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1557B - 化妆用粉扑 - Google Patents

化妆用粉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1557B
CN113811557B CN202080034962.2A CN202080034962A CN113811557B CN 113811557 B CN113811557 B CN 113811557B CN 202080034962 A CN202080034962 A CN 202080034962A CN 113811557 B CN113811557 B CN 1138115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ol
continuous
dimer acid
sponge
acid poly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349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11557A (zh
Inventor
岩口祐典
松田伸也
杉山刚正
草川公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HK Sp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HK Sp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HK Sp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HK Sp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8115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15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115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15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009Two or mor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single group of groups C08G18/42 - C08G18/64
    • C08G18/4018Mixtures of 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42 with 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48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34/00Container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liquid toiletry or cosmetic substances, e.g. perfumes
    • A45D34/04Appli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 e.g. using roller or bal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2Polycondensates having carboxylic or carbonic ester groups in the main cha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2Polycondensates having carboxylic or carbonic ester groups in the main chain
    • C08G18/4263Polycondensates having carboxylic or carbonic ester groups in the main chain containing carboxylic acid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2Polycondensates having carboxylic or carbonic ester groups in the main chain
    • C08G18/4266Polycondensates having carboxylic or carbonic ester groups in the main chain prepar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and/or lactones
    • C08G18/4269Lact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6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6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 C08G18/7657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two or more aromatic rings
    • C08G18/766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two or more aromatic rings containing alkylene polyphenyl groups
    • C08G18/7671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two or more aromatic rings containing alkylene polyphenyl groups containing only one alkylene bisphenyl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1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pecific function
    • C08K3/013Fillers, pigments or reinforcing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5/00Compositions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5/04Polyurethanes
    • C08L75/06Polyurethanes from poly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110/00Foam properties
    • C08G2110/0033Foam properties having integral ski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由包括高分子多元醇、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类异氰酸酯、稳泡剂以及催化剂的组合物的机械发泡体构成的连续透气型海绵以及具有该连续透气型海绵的化妆用粉扑,高分子多元醇含有相对于全部的高分子多元醇为3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的二聚酸聚酯多元醇。

