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1255A - 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71255A CN113871255A CN202110733924.2A CN202110733924A CN113871255A CN 113871255 A CN113871255 A CN 113871255A CN 202110733924 A CN202110733924 A CN 202110733924A CN 113871255 A CN113871255 A CN 1138712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ring
- base
- contact
- movable
- rel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8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8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01H50/041—Details concerning assembly of relays
- H01H50/042—Different parts are assembled by insertion without extra mounting facilities like screws, in an isolated mounting part, e.g. stack mounting on a coil-suppor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23—Details concerning sealing, e.g. sealing casing with resi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8—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miniaturised relay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6—Contact spring se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01H50/641—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ectilinear movement
- H01H50/642—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ectilinear movement intermediate part being generally a slide plate, e.g. a car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resilient mounting
- H01H1/26—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resilient mounting with spring blade support
- H01H2001/265—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resilient mounting with spring blade support having special features for supporting, locating or pre-stressing the contact blade spr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继电器,具备:电磁铁;多个弹簧,具备根据电磁铁的动作进行开闭的触点和端子;以及基座,支承弹簧,多个弹簧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利用弹簧的弹簧特性而被卡定于基座的被卡定部,基座具有卡定被卡定部的卡定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继电器(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在额定负载容量水平为8~10A左右的小型的继电器中,在将具备触点和端子的弹簧插入基座时,由于小型而不易确保充足的压入量,存在压入强度不足或产生用于得到压入强度的各种权衡(trade-off)的问题。因此,在继电器中,采用例如后述的应对措施,在多数情况下,给制造工序、产品成本等造成负担地进行产品化。
在弹簧保持厚度小的状态下,能维持弹簧特性,但恐怕会在压入过程中变形,因此将弹簧设为厚度大,针对较短的压入量进行牢固的压入。
设为仅弹簧的端子部分厚度大,弹簧部分以较小的厚度与端子部分焊接结合。然而,在该情况下,加工成本增大。
在无法确保压入强度的情况下,在弹簧的插入后进行弹簧的临时粘接。然而,在该情况下,制造成本增大,还存在以下风险:在从将弹簧插入基座至进行临时粘接期间对弹簧端子施加负载时,弹簧以从正确的位置移动了的状态进行临时粘接。
因此,谋求一种防止弹簧脱落的继电器。
此外,已知在继电器的触点的接触中有一点接触、触点彼此摩擦的滑动、触点彼此滚动的滚动等。在触点滑动的情况下,产生触点表面的氧化膜的破坏、刮去磨损粉末这样的触点清洁作用,接触可靠性提高。此外,当触点接触电阻低时还能抑制发热。另一方面,在滚动的情况下,触点的清洁作用降低,但能期待触点接触点的大的变化,提高触点接触时的耐熔敷性。
在滑动型的情况下,当由于触点磨损而在触点产生大的凹凸时,滑动时需要额外的力来使触点越过凹凸,当该力超过用于按压弹簧的电磁铁的吸引力时,可能发生卡片无法完全按住弹簧的情况。为了抑制该情况,存在降低弹簧的刚度,使电磁铁的吸引力具有余量这样的考虑方法,但在此时,需要还顾虑弹簧的通电容量的设计。
在日本实开平2-14575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使可动触点弹簧和固定触点端子板的固定部被由绝缘体形成的固定块支承,将固定块相互压接并插入固定于绝缘基体的开口部的继电器。由此,能将可动触点弹簧和固定触点端子板垂直地固定于绝缘基体,能实现稳定的触点压力和触点空隙。
在日本特开2020-2159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壳体侧部或者罩内表面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突起的继电器。由此,记载有即使在罩产生翘曲,粘接剂也会流入壳体与罩的间隙。
