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54285U - 门窗锁具及门窗 - Google Patents

门窗锁具及门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54285U
CN219754285U CN202320487296.9U CN202320487296U CN219754285U CN 219754285 U CN219754285 U CN 219754285U CN 202320487296 U CN202320487296 U CN 202320487296U CN 219754285 U CN219754285 U CN 2197542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lock
window
handle
clamp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872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满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Aosenmu Door & Windo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Aosenmu Door & Windo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Aosenmu Door & Windo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Aosenmu Door & Windo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8729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542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542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542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门窗锁具及门窗。其中,门窗锁具包括:锁座;手柄,所述手柄内藏于锁座中并与所述锁座转动连接;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安装在所述锁座上,所述解锁组件用于解锁所述手柄;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安装在所述锁座上,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手柄抵接;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锁座滑动连接,所述手柄与所述滑块驱动连接,所述滑块与锁座之间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的作用力大于所述弹性部件的作用力;锁钩,所述锁钩与所述滑块连接。门窗包括门窗框、门窗扇以及门窗锁具。本实用新型的门窗锁具及门窗,安全性能高,能够避免手柄弹出角度过大而发生打手的事故,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门窗锁具及门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门窗锁具及门窗。
背景技术
通常的门窗锁具都具有手柄,使用者通过转动手柄便能够实现门窗的解锁。平面锁是市面上常见的一种锁具结构,其手柄能够容置在锁体面板的手柄槽内,使用者通过按下按钮能够控制手柄的弹出,手柄弹出后,便能够通过转动手柄实现门窗的解锁。
但现有的平面锁中,手柄的弹出角度无法控制,若使用者不注意,手柄突然弹出过大的角度,容易导致打手等不良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门窗锁具及门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门窗锁具,包括:
锁座;
手柄,所述手柄内藏于锁座中并与所述锁座转动连接;
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安装在所述锁座上,所述解锁组件用于解锁所述手柄;
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安装在所述锁座上,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手柄抵接;
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锁座滑动连接,所述手柄与所述滑块驱动连接,所述滑块与锁座之间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的作用力大于所述弹性部件的作用力;
锁钩,所述锁钩与所述滑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锁钩和锁座分别安装在门窗框和门窗扇上,当解锁组件对手柄解锁后,弹性部件能够驱动手柄向前弹出,让手柄凸出于锁座的前壁面,以供使用者操作,使用者握持手柄向弹出方向继续转动,能够让滑块与锁钩之间脱离,从而实现门窗的开锁;由于滑块设置有缓冲件,当弹性部件驱动手柄向前凸出,手柄与滑块接触后,滑块对手柄的转动具有限制作用,让手柄能够保持在安全的弹出位置,而不会转动过大的角度,从而避免手柄的弹出对使用者造成打手等伤害,而且,能够减少噪音,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解锁组件包括第一操作件,所述第一操作件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手柄设有卡钩,所述卡钩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通过第一卡槽实现手柄与第一操作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使用者通过操作第一操作件,使得手柄上的卡钩与第一卡槽脱离,即可实现手柄的解锁,手柄能够在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弹出,以供使用者操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操作件还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锁座连接。