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09567B - 一种互动答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互动答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09567B
CN113709567B CN202110986473.3A CN202110986473A CN113709567B CN 113709567 B CN113709567 B CN 113709567B CN 202110986473 A CN202110986473 A CN 202110986473A CN 113709567 B CN113709567 B CN 1137095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swering
information
student
answer
teac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864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09567A (zh
Inventor
栾涛
原鹏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otu Educ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otu Educ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otu Educ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otu Educ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8647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095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09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95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095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95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13Monitoring of end-user related data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7/00Electrically-operated teach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working with questions and answers
    • G09B7/02Electrically-operated teach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working with questions and answers of the type wherein the student is expected to construct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ich is presented or wherein the machine gives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presented by a stud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1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 H04N21/4312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involving specific graphical features, e.g. screen layout, special fonts or colors, blinking icons, highlights or animations
    • H04N21/4316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involving specific graphical features, e.g. screen layout, special fonts or colors, blinking icons, highlights or animations for displaying supplemental content in a region of the screen, e.g. an advertisement in a separate windo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 H04N21/478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users, e.g. chat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互动答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答疑展示信息;在检测到老师端接入、并作出同意答疑决定的同意指令时,将答疑展示信息分别推送到学生端和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答疑界面包括目标答疑区域,目标答疑区域用于展示老师和学生的解题信息;响应于学生端和/或老师端发送的编辑指令,确定答疑请求对应的解题信息;将解题信息分别发送到学生端和老师端,并通过目标答疑区域进行展示。从而能够提高答疑效率,增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互动答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在线教育和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互动答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学生通过互联网远程请教老师问题,需要利用语音、视频或者发送题目截图等方式,让老师了解题目信息,之后老师才能给学生讲解题目。在老师讲解题目的过程中,需要指示一些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圈出重点信息或写出对应解题公式等。但是上述操作,需要将摄像头对准草稿纸,摄像头往往因为抖动、清晰度和网络环境,造成学生体验感较差,进而降低答疑效率。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至少提供一种互动答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互动答疑方法,包括:
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答疑展示信息;
在检测到老师端接入、并作出同意答疑决定的同意指令时,将所述答疑展示信息分别推送到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所述答疑界面包括目标答疑区域,所述目标答疑区域用于展示老师和学生的解题信息;
响应于所述学生端和/或所述老师端发送的编辑指令,确定所述答疑请求对应的解题信息;
将所述解题信息分别发送到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并通过所述目标答疑区域进行展示。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答疑请求中携带有题集标识以及题目标识;所述答疑展示信息包括答疑题目信息;
所述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答疑展示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题集标识,确定题集信息;
基于所述题集信息和所述题目标识,确定在所述题集信息中、与所述题目标识对应的所述答疑题目信息。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答疑请求中还携带有学生身份标识;所述答疑展示信息还包括学生基本信息;
所述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答疑展示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学生身份标识,确定所述学生基本信息。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同意指令中携带有老师身份标识;
所述在检测到老师端接入、并作出同意答疑决定的同意指令时,将所述答疑展示信息分别推送到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包括:
基于所述学生身份标识和所述老师身份标识,建立所述学生身份标识对应的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身份标识对应的所述老师端之间的关联关系;
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答疑展示信息分别推送到所述学生身份标识对应的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身份标识对应的所述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检测到老师端接入、并作出同意答疑决定的同意指令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老师身份标识,确定所述老师基本信息;
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老师基本信息发送到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解题信息分别发送到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并通过所述目标答疑区域进行展示,包括:
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解题信息分别发送到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并通过所述目标答疑区域进行展示。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解题信息包括所述学生和/或所述老师通过输入设备写入的内容信息;所述内容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片信息、音视频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输入设备包括手写板、键盘、鼠标、摄像机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答疑展示信息之前,还包括:
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题指令,从题库中选择出与所述答题指令对应的题集信息;
按照设定展示规则,将所述题集信息发送到所述学生端的答题界面;在所述答题界面上,每个题目信息对应一个申请答疑按钮;
所述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答疑展示信息,包括:
响应于所述学生点击所述学生端的答题界面上的申请答疑按钮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所述答疑展示信息。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答疑界面还包括操作区域;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响应于视频/音频开启请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建立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之间的视频/音频连接;
确定所述视频/音频连接的连接时长,并将所述连接时长发送到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的答疑界面的所述操作区域进行展示。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学生端发送的第一评价指令,确定第一评价结果;所述第一评价结果为所述学生评价所述老师针对所述答疑题目信息的答疑情况的结果;
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第一评价结果发送到所述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老师端发送的第二评价指令,确定第二评价结果;所述第二评价结果为所述老师评价所述学生针对所述答疑题目信息的理解情况的结果;
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第二评价结果发送到所述学生端的答疑界面上。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答疑展示信息,包括:
在所述服务器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所述答疑展示信息;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服务器处理所述答疑请求的数量低于预设阈值的条件。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互动答疑装置,包括:
答疑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答疑展示信息;
答疑信息推送模块,用于在检测到老师端接入、并作出同意答疑决定的同意指令时,将所述答疑展示信息分别推送到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所述答疑界面包括目标答疑区域,所述目标答疑区域用于展示老师和学生的解题信息;
解题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学生端和/或所述老师端发送的编辑指令,确定所述答疑请求对应的解题信息;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解题信息分别发送到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并通过所述目标答疑区域进行展示。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答疑请求中携带有题集标识以及题目标识;所述答疑展示信息包括答疑题目信息;
所述答疑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题集标识,确定题集信息;基于所述题集信息和所述题目标识,确定在所述题集信息中、与所述题目标识对应的所述答疑题目信息。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答疑请求中还携带有学生身份标识;所述答疑展示信息还包括学生基本信息;
所述答疑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学生身份标识,确定所述学生基本信息。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同意指令中携带有老师身份标识;
所述答疑信息推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学生身份标识和所述老师身份标识,建立所述学生身份标识对应的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身份标识对应的所述老师端之间的关联关系;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答疑展示信息分别推送到所述学生身份标识对应的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身份标识对应的所述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答疑信息推送模块,还用于在在检测到老师端接入、并作出同意答疑决定的同意指令之后,基于所述老师身份标识,确定所述老师基本信息;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老师基本信息发送到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解题信息分别发送到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并通过所述目标答疑区域进行展示。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解题信息包括所述学生和/或所述老师通过输入设备写入的内容信息;所述内容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片信息、音视频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输入设备包括手写板、键盘、鼠标、摄像机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答疑展示信息之前,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题指令,从题库中选择出与所述答题指令对应的题集信息;按照设定展示规则,将所述题集信息发送到所述学生端的答题界面;在所述答题界面上,每个题目信息对应一个申请答疑按钮;
所述答疑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学生点击所述学生端的答题界面上的申请答疑按钮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所述答疑展示信息。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答疑界面还包括操作区域;