在日本特开2006-59702号公报中,公开了使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通过滚动而接触,由此增加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的触点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鉴于以往的各种问题点,提供一种改良了的电磁继电器。
本公开的一个方案提供一种继电器,具备:电磁铁;多个弹簧,具备根据电磁铁的动作进行开闭的触点和端子;以及基座,支承弹簧,多个弹簧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利用弹簧的弹簧特性而被卡定于基座的被卡定部,基座具有卡定被卡定部的卡定部。
本公开的其他方案提供一种继电器,具备:电磁铁;多个弹簧,具备根据电磁铁的动作进行开闭的触点和端子;基座,支承弹簧;以及罩,覆盖基座,在与罩的内侧面对置的基座的外侧面或与基座的外侧面对置的罩的内侧面形成有确保基座与罩间的粘接层的台阶。
本公开的另一方案提供一种继电器,具备:电磁铁;多个弹簧,具备根据电磁铁的动作进行开闭的触点和端子;以及基座,支承弹簧,基座具备规定弹簧的基准位置的基准面和供端子插通的插通孔,插通孔的内侧面与基准面为同一面,基座在插通孔的端子出口附近的基准面侧具备缺口。
本公开的又一方案提供一种继电器,具备:基座;电磁铁,搭载于基座;移动构件,随着电磁铁的工作而移动;以及可动弹簧,具有支承于基座的基部和从该基部延长且在顶端部侧设有可动触点的主弹簧部,移动构件具有分别按压可动弹簧中的可动触点的两侧部的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可动弹簧具有延长部和分支部,该延长部形成为从主弹簧部的设有可动触点的部位朝向被第一突起部按压的部位延长,该分支部在以可动触点为基准与具有延长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从主弹簧部中的设有可动触点的部位与基部之间的部分分支并延长至被所述第二突起部按压的部位。
本公开的又一方案提供一种继电器,具备:电磁铁;多个弹簧,具备根据电磁铁的动作进行开闭的触点和端子;以及基座,支承多个弹簧,其中,在基座形成有用于供多个弹簧中的至少一个端子插通的插通孔,插通孔形成于凹部,该凹部在继电器的内部空间中形成于基座且具有大于插通孔的内部空间侧的开口部的空间尺寸。
本公开的又一方案提供一种继电器,具备:基座;电磁铁,搭载于基座;可动弹簧,设有可动触点;以及固定弹簧,具有支承于基座的基部和从该基部延长并设有固定触点的弹簧部,基座具有位置限制部,该位置限制部形成为相对于固定弹簧在可动弹簧侧从基座的底面立起设置,具有在固定弹簧由于被可动弹簧施压的反作用而倒向可动弹簧侧时,与从弹簧部中的与基部的连接位置起至规定的高度为止的区域接触的面。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案,能提供一种改良了的弹簧脱落防止技术。就是说,能降低弹簧的压入强度,无论弹簧薄厚都能防止弹簧脱落。这特别是对于小型的电磁继电器有用。此外,弹簧利用弹簧特性而被插入,因此引起压入时的模具刮擦的减少、磨损粉末的减少等。而且,变得不需要临时粘接,因此能废除临时粘接和干燥工序,引起设备费用、产品成本等的降低。
根据本公开的其他方案,即使在罩产生了内翘曲,也能在罩的内侧面与基座的外侧面之间得到充足的粘接层。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案,粘接剂向插通孔的端子出口附近的基准面侧上的缺口之中流入,能在基座与端子之间确保充足的粘接层。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案,能使触点彼此的接触动作除了滑动之外,还加入滚动的运动。由此,能享受由滑动实现的触点清洁作用的优点,并且分散滑动路径上的凹凸的影响,还能实现作为滚动的优点的触点接触时的耐熔敷性的提高。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案,能将从电磁继电器的外部流入插通孔的粘接剂通过表面张力留在插通孔附近,抑制该粘接剂流入内部空间。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案,能限制由于被可动弹簧压入的反作用而使固定弹簧倒向可动弹簧侧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继电器的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继电器的一个例子的分解侧视图。
图3是表示继电器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可动弹簧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5A是表示弹簧构造的一个例子的V-V剖视图。
图5B是表示弹簧构造的一个例子的V-V剖视图。
图6是表示第二固定弹簧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弹簧构造的其他例子的VII-VII剖面立体图。
图8A是表示被卡定部的变形例的局部立体图。
图8B是表示弹簧构造的变形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9A是表示被卡定部的其他变形例的局部立体图。
图9B是表示弹簧构造的其他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0A是表示将隆起部设为突起的情况下的应力范围的剖视图。
图10B是表示将隆起部设为切起片的情况下的应力范围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罩内翘曲的影响的图。
图12是表示台阶的一个例子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基座-罩的构造比的一个例子的XIII-XIII概略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台阶的变形例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端子-基座间的粘接层的概略剖视图。
图16A是确保粘接层的基座的一个例子的底面立体图。
图16B是确保粘接层的基座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17是除去罩的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18是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可动弹簧的立体图。
图20是可动弹簧的主视图。
图21A是表示可动弹簧与第二固定弹簧开始接触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1B是表示可动弹簧被卡片完全压入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1C是从上方观察图21B的图。
图22是举例示出可动触点上的基于滚动的接触路径的图。
