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80045A - 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80045A
CN113580045A CN202111016412.0A CN202111016412A CN113580045A CN 113580045 A CN113580045 A CN 113580045A CN 202111016412 A CN202111016412 A CN 202111016412A CN 113580045 A CN113580045 A CN 113580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groove
clamping
connecting plate
groov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164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80045B (zh
Inventor
秦锐
罗洲
张红亮
安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1641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800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80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00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800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00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其包括底座;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且其上设有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与所述第二夹持槽相连通;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插接在所述第一夹持槽内,并用于和气囊模块连接;抵持组件,所述抵持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其具有一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夹持槽相对,并用于伸入所述第二夹持槽,以抵持夹紧所述连接板,或者从所述第二夹持槽中退出,以松开所述连接板。伸缩杆以将连接板夹紧或者松开,从而达到快速固定气囊模块的目的,相比较使用多个螺钉进行固定气囊模块的方式更为快捷,从而满足特殊温度下的气囊点爆试验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试验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安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机动车辆中都配备有安全气囊,以副驾驶员侧安全气囊模块为例,通常都是通过壳体本体下的支架连接到仪表台及车身横梁上,一般通过铆接或者焊接等连接方式将下支架固定在壳体上,而在安装之前需要进行气点爆试验,在各种工况下进行气囊模块点爆是整车安全气囊开发中最基础并且重要的环节,由于气囊模块在点爆实验过程中需要释放强大冲击力,所以实验之前务必需要将气囊模块进行固定。
在一些相关技术中,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均采用多个螺钉将气囊模块进行紧固在其上,其优点是可以有效固定气囊模块,稳定连接,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对于特殊温度下的气囊点爆实验存在特殊要求,即气囊点爆实验必须在实验用气囊模块从温度箱出箱后两分钟内完成点爆过程,采用上述的夹紧装置时,需要进行多个螺钉的装配,往往导致夹紧时间超过时间两分钟,并且不可控,无法满足特殊温度下的气囊点爆实验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夹紧装置的装配时间较长,并且不可控,无法满足特殊温度下的气囊点爆实验的要求。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其包括:
底座;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且其上设有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与所述第二夹持槽相连通;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插接在所述第一夹持槽内,并用于和气囊模块连接;
抵持组件,所述抵持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其具有一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夹持槽相对,并用于伸入所述第二夹持槽,以抵持夹紧所述连接板,或者从所述第二夹持槽中退出,以松开所述连接板。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
底板;
工作块,所述工作块相对的两个壁面分别为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工作块通过所述第二壁面连接在所述底板上,并且在所述第二壁面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二夹持槽位于所述工作块上,且所述第二夹持槽的一端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壁面上,所述第二夹持槽的另一端开口位于所述第二壁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持组件还包括: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组设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伸缩杆可活动地组设于所述连接座上;
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与所述伸缩杆相连接,并用于驱使所述伸缩杆伸入所述第二夹持槽,或者从所述第二夹持槽退出。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伸缩杆端部组设有抵持部件,所述抵持部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适配的定位凸起。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部件包括连接块和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夹持槽相适配,所述导向部远离所述连接块一端设置所述定位凸起。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小于第一部分的厚度,并且所述第二部分上设置所述第一通孔;
