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0874A - 元件安装机 - Google Patents

元件安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50874A
CN113950874A CN201980097499.3A CN201980097499A CN113950874A CN 113950874 A CN113950874 A CN 113950874A CN 201980097499 A CN201980097499 A CN 201980097499A CN 113950874 A CN113950874 A CN 1139508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production
blocks
suction
e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74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50874B (zh
Inventor
山崎智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950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08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508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08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04Pick-and-place heads or apparatus, e.g. with jaws
    • H05K13/0408Incorporating a pick-up too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1Integration of optical monitoring devices in assembly lines; Processes using optical moni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devices or machines in assembly lines
    • H05K13/0813Controlling of single components prior to mounting, e.g. orientation, component geometr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3Quality monitoring using results from monitoring devices, e.g. feedback loo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元件安装机具备拾取元件的拾取部件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在进行了利用拾取部件拾取元件的拾取动作之后,在发生了预定的错误时,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为预定块数以内的情况下,在将成为错误的对象的元件保持于拾取部件的状态下停止生产,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超过预定块数的情况下,进行将拾取部件所拾取到的元件废弃并且拾取新的元件的重试动作,在即使进行了重试动作错误也未消除时停止生产。

Description

元件安装机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公开了元件安装机。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元件安装机,提出了在发生元件吸附的错误时在重试次数设定值的范围内反复进行作为再次的元件吸附动作的重试动作直到元件吸附成功为止的元件安装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元件安装机排列多台而构成元件安装线。元件安装线由生产管理系统管理。生产管理系统具备重试次数变更单元,该重试次数变更单元针对作业者负责的一条元件安装线的全部元件安装机,在生产中不停止生产而一并变更重试次数设定值。
另外,还提出了在连续预定次数以上检测到吸嘴未正常地吸附保持元件的吸附失误的情况下执行吸附失误应对处理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吸附失误应对处理通过以下的工序进行。首先,对载带进行间距进给而拍摄凹槽,进行识别处理而检测凹槽位置。接着,判定凹槽位置是否收敛于容许范围内。在凹槽位置未收敛于容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反复执行凹槽的拍摄和凹槽位置的检测,直到凹槽位置收敛于容许范围内为止,在收敛于容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基于凹槽位置来修正吸附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6/194236A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2110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重试动作一般伴随着发生了吸附错误的元件的废弃。在切换生产机种时等,存在最初想要确认生产是否正常进行的情况,但若发生错误,则通过重试动作废弃元件,因此元件被浪费地消耗。
本公开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元件的浪费的消耗、并且在开始生产时进行该生产是否正常进行的确认的元件安装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而采用了以下的手段。
