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7756A -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807756A CN107807756A CN201711132854.5A CN201711132854A CN107807756A CN 107807756 A CN107807756 A CN 107807756A CN 201711132854 A CN201711132854 A CN 201711132854A CN 107807756 A CN107807756 A CN 1078077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control
- cabling
- class
- control cab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65 homogen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多个触控电极块组,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块;多个触控走线组,包括多条第一类触控走线、第二类触控走线和第三类触控走线,第一类触控走线和第二类触控走线同层设置;触控电极块通过第一类触控走线电连接至集成控制单元,与第三类触控走线电连接的第一类触控走线和第二类触控走线均电连接至同一个触控电极块;第三类触控走线在阵列基板的正投影位于两个相邻触控电极块之间;触控走线组向其对应的触控电极块组的任一触控电极块的正投影的线段数相等。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显示效果和触控灵敏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触摸屏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触控显示面板技术领域中,相对于电阻式触控面板,电容式触控面板具有寿命长、透光率高、可以支持多点触控等优点。近年来,显示器件的厚度越来越薄,而显示器的触控性能不够良好则成了限制其发展的一大缺陷。
现有技术中,触控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块,每个触控电极块分时复用为触控感应电极和公共电极,每个电极块通过触控走线电连接至集成控制单元,分时传输触控信号和公共电压信号。但是,为了降低开口率,触控走线通常设置的都比较窄,因此电阻值较大,使得远离集成控制单元端的触控电极块与靠近集成控制单元端的触控电极块相比,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延迟,从而影响显示效果和触控灵敏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以提高显示效果和触控灵敏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
显示区和非显示区;
m个触控电极块组,沿第一方向排列在显示区,每一触控电极块组包括n个触控电极块,触控电极块沿第二方向排列,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m和n均为正整数且m≥2;
多个触控走线组,一触控电极块组对应设置一触控走线组,一触控走线组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类触控走线和第二类触控走线,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类触控走线,第一类触控走线和第二类触控走线同层设置;
一触控电极块通过至少一条第一类触控走线电连接至集成控制单元;至少一条第一类触控走线通过一第三类触控走线电连接至一第二类触控走线靠近集成控制单元的一端,与一第三类触控走线电连接的第一类触控走线和第二类触控走线均电连接至同一个触控电极块;
至少一第三类触控走线在垂直于阵列基板方向上的投影位于两个相邻触控电极块之间;
触控走线组向其对应的触控电极块组中的任意一触控电极块的正投影的线段数相等。
另一方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一种阵列基板,还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
又一方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触控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通过将同层设置的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类触控走线和第二类触控走线电连接至同一触控电极块,并通过第三类触控走线将第一类触控走线和第二类触控走线电连接,能够通过触控走线部分并联的方式,提高触控走线的利用率,降低远离集成控制单元端的触控电极块的触控走线的电阻值,使整个阵列基板的触控电极块到集成控制单元之间的触控走线的电阻值差异降低,从而使信号在整个阵列基板中的传输时间趋于一致,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艺的复杂性并且不需额外占用触控显示面板的开口率,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显示效果和触控灵敏度。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现有技术中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图8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图10沿B-B'、C-C'和D-D'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图10沿B-B'、C-C'和D-D'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图10沿B-B'、C-C'和D-D'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图10沿B-B'、C-C'和D-D'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图10沿B-B'、C-C'和D-D'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图16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图20沿B-B'、C-C'和D-D'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图20沿B-B'、C-C'和D-D'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图20沿B-B'、C-C'和D-D'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发明涉及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图1是现有技术中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阵列基板01包括显示区10和非显示区20,多个触控电极块40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成矩阵排列,触控电极块40通过触控走线50电连接至集成控制单元30。如图1所示,每一条触控走线50贯穿一列触控电极块40,即全部的触控走线50从阵列基板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且中间不中断。虽然这样的走线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艺的复杂性以及避免触控走线50可见的问题,但是在触控阶段以及显示阶段,只有过孔70到集成控制单元30之间的触控走线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而过孔70到远离集成控制单元30一端的触控走线50并没有得到利用,造成部分触控走线50的极大浪费,同时也占用了触控显示面板的开口率。更重要的是,远离集成控制单元端的触控电极块与靠近集成控制单元端的触控电极块相比,触控走线的有效长度更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延迟,从而进一步影响显示效果和触控灵敏度。
图2是现有技术中另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阵列基板02的每一触控电极块40均电连接有两条触控走线50,且该两条触控走线50在靠近集成控制单元30的非显示区20电连接,之后连至集成控制单元30。图2所示的技术方案,相较于采用一条触控走线传输信号的方案,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触控走线的总电阻值,减小信号延迟,但是在显示区并联两条触控走线,会降低触控显示面板的开口率,影响发光效率。除此之外,这种走线设置同样只有过孔到集成控制单元之间的触控走线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触控走线的浪费。
