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06002A - 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06002A
CN114006002A CN202111267748.4A CN202111267748A CN114006002A CN 114006002 A CN114006002 A CN 114006002A CN 202111267748 A CN202111267748 A CN 202111267748A CN 114006002 A CN114006002 A CN 1140060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ckel
fuel cell
molten carbonate
carbonate fuel
s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677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06002B (zh
Inventor
卢成壮
杨冠军
王菊
黄华
张瑞云
程健
白发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Inc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Inc filed Critical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126774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060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06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60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060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60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08Disposal or recycling of fuel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4Fuel cells with fused electroly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4Fuel cells with fused electrolytes
    • H01M2008/147Fuel cells with molten carbon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4Recycling of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本发明基于组成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内部组分,根据组分的化学性质进行物理分离,电极中的电解质具有水溶性,可用水分离出电解质,然后利用金属镍与偏铝酸锂熔点的不同,分离出金属镍,实现了金属镍的回收再利用。此方法与现有技术中的回收方法相比,无需添加其他化学试剂,金属镍的回收过程实现了无污染,填补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回收利用的空白,为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回收利用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经济性,便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是一种不经过燃烧而以电化学反应方式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变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具有发电效率高,污染物排放低,可模块化布置的优点,是未来分布式清洁电站的发电形式之一。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温燃料电池,其结构主要由不锈钢双极板、电极(金属镍)、隔膜(偏铝酸锂)、电解质材料(碳酸锂、碳酸钾或碳酸钠、碳酸锂)构成。其中,电池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浸入隔膜中,部分浸入阳极镍电极和阴极氧化镍中。目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在国际上使用寿命一般为40000-60000h,然后必须进行更换以保证电站的稳定长期运行。
为了实现资源回收利用,更换后的电堆一般进行拆解回收,回收其中的双极板、隔膜等材料,双极板可以采用机械拆除,然后除锈整平等方式实现双极板的回收再利用,但上述方法并不适用于金属镍的回收,燃料电池中镍主要包括构成阳极的纯镍和构成阴极的氧化镍,运行过程中电解质浸隔膜和电极中形成的三相界面,电池工作后电极与隔膜材料紧紧贴合,利用机械不容易拆除且电极镍中存在一些其他杂质,常规机械拆除回收分离增加的困难,因此,目前关于如何回收电堆内镍电极材料的专利和文章报道相对较少。
有鉴于此,本领域需要针对电池内部材料的不同特性,亟待开发一种不产生多余的污染、经济实用的能够有效从电堆内部分离金属镍的回收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没有一种不产生多余的污染、经济实用的能够有效从电堆内部分离金属镍的回收方法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拆解:将电池拆解,分离得到电极、隔膜和电解质的混合材料,粉碎,得混合物粉末;
溶解:将所得混合物粉末与水混合,固液分离;
焙烧:将分离得到的固体在还原气体存在下焙烧,焙烧温度为800-850℃,焙烧时间为3-5h,通入保护气体;例如,所述焙烧温度可以为800℃,805℃,810℃,815℃,820℃,825℃,830℃,835℃,840℃,845℃,850℃;所述焙烧时间可以为3h,3.5h,4h,4.5h,5h。
分离:升温至1450-1460℃,分离不熔物,冷却,得到纯镍。例如,可以升温至1450℃,1452℃,1455℃,1458℃或者1460℃。
可选的,所述焙烧步骤的升温速率为8-10℃/min。
可选的,所述分离步骤的升温速率为10-12℃/min。
可选的,所述混合物粉末与水的质量比为(1-1.2):1。
可选的,所述混合物粉末的粒径为200-400目。
可选的,所述还原气体为氢气,一氧化碳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还原气体的流量为10-15L/min。