本公开的第一元件安装机通过拾取元件并安装于基板来生产安装有所述元件的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元件安装机具备:拾取部件,拾取所述元件;以及控制装置,在进行了利用所述拾取部件拾取所述元件的拾取动作之后,在发生了预定的错误时,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为预定块数以内的情况下,执行在将成为所述错误的对象的元件保持于所述拾取部件的状态下停止生产的第一错误应对处理,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超过所述预定块数的情况下,进行将所述拾取部件所拾取到的元件废弃并且拾取新的元件的重试动作,在即使进行了该重试动作所述错误也未消除时,执行停止生产的第二错误应对处理。
该本发明的第一元件安装机在进行了利用拾取部件拾取元件的拾取动作之后,在发生了预定的错误时,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为预定块数以内的情况下,执行在将成为错误的对象的元件保持于拾取部件的状态下停止生产的第一错误应对处理。另外,元件安装机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超过预定块数的情况下,进行将拾取部件所拾取到的元件废弃并且拾取新的元件的重试动作,在即使进行了重试动作错误也未消除时,执行停止生产的第二错误应对处理。在元件安装机中,在刚进行生产基板的机种变更等之后,有时生产不稳定。因此,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为预定块数以内的情况下,通过在将成为错误对象的元件保持于拾取部件的状态下停止生产,能够确认错误的原因,并且能够防止元件被浪费地废弃。另一方面,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超过预定块数、生产稳定的状况下,通过进行伴随元件的废弃的重试动作,能够抑制因生产停止而导致的生产效率的恶化。在此,预定块数也可以是1块。
本公开的第二元件安装机通过吸附由元件供给装置供给的元件并向基板安装,来生产安装有所述元件的基板,其中,所述第二元件安装机具备:头,具有吸附所述元件的吸嘴;头移动装置,使所述头移动;拍摄装置,能够对所述元件供给装置的元件供给位置进行拍摄;以及控制装置,在进行了利用所述吸嘴吸附所述元件的吸附动作之后,当发生了吸附错误时,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为预定块数以内的情况下,基于利用所述拍摄装置对所述元件供给位置进行拍摄所得到的拍摄图像来设定吸附位置,并且控制所述头和所述移动装置以使得所述元件在所设定的吸附位置被吸附,且,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超过所述预定块数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头和所述移动装置,以使得由所述元件供给装置供给的元件在预先确定的吸附位置、或根据以前进行所述吸附动作时的吸附偏差量被修正后的吸附位置被吸附。
该本公开的第二元件安装机在进行了通过吸嘴吸附所述元件的吸附动作之后,当发生了吸附错误时,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为预定块数以内的情况下,进行如下的重试动作:基于对元件供给位置进行拍摄所得到的拍摄图像来设定吸附位置,并且在所设定的吸附位置使元件吸附于吸嘴。另外,第二元件安装机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超过预定块数的情况下,进行在预先决定的吸附位置、或根据以前进行吸附动作时的吸附偏移量被修正后的吸附位置使元件吸附于吸嘴的重试动作。因此,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为预定块数以内的情况下,通过对元件供给位置进行拍摄而设定吸附位置并进行重试动作,能够提高元件的吸附精度,抑制重复废弃浪费的元件。另一方面,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超过预定块数而生产稳定的状况下,不对元件供给位置进行拍摄而直接进行重试动作,由此能够抑制生产效率的恶化。在此,预定块数也可以是1块。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机10的结构的概略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元件安装机20的控制装置60与管理装置80的电连接关系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元件安装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变形例的元件安装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实施例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机10的结构的概略的结构图。图2是表示元件安装机20的控制装置60与管理装置80的电连接关系的说明图。另外,图1的左右方向为X轴方向,前(近前)后(进深)方向为Y轴方向,上下方向为Z轴方向。
如图1所示,元件安装机10具备:元件供给装置21,供给元件;基板搬运装置22,搬运基板S;头40,具有吸附元件的吸嘴45;头移动装置30,使头40在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上移动;以及控制装置60(参照图2),控制安装机整体。另外,元件安装机10除了这些以外,还具备用于对吸嘴45所吸附的元件的吸附姿势进行拍摄的零件相机23、收容更换用的吸嘴45的嘴站24、用于在所吸附的元件发生错误时将成为该错误对象的元件废弃的废弃箱25、设置于头40且用于对附加于基板S的定位基准标记进行拍摄的标记相机43等。元件安装机10在基板搬运方向(X轴方向)上排列配置多台,构成生产线。生产线由管理装置80管理。
