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66075B - 印刷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存储介质以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印刷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存储介质以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66075B
CN113766075B CN202110557121.6A CN202110557121A CN113766075B CN 113766075 B CN113766075 B CN 113766075B CN 202110557121 A CN202110557121 A CN 202110557121A CN 113766075 B CN113766075 B CN 1137660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custom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571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66075A (zh
Inventor
小方善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766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66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660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660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06F3/1255Settings incompatibility, e.g. constraints, user requirements vs. device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7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printing apparatus, e.g. a laser beam pri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4Client or server resources management
    • G06F3/1225Software update, e.g. print driver, modules, plug-ins, fo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9Prin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printer maintenance, e.g. device status, power levels
    • G06F3/1232Transmitting printer device capabilities, e.g. upon request or periodical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当安装有打印机驱动时,能够省略伴随不便的消除所耗费的功夫。印刷系统(10)包括图像形成装置(12)以及多个信息处理装置(14)。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储有表示由本机能够实现的印刷条件的设定值的自定义数据。信息处理装置包括CPU(60),由CPU使信息处理装置获取存储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自定义数据,并根据该自定义数据设定打印机驱动中的标准印刷条件。

Description

印刷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存储介质以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存储介质以及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例如能够安装打印机驱动的印刷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存储介质以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背景技术的一个示例。在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在客户PC上安装打印机驱动时,使表示由客户PC所具有的自定义工具预先生成的印刷条件的设定模式的自定义数据存储在客户PC的注册表中,经由GUI(图形用户界面),接受用户操作,该GUI预先设定了根据该自定义数据用户经常使用的印刷条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3-190897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背景技术中,通过自定义工具,自由地设定打印机驱动中的印刷条件的标准值。因此,在安装于信息处理装置的打印机驱动中,自由地设定标准印刷条件。然而,有时标准印刷条件对应于图像形成装置无法实现的印刷物的特征。如果基于该标准印刷条件印刷图像,则会产生错误,或者基于与用户的意图不同的印刷条件排出印刷物,或者给用户带来不便。因此,会产生消除不便所耗费的功夫。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新颖的印刷系统、信息形成装置、控制程序以及控制方法。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安装打印机驱动时,能够省略用于消除不便所耗费的功夫的印刷系统、信息处理装置、控制程序以及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一发明是一种印刷系统,其包括图像形成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一通信部,其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通信;以及第一存储部,其存储由自身装置能够实现的印刷条件的设定值,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第二通信部,其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通信;安装部,其安装用于控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驱动;数据获取部,其当通过所述安装部安装有所述打印机驱动时,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获取所述设定值;第二存储部,其存储由所述数据获取部获取到的所述设定值;以及设定部,其根据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部中的所述设定值,设定所述打印机驱动中的印刷条件的标准值。
第二发明是一种印刷系统,其包括图像形成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包含:(a)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通信的步骤;以及(b)存储由自身装置能够实现的印刷条件的设定值的步骤,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包含:(c)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通信的步骤;以及(d)安装用于控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驱动的步骤;(e)当通过所述步骤(d)安装有所述打印机驱动时,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获取所述设定值的步骤;(f)存储通过所述步骤(e)获取到的所述设定值的存储步骤;以及(g)根据存储于所述步骤(f)中的所述设定值,设定所述打印机驱动中的印刷条件的标准值的步骤。
