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55903B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55903B
CN113655903B CN202110894639.9A CN202110894639A CN113655903B CN 113655903 B CN113655903 B CN 113655903B CN 202110894639 A CN202110894639 A CN 202110894639A CN 113655903 B CN113655903 B CN 1136559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ignal line
display panel
integrated circuit
touch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46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55903A (zh
Inventor
方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946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559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55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5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559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59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触控感应块、以及触控集成电路,其中,触控信号线对应的与触控感应块相连接,并且在远离触控集成电路一侧的触控感应块电连接上还设置有补偿信号线,通过在远端处的触控感应块上设置触控信号线和补偿信号线的结构,从而有效的降低了触控显示面板内线路的阻抗,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触控的灵敏度和精度,并有效的提高了触控面板的触控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技术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面板制备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性能以及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触控屏显示面板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直接在显示屏幕上施加触控指令,因此,触控屏显示面板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对于触控屏显示面板而言,电容式触控屏的应用最为广泛,电容式触控屏的基本原理是使用手指或者触控笔等工具与触控屏之间产生电容,并利用触控前后电容的变化所产生的信号来确认用户所施加的触控指令等参数。因此,在现有的触控面板结构中,往往设置触控感应块以及触控信号线来实现上述功能。但是,现有的触控面板在设置上述触控感应块以及触控信号线结构时,由于显示区域内分布多个触控感应块,因此相对控制端而言,远离控制端的触控感应块需要较长的触控信号线连接,靠近触控控制端处的触控感应块对应的触控信号线较短。因此,在触控显示面板内形成不同阻抗的触控信号线,当阻抗较大时,很容易造成面板的触控失灵,进而降低了面板的触控性能,不利于触控屏面板综合性能的提高。
综上所述,现有的触控屏面板中,面板内部在远离控制端所对应的触控信号线的阻抗较大,导致触控面板的触控性能下降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触控屏显示面板中,触控信号线的阻抗较大,触控精度以及触控性能较低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法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区域和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一侧的非显示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触控感应块,所述触控感应块阵列的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内;以及,
触控集成电路,所述触控集成电路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域内;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信号线和补偿信号线,所述触控信号线的一端和所述补偿信号线的一端与所述触控集成电路电连接,所述触控信号线的另一端对应的与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块电连接,且所述补偿信号线的另一端与远离所述触控集成电路一侧的所述触控感应块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远离所述触控集成电路一侧对应的所述触控感应块上,包括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补偿信号线;
其中,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补偿信号线通过同一连接点与对应的所述触控感应块电连接,且所述触控信号线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内,所述补偿信号线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域内。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补偿信号线与对应的所述显示面板的侧边平行。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补偿信号线通过过孔结构与所述触控感应块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触控感应块在所述显示区域内按照m*n的阵列排布,m、n为整数;
其中,当所述触控感应块所在的行数大于m/2时,对应的所述触控感应块上设置有所述触控信号线,m为偶数;
当所述触控感应块所在的行数大于(m-1)/2时,对应的所述触控感应块上设置有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补偿信号线,m为奇数。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当所述触控感应块所在的行数大于m/2或(m-1)/2时,部分所述触控感应块上设置有一条所述触控信号线,剩余部分所述触控感应块上同时设置有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补偿信号线。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触控集成电路包括第一集成电路模块和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模块,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和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模块相对的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位置处,且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和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模块不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显示区域内不同位置处的所述触控感应块与所述触控感应块同侧的所述触控集成电路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触控感应块为同层设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包括:
触控感应块,所述触控感应块阵列的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内;以及,
