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17245U - 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集成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17245U
CN216317245U CN202122962927.1U CN202122962927U CN216317245U CN 216317245 U CN216317245 U CN 216317245U CN 202122962927 U CN202122962927 U CN 202122962927U CN 216317245 U CN216317245 U CN 216317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box
cooking
module
integ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6292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杰锋
欧土盛
李廉澎
余悦泳
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6292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17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17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17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灶,包括灶体、烹饪模块和米柜,所述烹饪模块集成于所述灶体上;所述米柜集成于所述灶体上,所述米柜包括储米盒、出米盒以及定量取米机构,所述定量取米机构分别与所述储米盒和所述出米盒相连以从所述储米盒定量取米到所述出米盒,所述出米盒与所述烹饪模块接通以向所述烹饪模块送米。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成灶,该集成灶具有烹饪模块和定量取米机构,可以实现定量取米,提高烹饪模块的烹饪效率和口感。

Description

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灶。
背景技术
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房子变得寸土寸金,相关技术主要采用分开的功能,单独的烟机、单独的蒸箱、单独的烤箱、单独的桌面式电饭煲,无独立的专用储米空间。目前的电饭煲主要是放置在外面,占用厨房台面的空间。缺少场景化和协同功能的设计,使得功能单一,体验差,空间浪费,用户深层次的价值小。另外,电饭煲一般需要进行人工向电饭煲内加米,人工加米的米量不确定,米量会产生较大的浮动。而如果将电饭煲集成于其他设备内部,此时电饭煲的操作空间受到影响,会导致人工向电饭煲内加米更加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集成灶,该集成灶具有烹饪模块和定量取米机构,可以实现定量取米,提高烹饪模块的烹饪效率和口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成灶,包括灶体、烹饪模块和米柜,所述烹饪模块集成于所述灶体上;所述米柜集成于所述灶体上,所述米柜包括储米盒、出米盒以及定量取米机构,所述定量取米机构分别与所述储米盒和所述出米盒相连以从所述储米盒定量取米到所述出米盒,所述出米盒与所述烹饪模块接通以向所述烹饪模块送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成灶,该集成灶具有烹饪模块和定量取米机构,可以实现定量取米,提高烹饪模块的烹饪效率和口感。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集成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定量取米机构还包括壳体和转筒,所述转筒水平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转筒的周壁上设有开口,其中,所述储米盒设于所述转筒上方且底部具有出米口,所述出米盒设于所述转筒下方且顶部设有接米口,所述转筒可自转地设于所述储米盒和所述出米盒之间,所述转筒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开口与所述出米口接通,所述转筒在第二位置时与所述接米口接通。
可选地,所述定量取米机构还包括齿轮、齿条和手柄,所述齿轮与所述转筒同轴连接;所述齿条可移动地与所述壳体相连,且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所述手柄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并与所述齿条相连。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所述手柄嵌入所述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齿条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连接所述壳体。