元件供给装置21例如构成为带式供料器,该带式供料器具备:带盘,以预定间隔卷绕有收容了元件的载带;以及带进给机构,通过驱动马达的驱动而从带盘抽出载带并送出至元件供给位置。该元件供给装置21(带式供料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元件安装机10所具备的未图示的供料器台。
基板搬运装置22具备在Y轴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传送导轨22a,通过驱动一对传送导轨22a而将基板S从图1的左向右(基板搬运方向)搬运。在一对传送导轨22a之间设置有从背面侧对搬入的基板S进行支撑的支撑板22b。
如图1所示,头移动装置30具备一对X轴导轨31、X轴滑动件32、X轴致动器33(参照图2)、一对Y轴导轨35、Y轴滑动件36以及Y轴致动器37(参照图2)。一对Y轴导轨35以在Y轴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的方式设置于壳体11的上段。Y轴滑动件36架设于一对Y轴导轨35,通过Y轴致动器37的驱动而沿着Y轴导轨35在Y轴方向上移动。一对X轴导轨31以在X轴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的方式设置于Y轴滑动件36的前表面。X轴滑动件32架设于一对X轴导轨31,通过X轴致动器33的驱动而沿着X轴导轨31在X轴方向上移动。在X轴滑动件32上安装有头40,头移动装置30通过使X轴滑动件32和Y轴滑动件36移动,从而使头40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移动。
头40具有:Z轴致动器41(参照图2),使吸嘴45在Z轴(上下)方向上移动;以及θ轴致动器42(参照图2),使吸嘴45绕Z轴旋转。如图1所示,吸嘴45的吸引口经由电磁阀53选择性地与负压源51、正压源52以及空气导入口连通。头40通过以吸嘴45的吸引口与负压源51连通的方式驱动电磁阀53,能够使负压作用于吸引口而吸附元件。另外,头40通过以吸嘴45的吸引口与正压源52连通的方式驱动电磁阀53,能够使正压作用于吸引口而解除元件的吸附。
零件相机23在吸附于吸嘴45的元件通过零件相机23的上方时,对元件进行拍摄,并将得到的拍摄图像向控制装置60输出。控制装置60通过进行在拍摄图像中识别元件的图像处理,来判定所吸附的元件的位置偏移量(吸附偏移量),或者判定有无吸附错误。在此,吸附错误包括:在吸嘴45上未吸附元件的吸附失误、在吸嘴45上以竖立的状态吸附元件的竖立吸附错误、吸嘴45所吸附的元件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吸附偏移的吸附偏移错误、吸嘴45所吸附的元件不是正确元件的元件不同错误等。
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60构成为以CPU61为中心的微处理器,除了CPU61之外,还具备ROM62、HDD63、RAM64以及输入输出接口65。它们经由总线66电连接。经由输入输出接口65向控制装置60输入来自检测X轴滑动件32的位置的X轴位置传感器34的位置信号、来自检测Y轴滑动件36的位置的Y轴位置传感器38的位置信号、来自标记相机43的图像信号、来自零件相机23的图像信号等。另一方面,从控制装置60经由输入输出接口65输出向元件供给装置21的控制信号、向基板搬运装置22的控制信号、向X轴致动器33的驱动信号、向Y轴致动器37的驱动信号、向Z轴致动器41的驱动信号、向θ轴致动器42的驱动信号、向电磁阀53的驱动信号等。另外,控制装置60与管理装置80连接为能够双向通信,相互进行数据、控制信号的交换。
管理装置80例如是通用的计算机,如图2所示,具备CPU81、ROM82、HDD83、RAM84以及输入输出接口85等。它们经由总线86电连接。从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87经由输入输出接口85向该管理装置80输入有输入信号。另外,从管理装置80经由输入输出接口85输出朝向显示器88的图像信号。HDD83存储有基板S的生产作业。在此,在基板S的生产作业中包含有在各元件安装机10中将哪个元件以哪个顺序朝向基板S安装以及制作几块像这样安装了元件的基板S等的生产计划。另外,在生产作业中还包含与要生产的基板相关的基板数据、与要使用的头40相关的头数据、与要使用的吸嘴45相关的吸嘴数据、与要安装的元件相关的元件数据、与元件供给装置21的元件供给位置相关的供给位置数据、与元件的目标安装位置相关的安装位置数据以及除此以外的生产设定数据等。生产设定数据包括用于上述的图像处理的元件识别数据、确定了在图像处理中发生了错误的情况下的应对的错误应对设定数据(后述的元件救济功能、自动地切换该元件救济功能的接通断开的自动切换功能)等。管理装置80基于操作者经由输入设备87输入的各种数据来生成生产作业,将生成的生产作业向各元件安装机10发送,由此对各元件安装机10指示生产的开始。
接着,对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机1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由控制装置60的CPU61执行的元件安装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该处理在由操作者指示了生产的开始时执行。控制装置60接收从管理装置80发送的生产作业,基于接收到的生产作业执行元件安装处理。
当执行元件安装处理时,控制装置60的CPU61首先进行在目标吸附位置使从元件供给装置21供给的元件吸附于吸嘴45的吸附动作(S100)。在此,具体而言,吸附动作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在对头移动装置30进行驱动控制以使装配于头40的吸嘴45来到目标吸附位置的正上方之后,对Z轴致动器41进行驱动控制以使吸嘴45下降至吸嘴45的前端(吸引口)与元件抵接为止,对电磁阀53进行驱动控制以使负压作用于吸嘴45的吸引口。目标吸附位置作为初始位置,确定根据供给位置数据确定的元件供给装置21的元件供给位置。接着,CPU61对头移动装置30进行驱动控制,以使吸附于吸嘴45的元件向零件相机23的上方移动(S110),利用零件相机23对该元件进行拍摄(S120)。
