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60898U - 手机保护壳 - Google Patents

手机保护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60898U
CN206060898U CN201621052231.8U CN201621052231U CN206060898U CN 206060898 U CN206060898 U CN 206060898U CN 201621052231 U CN201621052231 U CN 201621052231U CN 206060898 U CN206060898 U CN 2060608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housing
protecting case
base plate
buckling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522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怀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0522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608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608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6089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机保护壳,其中该手机保护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相对两侧边缘向所述底板的一侧延伸有第一扣合部,所述第一壳体通过所述第一扣合部卡接于手机的中部,所述第二壳体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各连接有一盖板,所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盖板的边缘向所述盖板的一侧延伸有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第二扣合部卡接于手机的两端。本实用新型的手机保护壳结构简单,组装及拆卸方便。

Description

手机保护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保护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作为手机配件的一体式的手机壳,需要用力扳动手机壳的边缘及边角,才能将手机壳安装到手机或由手机上拆卸下来,非常不便;而对于一般的组合式手机壳,存在零部件多且结构复杂等问题,手机壳自身的零部件拆卸及组装也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保护壳,旨在使手机保护壳的结构更简单,组装及拆卸更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机保护壳,该手机保护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相对两侧边缘向所述底板的一侧延伸有第一扣合部,所述第一壳体通过所述第一扣合部卡接于手机的中部,所述第二壳体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各连接有一盖板,所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盖板的边缘向所述盖板的一侧延伸有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第二扣合部卡接于手机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于所述底板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板容置于所述凹槽,并与所述底板的壁面平齐。
优选地,所述凹槽设于所述底板的外壁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多个避位孔,当所述避位孔位于所述连接板时,所述第一壳体于所述凹槽的底壁开设有与所述避位孔对应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的端部抵接,且所述底板与所述盖板的抵接处相互平齐。
优选地,所述第一扣合部及所述第二扣合部设有与手机侧面按键相匹配的按键部及手机侧面插接口相对应的开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为塑料或铝制材料。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手机保护壳设置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中的两盖板及盖板通过连接板连接,使该手机保护壳分散的零件更少,整体的结构更优化及简单,并且第一壳体卡接于手机的中部,第二壳体同时卡接于手机的两端部,在组装及拆卸手机保护壳时,不需要用力扳动手机壳,使该手机保护壳安装及拆卸于手机的过程更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机保护壳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手机保护壳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手机保护壳中的第一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手机保护壳中的第二壳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第一壳体 14 开口
11 底板 20 第二壳体
111 凹槽 21 盖板
1111 通孔 22 避位孔
12 第一扣合部 23 连接板
13 按键部 24 第二扣合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机保护壳。
参照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
包括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第一壳体10包括底板11,底板11相对两侧边缘向底板11的一侧延伸有第一扣合部12,第一壳体10通过第一扣合部12卡接于手机的中部,第二壳体20包括连接板23,连接板23的两端各连接有一盖板21,连接板23可拆卸连接于底板11,盖板21的边缘向盖板21的一侧延伸有第二扣合部24,第二壳体20通过第二扣合部24卡接于手机的两端。
上述的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为塑料或铝制材料,当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采用塑料材质时,可如PP(聚丙烯)、PA(聚酰胺)、PC(聚碳酸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S(聚苯乙烯)、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优选用硬质塑料;当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采用铝制材料时,优选为铝制合金。以此增强该手机保护壳的整体强度,使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不易变形,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安装于手机上不易脱落。优选的,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为一体成型,使该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的结构更加简单,制作更方便。
其中的底板11与所需要安装于该手机保护壳的手机的背面壁相适应,可略小于或等于手机的背面壁大小,其中的底板11于左右两侧相对凸设的第一扣合部12与手机的左右侧面壁相适应,底板11于左右两侧的第一扣合部12形成一容置槽,用于容置手机的中部,当第一壳体10安装于手机上时,第一壳体10的上端或下端在手机的上端或下端进行滑动套接于手机的中部即可,方便快捷。
其中的第二壳体20的盖板21与手机的背面壁的上端部及下端部相适应,可略小于或等于手机的背面壁大小,盖板21相对凸设的第二扣合部24,可与手机的上侧面壁、下侧面壁及部分左右侧面壁相适应,以便于同时卡接手机的上端部及下端部。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组装于手机上时,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紧密抵接,并且抵接处保持平齐,使该手机保护壳消除突兀感。
进一步地,第一扣合部12及第二扣合部24可设有卡扣进行卡合,并且第一扣合部12及第二扣合部24还可抵接于手机正面的边沿处,以便该手机保护壳与手机更好的卡接,使手机保护壳与手机不易脱落。当手机为曲面屏时,第一扣合部12及第二扣合部24相应为弧形结构抵接于手机的侧面壁;当手机的背面壁为曲面等非平面结构时,第一壳体10的底板11相应设置,可与手机的背面壁紧密接触。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可采用不同的材料或不同的颜色,以增强该手机保护壳的多样性。
一实施例为,安装该手机保护壳时,可先安装第二壳体20进行同时卡接于手机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再安装第一壳体10卡接于手机的中部,并且第一壳体10还抵接于第二壳体20的连接板23外壁面,通过第一壳体10卡紧第二壳体20于手机的背面壁上,使该手机保护壳与手机连接更紧密,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不易于手机分离,保持该手机保护壳的整体结构稳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第二壳体20中的盖板21通过连接板23连接,使该手机保护壳分散的零件更少,整体的结构更优化及简单,并且第一壳体10卡接于手机的中部,第二壳体20同时卡接于手机的上端部及下端部,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可拆卸连接,在组装及拆卸手机保护壳时,不需要用力扳动手机壳,使该手机保护壳安装及拆卸于手机的过程更方便快捷。
参照图1至图3,优选地,第一壳体10于底板11开设有凹槽111,连接板23容置于凹槽111,并与底板11的壁面平齐。
上述的凹槽111适应于连接板23,连接板23可为长条平板或任意形状的平面板,凹槽111为略大于连接板23的相对应的槽形结构,连接板23与底板11的壁面平齐,使该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的平滑连接,不造成突兀感。
参照图3,优选地,凹槽111设于底板11的外壁面。当安装该手机保护壳时,可先安装第一壳体10卡接于手机的中部,再安装第二壳体20,第二壳体20的连接板23抵接于凹槽111内,通过第二壳体20卡紧第一壳体10于手机的背面壁上,使该手机保护壳与手机连接更紧密,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不易与手机分离,保持该手机保护壳的整体结构稳定。并且第一壳体10与凹槽111的抵接处可设置卡扣结构或倾斜面,使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相互卡接,不易脱离。
参照图1及图2,优选地,第二壳体20开设有多个避位孔22,当避位孔22位于连接板23时,第一壳体10于凹槽111的底壁开设有与避位孔22对应的通孔1111。第一扣合部12及第二扣合部24设有与手机侧面按键相匹配的按键部13及手机侧面插接口相对应的开口14。
由于手机的外部设有摄像头、LED等、按键、喇叭、感应器、商标、电源及音频插接口等,为不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功能,对其不造成干涉,在壳体100相应的位置开设有多个避位孔22及第一扣合部12及第二扣合部24与手机侧面插接口相对应的开口14。其中避位孔22及开口14还可为圆形、矩形等多种形状。通孔1111与第二壳体20上的避位孔22对应设置,对避位孔22不造成干涉。开口14对手机的外接装置,如充电接头,音频接头等不造成干涉,在不取下手机保护壳,手机的功能仍能方便使用。其中的按键部13还用于保护手机上的功能按键不造成磨损及划伤等。
参照图1,优选地,盖板21与底板11的端部抵接,且底板11与盖板21抵接处相互平齐。
第一壳体10上下的自由端处可为平面或曲面,第二壳体20与第一壳体10相抵接处对应设置,通过第二壳体20与第一壳体10的自由端抵接处相互平齐,使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的连接更紧密,该手机保护壳的面壁不产生突兀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相对两侧边缘向所述底板的一侧延伸有第一扣合部,所述第一壳体通过所述第一扣合部卡接于手机的中部,所述第二壳体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各连接有一盖板,所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盖板的边缘向所述盖板的一侧延伸有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第二扣合部卡接于手机的两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于所述底板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板容置于所述凹槽,并与所述底板的壁面平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于所述底板的外壁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多个避位孔,当所述避位孔位于所述连接板时,所述第一壳体于所述凹槽的底壁开设有与所述避位孔对应的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的端部抵接,且所述底板与所述盖板的抵接处相互平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部及所述第二扣合部设有与手机侧面按键相匹配的按键部及手机侧面插接口相对应的开口。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为塑料或铝制材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为一体成型。
CN201621052231.8U 2016-09-13 2016-09-13 手机保护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608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2231.8U CN206060898U (zh) 2016-09-13 2016-09-13 手机保护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2231.8U CN206060898U (zh) 2016-09-13 2016-09-13 手机保护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60898U true CN206060898U (zh) 2017-03-29