本发明中,发明人通过调整阵列基板在显示区内的触控走线的布局设计,充分利用过孔到远离集成控制单元一端的触控走线,即通过触控走线部分并联的方式,降低远离集成控制单元端的触控电极块的触控走线的电阻值,使信号在整个阵列基板中的传输时间趋于一致,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艺的复杂性并且不需额外占用触控显示面板的开口率,提高显示效果和触控灵敏度。
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图3提供的阵列基板001包括显示区10和非显示区20;m个触控电极块组A,沿第一方向X排列在显示区10,每一触控电极块组A包括n个触控电极块40,触控电极块40沿第二方向Y排列,其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交叉,m和n均为正整数且m≥2,n≥2;多个触控走线组50’,一触控电极块组A对应设置一触控走线组50’,一触控走线组50’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和第二类触控走线52,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三类触控走线53,第一类触控走线51和第二类触控走线52同层设置;一触控电极块40通过至少一条第一类触控走线51电连接至集成控制单元30;至少一条第一类触控走线51通过一第三类触控走线53电连接至一第二类触控走线52靠近集成控制单元30的一端,与一第三类触控走线53电连接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和第二类触控走线52均电连接至同一个触控电极块40;至少一第三类触控走线53在垂直于阵列基板001方向上的投影位于两个相邻的触控电极块40之间;触控走线组50’向其对应的触控电极块组A中的任意一触控电极块40的正投影的线段数相等。
图3提供的阵列基板中,仅以一个触控电极块40通过一条第一类触控走线51电连接至集成控制单元30,且m=2,n=2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阵列基板001包括显示区10和非显示区20;两个触控电极块组A沿第一方向X排列在显示区10,每个触控电极块组A包括两个触控电极块40,触控电极块40沿第二方向Y排列,其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交叉,换句话说,触控电极块以2×2的方式排列在阵列基板001的显示区10内;两个触控走线组50’,一个触控电极块组A对应设置一个触控走线组50’,一个触控走线组50’包括两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一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二类触控走线52,一条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三类触控走线53,第一类触控走线51和第二类触控走线52同层设置;同一触控电极块组A中的触控电极块401通过第一类触控走线511电连接至集成控制单元30,触控电极块402通过第一类触控走线512电连接至集成控制单元30,第一类触控走线511通过第三类触控走线531电连接至第二类触控走线521靠近集成控制单元30的一端,与第三类触控走线531电连接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1和第二类触控走线521均电连接至同一个触控电极块401;第三类触控走线531在垂直于阵列基板001方向上的投影位于两个相邻的触控电极块401和触控电极块402之间;触控走线组50’向其对应的触控电极块组A中的触控电极块401和触控电极块402的正投影的线段数相等,均为2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001的触控电极块40可同时复用公共电极,即触控电极块40在显示阶段用作公共电极,在触控阶段用作触控电极,相应地,触控走线组50’在显示阶段为触控电极块40提供公共电压信号,在触控阶段为触控电极块40提供触控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001,将现有阵列基板01和阵列基板02中部分未被利用到的触控走线50分为第一类触控走线512和第二类触控走线521,并将第二类触控走线521与远离集成单元30的触控电极块401电连接,同时利用第三类触控走线531将第二类触控走线521的另一端与第一触控走线511的部分走线段在显示区内实现并联。同层设置的触控走线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的工艺制程,避免因额外设置触控走线层而增加工艺难度,同时不需要额外占用阵列基板的开孔率;触控走线的部分并联可以降低远离集成控制单元端的触控电极块的触控走线的电阻值,使整个阵列基板的触控电极块到集成控制单元之间的触控走线的电阻值差异降低,从而使信号在整个阵列基板中的传输时间趋于一致,提高显示效果和触控灵敏度。
可选的,请参考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该阵列基板002中,第一类触控走线51与触控电极块40通过第一类过孔71电连接,第二类触控走线52与触控电极块40通过第二类过孔72电连接,第一类过孔71到集成控制单元30的距离为L,第二类过孔72到触控电极块40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和第二类触控走线52电连接的第三类触控走线53的距离为L',触控电极块40到集成控制单元30的距离为L",同一触控电极块组A的距离L和距离L'均随距离L"的减小而依次递减。其中,L"是指触控电极块40靠近集成控制单元的边与集成控制单元30靠近显示区的边之间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图4仅以m=3,n=4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第一类触控走线511与位于第一行第一列的触控电极块401通过第一类过孔711电连接,第二类触控走线521与位于第一行第一列的触控电极块401通过第二类过孔721电连接,第一类触控走线511与第二类触控走线521又通过平行于第一方向X的第三类触控走线531电连接,触控电极块401上的第一类过孔711到集成控制单元30的距离为L1,第二类过孔721到第三类触控走线531的距离为L1',触控电极块401到集成控制单元30的距离为L1";触控电极块402与触控电极块401相邻且位于同一触控电极块组A,如图4所示,触控电极块402上的第一类过孔(未标出)到集成控制单元30的距离(未标出)小于触控电极块401上的第一类过孔711到集成控制单元30的距离为L1,第二类过孔(未标出)到第三类触控走线532的距离(未标出)小于触控电极块401上的第二类过孔721到第三类触控走线531的距离为L1',且触控电极块402到集成控制单元30的距离(未标出)小于触控电极块401到集成控制单元30的距离为L1",即触控电极块402更靠近集成控制单元30。换句话说,对于同一触控电极块组A,其中,触控电极块40上的第一类过孔71到集成控制单元30的距离为L,距离集成控制单元30最远的触控电极块的L值最大,沿第二方向Y依次排布的触控电极块40的L值依次减小;第二类过孔72到同时与触控电极块401上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和第二类触控走线52电连接的第三类触控走线的距离为L',距离集成控制单元30最远的触控电极块的L'值最大,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的触控电极块40的L'值依次减小;而对于距离集成控制单元30较近的触控电极块40(图4中为靠近集成控制单元30的两行触控电极块40),并未设置第二类触控走线52,即第三行第一列的触控电极块40仅通过第一类触控走线513电连接至集成控制单元30,第四行第一列的触控电极块40也仅通过第一类触控走线514电连接至集成控制单元30。也即是说,与距离集成控制单元30最远的触控电极块401电连接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1与同一触控走线组50’中的其余第一类触控走线51相比,其有效长度(即图4中的L)最长,相应的,与第一类触控走线511并联的第二类触控走线521与同一触控走线组50’的其余第二类触控走线52相比,其有效长度(即图4中的L')也最长。而触控电极块402与触控电极块401位于同一触控电极块组A中,且相较于触控电极块401,触控电极块402更靠近集成控制单元30,相应的,与其电连接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2与同一触控走线组50’中的其余第一类触控走线51相比,其有效长度次之(仅次于第一类触控走线511),而与第一类触控走线512并联的第二类触控走线522与同一触控走线组50’的其余第二类触控走线52相比,其有效长度亦次之(仅次于第二类触控走线521)。换句话说,随着触控电极块40向集成控制单元30的靠近,与第一类触控走线51并联的第二类触控走线52的有效长度亦随之减小。而对于距离集成控制单元30较近的部分触控电极块40,并未设置第二类触控走线52。