然后,CPU61进行在得到的拍摄图像中识别元件的图像处理(S130),判定有无错误(S140)。在此,图像处理使用元件识别数据来进行。元件识别数据包括元件主体的形状、大小、端子的位置等与元件的特征部分相关的数据。CPU61在判定为未发生错误时,将重试次数N初始化为值0(S150)。然后,CPU61基于图像处理的结果而计算吸嘴45所吸附的元件的位置偏差量(吸附偏差量)(S160),基于吸附偏差量校正目标安装位置(S170),进行将吸附的元件向目标安装位置安装的安装动作(S180)。在此,安装动作具体而言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在对头移动装置30进行驱动控制以使吸附于吸嘴45的元件来到基板S的目标安装位置的正上方之后,对Z轴致动器41进行驱动控制以使吸嘴45下降至该元件与基板S的表面抵接,对电磁阀53进行驱动控制以使正压作用于吸嘴45的吸引口。CPU61在这样进行安装动作时,基于在S160中计算出的吸附偏差量,更新下一次吸附同种元件时使用的目标吸附位置(S190),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CPU61若在S140中判定为发生了错误,则分别判定自动功能切换的设定是否为开启(S200)、元件救济功能的设定是否为开启(S210)。CPU61在判定为自动切换功能的设定不是开启而是关闭、且元件救济功能的设定不是开启而是关闭时,判定重试次数N是否为规定次数Nth以上(S220)。在此,规定次数Nth是容许的重试处理的重复次数。CPU61在判定为重试次数N小于规定次数Nth时,使重试次数N增加值1(S230),在进行将成为错误对象的元件废弃的废弃动作后(S240),返回S100,进行使吸嘴45吸附新的元件的重试处理。在此,废弃动作具体而言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在对头移动装置30进行驱动控制以使成为错误对象的元件来到废弃箱25的正上方之后,对电磁阀53进行驱动控制以使正压作用于吸嘴45的吸引口。由此,成为错误对象的元件从吸嘴45的吸引口离开,向废弃箱25内落下。这样,通过在规定次数Nth的范围内反复进行重试处理,能够防止生产效率的降低。
另一方面,当在S220中判定为重试次数N为规定次数Nth以上时,CPU61在使吸嘴45吸附成为错误对象的元件的状态下进行异常停止(生产停止)(S250)。由此,操作者能够对成为错误对象的元件安装机10进行调查,确认异常的产生原因。然后,当异常停止时,CPU61转移到用于编辑元件识别数据的编辑模式(S260)。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元件安装机10对管理装置80发送停止信号,在接收到停止信号的管理装置80中产生编辑模式。在根据元件的各方向的尺寸、端子的位置坐标等来设定元件识别数据的情况下,操作者通过变更该尺寸、坐标来进行编辑模式下的元件识别数据的编辑,在基于预先拍摄了元件的拍摄图像来设定元件识别数据的情况下,通过替换拍摄图像来进行编辑模式下的元件识别数据的编辑。接着,CPU61等待由操作者进行异常停止的解除操作(S270)。在此,例如能够通过操作者将元件供给装置21(带式供料器)从供料器台卸下并再次装配,从而将供料器电源复位来进行解除操作。CPU61在判定为进行了解除操作时,将重试次数N初始化为值0(S280),返回S100的处理(吸附动作)。由此,元件安装机10解除异常停止的状态,重新开始生产。
CPU61若在S210中判定为元件救济功能的设定为开启,则与重试次数N无关地,在使吸嘴45吸附成为错误对象的元件的状态下进行异常停止(生产停止)(S250),并转移至编辑模式(S260),若由操作者进行异常停止的解除操作(S270),则重新开始生产。由此,若元件救济功能的设定为开启,则元件安装机10不废弃元件,因此例如在使用昂贵的元件的情况下等,能够抑制元件被浪费地消耗。
CPU61若在S200中判定为自动功能切换的设定为开启,则判定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是否为预定块数以内(例如为第一块)(S290)。在此,生产开始后的生产块数相当于进行生产基板的机种变更后的生产块数。另外,在元件安装机20的电源暂时断开而再次接通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接通电源后的生产块数设为生产开始后的生产块数。
CPU61在判定为生产块数在预定块数以内(是第一块)时,在使吸嘴45吸附成为错误对象的元件的状态下进行异常停止(生产停止)(S250),转移到编辑模式(S260),在由操作者进行异常停止的解除操作时(S270),重新开始生产。
CPU61在判定为生产块数超过预定块数(第二块以后)时,判定重试次数N是否为规定次数Nth以上(S220)。CPU61在判定为重试次数N不是规定次数Nth以上而是小于规定次数Nth时,使重试次数N递增值1(S230),在废弃成为错误对象的元件之后(S240),进行重试处理。另一方面,CPU61在判定为重试次数N为规定次数Nth以上时,在使吸嘴45吸附成为错误对象的元件的状态下进行异常停止(生产停止)(S250),转移到编辑模式(S260),在由操作者进行异常停止的解除操作时(S270),重新开始生产。
即,CPU61在发生了错误时,在自动切换功能的设定为开启的情况下,若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为预定块数以内,则与元件救济功能的开启设定同样地,在保持所吸附的元件的状态下进行异常停止,并且转移到编辑模式,若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超过预定块数,则与元件救济功能的关闭设定同样地,进行在重试次数成为规定次数Nth以上之前将所吸附的元件废弃并吸附新的元件的重试处理。因此,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为预定块数以内、生产难以稳定的状况下,通过在将成为错误对象的元件保持于吸嘴的状态下停止生产,能够确认错误的原因,并且能够防止元件被浪费地废弃。另外,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超过预定块数而生产稳定的状况下,通过进行伴随元件的废弃的重试处理,能够抑制因生产停止而导致的生产效率的恶化。
