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8348B - 一种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8348B
CN113998348B CN202111341327.1A CN202111341327A CN113998348B CN 113998348 B CN113998348 B CN 113998348B CN 202111341327 A CN202111341327 A CN 202111341327A CN 113998348 B CN113998348 B CN 1139983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throwing
cavity
cover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4132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98348A (zh
Inventor
缪恺
赵子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34132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983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98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83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983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83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本发明设置有投放腔开盖开关以及腔盖驱动模块,因此,在进行垃圾投放时只需按下投放腔开盖开关即可自动开启腔盖,开启非常便捷;同时,本发明使用人体感应模块以及监控模块同时进行人体检测,即当人员投放完毕时,只有检测出投放腔的第一预设范围以及第二预设范围内均不存在人员时,微处理器才会控制腔盖驱动模块关闭腔盖,由此,即可避免出现关盖误伤的问题,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开关盖便捷,卫生,不存在安全隐患,且在投放高峰期时,只要有人员处于投放腔的第一预设范围和/或第二预设范围内时,腔盖则一直处于打开状态,由此,还提高了垃圾投放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投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每天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因此,政府在各个住宅区域或商业区域均会配备垃圾投放站,以进行垃圾的收集;目前,市面上的垃圾投放站的垃圾储存设备通常为垃圾桶,且大多设置有一桶盖,以达到封闭垃圾桶的目的。
现有的垃圾桶开关盖的方式通常为:手动和脚踩连杆开关盖、自动感应开盖、语音识别自动开盖或手机扫码积分自动开盖,上述开关盖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1)手动和脚踩连杆开关盖存在开盖不容易、操作不方便以及不卫生的问题;(2)自动感应开关盖是利用微波探测器或红外探测器实现人体感应,从而达到自动开关的功能,其存在检测范围小和易受干扰的问题,且关盖时间人为预设,容易造成误伤,另外也无法同时打开2个及以上的桶盖,无法满足同时投放多种垃圾的需求;(3)语音识别开盖,在投放时,需要人们对着感应设备发出语音信息才能识别,存在一定的开盖延时,且关盖时间也是人为设置,也存在误伤的问题;(4)手机扫码开盖需要用户手机扫码,存在操作繁琐,使用不便的问题,同时还会带来大量的投诉。
同时,前述所有开关盖方式在垃圾投放的高峰时段,无法提升垃圾投放速度,不便于用户使用;因此,基于前述不足,提供一种操作便捷、卫生安全以及投放速度快的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以解决现有垃圾投放站内垃圾桶的开关盖所存在的操作不便、不卫生、不安全以及投放速度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应用于设置有多个垃圾桶的垃圾投放站,其中,垃圾投放站内设置有多个投放腔,且每个投放腔内设置有一个垃圾桶,所述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开盖系统以及关盖检测系统;
所述开盖系统包括:
投放腔开盖开关,用于在按下时产生开盖信号;以及
腔盖驱动模块,用于打开或关闭投放腔的腔盖;
所述关盖检测系统包括:
人体感应模块,用于检测投放腔的第一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垃圾投放人员,生成第一检测信号;以及
监控模块,用于检测投放腔的第二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垃圾投放人员,生成第二检测信号;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微处理器,用于接收投放腔开盖开关传输的开盖信号、所述人体感应模块传输的第一检测信号以及所述监控模块传输的第二检测信号,其中,所述微处理器还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判断出投放腔的第一预设范围以及第二预设范围内不存在垃圾投放人员时生成关盖信号;
驱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的控制信号,驱动所述腔盖驱动模块开启或关闭投放腔的腔盖,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所述开盖信号和所述关盖信号。
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发明设置有投放腔开盖开关以及腔盖驱动模块,因此,在进行垃圾投放时只需按下投放腔开盖开关即可自动开启腔盖,开启非常便捷;同时,本发明使用人体感应模块以及监控模块同时进行人体检测,即当人员投放完毕时,只有检测出投放腔的第一预设范围以及第二预设范围内均不存在人员时,微处理器才会控制腔盖驱动模块关闭腔盖,由此,即可避免出现关盖误伤的问题,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开关盖便捷,卫生,不存在安全隐患,且在投放高峰期时,只要有人员处于投放腔的第一预设范围和/或第二预设范围内时,腔盖则一直处于打开状态,由此,还提高了垃圾投放速度。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投放腔开盖开关包括脚踏开关,其中,所述多个投放腔中的每个投放腔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脚踏开关,且所述脚踏开关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