本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在不额外占用阵列基板开口率的前提下,通过将部分触控电极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与第二类触控走线并联,可以充分提高触控走线的有效利用率。同时,根据触控电极块到集成控制单元的距离以及所电连接的第一类触控走线的有效长度,而相应地将其与长度匹配的第二类触控走线电连接,可以降低远离集成控制单元的触控电极块到集成控制单元之间的触控走线的电阻值,使整个阵列基板的触控电极块到集成控制单元之间的触控走线的电阻值差异降低,从而使信号在整个阵列基板中的传输时间趋于一致,提高显示效果和触控灵敏度。
可选的,当n为偶数,且n≥4时,与同一触控电极块组A的第1个至第n/2个触控电极块40电连接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位于第二类触控走线52在第一方向X上的一侧,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的距离L依次递减,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二类触控走线52的距离L'依次递增,第三类触控走线53与第一类触控走线51异层设置;或,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的距离L依次递增,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二类触控走线52的距离L'依次递减,第三类触控走线53与第一类触控走线51异层设置。
当n为奇数,且n≥5时,与同一触控电极块组A的第1个至第(n+1)/2个触控电极块40电连接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位于第二类触控走线52在第一方向X上的一侧,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的距离L依次递减,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二类触控走线52的距离L'依次递增,第三类触控走线53与第一类触控走线51异层设置;或,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的距离L依次递增,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二类触控走线52的距离L'依次递减,第三类触控走线53与第一类触控走线51异层设置。
具体地,请参考图4至图7,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图5、图6和图7沿用了图4的附图标记,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图4、图5提供的阵列基板002和003中,m=3、n=4;图6、图7提供的阵列基板004和005中,m=3、n=5。
首先,请继续参考图4,当n=4时,与同一触控电极块组A的第1个至第2个触控电极块40电连接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位于第二类触控走线52在第一方向的一侧,即对于同时电连接有第一类触控走线51和第二类触控走线52的触控电极块401和触控电极块402,其上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同第二类触控走线52并不交叉排列,而是分别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换句话说,如图4所示,对于与触控电极块401和触控电极块402电连接的4条触控走线(第一类触控走线511、第一类触控走线512、第二类触控走线522、第二类触控走线521),在第一方向上的排布依次是第一类触控走线511,第一类触控走线512、第二类触控走线522、第二类触控走线521,即所有第一类触控走线51位于相对应的触控电极块组A的左侧,所有第二类触控走线52位于相对应的触控电极块组A的右侧。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1、第一类触控走线512、第一类触控走线513和第一类触控走线514的距离L依次递减,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二类触控走线522和第二类触控走线521的距离L'依次递增,第三类触控走线53与第一类触控走线51异层设置。由于第三类触控走线531需要同时跨过第一类触控走线512和第一类触控走线513,因此对于本实施例中第三类触控走线531所在的金属层需要同第一类触控走线511所在的金属层异层设置,具体设置方式稍后会进行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阵列基板亦可以设置为图5中示出的形状。图5提供的阵列基板003仍以m=3、n=4为例进行说明。图5与图4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的是,与第1个至第2个触控电极块40电连接的所有第一类触控走线51位于相对应的触控电极块组A的右侧,所有第二类触控走线52位于相对应的触控电极块组A的左侧,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的距离L依次递增,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二类触控走线的距离L'依次递减,第三类触控走线53仍需与第一类触控走线51异层设置。
而后,请参考图6,图6提供的阵列基本04以m=3、n=5为例进行说明。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当n=5时,与同一触控电极块组A的第1个至第3个触控电极块40电连接的所有第一类触控走线51位于相对应的触控电极块组A的左侧,所有第二类触控走线52位于相对应的触控电极块组A的右侧。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的距离L依次递减,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第二类触控走线52的距离L'依次递增,第三类触控走线53与第一类触控走线51异层设置。可以理解的是,阵列基板亦可以设置为图7中示出的形状。图7与图6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的是,图7提供的阵列基板005中,与第1个至第3个触控电极块40电连接的所有第一类触控走线51位于相对应的触控电极块组A的右侧,所有第二类触控走线52位于相对应的触控电极块组A的左侧,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的距离L依次递增,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二类触控走线52的距离L'依次递减,第三类触控走线53仍需与第一类触控走线51异层设置。
图4至图7提供的阵列基板,设置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的第一类过孔71到集成控制单元30的距离L依次递减或递增,即第一类过孔71的连线与同一列的触控电极块40的延伸方向呈一定角度倾斜,这样设置能够保证同一列的触控电极块均能够在同一金属层上。相应的沿第一方向X排列第二类触控走线52的距离依次递增或递减,即第二类过孔72的连线也与同一列的触控电极块40的延伸方向呈一定角度倾斜。这样能够直接利用现有技术中已经设置的第一类过孔71,且不需要另外对第一类过孔的排布进行设计。根据距离L和距离L'的长度,将第一类触控走线51与相应的第二触控走线52通过第三类触控走线53电连接,确保离集成控制单元30最远的触控电极块40能够并联有效长度L'最长的第二类触控走线52,以此类推。换句话说,能够在不额外设计第一类过孔71布局方式的情况下,使得整个阵列基板的触控电极块40到集成控制单元30之间的触控走线的电阻值差异降低,减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同时使信号在整个阵列基板中的传输时间趋于一致,提高显示效果和触控灵敏度。
可选的,当n为偶数,且n≥4时,同一触控电极块组A的第1个至第n/2个触控电极块40的第一类过孔71和第二类过孔72以所在的触控电极块组A的中心线60为对称轴呈轴对称的方式分布,该对称轴沿第二方向Y延伸;
当n为奇数,且n≥5时,同一触控电极块组A的第1个至第(n-1)/2个触控电极块40的第一类过孔71和第二类过孔72以所在的触控电极块组A的中心线60为对称轴呈轴对称的方式分布,该对称轴沿第二方向Y延伸。
具体地,请参考图8和图9,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图8和图9继续沿用了图4的附图标记,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首先,在图4的基础上,图8提供的阵列基板006仍以m=3、n=4为例进行说明。不同的是,图8提供的阵列基板006中,以触控电极块组A的中心线60(如图8中虚线所示)为对称轴,同一触控电极块组A的第1个至第2个触控电极块40的第一类过孔71和第二类过孔72呈轴对称的方式分布,该对称轴沿第二方向Y延伸。其中,中心线60是同一触控电极块组A中的触控电极块40的各个中心的连线。
