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8651A - 旋转式主开关锁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主开关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8651A
CN114078651A CN202010849442.9A CN202010849442A CN114078651A CN 114078651 A CN114078651 A CN 114078651A CN 202010849442 A CN202010849442 A CN 202010849442A CN 114078651 A CN114078651 A CN 1140786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ob
lock
switch
lock bolt
trig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494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至斌
简永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Jiann Tsa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 Jiann Tsa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Jiann Tsa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Jiann Tsa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494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786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78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865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6Operating part movable both angularly and rectilinearly, the rectilinear movement being along the axis of angular movement
    • H01H25/065Operating part movable both angularly and rectilinearly, the rectilinear movement being along the axis of angular movement using separate operating parts, e.g. a push button surrounded by a rotating kno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HCYCLE STAND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PARKING OR STORING CYCLES; 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Z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DEVICES FOR LEARNING TO RIDE CYCLES
    • B62H5/00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20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式主开关锁,用以解决以往将转钮上锁的操作较麻烦的问题。包括:一锁具本体,具有一锁栓;一平移座,与该锁栓相连动;一限制模组,具有一旋转限制件;及一操控模组,具有一旋钮可旋转地设于该锁具本体上方,以供旋转切换操作模式,该锁栓位于解锁位置时,该旋钮可被旋动,该锁栓位于上锁位置时,该平移座限制该旋转限制件的位移量,以由该旋转限制件限制该旋钮无法被旋动。

Description

旋转式主开关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锁具,尤其是一种用于电动车的旋转式主开关锁。
背景技术
电动车具有轻巧、无空气污染及无噪音等优点,是一种可符合现今环保规范的代步工具。目前的电动车,常会选择在其主开关锁处设有一转钮,供使用者可转动该转钮来切换操作模式或启动某些功能。
为避免该转钮在车主离开车辆的期间受到他人转动,一般都会希望该转钮能受控制锁定而无法旋转;然而,目前的电动车都要另外设置一锁定模组,由车主在熄火后额外操控该锁定模组动作,以由该锁定模组锁定该转钮。如此,一来是需额外操控的麻烦,可能导致车主懒得操控锁定该转钮,二来则是车主可能会忘记操控锁定该转钮,都是造成目前电动车的防盗或防破坏效果较差的原因。
有鉴于此,目前用于电动车的主开关锁确实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主开关锁,其旋钮可随锁栓上锁而被锁定无法旋动,并随该锁栓解锁而恢复可旋动状态。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主开关锁,其按钮可随锁栓上锁而被锁定无法下压,并随该锁栓解锁而恢复可下压状态。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主开关锁,可以由非电控式的简易机构构成旋转限制件与按压限制件,以控制旋钮及按钮的锁定。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主开关锁,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及提升制造与组装便利性。