Description

化妆用粉扑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连续透气型海绵以及化妆用粉扑。尤其涉及以通过机械发泡形成的发泡体且吸水率低为特征的连续气泡海绵。
背景技术
作为本公开的一用途的连续气泡海绵涉及粉底液不会过度渗入的化妆品粉扑。以往,作为使粉底液难以渗入至化妆粉扑所使用的聚氨酯海绵的方法,存在将不具有反应性的硅酮类的疏水材料混合于聚氨酯溶液原料并挤出成形后,在加热下进行减压而使溶剂气化来得到发泡体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提出有如下疏水性发泡体的方案,使用多元醇以及作为发泡剂的水,使具有使碳原子数为8以上的单元醇与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得到的具有末端异氰酸酯基的预聚物进行板坯发泡(参照专利文献2)。
再有,还提出有如下的发泡体的方案,通过水发泡法使由植物油(蓖麻油类)构成的多元醇与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类(MDI类)异氰酸酯发泡(参照专利文献3)。
另外,提出有如下发泡体的方案,作为通过机械发泡(机械发泡法)而得的机械发泡体,使用末端伯羟基化率高的多元醇(参照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849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8958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5416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许第6106523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通过专利文献1的方法得到的发泡体由于使用的硅酮类疏水材料不具有反应基,因此利用洗涤剂清洗化妆粉扑而容易溶出,导致发泡体的疏水性快速消失。由此,吸液率变高。
另外,专利文献2的发泡体由于是水发泡因而泡孔粗糙,肌肤触感不好。
另外,专利文献3的发泡体由于也是水发泡,容易形成独立气泡,因此迫使泡孔粗糙而造成连泡化,因此得不到微小的泡孔,肌肤触感不好。
然后,专利文献4的机械发泡体虽然是机械发泡,但以聚丙二醇为主体,因此难以得到微小的泡孔,吸液率过高。
这样,由以往的发泡体构成的海绵不存在吸液率适度且肌肤触感好的海绵。尤其是,吸液率适度且肌肤触感高的发泡体例如对于抑制粉底液的消耗量、追求向皮肤涂抹粉底时涂抹舒服的化妆粉扑等有用,现状是对此特别期望。
因此,本公开的课题在于提供吸液率适度且肌肤触感好的连续透气型海绵以及化妆用粉扑。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上述课题通过以下的方法来解决。
[1]一种连续透气型海绵,由包括高分子多元醇、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类异氰酸酯、稳泡剂以及催化剂的组合物的机械发泡体构成,所述高分子多元醇含有相对于全部的高分子多元醇为3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的二聚酸聚酯多元醇。
[2]根据[1]所述的连续透气型海绵,所述高分子多元醇包括所述二聚酸聚酯多元醇以外的高分子多元醇。
[3]根据[2]所述的连续透气型海绵,所述二聚酸聚酯多元醇以外的高分子多元醇是从环氧烷加成聚醚多元醇、聚内酯多元醇、羧酸酯多元醇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4]根据[2]或[3]所述的连续透气型海绵,所述二聚酸聚酯多元醇与所述二聚酸聚酯多元醇以外的高分子多元醇的质量比(二聚酸聚酯多元醇/二聚酸聚酯多元醇以外的高分子多元醇)为30/70~80/20。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透气型海绵,所述连续透气型海绵的吸水率为15%以下。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透气型海绵,所述组合物含有相对于所述高分子多元醇100质量份为5~50质量份的无机填料。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透气型海绵,所述连续透气型海绵具有自表层。
[8]一种化妆用粉扑,具有[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透气型海绵。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吸液率适度且肌肤触感好的连续透气型海绵以及化妆用粉扑。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用于实施本实施方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的制造方法的装置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实施例4的连续透气型海绵的渗入粉底液的程度的图。
图3是示出比较例7的海绵的渗入粉底液的程度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公开的一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连续透气型海绵)
本实施方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以下也简称为“海绵”)由机械发泡体构成,该机械发泡体是含有以下成分的组合物:高分子多元醇,其含有相对于全部的高分子多元醇为3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的二聚酸聚酯多元醇;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类异氰酸酯(以下也称“MDI类异氰酸酯”);稳泡剂;以及催化剂。
此外,用于形成发泡体的组合物(以下也称为“聚氨酯原料液”)除上述成分以外还可以含有其他成分。
本实施方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通过上述结构而成为吸液率适度且肌肤触感好的海绵。其理由推测为如下。此外,粉底液的吸液率和水的吸水率相关,称为吸液率的性能能够由吸水率表示。
使用稳泡剂以及催化剂使相对于全部的高分子多元醇为3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的二聚酸聚酯多元醇和MDI类异氰酸酯进行机械发泡而得的机械发泡体,通过使用二聚酸聚酯多元醇而成为微小的连续透气型发泡体。而且,关于得到的机械发泡体,成为微小的连续透气型,并且二聚酸聚酯多元醇在分子结构上具有疏水性,所以具有不会过度吸收液体的性质。
由此推测,本实施方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利用上述结构而成为吸液率适度且肌肤触感好的海绵。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也能够确保需要的强度等机械特性。
而且,例如,若将具有这样的特性的本实施方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应用于化妆用粉扑,则成为不仅皮肤触感舒服且不会过度吸收粉底液的化妆用粉扑。由此,抑制粉底液的消耗量,实现向皮肤涂抹粉底时涂抹舒服感。另外,由于也确保强度,因此也实现耐久性。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的详细进行说明。
