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1087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1087A
CN111651087A CN202010527047.9A CN202010527047A CN111651087A CN 111651087 A CN111651087 A CN 111651087A CN 202010527047 A CN202010527047 A CN 202010527047A CN 111651087 A CN111651087 A CN 111651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display area
display
display panel
signal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270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51087B (zh
Inventor
赖国昌
伍黄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2704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510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51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1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51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10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显示区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在第一子显示区以及第二子显示区沿第二方向排列,每条触控信号线沿第一方向延伸;辅助信号线,在第一子显示区沿第二方向排列,每条辅助信号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以及驱动芯片,其中,第一子显示区中的触控信号线与驱动芯片电连接,第二子显示区中的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经由连接线、辅助信号线与驱动芯片电连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便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面板因具有高画质、省电、及机身薄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成为显示面板中的主流。
触控显示面板通常包括排布于显示区的多个触控电极以及设置于非显示区的驱动芯片,每个触控电极经由延伸于非显示区的一条扇出(fanout)线与驱动芯片连接,以将触控电极感测到的触控信号输至驱动芯片。当触控显示面板的尺寸较大时,其触控电极的数量也较多,对应的扇出线的数量也较多。现有技术的触控显示面板中扇出线的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减少非显示区中扇出线占据的面积,便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分别位于显示区相对两侧的第一子非显示区和第二子非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在第二方向上相邻设置的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交叉,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阵列排布于显示区;多条触控信号线,在第一子显示区以及第二子显示区沿第二方向排列,每条触控信号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每条触控信号线对应与一个触控电极电连接;辅助信号线,在第一子显示区沿第二方向排列,每条辅助信号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每条辅助信号线通过延伸于第一子非显示区的连接线与第二子显示区中的对应一条触控信号线电连接;以及驱动芯片,位于第二子非显示区,其中,第一子显示区中的触控信号线与驱动芯片电连接,第二子显示区中的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经由连接线、辅助信号线与驱动芯片电连接。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根据前述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中的大部分扇出线的延伸方向均相对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倾斜设置,并且,为避免信息串扰,相邻扇出线之间需要具有足够的间距。第二子显示区中的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经由连接线、辅助信号线与驱动芯片电连接,使得原本设置于第二子显示区与驱动芯片之间的至少一条扇出线转移至第一子显示区与驱动芯片之间,使得全部扇出线在显示面板上形成的布线结构更加紧凑,第二子显示区与驱动芯片之间的扇出线减少,在相邻扇出线满足相同的最小间距的要求下,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全部扇出线在显示面板上的占据面积更小。由于全部扇出线在显示面板上的占据面积更小,进一步地,能够缩减全部扇出线在第一方向上的占据长度,从而为减小第二子非显示区沿第一方向的宽度提供布线基础,便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第一对比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第二对比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A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可以是触控显示面板。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DA和围绕显示区DA的非显示区NA。非显示区NA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分别位于显示区DA相对两侧的第一子非显示区N1和第二子非显示区N2,显示区DA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设置的第一子显示区D1和第二子显示区D2,其中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交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垂直。
显示面板100包括多个触控电极110、多条触控信号线120、辅助信号线130以及驱动芯片150。多个触控电极110阵列排布于显示区DA,多个触控电极110阵列排布于第一子显示区D1以及第二子显示区D2。多条触控信号线120在第一子显示区D1以及第二子显示区D2沿第二方向Y排列,每条触控信号线120沿第一方向X延伸,每条触控信号线120对应与一个触控电极110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每条触控信号线120所连触控电极110的数量为一个,但每个触控电极110连接的触控信号线120的数量可以不限于是一条,即每个触控电极110可以连接一条触控信号线120,也可以连接两条、三条等其它数量的触控信号线120。