触控集成电路,所述触控集成电路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域内;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信号线和补偿信号线,所述触控信号线的一端和所述补偿信号线的一端与所述触控集成电路电连接,所述触控信号线的另一端一一对应的与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块电连接,且所述补偿信号线的另一端与远离所述触控集成电路一侧的所述触控感应块电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为触控屏显示面板,在制备形成该触控屏显示面板时,通过设置触控感应块、触控信号线以及触控集成电路以实现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并且在设置触控信号线时,在远离该触控集成电路一侧的触控感应块上,设置有触控信号线和补偿信号线。其中,在同一个触控感应块上,两个触控信号线可采用上下出线的方式进行设置。通过在远端处的触控感应块上设置触控信号线和补偿信号线的结构,从而有效的降低了触控显示面板内线路的阻抗,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触控的灵敏度和精度,并有效的提高了触控面板的触控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更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现有技术中的触控屏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触控屏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触控屏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随着人们对显示面板使用性能以及显示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触控屏显示面板的应用场景和使用领域也逐渐扩大。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直接在触控屏显示面板上进操作,方便快捷。但是,现有的触控屏显示面板内设置的触控信号线的阻抗较大,较大的阻抗会对显示面板的触控精度以及触控性能造成影响,进而出现面板触控失灵等问题。
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现有技术中的触控屏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在触控屏显示面板中,触控屏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00、触控单元101以及控制单元105。其中触控单元101以及控制单元105均设置在衬底基板100上,并且触控单元101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发光区域103内。同时,触控单元101阵列的设置在发光区域103内。
为了实现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还在面板内设置有多条触控信号线104,每条触控信号线104对应的与触控单元101上的连接点102对应连接,通过触控信号线104以将触控信号进行传输,并确定触控的具体坐标。但是,在现有的触控屏显示面板中,由于在远离控制单元105一侧的触控单元101需要较长的触控信号线104,而在靠近控制单元105一侧的触控单元101则需要较短的触控信号线104。当触控信号线较长时其对应的阻抗值也较大,阻抗较大会影响到显示面板的正常触控操作,进而造成面板的触控失灵等问题。
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触控屏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触控屏显示面板包括:基板200、触控感应块206、触控集成电路201以及触控信号线203。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屏显示面板还包括显示区域212和非显示区域211。其中,非显示区域211设置在显示区域212的一侧。本申请实施例中,以非显示区域211围绕显示区域212设置为例进行说明。当非显示区域211围绕显示区域212设置时,非显示区域211在显示面板的四周,如靠近面板的四边区域处形成有边框区域204。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感应块206设置在触控面板的显示区域212内。其中,触控感应块206可阵列的设置在该区域内。优选的,触控感应块206可在面板的平面上沿着行和列的方向阵列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感应块206以5*4的阵列,即在水平方向上设置5行,在垂直方向上设置4列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触控屏显示面板还设置有触控信号线203。在触控屏的显示区域212内,每条触控信号线203的一端一一对应的与每个触控感应块206相连接,同时,每条触控信号线203的另一端一一对应的与该触控集成电路201电连接。因此,当用户向显示区域212内的触控感应块206施加触控动作时,触控信号线203可将该触控指令传输至触控集成电路201内,并实现触控操作。
进一步的,触控信号线203和触控感应块206在进行连接时,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信号线203通过对应的连接点207进行连接。其中,连接点207可设置在对应的触控感应块206上,每个触控感应块206上可设置一个或者多个连接点,当进行连接时,触控信号线203的一端延伸至该连接点207上以实现导通。
具体的,还可在每个触控感应块206对应的膜层上方设置一过孔结构,当触控信号线203与每个触控感应块206进行连通时,触控信号线203的一端延伸至该过孔结构内,并通过该过孔结构与对应的触控感应块形成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补偿信号线209。具体的,补偿信号线209的另一端与对应的触控感应块206电连接,补偿信号线209的一端与触控集成电路202电连接,当对显示面板施加触控指令时,触控集成电路202通过每条补偿信号线209实现触控指令的传输,并完成对显示面板控制。
进一步的,在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补偿信号线209时,补偿信号线209的一端与对应的触控感应块206上的连接点207电连接,其中,该连接点207也为对应的触控信号线203的连接点。这样,对于同一触控感应块206上对应的信号线而言,相当于补偿信号线与触控信号线通过同一连接点与对应的触控感应卡206电连接。
优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补偿信号线209的另一端与远离触控集成电路201一侧内对应的触控感应块206电连接。由于在远离触控集成电路201一侧区域内,需要较长的触控信号线203,而较长的触控信号线203对应的阻抗也较大,较大的阻抗不利于触控信号的传输,从而降低了触控屏面板的触控性能。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远离触控集成电路201一侧内对应的触控感应块206上设置补偿信号线209。通过补偿信号线209和触控信号线203共同作用,进而减小远端触控感应块206上连接的信号线的阻抗,并有效的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性能。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以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212最外侧区域2112内对应的触控感应块为例进行说明。由于最外侧区域2112距离触控集成电路201的距离较远。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该区域内的触控感应块206上同时设置触控信号线203和补偿信号线209。其中,触控信号线203和补偿信号线209通过同一连接点与对应的触控感应块206电连接。同时,从该连接点接出的补偿信号线209延伸至非显示区域211内,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补偿信号线209设置在边框区域204内,从而减小补偿信号线209对显示面板显示区域212的显示效果的影响。
对于最外侧区域2112内对应的补偿信号线209,当补偿信号线209从连接点引出后,可沿着该连接点207的上方进行延伸,或者从该连接点207的一侧向非显示区域211内延伸,以防止对显示区域内的发光像素造成遮挡,并将延伸后的补偿信号线209设置在边框区域204内。优选的,边框区域204内设置的补偿信号线209可与显示面板的侧边相平行,并且在边框区域204内的多条补偿信号线209间隔设置,并且相邻的补偿信号线209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本申请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条补偿信号线209之间的距离可相同或者不同,进而保证能较好的排布在边框区域204内。
优选的,当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212内设置的触控感应块206为m*n的阵列单元时,此时,仍保证在远离触控集成电路201一侧的触控感应块206上设置补偿信号线209,其中,该补偿信号线209可设置在部分该远离触控集成电路201一侧区域内的触控感应块206上,剩下部分的触控集成电路201上只设置触控信号线203。同时,该补偿信号线209还可设置在该区域内的所有触控感应块206上,具体的设置数量可根据实际产品进行设定。
当触控感应块206为m*n的m行n列的阵列时,m、n均为正数。其中,以显示区域212的中线C1为分界线,当位于中线C1上方时,该区域定义为远离触控集成电路201的区域;当位于中线C1下方时,即该区域与触控集成电路201之间的距离较近,该区域则定义为靠近触控集成电路201的区域。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远离触控集成电路201一侧的区域内的触控感应块206上设置有触控信号线和补偿信号线。
具体的,当m为偶数时,当触控感应块所在的行数大于m/2时,对应该区域内的所述触控感应块上设置有触控信号线203和补偿信号线209。其中,该补偿信号线209可设置在该区域内的部分触控感应块上。
当触控感应块所在的行数小于m/2时,该区域内对应的触控感应块上只设置触控信号线203,而不设置补偿信号线209。
而当m为奇数时,当触控感应块所在的行数大于(m-1)/2时,对应该区域内的触控感应块上设置有所述触控信号线203和所述补偿信号线209。