第三发明是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与图像形成装置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存储由自身装置能够实现的印刷条件的设定值,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通信部,其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通信;安装部,其安装用于控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驱动;数据获取部,其当通过所述安装部安装有所述打印机驱动时,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获取所述设定值;存储部,其存储由所述数据获取部获取到的所述设定值;以及设定部,其根据存储于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设定值,设定所述打印机驱动中的印刷条件的标准值。
第四发明是一种存储介质,是存储有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存储由自身装置能够实现的印刷条件的设定值,所述控制程序使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通信的通信步骤;以及安装用于控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驱动的安装步骤;当通过所述安装步骤安装有所述打印机驱动时,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获取所述设定值的数据获取步骤;存储通过所述数据获取步骤获取到的所述设定值的存储步骤;以及根据存储于所述存储步骤中的所述设定值,设定所述打印机驱动中的印刷条件的标准值的设定步骤。
第五发明是一种控制方法,是与图像形成装置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存储由自身装置能够实现的印刷条件的设定值,所述控制方法包括:(a)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通信的步骤;(b)安装用于控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驱动的步骤;(c)当通过所述步骤(b)安装有所述打印机驱动时,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获取所述设定值的步骤;(d)存储通过所述步骤(c)获取到的所述设定值的存储步骤;以及(e)根据存储于所述步骤(d)中的所述设定值,设定所述打印机驱动中的印刷条件的标准值的步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安装打印机驱动时,省略伴随着不便的消除所耗费的功夫。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根据参照附图进行的以下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印刷系统的构成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气构成的框图。
图3是示出信息处理装置的电气构成的框图。
图4是示出信息处理装置的显示器所显示的条件设定画面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5是示出自定义数据与图像形成装置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6是示出信息处理装置的显示器所显示的获取目的地选择画面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7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RAM的存储器映射的一个示例的图解图。
图8是示出信息处理装置的RAM的存储器映射的一个示例的图解图。
图9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CPU的存储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CPU的装置对应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信息处理装置的CPU的条件设定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显示器所显示的主页画面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3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显示器所显示的自定义画面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4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显示器所显示的获取画面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5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RAM的存储器映射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6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CPU的生成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印刷系统10的构成的一个示例的图。如图1所示,印刷系统10包括图像形成装置12以及多个信息处理装置14。
图像形成装置12是具有复印功能(copy功能)、打印机功能、扫描功能以及传真功能等的复合机,也可以适用于印刷装置(打印机)等其他图像形成装置。
信息处理装置14为台式PC、笔记本(膝上型)PC和平板PC等。
图像形成装置12与多个信息处理装置14经由由因特网构成的网络16来连接。此外,网络16可以由电话网(公共电话网或移动电话通信网)和因特网构成。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2和信息处理装置14也可以直接连接。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2的电气构成的框图。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2包括CPU20。CPU20经由总线22连接于RAM24、存储部26、显示控制电路28、触摸面板控制电路30、图像读取部36、图像形成部38、通信部40、检测部42以及输送部44。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2包括显示器32以及触摸面板34,显示控制电路28连接至显示器32,触摸面板控制电路30连接至触摸面板34。
CPU20负责图像形成装置12的整体控制。RAM24用作CPU20的工作区域和缓冲区域。
存储部26是图像形成装置12的主存储装置,使用HDD以及EPPROM这样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另外,存储部26也可以构成为包含RAM24。存储部26存储有用于CPU20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2的各部位的动作的控制程序的数据、各种画面的图像(显示图像)的数据及执行控制程序所需的数据等。
显示控制电路28包括GPU和VRAM等,在CPU20的指示下,GPU使用存储在RAM24中的图像生成数据404b(参照图7)在VRAM中生成用于在显示器32上显示各种画面的显示图像,并将生成的显示图像输出到显示器32。作为显示器32,例如可以使用LCD或EL(Electro-Luminescence)显示器等。这些对于后述的显示器72(参照图3)也是同样的。
触摸面板控制电路30在赋予触摸面板34所需的电压等的同时,检测触摸面板34的触摸有效范围内的触摸操作(用户操作),并将表示该触摸输入的位置的触摸坐标数据输出到CPU20。
触摸面板34是通用的触摸面板,可以使用静电电容方式、电磁感应方式、电阻膜方式、红外线方式等任意方式的触摸面板。作为触摸面板34,使用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并在显示器32的显示面上设置触摸面板34。但是,也可以使用一体形成有显示器32和触摸面板34的触摸面板显示器。