本发明依锁栓的轴向定义为Y方向,且Y方向为前、后向,X方向为左、右向,Z方向为上(顶)、下(底)向;另外,本发明全文所述如“内”、“外”、“侧面”等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语,主要参考附图的方向,各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语仅用以辅助说明及理解本发明的各实施例,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全文所记载的元件及构件使用“一”或“一个”的量词,仅是为了方便使用且提供本发明范围的通常意义;于本发明中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且单一的概念也包括复数的情况,除非其明显意指其他意思。
本发明全文所述“结合”、“组合”或“组装”等近似用语,主要包括连接后仍可不破坏构件地分离,或是连接后使构件不可分离等型态,本领域中技术人员可以依据欲相连的构件材质或组装需求予以选择。
本发明的旋转式主开关锁,包括:一锁具本体,具有一锁栓;一平移座,与该锁栓相连动;一限制模组,具有一旋转限制件;及一操控模组,具有一旋钮可旋转地设于该锁具本体上方,以供旋转切换操作模式,该锁栓位于解锁位置时,该旋钮可被旋动,该锁栓位于上锁位置时,该平移座限制该旋转限制件的位移量,以由该旋转限制件限制该旋钮无法被旋动。
因此,本发明的旋转式主开关锁可以应用于电动车,随其锁栓将车辆龙头上锁而致使该旋钮无法被旋动,另于该锁栓解锁时,使该旋钮自动恢复可被旋动的状态,不需额外操作对该旋钮的锁定控制,具有提升使用便利性及防盗效果等功效。
其中,该旋转限制件可以位于该平移座上方,该锁栓位于上锁位置时,该平移座可以挡止于该旋转限制件的下方,以限制该旋转限制件的向下位移量。如此,可以提升组装空间的配置效率,并采用简易的结构来达成预期的控制效果,具有减缩整体旋转式主开关锁体积、降低制造成本及提升制造与组装便利性等功效。
其中,该限制模组可以具有一壳罩,该旋转限制件可以具有一旋摆盘位于该壳罩的上表面,该旋摆盘可以具有一第一穿接部连接该旋钮的一第二穿接部,使该旋钮被旋动时可带动该旋摆盘旋摆。如此,可以由简易的结构使该旋钮与该旋转限制件连动,具有降低制造成本及提升制造与组装便利性等功效。
其中,该壳罩的上表面可以具有一凹陷平台,该旋摆盘可以位于该凹陷平台内。如此,可以由结构简易的凹陷平台作为该旋摆盘的旋摆支点及限制该旋摆盘的旋摆幅度,具有降低制造成本及提升制造与组装便利性等功效。
其中,该旋摆盘可以具有多个定位凹部,该旋转限制件可以具有一弹性件朝该旋摆盘推抵一伸缩杆的第一端,该旋摆盘旋摆时,该伸缩杆的第一端可以从其中一定位凹部中移出而抵接该旋摆盘的表面,使该伸缩杆可以向下位移并压缩该弹性件,该伸缩杆的第一端对位至另一定位凹部时,该弹性件可以推抵该伸缩杆的第一端抵入该另一定位凹部中。如此,该旋转限制件可以由非电控式的简易机构来达成预期的控制效果,具有降低制造成本及提升制造与组装便利性等功效。
其中,该锁栓位于解锁位置时,该伸缩杆的第二端可以对位在该锁栓的上方,该伸缩杆的第二端至该锁栓的最短距离可以大于或等于该伸缩杆的第一端伸入该定位凹部的深度;该锁栓位于上锁位置时,该伸缩杆的第二端可以对位在该平移座的上方,该伸缩杆的第二端至该平移座的最短距离可以小于该伸缩杆的第一端伸入该定位凹部的深度。如此,可以由非电控式的简易机构,确保该伸缩杆在该锁栓上锁时无法向下位移达到可脱离该定位凹部的位移量,从而达到锁定该旋钮的效果,具有降低制造成本及提升制造与组装便利性等功效。
该旋转式主开关锁另外可以包括一驱动模组,该驱动模组可以具有一控制器耦接一驱动器及至少一触动开关,该驱动器可以位于该锁具本体的下方,该驱动器可以具有一第二连动部连接该平移座的一第一连动部,该旋钮碰触该触动开关时,该触动开关可发出一触发讯号至该控制器,由该控制器控制该驱动器运作,以由该第二连动部连动该平移座产生平移而带动该锁栓改变成上锁或解锁位置。如此,可以由电动的方式控制该锁栓改变位置,使上锁与解锁的控制不费力且不麻烦,可提升使用者在离开车辆前主动控制锁栓上锁的意愿,具有提升使用便利性及防盗效果等功效。
其中,该触动开关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并分别为一第一触动开关及一第二触动开关;该旋钮对位于一第一模式位置时,该旋钮的一第一触发部可以对位于该第一触动开关,该旋钮的一第二触发部可以与该第二触动开关相错位;该旋钮对位于一第二模式位置时,该旋钮的第一触发部可以与该第一触动开关相错位,该旋钮的第二触发部可以对位于该第二触动开关。如此,具有提升控制正确性的功效。
其中,该旋钮可以仅对位于该第一模式或该第二模式位置。如此,使操控更加简洁、便利,具有提升操作便利性的功效。
其中,该旋钮的第二触发部的下表面可以具有一导斜面,该旋钮在未被下压的状态下旋转以从该第一模式切换至该第二模式的过程中,该旋钮的第二触发部可以顺着该导斜面而按压该第二触动开关,使该第二触动开关在该第二模式下可以维持被按压状态。如此,可以在不下压该旋钮的情况下,通过旋转该旋钮来触发该第二触动开关,具有提升操作便利性的功效。
其中,该旋钮对位于该第一模式位置时,该旋钮的第一触发部可以对位于该第一触动开关的上方,该旋钮可以被下压以触发该第一触动开关。如此,可以在不旋转该旋钮的情况下,通过下压该旋钮来触发该第一触动开关,具有提升操作便利性的功效。
其中,该壳罩的上表面可以具有一避让孔,该旋钮对位于该第一模式位置时,该旋钮的第二穿接部可以对位于该避让孔,并于该旋钮被下压时,由该第二穿接部贯穿该避让孔;该旋钮对位于该第二模式位置时,该旋钮的第二穿接部可以与该避让孔相错位。如此,可限制该旋钮在该第二模式下无法被下压,具有避免操作错误的功效。
其中,该锁栓位于解锁位置,且该旋钮可以对位于该第一模式位置时,该旋钮可以被下压以触发该第一触动开关,使该第一触动开关发出一触发讯号至该控制器,由该控制器控制该驱动器运作,使该锁栓由解锁位置改变成上锁位置。如此,使用者可以主动控制该锁栓上锁,具有提升防盗效果的功效。
