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41037B - 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41037B
CN114041037B CN201980097972.8A CN201980097972A CN114041037B CN 114041037 B CN114041037 B CN 114041037B CN 201980097972 A CN201980097972 A CN 201980097972A CN 114041037 B CN114041037 B CN 1140410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fin
heat transfer
heat exchang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79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41037A (zh
Inventor
八柳晓
前田刚志
石桥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041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1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41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10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28F1/14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longitudinally
    • F28F1/16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longitudinally the means being integral with the element, e.g. formed by extrus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28D1/053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the conduits having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 F28D1/05366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02Tubular elements of cross-section which is non-circular
    • F28F1/022Tubular elements of cross-section which is non-circular with multiple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6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efrigerant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15/00Fins
    • F28F2215/10Secondary fins, e.g. projections or recesses on main fins

Abstract

热交换器具备: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并列的多个热交换模块和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的多个热交换模块的端部与多个热交换模块连接的集管,多个热交换模块具备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传热管和从第三方向上的传热管的侧缘部向第三方向延伸的翅片,所述第三方向与平行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面交叉,翅片在表面形成有在第一方向上突出的多个凸部,多个凸部分别形成为构成如下的面,所述面相对于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具有倾斜角度。

Description

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特别涉及与传热管连接的翅片的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的热交换器:为了兼顾热交换器的干燥条件及湿润条件下的传热性能和除霜性,具有在传热管的通风方向端部形成有鱼鳍状的翅片的热交换模块,并使该热交换模块相互隔开间隔地排列(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通过以使管轴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这样的热交换器,妨碍冷凝水或霜融化水滑落的阻挡体消失,所以排水较快。即,这样的热交换器能够减小湿润条件下的液膜厚度,在除霜运转中能够迅速地排出霜融化水。另外,这样的热交换器通过减小传热管径并高密度地配置热交换模块或者将内部设为多孔构造而扩大制冷剂与传热管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提高传热性能。因此,这样的热交换器能够兼顾干燥条件及湿润条件下的传热性能和除霜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028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热交换器中,存在如下的课题:由于配置成在通过热交换器的空气的通风方向上,下游侧的翅片覆盖于在传热管的下游产生的死水区域,所以翅片表面附近的空气的流速较低,翅片与空气之间的热传递率较低。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翅片与空气的热传递率的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具备:多个热交换模块,所述多个热交换模块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并列;以及集管,所述集管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的多个热交换模块的端部与多个热交换模块连接,多个热交换模块具备:传热管,所述传热管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翅片,所述翅片从第三方向上的传热管的侧缘部向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方向与平行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面交叉,翅片在表面形成有在第一方向上突出的多个凸部,多个凸部分别形成为构成如下的面,所述面相对于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具有倾斜角度。
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本发明的热交换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热交换器形成为多个凸部分别构成如下的面,所述面相对于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具有倾斜角度。在热交换器中,通过使气流与相对于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倾斜的面碰撞,从而搅拌空气的流动。因此,由于在热交换器中空气也流入传热管的下游侧的翅片的表面,表面附近的空气的流速增大,所以热传递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备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2是概略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从侧面观察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概念图。
图4是概略地示出图3所示的热交换模块的A-A线剖面的剖视图。
图5是构成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模块的放大图。
图6是概略地示出图5所示的翅片的B-B线剖面的剖视图。
图7是概略地示出图5所示的翅片的C-C线剖面的剖视图。
图8是图5所示的热交换模块的翅片的放大图。
图9是概略地示出图8所示的翅片的D-D线剖面位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0是概略地示出图8及图9所示的翅片的E-E线剖面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1是构成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变形例的热交换模块的放大图。
图12是构成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模块的放大图。
图13是构成实施方式3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模块的放大图。
图14是构成实施方式4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模块的放大图。
图15是概略地示出构成实施方式5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模块的翅片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16是概略地示出构成实施方式6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模块的翅片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17是概略地示出构成实施方式6的热交换器的其他例子的热交换模块的翅片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18是概略地示出构成实施方式7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模块的翅片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19是构成实施方式8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模块的放大图。
图20是概略地示出图19所示的翅片的F-F线剖面的剖视图。
图21是概略地示出图19所示的翅片的G-G线剖面的剖视图。
图22是构成实施方式9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模块的放大图。
图23是概略地示出图22所示的翅片的H-H线剖面的剖视图。
图24是概略地示出图22所示的翅片的I-I线剖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等,对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50进行说明。此外,在包括图1的以下的附图中,各构成构件的相对尺寸的关系及形状等有时与实际不同。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分是相同或与之相当的部分,这一点在说明书的全文中都是共用的。另外,为了容易理解,适当使用表示方向的术语(例如“上”、“下”、“右”、“左”、“前”、“后”等),但这些表述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按这样的方式记载,并不限定装置或部件的配置及方向。在说明书中,各构成构件彼此的位置关系、各构成构件的延伸方向及各构成构件的排列方向原则上是将热交换器50设置成能够使用的状态时的位置关系、延伸方向及排列方向。
实施方式1.
