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5115A - 收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收装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75115A CN113875115A CN202080037162.6A CN202080037162A CN113875115A CN 113875115 A CN113875115 A CN 113875115A CN 202080037162 A CN202080037162 A CN 202080037162A CN 113875115 A CN113875115 A CN 1138751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se
- sides
- outer edge
- disposed
- box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lding portable devices containing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3—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5K5/0214—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with means preventing penetration of rain water or dust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3—Handles; Grip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6—Accumulator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charging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收装装置(10)具有箱体(12)和收装部(14),其中,所述箱体(12)具有朝向彼此不同的方向的6个大致四边形状的表面(18A~18F),并且形成为大致多面体形状;所述收装部(14)形成在箱体内,以可插拔的方式来收装被收装物(16),在与第1边(20A)对应的位置配置有与收装部连通的开口(14a)或者与收装部连通的开口的周缘部(14b),其中所述第1边(20A)是构成与箱体对应的多面体(23)的多条边(20A~20L)中的任一条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装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可移动式的充供电装置引人注目。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9-68552号中公开了一种提高外观性且能长时间供给电力的可移动式充供电装置。
发明内容
然而,期待提供一种更好的收装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好的收装装置。
本发明一方式的收装装置具有箱体和收装部,其中,所述箱体具有朝向彼此不同的方向的6个大致四边形状的表面,并且形成为大致多面体形状;所述收装部形成在所述箱体内,以可插拔的方式来收装被收装物,在与第1边对应的位置配置有与所述收装部连通的开口或者与所述收装部连通的开口的周缘部,其中所述第1边是构成与所述箱体对应的多面体的多条边中的任一条边。
本发明另一方式的收装装置具有箱体、收装部、开口、2个外缘部件和连结部,其中,所述箱体具有朝向彼此不同的方向的6个大致四边形状的表面,并且形成为大致多面体形状;所述收装部形成在所述箱体内,以可插拔的方式来收装被收装物;所述开口与所述收装部相连通;2个所述外缘部件被设置在与所述箱体的所述6个表面中的相互平行的2个表面对应的位置,分别构成所述2个表面的外缘;所述连结部被设置在与多条边中的平行于所述2个表面的法线方向的边对应的位置,将所述2个外缘部件彼此连结,其中,所述多条边构成与所述箱体对应的多面体。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更好的收装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箱体对应的长方体的模型的图。
图3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立体图。
图5A~图5F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六面图。
图6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剖面立体图。
图8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设置在箱体的下表面侧的部件的图。
图11A~图11C是概念性地表示水的流动的图。
图12和图12B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图。
图13A~图13F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六面图。
图14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使箱体倾斜的状态的图。
图16是表示搬送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
图17是表示搬送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
图18是表示搬送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
图19是表示相对于收装室插拔被收装物的例子的图。
图20是表示向收装室插入被收装物的例子的图。
图21是表示向收装室插入被收装物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且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收装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一实施方式]
使用附图来说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立体图。在此,以收装装置10是充供电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
如图1所示,收装装置10具有箱体(壳体)12。箱体12的形状为大致多面体形状,更具体而言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如图1所示,箱体12的各个顶点和各个边呈被倒角的形状、即弯曲形状。
图2是表示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箱体对应的长方体的模型的图。如图2所示,与箱体12对应的多面体23具有下表面(底面)18A、上表面18B、左侧表面(侧表面)18C、右侧表面(侧表面)18D、前表面(前侧表面、侧表面)18E和后表面(后侧表面、侧表面)18F。即,与箱体12对应的多面体23例如具有6个面18A~18F。与箱体12对应的多面体23例如是长方体,但并不限定于此。与箱体12对应的多面体23也可以是平行六面体等。即,箱体12的形状也可以是大致平行六面体状等。当对表面整体进行说明时使用附图标记18,当对各个表面进行说明时使用附图标记18A~18F。
