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42319B - 介质排出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介质排出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42319B
CN113942319B CN202110790057.6A CN202110790057A CN113942319B CN 113942319 B CN113942319 B CN 113942319B CN 202110790057 A CN202110790057 A CN 202110790057A CN 113942319 B CN113942319 B CN 1139423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medium
receiving tray
light emit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900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42319A (zh
Inventor
齐藤一夫
品川洋辉
织井悟
山田克己
野本伸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063579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436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42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2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42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2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106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for the sheet output 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2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contact with rotating friction members, e.g. rollers, brushes, or cylinders
    • B65H29/22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contact with rotating friction members, e.g. rollers, brushes, or cylinders and introducing into a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65Means for printing without leaving a margin on at least one edge of the copy material, e.g. edge-to-edge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having dual functions or combined with, or coupled to, apparatus performing other fun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02Pile receivers with stationary end support against which pile accumu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20Pile receivers adjustable for different article siz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22Pile receivers removable or interchange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31Ejecting or stacking
    • H04N1/00633Ejecting or stacking selectively to one of a plurality of output tr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5Detecting means for copy material, e.g. for detecting or sensing presence of copy material or its leading or trailing e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2Piling, depiling, handling piles
    • B65H2301/421Forming a pile
    • B65H2301/4212Forming a pile of articles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40Details of frames, housings or mountings of the whol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46Table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30Other features of supports for sheets
    • B65H2405/32Supports for sheets partially insertable - extractable, e.g. upon sliding movement, drawer
    • B65H2405/324Supports for sheets partially insertable - extractable, e.g. upon sliding movement, drawer between operative position and non operative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1/00Means for control to be used by operator; User interfaces
    • B65H2551/20Display means; Information output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1Dimensional aspect of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13Size
    • B65H2701/1131Size of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12Single-function printing machines, typically table-top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15Digital print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39Scanning

Abstract

介质排出装置以及记录装置,为了提高可用性,而以更好的视觉辨认性表示与片材的排出相关的状态。介质排出装置具备:介质排出部,排出介质;介质接收托盘,接收由介质排出部排出的介质;发光部,朝向介质接收托盘发光;以及控制部,控制发光部,介质接收托盘能够切换为收纳于具备介质排出部的装置主体的第一状态和从装置主体最突出的第二状态,控制部根据介质接收托盘的状态或动作来控制发光部。

Description

介质排出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出介质的介质排出装置以及具备该介质排出装置的记 录装置。
背景技术
在排出介质的排出机构中,将排出介质的排出空间设置在装置的框体 中,并且排出空间内较暗而视觉辨认性差,鉴于此,已知有如专利文献1 所示那样设置对排出空间内进行照射的灯的结构。