而后,在图6的基础上,图9提供的阵列基板007仍以m=3、n=5为例进行说明。不同的是,图9提供的阵列基板007中,以触控电极块组A的中心线60(如图9中虚线所示)为对称轴,同一触控电极块组A的第1个至第2个触控电极块40的第一类过孔71和第二类过孔72呈轴对称的方式分布,该对称轴沿第二方向Y延伸。比较巧合的是,此时中心线60恰好与同一触控电极块组A的最中间的触控电极块40(即图9中第3行第1列的触控电极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所在的直线重合。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在图5或图7的基础上,将相应的第一类过孔71和第二类过孔72设置以所在的触控电极块组A的中心线60为对称轴呈轴对称方式分布。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
图8和图9提供的阵列基板中,通过将触控电极块40上的第一类过孔71和第二类过孔72,以所在触控电极块组A的中心线60为对称轴,呈轴对称的方式分布,可以使触控电极块40左右两侧的电位相等,进而确保同一行中,相邻的触控电极块40边界区域的电位相同,提高触控电极块边界区域电位的均一化,减少甚至消除了显示画面上的竖纹,改善面板的显示效果。同样的,远离集成控制单元30的触控电极块40的触控走线的部分并联,使得整个阵列基板的触控电极块40到集成控制单元30之间的触控走线的电阻值差异降低,减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同时使信号在整个阵列基板中的传输时间趋于一致,提高显示效果和触控灵敏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介绍触控走线的设置方式。首先,以图8为例,在图8的基础上,如图10所示,图10是本发明图8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局部平面示意图。参见图10,阵列基板006上设置有多条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扫描线81以及沿第二方向Y延伸并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数据线82,相邻的两条扫描线81和相邻的两条数据线82限定的区域为子像素区域91,子像素区域91包括薄膜晶体管92和像素电极93;阵列基板006设置有栅极金属层(未示出)、源漏极金属层(未示出)、像素电极层(未示出)、公共电极层(未示出),像素电极93位于像素电极层,触控电极块40位于公共电极层,触控电极块40复用为公共电极,每一触控电极块40在垂直于阵列基板006方向上的投影覆盖多个子像素区域91。
如图11所示,图11是本发明图10沿B-B'、C-C'和D-D'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0与图11,像素电极层903(即图10中的像素电极93)位于公共电极层904(即图10中的触控电极块40)远离栅极金属层905(即图10中的扫描线81)的一侧;第一类触控走线51和第二类触控走线52位于公共电极层904和源漏极金属层906(即图10中的数据线82)之间,第三类触控走线53与栅极金属层905同层。或,如图12所示,图12是本发明图10沿B-B'、C-C'和D-D'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与图11不同的是,第一类触控走线51和第二类触控走线52与源漏极金属层906同层,第三类触控走线53与栅极金属层905同层。
可选的,如图13所示,图13是本发明图10沿B-B'、C-C'和D-D'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继续沿用图11的附图标记,相同之处不再赘述。结合图10与图13,公共电极层904位于像素电极层903远离栅极金属层905的一侧;第一类触控走线51和第二类触控走线52位于像素电极层903和源漏极金属层906之间,第三类触控走线53与栅极金属层905同层。或,如图14所示,图14是本发明图10沿B-B'、C-C'和D-D'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与图13不同的是,,第一类触控走线51和第二类触控走线52与源漏极金属层906同层,第三类触控走线53与栅极金属层905同层。
可选的,如图15所示,图15是本发明图10沿B-B'、C-C'和D-D'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结合图10与图15,像素电极层903与源漏极金属层906同层;第一类触控走线51和第二类触控走线52与源漏极金属层906同层,第三类触控走线53与栅极金属层905同层。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类触控走线和第二类触控走线同层设置,可直接将现有设计中同层设置的触控走线得到,而不需要再设计第二类触控走线的走线层。需要说明的是,大部分第三类触控走线需要跨过多条数据线和第一类触控走线才能实现与第一类触控走线和第二类触控走线电连接。第三类触控走线与栅极金属层同层设置,一方面,可以保证与该条第三类触控走线电连接的第一类触控走线和第二类触控走线联通并能正常传递信号,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三类触控走线中通过电流时对其余第一类触控走线和数据线产生信号干扰,保证了阵列基板性能的可靠性。
可选的,当n为偶数,且n≥4时,与同一触控电极块组A的第1个至第n/2个触控电极块40电连接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位于第二类触控走线52在第一方向X上依次交错排布,第1个至第n/2+1个触控电极块40的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的距离L依次递减,第n/2+1至第n个触控电极块40的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的距离L依次递增,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二类触控走线52的距离L'依次递减;或,第1个至第n/2+1个触控电极块40的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的距离L依次递增,第n/2+1至第n个触控电极块40的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的距离L依次递减,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二类触控走线52的所述距离L'依次递增;
当n为奇数,且n≥5时,与同一触控电极块组A的第1个至第(n-1)/2个触控电极块40电连接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位于第二类触控走线52在第一方向X上依次交错排布,第1个至第(n+1)/2个触控电极块40的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的距离L依次递减,第(n+1)/2至第n个触控电极块40的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的距离L依次递增,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二类触控走线52的距离L'依次递减;或,第1个至第(n+1)/2个触控电极块40的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的距离L依次递增,第(n+1)/2至第n个触控电极块40的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的距离L依次递减,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二类触控走线52的所述距离L'依次递增。
具体地,请参考图16至图19,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图16、17、图18和图19沿用了图4的附图标记,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图16、图17提供的阵列基板008和009中,m=3、n=4;图18、图19提供的阵列基板010和011中,m=3、n=5。
