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4142A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4142A
CN113964142A CN202111376546.3A CN202111376546A CN113964142A CN 113964142 A CN113964142 A CN 113964142A CN 202111376546 A CN202111376546 A CN 202111376546A CN 113964142 A CN113964142 A CN 1139641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layer
substrate
line
area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765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英
赵中满
田苗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7654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641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64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41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3Connection of the pixel electrodes to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s [TF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7Passive-matrix OLED displays
    • H10K59/179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基板划分为显示区和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包括扇出区和弯折区,扇出区位于弯折区和显示区之间;显示区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一数据线,还包括多条第一连接线和多条第二连接线,第二连接线位于弯折区,第二连接线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对应的第一数据线;其中,第一连接线经扇出区进入显示区与第一数据线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无需在扇出区斜向布线,能够大大降低扇出区的宽度,从而减小显示面板下边框的宽度。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极致全面屏的发展趋势,显示面板的边框越来越窄,屏占比也越来越高,给消费者带来更加极致的体验。
目前,显示面板的下边框仍然存在较大的宽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减小下边框的宽度,实现下窄边框。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划分为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扇出区和弯折区,所述扇出区位于所述弯折区和所述显示区之间;
所述显示区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条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多条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所在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区的两侧;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第一连接线和多条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扇出区,所述第二连接线位于所述弯折区,所述第二连接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线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线;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线位于所述扇出区的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线包括第一子段和第二子段,所述第二子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二子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子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子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线连接;
所述第二子段位于所述显示区,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子段位于所述扇出区,所述第一子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第二子段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交叉;优选地,沿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显示面的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数据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线均不同层,所述第一连接线通过过孔与所述第一数据线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线位于第一金属层,所述数据线位于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基板一侧;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一层间介质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栅极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层间介质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第三金属层,位于所述栅极绝缘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电容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第四金属层,位于所述电容绝缘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第二层间介质层,位于所述第四金属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所述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二层间介质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第三层间介质层,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第五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三层间介质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所述第二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五金属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线位于第一金属层,所述数据线位于第二金属层,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栅极绝缘层,位于所述基板一侧;
第三金属层,位于所述栅极绝缘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电容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第四金属层,位于所述电容绝缘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第二层间介质层,位于所述第四金属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所述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二层间介质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第三层间介质层,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第五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三层间介质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所述第二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五金属层;