(高分子多元醇)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进行详细地说明。
首先,对聚氨酯原料液的各成分进行说明。
(高分子多元醇)
作为高分子多元醇,应用二聚酸聚酯多元醇(以下也称为“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全部的多元醇可以是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但也可以并用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和二聚酸聚酯多元醇以外的高分子多元醇(以下也称为“高分子多元醇B”。)。
通过与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一同并用高分子多元醇B,将能够给海绵添加各种功能,如海绵的低密度化、吸液性的控制、耐溶剂性的提高等。
在此,所说的高分子多元醇是指羟基值(OHv)在250以下的多元醇。
此外,多元醇的羟基值OHv是通过JIS K1557-1:2007测定的值。
-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
作为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列举使二聚酸和乙二醇缩聚而得到的聚酯多元醇等。
具体来说,例如作为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列举使二聚酸(b-1)和低分子二醇(b-2)缩聚而得到的聚酯多元醇,以及在想提高官能数时再缩聚低分子三醇(b-3)而得到的聚酯多元醇等。
所说的二聚酸(b-1),是指二元酸,是通过碳-碳共价键合使两个一元脂肪酸双分子键合而得到,分子量为键合前一元脂肪酸的2倍。通常,作为构成二聚酸的一元脂肪酸,使用具有碳原子数为18左右的脂肪酸的物质。作为二聚酸的代表性的化合物,列举通过对亚油酸、油酸加热而得的二元酸。
通常,二聚酸的工业制法中,含有二聚酸以外的单体酸、三元酸以及聚合酸作为副产品。在制作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时,优选二聚酸的纯度高,但也可以在混合有这些副产品的状态下使用。
作为低分子二醇(b-2),是低分子量的化合物,若是具有两个-OH基的化合物则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所说的低分子二醇,是指全部的碳原子数在两个以上且存在于两个-OH基之间的碳原子数为2~10的物质,更优选碳原子数为4~6。
更具体来说,作为低分子二醇(b-2),合适地列举乙二醇、二甘醇、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等。
所说的低分子三醇(a-3)中的低分子,与所述低分子二醇中表示的一样,是指三个羟基键合的烃基部分中的碳原子数为3~10的分子,更优选碳原子数为3~6的分子。烃基部分既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具有支链。
作为低分子三醇(a-3),具体来说,例如列举甘油、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1,2,6-己三醇、2-甲基丙三醇等。
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从通过机械发泡而做成微小的连续透气型的发泡体的观点出发,优选在室温(25℃)下为液态的多元醇。
具体来说,室温(25℃)下的二聚酸聚酯多元醇的粘度优选为2000~10000mP·s。
此外,粘度是通过B型粘度计测定到的值。
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的羟基值OHv从海绵的吸液性、泡孔微小化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0~180mgKOH/g。羟基值在20以下粘度变高,通过机械发泡难以混入气体,发泡倍率无法提高,因此发泡体的密度无法降低。另外羟基值在180以上得到的发泡体变硬,触碰触感变差因而不优选。若考虑气体的混入容易程度和得到的发泡体的柔软程度,更优选为50~150mgKOH/g。
多元醇的羟基值OHv是通过JIS K1557-1:2007测定到的值。
-高分子多元醇B-
作为高分子多元醇B,列举环氧烷加成聚醚多元醇、聚内酯多元醇、羧酸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等。
环氧烷加成聚醚多元醇是在低分子醇(乙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等)与环氧烷(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的共聚物、四氢呋喃等)等加成聚合而成的化合物。
作为环氧烷加成聚醚多元醇,优选聚丙二醇(PPG)、聚乙二醇(PEG)、PPG与PEG的共聚物、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PTMG与PPG的共聚物、PTMG与PEG的共聚物等,因吸水率低而优选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类。
作为聚内酯多元醇,能够例示聚己内酯二醇、聚戊内酯二醇以及聚己内酯三醇等。
作为羧酸酯多元醇,能够例示使羧酸(己二酸、葵二酸、邻苯二甲酸等)和二醇(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2-甲基丙二醇、3-甲基戊二醇等)缩聚而得到的多元醇。
作为聚碳酸酯多元醇,能够例示例如使二醇与碳酸亚烷基酯反应而得到的多元醇、使二醇与碳酸二芳基酯反应而得到的多元醇、使二醇与碳酸二烷基酯反应而得到的多元醇等。
在它们中,从由反应性高、吸液性以及泡孔微小化带来的皮肤触感提高并且提高强度和伸缩性的观点出发,作为高分子多元醇B,优选从环氧烷加成聚醚多元醇、聚内酯多元醇、己二酸酯多元醇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环氧烷加成聚醚多元醇,进一步优选为聚丙二醇(PPG)、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特别优选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
关于高分子多元醇B的官能团数f,从进行机械发泡时的起泡性、复原性和提高得到的发泡体的强度、伸缩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5~3.5,进一步优选为2~3。
高分子多元醇B的羟基值优选为30~250,更优选为30~220。
(MDI类异氰酸酯)
MDI类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类异氰酸酯C)是具有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骨架的异氰酸酯。
作为MDI类异氰酸酯,列举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纯MDI)、粗MDI(cr-MDI)、碳二亚胺改性MDI、多元醇改性MDI等,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纯MDI)例如为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4.4’-MDI)、2.4’-MDI、2.2‘-MDI等。