根据专利文献1记载的结构,当作为介质的一例的纸张被排出到托盘 上时,设置于排纸空间的顶板的灯点亮。由此,容易确认和取出所排出的 纸张,还能够容易关注到纸张的排出。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接收排出的片材的排出托盘通过 电机的动力而在展开位置与收纳位置之间移动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8-3391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016480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结构中,以如下方式构成:当在排出托盘处于收 纳位置的状态下发出记录命令时,排出辊进行旋转,排出辊的旋转被传递 到排出托盘,排出托盘从收纳位置移动至展开位置。因此,可以认为排出 托盘的展开动作在用户看来是片材被排出的预兆。进一步而言,可以说排 出托盘的动作作为表示与片材的排出相关的状态的单元发挥功能。
然而,从提高可用性的观点出发,可以说优选以更好的视觉辨认性来 表示与片材的排出相关的状态。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介质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介质 排出部,排出介质;以及介质接收托盘,接收由所述介质排出部排出的介 质,所述介质接收托盘能够切换为收纳于具备所述介质排出部的装置主体 的第一状态以及从所述装置主体最突出的第二状态,在所述介质排出部的 介质排出方向下游的位置设置有朝向所述介质接收托盘发出光的发光部, 控制所述发光部的控制部根据所述介质接收托盘的状态或动作来控制所 述发光部。
另外,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记录部,对介质进行记 录;介质排出部,排出由所述记录部进行了记录的介质;以及介质接收托 盘,接收由所述介质排出部排出的介质;所述介质接收托盘能够切换为收 纳于具备所述介质排出部的装置主体的第一状态以及从所述装置主体最 突出的第二状态,在所述介质排出部的介质排出方向下游的位置设置有朝 向所述介质接收托盘发出光的发光部,所述介质接收托盘能够通过电机的动力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切换,控制所述发光部 的控制部在所述介质接收托盘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且所述发光部熄灭时,若 接收到记录开始的指示,则与用于使所述介质接收托盘从所述装置主体突 出的所述电机的控制对应地使所述发光部发光。
另外,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记录部,对介质进行记 录;介质排出部,排出由所述记录部进行了记录的介质;以及介质接收托 盘,接收由所述介质排出部排出的介质;所述介质接收托盘能够切换为收 纳于具备所述介质排出部的装置主体的第一状态以及从所述装置主体最 突出的第二状态,在所述介质排出部的介质排出方向下游的位置设置有朝 向所述介质接收托盘发出光的发光部,控制所述发光部的控制部至少能够检测所述介质接收托盘是否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并且在所述介质接收托盘 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且所述发光部熄灭时,若接收到记录开始的指示,则不 使所述发光部发光,在所述介质接收托盘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以外的状态且 所述发光部熄灭时,若接收到记录开始的指示,则使所述发光部发光。
附图说明
图1是将纸张接收托盘设为第一状态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2是将纸张接收托盘设为第三状态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3是将纸张接收托盘设为第二状态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打印机的纸张输送路径的图。
图5是表示打印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6是卸下前表面罩而使基板露出的状态的打印机前表面的局部放大 立体图。
图7是从纸张排出方向观察发光部的照射范围的图。
图8是从纸张宽度方向观察发光部的照射范围的图。
图9是表示发光部的控制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喷墨打印机,2…装置主体,3…扫描仪部,4…前表面罩,5…供 纸托盘,6…操作面板,7…纸托,8…反转辊,9…上部罩,10…给送辊, 11…给送辊,12…承接件,13…输送辊对,14…滑架,15…记录头,16… 排出辊对,17…排出口,18…纸张接收托盘,19…前表面面板,20…对置 部,21…光学部件,21a…对置面,23…发光部,24…基板,27…反射片,28…遮光片,30…框架,34…纸张排出装置,49…电源按钮,50…控制部, 51…滑架电机,52…给送电机,53…输送电机,54…CPU,55…闪存ROM, 56…RAM,57…位置检测部,58…旋转检测部,59…介质检测部,60…托 盘驱动电机,61…托盘检测部,62…接口,P…纸张,R…光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大致地说明本发明。
第一方式所涉及的介质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介质排出部,排 出介质;介质接收托盘,接收由所述介质排出部排出的介质;发光部,朝 向所述介质接收托盘发光;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发光部,所述介质接收 托盘能够切换为收纳于具备所述介质排出部的装置主体的第一状态以及 从所述装置主体最突出的第二状态,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介质接收托盘的 状态或动作来控制所述发光部。
根据本方式,控制所述发光部的控制部根据所述介质接收托盘的状态 或动作来控制所述发光部,因此能够以良好的视觉辨认性表示与介质的排 出相关的状态,能够提高可用性。
第二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中,所述介质接收托盘能够通过由 所述控制部控制的电机的动力,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进行 状态切换,所述控制部在使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介质接收托盘从所述 装置主体突出时,使所述发光部发光。
根据本方式,所述控制部在使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介质接收托盘 从所述装置主体突出时,使所述发光部发光,因此用户能够通过所述发光 部的点亮来掌握所述介质接收托盘的状态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述发光部的“发光”包括点亮和闪 烁这两种含义,在仅称为“发光”的情况下,是指点亮以及闪烁中的任一 种。
第三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中,所述介质接收托盘能够通过由 所述控制部控制的电机的动力,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进行 状态切换,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电机以规定量驱动,所述介质接收托盘也 未切换为目标状态的情况下,使所述发光部的发光状态变化。
根据本方式,所述控制部在即使以规定量驱动所述电机也未将所述介 质接收托盘切换为目标状态的情况下,使所述发光部的发光状态变化,因 此,用户能够通过所述发光部的发光状态的变化来掌握所述介质接收托盘 的动作发生了异常。
第四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或第三方式中,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介质 接收托盘解除所述第一状态并从所述装置主体突出并且所述发光部发光 的状态下向抑制电力消耗的省电模式转换时,使所述发光部熄灭。