[制冷循环装置100]
图1是示出具备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50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结构的制冷剂回路图。此外,在图1中,用虚线示出的箭头表示在制冷剂回路110中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的方向,用实线示出的箭头表示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的方向。首先,使用图1说明具备热交换器50的制冷循环装置100。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空调装置作为制冷循环装置100,但制冷循环装置100例如被用于冰箱或冷库、自动售货机、空调装置、制冷装置、热水器等制冷用途或空调用途。此外,图示的制冷剂回路110为一例,关于回路要素的结构等,不限定于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内容,能够在实施方式的技术范围内适当变更。
制冷循环装置100具有压缩机101、流路切换装置102、室内热交换器103、减压装置104及室外热交换器105经由制冷剂配管呈环状连接而成的制冷剂回路110。室外热交换器105及室内热交换器103中的至少一方使用后述的热交换器50。制冷循环装置100具有室外机106及室内机107。在室外机106中收容有压缩机101、流路切换装置102、室外热交换器105及减压装置104、向室外热交换器105供给室外空气的室外送风机108。在室内机107中收容有室内热交换器103和向室内热交换器103供给空气的室内送风机109。室外机106与室内机107之间经由作为制冷剂配管的一部分的两条延长配管111及延长配管112连接。
压缩机101是将吸入的制冷剂压缩并排出的流体机械。流路切换装置102例如是四通阀,是通过控制装置(图示省略)的控制而在制冷运转时和制热运转时切换制冷剂的流路的装置。
室内热交换器103是进行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利用室内送风机109供给的室内空气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103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
减压装置104例如是膨胀阀,是使制冷剂减压的装置。作为减压装置104,能够使用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调节开度的电子膨胀阀。
室外热交换器105是进行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利用室外送风机108供给的空气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105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
[制冷循环装置的工作]
接着,使用图1说明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工作的一例。在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制热运转时,从压缩机10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的制冷剂经由流路切换装置102流入室内热交换器103,与利用室内送风机109供给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冷凝。冷凝后的制冷剂成为高压的液体状态,从室内热交换器103流出,利用减压装置104使之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05,通过与利用室外送风机108供给的空气的热交换而蒸发。蒸发后的制冷剂成为低压的气体状态,并被吸入压缩机101。
在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制冷运转时,在制冷剂回路110中流动的制冷剂沿与制热运转时相反的方向流动。即,在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制冷运转时,从压缩机10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的制冷剂经由流路切换装置102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05,进行与利用室外送风机108供给的空气的热交换并冷凝。冷凝后的制冷剂成为高压的液体状态,从室外热交换器105流出,利用减压装置104使之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室内热交换器103,通过与利用室内送风机109供给的空气的热交换而蒸发。蒸发后的制冷剂成为低压的气体状态,并被吸入压缩机101。
[热交换器50]
图2是概略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50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从侧面观察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50的概念图。使用图2~图3说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50。此外,图中示出的X轴方向表示第一方向,Y轴方向表示第二方向,Z轴方向表示第三方向。
如图3所示,热交换器50具有多个集管70和连接在多个集管70之间的多个热交换模块10。
(集管70)
集管70连接于多个热交换模块10的延伸方向上的端部。集管70形成为沿着多个热交换模块10的排列方向延伸。集管70在热交换器50中作为将流入热交换器50的制冷剂分配给多个热交换模块10的流体分配机构发挥功能。另外,集管70在热交换器50中也作为从热交换器50流出的制冷剂从多个热交换模块10流出并合流的流体合流机构发挥功能。
集管70具有第一集管71和第二集管72。第一集管71及第二集管72的一方作为流体分配机构发挥功能,另一方作为流体合流机构发挥功能。第一集管71与多个热交换模块10中的每一个的延伸方向上的一端连接,第二集管72与多个热交换模块10中的每一个的延伸方向上的另一端连接。即,第一集管71及第二集管72安装于多个热交换模块10的延伸方向上的两端。即,集管70在与第一方向(X轴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的多个热交换模块10的端部与多个热交换模块10连接。更详细而言,第一集管71及第二集管72安装于构成多个热交换模块10的传热管20的延伸方向上的两端。第一集管71和第二集管72以集管70的内部与传热管20的管路内连通的方式与热交换模块10的传热管20连接。
图2及图3所示的集管70形成为沿着多个热交换模块10的排列方向形成长度方向那样的长方体状。但是,集管70的形状不限定于长方体状,例如也可以是圆筒形状等其他形状。
在第一集管71形成有流入第一集管71的制冷剂的流入口(图示省略),或者形成有从第一集管71流出的制冷剂的流出口(图示省略)。同样地,在第二集管72形成有流入第二集管72的制冷剂的流入口(图示省略),或者形成有从第二集管72流出的制冷剂的流出口(图示省略)。
(热交换模块10)
图4是概略地示出图3所示的热交换模块10的A-A线剖面的剖视图。热交换模块10使沿着热交换模块10流动的空气与在热交换模块10内流动的制冷剂热交换。多个热交换模块10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并列。多个热交换模块10沿着集管70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以规定的间隔P配置。热交换模块10具有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延伸的传热管20。另外,热交换模块10具有从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的传热管20的第一侧缘部20a及第二侧缘部20b向第三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翅片30,所述第三方向(Z轴方向)与平行于第一方向(X轴方向)及第二方向(Y轴方向)的面交叉。
(传热管20)
多个传热管20中的每一个使制冷剂在内部流通。多个传热管20中的每一个在第一集管71与第二集管72之间延伸。多个传热管20中的每一个相互隔开间隔地排列,并在作为集管70的延伸方向的轴向上并列。多个传热管20配置成相互相向。在多个传热管20中的相邻的两个传热管20之间形成有成为空气的流路的间隙。
热交换器50将作为第一方向的多个传热管20的排列方向设为水平方向。但是,作为第一方向的多个传热管20的排列方向不限定于水平方向,可以是铅垂方向,也可以是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的方向。同样地,热交换器50将多个传热管20的延伸方向设为铅垂方向。但是,多个传热管20的延伸方向不限定于铅垂方向,可以是水平方向,也可以是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的方向。
对于多个传热管20之中相邻的传热管20而言,传热管20彼此不利用传热促进构件相互连接。传热促进构件例如是板翅片或波纹翅片等。