尤其是,MDI类异氰酸酯从做成微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从由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碳二亚胺改性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以及多元醇改性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构成的组中选择的异氰酸酯。
在此,作为多元醇改性异氰酸酯,列举:乙二醇、丙二醇、1,3-或1,4-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以及1,10-葵二醇等碳原子数为2~18的二价醇;PPG类二醇;PTGM类二醇;以及利用聚碳酸酯类二醇等对MDI类异氰酸酯进行改性的多元醇改性异氰酸酯。
也能够与MDI类异氰酸酯一同并用在聚氨酯泡沫的制造中所使用的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等芳香族类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降冰片烷二异氰酸酯(NBDI)、氢化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MDI)、氢化二甲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XDI)、环乙基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类异氰酸酯。
(稳泡剂)
作为稳泡剂,列举例如硅酮类化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氧化烯多元醇的共聚物等)、氟类化合物等众所周知的稳泡剂。尤其能够优选使用适于机械发泡用而销售的(AB)n型硅酮类稳泡剂。稳泡剂既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催化剂)
作为催化剂,列举有机金属化合物类催化剂、胺类催化剂等。
作为有机金属化合物类催化剂,列举锡类、钛类、铋类、铜类、镍类等有机金属类的催化剂,例如有机锡化合物的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等。
作为胺类催化剂,优选叔胺类,可以列举单胺类、二胺类、三胺类、环状胺类、醇胺类、醚胺类等胺类催化剂,例如有三亚乙基二胺、三乙胺、n-甲基吗啉、n-乙基吗啉、N,N,N’,N’-四甲基丁二胺等。
为防止在机械搅拌气体期间催化剂开始固化,催化剂可以使用温度敏感催化剂。催化剂既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其他成分)
作为其他成分,列举以下的添加剂。
作为其他成分,列举从由低分子二醇(乙二醇、1,4-丁二醇等)、多官能低分子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等)、具有支链的低分子二醇、具有脂环结构的多元醇、以及具有脂环结构的异氰酸酯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在此,所说的低分子二醇、多官能低分子醇是指分子量在300以下(优选为60~300)的多元醇。
作为其他成分,还列举填料。
作为填料,列举从由无机填料以及有机填料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种以上。通过添加这些填料,被机械搅拌的泡变得更细小,细小的气泡难以消泡合一,因而容易得到微细海绵。
作为无机填料,列举碳酸钙、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天然二氧化硅、合成二氧化硅、高岭土、粘土、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锌、氧化锌、玻璃珠、氧化铝珠、碳等。尤其是碳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类对泡孔微小化有效。
作为有机填料,列举苯酚珠、苯乙烯珠、丙烯酸珠、树脂球、硅酮粉末、氟粉末、尼龙粉末、聚乙烯粉末等。
作为填料,还可以列举在丙烯酸球表面进行了碳酸钙添加处理而得到的有机无机填料、在聚丙烯元醇中分散有亚微米的有机聚合物(丙烯腈或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等)的POP(聚合物分散多元醇)。
作为其他的成分,机械发泡所使用的气体(空气、氮气等)是必须的,作为发泡剂,能够并用水(蒸馏水、离子交换水、超滤水、纯水等)、低沸点的有机溶剂(氟化烷基化合物、氯化烷基化合物等)、液化二氧化碳等。
作为其他成分,除上述成分以外,还列举阻燃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紫外线吸收剂、防菌剂、防霉剂等公知的添加剂。
(聚氨酯原料液的各成分的含量)
-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和高分子多元醇B的含量-
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的含量相对于全部的高分子多元醇在3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优选为4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
在并用高分子多元醇B的情况下,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与高分子多元醇B的质量比(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多元醇B)优选为30/70~90/10,更优选为30/70~80/20,进一步优选为40/60~80/20。
若将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的含量、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与高分子多元醇B的质量比控制在上述范围,进行机械发泡,则发泡倍率高,还得到低硬度的机械发泡体。由此,吸液率适度且肌肤触感变好。
此外,若高分子多元醇B的比率提高,则发泡倍率高,密度变低能够维持触感,具有即使液态粉底的粘度变化也能够合适地使用的特征,但由于疏水性降低,因此吸液性变高,存在润胀而强度降低的趋势。由此,从这一观点出发,也最好将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与高分子多元醇B的质量比控制在上述范围。
-稳泡剂的含量-
稳泡剂的含量相对于高分子多元醇100质量份优选为0.4~10质量份,更优选为3~5质量份。
-填料的含量-
填料(尤其是无机填料)的含量从泡孔微小化的观点出发,相对于高分子多元醇100质量份优选为5~50质量份,更优选为10~30质量份。
(连续透气型海绵的特性)
-自表层-
本实施方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既可以具有自表层,也可以没有。但是,在为粉底液用的化妆用粉扑等想要抑制水类液体的含浸吸水的情况下,最好具有自表层。
-透气度-
由数字厚度计对测定用样品的厚度进行测定。将样品置于弗雷泽(Frajour)型透气度试验机,利用加压电阻器进行调整使得倾斜型气压计的数值显示“5”,读取此时的垂直型气压计的压力。使用孔的种类别换算表,求出换算值。通过下式计算出透气度。
式:AP=a×t
AP:透气度(mL/cm2/s)
a:换算值
t:厚度(cm)
-表观密度-