左侧表面18C、右侧表面18D、前表面18E以及后表面18F从下表面18A折弯而连续。另外,左侧表面18C、右侧表面18D、前表面18E以及后表面18F从上表面18B折弯而连续。下表面18A和上表面18B相互沿着对方设置,即相互平行。即,下表面18A的法线方向和上表面18B的法线方向相互沿着对方设置。左侧表面18C和右侧表面18D相互沿着对方设置。换言之,左侧表面18C的法线方向和右侧表面18D的法线方向相互沿着对方设置。前表面18E和后表面18F相互沿着对方设置。换言之,前表面18E的法线方向和后表面18F的法线方向相互沿着对方设置。
设从左侧表面18C朝向右侧表面18D的方向、或者从右侧表面18D朝向左侧表面18C的方向为宽度方向、即X方向。设从前表面18E朝向后表面18F的方向、或者从后表面18F朝向前表面18E的方向为进深方向、即Y方向。设从下表面18A朝向上表面18B的方向、或者从上表面18B朝向下表面18A的方向为高度方向、即Z方向。
与箱体12对应的多面体23具有12条边20A~20L。边20A位于上表面18B和后表面18F相交的部位(部分、位置)。边20B位于上表面18B和前表面18E相交的部位。边20C位于下表面18A和前表面18E相交的部位。边20D位于下表面18A和后表面18F相交的部位。边20A~20D相互沿着对方设置。
边20E位于上表面18B和左侧表面18C相交的部位。边20F位于下表面18A和左侧表面18C相交的部位。边20G位于下表面18A和右侧表面18D相交的部位。边20H位于右侧表面18D和上表面18B相交的部位。边20E~20H相互沿着对方设置。
边20I位于前表面18E和左侧表面18C相交的部位。边20J位于左侧表面18C和后表面18F相交的部位。边20K位于后表面18F和右侧表面18D相交的部位。边20L位于前表面18E和右侧表面18D相交的部位。边20I~20L相互沿着对方设置。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在箱体12中设置有收装室14(收装部)。能够在收装室14内收装被收装物16。在此,以被收装物16是电池、即蓄电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被收装物16能够相对于收装室14进行插拔。
如图1和图3所示,在箱体12的上部设置有覆盖与收装室14连通的开口14a的覆盖部(覆盖部件、盖、构成部件)32。以表面18B的法线方向上的覆盖部、即构成部件32的最外端(外表面)比该法线方向上的外缘部件44C、44D的最外端部靠内侧的方式配置构成部件32。在覆盖部32上设置有打开按钮33。当用户按压打开按钮33时,打开覆盖部32。在图1中示出覆盖部32闭合的状态。在图3中示出覆盖部32打开的状态。如图1所示,在覆盖部32上设置有用于表示被收装物16的剩余量的指示器30。覆盖部32能够以设置于上表面18B的转动轴31(参照图8)为中心转动。该转动轴31被设置在后述的凹部24侧。转动轴31被配置在避开边20A的位置。另外,转动轴31被配置在避开多条边20A~20L的位置,其中多条所述边20A~20L构成与箱体12对应的多面体23。通过覆盖部32以转动轴31为中心转动,能够开闭收装室14。如图3所示,当覆盖部32处于打开状态时,用户能够将被收装物16插入收装室14或将其从收装室14拔出。如图1所示,当覆盖部32处于闭合状态时,覆盖部32的一端靠近后表面18F的上端。换言之,当覆盖部32处于闭合状态时,覆盖部32的一端位于与边20A对应的部位附近。覆盖部32具有弯曲部32a。当覆盖部32处于闭合状态时,弯曲部32a位于与边20A对应的部位。
如图2所示,边20A位于后表面18F中的一侧、即上侧。换言之,边20A位于上表面18B中的一侧、即后侧。如图2和图3所示,与收装室14连通的开口14a、或者与收装室14连通的开口14a的周缘部14b位于与边20A对应的部位。
如图2所示,边20B位于前表面18E中的一侧、即上侧。换言之,边20B位于上表面18B中的另一侧、即前侧。如上所述,边20B沿着边20A设置。如图1所示,在与边20B对应的部位设置有把手部(第1把手部、杆部件、支承部、手柄)22B。把手部22B沿宽度方向、即X方向延伸。在把手部22B设置有截面形成为环状的把持部21B(参照图7)。把手部22B能够作为将后述的外缘部件44C、44D彼此连结的连结部来发挥作用。
如图2所示,边20C位于前表面18E中的另一侧、即下侧。换言之,边20C位于下表面18A中的一侧、即前侧。如上所述,边20C沿着边20A设置。如图1所示,在与边20C对应的部位设置有把手部(第2把手部、杆部件、支承部、手柄)22C。把手部22C沿宽度方向、即X方向延伸。在把手部22C设置有截面形成为环状的把持部21C(参照图7)。把手部22C能够作为将后述的外缘部件44C、44D彼此连结的连结部来发挥作用。
边20D位于后表面18F中的另一侧、即位于下侧。换言之,边20D位于下表面18A中的另一侧、即后侧。如上所述,边20D沿着边20A设置。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在与边20D对应的部位设置有把手部(第3把手部、支承部、抓手部、凹部)22D。把手部22D沿宽度方向、即X方向延伸,并且向前表面18E侧凹进。即,把手部22D通过在箱体12上形成朝向上表面18B侧的凹部空间54(参照图4)来构成。凹部空间54通过后述的部分56f(参照图7)来划分。如图7所示,该部分56f的上部向后表面18F侧折弯。该部分56f中的向后表面18F侧折弯的部分相对于把手部22D的下端的部位位于上表面18B侧。另外,当对把手部整体进行说明时使用附图标记22,当对各个把手部进行说明时使用附图标记22B~22D。
如图1所示,在与边20B对应的部位附近,形成有使上表面18B和前表面18E局部形成缺口的形状的凹部24。凹部24的底部由部件25来划分,凹部24的一侧部由后述的外缘部件44C的局部来构成,凹部24的另一侧部由后述的外缘部件44D的局部构成。构成凹部24的底部的部件25的表面相对于上表面18B倾斜。由于凹部24这样构成,因此,能够在与边20B对应的部位设置把手部22B。在构成凹部24的底部的部件25上设置有USB电力输出端子(输出端子、连接器)26和AC电力输出端子(输出端子、连接器)28。USB电力输出端子26和AC电力输出端子28是用于从收装装置10向外部设备供给电力的端子。USB电力输出端子26能够输出直流电力。USB电力输出端子26例如是能够连接USB电缆的USB端子,即能够连接USB电缆的插口。在USB电力输出端子26上能够连接接受直流电力的负载。AC电力输出端子28能够输出交流电力。AC电力输出端子28例如是能够连接商用电源插头的插口。在AC电力输出端子28上能够连接接受交流电力的负载。在此,以设置有2个USB电力输出端子26和2个AC电力输出端子28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USB电力输出端子26的数量和AC电力输出端子28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在图1中示出在USB电力输出端子26和AC电力输出端子28上分别覆盖有罩27、29的状态。罩27、29是用于分别保护USB电力输出端子26和AC电力输出端子28的部件。
图5A~图5F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六面图。图5A是仰视图,图5B是俯视图,图5C是左视图,图5D是右视图,图5E是主视图,图5F是后视图。另外,在图5C、图5D、图5E以及图5F中图示出后述的接地用突起38,在图5A中省略后述的接地用突起38的图示。
如图5F所示,在凹部空间54中设置有AC电力输入端子(输入端子、连接器)34A和DC电力输入端子(输入端子、连接器)34B。AC电力输入端子34A和DC电力输入端子34B是用于向收装装置10供给电力的端子。AC电力输入端子34A是能够连接未图示的电源电缆的插口,该电源电缆用于将从商用的交流电源供给的电力输入收装装置10。DC电力输入端子34B是能够连接用于将直流电力输入收装装置10的未图示的电源电缆的插口。
如图5A所示,在箱体12的下表面18A设置有用于安装接地用突起38(参照图3)的螺纹孔40A。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剖视图。如图6所示,接地用突起38能够使用螺钉42安装在箱体12的下表面18A。当在接地用突起38被安装于下表面18A的状态下使箱体12成为立起姿势时,接地用突起38成为向地板(地板面、载置面、配置面)突出的状态。如图5C所示,在后述的外缘部件44C的四角设置有用于安装接地用突起38的螺纹孔40C。另外,如图5D所示,在后述的外缘部件44D的四角设置有用于安装接地用突起38的螺纹孔40D。还能够将接地用突起38从箱体12的下表面18A拆下,将接地用突起38安装在外缘部件44C的四角或者外缘部件44D的四角。
