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52461A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食材处理器具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食材处理器具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52461A
CN114052461A CN202010758327.0A CN202010758327A CN114052461A CN 114052461 A CN114052461 A CN 114052461A CN 202010758327 A CN202010758327 A CN 202010758327A CN 114052461 A CN114052461 A CN 1140524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d material
controlling
aroma
accommodating part
f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83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化勇
罗飞龙
黄韦铭
羊小亮
郑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5832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524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52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24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6Lids or covers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8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for withdrawing or condensing cooking vapors from cooking utens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47J2027/043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控制方法、控制装置、食材处理器具和计算机存储介质。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容纳部内的食材量;根据食材量控制增香装置对容纳部内的食材进行处理,以提升烹饪香味。本申请能够利用增香装置对容纳部内的食材进行处理,提升食材烹饪后的烹饪香味,从而能够改善陈米饭的口感品质,达到去陈生香的效果。同时,还能够获取容纳部内的食材量并根据食材量控制增香装置,这一方面实现了增香装置的自动化运行,无需用户手动操作增香装置,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提升了产品的档次,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也便于根据食材量的多少合理控制增香装置,在保证具有较好的去陈生香效果的基础上,节约能源,缩短去陈时长。

Description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食材处理器具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制方法、一种控制装置、一种食材处理器具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存放时间较久的大米(即陈米)等食材,在烹饪过程中会释放出陈味物质,影响食物的口感品质。而现有的烹饪器具,无法根据食材的品质和多少来做出相应处理,导致可能烹饪出陈味十足的食物,影响用户的食用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方法。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装置。
本申请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材处理器具。
本申请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适用于食材处理器具,食材处理器具包括容纳部和增香装置,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容纳部内的食材量;根据食材量控制增香装置对容纳部内的食材进行处理,以提升烹饪香味。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食材处理器具的控制方法,能够利用增香装置对容纳部内的食材进行处理,提升食材烹饪后的烹饪香味,从而能够改善陈米饭的口感品质,达到去陈生香的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还能够获取容纳部内的食材量并根据食材量控制增香装置,这一方面实现了增香装置的自动化运行,无需用户手动操作增香装置,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提升了产品的档次,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也便于根据食材量的多少合理控制增香装置,在保证具有较好的去陈生香效果的基础上,节约能源,缩短去陈时长。
值得说明的是,增香装置,即:用于提升烹饪香味的装置。进一步地,凡是能够降低容纳部内的异味物质的含量的装置,都是增香装置,都没有脱离本申请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另外,本申请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根据食材量控制增香装置对容纳部内的食材进行处理的过程,包括:控制增香装置活化容纳部内的食材。
本实施例利用增香装置来活化容纳部内的食材,使得食材的烹饪香味能够得到提升。具体而言,增香装置具体能够用于活化容纳部内的食材,从而减少烹饪过程中异味物质的含量,以提升烹饪香味。具体地,异味物质包括陈味物质。活化食材,指的是对食材进行去陈处理,即减少陈味物质的处理过程,使得烹饪过程中的陈味物质的含量减少,从而提升烹饪香味,改善食材烹饪后的口感。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陈味物质包括以下任一种物质或任意多种物质的组合:己醛、1-戊醇、辛醛、癸醛、苯甲醛、2-丁酮、2-戊酮、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2,3-二氢苯并呋喃、吲哚、2-戊基呋喃、2-丁基-1-辛醇、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4-二叔丁基苯酚、对乙烯基愈创木酚、庚醛、壬醛、肉豆蔻酸异丙酯。
经研究后发现,脱壳后的谷物,比如米表面会发生氧化,产生上述陈味物质。陈味物质的种类包括:己醛、1-戊醇、辛醛、癸醛、苯甲醛、2-丁酮、2-戊酮、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2,3-二氢苯并呋喃、吲哚、2-戊基呋喃、2-丁基-1-辛醇、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4-二叔丁基苯酚、对乙烯基愈创木酚、庚醛、壬醛、肉豆蔻酸异丙酯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导致做出的米饭产生陈味。因此,对这些物质进行检测,有利于防止烹饪出陈味十足的食物,从而有利于提高用户的食用体验。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食材量包括至少一个档位范围,增香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运行模式;根据食材量控制增香装置对容纳部内的食材进行处理的过程,具体包括:根据食材量的档位范围,控制增香装置按照与档位范围相对应的运行模式运行。
随着食材量的变化,食材释放的陈味物质的含量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根据食材的档位范围来控制增香装置的运行模式,逻辑合理可靠。
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食材量的档位范围,控制增香装置按照与档位范围相对应的运行模式运行的过程,具体包括:随着食材量的档位范围的增大,控制增香装置增加对食材的处理强度。
当食材量的档位范围增大时,即食材量增多时,释放的陈味物质的量也会增多,因而控制增香装置增加对食材的处理强度,有利于提高去陈增香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档位范围的数量为多个,运行模式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运行模式与多个档位范围一一对应。
本方案将食材量划分为多个档位范围,如两个档位范围、三个档位范围、四个档位范围或更多个档位范围。相应地,增香装置的运行模式也具有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这样使得增香装置的运行模式与容纳部内的食材量的档位范围相匹配,既有利于避免当食材量较少(即档位范围低)时,增香装置采用高强度的运行模式,导致能源浪费;也有利于避免当食材量较多(即档位范围高)时,增香装置采用低强度的运行模式,导致陈味物质残留多、去陈效果差或者导致去陈时间过长。因此,本方案有利于在保证具有较好的去陈效果的情况下,节约能源,缩短去陈时长。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档位范围包括第一档位范围、第二档位范围和第三档位范围,第一档位范围小于第二档位范围,第二档位范围小于第三档位范围;多个运行模式包括第一模式、第二模式和第三模式;根据食材量的档位范围,控制增香装置按照与档位范围相对应的运行模式运行的过程,具体包括:基于食材量处于第一档位范围,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一模式运行;基于食材量处于第二档位范围,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二模式运行;基于食材量处于第三档位范围,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三模式运行;其中,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一模式运行的过程对食材的处理强度小于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二模式运行的过程对食材的处理强度,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二模式运行的过程对食材的处理强度小于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三模式运行的过程对食材的处理强度。