另外,图像读取部36具备光源、多个反射镜、成像透镜以及线传感器等。该图像读取部36通过多个反射镜将从原稿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引导到成像透镜。然后,通过成像透镜使反射光在线传感器的受光元件成像。在线传感器中,通过检测在受光元件中成像的反射光的亮度或色度,并生成基于原稿表面的图像的读取图像,从而进行读取图像的输入。另外,线传感器使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设备)等。
图像形成部38具备感光鼓、带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转印装置以及定影装置等,且使用干式电子照相方式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用于形成到记录介质的图像(输出图像)使用输入图像。另外,输入图像包括读取图像、从外部的信息处理装置等发送来的图像(接收图像)。而且,对于记录介质而言,不限于由纸制成的记录纸张,也可以使用OHP膜等纸以外的薄片。
另外,图像形成部38可以对Y(黄色)、M(品红色)、C(青色)、K(黑色)的各种色彩具备四个感光鼓、四个带电装置、四个显影装置、四个中间转印辊、四个清洁装置等。另外,这种情况下,构成包括感光鼓、带电装置、显影装置、中间转印辊和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站,能够进行彩色图像的印刷。
通信部40包括用于通过有线或无线与通信模块或网络16连接的通信电路,并根据CPU20的指示,经由网络16进行通信。作为一个示例,通信部40按照以太网(注册商标)等通信规格为基准的有线通信方式以及以IEEE802.11等通信规格为基准的无线通信方式等进行数据的收发。
另外,通信部40具有可安装作为未图示的外部存储介质的各种介质的未图示的外部存储介质安装部,并在与安装于该外部存储介质安装部的该介质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作为此处提及的介质,有SD(Secure Digital:安全数字)存储卡、USB(Universal 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存储器等半导体介质、以及CD(Compact Disc:压缩光盘)、DVD(DigitalVersatile Disc:数字视频光盘)等盘介质。
检测部42包括用于检测可选装置向图像形成装置12的安装以及可选装置从图像形成装置12的拆卸的电路等。
上述可选装置是用于对印刷物实施加工的装置。例如,可以列举用于在印刷物上开孔的冲孔单元、用于用订书钉装订印刷物的装订单元、用于折叠印刷物的纸张折叠单元等。
另外,可选装置的拆卸以及安装的检测基于与可选装置的通信的有无来判断。此外,也可以基于光传感器及距离传感器等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检测可选装置的拆卸以及安装。此外,由于可选装置的拆卸以及安装的检测方法是公知的,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输送部44包括用于将载置于未图示的供纸盒以及手动托盘上的纸张经由图像形成部38所包含的转印装置及定影装置等,运送到排纸托盘的输送路径以及输送辊等。
另外,输送部44也可以包括用于在转印装置以及定影装置等纸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将进行了单面印刷的纸张返回到输送路径的输送路径等。在该情况下,可以在纸张的两面进行印刷。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14的电气构成的框图。如图3所示,信息处理装置14包括CPU60。CPU60经由总线62连接于RAM64、存储部66、显示控制电路68、操作部控制电路70以及通信部76。
另外,信息处理装置14包括显示器72和操作部74,显示控制电路68连接至显示器72,操作部控制电路70连接至操作部74。
CPU60管理信息处理装置14的整体控制。RAM64用作CPU60的工作区域和缓冲区域。
存储部66是信息处理装置14的主存储装置,使用HDD以及EPPROM这样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另外,存储部66也可以构成为包含RAM64。存储部66中适当存储有CPU60用于控制信息处理装置14的各部位的动作的控制程序的数据、各种画面的图像(显示图像)的数据、执行控制程序所需的数据以及打印机驱动等。
显示控制电路68包括GPU和VRAM等,在CPU60的指示下,GPU使用存储在RAM64中的图像生成数据504b(参照图8)在VRAM中生成用于在显示器72上显示各种画面的显示图像,并将生成的显示图像输出到显示器72。
操作部控制电路70将与对操作部74的输入操作(用户操作)对应的信号或操作数据输出到CPU60。
另外,作为操作部74,例如使用鼠标、键盘以及触摸面板等。此外,在使用触摸面板作为操作部74的情况下,触摸面板设置在显示器72的显示面上。另外,也可以使用使显示器72和操作部74成为一体型的触摸面板显示器。
另外,通信部76与通信部40同样地,根据CPU60的指示,经由网络16进行通信。另外,尤其是例如,通信部76根据CPU60的指示,进行印刷图像数据的发送。
此外,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2以及图3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14的电气构成只是一个示例,不需要限定于此。
在上述印刷系统10中,信息处理装置14和图像形成装置12连接,当接收到规定的操作时,打印机驱动安装在信息处理装置14中。
此外,打印机驱动是图像形成装置12的设备驱动器。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2可以说是能够由打印机驱动控制的图像形成装置12。
而且,在安装于信息处理装置14的打印机驱动中,设定标准的印刷条件(标准印刷条件)。此外,印刷条件是指反映在印刷时的图像形成装置12的动作的条件。印刷物的特征根据印刷时的图像形成装置12的动作而变化。因此,印刷物的特征根据印刷条件而变化。即,印刷条件对应于印刷物的特征。
另外,印刷条件包含多个与印刷关联(与印刷时的图像形成装置12的动作关联)的设定项目(以下,简称为“设定项目”)。并且,根据各设定项目的设定值,确定图像形成装置12的动作。即,根据各设定项目的设定值确定印刷物的特征。
在打印机驱动中,在各设定项目的设定值中设定有标准的设定值(标准值)。各设定项目的标准值也可以称为印刷条件的标准值。此外,当用户进行印刷指示时,能够从标准值任意地变更各设定项目的设定值。
另外,在设定项目中,例如可列举色彩模式、单面印刷/双面印刷、纸张的尺寸、冲孔、装订、纸张折叠。
色彩模式是与图像的色彩、即印刷在纸张上的图像的色彩相关的设定项目。色彩模式中,例如能够设定“黑白(单色)”以及“彩色”。
在色彩模式被设定为“黑白”的情况下,黑白图像被印刷在纸张上。另外,在色彩模式被设定为“彩色”的情况下,彩色图像被印刷在纸张上。
单面印刷/双面印刷是与印刷图像的纸张的面相关的设定项目。例如,可以将单面印刷/双面印刷设定为“单面印刷”和“双面印刷”。
在单面印刷/双面印刷被设定为“单面印刷”的情况下,图像被印刷在纸张的单面上。另外,在单面印刷/双面印刷被设定为“双面印刷”的情况下,图像被印刷在纸张的双面上。
纸张的大小是与印刷图像的纸张的大小相关的设定项目。纸张的尺寸例如可以设定为“A4”、“A3”、“B5”等。
在纸张的尺寸被设定为“A4”的情况下,打印A4尺寸的纸张图像。设置为其他尺寸的情况也同样。
冲孔是与有无对印刷物实施的冲孔加工有关的设定项目。冲孔例如可以设定为“无加工”和“有加工”。冲孔设定为“无加工”时,不对印刷物实施冲孔加工。在冲孔被设定为“有加工”的情况下,在印刷物的规定位置实施冲孔加工。
装订是与有无对印刷物实施的装订加工相关的设定项目。装订例如能够设定为“无加工”、“有加工(一处装订)”、“有加工(两处装订)”。在装订被设定为“无加工”的情况下,不对印刷物实施装订加工。在装订被设定为“有加工(一处装订)”的情况下,对印刷物的规定位置实施装订加工。在装订被设定为“有加工(两处装订)”的情况下,对印刷物的规定的两处位置实施装订加工。
纸张折叠是与对印刷物实施的纸张折叠加工的有无相关的设定项目。纸张折叠例如可以设定为“无加工”、“有加工(对折)”、“有加工(三折)”。在纸张折叠被设定为“无加工”的情况下,不对印刷物实施纸张折叠加工。在纸张折叠被设定为“加工”(对折)”时,在印刷物的长度方向的纸张的长度被二等分的位置处,对印刷物实施折叠加工。在纸张折叠被设定为“有加工”(三折)”时,在印刷物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被三等分的位置,对印刷物实施折叠加工。
此外,实际上设定与设定内容对应的设定值。例如,在色彩模式中能够设定与“黑白(单色)”对应的设定值以及与“彩色”对应的设定值。
在标准印刷条件的设定中使用表示由开发人员预先确定的设定值(原始值)的原始数据。以下,对直到根据原始数据设定有标准印刷条件为止的一系列处理进行说明。