在热交换器50作为制冷循环装置100的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在多个传热管20的每一个中,制冷剂在传热管20的内部从传热管20的延伸方向上的一端向另一端流动。另外,在热交换器50作为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冷凝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在多个传热管20的每一个中,制冷剂在传热管20的内部从传热管20的延伸方向上的另一端向一端流动。
如图4所示,传热管20是具有矩形的剖面形状的扁平管。此外,不限定传热管20的形状,例如可以是长圆形状等在一个方向上具有扁平的剖面形状的扁平管。传热管20具有一对第一侧缘部20a及第二侧缘部20b、一对平坦面20c及平坦面20d。在图6所示的剖面中,第一侧缘部20a形成为在平坦面20c的一方的端部与平坦面20d的一方的端部之间成为平面。在该剖面中,第二侧缘部20b形成为在平坦面20c的另一方的端部与平坦面20d的另一方的端部之间成为平面。此外,第一侧缘部20a及第二侧缘部20b不限定于该形状,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在平坦面20c的端部与平坦面20d的端部之间向外侧成为凸起。
第一侧缘部20a是在通过热交换器50的空气的流动中配置于上风侧即前缘侧的侧缘部。第二侧缘部20b是在通过热交换器50的空气的流动中配置于下风侧即后缘侧的侧缘部。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与传热管20的延伸方向垂直且沿着平坦面20c及平坦面20d的方向称为传热管20的长轴方向。在图4中,传热管20的长轴方向是上下方向,短轴方向是左右方向。此外,传热管20的长轴方向是第三方向。
在传热管20中形成有沿着长轴方向在第一侧缘部20a与第二侧缘部20b之间排列的多个制冷剂通路22。传热管20是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通路22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排列多个而成的扁平多孔管。多个制冷剂通路22中的每一个形成为与作为传热管20的延伸方向的第二方向平行地延伸。相邻的制冷剂通路22之间的分隔壁23中的每一个连续到传热管20的延伸方向上的两端。此外,制冷剂通路22的剖面形状及形成数量不限定于图示的实施方式,例如可以形成为圆形或三角形等各种形状,也可以以一个或多个形成数量构成。
(翅片30)
翅片30从传热管20的长轴方向上的端部突出。翅片30是从第一侧缘部20a及第二侧缘部20b突出并设置成在多个传热管20中的每一个的长轴方向上延伸的板状的部分。此外,翅片30在传热管20的长轴方向上延伸,但不仅限定于该形态。例如,翅片30可以形成为相对于长轴方向在多个传热管20的排列方向上以规定的角度倾斜的状态。翅片30可以与传热管20接合而形成,也可以与传热管20一体成形。如上所述,对于多个传热管20之中相邻的传热管20而言,传热管20彼此不利用传热促进构件相互连接。因此,多个传热管20分别不经由翅片30与配置在旁边的传热管20连接。
图5是构成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的放大图。此外,图5所示的箭头表示气流FL。另外,图5是热交换模块10的一部分的立体图,且省略了热交换模块10的一部分的图示。使用图5更详细地说明翅片30的结构。在翅片30的表面形成有向第一方向(X轴方向)突出的多个凸部40。凸部40呈四棱锥状突出地形成。此外,凸部40的形状不限定于四棱锥状。例如,凸部40可以形成为半球状。凸部40形成为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一方的面突出,另一方的面凹陷。凸部40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并列地形成,并且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并列地形成。多个凸部40形成为棱线41在第三方向上连续。
多个凸部40具有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从一方的表面突出的第一凸部40a和从另一方的表面突出的第二凸部40b。第一凸部40a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并列地形成,并且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并列地形成。同样地,第二凸部40b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并列地形成,并且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并列地形成。多个第一凸部40a形成为棱线41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连续。另外,多个第二凸部40b形成为棱线41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连续。多个第一凸部40a和多个第二凸部40b在相对于第二方向(Y轴方向)及第三方向(Z轴方向)的倾斜方向上交替地形成。
图6是概略地示出图5所示的翅片30的B-B线剖面的剖视图。此外,B-B线剖面是在沿着第三方向(Z轴方向)切断翅片30的情况下从第二方向(Y轴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翅片30的剖面。另外,图6是热交换模块10的一部分的剖视图,且省略了热交换模块10的一部分的图示。如图6所示,翅片30的多个第一凸部40a分别形成为构成倾斜面42,所述倾斜面42相对于第三方向(Z轴方向)具有倾斜角度α。倾斜面42是位于凸部40的突出方向的一侧的面,是相对于气流的流动方向朝向上游侧的斜面。
图7是概略地示出图5所示的翅片30的C-C线剖面的剖视图。此外,C-C线剖面是在沿着第二方向(Y轴方向)切断翅片30的情况下从第三方向(Z轴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翅片30的剖面。另外,图7是热交换模块10的一部分的剖视图,且省略了热交换模块10的一部分的图示。如图7所示,翅片30的多个第一凸部40a分别形成为构成倾斜面43,所述倾斜面43相对于第二方向(Y轴方向)具有倾斜角度β。
[热交换器50的工作例]
关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50的工作,以热交换器50作为制冷循环装置100的蒸发器发挥功能时的工作为例列举说明。在减压装置104中减压后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热交换器50。此时,制冷剂从热交换器50的第一集管71流入,并被分离到与多个传热管20的根数相同的路径中。然后,制冷剂在多个传热管20的制冷剂通路22中流通并吸热及蒸发,从第二集管72流出并在制冷剂回路110中循环。
[热交换器50的效果]
图8是图5所示的热交换模块10的翅片30的放大图。图9是概略地示出图8所示的翅片30的D-D线剖面位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0是概略地示出图8及图9所示的翅片30的E-E线剖面的结构的剖视图。此外,图8~图9所示的箭头表示气流FL。另外,图9及图10是热交换模块10的一部分的剖视图,且省略了热交换模块10的一部分的图示。在热交换器50中,气流FL通过多个热交换模块10之间。在热交换器50中,如图8所示,通过使气流FL与形成于翅片30的第一凸部40a碰撞,从而使气流FL不呈直线地流动,而是形成漩涡并流动。更详细而言,气流FL通过与图6所示的第一凸部40a的倾斜面42碰撞,从而如图9所示那样形成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旋转的漩涡。形成了该漩涡的气流FL产生高速地向第一凸部40a之间的凹陷部HA流入的高速流HL。另外,气流FL通过与图7所示的第一凸部40a的倾斜面43碰撞,从而如图10所示那样形成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旋转的漩涡。因此,翅片30的第一凸部40a使气流FL形成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旋转的漩涡并搅拌空气的流动。
如以上记载的那样,多个凸部40分别形成为构成如下的面,所述面相对于第二方向(Y轴方向)及第三方向(Z轴方向)具有倾斜角度。在热交换器50中,通过使气流与相对于第二方向(Y轴方向)和第三方向(Z轴方向)倾斜的面碰撞,从而搅拌空气的流动。因此,由于在热交换器50中空气也流入传热管20的下游侧的翅片30的表面,表面附近的空气的流速增大,所以热传递率提高。
另外,多个第一凸部40a分别形成为四棱锥状,并形成为第一凸部40a的棱线41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连续。因此,在热交换器50中,形成了漩涡的气流FL容易整体上沿着棱线41形成的峰状部分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流动。
另外,翅片30在表面具有多个凸部40。因此,翅片30与不形成凸部40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表面积。结果,热交换器50能够提高制冷剂与空气的热交换的效率。
图11是构成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50的变形例的热交换模块10I的放大图。此外,图11是热交换模块10I的一部分的立体图,且省略了热交换模块10I的一部分的图示。如图11所示,热交换模块10的传热管120可以不是上述说明的扁平管而是圆管。翅片30设置成在作为圆管的传热管120的径向上延伸。
实施方式2.