首先,请参考图16,当n=4时,与同一触控电极块组A的第1个至第2个触控电极块40电连接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位于第二类触控走线52在第一方向X上交错排布,即对于同时电连接有第一类触控走线51和第二类触控走线52的触控电极块401和触控电极块402,其上的触控走线在第一方向上依次是第一类触控走线511、第二类触控走线521、第一类触控走线513和第二类触控走线522。第1个至第3个触控电极块40的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1、第一类触控走线512和第一类触控走线513的距离L依次递减,第3个至4个触控电极块40的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4和第一类触控走线513的距离L依次递增,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二类触控走线521和第二类触控走线522的距离L'依次递减。可以理解的是,阵列基板亦可以设置为图17中示出的形状。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与图16不同的是,图17提供的阵列基板009中,第1个至第3个触控电极块40的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的距离L依次递增,第3个至第4个触控电极块40的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的距离L依次递减,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二类触控走线的距离L'依次递增。
而后,请参考图18,图18提供的阵列基板010以m=3、n=5为例进行说明。当n=5时,与同一触控电极块组A的第1个至第2个触控电极块40电连接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和第二类触控走线52在第一方向X上依次交错排布,第1个至第3个触控电极块40的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的距离L依次递减,第3个至第5个触控电极块40的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的距离L依次递增,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二类触控走线52的距离L'依次递减。可以理解的是,阵列基板亦可以设置为图19中示出的形状。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与图18不同的是,图19提供的阵列基板011中,第1个至第3个触控电极块40的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的距离L依次递增,第3个至第5个触控电极块40的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的距离L依次递减,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二类触控走线52的距离L'依次递增。
需要说明的是,图16至图19提供的阵列基板中,第三类触控走线53与第一类触控走线51同层设置。上述阵列基板中,对于同时电连接有第一类触控走线51和第二类触控走线52的触控电极块40来说,第一类触控走线51和第二类触控走线52依次交错排列设置,可以使得第三类触控走线53无需跨过其余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便可直接将相邻的两条第一类触控走线51和第二类触控走线52电连接,即第三类触控走线53可以和第一类触控走线和51和第二类触控走线52同层设置。该设置方式能够在现有工艺中制备第一类触控走线51和第二类触控走线52的同时,将第三类触控走线53也在同一个工序中制备完成,降低了工艺复杂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减少第三类触控走线的长度,避免第三类触控走线53通过电流时对其余第一类触控走线51产生信号干扰,进而保证了阵列基板性能的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介绍触控走线的设置方式。以图16为例,在图16的基础上,如图20所示,图20是图16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局部平面示意图。参见图20,阵列基板008上设置有多条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扫描线81以及沿第二方向Y延伸并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数据线82,相邻的两条扫描线81和相邻的两条数据线82限定的区域为子像素区域91,子像素区域91包括薄膜晶体管92和像素电极93;阵列基板008设置有栅极金属层(未示出)、源漏极金属层(未示出)、像素电极层(未示出)、公共电极层(未示出),像素电极93位于像素电极层,触控电极块40位于公共电极层,触控电极块40复用为公共电极,每一触控电极块40在垂直于阵列基板008方向上的投影覆盖多个子像素区域91。
如图21所示,图21是本发明图20沿B-B'、C-C'和D-D'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0与图21,像素电极层903(即图20中的像素电极93)位于公共电极层904(即图20中的触控电极块40)远离栅极金属层905(即图20中的扫描线81)的一侧;第一类触控走线51、第二类触控走线52和第三类触控走线53均位于公共电极层904与源漏极金属层906(即图20中的数据线82)之间。
可选的,如图22所示,图22是本发明图20沿B-B'、C-C'和D-D'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0与图22,公共电极层904位于像素电极层903远离栅极金属层905的一侧;第一类触控走线51、第二类触控走线52和第三类触控走线53均位于像素电极层903与源漏极金属层906之间。
可选的,如图23所示,图23是本发明图20沿B-B'、C-C'和D-D'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0与图23,像素电极层903与源漏极金属层906同层;第一类触控走线51、第二类触控走线52和第三类触控走线53均与源漏极金属层906同层。
上述实施例中,第三类触控走线和第一类触控走线、第二类触控走线同层设置,且第三类触控走线电连接相邻的两条第一类触控走线和第二类触控走线,一方面可以减少第三类触控走线的长度,另一方面可以将第三类触控走线与第一类触控走线和第二类触控走线在一个工序内设置完成,减少了工艺的复杂性。除此之外,第三类触控走线无需跨线,避免了第三类触控走线通过电流时对其余走线产生信号干扰,进而保证了阵列基板性能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如图24和图25所示,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阵列基板012和阵列基板013上的每一个触控电极块40对应设有两条在非显示区20电连接的第一类触控走线51。具体地,如图24所示,每一个触控电极块40均设有两条第一类触控走线51,该两条第一类触控走线51在靠近集成控制单元30的非显示区20电连接,之后连接至集成控制单元30。相应的,远离集成控制单元30的部分触控电极块40同时电连接有第二类触控走线52,第二类触控走线52与第一类触控走线51通过第三类触控走线53电连接。每个触控电极块40对应设置两条第一类触控走线51,可以进一步降低远离集成控制单元30端的触控电极块40的触控走线的电阻值,从而减小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延迟,提高显示效果和触控灵敏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参考图26,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100和彩膜基板200,阵列基板100和彩膜基板200之间设置有液晶层300,其中,阵列基板100是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如图27所示,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触控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机等用到触控显示面板的任意触控显示装置,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图27中仅以该显示装置为手机作为示例。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阵列基板,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阵列基板,能够充分利用触控走线,通过触控走线部分并联的方式,降低远离集成控制单元端的触控电极块的触控走线的电阻值,从而减小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延迟,提高显示效果和触控灵敏度。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区和非显示区;
m个触控电极块组,沿第一方向排列在所述显示区,每一所述触控电极块组包括n个触控电极块,所述触控电极块沿第二方向排列,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m和n均为正整数且m≥2,n≥2;