经过大量实验后得出,将食材量分为三个档位范围,基本上能够满足各种食材量的去陈需求,且使得增香装置的运行模式也相对较少,这有利于简化计算机程序,有利于降低电控故障风险。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档位范围为:小于第一阈值;第二档位范围为:大于等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阈值;第三档位范围为:大于第二阈值。
在上述实施例中,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一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增香装置运行第一运行次数;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二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增香装置运行第二运行次数;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三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增香装置运行第三运行次数;其中,第一运行次数小于第二运行次数,第二运行次数小于第三运行次数;和/或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一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一工作功率运行;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二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二工作功率运行;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三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三工作功率运行;其中,第一工作功率小于第二工作功率,第二工作功率小于第三工作功率;和/或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一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增香装置运行第一运行时长;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二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增香装置运行第二运行时长;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三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增香装置运行第三运行时长;其中,第一运行时长小于第二运行时长,第二运行时长小于第三运行时长。
在增香装置的单次运行时长相等且工作功率相等的情况下,增香装置的运行次数增多,能够提高去陈效果。因此,通过增加增香装置的运行次数,有利于实现去陈强度的提高。
在增香装置的单次运行时长相等且运行次数相等的情况下,增香装置的工作功率增加,能够提高去陈效果。因此,通过增加增香装置的工作功率,有利于实现去陈强度的提高。其中,当增香装置的驱动件(如风机或气泵)只有一个时,通过增加驱动件的工作功率即可提高增香装置的工作功率。当增香装置的驱动件具有多个时,还可以通过增加开启的驱动件的数量来提高增香装置的工作功率。
在增香装置的工作功率相等的情况下,增香装置的运行时长增加,能提高去陈效果。因此,通过增加增香装置的运行时长,有利于实现去陈强度的提高。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食材处理器具包括检测装置;获取容纳部内的食材量的过程,具体包括:控制检测装置执行检测操作;根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确定容纳部内的食材量。
本方案通过检测的方式来获取容纳部内的食材量,准确可靠,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档次,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并有利于避免用户因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误操作。
当然,也可以取消检测装置,比如通过用户手动输入食材量或者语音输入食材量等方式,也能够使控制装置获取到食材量,进而根据食材量来控制增香装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检测装置包括称重检测装置,控制检测装置执行检测操作的过程,包括:控制称重检测装置检测食材的重量;和/或检测装置包括体积检测装置,控制检测装置执行检测操作的过程,包括:控制体积检测装置检测食材的体积;和/或检测装置包括温升速度检测装置,控制检测装置执行检测操作的过程,包括:控制温升速度检测装置检测容纳部的升温速度。
利用称重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容纳部内的食材的重量,食材的重量能够直接表征食材的多少,因而可以作为食材量的指标,为控制增香装置提供依据。具体地,称重检测装置可以为重量传感器。
利用体积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容纳部内的食材的体积,食材的体积也能够直接表征食材的多少,因而可以作为食材量的指标,为控制增香装置提供依据。具体地,体积检测装置可以包括距离传感器或液位传感器。由于对于同一食材处理器具,容纳部的形状是固定的,因而容纳部内的食材的体积与食材的高度是一一对应的。距离传感器或液位传感器可以检测出容纳部内的食材高度,进而得到食材的体积。
利用温升速度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容纳部(如烹饪器具的内锅)的温度升高的速度,当温度升高的速度较快时,说明食材相对较少;当温度升高的速度较慢时,说明食材相对较高。因此,容纳部的温度升高的速度能够间接表征食材的多少,因而也可以作为食材量的指标,为控制增香装置提供依据。具体地,温升速度检测装置可以包括测温元件,测温元件能够检测容纳部的温度,进而得到一段时间内容纳部的温升速度。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适用于食材处理器具,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和处理器,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第三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食材处理器具,包括:容纳部,用于容纳食材;增香装置,用于处理容纳部内的食材以提升烹饪香味;如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控制装置,与增香装置相连,用于获取容纳部内的食材量,并根据食材量控制增香装置对容纳部内的食材进行处理。
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食材处理器具,能够控制增香装置对容纳部内的食材进行处理,从而提升食材的烹饪香味,由此能够改善陈米饭的口感品质,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还能够利用控制装置获取容纳部内的食材量并根据食材量控制增香装置,这一方面实现了增香装置的自动化运行,无需用户手动操作增香装置,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提升了产品的档次,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也便于根据食材量的多少合理控制增香装置,在保证具有较好的去陈生香效果的基础上,节约能源,缩短去陈时长。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增香装置具体用于活化容纳部内的食材,以提升烹饪香味。
本实施例利用增香装置来活化容纳部内的食材,使得食材的烹饪香味能够得到提升。具体而言,增香装置具体能够用于活化容纳部内的食材,从而减少烹饪过程中异味物质的含量,以提升烹饪香味。具体地,异味物质包括陈味物质。活化食材,指的是对食材进行去陈处理,即减少陈味物质的处理过程,使得烹饪过程中的陈味物质的含量减少,从而提升烹饪香味,改善食材烹饪后的口感。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食材处理器具还包括:检测装置,与容纳部相配合,用于执行检测操作;其中,控制装置与检测装置相连,用于根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确定食材量。
本方案通过检测的方式来获取容纳部内的食材量,准确可靠,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档次,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并有利于避免用户因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误操作。具体地,检测装置包括但不局限于:称重检测装置、体积检测装置、温升速度检测装置。
当然,也可以取消检测装置,比如通过用户手动输入食材量或者语音输入食材量等方式,也能够使控制装置获取到食材量,进而根据食材量来控制增香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食材处理器具设有调控件,调控件与增香装置相连,用于调控增香装置。