根据本方式,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介质接收托盘解除所述第一状态并从 所述装置主体突出并且所述发光部由发光的状态向抑制电力消耗的省电 模式转换的情况下,使所述发光部熄灭,因此可以避免电力浪费。
第五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二至第四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在所述介 质接收托盘解除所述第一状态并从所述装置主体突出并且所述发光部发 光的状态下电源按钮被按下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发光部熄灭。
根据本方式,在所述介质接收托盘解除所述第一状态并从所述装置主 体突出并且所述发光部发光的状态下电源按钮被按下时,所述控制部使所 述发光部熄灭,因此用户能够在视觉上掌握装置转换至电源断开的状态。
第六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记录部,对介质进行 记录;以及根据第一至第五方式中任一项所涉及的所述介质排出装置,排 出由所述记录部进行了记录的介质。
根据本方式,在在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中,能够得到上述的第 一至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作用效果。
第七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记录部,对介质进行 记录;介质排出部,排出由所述记录部进行了记录的介质;介质接收托盘, 接收由所述介质排出部排出的介质;发光部,朝向所述介质接收托盘发光; 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发光部,所述介质接收托盘能够切换为收纳于具 备所述介质排出部的装置主体的第一状态和从所述装置主体最突出的第 二状态,所述介质接收托盘能够通过电机的动力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切换,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介质接收托盘处于所述第一 状态且所述发光部熄灭时,若接收到记录开始的指示,则与用于使所述介 质接收托盘从所述装置主体突出的所述电机的控制对应地使所述发光部 发光。
根据本方式,当在所述介质接收托盘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且所述发光部 熄灭时接收到记录开始的指示时,控制所述发光部的控制部与用于使所述 介质接收托盘从所述装置主体突出的所述电机的控制对应地使所述发光 部发光,因此用户能够通过所述发光部的发光而在视觉上掌握所述介质接 收托盘的状态切换,可用性提高。
第八方式的特征在于,具备:记录部,对介质上进行记录;介质排出 部,排出由所述记录部进行了记录的介质;介质接收托盘,接收由所述介 质排出部排出的介质;发光部,朝向所述介质接收托盘发出光;以及控制 部,控制所述发光部,所述介质接收托盘能够切换为收纳于具备所述介质 排出部的装置主体的第一状态以及从所述装置主体最突出的第二状态,所 述控制部至少能够检测所述介质接收托盘是否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并且, 在所述介质接收托盘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且所述发光部熄灭时,若接收到记 录开始的指示,则不使所述发光部发光,在所述介质接收托盘处于所述第 一状态以外的状态且所述发光部熄灭时,若接收到记录开始的指示,则使 所述发光部发光。
根据本方式,控制所述发光部的控制部能够检测所述介质接收托盘是 否至少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并且,在所述介质接收托盘处于所述第一状态 且所述发光部熄灭时,若接收到记录开始的指示,则不使所述发光部发光, 在所述介质接收托盘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以外的状态且所述发光部熄灭时, 若接收到记录开始的指示,则使所述发光部发光,因此,用户能够通过所 述发光部的状态而在视觉上掌握所述介质接收托盘的状态,可用性提高。
第九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八方式中,所述控制部在处于所述第一状 态的所述介质接收托盘解除了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使所述发光部发光。
根据本方式,所述控制部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介质接收托盘解 除了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使所述发光部发光,因此用户能够通过所述 发光部的发光而在视觉上掌握所述介质接收托盘的状态切换。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沿着X轴的方向是装置宽度方向,为与输 送作为介质的一例的纸张的纸张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即纸张宽度方向。-X方向在使装置前表面面对用户时,从用户观察为右方向,另外,+X方 向为同情况下的左方向。
另外,沿着Y轴的方向是装置进深方向,+Y方向是从装置背面朝向 前表面的方向,-Y方向是从装置前表面朝向背面的方向。+Y方向为从将 已进行记录的纸张排出的排出口17的纸张排出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 构成装置的周围的侧面中的设有前表面罩4的侧面为装置前表面。
另外,沿着Z轴的方向为铅垂方向,+Z方向为铅垂上方,-Z方向为 铅垂下方。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有时将输送纸张的方向称为“下游”,将其相反 方向称为“上游”。
在图1~图3中,作为记录装置的一例的喷墨打印机1是在装置主体2 的上部具备扫描仪部3而构成的所谓复合机。下面,喷墨打印机1简称为 打印机1。
扫描仪部3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2转动,通过转动,能够采 取图1所示的关闭的状态和未图示的打开的状态。扫描仪部3具备对原稿 台3b(参照图4)进行开闭的原稿罩3a。
在装置主体2的上部相对于原稿罩3a向背面侧,设置有上部罩9。当 打开上部罩9时,能够向承接件12(参照图4)放置纸张。
装置主体2在装置前表面具备用于进行各种操作设定的操作面板6。 操作面板6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触摸面板构成。另外,操作面板6设置成能 够以未图示的旋转轴为中心倾斜。
在装置主体2的前表面的下方设置有前表面罩4。前表面罩4设置为 能够相对于位于装置主体2的下部的供纸托盘5旋转,通过旋转,能够采 取如图1所示那样关闭的状态和如图2以及图3所示那样打开的状态。
当打开前表面罩4时,排出已进行记录的纸张的排出口17露出,另 外,接收从排出口17排出的纸张的、作为介质接收托盘的纸张接收托盘 18露出。
纸张接收托盘18能够在收纳于装置主体2的内部的第一状态与如图3 所示那样成为向+Y方向最突出的状态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需要说明的 是,图2所示的纸张接收托盘18的状态表示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的 第三状态。