多个触控走线组,一所述触控电极块组对应设置一所述触控走线组,一所述触控走线组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类触控走线和第二类触控走线,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类触控走线,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类触控走线同层设置;
一所述触控电极块通过至少一条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电连接至集成控制单元;至少一条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通过一所述第三类触控走线电连接至一所述第二类触控走线靠近所述集成控制单元的一端,与一所述第三类触控走线电连接的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类触控走线均电连接至同一个所述触控电极块;
至少一所述第三类触控走线在垂直于所述阵列基板方向上的投影位于两个相邻所述触控电极块之间;
所述触控走线组向其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块组中的任意一所述触控电极块的正投影的线段数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块复用为公共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与所述触控电极块通过第一类过孔电连接,所述第二类触控走线与所述触控电极块通过第二类过孔电连接,所述第一类过孔到所述集成控制单元的距离为L,所述第二类过孔到与所述触控电极块的所述第一类走线和所述第二类走线电连接的所述第三类触控走线的距离为L',所述触控电极块到所述集成控制单元的距离为L",同一所述触控电极块组的所述距离L和所述距离L'均随所述距离L"的减小而依次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当n为偶数,且n≥4时,与同一所述触控电极块组的所述第1个至第n/2个所述触控电极块电连接的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位于所述第二类触控走线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的所述距离L依次递减,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所述第二类触控走线的所述距离L'依次递增,所述第三类触控走线与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异层设置;或,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的所述距离L依次递增,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所述第二类触控走线的所述距离L'依次递减,所述第三类触控走线与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异层设置;
当n为奇数,且n≥5时,与同一所述触控电极块组的所述第1个至第(n+1)/2个所述触控电极块电连接的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位于所述第二类触控走线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的所述距离L依次递减,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所述第二类触控走线的所述距离L'依次递增,所述第三类触控走线与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异层设置;或,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的所述距离L依次递增,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所述第二类触控走线的所述距离L'依次递减,所述第三类触控走线与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异层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当n为偶数,且n≥4时,同一所述触控电极块组的第1个至第n/2个所述触控电极块的所述第一类过孔和所述第二类过孔以所述触控电极块组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的方式分布,所述对称轴沿第二方向延伸;
当n为奇数,且n≥5时,同一所述触控电极块组的第1个至第(n-1)/2个所述触控电极块的所述第一类过孔和所述第二类过孔以所述触控电极块组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的方式分布,所述对称轴沿第二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有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排列的扫描线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并沿第一方向排列的数据线,相邻的两条所述扫描线和相邻的两条所述数据线所限定的区域为子像素区域,所述子像素区域包括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
所述阵列基板设置有栅极金属层、源漏极金属层、像素电极层、公共电极层,所述像素电极位于所述像素电极层,所述触控电极块位于所述公共电极层,所述触控电极块复用为公共电极,每一所述触控电极块在垂直于所述阵列基板方向上的投影覆盖多个所述子像素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层位于所述公共电极层远离所述栅极金属层的一侧;
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类触控走线位于所述公共电极层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之间,所述第三类触控走线与所述栅极金属层同层;或,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类触控走线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同层,所述第三类触控走线与所述栅极金属层同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层位于所述像素电极层远离所述栅极金属层的一侧;
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类触控走线位于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之间,所述第三类触控走线与所述栅极金属层同层;或,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类触控走线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同层,所述第三类触控走线与所述栅极金属层同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层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同层;
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类触控走线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同层,所述第三类触控走线与所述栅极金属层同层。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当n为偶数,且n≥4时,与同一所述触控电极块组的所述第1个至第n/2个所述触控电极块电连接的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类触控走线在第一方向上依次交错排布,第1个至第n/2+1个所述触控电极块的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的所述距离L依次递减,第n/2+1至第n个所述触控电极块的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的所述距离L依次递增,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所述第二类触控走线的所述距离L'依次递减;或,第1个至第n/2+1个所述触控电极块的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的所述距离L依次递增,第n/2+1至第n个所述触控电极块的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的所述距离L依次递减,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所述第二类触控走线的所述距离L'依次递增;