在烹饪主体上设调控件,便于用户根据需要手动开闭增香装置或者调节增香装置的工作参数;也能够在控制装置出故障时,使得用户还可以通过调控件来手动调节增香装置的工作参数,保证去陈操作的正常运行。其中,调控件可以为旋钮、按键、触控屏等。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增香装置为换气装置,换气装置与容纳部连通,用于使容纳部换气以提升烹饪香味。
增香装置采用换气装置,能够利用换气装置促使容纳部换气,使得容纳部内的异味物质(如陈米等食材释放的陈味物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被容纳部外的新鲜空气所取代,由此达到去陈生香的效果,明显提升食材的烹饪香味,从而改善了陈米饭的口感品质,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容纳部设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换气通道;其中,换气装置为抽气装置,抽气装置用于抽出容纳部内的气体,以使容纳部通过换气通道吸气;或者换气装置为吹气装置,吹气装置用于向容纳部内吹气,以使容纳部通过换气通道排气;或者换气装置为蒸汽发生装置,蒸汽发生装置用于向容纳部内输送蒸汽以使容纳部通过换气通道排气;或者换气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与驱动机构相连的气流扰动件;气流扰动件用于扰动容纳部内的气体,使容纳部与外界大气进行气体交换;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气流扰动件转动。
当换气装置为抽气装置时,能够抽出容纳部内的陈味物质,会导致容纳部内压力降低,外界大气的新鲜空气会在压差的作用下从换气通道进入容纳部内,从而实现对容纳部换气的目的。
当换气装置为吹气装置时,能够向容纳部内注入新鲜空气,会导致容纳部内的压力升高,容纳部内的陈味物质会在压差的作用下从换气通道排出,从而实现对容纳部换气的目的。如此,容纳部内的陈味物质被新鲜空气取代,从而能够防止陈味物质对米饭口感的影响,达到去陈生香的效果,提高了陈米饭的口感品质,改善了陈米饭气味不佳的问题。
当换气装置为蒸汽发生装置时,蒸汽发生装置能够向容纳部输送蒸汽,使得容纳部内气压升高,则容纳部内的陈味物质会通过换气通道排出,从而实现对容纳部换气的目的。
当换气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气流扰动件时,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气流扰动件转动,在气流扰动件的扰动下,容纳部内的气体会发生流动,使得容纳部与外界大气之间产生压差,从而促使容纳部与外界大气进行气体交换,实现换气的目的。
其中,换气通道可以为蒸汽通道,也可以为区别于蒸汽通道额外设置的换气通道。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食材处理器具包括烹饪器具,容纳部包括烹饪腔;和/或食材处理器具包括储料器具,容纳部包括储料腔。
食材处理器具可以仅包括烹饪器具,则容纳部对应包括烹饪腔,通过获取烹饪腔内的食材的特征信息,来控制增香装置,能够有效减少烹饪腔内的陈味物质,从而提高食材的烹饪香味。
食材处理器具也可以仅包括储料器具,则容纳部对应包括储料腔,通过获取储料腔内的食材的特征信息,来控制增香装置,能够有效减少储料腔内的陈味物质,使得储料腔内的食材被转移至烹饪腔烹饪后的香味得到提升。
当然,食材处理器具也可以包括烹饪器具和储料器具,此时食材处理器具相当于智能烹饪器具,如全自动电饭煲。烹饪器具包括投料装置,储料器具通过投料装置向烹饪器具投料。此时,获取的可以是烹饪腔和/或储料腔内的食材量。
根据本申请第四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去陈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有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可以为但不局限于:电饭煲、电压力锅、电蒸锅等。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部分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8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食材处理器具的结构框图。
其中,图1、图2、图3、图7、图8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盖体,11抽气口,12排气口,13蒸汽阀,131换气通道,132换气口,133阀腔,14盖板,2锅体,21煲体总成,211加热器,212测温元件,22内锅,3检测装置,31称重传感器,4增香装置,5容纳部,51烹饪腔,52储料腔,6控制装置,602存储器,604处理器,20换气装置,29蒸汽发生装置,290蒸汽发生器,291蒸汽管,292蒸汽喷头,293水箱,208驱动机构,2081气流扰动件,2082驱动件,2083第一磁性件,2084第二磁性件,7调控件,700食材处理器具,702烹饪器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描述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6、食材处理器具700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如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适用于食材处理器具700。食材处理器具700包括容纳部5和增香装置4。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取容纳部内的食材量;
步骤S200:根据食材量控制增香装置对容纳部内的食材进行处理,以提升烹饪香味。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食材处理器具700的控制方法,能够利用增香装置4对容纳部5内的食材进行处理,提升食材烹饪后的烹饪香味,从而能够改善陈米饭的口感品质,达到去陈生香的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同时,还能够获取容纳部5内的食材量并根据食材量控制增香装置4,这一方面实现了增香装置4的自动化运行,无需用户手动操作增香装置4,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提升了产品的档次,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也便于根据食材量的多少合理控制增香装置4,在保证具有较好的去陈生香效果的基础上,节约能源,缩短去陈时长。
值得说明的是,增香装置4,即:用于提升烹饪香味的装置。进一步地,凡是能够降低容纳部5内的异味物质的含量的装置,都是增香装置4,都没有脱离本申请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步骤S200,包括:控制增香装置活化容纳部5内的食材。
本实施例利用增香装置4来活化容纳部5内的食材,使得食材的烹饪香味能够得到提升。具体而言,增香装置4具体能够用于活化容纳部5内的食材,从而减少烹饪过程中异味物质的含量,以提升烹饪香味。具体地,异味物质包括陈味物质。活化食材,指的是对食材进行去陈处理,即减少陈味物质的处理过程,使得烹饪过程中的陈味物质的含量减少,从而提升烹饪香味,改善食材烹饪后的口感。
具体地,陈味物质包括以下任一种物质或任意多种物质的组合:己醛、1-戊醇、辛醛、癸醛、苯甲醛、2-丁酮、2-戊酮、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2,3-二氢苯并呋喃、吲哚、2-戊基呋喃、2-丁基-1-辛醇、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4-二叔丁基苯酚、对乙烯基愈创木酚、庚醛、壬醛、肉豆蔻酸异丙酯。
经研究后发现,脱壳后的谷物,比如米表面会发生氧化,产生上述陈味物质。陈味物质的种类包括:己醛、1-戊醇、辛醛、癸醛、苯甲醛、2-丁酮、2-戊酮、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2,3-二氢苯并呋喃、吲哚、2-戊基呋喃、2-丁基-1-辛醇、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4-二叔丁基苯酚、对乙烯基愈创木酚、庚醛、壬醛、肉豆蔻酸异丙酯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导致做出的米饭产生陈味。因此,对这些物质进行检测,有利于防止烹饪出陈味十足的食物,从而有利于提高用户的食用体验。
其中,有些陈味物质无论含量高低,散发出的都是难闻的异味,因此降低这些物质的含量,能够降低食材烹饪后的异味感,实现增香的效果。有些陈味物质在含量高时,散发出的是难闻的异味,而在含量低时,散发出的是让人愉悦的香味。
比如:己醛在含量超过4.5μg/kg时,让人产生不适感,而在含量低于4.5μg/kg时,则让人产生愉悦感。因此降低这些物质的含量,不仅能够降低食材烹饪后的异味感,还能够增加食材烹饪后的香味,也实现了增香的效果。
以下以陈米为例进行说明,陈米指的是脱壳后表面被氧化的米。陈米在烹饪过程中,陈味物质会以气体的形式释放出来,可通过换气的方式降低其含量。当陈米浸泡在水中后,上述陈味物质会溶解在水中,将水排出即可排出陈味物质,因此可通过排液的方式将陈味物质的含量降低。当陈米被打磨后,上述陈味物质会随着表面脱落的碎屑脱离米粒,因此可通过使食材受到摩擦处理的方式将陈味物质的含量降低。当然,也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将陈味物质在烹饪腔51内分解或者降解的方式,来减少烹饪腔51内的陈味物质的含量。
进一步地,食材量包括至少一个档位范围,增香装置4具有至少一个运行模式。步骤S200,具体包括:
如图5所示,步骤S202:根据食材量的档位范围,控制增香装置按照与档位范围相对应的运行模式运行。
随着食材量的变化,食材释放的陈味物质的含量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根据食材的档位范围来控制增香装置4的运行模式,逻辑合理可靠。
在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202,具体包括:随着食材量的档位范围的增大,控制增香装置增加对食材的处理强度。
