂的制造-2”的方法同样的方法,制造离聚物基础树脂。各个离聚物基础树脂的物理性质如表9所示。
[表9]
接着,将由这些离聚物基础树脂与实施例I-15、I-9、I-14同样地得到的离聚物分别作为实施例II-1~3。另外,将市售的离聚物HIM-3作为比较例II-1,将HIM-1作为比较例II-2。对于这些树脂,将基于上述“拉伸冲击强度试验样品的制作方法”或“磨损试验样品的制作方法”制作的片材作为试验片。各个树脂的组成等如表10所示,拉伸模量、磨损量、拉伸冲击强度、雾度的测定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0]
[表11]
<评价II>
综上,由表11所示的结果,对比实施例II-1~3和比较例II-1~2可知,未满足本发明的软质系片材用乙烯系离聚物的特定条件的乙烯系离聚物的柔软性、耐磨损性、耐冲击性、透明度的平衡性劣于实施例II-1~3的乙烯系离聚物。
与这些比较例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软质系片材用乙烯系离聚物和其成型体如实施例II-1~3所示,已确认柔软性、耐磨损性、耐冲击性、透明度的平衡性良好。
[实施例III:玻璃中间膜用树脂的制作]
实施例III中,作为离聚物基础树脂前体,使用制造例1、2、3和5的树脂、以及相对于制造例8的树脂用丙烯酸正丁酯代替共聚单体得到的产品(制造例8’)、相对于制造例10的树脂改变合成催化剂等条件得到的产品(制造例11)。各个离聚物基础树脂前体的合成条件、收率等如表12所示,各种物理性质的综合结果如表13所示。
[表12]
[表13]
基于由各个制造例所得到的树脂,按照上述“离聚物基础树脂的制造-2”得到离聚物基础树脂(树脂1、5、3、8’、2、11)。得到的树脂的物理性质如表14所示。
[表14]
接着,用得到的离聚物基础树脂,基于与“离聚物的制造-1”的方法同样的方法,得到各个离聚物(实施例III-1~10)。作为比较例,使用HIM-5(比较例III-1)和HIM-2(比较例III-2),用如上所述的方法测定拉伸冲击强度、雾度、粘接强度。得到的离聚物和比较例的物理性质如表15、表16所示。
[表15]
[表16]
<评价III>
比较例III-1、2是由用高压自由基法制造的基础树脂与金属离子源形成的离聚物,其分子结构中具有大量长支链,复数模量的绝对值G*=0.1MPa处的相位角δ小于50°。另一方面,实施例III-1~10是由用特定的过渡金属催化剂制造的基础树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离聚物,其分子结构基本为直链状,相位角δ(G*=0.1MPa)为50°以上。
由表16所示的测定结果可知,本发明的层叠体的实施例中,树脂层牢固地粘在玻璃层上,且透明度和拉伸冲击强度高。比较例III-1和实施例III-4、比较例III-2和实施例III-7中,虽然是分别具有同等酸含量和中和度的现有离聚物,但各自与实施例相比,比较例尽管透明度方面是同等的程度,但粘接强度和拉伸冲击强度差。
这表明,相位角δ(G*=0.1MPa)为50°以上的本发明的离聚物与现有的离聚物相比,相对而言透明度、粘接强度和拉伸冲击强度的平衡性优异。
[关于离聚物的组成,中和度,金属离子种类]
实施例III-1~10是基础树脂的组成、中和度、金属离子种类各自不同的离聚物,但均具有作为玻璃中间膜用途所期望的透明度(雾度)、所期望的粘接性能(粘接强度)、所期望的强度(拉伸冲击强度),具有比现有离聚物的比较例III-1、2更优异的粘接强度和拉伸冲击强度。
这一点如图9所示,只要是相位角δ(G*=0.1MPa)为50°以上的本发明的多元离聚物,无论其中和度,均显示出相对而言透明度、粘接强度和拉伸冲击强度的平衡性优异。
由这种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对比可知,本发明的离聚物基于其富有特点的分子结构,表现出现有离聚物所不具备的透明度、粘接性、以及耐冲击性的优异平衡性。
[实施例IV:划片胶带用树脂的制作]
实施例IV中,由制造例1~3的树脂,按照上述“离聚物基础树脂的制造-1”得到离聚物基础树脂。得到的树脂的物理性质如表17所示。
[表17]
接着,用得到的离聚物基础树脂,基于和“离聚物的制造-2”的方法同样的方法,得到改变了金属种类、中和度的离聚物(实施例IV-1~5)。作为比较例使用HIM-1和HIM-4,用如上所述的方法测定拉伸断裂伸长率、磨损量、切屑数量。得到的离聚物和比较例的物理性质如表18所示。
[表18]
<评价IV>
由表18的比较可知,本发明的离聚物和现有的高压自由基法的离聚物在作为延展性指标的拉伸断裂伸长率这一项上为大致同等的值。因此,对于延展性能,可以说两者大致同等。另一方面,对于磨损量,使用本发明的离聚物时,磨损量非常小,同时切屑数量也少。可以说,使用了本发明的新型离聚物的划片胶带与使用现有的离聚物的划片胶带相比,延展性维持了现有产品的水平,同时在降低切屑方面更加优异。
[实施例V:垫片用树脂的制作]
实施例V中,由制造例1、2的树脂,按照上述“离聚物基础树脂的制造-2”得到离聚物基础树脂。得到的树脂的物理性质如表19所示。
[表19]
接着,用得到的离聚物基础树脂,基于与“离聚物的制造-1”的方法同样的方法,得到改变了中和度的离聚物(实施例V-1~3)。作为比较例使用HIM-3和HIM-4,用如上所述的方法测定拉伸模量、弹性复原率、拉伸冲击强度、磨损量。得到的离聚物和比较例的物理性质如表20、21所示。
[表20]
[表21]
<评价V>
由表21所示结果,对比实施例V-1~3和比较例V-1~2可知,本发明涉及的乙烯系离聚物与不满足本发明涉及的特定条件的比较例的乙烯系离聚物相比,柔软性、弹性恢复性、耐冲击性和耐磨损性的平衡性更优异。本发明的乙烯系离聚物如实施例V-1~3所示,已确认柔软性、弹性恢复性、耐冲击性和耐磨损性的平衡性良好,优选用于垫片。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离聚物能够得到满足各种用途所要求的特性的成型品,尤其是膜或片材状的成型体,因此在工业上非常有用。使用本发明的离聚物的膜与使用现有聚乙烯、现有离聚物制成的膜相比,膜的光泽、透明度、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穿刺强度、耐针孔性、热封强度中的至少一项更加优异。本发明的膜可以作为包装用膜使用,可以作为各种包装材料,例如食品包装材料、医疗用包装材料、工业材料包装材料等有利地使用。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适合作为缓冲片材、防振片材的乙烯系离聚物制软质系片材。即,使用本发明的乙烯系离聚物的成型品由于柔软性、耐磨损性、耐冲击性、透明度的平衡性优异,因此在工业上非常有用。此外,使用包含本发明的离聚物的玻璃层叠体用树脂时,与包含现有离聚物的玻璃层叠体用树脂相比,可期待得到保持同等的透明度的同时粘接性和耐冲击性优异的夹层玻璃中间膜、太阳能电池模块密封材料。对于夹层玻璃而言,可期待保持能见度的同时安全性提高,可认为作为汽车用玻璃、建筑用玻璃的利用价值高。对于太阳能电池模块而言,可期待能够提高耐久性而不降低转化效率。