在此,对实施方式的主要要素与发明的公开一栏所记载的发明的主要要素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即,吸嘴45相当于拾取部件,控制装置60相当于控制装置。另外,零件相机23相当于拍摄装置。
另外,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只要属于本公开的发明的技术范围,当然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元件安装机10具有在进行了吸附动作之后发生了错误的情况下无论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如何都在使吸嘴45吸附元件P的状态下停止生产的元件救济功能。但是,元件安装机10也可以不具有这样的元件救济功能,在进行了吸附动作之后发生了错误的情况下,进行在重试次数成为规定次数Nth以上之前将吸附的元件废弃而吸附新的元件的重试处理。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CPU61在发生了错误(图像处理错误)的情况下,若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为预定块数以内,则在使吸嘴45吸附元件的状态下停止生产并且转移到用于编辑元件识别数据的编辑模式。但是,CPU61也可以在使吸嘴45吸附元件的状态下停止生产,但不转移到编辑模式。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CPU61在由于错误(图像处理错误)的产生而执行了重试处理的情况下,在S220中重试次数N成为规定次数Nth以上时,在保持成为错误对象的元件的状态下进行异常停止(生产停止)。但是,CPU61也可以在重试次数N为规定次数Nth以上时,将成为错误对象的元件废弃后进行异常停止。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CPU61在发生了错误的情况下,若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为预定块数以内,则执行与元件救济功能的开启设定同样的处理,若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超过预定块数,则执行与元件救济功能的关闭设定同样的处理。但是,CPU61也可以在发生了错误的情况下,进行以下那样的处理。图4是表示由控制装置60的CPU61执行的变形例的元件安装处理的流程图。
在变形例的元件安装处理中,控制装置60的CPU61首先与S100~S120同样地,进行在目标吸附位置使吸嘴45吸附元件的吸附动作(S300),使吸附的元件向零件相机23的上方移动(S310),利用零件相机23拍摄该元件(S320)。然后,CPU61在得到的拍摄图像中进行识别元件的图像处理(S330),判定是否发生了吸附错误(S340)。
CPU61在判定为未发生吸附错误时,与S150~S190同样地,将重试次数N初始化为值0(S350),计算元件的吸附偏差量(S360),基于吸附偏差量对目标安装位置进行校正(S370),进行安装动作(S380),并且对接下来吸附的同种元件的目标吸附位置进行更新(S390),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CPU61在判定为发生了吸附错误时,判定重试次数N是否为规定次数Nth以上(S400)。CPU61在判定为重试次数N不是规定次数Nth以上而是小于规定次数Nth时,使重试次数N递增值1(S410),进行将成为错误对象的元件废弃的废弃动作(S420)。然后,CPU61分别判定自动切换功能的设定是否开启(S430)、高精度吸附功能的设定是否开启(S440)。变形例的自动切换功能的设定是自动地切换高精度吸附功能的接通断开。关于高精度吸附功能在后面叙述。
CPU61在判定为自动切换功能的设定不是开启而是关闭、且高精度吸附功能的设定不是开启而是关闭时,返回S300,进行重复吸附动作的重试处理。当在重试处理的重复过程中在S400中判定为重试次数N为规定次数Nth以上时,CPU61在使吸嘴45吸附成为错误对象的元件的状态下进行异常停止(生产停止)(S480)。然后,若异常停止,则CPU61等待由操作者进行异常停止的解除操作(S490),将重试次数N初始化为值0(S500),返回S300的处理(吸附动作)。
CPU61在S440中判定为高精度吸附功能的设定为开启时,对头移动装置30进行驱动控制,以使标记相机43向元件供给装置21的元件供给位置的上方移动(S450)。接着,CPU61利用标记相机43对元件供给位置进行拍摄(S460),对得到的拍摄图像进行处理而更新目标吸附位置(S470),返回S300,进行在更新后的目标吸附位置反复进行吸附动作的重试处理。由此,即使供给至元件吸附位置的元件的位置产生若干位置偏移,也能够以适当的姿势使元件吸附于吸嘴,能够防止以后的吸附错误的产生。
CPU61若在S430中判定为自动切换功能的设定为开启,则判定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是否为预定块数以内(例如为第一块)(S510)。CPU61在判定为生产块数为预定块数以内(是第一块)时,对元件供给位置进行拍摄(S460),对得到的拍摄图像进行处理而更新目标吸附位置(S470),然后返回S300而进行重试处理。另一方面,CPU61在判定为生产块数超过预定块数(第二块以后)时,不更新目标吸附位置,而返回S300进行重试处理。即,CPU61在自动切换功能的设定为开启的情况下,若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为预定块数以内,则与高精度吸附功能的开启设定同样地,对元件供给位置进行拍摄,在更新目标吸附位置后,进行重试处理(再吸附),若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超过预定块数,则与高精度吸附功能的关闭设定同样地,不更新目标吸附位置而进行重试处理。因此,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为预定块数以内、生产难以稳定的状况下,通过对元件供给位置进行拍摄而设定吸附位置并进行重试处理,能够提高元件的吸附精度,抑制重复废弃浪费的元件。