通过从托盘驱动电机60(参照图5)经由未图示的齿条齿轮机构向纸 张接收托盘18传递动力来进行纸张接收托盘18的状态切换。控制部50 (参照图5)基于印刷信息所包含的纸张尺寸信息来决定将纸张接收托盘 18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以及第三状态中的哪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纸张接收托盘18不仅能够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切 换,还能够通过托盘驱动电机60(参照图5)的动力从第二状态向第一状 态切换。但是,也可以将纸张接收托盘18从第二状态向第三状态的切换 委托给用户操作,通过托盘驱动电机60的动力进行从第三状态向第一状 态的切换。或者,也可以将从第二状态朝向第一状态的纸张接收托盘18 的状态切换全部委托给用户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纸张接收托盘18除了可以采取第 二状态以外还可以采取第三状态,除了第二状态以外还可以在第三状态下 接收纸张,但也可以省略第三状态,即也可以仅在第二状态下接收纸张。 另外,相反地,纸张接收托盘18除了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以外,还可以 在其他状态下接收纸张。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2所示的第三状态下,例如A4尺寸的纸张将 长边沿着Y轴方向排出的情况下,能够接收该纸张。另外,在图3所示的 第二状态下,例如在A3尺寸的纸张将长边沿着Y轴方向排出的情况下能 够接收该纸张。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纸张接收托盘18构成为具备第一托 盘18c、第二托盘18b及第三托盘18a。
纸张接收托盘18在从图1的收纳状态即第一状态切换为图2的第三 状态时,第一托盘18c、第二托盘18b、第三托盘18a成为一体而向+Y方 向位移。
另外,在从图2的第三状态切换到图3的第二状态时,第二托盘18b 和第三托盘18a相对于第一托盘18c向+Y方向位移。在纸张接收托盘18 切换为第二状态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第二托盘18b位于比第一托盘18c 靠+Y方向的位置,另外,第三托盘18a位于比第二托盘18b靠+Y方向的 位置。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纸张接收托盘18构成为多级式,但纸 张接收托盘18也能够由一个托盘构成。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在托盘上沿 着Y轴方向形成齿条,并设置与该齿条啮合的小齿轮而构成齿条齿轮机构, 并通过电机的动力使其在Y轴方向上位移。在这样的结构中,也能够在收 纳于装置主体2的内部的第一状态和与第一状态相比处于从装置主体2向 +Y方向最突出的状态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状态。
接着,参照图4进一步说明打印机1的纸张输送路径。收容于位于装 置主体2的下部的供纸托盘5的纸张通过由给送电机52(参照图5)驱动 的给送辊10向-Y方向送出。符号T1表示从供纸托盘5送出的纸张的给 送路径。
另外,放置于承接件12的纸张由于承接件12的上升而与给送辊11 抵接,通过由给送电机52(参照图5)驱动的给送辊11的旋转而向下游 给送。符号T2表示从承接件12送出的纸张的给送路径。
在给送辊10的上方设置有由进给电机52(参照图5)驱动的反转辊8, 从供纸托盘5或承接件12送出的纸张从反转辊8接收输送力,并朝向相 对于反转辊8位于+Y方向的输送辊对13输送。
另外,纸张通过由输送电机53(参照图5)驱动的输送辊对13被输 送到与记录头15对置的区域即记录区域。
作为记录部的一例的记录头15设置于滑架14,滑架14通过滑架电机 51(参照图5)的动力而在X轴方向上往复移动。记录头15随着滑架14 的移动动作而对纸张喷出油墨。
然后,通过由输送电机53(参照图5)驱动的排出辊对16将已进行 记录的纸张朝向纸张接收托盘18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排出辊对16是排出已进行记录的纸张的纸张排出部 的一例。另外,排出辊对16、纸张接收托盘18以及后述的发光部23(参 照图5)构成作为介质排出装置的一例的纸张排出装置34。
接着,参照图5对打印机1中的控制系统进行说明。
控制部50进行包括纸张的给送、输送、排出以及记录,以及其他打 印机1的各种控制。
向控制部50输入来自操作面板6的信号,另外,从控制部50向操作 面板6发送用于显示操作面板6的显示,特别是用户界面(以下称为“UI”) 的信号。
控制部50对滑架电机51、给送电机52、输送电机53以及托盘驱动 电机60的这些电机进行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电机是DC电机。
来自位置检测部57、旋转检测部58、介质检测部59以及托盘检测部 61的这些检测部的检测信号也被输入到控制部50。
位置检测部57是线性编码器,是用于检测滑架14在X轴方向上的位 置的检测部。旋转检测部58是旋转编码器,是用于检测由输送电机53驱 动的辊的旋转量以及旋转速度的检测部。
介质检测部59设置在输送辊对13的上游附近,检测纸张的前端以及 后端的通过。介质检测部59能够由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的传感器构成。控 制部50能够基于介质检测部59的检测信息,掌握是否正确地进行了纸张 的给送,具体而言,能够掌握是否发生了无进纸。
在本实施方式中,托盘检测部61是用于检测纸张接收托盘18切换为 图2所示的第三状态的检测单元,例如,能够由接触式的传感器构成。需 要说明的是,控制部50通过检测托盘驱动电机60的驱动方向和驱动电流 值的增加,能够检测出纸张接收托盘18切换为第一状态,另外,能够检 测出切换为第二状态。
不过,当然也可以另外设置用于检测第一状态的传感器、用于检测第 二状态的传感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托盘驱动电机60一并设置有未图示的旋转编码器, 控制部50能够基于从该旋转编码器输出的信号来掌握托盘驱动电机60的 旋转方向和旋转量。
控制部50具备CPU54、闪存ROM55以及RAM56。CPU54根据存储 在闪存ROM55中的程序进行各种运算处理,并控制打印机1整体的动作。 用于控制后述的发光部23的程序也存储在闪存ROM55中。闪存ROM55 是能够读出以及写入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另外,用户经由操作面板6输入 的各种设定信息也被存储在闪存ROM55中。在作为存储单元的一例的 RAM56中临时存储各种信息。
另外,控制部50具备接口62,能够经由该接口62与外部计算机90 进行通信。
接着,进一步说明排出口17。排出口17在Y轴方向上成为排出由记 录头15进行了记录的纸张的排出位置。
如图2以及图3所示,该排出口17的上缘由与纸张接收托盘18、已 进行记录的纸张的记录面对置的对置部20形成。
如图6~图8所示,对置部20构成为具备光学部件21。光学部件21 以在X轴方向即纸张宽度方向上位于纸张通过的区域的中央的方式安装 于框架30。换言之,所排出的纸张的纸张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与光学部件 21的X轴方向的中心位置大致一致。
光学部件21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作为透镜发挥功能。在本实 施方式中,光学部件21由无色透明的树脂材料形成,并且与纸张的记录 面对置的对置面21a形成为磨砂玻璃状。
在光学部件21的+Z方向上设置有发光部23。发光部23在本实施方 式中由白色LED构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部23在基板24上, 在X轴方向即纸张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两个。两个发光部23以 在X轴方向即纸张宽度方向上相对于光学部件21的中心位置对称的方式 配置。
发光部23相对于光学部件21向图7以及图8的箭头Q所示的方向发 光。换言之,光学部件21位于从发光部23发出的光入射的位置。在图7 以及图8中,符号P表示排出的纸张。光学部件21将入射的光向朝向纸 张P的记录面的方向放射。从光学部件21朝向纸张P的记录面放射的可 见光如图7所示那样在纸张宽度方向上扩展,并如图8所示那样在纸张输 送方向上扩展。
如图6、图8所示,相对于从发光部23发出的光的光路,在纸张输送 方向的上游和下游设置有反射片27。换言之,以夹着从发光部23发出的 光的光路的方式设置有一对反射片27。反射片27在Z轴方向上从发光部 23的位置到达光学部件21的上表面位置。另外,反射片27在X轴方向 上覆盖光学部件21的几乎整个区域。反射片27例如能够由白色的片材构成。
另外,在靠近前表面面板19一侧的反射片27与前表面面板19之间 设置有遮光片28。遮光片28的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的大小在本实施方 式中与反射片27相同。遮光片28例如能够由黑色的片材构成。
图7以及图8表示纸张接收托盘18处于图2所示的第三状态、作为 一例A4尺寸纸张在长边方向上沿着纸张输送方向被排出到纸张接收托盘18的情况。在图7以及图8中,符号S表示从光学部件21朝向纸张P的 记录面放射的光的照射范围。