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在投放时,可直接用脚踩踏脚踏开关,从而完成腔盖的开启,相比于用手开关,更加的卫生以及安全。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人体感应模块包括红外线探测器,所述监控模块包括摄像头,且所述红外线探测器和所述摄像头分别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还包括:垃圾桶溢满检测系统,其中,所述垃圾桶溢满检测系统用于检测垃圾桶中的垃圾是否溢出。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垃圾桶溢满检测系统包括多个红外对射探测器,其中,所述多个红外对射探测器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且所述多个红外对射探测器中的每个红外对射探测器的红外线出射方向与垃圾桶的长度或宽度方向平行。
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发明通过红外对射探测器检测垃圾桶中的垃圾是否溢出,即当检测到垃圾桶内的垃圾高度超出腔盖的高度时,红外对射探测器发出的红外线被遮挡,此时,红外对射探测器即可向微处理器发出报警信号,而微处理器则控制桶盖驱动模块一直开启腔盖,直至将垃圾桶内的垃圾清空后才会自动闭合。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还包括:音响系统,其中,所述音响系统用于播放宣传信息、引导信息和/或警示信息。
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可起到语音提示、引导和/或警示的功能,由此,提高了垃圾投放站的功能性以及实用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还包括:照明系统,其中,所述照明系统用于对垃圾投放站进行照明指示。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还包括:太阳能蓄电系统;
所述太阳能蓄电系统包括供电转换模块、蓄电池以及多个太阳能电板,其中,所述多个太阳能电板设置于所述垃圾投放站的顶部,所述多个太阳能电板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且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供电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开盖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以及所述关盖检测系统的供电端。
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设置太阳能电板,可进行太阳能的回收利用,从而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还包括:多媒体展示系统,所述多媒体展示系统包括显示屏和/或宣传栏,其中,所述显示屏和/或宣传栏用于对多媒体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
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通过设置显示屏和/或宣传栏,可起多媒体信息展示和播放功能,由此,进一步的提高了垃圾站的功能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还包括:通讯系统,其中,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通讯系统通信连接有垃圾管理平台。
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通过设置通讯系统,可将垃圾投放站的数据实时上传至垃圾管理平台,以进行数据共享以及分析,对后续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垃圾投放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腔盖开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垃圾投放站的开盖示意图。
附图标记:10-投放架;20-顶棚;11-投放腔;12-腔盖;30-驱动机构;40-脚踏开关;31-电机;32-联轴器;33-转轴;34-支撑轴;35-安装座;36-限位器;13-立柱;14-外侧支撑臂;15-中间支撑臂;16-横梁;50-红外对射探测器;17-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虽然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发明,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发明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种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单元和另一个单元。例如可以将第一单元称作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可以将第二单元称作第一单元,同时不脱离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范围。
应当理解,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术语“和/或”,其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术语“/和”,其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通过利用脚踏开关以及腔盖驱动模块驱动腔盖开启,因此,在开盖时,便捷,迅速,安全;且在关盖时,利用红外线探测器以及摄像头进行关盖检测,由此,在人员还处于投放腔的第一预设范围和/或第二预设范围内时,可保证腔盖一直处于打开状态,通过上述设计,不仅避免了关盖时的安全隐患,还可在投放高峰期时,实现腔盖的持续开启,提高了投放速度;同时,通过设置红外对射探测器,可实现垃圾溢满检测,起到了提示作用;另外,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还可实现多媒体播放、照明、语音提示以及节能环保,其使用实用性进一步的提高,便于大规模应用与推广。