图12是构成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A的放大图。此外,图12所示的箭头表示气流FL。图13是热交换模块10A的一部分的立体图,且省略了热交换模块10A的一部分的图示。另外,对于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功能及作用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构成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A是翅片30的结构与构成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不同的热交换模块。更具体而言,热交换模块10A的凸部140的结构与热交换模块10的凸部40的结构不同。使用图12更详细地说明设置于翅片30的凸部140的结构。
热交换模块10A具有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隔着传热管20而设置在传热管20的两侧的翅片30。在翅片30的表面形成有向第一方向(X轴方向)突出的多个凸部140。凸部140以沿着翅片30的平面延伸的方式形成为柱状。图12所示的凸部140形成为五棱柱状,但凸部140的形状不限定于该形状。凸部140形成为侧面沿着翅片30的平面延伸的柱状即可,例如可以形成为半圆柱状。
凸部140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并列地形成,并且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并列地形成。在图12中,在各翅片30上,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形成有两个凸部140,但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的凸部140的形成数量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以上。此外,由于优选形成上述气流FL的漩涡的起点较多,所以优选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的凸部140的形成数量较多。同样地,在图12中,在各翅片30上,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形成有12个凸部140,但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的凸部140的形成数量不限定于12个。此外,由于优选形成上述气流FL的漩涡的起点较多,所以优选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的凸部140的形成数量较多。
凸部1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1相对于传热管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倾斜。换句话说,凸部1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1相对于第三方向(Z轴方向)倾斜。多个凸部1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1分别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凸部140形成为柱状,并相对于传热管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倾斜,并形成为构成上述倾斜面42及倾斜面43。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将方向D1设为凸部1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但例如方向D1也可以是利用凸部140的顶部形成的棱线延伸的方向。
[热交换器50的效果]
如以上记载的那样,多个凸部140分别形成为构成如下的面,所述面相对于第三方向(Z轴方向)具有倾斜角度。在热交换器50中,通过使气流与相对于第二方向(Y轴方向)和第三方向(Z轴方向)倾斜的面碰撞,从而搅拌空气的流动。因此,由于在热交换器50中空气也流入传热管20的下游侧的翅片30的表面,表面附近的空气的流速增大,所以热传递率提高。
另外,翅片30在表面具有多个凸部140。因此,翅片30与不形成凸部140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表面积。结果,热交换器50能够提高制冷剂与空气的热交换的效率。
实施方式3.
图13是构成实施方式3的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B的放大图。此外,图13所示的空心箭头表示气流FL。另外,图13是热交换模块10B的一部分的立体图,且省略了热交换模块10B的一部分的图示。另外,对于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功能及作用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构成实施方式3的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B是翅片30的结构与构成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A不同的热交换模块。更具体而言,热交换模块10B的凸部240的结构与热交换模块10A的凸部140的结构不同。使用图13更详细地说明设置于翅片30的凸部240的结构。
热交换模块10B具有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隔着传热管20而设置在传热管20的两侧的翅片30。在翅片30的表面形成有向第一方向(X轴方向)突出的多个凸部240。凸部240以长度方向沿着翅片30的平面延伸的方式形成为柱状。图13所示的凸部240形成为五棱柱状,但凸部240的形状不限定于该形状。凸部240以长度方向沿着翅片30的平面延伸的方式形成为柱状即可,例如可以形成为半圆柱状。
凸部240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并列地形成,并且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并列地形成。在图13中,在各翅片30上,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形成有两个凸部240,但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的凸部240的形成数量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以上。此外,由于优选形成上述气流FL的漩涡的起点较多,所以优选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的凸部240的形成数量较多。同样地,在图13中,在各翅片30上,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形成有12个凸部240,但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的凸部240的形成数量不限定于12个。此外,由于优选形成上述气流FL的漩涡的起点较多,所以优选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的凸部240的形成数量较多。
热交换模块10B的翅片30具有第一翅片30a和第二翅片30b。第一翅片30a设置成从传热管20的第一侧缘部20a向第三方向(Z轴方向)延伸,第二翅片30b设置成从第二侧缘部20b向第三方向(Z轴方向)延伸。第一翅片30a是相对于传热管20位于气流FL的上游侧的翅片30,第二翅片30b是相对于传热管20位于气流FL的下游侧的翅片30。
设置于第一翅片30a的凸部2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1相对于传热管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倾斜。换句话说,凸部2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1相对于第三方向(Z轴方向)倾斜。设置于第一翅片30a的多个凸部2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1分别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设置于第一翅片30a的凸部240形成为柱状,并相对于传热管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倾斜,并形成为构成上述倾斜面42及倾斜面43。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将方向D1设为凸部2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但例如方向D1也可以是利用凸部240的顶部形成的棱线延伸的方向。
设置于第二翅片30b的凸部2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2相对于传热管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倾斜。换句话说,凸部2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2相对于第三方向(Z轴方向)倾斜。设置于第二翅片30b的多个凸部2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2分别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设置于第二翅片30b的凸部240形成为柱状,并相对于传热管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倾斜,并形成为构成上述倾斜面42及倾斜面43。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将方向D2设为凸部2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但例如方向D2也可以是利用凸部240的顶部形成的棱线延伸的方向。
在此,将在凸部2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上位于传热管20侧的端部设为第一端部240a,将位于传热管20的相反侧的端部定义为第二端部240b。翅片30形成为:设置于第一翅片30a及第二翅片30b的凸部240的第一端部240a位于传热管20的一方的端部T1侧。而且,翅片30形成为:设置于第一翅片30a及第二翅片30b的凸部240的第二端部240b位于传热管20的另一方的端部T2侧。
如图13所示,形成为设置于第一翅片30a的凸部2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1和设置于第二翅片30b的凸部2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2相对于第三方向(Z轴方向)倾斜成不同的角度。即,翅片30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隔着传热管20设置于传热管20的两侧。而且,翅片30形成为:设置在配置于一侧的翅片30上的凸部2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1和设置在配置于另一侧的翅片30上的凸部2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2相对于第三方向(Z轴方向)在不同的方向上倾斜。