另外,作为另一用途,可提供与使用现有离聚物的划片胶带相比在降低切屑方面优异的划片胶带。
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适合作为瓶盖封口衬垫、电子设备的密封部件的乙烯系离聚物制垫片。即,包含本发明的乙烯系离聚物的垫片由于柔软性、弹性恢复性、耐冲击性和耐磨损性的平衡性优异,因此在工业上非常有用。

Claims (16)

1.一种乙烯系膜,其含有特征如下的下述离聚物作为树脂成分:
所述离聚物是包含源自乙烯和/或碳数3~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A)以及源自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B)作为必要构成单元的共聚物(P)中的至少一部分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被转化为含有选自元素周期表第1族、第2族或第12族中的至少1种金属离子的含金属羧酸盐而成的,
用旋转式流变仪测定的复数模量的绝对值G*=0.1MPa处的相位角δ为50度~75度;
所述离聚物的共聚物(P)是使用含有元素周期表第8~11族的过渡金属的过渡金属催化剂来制造的;
所述乙烯系膜具有下述(iii)的性能:
(iii)其为吹塑膜,成型为厚度30μm时的雾度为2%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聚物的共聚物(P)的由13C-NMR计算出的甲基分支数量是每1000个碳为50个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聚物的共聚物(P)在共聚物中包含2~20mol%的所述结构单元(B)。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聚物中的结构单元(A)为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P)是由所述结构单元(A)和所述结构单元(B)构成的二元型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P)是还包含结构单元(C)作为必要构成单元的共聚物,所述结构单元(C)为除了所述结构单元(A)和所述结构单元(B)以外的分子结构中具有1个以上碳-碳双键的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乙烯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P)中的所述结构单元(C)为如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非环状单体或如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环状单体;
通式(1)中,T1~T3各自独立地为选自由氢原子、碳数1~20的烃基、取代有羟基的碳数1~20的烃基、取代有碳数1~20的烷氧基的碳数2~20的烃基、取代有碳数2~20的酯基的碳数3~20的烃基、取代有卤原子的碳数1~20的烃基、碳数1~20的烷氧基、碳数6~20的芳基、碳数2~20的酯基、碳数3~20的甲硅烷基、卤原子或氰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
T4为选自由取代有羟基的碳数1~20的烃基、取代有碳数1~20的烷氧基的碳数2~20的烃基、取代有碳数2~20的酯基的碳数3~20的烃基、取代有卤原子的碳数1~20的烃基、碳数1~20的烷氧基、碳数6~20的芳基、碳数2~20的酯基、碳数3~20的甲硅烷基、卤原子或氰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
通式(2)中,R1~R12任选彼此相同或不同,选自由氢原子、卤原子和碳数1~20的烃基组成的组中,R9和R10以及R11和R12任选各自一体化地形成二价有机基团,R9或R10与R11或R12任选相互成环,
并且,n表示0或正整数,n为2以上时,R5~R8在各个重复单元中任选彼此相同或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乙烯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P)中的所述结构单元(C)为如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非环状单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乙烯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P)中的所述结构单元(C)为如所述通式(2)所表示的环状单体。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乙烯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P)在共聚物中含有0.001mol%~20.000mol%的所述结构单元(C),其中,将构成所述共聚物的全部构成单元的总和计为100mol%。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离子为元素周期表第1族或元素周期表第12族的金属离子。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系膜,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下述(i)、(ii)、(iV)中任意项的性能:
(i)成型为厚度30μm进行测定时,-20℃下的膜冲击为20J/mm以上,且MD方向上的拉伸模量为150MPa以上;