如图2和图4所示,下述为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时的垃圾投放站,其中,垃圾投放站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投放架10以及固定在投放架10顶部的顶棚20,其中,投放架10上沿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投放腔11,且每个投放腔11内设置有一垃圾桶,以便用于垃圾的投放,而顶棚20则可起到对投放架10以及投放架10上垃圾桶的保护作用;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可对多个投放腔11进行分类,从而实现投放垃圾的分类回收,例如,可利用文字标识每个投放腔11中垃圾桶所收集的垃圾的种类。
同时,举例投放架10以但不限于包括:立柱13、外侧支撑臂14、中间支撑臂15以及横梁16,其中,外侧支撑臂14以及所述中间支撑臂15均为L形结构,参见图2所示,具体的,前述各部件的连接结构为:
横梁16的长度方向两端上分别固定有一立柱13,且每根立柱13上还固定有一外侧支撑臂14,两外侧支撑臂14之间还设置有多根中间支撑臂15,其中,中间支撑臂15的水平部固定在横梁16上,中间支撑臂15的竖直部与地面接触,且外侧支撑臂14与所述中间支撑臂15相互平行,参见图2所示,相当于使用相邻外侧支撑臂14与中间支撑臂15之间的区域,以及相邻两中间支撑臂15之间的区域形成投放腔11,从而用于放置垃圾桶;通过上述设计,可根据需要实现从2组到多组的自由配置,贴合现有垃圾投放点的占地情况,符合现有使用习惯,适合绝大多数场景的安装和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还在相邻的外侧支撑臂14和中间支撑臂15的竖直部之间以及相邻两中间支撑臂15的竖直部之间分别设置有箱门17,通过设置箱门17,可便于环卫工人对投放腔11内的垃圾进行清理,从而清空投放腔11内的垃圾桶,以便达到防止垃圾溢出投放腔11的目的,同时,也便于环卫工人清洁投放腔11,由此,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另外,每个投放腔11的顶面铰接有一腔盖12,以便实现投放腔11的封闭,参见图2和图4所示;而本申请所提供的系统架构,则用于进行腔盖12的开启以及关闭,以实现垃圾投放的智能化以及自动化,下述进行具体的阐述:
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举例所述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控制系统、开盖系统以及关盖检测系统,其中,开盖系统用于进行腔盖12的开启,而关盖检测则在垃圾投放完毕后,用于检测人员是否离开垃圾投放站,以便进行腔盖12的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举例所述开盖系统包括:投放腔开盖开关和腔盖驱动模块;举例关盖检测系统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人体感应模块以及监控模块;举例控制系统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微处理器以及驱动电路。
前述各个模块所起的作用为:投放腔开盖开关用于在按下时产生开盖信号,并传输至微处理器,而微处理器在接收到开盖信号后,则通过驱动电路驱动腔盖驱动模块打开投放腔11的腔盖12。
同理,人体感应模块用于检测投放腔11的第一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垃圾投放人员,生成第一检测信号,而监控模块则用于检测投放腔11的第二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垃圾投放人员,以生成第二检测信号;同时,前述两个模块还会将检测信号传输至微处理器(可以但不限于使用输入输入接口实现信号的传输),以便进行关盖检测,即微处理器在接收到第一检测信号以及第二检测信号后,会根据第一检测信号以及第二检测信号判断出投放腔11的第一预设范围和/或第二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垃圾投放人员,若不存在,则可生成关盖信号;反之,则不会生成关盖信号,一直保持腔盖12的开启。
最后,微处理器则会根据开盖信号以及关盖信号生成控制信号,并传输至驱动电路,从而驱动所述腔盖驱动模块开启或关闭投放腔11的腔盖12;在本实施例中,举例所述控制信号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开盖信号和关盖信号。
由此,通过前述设计,本发明在进行垃圾投放时只需按下投放腔开盖开关即可自动开启腔盖12,开启便捷;同时,本发明使用人体感应模块以及监控模块同时进行人体检测,即当人员投放完毕时,只有检测出投放腔11的第一预设范围以及第二预设范围内均不存在人员时,微处理器才会控制腔盖驱动模块关闭腔盖12,由此,即可避免出现关盖误伤的问题,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举例第一预设范围可以但不限于为任一投放腔11前方长为投放架10的长度(例如,投放架10的长度为4m,矩形区域的长则为4),且宽为0.5m-1.5m之间的矩形区域,而第二预设范围则可以但不限于为:投放腔11前方长为投放架10的长度,宽为0.4m-2m之间的矩形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也可在微处理器中进行开盖时间的设置,例如设置早上7点到8点30分,以及下午17点到20点30分为垃圾投放高峰期,在前述两个时间段内,可通过微处理器控制腔盖12一直处于打开状态,从而提高垃圾投放的便捷性。
参见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举例每个腔盖12都配置有一腔盖驱动模块,相应的,每个投放腔11则对应设置有一个投放腔开盖开关;另外,举例投放腔开盖开关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脚踏开关40,即为每个投放腔11配置一脚踏开关40,以进行腔盖12的开启,当然,每个脚踏开关40还电连接微处理器,以便进行开盖信号的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举例每个中间支撑臂15以及每个外侧支撑臂14的底端均设置有一脚踏开关40,参见图2所示。