图23是在基座安装了可动弹簧的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4是基座中的安装第一固定弹簧、可动弹簧以及第二固定弹簧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25是安装有第一固定弹簧的基座的部分立体图。
图26是图25中的XXVI-XXVI剖视图。
图27是图24的XXVII-XXVII剖视图。
图28是表示第一固定弹簧、可动弹簧以及第二固定弹簧的初始状态的立体图。
图29是第二固定弹簧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似的要素标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此外,以下记载的实施方式不对专利请求的范围所记载的发明的技术的范围和术语的意义进行限定。
图1和图2是继电器1的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和分解侧视图,图3是继电器1的一部分的俯视图。继电器1具备:基座2,组装有部件;以及箱形的罩3,覆盖基座2。例如基座2和罩3可以是树脂模制而成的。组装到基座2的部件包括电磁铁8、铰链弹簧9、衔铁10、卡片11以及弹簧4,弹簧4分别具备触点,所述触点与另一触点进行开闭。
弹簧4由各种金属形成,包括第一固定弹簧5、可动弹簧6以及第二固定弹簧7。第一固定弹簧5具有第一固定触点12,可动弹簧6具有可动触点13,第二固定弹簧7具有第二固定触点14。此外,弹簧4分别具有弹簧部15和端子16。例如弹簧部15形成为板簧。弹簧部15和端子16既可以焊接结合,也可以由一片薄板形成。
电磁铁8具备线圈组件21、铁芯22以及磁轭23。线圈组件21具有两个端子24、绕线管26、卷绕于绕线管并与端子24连接的线圈25。
在继电器1中,通过在端子24之间施加电压来将电磁铁8励磁。衔铁10通过电磁铁8的励磁摆动并吸附于铁芯22。卡片11被安装于衔铁10,随着衔铁10的摆动按压可动弹簧6,使可动触点13从第一固定触点12起与第二固定触点14接触。被安装于衔铁10和磁轭23的铰链弹簧9对衔铁10的一端向远离铁芯22的方向弹性地施力。
当停止向端子24施加电压时,通过铰链弹簧9的偏压力衔铁10以远离铁芯22的方式返回到初始位置。当衔铁10返回到初始位置时,从卡片11向可动弹簧6的按压力被解除,并且可动触点13从第二固定触点14分离。
通过上述构成,继电器1对第一固定触点12与可动触点13和可动触点13与第二固定触点14进行开闭。上述的构成是一个例子,也可以采用任意部件和原理。
图4是可动弹簧6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5A和图5B是弹簧构造的一个例子的V-V剖视图。可动弹簧6具有将可动弹簧6压贴至基准面27的隆起部28和被卡定于基座2的被卡定部29。在图4中,将形成于弹簧部15的U型片的端部设为被卡定部29。U型片端部形成为在可动弹簧6的插入方向I上朝向后方。被卡定部29当受到外力F时,通过弹簧特性发生弹性变形,当外力F被解除时,恢复为原本的形状。
基座2具有规定将可动弹簧6装配于基座2时的可动弹簧6的基准位置的基准面27、与基准面27对置的压入面30以及卡定可动弹簧6的卡定部31。例如将形成于基准面27的爪状的突起设为卡定部31,将突起向与插入方向I不同的方向突出设置为好。不同的方向只要是能卡定被卡定部29的方向即可,可以是与插入方向I正交的方向、朝向插入方向I的前方倾斜的方向等。此外,突起也可以不形成于基准面27而形成于与基准面27正交的面。在图5A所示的可动弹簧6向基座2的插入初期,隆起部28与压入面30接触,并且被卡定部29与卡定部31接触。接触卡定部31的被卡定部29发生弹性变形。在图5B所示的可动弹簧6的插入后期,接触压入面30的隆起部28将可动弹簧6压贴至基准面27,并且被卡定部29通过其恢复力而向卡定部31下潜入,与卡定部31的下部卡合。可动弹簧6在插入过程中被这样自锁以防止可动弹簧6的脱落。卡定部31限制被卡定部29向与插入方向I相反方向的运动,因此能防止可动弹簧6的脱落。
在此进行了说明的继电器1为将可动弹簧6纵向插入基座2的类型。但也可以为将可动弹簧横向插入的类型。
如上所述,能降低弹簧的压入强度,对于薄弹簧也能防止弹簧脱落。因此,本例的弹簧构造对于特别是小型的继电器是有用的。可动弹簧6利用被卡定部29的弹簧特性而被插入,因此引起压入时的模具刮擦的减少、磨损粉末的减少等。而且,能废除可动弹簧的临时粘接和干燥工序,引起设备费用、产品成本等的降低。而且,能消除从弹簧插入至粘接的过程中的弹簧脱落的潜在的风险。
本例的自锁构造也可以应用于第一固定弹簧5、第二固定弹簧7。图6是第二固定弹簧7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7是其他例子的弹簧构造的VII-VII剖面立体图。第二固定弹簧7具有将第二固定弹簧7压贴至基准面27的隆起部28和被卡定于基座2的被卡定部29。例如将倾斜升高的端子16的根部32的倾斜端部设为被卡定部29,所述端部形成为在插入方向I上朝向后方。当被卡定部29受到外力F时,被卡定部29通过弹簧特性发生弹性变形,当外力F被解除时恢复为原本的形状。
基座2具有规定第二固定弹簧7的基准位置的基准面27,与基准面27对置的压入面30以及卡定第二固定弹簧7的卡定部31。例如将形成于压入面30侧的凹陷的边缘部设为卡定部31。边缘部在与插入方向I不同的方向延伸设置。边缘部不仅是指凹陷的侧壁的部分,也包括压入面30的部分。在第二固定弹簧7向基座2的插入初期,隆起部28(图7未图示)分别与压入面30接触,并且被卡定部29与压入面30接触,并发生弹性变形(未图示)。在第二固定弹簧7向基座2的插入后期,接触压入面30的隆起部28将第二固定弹簧7压贴至基准面27,被卡定部29通过恢复力嵌入卡定部31并与卡定部31卡合。第二固定弹簧7在插入过程中被这样自锁。卡定部31限制被卡定部29向与插入方向I相反方向的运动,因此能防止第二固定弹簧7的脱落。
图8A是表示可动弹簧6的被卡定部29的变形例的局部立体图,图8B是表示自锁构造的变形例的局部剖视图。
在图8A中,将形成于端子16的根部附近的V型片的端部设为被卡定部29。所述端部形成为在插入方向I上朝向后方。当被卡定部29受到外力F时,被卡定部29通过弹簧特性发生弹性变形,当外力F被解除时,恢复为原本的形状。在图8B中将形成于压入面30的凹陷的边缘部设为卡定部31。边缘部在与插入方向I不同的方向延伸设置。在可动弹簧6向基座2的插入初期,被卡定部29与压入面30接触,从压入面30受力而发生弹性变形。在可动弹簧6向基座2的插入后期,被卡定部29通过恢复力向卡定部31潜入并与卡定部31卡合。可动弹簧6在插入过程中被这样自锁。卡定部31限制被卡定部29向与插入方向I相反方向的运动,因此能防止可动弹簧6的脱落。
图9A是表示被卡定部29的其他变形例的局部立体图,图9B是表示自锁构造的其他变形例的剖视图。图9A的被卡定部29是从端子16向侧方突出设置的突起,突起形成为在插入方向I上朝向侧方。当被卡定部29受到外力F时,被卡定部29通过弹簧特性发生弹性变形,当外力F被解除时,恢复为原本的形状。图9B的卡定部31是在基准面27向与插入方向I不同的方向突出设置的爪状突起。