设置复位弹簧,能够让第一操作件能够恢复至操作前的状态,当手柄的卡钩进入到第一卡槽后,第一操作件便能够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到对卡钩锁定的状态,而使用者无需另外对第一操作件进行操作便能够实现第一卡槽与卡钩之间的锁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操作件为按键,所述按键包括第二转轴和按键主体,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锁座连接,所述按键主体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按键主体的前侧面设有按压位和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按压位分别设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上下两侧。使用者按下按键的按压位后,按键主体绕第二转轴转动,第一卡槽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能够让卡钩脱离出第一卡槽,按键对手柄的锁定解除,手柄能够在弹性部件的弹力作用下弹出,以供使用者操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钩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壁活动连接。由于卡钩设置有第一斜面,当第一斜面与第一卡槽的槽壁接触时,卡钩能够对第一操作件提供驱动力,从而让第一操作件为卡钩进入第一卡槽让出空间,使用者无需另外控制第一操作件,便能够直接将手柄的卡钩卡入至第一卡槽内,实现第一卡槽对卡钩的锁定,操作更加方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解锁组件还包括第二操作件,第二操作件设有用于锁定所述第一操作件的锁定部,所述锁定部与所述第一操作件活动连接。由于设置有第二操作件,第二操作件能够对第一操作件的活动进行锁定,能够进一步地增加门窗锁具的安全性能,提高防盗功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操作件为锁芯,所述锁芯与所述锁座转动连接,所述锁定部为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位于所述锁芯的外侧壁面,所述第一操作件设有活动块,所述限位凸台能与所述活动块抵接。当限位凸块与活动块抵接时,限位凸块能够限制活动块活动,从而让第一操作件无法活动,实现第二操作件对第一操作件的锁定;当转动锁芯,使得限位凸块与活动块分离,第二操作件对第一操作件的锁定解除,使用者能够通过操作第一操作件对手柄进行解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座包括面板、防尘盖、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所述面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防尘盖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面板、防尘盖、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共同形成安装腔,所述手柄、解锁组件、弹性部件、滑块和缓冲件均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如此设置,有利于手柄、解锁组件、弹性部件、滑块以及缓冲件的安装,让门窗锁具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合理,而且,生产工艺更为简单,生产成本更低。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钩设有第二斜面,所述滑块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壁活动连接。由于锁钩设置有第二斜面,当第二斜面与第二卡槽的槽壁接触时,第二斜面能够对滑块提高驱动力,让滑块在锁座内滑动,使用者无需通过手柄控制滑块滑动,便能够为锁钩进入第二卡槽让出空间,操作更加方便。
一种门窗,包括门窗框、门窗扇以及上述任意一项技术方案的门窗锁具,所述门窗锁具的锁钩安装于所述门窗框,所述门窗锁具的锁座安装于所述门窗扇上。门窗框和门窗扇之间通过门窗锁具进行锁合,安装性能高,在需要打开门窗时,使用者控制解锁组件,让解锁组件对手柄的锁定解除,手柄在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向前弹出,以供使用者操作,使用者再通过手柄推动滑块活动,让滑块与锁钩之间分离,从而能够实现门窗框与门窗扇的解锁;由于滑块设置有缓冲件,当手柄在弹性部件的弹力作用下弹出时,滑块能够对手柄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从而让手柄在安全角度内转动,不容易导致打手的问题,而且减少噪音,给使用者良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窗锁具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窗锁具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窗锁具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窗锁具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窗锁具在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窗锁具在第三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在可按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在不可按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锁座;110、面板;120、防尘盖;130、上连接块;140、下连接块;141、定位块;150、安装腔;200、手柄;210、第一转轴;220、卡钩;221、第一斜面;300、按键;310、第一卡槽;320、活动块;330、复位弹簧;340、第二转轴;400、钥匙;410、锁芯;411、限位凸台;412、避让位;500、滑块;510、缓冲件;520、第二卡槽;600、锁钩;610、第二斜面;700、弹性部件;800、门窗扇;900、门窗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将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门窗锁具,其包括有锁座100、手柄200、解锁组件、弹性部件700、滑块500以及锁钩600,其中,锁钩600和锁座100分别安装在门窗框900和门窗扇800上。