如图5A和图6所示,在下表面18A上设置有通气路径(通气口、进气口、进气路径、间隙)36A(参照图5)。通气路径36A由局部通气路径36Ac和局部通气路径36Ad构成。如图5C和图6所示,在左侧表面18C设置有通气路径(通气口、进气口、进气路径、间隙)36C。如图5D和图6所示,在右侧表面18D设置有通气路径(通气口、进气口、进气路径、间隙)36D。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剖面立体图。在图7中,省略了后述的缝隙59(参照图10)和后述的开口57d(参照图10)的图示。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局部的剖视图。在图8中示出前表面18E侧的剖面。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局部的剖视图。在图9中示出后表面18F侧的剖面。如图7所示,在前表面18E设置有通气路径(通气口、排气口、排气路径、间隙)36E。通气路径36E由局部通气路径36Ea和局部通气路径36Eb构成。如图7所示,在后表面18F侧设置有通气路径(通气口、进气口、进气路径、间隙)36F。通气路径36F由局部通气路径36Fa和局部通气路径36Fb构成。当对通气路径整体进行说明时使用附图标记36,当对各个通气路径进行说明时使用附图标记36A、36C、36D、36E、36F。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下表面18A、左侧表面18C、右侧表面18D、前表面18E以及后表面18F设置有通气路径36A、36C、36D、36E、36F。因此,通过使用后述的送风机52进行送风,例如空气能够通过通气路径36A、36C、36D、36F流入箱体12内,并且例如能够通过通气路径36E将空气从箱体12内排出。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良好地对箱体12内进行冷却。
图10是表示设置在箱体的下表面侧的构成部件的图。构成部件56被设置在箱体12的下表面18A侧。即,构成部件56被设置在与平行于边20的表面18A对应的位置。在构成部件56上设置有与下表面18A对应的板状的部分56a。在该部分56a的一侧、即后表面18F侧设置有从该部分56a弯曲而连接的部分56f。在该部分56a的另一侧、即前表面18E侧设置有从该部分56a弯曲而连接的部分56e。部分56f位于后表面18F侧,部分56e位于前表面18E侧。在部分56f上,设置有用于安装AC电力输入端子34A的开口57c和用于安装DC电力输入端子34B的开口57d。在部分56f上形成有多条缝隙59。在此,作为例子示出形成有5条缝隙59的情况,但缝隙59的数量并不限定于5条。如图6所示,以表面18A的法线方向上的构成部件56的最外端(外表面)比该法线方向上的外缘部件44C、44D的最外端部58Ac、58Ad靠内侧的方式,配置构成部件56。
如图5C、图5D以及图6所示,在箱体12上设置有外缘部件(框架)44C、44D和内侧部件(侧盖、面板)46C、46D。外缘部件44C、44D以及内侧部件46C、46D被设置在与箱体12的6个表面18A~18F中的2个表面18C、18D对应的位置。表面18C、18D的法线方向是边20A的长度方向。外缘部件44C、44D分别构成2个表面18C、18D的外缘。
外缘部件44C例如由环状(框状)的部件构成。内侧部件46C例如由板状的部件构成。外缘部件44C中的位于左侧表面18C的部分构成左侧表面18C中的外缘侧。内侧部件46C被设置在外缘部件44C的内侧。通气路径36C形成在外缘部件44C的内端与内侧部件46C的外端之间。内侧部件46C的外缘比外缘部件44C的内缘大。内侧部件46C使用嵌入式的固定机构(固定构造)47固定于箱体12。固定机构47例如以与内侧部件46C的四角对应的方式来设置。通过解除固定机构47的固定,能够将内侧部件46C从箱体12拆下。内侧部件46C中的与外缘部件44C重叠的部分相对于外缘部件44C中的与内侧部件46C重叠的部分,位于箱体12的外侧。因此,能够在外缘部件44C被固定于箱体12的状态下将内侧部件46C拆下。
如图6所示,在外缘部件44C上,在内侧部件46C与外缘部件44C重叠的部位设置有向内侧部件46C突出的突出部(突起部、翻折部)48C。突出部48C被设置在外缘部件44C的内缘。图11A~图11C是概念性地表示水的流动的图。图11A是左视图。图11B是左侧表面18C的剖视图。如图11A所示,突出部48C以沿内侧部件46C的外周的方式形成为环状。形成为环状的突出部48C中的角部如图11A所示的那样弯曲。即,突出部48C由直线状部位48CLA、48CLB、48CLE、48CLF和弯曲部位48CCA、48CCB、48CCC、48CCD构成。直线状部位48CLA是沿下表面18A的部位。直线状部位48CLB是沿上表面18B的部位。直线状部位48CLE是沿前表面18E的部位。直线状部位48CLF是沿后表面18F的部位。弯曲部位48CCA位于与边20A对应的部位附近。弯曲部位48CCB位于与边20B对应的部位附近。弯曲部位48CCC位于与边20C对应的部位附近。弯曲部位48CCD位于与边20D对应的部位附近。由于向内侧部件46C突出的突出部48C被设置在外缘部件44C的内缘,因此,通过通气路径36C进入箱体12内的水能够如以下那样流动。例如,进入通气路径36C中的与直线状部位48CLB对应的部位的水能够在与突出部48C相碰撞之后,到达内侧部件46C的内表面,且顺着内侧部件46C的内表面沿竖直方向流动(参照图11B)。另外,进入通气路径36C中的与弯曲部位48CCA对应的部位的水能够以按照弯曲部位48CCA的形状的方式顺着外缘部件44C的表面流动,并且以按照直线状部位48CLF的形状的方式顺着外缘部件44C的表面流动。另外,进入通气路径36C中的与弯曲部位48CCB对应的部位的水能够以按照弯曲部位48CCB的形状的方式顺着外缘部件44C的表面流动,并且以按照直线状部位48CLE的形状的方式顺着外缘部件44C的表面流动。这样,突出部48C发挥导水部的作用。
从右侧表面18D朝向左侧表面18C的方向上的内侧部件46C与外缘部件44C的位置关系如下。即,外缘部件44C中最靠该方向侧的部分相对于内侧部件46C中最靠该方向侧的部分,位于该方向侧。换言之,在左侧表面18C的法线方向上,内侧部件46C的最突出部相对于外缘部件44C的最突出部后退。换言之,如图11B所示,以内侧部件46C中的边20A的长度方向上的最外端即最外端部68C位于比外缘部件44C中的边20A的长度方向上的最外端即最外端部58C靠内侧的位置的方式,配置内侧部件46C。因此,当以左侧表面18C侧与地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时,一方面外缘部件44C与地板相接触,另一方面内侧部件46C不与地板相接触。图11C表示以左侧表面18C成为下侧的方式配置箱体12时的状态。在水进入箱体12内的情况下,如图11C所示,该水能够通过通气路径36C被向箱体12的外部排出。
外缘部件44D和外缘部件44C相对于箱体12的左右中心呈镜面对称。另外,内侧部件46D和内侧部件46C相对于箱体12的左右中心呈镜面对称。从左侧表面18C朝向右侧表面18D的方向上的内侧部件46D与外缘部件44DC的位置关系如下。即,外缘部件44D中的最靠该方向侧的部分相对于内侧部件46D中的最靠该方向侧的部分,位于该方向侧。换言之,在右侧表面18D的法线方向上,内侧部件46D的最突出部相对于外缘部件44D的最突出部后退。换言之,以内侧部件46D中的边20A的长度方向的最外端即未图示的最外端部68D位于比外缘部件44D中的边20A的长度方向的最外端即最外端部58D(参照图13D)靠内侧的位置的方式,配置内侧部件46D。在外缘部件44D被固定于箱体12的状态下,能够将内侧部件46D拆下。水通过通气路径36D进入箱体12内时的水的流动与水通过通气路径36C进入箱体12内时的水的流动同样。
