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5770A -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5770A
CN109725770A CN201811613469.7A CN201811613469A CN109725770A CN 109725770 A CN109725770 A CN 109725770A CN 201811613469 A CN201811613469 A CN 201811613469A CN 109725770 A CN109725770 A CN 109725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ontrol
control electrode
signal wire
touch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134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25770B (zh
Inventor
席克瑞
崔婷婷
秦锋
刘金娥
李小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1346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257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25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5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25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5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面板包括:第一类触控电极,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相连;在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与所述驱动模块之间,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将第二信号线的第一部分与连接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一信号线并联,可以有效缓解相邻两个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信号线的突变,从而可以缓解触控面板各区域显示不均的问题,除此之外通过将第二信号线的第二部分浮置,可以有效隔离相邻第一信号线之间的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触摸面板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显示器件的厚度越来越薄,触摸面板能否保持良好的触控性能成为衡量触控显示面板的关键因素。
触控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层包括多个公共电极,每个公共电极分时复用为触控电极和公共电极,每个触控电极通过触控走线电连接至集成控制单元,距离控制单元较远的触控电极连接的触控走线的电阻较大,距离控制单元较近的触控电极连接的触控走线的电阻较小,在输入公共电极信号时,会导致显示面板各区域显示不均的现象。相关技术中,通过在距离控制单元较远的触控电极并联多条触控走线的方式来降低与同一触控电极连接的触控走线的电阻;在同一列触控电极中,按与控制单元之间的距离由大到小各触控电极连接的触控走线的条数依次递减,但是在相邻的触控电极连接的触控走线的条数发生变化时,仍会导致公共电极上的电压的压降突变,低灰阶驱动时容易导致显示面板各区域显示不均。
因此,如何在低灰阶驱动时提高触控显示面板各区域的均匀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低灰阶驱动时容易导致触控显示面板各区域显示不均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复用为所述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各所述触控电极;
所述触控电极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条信号线相连,所述多条信号线包括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相连,所述第一信号线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触控电极相连,所述第二信号线位于连接不同所述触控电极的相邻两条所述第一信号线之间;
所述触控电极包括第一类触控电极,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相连;
在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与所述驱动模块之间,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第一部分与连接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一信号线并联,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第二部分浮置。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面板。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面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复用为所述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驱动模块;所述触控电极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条信号线相连,所述多条信号线包括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相连,所述第一信号线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触控电极相连,所述第二信号线位于连接不同所述触控电极的相邻两条所述第一信号线之间;所述触控电极包括第一类触控电极,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相连;在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与所述驱动模块之间,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将第二信号线的第一部分与连接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一信号线并联,可以有效缓解相邻两个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信号线的突变,从而可以缓解触控面板各区域显示不均的问题,除此之外通过将第二信号线的第二部分浮置,可以有效隔离相邻第一信号线之间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触控面板内B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图12为沿着图11中B1-B2方向的触控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降低触控面板的厚度,会将公共电极层设置成为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公共电极,将公共电极复用为触控电极,每个触控电极通过触控走线连接至控制单元,其中,距离控制单元较远的触控电极连接的触控走线的电阻较大,距离控制单元较近的触控电极连接的触控走线的电阻较小,在输入公共电极信号时,会导致显示面板各区域显示不均的现象。
因此,如图1所示,会通过在距离控制单元3较远的触控电极1并联多条触控走线2的方式来降低与同一触控电极1连接的触控走线2的电阻;在同一列触控电极1中,按与控制单元3之间的距离由大到小各触控电极1连接的触控走线2的条数依次递减,但是在相邻的触控电极1连接的触控走线2的条数发生变化时,仍会导致公共电极上的电压的压降突变,例如在图1中,第一个触控电极连接3条触控走线,第二个触控电极和第三个触控电极分别连接2条触控走线,第四个触控电极连接1条触控走线,由于第一个触控电极和第二个触控电极的距离较近,但是所连接触控走线存在触控走线的变化,导致与第一个触控电极和第二个触控电极连接的触控走线的电阻压降不同,在公共电极施加低灰阶电压时容易导致显示面板各区域显示不均。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应当理解,下面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应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如图2所示,该触控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位于显示区域的公共电极层,公共电极层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公共电极10,公共电极10复用为触控电极10,位于非显示区域的驱动模块30,驱动模块30用于驱动各触控电极10;
触控电极10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条信号线20相连,多条信号线20包括第一信号线21和第二信号线22,第一信号线21的信号输入端与驱动模块30相连,第一信号线21的信号输出端与触控电极10相连,第二信号线22位于连接不同触控电极10的相邻两条第一信号线21之间;
触控电极10包括第一类触控电极11,第一类触控电极11与第一信号线21和第二信号线22相连;