当食材量的档位范围增大时,即食材量增多时,释放的陈味物质的量也会增多,因而控制增香装置4增加对食材的处理强度,有利于提高去陈增香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档位范围的数量为多个,运行模式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运行模式与多个档位范围一一对应。
本方案将食材量划分为多个档位范围,如两个档位范围、三个档位范围、四个档位范围或更多个档位范围。相应地,增香装置4的运行模式也具有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这样使得增香装置4的运行模式与容纳部5内的食材量的档位范围相匹配,既有利于避免当食材量较少(即档位范围低)时,增香装置4采用高强度的运行模式,导致能源浪费;也有利于避免当食材量较多(即档位范围高)时,增香装置4采用低强度的运行模式,导致陈味物质残留多、去陈效果差或者导致去陈时间过长。因此,本方案有利于在保证具有较好的去陈效果的情况下,节约能源,缩短去陈时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多个档位范围包括第一档位范围、第二档位范围和第三档位范围,第一档位范围小于第二档位范围,第二档位范围小于第三档位范围。多个运行模式包括第一模式、第二模式和第三模式。
步骤S202,具体包括:
基于食材量处于第一档位范围,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一模式运行;
基于食材量处于第二档位范围,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二模式运行;
基于食材量处于第三档位范围,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三模式运行。
其中,控制增香装置4按照第一模式运行的过程对食材的处理强度小于控制增香装置4按照第二模式运行的过程对食材的处理强度。控制增香装置4按照第二模式运行的过程对食材的处理强度小于控制增香装置4按照第三模式运行的过程对食材的处理强度。
经过大量实验后得出,将食材量分为三个档位范围,基本上能够满足各种食材量的去陈需求,且使得增香装置4的运行模式也相对较少,这有利于简化计算机程序,有利于降低电控故障风险。
其中,第一档位范围为:小于第一阈值。第二档位范围为:大于等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阈值。第三档位范围为:大于第二阈值。其中,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
换言之,将食材量记为M,第一阈值记为M1,第二阈值记为M2。根据检测装置3的检测结果来判断食材量的档位范围。当M<M1,则控制增香装置4按照第一模式运行。当M1≤M≤M2,则控制增香装置4按照第二模式运行。当M≥M2,则控制增香装置4按照第三模式运行。
具体地,采取下述任一种方式或任意多种方式实现控制增香装置4按照第一模式运行对食材的处理强度小于控制增香装置4按照第二模式运行对食材的处理强度,控制增香装置4按照第二模式运行对食材的处理强度小于控制增香装置4按照第三模式运行对食材的处理强度:
1)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一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增香装置运行第一运行次数。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二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增香装置运行第二运行次数。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三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增香装置运行第三运行次数。其中,第一运行次数小于第二运行次数,第二运行次数小于第三运行次数。
在增香装置4的单次运行时长相等且工作功率相等的情况下,增香装置4的运行次数增多,能够提高去陈效果。因此,通过增加增香装置4的运行次数,有利于实现去陈强度的提高。
2)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一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一工作功率运行。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二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二工作功率运行。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三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三工作功率运行。其中,第一工作功率小于第二工作功率,第二工作功率小于第三工作功率。
在增香装置4的单次运行时长相等且运行次数相等的情况下,增香装置4的工作功率增加,能够提高去陈效果。因此,通过增加增香装置4的工作功率,有利于实现去陈强度的提高。其中,当增香装置4的驱动件(如风机或气泵)只有一个时,通过增加驱动件的工作功率即可提高增香装置4的工作功率。当增香装置4的驱动件具有多个时,还可以通过增加开启的驱动件的数量来提高增香装置4的工作功率。
3)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一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增香装置运行第一运行时长。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二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增香装置运行第二运行时长。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三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增香装置运行第三运行时长。其中,第一运行时长小于第二运行时长,第二运行时长小于第三运行时长。
在增香装置4的工作功率相等的情况下,增香装置4的运行时长增加,能提高去陈效果。因此,通过增加增香装置4的运行时长,有利于实现去陈强度的提高。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进一步地,食材处理器具700包括检测装置3。步骤S100,具体包括:
控制检测装置执行检测操作;
根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确定容纳部内的食材量。
本方案通过检测的方式来获取容纳部5内的食材量,准确可靠,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档次,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并有利于避免用户因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误操作。
当然,也可以取消检测装置3,比如通过用户手动输入食材量或者语音输入食材量等方式,也能够使控制装置6获取到食材量,进而根据食材量来控制增香装置4。
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装置3包括称重检测装置。控制检测装置执行检测操作的过程,包括:控制称重检测装置检测食材的重量。
利用称重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容纳部5内的食材的重量,食材的重量能够直接表征食材的多少,因而可以作为食材量的指标,为控制增香装置4提供依据。具体地,称重检测装置可以为称重传感器31。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检测装置3包括体积检测装置。控制检测装置执行检测操作的过程,包括:控制体积检测装置检测食材的体积。
利用体积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容纳部5内的食材的体积,食材的体积也能够直接表征食材的多少,因而可以作为食材量的指标,为控制增香装置4提供依据。具体地,体积检测装置可以包括距离传感器或液位传感器。由于对于同一食材处理器具700,容纳部5的形状是固定的,因而容纳部5内的食材的体积与食材的高度是一一对应的。距离传感器或液位传感器可以检测出容纳部5内的食材高度,进而得到食材的体积。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检测装置3包括温升速度检测装置。控制检测装置执行检测操作的过程,包括:控制温升速度检测装置检测容纳部的升温速度。
利用温升速度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容纳部5(如烹饪器具702的内锅22)的温度升高的速度,当温度升高的速度较快时,说明食材相对较少;当温度升高的速度较慢时,说明食材相对较高。因此,容纳部5的温度升高的速度能够间接表征食材的多少,因而也可以作为食材量的指标,为控制增香装置4提供依据。具体地,温升速度检测装置可以包括测温元件212,测温元件212能够检测容纳部5的温度,进而得到一段时间内容纳部5的温升速度。
如图7所示,本申请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6,适用于食材处理器具700,控制装置6包括:存储器602和处理器604。其中,存储器602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604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根据本申请第三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食材处理器具700,包括:容纳部5、增香装置4和如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控制装置6。
具体地,容纳部5用于容纳食材。增香装置4用于处理容纳部5内的食材以提升烹饪香味。控制装置6与增香装置4相连,用于获取容纳部5内的食材量,并根据食材量控制增香装置4对容纳部5内的食材进行处理。