如图7和图8所示,在前表面18E侧设置有板状的部件(构成部件)46E。部件46E中的位于上表面18B侧的部分46Eb与部件25中的前表面18E侧的部分25E重叠。部件46E中的与部件25重叠的部分46Eb相对于部件25中的与部件46E重叠的部分25E,位于箱体12的内侧。局部通气路径36Eb形成在部件46E中的位于上表面18B侧的部分46Eb与部件25中的位于前表面18E侧的部分25E之间。如上所述,通过局部通气路径36Ea和局部通气路径36Eb来构成通气路径36E。
从后表面18F朝向前表面18E的方向上的部件46E与外缘部件44C、44D的位置关系如下。即,外缘部件44C、44D中的最靠该方向侧的部分相对于部件46E中的最靠该方向侧的部分,位于该方向侧。换言之,在前表面18E的法线方向上,部件46E的最突出部相对于外缘部件44C、44D的最突出部后退。换言之,以表面18E的法线方向上的构成部件46E的最外端(外表面)比该法线方向上的外缘部件44C、44D的最外端部58Ec、58Ed(参照图13E)靠内侧的方式,配置构成部件46E。因此,当以前表面18E侧与地板接触的方式来配置箱体12时,一方面外缘部件44C、44D与地板相接触,另一方面部件46E不与地板相接触,通气路径36E不会被地板堵塞。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以前表面18E侧与地板相接触的方式来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通过后述的送风机52排出的空气经由通气路径36E向箱体12的外部排出。
如图7和图9所示,在后表面18F侧设置有板状的部件(构成部件)46F。以面18F的法线方向上的构成部件46F的最外端(外表面)位于比该法线方向上的外缘部件44C、44D的最外端部58Fc、58Fd(参照图13F)靠内侧的位置的方式,配置构成部件46F。局部通气路径36Fa形成在上述的部分56f与部件46F之间。局部通气路径36Fa被设置于上述的凹部空间54内。由于局部通气路径36Fa不被设置在箱体12的表面而是被设置在凹部空间54内,因此异物难以通过局部通气路径36Fa侵入箱体12内。局部通气路径36Fb形成在部件46F中的位于上表面18B侧的部分与相对于部件46F被设置在上表面18B侧的部件49之间。部件49位于覆盖部32与部件46F之间。如上所述,由局部通气路径36Fa和局部通气路径36Fb来构成通气路径36F。
如图6所示,局部通气路径36Ac形成在部分56a与外缘部件44C之间。另外,局部通气路径36Ad形成在部分56a与外缘部件44D之间。如上所述,由局部通气路径36Ac和局部通气路径36Ad构成通气路径36A。由于不会以上表面18B与地板相向的方式来配置箱体12,因此,不会以形成有通气路径36A的下表面18A朝向上方的方式来配置箱体12。因此,异物经由通气路径36A侵入箱体12内的可能性低,因此,该异物到达后述的电力转换装置17的可能性低。如上所述,由局部通气路径36Ac和局部通气路径36Ad来构成通气路径36A。
如图7和图10所示,部件46E中的位于下表面18A侧的部分46Ea与构成部件56中的前表面18E侧的部分56ex重叠。部件46E中的与构成部件56重叠的部分46Ea相对于构成部件56中的与部件46E重叠的部分56ex,位于箱体12的内侧。局部通气路径36Ea形成在部件46E中的位于下表面18A侧的部分46Ea与构成部件56中的位于前表面18E侧的部分56ex之间。
通气路径36E的截面面积(开口大小)和通气路径36A的截面面积彼此不同。更具体而言,通气路径36A的截面面积比通气路径36E的截面面积小。通气路径36C的截面面积和通气路径36D的截面面积相等。通气路径36C的截面面积和通气路径36E的截面面积彼此不同。更具体而言,通气路径36C的截面面积比通气路径36E的截面面积小。通气路径36D的截面面积和通气路径36E的截面面积彼此不同。通气路径36D的截面面积比通气路径36E的截面面积小。通气路径36E的截面面积和通气路径36F的截面面积彼此不同。更具体而言,通气路径36F的截面面积比通气路径36E的截面面积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使用后述的送风机52进行进气的通气路径36A、36C、36D、36F的截面面积被设定得比较小。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异物通过通气路径36A、36C、36D、36F侵入箱体12内。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使用后述的送风机52进行排气的通气路径36E的截面面积被设定得比较大。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万一异物侵入箱体12内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将该异物排出。
图12A和图12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图。图12A是从上表面18B侧观察到的水平剖视图。图12B是从右侧表面18D侧观察到的竖直剖视图。在图12A和图12B中,带有阴影的箭头概念性地表示空气的流动。
如图12A和图12B所示,具有多个发热体50A、50B。当对发热体整体进行说明时使用附图标记50,当对各个发热体进行说明时使用附图标记50A、50B。另外,在箱体12内还设置有用于对发热体50A、50B进行冷却的送风机(风扇)52。送风机52将空气从图12A和图12B中的右侧向左侧输送。发热体50A、50B位于通气路径36A、36C、36D、36F的下游侧。发热体50A、50B位于送风机52的上游侧。发热体50A例如是被收装物16、即电池,但并不限定于此。发热体50B例如是电力转换装置(逆变器/转换器单元)17。发热体50B的温度比发热体50A高。发热体50A被配置在发热体50B的上游侧。在收装有发热体50A的收装室14与收装有发热体50B的部位(收装室)之间存在分隔壁51A。在收装有发热体50B的部位和收装有送风机52的部位之间存在分隔壁51B。如图12A所示,在发热体50A中的前表面18E侧的部位与左侧表面18C之间设置有阻隔部件(密封件)53C1。在发热体50A中的前表面18E侧的部位与右侧表面18D之间设置有阻隔部件53D1。在发热体50B与左侧表面18C之间设置有阻隔部件53C2。在发热体50B与右侧表面18D之间设置有阻隔部件53D2。如图12B所示,在分隔壁51A的下端部与发热体50B之间设置有阻隔部件53A1。在发热体50B中的前表面18E侧的部位与部分56e之间设置有阻隔部件53A2。阻隔部件53C1、53D1、53C2、53D2、53A1、53A2用于阻断空气的流动。阻隔部件53C1、53D1、53C2、53D2、53A1、53A2例如能够由发泡密封材料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由于这样配置发热体50A、50B、送风机52、分隔壁51A、51B以及阻隔部件53A1、53A2、53C1、53C2、53D1、53D2,因此空气如箭头所示的那样在箱体12内流动。
图13A~图13F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六面图。图13A是仰视图,图13B是俯视图,图13C是左视图,图13D是右视图,图13E是主视图,图13F是后视图。在图13中示出接地用突起38(参照图5C~图5F)被拆下的状态。
在以下表面18A与地板相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从上表面18B朝向下表面18A的方向上的外缘部件44C、44D与地板的位置关系如下。即,外缘部件44C中的最靠该方向侧的部位(部分、最外端部)58Ac(参照图14)、和外缘部件44D中的最靠该方向侧的部位(部分、最外端部)58Ad与地板相接触。如图13A所示,该部位58Ac、58Ad为线状。不是下表面18A整体与地板相接触,而是线状的部位58Ac、58Ad与地板相接触,因此,使箱体12沿该部位58Ac、58Ad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情况下的摩擦力比较小。因此,在使箱体12沿图13A所示的箭头60A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来使箱体12滑动。这样,在以下表面18A与地板相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沿从前表面18E朝向后表面18F的方向滑动。另外,在以下表面18A与地板相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沿从后表面18F朝向前表面18E的方向滑动。