所述信息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响应于视频/音频开启请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建立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之间的视频/音频连接;确定所述视频/音频连接的连接时长,并将所述连接时长发送到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的答疑界面的所述操作区域进行展示。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发送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学生端发送的第一评价指令,确定第一评价结果;所述第一评价结果为所述学生评价所述老师针对所述答疑题目信息的答疑情况的结果;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第一评价结果发送到所述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发送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老师端发送的第二评价指令,确定第二评价结果;所述第二评价结果为所述老师评价所述学生针对所述答疑题目信息的理解情况的结果;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第二评价结果发送到所述学生端的答疑界面上。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答疑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服务器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所述答疑展示信息;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服务器处理所述答疑请求的数量低于预设阈值的条件。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互动答疑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互动答疑方法的步骤。
关于上述互动答疑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的效果描述参见上述互动答疑方法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动答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答疑展示信息;在检测到老师端接入、并作出同意答疑决定的同意指令时,将答疑展示信息分别推送到学生端和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答疑界面包括目标答疑区域,目标答疑区域用于展示老师和学生的解题信息;响应于学生端和/或老师端发送的编辑指令,确定答疑请求对应的解题信息;将解题信息分别发送到学生端和老师端,并通过目标答疑区域进行展示,其响应答疑请求后,可以直接从数据库中调取答疑展示信息,无需学生手动输入答疑信息再发送给老师,此过程老师能够快速获取到答疑信息,节省了学生和老师处理疑难问题的时间,提高答疑效率;另外,本公开实施例还支持对答疑展示信息的解题操作,即学生和/或老师可以针对答疑展示信息作出解答,确定解题信息;之后,学生端和老师端将同步展示解题信息,提高解题效率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和老师之间互动体验。
进一步,解题信息可以包括学生和/或老师通过输入设备写入的内容信息;其中,内容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片信息、音视频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输入设备包括手写板、键盘、鼠标、摄像机中的至少一种。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互动答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还支持学生和/或老师通过输入设备写入内容信息,并将内容信息同步展示在学生端和老师端的目标答疑区域,更加生动形象的模拟老师现场教学,在提高解题效率的同时提高了解题效果,易于学生理解疑难问题。
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中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学生和老师互动答疑场景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互动答疑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手写板的展示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互动答疑装置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公开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公开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
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或者若干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经研究发现,学生通过互联网远程请教老师问题,需要利用语音、视频或者发送题目截图等方式,让老师了解题目信息,之后老师才能给学生讲解题目。在老师讲解题目的过程中,需要指示一些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圈出重点信息或写出对应解题公式等。但是上述操作,需要将摄像头对准草稿纸,摄像头往往因为抖动、清晰度和网络环境,造成学生体验感较差,进而降低答疑效率;或者老师需要写完解题步骤,再录制音视频讲解等,均是效率较低的方式。
基于上述研究,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互动答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摄像头实时拍摄老师解题信息,也无需老师写完之后拍摄反馈学生,在响应答疑请求后,可以直接从数据库中调取答疑展示信息,无需学生手动输入答疑信息再发送给老师,此过程老师能够快速获取到答疑信息,节省了学生和老师处理疑难问题的时间,提高答疑效率;另外,本公开实施例还支持对答疑展示信息的解题操作,即学生和/或老师可以针对答疑展示信息作出解答,确定解题信息;之后,学生端和老师端将同步展示解题信息,提高解题效率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和老师之间互动体验。
针对以上方案所存在的缺陷,均是发明人在经过实践并仔细研究后得出的结果,因此,上述问题的发现过程以及下文中本公开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应该是发明人在本公开过程中对本公开做出的贡献。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下面对本公开实施例提及到的特殊名词做详细介绍:
1、套接字,Socket,是对网络中不同主机上的应用进程之间进行双向通信的端点的抽象。一个套接字就是网络上进程通信的一端,提供了应用层进程利用网络协议交换数据的机制。从所处的地位来讲,套接字上联应用进程,下联网络协议栈,是应用程序通过网络协议进行通信的接口,是应用程序与网络协议根进行交互的接口。
2、websockt,是一种在单个TCP连接上进行全双工通信的协议,能够使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换变得更加简单,允许服务器主动向客户端推送数据。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公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互动答疑方法进行详细介绍,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互动答疑方法的执行主体一般为具有一定计算能力的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例如包括:终端设备或服务器或其它处理设备。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互动答疑方法可以通过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的方式来实现。
下面以执行主体为服务器为例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互动答疑方法加以说明。