在图13所示的方案中,设置于第一翅片30a的凸部2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1和设置于第二翅片30b的凸部2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2以将传热管20作为中心而对称的方式倾斜。即,热交换模块10形成为:方向D1相对于第三方向(Z轴方向)的倾斜和方向D2相对于第三方向(Z轴方向)的倾斜以传热管20为中心而对称。此外,不限定于设置于第一翅片30a的凸部2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1和设置于第二翅片30b的凸部2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2以传热管20为中心而对称地倾斜的结构。
[热交换器50的效果]
翅片30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隔着传热管20而设置于传热管20的两侧。而且,形成为:设置在配置于一侧的翅片30上的凸部2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1和设置在配置于另一侧的翅片30上的凸部2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2相对于第三方向(Z轴方向)在不同的方向上倾斜。因此,在热交换器50中,相对于传热管20,在气流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凸部240的倾斜方向不同,进一步搅拌空气的流动。因此,由于在热交换器50中空气也流入传热管20的下游侧的翅片30的表面,表面附近的空气的流速增大,所以热传递率提高。
另外,翅片30形成为:在传热管20的两侧,设置在配置于一侧的翅片30上的凸部2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1和设置在配置于另一侧的翅片30上的凸部2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2以传热管20为中心而对称。因此,在热交换器50中,相对于传热管20,在气流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凸部240的倾斜方向不同,进一步搅拌空气的流动。因此,由于在热交换器50中空气也流入传热管20的下游侧的翅片30的表面,表面附近的空气的流速增大,所以热传递率提高。
另外,多个凸部240分别形成为构成如下的面,所述面相对于第三方向(Z轴方向)具有倾斜角度。在热交换器50中,通过使气流与相对于第二方向(Y轴方向)和第三方向(Z轴方向)倾斜的面碰撞,从而搅拌空气的流动。因此,由于在热交换器50中空气也流入传热管20的下游侧的翅片30的表面,表面附近的空气的流速增大,所以热传递率提高。
另外,翅片30在表面具有多个凸部240。因此,翅片30与不形成凸部240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表面积。结果,热交换器50能够提高制冷剂与空气的热交换的效率。
实施方式4.
图14是构成实施方式4的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C的放大图。此外,图14所示的空心箭头表示气流FL。另外,图14是热交换模块10C的一部分的立体图,且省略了热交换模块10C的一部分的图示。另外,对于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功能及作用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构成实施方式4的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C是翅片30的结构与构成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A不同的热交换模块。更具体而言,热交换模块10C的凸部340的结构与热交换模块10A的凸部140的结构不同。使用图14更详细地说明设置于翅片30的凸部340的结构。
热交换模块10C具有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隔着传热管20而设置在传热管20的两侧的翅片30。在翅片30的表面形成有向第一方向(X轴方向)突出的多个凸部340。凸部340以沿着翅片30的平面延伸的方式形成为柱状。图14所示的凸部340形成为五棱柱状,但凸部340的形状不限定于该形状。凸部340以沿着翅片30的平面延伸的方式形成为柱状即可,例如可以形成为半圆柱状。
凸部340具有第一凸部341和第二凸部342。第一凸部341和第二凸部342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形成。在此,将在凸部3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上位于传热管20侧的端部设为第一端部340a,将位于传热管20的相反侧的端部定义为第二端部340b。
翅片30形成为:第一凸部341的第一端部340a位于传热管20的一方的端部T1侧。另外,翅片30形成为:第一凸部341的第二端部340b位于传热管20的另一方的端部T2侧。
在第一翅片30a中,第一凸部34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1相对于传热管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倾斜。换句话说,在第一翅片30a中,第一凸部34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1相对于第三方向(Z轴方向)倾斜。在第一翅片30a中,设置于翅片30的多个第一凸部34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1分别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第一凸部341形成为柱状,并相对于传热管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倾斜,并形成为构成上述倾斜面42及倾斜面43。
在第二翅片30b中,第一凸部34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2相对于传热管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倾斜。换句话说,在第二翅片30b中,第一凸部34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2相对于第三方向(Z轴方向)倾斜。在第二翅片30b中,设置于翅片30的多个第一凸部34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2分别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
翅片30形成为:第二凸部342的第一端部340a位于传热管20的另一方的端部T2侧。另外,翅片30形成为:第二凸部342的第二端部340b位于传热管20的一方的端部T1侧。
在第一翅片30a中,第二凸部34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2相对于传热管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倾斜。换句话说,在第一翅片30a中,第二凸部34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2相对于第三方向(Z轴方向)倾斜。在第一翅片30a中,设置于翅片30的多个第二凸部34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2分别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第二凸部342形成为柱状,并相对于传热管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倾斜,形成为构成上述倾斜面42及倾斜面43。
在第二翅片30b中,第二凸部34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1相对于传热管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倾斜。换句话说,在第二翅片30b中,第二凸部34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1相对于第三方向(Z轴方向)倾斜。在第二翅片30b中,设置于翅片30的多个第二凸部34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D1分别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
凸部340的第一凸部341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并列地形成。另外,凸部340的第二凸部342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并列地形成。而且,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第一凸部341和第二凸部342连续并交替地配置而形成凸部340。
如图14所示,凸部340具有第一凸部341和第二凸部342,所述第一凸部341和第二凸部342相对于第三方向(Z轴方向)具有相互不同的倾斜,并且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形成。而且,凸部340利用具有不同的倾斜的第一凸部341与第二凸部342的组合,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形成为每隔一定的间隔而赋予角度并在此时折返而向相反方向折弯的线状。即,凸部340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形成为锯齿状或波浪线状。此外,由于优选形成上述气流FL的漩涡的起点较多,所以优选第二方向(Y轴方向)及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的凸部340的形成数量较多。
[热交换器50的效果]
凸部340具有第一凸部341和第二凸部342,所述第一凸部341和第二凸部342相对于第三方向(Z轴方向)具有相互不同的倾斜,并且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形成。而且,凸部340利用第一凸部341与第二凸部342的组合,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形成为每隔一定的间隔而赋予角度并在此时折返而向相反方向折弯的线状。因此,凸部340在气流流动的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形成宽度变窄的壁,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流动的空气彼此容易碰撞,进一步搅拌空气的流动。因此,由于在热交换器50中空气也流入传热管20的下游侧的翅片30的表面,表面附近的空气的流速增大,所以热传递率提高。
另外,多个凸部340分别形成为构成如下的面,所述面相对于第三方向(Z轴方向)具有倾斜角度。在热交换器50中,通过使气流与相对于第二方向(Y轴方向)和第三方向(Z轴方向)倾斜的面碰撞,从而搅拌空气的流动。因此,由于在热交换器50中空气也流入传热管20的下游侧的翅片30的表面,表面附近的空气的流速增大,所以热传递率提高。
另外,翅片30在表面具有多个凸部340。因此,翅片30与不形成凸部340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表面积。结果,热交换器50能够提高制冷剂与空气的热交换的效率。
实施方式5.