另一方面,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超过预定块数而生产稳定的状况下,不对元件供给位置进行拍摄而直接进行重试处理,由此能够抑制生产效率的恶化。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公开的第一元件安装机是通过拾取元件并安装于基板来生产安装有所述元件的基板的元件安装机,其主旨在于,具备:拾取部件,拾取所述元件;以及控制装置,在进行了通过所述拾取部件拾取所述元件的拾取动作之后,在产生了预定的错误时,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为预定块数以内的情况下,执行在将成为所述错误的对象的元件保持于所述拾取部件的状态下停止生产的第一错误应对处理,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超过所述预定块数的情况下,执行将所述拾取部件所拾取到的元件废弃并且拾取新的元件的重试动作,在即使进行了该重试动作所述错误也未消除时,执行停止生产的第二错误应对处理。
该本公开的第一元件安装机在进行了通过拾取部件拾取元件的拾取动作之后,在发生了预定的错误时,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为预定块数以内的情况下,执行在将成为错误的对象的元件保持于拾取部件的状态下停止生产的第一错误应对处理。另外,元件安装机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超过预定块数的情况下,进行将拾取部件所拾取到的元件废弃并且拾取新的元件的重试动作,在即使进行了重试动作错误也未消除时,执行停止生产的第二错误应对处理。在元件安装机中,在刚进行了机种变更等之后,有时生产不稳定。因此,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为预定块数以内的情况下,通过在将成为错误对象的元件保持于拾取部件的状态下停止生产,能够确认错误的原因,并且能够防止元件被浪费地废弃。另一方面,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超过预定块数、生产稳定的状况下,通过进行伴随元件的废弃的重试动作,能够抑制因生产停止而导致的生产效率的恶化。在此,预定块数也可以是1块。
在这样的本公开的第一元件安装机中,也可以是,具备能够对所述拾取部件所拾取到的元件进行拍摄的拍摄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执行在进行了所述拾取动作之后对拾取到的元件进行拍摄所得到的拍摄图像中识别元件的图像处理,在所述图像处理中发生了图像处理错误时,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为所述预定块数以内的情况下,执行所述第一错误应对处理,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超过所述预定块数的情况下,执行所述第二错误应对处理,所述第一错误应对处理中,停止生产并且转移到用于编辑在所述图像处理中使用的元件识别数据的编辑模式。通过在编辑模式下能够编辑元件识别数据,能够抑制再次产生图像处理错误。
另外,在本公开的第一元件安装机中,也可以是,所述控制装置受理生产设定,当在作为所述生产设定而进行了第一设定的状态下发生所述错误时,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为所述预定块数以内的情况下,执行所述第一错误应对处理,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超过所述预定块数的情况下,执行所述第二错误应对处理,当在作为所述生产设定而进行了与所述第一设定不同的第二设定的状态下发生所述错误时,与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无关地执行所述第二错误应对处理。这样,用户能够选择使元件的救济优先还是使生产效率优先。例如,用户在使用昂贵的元件进行生产的情况下,能够进行使元件的救济优先的选择,在使用廉价的元件进行生产的情况下,能够进行使生产效率优先的选择。
本公开的第二元件安装机是通过吸附由元件供给装置供给的元件并向基板安装来生产安装有所述元件的基板的元件安装机,其主旨在于,具备:头,具有吸附所述元件的吸嘴;头移动装置,使所述头移动;拍摄装置,能够拍摄所述元件供给装置的元件供给位置;以及控制装置,在进行了利用所述吸嘴吸附所述元件的吸附动作之后,当发生了吸附错误时,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为预定块数以内的情况下,基于利用所述拍摄装置对所述元件供给位置进行拍摄所得到的拍摄图像设定吸附位置,并且控制所述头和所述移动装置以使得所述元件在所设定的吸附位置被吸附,且,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超过所述预定块数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头和所述移动装置,以使得由所述元件供给装置供给的元件在预先决定的吸附位置、或根据以前进行所述吸附动作时的吸附偏差量被修正后的吸附位置被吸附。
该本公开的第二元件安装机在进行了通过吸嘴吸附所述元件的吸附动作之后,当发生了吸附错误时,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为预定块数以内的情况下,进行如下的重试动作:基于对元件供给位置进行拍摄所得到的拍摄图像来设定吸附位置,并且在所设定的吸附位置使吸嘴吸附元件。另外,第二元件安装机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超过预定块数的情况下,进行在预先决定的吸附位置、或根据以前进行吸附动作时的吸附偏移量被修正后的吸附位置使元件吸附于吸嘴的重试动作。因此,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为预定块数以内的情况下,通过对元件供给位置进行拍摄而设定吸附位置并进行重试动作,能够提高元件的吸附精度,抑制重复废弃浪费的元件。另一方面,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超过预定块数而生产稳定的状况下,不对元件供给位置进行拍摄而直接进行重试动作,由此能够抑制生产效率的恶化。在此,预定块数也可以是1块。