可选地,所述储米盒的内底面被构造成自上而下渐缩地延伸到所述出米口的漏斗状。
可选地,所述储米盒的顶壁上设有通气孔。
可选地,所述储米盒的顶壁上设有凹陷部,所述通气孔设于所述凹陷部的周壁上。
可选地,所述通气孔处设有干燥结构。
可选地,所述出米盒可取出地设于所述壳体内。
可选地,所述米柜设于所述烹饪模块的下方,所述米柜与所述烹饪模块之间有输送管接通,所述米柜与所述烹饪模块之间设有送米机构。
可选地,所述烹饪模块的顶部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接通所述灶体的吸油烟组件。
可选地,所述灶体包括灶台,所述灶台上设有炉头,所述灶台的下方设有储物腔、容置空间,所述储物腔和所述容置空间沿左右方向排布,所述烹饪模块和所述米柜均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并上下布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米柜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米柜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烹饪模块与洗米机构配合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烹饪模块与洗米机构配合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烹饪模块的示意图。
图9至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净水模块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集成灶100,灶体10,吸油烟组件11,灶台12,炉头13,抽屉14,排气管101,烹饪模块20,设备主体21,锅盖22,烹饪腔201,洗米机构30,洗米腔301,进水口302,出水口303,进米口304,排放口305,洗米盒31,进水管接头32,出水管接头33,过滤网34,净水模块40,初级过滤件41,二级过滤件42,反渗透过滤件43,水路管路模块44,增压泵45,米柜50,储米盒51,定量取米机构52,出米盒53,壳体521,转筒522,手柄525,通气孔501,凹陷部502,凹槽503,开口504,出米口505,接米口506,流量控制机构61,控制器60,无线通讯模块62。
具体实施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家电变得越来越智能。本实用新型就是一款智能家电产品。集成灶产品近年来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解决家电和厨房空间的问题。生活场景中,一般的集成灶主要是油烟机和消毒柜功能。本实用新型中的集成灶可以具有多种烹饪模式,这个是生活量大的场景。在实际生活场景中,还有一个煮米饭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将电饭煲和净水模块集成到集成灶中,而且还可以设置将蒸箱、烤箱和电饭煲都具有自动预约,电饭煲可以自动实现煮米饭的功能,实现自动烹饪。解决空间和智能问题,带来新的产品体验。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成灶100,包括灶体10、烹饪模块20和米柜50,烹饪模块20集成于灶体10上。米柜50集成于灶体10上,米柜50包括储米盒51、出米盒53以及定量取米机构52,定量取米机构52分别与储米盒51和出米盒53相连以从储米盒51定量取米到出米盒53,出米盒53与烹饪模块20接通以向烹饪模块20送米。
其中,将烹饪模块20设置于集成灶100上,可以节省烹饪模块20占用的厨房空间,从而提高厨房空间的利用率,另外,将米柜50集成于灶体10上,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厨房空间的利用率,并且方便米的存储。通过定量取米,能够向烹饪模块20内通入需要的米量,实现米量的精确控制,提高烹饪效率和烹饪口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成灶100,集成了烹饪模块20和米柜50,而且米柜50具有储米、定量取米的功能,从而在提高厨房内各器件集成的基础上,可以方便米的存放、取用等,并可以实现定量取米,实现自动化的烹饪。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定量取米,例如,以储米盒51的重量变化确定取米量等,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些定量取米机构52的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定量取米机构52还包括壳体521和转筒522,转筒522水平设于壳体521内,且转筒522的周壁上设有开口504,其中,储米盒51设于转筒522上方且底部具有出米口505,出米盒53设于转筒522下方且顶部设有接米口506,转筒522可自转地设于储米盒51和出米盒53之间,转筒522在第一位置时开口504与出米口505接通,转筒522在第二位置时与接米口506接通。在取米过程中,转筒522转动至开口504与储米盒51的出米口505相对的位置,此时,储米盒51内的米将会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到转筒522内,由于转筒522内的容积确定,因此,从储米盒51进入到转筒522内的米量确定;随后将转动转筒522,转筒522的开口504将不再与出米口505相对,而当转筒522的开口504与出米口505完全错开时,转筒522将封闭出米口505,储物腔内的米不再进入到转筒522内,转筒522内的米量恒定;随后,将转筒522的出米口505转动至与出米盒53的接米口506相对的位置,在重力作用下,转筒522内的米将会进入到出米盒53内,此时,出米盒53内的米量即为转筒522一次取米的量,从而实现定量取米。