第一层间介质层,位于所述第五金属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所述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层间介质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线位于第一金属层,所述数据线位于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连接线通过第一换线部与所述第一数据线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换线部,所述第一连接线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换线部和所述第二换线部与所述第一数据线连接。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位于所述扇出区的第三连接线,所述数据线还包括多条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所在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数据线所在区域的两侧;
在所述扇出区,所述第三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线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数据线连接。
可选地,所述非显示区还包括与栅极驱动电路连接的第四连接线,所述第四连接线包括时钟信号线和电源线中的至少一种,在所述扇出区,所述第四连接线通过过孔与所述第二连接线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条数据线,数据线包括多条第一数据线和多条第二数据线,第一数据线所在区域位于第二数据线所在区域的两侧;还包括多条第一连接线和多条第二连接线,第二连接线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对应的第一数据线。其中,第一连接线位于扇出区和显示区,且位于第一连接线位于扇出区的部分沿第一方向延伸。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第一连接线经扇出区进入显示区,并与位于显示区弧角区域的第一数据线连接的方式,避免在扇出区通过斜向走线连接第一数据线。正是因为第一连接线通过扇出区进入显示区后再与第一数据线连接,无需在扇出区斜向布线,能够大大降低扇出区的宽度,从而减小显示面板下边框的宽度,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下窄边框。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左右边框和上边框都可以做的很窄(例如,宽度小于1mm),而下边框的宽度往往大于1mm,存在下边框过宽的现象,不利于实现下窄边框的发展。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显示面板的下边框通常会设计有较为密集的阵列走线,使得下边框的结构相比于其他边框更为复杂。示例性地,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在排布这些阵列走线时,通常选择斜向布线的方式,将弯折区BA引出的连接线在扇出区FA进行斜向布线,以实现连接显示区AA的数据线Data。在显示区AA中,数据线Data的数量通常有很多根,随着分辨率的提高,数据线Data的数量也急速增加,例如,1080*2340分辨率下,数据线Data有2160根。按照现有技术中的斜向布线时,为了防止连接线之间短路,需拉大下边框的宽度,也即a值会很大(大于1mm),不利于实现下窄边框。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实现下窄边框。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为图2所示显示面板沿切割线CC’的剖面图,参考图2和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基板30,基板30划分为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非显示区NA包括扇出区FA和弯折区BA,扇出区FA位于弯折区BA和显示区AA之间;
显示区AA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条数据线,数据线包括多条第一数据线11,第一数据线11所在区域位于显示区AA的两侧;
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第一连接线21和多条第二连接线22,第一连接线21位于显示区AA和扇出区FA,第二连接线22位于弯折区BA,第二连接线22通过第一连接线21连接第一数据线11;其中,第一连接线21位于扇出区FA的部分沿第一方向延伸。
具体地,显示区AA用于实现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在显示区AA内设置有薄膜晶体管构成的像素电路,用于驱动基板30上的发光元件发光。显示区AA内还设置有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数据线,用于向像素电路传输数据电压,其中第一方向可以是Y方向,数据线包括延伸至弧角区域的多条第一数据线11。
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第一连接线21和多条第二连接线22,其中,第一连接线21包括位于显示区AA的部分和扇出区FA的另一部分,第二连接线22位于弯折区BA。第二连接线22通过第一连接线21连接对应的数据线。也就是说,第一连接线21经扇出区FA进入显示区AA与弧角区域的第一数据线11对应连接,第一连接线21在显示区AA和扇出区FA都进行了布线,换句话说,第一连接线21的一部分在扇出区FA进行走线,另一部分在显示区AA进行走线。由此可实现第一连接线在显示区AA内与对应的第一数据线11连接,从而无需在扇出区FA斜向布线连接至对应的第一数据线11。由于弧角区域的第一数据线11不再通过在扇出区FA斜向走线的方式与第二连接线22连接,因此能够大大减小扇出区FA的宽度,也即减小了显示面板的下边框的宽度。
第二连接线22用于将驱动芯片输出的数据电压传输至对应的数据线中。在现有技术中,位于弯折区BA的第二连接线22通过设置于扇出区FA内的斜向走线与对应的数据线一一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连接线21经扇出区FA进入显示区AA与弧角区域的第一数据线11对应连接,因此可以将对应连接弧角区域的第一数据线11的多条第二连接线22插空在用于连接非弧角区域的数据线的多条第二连接线22之间(相邻第二连接线22具有足够的间距,如图1弯折区BA中粗线所示),再通过第一连接线21从扇出区FA进入显示区AA与第一数据线11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原有走线的位置重新设置第二连接线22。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条数据线,数据线包括多条第一数据线,第一数据线所在区域位于显示区的两侧;还包括多条第一连接线和多条第二连接线,第二连接线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第一数据线。其中,第一连接线位于扇出区和显示区,且位于扇出区的部分沿第一方向延伸。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第一连接线经扇出区进入显示区,并与位于显示区弧角区域的第一数据线连接的方式,避免在扇出区通过斜向走线连接第一数据线。正是因为第一连接线通过扇出区进入显示区后再与第一数据线连接,无需在扇出区斜向布线,能够大大降低扇出区的宽度,从而减小显示面板下边框的宽度,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下窄边框。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线21包括第一子段201和第二子段202,第二子段202的一端与第一数据线11连接,第二子段202的另一端与第一子段201的一端连接,第一子段201的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二连接线22连接;第二子段202位于显示区AA,至少部分第一子段201位于扇出区FA,第一子段201沿第一方向延伸。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线21和数据线同层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线21位于第一金属层M1,数据线位于第二金属层M2,由于第一连接线21与数据线不同层设置,因此,第一连接线21在显示区AA内可以通过过孔与数据线进行电性连接,以减小显示面板的布线占用空间,有利于实现窄边框及灵活布线。
由于第一数据线11位于显示区AA的两侧,弯折区内的第二连接线22一般与显示区AA的中心区对应设置,因此,第一连接线21需弯曲设置。具体地,第一连接线21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子段201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子段202,其中,第一方向可以为Y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X方向,Y方向与X方向相互交叉,优选地,沿平行于显示面板显示面的方向,Y方向与X方向相互垂直。第二子段202位于显示区AA,第二子段202通过过孔与第一数据线11连接,第一子段201由扇出区FA沿第一方向垂直进入显示区AA,并与第二子段202连接。由此实现了在扇出区FA通过垂直走线的方式实现第一数据线11与第二连接线22连接。相对于斜向走线方式,沿第一方向垂直走线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小扇出区FA的宽度,能够进一步降低显示面板下边框的宽度。