在本实施例中,锁座100包括有面板110、防尘盖120、上连接块130以及下连接块140,面板110、防尘盖120、上连接块130以及下连接块140共同形成安装腔150,其中,面板110位于安装腔150的前侧,而防尘盖120设于安装腔150的后侧,防尘盖120用于连接门窗扇800。
在本实施例中,面板110的上端设置有上卡块,上卡块设置在面板110的左右两侧,而上连接块130设置有上卡槽,上卡槽位于上连接块130的左右两侧,上卡块能够与上卡槽卡接,从而实现面板110与上连接块130之间的连接。面板110的下端设置有下卡块,下卡块设置在面板110的左右两侧,下连接块140设置有下卡槽,下卡槽位于下连接块140的左右两侧,面板110与下连接块140通过下卡块和下卡槽之间的相互卡接实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防尘盖120设置在上连接块130以及下连接块140的后侧,防尘盖120通过沉头螺钉与上连接块130以及下连接块140实现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面板110、上连接块130、下连接块140以及防尘盖120之间的连接是可拆卸的,有利于安装腔150内的零部件的安装,而且,制作工艺更为简单,生产成本更低,能够让安装腔150内的零部件安装更为紧凑。
解锁组件、弹性部件700以及滑块500都安装在锁座100的安装腔150内,安装腔150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开口,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设置在面板110上,手柄200设置有第一转轴210,第一转轴210与安装腔150的内壁面连接,并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手柄200能够绕第一转轴210转动,并且,手柄200能够从安装腔150前端的第一开口转出安装腔150,以供使用者操作。
另外,所述滑块500能够在安装腔150内滑动,并且,其设置有第二卡槽520,所述第二卡槽520能够与锁钩600卡接,实现门窗框900和门窗扇800之间的锁定。另外,滑块500的后端面还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第二卡槽520连通,当滑块500的第二开口移动至锁钩600的位置时,锁钩600能够从第二卡槽520向后脱出。可以理解的是,手柄200与滑块500驱动连接,当手柄200转动时能够带动滑块500在安装腔150内进行滑动,从而实现锁钩600与第二卡槽520的扣合或松开。
可以理解的是,使用者也能够通过第一开口对解锁组件进行操作,解锁组件与手柄200活动连接,手柄200转动至安装腔150内时,解锁组件能够将手柄200进行锁定,避免手柄200转动而从第一开口伸出安装腔150。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700为压缩弹簧,其一端与所述安装腔150的内壁抵接,另外一端与所述手柄200抵接,正常情况下,弹性部件700处于压缩状态,其能够驱动手柄200转动并从第一开口伸出安装腔150。在此,为了方便描述,将手柄200从安装腔150内通过第一开口伸出安装腔150的转动方向设为第一方向,而与第一方向相反的转动方向为第二方向。
具体地,参见图5,当手柄200转动至安装腔150内时,解锁组件对手柄200锁定,弹性部件700与手柄200相互接触,并且,手柄200对弹性部件700具有压力,弹性部件700被压缩,设该状态为门窗锁具的第一状态。
参见图6,当解锁组件对手柄200解锁后,解锁组件不再约束所述的手柄200,在弹性部件700的弹力作用下,手柄200沿第一方向转动,并从第一开口弹出安装腔150,以供使用者对手柄200进行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滑块500与锁座100之间设置有缓冲件510,所述的手柄200包括驱动端,在锁止状态下,所述的驱动端与滑块500之间设有一段的空隙,即手柄200并不直接与滑块500接触。当手柄200在弹性部件700的弹力作用下向前弹出时,手柄200相对发生转动,驱动端不断靠近滑块500,直到与滑块500相互接触,由于滑块500具有缓冲件510,且弹性部件700作用于手柄200的力小于缓冲件510提供的缓冲力,缓冲件510通过滑块500会对手柄200的转动起到阻挡的作用,从而让手柄200在向前弹出一定高度后能够停留在与滑块500相互接触的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手柄200的弹出动作受到滑块500的阻挡,手柄200在弹性部件700的作用下向前弹出,并能够停留在与锁座100的前壁面之间具有一定夹角的位置,而不会弹起过大的角度,手柄200的弹出角度处于安全角度,不会导致打手的不良体验,增加了使用该门窗锁具的安全性。在此,设手柄200弹出但未推动滑块500移动的状态为第二状态。
参见图7,手柄200弹出后,原本处于内藏状态的手柄200突出在锁座100外,使用者能够很方便地握持手柄200,并驱动手柄200沿着第一方向继续旋转,由于使用者对手柄200施加了外力,能够克服缓冲件510对手柄200的缓冲力,手柄200能够继续旋转并推动与之接触的滑块500移动,从而让锁钩600与滑块500脱离。在此,设手柄200推动滑块500移动至与锁钩600脱离的状态为第三状态。而当需要锁合时,使用者将手柄200向第二方向旋转,使得手柄200与解锁组件锁合,手柄200恢复到对弹性部件700施加压力的位置,手柄200与滑块500之间相互分离,即手柄200对滑块500施加的力消失,滑块500能够在缓冲件510的作用下恢复到第一状态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700和缓冲件510均为弹簧结构,其中,作为弹性部件700的弹簧结构设置在滑块500的上侧,并能够与手柄200的上端抵接,手柄200的上端位于弹性部件700与滑块500之间,而作为缓冲件510的弹簧结构设置在滑块500的下侧。作为弹性部件700的弹簧结构以及作为缓冲件510的弹簧结构均沿上下方向伸缩。当然,弹性部件700和缓冲件510也可以为弹片等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手柄200还设置有握持端,在第一状态下,驱动端与握持端分别设置在第一转轴210的上下两侧,握持端为使用者提供握持手柄200的位置。