其中,该锁栓位于上锁位置,且该旋钮对位于该第一模式位置时,该旋钮可以被下压以触发该第一触动开关,使该第一触动开关发出一触发讯号至该控制器并启动身份辨识程序,在与车主的晶片钥匙配对成功后,由该控制器控制该驱动器运作,使该锁栓由上锁位置改变成解锁位置。如此,可以由简易的结构与操作方式控制该锁栓解锁,具有提升操作便利性的功效。
其中,该操控模组可以具有至少一按钮,该限制模组可以具有一按压限制件,该锁栓位于解锁位置时,该按钮可被按压,该锁栓位于上锁位置时,该平移座可以限制该按压限制件的位移量,以由该按压限制件限制该按钮无法被下压。如此,该锁栓上锁时,该平移座可兼具控制该旋钮无法被旋动且该按钮无法被下压的效果,具有提升使用便利性及防盗效果等功效。
其中,该按压限制件可以位于该平移座上方,该锁栓位于上锁位置时,该平移座可以挡止于该按压限制件的下方,以限制该按压限制件的向下位移量。如此,可以提升组装空间的配置效率,并采用简易的结构来达成预期的控制效果,具有减缩整体旋转式主开关锁体积、降低制造成本及提升制造与组装便利性等功效。
其中,该平移座可平移地设于该锁具本体的一框盖内,该锁栓可以凸伸穿出该框盖;该锁栓位于解锁位置时,该按钮可以被下压以连动一连动开关,并可以带动该按压限制件向下位移,使该按压限制件的一杆体可以穿过该框盖的一贯孔而插入该平移座的一容置孔;该锁栓位于上锁位置时,该平移座的容置孔可以不对位于该框盖的贯孔下方,以限制该按压限制件的向下位移量而无法连动该连动开关。如此,可以由简易的结构使该按钮与该按压限制件连动,具有降低制造成本及提升制造与组装便利性等功效。
其中,该按压限制件可以具有一压板连接于该杆体,该连动开关的一受压部可以抵接于该压板上,该按钮的一穿杆可以抵接该连动开关的受压部,该按钮被下压时,该连动开关的受压部可以枢转以推抵该压板向下位移。如此,该按压限制件可以由非电控式的简易机构来达成预期的控制效果,具有降低制造成本及提升制造与组装便利性等功效。
其中,该框盖的内表面可以具有一导沟,该平移座相对于该框盖平移时,该平移座的一挡块可以同步在该导沟中平移;该锁栓位于上锁位置时,该挡块可以对位在该旋转限制件下方。如此,该挡块可以导引该平移座的平移方向,并于该锁栓上锁时辅助限制该旋转限制件的向下位移量,使单一构件兼具不同的功能性,具有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及提升组装便利性等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操控模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平移座与限制模组的分解立体图;
图4: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局部构件的组合立体图;
图5:沿图4的A-A线剖面图;
图6: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下压按钮的动作情形图;
图7: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锁栓上锁的动作情形图;
图8:沿图5的B-B线剖面图;
图9:由图8切换模式的动作情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锁具本体
11:容室
12:锁栓
13:栓孔
14:旋转限位槽
15:框盖
151:导管
152:导沟
153:贯孔
154:贯穿槽
2:平移座
21:卡接部
22:第一连动部
23:导块
24:挡块
25:容置孔
26,314,323,423:弹性件
3:限制模组
31:旋转限制件
311:旋摆盘
312:第一穿接部
313:定位凹部
315:伸缩杆
315a:第一端
315b:第二端
32:按压限制件
321:压板
322:杆体
33:壳罩
331:伸缩导槽
332:内凹部
333:穿孔
334:凹陷平台
335:避让孔
4:操控模组
41:旋钮
411:容腔
412:第二穿接部
413:触发部
413a:第一触发部
413b:第二触发部
42:按钮
421:按压键
422:穿杆
43:连动开关
431:受压部
432:拉引部
44:分隔盘
5:驱动模组
51:驱动器
511:第二连动部
52:触动开关
52a:第一触动开关
52b:第二触动开关
53:控制器
C:导斜面
D1,D3:最短距离
D2:深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列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1所示,其是本发明旋转式主开关锁的一较佳实施例,包括一锁具本体1、一平移座2、一限制模组3及一操控模组4,该平移座2、该限制模组3及该操控模组4均设于该锁具本体1。
该锁具本体1内部具有一容室11,以供容置该平移座2及该限制模组3。该锁具本体1具有一锁栓12贯穿一栓孔13,且该锁栓12可以被驱动而相对于该栓孔13轴向位移,以于一上锁位置与一解锁位置的间做切换;其中该锁栓12位于该上锁位置时,该锁栓12可以将车辆的龙头上锁。该锁具本体1上方具有一旋转限位槽14,该旋转限位槽14呈弧形,且该旋转限位槽14连通至该容室11。
请参照图1、图3、图5所示,该锁具本体1具有一框盖15位于该容室11中,该框盖15的上表面可以具有一导管151,该框盖15的内表面可以具有一导沟152,该导沟152以平行于该锁栓12轴向的方向延伸,且该导沟152连通至该导管151的下方。该框盖15的上表面另外可以具有一贯孔153及一贯穿槽154,该贯孔153可以选择设于该导沟152以外的任意位置,例如该导沟152的后方,以不干涉在该导沟152中平移的物件为原则;该贯穿槽154则同样可选择以平行于该锁栓12轴向的方向延伸。
该平移座2具有一卡接部21可供该锁栓12结合,使该锁栓12维持凸出于该平移座2的一侧,并可以与该锁栓12连动而同步位移。该平移座2可平移地设于该框盖15内,且该锁栓12凸伸穿出该框盖15。其中,该平移座2可以具有一第一连动部22,该第一连动部22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连接用以驱动该平移座2平移的构件;例如但不限制地,本实施例的第一连动部22可以为自该平移座2下表面凹入的长槽。又,为便于控制该平移座2相对于该框盖15的平移方向,该平移座2可以具有一导块23穿伸于该框盖15的贯穿槽154中,用以限制该平移座2仅能沿着该贯穿槽154的延伸方向平移。