辅助信号线130在第一子显示区D1沿第二方向Y排列。每条辅助信号线130沿第一方向X延伸,每条辅助信号线130通过延伸于第一子非显示区N1的连接线140与第二子显示区D2中的对应一条触控信号线120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每条辅助信号线130所连的触控信号线120的数量为一个,但每条触控信号线120连接的辅助信号线130的数量可以不限于是一条,即每条触控信号线120可以连接一条辅助信号线130,也可以连接两条、三条等其它数量的辅助信号线130。
驱动芯片150位于第二子非显示区N2。其中,第一子显示区D1中的触控信号线120与驱动芯片150电连接,第二子显示区D2中的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120经由连接线140、辅助信号线130与驱动芯片150电连接。使得多个触控电极110分别与驱动芯片150电连接。
多个触控电极110可以形成特定的图案阵列,以形成阵列排布的自电容或互电容,当手指或一些其它物体触摸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DA时,触摸点附近的自电容或互电容的电容值发生改变。触控信号线120以及连接线140、辅助信号线130等能够将上述阵列排布的自电容或互电容与驱动芯片150连接。驱动芯片150根据多个触控电极110中各位置处的电容值的变化量,获知每个触摸点的坐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子显示区D1中的触控信号线120、辅助信号线130分别通过对应的扇出线160与驱动芯片150电连接。其中,第二子显示区D2中的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120并非直接通过扇出线160与驱动芯片电连接,而是通过经由连接线140、辅助信号线130与扇出线160电连接,进而与驱动芯片150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显示面板100中的大部分扇出线160的延伸方向均相对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倾斜设置,并且,为避免信息串扰,相邻扇出线160之间需要具有足够的间距。第二子显示区D2中的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120经由连接线140、辅助信号线130与驱动芯片150电连接,使得原本设置于第二子显示区D2与驱动芯片150之间的至少一条扇出线160转移至第一子显示区D1与驱动芯片150之间,使得全部扇出线160在显示面板100上形成的布线结构更加紧凑,第二子显示区D2与驱动芯片150之间的扇出线160减少,在相邻扇出线160满足相同的最小间距的要求下,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的全部扇出线160在显示面板100上的占据面积更小。由于全部扇出线160在显示面板100上的占据面积更小,进一步地,能够缩减全部扇出线160在第一方向X上的占据长度,从而为减小第二子非显示区N2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提供布线基础,便于实现显示面板100的窄边框设计。
第二子显示区D2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与第一子显示区D1相对的第一边线SL1,第二子显示区D2还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与第一子显示区D1相邻接的第二边线SL2,即第二子显示区D2的第一边线SL1和第二边线SL2在第二方向Y上相对设置。
如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子显示区D2中,最靠近第一边线SL1的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120,经由连接线140、辅助信号线130与驱动芯片150电连接。
图2是第一对比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其中第一对比例的显示面板100’也包括显示区DA’和围绕显示区DA’的非显示区NA’。非显示区NA’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分别位于显示区DA’相对两侧的第一子非显示区N1’和第二子非显示区N2’。显示面板100’包括多个触控电极110’、多条触控信号线120’以及驱动芯片150’。驱动芯片150’位于第二子非显示区N2’。每条触控信号线120沿第一方向X延伸,每条触控信号线120对应与一个触控电极110电连接。
与图1涉及本发明实施例相比,第一对比例的显示面板100’不设有辅助信号线。在第一对比例的显示面板100’中,显示区DA’中的每条触控信号线120’通过对应的扇出线160’与驱动芯片150’电连接。第一对比例的显示面板100’的其它结构与图1涉及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的结构相同。
请同时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中,全部扇出线160在第一方向X上具有第一占据长度D1,全部扇出线160在第二方向Y上具有第二占据长度D2;第一对比例的显示面板100’中,全部扇出线160’在第一方向X上具有第三占据长度D3,全部扇出线160’在第二方向Y上具有第二占据长度D4。
相比于第一对比例的显示面板100’,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中,第二子显示区D2中最靠近第一边线SL1的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120经由连接线140、辅助信号线130与驱动芯片150电连接,可以将原本设置于第二子显示区D2与驱动芯片150之间的最外侧的至少一条扇出线160转移至第一子显示区D1与驱动芯片150之间,也即,在第一对比例的全部扇出线160’形成的布线结构中,本发明实施例类似于将该布线结构中处于沿第二方向Y最边缘的扇出线160’转移至布线结构的中部区域。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的全部扇出线160在第二方向Y上的第二占据长度D2相比第一对比例的显示面板100’的全部扇出线160’在第二方向Y上具有第二占据长度D4更小。在显示面板中,大部分扇出线的延伸方向均相对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倾斜设置,并且,为避免信息串扰,相邻扇出线之间需要具有足够的间距。如图1和图2,由于第一对比例的显示面板100’全部扇出线160’的第二占据长度D4大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全部扇出线160的第二占据长度D2,在相邻扇出线满足相同的最小间距的要求下,第一对比例的显示面板100’全部扇出线160’需要在第一方向X上占据更长的长度,即第一对比例的显示面板100’的全部扇出线160’在第一方向X上具有第三占据长度D3大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的全部扇出线160在第一方向X上的第一占据长度D1。