从发光部23发出并入射到光学部件21的光,通过对置面21a形成为 磨砂玻璃状,在光学部件21的内部向纸张宽度方向扩散,然后朝向纸张 的记录面放射。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放射范围具有覆盖A4尺寸纸张的短 边的整个区域的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以及图8中,符号H1表示Z轴方向,即与纸 张的记录面正交的方向上的纸张接收托盘18与光学部件21的间隔。间隔 H1例如能够设为30mm以下。由此,纸张P的记录面与光学部件21的间 隔为30mm以下。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排出由记录头15进行了记录的纸张的排出位 置与纸张的记录面对置的对置部20具备光学部件21构成,该光学部件21 位于从发光部23发出的光入射的部位,并且与纸张的记录面对置配置, 将入射的光至少向朝向纸张的记录面的方向放射,因此能够迅速地、即在 记录完成之前,且清楚地视觉辨认记录结果,能够适当地应对用户需求。
另外,光学部件21对纸张的记录面的照射范围在纸张宽度方向上具 有覆盖第一尺寸的纸张的记录面的整个区域的宽度,因此能够更适当地视 觉辨认记录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尺寸的纸张设 为A4尺寸纸张,但当然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一尺寸的纸张是能够输送的最大尺寸的纸张, 则能够对所有尺寸的纸张照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部件21是与纸张的记录面对置的对置 面21a形成为磨砂玻璃状的具有透光性的部件,因此能够使从发光部23 发出的光向更大范围扩散。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使从发光部23发出的光更广范围地扩散的方法, 也可以代替将对置面21a制成磨砂玻璃状,或者除了制成磨砂玻璃状以外, 还可以将光学部件21由含有光扩散剂的具有透光性的部件形成。
作为光扩散剂,能够使用硫酸钡、碳酸钙、氧化硅、碳酸镁、氢氧化 铝、氧化钛、氧化锌、合成二氧化硅、玻璃珠等。
另外,使从发光部23发出的光向更大范围扩散的方法当然也不限于 将对置面21a制成磨砂玻璃状或使用扩散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与纸张的记录面正交的方向上的、记 录面与光学部件21的间隔设定为30mm以下,因此,能够在纸张的排出 位置清楚地视觉辨认记录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到达记录面的光量足够,则记录面与光学部件21 的间隔也可以大于30mm。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置有夹着从发光部23向光学部件21 发出的光的光路的一对反射片27,因此可以确保从光学部件21对纸张的 记录面照射的光的量。需要说明的是,在即使不使用反射片27也可以确 保充分的光量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反射片2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靠近作为形成装置的前表面的壁部的 前表面面板19的反射片27与前表面面板19之间设置有遮光片28,因此 可以抑制光从前表面面板19向装置前方泄漏。需要说明的是,在前表面 面板19的遮光率较高,难以视觉辨认光经由前表面面板19向装置外侧泄 漏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遮光片28。
接着,对控制部50(图5)对于发光部23的控制进行说明。
控制部50在对纸张进行记录时以及排出已进行记录的纸张时,至少 在从纸张的前端到达与对置部20对置的位置起,直到纸张的后端脱离与 对置部20对置的位置为止的期间使发光部23发光。即,从纸张的前端到 后端照射纸张的记录面。
这成为发光部23的最基本的发光。需要说明的是,在发光部23的发 光时存在点亮和闪烁,在从纸张的前端到达与对置部20对置的位置起, 直到纸张的后端脱离与对置部20对置的位置为止的期间的发光在本实施 例中为点亮。
将上述的发光部23的发光作为基础,控制部50如以下说明的那样控 制发光部23的发光和熄灭。图9表示基于控制部50的发光部23的控制 的流程,控制部50在接收到记录开始指示时(在步骤S101中为“是”), 进行是否为切换发光部23的发光状态的定时的判断(步骤S102)。
控制部50若判断为是切换发光部23的发光状态的定时(在步骤S102 中为“是”),则切换发光部23的发光状态(步骤S103)。需要说明的是, 发光部23的发光状态的切换包括发光部23的熄灭状态、点亮状态以及闪 烁状态的各状态之间的切换以及各状态的维持。
然后,判断纸张后端是否已通过发光部23的位置(步骤S104)。更 具体而言,步骤S104的肯定条件满足以下的任一种情况:纸张后端脱离 与对置部20对置的位置的情况,或者从纸张后端脱离了与对置部20对置 的位置后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的情况,或者从向纸张的记录动作完成后经过 了规定的时间的情况,或者从纸张的排出动作完成后经过了规定的时间的 情况。然后,在纸张后端通过了发光部23的位置的情况下(在步骤S104 中为“是”),进行此后是否为熄灭定时的判断(步骤S105)。在纸张后端 通过发光部23的位置之前(在步骤S104中为“否”),反复执行步骤 S102~S104。
之后,控制部50若判断为是熄灭定时(在步骤S105中为“是”),使 发光部23熄灭(步骤S106)。
下面,对步骤S102、S103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 步骤S102、S103中的发光部23的发光状态的切换与纸张接收托盘18的 动作对应。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步骤S102、S103的发光部23的发光状态的切 换采用以下(1)以及(2),在符合(1)以及(2)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 切换发光部23的发光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当然也可以仅采用以下(1)、 (2)中的任一个。
(1)在使处于第一状态的纸张接收托盘18从装置主体2突出时,视 为满足步骤S102的肯定条件而转换至步骤S103。即,根据纸张接收托盘 18的动作来控制发光部23。需要说明的是,在纸张接收托盘18处于第一 状态时,通常发光部23处于熄灭状态。
更具体而言,视为与托盘驱动电机60(参照图5)的驱动开始同时, 或者以其前后的定时满足步骤S102的肯定条件的情况,转换至步骤S103。 即,与用于使纸张接收托盘18从装置主体2突出的托盘驱动电机60的控 制对应地使发光部23发光。在该情况下,步骤S103中的发光部23的发 光可以是点亮和闪烁中的任一种。
这样,当在纸张接收托盘18处于第一状态且发光部23熄灭时接收到 记录开始的指示时,控制部50与用于使纸张接收托盘18从装置主体2突 出的托盘驱动电机60的控制对应地使发光部23发光。
通过这样的发光部23的发光,用户能够通过发光部23的发光而在视 觉上掌握纸张接收托盘18的状态切换。
(2)在即使以规定量驱动托盘驱动电机60(参照图5)也未将纸张 接收托盘18切换为目标状态的情况下,视为满足步骤S102的肯定条件, 转换至步骤S103。即,根据纸张接收托盘18的动作来控制发光部23。然 后,在步骤S103中,切换发光部23的发光状态。作为其一例,使发光部 23闪烁。
作为纸张接收托盘18的目标状态的一例,可举出图2的第三状态。 更具体而言,控制部50在即使以第一驱动量驱动托盘驱动电机60,托盘 检测部61(参照图5)的检测信号也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视为满足步骤 S102的肯定条件,转换至步骤S103而使发光部23闪烁。所述第一驱动 量是对用于将纸张接收托盘18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三状态的托盘驱动电 机60的理论上的驱动量加上一定程度的余量而得到的量。
由此,用户能够通过发光部23的闪烁而在视觉上掌握在纸张接收托 盘18的动作中产生了异常。