原始数据及打印机驱动等存储在数据形式的规定的文件中。当信息处理装置14接受了规定的操作时,原始数据及打印机驱动等被展开。
另外,根据原始数据及打印机驱动等的展开而开始打印机驱动的安装,将原始数据存储在信息处理装置14中。
而且,当打印机驱动的安装完成时,按照原始数据来设定打印机驱动中的标准印刷条件。
即,打印机驱动的印刷条件的标准值按照原始值来设定。具体而言,各设定项目的标准值按照原始值来设定。
例如,在第一实施例中,在设定了打印机驱动的标准印刷条件后,信息处理装置14接受了规定的操作,与此对应地,与打印机驱动对应的操作画面显示在显示器72上。
此处的操作画面是用于设定印刷条件的条件设定画面100(参照图4)。然而,显示于显示器72的条件设定画面100显示与标准印刷条件对应的条件设定画面100。
图4是条件设定画面100的一个示例。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例如,色彩模式的标准值相当于与“单色”对应的设定值。
另外,在标准印刷条件的设定中,也可以使用自定义数据代替原始数据。此外,自定义数据是表示通过自定义工具任意设定的设定值(自定义值)的数据。
然而,要使用自定义数据设定标准印刷条件,当安装打印机驱动时,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还需要将自定义数据预先存储在信息处理装置14中。
原始数据及自定义数据被存储在信息处理装置14中,当打印机驱动的安装完成时,按照自定义数据设定打印机驱动中的标准印刷条件。
然而,由于在自定义工具中能够自由地设定自定义值,因此有时标准印刷条件与不能由图像形成装置12实现的印刷物的特征对应。
另外,在标准印刷条件与由图像形成装置12无法实现的印刷物的特征对应时,如果基于标准印刷条件印刷图像,则给用户带来不便。
例如,产生错误。另外,基于与用户意图的印刷条件不同的印刷条件,排出印刷物。
此外,由于印刷条件与印刷物的特征对应,因此与由图像形成装置12无法实现的印刷物的特征对应的标准印刷条件也可以说是图像形成装置12无法实现的标准印刷条件。
另外,与能够由图像形成装置12实现的印刷物的特征对应的标准印刷条件也可以说是能够由图像形成装置12实现的标准印刷条件。
进一步地,标准印刷条件按照自定义值被自由地设定。即,关于自定义值,也可以分类为由图像形成装置12能够实现的自定义值和由图像形成装置12无法实现的自定义值中的任一者。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这种不便,按照由图像形成装置12能够实现的自定义值来设定打印机驱动中的印刷条件的标准值、即标准印刷条件。
首先,在印刷系统10中,预先在图像形成装置12中存储自定义数据。
但是,自定义数据所示的自定义值是由图像形成装置12能够实现的自定义值。
即,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存储在某个图像形成装置12中的自定义值设定的标准印刷条件是通过该图像形成装置12能够实现的标准印刷条件。
而且,在图像形成装置12中,当通过通信部40从外部向图像形成装置12输入自定义数据时,自定义数据被存储于图像形成装置12中。
例如,随着存储有自定义数据的介质与图像形成装置12连接,向图像形成装置12输入存储在介质中的自定义数据。
然而,当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2的自定义数据表示由图像形成装置12无法实现的自定义值时,在由图像形成装置12无法实现的自定义值变更为由图像形成装置12能够实现的自定义值之后,存储在图像形成装置12中。当自定义值表示由图像形成装置12能够实现的自定义值时,不变更自定义值。
图5是示出自定义数据与图像形成装置12之间的关系的图。此外,自定义数据A是存储于图像形成装置12之前的自定义数据,自定义数据B是存储于图像形成装置12之后的自定义数据,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A是能够进行彩色图像的印刷和单色图像的印刷的图像形成装置12,图像形成装置B是能够进行单色图像的印刷的图像形成装置12。
如图5所示,例如,表示与“色彩”对应的自定义值的自定义数据被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A及图像形成装置B。
图像形成装置A是能够进行彩色图像的印刷和单色图像的印刷的图像形成装置12,因此,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A的自定义数据被存储在图像形成装置A中而无需变更自定义值。
另一方面,图像形成装置B是能够印刷单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12,因此,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B的自定义数据在自定义值变更后被存储在图像形成装置B中。具体而言,与“彩色”对应的自定义值被变更为与“单色”对应的自定义值。
此外,存储在图像形成装置12中的自定义数据中的要使用的自定义数据是最新的自定义数据。另外,也可以从图像形成装置12中适当地删除未被使用的自定义数据。
而且,在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2中,从可选装置被从图像形成装置12卸下开始经过规定时间(例如,3分钟)时,判断自定义数据所表示的自定义值是否为由图像形成装置12能够实现(无法实现)的自定义值。
当自定义数据表示为由图像形成装置12无法实现的自定义值时,如上所述变更自定义值。另外,当自定义数据表示为由图像形成装置12中能够实现的自定义值时,不变更自定义值。
此外,如果伴随着维护及错误的消除等而将可选装置从图像形成装置12卸下,则可能会再次将可选装置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2。
例如,如果在可选装置刚从图像形成装置12拆下之后,变更自定义值,则在将可选装置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2之后,使自定义值恢复为变更前的状态需要花费时间。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从图像形成装置12卸下可选装置后经过规定时间(例如3分钟)时,适当地变更自定义值。
另外,也可以在从图像形成装置12卸下可选装置之后立即变更自定义值。但是,在经过规定时间(例如3分钟)之前,如果卸下的可选装置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2上,则将自定义值变更为在卸下可选装置之前的自定义值。接下来,对直到根据自定义数据来设定标准印刷条件为止的一系列处理进行说明。
当开始打印机驱动的安装时,信息处理设备14选择自定义数据的获取目的地。但是,在获取目的地设定有可以由打印机驱动控制的图像形成装置12。
具体而言,与信息处理装置14可通信地连接且根据来自打印机驱动的指示动作的图像形成装置12被设定为获取目的地。
例如,当打印机驱动的安装开始时,在显示器72上显示获取目的地选择画面120,该获取目的地选择画面120是用于选择自定义数据的获取目的地的画面。
图6是获取目的地选择画面120的一个示例。获取目的地选择画面120中设有装置选择键122以及取消键124。
装置选择键122是为了从打印机驱动可控制的图像形成装置12中选择存储自定义数据的图像形成装置12而设置的。
对装置选择键122分配从规定的获取目的地获取自定义数据的功能。
如果操作装置选择键122,则从与操作了信息处理装置14的装置选择键122对应的获取目的地、即从图像形成装置12向信息处理装置14获取自定义数据。
另外,信息处理装置14中获取到的自定义数据被存储在信息处理装置14中。因此,根据自定义数据设定标准印刷条件。
具体而言,向自定义数据的获取目的地的图像形成装置12发送使自定义数据输出的输出指示(输出指令)。
图像形成装置12根据接收到输出指令这一情况,向输出指令的发送源输出(发送)自定义数据。
取消键124是为了取消自定义数据的获取而设置的。
取消键124被分配用于终止自定义数据的获取目的地的选择的功能。
当取消键124被操作时,取消自定义数据的获取。因此,按照原始数据来设定标准印刷条件。
图7是示出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2的RAM24的存储器映射400的一个示例的图。如图7所示,RAM24包括程序存储区域402和数据存储区域404。另外,作为信息处理程序的一个示例,在RAM24的程序存储区域402中存储有图像形成装置12的控制程序。
图像形成装置12的控制程序包含:操作检测程序402a、图像生成程序402b、显示程序402c、通信程序402d、输入判断程序402e、检测程序402f、时间判断程序402g、自定义值判断程序402h、自定义值变更程序402i以及数据存储程序402j。