在以左侧表面18C与地板相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从右侧表面18D朝向左侧表面18C的方向上的外缘部件44C与地板的位置关系如下。即,外缘部件44C中的最靠该方向侧的部位58C(参照图11C)与地板相接触。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局部的剖视图。在图14中示出接地用突起38被安装在下表面18A侧的状态。如图13C所示,部位58C是大致长方形的框状、即大致长方形的环状。即,部位58C形成为呈环状突出。不是左侧表面18C整体与地板相接触,而是环状的部位58C与地板相接触,因此,使箱体12滑动的情况下的摩擦力比较小。因此,在使箱体12沿图13C所示的箭头60C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滑动。这样,在以左侧表面18C与地板相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沿从前表面18E朝向后表面18F的方向滑动。另外,在以左侧表面18C与地板相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沿从后表面18F朝向前表面18E的方向滑动。另外,在以左侧表面18C与地板相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沿从下表面18A朝向上表面18B的方向滑动。另外,在以左侧表面18C与地板相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沿从上表面18B朝向下表面18A的方向滑动。
在以左侧表面18C与地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由于环状的部位58C与地板相接触,因此,通过设置在左侧表面18C上的通气路径36C进行的进气受到抑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抑制了异物通过通气路径36C侵入箱体12内。
在以右侧表面18D与地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从左侧表面18C朝向右侧表面18D的方向上的外缘部件44D与地板的位置关系如下。即,外缘部件44D中的最靠该方向侧的部位58D与地板相接触。右侧表面18D和左侧表面18C相对于箱体12的左右中心呈镜面对称。因此,在以右侧表面18D与地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和以左侧表面18C与地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同样,也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滑动。另外,在以右侧表面18D与地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和以左侧表面18C与地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同样,也抑制了异物通过通气路径36D侵入箱体12内。
在以前表面18E与地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从后表面18F朝向前表面18E的方向上的外缘部件44C、44D与地板的位置关系如下。即,外缘部件44C中的最靠该方向侧的部位即最外端部58Ec和外缘部件44D中的最靠该方向侧的部位即最外端部58Ed与地板相接触。如图13E所示,该部位58Ec、58Ed为线状。不是前表面18E整体与地板相接触,而是线状的部位58Ec、58Ed与地板相接触,因此,使箱体12沿该部位58Ec、58Ed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情况下的摩擦力比较小。因此,在使箱体12沿图13E所示的箭头60E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滑动。这样,在以前表面18E与地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沿从下表面18A朝向上表面18B的方向滑动。另外,在以前表面18E与地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沿从上表面18B朝向下表面18A的方向滑动。
在以后表面18F与地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从前表面18E朝向后表面18F的方向上的外缘部件44C、44D与地板的位置关系如下。即,外缘部件44C中的最靠该方向侧的部位(最外端部)58Fc和外缘部件44D中的最靠该方向侧的部位(最外端部)58Fd与地板相接触。如图13F所示,该部位58Fc、58Fd为线状。不是后表面18F整体与地板相接触,而是线状的部位58Fc、58Fd与地板相接触,因此,使箱体12沿该部位58Fc、58Fd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情况下的摩擦力比较小。因此,在使箱体12沿图13F所示的箭头60F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滑动。这样,在以后表面18F与地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沿从下表面18A朝向上表面18B的方向滑动。另外,在以后表面18F与地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沿从上表面18B朝向下表面18A的方向滑动。
图15是表示使箱体倾斜的状态的图。在图15中示出以仅对应于边20G的部位与地板62相接触的方式使箱体12倾斜的状态,其中所述边20G是位于下表面18A与右侧表面18D相交的部位的边。在使箱体12这样倾斜的情况下,从箱体12朝向地板62的方向上的外缘部件44D与地板62的位置关系如下。即,外缘部件44D中的最靠该方向侧的部位58X与地板62相接触。该部位58X呈线状。由于与地板62相接触的部位58X是线状,因此,在使箱体12沿与该部位58X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的摩擦力比较小。因此,在使箱体12沿图15所示的箭头60X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滑动。另外,在使箱体12向相反侧倾斜的情况下,从箱体12朝向地板62的方向上的外缘部件44C与地板62的位置关系如下。即,外缘部件44C中的最位于该方向侧的部位58X′与地板62相接触。该部位58X′呈线状。由于与地板62相接触的部位58X′呈线状,因此,在使箱体12沿与该部位58X′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摩擦力比较小。因此,在使箱体12向相反侧倾斜的情况下,当使箱体12沿图15所示的箭头60X的方向滑动时,也能够通过比较小的力使箱体12滑动。