当所述第二部分插接在所述第一夹持槽内时,所述定位凸起穿设所述第一通孔,并且所述第一部分的下沿抵持所述固定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上设有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所述第一通孔,当所述连接部插接在所述第一夹持槽内时,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与所述固定件的外表面接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抵持部件可拆卸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部上设有橡胶垫。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具有一倾斜面,所述固定件垂直于所述倾斜面,所述第二夹持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与所述倾斜面。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由于固定件上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以及抵持组件,在使用时,提前将气囊模块和连接板连接,将连接板放入第一夹持槽中,并使抵持组件伸入第二夹持槽内,以将连接板抵持在固定件上,从而将气囊模块快速夹持并固定,相比较转动多个螺钉进行固定的方式,其夹紧时间可控制在两分钟内,因此,满足特殊温度下的气囊点爆实验的要求。
(2)连接板包括两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二部分上容置槽内的连接部的厚度小于第一部分的厚度,并且第二部分上设置第一通孔;在夹持时,连接部插接在第一夹持槽内,并连接部与第一夹持槽的厚度相等,伸缩杆使带有定位凸起抵持部件伸入第二夹持槽,以使定位凸起进入连接部上的第一通孔,从而对连接部进行固定限位;另外,第一部分的下沿抵持固定件的顶部,从而对连接板的上下两个位置进行固定并且限位,再加上述的第二部分与第一夹持槽的厚度相等,在连接板的前后进行限位,容置槽的槽壁与固定件的外表面接触,对固定件的左右方向进行限位。从而在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向上进行限位,达到更加进一步的减少气囊模块爆炸的过程中产生的爆炸力的影响,加强夹持的稳定性的作用,提高气囊起爆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的爆炸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后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板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固定件;200、第一夹持槽;201、第二夹持槽;202、底板;203、工作块;3、连接板;4、气囊模块;5、抵持组件;500、伸缩杆;501、连接座;502、操作机构;503、抵持部件;504、定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夹紧装置的装配时间较长,并且不可控,无法满足特殊温度下的气囊点爆实验的要求。
请参阅图1-图5,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件2、连接板3和抵持组件5,其中固定件2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并且固定件2上设有第一夹持槽200和第二夹持槽201,第一夹持槽200和第二夹持槽201分别设置在固定件2相邻的两个面上,第一夹持槽200和第二夹持槽201相连通;
连接板3在使用时插接在第一夹持槽200上,并且连接板3和气囊模块4连接,在进行从温度箱拿出之前就已经和气囊模块4连接;
抵持组件5连接在底座1上,抵持组件5具有一伸缩杆500,伸缩杆500与第二夹持槽201相对,并用于伸入第二夹持槽201。
在需要进行夹持气囊模块4的过程中,将连接板3插接在第一夹持槽200上,以使气囊模块4放置在固定件2上,然后使伸缩杆500伸入第二夹持槽201,伸缩杆500抵持夹紧连接板3,从而将和连接板3连接的气囊模块4固定,进行气囊点爆实验。
在气囊点爆实验完成之后,使伸缩杆500从第二夹持槽201中退出,以松开连接板3,将连接板3从第一夹持槽200中取出,从而将气囊模块4从固定件2上取下。
通过以上的结构设置,通过连接板3和第一夹持槽200的配合气囊模块4可以直接放置在固定件2上,另外伸缩杆500在第二夹持槽201中可以伸入或退出可以将连接板3夹紧或者松开,从而达到快速固定气囊模块4的目的,相比较使用多个螺钉进行固定气囊模块4的方式更为快捷,可以保证在两分钟内完成气囊模块4的固定,从而满足特殊温度下的气囊点爆试验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试验的要求。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对固定件2进行了以下的设置:
固定件2包括底板202和工作块203,其中工作块203具有相对的两个壁面,分别为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工作块203通过第二壁面连接在底板202上,并且在第二壁面与底板202之间形成第一夹持槽200;第二夹持槽201位于工作块203上,且第二夹持槽201的一端开口位于第一壁面上,第二夹持槽201的另一端开口位于述第二壁面。连接板3的厚度与第一夹持槽200的厚度相匹配,这样起到了限位的作用,连接板3插入第一夹持槽200后,不会移动。以上的设置便于夹持连接板3的过程中,伸缩杆500和连接板3的进入和插入。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抵持组件5还包括:连接座501和操作机构502。