当利用转筒522实现定量取米后,可以通过输送装置将米输送到烹饪模块20。当转筒522的一次取米量小于所需米量时,可以利用转筒522进行多次取米。例如,可以在每次取米后将出米盒53内的米送往烹饪模块20;也可以利用转筒522进行多次取米,待出米盒53内的米量满足烹饪需求时,将出米盒53内全部的米送往烹饪模块20。
本实用新型中的转筒522可以利用电机等进行电动驱动,从而实现自动化取米,也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进行取米,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定量取米机构52还包括齿轮、齿条和手柄525,齿轮与转筒522同轴连接。齿条可移动地与壳体521相连,且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手柄525设于壳体521的外侧并与齿条相连。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驱动外置的手柄525,经过齿轮和齿条的传动,可以驱动转筒522转动,从而实现手动的取米操作,并可以通过多次手动驱动手柄525来实现多次的取米。而当储米盒51内的米量不足时,手动取米方式可以更容易发现米量的不足,以便于及时向储米盒51内加米。
当然,在前述手动取米的基础上,也可以设置重量传感器等结构来检测储米盒51内的米量,通过手动取米和重量检测等方式的组合来实现对取米量更加精确的判断,而且当储米量较低时,重量检测方式还能够及时发现并提醒用户加米。
如图4,壳体521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503,手柄525嵌入凹槽503内。从而可以降低手柄525占用的空间,进一步地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另外,也可以通过凹槽503为手柄525提供导向,限制手柄525的晃动,避免手柄525晃动导致其断裂,提高了定量取米机构52的稳定性。
齿条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连接壳体521。也就是说,通过上下移动齿条即可实现定量的取米,通过上下移动可以更加省力,而且还可以减少手柄525的左右晃动。
如图5,储米盒51的内底面被构造成自上而下渐缩地延伸到出米口505的漏斗状。储米盒51的漏斗状结构,可以方便储米盒51内的米能够快速地流入到转筒522内,而且方便储米盒51内的米能够完全排入到转筒522内,减少取米过程中储米盒51对米的阻力,提高取米效率,并减少在加米时米柜50内存留的米。
图5,储米盒51的顶壁上设有通气孔501。通过储米盒51的顶壁设置通气孔501,可以避免储米盒51内产生负压,以便于快速取米。
如图4和图5,储米盒51的顶壁上设有凹陷部502,通气孔501设于凹陷部502的周壁上。通过设置凹陷部502,可以避免与其他部件干涉,从而提高空间利用率。另外,通气孔501设于凹陷部502的周壁上,可以避免水气等从凹陷部502的底壁进入到储米盒51内,保持储米盒51内的干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通气孔501处设有干燥结构。通过设置干燥结构,可以对进入到储米盒51内的气流进行干燥,以减少进入储米盒51内的气流中的水气,进一步地维持储米盒51内的干燥。另外,通过设置前述的凹陷部502,可以方便干燥结构的存放。其中,干燥结构可以为食品干燥剂、通气滤水膜等。
可选地,出米盒53可取出地设于壳体521内。出米盒53设置成可取出的形式,可以方便对出米盒53进行清洁,另外,还可以将出米盒53取出来进行手动加米,增加了用户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中的米柜50可以进行米的储存,从而可以实现一次储存、多次烹饪,进一步地提高集成灶100使用的便捷性。本实用新型中的米柜50可以设置于集成灶100内的不同位置,例如,将米柜50设于烹饪模块20的上方、下方、左侧、右侧或其他位置等。如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米柜50设于烹饪模块20的下方,米柜50与洗米机构30之间有输送管接通,米柜50与洗米腔301之间设有送米机构,该送米机构可以为抽气机等。通过将米柜50设置于烹饪模块20的下方,可以方便集成灶100的重心下移,有效地提高集成灶100的稳定性,另外,由于米柜50可以一次储存较多的米,以进行多次的烹饪,而每次烹饪完成后,都需要将烹饪好的米饭等取出,烹饪模块20的使用频率比米柜50的使用频率更高,因此,将烹饪模块20设置于较高的位置,米柜50设置于较低的位置,可以方便烹饪模块20的使用,提高烹饪效率和效果,并减少弯腰次数。