图16是表示搬送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在图16中示出箱体12以右侧表面18D成为下侧的方式被配置在地板62上的情况下的例子。图16所示的地板62例如是汽车的车斗等,但并不限定于此。在图16中示出配置有箱体12的地板62的高度比用户64站立的未图示的地板的高度高的情况下的例子。在图16中示出把手部22B被用户64的右手66R抓住且把手部22C被用户64的左手66L抓住的情况下的例子。用户64能够在抓住把手部22B、22C的状态下将收装装置10从汽车的车斗等拉出。
图17是表示搬送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在图17中示出用户64一个人搬运收装装置10时的例子。在图17中示出把手部22B被用户64的右手66R抓住且把手部22D被用户64的左手66L抓住的情况下的例子。用户64能够在抓住把手部22B、22D的状态下搬运收装装置10。
图18是表示搬送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装置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在图18中示出2个用户64A、64B协作搬运收装装置10时的例子。在图18中示出当上台阶时用户64A位于前方,用户64B位于后方的情况下的例子。在图18中示出把手部22B被用户64A的右手64AR抓住且把手部22D被用户64B的右手64BR抓住的情况下的例子。用户64A、64B也能够这样搬运收装装置10。
图19是表示相对于收装室插拔被收装物的例子的图。在图19中示出箱体12以下表面18A与地板62相向的方式来配置的情况下的例子。在图19中示出以沿收装室14的深度方向、即竖直方向的方式将被收装物16插入收装室14内或者将其从收装室14内拔出的情况下的例子。用户能够这样将被收装物16插入收装室14或者将其从收装室14拔出。
图20是表示向收装室插入被收装物的例子的图。在图20中示出以下表面18A与地板62相向的方式来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的例子。如上所述,与收装室14连通的开口14a、或者与收装室14连通的开口14a的周缘部14b位于与边20A对应的部位。在与边20A对应的部位没有设置把手部22B~22D。由于与收装室14连通的开口14a、或者与收装室14连通的开口14a的周缘部14b位于与边20A对应的部位,因此,收装室14内的侧表面中的后表面18F侧的部分能够在插入被收装物16时作为导向部(引导部)来发挥作用。这样,能够从相对于收装室14的深度方向倾斜的方向将被收装物16插入收装室14内。即,能够从收装室14的深度方向以外的方向将被收装物16插入收装室14内。
图21是表示向收装室插入被收装物的例子的图。在图21中示出以前表面18E与地板62相向的方式配置箱体12的情况下的例子。如上所述,与收装室14连通的开口14a、或者与收装室14连通的开口14a的周缘部14b位于与边20A对应的部位。在与边20A对应的部位没有设置把手部22。由于与收装室14连通的开口14a、或者与收装室14连通的开口14a的周缘部14b位于与边20A对应的部位,因此,收装室14内的侧表面中的后表面18F侧的部分能够在插入被收装物16时作为导向部发挥作用。这样,能够从相对于收装室14的深度方向倾斜的方向将被收装物16插入收装室14内。即,能够从收装室14的深度方向以外的方向将被收装物16插入收装室14内。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与收装室14连通的开口14a或者与收装室14连通的开口14a的周缘部14b位于与边20A对应的部位,把手部22B~22D不位于与边20A对应的部位,因此,能够提高将被收装物16插入收装室14内时的自由度。
以上叙述了关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通气路径36A、36C、36D、36F是进气路径,通气路径36E是排气路径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通气路径36A、36C、36D、36F作为排气路径,将通气路径36E作为进气路径。在该情况下,送风机52从图12A、图12B中的左侧向右侧输送空气。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收装装置10是充供电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其中,所述充供电装置能够对被收装物16进行充电,并且能够将蓄积在被收装物16、即电池中的电力向外部设备进行供给,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收装装置10也可以为,一方面能够对被收装物16、即电池进行充电,另一方面不能将蓄积在被收装物16、即电池中的电力向外部设备输出。即,收装装置10也可以是充电装置。另外,收装装置10也可以为,一方面能够将蓄积在被收装物16、即电池中的电力向外部设备供给,另一方面不能对被收装物16、即电池进行充电。即,收装装置10也可以是供电装置。
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总结如下。
收装装置(10)具有箱体(12)和收装部(14),其中,所述箱体(12)具有朝向彼此不同的方向的6个大致四边形状的表面(18A~18F),并且形成为大致多面体形状;所述收装部(14)形成在箱体内,以可插拔的方式来收装被收装物(16),在与第1边(20A)对应的位置配置有与收装部连通的开口(14a)或者与收装部连通的开口的周缘部(14b),其中所述第1边(20A)是构成与箱体对应的多面体(23)的多条边(20A~20L)中的任一条边。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提高被收装物的插拔的自由度。另外,根据这种结构,与开口被配置在表面的中央等的结构相比较,易于从2个表面(2种载置状态)进入收装部(开口)。
也可以为,多面体具有与第1边平行的3条边(20B~20D),还在与作为多面体的3条边中的2条边的第2边(20B)及第3边(20C、20D)对应的位置,具有第1把手部(22B)和第2把手部(22C、22D)。根据这种结构,能够用左右手分别抓住2个位置的把手部。
也可以为,第2边和第3边(20C)被配置为彼此相邻的边。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在同时视觉确认到第1把手部和第2把手部的状态下抓住第1把手部和第2把手部。
也可以为,第1边被配置为,位于第2边和第3边(20D)之间的位置。根据这种结构,第1把手部和第2把手部隔着开口被配置在对角位置,能够稳定地保持箱体。
也可以为,还在与第4边(20C、20D)对应的位置具有第3把手部(22C、22D),其中所述第4边(20C、20D)是箱体的3条边中的剩余的1条边。根据这种结构,在平行的4条边中的没有形成开口或者周缘部的3条边处配置有把手部,因此,无论从箱体的4个侧表面的哪一方向都能容易地抓住至少1个把手部。
还可以为,在与第5边(20B)对应的位置具有把手部(22B),其中,所述第5边(20B)是多面体的3条边中的与第1边相邻的边,所述把手部(22B)具有截面形成为环状的把持部(21B)。
也可以为,还在比把持部(21B)靠箱体的内侧的位置具有凹部(24),该凹部(24)通过使箱体的外表面凹进设置而形成,还在凹部具有连接箱体内外的端子(26、28)。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抑制端子和连接于端子的电线从表面突出。另外,根据这种结构,能够通过把持部来保护端子和连接于端子的电线。
也可以为,还具有覆盖部(32),该覆盖部(32)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箱体以转动轴(31)为中心进行转动,且覆盖开口,转动轴被配置在避开第1边的位置。假设在将转动轴配置于第1边的情况下,可能会妨碍从上方插拔被收装物,但根据这种结构,能够防止妨碍从上方插拔被收装物。
也可以为,转动轴被配置在避开多条边(20A~20L)中的所有的边的位置。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有效用于在对应于构成与箱体对应的多面体的多条边的位置配置把手部22B等其他用途。