首先对本公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互动答疑方法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互动答疑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学生和老师互动答疑的场景中,包括学生端11、老师端12、服务器集群13(包括多个服务器131)、管理端14和题库15。首先,题集信息可以是由管理员通过管理端14从题库15中选择多个试题信息所生成的,用于检测学生对于某些知识点以及某些章节的掌握情况,管理端14将题集信息下发给学生端11,学生端11展示题集信息(包括多个题目,如图1中的题目1、题目2和题目3),学生作答,当学生遇到某个疑难问题,没有思路时,可以通过点击题目对应的申请答疑按钮111(题目1对应申请答疑按钮1,题目2对应申请答疑按钮2,题目3对应申请答疑按钮3)向服务器13发起答疑请求,并打开学生端11的手写板112,同时,手写板112展示该题目信息,可以包括题目和学生未解题完成的答案等。之后,服务器13可以从数据库中查出具体的题目信息,当在线老师接入此次会话时,服务器13可以将该题目信息发送到老师端12的手写板121中,由老师一对一进行解答。具体的,可以将解题信息通过服务器13发送给学生端11,同时,学生也可以进一步对该题目提出疑问,支持在学生端11通过输入设备写入内容信息,通过服务器13将写入的内容信息发送到老师端12,实现学生和老师的互动答疑。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同一个题目,申请答疑按钮111可为一个单独按钮,点击之后,会有服务器匹配相应的老师;还可为嵌入了多个老师的复合按钮,比如选中之后,有下拉菜单或者其他选项方式,可以直接选中某一个老师申请答疑,对此不再赘述。
再者,申请答疑按钮111还可包括多个申请答疑子按钮,例如申请A老师答疑按钮、申请B老师答疑按钮、申请C老师答疑按钮等,对此不做赘述。
基于上述答疑互动场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互动答疑方法,参见图2所示,其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动答疑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201~S204,其中:
S201: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答疑展示信息。
本步骤中,答疑请求可以为学生端向服务器发起的请求解答疑难题目的请求。该题目可以是题库中的作业题或者是试卷题目等。
答疑请求中可以携带有学生身份标识、题集标识、题目标识等。其中,学生身份标识用于表示数据库中有关该学生的全部信息,包括下述的学生基本信息。题集标识用于表示题库中的集成有多个题目的题集。题目标识用于表示题集中的具体题目,比如题目编号。示例性的,答疑请求中携带的标识可以为XX-YY-ZZ,其中,XX表示学生身份标识,YY表示题集标识,ZZ表示题目标识。
答疑展示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答疑题目信息、学生基本信息、题集编号和题目编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题集标识,确定题集信息。基于题集信息和题目标识,确定在题集信息中、与题目标识对应的答疑题目信息。基于学生身份标识,确定学生基本信息。
具体实施时,在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的情况下,利用学生身份标识,可以从数据库中找到该学生的学生基本信息。利用题集标识,可以从题库中找到该学生作答的题集信息;利用题目标识,可以从题集信息中找到与题目标识对应的答疑题目信息。示例性的,答疑题目信息可以包括描述疑难题目的文字,该文字为预先存储在题库中的文字;另外,还可以包括学生针对该疑难题目未解答完整的答案等。
学生基本信息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至少一项:学生头像;学生登记信息;题集对应的答题正确率。上述学生基本信息可以是学生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信息,其中,学生头像可以是该学生的照片,或者是该学生注册信息时上传的图片等。学生登记信息可以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年龄、学校、年级、学号、终端编号、注册ID等。题集对应的答题正确率可以为作答的题集信息中的全部题目的正确率。
示例性的,题集编号可以为题集标识,该题集编号为展示在学生端和老师端的题集编号,方便学生或老师从数据库中下载与题集编号对应的题集信息。题目编号可以为该题集信息中的题号。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学生基本信息是学生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信息,在学生端发起答疑请求时,只需要按照学生标识信息,就可以找到学生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基本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上述列举的信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可以通过存储不同的学生基本信息,进而改变展示在学生端和老师端的学生基本信息。
S202:在检测到老师端接入、并作出同意答疑决定的同意指令时,将答疑展示信息分别推送到学生端和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答疑界面包括目标答疑区域,目标答疑区域用于展示老师和学生的解题信息。
具体实施时,服务器在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的情况下,检测老师端的工作状态,该工作状态可以包括正在答疑状态、空闲状态、不在线上状态等,之后,可以向空闲状态的老师端发送答疑提示消息,以提示老师处理答疑请求,之后,在检测到老师端接入、并作出同意答疑决定的同意指令的情况下,将答疑展示信息分别推送到学生端和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也可以向正在答疑状态和不在线上状态的老师发送请求,以等待老师空闲、或者上线之后开始答疑,对此不做赘述。
答疑请求中还可以包括老师标识,比如携带有XXX老师等信息,此时服务器会将该答疑请求转发给该老师,然后基于老师的操作进行处理,例如同意答疑、稍后答疑、上线之后同意答疑等等,对此不做赘述。
另外,老师还可以拒绝答疑请求,并将该答疑请求转发给合适的其他老师,或者给学生留言,比如“这是下节课需要讲解的内容,记得来听讲哦~”,此处不再赘述。
这里,由于答疑展示信息是基于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所确定的,因此,如果将答疑展示信息同时展示在学生端和老师端,需要关联学生端和老师端,比如建立学生端和老师端之间的长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同意指令中可以携带有老师身份标识;首先,可以基于学生身份标识和老师身份标识,建立学生身份标识对应的学生端和老师身份标识对应的老师端之间的关联关系;之后,基于关联关系,将答疑展示信息分别推送到学生身份标识对应的学生端和老师身份标识对应的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
具体的,学生身份标识和学生端可以是一一对应的,老师身份标识和老师端可以是一一对应的,因此,可以利用学生身份标识和老师身份标识确定唯一的学生端和老师端,之后,建立该学生端和该老师端之间的关联关系,比如,建立学生端和老师端之间的长连接,该长连接可以为通过socket或websockt所实现的长连接。之后,利用socket或websockt所实现的长连接,直接传输答疑展示信息。
上述将学生的学生基本信息展示在学生端和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老师的老师基本信息展示在学生端和老师端的答疑展示页面上,方便学生和老师直接互相了解,有助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具体实施时,在检测到老师端接入、并作出同意答疑决定的同意指令之后,基于老师身份标识,确定老师基本信息;之后,基于关联关系,将老师基本信息发送到学生端和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
这里,老师基本信息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至少一项:老师头像;老师编号;老师答疑次数;老师简介。上述老师基本信息可以是老师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信息,其中,老师头像可以是老师的照片,或者是该老师注册信息时上传的图片等。老师编号用于表征老师的身份,可以是姓名或者其他能够表示该老师身份的标号。老师答疑次数可以是老师在平台中为学生解答题目的次数。老师简介可以包括老师从事答疑工作的时长,教学工龄,毕业院校,擅长科目等。
S203:响应于学生端和/或老师端发送的编辑指令,确定答疑请求对应的解题信息。