隆起部28也可以是图4右侧那样半冲切的凸部。但在采用了前述的各种弹簧脱落防止构造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可以优选图4左侧那样将可动弹簧6的一部分切起的切起片作为隆起部28。
图10A是表示将隆起部设为凸部的情况下的弹簧应力的范围A的剖视图,图10B是表示将隆起部设为切起片的情况下的弹簧应力的范围B的X-X剖视图。图10A和图10B都示出了可动弹簧6越过卡定部31的状态。从被卡定部29与卡定部31之间的接触状态的角度来看,图10A和图10b对应于图5A与图5B所示的状态之间的状态。
在将可动弹簧6装配于基座2时,在被卡定部29越过卡定部31时,可动弹簧6特别是隆起29上方的部分,由于卡定部31的高度而变形。在该情况下,需要利用可动弹簧6的弹性来吸收卡定部31的高度。同时,当隆起部29与压入面30接触时,设置有隆起部29的可动弹簧6的一部分被压向基准面27。
在隆起部28为凸部的情况下,根据卡定部31与隆起部28之间的距离,应力可能集中在卡定部31与隆起部28之间的可动弹簧6的相对较窄的范围A内。在该情况下,弹簧可能会发生塑性变形,导致自锁性能的降低。
为了在隆起部28为凸部形状的状态下缓和应力,通过增大弹簧宽度或将卡定部31设于基座2的较高位置来谋求应力分散。但如果将这种结构应用于小型的继电器,会影响绝缘距离和弹簧的卷材宽度。
从抑制弹簧的塑性变形的观点来看,通过将隆起部28不以凸部而以切起片形成能谋求应力分散。
在隆起部28形成为切起片的情况下,当可动弹簧28装配于基座2时,隆起部28变形。变形的隆起部28吸收被卡定部29越过卡定部31并与卡定部31重叠时产生的应力,并且可动弹簧6以卡定部31的高度发生弹性变形。此外,卡定部31与切起片的根部28a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因此,应力分散在包括形成隆起部28的部分的可动弹簧6的相对较宽的范围B中,并且能抑制弹簧的塑性变形。切起片可以用于第一固定弹簧5、第二固定弹簧7。
罩3厚度小,在成形时罩3有时会发生内翘曲。图11是表示罩3的内翘曲的影响的图。基座2具有与罩的内侧面40对置的外侧面41。若外侧面41为平面,则在使发生了内翘曲的罩3被覆基座2时,作为用于粘接基座2与罩3的粘接层42而设置的基座2与罩3之间的间隙变窄。在该情况下,不能确保如设计那样的间隙,并且可能会出现粘接层42变薄的场所C。当粘接层42变薄时,无法将罩与基座充分地密闭,有时会引起气密不良。
因此,在外侧面41形成用于确保粘接层42的台阶。图12是形成有一个例子的台阶43的基座2的立体图。例如台阶43为从外侧面41下降一级的凹陷46。如图11所示,罩3的内翘曲在罩3的开口的中间附近成为最大。因此,通过在面向罩缘44的外侧面41且在罩3侧面的中间45附近的位置形成台阶43(参照图1和图2),即使在罩3产生了内翘曲,也能得到在内侧面40与外侧面41之间确保了充足的间隙的粘接层。
粘接层42的厚度和台阶43的高度、深度的最优选的构造比根据罩3的翘曲形状、翘曲量、粘接剂的性质、树脂材料(基座、罩)的接合强度等之间的关系确定即可。
图13是表示基座-罩的构造比的一个例子的XIII-XIII概略剖视图。附图标记“3”示出无翘曲的罩,附图标记“3’”示出产生了翘曲的罩,附图标记“3’ ’”示出由形成于外侧面41的台阶43限制了翘曲的罩。例如在将基座2与罩3之间的设计间隙z设为0.05mm,将罩缘44的位置处的粘接层的目标厚度y1设为0.04mm以上,将台阶43的深度y2设为1.5mm,将台阶43的高度a设为0.1mm,将产生翘曲的罩的长度L设为12.7mm,将罩缘44的位置处的罩翘曲量d设为0.1mm的情况下,能根据下述的算式求出罩缘44的位置处的罩限制后翘曲量x(=0.057mm)。
而且,能根据下述的算式求出组装后的罩缘44的位置处的粘接层厚度(=0.093mm)。在上述比例的情况下,最小粘接剂厚度为0.093mm,相当于台阶43的深度的粘接剂流入深度成为1.5mm,得到0.04mm以上的目标厚度y1。
y1=(z+a)-x
在基于上述的算式未得到0.04mm以上的目标厚度y1的情况下,通过再次调整台阶43的高度a或者深度y2中的至少任一个,能得到目标厚度。这样设定台阶43的高度和深度即可。
台阶43也可以不为凹陷46而为从外侧面41突出设置的突起47。图14是表示台阶43的变形例的基座2的立体图。突起47将内翘曲的罩3从内侧矫正,确保罩与基座之间如设计一样的间隙。在图14的例子中,突起47形成于外侧面41中罩的边缘44侧且与侧面中间45大致等间隔。突起47的高度优选为组装时的基座-罩间的设计间隙量。通过以上的台阶43,即使罩产生了内翘曲也能确保具有充足的间隙的粘接层,并且粘接剂能从罩缘44流入,确保继电器1的密封性能。台阶43也可以不形成于外侧面41而形成于内侧面40。
在小型的继电器中,弹簧端子细的情况较多,还存在高度的限制,因此在端子-基座间得到的粘接层的尺寸和面积也可能被制约。图15是表示端子-基座间的粘接层50的概略剖视图。在端子16被施加负载时,有在端子16周围的粘接剂产生应力。因此,发生粘接层50的剥离、在端子16周围的粘接层产生裂纹,特别是在粘接剂的面积被制约时变得气密不良的风险。此外,在供端子16插通的插通孔51的内侧面52与基准面27为同一面的情况下,端子16与基准面27接触,粘接剂不易进入内侧面52。因此在粘接层50的基准面27侧会形成粘接层变薄的薄的场所D。也可以将基座2端子16周围整体下降一级以防止出现薄的场所,但由于上述限制,该解决方法存在极限。
图16A是确保粘接层的基座2的一个例子的底面立体图,图16B是基座2的XVI-XVI剖视图。在图16中,能将粘接层50确保于插通孔51的下方的基准面27侧。基座2在插通孔51的端子出口附近的基准面27具有缺口54。例如缺口54具有相对于基准面27倾斜的倾斜面。通过形成倾斜面,粘接剂变得容易流入缺口54之中。缺口54也可以不为倾斜面而为从基准面27下降的凹陷。能通过缺口54增大基准面侧的端子-基座间的粘接层的面积,并且能提高继电器的气密性能。此外,提高端子16被施加了负载时的粘接层的抗裂纹产生性。除了缺口54之外,也可以使端子周围的插通孔51整体下降,也能提高端子强度。
对可动弹簧的狭缝和其他构成进行说明。图17是拆下了罩的继电器200的立体图。图18是继电器20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7和图18所示,继电器200具备:基座204,组装有部件;以及罩206,覆盖基座204。基座204和罩206例如是树脂模制而成的。由基座204和罩206形成壳体。组装到基座204的部件包括:包括第一固定弹簧260、可动弹簧270、第二固定弹簧280的弹簧、电磁铁207、衔铁208以及作为移动构件的卡片209。弹簧分别为金属的板状的弹簧构件。卡片209例如是树脂模制而成的。
第一固定弹簧260具有端子261和第一固定触点262(参照图26)。可动弹簧270具有端子271和可动触点272。第二固定弹簧280具有端子281和第二固定触点282。电磁铁207包括线圈组件227、铁芯228、磁轭229以及端子207a、207b。