图15是概略地示出构成实施方式5的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D的翅片30的剖面的剖视图。此外,图15所示的剖面概略地示出图5所示的翅片30的B-B线剖面。另外,图15是热交换模块10D的一部分的剖视图,且省略了热交换模块10D的一部分的图示。另外,在翅片30示出的凸部40为一例,作为凸部40说明的结构应用上述说明的凸部40~后述的凸部440中的任一个的结构。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功能及作用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热交换器50具备热交换模块10D,所述热交换模块10D具有传热管20和翅片30。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D的成为相对于传热管20的基部的翅片30的根基部31相对于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传热管20的厚度的中央部21,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偏向多个凸部40的突出侧配置。
[热交换器50的效果]
通过相对于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传热管20的厚度的中央部21,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偏向凸部40的突出侧配置翅片30的根基部31,从而如图15所示,从死水区域DA露出的翅片30的面积变大。因此,在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D中,气流容易与翅片30的凸部40的表面碰撞。结果,由于热交换器50的翅片30的表面附近的空气的流速增大,所以热传递率提高。另外,由于在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D中气流与翅片30的表面充分地碰撞,所以能够减小需要的凸部40的高度,成形性提高。
实施方式6.
图16是概略地示出构成实施方式6的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E的翅片30的剖面的剖视图。图17是概略地示出构成实施方式6的热交换器50的其他例子的热交换模块10E的翅片30的剖面的剖视图。此外,图16及图17所示的剖面概略地示出图5所示的翅片30的B-B线剖面。另外,图16及图17是热交换模块10E的一部分的剖视图,且省略了热交换模块10E的一部分的图示。另外,图16及图17所示的空心箭头表示气流FL。另外,在翅片30示出的凸部40为一例,作为凸部40说明的结构应用上述说明的凸部40~后述的凸部440中的任一个的结构。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功能及作用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热交换器50具备热交换模块10E,所述热交换模块10E具有传热管20和翅片30。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E构成为:多个凸部40中的至少一个凸部40的顶部45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配置在比传热管20靠外侧的位置。此外,顶部45是在凸部40中位于突出方向的前端的部分。
如上所述,第二翅片30b是相对于传热管20位于气流FL的下游侧的翅片30。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E构成为:位于传热管20的下游的至少一个凸部40的顶部45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配置在比传热管20的宽度WT靠外侧的位置而容易在空气中露出。
如图16所示,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E的翅片30的根基部31可以配置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传热管20的厚度的中央部21的位置。或者,也可以如图17所示,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E的翅片30的根基部31相对于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传热管20的厚度的中央部21,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偏向多个凸部40的突出侧配置。
[热交换器50的效果]
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E构成为:多个凸部40中的至少一个凸部40的顶部45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配置在比传热管20靠外侧的位置。通过使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E具有该结构,气流容易与传热管20的下游的第二翅片30b碰撞,能够使气流产生更强的涡流。结果,由于热交换器50的位于相对于传热管20的气流的下游的翅片30的表面附近的空气的流速增大,所以热传递率进一步提高。
实施方式7.
图18是概略地示出构成实施方式7的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F的翅片30的剖面的剖视图。此外,图18所示的剖面概略地示出图5所示的翅片30的B-B线剖面。另外,图18是热交换模块10F的一部分的剖视图,且省略了热交换模块10F的一部分的图示。另外,图18所示的空心箭头表示气流FL。另外,在翅片30示出的凸部40为一例,作为凸部40说明的结构应用上述说明的凸部40~后述的凸部440中的任一个的结构。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功能及作用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热交换器50具备热交换模块10F,所述热交换模块10F具有传热管20和翅片30。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F的翅片30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隔着传热管20而设置于传热管20的两侧。而且,设置在配置于一侧的翅片30上的多个凸部40全部配置于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传热管20的宽度WT之中。
如上所述,第一翅片30a是相对于传热管20位于气流FL的上游侧的翅片30,第二翅片30b是相对于传热管20位于气流FL的下游侧的翅片30。而且,多个热交换模块10F中的每一个的、设置于第一翅片30a的多个凸部40配置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传热管20的宽度WT之中,所述第一翅片30a相对于第二翅片30b配置在另一侧。而且,热交换模块10F构成为:位于传热管20的上游的凸部40的顶部45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配置于比传热管20的宽度WT靠内侧的位置而与传热管相比难以在空气中露出。
[热交换器50的效果]
多个热交换模块10F的设置于第一翅片30a的多个凸部40全部配置于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传热管20的宽度WT之中,所述第一翅片30a相对于传热管20配置在气流FL的下游侧。因此,热交换器50的多个热交换模块10F能够在接近热交换模块10F的区域中产生传热管20的上游的空气的搅拌。结果,在热交换器50的多个热交换模块10F中,气流容易流入传热管20或位于传热管20的下游侧的第二翅片30b,热传递率进一步提高。
实施方式8.