本步骤中,编辑指令可以为学生端和/或老师端实时向服务器发送编写的解题信息的指令。其中,解题信息可以为解答答疑请求对应的答疑题目信息的信息,可以包括学生和/或老师通过输入设备写入的内容信息,其中,内容信息可以包括文字信息、图片信息、音视频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输入设备包括手写板、键盘、鼠标、摄像机中的至少一种。
示例性的,S202中的目标答疑区域可支持手写,例如,目标答疑区域可以为手写板中可绘画的区域,该手写板可支持绘画操作,学生可以用画笔手写解题内容在学生端的手写板上,以及,老师可以用画笔手写解题内容在老师端的手写板上,能够更加生动形象的模拟老师现场教学,提高解题效率的同时提高了解题效果,易于学生理解疑难问题。学生端和老师端的手写板展示的内容信息相同,即为学生的解题信息和老师的解题信息。
示例性的,目标答疑区域还可以支持其它编辑,例如,目标答疑区域可以为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屏幕中的部分区域,学生和/或老师可以利用键盘和/或鼠标执行内容信息的写入操作,确定内容信息。这里,学生的PC与老师的PC所展示的内容信息相同,即为学生的解题信息和老师的解题信息。
S204:将解题信息分别发送到学生端和老师端,并通过目标答疑区域进行展示。
具体实施时,基于学生端和老师端之间关联关系,可以将解题信息分别发送到学生端和老师端,并通过目标答疑区域进行展示。
延续上例,为了保证学生端和老师端的手写板的展示内容相同,可以通过S102中建立的学生端和老师端之间的关联关系,利用socket或websockt所实现的长连接传输解题信息。
通过上述S101~S102,在响应答疑请求后,可以直接从数据库中调取答疑展示信息,无需学生手动输入答疑信息再发送给老师,此过程老师能够快速获取到答疑信息,节省了学生和老师处理疑难问题的时间,提高答疑效率;另外,本公开实施例还支持对答疑展示信息的解题操作,即学生和/或老师可以针对答疑展示信息作出解答,确定解题信息;之后,学生端和老师端将同步展示解题信息,无需老师写完之后拍摄反馈学生,提高解题效率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和老师之间互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题集标识确定题集编号,可以通过题目标识确定题目编号,之后,将确定出的题集编号和题目编号展示在目标答疑区域。示例性的,题集标识可以为题集编号,题目标识可以为题目编号,将题集编号和题目编号展示在手写板上,用于提示老师和学生当所解答的试题。
在互动答疑场景中,除了支持上述通过输入设备写入内容信息之外,还可以支持学生端和老师端之间的视频/音频的连接。在学生端和老师端具有写入功能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学生端和老师端连接的视频/音频,进一步完善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方式,实现更好的解答效果,增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答疑界面还包括操作区域;在响应于视频/音频开启请求的情况下,基于关联关系,建立学生端和老师端之间的视频/音频连接;确定视频/音频连接的连接时长,并将连接时长发送到学生端和老师端的答疑界面的操作区域进行展示。
另外,除了展示上述视频/音频的连接时长之外,学生端和老师端还分别展示有双方的视频画面/音频特效、音量信息、视频/音频状态信息等。
参见图3所示,其为手写板的展示示意图,包括题集编号31、题目编号32、答疑题目信息33、老师基本信息34、学生基本信息35、操作区域36和目标答疑区域37,操作区域36中可以包括有视频/音频连接的连接时长;音量信息;视频/音频状态信息,比如摄像头开启/关闭,或,音频开启/关闭;挂断控件361、评价控件362等。
其中,挂断控件361用于挂断本次答疑的视频/音频连接;评价控件362用于向对方发起评价。
学生可以通过展示在学生端的评价控件,向与该学生端关联的老师端发起评价,具体的,响应于学生端发送的第一评价指令,确定第一评价结果;第一评价结果为学生评价老师针对答疑题目信息的答疑情况的结果;基于关联关系,将第一评价结果发送到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
示例性的,当学生点击学生端的评价控件后,对应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评价指令,服务器在响应于第一评价指令后,将该第一评价指令所指示的第一评价结果发送到与该学生端关联的老师端,老师端在接收到第一评价结果后,在答疑界面上展示。这里,第一评价指令所指示的第一评价结果可以是学生选择的答疑效果“差”、“一般”、“很好”、“非常好”等评价结果,或者,学生还可以手动输入的对老师的评价,生成对应的评价结果,比如“XX老师平易近人”等。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在老师端的评价控件,向与该老师端关联的学生端发起评价,具体的,响应于老师端发送的第二评价指令,确定第二评价结果;第二评价结果为老师评价学生针对答疑题目信息的理解情况的结果;基于关联关系,将第二评价结果发送到学生端的答疑界面上。
示例性的,当老师点击老师端的评价控件后,对应向服务器发送第二评价指令,服务器在响应于第二评价指令后,将该第二评价指令所指示的第二评价结果发送到与该老师端关联的学生端,学生端在接收到第二评价结果后,在答疑界面上展示。这里,第二评价指令所指示的第二评价结果可以是老师选择的理解效果“差”、“一般”、“很好”、“非常好”等评价结果,或者,老师还可以手动输入的对学生的评价,生成对应的评价结果,比如“XX学生很聪明,继续加油!”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学生端发起答疑请求后,服务器可以等待老师端主动接入答疑会话,或者,服务器还可以直接将题目信息发送到处于空闲状态下的老师端,即在线并且未处理答疑任务的老师端。
学生端展示题集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答疑展示信息之前,通过响应学生端发送的答题指令,可以向学生端发送题集信息。具体的,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题指令,从题库中选择出与答题指令对应的题集信息,并按照设定展示规则,将题集信息发送到学生端的答题界面;在答题界面上,每个题集信息对应一个申请答疑按钮;之后,响应于学生点击学生端的答题界面上的申请答疑按钮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答疑展示信息。
这里,答疑指令可以携带有题集标识或者多个题目标识。
从题库中选择出与答题指令对应的题集信息,具体的,在识别出学生端发送的题集标识的情况下,可以从题库直接获取与题集标识对应的题集信息,或者,在识别出学生端发送的学生随机选择的一些题目标识的情况下,从题库调取这些题目生成题集信息。
这里,申请答疑按钮发起的答疑请求的具体描述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应用场景的详细说明,以及图1所示内容,重复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避免单个服务器可能发生故障导致整个答疑服务中断的情况发生,本公开实施例提供有服务器集群,当多个学生端同时发起答疑请求的情况下,利用后台预先设置的请求分配机制,将多个答疑请求分别分发到不同的服务器上,示例性的,请求分配机制可以按照均分原则,为服务器集群中的多个服务器平均分配答疑请求处理的数量,避免了单个服务器处理量过载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服务器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答疑展示信息;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服务器处理答疑请求的数量低于预设阈值的条件。这里,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定,本公开实施例不进行限定。
示例性的,按照上述的请求分配机制,预设条件还可以为当前该服务器处于未处理答疑请求的状态,并且在一段时间内所处理答疑请求的数量低于服务器集群中其他服务器在该一段时间内所处理答疑请求的数量,这里,其他服务器包括处于未处理答疑请求的状态的服务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中,各步骤的撰写顺序并不意味着严格的执行顺序而对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各步骤的具体执行顺序应当以其功能和可能的内在逻辑确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与互动答疑方法对应的互动答疑装置,由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公开实施例上述互动答疑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4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动答疑装置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答疑信息确定模块401、答疑信息推送模块402、解题信息确定模块403和信息发送模块404;其中,