可选的,所述保护气体为氩气,氮气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保护气体的流量为4-6L/min。
可选的,所述分离步骤采用超声波振动分离。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回收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金属镍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分离:将电堆中的单电池拆下,并将每个单电池的双极板分离,剩下电极、隔膜和电解质的复合。
粉碎:将电极、隔膜和电解质板通过机械粉碎球磨,得到混合物的粉末。
溶解:将混合物粉末按照一定比例溶于水中,离心分离,得到溶液和不溶物,此时将电解质分离出来。
高温焙烧:将不溶物放入坩埚中,通入氢气,一是可以还原电极中的氧化镍,二是保护镍不被氧化。待温度升至800℃,保温1h,通入氩气进行保护。
高温分离:将坩埚和内部不熔物加热,温度升至1450℃,利用超声波震动去除未溶解的偏铝酸锂和其他杂质。
冷却:得到纯镍。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拆解:将电池拆解,分离得到电极、隔膜和电解质的混合材料,粉碎,得混合物粉末;溶解:将所得混合物粉末与水混合,固液分离;焙烧:将分离得到的固体在还原气体存在下焙烧,焙烧温度为800-850℃,焙烧时间为3-5h,通入保护气体;分离:升温至1450-1460℃,分离不熔物,冷却,得到纯镍。本发明基于组成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内部组分,根据组分的化学性质进行物理分离,电极中的电解质具有水溶性,可用水分离出电解质,然后利用金属镍与偏铝酸锂熔点的不同,分离出金属镍,实现了金属镍的回收再利用。此方法与现有技术中的回收方法相比,无需添加其他化学试剂,金属镍的回收过程实现了无污染,填补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回收利用的空白,为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回收利用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经济性,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发明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或是将本发明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步骤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常规实验步骤的操作或条件即可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试剂产品。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单电池的具体组成为:单电池有效面积为225cm2,其中电极面积15x15cm2,隔膜为18x18cm2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分离:利用机械方式将电堆中每一节电池拆下,并分离每个单电池中的双极板、冲孔板和流场板,剩下电极、隔膜和电解质,其中,电解质是浸入隔膜和电极空隙中,类似粘结一起的“三明治”结构。
粉碎:将电极、隔膜和电解质复合物,通过机械粉碎球磨,得到混合物的粉末,为保证粉末中材料易于溶解于水中,粉碎后的粉末目数在200-300。
溶解:将混合物粉末按照质量比例(1:1)溶于水中,离心分离,得到电解质溶液和不溶物,电解质溶液主要包括碳酸锂、碳酸钾和部分溶解的偏铝酸锂。不溶物为镍、氧化镍、偏铝酸锂和其他微量的氧化铝。利用离心方法进行固液分离,将电解质溶液分离出。
高温焙烧:将分离得到的不溶物(镍、氧化镍、偏铝酸锂和其他微量的氧化铝)放入坩埚中,利用电磁搅拌并通入氢气,流量为10L/min,一是可以还原电极中的氧化镍,二是保护金属镍不被氧化。以8℃/min的速率将温度升至800℃,保温1h,其中氧化镍还原成镍后通入氩气进行保护,流量为4L/min。
高温分离:将坩埚和内部不熔物继续加热,以10℃/min的速率将温度升至1450℃,此时金属镍已全部熔融,而偏铝酸锂和氧化铝未发生熔融,利用超声波震动去除未熔融的偏铝酸锂和其他杂质。
冷却:将得到纯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分离:利用机械方式将电堆中每一节电池拆下,并分离每个单电池中的双极板、冲孔板和流场板,剩下电极、隔膜和电解质,其中,电解质是浸入隔膜和电极空隙中,类似粘结一起的“三明治”结构。
粉碎:将电极、隔膜和电解质复合物,通过机械粉碎球磨,得到混合物的粉末,为保证粉末中材料易于溶解于水中,粉碎后的粉末目数在200-300。
溶解:将混合物粉末按照质量比例(1:1)溶于水中,离心分离,得到电解质溶液和不溶物,电解质溶液主要包括碳酸锂、碳酸钾和部分溶解的偏铝酸锂。不溶物为镍、氧化镍、偏铝酸锂和其他微量的氧化铝。利用离心方法进行固液分离,将电解质溶液分离出。
高温焙烧:将分离得到的不溶物(镍、氧化镍、偏铝酸锂和其他微量的氧化铝)放入坩埚中,利用电磁搅拌并通入氢气,流量为10℃/min,一是可以还原电极中的氧化镍,二是保护金属镍不被氧化。以8℃/min的速率将温度升至800℃,保温1h,其中氧化镍还原成镍后通入氩气进行保护,流量为4L/min。
高温分离:将坩埚和内部不熔物继续加热,以10℃/min的速率将温度升至1450℃,此时金属镍已全部熔融,而偏铝酸锂和氧化铝未发生熔融,利用超声波震动去除未熔融的偏铝酸锂和其他杂质。
冷却:将得到纯镍。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分离:利用人工方式将电堆中每一节电池拆下,并分离每个单电池中的双极板、冲孔板和流场板,剩下电极、隔膜和电解质,其中,电解质是浸入隔膜和电极空隙中,类似粘结一起的“三明治”结构。
粉碎:将电极、隔膜和电解质复合物,通过机械粉碎球磨,得到混合物的粉末,为保证粉末中材料易于溶解于水中,粉碎后的粉末目数在200-300。
溶解:将混合物粉末按照质量比例(1.2:1)溶于水中,离心分离,得到电解质溶液和不溶物,电解质溶液主要包括碳酸锂、碳酸钾和部分溶解的偏铝酸锂。不溶物为镍、氧化镍、偏铝酸锂和其他微量的氧化铝。利用离心方法进行固液分离,将电解质溶液分离出。
高温焙烧:将分离得到的不溶物(镍、氧化镍、偏铝酸锂和其他微量的氧化铝)放入坩埚中,利用电磁搅拌并通入氢气,流量为15L/min,一是可以还原电极中的氧化镍,二是保护金属镍不被氧化。以10℃/min的速率将温度升至850℃,保温1h,其中氧化镍还原成镍后通入氩气进行保护,流量为6L/min。
高温分离:将坩埚和内部不熔物继续加热,以12℃/min的速率将温度升至1450℃,此时金属镍已全部熔融,而偏铝酸锂和氧化铝未发生熔融,利用超声波震动去除未熔融的偏铝酸锂和其他杂质。