当n为奇数,且n≥5时,与同一所述触控电极块组的所述第1个至第(n-1)/2个所述触控电极块电连接的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类触控走线在第一方向上依次交错排布,第1个至第(n+1)/2个所述触控电极块的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的所述距离L依次递减,第(n+1)/2至第n个所述触控电极块的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的所述距离L依次递增,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所述第二类触控走线的所述距离L'依次递减;或,第1个至第(n+1)/2个所述触控电极块的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的所述距离L依次递增,第(n+1)/2至第n个所述触控电极块的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的所述距离L依次递减,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所述第二类触控走线的所述距离L'依次递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阵列基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类触控走线与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同层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有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排列的扫描线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并沿第一方向排列的数据线,相邻的两条所述扫描线和相邻的两条所述数据线所限定的区域为子像素区域,所述子像素区域包括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
所述阵列基板设置有栅极金属层、源漏极金属层、像素电极层、公共电极层,所述像素电极位于所述像素电极层,所述触控电极块位于所述公共电极层,所述触控电极块复用为公共电极,每一所述触控电极块在垂直于所述阵列基板方向上的投影覆盖多个所述子像素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层位于所述公共电极层远离所述栅极金属层的一侧;
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所述第二类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三类触控走线均位于所述公共电极层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层位于所述像素电极层远离所述栅极金属层的一侧;
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所述第二类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三类触控走线均位于所述像素电极层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层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同层;
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所述第二类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三类触控走线均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同层。
16.根据权利要求5或1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触控电极块对应有两条在所述非显示区电连接的所述第一类触控走线。
17.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6任一所述的阵列基板,还包括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
18.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32854.5A CN107807756B (zh) | 2017-11-15 | 2017-11-15 |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32854.5A CN107807756B (zh) | 2017-11-15 | 2017-11-15 |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07756A true CN107807756A (zh) | 2018-03-16 |
CN107807756B CN107807756B (zh) | 2021-01-29 |
Family
ID=61580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132854.5A Active CN107807756B (zh) | 2017-11-15 | 2017-11-15 |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807756B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25770A (zh) * | 2018-12-27 | 2019-05-07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CN110262689A (zh) * | 2019-06-10 | 2019-09-20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
CN111124177A (zh) * | 2019-12-13 | 2020-05-08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 |
CN111142704A (zh) * | 2019-12-13 | 2020-05-12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
CN112068369A (zh) * | 2020-09-04 | 2020-12-11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3282187A (zh) * | 2020-02-20 | 2021-08-20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3835556A (zh) * | 2021-09-23 | 2021-12-24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4168017A (zh) * | 2021-12-14 | 2022-03-11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WO2022110151A1 (zh) * | 2020-11-30 | 2022-06-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42772A (zh) * | 2014-07-24 | 2014-11-1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CN106933416A (zh) * | 2017-03-10 | 2017-07-07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7025012A (zh) * | 2015-09-30 | 2017-08-08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集成触摸型显示装置 |
CN107065269A (zh) * | 2017-05-27 | 2017-08-18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20170315643A1 (en) * | 2016-04-29 | 2017-11-02 | Lg Display Co., Ltd. |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
CN107491213A (zh) * | 2017-08-28 | 2017-12-19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2017