答疑信息确定模块401,用于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答疑展示信息;
答疑信息推送模块402,用于在检测到老师端接入、并作出同意答疑决定的同意指令时,将所述答疑展示信息分别推送到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所述答疑界面包括目标答疑区域,所述目标答疑区域用于展示老师和学生的解题信息;
解题信息确定模块403,用于响应于所述学生端和/或所述老师端发送的编辑指令,确定所述答疑请求对应的解题信息;
信息发送模块404,用于将所述解题信息分别发送到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并通过所述目标答疑区域进行展示。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答疑请求中携带有题集标识以及题目标识;所述答疑展示信息包括答疑题目信息;
所述答疑信息确定模块401,用于基于所述题集标识,确定题集信息;基于所述题集信息和所述题目标识,确定在所述题集信息中、与所述题目标识对应的所述答疑题目信息。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答疑请求中还携带有学生身份标识;所述答疑展示信息还包括学生基本信息;
所述答疑信息确定模块401,用于基于所述学生身份标识,确定所述学生基本信息。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同意指令中携带有老师身份标识;
所述答疑信息推送模块402,用于基于所述学生身份标识和所述老师身份标识,建立所述学生身份标识对应的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身份标识对应的所述老师端之间的关联关系;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答疑展示信息分别推送到所述学生身份标识对应的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身份标识对应的所述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答疑信息推送模块402,还用于在在检测到老师端接入、并作出同意答疑决定的同意指令之后,基于所述老师身份标识,确定所述老师基本信息;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老师基本信息发送到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发送模块404,用于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解题信息分别发送到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并通过所述目标答疑区域进行展示。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解题信息包括所述学生和/或所述老师通过输入设备写入的内容信息;所述内容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片信息、音视频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输入设备包括手写板、键盘、鼠标、摄像机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发送模块404,还用于在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答疑展示信息之前,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题指令,从题库中选择出与所述答题指令对应的题集信息;按照设定展示规则,将所述题集信息发送到所述学生端的答题界面;在所述答题界面上,每个题目信息对应一个申请答疑按钮;
所述答疑信息确定模块402,用于响应于所述学生点击所述学生端的答题界面上的申请答疑按钮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所述答疑展示信息。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答疑界面还包括操作区域;
所述信息发送模块404,还用于在响应于视频/音频开启请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建立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之间的视频/音频连接;确定所述视频/音频连接的连接时长,并将所述连接时长发送到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的答疑界面的所述操作区域进行展示。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发送模块404,还用于响应于所述学生端发送的第一评价指令,确定第一评价结果;所述第一评价结果为所述学生评价所述老师针对所述答疑题目信息的答疑情况的结果;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第一评价结果发送到所述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发送模块404,还用于响应于所述老师端发送的第二评价指令,确定第二评价结果;所述第二评价结果为所述老师评价所述学生针对所述答疑题目信息的理解情况的结果;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第二评价结果发送到所述学生端的答疑界面上。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答疑信息确定模块401,用于在所述服务器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所述答疑展示信息;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服务器处理所述答疑请求的数量低于预设阈值的条件。
关于互动答疑装置中的各模块的处理流程、以及各模块之间的交互流程的描述可以参照上述互动答疑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这里不再详述。
基于同一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参照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处理器51、存储器52和总线53。其中,存储器52存储有处理器51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处理器51用于执行存储器52中存储的机器可读指令,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处理器51执行时,处理器51执行下述步骤:S201: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答疑展示信息;S202:在检测到老师端接入、并作出同意答疑决定的同意指令时,将答疑展示信息分别推送到学生端和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答疑界面包括目标答疑区域,目标答疑区域用于展示老师和学生的解题信息;S203:响应于学生端和/或老师端发送的编辑指令,确定答疑请求对应的解题信息;S204:将解题信息分别发送到学生端和老师端,并通过目标答疑区域进行展示。
上述存储器52包括内存521和外部存储器522;这里的内存521也称内存储器,用于暂时存放处理器51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522交换的数据,处理器51通过内存521与外部存储器522进行数据交换,当计算机设备运行时,处理器51与存储器52之间通过总线53通信,使得处理器51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执行指令。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互动答疑方法的步骤。其中,该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或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互动答疑方法的步骤。其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是任何能实现上述互动答疑方法的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全部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例如软件开发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的形式体现,该软件产品可以被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通过包含的计算机指令使得相关设备或处理器执行上述互动答疑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公开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互动答疑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题指令,从题库中选择出与所述答题指令对应的题集信息;按照设定展示规则,将所述题集信息发送到所述学生端的答题界面;在所述答题界面上,每个题目信息对应一个申请答疑按钮;