需要说明的是,例如在纸张接收托盘18的动作区域中存在障碍物, 由于纸张接收托盘18与该障碍物抵接而产生异常的情况下,用户在除去 了障碍物之后,经由操作面板6进行错误解除操作。在进行了这样的错误 解除操作的情况下,控制部50能够再次开始托盘驱动电机60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控制部50在进行了错误解除操作时将发光部23 的发光状态从闪烁变更为熄灭,在再次开始托盘驱动电机60的控制时从 熄灭变为点亮。由此,用户可以在视觉上掌握异常状态被解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当在接收了记录执行指 示的状态下使处于第一状态的纸张接收托盘18从装置主体2突出时,使 发光部23发光。然而,例如在操作面板6的UI中设置有用于进行纸张接 收托盘18的状态切换的操作按钮,在根据用户的意图而进行从纸张接收 托盘18的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或者第三状态的切换的情况下,无论有无 记录执行指示,都可以进行步骤S102以后的控制。
接着,对步骤S105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步 骤S105、S106的发光部23的熄灭基本上不与纸张接收托盘18的状态或 动作对应,当然也可以与纸张接收托盘18的状态或动作对应。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步骤S105、S106的发光部23的熄灭能够采用 以下(3)~(7)中的任一个。当然,也可以采用以下(3)~(7)中的多 个,也可以采用全部。
(3)在纸张的后端脱离与对置部20对置的位置时,或者从纸张的后 端脱离与对置部20对置的位置起经过了规定的时间之后,或者从向纸张 的记录动作完成起经过了规定的时间之后,或者从纸张的排出动作完成起 经过了规定的时间之后,视为满足了步骤S105的肯定条件,在步骤S106 中使发光部23熄灭。这样,通过使发光部23熄灭,可以抑制电力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对纸张的记录动作、排出动作为基准使发光部23熄 灭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优选控制为光至少从所排出的纸张的前端照射到 后端。
(4)当在操作面板6的UI中设置有用于进行纸张接收托盘18的状 态切换的操作按钮时,在用户经由操作面板6指示了纸张接收托盘18的 收纳的情况下,视为满足步骤S105的肯定条件,在步骤S106中使发光部 23熄灭。
(5)在发光部23在发光的状态下向抑制电力消耗的省电模式转换的 情况下,视为满足步骤S105的肯定条件,在步骤S106中使发光部23熄 灭。
需要说明的是,在转换至省电模式时,如果纸张接收托盘18处于第 一状态以外的状态,则也可以进行向第一状态的切换。此时,发光部23 的熄灭定时例如能够设为与托盘驱动电机60(参照图5)的驱动开始同时 或其前后的定时,或者托盘驱动电机60的驱动停止或其前后的定时。在 该情况下,发光部23根据纸张接收托盘18的动作而被控制。由此,可以抑制电力浪费。
(6)在以发光部23发光的状态按下电源按钮49(参照图1~图3)时, 视为满足步骤S105的肯定条件,在步骤S106中使发光部23熄灭。
需要说明的是,在转换至电源断开状态时,如果纸张接收托盘18处 于第一状态以外的状态,则也可以进行向第一状态的切换。此时,发光部 23的熄灭定时例如能够设为与托盘驱动电机60(参照图5)的驱动开始同 时或其前后的定时,或者托盘驱动电机60的驱动停止或其前后的定时。 在该情况下,发光部23根据纸张接收托盘18的动作而被控制。由此,用 户可以在视觉上掌握装置正确地转换至电源断开的状态。
(7)在开始记录动作之后,在发生了错误时,视为满足步骤S105的 肯定条件,在步骤S106中使发光部23熄灭。错误包括卡纸、油墨耗尽。 这样一来,通过使发光部23熄灭,可以抑制电力浪费。需要说明的是, 在错误解除时,优选使发光部23再次发光。
另外,在纸张接收托盘18不是电机驱动,而是仅通过用户操作而能 够进行状态切换的结构,并且具备检测纸张接收托盘18是否至少处于第 一状态的单元的结构中,也可以如下方式控制发光部23。即,当在纸张接 收托盘18处于第一状态且发光部23熄灭时接收到记录执行指示时,控制 部50不使发光部23发光而维持熄灭状态。即,将接收到记录执行指示的 定时作为控制发光部23的发光状态的定时,根据纸张接收托盘18的状态 来控制发光部23。通过这样的发光部23的控制,用户能够判断为处于应 切换纸张接收托盘18的状态的状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情况下,控制部50优选在纸张接收托盘18解除 第一状态之前,保留记录动作的开始。
另外,当在纸张接收托盘18处于第一状态以外的状态且发光部23熄 灭时接收到记录执行指示时,控制部50使发光部23发光。在该情况下, 也将接收到记录执行指示的定时作为控制发光部23的发光状态的定时, 根据纸张接收托盘18的状态来控制发光部23。需要说明的是,该情况下 的发光部23的发光为点亮。通过这样控制发光部23,用户能够掌握处于 能够记录的状态。
另外,控制部50也可以如上述那样,在纸张接收托盘18不是电机驱 动而是仅通过用户操作进行状态切换,并且具备检测纸张接收托盘18是 否处于第一状态的单元的情况下,当处于第一状态的纸张接收托盘18解 除第一状态时,使发光部23发光。即,根据纸张接收托盘18的动作来控 制发光部23。需要说明的是,该情况下的发光部23的发光为点亮。通过 这样的发光部23的控制,用户能够掌握纸张接收托盘18的状态被切换, 成为能够记录的状态。
另外,控制部50也可以如上述那样,在纸张接收托盘18不是电机驱 动而是仅通过用户操作进行状态切换,并且具备检测纸张接收托盘18是 否处于第一状态的单元的情况下,从纸张接收托盘18处于第一状态以外 的状态且发光部23发光的状态,在通过用户操作将纸张接收托盘18切换 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使发光部23熄灭。即,根据纸张接收托盘18的动 作来控制发光部23。通过这样控制发光部23,可以抑制电力浪费。
如上所述,控制发光部23的控制部50基于纸张接收托盘18的状态 或动作来控制发光部23,因此能够以良好的视觉辨认性表示与纸张的排出 相关的状态,能够提高可用性。
例如,在纸张接收托盘18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时, 即从装置主体2突出时,能够将该动作通知给用户。特别是在较暗的环境 下难以看到纸张接收托盘18的突出动作,但通过发光部23的发光,即使 在较暗的环境下也能够掌握纸张接收托盘18的动作。其结果为,例如当 在纸张接收托盘18的动作区域中存在障碍物的情况下,可以抑制纸张接 收托盘18与所述障碍物的碰撞。
需要说明的是,与纸张接收托盘18的状态相应的发光部23的控制是 指在发光部23的控制时参照纸张接收托盘18的状态。另外,与纸张接收 托盘18的动作相应的发光部23的控制是指将发光部23的控制与纸张接 收托盘18的动作建立关联。在纸张接收托盘18的动作中,包括接收托盘 驱动电机60的动力的动作和由用户移动的情况下的动作。
另外,在发光部23的控制中,如上所述包括:发光部23的熄灭状态、 点亮状态以及闪烁状态的各状态之间的切换、各状态的维持。
另外,发光部23的发光状态的切换也能够采用以下(8)~(10)中 的任一个或多个,或者全部。
(8)设置检测前表面罩4的开闭的单元,在检测到前表面罩4打开 时,使发光部23发光。这是因为,在前表面罩4打开的情况下,纸张接 收托盘18有可能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三状态或第二状态,并排出纸张。 需要说明的是,该控制例如能够代替上述(1)的控制。
(9)设置检测操作面板6的姿势的单元,在检测到操作面板6从图 1~图3所示的全闭状态朝上倾斜时,使发光部23发光。这是因为,在操 作面板6朝上倾斜的情况下,纸张接收托盘18有可能从第一状态切换为 第三状态或第二状态,并排出纸张。需要说明的是,该控制例如能够代替 上述的(1)的控制。
(10)在控制部50能够执行通过以低速执行供纸动作、记录动作来 抑制噪音的静音模式的情况下,在选择了该静音模式时,使发光部23发 光。在静音模式下,纸张的输送速度为低速,但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使 发光部23发光,能够花时间更可靠地确认记录结果。需要说明的是,该 控制例如能够代替上述的(1)的控制。
步骤S105的熄灭定时也能够设定为以下(11)~(14)中的任一个。 当然,也可以采用以下(11)~(14)中的多个,也可以采用全部。
(11)在设置有检测纸张接收托盘18上有无纸张的单元的基础上, 在纸张接收托盘18上的纸张被去除时,使发光部23熄灭。由此,可以抑 制电力浪费。需要说明的是,该控制例如能够代替上述的(3)的控制。
(12)设置检测前表面罩4的开闭的单元,在检测到前表面罩4关闭 时,使发光部23熄灭。这是因为,在前表面罩4关闭的情况下,不进行 向纸张接收托盘18的纸张的排出。需要说明的是,该控制例如能够代替 上述的(3)的控制。