因此,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的全部扇出线160在第二方向Y上的第二占据长度D2缩小,进一步地,能够缩减全部扇出线160在第一方向X上的第一占据长度D1,从而为减小第二子非显示区N2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提供布线结构基础,便于实现显示面板100的窄边框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子显示区D2中的一部分触控信号线120经由连接线140、辅助信号线130(以及扇出线160)与驱动芯片150电连接,第二子显示区D2中的另一部分触控信号线120未连接有辅助信号线130,而是直接通过扇出线160与驱动芯片150电连接。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子显示区D2中的全部触控信号线120配置为经由连接线140、辅助信号线130以及扇出线160与驱动芯片150电连接,使得显示区DA的各触控电极110分别对应的扇出线160集中从第一子显示区D1引出,从而更大程度减少显示面板100全部扇出线160在第二方向Y上的第二占据长度D2,进而更大程度缩减全部扇出线160在第一方向X上的第一占据长度D1,便于更大程度地减小第二子非显示区N2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
如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芯片150到第一子显示区D1的中心的距离小于驱动芯片150到第二子显示区D2的中心的距离,即驱动芯片150更靠近第一显示区D1设置(相比于第二子显示区D2)。
图3是第二对比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其中第二对比例的显示面板100”也包括显示区DA”和围绕显示区DA”的非显示区NA”。非显示区NA”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分别位于显示区DA”相对两侧的第一子非显示区N1”和第二子非显示区N2”。显示区DA”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设置的第一子显示区D1”和第二子显示区D2”。显示面板100”包括多个触控电极110”、多条触控信号线120”、辅助信号线130”、扇出线160”以及驱动芯片150”。
与图1涉及本发明实施例相比,第二对比例的显示面板100”中,驱动芯片150”到第一子显示区D1”的中心的距离大于驱动芯片150”到第二子显示区D2”的中心的距离,即驱动芯片150”更靠近第二子显示区D2”设置(相比于第一显示区D1”)。第二对比例的显示面板100”的其它结构与与图1涉及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的结构相同。
请同时参考图1和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中,全部扇出线160在第一方向X上具有第一占据长度D1,全部扇出线160在第二方向Y上具有第二占据长度D2;第二对比例的显示面板100”中,全部扇出线160”在第一方向X上具有第五占据长度D5,全部扇出线160”在第二方向Y上具有第六占据长度D6。
由于第二子显示区D2中的至少部分辅助信号线130经由辅助信号线130自第一子显示区D1引出,使得从第一子显示区D1引出的扇出线160增多,即显示面板100中大部分扇出线160甚至全部扇出线160与第一显示区D1中的信号线连接。在显示面板中,大部分扇出线的延伸方向均相对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倾斜设置,并且,为避免信息串扰,相邻扇出线之间需要具有足够的间距。如图1和图3,由于第二对比例的显示面板100”的驱动芯片150”距离第一子显示区D1”较远,使得第一子显示区D1”与驱动芯片150”之间的扇出线160”的长度更长,在相邻扇出线满足相同的最小间距的要求下,第二对比例的显示面板100”的全部扇出线160’需要在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上占据更长的长度,即第二对比例的显示面板100”的全部扇出线160”的第六占据长度D6大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全部扇出线160的第二占据长度D2,第一对比例的显示面板100”的全部扇出线160”在第一方向X上具有第五占据长度D5大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的全部扇出线160在第一方向X上的第一占据长度D1。因此,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芯片150更靠近第一显示区D1的布局,使得全部扇出线160在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上占据的长度降低,从而缩小第二子非显示区N2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便于实现显示面板100的窄边框设计。
在上述实施例中,一部分触控信号线120通过连接线140与辅助信号线130电连接,其中,这些触控信号线120中,每条触控信号线120经由一条辅助信号线130与驱动芯片150电连接。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不限于上述示例的连接方式。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子显示区D2中的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120经由并联的至少两条辅助信号线130与驱动芯片150电连接。当辅助信号线130与触控信号线120的材料相同并且线宽相同时,通过将触控信号线120配置为经由并联的至少两条辅助信号线130与驱动芯片150电连接,能够一定程度降低触控信号线120及其连接的连接线140、辅助信号线130的总电阻,从而提高第二子显示区D2中至少部分区域的触控灵敏性。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二子显示区D2中的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120经由并联的两条辅助信号线130与驱动芯片150电连接,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设计需求,第二子显示区D2中的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120可以经由并联的三条、四条等其它数量的辅助信号线130与驱动芯片150电连接。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子显示区D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子显示区D2对称设置于第一子显示区D1沿第二方向Y的相对两侧。驱动芯片150通常设置于显示面板100的平行于第一方向X延伸的中轴线L1上,从而更靠近第一子显示区D1设置(相比第二子显示区D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子显示区D2中的每条触控信号线120都经由连接线140、辅助信号线130与驱动芯片150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将显示面板100沿第二方向Y两侧的第二子显示区D2中的全部触控信号线120连接至辅助信号线130,而辅助信号线130位于显示面板100中部的第一子显示区D1内,因此,显示区DA的各触控电极110分别对应的扇出线160都从第一子显示区D1引出,而驱动芯片150靠近第一子显示区D1设置,从而大大减少每条扇出线160在显示面板100上的长度,能够缩减全部扇出线160在第二方向Y以及第一方向X上的占据长度,更便于实现显示面板100窄边框的设计。