就本实施方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的表观密度而言,除了适度的吸液性以及提高肌肤触感以外,从机械强度、防止压缩使用时的触底、操作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0~400kg/m3,更优选为150~300kg/m3
表观密度通过如下方法测定。
首先,在23±3℃的环境下准备测定对象(近似尺寸:纵向100mm×水平100mm×厚度测定值)的样品。接下来,利用精密天秤,以1/100g精度测定样品的重量。接下来,使用数字仪,使用直径为Φ10mm的测头以约0.6N的载荷,以1/100mm的精度在九处测定样品的厚度尺寸,求出平均值。数显卡尺分别测定三处样品的纵向尺寸以及水平尺寸,求平均。根据得到的各尺寸,计算出样品的体积。然后,通过式:表观密度=重量/体积,求出表观密度。
-拉伸强度·伸缩性-
本实施方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的拉伸强度从机械强度、防止压缩使用时的触底、操作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1MPa以上。
本实施方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的拉伸伸缩性从机械强度、操作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50%以上,更优选为200%以上。
拉伸强度以及伸缩性依据JIS K6400-5(2012)而测定。测定是将测定对象冲裁成哑铃2号形而得到样品并测量厚度。对于得到的样品,通过(株)ORION科技生产的“腾喜龙万能材料试验机UCT-500”以速度200mm/min进行。然后,测定样品断裂时的强度以及伸缩。
-撕裂强度-
本实施方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的撕裂强度从机械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3N/cm以上,更优选为5N/cm。
撕裂强度是依据JIS6400-5(2012)而测定的值。
-50%压缩硬度-
本实施方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的50%压缩硬度除了提高肌肤触感之外,还从机械强度、防止压缩使用时的触底、操作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50kPa以下,更优选为15kPa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kPa以下。
50%压缩硬度依据JIS K6400-2(2012年)而测定。
具体来说,从测定对象将试样冲裁成50×50mm的大小。在厚度为10mm以下的情况下以成为10mm以上的方式进行层叠来得到试样。然后,使用(株)ORION科技生产的“腾喜龙万能材料试验机UCT-500”,以50mm/min的压缩速度对样品厚度进行50%压缩,测定50%压缩硬度。
-吸水率-
本实施方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的吸水率从适度的吸液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0质量%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15质量%以下,最优选为12质量%以下。
吸水率如下所述地测定。
准备10cm见方的样品,测量质量至1/100g单位。接下来向水槽放入10cm的水,将样品沉入10cm的深度,放置24小时。24小时后,擦去样品表面的水,测定样品的质量至1/100g。之后以下式测定吸液率。
吸水液率(%)=(吸水后质量-吸液前质量)/吸水前质量×100
-平均泡孔径-
本实施方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的平均泡孔径除了适度的吸液性以及提高肌肤触感以外,还从机械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70μm以下,更优选为25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μm以下。
平均泡孔径依据JIS K6400-1(2004)附件1来测定每25mm长度的泡孔数,根据25mm/泡孔数来计算。此外,平均泡孔径由光学显微镜放大测量。
(连续透气型海绵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的制造方法可以列举如下的方法。
连续透气型海绵的制造方法包括:涂敷工序,使用奥克斯搅拌机等,使聚氨酯原料液机械地起泡,将起泡的聚氨酯原料液连续地涂敷在第一连续卷材(带状体)上来形成涂敷膜;以及加热工序,加热第一连续卷材上的涂敷膜使其固化,形成连续透气构造的发泡体。
另一方面,在涂敷工序后、加热工序前,包括向第一连续卷材(带状体)上的涂敷膜供给第二连续卷材(带状体),通过两张连续卷材将涂敷膜夹住的第二连续卷材供给工序,并且加热工序在被两张连续卷材夹住的状态下对涂敷膜进行加热使其固化,形成连续透气构造的发泡体的工序具有很多优点。
尤其是,当在被两张离型性的连续卷材夹住的状态下,对聚氨酯原料液的涂敷膜加热固化,形成连续透气构造的发泡体,则因为在被两张连续卷材夹住的状态下发泡,所以发泡剂不会飞散,因而发泡倍率提高(密度变低)。另外,在两表面均形成薄且平滑的表皮层,与手指的贴合性好(手触感湿润),容易得到质感高的连续透气构造的发泡体(也就是说海绵)也是一大特征。
以下,参照附图对这种方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1是用于实施本实施方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的制造方法的装置结构的一例的概要图。
如图1所示,连续透气型海绵的制造装置100具备:送出第一连续卷材14A的第一卷材辊14;将聚氨酯原料液涂敷于第一连续卷材14A上的涂敷装置12;将从第一卷材辊14送出的第一连续卷材14A引导至涂敷装置12正下方的大径辊18;送出第二连续卷材16A的第二卷材辊16;将第二连续卷材16A引导至第一连续卷材14A上的涂敷膜10上的导向辊20;将被夹在两张连续卷材14A、16A之间的聚氨酯原料液的涂敷膜10引导至加热装置22并且搬送被加热装置22加热而固化的发泡体(以下称为“发泡聚氨酯片”)30的搬送辊28A、28B;以及将从发泡聚氨酯片30剥离的各连续卷材14A、16A卷起并回收的回收辊24、26。
-涂敷工序-
首先,将对原料成分进行混合搅拌的聚氨酯原料液连续地涂敷于第一连续卷材14A上来形成涂敷膜10。
作为第一连续卷材14,例如优选使用树脂膜或纸体。
树脂膜只要不因聚氨酯原料液的涂敷以及加热工序的加热而变形就没有特别地限定,从对聚氨酯原料液的耐性、耐热性等观点出发,优选聚酯、聚丙烯、聚甲基戊烯等的膜。
如果需要,也可以对树脂膜的表面实施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处理等来提高与发泡聚氨酯片的粘接性。
另外,在制造发泡聚氨酯片后,为了容易剥离树脂膜,也可以使用形成聚氨酯原料液的涂敷膜的面具有离型性的树脂膜。
作为具有离型性的树脂膜,具有在树脂膜的单面涂敷硅酮离型剂的方法、直接使用聚丙烯树脂、聚甲基戊烯树脂等具有离型性的树脂膜的方法、将具有离型性的树脂膜等层压于聚酯膜等的方法。另外,也可以对离型膜或纸体离型纸的表面进行哑光加工、皱纹修饰来提高外观性和质感。
在使用纸体作为第一连续卷材14A的情况下,使用用聚丙烯对玻璃纸、优质纸的表面进行包覆的纸或是在其上进一步涂敷硅酮离型剂、非硅酮类离型剂等的纸。
作为本公开所使用的第一连续卷材14A,树脂膜或离型性树脂膜因发泡体的固化速度快且厚度精度高而优选。