在继电器200中,对端子207a和端子207b施加电压来将电磁铁207励磁,由此衔铁208摆动并吸附于铁芯228。在衔铁208的上端形成有两个突起208a、208b。突起208a、208b分别与卡片209的卡合爪209a、209b卡定。在卡片209的顶端形成有两个突起209c、209d,并插通形成于可动弹簧的可动触点272两侧的部分的孔270a和270b。随着衔铁208的摆动,突起209c、209d向第二固定弹簧280侧按压形成于可动弹簧270的孔270a、270b的部分。由此,可动触点272与第一固定触点262分离,与第二固定触点282接触。需要说明的是,未图示的铰链弹簧被装配于衔铁208和磁轭229,对衔铁208向远离铁芯228的方向弹性地施力。
当停止向线圈施加电压时,通过铰链弹簧的偏压力使衔铁208以远离铁芯228的方式进行复位动作。随着衔铁208返回,由卡片209向可动弹簧270施加的按压力被解除,可动触点272从第二固定触点282分离,与第一固定触点262接触。
根据上述的构成,继电器200对作为断开触点的第一固定触点262与可动触点272进行开闭,并且对作为接通触点的第二固定触点282与可动触点272进行开闭。上述继电器200的构成为例示性的,也可以使用随着电磁铁207的工作,按压可动弹簧270的其他类型的移动机构或移动构件。安装于继电器200的弹簧的数量也为例示性的,例如也可以使弹簧的数量为可动弹簧与固定弹簧这两个。
图19和图20分别是可动弹簧270的立体图、主视图。如图19和图20所示,可动弹簧270具有支承于基座204的平板状的基部273、从基部273的横向一端向下方延伸的端子271以及以从基部273的下端的中央部朝向下方成为凸起的方式弯曲成U型并向上方延伸的主弹簧274。主弹簧274在上端部具有可动触点272。在主弹簧274上端的装配有可动触点272的部位形成有延长部275。延长部275朝向被突起209c按压的位置直线延伸,在顶端形成有孔270a。在主弹簧274的可动触点272与基部273之间在以可动触点272为基准与延长部275相反的一侧形成有分支部276。分支部276从主弹簧274分支并延伸至与主弹簧274的上端部大致相同高度,在顶端部形成有孔270b。在分支部276与主弹簧274的装配有可动触点272的部位之间形成有狭缝278。
如上所述,通过在可动弹簧270的上端部分的可动触点272的一侧形成有狭缝278,能在可动弹簧270的上端部被卡片209压入第二固定弹簧280侧时,在可动触点272与第二固定触点282之间的接触路径上除了上下方向的滑动之外还添加横向的运动。由此,能对触点的接触动作添加滚动动作。参照图21A-21C和图22对形成狭缝278的效果进行说明。
图21A是表示可动弹簧270被卡片209压向第二固定弹簧280侧且可动触点272与第二固定触点282开始接触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1B表示可动弹簧270从图21A的状态起被卡片209完全压入的状态。图21C是从上方观察图21B的图。在图21C中,主弹簧274的设有可动触点272的部位受到从第二固定触点282向第一固定弹簧260的按压力。此时,在形成有孔207b的可动弹簧270上端形成有狭缝278,因此主弹簧274的设有可动触点272的部位以主弹簧274的设有狭缝278的一侧稍微倒向第一固定弹簧260的方式扭转。其结果是如图21C所示,主弹簧274的设有可动触点272的部位相对于与卡片209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向卡片209倾斜角度θ。
如此,在可动触点272与第二固定触点282接触时,能在可动触点272与第二固定触点282之间添加与卡片209的移动方向和上下方向垂直的横向的运动。这种横向的运动能对可动触点272添加滚动运动。图22示出在可动触点272被添加了滚动运动的情况下的可动触点272上的第二固定触点282的接触路径C1的例子。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通过在可动弹簧270的上端部形成狭缝278,降低可动弹簧270的刚度,而不采取缩小弹簧宽度,将弹簧厚度设得小等对通电容量严苛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仅在可动弹簧270的可动触点272的一侧设置狭缝278,能除了上下方向的滑动对触点接触动作加入横向的滚动运动。由此,除了触点表面的氧化膜的去除、刮去磨损粉末这样的触点清洁作用之外,还能期待触点接触时的耐熔敷性的提高。在可动弹簧不具有狭缝的情况下,触点彼此能沿上下方向滑动,但在触点上产生了凹凸的情况下,触点受到其100%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像本实施方式这样,仅在可动弹簧270中的可动触点272的一侧设有狭缝278的情况下,在触点彼此接触时可动弹簧270的上端部分向有狭缝278的方向扭转。因此,能通过可动弹簧270的扭转动作来分散并避免触点滑动时发生的在触点上产生凹凸的影响。
图23是将跟前部切断表示在基座204安装有可动弹簧270的状态的立体图。可动弹簧270以位置被基部273限制的状态支承于基座204。插通于插通孔244(图24)的端子271的部分被粘接。主弹簧274形成为从基部273的下端弯曲为U型并向上方延伸。
通过图23那样将主弹簧274形成为U型,变得容易将可动弹簧270相对于基座204从纵向安装。此外,通过将可动弹簧270的变形区域设为弯曲成U型的主弹簧274,能扩大基部273与基座204的空隙。因此,能防止粘接剂从插通孔244流入至主弹簧274的刚性点而产生刚度的不均。此外,与将主弹簧设为L型的情况相比,能确保增长主弹簧274发挥作为弹簧的功能的部分的长度,并且能提高主弹簧274的弹簧特性。
图24是基座204中的安装第一固定弹簧260、可动弹簧270以及第二固定弹簧280的部分的立体图。图25是安装有第一固定弹簧260的状态下的基座204的立体图。图26是图25的XXVI-XXVI剖视图。第一固定弹簧260具有端子261、支承于基座204的基部263以及从基部263延长且在顶端部侧具有第一固定触点262的弹簧部264。
如图24所示,在基座204的底面形成有支承基部263的第一支承部241和第二支承部242。第一支承部241具有规定卡片209移动方向上的基部263的位置的基准面241a、241b。第二支承部242具有规定卡片209移动方向上的基部263的位置的基准面242a、242b。在基座204的底壁形成有用于供第一固定弹簧260的端子261插通的插通孔243。如图25所示,基部263支承于第一支承部241和第二支承部242,以端子261通过插通孔243的方式将第一固定弹簧260从上方安装于基座204。在第一固定弹簧260组装于基座204的状态下粘接剂从插通孔243的外侧流入,由此端子261被固定于基座204。
如图24所示,在配置有端子261的基座204的区域中形成有凹部R1。凹部R1通过第二支承部242的插通孔243侧的外表面351、侧部壁面352、可动弹簧270侧的壁面353以及电磁铁207侧的壁面354形成有凹部R1,在凹部R1的底部形成有插通孔243。凹部R1通过表面张力抑制粘接剂从外部向端子插入区域的流入。