Family

ID=58369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5223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60898U (zh) 2016-09-13 2016-09-13 手机保护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608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7106A (zh) * 2017-07-04 2017-11-14 深圳市星汇尚品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保护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7106A (zh) * 2017-07-04 2017-11-14 深圳市星汇尚品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保护壳
CN107347106B (zh) * 2017-07-04 2023-07-14 深圳市星汇尚品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保护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57273U (zh) 一种迷你音响
CN204217243U (zh) 电子装置保护壳
CN206060898U (zh) 手机保护壳
CN105592647A (zh) 电子装置
CN206060896U (zh) 手机保护壳
CN106453837A (zh) 一种全息投影手机壳
KR101794164B1 (ko) 휴대단말기용 보조 배터리
CN203219348U (zh) 手机防水保护套
CN206212092U (zh) 手机保护壳
CN102683624A (zh) 电池盖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N201735533U (zh) 多功能清洁用具
CN206458988U (zh) 安装支架
CN206975548U (zh) 具有超薄显示器的电脑一体机
CN206671955U (zh) 电脑一体机
CN205848954U (zh) 电子产品保护套
CN204304504U (zh) 一种采用钢片结构的移动电源
CN210137536U (zh) 一种智能触控屏的安装结构
CN209299603U (zh) 一种电子装置
CN206149358U (zh) 一种易于拆装的手机壳
CN211294147U (zh) 一种无线遥控器外壳及无线遥控器
CN218336634U (zh) 一种电源盒的壳体结构
CN209928470U (zh) 一种智能手机用依附式u盘
CN210213169U (zh) 可辅助贴膜的收纳盒壳体及保护膜收纳盒
CN207898109U (zh) 玻璃背板式保护套
CN209914261U (zh) 交互智能平板及其转角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9

Termination date: 2017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