如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烹饪模块20的顶部设有排气管101,排气管101接通灶体10的吸油烟组件11。可以通过排气管101将烹饪过程中产生的蒸汽从吸油烟组件11排放,从而方便蒸汽排放,以避免蒸汽在烹饪模块20所处空间存留滋生细菌。另外,通过吸油烟组件11进行蒸汽的排放,可以简化集成灶100的结构,优化集成灶100的集成效果。
另外,排气管101可以设置成至少一部分在排气方向上向下倾斜的形式,这样,在排放的蒸汽在排气管101内产生凝露时,产生的凝露水能够通过倾斜的排气管101向吸油烟组件11排放,以避免排气管101内凝露水存留或回流,提高烹饪口感以及防止细菌滋生等。
其中,灶体10内具有封闭腔,烹饪模块20设于封闭腔内,当烹饪模块20烹饪过程中产生蒸汽时,蒸汽将会排放到封闭腔内,而不会排放到灶体10内的其他位置,从而避免了蒸汽无法及时排出灶体10,也避免了蒸汽影响灶体10内其他元器件的运行。排气管101沿前后方向延伸,排气管101的前端接通封闭腔且后端接通吸油烟组件11,排气管101的设置位置和方向,可以便于蒸汽能够及时快速地排放。
封闭腔的顶壁后侧设有通气口,排气管101的前端连接于封闭腔的顶壁上并与通气口连通。通过将排气管101的前端连接到封闭腔的顶壁上,可以方便烹饪模块20排放的蒸汽能够及时快速地向排气管101排放,从而方便蒸汽及时快速地排出。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在烹饪模块20的的顶部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与通气口上下相对。这样,烹饪模块20向外排放蒸汽后,蒸汽能够快速地从排气口进入通气口,以快速地排放。优选地,排气口与通气口可以为上下直接对接的形式,也可以在排气口和通气口之间设置通道,以便于蒸汽能够快速及时地排放。
排气管101的前端水平设置于封闭腔的顶壁,且排气管101的后端自前向后向下倾斜。这样蒸汽在排气管101内冷凝时,在排气管101内产生的蒸汽,能够快速地排入到吸油烟组件11内,以避免冷凝水回流,而且还可以避免冷凝水在排气管101内堆积滋生细菌,提高烹饪食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如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集成灶100还包括抽屉14,抽屉14可抽出地设于封闭腔,其中,烹饪模块20设于抽屉14上。通过设置抽屉14,可以方便将烹饪模块20推入到封闭腔内,也可以方便从封闭腔内取出烹饪模块20,从而可以方便食材的放置和取出,同时便于烹饪模块20的清洗。其中,烹饪模块20可以为电饭煲,此时,通过设置抽屉14,可以方便将烹饪模块20取出,以便于向烹饪模块20内添加水、米等;在食材放置完成后,可以将烹饪模块20推入到封闭腔内,以便于提高厨房空间的利用率;在烹饪完成后,可以通过抽屉14将烹饪模块20抽出,这样,可以及时地取出烹饪完成的米饭等,而且还可以方便对烹饪模块20进行清洗。
另外,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灶100还可以包括流量控制机构61和控制器60,流量控制机构61可以连接于净水模块40和烹饪模块20,通过流量控制机构61控制通入到烹饪模块20的流量,这样在烹饪过程中,能够实现定量供水,以提高烹饪的效果和口感,另外,通过设置流量控制机构61,还可以在无人值守的情形下实现定量的送水,这样,可以实现集成灶100的自动化烹饪,将集成灶100构造成一个自动化烹饪中心。
其中,控制器60可以与流量控制机构61和前述的米柜50相连,以实现对烹饪时的米量、水量的控制,实现精确的米水混合米粒,并提高自动化烹饪性能。另外,控制器60还可以连接无线通讯模块62,以便于实现集成灶100外部控制
可选地,如图1所示,灶体10包括灶台12,灶台12上设有炉头13,灶台12的下方设有储物腔、容置空间,储物腔和容置空间沿左右方向排布,烹饪模块20和米柜50均设于容置空间并上下布置。通过设置储物腔,可以方便各个元器件的排布,并可以方便在集成灶100内存放烹饪材料、锅盖22等。而将炉头13和烹饪模块20集成在一起,可以实现集成灶100的不同烹饪模式,满足不同的烹饪需求。
本实用新型中的烹饪模块20可以包括蒸箱、高压锅、电饭煲等设备,本实用新型主要以电饭煲等米饭烹饪结构为例进行说明,但是这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其中,对于电饭煲而言,可以提前准备好洗好的米在送入到烹饪腔201内,也可以在集成灶100内集成洗米的模块,以实现自动洗米,并进一步地提高集成效果。如图6至图10,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灶100内还可以设置洗米机构30,洗米机构30具有洗米腔301以及连通洗米腔301的进水口302、出水口303、进米口304以及排放口305,排放口305与烹饪模块20接通,进水口302可以接通下述的净水模块40、也可以直接连接其他水源(自来水、水箱等);米柜50与进米口304连通并适于向洗米腔301内送米。洗米机构30可以用于洗米,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进米口304从米柜50内将米送往洗米机构30,并利用进水口302将水送入到洗米腔301内以进行洗米,随后将洗涤后的废水从出水口303送出,可以通过进水口302多次进水、出水口303多次出水来实现对米的多次洗涤,提高洗米的效果,从而提升烹饪口感。随后洗好的米可以通过排放口305排放到烹饪模块20内,以进行烹饪,并可以通过进水口302向洗米腔301内送水,以便于将洗米腔301内壁上粘附的米冲入到烹饪腔201内,从而方便烹饪。而且还能够为烹饪腔201内供水,以便于烹饪工序进行。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利用水的冲刷作用来进行洗米,也可以在洗米机构30内设置搅拌结构,通过搅拌结构进行洗米等。