如图26所示,端子261具有弯曲成曲柄状的形状。端子261具有从基部263向下方延伸的第一部分261a、从第一部分261a的下端弯曲并向斜下方延伸的第二部分261b以及从第二部分261b的顶端部向下方弯曲延伸的第三部分261c。第二部分261b的底面204a侧的面261f与底面204a的间隙G为从插通孔243的内侧的开口端243a朝向继电器200的内部空间扩大的形状。在图26的示例中,间隙G在剖视图中形成为锥形。
如此,通过从插通孔243的开口端朝向内部空间逐渐扩大,形成间隙G,能使从外侧流入插通孔243的粘接剂通过表面张力留在插通孔243附近,抑制向内部空间的流入。
如图24所示,在基座204的底壁形成有用于供端子271插通的插通孔244。图27是搭载有可动弹簧270的基座204的图24的XXVII-XXVII剖视图。如图27所示,在插通孔244的配置有的端子271的部分设置有凹槽R2。凹槽R2由相对于端子271位于卡片209移动方向的两侧的壁面361、362、图24中的前侧的壁面363以及突起364的周面规定有凹部R2。凹部R2具有大于插通孔244的开口端的宽度W1的宽度W2。通过在具有插通孔244的部分形成尺寸大于插通孔244的开口端的凹部R2,能将从外部侧流入插通孔244的粘接剂通过表面张力留在插通孔244内部,抑制向内部空间流入。
如图24所示,在基座24的插通孔245的区域中设置有凹部R3。凹部R3与矩形的插通孔245的短边方向的宽度WX和长边方向的宽度WY相比空间尺寸较大。凹部R3由基座204的内表面371、372和限制部311的插通孔245侧的侧面311b规定。通过形成有这样的凹部R3,能将从外部侧流入插通孔245的粘接剂通过表面张力留在插通孔245内部,抑制向内部空间流入。
图28是表示没有被施加来自卡片209的按压力时搭载于基座204的第一固定弹簧260、可动弹簧270以及第二固定弹簧280的初始状态的立体图。图29是从图28的右侧观察第二固定弹簧280的主视图。
第二固定弹簧280具有插通于形成于基座204的插通孔245的端子281、支承于基座204的基部283以及弹簧部284。在基座204中,在图28的初始状态下,具有与弹簧部284的卡片209侧的面相接的基准面311a的限制部311形成为从底壁内侧立起设置。当电磁铁的励磁变为关,卡片209复位至初始位置时,从电磁铁207工作且第二固定弹簧280被可动弹簧270压入的状态起,卡片209失去压入第二固定弹簧280的力。由于其反作用第二固定弹簧280迅速返回卡片209侧,比初始位置向可动触点272侧倾倒。限制部311限制从第二固定触点282被可动触点272压入且第二固定弹簧280向与卡片209侧相反的方向翘曲的状态返回初始状态时由于反作用使第二固定弹簧280倒向卡片209侧的动作。
在基座204的以基部283为基准的限制部311的相反侧形成有限制部321、322。限制部321、322分别与基部283的突起283a、283b抵接来限制基部283的位置(图24)。通过该构成,在第二固定弹簧280被可动弹簧270压入时,第二固定弹簧280以将弹簧部284与基部283的分界P0(图29)作为摆动支点,弹簧部284整体倒向与卡片209相反侧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
基准面311a在高度方向的位置上抵接至弹簧部284的比分界位置P0高的位置P1。可动弹簧270侧的限制部311相对于第二固定弹簧280的高度变得比该相反侧的高度高。在图29中以虚线的斜线示出第二固定弹簧280与限制部311接触的接触区域280s。通过该构成,在第二固定弹簧280由于被可动弹簧270施压的反作用向卡片209侧倾倒时,摆动支点变得从位置P0上升至位置P1。因此,弹簧部284中的变形区域变短,并且使第二固定弹簧280的刚度上升。由此,能抑制第二固定弹簧280与初始位置相比大幅度地倒向可动触点272侧,能降低可动触点272与第二固定触点282的间隙瞬间堵塞所引起的电弧的影响。
在本说明书中对各种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7)
1.一种继电器,具备:
电磁铁;
多个弹簧,分别包括触点和端子,所述触点根据所述电磁铁的动作与另一触点进行开闭;以及
基座,支承所述弹簧,
所述多个弹簧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利用所述弹簧的弹簧特性而被卡定于所述基座的被卡定部,
所述基座具有卡定所述被卡定部的卡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具备规定所述弹簧的基准位置的基准面,
至少一个所述弹簧具备将所述弹簧压贴至所述基准面的将所述弹簧的一部分切起得到的隆起部。
3.一种继电器,具备:
电磁铁;
固定触点;
可动弹簧;
可动触点,固定于所述可动弹簧,根据所述电磁铁的动作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
基座,支承所述可动弹簧;以及
罩,覆盖所述基座,
在面向所述罩的内侧面的所述基座的外侧面或面向所述基座的外侧面的所述罩的内侧面形成有确保所述基座与所述罩间的粘接层的台阶。
4.一种继电器,具备:
电磁铁;
多个弹簧,分别包括触点和端子,所述触点根据所述电磁铁的动作进行开闭;以及
基座,支承所述弹簧,
所述基座包括规定所述弹簧的基准位置的基准面和供所述端子分别插入的插通孔,
所述插通孔的内侧面与所述基准面为同一面,
所述基座在所述插通孔的端子出口附近的所述基准面侧包括缺口。
5.一种继电器,具备:
基座;
电磁铁,搭载于所述基座;
移动构件,随着所述电磁铁的工作而移动;以及
可动弹簧,具有支承于所述基座的基部和从该基部延长且设有可动触点的主弹簧部,
所述移动构件具有分别按压所述可动弹簧中的所述可动触点的两侧的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
所述可动弹簧具有延长部和分支部,所述延长部形成为从所述主弹簧部的设有所述可动触点的部位朝向被所述第一突起按压的位置延长,所述分支部在以所述可动触点为基准与具有所述延长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从所述主弹簧部中的设有所述可动触点的部位与所述基部之间的部分分支并延长至被所述第二突起按压的位置。
6.一种继电器,具备:
电磁铁;
弹簧,包括触点和端子,所述触点根据所述电磁铁的动作与另一触点进行开闭;以及
基座,支承所述弹簧,其中,
在所述基座形成有用于所述端子插通的插通孔,
所述插通孔形成于凹部,所述凹部在所述继电器的内部空间中形成于所述基座且具有大于所述插通孔的所述内部空间侧的开口部的空间尺寸。
7.一种继电器,具备:
基座;
电磁铁,搭载于所述基座;
可动弹簧,设有可动触点;以及
固定弹簧,具有支承于所述基座的基部和从该基部延长并设有固定触点的弹簧部,
所述基座具有位置限制部,
所述位置限制部形成为相对于所述固定弹簧在所述可动弹簧侧从所述基座的底面立起设置,具有在所述固定弹簧由于被所述可动弹簧压入的反作用而倒向所述可动弹簧侧时,与从所述弹簧部中的与所述基部的连接位置起至规定的高度为止的区域接触的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113338 | 2020-06-30 | ||