操作检测程序402a是用于检测与对图像形成装置12的各操作部的操作对应的操作检测数据的程序。例如,在触摸了触摸面板34的情况下,CPU20按照操作检测程序402a获取从触摸面板34输出的触摸坐标数据以作为后述的操作数据404a,并存储在缓存器中。另外,在按压或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2所具备的硬件的按钮或按键的情况下,CPU20根据操作检测程序402a获取通过按钮或按键的按压或操作获得的操作数据404a,并存储在缓冲器中。
图像生成程序402b是用于控制GPU,并使用后述的图像生成数据404b,生成用于显示各种画面的显示图像的程序。
另外,显示程序402c是用于将根据图像生成程序402b生成的显示图像输出到显示器32的程序。
通信程序402d是用于控制通信部40并与外部的装置进行通信的程序。
另外,通信程序402d也是用于控制通信单元40并与介质进行通信的程序。
输入判断程序402e是用于根据通信程序402d判断自定义数据是否已被输入到本机(自身装置)的程序。
检测程序402f是用于控制检测部42,并检测来自图像形成装置12的可选装置被卸下的程序。
另外,检测程序402f也是用于检测在图像形成装置12上安装了可选装置的程序。
时间判断程序402g是用于判断在根据检测程序402f检测出可选装置的拆卸之后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的程序。
自定义值判断程序402h是用于根据在图像形成装置12中输入了自定义数据的情况,参照设定值数据404d来判断由自定义数据表示的自定义值是否是由本机能够实现的自定义值的程序。
另外,自定义值判断程序402h也是用于根据在图像形成装置12中输入了自定义数据的情况,参照设定值数据404d来判断由自定义数据表示的自定义值是否是由本机无法实现的自定义值的程序。
而且,自定义值判断程序402h也可以是用于在根据时间判断程序402g判断为经过了预定时间时,判断由自定义数据表示的自定义值是否是由本机能够实现的自定义值的程序。
进一步地,自定义值判断程序402h也可以是用于在根据时间判断程序402g判断为经过了预定时间时,判断由自定义数据表示的自定义值是否是本机无法实现的自定义值的程序。
自定义值变更程序402i是用于在根据自定义值判断程序402h判断为由自定义数据表示的自定义值是本机无法实现的自定义值时,基于设定值数据404d,将由本机无法实现的自定义值变更为由本机能够实现的自定义值的程序。
数据存储程序402j是用于在自定义数据被输入图像形成装置12中,且当根据自定义值判断程序402h判断为由自定义数据表示的自定义值是由本机能够实现的自定义值时,存储自定义数据的程序。
另外,数据存储程序402j是用于在自定义数据被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2中,并且根据自定义值变更程序402i变更了由自定义数据表示的自定义值时,存储自定义数据的程序。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程序存储区域402中还存储有图像形成装置12的控制所需的其他程序等。
在数据存储区域404中存储有操作数据404a、图像生成数据404b、自定义数据404c和设定值数据404d。
操作数据404a是根据操作检测程序402a检测到的操作数据,并按照时间序列被存储。此外,操作数据404a在CPU20的处理中使用后被删除。
图像生成数据404b是包括用于生成显示图像的多边形数据和纹理数据等的数据。另外,图像生成数据404b中也包含与软件键对应的图像数据等。
自定义数据404c是表示存储在本机中的自定义值的数据。设定值数据404d是表示本机能够实现的设定值的数据。
尽管省略了图示,但是在数据存储区域404中存储有执行信息处理程序所需的其他数据,并且还设有执行信息处理程序所需的标志和计数器(定时器)。
图8是示出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14的RAM 64的存储器映射500的一个示例的图。如图7所示,RAM64包括程序存储区域502和数据存储区域504。另外,在RAM64的程序存储区域502中,作为信息处理程序的一个示例,存储有信息处理装置14的控制程序。
信息处理装置14的控制程序包括:操作检测程序502a、图像生成程序502b、显示程序502c、通信程序502d、安装程序502e、获取目的地选择程序502f、选择判断程序502g、获取程序502h、存储程序502i、设定程序502j以及驱动程序502k。
操作检测程序502a是用于检测与信息处理装置14对各操作部的操作对应的操作检测数据的程序。例如,在操作部74被操作了的情况下,CPU60根据操作检测程序502a,获取从操作部74输出的触摸坐标数据作为后述的操作数据504a,并存储在缓冲器中。另外,在操作部74以外的硬件的按钮或按键被按下或操作的情况下,CPU60根据操作检测程序502a,获取通过按钮或按键的按压或操作获得的操作数据504a,并存储在缓冲器中。
图像生成程序502b是用于控制GPU,并使用后述的图像生成数据504b,生成用于显示各种画面的显示图像的程序。
另外,显示程序502c是用于将根据图像生成程序502b生成的显示图像输出到显示器72的程序。
通信程序502d是用于控制通信部76并与外部的装置进行通信的程序。
安装程序502e是用于安装打印机驱动的程序。
获取目的地选择程序502f是用于当根据安装程序502e安装打印机驱动时,根据用户操作选择自定义数据的获取目的地的程序。
选择判断程序502g是用于根据获取目的地选择程序502f,判断是否选择了自定义数据的获取目的地的程序。
获取程序502h是用于当根据选择判断程序502g选择了自定义数据的获取目的地时,从该获取目的地获取自定义数据的程序。
存储程序502i是用于当根据获取程序502h获取了自定义数据时,将自定义数据存储在存储部66中的程序。
另外,存储程序502i还包括用于当根据安装程序502e安装打印机驱动时,将原始数据存储在存储部66中的程序。
设定程序502j是用于在根据存储程序502i将自定义数据存储于存储部66时,按照该自定义数据设定打印机驱动中的标准印刷条件的程序。
另外,设定程序502j包含用于在根据存储程序502i仅将原始数据存储于存储部66时,按照该原始数据设定打印机驱动中的标准印刷条件的程序。
驱动程序502k是相当于打印机驱动的程序。
另外,尽管省略了图示,程序存储区域502中还存储有信息处理装置14的控制所需的其他程序。
数据存储区域504中存储有操作数据504a、图像生成数据504b、原始数据504c以及自定义数据504d。
操作数据504a是根据操作检测程序502a检测出的操作数据,并按照时间序列被存储。此外,操作数据504a在CPU60的处理中使用后被删除。
图像生成数据504b是包括用于生成显示图像的多边形数据和纹理数据等的数据。另外,图像生成数据504b中也包含与软件键对应的的图像数据等。
原始数据504c是表示原始值的数据。另外,自定义数据504d是从图像形成装置12获取到的自定义数据。因此,自定义数据504d相当于自定义数据404c。
尽管省略了图示,但是在数据存储区域504中存储有执行信息处理程序所需的其他数据,并且还设有执行信息处理程序所需的标志和计数器(定时器)。
图9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2的CPU20的存储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CPU20例如根据主电源被接通来开始存储处理。
在步骤S1中,判断自定义数据是否被输入到本机。如果在步骤S1中为“否”,即,如果自定义数据没有被输入到本机,则返回到步骤S1。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中为“是”,即,如果自定义数据被输入到本机,则进入步骤S3。
在步骤S3中,判断由自定义数据表示的自定义值是否是由本机无法实现的自定义值。如果在步骤S3中为“否”,即,如果自定义值是由本机能够实现的自定义值,则进入步骤S7。如果在步骤S3中为“是”,即,如果自定义值是由本机无法实现的自定义值,则在步骤S5中,将由本机无法实现的自定义值变更为由本机能够实现的自定义值,并进入步骤S7。
在步骤S7中,将自定义数据存储于存储部26中,并返回到步骤S1。
图10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2的CPU20的装置对应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CPU20例如当检测到可选装置的拆卸时开始装置对应处理。
在步骤S21中,判断在检测到可选装置的拆卸后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如果在步骤S21中为“否”,即,如果判断为未经过规定时间,则返回到步骤S21。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1中为“是”,即,如果经过了规定时间,则进入步骤S23。