当然,可以举例一个脚踏开关40对应有2个或者3个腔盖12,即踩踏一个脚踏开关40可同时打开2个或3个腔盖,从而便于不同种类垃圾的投放,如一个脚踏开关40控制3个腔盖12,以便对应三个垃圾桶,分别为厨余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以及其它垃圾桶。
同时,举例腔盖驱动模块(图4中的附图标记30标识腔盖驱动模块)安装在横梁16上,且包括:电机31、联轴器32、转轴33以及支撑轴34,其中,电机3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32连接转轴33,转轴33上固定有一安装座35,支撑轴34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座35上,支撑轴3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对应腔盖12的铰接端,且微处理器通过驱动电路电连接电机31的受控端;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利用电机31驱动转轴33转动,从而通过支撑轴34带动对应腔盖12翻转,由此,即可实现腔盖12的电动开闭。
在本实施例中,举例可以但不限于设置有两个安装座35,且每个安装座35上设置有一支撑轴34,由此,可提高转动的稳定性,参见图3所示;另外,为进一步的保护电机31以及腔盖12,本实施例还在转轴33上安装有一限位器36,参见图3所示,由此,即可利用限位器36来防止转轴33转动过度,从而达到保护腔盖12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举例所述人体感应模块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红外线探测器,举例所述监控模块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摄像头,当然,所述红外线探测器和所述摄像头分别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以进行检测信号的传输。
通过前述设计,本实施例利用红外探测器以及摄像头来共同进行人员检测,只有二者检测出投放腔11的第一预设范围和第二预设范围内均不存在投放人员时,微处理器才会生成关盖信号,从而进行腔盖12的关闭;由此,可避免在关盖时出现误伤的问题,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在投放高峰期时,还可实现腔盖的持续开启,因而还提高了投放速度。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第二方面在实施例第一方面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以提高垃圾投放站的功能性,具体设置结构如下:
首先,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垃圾桶溢满检测系统,以便用于检测垃圾桶中的垃圾是否溢出;具体使用时,可以但不限于设置垃圾桶溢满检测系统包括多个红外对射探测器50,其中,所述多个红外对射探测器50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且所述多个红外对射探测器50中的每个红外对射探测器50的红外线出射方向与垃圾桶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平行。
前述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当垃圾桶内的垃圾高度超出腔盖12的高度时,红外对射探测器50发出的红外线被遮挡,此时,红外对射探测器50即可向微处理器发出报警信号,而微处理器则控制桶盖驱动模块一直开启腔盖12,直至将垃圾桶内的垃圾清空后才会自动闭合;通过前述设计,可利用红外对射探测器50实现垃圾溢满报警提示,从而提示环卫工人及时清理投放腔11。
具体的,红外对射探测器50的具体安装结构为:在一外侧支撑臂14的水平部面向另一外侧支撑臂14水平部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红外对射探测器50,且多个红外对射探测器50沿投放架10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参见图2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举例设置有5个红外对射探测器50,且5个红外对射探测器50的红外线发射方向为垃圾桶的长度方向,也就是发射方向朝向另一外侧支撑臂14的水平部,参见图2所示。
其次,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音响系统、照明系统以及多媒体展示系统,其中,音响系统包括多个喇叭,可以但不限于安装于顶棚20内,其用于播放宣传信息、引导信息和/或警示信息,以便实现语音提示、引导和/或警示等功能。
同时,举例多媒体展示系统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显示屏和/或宣传栏,以便用于对多媒体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例如,对防疫宣传知识、垃圾分类知识、健康知识和或各种广告信息进行播放或展示;照明系统则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声光开关以及多个照明灯,多个照明灯也可安装于顶棚20上,以便在夜晚时进行照明,而声光开关可实现照明灯的开启控制,不仅无需手动开关,还可起到节约电能的功能。
通过上述设计,可实现多媒体播放、照明、语音提示以及节能环保,其使用实用性进一步的提高,便于大规模应用与推广。
最后,本实施例还设置有太阳能蓄电系统,其中,所述太阳能蓄电系统包括供电转换模块、蓄电池以及多个太阳能电板;具体使用时,所述多个太阳能电板设置于所述垃圾投放站的顶部(例如顶棚20的顶部),所述多个太阳能电板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为蓄电池充电,且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供电转换模块(例如降压芯片)电连接所述开盖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以及所述关盖检测系统的供电端。