作为用于向第一连续卷材14A上涂敷聚氨酯原料液的涂敷装置12,优选使用压膜涂敷机、辊式涂敷机、刮刀涂敷机、逗点涂敷机等。优选将聚氨酯原料液由混合装置搅拌并从排出嘴由往动(反复涂敷)装置排出通过辊式涂敷机或刮刀涂敷机进行薄涂的方法、将聚氨酯原料液从排出嘴导入压膜涂敷机并涂膜于连续卷材上的方法。
涂敷膜10的厚度按照作为目的的发泡体(连续透气型海绵)的用途而决定即可。
-第二连续卷材供给工序-
通过向第一连续卷材14A上的涂敷膜10供给第二连续卷材16A来通过两张连续卷材14A、16A夹住涂敷膜10。
作为第二连续卷材16A,能够使用在第一连续卷材14A的说明中例示的树脂膜或纸体。此外,加热工序后,从容易剥离发泡聚氨酯片30的至少单面的连续卷材的观点出发,第一连续卷材14A以及第二连续卷材16A的至少一个连续卷材优选使用与涂敷膜10接触的面具有离型性的连续卷材。
从卷有第二连续卷材16A的第二卷材辊16连续地送出第二连续卷材16A并覆盖第一连续卷材14A上的涂敷膜10。由此涂敷膜10成为被两张连续卷材14A、16A夹住的状态。
此外,图1所示的装置构成为由两张连续卷材14A、16A将涂敷膜10夹住,但也可以在第一连续卷材14A上形成涂敷膜后,不覆盖第二连续卷材16A而直接进行下一加热工序。
-加热工序-
涂敷膜10在被两张连续卷材14A、16A夹住的状态下被搬送至加热装置22内,通过加热而固化。
用于固化的加热温度优选为80~120℃,优选在该范围的温度下进行5~20分钟固化。
作为加热装置22,能够使用红外线加热器、电加热器、气体燃烧炉等。
-剥离工序-
可以将通过加热工序而发泡固化的发泡聚氨酯片30以连续卷材14A、16A与发泡聚氨酯片30紧密接合的状态直接卷取,在连续卷材14A、16A是离型性卷材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从发泡聚氨酯片30将离型性卷材剥离并卷取于各回收辊24、26而回收。此外,所回收的各连续卷材14A、16A能够形成为供给辊14、16而再利用。
经过上述工序,能够连续地制造由发泡聚氨酯片(连续透气构造的发泡体)构成的连续透气型海绵。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在形成为低透气度的情况下,如果需要也可以实施碰撞(Crashing)处理(将发泡体剪断压缩来提高透气性的处理)。若直接以透气度低的状态使用则复原速度变慢,若提高透气度则复原变快,所有能够按照用途来调节透气性。
本实施方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的制造方法除上述以外,还能够应用板坯成料法、在模具内成形的模制法等公知的方法。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工序”这一用语并不仅仅指独立的工序,即使在不能与其他工序明确区分的情况下只要能够实现该工序所预期的目的,就包含于本用语。
(连续透气型海绵的用途)
本实施方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能够应用于化妆用粉扑、文胸用垫、运动衣物用垫、身体保护垫(护头、护膝或护肘用垫等)、医疗用(鱼眼用等)垫、鞋垫、支撑垫、防水密封材料、液体(药品、化妆水等)含浸片、口罩、包袋等用途。
(化妆用粉扑)
本实施方式的化妆用粉扑具有本实施方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由此,本实施方式的化妆用粉扑可以抑制粉底液过度地渗入。由此,粉底液的消耗量降低。除此之外,粉底液的涂抹舒服。
本实施方式的化妆粉扑既可以是本实施方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的单层构造的粉扑,也可以是本实施方式的连续透气型海绵与其他的表皮材料一体化而成的多层构造粉扑。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具体地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此外,以下“份”除非另有声明否则皆指质量基准。
<实施例1>
·高分子多元醇A(由二聚酸和二甘醇而得的聚酯多元醇,日立化成公司生产,OHv=85,粘度5500mPa·s)100份
·稳泡剂SZ1923(东丽道公司生产硅酮类稳泡剂)5份,
·催化剂SO(三菱化学公司生产,辛酸亚锡(Stannous Octate))0.1份
将调配有异氰酸酯以外的上述多元醇成分的混合物连续地供给至奥克斯搅拌机,并且供给氮气进行机械发泡,并向奥克斯搅拌机添加异氰酸酯(东曹公司生产,碳二亚胺改性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碳二亚胺改性MDI),NCO%=29)22.4份,一边使多元醇成分与异氰酸酯反应一片排出。此时的原料总排出量为250g/min,氮气的排出量为800cc/min,将排出的反应液涂敷在离型膜上,在70℃下固化5分钟,接下来在100℃下固化10分钟,得到约8mm厚度的连续透气型海绵。
<实施例2~15、比较例1~7>
根据表1~3的组成,除改变材料的种类以及量(表中的数值为份数)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连续透气型海绵。
但是,实施例13、14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机械发泡条件下,制作厚度50×纵向200×水平200mm的块状海绵后,切片成8mm的厚度,得到没有自表层的连续透气型海绵。
另外,比较例4~6(水发泡)如下所述地得到连续透气型海绵。使用压膜涂敷机将搅拌过的聚氨酯原料液以固化后的厚度成为约8.0mm的方式涂敷于进行过离型处理的离型膜上,从上方将另外的离型膜以进行了离型处理的面与聚氨酯原料液的涂敷膜接触的方式覆盖于涂敷膜上。接下来,利用烘箱以温度80℃×3分钟、100℃×5分钟的条件,对被两张离型膜夹住的状态的聚氨酯原料液的涂敷膜进行加热固化。之后,将两面的膜剥离而得到厚度约8.0mm的连续透气型海绵。
另外,比较例7、8使用市售品。
<物理特性测定>
根据已述的方法测定各例中得到的连续透气型海绵的下述物理特性。
·表观密度
·拉伸强度
·拉伸伸缩量
·撕裂强度
·50%压缩硬度
·吸水率
·平均泡孔径
·透气度
<评价>
对各例中得到的连续透气型海绵实施以下的评价。
-肌肤触感-
对于肌肤触感,确认5位女性在化妆时的肌肤触感,根据下述基准监控评价。此外,评价是将5人中最多的评价示于表中。
A:肌肤触感非常好
B:肌肤触感良好
C:感觉有点粗糙感或僵硬感,肌肤触感不好
D:肌肤触感差
-触感指数-
作为触感指数,通过将50%压缩硬度和泡孔径相乘而数值化。若相乘得到的数值比2低则触感非常好,2~3为良好,3~4为感觉有点粗糙感或僵硬感而触感不好,4以上为触感差,与上述肌肤触感的监控评价相关。
-综合评价-
对于各例的连续透气型海绵,根据下述基准进行综合评价。
A:肌肤触感非常优异,吸水率低的粉扑海绵
B:肌肤触感优异,吸水率低的粉扑海绵
C:肌肤触感不是很好,吸水率高的粉扑海绵
D:肌肤触感差,吸液性高的粉扑海绵
[表1]
[表2]
[表3]
根据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的连续透气型海绵与比较例的海绵相比,吸液率适度且肌肤触感良好。
在此,实施例4的连续透气型海绵以及比较例7的海绵的、粉底液的渗入程度示于图2以及图3。
可以看出,如图2所示,实施例4的连续透气型海绵,粉底液适度地渗入粉底液,与此相对如图3所示,比较例7的海绵,粉底液过度地渗透。
此外,表中所示的成分的详细如下所述。
-高分子多元醇A-
·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1:由二聚酸和二甘醇而得的二聚酸聚酯多元醇,日立化成公司生产,羟基值OHv=85mgKOH/g,粘度(25℃)=5500mPa·s