- 2017-11-15 CN CN201711132854.5A patent/CN10780775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42772A (zh) * | 2014-07-24 | 2014-11-1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CN107025012A (zh) * | 2015-09-30 | 2017-08-08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集成触摸型显示装置 |
US20170315643A1 (en) * | 2016-04-29 | 2017-11-02 | Lg Display Co., Ltd. |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
CN106933416A (zh) * | 2017-03-10 | 2017-07-07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7065269A (zh) * | 2017-05-27 | 2017-08-18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7491213A (zh) * | 2017-08-28 | 2017-12-19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25770A (zh) * | 2018-12-27 | 2019-05-07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CN110262689A (zh) * | 2019-06-10 | 2019-09-20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
CN111124177B (zh) * | 2019-12-13 | 2023-10-31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 |
CN111124177A (zh) * | 2019-12-13 | 2020-05-08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 |
CN111142704A (zh) * | 2019-12-13 | 2020-05-12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
CN111142704B (zh) * | 2019-12-13 | 2023-10-31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
CN113282187A (zh) * | 2020-02-20 | 2021-08-20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2068369A (zh) * | 2020-09-04 | 2020-12-11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WO2022048007A1 (zh) * | 2020-09-04 | 2022-03-10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2068369B (zh) * | 2020-09-04 | 2022-01-28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US11921387B2 (en) | 2020-09-04 | 2024-03-05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panel having first scan lines and second scan lines connected in parallel and display device |
WO2022110151A1 (zh) * | 2020-11-30 | 2022-06-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装置 |
US11829540B2 (en) | 2020-11-30 | 2023-11-28 |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Array substrat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
CN113835556A (zh) * | 2021-09-23 | 2021-12-24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835556B (zh) * | 2021-09-23 | 2024-02-13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4168017A (zh) * | 2021-12-14 | 2022-03-11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4168017B (zh) * | 2021-12-14 | 2024-02-27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07756B (zh) | 2021-01-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07756A (zh) |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5159001B (zh) |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
CN103809316B (zh) | 集成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 | |
CN104536632B (zh) |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
JP6161782B2 (ja) | 静電容量式インセル型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 |
CN104965622B (zh) | 阵列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 |
CN106201072B (zh) |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3852944B (zh) |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5913791B (zh) | 显示装置、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6125421B (zh) | 一种阵列基板、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7422509B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器 | |
CN106873226A (zh)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 |
CN108227326A (zh) |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显示面板 | |
CN106981252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6855762A (zh) |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4536637A (zh) | 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
CN106325608A (zh) |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4699355A (zh) | 一种自容式触摸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和触控装置 | |
CN107132685A (zh) |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9521609A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0320719A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 |
CN107085481A (zh) |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1364020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像素结构 | |
CN110007806A (zh) | 显示装置 | |
CN206147571U (zh) |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