冷却:将得到纯镍。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分离:利用人工方式将电堆中每一节电池拆下,并分离每个单电池中的双极板、冲孔板和流场板,剩下电极、隔膜和电解质,其中,电解质是浸入隔膜和电极空隙中,类似粘结一起的“三明治”结构。
粉碎:将电极、隔膜和电解质复合物,通过机械粉碎球磨,得到混合物的粉末,为保证粉末中材料易于溶解于水中,粉碎后的粉末目数在200-300。
溶解:将混合物粉末按照质量比例(1.156:1)溶于水中,离心分离,得到电解质溶液和不溶物,电解质溶液主要包括碳酸锂、碳酸钾和部分溶解的偏铝酸锂。不溶物为镍、氧化镍、偏铝酸锂和其他微量的氧化铝。利用离心方法进行固液分离,将电解质溶液分离出。
高温焙烧:将分离得到的不溶物(镍、氧化镍、偏铝酸锂和其他微量的氧化铝)放入坩埚中,利用电磁搅拌并通入氢气,流量为12.5L/min,一是可以还原电极中的氧化镍,二是保护金属镍不被氧化。以9℃/min的速率将温度升至850℃,保温1h,其中氧化镍还原成镍后通入氩气进行保护,流量为5L/min。
高温分离:将坩埚和内部不熔物继续加热,以10℃/min的速率将温度升至1450℃,此时金属镍已全部熔融,而偏铝酸锂和氧化铝未发生熔融,利用超声波震动去除未熔融的偏铝酸锂和其他杂质。冷却:将得到纯镍。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分离:利用人工方式将电堆中每一节电池拆下,并分离每个单电池中的双极板、冲孔板和流场板,剩下电极、隔膜和电解质,其中,电解质是浸入隔膜和电极空隙中,类似粘结一起的“三明治”结构。
粉碎:将电极、隔膜和电解质复合物,通过机械粉碎球磨,得到混合物的粉末,为保证粉末中材料易于溶解于水中,粉碎后的粉末目数在200-300。
溶解:将混合物粉末按照质量比例(1.15:1)溶于水中,离心分离,得到电解质溶液和不溶物,电解质溶液主要包括碳酸锂、碳酸钾和部分溶解的偏铝酸锂。不溶物为镍、氧化镍、偏铝酸锂和其他微量的氧化铝。利用离心方法进行固液分离,将电解质溶液分离出。
高温焙烧:将分离得到的不溶物(镍、氧化镍、偏铝酸锂和其他微量的氧化铝)放入坩埚中,利用电磁搅拌并通入氢气,流量为12L/min,一是可以还原电极中的氧化镍,二是保护金属镍不被氧化。以8℃/min的速率将温度升至850℃,保温1h,其中氧化镍还原成镍后通入氩气进行保护,流量为5L/min。
高温分离:将坩埚和内部不熔物继续加热,以10℃/min的速率将温度升至1450℃,此时金属镍已全部熔融,而偏铝酸锂和氧化铝未发生熔融,利用超声波震动去除未熔融的偏铝酸锂和其他杂质。
冷却:将得到纯镍。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拆解:将电池拆解,分离得到电极、隔膜和电解质的混合材料,粉碎,得混合物粉末;
溶解:将所得混合物粉末与水混合,固液分离;
焙烧:将分离得到的固体在还原气体存在下焙烧,焙烧温度为800-850℃,焙烧时间为3-5h,通入保护气体;
分离:升温至1450-1460℃,分离不熔物,冷却,得到纯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步骤的升温速率为8-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步骤的升温速率为10-12℃/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粉末与水的质量比为(1-1.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粉末的粒径为200-400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气体为氢气,一氧化碳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气体的流量为10-15L/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体为氩气,氮气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体的流量为4-6L/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步骤采用超声波振动分离。
CN202111267748.4A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 Active CN1140060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7748.4A CN114006002B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7748.4A CN114006002B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6002A true CN114006002A (zh) 2022-02-01
CN114006002B CN114006002B (zh) 2023-05-16

Family

ID=79925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67748.4A Active CN114006002B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06002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41187C1 (de) * 1995-08-19 1996-11-28 Mtu Friedrichshafen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eparatorplatte für eine Schmelzkarbonat-Brennstoffzelle und nach dem Verfahren hergestellte Separatorplatte
JP2002184471A (ja) * 2000-12-12 2002-06-28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使用済みニッケル水素二次電池からの有価金属の回収方法
WO2004101202A1 (ja) * 2003-05-19 2004-11-25 Santoku Corporation 希土類-遷移金属系スクラップのリサイクル方法、電波吸収用磁性体粉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波吸収体
US20060147791A1 (en) * 2004-12-30 2006-07-06 Debe Mark K Platinum recovery from fuel cell stacks
CN102368560A (zh) * 2011-10-20 2012-03-0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电池的电极材料的回收方法