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食材处理器具700,能够控制增香装置4对容纳部5内的食材进行处理,从而提升食材的烹饪香味,由此能够改善陈米饭的口感品质,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还能够利用控制装置6获取容纳部5内的食材量并根据食材量控制增香装置4,这一方面实现了增香装置4的自动化运行,无需用户手动操作增香装置4,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提升了产品的档次,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也便于根据食材量的多少合理控制增香装置4,在保证具有较好的去陈生香效果的基础上,节约能源,缩短去陈时长。
具体而言,增香装置4具体用于活化容纳部5内的食材,以提升烹饪香味。
本实施例利用增香装置4来活化容纳部5内的食材,使得食材的烹饪香味能够得到提升。具体而言,增香装置4具体能够用于活化容纳部5内的食材,从而减少烹饪过程中异味物质的含量,以提升烹饪香味。具体地,异味物质包括陈味物质。活化食材,指的是对食材进行去陈处理,即减少陈味物质的处理过程,使得烹饪过程中的陈味物质的含量减少,从而提升烹饪香味,改善食材烹饪后的口感。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食材处理器具700还包括:检测装置3。检测装置3与容纳部5相配合,用于执行检测操作。其中,控制装置6与检测装置3相连,用于根据检测装置3的检测结果确定食材量。
本方案通过检测的方式来获取容纳部5内的食材量,准确可靠,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档次,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并有利于避免用户因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误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装置3包括称重检测装置,称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食材的重量。
利用称重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容纳部5内的食材的重量,食材的重量能够直接表征食材的多少,因而可以作为食材量的指标,为控制增香装置4提供依据。具体地,称重检测装置可以为称重传感器31。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检测装置3包括体积检测装置,体积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食材的体积。
利用体积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容纳部5内的食材的体积,食材的体积也能够直接表征食材的多少,因而可以作为食材量的指标,为控制增香装置4提供依据。具体地,体积检测装置可以包括距离传感器或液位传感器。由于对于同一食材处理器具700,容纳部5的形状是固定的,因而容纳部5内的食材的体积与食材的高度是一一对应的。距离传感器或液位传感器可以检测出容纳部5内的食材高度,进而得到食材的体积。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检测装置3包括温升速度检测装置,温升速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容纳部5的升温速度。
利用温升速度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容纳部5(如烹饪器具702的内锅22)的温度升高的速度,当温度升高的速度较快时,说明食材相对较少;当温度升高的速度较慢时,说明食材相对较高。因此,容纳部5的温度升高的速度能够间接表征食材的多少,因而也可以作为食材量的指标,为控制增香装置4提供依据。具体地,温升速度检测装置可以包括测温元件212,测温元件212能够检测容纳部5的温度,进而得到一段时间内容纳部5的温升速度。
当然,也可以取消检测装置3,比如通过用户手动输入食材量或者语音输入食材量等方式,也能够使控制装置6获取到食材量,进而根据食材量来控制增香装置4。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食材处理器具700设有调控件7,调控件7与增香装置4相连,用于调控增香装置4。
在烹饪主体上设调控件7,便于用户根据需要手动开闭增香装置4或者调节增香装置4的工作参数;也能够在控制装置6出故障时,使得用户还可以通过调控件7来手动调节增香装置4的工作参数,保证去陈操作的正常运行。其中,调控件7可以为旋钮、按键、触控屏等。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增香装置4为换气装置20。换气装置20与容纳部5连通,用于使容纳部5换气以提升烹饪香味。
增香装置4采用换气装置20,能够利用换气装置20促使容纳部5换气,使得容纳部5内的异味物质(如陈米等食材释放的陈味物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被容纳部5外的新鲜空气所取代,由此达到去陈生香的效果,明显提升食材的烹饪香味,从而改善了陈米饭的口感品质,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然,增香装置4不局限于换气装置20。比如:增香装置4也可以为排液装置,利用排液装置排出容纳部5内的陈味物质,来提升烹饪香味。排液装置具体可以包括排液泵和排液管。或者,增香装置4也可以为食材处理装置,利用食材处理装置驱动容纳部5内的食材运动,使食材的表面受到摩擦处理,则陈味物质会被打磨掉,与食材分离,将陈味物质排出,由此来提升烹饪香味。食材处理装置具体可以包括搅拌装置、研磨装置、机械振动装置、超声波发生装置中的至少一种,并进一步可以包括干式分离装置(如风机或气泵)或者湿式分离装置(如排液泵和排液管),将陈味物质排出容纳部5。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部5设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换气通道。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换气装置20为抽气装置,抽气装置用于抽出容纳部5内的气体,以使容纳部5通过换气通道吸气。
当换气装置20为抽气装置时,能够抽出容纳部5内的陈味物质,会导致容纳部5内压力降低,外界大气的新鲜空气会在压差的作用下从换气通道进入容纳部5内,从而实现对容纳部5换气的目的。抽气装置具体包括抽气泵和抽气管。或者,抽气装置包括抽风机和风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换气装置20为吹气装置,吹气装置用于向容纳部5内吹气,以使容纳部5通过换气通道排气。
当换气装置20为吹气装置时,能够向容纳部5内注入新鲜空气,会导致容纳部5内的压力升高,容纳部5内的陈味物质会在压差的作用下从换气通道排出,从而实现对容纳部5换气的目的。如此,容纳部5内的陈味物质被新鲜空气取代,从而能够防止陈味物质对米饭口感的影响,达到去陈生香的效果,提高了陈米饭的口感品质,改善了陈米饭气味不佳的问题。吹气装置具体包括送风机和风道。或者,吹气装置包括吹气泵和进气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换气装置20为蒸汽发生装置29,蒸汽发生装置29用于向容纳部5内输送蒸汽以使容纳部5通过换气通道排气。
当换气装置20为蒸汽发生装置29时,蒸汽发生装置29能够向容纳部5输送蒸汽,使得容纳部5内气压升高,则容纳部5内的陈味物质会通过换气通道排出,从而实现对容纳部5换气的目的。
具体地,如图2所示,容纳部5包括烹饪腔51。蒸汽发生装置29包括:蒸汽发生器290、蒸汽管291和蒸汽喷头292。其中,蒸汽发生器290与控制装置6相连。蒸汽管291的一端与蒸汽发生器290的出口连通。蒸汽喷头292设在换气口132处,并与蒸汽管291的另一端连通,用于向烹饪腔51输送蒸汽。
蒸汽发生装置29包括蒸汽发生器290、蒸汽管291和蒸汽喷头292。蒸汽发生器290用于产生蒸汽。蒸汽管291用于将蒸汽发生器290产生的蒸汽输送至蒸汽喷头292处,便于根据需要合理布置蒸汽发生器290的位置,以优化产品结构。蒸汽喷头292用于将蒸汽喷入烹饪腔51中,有利于提高蒸汽的喷射力,这样还能够对烹饪腔51内的食材起到搅拌作用,有利于烹饪腔51内的食材受热均匀,也有利于促进陈味物质的析出和释放。
进一步地,蒸汽发生装置29还包括:水箱293,如图6所示。水箱293与蒸汽发生器290相连,用于为蒸汽发生器290供水。
水箱293的设置,能够为蒸汽发生器290供水,有利于延长蒸汽发生器290的使用时间,避免频繁加水,从而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换气装置20包括驱动机构208和与驱动机构208相连的气流扰动件2081。气流扰动件2081用于扰动容纳部5内的气体,使容纳部5与外界大气进行气体交换;驱动机构208用于驱动气流扰动件2081转动。
进一步地,食材处理器具700包括烹饪器具702,容纳部5包括烹饪腔51。烹饪器具702设有蒸汽阀13,蒸汽阀13具有阀腔133和换气口132,如图3所示。换气口132与阀腔133连通。气流扰动件2081设在阀腔133中。
在蒸汽阀13的阀腔133中设置气流扰动件2081,当驱动机构208驱动气流扰动件2081转动时,会导致阀腔133处产生负压,在压差的作用下,烹饪腔51内的陈味物质会通过蒸汽阀13的内部通道排出。当气流扰动件2081停止转动时,烹饪腔51内的压力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新鲜空气可以通过蒸汽阀13的内部通道进入烹饪腔51内,从而实现换气的目的,此时蒸汽阀13的内部通道形成为换气通道131。
或者,也可以在盖体1上额外设置换气通道131,烹饪腔51内的陈味物质通过蒸汽阀13的内部通道排出,而外界大气中的新鲜空气通过换气通道131进入烹饪腔51内。本方案的换气装置20体积较小,占用的安装空间也较小,有利于减小产品的体积。
当然,气流扰动件2081也可以设在烹饪腔51内。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208为磁力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208采用磁力驱动机构,便于实现非接触式驱动,一方面有利于防止蒸汽对驱动机构208产生负面影响,有利于提高驱动机构208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可靠性;另一方面便于根据需要合理选择驱动机构208的具体部件的种类以及合理布置驱动机构208的具体部件的位置,以优化烹饪器具702的结构和性能。