此外,继续参考图2,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位于所述扇出区FA的第三连接线23,所述数据线还包括多条第二数据线12,所述第一数据线11所在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数据线12所在区域的两侧。位于弯折区BA的第二连接线22通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连接线23与第二数据线12连接,其中第三连接线23位于扇出区FA。因此,第二连接线22通过第一连接线21或者第三连接线23连接对应的数据线,以使得非弧角区域的第二数据线12和弧角区域的第一数据线11在扇出区FA实现沿第一方向垂直连接。扇出区FA内的走线(第一子段201和第三连接线23)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其中用于连接第一子金属段201的一条第二连接线22设置于在用于连接第三连接线23的相邻两条第二连接线22之间,具有较高的工艺的良率。也就是说,第一连接线21经扇出区FA沿第一方向垂直进入显示区AA与弧角区域的第一数据线11对应连接,由此可实现第一连接线21垂直进入显示区AA,从而无需在扇出区FA斜向布线连接至对应的第一数据线11。位于扇出区FA的第三连接线23沿第一方向延伸,在扇出区FA形成垂直布线方式使得第二连接线22与对应的第二数据线12垂直连接。由于扇出区FA内的走线均采用垂直布线方式,因此能够大大减小扇出区FA的宽度,也即减小了显示面板的下边框的宽度。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左半部分剖面图对应图2中切割线CC’的剖面图,右半部分对应显示区AA中的像素部分的剖面图,参考图2至图4,第一金属层M1位于基板30一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层间介质层50,位于第一金属层M1远离基板30一侧;栅极绝缘层60,位于第一层间介质层50远离基板30一侧;第三金属层M3,位于栅极绝缘层60远离基板30一侧;电容绝缘层70,位于第三金属层M3远离基板30一侧;第四金属层M4,位于电容绝缘层70远离基板30一侧;第二层间介质层80,位于第四金属层M4远离基板30一侧,第二金属层M2位于第二层间介质层80远离基板30一侧;第三层间介质层90,位于第二金属层M2远离基板30一侧;第五金属层M5,位于第三层间介质层90远离基板30一侧,第二连接线22位于第五金属层M5。
具体地,基板30可以为柔性基板,便于弯折。基板30上设置有缓冲层40,能够起到保护缓冲的作用。在缓冲层40上设置有第一金属层M1,第一连接线21位于第一金属层M1,第一层间介质层50覆盖第一金属层M1,其中,第一层间介质层50可以为氮化硅和/氧化硅层,用于起到绝缘隔离的作用。在第一层间介质层50远离基板30一侧设置有用于形成薄膜晶体管61的有源层601,有源层601包括源区、漏区和沟道区,沟道区位于源区和漏区之间。在对应沟道区的位置形成栅极层602,在栅极层602和有源层601之间设置有栅极绝缘层60,用于隔离栅极层602和有源层601。栅极层602位于第三金属层M3。在第三金属层M3远离基板30一侧设置有电容绝缘层70,电容绝缘层70用于隔离电容(图中未示出)的上下极板,其中上极板可以位于第四金属层M4,下极板可以位于第三金属层M3。当然,在扇出区FA,第三金属层M3和第四金属层M4还可以用于形成第三连接线23。第二层间介质层80覆盖第四金属层M4,在第二层间介质层80远离基板30一侧形成有第二金属层M2,第二层间介质层80用于隔离第二金属层M2和第四金属层M4。数据线位于第二金属层M2,第二金属层M2通过过孔与第一金属层M1连接,实现数据线与第一连接线21连接。第三层间介质层90位于第二金属层M2远离基板30一侧,并在第三层间介质层90上形成有第五金属层M5,其中第二连接线22位于第五金属层M5,且在显示区AA,电源线也可以设置于第五金属层M5。
其中,薄膜晶体管61的源极和漏极也可以设置于第二金属层M2,并通过过孔连接到有源层601上的源区和漏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第一金属层M1,使得第二连接线22从弯折区BA出来后在扇出区FA通过第一金属层M1垂直进入显示区AA,并在进入显示区AA后通过过孔完成与位于第二金属层M2的第一数据线11连接。该结构通过增加第一金属层M1,而不影响已有的布线结构,以减小显示面板的布线占用空间,有利于实现窄边框及灵活布线。
图3所示显示面板结构中,第二金属层M2位于第一金属层M1远离基板30一侧。当然,第二金属层M2还可以位于第一金属层M1靠近基板30一侧,以减小第二金属层M2和第一金属层M1之间的过孔深度。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栅极绝缘层60位于基板30一侧;第三金属层M3,位于栅极绝缘层60远离基板30一侧;电容绝缘层70,位于第三金属层M3远离基板30一侧;第四金属层M4,位于电容绝缘层70远离基板30一侧;第二层间介质层80,位于第四金属层M4远离基板30一侧,第二金属层M3位于第二层间介质层80远离基板30一侧;第三层间介质层90,位于第二金属层M2远离基板30一侧;第五金属层M5,位于第三层间介质层90远离基板30一侧,第二连接线22位于第五金属层M5;第一层间介质层50,位于第五属层M5远离基板30一侧,第一金属层M1位于第一层间介质层50远离基板30一侧。
具体地,相比于图3所示结构,图5所示结构的不同点在于第一金属层M1和第一层间介质层50的位置不同,以减小第一金属层M1与第二金属层M2之间的过孔深度。其他相关膜层的描述可参照对图3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层M1还可以位于第三层间介质层90远离基板30一侧,第五金属层M5位于第一层间介质层50远离基板30一侧。
可选地,当第二金属层M2直接打孔连接到第一金属层M1时,考虑到打孔深度较大,可设置至少一个换线部进行换线,以减小过孔深度。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和图6,第一连接线21位于第一金属层M1,数据线位于第二金属层M2,第一连接线21通过第一换线部62与第一数据线11连接;其中,第一换线62部位于第三金属层M3,第三金属层M3位于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之间。
具体地,第一换线部62与栅极层602同层设置,均位于第三金属层M3。由于第三金属层M3设置于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之间,因此,第二金属层M2先打孔至第一换线部62,第一换线部62在打孔至第一金属层M1,实现数据线通过第一换线部62与第一连接线21连接,从而减小了每次打孔的深度,有利于降低工艺难度。
可选地,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考图7,该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第四金属层M4的第二换线部63,第二换线部63位于第一换线部62远离第一金属层M1一侧,第一连接线21依次通过第一换线部62和第二换线部63与第一数据线11连接。
具体地,在图6所示结构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二换线部63,第二换线部63位于第四金属层M4,第四金属层M4位于第二金属层M2和第三金属层M3之间。第一连接线21依次通过第一换线部62和第二换线部63与第一数据线11连接,以进一步减小打孔深度。示例性地,第二连接线22从弯折区BA出来后,在扇出区FA垂直走第一金属层M1,并在扇出区FA通过打孔换线到第三金属层M3和第四金属层M4,其中第三金属层M3设置有第一换线部62,第四金属层M4设置有第二换线部63。在显示区AA,在通过打孔将第四金属层M4换线到第三金属层M3,实现与第一数据线11的连接。
可选地,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考图8,非显示区NA还包括与栅极驱动电路连接的第四连接线24,第四连接线24包括时钟信号线和电源线中的至少一种,在扇出区FA,第四连接线24通过过孔与第二连接线22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时钟信号线或电源线可以通过在扇出区FA直接斜向走线的方式实现与第二连接线22连接,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即使时钟信号线或电源线采用斜线布线的方式连接,由于扇出区FA内的第一连接线21和第三连接线23均采用垂直布线方式,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至少能够使得扇出区FA的宽度大幅度减小,例如,可以减小现有技术扇出区FA宽度的二分之一。且通过垂直布线的方式无需将扇出区中的走线间距设置的很小,避免使用超高规格的掩膜版,不会增加制作成本。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同样具备上述任意实施例所描述的有益效果。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参考图9和图10,弯折区BA的第二连接线22通过另一扇出区FA2与驱动芯片42绑定,当设置有测试电路(或防静电电路)41时,测试电路41与该扇出区FA2连接,用于实现测试功能。弯折区BA整体弯折至显示面板出光侧的背面。在本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可以是图10所示的手机,也可以为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车载显示器、医疗设备、工控设备、触摸交互终端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划分为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扇出区和弯折区,所述扇出区位于所述弯折区和所述显示区之间;