在步骤S23中,判断由自定义数据表示的自定义值是否是由本机无法实现的自定义值。如果在步骤S23中为“否”,即,如果自定义值是由本机能够实现的自定义值,则结束装置对应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3中为“是”,即,如果自定义值是由本机无法实现的自定义值,则在步骤S25中,将由本机无法实现的自定义值变更为由本机能够实现的自定义值,并结束装置对应处理。
图11是示出信息处理装置14的CPU60的条件设定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CPU60例如根据打印机驱动的安装开始而开始条件设定处理。
在步骤S41中,将获取目的地选择画面120显示在显示器72上,在步骤S43中,判断是否操作了装置选择键122。此处,判断是否选择了自定义数据的获取目的地。
如果在步骤S43中为“否”,即,如果未操作装置选择键122,则进入步骤S53。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43中为“是”,即,如果操作了装置选择键122,则进入步骤S45。
在步骤S45中,获取自定义数据,在步骤S47中存储自定义数据。
在步骤S49中,存储原始数据,在步骤S51中,根据自定义数据设定标准印刷条件。在步骤S51中,当设定标准印刷条件时,结束条件设定处理。
在步骤S53中,判断是否操作了取消键124。此处,判断自定义数据的获取是否被取消。
如果在步骤S53中为“否”,即,如果未操作取消键124,则返回到步骤S41。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53中为“是”,即,如果操作了取消键124,则进入步骤S55。
在步骤S55中,存储原始数据,在步骤S57中,根据原始数据设定标准印刷条件。在步骤S57中,当设定标准印刷条件时,结束条件设定处理。
根据第一实施例,当安装打印机驱动时,能够省略伴随不便的消除所耗费的功夫。
[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除了变更为图像形成装置12能够设定自定义值以外,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2中,例如,当主电源被接通时,在显示器32上显示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2的主菜单的画面的主页画面140。
图12是主页画面140的一个示例。主页画面140中设有多个功能选择键142和设定键144。
多个功能选择键142用于选择图像形成装置12所具有的复印功能、传真功能以及扫描功能。
多个功能选择键142被分配有将与复印功能、传真功能以及扫描功能中的任一个功能对应的操作画面显示在显示器32上的功能。
当操作了规定的功能选择键142时,与所操作的功能选择键142对应的功能的操作画面被显示在显示器32上。
设定键144用于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2的各种设定。设定键144被分配有将用于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2的各种设定的操作画面(设定画面)显示在显示器32上的功能。当操作设定键144时,设定画面被显示在显示器32上。
在第二实施例中,作为设定画面,在显示器32上显示用于设定自定义值的画面即自定义画面160。
图13是自定义画面160的一个示例。在自定义画面160上显示从正面观看图像形成装置12的概略图162。
另外,自定义画面160中设有多个项目键164、结束键166、获取键168和确定键170。
多个项目键164是为了设定各设定项目的自定义值而设置的。
多个项目键164中的每一个被分配有设定规定的设定项目的自定义值的功能。
当操作了规定的项目键164时,设顶与所操作的项目键164对应的自定义值。
具体而言,在显示器32上显示未图示的下拉菜单,并根据用户操作来设定自定义值。另外,在多个项目键164的每一个中,显示与自定义值对应的设定内容。
但是,在自定义画面160中,被限制为不能对由本机无法实现的自定义值进行设定。例如,下拉菜单中不显示与由本机无法实现的自定义值对应的选项。另外,对与由图像形成装置12无法实现的自定义值对应的选择项的操作被无效。
结束键166是为了结束自定义值的设定而设置的。结束键166被分配有在显示器32上显示设定画面以外的操作画面的功能。
当结束键166被操作时,例如在显示器32上显示主页画面140。
获取键168是为了从外部获取自定义数据而设置的。获取键168被分配有在显示器32上显示用于从外部获取自定义数据的操作画面的功能。
当获取键168被操作时,在显示器32上显示获取画面180(参照图14)。
确定键170是为了结束自定义值的设定而设置的。确定键170被分配有生成自定义数据的功能。
当决定键170被操作时,根据所设定的自定义值生成自定义数据,并存储在图像形成装置12中。
图14是获取画面180的一个示例。获取画面180是用于从外部获取自定义数据的画面。
获取画面180包含表示自定义数据的获取目的地的显示区域182。另外,在获取画面180中设有参照键184、返回键186和执行键188。
参照键184是为了参照自定义数据的获取目的地而设置的。参照键184被分配有向用户提示自定义数据的获取目的地的一览的功能。
当参照键184被操作时,例如在显示器32上显示未图示的弹出画面。
在弹出画面中显示作为自定义数据的获取目的地的外部装置(例如通用服务器)的一览,并根据用户操作选择自定义数据的获取目的地。
另外,当选择了自定义数据的获取目的地时,弹出画面被设为不显示,并且在显示区域182中显示表示获取目的地的字符串。
进一步地,作为获取目的地,也可以设置存储自定义数据的介质。
返回键186被设为返回到前一个画面。返回键186被分配有在显示器32上显示前一个画面的功能。
当返回键186被操作时,在显示器32上显示自定义画面160。
执行键188设为用于进行自定义数据的获取。对执行键188分配从规定的获取目的地获取自定义数据的功能。
当执行键188被操作时,自定义数据被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2。
另外,当将自定义数据输入图像形成装置12时,如上所述,自定义数据被存储在图像形成装置12中。
此外,如果没有选择自定义数据的获取目的地,则对执行键188的操作被无效。
另外,若执行键188被操作并且自定义数据被获取到图像形成装置12,则主页画面140被显示在显示器32上。
图15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2的RAM24的存储器映射400的一个示例的图。
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2的控制程序包含新的数据生成程序402k。
数据生成程序402k是用于在根据操作检测程序402a检测到规定的用户操作时,生成自定义数据的程序。
图16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2的CPU20的生成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CPU20例如根据在显示器32上显示了自定义画面160来开始生成处理。
在步骤S71中,判断是否操作了确定键170。如果在步骤S71中为“否”,即,如果未操作确定键170,则进入步骤S77。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71中为“是”,即,如果操作了确定键170,则进入步骤S73。在步骤S75中,存储生成的自定义数据,并结束生成处理。
在步骤S77中,判断是否在显示器32上显示自定义画面160以外的画面。如果在步骤S77中为“否”,即,如果在显示器32上未显示自定义画面160以外的画面,则返回到步骤S71。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77中为“是”,即,如果在显示器32上显示自定义画面160以外的画面,则结束生成处理。
在第二实施例中,即使没有自定义工具,也可以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2生成自定义数据。即,可以消除事先准备自定义工具的麻烦。
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2中,也可以根据本机无法实现的自定义值变更为本机能够实现的自定义值,来通知变更设定项目的设定内容。例如,如果色彩模式的自定义值被改变,则通知色彩模式已从“彩色”变更为“黑白(单色)”。
具体而言,在显示器32上显示用于通知设定内容已变更的消息。此外,通知方法不特别限定。
由此,能够使用户知道设定项目的设定内容已变更。
另外,上述各实施例为一个示例,在实际的产品中能够适当变更。进一步地,上述各实施例中所示的流程图为一个示例,在获得相同效果的情况下,各步骤的顺序可以任意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0…印刷系统
12…信息处理装置
14…图像形成装置