还可以为,还在与箱体的6个表面中的2个表面(18C、18D)对应的位置具有分别构成2个表面的外缘的2个外缘部件(44C、44D),其中所述2个表面(18C、18D)为法线方向是第1边的长度方向的表面。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提高箱体相对于外力的强度。
还可以为,还在与多条边中的平行于第1边的边(20B、20C)对应的位置,具有将2个外缘部件彼此连结的连结部(22B、22C)。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在第1边处配置开口或者周缘部,同时提高箱体的刚性。
也可以为,还在外缘部件的内侧具有内侧部件(46C、46D),内侧部件被配置为,内侧部件中的第1边的长度方向上的最外端即最外端部(68C、68D)位于比外缘部件中的第1边的长度方向上的最外端即最外端部(58C、58D)靠内侧的位置。
也可以为,外缘部件的最外端部形成为呈环状突出。
也可以为,在与箱体的6个表面中的4个表面(18A、18B、18E、18F)对应的位置具有构成部件(32、46E、46F、56),其中所述4个表面(18A、18B、18E、18F)为法线方向是与第1边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表面,4个表面各自的法线方向上的各个构成部件的最外端部被配置为,位于比4个表面各自的法线方向上的外缘部件的最外端部(58Ac、58Ad、58Ec、58Ed、58Fc、58Fd)靠内侧的位置。
也可以为,收装装置具有箱体、收装部、开口、2个外缘部件和连结部,其中,所述箱体具有朝向彼此不同的方向的6个大致四边形状的表面,并且形成为大致多面体形状;所述收装部形成在箱体内,以可插拔的方式来收装被收装物;所述开口与收装部相连通;2个所述外缘部件被设置在与箱体的6个表面中的彼此平行的2个表面对应的位置,分别构成2个表面的外缘;所述连结部被设置在与多条边中的平行于2个表面的法线方向的边对应的位置,将2个外缘部件彼此连结,所述多条边构成与箱体对应的多面体。
附图标记说明
10:收装装置;12:箱体;14:收装室;14a:开口;14b:周缘部;16:被收装物;17:电力转换装置:18A:下表面;18B:上表面:18C:左侧表面;18D:右侧表面:18E:前表面;18F:后表面;20:覆盖部;20A~20L:边;21B、21C:把持部;22B~22D:把手部;23:多面体;24:凹部;25、46E、46F、49、56:部件;25E、46Ea、46Eb、56a、56e、56ex、56f:部分;26:USB电力输出端子;28:AC电力输出端子;27、29:罩;30:指示器;31:转动轴;32:覆盖部;32a:弯曲部:33:打开按钮;34A:AC电力输入端子;34B:DC电力输入端子;36A、36C、36D、36E、36F:通气路径;36Ac、36Ad、36Ea、36Eb、36Fa、36Fb:局部通气路径;38:接地用突起;40:螺纹孔;42:螺钉;44C、44D:外缘部件;46C、46D:内侧部件;47:固定机构;48C:突出部;48CCA、48CCB、48CCC、48CCD:弯曲部位;48CLA、48CLB、48CLE、48CLF:直线状部位;50A、50B:发热体;51A、51B:分隔壁;52:送风机;53A1、53A2、53C1、53C2、53D1、53D2:阻隔部件;54:凹部空间:57c、57d:开口;58Ac、58Ad、58C、58D、58Ec、58Ed、58Fc、58Fd、58X:部位;59:缝隙:60A、60C~60F、60X:箭头;62:地板:64、64A、64B:用户;64AR、64BR、66R:右手;64RL、66L:左手;68C:最外端部。
Claims (16)
1.一种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箱体(12)和收装部(14),其中,
所述箱体(12)具有朝向彼此不同的方向的6个大致四边形状的表面(18A~18F),并且形成为大致多面体形状;
所述收装部(14)形成在所述箱体内,以可插拔的方式来收装被收装物(16),
在与第1边(20A)对应的位置配置有与所述收装部连通的开口(14a)或者与所述收装部连通的开口的周缘部(14b),其中所述第1边(20A)是构成与所述箱体对应的多面体(23)的多条边(20A~20L)中的任一条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面体具有与所述第1边平行的3条边(20B~20D),
还在与作为所述多面体的所述3条边中的2条边的第2边(20B)及第3边(20C、20D)对应的位置,具有第1把手部(22B)和第2把手部(22C、22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边和所述第3边(20C)被配置为彼此相邻的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边被配置为,位于所述第2边和所述第3边(20D)之间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在与第4边(20C、20D)对应的位置具有第3把手部(22C、22D),其中所述第4边(20C、20D)是所述箱体的所述3条边中的剩余的1条边。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第5边(20B)对应的位置具有把手部(22B),其中,所述第5边(20B)是所述多面体的所述3条边中的与所述第1边相邻的边,所述把手部(22B)具有截面形成为环状的把持部(21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在比所述把持部(21B)靠所述箱体的内侧的位置具有凹部(24),该凹部(24)通过使所述箱体的外表面凹进设置而形成,
还在所述凹部具有连接所述箱体内外的端子(26、28)。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覆盖部(32),该覆盖部(32)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箱体以转动轴(31)为中心进行转动,且覆盖所述开口,
所述转动轴被配置在避开所述第1边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轴被配置在避开多个所述边(20A~20L)中的所有的所述边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在与所述箱体的所述6个表面中的2个表面(18C、18D)对应的位置具有分别构成所述2个表面的外缘的2个外缘部件(44C、44D),其中,所述2个表面(18C、18D)为法线方向是所述第1边的长度方向的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在与所述多条边中的平行于所述第1边的边(20B、20C)对应的位置,具有将所述2个所述外缘部件彼此连结的连结部(22B、22C)。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在所述外缘部件的内侧具有内侧部件(46C、46D),
所述内侧部件被配置为,所述内侧部件中的所述第1边的长度方向上的最外端即最外端部(68C、68D)位于比所述外缘部件中的所述第1边的长度方向上的最外端即最外端部(58C、58D)靠内侧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缘部件的所述最外端部形成为呈环状突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箱体的所述6个表面中的4个表面(18A、18B、18E、18F)对应的位置具有构成部件(32、46E、46F、56),其中所述4个表面(18A、18B、18E、18F)为法线方向是与所述第1边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表面,