手柄200还设置有连接段,连接段位于握持端和驱动端之间,并设置在第一转轴210的下侧,连接段呈弯弧状,其朝向防尘盖120的一侧凸出,而朝向面板110的一侧凹陷,连接段的设置能够让手柄200的安装更为紧凑、合理,而且,连接段的设计不会影响手柄200的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锁座100设置有第一安装柱,第一安装柱连接在安装腔150的上侧壁面,即设置在上连接块130的下表面,并沿下方延伸设置,作为弹性部件700的弹簧结构套设在第一安装柱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安装柱的设置,能够对弹性部件700起到导向的作用,让弹性部件700的伸缩保持沿上下的方向,而且,也方便于弹性部件700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锁座100还设置有第二安装柱,第二安装柱设置在下连接块140上,并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作为缓冲件510的弹簧结构下端套设在第二安装柱上,而滑块500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三安装柱,第三安装柱也是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作为缓冲件510的弹簧结构上端套设在第三安装柱上。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第二安装柱以及第三安装柱,能够避免缓冲件510与滑块500脱离,以保证缓冲件510对滑块500的缓冲作用,并且,如此设置,更方便于缓冲件510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解锁组件还包括有第一操作件,具体的第一操作件为按键300,其包括有第一卡槽310,手柄200设有卡钩220,卡钩220能够与第一卡槽310卡接,从而实现第一操作件对手柄200的锁定,另外所述的第一操作件还包括有第二转轴340以及按键主体,第二转轴340与锁座100连接,第二转轴340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按键主体与第二转轴340转动连接,按键主体能够绕第二转轴340转动。所述的第一卡槽310设置在所述按键主体上,当按键主体转动的时候,实现第一卡槽310与卡钩220的分离。
当第一操作件在使用者施加的外力作用下相对于锁座100活动,卡钩220与第一卡槽310相互脱离,从而使手柄200能够在弹性部件700的作用下向第一方向弹出。
同时,第一操作件还设置有复位弹簧330,复位弹簧330与锁座100连接。而当使用者施加的外力消失后,第一操作件在复位弹簧330的作用下恢复到施加外力前的位置,无需人为地将第一操作件恢复。尤其是当需要锁定手柄200时,将手柄200沿第二方向转动至第一状态的位置,无需人为地对第一操作件进行其他操作,松开第一操作件,第一操作件便能够自动地恢复到第一卡槽310与卡钩220相互卡接的位置,操作十分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按键300设置有按压位,按压位设置在按键300主体的前侧面,使用者能够从第一开口按压位于按键300主体前侧面的按压位,并且,按压位与第一卡槽310分别设置在第二转轴340的上下两侧。在本实施例中,按压位设置在第二转轴340的下侧,而第一卡槽310设置在第二转轴340的上侧,当使用者从第一开口向后按压按键300主体的按压位时,按键300主体绕第二转轴340转动,按键300主体的下侧向后运动,而按键300主体的上侧向前转动,即第一卡槽310的位置向前下方移动,并给卡钩220让位,卡钩220能够从第一卡槽310脱出,从而让手柄200能够在弹性部件700的作用下向前弹出,以供使用者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复位弹簧330设置在按压位的后方,并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即复位弹簧330能够沿前后方向伸缩。当使用者松开按压位后,按压位在复位弹簧330的作用下向前移动,恢复到使用者按压前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按键300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四安装柱,复位弹簧330套设于第四安装柱上。可以理解的是,设置第四安装柱能够让复位弹簧330保持与按键300的连接,避免复位弹簧330与按键300之间分离而失去复位的效果,并且,更方便于复位弹簧330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按压位的前表面还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的设置能够增加按压位前表面与使用者手部的摩擦,避免使用者在按压时,手部与按压位发生打滑的现象,更容易地进行按压的动作,进一步地提高使用体验。
进一步的,在需要将手柄200沿第二方向转动并推入到安装腔150时,使用者可以操作第一操作件,让第一操作件为手柄200的转动留出空间,卡钩220进入到第一卡槽310内并与第一卡槽310卡接,实现手柄200的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钩220设置有第一斜面221,第一斜面221能够与第一卡槽310的槽壁接触,并通过与第一卡槽310的接触面推动第一操作件活动,让第一操作件给卡钩220让出进入第一卡槽310的空间,在使用者不操作第一操作件时,也能够直接地将手柄200推入到安装腔150内,并让卡钩220与第一卡槽310卡接,操作更为方便。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斜面221设置在卡钩220的下表面,第一斜面221由后往前向下倾斜,当手柄200沿第二方向转动进入安装腔150时,第一斜面221能够对按键300的上侧提供向后下方向的推动力,从而让按键300的上侧向后旋动,并为卡钩220提供进入第一卡槽310的空间,当卡钩220进入到第一卡槽310后,第一斜面221与按键300分离,按键300在复位弹簧330的作用下恢复,第一卡槽310能够对卡钩220进行锁定。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的第一操作件除了是按键300之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操作件还可以为推块,推块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卡槽310能够与卡钩220相互分离和扣合,当卡钩220从第一卡槽310脱离时,手柄200能够在弹性部件700的作用下向前弹出,以供使用者操作。