(ii)成型为厚度30μm进行测定时,密封温度120℃、密封压力0.2MPa、密封时间1秒、下部密封条温度60℃下的热封强度为10N/15mm以上;
(iV)其为吹塑膜,成型为厚度30μm时的光泽度(20°)为120%以上。
13.一种软质片材,其包含离聚物,所述离聚物是包含源自乙烯和/或碳数3~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A)以及源自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B)作为必要构成单元的共聚物(P)中的至少一部分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被转化为含有选自元素周期表第1族、第2族或第12族中的至少1种金属离子的含金属羧酸盐而成的,
用旋转式流变仪测定的复数模量的绝对值G*=0.1MPa处的相位角δ为50度~75度;
所述离聚物的共聚物(P)是使用含有元素周期表第8~11族的过渡金属的过渡金属催化剂来制造的;
所述离聚物进一步满足下述(b)~(f):
(b)温度190℃、负载2.16kg下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0.1~15g/10分钟;
(c)拉伸模量为20~350MPa;
(d)拉伸冲击强度为700KJ/m2以上;
(e)磨损试验中的磨损量小于10mg;
(f)雾度为0.1~30%。
14.一种划片胶带,其包含离聚物,所述离聚物是包含源自乙烯和/或碳数3~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A)以及源自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B)作为必要构成单元的共聚物(P)中的至少一部分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被转化为含有选自元素周期表第1族、第2族或第12族中的至少1种金属离子的含金属羧酸盐而成的,
用旋转式流变仪测定的复数模量的绝对值G*=0.1MPa处的相位角δ为50度~75度;
所述离聚物的共聚物(P)是使用含有元素周期表第8~11族的过渡金属的过渡金属催化剂来制造的;
所述离聚物进一步满足下述(b2)~(c2):
(b2)成型为厚度1mm时,用基于JIS K7151的冷却方法A测得的拉伸断裂伸长率大于350%;
(c2)成型为厚度1mm时,在磨损试验中的磨损量小于10mg。
15.一种层叠体,其包含离聚物,所述离聚物是包含源自乙烯和/或碳数3~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A)以及源自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B)作为必要构成单元的共聚物(P)中的至少一部分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被转化为含有选自元素周期表第1族、第2族或第12族中的至少1种金属离子的含金属羧酸盐而成的,
用旋转式流变仪测定的复数模量的绝对值G*=0.1MPa处的相位角δ为50度~75度;
所述离聚物的共聚物(P)是使用含有元素周期表第8~11族的过渡金属的过渡金属催化剂来制造的;
所述离聚物进一步满足下述(b3)~(d3):
(b3)成型为厚度0.5mm并贴合于玻璃时,在剥离试验中的最大应力为2.0N/10mm以上;
(c3)拉伸冲击强度为700KJ/m2以上;
(d3)雾度为25%以下。
16.一种垫片,其包含离聚物,所述离聚物是包含源自乙烯和/或碳数3~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A)以及源自具有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B)作为必要构成单元的共聚物(P)中的至少一部分羧基和/或二羧酸酐基被转化为含有选自元素周期表第1族、第2族或第12族中的至少1种金属离子的含金属羧酸盐而成的,
用旋转式流变仪测定的复数模量的绝对值G*=0.1MPa处的相位角δ为50度~75度;
所述离聚物的共聚物(P)是使用含有元素周期表第8~11族的过渡金属的过渡金属催化剂来制造的;
所述离聚物进一步满足下述(b’)~(f’):
(b’)温度190℃、负载2.16kg下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0.1~30g/10分钟;
(c’)拉伸试验中的弹性复原率为65~100%;
(d’)拉伸模量为20~350MPa;
(e’)拉伸冲击强度为700KJ/m2以上;
(f’)磨损试验中的磨损量小于10mg。
CN202080046263.XA 2019-06-24 2020-06-24 膜状成型体用树脂以及由该树脂构成的成型品 Active CN1140965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16698 2019-06-24
JP2019116698 2019-06-24
JP2019-116761 2019-06-24
JP2019116761 2019-06-24
JP2019123065 2019-07-01
JP2019-123065 2019-07-01
JP2019-123624 2019-07-02
JP2019123624 2019-07-02
JP2019123619 2019-07-02
JP2019-123619 2019-07-02
PCT/JP2020/024884 WO2020262482A1 (ja) 2019-06-24 2020-06-24 フィルム状成形体用樹脂及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6571A CN114096571A (zh) 2022-02-25
CN114096571B true CN114096571B (zh) 2024-04-30

Family

ID=74060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6263.XA Active CN114096571B (zh) 2019-06-24 2020-06-24 膜状成型体用树脂以及由该树脂构成的成型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42981A1 (zh)