另外,本公开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只要属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当然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元件安装机的制造产业等。
附图标记说明
10元件安装机、11壳体、21元件供给装置、22基板搬运装置、22a传送导轨、22b支撑板、23零件相机、24嘴站、25废弃箱、30头移动装置、31X轴导轨、32X轴滑动件、33X轴致动器、35Y轴导轨、36Y轴滑动件、37Y轴致动器、40头、41Z轴致动器、42θ轴致动器、43标记相机、51负压源、52正压源、53电磁阀、60控制装置、61CPU、62ROM、63HDD、64RAM、65输入输出接口、66总线、80管理装置、81CPU、82ROM、83HDD、84RAM、85输入输出接口、86总线、87输入设备、88显示器、S基板。

Claims (5)

1.一种元件安装机,通过拾取元件并安装于基板来生产安装有所述元件的基板,其中,
所述元件安装机具备:
拾取部件,拾取所述元件;以及
控制装置,在进行了利用所述拾取部件拾取所述元件的拾取动作之后,在发生了预定的错误时,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为预定块数以内的情况下,执行在将成为所述错误的对象的元件保持于所述拾取部件的状态下停止生产的第一错误应对处理,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超过所述预定块数的情况下,进行将所述拾取部件所拾取到的元件废弃并且拾取新的元件的重试动作,在即使进行了该重试动作所述错误也未消除时,执行停止生产的第二错误应对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安装机,其中,
所述预定块数为1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元件安装机,其中,
所述元件安装机具备拍摄装置,该拍摄装置能够对所述拾取部件所拾取到的元件进行拍摄,
所述控制装置执行在进行了所述拾取动作之后对拾取到的元件进行拍摄所得到的拍摄图像中识别元件的图像处理,在所述图像处理中发生了图像处理错误时,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为所述预定块数以内的情况下,执行所述第一错误应对处理,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超过所述预定块数的情况下,执行所述第二错误应对处理,
所述第一错误应对处理中,停止生产并且转移到用于编辑在所述图像处理中使用的元件识别数据的编辑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元件安装机,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受理生产设定,当在作为所述生产设定而进行了第一设定的状态下发生所述错误时,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为所述预定块数以内的情况下,执行所述第一错误应对处理,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超过所述预定块数的情况下,执行所述第二错误应对处理,当在作为所述生产设定而进行了与所述第一设定不同的第二设定的状态下发生所述错误时,与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无关地执行所述第二错误应对处理。
5.一种元件安装机,通过吸附由元件供给装置供给的元件并向基板安装,来生产安装有所述元件的基板,其中,
所述元件安装机具备:
头,具有吸附所述元件的吸嘴;
头移动装置,使所述头移动;
拍摄装置,能够对所述元件供给装置的元件供给位置进行拍摄;以及
控制装置,在进行了利用所述吸嘴吸附所述元件的吸附动作之后,当发生了吸附错误时,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为预定块数以内的情况下,基于利用所述拍摄装置对所述元件供给位置进行拍摄所得到的拍摄图像来设定吸附位置,并且控制所述头和所述移动装置以使得所述元件在所设定的吸附位置被吸附,且,在从开始生产起的生产块数超过所述预定块数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头和所述移动装置,以使得由所述元件供给装置供给的元件在预先确定的吸附位置、或根据以前进行所述吸附动作时的吸附偏差量被修正后的吸附位置被吸附。
CN201980097499.3A 2019-06-17 2019-06-17 元件安装机 Active CN1139508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23837 WO2020255186A1 (ja) 2019-06-17 2019-06-17 部品実装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0874A true CN113950874A (zh) 2022-01-18
CN113950874B CN113950874B (zh) 2023-10-20

Family

ID=74040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7499.3A Active CN113950874B (zh) 2019-06-17 2019-06-17 元件安装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818845B2 (zh)
EP (1) EP3986106A4 (zh)
JP (1) JP7425060B2 (zh)
CN (1) CN113950874B (zh)