图19是构成实施方式8的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G的放大图。图20是概略地示出图19所示的翅片30的F-F线剖面的剖视图。图21是概略地示出图19所示的翅片30的G-G线剖面的剖视图。另外,图19是热交换模块10G的一部分的立体图,且省略了热交换模块10G的一部分的图示。另外,图20及图21是热交换模块10G的一部分的剖视图,且省略了热交换模块10G的一部分的图示。另外,图19~图21所示的空心箭头表示气流FL。另外,在翅片30示出的凸部40为一例,作为凸部40说明的结构应用上述说明的凸部40~后述的凸部440中的任一个的结构。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功能及作用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热交换器50具备热交换模块10G,所述热交换模块10G具有传热管20和翅片30。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G具有平坦部36,所述平坦部36构成为沿着第二方向(Y轴方向)或第三方向(Z轴方向)的翅片30的两端部的表面平坦。更详细而言,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G具有第一平坦部35,所述第一平坦部35构成为沿着第二方向(Y轴方向)的翅片30的两端部的表面平坦。第一平坦部35形成在翅片30的缘部,并沿着第二方向(Y轴方向)形成。或者,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G具有第二平坦部37,所述第二平坦部37构成为沿着第三方向(Z轴方向)的翅片30的两端部的表面平坦。第二平坦部37形成在翅片30的缘部,并沿着第三方向(Z轴方向)形成。
[热交换器50的效果]
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G具有平坦部36,所述平坦部36构成为沿着第二方向(Y轴方向)或第三方向(Z轴方向)的翅片30的两端部的表面平坦。通过使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G具有平坦部36,从而能够确保作为将凸部40的凹凸形状成形时的基准面的按压部。通过使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G具有作为按压部的平坦部36,从而能够抑制成形机的磨损,并降低制造成本。
实施方式9.
图22是构成实施方式9的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H的放大图。此外,图22是热交换模块10H的一部分的立体图,且省略了热交换模块10H的一部分的图示。另外,图22所示的空心箭头表示气流FL。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功能及作用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在翅片30的表面形成有向第一方向(X轴方向)突出的多个凸部440。凸部440为三棱锥状,并以形成三棱锥的侧面441的方式突出。凸部440形成为三棱锥的侧面441面向气流FL的上游侧。即,凸部440形成为顶点442侧位于气流的上游侧。凸部440形成为位于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前端侧的侧边443沿着第三方向(Z轴方向)。此外,上述说明的凸部440的形状为一例,凸部440的形状不限定于该形状。例如,凸部440可以形成为其他棱锥状、圆锥状、半球状等其他形状。
凸部440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并列地形成。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并列的凸部440的列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并列地形成。此时,奇数列和偶数列相互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偏移地配置。而且,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后列的凸部440形成为位于前列的凸部440之间。
图23是概略地示出图22所示的翅片30的H-H线剖面的剖视图。此外,H-H线剖面是在沿着第三方向(Z轴方向)切断翅片30的情况下从第二方向(Y轴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翅片30的剖面。另外,图23是热交换模块10H的一部分的剖视图,且省略了热交换模块10H的一部分的图示。如图23所示,翅片30的多个凸部440分别形成为构成倾斜面46,所述倾斜面46相对于第三方向(Z轴方向)具有倾斜角度α。倾斜面46是位于凸部440的突出方向的一侧的面,是相对于气流FL的流动方向朝向上游侧的斜面。即,倾斜面46是位于凸部440的突出方向的一侧的面,不是翅片30的前端侧,而是配置有传热管20的根基部31侧的面。
图24是概略地示出图22所示的翅片30的I-I线剖面的剖视图。此外,I-I线剖面是在沿着第二方向(Y轴方向)切断翅片30的情况下从第三方向(Z轴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翅片30的剖面。另外,图24是热交换模块10H的一部分的剖视图,且省略了热交换模块10H的一部分的图示。如图24所示,翅片30的多个凸部440分别形成为构成倾斜面47,所述倾斜面47相对于第二方向(Y轴方向)具有倾斜角度β。
如上所述,在将相对于第三方向(Z轴方向)形成的角度定义为倾斜角度α、将相对于第二方向(Y轴方向)形成的角度定义为倾斜角度β的情况下,多个凸部440形成为倾斜角度α<倾斜角度β。即,多个凸部440分别形成为倾斜角度α比倾斜角度β小。
[热交换器50的效果]
多个凸部440形成为倾斜角度α<倾斜角度β。热交换器50的热交换模块10H能够一边在该结构中沿着第二方向(Y轴方向)高密度地将凸部440成形,一边减小气流向第三方向(Z轴方向)的弯曲角度。因此,热交换器50能够改善传热性能与通风阻力的均衡性,并提高热交换器性能。
[制冷循环装置100的作用效果]
上述说明的制冷循环装置100具备实施方式1~3中的任一个的热交换器。因此,在制冷循环装置100中,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2中的任一个相同的效果。因此,通过制冷循环装置100搭载高传热性能的热交换器,从而能够提高空调系统的能量效率。
上述各实施方式1~9能够相互组合并实施。另外,以上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示出一例,既能够与其他公知的技术组合,也能够在不脱离构思的范围内省略、变更构成的一部分。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热交换模块,10A热交换模块,10B热交换模块,10C热交换模块,10D热交换模块,10E热交换模块,10F热交换模块,10G热交换模块,10H热交换模块,10I热交换模块,20传热管,20a第一侧缘部,20b第二侧缘部,20c平坦面,20d平坦面,21中央部,22制冷剂通路,23分隔壁,30翅片,30a第一翅片,30b第二翅片,31根基部,35第一平坦部,36平坦部,37第二平坦部,40凸部,40a第一凸部,40b第二凸部,41棱线,42倾斜面,43倾斜面,45顶部,46倾斜面,47倾斜面,50热交换器,70集管,71第一集管,72第二集管,100制冷循环装置,101压缩机,102流路切换装置,103室内热交换器,104减压装置,105室外热交换器,106室外机,107室内机,108室外送风机,109室内送风机,110制冷剂回路,111延长配管,112延长配管,120传热管,140凸部,240凸部,240a第一端部,240b第二端部,340凸部,340a第一端部,340b第二端部,341第一凸部,342第二凸部,440凸部,441侧面,442顶点,443侧边。

Claims (11)

1.一种热交换器,其中,具备:
多个热交换模块,所述多个热交换模块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并列;以及
集管,所述集管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的所述多个热交换模块的端部与所述多个热交换模块连接,
所述多个热交换模块具备:
传热管,所述传热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
翅片,所述翅片从第三方向上的所述传热管的侧缘部向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方向与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的面交叉,
所述翅片在所述第三方向上隔着所述传热管而设置于所述传热管的两侧,并且在表面形成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突出的多个凸部,
所述多个凸部分别形成为构成如下的面,所述面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具有倾斜角度,
所述多个热交换模块中的每一个构成为:设置在配置于一侧的所述翅片上的所述多个凸部中的至少一个凸部的顶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配置于比所述传热管靠外侧的位置,
设置在配置于另一侧的所述翅片上的所述多个凸部配置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传热管的宽度之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多个凸部分别形成为四棱锥状,
所述多个凸部的侧边形成为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连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多个凸部分别以沿着所述翅片的平面延伸的方式形成为柱状,
所述多个凸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三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多个凸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并列地形成,并且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并列地形成,相对于所述第三方向倾斜的方向全部为相同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翅片在所述第三方向上隔着所述传热管而设置于所述传热管的两侧,
所述翅片形成为:设置在配置于一侧的所述翅片上的所述多个凸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和设置在配置于另一侧的所述翅片上的所述多个凸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三方向在不同的方向上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翅片形成为:设置在配置于一侧的所述翅片上的所述多个凸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和设置在配置于另一侧的所述翅片上的所述多个凸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以所述传热管为中心而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多个凸部具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相对于所述第三方向具有相互不同的倾斜,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形成,