当触控感应块所在的行数小于(m-1)/2时,该区域内对应的触控感应块上只设置触控信号线203,而不设置补偿信号线209。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补偿信号线209和触控信号线203可为相同的信号线,并且在设置触控信号线203、补偿信号线209以及触控感应块206时,触控信号线203、补偿信号线209可与触控感应块206同层设置,以优化显示面板的膜层厚度以及面板结构。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远离触控集成电路201一侧的触控感应块206上设置补偿信号线209,从而有效的降低远端触控感应块对应的信号线上的阻抗,并提高了面板的触控性能及触控效果。
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触控屏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在远端区域内的触控感应块206上设置补偿信号线209时,可在显示区域内的非像素区域内设置第二连接点2072,然后将补偿信号线209与该第二连接点2072相连接,由于第二连接点2072设置在对应的触控信号线203上,且该触控信号线203与对应的触控感应块相连接,此时,相当于触控信号线203和补偿信号线209同时与对应的触控感应块相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补偿信号线209延伸至边框区域204内。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补偿信号线209的连接结构仅为示例,还可根据具体产品进行设计。
进一步的,结合图2,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触控集成电路201可包括第一集成电路模块2011和第二集成电路模块2012。其中,第一集成电路模块2011和第二集成电路模块2012分别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的两侧,且第一集成电路模块2011和第二集成电路模块2012之间不连接。
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触控集成电路201还可包括连接部202,通过连接部202将触控信号线和补偿信号线电连接,从而有效的优化显示面板内部的器件。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有第一集成电路模块2011和第二集成电路模块2012,且对应的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两侧,因此,在每个集成电路模块的上方所对应的区域内的触控信号线和补偿信号线均与同侧的集成电路模块相电连接。从而有效的对不同区域内的信号线进行排布,并有效的防止了不同信号线之间的干扰,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窄边框型显示面板。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还包括显示集成电路213。其中,显示集成电路213设置在非显示区域,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显示集成电路213可设置在第一集成电路模块2011和第二集成电路模块2012之间。显示集成电路213可与显示面板内的驱动信号线电连接,以实现对显示区域内的薄膜晶体管进行驱动,并实现面板的发光显示功能。
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其中,触控屏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300、发光器件层301、封装层302、触控感应块305、介质层303以及触控层304。
具体的,发光器件层301设置在阵列基板300上,封装层302设置在发光器件层301上,并且触控感应块305设置在封装层302上,同时介质层303设置在封装层302上并覆盖触控感应块305,并在介质层303上设置触控层304。
进一步的,还设置有过孔结构306,触控层304通过过孔结构306与触控感应块305相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触控层304可为触控信号线以及补偿信号线。其中触控信号线和补偿信号线均按照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结构进行设计,这里不再详细赘述。
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层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以及触控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显示区域内对应的触控层304设置为网格结构,具体的,如图5中的结构所示。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触控层304内可设置对应的触控信号线和补偿信号线,通过设置网格结构,并且将该触控层304对应的设置在各个发光子像素50的非发光区域内,以保证显示面板的发光效果。而在非显示区域,如触控面板的边框区域处,该触控层可设置为直线结构,以有效的节省显示面板的设计空间。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中,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主要为触控屏显示装置,且显示面板内的线路结构按照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结构进行设置,通过在对应的单元以及模块上设置补偿信号线,从而有效的降低显示装置内信号线的阻抗,并有效的提高显示装置的触控效果以及触控性能。并有效的提高了显示装置的综合性能。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一侧的非显示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触控感应块,所述触控感应块阵列的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内;以及,
触控集成电路,所述触控集成电路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域内;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信号线和补偿信号线,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补偿信号线的同一端与所述触控集成电路电连接,且所述触控信号线的另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触控感应块电连接,所述补偿信号线的另一端与远离所述触控集成电路的所述触控感应块对应连接;
其中,所述触控感应块在所述显示区域内按照m*n的阵列排布,m、n为整数;
当所述触控感应块所在的行数大于m/2时,对应的所述触控感应块上设置有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补偿信号线,当所述触控感应块所在的行数小于m/2时,只设置触控信号线,而不设置补偿信号线,m为偶数;
或,当所述触控感应块所在的行数大于(m-1)/2时,对应的所述触控感应块上设置有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补偿信号线;
当所述触控感应块所在的行数小于(m-1)/2时,对应的所述触控感应块上只设置触控信号线,而不设置补偿信号线,m为奇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远离所述触控集成电路一侧对应的所述触控感应块上,包括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补偿信号线;
其中,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补偿信号线通过同一连接点与对应的所述触控感应块电连接,且所述触控信号线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内,所述补偿信号线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补偿信号线通过过孔结构与所述触控感应块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信号线与对应的所述显示面板的侧边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集成电路包括第一集成电路模块和第二集成电路模块,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和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模块相对的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位置处,且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和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模块不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域内不同位置处的所述触控感应块与所述触控感应块同侧的所述触控集成电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补偿信号线与所述触控感应块为同层设置。
8.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域和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一侧的非显示区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为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触控感应块,所述触控感应块阵列的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内;以及,