WO (1) WO2020255186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85189A (ja) * 2000-12-13 2002-06-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部品実装機の機種切替作業方法、および部品実装機
JP2005045018A (ja) * 2003-07-22 2005-02-17 Yamagata Casio Co Ltd 部品搭載装置及びその異常状態早期検出方法
JP2005166850A (ja) * 2003-12-02 2005-06-23 Juki Corp 部品認識方法及び装置
JP2006093503A (ja) * 2004-09-27 2006-04-06 Yamagata Casio Co Ltd 部品搭載装置
JP2008053382A (ja) * 2006-08-23 2008-03-06 Yamaha Motor Co Ltd 実装機
JP2008098355A (ja) * 2006-10-11 2008-04-24 Juki Corp 部品供給装置
CN105007713A (zh) * 2014-04-24 2015-10-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元件安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40863B2 (ja) 2001-01-24 2010-09-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実装方法及び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JP6132845B2 (ja) * 2012-09-28 2017-05-24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ラインおよび部品実装ラインにおける部品の画像処理データ作成方法
JP6411028B2 (ja) 2014-01-17 2018-10-24 株式会社Fuji 管理装置
JP6594971B2 (ja) 2015-06-05 2019-10-23 株式会社Fuji 部品実装ラインの生産管理システム
JP6589789B2 (ja) * 2016-09-21 2019-10-1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85189A (ja) * 2000-12-13 2002-06-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部品実装機の機種切替作業方法、および部品実装機
JP2005045018A (ja) * 2003-07-22 2005-02-17 Yamagata Casio Co Ltd 部品搭載装置及びその異常状態早期検出方法
JP2005166850A (ja) * 2003-12-02 2005-06-23 Juki Corp 部品認識方法及び装置
JP2006093503A (ja) * 2004-09-27 2006-04-06 Yamagata Casio Co Ltd 部品搭載装置
JP2008053382A (ja) * 2006-08-23 2008-03-06 Yamaha Motor Co Ltd 実装機
JP2008098355A (ja) * 2006-10-11 2008-04-24 Juki Corp 部品供給装置
CN105007713A (zh) * 2014-04-24 2015-10-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元件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56748A1 (en) 2022-08-11
US11818845B2 (en) 2023-11-14
CN113950874B (zh) 2023-10-20
WO2020255186A1 (ja) 2020-12-24
EP3986106A4 (en) 2022-06-22
JP7425060B2 (ja) 2024-01-30
EP3986106A1 (en) 2022-04-20
JPWO2020255186A1 (zh) 2020-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57130B (zh) 基板作业系统
US11683922B2 (en) Component mounting system
CN110892345B (zh) 作业系统
JPWO2016194136A1 (ja) 部品実装装置及び吸着位置設定方法
CN112166660B (zh) 元件安装系统以及元件供给单元的配置指示方法
JP7314216B2 (ja) フィーダの取り外し及び取り付け方法
JP2023054189A (ja) 基板作業システム
CN113950874B (zh) 元件安装机
CN111869342B (zh) 元件安装装置
CN110301172B (zh) 元件安装系统及元件安装方法
JP6204995B2 (ja) 対基板作業装置
CN106538090B (zh) 对基板作业装置
CN114930160A (zh) 检查装置以及检查方法
CN107926151B (zh) 要求精度设定装置
WO2022079858A1 (ja)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JP7256269B2 (ja) 部品実装機及び対基板作業システム
CN114026975B (zh) 元件安装机
EP4243587A1 (en) Component mounting system
CN110476496B (zh) 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16602066A (zh) 元件补给方法及管理装置
WO2018116397A1 (ja) 作業機、およびはんだ付け方法
CN113228846A (zh) 元件安装装置
JP2019110224A (ja) 部品実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