本实施例中,解锁组件还包括有第二操作件,第二操作件设置有锁定部,锁定部与第一操作件活动连接,并能够对第一操作件进行锁定。当第二操作件对第一操作件锁定后,第一操作件无法活动,从而能够保持对手柄200的锁定。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操作件的设置,能够增加门窗锁具的安全性能,当使用者操作第二操作件,让第二操作件对第一操作件的锁定解除后,第一操作件才能够对手柄200的锁定解除。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操作件为锁芯410,锁芯410与锁座100活动连接,并且能够在安装腔150内转动,锁芯410的转轴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锁芯410设置有避让位412和限位凸台411,而按键300设置有活动块320,活动块320能够伸入到避让位412处。
在本实施例中,锁芯410设置在按键300的下方,活动块320位于按键300的下侧,锁芯410转动到限位凸台411位于活动块320的后侧时,限位凸台411的前侧面能够与活动块320的后侧面抵接,使得活动块320无法向后活动,即按键300的下侧无法向后按下。
当锁芯410转动至限位凸台411与活动块320相互抵接的位置时,如图9所示,活动块320受到限位凸台411的限位作用而无法运动,按键300无法按下,从而无法让卡钩220与第一卡槽310脱离,实现了对手柄200的锁定。而当锁芯410转动至活动块320与限位凸台411分离的位置时,活动块320进入避让位412,如图8所示,活动块320能够在避让位412向前后方向运动,按键300能够按下,锁芯410对按键300的锁定解除,按下按键300便能够让手柄200向前弹出。
在本实施例中,锁芯410通过定位块141安装在下连接块140上,锁芯410与定位块141能够相对转动,从而实现锁芯410与安装腔150内壁面之间的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锁芯410设置有锁孔,锁孔朝向前方开口,使用者能够从第一开口向锁孔插入与锁孔匹配的钥匙400,并通过旋动钥匙400让锁芯410实现转动,从而实现对按键300的锁定或锁定解除。
可以理解的是,锁芯410还可以通过电子控制的方式实现转动,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操作件还包括有控制器以及电子操作板,锁芯410和电子操作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使用者输入密码后,再通过控制器控制锁芯410转动,实现锁芯410对按键300的锁定或锁定解除。另外,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二操作件。
本实施例中,锁钩600还设置有第二斜面610,第二卡槽520的后壁面能够与第二斜面610相互接触,当第二斜面610与第二卡槽520的后壁面接触时,第二斜面610能够推动滑块500移动,从而让锁钩600能够进入到第二卡槽520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斜面610位于锁钩600的下表面,并且第二斜面610从前往后倾斜向下设置,当第二斜面610与第二卡槽520的后壁面接触时,第二斜面610能够给滑块500向下的力,从而让滑块500向下移动,锁钩600能够进入到第二卡槽520内。当锁钩600进入到第二卡槽520内后,第二斜面610与第二卡槽520的后壁面相互分离,滑块500在缓冲件510的作用下,向上移动,第二卡槽520的后壁面能够对锁钩600的后壁面进行阻挡,锁钩600被锁定在第二卡槽520内而无法脱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门窗,其包括有门窗框900、门窗扇800以及门窗锁具,其中,锁钩600安装在门窗框900上,而锁座100安装在门窗扇800上,门窗框900和门窗扇800通过门窗锁具进行锁合,安全性能高,打开门窗时,不会发生打手的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锁钩600可以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安装在门窗框900上,锁座100也可以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安装在门窗扇800上,锁钩600和锁座10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螺钉等连接件的安装孔。
本实施例的门窗通过门窗锁具进行锁合,当需要打开门窗时,使用钥匙400旋动锁芯410,让活动块320与限位凸台411分离,并让活动块320进入到避让位412,再按下按键300的按压位,第一卡槽310对卡钩220的锁定解除,手柄200在弹性部件700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弹出安装腔150,并凸出于锁座100的前侧面,使用者能够很方便地握持手柄200,并对手柄200进行操作。手柄200向前弹出后,使用者将手柄200继续向第一方向转动,手柄200能够推动滑块500向下移动,从而让滑块500的第二开口移动至锁钩600的位置,锁钩600能够从第二开口脱出第二卡槽520,实现门窗的开启。
可以理解的是,当需要关闭门窗时,将门窗扇800向门窗框900推动,锁钩600的第二斜面610能够直接推动滑块500向下移动,使得锁钩600能够从第二开口处进入到第二卡槽520内,滑块500再通过缓冲件510的作用向上移动,使得第二卡槽520的后槽壁能够对锁钩600进行阻挡,锁钩600无法从第二卡槽520脱出,实现门窗扇800与门窗框900之间的锁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门窗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座;
手柄,所述手柄内藏于锁座中并与所述锁座转动连接;
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安装在所述锁座上,所述解锁组件用于解锁所述手柄;
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安装在所述锁座上,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手柄抵接;
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锁座滑动连接,所述手柄与所述滑块驱动连接,所述滑块与锁座之间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的作用力大于所述弹性部件的作用力;