所述显示区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条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多条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所在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区的两侧;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第一连接线和多条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扇出区,所述第二连接线位于所述弯折区,所述第二连接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线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线;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线位于所述扇出区的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包括第一子段和第二子段,所述第二子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二子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子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子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线连接;
所述第二子段位于所述显示区,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子段位于所述扇出区,所述第一子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段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交叉;
优选地,沿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显示面的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数据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线均不同层,所述第一连接线通过过孔与所述第一数据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位于第一金属层,所述数据线位于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基板一侧;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一层间介质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栅极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层间介质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第三金属层,位于所述栅极绝缘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电容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第四金属层,位于所述电容绝缘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第二层间介质层,位于所述第四金属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所述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二层间介质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第三层间介质层,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第五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三层间介质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所述第二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五金属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位于第一金属层,所述数据线位于第二金属层,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栅极绝缘层,位于所述基板一侧;
第三金属层,位于所述栅极绝缘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电容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第四金属层,位于所述电容绝缘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第二层间介质层,位于所述第四金属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所述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二层间介质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第三层间介质层,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第五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三层间介质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所述第二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五金属层;
第一层间介质层,位于所述第五金属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所述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层间介质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位于第一金属层,所述数据线位于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连接线通过第一换线部与所述第一数据线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换线部,所述第一连接线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换线部和所述第二换线部与所述第一数据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位于所述扇出区的第三连接线,所述数据线还包括多条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所在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数据线所在区域的两侧;
在所述扇出区,所述第三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线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数据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还包括与栅极驱动电路连接的第四连接线,所述第四连接线包括时钟信号线和电源线中的至少一种,在所述扇出区,所述第四连接线通过过孔与所述第二连接线连接。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1376546.3A 2021-11-19 2021-11-1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39641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6546.3A CN113964142A (zh) 2021-11-19 2021-11-1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6546.3A CN113964142A (zh) 2021-11-19 2021-11-1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4142A true CN113964142A (zh) 2022-01-21

Family