(13)设置检测操作面板6的姿势的单元,在检测到操作面板6从朝 上的倾斜姿势(未图示)如图1~图3所示那样成为全闭状态时,使发光部 23熄灭。这是因为,在操作面板6成为全闭状态的情况下,用户有可能已 经停止使用设备。需要说明的是,该控制例如能够代替上述的(3)的控 制。
(14)设置检测供纸托盘5的安装状态的单元,在将供纸托盘5从装 置主体2卸下时,使发光部23熄灭。在供纸托盘5从装置主体2卸下的 状态下,不进行向纸张的记录动作,因此通过在这样的状态下使发光部23 熄灭,可以抑制电力浪费。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再次安装供纸托盘5,则 也可以使发光部23返回原来的发光状态。
另外,也可以如下控制发光部23。例如,在A4尺寸纸张将长边沿着 Y轴方向排出的情况下,使发光部23点亮,在A3尺寸纸张将长边沿着Y 轴方向排出的情况下,使发光部23闪烁。由此,用户能够在视觉上判别 所排出的纸张是A4尺寸还是A3尺寸。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 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它们当然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作为介质排出装置的一例的纸张排出装 置34应用于作为记录装置的一例的打印机1,但不限于此,例如也能够应 用于具备读取原稿图像的读取部的图像读取装置。作为图像读取装置的一 例,可举出一边输送原稿一边读取原稿图像的文档扫描仪。

Claims (9)

1.一种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介质排出部,排出介质;
介质接收托盘,接收由所述介质排出部排出的介质;
发光部,朝向所述介质接收托盘发光;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发光部,
所述介质接收托盘能够切换为收纳于具备所述介质排出部的装置主体的第一状态以及从所述装置主体最突出的第二状态,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介质接收托盘的状态或动作来控制所述发光部,
所述介质接收托盘能够通过由所述控制部控制的电机的动力,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切换,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电机以规定量驱动而所述介质接收托盘未切换为目标状态的情况下,使所述发光部的发光状态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接收托盘能够通过由所述控制部控制的电机的动力,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切换,
所述控制部在使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介质接收托盘从所述装置主体突出时,使所述发光部发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介质接收托盘解除所述第一状态并从所述装置主体突出并且所述发光部发光的状态下向抑制电力消耗的省电模式转换时,使所述发光部熄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介质接收托盘解除所述第一状态并从所述装置主体突出并且所述发光部发光的状态下向抑制电力消耗的省电模式转换时,使所述发光部熄灭。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介质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介质接收托盘解除所述第一状态并从所述装置主体突出并且所述发光部发光的状态下电源按钮被按下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发光部熄灭。
6.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记录部,对介质进行记录;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介质排出装置,排出由所述记录部进行了记录的介质。
7.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记录部,对介质进行记录;
介质排出部,排出由所述记录部进行了记录的介质;
介质接收托盘,接收由所述介质排出部排出的介质;
发光部,朝向所述介质接收托盘发光;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发光部,
所述介质接收托盘能够切换为收纳于具备所述介质排出部的装置主体的第一状态以及从所述装置主体最突出的第二状态,
所述介质接收托盘能够通过由所述控制部控制的电机的动力,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切换,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电机以规定量驱动而所述介质接收托盘未切换为目标状态的情况下,使所述发光部的发光状态变化,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介质接收托盘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且所述发光部熄灭时,若接收到记录开始的指示,则与用于使所述介质接收托盘从所述装置主体突出的所述电机的控制对应地使所述发光部发光。
8.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记录部,对介质进行记录;
介质排出部,排出由所述记录部进行了记录的介质;
介质接收托盘,接收由所述介质排出部排出的介质;
发光部,朝向所述介质接收托盘发出光;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发光部,
所述介质接收托盘能够通过由所述控制部控制的电机的动力切换为收纳于具备所述介质排出部的装置主体的第一状态以及从所述装置主体最突出的第二状态,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电机以规定量驱动而所述介质接收托盘未切换为目标状态的情况下,使所述发光部的发光状态变化,
所述控制部至少能够检测所述介质接收托盘是否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并且,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介质接收托盘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且所述发光部熄灭时,若接收到记录开始的指示,则不使所述发光部发光,在所述介质接收托盘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以外的状态且所述发光部熄灭时,若接收到记录开始的指示,则使所述发光部发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介质接收托盘解除了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使所述发光部发光。
CN202110790057.6A 2020-07-15 2021-07-13 介质排出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Active CN1139423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5791.4A CN116443645A (zh) 2020-07-15 2021-07-13 介质排出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21395 2020-07-15
JP2020121395A JP2022018344A (ja) 2020-07-15 2020-07-15 媒体排出装置、記録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35791.4A Division CN116443645A (zh) 2020-07-15 2021-07-13 介质排出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2319A CN113942319A (zh) 2022-01-18