此外,该平移座2还可以具有一挡块24及一容置孔25,该挡块24位于该框盖15的导沟152中,该平移座2相对于该框盖15平移时,该挡块24可以同步地在该导沟152中平移。其中,该锁栓12位于该解锁位置时,该容置孔25可以对位在该框盖15的贯孔153下方(如图5所示);该锁栓12位于该上锁位置时,该挡块24则可以对位在该框盖15的导管151下方(如图7所示)。该平移座2另外可以具有一弹性件26,该弹性件26的一端可以抵接该框盖15的内壁,该平移座2相对于该框盖15往前平移时可压缩该弹性件26,并于后续通过该弹性件26的弹性复位能力辅助该平移座2回到初始位置。
该限制模组3可以具有一旋转限制件31及一按压限制件32,该锁栓12位于解锁位置(如图5所示)时,该平移座2并不会对该旋转限制件31及该按压限制件32的正常位移量造成限制;而该锁栓12位于上锁位置(如图7所示)时,该平移座2则可以限制该旋转限制件31及该按压限制件32的位移量,使该操控模组4供旋转或按压控制的部位无法正常运作,从而实现防盗效果(容后详述)。
本发明不限制该限制模组3的型态,举例而言,本实施例的限制模组3可以具有一壳罩33,该壳罩33可以由底端连接该框盖15。该壳罩33具有一伸缩导槽331贯穿该壳罩33的上、下表面,且该伸缩导槽331可以对位在该框盖15的导管151上方。该壳罩33的下表面另外可以具有一内凹部332,该内凹部332连通该壳罩33左右的至少一侧,较佳连通该壳罩33的左右两侧。该壳罩33的上表面可以具有至少一穿孔333贯穿至该内凹部332。
本实施例的旋转限制件31可以位于该平移座2的上方,该旋转限制件31可以具有一旋摆盘311位于该壳罩33的上表面,该旋摆盘311可以具有一第一穿接部312,该第一穿接部312可对位在该锁具本体1的旋转限位槽14下方,以供该操控模组4的旋转控制部位连接,以带动该旋摆盘311旋摆,该旋摆盘311的下表面则可以具有多个定位凹部313。较佳地,该壳罩33的上表面可以具有一凹陷平台334,该旋摆盘311可以位于该凹陷平台334内,使该凹陷平台334的端缘可以作为该旋摆盘311的旋摆支点,并限制该旋摆盘311的旋摆幅度。该壳罩33的上表面另可以具有一避让孔335,该避让孔335可以位于该凹陷平台334。
该旋转限制件31另外可以具有一弹性件314及一伸缩杆315,该弹性件314位于该伸缩导槽331中,该伸缩杆315贯穿该伸缩导槽331,并由该弹性件314朝该旋摆盘311推抵该伸缩杆315的第一端315a。如此,该旋摆盘311旋摆时,该伸缩杆315的第一端315a可以从其中一定位凹部313中移出而抵接该旋摆盘311的下表面,使该伸缩杆315向下位移以压缩该弹性件314,并于该伸缩杆315的第一端315a对位至另一定位凹部313时,通过该弹性件314的弹性复位能力,推抵该伸缩杆315的第一端315a抵入该另一定位凹部313中。
另一方面,该伸缩杆315的第二端315b则贯穿该框盖15的导管151,以由该导管151辅助导引该伸缩杆315伸缩位移时不易偏摆。其中,该锁栓12位于解锁位置(如图5所示)时,该伸缩杆315的第二端315b可以对位在该锁栓12的上方,且该伸缩杆315的第二端315b至该锁栓12的最短距离D1较佳大于或等于该伸缩杆315的第一端315a伸入该定位凹部313的深度D2,使该伸缩杆315能顺畅地向下位移。该锁栓12位于上锁位置(如图7所示)时,该伸缩杆315的第二端315b可以对位在该平移座2的上方,且该伸缩杆315的第二端315b至该平移座2的最短距离D3小于该伸缩杆315的第一端315a伸入该定位凹部313的深度D2,使该伸缩杆315能向下位移的量并不足以离开当下所抵接的定位凹部313。
本实施例的按压限制件32可以位于该平移座2的上方,该按压限制件32可以具有一压板321连接于一杆体322的一端,该压板321可以位于该壳罩33的内凹部332中,并对位在该壳罩33的穿孔333下方,另外可以由一弹性件323朝该壳罩33的上表面推抵该压板321;该杆体322的另一端则可以对位于该框盖15的贯孔153。如此,该锁栓12位于解锁位置(如图6所示)时,该压板321可承受下压力而使该杆体322通过该贯孔153而穿入该容置孔25;而该锁栓12位于上锁位置(如图7所示)时,该平移座2可阻挡在该贯孔153下方,以限制该杆体322向下的位移量。
请参照图1、图2、图5所示,该操控模组4可以具有一旋钮41及至少一按钮42,该旋钮41及该按钮42大致上位于该锁具本体1上方,且该旋钮41可以环设于该按钮42外周。本实施例的旋转式主开关锁,其锁栓12位于解锁位置时,该旋钮41可被旋动,用以切换电动车的各种操作模式;而该按钮42则可被按压,用以致动一连动开关43。相对地,该锁栓12位于上锁位置时,该限制模组3的旋转限制件31将可与该平移座2配合,限制该旋钮41无法被旋动,并由该按压限制件32与该平移座2配合,限制该按钮42无法被下压。
详言的,该旋钮41内具有一容腔411,该旋钮41的下表面可以凸出有一第二穿接部412,第二穿接部412可以贯穿该锁具本体1的旋转限位槽14,并伸入该容室11中以结合至该旋摆盘311的第一穿接部312,使该旋钮41被旋动时可带动该旋摆盘311旋摆。该旋钮41另可以具有至少一触发部413,该触发部413可例如为凸出于该旋钮41下表面的凸块。
另外,本实施例的按钮42与连动开关43数量各可选择为两个,两个按钮42可分别致动两个连动开关43。该按钮42以受按压时可致动对应的连动开关43为原则,该按钮42的型态本发明不加以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一分隔盘44可以装设于该旋钮41的容腔411中,两个按钮42分别具有一按压键421容置于该旋钮41的容腔411中,并位于该分隔盘44的相对两侧。各按钮42的按压键421底部连接有一穿杆422,该穿杆422可以贯穿该分隔盘44、该旋钮41、该锁具本体1及该壳罩33的穿孔333,并伸入该壳罩33的内凹部332中;各按钮42可以由一弹性件423朝远离该容室11的方向推抵该按压键421,使该按压键421的局部可以抵接该分隔盘44,且该按压键421被按压后可以通过该弹性件423回到初始位置。