为了方便洗米机构30洗好的米能够快速地送入到烹饪模块20内,可以将洗米机构30设置在烹饪模块20的顶部,并将排放口305设置在洗米腔301的底部,这样,在洗米机构30洗米完成后,可以依靠重力、水冲击力等快速地将米送入到烹饪腔201内,提高烹饪的效率和效果。
其中,如图7,洗米机构30包括洗米盒31,洗米盒31设于烹饪模块20的上方,洗米腔301位于洗米盒31内,排放口305贯通洗米盒31的底面。洗米盒31可以提供洗米的空间,并可以方便将洗好的米送入到烹饪腔201内,其中在清洗过程中,水从进水口302进入到洗米盒31内时,会对洗米盒31内的米产生冲击作用,从而提高洗米的效率和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洗米盒31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大小。当洗米盒31的容积较大时,通过一次洗米就能满足烹饪需要;当洗米盒31的容积较小时,可以通过多次洗米来满足烹饪的需要。
可选地,洗米盒31、烹饪模块20以及米柜50从上到下层叠地集成在一起。从而可以方便集成灶100的生产和装配,并方便各个部件的维护。同时,也提高了集成灶100的集成度,方便集成灶100的模块化设计。
可选地,如图6,洗米盒31上设有进水管接头32和出水管接头33,进水管接头32接通进水口302,出水管接头33接通出水口303,进水管接头32和出水管接头33设于洗米盒31的同一侧壁,从而可以方便洗米盒31与净水模块40、排水模块等进行连接,简化了管路的连接,方便装配和维护。
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水管接头32和出水管接头33也可以设于洗米盒31的不同侧壁。
其中,洗米腔301内设有过滤网34,过滤网34隔开排放口305和进米口304,且过滤网34可以打开以使其不再隔开排放口305和进米口304。在过滤网34打开时,过滤网34不再隔开进米口304和排放口305,从而方便清洗完成的米的排放;在过滤网34关闭时,过滤网34将进米口304和排放口305隔开,从而可以方便对米的清洗。另外,还可以将进水口302设于过滤网34的上方,出水口303设于过滤网34的下方,这样在洗米过程中,水流通过待清洗的米时能够及时带走米中的杂质,而不会带走在清洗的米。从而实现对米较为彻底的清洗。
其中,洗米机构30与烹饪模块20之间连接有开关阀门。通过开关阀门可以在米清洗完成后排入到烹饪模块20内,提高对米的清洗效果,另外,简化了从洗米机构30向烹饪模块20送米的结构,使用方便且故障率低。
其中,进水口302设于洗米机构30的上部,且出水口303设于洗米机构30的下部。当然,也可以将进水口302设于洗米机构30的下部,将出水口303设于洗米机构30的上部;或者将进水口302和出水口303均设于洗米机构30的上部;或者将进水口302和出水口303均设于洗米机构30的下部。
其中,进水口302和出水口303相互垂直。从而提高清洗的效果。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水口302和出水口303可以设置成其他的夹角,例如,将进水口302和出水口303设置成相互平行的形式;或者将进水口302和出水口303设置成夹角在0到180°的范围内。另外,进水口302可以沿洗米腔301的径向、切向等方向进入洗米腔301,以提高洗米效率和效果。
如图9至图11,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灶100还可以包括净水模块40。净水模块40和烹饪模块20集成于灶体10上,净水模块40被构造成用于连接厨房水源并对水源净化,烹饪模块20的烹饪腔201与净水模块40接通。其中,将烹饪模块20设置于集成灶100上,可以节省烹饪模块20占用的厨房空间,从而提高厨房空间的利用率,而且在集成灶100内设置净水模块40,可以为烹饪模块20以及其他的结构等提供净化后的水,提高水源的洁净度。而且净水模块40可以与外部的水源(例如水龙头)相连接,从而可以对厨房水源进行净化,并提供源源不断的净化后的水,相对于利用水箱提供水源而言,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是活水水源,能够方便集成灶100的使用,并保证供水质量。而且,由于净水模块40和烹饪模块20均集成于灶体10上,可以方便净水模块40和烹饪模块20的连接,并通过净水模块40对通入到烹饪腔201的水进行净化,提高烹饪用水质量,提升烹饪模块20的烹饪效率和效果。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说的厨房水源,是指为厨房供应的水源,例如自来水等,属于活水水源,是相对于利用水箱提供水源而言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净水模块40设于灶体10内的底部,烹饪模块20设于净水模块40的上方。由于净水模块40不经常更换,因此,可以将净水模块40放置于较低的位置,而烹饪模块20的使用较为频繁,将烹饪模块20设于方便使用的位置。从而能够方便集成灶100的使用。