具体地,磁力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2082、第一磁性件2083和第二磁性件2084。
具体地,驱动件2082设在阀腔133外,并与驱动件2082固定连接,在驱动件2082的驱动下转动。
第一磁性件2083设在阀腔133外,并与驱动件2082固定连接,在驱动件2082的驱动下转动。
第二磁性件2084设在阀腔133内。
其中,第二磁性件2084与气流扰动件2081连接,如图3所示。
或者,第二磁性件2084被构造成气流扰动件2081的一部分,第二磁性件2084用于在第一磁性件2083的磁力作用下转动以带动气流扰动件2081转动。
磁力驱动机构208包括驱动件2082、第一磁性件2083和第二磁性件2084,气流扰动件2081与第二磁性件2084同步转动。驱动件2082作为动力源,用于提供转动驱动力。第一磁性件与驱动件2082相连,在驱动件2082的带动下转动,产生转动磁场,进而作用于第二磁性件2084,使得第二磁性件2084转动以带动气流扰动件2081同步转动。驱动件2082和第一磁性件设在阀腔133外,能够对驱动件2082和第一磁性件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蒸汽对其造成不利影响;第二磁性件2084设在阀腔133内,保证其与气流扰动件2081同步转动。
其中,第二磁性件2084与气流扰动件2081可以是两个部件,如图3所示,固定连接在一起。
或者,第二磁性件2084与气流扰动件2081也可以是同一部件,第二磁性件2084是气流扰动件2081的一部分,比如将气流扰动件2081的若干个叶片选用导磁材料制成,作为第二磁性件2084与第一磁性件2083相互作用。
具体地,驱动件2082为电机,电机与蒸汽阀13的蒸汽出口错开设置。第一磁性件2083为永磁体,永磁体与导磁件对应设置。阀腔133内设有限位轴。导磁件套设在限位轴上,以带动叶轮绕限位轴旋转。
驱动件2082为电机,第一磁性件2083为永磁体,第二磁性件2084采用导磁件,气流扰动件2081采用叶轮,结构和原理较为简单。电机与蒸汽阀13的蒸汽出口错开设置,以防止蒸汽阀13排出的蒸汽对电机造成损坏。在阀腔133内设置限位轴,并将导磁件套设在限位轴上,能够防止导磁件在旋转过程中发生倾斜或移位,从而提高导磁件与永磁体的配合可靠性。
当然,第一磁性件2083也可以为电磁体,驱动件2082可以用于驱动电磁体的电流发生变化,以使电磁体形成旋转磁场,也可以用于驱动电磁体发生转动,以使电磁体形成旋转磁场。气流扰动件2081也可以采用风扇,第二磁性件2084也可以采用永磁体。
其中,换气通道131可以为蒸汽通道,也可以为区别于蒸汽通道额外设置的换气通道131。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食材处理器具700包括烹饪器具702,如图1所示。容纳部5包括烹饪腔51。
食材处理器具700可以仅包括烹饪器具702,则容纳部5对应包括烹饪腔51,通过获取烹饪腔51内的食材的特征信息,来控制增香装置4,能够有效减少烹饪腔51内的陈味物质,从而提高食材的烹饪香味。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食材处理器具700包括储料器具。容纳部5包括储料腔52。
食材处理器具700也可以仅包括储料器具,则容纳部5对应包括储料腔52,通过获取储料腔52内的食材的特征信息,来控制增香装置4,能够有效减少储料腔52内的陈味物质,使得储料腔52内的食材被转移至烹饪腔51烹饪后的香味得到提升。
当然,食材处理器具700也可以包括烹饪器具702和储料器具,此时食材处理器具700相当于智能烹饪器具702,如全自动电饭煲。烹饪器具702包括投料装置,储料器具通过投料装置向烹饪器具702投料。此时,获取的可以是烹饪腔51和/或储料腔52内的食材量。
换言之,烹饪器具702和储料器具可以是分体的两个产品,此时烹饪器具主要实现烹饪功能,储料器具主要实现储料功能,均可以设置增香装置对食材进行处理。烹饪器具702和储料器具也可以是配套的一个产品,此时的食材处理器具能够同时实现烹饪功能和储料功能。
根据本申请第四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去陈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有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烹饪器具702可以为但不局限于:电饭煲、电压力锅、电蒸锅等。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去陈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有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可以为但不局限于:电饭煲、电压力锅、电蒸锅等。
下面以电饭煲为例,来介绍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电饭煲,包括烹饪主体、检测装置3和增香装置4。烹饪主体包括盖体1和锅体2。锅体2包括煲体总成21和内锅22。煲体总成21包括有底部的加热器211和测温元件212,盖体1包括有蒸汽阀13,蒸汽阀13的蒸汽通道形成换气通道。增香装置4为抽气装置。增香装置4和陈味检测装置设在盖体1上。盖体1的底部设有盖板14,盖板14设有与抽气装置连通的抽气口11,盖体1还设有与抽气装置连通的排气口12。
其工作过程为:食材放入内锅烹饪,检测装置检测烹饪腔内的食材量,进行食材量确认。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第一去陈程序、第二去陈程序和第三去陈程序。处理器判定锅内食材量,比对食材量M同设定值M1和M2的大小关系(根据内锅的大小不同可以设置不同个数的设定值),执行不同类型的去陈程序。
当陈味物质含量M<M1,执行第一去陈程序,会启动增香装置4,并控制增香装置4按照第一模式运行,从抽气口将锅内的气味抽出,从排气口排出。
当陈味物质含量M2≥M≥M1时,执行第二去陈程序,会启动增香装置4,并控制增香装置4按照第二模式运行,从抽气口将锅内的气味抽出,从排气口排出。
当陈味物质含量M>M2时,执行第三去陈程序,会启动增香装置4,并控制增香装置4按照第三模式运行,从抽气口将锅内的气味抽出,从排气口排出。
其中,增香装置4按照第一模式运行的去陈强度小于增香装置4按照第二模式运行的去陈强度,增香装置4按照第二模式运行的去陈强度小于增香装置4按照第三模式运行的去陈强度。因此,第一去陈程序可以叫作简单型去陈程序,第二去陈程序可以叫作加强型去陈程序,第三去陈程序可以叫作加强重复型去陈程序。
具体地,第一模式为:完成标准去陈程序1次,比如增香装置4以相对较低的功率运行相对较少的时长。第二模式为:完成标准去陈程序N次,也就是相较于第一模式增加增香装置4的运行次数;或者延长去陈时间,也就是相较于第一模式增加增香装置4的运行时长;或者加强去陈动力,也就是相较于第一模式增加增香装置4的工作功率。第三模式为:完成标准去陈程序N1次,也就是相较于第二模式增加增香装置4的运行次数;或者延长去陈时间,也就是相较于第一模式增加增香装置4的运行时长;或者加强去陈动力,也就是相较于第一模式增加增香装置4的工作功率。其中,N1≥N≥2。
比如:1~2杯米时执行简单型去陈程序,3~5杯米时执行加强型去陈程序,6~8杯米时执行加强重复型的去陈程序,启动增香装置4,从抽气口将锅内的气味抽出,从排气口排出。其中,行业通用1杯米=150克。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去陈控制方法,能够根据烹饪食材量选择不同的去陈程序,具有烹饪食材量确认步骤。烹饪食材量的确认可以是秤重、检测体积、检测温升速度等方式(已有相关技术,不再阐述)。
去陈程序具有多个类型。比如简单型、加强型、加强重复型等,可以实现不同的去陈能力。其中,可以通过改变去陈时间实现多个去陈程序类型,也可以通过改变去陈动力强度实现多个去程陈程序类型,也可以通过改变去陈程序次数实现多个去陈程序类型。
具体地,控制方法包括:
烹饪开始后,进入步骤S302;
步骤S302:检测食材量M。也就是说,控制检测装置检测烹饪腔内的食材量M。
步骤S304:判断食材量M是否小于M1。也就是说,根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判断M与M1的大小关系。当M<M1,则进入步骤S306;当M1≤M,则进入步骤S312。
步骤S306:执行简单型去陈程序,然后进入步骤S308。也就是说,当食材量M<M1时,执行简单型去陈程序。
步骤S308:控制增强装置按照第一模式工作,然后进入步骤S310。
步骤S310:完成简单型去陈程序,然后进入步骤S326。
步骤S312:判断M是否小于等于M2。也就是说,根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判断M与M2的大小关系。当M≤M2,则进入步骤S314;当M>M2,则进入步骤S320。
步骤S314:执行加强型去陈程序,然后进入步骤S316。也就是说,当食材量M2≥M≥M1时,选择按加强型去陈程序进行去陈。
步骤S316: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二模式工作,然后进入步骤S318。
步骤S318:完成加强型去陈程序,然后进入步骤S326。
步骤S320:执行加强重复型去陈程序,然后进入步骤S322。也就是说,当食材量M>M2时,选择按照加强重复型去陈程序进行去陈。
步骤S322:控制增香装置按照第三模式工作,然后进入步骤S324。
步骤S324:完成加强重复型去陈程序,然后进入步骤S326。
步骤S326:继续烹饪。直至烹饪结束。
其中,食材量M可以是食材的总重量,也可以是食材的总体积或者食材的高度或者内锅的升温速度。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控制方法,适用于食材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材处理器具包括容纳部和增香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容纳部内的食材量;
根据所述食材量控制所述增香装置对所述容纳部内的食材进行处理,以提升烹饪香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食材量控制所述增香装置对所述容纳部内的食材进行处理的过程,包括:
控制所述增香装置活化所述容纳部内的食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食材量包括至少一个档位范围,所述增香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运行模式;