RU1840846C (ru) * 1962-04-02 2013-01-2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науки Институт высокотемпературной электрохимии Уральского отдел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высокотемпературного топливного элемента с расплавленным электролитом
CN106803607A (zh) * 2017-02-22 2017-06-06 兰州金川科力远电池有限公司 废旧镍氢电池的回收处理工艺
US20170170532A1 (en) * 2015-12-15 2017-06-15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Method for recycling valuable metals from spent batteries
CN107666022A (zh) * 2017-09-25 2018-02-06 湖南工业大学 一种废弃三元正极材料中锂、镍钴锰的回收方法
US20180209014A1 (en) * 2015-07-15 2018-07-26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oration Gunma University Vanadium Recovery Method, Method for Producing Electrolytic Solution for Redox Flow Batteries, Vanadium Recovery Device,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Electrolytic Solution for Redox Flow Batteries
US20190245216A1 (en) * 2018-02-05 2019-08-08 Bloom Energy Corporation Method of recovering metal compounds from solid oxide fuel cell scrap
CN111996377A (zh) * 2020-08-13 2020-11-27 衢州华友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电池提锂料回收镍钴锰金属的方法
CN112384635A (zh) * 2018-07-17 2021-02-1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构成燃料电池组的材料的回收方法
US20210091426A1 (en) * 2017-04-06 2021-03-25 Virginia Tech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Inc. Lithium-ion battery recycling processes and systems
CN112909276A (zh) * 2021-03-12 2021-06-04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基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隔膜废料的回收方法
CN113322488A (zh) * 2021-05-27 2021-08-31 武汉理工大学 退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镍的回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1840846C (ru) * 1962-04-02 2013-01-2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науки Институт высокотемпературной электрохимии Уральского отдел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высокотемпературного топливного элемента с расплавленным электролитом
DE19541187C1 (de) * 1995-08-19 1996-11-28 Mtu Friedrichshafen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eparatorplatte für eine Schmelzkarbonat-Brennstoffzelle und nach dem Verfahren hergestellte Separatorplatte
JP2002184471A (ja) * 2000-12-12 2002-06-28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使用済みニッケル水素二次電池からの有価金属の回収方法
WO2004101202A1 (ja) * 2003-05-19 2004-11-25 Santoku Corporation 希土類-遷移金属系スクラップのリサイクル方法、電波吸収用磁性体粉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波吸収体
US20060147791A1 (en) * 2004-12-30 2006-07-06 Debe Mark K Platinum recovery from fuel cell stacks
CN102368560A (zh) * 2011-10-20 2012-03-0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电池的电极材料的回收方法
US20180209014A1 (en) * 2015-07-15 2018-07-26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oration Gunma University Vanadium Recovery Method, Method for Producing Electrolytic Solution for Redox Flow Batteries, Vanadium Recovery Device,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Electrolytic Solution for Redox Flow Batteries
US20170170532A1 (en) * 2015-12-15 2017-06-15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Method for recycling valuable metals from spent batteries
CN106803607A (zh) * 2017-02-22 2017-06-06 兰州金川科力远电池有限公司 废旧镍氢电池的回收处理工艺