如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烹饪模块20包括设备主体21和锅盖22,设备主体21内构造出烹饪腔201,且锅盖22可以打开和封闭烹饪腔201,其中,锅盖22可以设置成与设备主体21铰接或与设备主体21可分离。另外,结合前述实施例,可以将洗米模块集成于锅盖22内,也可以将洗米模块设于锅盖22的上方。
如图9和图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净水模块40包括依次相接的初级过滤件41、二级过滤件42以及反渗透过滤件43。从而可以提高过滤的效果。
如图11,净水模块40还包括水路管路模块44,水路管路模块44为一体结构,初级过滤件41、二级过滤件42以及反渗透过滤件43均与水路管路模块44接通。通过水路管路模块44,将水路集成,可以方便管路的集成,并减少管路的设置,以便于装配和维护。可选地,净水模块40还包括增压泵45。通过增压泵45,可以提高净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第一个主要解决电饭煲空间放置问题,将电饭煲直接集成到集成灶100里。第二个是实现饭煲蒸汽排放问题。第三个是实现健康储米和自动出米的功能。第四个,实现自动预约的功能,实现远程自动做饭,无需太多等待。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集成灶100。本实用新型主要的创新思路,集成电饭煲功能,解决收纳和蒸汽排放问题,米柜50实现储米和出米功能。饭煲和米柜50采用上下布局,符合动线设计。蒸烤和米饭功能整体实现预约及烹饪。
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灶100中具有多功能的集成,主要可以包括蒸箱、烤箱、电饭煲和米柜50功能。
饭煲功能,主要包括抽拉托盘、饭煲主体组件、蒸汽排放吸口。主要的工作原理是,饭煲主体组件放置在抽拉托盘上。蒸汽排放吸口安装在右侧柜体上,位于饭煲主体组件上方,正对饭煲本身蒸汽排放口305。饭煲主体组件实现核心的加热烹饪功能,抽拉托盘实现饭煲的前后抽拉,实现烹饪过程的操作取放。蒸汽排放吸口与集成灶100风机连接,蒸汽排放吸口是向下倾斜设计的,对饭煲的实现蒸汽吸排,同时冷凝水可以顺着吸排口排放到风机中被吸走。
米柜50功能,主要包括杀菌网盒、储米盒、转筒522和出米盒53。储米盒是漏斗倾斜设计,主要实现大米放置的问题。在储米盒下面的是转筒522,转筒522打开时大米进入,进入定量的大米,转筒522关闭时大米停止进入。出米盒53设置在转筒522下方,转筒522转动之后将转筒522中的大米倒入出米盒53,用户直接取出出米盒53即可,实现定量出米,方便快捷。在储米盒的上方设置有杀菌网盒,放置杀菌物质,可以实现健康储米杀虫。
台面灶具可以进行正常的天然气炒菜功能。
整机的控制模块连接蒸箱、烤箱、饭煲模块,实现整机的联动控制和场景化控制。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灶100中可以继承蒸箱、烤箱、电饭煲等中的至少一种。
整机从功能模块上可以实现预约烹饪,实现智能的体验。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集成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灶体(10);
烹饪模块(20),所述烹饪模块(20)集成于所述灶体(10)上;
米柜(50),所述米柜(50)集成于所述灶体(10)上,所述米柜(50)包括储米盒、出米盒(53)以及定量取米机构(52),所述定量取米机构(52)分别与所述储米盒和所述出米盒(53)相连以从所述储米盒定量取米到所述出米盒(53),所述出米盒(53)与所述烹饪模块(20)接通以向所述烹饪模块(20)送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取米机构(52)还包括:
壳体(521);
转筒(522),所述转筒(522)水平设于所述壳体(521)内,且所述转筒(522)的周壁上设有开口(504),
其中,所述储米盒设于所述转筒(522)上方且底部具有出米口(505),所述出米盒(53)设于所述转筒(522)下方且顶部设有接米口(506),所述转筒(522)可自转地设于所述储米盒和所述出米盒(53)之间,所述转筒(522)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开口(504)与所述出米口(505)接通,所述转筒(522)在第二位置时与所述接米口(506)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取米机构(52)还包括:
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转筒(522)同轴连接;
齿条,所述齿条可移动地与所述壳体(521)相连,且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
手柄(525),所述手柄(525)设于所述壳体(521)的外侧并与所述齿条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521)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503),所述手柄(525)嵌入所述凹槽(503)内;和/或