CN113942319B true CN113942319B (zh) 2023-05-30

Family

ID=7759526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90057.6A Active CN113942319B (zh) 2020-07-15 2021-07-13 介质排出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CN202310635791.4A Pending CN116443645A (zh) 2020-07-15 2021-07-13 介质排出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35791.4A Pending CN116443645A (zh) 2020-07-15 2021-07-13 介质排出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618269B2 (zh)
EP (1) EP3939799B1 (zh)
JP (1) JP2022018344A (zh)
CN (2) CN1139423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18344A (ja) * 2020-07-15 2022-01-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排出装置、記録装置
JP2022033436A (ja) 2020-08-17 2022-03-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画像読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3112A (ja) 1991-08-19 1993-02-23 Ricoh Co Ltd フアクシミリ装置
JPH06115795A (ja) 1992-10-02 1994-04-26 Ricoh Co Ltd 排紙装置
JPH08339107A (ja) * 1995-06-12 1996-12-2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52778A (ja) 2000-08-10 2002-02-19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
JP2002347303A (ja) * 2001-03-22 2002-12-04 Sony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7070350B2 (en) * 2003-05-15 2006-07-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mage recording device
JP6218897B1 (ja) 2016-07-29 2017-10-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940810B2 (ja) 2017-03-23 2021-09-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WO2018194683A1 (en) * 2017-04-21 2018-10-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dia bin sensors
JP7031163B2 (ja) 2017-08-08 2022-03-0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378049B2 (ja) 2019-01-31 2023-11-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切断工具用カバー及び切断工具
JP2022018344A (ja) * 2020-07-15 2022-01-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排出装置、記録装置
JP2022033436A (ja) 2020-08-17 2022-03-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画像読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16909A1 (en) 2022-01-20
EP3939799B1 (en) 2023-11-08
EP3939799A1 (en) 2022-01-19
CN113942319A (zh) 2022-01-18
JP2022018344A (ja) 2022-01-27
CN116443645A (zh) 2023-07-18
US20230219352A1 (en) 2023-07-13
US11912016B2 (en) 2024-02-27
US11618269B2 (en) 202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42319B (zh) 介质排出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JP524619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0208853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5217737B2 (ja) ラベルプリンタの紙幅検出方法およびラベルプリンタの印刷制御方法、並びにラベルプリンタ
EP2233300B1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9567176B2 (en) Rolled recording medium conveyance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rolled recording medium conveyance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KR100413990B1 (ko) 잉크 제트 기록 장치
CN114074484B (zh) 记录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JP4632418B2 (ja) 画像入出力装置
US20130082437A1 (en) Image recording device
US20240157712A1 (en) Medium-discharg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7318411B2 (ja) 印刷装置
CN113352787B (zh) 记录装置
US20020033853A1 (en) Printing device and roll paper
JP2009006482A (ja) プリンタ
JP5862173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0030183A (ja) ラベルプリンタの紙幅検出方法およびラベルプリンタの印刷制御方法、並びにラベルプリンタ
US6190071B1 (en) Print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5540922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7136916A (ja) プリンタおよび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
JP2005074981A (ja) 蓋体支持装置、該蓋体支持装置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JP5725223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300185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20138412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2337359A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使用状態検出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