JP2020113338A JP2022011914A (ja) | 2020-06-30 | 2020-06-30 | 電磁継電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71255A true CN113871255A (zh) | 2021-12-31 |
Family
ID=76708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33924.2A Pending CN113871255A (zh) | 2020-06-30 | 2021-06-30 | 继电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11742167B2 (zh) |
EP (1) | EP3933877A1 (zh) |
JP (1) | JP2022011914A (zh) |
CN (1) | CN113871255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2011914A (ja) * | 2020-06-30 | 2022-01-17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JP7400689B2 (ja) * | 2020-10-20 | 2023-12-19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452777A1 (fr) * | 1977-11-24 | 1980-10-24 | Kuke Kg Fritz | Relais electromagnetique, notamment microrelais de puissance |
EP0691667A1 (de) * | 1994-07-08 | 1996-01-10 | EH-SCHRACK COMPONENTS Aktiengesellschaft | Relais |
JP2000285782A (ja) * | 1999-03-31 | 2000-10-13 | Omron Corp | 電磁リレー |
US20020024412A1 (en) * | 2000-08-23 | 2002-02-28 | Song Chuan Precision Co., Ltd.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relay |
US20030016104A1 (en) * | 2001-06-22 | 2003-01-23 | Leopold Mader | Relay |
JP2004164949A (ja) * | 2002-11-12 | 2004-06-10 | Omron Corp | 電磁継電器 |
CN2927407Y (zh) * | 2006-07-20 | 2007-07-25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2157824A (zh) * | 2011-01-13 | 2011-08-17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源接触件及其接触片以及电连接器 |
JP2020021594A (ja) * | 2018-07-31 | 2020-02-06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7929700U1 (de) * | 1979-10-19 | 1980-01-24 |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uenchen |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
DE3333684A1 (de) * | 1983-09-17 | 1985-04-04 | Standard Elektrik Lorenz Ag, 7000 Stuttgart | Gehaeuse fuer ein elektromechanisches bauelement, insbesondere relais |
JPH02145752U (zh) | 1989-05-10 | 1990-12-11 | ||
CA2189458A1 (en) * | 1994-05-05 | 1995-11-16 | Thomas Buscher | Modular relay |
DE19606883C1 (de) * | 1996-02-23 | 1997-04-30 | Schrack Components Ag |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mit kombinierter Kontakt- und Rückstellfeder |
DE19606884C1 (de) * | 1996-02-23 | 1997-04-30 | Schrack Components Ag |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
JP4190379B2 (ja) * | 2003-09-12 | 2008-12-03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複合型電磁継電器 |
KR100770329B1 (ko) * | 2004-07-14 | 2007-10-25 | 마츠시다 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전자기 릴레이 |
JP4476072B2 (ja) | 2004-08-20 | 2010-06-09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JP4952324B2 (ja) * | 2007-03-22 | 2012-06-13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JP5880233B2 (ja) * | 2012-04-09 | 2016-03-08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JP2014139898A (ja) * | 2013-01-21 | 2014-07-31 | Fujitsu Component Ltd | 電磁継電器 |
JP7308416B2 (ja) * | 2018-05-23 | 2023-07-14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
JP2022011914A (ja) * | 2020-06-30 | 2022-01-17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JP2023061085A (ja) * | 2021-10-19 | 2023-05-01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
2020