利用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的组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形成为每隔一定的间隔而赋予角度并在此时折返而向相反方向折弯的线状。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在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热交换模块中,成为相对于所述传热管的基部的所述翅片的根基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传热管的厚度的中央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偏向所述多个凸部的突出侧地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热交换模块具有平坦部,所述平坦部构成为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或所述第三方向的所述翅片的两端部的表面平坦。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多个凸部形成为:在将相对于所述第三方向形成的角度定义为倾斜角度α并将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形成的角度定义为倾斜角度β的情况下,成为倾斜角度α<倾斜角度β。
1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
CN201980097972.8A 2019-07-03 2019-07-03 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Active CN1140410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26420 WO2021001953A1 (ja) 2019-07-03 2019-07-03 熱交換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41037A CN114041037A (zh) 2022-02-11
CN114041037B true CN114041037B (zh) 2023-10-13

Family

ID=74101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7972.8A Active CN114041037B (zh) 2019-07-03 2019-07-03 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995775B1 (zh)
JP (1) JP7166458B2 (zh)
CN (1) CN114041037B (zh)
WO (1) WO20210019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7419B (zh) * 2022-12-15 2023-03-28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的预冷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62945U (zh) * 1977-05-30 1978-12-20
JPH07218172A (ja) * 1993-12-09 1995-08-18 Sanden Corp 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755316A (zh) * 2004-07-23 2006-04-05 臼井国际产业株式会社 翅片、制造方法、换热器管、换热器和气体冷却装置
JP2007309533A (ja) * 2006-05-16 2007-11-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フィンチューブ熱交換器
CN103314267A (zh) * 2011-01-21 2013-09-1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及空调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4458B2 (zh) * 1973-04-13 1977-04-21
JPS5724880U (zh) * 1980-07-16 1982-02-09
JPS60185884U (ja) * 1984-05-22 1985-12-09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H09159386A (ja) * 1995-12-13 1997-06-20 Sanden Corp 多管式熱交換器
JP2008202896A (ja) 2007-02-21 2008-09-04 Sharp Corp 熱交換器
US20130206376A1 (en) 2012-02-14 2013-08-15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Heat exchanger,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equipped with heat exchanger, or heat energy recovery device
US9599410B2 (en) * 2012-07-27 2017-03-2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late-like air-cooled engine surface cooler with fluid channel and varying fin geometry
US20200217588A1 (en) 2017-08-03 2020-07-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JP6877549B2 (ja) 2017-08-03 2021-05-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熱交換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08296664U (zh) 2018-05-17 2018-12-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管翅单体和具有其的换热器、空调器
CN209310597U (zh) 2018-12-18 2019-08-27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换热管及具有该换热管的换热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62945U (zh) * 1977-05-30 1978-12-20
JPH07218172A (ja) * 1993-12-09 1995-08-18 Sanden Corp 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755316A (zh) * 2004-07-23 2006-04-05 臼井国际产业株式会社 翅片、制造方法、换热器管、换热器和气体冷却装置
JP2007309533A (ja) * 2006-05-16 2007-11-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フィンチューブ熱交換器
CN103314267A (zh) * 2011-01-21 2013-09-1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及空调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66458B2 (ja) 2022-11-07
CN114041037A (zh) 2022-02-11
JPWO2021001953A1 (ja) 2021-11-25
EP3995775B1 (en) 2023-03-08
EP3995775A1 (en) 2022-05-11
WO2021001953A1 (ja) 2021-01-07
EP3995775A4 (en) 2022-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48742B2 (en) Finless heat exchanger, outdoor unit of a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finless heat exchanger, and indoor unit of a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finless heat exchanger
WO2020161761A1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AU2007303268A1 (en)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JP6890509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0741216B (zh) 热交换器、制冷循环装置及空调机
WO2017208493A1 (ja) 空気調和機
CN114041037B (zh) 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JP6906141B2 (ja) 熱交換器分流器
EP3524915B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EP3699538B1 (en)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JP7292389B2 (ja) 熱交換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963098B2 (ja) 熱交換器、熱交換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590957B2 (ja) 冷凍装置
WO2019176061A1 (ja) 熱交換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7150157B2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7370393B2 (ja) 熱交換器ユニット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WO2021074950A1 (ja) 熱交換器及び熱交換器を搭載した空気調和装置
JPWO2019155571A1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0945299A (zh) 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10945300B (zh) 制冷剂分配器、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EP3971507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WO2023199466A1 (ja) 熱交換器及びこれを有する空気調和装置
JP2018048769A (ja) 熱交換器
WO2024089805A1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この熱交換器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23233572A1 (ja) 熱交換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