通过上述设计,可利用太阳能电板实现太阳能的回收利用,从而为垃圾投放站内的各个电子器件供电,如为微处理器、摄像头、电机31、照明灯和显示屏等器件供电,由此,可达到节约电能以及节能环保的目的。
另外,本实施例还设置有通讯系统,即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通讯系统通信连接有垃圾管理平台,以便将垃圾投放站的数据实时上传至垃圾管理平台,以进行数据共享以及分析,对后续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本实施例中,举例通讯模块可以但不限于采用WIFI通信模块、RS485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或5G通信模块;举例微处理器可以但不限于使用单片机,例如,STC89C51单片机;举例脚踏开关40的型号可以但不限于为:HERGA或MDB-L11BS;举例驱动电路可以但不限于使用驱动芯片,如SA60型驱动芯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设置有多个垃圾桶的垃圾投放站,其中,垃圾投放站内设置有多个投放腔,且每个投放腔内设置有一个垃圾桶,所述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开盖系统以及关盖检测系统;
所述开盖系统包括:
投放腔开盖开关,用于在按下时产生开盖信号;以及
腔盖驱动模块,用于打开或关闭投放腔的腔盖;
所述关盖检测系统包括:
人体感应模块,用于检测投放腔的第一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垃圾投放人员,生成第一检测信号;以及
监控模块,用于检测投放腔的第二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垃圾投放人员,生成第二检测信号;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微处理器,用于接收投放腔开盖开关传输的开盖信号、所述人体感应模块传输的第一检测信号以及所述监控模块传输的第二检测信号,其中,所述微处理器还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判断出投放腔的第一预设范围以及第二预设范围内不存在垃圾投放人员时生成关盖信号;
驱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的控制信号,驱动所述腔盖驱动模块开启或关闭投放腔的腔盖,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所述开盖信号和所述关盖信号;
所述投放腔开盖开关包括脚踏开关,其中,所述多个投放腔中的每个投放腔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脚踏开关,所述脚踏开关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且一个脚踏开关对应有2个或者3个腔盖;
所述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还包括:垃圾桶溢满检测系统,其中,所述垃圾桶溢满检测系统用于检测垃圾桶中的垃圾是否溢出;
所述垃圾桶溢满检测系统包括多个红外对射探测器,其中,所述多个红外对射探测器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且所述多个红外对射探测器中的每个红外对射探测器的红外线出射方向与垃圾桶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应模块包括红外线探测器,所述监控模块包括摄像头,且所述红外线探测器和所述摄像头分别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还包括:音响系统,其中,所述音响系统用于播放宣传信息、引导信息和/或警示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还包括:照明系统,其中,所述照明系统用于对垃圾投放站进行照明指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还包括:太阳能蓄电系统;
所述太阳能蓄电系统包括供电转换模块、蓄电池以及多个太阳能电板,其中,所述多个太阳能电板设置于所述垃圾投放站的顶部,所述多个太阳能电板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且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供电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开盖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以及所述关盖检测系统的供电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还包括:多媒体展示系统,所述多媒体展示系统包括显示屏和/或宣传栏,其中,所述显示屏和/或宣传栏用于对多媒体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还包括:通讯系统,其中,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通讯系统通信连接有垃圾管理平台。
CN202111341327.1A 2021-11-12 一种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 Active CN1139983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1327.1A CN113998348B (zh) 2021-11-12 一种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1327.1A CN113998348B (zh) 2021-11-12 一种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8348A CN113998348A (zh) 2022-02-01
CN113998348B true CN113998348B (zh) 2024-05-31

Family

ID=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42434U (zh) * 2009-11-16 2011-05-25 天津市安维康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袖珍型智能感应垃圾盒