16…网络
20…CPU
24…RAM
26…存储部
40…通信部
42…检测部
60…CPU
64…RAM
66…存储部
76…通信部

Claims (3)

1.一种印刷系统,其包括图像形成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所述印刷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第一通信部,其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通信;
第一存储部,其存储由自身装置能够实现的印刷条件的设定值,CPU,其在输入了自定义数据时,判断所述自定义数据表示的自定义值是否为不能由自身装置实现的自定义值;
在判断为所述自定义值是能够由自身装置实现的自定义值时,将该自定义值作为印刷条件的设定值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部,当判断为所述自定义值是不能由自身装置实现的自定义值时,将该自定义值变更为能够由自身装置实现的自定义值,并将变更后的自定义值作为设定值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部;以及
所述CPU在检测到可选装置的拆卸的情况下,在经过了规定时间时,判断所述自定义值是否为自身装置不能实现的自定义值,如果判断为所述自定义值是不能由所述自身装置实现的自定义值,则将所述自定义值变更为能够由自身装置实现的自定义值,并将变更后的自定义值作为设定值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部,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第二通信部,其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通信;
安装部,其安装用于控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驱动;
第一显示部,其在通过所述安装部安装所述打印机驱动时,显示选择画面,所述选择画面选择作为获取所述设定值的获取目的地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
数据获取部,其在通过所述选择画面选择了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从所选择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获取所述设定值;
第二存储部,其存储由所述数据获取部获取到的所述设定值以及原始值、或者在所述选择画面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选择被取消的情况下,存储所述原始值;以及
设定部,其在所述选择画面中选择了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根据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部中的所述设定值,设定所述打印机驱动中的印刷条件的标准值,在所述选择画面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选择被取消的情况下,根据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部中的所述原始值,设定所述打印机驱动中的印刷条件的标准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
第二显示部,其显示根据用户操作设定自定义值的设定画面,
所述第一存储部将所述设定画面中设定的自定义值作为所述设定值进行存储。
3.一种印刷系统,其包括图像形成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所述印刷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包含:
(a)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通信的步骤;
(b)在输入了自定义数据时,判断所述自定义数据表示的自定义值是否为不能由自身装置实现的自定义值的步骤;
(c)在所述步骤(b)中判断为所述自定义值是能够由自身装置实现的自定义值时,将该自定义值作为印刷条件的设定值进行存储,当在所述步骤(b)中判断为所述自定义值是不能由自身装置实现的自定义值时,将该自定义值变更为能够由自身装置实现的自定义值,并将变更后的自定义值作为设定值进行存储的步骤;
(d)在检测到可选装置的拆卸的情况下,在经过了规定时间时,判断所述自定义值是否为自身装置不能实现的自定义值的步骤,如果判断为所述自定义值是不能由所述自身装置实现的自定义值,则将所述自定义值变更为能够由自身装置实现的自定义值,并将变更后的自定义值作为设定值进行存储,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包含:
(e)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通信的步骤;以及
(f)安装用于控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驱动的步骤;
(g)当通过所述步骤(f)安装所述打印机驱动时,显示选择画面的步骤,其中,所述选择画面选择作为获取所述设定值的获取目的地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
(h)在通过所述选择画面选择了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从所选择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获取所述设定值的步骤;
(i)存储通过所述步骤(h)获取到的所述设定值以及原始值、或者在所述选择画面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选择被取消的情况下,存储所述原始值的步骤;以及
(j)在所述选择画面中选择了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根据在所述步骤(i)中存储的所述设定值,设定所述打印机驱动中的印刷条件的标准值,在所述选择画面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选择被取消的情况下,根据在所述步骤(i)中存储的所述原始值,设定所述打印机驱动中的印刷条件的标准值的步骤。
CN202110557121.6A 2020-06-02 2021-05-21 印刷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存储介质以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7660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95994A JP2021189880A (ja) 2020-06-02 2020-06-02 印刷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20-095994 2020-06-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66075A CN113766075A (zh) 2021-12-07
CN113766075B true CN113766075B (zh) 2023-11-14

Family

ID=78706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57121.6A Active CN113766075B (zh) 2020-06-02 2021-05-21 印刷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存储介质以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62967B2 (zh)
JP (1) JP2021189880A (zh)
CN (1) CN11376607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6035A (zh) * 2003-07-16 2005-02-09 佳能株式会社 关于打印机的能力的信息的传送
JP2007028506A (ja) * 2005-07-21 2007-02-0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2025877A (zh) * 2009-09-15 2011-04-20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支持系统和图像形成支持方法
