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5666A - 牡蛎自动开壳机和牡蛎开壳方法 - Google Patents

牡蛎自动开壳机和牡蛎开壳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5666A
CN113575666A CN202110895991.4A CN202110895991A CN113575666A CN 113575666 A CN113575666 A CN 113575666A CN 202110895991 A CN202110895991 A CN 202110895991A CN 113575666 A CN113575666 A CN 1135756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opening
shell
oyster
opening
fing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59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75666B (zh
Inventor
唐阳洋
刘吉
于振中
孙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RG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Original Assignee
HRG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RG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filed Critical HRG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riority to CN20211089599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756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75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56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756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56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2BUTCHERING; MEAT TREATMENT; PROCESSING POULTRY OR FISH
    • A22CPROCESSING MEAT, POULTRY, OR FISH
    • A22C29/00Processing shellfish or bivalves, e.g. oysters, lobsters; Devices therefor, e.g. claw locks, claw crushers, grading devices; Processing lines
    • A22C29/04Processing bivalves, e.g. oysters
    • A22C29/046Opening or shucking bivalv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rocessing Of Meat And 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蛎自动开壳机和牡蛎开壳方法,涉及加工设备领域,牡蛎自动开壳机包括牡蛎固定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开壳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开壳机构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牡蛎固定机构的方向运动;所述开壳机构包括压针、开壳手指、第二驱动机构,两组开壳手指分别位于所述压针的两侧,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带动两组开壳手指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开壳手指模仿人工开壳,实现了自动牡蛎开壳,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牡蛎自动开壳机和牡蛎开壳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牡蛎自动开壳机和牡蛎开壳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牡蛎开壳装置一般需人工手动操作,如专利CN210008843U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牡蛎开壳装置,包括底板、操作手柄、压缩弹簧、开壳刀、固定座,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于底板的左端,操作手柄通过活动栓与固定座连接,开壳刀通过螺母固定在操作手柄上端。