其中连接座501组设于底座1上,且伸缩杆500可活动地组设于连接座501上;操作机构502与伸缩杆500相连接,并用于驱使伸缩杆500伸入第二夹持槽201,或者从二夹持槽201退出。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连接板3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伸缩杆500的端部设有抵持部件503,抵持部件503上设有与第一通孔相适配的定位凸起504,其中定位凸起504的大小等于第一通孔的孔径,这样的设置是进一步的对夹持后的连接板3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其左右的进行晃动,使在气囊模块4爆炸的过程中产生的爆炸力不会发生偏移,使夹持稳定,保证了起爆过程中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抵持部件503包括连接块和导向部,导向部与第二夹持槽201相适配,导向部远离连接块一端设置定位凸起504,在使用的过程中导向部沿着第二夹持槽201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避免产生向部远离连接块一端设置的定位凸起504与第一通孔发生错位,实现精确的对准,这样更加的节省了因错位而带来的调整时间。
另外,如图2所示,连接块的横截面积大于导向部的横截面积,在这一设置中连接块作为限制导向部进入深度的限位件进行使用,导向部和第二夹槽201相适配使第二夹槽201限制导向部的左右上下晃动,更加保证在气囊模块4爆炸的过程中产生的爆炸力不会使导向部发生偏移,相当于对抵持部件503的两端进行限位,使夹持稳定,保证了起爆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当中,为了更加进一步的减少气囊模块4爆炸的过程中产生的爆炸力的影响,加强夹持的稳定性进行了以下的设置:
如图3所示,连接板3包括两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二部分的厚度小于第一部分的厚度,并且第二部分上设置第一通孔;在夹持时,第二部分插接在第一夹持槽200内,并第二部分与第一夹持槽200的厚度相等,伸缩杆500使带有定位凸起504抵持部件503伸入第二夹持槽201,以使定位凸起504进入第二部分上第一通孔,从而对第二部分进行固定限位;
另外,第一部分的下沿抵持固定件2的顶部,从而对连接板3的上下两个位置进行固定并且限位,再加上述的第二部分与第一夹持槽200的厚度相等,在连接板3的前后进行限位,从而在上下前后四个方向上进行限位,达到更加进一步的减少气囊模块4爆炸的过程中产生的爆炸力的影响,加强夹持的稳定性的作用。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对连接板3还进行了以下的设置,在第二部分上设有一容置槽,容置槽内固定设置有连接部,第一通孔设置在连接部上,容置槽的槽深具有一定的设定值,容置槽的面积与固定件2的横截面积相等,因此,在使用时,连接板3包括两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二部分上容置槽内的连接部的厚度小于第一部分的厚度,并且第二部分上设置第一通孔;在夹持时,连接部插接在第一夹持槽200内,并连接部与第一夹持槽200的厚度相等,伸缩杆500使带有定位凸起504抵持部件503伸入第二夹持槽201,以使定位凸起504进入连接部上的第一通孔,从而对连接部进行固定限位;
另外,第一部分的下沿抵持固定件2的顶部,从而对连接板3的上下两个位置进行固定并且限位,再加上述的第二部分与第一夹持槽200的厚度相等,在连接板3的前后进行限位,容置槽的槽壁与固定件2的外表面接触,对固定件2的左右方向进行限位。
从而在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向上进行限位,达到更加进一步的减少气囊模块4爆炸的过程中产生的爆炸力的影响,加强夹持的稳定性的作用,提高气囊起爆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对定位凸起504进行了以下的设置,考虑到多次进行与第一通孔进行连接摩擦,定位凸起504的外表面覆盖设有耐磨的涂层,或者考虑爆炸试验的冲击力的影响,定位凸起504的外表面覆盖连接橡胶套,利用橡胶套的良好的耐磨性和减震的性能,同时实现耐磨减震的作用。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伸缩杆500和抵持部件503和可拆卸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为:
在连接块的上中心位置处开设通孔或者螺纹孔,伸缩杆500的上用于和连接块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螺杆,在进行连接时,将螺杆穿设进入连接块螺纹孔,然后在螺杆配合紧固螺母将螺杆和连接块固定。
其中紧固螺母分布在连接块的前后两侧,通过扭紧紧固螺母可以将连接块固定,需要拆卸时,将紧固螺母反向的扭动即可。
采用以上的方式可以便于伸缩杆500和抵持部件503的连接和拆装,另外采用连接块两边的紧固螺母配合进行夹紧,提高了伸缩杆500和抵持部件503的连接稳定性。
在这一基础之上,考虑到起爆试验过程中的冲击力的影响,对两个位于连接块两边的紧固螺母的旋钮方式进行了限位,即两个紧固螺母为正反的两种螺纹攻丝,从而对连接块施加正反的预紧力,以适应考虑到起爆试验过程中的冲击力的方向为无序的,多个方向的影响。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中,连接座501和底座1可拆卸连接,伸缩杆500可活动地组设于连接座501上,其通过卡接的形式或者螺杆配合的方式连接,连接座501和底座1上均设有定位连接孔,连接座501和底座1上的定位连接孔一一对应设置,通过定位连接孔和连接栓和紧固螺母连接,其便于安装抵持组件。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对于操作机构502,操作机构502与伸缩杆500相连接,并用于驱使伸缩杆500伸入第二夹持槽201,或者从第二夹持槽201退出,其中操作机构502可以使配合凸轮和弹簧推动伸缩杆500的手动把手结构。
也可以是电动推杆、液压缸的形式,这样的设置具有较强的夹持力,加强稳定,并且这一设置,可以外接一个控制装置,与伸缩杆500信号连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伸缩杆500的运动,从而在需要进行夹持气囊模块4的过程中,将连接板3插接在第一夹持槽200上,以使气囊模块4放置在固定件2上,然后控制装置控制伸缩杆500伸入第二夹持槽201,伸缩杆500抵持夹紧连接板3,从而将和连接板3连接的气囊模块4固定,进行气囊点爆实验。
在气囊点爆实验完成之后,控制装置控制伸缩杆500从第二夹持槽201中退出,以松开连接板3,将连接板3从第一夹持槽200中取出,从而将气囊模块4从固定件2上取下。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考虑到便于放置气囊模块4,对于底座1进行了以下设置:
底座1上具有一倾斜面,固定件2垂直于倾斜面,第二夹持槽201的延伸方向平行倾斜面,这样的设置好处在于:连接板3插接在第一夹持槽200上时,与地平面具有一定的角度,使连接板3和气囊模块4为倾斜的状态,其重力使连接板3和气囊模块4向下抵持柱第一夹槽200的槽壁,利用重力使气囊模块4通过连接板3插接在固定件2上时稳定放置。
底座1的其余部分可以如图1-4所示,底部设有与地面或者工作面相平行的面,使底座1可以稳定放置在地面或者工作面上,然后底座1上设有安装孔,便于底座1的固定。
本申请的原理:
(1)在需要进行夹持气囊模块4的过程中,将连接板3插接在第一夹持槽200上,以使气囊模块4放置在固定件2上,然后使伸缩杆500伸入第二夹持槽201,伸缩杆500抵持夹紧连接板3,从而将和连接板3连接的气囊模块4固定,进行气囊点爆实验;在气囊点爆实验完成之后,使伸缩杆500从第二夹持槽201中退出,以松开连接板3,将连接板3从第一夹持槽200中取出,从而将气囊模块4从固定件2上取下。
(2)连接板3包括两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二部分上容置槽内的连接部的厚度小于第一部分的厚度,并且第二部分上设置第一通孔;在夹持时,连接部插接在第一夹持槽200内,并连接部与第一夹持槽200的厚度相等,伸缩杆500使带有定位凸起504抵持部件503伸入第二夹持槽201,以使定位凸起504进入连接部上的第一通孔,从而对连接部进行固定限位;另外,第一部分的下沿抵持固定件2的顶部,从而对连接板3的上下两个位置进行固定并且限位,再加上述的第二部分与第一夹持槽200的厚度相等,在连接板3的前后进行限位,容置槽的槽壁与固定件2的外表面接触,对固定件2的左右方向进行限位。从而在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向上进行限位,达到更加进一步的减少气囊模块4爆炸的过程中产生的爆炸力的影响,加强夹持的稳定性的作用,提高气囊起爆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性。
(3)抵持部件503包括连接块和导向部,导向部与第二夹持槽201相适配,导向部远离连接块一端设置定位凸起504,在使用的过程中导向部沿着第二夹持槽201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避免产生向部远离连接块一端设置的定位凸起504与第一通孔发生错位,实现精确的对准,这样更加的节省了因错位而带来的调整时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底座(1);
固定件(2),所述固定件(2)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并且其上设有第一夹持槽(200)和第二夹持槽(201),所述第一夹持槽(200)与所述第二夹持槽(201)相连通;
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用于插接在所述第一夹持槽(200)内,并用于和气囊模块(4)连接;
抵持组件(5),所述抵持组件(5)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其具有一伸缩杆(500),所述伸缩杆(500)与所述第二夹持槽(201)相对,并用于伸入所述第二夹持槽(201),以抵持夹紧所述连接板(3),或者从所述第二夹持槽(201)中退出,以松开所述连接板(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包括:
底板(202);
工作块(203),所述工作块(203)相对的两个壁面分别为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工作块(203)通过所述第二壁面连接在所述底板(202)上,并且在所述第二壁面与所述底板(202)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夹持槽(200);所述第二夹持槽(201)位于所述工作块(203)上,且所述第二夹持槽(201)的一端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壁面上,所述第二夹持槽(201)的另一端开口位于所述第二壁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组件(5)还包括:
连接座(501),所述连接座(501)组设于所述底座(1)上,且所述伸缩杆(500)可活动地组设于所述连接座(501)上;
操作机构(502),所述操作机构(502)与所述伸缩杆(500)相连接,并用于驱使所述伸缩杆(500)伸入所述第二夹持槽(201),或者从所述第二夹持槽(201)退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3)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伸缩杆(500)端部组设有抵持部件(503),所述抵持部件(50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适配的定位凸起(50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持部件(503)包括连接块和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夹持槽(201)相适配,所述导向部远离所述连接块一端设置所述定位凸起(504)。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3)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小于第一部分的厚度,并且所述第二部分上设置所述第一通孔;
当所述第二部分插接在所述第一夹持槽(200)内时,所述定位凸起(504)穿设所述第一通孔,并且所述第一部分的下沿抵持所述固定件(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分上设有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所述第一通孔,当所述连接部插接在所述第一夹持槽(200)内时,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与所述固定件(2)的外表面接触。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杆(500)与所述抵持部件(503)可拆卸连接。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持部(5021)上设有橡胶垫。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上具有一倾斜面,所述固定件(2)垂直于所述倾斜面,所述第二夹持槽(201)的延伸方向平行与所述倾斜面。
CN202111016412.0A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 Active CN1135800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6412.0A CN113580045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6412.0A CN113580045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80045A true CN113580045A (zh) 2021-11-02
CN113580045B CN113580045B (zh) 2022-08-05

Family