JP2011173422A (ja) * 2011-03-11 2011-09-08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印刷装置、ダイレクト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設定方法
JP2019001003A (ja) * 2017-06-12 2019-01-1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10012189A (zh) * 2017-12-08 2019-07-12 夏普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终端、存储介质及控制方法
CN110895454A (zh) * 2018-09-13 2020-03-20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系统、信息处理设备、外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37252B2 (ja) * 2005-04-26 2010-09-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印刷システム
US20090231609A1 (en) * 2005-06-29 2009-09-17 Jan Chipchase Smarter Printing
JP4848025B2 (ja) * 2009-04-30 2011-12-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915278B2 (ja) 2012-03-13 2016-05-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記憶媒体
US10191697B2 (en) * 2017-03-17 2019-01-29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JP7037114B2 (ja) * 2018-03-06 2022-03-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11775236B2 (en) * 2020-05-20 2023-10-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processing method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6035A (zh) * 2003-07-16 2005-02-09 佳能株式会社 关于打印机的能力的信息的传送
JP2007028506A (ja) * 2005-07-21 2007-02-0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2025877A (zh) * 2009-09-15 2011-04-20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支持系统和图像形成支持方法
JP2011173422A (ja) * 2011-03-11 2011-09-08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印刷装置、ダイレクト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設定方法
JP2019001003A (ja) * 2017-06-12 2019-01-1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10012189A (zh) * 2017-12-08 2019-07-12 夏普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终端、存储介质及控制方法
CN110895454A (zh) * 2018-09-13 2020-03-20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系统、信息处理设备、外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73828A1 (en) 2021-12-02
US11662967B2 (en) 2023-05-30
CN113766075A (zh) 2021-12-07
JP2021189880A (ja) 2021-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79075B2 (en) Setting apparatus, inspection system, setting method of inspection processing, and program
JP2020026091A (ja) 画像検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135324B (zh) 控制终端装置的方法和终端装置
US951618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enhances operability on screen displayed as split screens
JP6766375B2 (ja) プログラム及び端末装置
CN112988091A (zh) 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1108918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system and program product acquiring color information of image printed on first side before printing on second side of print medium
JP6081332B2 (ja) 印刷システム及び印刷装置
CN113766075B (zh) 印刷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存储介质以及控制方法
US1141592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992835B2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capable of reducing user burden in case of read error
JP573929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リンタドライバプログラム
JP6634880B2 (ja) プログラム及び端末装置
JP2016176822A (ja) 測色装置、測色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289827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70226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78789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21012358A (ja)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9192604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719376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JP2022041410A (ja)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US1171148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using user identification
US2011013444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canning method thereof
CN108881658B (zh) 数据传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JP5315190B2 (ja) 操作装置,画像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