人工开壳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牡蛎自动开壳机和牡蛎开壳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牡蛎自动开壳机,包括牡蛎固定机构(1)、第一驱动机构(2)、开壳机构(3);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能够带动所述开壳机构(3)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牡蛎固定机构(1)的方向运动;所述开壳机构(3)包括压针(32)、开壳手指(33)、第二驱动机构(36),两组开壳手指(33)分别位于所述压针(32)的两侧,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6)能够带动两组开壳手指(33)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通过开壳手指模仿人工开壳,实现自动牡蛎开壳,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牡蛎固定机构(1)包括底座(11)、顶起机构 (12)、中间连接机构(13)、第一弹簧(14)、夹紧机构(15)、第二弹簧 (16)、受压机构(17);所述顶起机构(12)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1)上;所述中间连接机构(13)通过所述第一弹簧(14)连接所述底座(11),所述第一弹簧(14)的伸缩方向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开壳机构(3)的方向;所述夹紧机构(15)设有两个,两个夹紧机构(15)的内侧相对;所述夹紧机构(15) 的外侧通过所述第二弹簧(16)连接所述中间连接机构(13),所述第二弹簧 (16)的伸缩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弹簧(14)的伸缩方向;两个夹紧机构(15) 分别位于所述顶起机构(12)的两侧,两个夹紧机构(15)朝向所述开壳机构 (3)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夹紧机构(15)远离所述开壳机构(3)的一端之间的距离;所述受压机构(17)固定连接在所述中间连接机构(13)上朝向所述开壳机构(3)的一端;所述开壳机构(3)还包括施压机构(31),所述施压机构(31)与所述受压机构(17)相对。第二弹簧确保了不同大小的牡蛎均可以夹紧在两个夹紧机构之间,便于牡蛎的安放,夹紧机构的结构使牡蛎被扒开时位于两个夹紧机构之间距离较大的位置,为牡蛎外壳扒开减少了阻碍。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顶起机构(12)朝向所述开壳机构(3)的一端设有多个条形槽。能够确保牡蛎顶放在起机构上的位置,同时可控制牡蛎开壳后水的流向。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中间连接机构(13)与所述顶起机构(12)滑动配合。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受压机构(17)能够在所述中间连接机构(13) 上调节与所述施压机构(31)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开壳机构(3)还包括电缸支架(35),所述电缸支架(35)固定连接在所述施压机构(31)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6)包括两个电缸,两个电缸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电缸支架(35)上,两个电缸的伸缩端相对,每个电缸的伸缩端分别与一组开壳手指(33)固定连接。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开壳机构(3)还包括开壳手指支架(34),所述开壳手指支架(34)固定连接在所述施压机构(31)上;所述开壳手指(33) 与所述开壳手指支架(34)滑动配合,所述开壳手指支架(34)限位两组开壳手指(33)之间的最大距离。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每组开壳手指(33)包括两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楔形块,两组开壳手指(33)合在一起时形成前后两个楔形结构,所述压针(32) 位于两个所述楔形结构之间。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包括电机(21)、同步带(22)、滚珠丝杠(23),所述电机(21)通过所述同步带(22)连接所述滚珠丝杠(23),所述开壳机构(3)与所述滚珠丝杠(23)的移动端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牡蛎自动开壳机的牡蛎开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人工将牡蛎放在顶起机构(12)上,牡蛎放至顶起机构(12)的同时通过两个夹紧机构(15)夹紧牡蛎,此时牡蛎被夹在两个夹紧机构(15) 远离开壳机构(3)的一侧之间;
步骤二,第一驱动机构(2)带动开壳机构(3)向靠近牡蛎固定机构(1) 的方向运动,运动过程中施压机构(31)压在受压机构(17)上,使中间连接机构(13)和夹紧机构(15)整体沿第一弹簧(14)的收缩方向运动,从而使牡蛎运动至两个夹紧机构(15)靠近开壳机构(3)的一侧之间;
步骤三,压针(32)和合在一起的两组开壳手指(33)在开壳机构(3)运动的过程中压入牡蛎壳内,然后第二驱动机构(36)带动两组开壳手指(33) 相互远离,实现牡蛎的开壳动作;
步骤四,第一驱动机构(2)带动开壳机构(3)向远离牡蛎固定机构(1) 的方向运动,第二驱动机构(36)带动两组开壳手指(33)相互靠近,人工将开壳后的牡蛎取出。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开壳手指模仿人工开壳,实现了自动牡蛎开壳,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牡蛎自动开壳机的轴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牡蛎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牡蛎自动开壳机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牡蛎自动开壳机的A-A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开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牡蛎自动开壳机,包括牡蛎固定机构1、第一驱动机构2、开壳机构3。