ID=78240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16412.0A Active CN113580045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8004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09110887A (ru) * 2006-08-26 2010-10-10 Джи Эм Глоубал Текнолоджи Оперейшнз, Инк. (Us)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крепления надувной подушки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в транспортном средстве
CN105339212A (zh) * 2013-05-21 2016-02-17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折叠的安全气囊的固定装置以及安全气囊模块
CN206855293U (zh) * 2017-04-09 2018-01-09 常熟冠林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内部多方柱型汽车气囊外壳件检测定位治具
CN208483754U (zh) * 2018-06-01 2019-02-12 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夹持装置
CN208977644U (zh) * 2018-10-01 2019-06-14 重庆立洋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废旧安全气囊电引爆处置的夹紧装置
CN110579149A (zh) * 2019-10-11 2019-12-1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副驾驶安全气囊的检具
CN209945381U (zh) * 2019-03-26 2020-01-14 中西金属(无锡)轴承零部件有限公司 安全气囊检测装置用夹持工装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09110887A (ru) * 2006-08-26 2010-10-10 Джи Эм Глоубал Текнолоджи Оперейшнз, Инк. (Us)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крепления надувной подушки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в транспортном средстве
CN105339212A (zh) * 2013-05-21 2016-02-17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折叠的安全气囊的固定装置以及安全气囊模块
CN206855293U (zh) * 2017-04-09 2018-01-09 常熟冠林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内部多方柱型汽车气囊外壳件检测定位治具
CN208483754U (zh) * 2018-06-01 2019-02-12 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夹持装置
CN208977644U (zh) * 2018-10-01 2019-06-14 重庆立洋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废旧安全气囊电引爆处置的夹紧装置
CN209945381U (zh) * 2019-03-26 2020-01-14 中西金属(无锡)轴承零部件有限公司 安全气囊检测装置用夹持工装
CN110579149A (zh) * 2019-10-11 2019-12-1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副驾驶安全气囊的检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80045B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01599B2 (ja) 運転席用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の結合構造
US11034374B2 (en) Steering wheel
EP1502828B1 (en) Curtain-shield airbag clip
CN215294464U (zh) 转接装置
CN113580045B (zh) 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起爆夹紧装置
KR101927214B1 (ko) 비상탈출용 버스 좌석 손잡이 조립체
CN106969300B (zh) 吸顶灯
JP2000170714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付帯部材用の取付具
KR100203160B1 (ko) 자동차 축전지의 취부구조
KR20220145386A (ko) 자동차 관형 칼럼을 위한 장착 조립체, 관형 칼럼 조립체, 및 차량
KR100412792B1 (ko) 자동차 카울크로스바의 장착구조
JP2816306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JPH07101303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0482663B1 (ko) 자동차의 크러쉬 패드 모듈 장착을 위한 가이드 구조
KR100325360B1 (ko) 자동차용 밧데리 고정구조
CN216383984U (zh) 一种汽车的集成式大灯支架
CN219484529U (zh) 焊接组件、焊接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
JPH0212784A (ja) 通電機構
US20240140155A1 (en) Removable lamp hitch mounts
WO2022028079A1 (zh) 一种车载天线组件
KR200141534Y1 (ko) 자동차용 스피커의 취부구조
KR0124896Y1 (ko) 실내 후사경 부착장치
KR970000165Y1 (ko) 자동차의 범퍼 설치를 위한 가체결구조
ES2315556T3 (es) Elemento de fijacion piromecanico.
KR200145903Y1 (ko) 자동차용 밧데리 케이스 고정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