第二信号线22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部分a和第二部分b,第二信号线22的第一部分a与连接第一类触控电极11的第一信号线21并联,第二信号线22的第二部分b浮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在与不同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信号线之间通常会设置第二信号线,未向该第二信号线提供任何信号,整条第二信号线处于浮置状态,以缓解与不同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信号线之间产生干扰。但是为了缓解相邻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信号线的条数出现整条的突变引起的显示问题,将第二信号线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一类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信号线并联,第二部分仍处于浮置状态。由于第二信号线的第一部分与第一类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信号线并联,因此使得第一类触控电极所连接的信号线的电阻处于一个过渡的状态,并非是整条信号线的减少,而只是减少了一部分,从而减小相邻触控电极所连接信号线的电阻的变化量;而第二信号线的第二部分仍处于浮置状态,未通入任何信号,因此该第二部分仍能够起到缓解与不同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信号线之间产生干扰的作用。
综上,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通过将第二信号线的第一部分与连接第一类触控电极的第一信号线并联,可以有效缓解相邻两个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信号线的突变,从而可以缓解触控面板各区域显示不均的问题,除此之外通过将第二信号线的第二部分浮置,可以有效隔离相邻第一信号线之间的干扰。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如图2所示,第二信号线22的第一部分a通过过孔和第一类触控电极11相连,第二信号线22的第一部分a的一端与连接第一类触控电极11的第一信号线21相连。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第二信号线与触控电极是异层设置的,第二信号线与触控电极之间存在绝缘层,第二信号线的第一部分通过贯穿绝缘层的过孔与触控电极连接,第二信号线的第一部分的一端与第一信号线相连,从而实现第二信号线的第一部分与第一信号线并联,以调节第一类触控电极所连接信号线的电阻大小。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信号线22的第一部分a的两端均与连接第一类触控电极11的第一信号线21相连。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第二信号线可以与第一信号线同层设置,通过连接线将第二信号线的第一部分与第一信号线并联,当然,第二信号线也可以与第一信号线异层设置,通过过孔将第二信号线的第一部分与第一信号线并联,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当第二信号线的第一部分的两端均与连接第一类触控电极的第一信号线相连时,第二信号线的第一部分可以设置在第一类触控电极与驱动模块之间的任意位置,可以设置在靠近驱动模块的位置,如图3所示;也可以设置在远离驱动模块的位置,如图4所示。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第二类触控电极12,第二类触控电极12与至少一条第一信号线21相连。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第二类触控电极仅通过所连接第一信号线的条数对第二类触控电极连接的信号线的电阻进行调节,其中第二类触控电极所连接的第一信号线的条数与该第二类触控电极距离驱动模块的远近相关,远离驱动模块的第二类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信号线的条数要大于靠近驱动模块的第二类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信号线的条数,第二类触控电极所连接第一信号线的具体条数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如图2所示,第一类触控电极11位于相邻两个第二类触控电极12之间,且该相邻的两个第二类触控电极12连接的第一信号线21的条数不同。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由于第一类触控电极连接有第二信号线,而第二信号线的第一部分与第一类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信号线并联,使得第一类触控电极所连接的信号线的条数并不是整数条的变化,从而可以对所连接的信号线的电阻进行微调,将第一类触控电极设置在连接不同条数第一信号线的第二类触控电极之间,可以减小不同触控电极连接的信号线的电阻差,缓解各公共电极压降的不同,从而提高显示均匀性。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如图5所示,第一类触控电极11位于相邻两个第二类触控电极组A之间,每个第二类触控电极组A包括多个第二类触控电极12,且同一第二类触控电极组A中各第二类触控电极12连接的第一信号线21的条数相同;
相邻的两个第二类触控电极组A中,各第二类触控电极12连接的第一信号线21的条数不同。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由于相邻的触控电极之间的间距较小,在一定的距离内信号线的电阻仅存在微小的变化,可忽略不计,因此针对该种情况无需对间距较小的触控电极之间连接的第一信号线的条数进行变化,因此,在同一个第二类触控电极组中,各第二类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信号线的条数是相同的。因此仅在第二类触控电极组之间设置第一类触控电极就可以对不同第二类触控电极所连接第一信号线的电阻产生的突变进行过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在图5中,是以一个第二类触控电极组包括两个第二类触控电极为例进行说明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二类触控电极组包括的第二类触控电极的个数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确定,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如图6所示,多个第一类触控电极11位于相邻两个第二类触控电极12之间;
靠近驱动模块30的第一类触控电极11连接的第二信号线22的第一部分a长度小于远离驱动模块30的第一类触控电极11连接的第二信号线22的第一部分a的长度。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由于第一类触控电极可以通过调节所连接的第二信号线的第一部分的长度来改变所连接信号线的电阻,因此,在相邻的两个第二类触控电极之间可以设置多个第一类触控电极,使各第一类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二信号线的第一部分的长度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递减,可以实现对相邻两个第二类触控电极之间的电阻进行更加细微的调节。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如图7所示,第一信号线21包括位于触控电极10与驱动模块30之间的第一部分c,以及在同一延伸方向上的第二部分d,第一信号线21的第一部分c与第一信号线21的第二部分d相互绝缘;
第一信号线21的第二部分d浮置,且位于远离驱动模块30的一侧。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各触控电极所连接的信号线的有效电阻仅是信号线与触控电极连接点到驱动模块之间的部分,即第一信号线的第一部分,而远离驱动模块的第二部分对驱动电极连接信号线的电阻调节并没有任何贡献,因此将第一信号线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断开,对信号的传输并不会产生影响。并且,断开后第二信号线的第二部分处于浮置状态,没有信号的输入,与未断开时相比,可以减少与其他触控电极交叠部分产生寄生电容,防止对其他触控电极上的信号产生影响。同时,能缓解与不同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信号线之间产生的干扰。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如图8所示,第二信号线22包括相互绝缘的两个第一部分a,且两个第一部分a分别与连接不同第一类触控电极11的两个第一信号线21并联。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如图8所示,第二信号线22包括两个第一部分a,远离驱动模块30的第一部分a与在第一方向上第二个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信号线21并联,靠近驱动模块30的第一部分a与在第一方向上第三个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信号线21并联,并且在两个第一部分a之间,该第二信号线22还包括第二部分b,该第二部分b浮置。通过该种设置可以减少设置第二信号线22的条数,简化布线,节约成本。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如图9所示,在非显示区域内还包括连接结构40;与同一触控电极10连接的各第一信号线21通过连接结构40并联,连接结构40通过延伸线41与驱动模块30相连。