各连动开关43则可以具有相连接的一受压部431及一拉引部432,两个受压部431可分别配置在该壳罩33的左右两侧,并使两个受压部431的一端可分别从该壳罩33左右两侧伸入该内凹部332,以供两个按钮42的穿杆422分别抵接,且两个受压部431伸入该内凹部332的部位可以抵接在该按压限制件32的压板321上方。该连动开关43的受压部431可以在受到该按钮42的穿杆422下压时产生枢转,以拉动所连接的拉引部432,使该拉引部432所连接的相对应物件(例如:座垫、能源盖)可以被解锁而开启,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于此不再详述。
请参照图1、图5所示,该旋转式主开关锁另外可以包括一驱动模组5,该驱动模组5具有一驱动器51,该驱动器51可以装设在该锁具本体1的下方,并具有一第二连动部511连接该平移座2的第一连动部22;该驱动器51的运作可以使该第二连动部511移动,从而连动该平移座2相对于该框盖15产生平移,以间接带动该锁栓12改变位置。
请参照图1、图3所示,该驱动模组5另外可以具有至少一触动开关52耦接一控制器53,该驱动器51也耦接该控制器53。该旋钮41的触发部413碰触该触动开关52时,该触动开关52可发出一触发讯号至该控制器53,由该控制器53控制该驱动器51运作,以带动该锁栓12改变成上锁或解锁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该触动开关52及该旋钮41的触发部413的数量各可以为两个,两个触动开关52可以安装于该框盖15上方,且可被触发的部位可以穿出该壳罩33外。
请配合参照图8所示,为便于说明,以下将两个触发部413分别作为一第一触发部413a与一第二触发部413b,以及将两个触动开关52分别作为一第一触动开关52a与一第二触动开关52b。在该旋钮41对位于一第一模式位置时,该第一触发部413a可以对位于该第一触动开关52a,且该旋钮41的第二穿接部412还可以对位于该避让孔335,该第二触发部413b则与该第二触动开关52b相错位。另外请配合参照图9所示,在该旋钮41对位于一第二模式位置时,可以换成该第一触发部413a与该第一触动开关52a相错位,且该旋钮41的第二穿接部412也与该避让孔335相错位,而该第二触发部413b则对位于该第二触动开关52b。
更详言的,请参照图4、图5所示,该旋钮41对位于该第一模式位置时,该第一触发部413a可以对位于该第一触动开关52a的上方,且该旋钮41可以被下压以触发该第一触动开关52a;同时,由于该第二触发部413b与该第二触动开关52b相错位,故该旋钮41被下压时,该第二触发部413b并不会碰触以触发该第二触动开关52b。又,该第二触发部413b的下表面可以具有一导斜面C;当该旋钮41在未被下压的状态下旋转,以从该第一模式切换至该第二模式的过程中,该第二触发部413b可以顺着该导斜面C而按压该第二触动开关52b,使该第二触动开关52b在该第二模式下维持被按压状态。
本实施例的旋转式主开关锁可以装设于一电动车,并使该操控模组4的旋钮41及按钮42能裸露于车壳外,以便使用者操作。另外,前述的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可分别为断开模式及接通模式,且本实施例可以选择使操作模式仅具有断开及接通两种模式,使操控更加简洁、便利。
请参照图4、图5、图8所示,当该旋钮41对位于该第一模式(例如为断开模式,即车辆呈熄火状态),且该旋钮41呈未被下压状态,且该锁栓12位于解锁位置时,该伸缩杆315的第二端315b可以对位在该锁栓12的上方,故该旋钮41被旋动时,该旋钮41可带动该旋摆盘311旋摆,并致使该伸缩杆315向下位移,使该旋摆盘311能够顺畅地由图8状态旋摆成图9状态;也即,在此状态下,该旋钮41可被顺畅地旋动以切换操作模式,可以从该第一模式切换成该第二模式(例如为接通模式),让使用者可以启动车辆。
另一方面,请参照图5、图6所示,当该锁栓12位于解锁位置时,该平移座2的容置孔25可以对位在该框盖15的贯孔153下方,故该按钮42的按压键421被按压时,该按钮42的穿杆422可压抵该连动开关43的受压部431,同时致使该受压部431所抵接的压板321受下压力,带动该按压限制件32向下位移,让该按压限制件32的杆体322下方可以穿过该框盖15的贯孔153而插入该平移座2的容置孔25;也即,在此状态下,该按钮42可被顺畅地按压以开启该连动开关43所对应的物件(例如:座垫、能源盖)。
此外,请再参照图4、图5、图8所示,在该第一模式下,由于该旋钮41的第二穿接部412对位于该避让孔335,使该第二穿接部412可以贯穿该避让孔335,故该旋钮41可被下压;在本实施例中,该锁栓12位于解锁位置,且该旋钮41对位于该第一模式位置时,该旋钮41可被下压,以由该旋钮41的第一触发部413a触发该第一触动开关52a,使该第一触动开关52a可发出一触发讯号至该控制器53,由该控制器53控制该驱动器51运作,以连动该平移座2相对于该框盖15产生平移,使该锁栓12能够由图5的解锁位置改变成图7的上锁位置。相对地,在该第二模式下,请配合参照图9所示,由于该旋钮41的第二穿接部412与该避让孔335相错位,故该旋钮41被下压时,该旋钮41的第二穿接部412会抵接该壳罩33而受到阻挡,从而限制该旋钮41在该第二模式下无法被下压。
又,请参照图4、图7所示,该锁栓12从解锁位置改变至上锁位置的过程中,该平移座2可被该驱动模组5带动平移,使该平移座2的容置孔25不再对位于该框盖15的贯孔153下方,且该平移座2的挡块24可以对位于该框盖15的导管151下方。如此,该伸缩杆315将会因为受到该挡块24的挡止而无法向下位移,导致该伸缩杆315的第一端315a只能维持对位于其中一定位凹部313中,造成该旋摆盘311无法旋摆,从而产生锁定该旋钮41的效果,使该旋钮41无法被旋动。同时,该按压限制件32也会因为其杆体322无法插入该平移座2的容置孔25中,达到限制位移量的效果,使得该按钮42的穿杆422无法向下位移达足够的位移量,从而产生锁定该按钮42的效果,使该按钮42无法被正常地按压,且无法连动该连动开关43,以避免该连动开关43所对应的物件被开启,可防止座垫或能源盖等物件车主离开车辆期间遭宵小非法开启。