锁钩,所述锁钩与所述滑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组件包括第一操作件,所述第一操作件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手柄设有卡钩,所述卡钩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件还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锁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件为按键,所述按键包括第二转轴和按键主体,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锁座连接,所述按键主体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按键主体的前侧面设有按压位和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按压位分别设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上下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壁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组件还包括第二操作件,第二操作件设有用于锁定所述第一操作件的锁定部,所述锁定部与所述第一操作件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窗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件为锁芯,所述锁芯与所述锁座转动连接,所述锁定部为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位于所述锁芯的外侧壁面,所述第一操作件设有活动块,所述限位凸台能与所述活动块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座包括面板、防尘盖、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所述面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防尘盖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面板、防尘盖、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共同形成安装腔,所述手柄、解锁组件、弹性部件、滑块和缓冲件均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设有第二斜面,所述滑块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壁活动连接。
10.一种门窗,其特征在于,包括门窗框、门窗扇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门窗锁具,所述门窗锁具的锁钩安装于所述门窗框,所述门窗锁具的锁座安装于所述门窗扇上。
CN202320487296.9U 2023-03-14 2023-03-14 门窗锁具及门窗 Active CN2197542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87296.9U CN219754285U (zh) 2023-03-14 2023-03-14 门窗锁具及门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87296.9U CN219754285U (zh) 2023-03-14 2023-03-14 门窗锁具及门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54285U true CN219754285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92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87296.9U Active CN219754285U (zh) 2023-03-14 2023-03-14 门窗锁具及门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542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348169B2 (ja) 自動車用扉のロック装置
CN219754285U (zh) 门窗锁具及门窗
CN111058688A (zh) 玻璃门锁
CN218887023U (zh) 双向解锁的安全锁扣结构及手持式清洗机
CN217501330U (zh) 一种全自动锁体的斜舌自锁模块结构
CN212689779U (zh) 一种反馈锁具使用状态的紧凑型电子门锁
CN110905295B (zh) 一种锁止机构、锁芯及锁具
CN108222698B (zh) 保险柜门锁
CN109881981B (zh) 按压式可伸缩和转动的锁舌控制机构
CN219584066U (zh) 车辆膝部护板及车辆
CN213391642U (zh) 电动车的电门锁
CN110593647A (zh) 一种翻斗舌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全自动锁体系统
CN217975766U (zh) 锁具以及智能门锁
CN218991210U (zh) 一种多功能机械电动锁
KR100623160B1 (ko) 디지털 도어록
TWI730873B (zh) 旋轉式主開關鎖
CN217374788U (zh) 折叠器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CN218167325U (zh) 安全锁紧组件及绞肉机
CN218953018U (zh) 一种锁舌组件
CN219220032U (zh) 一种按键式门锁
CN213721028U (zh) 一种二道锁及应用有该二道锁的护栏
CN213940623U (zh) 一种电源开关保护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CN212201614U (zh) 锁体装置以及门锁
CN214728335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侧保护装置及儿童安全座椅
CN219012264U (zh) 汽车尾门电吸锁和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