所述齿条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连接所述壳体(5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米盒的内底面被构造成自上而下渐缩地延伸到所述出米口(505)的漏斗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米盒的顶壁上设有通气孔(5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米盒的顶壁上设有凹陷部(502),所述通气孔(501)设于所述凹陷部(502)的周壁上;和/或
所述通气孔(501)处设有干燥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米盒(53)可取出地设于所述壳体(521)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米柜(50)设于所述烹饪模块(20)的下方,所述米柜(50)与所述烹饪模块(20)之间有输送管接通,所述米柜(50)与所述烹饪模块(20)之间设有送米机构;和/或
所述烹饪模块(20)的顶部设有排气管(101),所述排气管(101)接通所述灶体(10)的吸油烟组件(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灶体(10)包括灶台(12),所述灶台(12)上设有炉头(13),所述灶台(12)的下方设有储物腔、容置空间,所述储物腔和所述容置空间沿左右方向排布,所述烹饪模块(20)和所述米柜(50)均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并上下布置。
CN202122962927.1U 2021-11-29 2021-11-29 集成灶 Active CN216317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62927.1U CN216317245U (zh) 2021-11-29 2021-11-29 集成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62927.1U CN216317245U (zh) 2021-11-29 2021-11-29 集成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17245U true CN216317245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56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62927.1U Active CN216317245U (zh) 2021-11-29 2021-11-29 集成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172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63343U (zh) 烹饪器具
CN208582202U (zh) 一种蒸箱烤箱一体机
CN210446648U (zh) 烹饪器具的盛放组件和烹饪器具
CN109965676A (zh) 一种蒸箱烤箱一体机
CN209883843U (zh) 烹饪器具的投放系统和烹饪器具
CN216317245U (zh) 集成灶
CN210169732U (zh) 一种蒸汽加热的烹饪器具
CN216317246U (zh) 集成灶
CN113907624A (zh) 集成灶
CN216346500U (zh) 集成灶
CN216346445U (zh) 集成灶
CN216346499U (zh) 集成灶
KR100292039B1 (ko) 전자동 시스템 밥솥
CN216346501U (zh) 集成灶
CN114027721A (zh) 集成灶
CN114001392A (zh) 集成灶
CN114046545A (zh) 集成灶
CN114001393A (zh) 集成灶
CN214259006U (zh) 一种组合式风道结构及多用调奶器
CN216293737U (zh) 烹饪器具
CN214484229U (zh) 烹饪器具
CN107468045B (zh) 一种电烹饪器具以及用于清理其中送米装置内的残留米的方法
CN204682390U (zh) 负压上料滤渣排渣电磁加热豆浆机
CN214180087U (zh) 一种蒸烤箱及集成灶
CN216124244U (zh) 自动煮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5

Address after: 241000 west side of 3 / F, No.5 office building, new energy and new materials gathering area, Fuzhou Road, Jiangbei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u Midea intelligent kitchen electricity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20 Beijiao Road,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MIDEA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