承上,该锁栓12位于上锁位置时,该旋钮41可以在该第一模式下再次被下压,由该旋钮41的第一触发部413a再次触发该第一触动开关52a,使该第一触动开关52a可发出一触发讯号至该控制器53,并启动身份辨识程序,在与车主的晶片钥匙配对成功后,由该控制器53控制该驱动器51运作,以连动该平移座2相对于该框盖15产生平移,使该锁栓12能够由图7的上锁位置改变成图5的解锁位置,使该旋钮41可被旋动,以便从该第一模式切换成别的操作模式。此外,该锁栓12位于解锁位置,且该旋钮41对位于该第一模式位置时,即便使用者忘记下压该旋钮41以控制车辆上锁,车辆的控制系统也能在感应不到晶片钥匙时(车主离开车辆超过预定距离)开始倒数计时,并于预定时间到后,由该控制器53控制该驱动器51运作,带动该锁栓12改变成上锁位置,确保车辆的防盗机制能自动启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旋转式主开关锁可以应用于电动车,通过与该锁栓连动的平移座,在该锁栓将车辆龙头上锁时,限制该旋转限制件的位移量,产生限制该旋钮无法被旋动的效果;另于该锁栓解锁时,使该旋钮自动恢复可被旋动的状态。如此,使用者并不需要额外操作对该旋钮的锁定控制,具有提升使用便利性及防盗效果等功效。
虽然本发明已利用上述较佳实施例揭示,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相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更动与修改仍属本发明所保护的技术范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9)

1.一种旋转式主开关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锁具本体,具有一锁栓;
一平移座,与该锁栓相连动;
一限制模组,具有一旋转限制件;及
一操控模组,具有一旋钮可旋转地设于该锁具本体上方,以供旋转切换操作模式,该锁栓位于解锁位置时,该旋钮可被旋动,该锁栓位于上锁位置时,该平移座限制该旋转限制件的位移量,以由该旋转限制件限制该旋钮无法被旋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主开关锁,其特征在于,该旋转限制件位于该平移座上方,该锁栓位于上锁位置时,该平移座挡止于该旋转限制件的下方,以限制该旋转限制件的向下位移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主开关锁,其特征在于,该限制模组具有一壳罩,该旋转限制件具有一旋摆盘位于该壳罩的上表面,该旋摆盘具有一第一穿接部连接该旋钮的一第二穿接部,使该旋钮被旋动时可带动该旋摆盘旋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主开关锁,其特征在于,该壳罩的上表面具有一凹陷平台,该旋摆盘位于该凹陷平台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主开关锁,其特征在于,该旋摆盘具有多个定位凹部,该旋转限制件具有一弹性件朝该旋摆盘推抵一伸缩杆的第一端,该旋摆盘旋摆时,该伸缩杆的第一端从其中一定位凹部中移出而抵接该旋摆盘的表面,使该伸缩杆向下位移并压缩该弹性件,该伸缩杆的第一端对位至另一定位凹部时,该弹性件推抵该伸缩杆的第一端抵入该另一定位凹部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主开关锁,其特征在于,该锁栓位于解锁位置时,该伸缩杆的第二端对位在该锁栓的上方,该伸缩杆的第二端至该锁栓的最短距离大于或等于该伸缩杆的第一端伸入该定位凹部的深度;该锁栓位于上锁位置时,该伸缩杆的第二端对位在该平移座的上方,该伸缩杆的第二端至该平移座的最短距离小于该伸缩杆的第一端伸入该定位凹部的深度。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主开关锁,其特征在于,另外包括一驱动模组,该驱动模组具有一控制器耦接一驱动器及至少一触动开关,该驱动器位于该锁具本体的下方,该驱动器具有一第二连动部连接该平移座的一第一连动部,该旋钮碰触该触动开关时,该触动开关发出一触发讯号至该控制器,由该控制器控制该驱动器运作,以由该第二连动部连动该平移座产生平移而带动该锁栓改变成上锁或解锁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式主开关锁,其特征在于,该触动开关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为一第一触动开关及一第二触动开关;该旋钮对位于一第一模式位置时,该旋钮的一第一触发部对位于该第一触动开关,该旋钮的一第二触发部与该第二触动开关相错位;该旋钮对位于一第二模式位置时,该旋钮的第一触发部与该第一触动开关相错位,该旋钮的第二触发部对位于该第二触动开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式主开关锁,其特征在于,该旋钮仅能对位于该第一模式或该第二模式位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式主开关锁,其特征在于,该旋钮的第二触发部的下表面具有一导斜面,该旋钮在未被下压的状态下旋转以从该第一模式切换至该第二模式的过程中,该旋钮的第二触发部顺着该导斜面而按压该第二触动开关,使该第二触动开关在该第二模式下维持被按压状态。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式主开关锁,其特征在于,该旋钮对位于该第一模式位置时,该旋钮的第一触发部对位于该第一触动开关的上方,该旋钮被下压以触发该第一触动开关。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式主开关锁,其特征在于,该壳罩的上表面具有一避让孔,该旋钮对位于该第一模式位置时,该旋钮的第二穿接部对位于该避让孔,并于该旋钮被下压时,由该第二穿接部贯穿该避让孔;该旋钮对位于该第二模式位置时,该旋钮的第二穿接部与该避让孔相错位。