·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2:由二聚酸和二甘醇而得的二聚酸聚酯多元醇,日立化成公司生产,羟基值OHv=150mgKOH/g,粘度(25℃)=2000mPa·s
·二聚酸聚酯多元醇A3:由二聚酸和二甘醇而得的二聚酸聚酯多元醇,日立化成公司生产,羟基值OHv=70mgKOH/g,粘度(25℃)=10000mPa·s
-多元醇B-
·PTMG: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羟基值OHv=133mgKOH/g,官能团数f=2
·PCL:聚己内酯二醇,羟基值OHv=210.8mgKOH/g,官能团数f=2
·己二酸:己二酸酯多元醇(使己二酸和1,3丁二醇缩聚得到的多元醇,羟基值OHv=117mgKOH/g,官能团数f=2
·PPG:聚丙二醇,羟基值OHv=112mgKOH/g,官能团数f=2,环氧乙烷的摩尔比率EO=0%,30%
-填料-
·CaCO3:三共精粉公司生产,通用碳酸钙1级
·Al(OH)3:氢氧化铝:昭和电工公司生产的HeidiliteH10
-稳泡剂-
SZ1923:SZ-1923,东丽道公司生产,硅酮类稳泡剂
-催化剂-
·辛酸亚锡:金属催化剂,SO(三菱化学公司生产,辛酸亚锡)
·Dabco(三亚乙基二胺)33Lv:胺催化剂,Dabco 33Lv(欧式产品日本株式会社生产)
-异氰酸酯-
·碳二亚胺改性MDI:东曹公司生产,碳二亚胺改性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NCO%=29
-市售品-
·市售NBR类粉扑:雪谷化学公司生产NBR海绵
·市售气孔剂抽出法PU类粉扑:东洋化学公司生产的Ruby cell
符号的说明如下。
10涂敷膜
12涂敷装置
14第一卷材辊
14A第一连续卷材
16第二卷材辊
16A第二连续卷材
18大径辊
22加热装置
24第一回收辊
26第二回收辊
30连续透气构造的发泡体(发泡聚氨酯片)
100连续透气型海绵的制造装置
此外,日本专利申请第2019-091336的公开以其整体通过参照而并入本说明书。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所有文献、专利申请和技术标准在本说明书中以引用的方式并入,与具体地且逐个记载要通过引用而并入单个文献、专利申请和技术标准的情况相同。

Claims (7)

1.一种化妆用粉扑,其中,
具有连续透气型海绵,所述连续透气型海绵由包括高分子多元醇、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类异氰酸酯、稳泡剂以及催化剂的组合物的机械发泡体构成,
所述高分子多元醇含有相对于全部的高分子多元醇为3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的二聚酸聚酯多元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妆用粉扑,其中,
所述高分子多元醇包括所述二聚酸聚酯多元醇以外的高分子多元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妆用粉扑,其中,
所述二聚酸聚酯多元醇以外的高分子多元醇是从环氧烷加成聚醚多元醇、聚内酯多元醇、羧酸酯多元醇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化妆用粉扑,其中,
所述二聚酸聚酯多元醇与所述二聚酸聚酯多元醇以外的高分子多元醇的质量比即二聚酸聚酯多元醇/二聚酸聚酯多元醇以外的高分子多元醇,为30/70~80/2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妆用粉扑,其中,
所述连续透气型海绵的吸水率为15%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妆用粉扑,其中,
所述组合物含有相对于所述高分子多元醇100质量份为5~50质量份的无机填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妆用粉扑,其中,
所述连续透气型海绵具有自表层。
CN202080034962.2A 2019-05-14 2020-05-14 化妆用粉扑 Active CN1138115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91336A JP2020186309A (ja) 2019-05-14 2019-05-14 連続通気型スポンジ、および化粧用パフ
JP2019-091336 2019-05-14
PCT/JP2020/019353 WO2020230871A1 (ja) 2019-05-14 2020-05-14 連続通気型スポンジ、および化粧用パ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1557A CN113811557A (zh) 2021-12-17
CN113811557B true CN113811557B (zh) 2023-08-29

Family

ID=73223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34962.2A Active CN113811557B (zh) 2019-05-14 2020-05-14 化妆用粉扑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3) JP2020186309A (zh)
KR (1) KR20220008270A (zh)
CN (1) CN113811557B (zh)
WO (1) WO2020230871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17751A (ja) * 2004-10-20 2006-05-11 Nippon Polyurethane Ind Co Ltd 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の製造方法。
JP2006117750A (ja) * 2004-10-20 2006-05-11 Nippon Polyurethane Ind Co Ltd ポリウレタン発泡体の製造方法。
CN101600758A (zh) * 2007-02-06 2009-12-09 环球产权公司 导电聚合物泡沫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
JP2011236346A (ja) * 2010-05-11 2011-11-24 Nitto Denko Corp ポリエステル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12057060A (ja) * 2010-09-09 2012-03-22 Bridgestone Corp 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
CN102942673A (zh) * 2012-11-19 2013-02-27 山东东大一诺威聚氨酯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海绵粉扑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29048A (zh) * 2013-05-17 2016-01-06 东洋品质第一股份有限公司 化妆涂布用聚氨酯泡沫的制造方法及化妆涂布用聚氨酯泡沫
JP2018513898A (ja) * 2015-04-13 2018-05-31 エルジー ハウスホールド アンド ヘルスケア リミテッド 炭化水素ポリオールを用いた軟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及びそれを含む化粧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35502A (ja) 1984-04-27 1985-02-23 Tamao Morita バンド係合具