- 2020-06-30 JP JP2020113338A patent/JP2022011914A/ja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06-29 EP EP21182519.5A patent/EP3933877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06-29 US US17/305,028 patent/US11742167B2/en active Active
- 2021-06-30 CN CN202110733924.2A patent/CN113871255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7-05 US US18/347,431 patent/US20230343536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07-05 US US18/347,425 patent/US20230352259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452777A1 (fr) * | 1977-11-24 | 1980-10-24 | Kuke Kg Fritz | Relais electromagnetique, notamment microrelais de puissance |
EP0691667A1 (de) * | 1994-07-08 | 1996-01-10 | EH-SCHRACK COMPONENTS Aktiengesellschaft | Relais |
JP2000285782A (ja) * | 1999-03-31 | 2000-10-13 | Omron Corp | 電磁リレー |
US20020024412A1 (en) * | 2000-08-23 | 2002-02-28 | Song Chuan Precision Co., Ltd.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relay |
US20030016104A1 (en) * | 2001-06-22 | 2003-01-23 | Leopold Mader | Relay |
JP2004164949A (ja) * | 2002-11-12 | 2004-06-10 | Omron Corp | 電磁継電器 |
CN2927407Y (zh) * | 2006-07-20 | 2007-07-25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2157824A (zh) * | 2011-01-13 | 2011-08-17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源接触件及其接触片以及电连接器 |
JP2020021594A (ja) * | 2018-07-31 | 2020-02-06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30352259A1 (en) | 2023-11-02 |
JP2022011914A (ja) | 2022-01-17 |
US20210407754A1 (en) | 2021-12-30 |
US11742167B2 (en) | 2023-08-29 |
EP3933877A1 (en) | 2022-01-05 |
US20230343536A1 (en) | 2023-10-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871255A (zh) | 继电器 | |
JP4168733B2 (ja) | 電磁継電器 | |
US7091805B2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US7157994B2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US8222979B2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WO1995025336A1 (fr) | Relais electromagnetique | |
US20240021387A1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EP1713104A2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US5041870A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CN111668612A (zh) | 连接装置、阀和用于将线材与压接连接器连接的方法 | |
JP2001521273A (ja) | 電磁リレー | |
US6906604B1 (en) | Security relay | |
US20080231395A1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JP3948091B2 (ja) | 電磁継電器 | |
JP2000133340A (ja) | プレスインコンタクト | |
US20090058577A1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US7825756B2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CA2101143C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US5623239A (en) | Electrical contactor spring | |
JP4066562B2 (ja) | 電磁継電器 | |
US5471024A (en) | Electric switch having improved attachment of movable contact to contact carrier | |
JPH06139891A (ja) | 電磁継電器 | |
US6034583A (en) | Polarized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US20090219120A1 (en) | Electromagnet device | |
CN217641137U (zh) | 一种触点区域开槽的继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Fuchanglong Electronic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tsu Electronic COMPONENT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