US20210091426A1 (en) * 2017-04-06 2021-03-25 Virginia Tech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Inc. Lithium-ion battery recycling processes and systems
CN107666022A (zh) * 2017-09-25 2018-02-06 湖南工业大学 一种废弃三元正极材料中锂、镍钴锰的回收方法
US20190245216A1 (en) * 2018-02-05 2019-08-08 Bloom Energy Corporation Method of recovering metal compounds from solid oxide fuel cell scrap
CN112384635A (zh) * 2018-07-17 2021-02-1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构成燃料电池组的材料的回收方法
US20210296658A1 (en) * 2018-07-17 2021-09-23 Robert Bosch Gmbh Method of recovering materials forming fuel cell stack
CN111996377A (zh) * 2020-08-13 2020-11-27 衢州华友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电池提锂料回收镍钴锰金属的方法
CN112909276A (zh) * 2021-03-12 2021-06-04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基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隔膜废料的回收方法
CN113322488A (zh) * 2021-05-27 2021-08-31 武汉理工大学 退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镍的回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HIN DJ 等: "Recovery of nickel from spent nickel-cadmium batteries using a direct reduction process", 《ARCHIVES OF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
张盛强: "从镍氢电池废弃负极材料中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6002B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u et al. Pretreatment options for the recycling of spent lithium-ion batteri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CN111392750B (zh) 一种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除杂回收锂的方法
CN101383442B (zh) 一种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回收、制备钴酸锂的方法
EP4129508A1 (en) Heat treatment method for battery-waste and lithium recovery method
CN112661201B (zh) 一种动力电池逆向定位制备镍钴锰酸锂的方法和应用
CN112510281B (zh) 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全组分回收方法
CN110148801A (zh) 一种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片的真空分离方法
CN110828888A (zh)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全干法提纯方法及提纯得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CN110311186A (zh) 一种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回收有价元素的方法
CN101771181A (zh) 废铅蓄电池回收工艺
CN108258351A (zh) 废旧钴酸锂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回收方法
CN107204495A (zh) 一种废弃锂电池正极材料环保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CN112410565A (zh) 一种从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回收有价金属元素的方法
CN109904545A (zh) 从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中回收隔膜、铜箔和电池正极的方法
CN106058349A (zh) 锂电池的利用
CN114480834B (zh) 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及反应器
CN108963370A (zh) 废旧锂电池处理回收方法
CN114006002B (zh) 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金属镍的回收方法
WO2022209421A1 (ja) 電池廃棄物の処理方法
CN112680597B (zh) 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极片的处理方法和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处理方法
CN107293816B (zh) 一种分离锂离子电池的电极集流体与电极材料的物理方法
CN114843647A (zh) 一种废旧锂电池回收除铜的方法
CN111204786A (zh) 一种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回收、制备LiAl5O8的方法
CN110323509B (zh) 一种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回收有价元素的工艺
CN110304666B (zh) 一种从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回收有价元素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