EP (1) EP3988296A4 (zh)
CN (1) CN114096571B (zh)
WO (1) WO20202624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79632A1 (ja) * 2019-03-04 2020-09-10 日本ポリエチレン株式会社 多元アイオノマー
JP7143967B1 (ja) * 2020-10-20 2022-09-2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面発光装置、表示装置、面発光装置用封止部材シートおよび面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220080909A (ko) 2020-12-08 2022-06-15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플러깅 억제용 윤활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플러깅 억제방법
KR20220132867A (ko) * 2021-03-24 2022-10-04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에틸렌-아크릴산 공중합체의 제조 방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56418A (en) * 1987-04-30 1990-09-11 Idemitsu Kosan Company Limited Ionomer resin and preparation of same
CN107075005A (zh) * 2014-10-15 2017-08-18 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 乙烯系离聚物的制造方法和乙烯系离聚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28027C (zh) 1961-08-31 1900-01-01
JPS6317980A (ja) 1986-07-09 1988-01-25 F S K Kk ウエハ貼着用粘着シ−ト
JPH01249877A (ja) 1988-03-31 1989-10-05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放射線硬化性粘着テープ
EP0527244B1 (de) 1991-08-05 1995-10-1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bstandhalter für Brennelemente mit gekrümmten, aufgesetzten Federn
JPWO2006054741A1 (ja) * 2004-11-22 2008-08-07 Jsr株式会社 アイオノマ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成形品
JP5227786B2 (ja) 2005-03-17 2013-07-03 ダウ グローバ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エルエルシー マルチブロックポリマーからのキャップライナー、クロージャーおよびガスケット
US20090151772A1 (en) * 2007-12-14 2009-06-18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Terionomer Films or Sheets and Solar Cell Modules Comprising the Same
JP4993504B2 (ja) 2008-04-02 2012-08-08 三井・デュポンポリ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用積層体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US20090297747A1 (en) 2008-05-30 2009-12-03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olded articles comprising ionomer compositions
JP2010074136A (ja) * 2008-08-20 2010-04-02 Hitachi Chem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EP2351761B1 (en) 2008-10-30 2015-12-02 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 Novel metal complex,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olefin polym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olefin/(meth)acrylate copolymer each using the metal complex
EP2342209A1 (en) * 2008-10-31 2011-07-1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Solar cells modules comprising low haze encapsulants