所述根据所述食材量控制所述增香装置对所述容纳部内的食材进行处理的过程,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食材量的档位范围,控制所述增香装置按照与所述档位范围相对应的所述运行模式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食材量的档位范围,控制所述增香装置按照与所述档位范围相对应的所述运行模式运行的过程,具体包括:
随着所述食材量的档位范围的增大,控制所述增香装置增加对食材的处理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档位范围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运行模式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运行模式与多个所述档位范围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档位范围包括第一档位范围、第二档位范围和第三档位范围,所述第一档位范围小于所述第二档位范围,所述第二档位范围小于所述第三档位范围;多个所述运行模式包括第一模式、第二模式和第三模式;
所述根据所述食材量的档位范围,控制所述增香装置按照与所述档位范围相对应的所述运行模式运行的过程,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食材量处于第一档位范围,控制所述增香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模式运行;
基于所述食材量处于第二档位范围,控制所述增香装置按照所述第二模式运行;
基于所述食材量处于第三档位范围,控制所述增香装置按照所述第三模式运行;
其中,所述控制所述增香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模式运行的过程对食材的处理强度小于所述控制所述增香装置按照所述第二模式运行的过程对食材的处理强度,所述控制所述增香装置按照所述第二模式运行的过程对食材的处理强度小于所述控制所述增香装置按照所述第三模式运行的过程对食材的处理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档位范围为:小于第一阈值;
所述第二档位范围为: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所述第三档位范围为: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所述增香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所述增香装置运行第一运行次数;所述控制所述增香装置按照所述第二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所述增香装置运行第二运行次数;所述控制所述增香装置按照所述第三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所述增香装置运行第三运行次数;其中,所述第一运行次数小于所述第二运行次数,所述第二运行次数小于所述第三运行次数;和/或
所述控制所述增香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所述增香装置按照第一工作功率运行;所述控制所述增香装置按照所述第二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所述增香装置按照第二工作功率运行;所述控制所述增香装置按照所述第三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所述增香装置按照第三工作功率运行;其中,所述第一工作功率小于所述第二工作功率,所述第二工作功率小于所述第三工作功率;和/或
所述控制所述增香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所述增香装置运行第一运行时长;所述控制所述增香装置按照所述第二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所述增香装置运行第二运行时长;所述控制所述增香装置按照所述第三模式运行的过程包括:控制所述增香装置运行第三运行时长;其中,所述第一运行时长小于所述第二运行时长,所述第二运行时长小于所述第三运行时长。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材处理器具包括检测装置;
所述获取所述容纳部内的食材量的过程,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检测装置执行检测操作;
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确定所述容纳部内的食材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称重检测装置,所述控制所述检测装置执行检测操作的过程,包括:控制所述称重检测装置检测所述食材的重量;和/或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体积检测装置,所述控制所述检测装置执行检测操作的过程,包括:控制所述体积检测装置检测所述食材的体积;和/或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温升速度检测装置,所述控制所述检测装置执行检测操作的过程,包括:控制所述温升速度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容纳部的升温速度。
11.一种控制装置,适用于食材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和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2.一种食材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纳部,用于容纳食材;
增香装置,用于处理所述容纳部内的食材以提升烹饪香味;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装置,与所述增香装置相连,用于获取所述容纳部内的食材量,并根据所述食材量控制所述增香装置对所述容纳部内的食材进行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食材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装置,与所述容纳部相配合,用于执行检测操作;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确定所述食材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食材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食材处理器具设有调控件,所述调控件与所述增香装置相连,用于调控所述增香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食材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香装置为换气装置,所述换气装置与所述容纳部连通,用于使所述容纳部换气以提升烹饪香味。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食材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部设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换气通道;
其中,所述换气装置为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用于抽出所述容纳部内的气体,以使所述容纳部通过所述换气通道吸气;或者
所述换气装置为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用于向所述容纳部内吹气,以使所述容纳部通过所述换气通道排气;或者
所述换气装置为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用于向所述容纳部内输送蒸汽以使所述容纳部通过所述换气通道排气;或者
所述换气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的气流扰动件;所述气流扰动件用于扰动所述容纳部内的气体,使所述容纳部与外界大气进行气体交换;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气流扰动件转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食材处理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食材处理器具包括烹饪器具,所述容纳部包括烹饪腔;和/或
所述食材处理器具包括储料器具,所述容纳部包括储料腔。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0758327.0A 2020-07-31 2020-07-31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食材处理器具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0524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8327.0A CN114052461A (zh) 2020-07-31 2020-07-31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食材处理器具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8327.0A CN114052461A (zh) 2020-07-31 2020-07-31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食材处理器具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2461A true CN114052461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27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8327.0A Pending CN114052461A (zh) 2020-07-31 2020-07-31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食材处理器具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52461A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31225A (en) * 1986-12-27 1989-05-1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icrowave oven/convection oven having means for controlling ventilation of the cooking chamber