触控集成电路,所述触控集成电路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域内;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信号线和补偿信号线,所述触控信号线的一端和所述补偿信号线的一端与所述触控集成电路电连接,所述触控信号线的另一端一一对应的与每个所述触控感应块电连接,且所述补偿信号线的另一端与远离所述触控集成电路一侧的所述触控感应块电连接。
CN202110894639.9A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6559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4639.9A CN113655903B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4639.9A CN113655903B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5903A CN113655903A (zh) 2021-11-16
CN113655903B true CN113655903B (zh) 2023-12-01

Family

ID=78478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4639.9A Active CN113655903B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559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0727A (zh) * 2021-12-20 2022-03-18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便于开孔设计的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0680A (zh) * 2014-07-23 2014-10-0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06147567U (zh) * 2016-09-22 2017-05-0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触控显示装置
DE102016113186A1 (de) * 2015-12-31 2017-07-06 Shanghai Avic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Arraysubstrat, Berührungsanzeigefeld und Berührungsanzeigevorrichtung
CN106959560A (zh) * 2017-03-25 2017-07-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7065269A (zh) * 2017-05-27 2017-08-1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725770A (zh) * 2018-12-27 2019-05-07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9814759A (zh) * 2019-01-31 2019-05-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51080A (zh) * 2020-05-18 2020-09-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51087A (zh) * 2020-06-11 2020-09-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65998A (zh) * 2020-07-09 2020-09-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3258B (zh) * 2018-11-26 2022-07-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0680A (zh) * 2014-07-23 2014-10-0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电子设备
DE102016113186A1 (de) * 2015-12-31 2017-07-06 Shanghai Avic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Arraysubstrat, Berührungsanzeigefeld und Berührungsanzeigevorrichtung
CN206147567U (zh) * 2016-09-22 2017-05-0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触控显示装置
CN106959560A (zh) * 2017-03-25 2017-07-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7065269A (zh) * 2017-05-27 2017-08-1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725770A (zh) * 2018-12-27 2019-05-07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9814759A (zh) * 2019-01-31 2019-05-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51080A (zh) * 2020-05-18 2020-09-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51087A (zh) * 2020-06-11 2020-09-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65998A (zh) * 2020-07-09 2020-09-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5903A (zh)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98990B (zh) 一种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013121B2 (en) In-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self-capacitance electrodes
CN10938828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940605B (zh) 显示面板
CN106775124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30266B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21413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60088533A (ko) 터치 센서
CN109725772B (zh) 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20220107706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708466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90286272A1 (en) Touch control display panel, touch control method and touch control display device
US11803075B2 (en) Detec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65590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00081565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panel
US11561634B2 (en) Display module,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118325A (zh) 触摸屏液晶显示器
CN112527159A (zh) 触控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042873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2146106B1 (ko) 터치 센서 일체형 평판 표시장치
CN11511376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852869B2 (en) Narrow border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WO2019056854A1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US20210357059A1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857432B (zh)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装置和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