ID=79471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76546.3A Pending CN113964142A (zh) 2021-11-19 2021-11-1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64142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01575A (zh) * 2022-04-25 2022-09-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WO2023159511A1 (zh) * 2022-02-25 2023-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23201693A1 (zh) * 2022-04-22 2023-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WO2023231104A1 (zh) * 2022-05-30 2023-12-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WO2023236095A1 (zh) * 2022-06-08 2023-12-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245531A1 (zh) * 2022-06-23 2023-12-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WO2024000794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WO2024000346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WO2024012329A1 (zh) * 2022-07-15 2024-0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8142A (zh) * 2018-06-28 2018-09-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基板、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US20190229160A1 (en) * 2018-01-24 2019-07-2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having dummy pattern in non-display area
CN112071209A (zh) * 2020-09-16 2020-12-1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310125A (zh) * 2020-10-30 2021-02-02 合肥京东方卓印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US20210124206A1 (en) * 2018-05-29 2021-04-29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ft array substrate and lcd panel
CN113539108A (zh) * 2021-07-26 2021-10-2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229160A1 (en) * 2018-01-24 2019-07-2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having dummy pattern in non-display area
US20210124206A1 (en) * 2018-05-29 2021-04-29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ft array substrate and lcd panel
CN108598142A (zh) * 2018-06-28 2018-09-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基板、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12071209A (zh) * 2020-09-16 2020-12-1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310125A (zh) * 2020-10-30 2021-02-02 合肥京东方卓印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3539108A (zh) * 2021-07-26 2021-10-2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59511A1 (zh) * 2022-02-25 2023-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23201693A1 (zh) * 2022-04-22 2023-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WO2023207291A1 (zh) * 2022-04-25 2023-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5207073B (zh) * 2022-04-25 2023-10-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5207073A (zh) * 2022-04-25 2022-10-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207507A1 (zh) * 2022-04-25 2023-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5101575A (zh) * 2022-04-25 2022-09-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WO2023231104A1 (zh) * 2022-05-30 2023-12-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WO2023236095A1 (zh) * 2022-06-08 2023-12-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245531A1 (zh) * 2022-06-23 2023-12-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WO2024000794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WO2024000346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WO2024012329A1 (zh) * 2022-07-15 2024-0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GB2627595A (en) * 2022-07-15 2024-08-2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64142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479283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187797B (zh) 触控显示面板
CN11156411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46620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415601B (zh) 布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7039467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10183327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09394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31357B (zh)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195168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24184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513276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40185757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terminal
CN10660116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57150B (zh) 一种触控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948859A (zh)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6646979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68493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51497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65590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855671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314064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009185B (zh) 像素阵列
CN113470558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