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如图9所示,与同一触控电极10连接的第一信号线21的信号输入端均是与连接结构40相连的,连接结构40再通过延伸线41与驱动模块30相连,即驱动模块30仅通过一个引脚向每个触控电极10连接的所有第一信号线21提供信号,并不是每条第一信号线21均与驱动模块30直接相连。其中,在图9中是以延伸线41与其中一条第一信号线21在同一直线上为例进行说明的,当然该延伸线41可以与任何一条第一信号线21均不在同一直线上,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如图2所示,在同一列触控电极10中,各第一信号线21与触控电极10的连接点5距离驱动模块30的距离依次递减。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如图2所示,在同一列触控电极10中,各第一信号线21与触控电极10的连接点5距离驱动模块30的距离是依次递减的,即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各触控电极10是通过第一信号线21依次与驱动模块30进行连接的,因此驱动模块30在对各触控电极10进行驱动时,可以依次向各触控电极10提供驱动信号,从而减少驱动模块30所要处理的数据量。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在同一行触控电极中,各触控电极连接的信号线的条数是相同的,即沿第二方向排列的触控电极距离驱动模块的距离是相同的,因此将触控电极连接的信号线的条数设置为相同的,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如图2所示,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触控电极10连接的信号线20的条数呈递减趋势;
其中,一个第一信号线21在驱动模块30与触控电极10之间具有第一长度,且一个第一信号线21作为一条信号线10;一个第二信号线22与第一信号线21并联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二长度与第一长度的比值为X,第二信号线22作为X条信号线10,0<X<1。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例如相邻两个第二类触控电极中,一个第二类触控电极连接3条第一信号线,另一个第二类触控电极连接2条第一信号线,因此如果该两个第二类触控电极之间设置一个第一类触控电极,则该第一类触控电极连接信号线的条数可以为2.5条,即连接两条第一信号线,第二长度与第一长度的比值X为0.5;如果在该两个第二类触控电极之间设置多一个第一类触控电极,则在第一方向上一个第一类触控电极连接信号线的条数可以为2.7条,2.5条和2.3条,则X依次为0.7,0.5和0.3。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如图10所示,多条信号线20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信号线23;
第三信号线23的一端与第二信号线22的第一部分a相连,第三信号线23的另一端与第一信号线21相连;
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第三信号线可以与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同层设置,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完成,将第二信号线的第一部分与第一信号线并联。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如图11所示,还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电极P,以及位于各像素电极P之间的黑矩阵BM;
黑矩阵BM至少覆盖靠近第一类触控电极的第三信号线23。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将第三信号线设置在各像素区域的间隙处,可以防止由于第三信号线的设置影响像素的开口率。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如图12所示,触控电极10覆盖第三信号线23。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如图12所示,触控电极10覆盖第三信号线23,由于第三信号线23与第一信号线21和第二信号线22的第一部分a连接,因此,第三信号线23上是有信号传输的,又由于该第三信号线23位于各像素电极P之间,第三信号线23上的信号会对相邻的像素电极P上的信号产生影响,将触控电极10设置为同时覆盖第三信号线23和像素电极P,可以减少第三信号线23上的信号对像素电极P上的信号产生影响,触控电极10能屏蔽像素电极P和第三信号线23之间的信号,从而产生杂乱电场造成漏光。
其中,除上述结构外,如图12所示的触控面板还包括栅电极G、源漏电极SD,通过过孔与源漏电极SD连接的像素电极P,与像素电极P同层设置的第三信号线23,覆盖第三信号线23和像素电极P的触控电极10,以及位于对向基板上覆盖第三信号线23的黑矩阵BM。需要说明的是,仅是以图12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进行说明,并不仅限于此,凡是符合本发明实施例原理的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如图11所示,第三信号线23与黑矩阵BM的边界之间的距离d大于2μm。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如图11所示,将第三信号线23与黑矩阵BM的边界之间的距离d设置为大于2μm,可以保证黑矩阵BM完全覆盖第三信号线23,避免第三信号线23占用像素区域,有利于提高触控面板开口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触控面板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面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复用为所述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驱动模块;所述触控电极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条信号线相连,所述多条信号线包括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相连,所述第一信号线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触控电极相连,所述第二信号线位于连接不同所述触控电极的相邻两条所述第一信号线之间;所述触控电极包括第一类触控电极,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相连;在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与所述驱动模块之间,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将第二信号线的第一部分与连接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一信号线并联,可以有效缓解相邻两个触控电极连接的第一信号线的突变,从而可以缓解触控面板各区域显示不均的问题,除此之外通过将第二信号线的第二部分浮置,可以有效隔离相邻第一信号线之间的干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7)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复用为所述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各所述触控电极;
所述触控电极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条信号线相连,所述多条信号线包括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相连,所述第一信号线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触控电极相连,所述第二信号线位于连接不同所述触控电极的相邻两条所述第一信号线之间;
所述触控电极包括第一类触控电极,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相连;
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第一部分与连接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一信号线并联,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第二部分浮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通过过孔相连,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第一部分的一端与连接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一信号线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第一部分的两端均与连接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一信号线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类触控电极,所述第二类触控电极与至少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类触控电极之间,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类触控电极连接的所述第一信号线的条数不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位于相邻两个第二类触控电极组之间,每个所述第二类触控电极组包括多个第二类触控电极,且同一所述第二类触控电极组中各所述第二类触控电极连接的所述第一信号线的条数相同;