如图1、图2所示,牡蛎固定机构1包括底座11、顶起机构12、中间连接机构13、第一弹簧14、夹紧机构15、第二弹簧16、受压机构17;顶起机构12 固定连接在底座11上,顶起机构12朝向开壳机构3的一端设有多个条形槽;中间连接机构13通过四个第一弹簧14连接底座11,第一弹簧14的伸缩方向沿靠近或远离开壳机构3的方向;中间连接机构13通过中间的开孔套在顶起机构 12上,与顶起机构12滑动配合;夹紧机构15设有两个,两个夹紧机构15的内侧相对;每个夹紧机构15的外侧通过两个第二弹簧16连接中间连接机构13,第二弹簧16的伸缩方向垂直于第一弹簧14的伸缩方向;两个夹紧机构15分别位于顶起机构12的两侧,夹紧机构15为折弯的板状,两个夹紧机构15朝向开壳机构3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夹紧机构15远离开壳机构3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受压机构17固定连接在中间连接机构13上朝向开壳机构3的一端,受压机构17采用螺栓,能够在中间连接机构13上调节与施压机构31之间的距离。
如图3、图4所示,第一驱动机构2包括电机21、同步带22、滚珠丝杠23,电机21通过同步带22连接滚珠丝杠23,开壳机构3与滚珠丝杠23的移动端固定连接,第一驱动机构2能够带动开壳机构3向靠近或远离牡蛎固定机构1的方向运动。
如图5所示,开壳机构3包括施压机构31、压针32、开壳手指33、开壳手指支架34、电缸支架35、第二驱动机构36;施压机构31、压针32分别与滚珠丝杠23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施压机构31与受压机构17相对,压针3的针尖朝向顶起机构12;两组开壳手指33分别位于压针32的两侧,每组开壳手指33 包括两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楔形块,两组开壳手指33合在一起时形成前后两个楔形结构,压针32位于两个所述楔形结构之间;开壳手指支架34固定连接在施压机构31的底部,开壳手指33与开壳手指支架34滑动配合,开壳手指支架34 限位两组开壳手指33之间的最大距离;两个电缸支架35分别固定连接在施压机构31的顶部;第二驱动机构36包括两个电缸,两个电缸分别固定连接在电缸支架35上,两个电缸的伸缩端相对,每个电缸的伸缩端分别与一组开壳手指 33固定连接,第二驱动机构36能够带动两组开壳手指33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
采用上述牡蛎自动开壳机的牡蛎开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人工将牡蛎放在顶起机构12上,牡蛎放至顶起机构12的同时通过两个夹紧机构15夹紧牡蛎,此时牡蛎被夹在两个夹紧机构15远离开壳机构3 的一侧之间,第二弹簧16确保了不同大小的牡蛎均可以夹紧;
步骤二,电机21驱动同步带22带动滚珠丝杠23运动,实现开壳机构3向靠近牡蛎固定机构1的方向运动,开壳机构3运动过程中施压机构31压在受压机构17上,使中间连接机构13和夹紧机构15整体沿第一弹簧14的收缩方向运动,因为牡蛎放在顶起机构12上,而顶起机构12是固定的,所以夹紧机构 15运动的过程中牡蛎的位置是相对于夹紧机构15向靠近开壳机构3的方向运动的,从而使牡蛎运动至两个夹紧机构15靠近开壳机构3的一侧之间,此处两个夹紧机构15之间的距离较大,为牡蛎外壳扒开减少了阻碍;
步骤三,压针32和合在一起的两组开壳手指33在开壳机构3运动的过程中压入牡蛎壳内,然后第二驱动机构36带动两组开壳手指33相互远离,实现牡蛎的开壳动作;
步骤四,电机21驱动同步带22带动滚珠丝杠23反向运动,实现开壳机构 3向远离牡蛎固定机构1的方向运动,第二驱动机构36带动两组开壳手指33相互靠近,人工将开壳后的牡蛎取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牡蛎自动开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牡蛎固定机构(1)、第一驱动机构(2)、开壳机构(3);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能够带动所述开壳机构(3)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牡蛎固定机构(1)的方向运动;所述开壳机构(3)包括压针(32)、开壳手指(33)、第二驱动机构(36),两组开壳手指(33)分别位于所述压针(32)的两侧,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6)能够带动两组开壳手指(33)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自动开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牡蛎固定机构(1)包括底座(11)、顶起机构(12)、中间连接机构(13)、第一弹簧(14)、夹紧机构(15)、第二弹簧(16)、受压机构(17);所述顶起机构(12)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1)上;所述中间连接机构(13)通过所述第一弹簧(14)连接所述底座(11),所述第一弹簧(14)的伸缩方向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开壳机构(3)的方向;所述夹紧机构(15)设有两个,两个夹紧机构(15)的内侧相对;所述夹紧机构(15)的外侧通过所述第二弹簧(16)连接所述中间连接机构(13),所述第二弹簧(16)的伸缩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弹簧(14)的伸缩方向;两个夹紧机构(15)分别位于所述顶起机构(12)的两侧,两个夹紧机构(15)朝向所述开壳机构(3)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夹紧机构(15)远离所述开壳机构(3)的一端之间的距离;所述受压机构(17)固定连接在所述中间连接机构(13)上朝向所述开壳机构(3