JPH07114725B2 (ja) 1993-03-31 1995-12-13 株式会社コーセー 化粧用スポンジパフ
JP2001294640A (ja) 2000-04-11 2001-10-23 Bridgestone Corp 蓄熱性メカニカルフロスタイプ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03571B2 (ja) 2004-09-24 2011-10-26 株式会社イノアック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ポリウレタン発泡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772423B2 (ja) 2005-08-23 2011-09-14 株式会社イノアック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化粧用パフ
EP2239287A1 (en) 2009-04-08 2010-10-13 Recticel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flexible polyurethane foam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17751A (ja) * 2004-10-20 2006-05-11 Nippon Polyurethane Ind Co Ltd 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の製造方法。
JP2006117750A (ja) * 2004-10-20 2006-05-11 Nippon Polyurethane Ind Co Ltd ポリウレタン発泡体の製造方法。
CN101600758A (zh) * 2007-02-06 2009-12-09 环球产权公司 导电聚合物泡沫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
JP2011236346A (ja) * 2010-05-11 2011-11-24 Nitto Denko Corp ポリエステル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12057060A (ja) * 2010-09-09 2012-03-22 Bridgestone Corp 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
CN102942673A (zh) * 2012-11-19 2013-02-27 山东东大一诺威聚氨酯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海绵粉扑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29048A (zh) * 2013-05-17 2016-01-06 东洋品质第一股份有限公司 化妆涂布用聚氨酯泡沫的制造方法及化妆涂布用聚氨酯泡沫
JP2018513898A (ja) * 2015-04-13 2018-05-31 エルジー ハウスホールド アンド ヘルスケア リミテッド 炭化水素ポリオールを用いた軟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及びそれを含む化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30871A1 (ja) 2020-11-19
CN113811557A (zh) 2021-12-17
JP2023021162A (ja) 2023-02-09
JP2023021161A (ja) 2023-02-09
JP7439370B2 (ja) 2024-02-28
JP2020186309A (ja) 2020-11-19
KR20220008270A (ko) 2022-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03495B2 (en) Polyurethane foam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JP5230987B2 (ja) 表皮材一体発泡成形品用の軟質ポリウレタン発泡体
EP1586442B1 (en) Polyurethane foam sheet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layered sheet with the same
US20220081588A1 (en)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dispersion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JP5465660B2 (ja) 無溶剤型ポリウレタンウレア発泡体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合成皮革
JP2008006592A (ja) ポリウレタン発泡体のシート状製品の製造方法
CN113811557B (zh) 化妆用粉扑
CN111108245A (zh) 合成皮革的制造方法
CN111051605B (zh) 人造革及其制造方法
JP2006131755A (ja) 軟質ポリウレタン発泡体
CN110461896B (zh) 氨酯合成皮革、氨酯合成皮革的制造方法、化妆用粉扑以及带有合成皮革的部件
JP2024052429A (ja) 易洗性連続通気型スポンジ、および易洗性化粧用パフ
WO2012086776A1 (ja) ウレタン発泡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EP3858614A1 (en) Porous laye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4718157B2 (ja) 軟質ポリウレタン発泡体、軟質ポリウレタン発泡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クッション
JP6866957B1 (ja) 皮膚貼付用粘着剤、硬化物および皮膚貼付用粘着テープ
KR20230015994A (ko) 시트 및 시트의 제조 방법
JP2022139694A (ja) シート及び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WO2023143929A1 (en) Polyurethane prepolymer composition, laminate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use thereof
JP2024059718A (ja) 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
JP2022100615A (ja) シート及び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20007675A (ja) 風合い触感が良好で極めて耐摩耗性に優れる合成皮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4046145A (ja) 合成皮革用ポリウレタン樹脂及び合成皮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