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答疑展示信息;
在检测到老师端接入、并作出同意答疑决定的同意指令时,将所述答疑展示信息分别推送到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所述答疑界面包括目标答疑区域,所述目标答疑区域用于展示老师和学生的解题信息;
响应于所述学生端和/或所述老师端发送的编辑指令,确定所述答疑请求对应的解题信息;
将所述解题信息分别发送到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并通过所述目标答疑区域进行展示;
所述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答疑展示信息,包括:
响应于所述学生点击所述学生端的答题界面上的申请答疑按钮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所述答疑展示信息;
其中,所述答疑请求中携带有题集标识以及题目标识;所述答疑展示信息包括答疑题目信息;
所述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答疑展示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题集标识,确定题集信息;
基于所述题集信息和所述题目标识,确定在所述题集信息中、与所述题目标识对应的所述答疑题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答疑请求中还携带有学生身份标识;所述答疑展示信息还包括学生基本信息;
所述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答疑展示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学生身份标识,确定所述学生基本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意指令中携带有老师身份标识;
所述在检测到老师端接入、并作出同意答疑决定的同意指令时,将所述答疑展示信息分别推送到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包括:
基于所述学生身份标识和所述老师身份标识,建立所述学生身份标识对应的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身份标识对应的所述老师端之间的关联关系;
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答疑展示信息分别推送到所述学生身份标识对应的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身份标识对应的所述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老师端接入、并作出同意答疑决定的同意指令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老师身份标识,确定所述老师基本信息;
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老师基本信息发送到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解题信息分别发送到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并通过所述目标答疑区域进行展示,包括:
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解题信息分别发送到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并通过所述目标答疑区域进行展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题信息包括所述学生和/或所述老师通过输入设备写入的内容信息;所述内容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片信息、音视频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输入设备包括手写板、键盘、鼠标、摄像机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答疑界面还包括操作区域;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响应于视频/音频开启请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建立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之间的视频/音频连接;
确定所述视频/音频连接的连接时长,并将所述连接时长发送到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的答疑界面的所述操作区域进行展示。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学生端发送的第一评价指令,确定第一评价结果;所述第一评价结果为所述学生评价所述老师针对所述答疑题目信息的答疑情况的结果;
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第一评价结果发送到所述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老师端发送的第二评价指令,确定第二评价结果;所述第二评价结果为所述老师评价所述学生针对所述答疑题目信息的理解情况的结果;
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第二评价结果发送到所述学生端的答疑界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答疑展示信息,包括:
在所述服务器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所述答疑展示信息;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服务器处理所述答疑请求的数量低于预设阈值的条件。
11.一种互动答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答疑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答疑展示信息;
答疑信息推送模块,用于在检测到老师端接入、并作出同意答疑决定的同意指令时,将所述答疑展示信息分别推送到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的答疑界面上;所述答疑界面包括目标答疑区域,所述目标答疑区域用于展示老师和学生的解题信息;
解题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学生端和/或所述老师端发送的编辑指令,确定所述答疑请求对应的解题信息;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解题信息分别发送到所述学生端和所述老师端,并通过所述目标答疑区域进行展示;
其中,所述答疑请求中携带有题集标识以及题目标识;所述答疑展示信息包括答疑题目信息;
所述答疑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题集标识,确定题集信息;基于所述题集信息和所述题目标识,确定在所述题集信息中、与所述题目标识对应的所述答疑题目信息;
所述信息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答疑展示信息之前,响应于学生端发起的答题指令,从题库中选择出与所述答题指令对应的题集信息;按照设定展示规则,将所述题集信息发送到所述学生端的答题界面;在所述答题界面上,每个题目信息对应一个申请答疑按钮;
所述答疑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学生点击所述学生端的答题界面上的申请答疑按钮发起的答疑请求,确定所述答疑展示信息。
12.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互动答疑方法的步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互动答疑方法的步骤。