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类触控电极组中,各所述第二类触控电极连接的所述第一信号线的条数不同。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类触控电极之间;
靠近所述驱动模块的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连接的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第一部分长度小于远离所述驱动模块的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连接的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第一部分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位于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驱动模块之间的第一部分,以及在同一延伸方向上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第二部分相互绝缘;
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第二部分浮置,且位于远离所述驱动模块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相互绝缘的两个第一部分,且所述两个第一部分分别与连接不同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的两个所述第一信号线并联。
10.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显示区域内还包括连接结构;与同一所述触控电极连接的各所述第一信号线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并联,所述连接结构通过延伸线与所述驱动模块相连。
11.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列所述触控电极中,各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触控电极的连接点距离所述驱动模块的距离依次递减。
12.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所述触控电极连接的所述信号线的条数呈递减趋势;
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信号线在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触控电极之间具有第一长度,且一个所述第一信号线作为一条所述信号线;一个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并联的长度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二长度与所述第一长度的比值为X,所述第二信号线作为X条所述信号线,0<X<1。
13.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信号线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信号线;
所述第三信号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第一部分相连,所述第三信号线的另一端与第一信号线相连;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电极,以及位于各所述像素电极之间的黑矩阵;
所述黑矩阵至少覆盖靠近所述第一类触控电极的所述第三信号线。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覆盖所述第三信号线。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号线与所述黑矩阵的边界之间的距离大于2μm。
17.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CN201811613469.7A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1097257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3469.7A CN109725770B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3469.7A CN109725770B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5770A true CN109725770A (zh) 2019-05-07
CN109725770B CN109725770B (zh) 2022-04-29

Family

ID=66297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13469.7A Active CN109725770B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25770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2689A (zh) * 2019-06-10 2019-09-2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CN111142704A (zh) * 2019-12-13 2020-05-1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CN111665998A (zh) * 2020-07-09 2020-09-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CN112328108A (zh) * 2019-08-05 2021-02-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2327551A (zh) * 2020-10-30 2021-02-0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764571A (zh) * 2021-01-05 2021-05-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031823A (zh) * 2021-03-30 2021-06-2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655903A (zh) * 2021-08-05 2021-11-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35556A (zh) * 2021-09-23 2021-12-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020180A (zh) * 2021-10-22 2022-02-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217702A (zh) * 2021-12-10 2022-03-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0893A (zh) * 2014-05-30 2014-09-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4503651A (zh) * 2015-01-22 2015-04-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5759482A (zh) * 2016-05-06 2016-07-1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201143A (zh) * 2016-07-18 2016-12-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CN206193731U (zh) * 2016-10-26 2017-05-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959783A (zh) * 2017-04-05 2017-07-18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CN206649492U (zh) * 2017-04-21 2017-11-1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7491213A (zh) * 2017-08-28 2017-12-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807756A (zh) * 2017-11-15 2018-03-1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7992229A (zh) * 2017-12-05 2018-05-04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20180341361A1 (en) * 2017-05-26 2018-11-29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0893A (zh) * 2014-05-30 2014-09-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4503651A (zh) * 2015-01-22 2015-04-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5759482A (zh) * 2016-05-06 