上述结构能够兼容更多驱动芯片150居中设置的显示面板100,从而缩窄驱动芯片150居中设置的显示面板100的下边框。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140的线宽为1.5微米至5微米。当连接线140的线宽大于5微米时,会对第一子显示区N1的面积过多占用,当连接线140的线宽小于1.5微米时,其阻抗大大增加,影响触控信号的传输。通过对连接线140的线宽进行上述配置,在保证连接线140能有效传输触控信号的同时,能避免多条连接线140对第一子非显示区N1面积的过多占用,节省非显示区NA的布局面积,从而能够缩小第一子非显示区N1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进一步实现显示面板100的窄边框。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连接线140之间的线距为1.5微米至5微米。当连接线140的线距大于5微米时,会对第一子显示区N1的面积过多占用,当连接线140的线距小于1.5微米时,相邻连接线140之间的信号容易相互干扰。通过对连接线140的线距进行上述配置,能避免多条连接线140对第一子非显示区N1面积的过多占用,节省非显示区NA的布局面积,从而能够缩小第一子非显示区N1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进一步实现显示面板100的窄边,另一方面,能够避免相邻连接线140之间的信号串扰,提高连接线140中信号传输的有效性。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子显示区D2中的多条触控信号线120与第一子显示区D1中的多条辅助信号线130对应电连接,其中,多条触控信号线120沿第二方向Y的排列方向与多条触控信号线120所对应电连接的多条辅助信号线130沿第二方向Y的排列方向相反。如图6,例如,多条触控信号线120沿第三方向Y1依次排列,其中第三方向Y1为沿着第二方向Y从右向左的方向。该多条触控信号线120所对应电连接的多条辅助信号线130沿第四方向Y2依次排列,其中第四方向Y2为沿着第二方向Y从左向右的方向。由于多条触控信号线120沿第二方向Y的排列方向与多条触控信号线120所对应电连接的多条辅助信号线130沿第二方向Y的排列方向相反,使得多条辅助信号线130以及各自电连接的连接线140、触控信号线120在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不会相互交叉,进而可以将辅助信号线130、连接线140与触控信号线120同层布置,避免在辅助信号线130、连接线140、触控信号线120的至少任一一者上设置过孔换线结构,降低布线结构制作的复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辅助信号线130与触控信号线120同层设置,甚至在一些实施例中,辅助信号线130、连接线140与触控信号线120同层设置。辅助信号线130和/或连接线140与触控信号线120的材料可以相同,因此,辅助信号线130和/或连接线140与触控信号线120能够在同一图案化工艺中同时形成,节省显示面板100的工艺制程,提升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辅助信号线130与触控信号线120可以不同层设置,使得辅助信号线130和触控信号线120可以在保持信号隔离的条件下,两者沿第二方向Y的距离可以进一步缩减,提高显示面板100中的布线紧凑性,从而便于实现显示面板100的窄边框需求和高分辨率需求。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140与辅助信号线130、触控信号线120中的至少任一不同层设置,即位于第一子非显示区N1的连接线140可以采用不同层于辅助信号线130、触控信号线120中的至少任一的金属层形成,提高第一连接线140的布线多样性及宽容度。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8是图7中A-A向的截面示意图。显示面板100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显示面板100包括阵列基板170、彩膜基板180以及液晶层190。彩膜基板180与阵列基板170相对设置,液晶层190夹设于阵列基板170与彩膜基板180之间。
多个触控电极110设置于阵列基板170、彩膜基板180的任意一者,并复用为显示面板100的公共电极。本实施例中,以多个触控电极110设置于阵列基板170为例进行说明,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触控电极110也可以设置于彩膜基板180。通过将触控电极110与公共电极互为复用,使得触控功能内嵌集成于显示面板100,降低带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100的总厚度,实现显示面板100的轻薄化。
彩膜基板180包括第一衬底181、多个彩色滤光单元182以及黑矩阵183。第一衬底181为透光衬底,例如是玻璃材质。多个彩色滤光单元182在第一衬底181的朝向阵列基板170的一侧阵列排布。在一些实施例中,彩色滤光单元182进一步包括红色滤光单元、绿色滤光单元以及蓝色滤光单元。
黑矩阵183位于第一衬底181的朝向阵列基板170的一侧。黑矩阵183在第一衬底181上的正投影将多个彩色滤光单元182在第一衬底181上的正投影相互分隔。其中,黑矩阵183在第一衬底181上的正投影覆盖触控信号线120以及辅助信号线130在第一衬底181上的正投影,使得触控信号线120以及辅助信号线130隐藏于黑矩阵183,避免触控信号线120以及辅助信号线130延伸于显示面板100的像素发光区域造成的光线遮挡问题,保证其具有较高的开口率。
如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黑矩阵183呈网格结构。黑矩阵183包括多个第一遮光单元BM1以及多个第二遮光单元BM2。多个第一遮光单元BM1沿第二方向Y排列,每个第一遮光单元BM1沿第一方向X延伸。多个第二遮光单元BM2沿第一方向X排列,每个第二遮光单元BM2沿第二方向Y延伸。其中,位于第一子显示区D1的一个第一遮光单元BM1在第一衬底181上的正投影对应覆盖一条触控信号线120在第一衬底181上的正投影,或对应覆盖一条辅助信号线130在第一衬底18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子显示区D1的一个第一遮光单元BM1可以覆盖触控信号线120或辅助信号线130,也可以不覆盖任何用于传输触控信号的信号线。当第一子显示区D1的一个第一遮光单元BM1覆盖触控信号线120或辅助信号线130时,其覆盖一条用于传输触控信号的信号线,使得第一遮光单元BM1的宽度可以缩小,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开口率。具体地,当第一子显示区D1的一个第一遮光单元BM1覆盖至少两条用于传输触控信号的信号线时,被同一第一遮光单元BM1覆盖至少两条信号线之间为避免信号干扰需要具有足够的宽度,此时需要更宽的第一遮光单元BM1实现信号线的遮挡。因此,位于第一子显示区D1的一个第一遮光单元BM1在第一衬底181上的正投影对应覆盖一条用于传输触控信号的信号线在第一衬底181上的正投影,能够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开口率。