所述4个表面各自的所述法线方向上的各个所述构成部件的最外端部被配置为,位于比所述4个表面各自的所述法线方向上的所述外缘部件的最外端部(58Ac、58Ad、58Ec、58Ed、58Fc、58Fd)靠内侧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收装物是蓄电装置。
16.一种收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箱体、收装部、开口、2个外缘部件和连结部,其中,
所述箱体具有朝向彼此不同的方向的6个大致四边形状的表面,并且形成为大致多面体形状;
所述收装部形成在所述箱体内,以可插拔的方式来收装被收装物;
所述开口与所述收装部相连通;
2个所述外缘部件被设置在与所述箱体的所述6个表面中的相互平行的2个表面对应的位置,分别构成所述2个表面的外缘;
所述连结部被设置在与多条边中的平行于所述2个表面的法线方向的边对应的位置,将所述2个外缘部件彼此连结,其中,所述多条边构成与所述箱体对应的多面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095583 | 2019-05-21 | ||
JP2019095583 | 2019-05-21 | ||
PCT/JP2020/020130 WO2020235637A1 (ja) | 2019-05-21 | 2020-05-21 | 収容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75115A true CN113875115A (zh) | 2021-12-31 |
Family
ID=73458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37162.6A Pending CN113875115A (zh) | 2019-05-21 | 2020-05-21 | 收装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151096A1 (zh) |
EP (1) | EP3975377A4 (zh) |
JP (1) | JP7553436B2 (zh) |
CN (1) | CN113875115A (zh) |
WO (1) | WO202023563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190276A1 (ja) * | 2022-03-28 | 2023-10-0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収容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078834A1 (en) * | 2003-10-14 | 2005-04-14 | Credo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Portable battery charging and audio unit |
JP5559135B2 (ja) * | 2011-12-22 | 2014-07-23 | タキゲン製造株式会社 | 機器収納用ラック |
US10044197B2 (en) * | 2013-12-12 | 2018-08-07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Portable power supply and battery charger |
JP6871056B2 (ja) * | 2017-05-19 | 2021-05-12 | ニチコン株式会社 | 可搬型給電装置 |
JP7214339B2 (ja) * | 2017-09-29 | 2023-01-3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可搬型充電給電装置 |
US20200343748A1 (en) * | 2019-04-26 | 2020-10-29 | Oxti Corporation | Power carrying case |
-
2020
- 2020-05-21 CN CN202080037162.6A patent/CN113875115A/zh active Pending
- 2020-05-21 JP JP2021520847A patent/JP7553436B2/ja active Active
- 2020-05-21 WO PCT/JP2020/020130 patent/WO2020235637A1/ja unknown
- 2020-05-21 EP EP20809202.3A patent/EP3975377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20-05-21 US US17/611,592 patent/US20220151096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553436B2 (ja) | 2024-09-18 |
EP3975377A4 (en) | 2023-03-01 |
WO2020235637A1 (ja) | 2020-11-26 |
US20220151096A1 (en) | 2022-05-12 |
EP3975377A1 (en) | 2022-03-30 |
JPWO2020235637A1 (zh) | 2020-11-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0235617A1 (ja) | 電力出力装置、電力入力装置及び電力出入力装置 | |
US6589308B1 (en) | Cabinet for housing a computer workstation | |
CN113875115A (zh) | 收装装置 | |
JPH10268976A (ja) | 携帯形電子機器 | |
CN112543670A (zh) | 游戏箱或多媒体箱 | |
JP7341722B2 (ja) | 充電給電装置 | |
CN214378699U (zh) | 储能系统及其箱体 | |
WO2000055979A1 (en) | Portable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JPH1137501A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
JP2001022704A (ja) | 携帯情報処理装置 | |
EP3214766B1 (en) | Electric device | |
JP2001022471A (ja) | 携帯情報処理装置 | |
CN217645120U (zh) | 一种智能清洁机器人的壳体以及智能清洁机器人 | |
EP3975314A1 (en) |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electric power device | |
WO2023191042A1 (ja) | 収容装置 | |
WO2024058268A1 (ja) | 収容装置 | |
JP7217430B2 (ja) | コンセント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カバーモジュール | |
US6737190B2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 |
WO2023191040A1 (ja) | 作動装置 | |
CN206060898U (zh) | 手机保护壳 | |
CN220234223U (zh) | 户外电源的阻尼式可折叠手柄及户外电源箱体 | |
CN217158296U (zh) | 电池管理系统的安装壳 | |
CN218677396U (zh) | 机器人底盘电池仓、机器人底盘以及机器人 | |
CN216600634U (zh) | 控制箱 | |
WO2021070522A1 (ja) | 電子ユニッ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