KR930004706A (ko) * 1991-08-01 1993-03-23 이헌조 가스오븐레인지의 자동요리방법 및 열순환팬 제어시스템
JP2000296053A (ja) * 1999-04-14 2000-10-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炊飯器
JP2004340473A (ja) * 2003-05-15 2004-12-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熱調理装置とそのプログラム
CN201920473U (zh) * 2010-10-27 2011-08-10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煮饭模式可选择的机械款电饭煲
WO2013021325A1 (en) * 2011-08-05 2013-02-1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oking food
CN204862574U (zh) * 2015-05-28 2015-12-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智能终端及烹饪系统
CN107319907A (zh) * 2017-07-13 2017-11-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米饭的方法、装置、烹饪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74335A (zh) * 2019-01-10 2019-04-2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拌饭烹饪方法
CN109965685A (zh) * 2017-12-28 2019-07-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507150A (zh) * 2018-05-21 2019-11-2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烹饪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47671A (zh) * 2018-05-30 2019-12-1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烹饪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01148A (zh) * 2018-08-06 2020-02-18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除味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000454A (zh) * 2019-12-24 2020-04-14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31225A (en) * 1986-12-27 1989-05-1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icrowave oven/convection oven having means for controlling ventilation of the cooking chamber
KR930004706A (ko) * 1991-08-01 1993-03-23 이헌조 가스오븐레인지의 자동요리방법 및 열순환팬 제어시스템
JP2000296053A (ja) * 1999-04-14 2000-10-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炊飯器
JP2004340473A (ja) * 2003-05-15 2004-12-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熱調理装置とそのプログラム
CN201920473U (zh) * 2010-10-27 2011-08-10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煮饭模式可选择的机械款电饭煲
WO2013021325A1 (en) * 2011-08-05 2013-02-1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oking food
CN204862574U (zh) * 2015-05-28 2015-12-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智能终端及烹饪系统
CN107319907A (zh) * 2017-07-13 2017-11-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米饭的方法、装置、烹饪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65685A (zh) * 2017-12-28 2019-07-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507150A (zh) * 2018-05-21 2019-11-2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烹饪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47671A (zh) * 2018-05-30 2019-12-1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烹饪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01148A (zh) * 2018-08-06 2020-02-18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除味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674335A (zh) * 2019-01-10 2019-04-2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拌饭烹饪方法
CN111000454A (zh) * 2019-12-24 2020-04-14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15287B2 (ja) 加熱調理器
EP1550828A1 (en) Heating cooker having a steam generating unit
EP1995525B1 (en) A baking oven
CN110859493B (zh) 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方法
CN111685577B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52511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食材处理器具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52461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食材处理器具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015058060A (ja) サウナ装置
WO2015152029A1 (ja) 調理機器
JP5235974B2 (ja) 炊飯器
CN114052466A (zh) 烹饪器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4052465A (zh) 食材处理器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806828B (zh) 控制方法、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52463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食材处理器具和存储介质
CN114052457A (zh) 烹饪器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060124269A (ko) 증기조리장치 및 그 조리실 청소 방법
CN114098420B (zh) 烹饪器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52459A (zh) 烹饪器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JP2006038255A (ja) 加熱調理器
CN113133669A (zh) 控制方法、装置、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216317245U (zh) 集成灶
CN218683861U (zh) 一种蒸汽空气炸锅
CN220917245U (zh) 一种自动干燥的食品加工机
KR20220098016A (ko) 제어 방법, 장치, 조리 기구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저장 매체
WO2022021823A1 (zh) 烹饪器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