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式主开关锁,其特征在于,该锁栓位于解锁位置,且该旋钮对位于该第一模式位置时,该旋钮被下压以触发该第一触动开关,使该第一触动开关发出一触发讯号至该控制器,由该控制器控制该驱动器运作,使该锁栓由解锁位置改变成上锁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式主开关锁,其特征在于,该锁栓位于上锁位置,且该旋钮对位于该第一模式位置时,该旋钮被下压以触发该第一触动开关,使该第一触动开关发出一触发讯号至该控制器并启动身份辨识程序,在与车主的晶片钥匙配对成功后,由该控制器控制该驱动器运作,使该锁栓由上锁位置改变成解锁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主开关锁,其特征在于,该操控模组具有至少一按钮,该限制模组具有一按压限制件,该锁栓位于解锁位置时,该按钮可被按压,该锁栓位于上锁位置时,该平移座限制该按压限制件的位移量,以由该按压限制件限制该按钮无法被下压。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旋转式主开关锁,其特征在于,该按压限制件位于该平移座上方,该锁栓位于上锁位置时,该平移座挡止于该按压限制件的下方,以限制该按压限制件的向下位移量。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旋转式主开关锁,其特征在于,该平移座可平移地设于该锁具本体的一框盖内,该锁栓凸伸穿出该框盖;该锁栓位于解锁位置时,该按钮被下压以连动一连动开关,并带动该按压限制件向下位移,使该按压限制件的一杆体穿过该框盖的一贯孔而插入该平移座的一容置孔;该锁栓位于上锁位置时,该平移座的容置孔不对位于该框盖的贯孔下方,以限制该按压限制件的向下位移量而无法连动该连动开关。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旋转式主开关锁,其特征在于,该按压限制件具有一压板连接于该杆体,该连动开关的一受压部抵接于该压板上,该按钮的一穿杆抵接该连动开关的受压部,该按钮被下压时,该连动开关的受压部枢转以推抵该压板向下位移。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旋转式主开关锁,其特征在于,该框盖的内表面具有一导沟,该平移座相对于该框盖平移时,该平移座的一挡块同步在该导沟中平移;该锁栓位于上锁位置时,该挡块对位在该旋转限制件下方。
CN202010849442.9A 2020-08-21 2020-08-21 旋转式主开关锁 Withdrawn CN1140786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9442.9A CN114078651A (zh) 2020-08-21 2020-08-21 旋转式主开关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9442.9A CN114078651A (zh) 2020-08-21 2020-08-21 旋转式主开关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8651A true CN114078651A (zh) 2022-02-22

Family

ID=80282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49442.9A Withdrawn CN114078651A (zh) 2020-08-21 2020-08-21 旋转式主开关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78651A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80026907U (ko) * 1996-11-13 1998-08-05 김광호 로터리 스위치 조립체
US20040261477A1 (en) * 2003-06-24 2004-12-30 Song-Ming Wang Combination lock
CN1607141A (zh) * 2003-10-03 2005-04-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锁装置
CN2720036Y (zh) * 2004-09-09 2005-08-24 华豫宁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锁心装置
TW200616823A (en) * 2004-11-26 2006-06-01 Formosa Seiko Electronic Co Ltd Main lock of motorcycle and its switch device
CN2829055Y (zh) * 2005-09-26 2006-10-18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通讯电台波段开关用旋钮锁
CN1958378A (zh) * 2005-10-31 2007-05-09 东洋建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感应式摩托车主开关锁具
CN101311056A (zh) * 2007-05-25 2008-11-26 精工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免钥匙的机车龙头锁
CN203111351U (zh) * 2012-12-28 2013-08-07 李志平 紧凑型摩托车锁
CN103883170A (zh) * 2012-12-19 2014-06-25 肖伟 门外反锁防盗器
CN205632755U (zh) * 2016-05-17 2016-10-12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改良的分离式锁具
JP2017188406A (ja) * 2016-04-08 2017-10-12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スイッチ装置