CN203199478U (zh) * 2013-04-02 2013-09-18 杭州市城市建设科学研究院 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控制系统
CN105083821A (zh) * 2014-05-20 2015-11-25 南充鑫源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垃圾桶及其自动开关方法
CN106919088A (zh) * 2015-12-25 2017-07-0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收纳装置及控制方法
KR101817350B1 (ko) * 2017-05-24 2018-01-11 (주)종성테크 인공지능 산책로 안전 출입 감시제어장치 및 동작 방법
KR20190099636A (ko) * 2018-02-19 2019-08-28 공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스마트 쓰레기 관리 시스템
CN110683253A (zh) * 2019-10-31 2020-01-14 杭州微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袋物自动分离的垃圾收集装置
CN111502481A (zh) * 2020-04-30 2020-08-07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门、自动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列车
CN112193650A (zh) * 2020-09-30 2021-01-08 安徽拓宝增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垃圾分类投放的控制系统
CN112396730A (zh) * 2020-11-16 2021-02-23 郑策 一种智能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42434U (zh) * 2009-11-16 2011-05-25 天津市安维康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袖珍型智能感应垃圾盒
CN203199478U (zh) * 2013-04-02 2013-09-18 杭州市城市建设科学研究院 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控制系统
CN105083821A (zh) * 2014-05-20 2015-11-25 南充鑫源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垃圾桶及其自动开关方法
CN106919088A (zh) * 2015-12-25 2017-07-0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收纳装置及控制方法
KR101817350B1 (ko) * 2017-05-24 2018-01-11 (주)종성테크 인공지능 산책로 안전 출입 감시제어장치 및 동작 방법
KR20190099636A (ko) * 2018-02-19 2019-08-28 공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스마트 쓰레기 관리 시스템
CN110683253A (zh) * 2019-10-31 2020-01-14 杭州微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袋物自动分离的垃圾收集装置
CN111502481A (zh) * 2020-04-30 2020-08-07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门、自动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列车
CN112193650A (zh) * 2020-09-30 2021-01-08 安徽拓宝增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垃圾分类投放的控制系统
CN112396730A (zh) * 2020-11-16 2021-02-23 郑策 一种智能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73023A (zh) 一种多功能环保垃圾桶
CN205418716U (zh) 户外大型多功能垃圾箱
CN206954974U (zh) 智能垃圾收集装置
CN113998348B (zh) 一种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
CN111776519B (zh) 一种垃圾分类智能辅助设备
CN112777177A (zh) 一种投放垃圾智能分类监控系统
CN111453236A (zh) 户外智能语音控制自动分类垃圾桶
CN113998348A (zh) 一种垃圾投放站自动化系统
CN215827540U (zh) 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垃圾分类收集系统
CN214826230U (zh) 智能垃圾分类车
CN216188026U (zh) 一种智能垃圾投放站
CN214453851U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垃圾分类装置
CN214242309U (zh) 一种可语音控制移动的分类垃圾桶
CN114537922A (zh) 一种具有宣教功能的自供电式智能垃圾分类装置
CN211077163U (zh) 一种基于Arduino的智能垃圾箱
CN210853828U (zh) 湿垃圾收集设备
CN211033848U (zh) 无线充电垃圾箱及相应的管理系统
CN211520542U (zh) 一种便于快速分类投放垃圾的垃圾柜
CN211309676U (zh) 一种具有满溢警报功能的绿色环保太阳能垃圾收集站
CN219097660U (zh) 一种垃圾分类箱
CN217375794U (zh) 一种智能垃圾箱
CN219506799U (zh) 智能垃圾回收装置
CN216334321U (zh) 一种智能分类垃圾箱
CN212767868U (zh) 用于回收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柜及智能垃圾分类柜
CN109319330A (zh) 一种多功能垃圾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