在上述至少部分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DA沿第二方向Y的长度大于显示区DA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通过将第二子显示区D2中的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120经由连接线140、位于第一子显示区D1的辅助信号线130与驱动芯片150电连接,使得原本设置于第二子显示区D2与驱动芯片150之间的至少一条扇出线160转移至第一子显示区D1与驱动芯片150之间,其中,可以将原本在第二方向Y上最外侧的至少一条扇出线160转移至第一子显示区D1与驱动芯片150之间,对于显示区DA沿第二方向Y的长度较大的显示面板100,能够有效减少其扇出线160的占据面积,便于实现显示面板100的窄边框设计。当显示面板100为车载显示面板或其它类似的横屏显示面板时,能够节约显示面板100底部(第二子非显示区N2)的空间占用,从而释放更多空间用于布置其它功能部件,提高包括该显示面板100的产品的设计紧凑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区DA沿第二方向Y的长度与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的比值大于等于4/3。例如,显示区DA沿第二方向Y的长度与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的比值为4/3或16/9,配合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布线方案,能够对常见宽屏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边框进一步缩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根据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100以及与显示面板100相对设置的背光模组200。背光模组200发出的光线能够穿过显示面板100向外传播。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DA和围绕显示区DA的非显示区NA。非显示区NA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分别位于显示区DA相对两侧的第一子非显示区N1和第二子非显示区N2,显示区DA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设置的第一子显示区D1和第二子显示区D2,其中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交叉。显示面板100包括多个触控电极110、多条触控信号线120、辅助信号线130以及驱动芯片150。多个触控电极110阵列排布于显示区DA,多个触控电极110阵列排布于第一子显示区D1以及第二子显示区D2。多条触控信号线120在第一子显示区D1以及第二子显示区D2沿第二方向Y排列,每条触控信号线120沿第一方向X延伸,每条触控信号线120对应与一个触控电极110电连接。辅助信号线130在第一子显示区D1沿第二方向Y排列。每条辅助信号线130沿第一方向X延伸,每条辅助信号线130通过延伸于第一子非显示区N1的连接线140与第二子显示区D2中的对应一条触控信号线120电连接。
驱动芯片150位于第二子非显示区N2。其中,第一子显示区D1中的触控信号线120与驱动芯片150电连接,第二子显示区D2中的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120经由连接线140、辅助信号线130与驱动芯片150电连接。使得多个触控电极110分别与驱动芯片150电连接。
第一子显示区D1中的触控信号线120、辅助信号线130分别可以通过对应的扇出线160与驱动芯片150电连接。其中,第二子显示区D2中的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120并非直接通过扇出线160与驱动芯片电连接,而是通过经由连接线140、辅助信号线130与扇出线160电连接,进而与驱动芯片150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第二子显示区D2中的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120经由连接线140、辅助信号线130与驱动芯片150电连接,使得原本设置于第二子显示区D2与驱动芯片150之间的至少一条扇出线160转移至第一子显示区D1与驱动芯片150之间,使得全部扇出线160在显示面板100上形成的布线结构更加紧凑,第二子显示区D2与驱动芯片150之间的扇出线160减少,在相邻扇出线160满足相同的最小间距的要求下,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100的全部扇出线160在显示面板100上的占据面积更小。由于全部扇出线160在显示面板100上的占据面积更小,进一步地,能够缩减全部扇出线160在第一方向X上的占据长度,从而为减小第二子非显示区N2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提供布线基础,便于实现显示面板100及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
依照本发明如上文所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发明以及在本发明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相对两侧的第一子非显示区和第二子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在第二方向上相邻设置的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触控电极,阵列排布于所述显示区;
多条触控信号线,在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以及所述第二子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每条所述触控信号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每条所述触控信号线对应与一个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
辅助信号线,在所述第一子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每条所述辅助信号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每条辅助信号线通过延伸于所述第一子非显示区的连接线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中的对应一条所述触控信号线电连接;以及
驱动芯片,位于所述第二子非显示区,