CN108248544A (zh) * 2018-02-01 2018-07-06 王海廷 防盗档位旋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35566A (zh) * 2019-11-06 2020-01-31 江苏圣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摩托车注油口的旋转式无钥匙锁护装置
TWI698366B (zh) * 2019-07-01 2020-07-11 東洋建蒼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旋轉式鎖具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80026907U (ko) * 1996-11-13 1998-08-05 김광호 로터리 스위치 조립체
US20040261477A1 (en) * 2003-06-24 2004-12-30 Song-Ming Wang Combination lock
CN1607141A (zh) * 2003-10-03 2005-04-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锁装置
CN2720036Y (zh) * 2004-09-09 2005-08-24 华豫宁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锁心装置
TW200616823A (en) * 2004-11-26 2006-06-01 Formosa Seiko Electronic Co Ltd Main lock of motorcycle and its switch device
CN2829055Y (zh) * 2005-09-26 2006-10-18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通讯电台波段开关用旋钮锁
CN1958378A (zh) * 2005-10-31 2007-05-09 东洋建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感应式摩托车主开关锁具
CN101311056A (zh) * 2007-05-25 2008-11-26 精工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免钥匙的机车龙头锁
CN103883170A (zh) * 2012-12-19 2014-06-25 肖伟 门外反锁防盗器
CN203111351U (zh) * 2012-12-28 2013-08-07 李志平 紧凑型摩托车锁
JP2017188406A (ja) * 2016-04-08 2017-10-12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スイッチ装置
CN205632755U (zh) * 2016-05-17 2016-10-12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改良的分离式锁具
CN108248544A (zh) * 2018-02-01 2018-07-06 王海廷 防盗档位旋钮及其控制方法
TWI698366B (zh) * 2019-07-01 2020-07-11 東洋建蒼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旋轉式鎖具
CN110735566A (zh) * 2019-11-06 2020-01-31 江苏圣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摩托车注油口的旋转式无钥匙锁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27837B2 (en) Electro-mechanical lock assembly
JP5732795B2 (ja)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KR101124763B1 (ko) 전자 키를 이용한 차량 엔진 시동 장치 및 이를 위해사용될 키
TWI723221B (zh) 車輛用門鎖裝置
US6655179B2 (en) Automotive door lock assembly
JP3064801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ロックスイッチ
KR20170001458A (ko) 도어 래치 시스템
CN111279041B (zh) 锁驱动装置和自行车锁装置
KR101212591B1 (ko) 차량용 도어 잠금장치
CN114165112A (zh) 自弹锁体以及门锁
CN114078651A (zh) 旋转式主开关锁
JP2020056206A (ja) 車両ドアラッチ装置
TWI730873B (zh) 旋轉式主開關鎖
JP4003390B2 (ja) キースイッチ
TWI777047B (zh) 車輛用門鎖裝置
CN112392341B (zh) 电动儿童锁装置
KR101168417B1 (ko) 차량용 도어 잠금장치
CN110079978B (zh) 按压式门锁的凸轮组件、按压式门锁以及洗衣机
CN114753722B (zh) 锁具及其连动模块与锁定模块
TWI752788B (zh) 鎖具及其連動模組與鎖定模組
JP5810622B2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US20220259897A1 (en) Vehicular door handle device
CN219754285U (zh) 门窗锁具及门窗
WO2019092740A1 (en) A multi-function smart ignition lock for vehicles
CN220014826U (zh) 门锁机构的锁定模块和门锁机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