JP5649812B2 (ja) 2008-11-20 2015-01-07 日本ポリプロ株式会社 新規なトリアリールホスフィン又はトリアリールアルシン化合物及びそれらを用いたα−オレフィン系重合触媒並びにα−オレフィン系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5666808B2 (ja) 2009-02-05 2015-02-12 日本ポリエチレン株式会社 新規なトリアリールホスフィン又はトリアリールアルシン化合物及びそれらを使用するα−オレフィン系重合触媒並びにα−オレフィン系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5232718B2 (ja) 2009-04-30 2013-07-10 日本ポリプロ株式会社 新規な金属錯体を含む重合触媒成分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α−オレフィン重合体またはα−オレフィン・(メタ)アクリル酸エステル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US20170002120A1 (en) 2014-01-28 2017-01-05 Japan Polyethylene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ethylene/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 copolymer, and said copolymer
JP2016188158A (ja) 2015-03-30 2016-11-04 三井・デュポンポリ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積層体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JP6301987B2 (ja) 2016-02-23 2018-03-28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ダイシング用粘着テープおよび半導体ウェハのフルカットダイシング方法
JP2018193261A (ja) 2017-05-15 2018-12-06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EP3733725B1 (en) * 2017-12-25 2024-06-12 Japan Polyethylene Corporation Multi-component, polar-group-containing olefin copolymer
WO2020179632A1 (ja) * 2019-03-04 2020-09-10 日本ポリエチレン株式会社 多元アイオノマー
EP3950737A4 (en) * 2019-04-02 2022-06-15 Japan Polyethylene Corporation POLYAMIDE RESIN COMPOSITION WITH A SPECIFIC IONOM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56418A (en) * 1987-04-30 1990-09-11 Idemitsu Kosan Company Limited Ionomer resin and preparation of same
CN107075005A (zh) * 2014-10-15 2017-08-18 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 乙烯系离聚物的制造方法和乙烯系离聚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88296A4 (en) 2023-07-19
US20220242981A1 (en) 2022-08-04
WO2020262482A1 (ja) 2020-12-30
CN114096571A (zh) 2022-02-25
EP3988296A1 (en) 2022-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96571B (zh) 膜状成型体用树脂以及由该树脂构成的成型品
EP3143645B1 (en) Polypropylene composition for producing a layer of a photovoltaic module
TWI516536B (zh) 成形體
EP2631270A1 (en) Poly-4-methyl-1-pentene based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products obtained from the composition
CN113454127B (zh) 多元离聚物
WO2019131291A1 (ja) 多元系極性基含有オレフィン共重合体
KR101723708B1 (ko) 수지 조성물
WO2021025142A1 (ja) プロピレン系重合体組成物、無延伸フィルムおよび積層体
JP7552100B2 (ja) ガラス積層体用樹脂
JP7501157B2 (ja) ダイシングテープ基材用樹脂、それを含む樹脂組成物、ダイシングテープ基材及びダイシングテープ
CN114026133B (zh) 注射成型用或压缩成型用树脂组合物
KR101962771B1 (ko) 열가소성 수지 블렌드 조성물
KR20180069585A (ko) 열가소성 수지 블렌드 조성물
JP2021001332A (ja) 軟質系シート用エチレン系アイオノマー及びその成形体
CN114008131B (zh) 层压用聚合物组合物及使用其的层叠体
WO2023182498A1 (ja) 周期表2族金属含有アイオノマー
JP7540212B2 (ja) チューブ用エチレン系アイオノマー及びその成形体
JP2021001333A (ja) フィルム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エチレン系フィルム
JP2021001331A (ja) エチレン系アイオノマー及びその中空成形容器
WO2024210212A1 (ja) 3dプリンタ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造形品
WO2024210116A1 (ja) プロピレン系重合体組成物、フィルムおよび多層フィルム
JP2022150804A (ja) 積層体用樹脂組成物、積層体及び液体包装袋
CN118451138A (zh) 无拉伸膜、密封膜和多层密封膜
CN118829666A (zh) 含元素周期表第2族金属的离聚物
JP2023144832A (ja) アイオノマーを含む化粧シート用樹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