其中,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中的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中的至少一条所述触控信号线经由所述连接线、所述辅助信号线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相对的第一边线,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中,最靠近所述第一边线的至少一条所述触控信号线,经由所述连接线、所述辅助信号线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中的所述触控信号线、所述辅助信号线分别通过对应的扇出线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到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驱动芯片到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中心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中的至少一条所述触控信号线经由并联的至少两条所述辅助信号线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中的多条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中的多条所述辅助信号线对应电连接,其中,多条所述触控信号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排列方向与多条所述触控信号线所对应电连接的多条所述辅助信号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排列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信号线与所述触控信号线同层设置;
所述辅助信号线与所述触控信号线材料相同且同时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的线宽为1.5微米至5微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连接线之间的线距为1.5微米至5微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阵列基板;
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以及
液晶层,夹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
其中,所述多个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所述彩膜基板的任意一者,并复用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基板包括:
第一衬底;
多个彩色滤光单元,在所述第一衬底的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阵列排布;以及
黑矩阵,位于所述第一衬底的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黑矩阵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将所述多个彩色滤光单元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相互分隔,
其中,所述黑矩阵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触控信号线以及所述辅助信号线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黑矩阵呈网格结构,包括多个第一遮光单元,所述多个第一遮光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每个所述第一遮光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其中,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一个所述第一遮光单元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对应覆盖一条所述触控信号线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或对应覆盖一条所述辅助信号线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显示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与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的比值大于等于4/3。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显示面板。
CN202010527047.9A 2020-06-11 2020-06-11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6510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7047.9A CN111651087B (zh) 2020-06-11 2020-06-11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7047.9A CN111651087B (zh) 2020-06-11 2020-06-11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1087A true CN111651087A (zh) 2020-09-11
CN111651087B CN111651087B (zh) 2022-06-28

Family

ID=72350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27047.9A Active CN111651087B (zh) 2020-06-11 2020-06-11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5108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2659A (zh) * 2020-10-26 2021-01-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3589969A (zh) * 2021-07-30 2021-11-0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655903A (zh) * 2021-08-05 2021-11-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020180A (zh) * 2021-10-22 2022-02-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050209A1 (zh) * 2021-09-29 2023-04-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基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206221A1 (zh) * 2022-04-28 2023-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二极管灯板和发光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2850A (zh) * 2006-05-31 2007-12-05 北京汇冠新技术有限公司 使用总线结构实现扫描驱动的红外触摸屏
CN104133590A (zh) * 2014-07-30 2014-11-0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20160026313A1 (en) * 2014-07-22 2016-01-28 Synaptics Incorporated Routing for an integrated display and input sensing device
US20160299599A1 (en) * 2015-04-13 2016-10-1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Touch panel