CN202110986473.3A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互动答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7095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86473.3A CN113709567B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互动答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86473.3A CN113709567B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互动答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9567A CN113709567A (zh) 2021-11-26
CN113709567B true CN113709567B (zh) 2023-07-25

Family

ID=78654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86473.3A Active CN113709567B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互动答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0956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4148A (zh) * 2004-08-31 2006-03-08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教学系统及其方法
JP2015176079A (ja) * 2014-03-17 2015-10-05 株式会社ベネッセ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学習支援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18197908A (ja) * 2017-05-23 2018-12-13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形態検査のスキル評価システム
CN112135196A (zh) * 2020-09-21 2020-12-25 北京乐学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在线直播教学互动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79761A (zh) * 2021-02-09 2021-03-30 杭州智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616060A (zh) * 2020-11-20 2021-04-06 深圳点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课答题互动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6964A (zh) * 2013-07-30 2015-02-11 上海好记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智能电子设备的实时答疑方法
CN103839450B (zh) * 2014-03-05 2016-08-24 天闻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辅助教学方法、辅助教学装置和辅助教学系统
CN108763260A (zh) * 2018-03-30 2018-11-0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试题搜索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1639154B (zh) * 2020-05-11 2023-07-2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直播搜题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4148A (zh) * 2004-08-31 2006-03-08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教学系统及其方法
JP2015176079A (ja) * 2014-03-17 2015-10-05 株式会社ベネッセ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学習支援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18197908A (ja) * 2017-05-23 2018-12-13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形態検査のスキル評価システム
CN112135196A (zh) * 2020-09-21 2020-12-25 北京乐学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在线直播教学互动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16060A (zh) * 2020-11-20 2021-04-06 深圳点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课答题互动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CN112579761A (zh) * 2021-02-09 2021-03-30 杭州智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9567A (zh) 2021-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0698B (zh) 一种在线教学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WO2017181914A1 (zh) 一种在线教学系统及方法
CN110673777A (zh) 在线教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US10056002B2 (en) Technologies for students evaluating teachers
WO2023279715A1 (zh) 在线课堂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
CN110609970B (zh) 用户身份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KR20130100817A (ko) 클라우드 컴퓨팅 기반 n 스크린 스마트 교육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1694603A (zh) 屏幕分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TW201816747A (zh) 線上教學暨行動學習系統
CN111142824A (zh) 一种交互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KR20130089962A (ko) 앱을 이용한 실시간 원격 영상 교육시스템
CN113709567B (zh) 一种互动答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158114A (zh) 在线交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JP2016040591A (ja) スマートフォンを利用した学習能力開発システム
CN114760274B (zh) 在线课堂的语音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87127A (zh) 一种课堂信息传输方法及课堂信息传输系统
CN113077670A (zh) 一种交互式在线培训方法
CN106709831A (zh) 实现网络化主观题的方法及系统、编辑装置
WO2018098734A1 (zh) 一种用于教育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210673A (zh) 课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Leih Leveraging AWS Educate Classrooms in Cloud Computing Courses
TWI708200B (zh) 基於電子書習題以自動推薦或標記可供提問的系統
CN116384617A (zh) 教学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0891386B1 (ko) 역학원 방식의 외국어 회화 학습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TW202145162A (zh) 可針對學生電子書習題線上分配老師進行教學解答的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