2016-07-1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201143A (zh) * 2016-07-18 2016-12-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CN206193731U (zh) * 2016-10-26 2017-05-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959783A (zh) * 2017-04-05 2017-07-18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CN206649492U (zh) * 2017-04-21 2017-11-1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20180341361A1 (en) * 2017-05-26 2018-11-29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7491213A (zh) * 2017-08-28 2017-12-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807756A (zh) * 2017-11-15 2018-03-1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7992229A (zh) * 2017-12-05 2018-05-04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IUSEPPE PARISE等: "Measurements of Touch and Step Voltages Adopting Current Auxiliary Electrodes at Reduced Distance",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
陈坤: "基于电容式触摸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2689B (zh) * 2019-06-10 2021-01-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CN110262689A (zh) * 2019-06-10 2019-09-2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CN112328108A (zh) * 2019-08-05 2021-02-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1142704A (zh) * 2019-12-13 2020-05-1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CN111142704B (zh) * 2019-12-13 2023-10-3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CN111665998B (zh) * 2020-07-09 2022-01-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CN111665998A (zh) * 2020-07-09 2020-09-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US11861118B2 (en) 2020-07-09 2024-01-02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display panel
WO2022007055A1 (zh) * 2020-07-09 2022-01-1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CN112327551A (zh) * 2020-10-30 2021-02-0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327551B (zh) * 2020-10-30 2022-08-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764571A (zh) * 2021-01-05 2021-05-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764571B (zh) * 2021-01-05 2023-12-2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031823B (zh) * 2021-03-30 2022-09-2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031823A (zh) * 2021-03-30 2021-06-2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655903B (zh) * 2021-08-05 2023-12-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655903A (zh) * 2021-08-05 2021-11-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35556B (zh) * 2021-09-23 2024-02-1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35556A (zh) * 2021-09-23 2021-12-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020180B (zh) * 2021-10-22 2023-09-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020180A (zh) * 2021-10-22 2022-02-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217702B (zh) * 2021-12-10 2023-11-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移动终端
CN114217702A (zh) * 2021-12-10 2022-03-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5770B (zh) 2022-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5770A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990869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7153492B (zh) 阵列基板和触控显示面板
CN10565308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484085B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其触摸定位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5609037B (zh)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4698711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04102402A (zh)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8563362A (zh) 触控显示面板
CN104699355A (zh) 一种自容式触摸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和触控装置
CN206649492U (zh)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4793819B (zh) 自电容式触摸屏结构、内嵌式触摸屏以及液晶显示器
CN104808860B (zh) 一种触控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8490708A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08196716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控制方法
CN104882092B (zh) 一种内嵌式触控显示屏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10345946B2 (en) Display device capable of avoiding mura for improving the display effect of the touch panel
CN108664907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995616A (zh) 内嵌式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066143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206388151U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6354295A (zh) 触控显示面板
CN106095186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6055156A (zh) 触控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383608B (zh) 内嵌触摸结构的阵列基板以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