EP3171260A1 (en) * 2015-11-20 2017-05-2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Touch sensing unit and fabrication method of the touch sensing unit
CN206460432U (zh) * 2016-11-28 2017-09-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358930A (zh) * 2017-08-31 2017-1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2850A (zh) * 2006-05-31 2007-12-05 北京汇冠新技术有限公司 使用总线结构实现扫描驱动的红外触摸屏
US20160026313A1 (en) * 2014-07-22 2016-01-28 Synaptics Incorporated Routing for an integrated display and input sensing device
CN104133590A (zh) * 2014-07-30 2014-11-0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20160299599A1 (en) * 2015-04-13 2016-10-1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Touch panel
EP3171260A1 (en) * 2015-11-20 2017-05-2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Touch sensing unit and fabrication method of the touch sensing unit
CN206460432U (zh) * 2016-11-28 2017-09-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358930A (zh) * 2017-08-31 2017-1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2659A (zh) * 2020-10-26 2021-01-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WO2022088264A1 (zh) * 2020-10-26 2022-05-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3589969A (zh) * 2021-07-30 2021-11-0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655903A (zh) * 2021-08-05 2021-11-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655903B (zh) * 2021-08-05 2023-12-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050209A1 (zh) * 2021-09-29 2023-04-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6529887A (zh) * 2021-09-29 2023-08-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基板及显示装置
US11848317B2 (en) 2021-09-29 2023-12-19 Hefei BOE Ru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Light emitting substrates and display devices
CN114020180A (zh) * 2021-10-22 2022-02-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020180B (zh) * 2021-10-22 2023-09-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206221A1 (zh) * 2022-04-28 2023-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二极管灯板和发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1087B (zh) 202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5108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8049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9075466B2 (en) Touch panel with single electrode layer
CN108021267B (zh) 触控显示装置
US8120592B2 (en) Touch sensing substrate and touch sens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206619376U (zh) 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装置
US10504933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00253646A1 (en) Position input device
US20130215063A1 (en) Touch panel display
KR20100095400A (ko) 용량성 터치 패널
CN113238402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789572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0928696B2 (en) Wiring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US11561634B2 (en) Display module,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341619B (zh) 带有位置输入功能的显示装置
US957537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M447541U (zh) 觸控面板
TWI674523B (zh) 觸控顯示裝置
CN111722447A (zh) 显示装置
US10955695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0262148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698696B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JP200220722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17138325A1 (ja) タッチセンサ付き表示パネル
CN216927657U (zh) 一种屏内指纹模组的cog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