)的一端;所述开壳机构(3)还包括施压机构(31),所述施压机构(31)与所述受压机构(17)相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牡蛎自动开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机构(12)朝向所述开壳机构(3)的一端设有多个条形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牡蛎自动开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机构(13)与所述顶起机构(12)滑动配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牡蛎自动开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机构(17)能够在所述中间连接机构(13)上调节与所述施压机构(31)之间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牡蛎自动开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壳机构(3)还包括电缸支架(35),所述电缸支架(35)固定连接在所述施压机构(31)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6)包括两个电缸,两个电缸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电缸支架(35)上,两个电缸的伸缩端相对,每个电缸的伸缩端分别与一组开壳手指(33)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牡蛎自动开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壳机构(3)还包括开壳手指支架(34),所述开壳手指支架(34)固定连接在所述施压机构(31)上;所述开壳手指(33)与所述开壳手指支架(34)滑动配合,所述开壳手指支架(34)限位两组开壳手指(33)之间的最大距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自动开壳机,其特征在于:每组开壳手指(33)包括两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楔形块,两组开壳手指(33)合在一起时形成前后两个楔形结构,所述压针(32)位于两个所述楔形结构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蛎自动开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包括电机(21)、同步带(22)、滚珠丝杠(23),所述电机(21)通过所述同步带(22)连接所述滚珠丝杠(23,所述开壳机构(3)与所述滚珠丝杠(23)的移动端固定连接。
10.采用如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牡蛎自动开壳机的牡蛎开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人工将牡蛎放在顶起机构(12)上,牡蛎放至顶起机构(12)的同时通过两个夹紧机构(15)夹紧牡蛎,此时牡蛎被夹在两个夹紧机构(15)远离开壳机构(3)的一侧之间;
步骤二,第一驱动机构(2)带动开壳机构(3)向靠近牡蛎固定机构(1)的方向运动,开壳机构(3)运动过程中施压机构(31)压在受压机构(17)上,使中间连接机构(13)和夹紧机构(15)整体沿第一弹簧(14)的收缩方向运动,从而使牡蛎运动至两个夹紧机构(15)靠近开壳机构(3)的一侧之间;
步骤三,压针(32)和合在一起的两组开壳手指(33)在开壳机构(3)运动的过程中压入牡蛎壳内,然后第二驱动机构(36)带动两组开壳手指(33)相互远离,实现牡蛎的开壳动作;
步骤四,第一驱动机构(2)带动开壳机构(3)向远离牡蛎固定机构(1)的方向运动,第二驱动机构(36)带动两组开壳手指(33)相互靠近,人工将开壳后的牡蛎取出。
CN202110895991.4A 2021-08-05 2021-08-05 牡蛎自动开壳机和牡蛎开壳方法 Active CN1135756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5991.4A CN113575666B (zh) 2021-08-05 2021-08-05 牡蛎自动开壳机和牡蛎开壳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5991.4A CN113575666B (zh) 2021-08-05 2021-08-05 牡蛎自动开壳机和牡蛎开壳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5666A true CN113575666A (zh) 2021-11-02
CN113575666B CN113575666B (zh) 2022-07-19

Family

ID=78255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5991.4A Active CN113575666B (zh) 2021-08-05 2021-08-05 牡蛎自动开壳机和牡蛎开壳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7566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3700A (zh) * 2022-09-29 2022-12-02 广东美味源香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蚝油生产的蚝体清理工艺
CN115836729A (zh) * 2022-11-21 2023-03-24 丽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工艺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04112489A1 (ja) * 2003-06-20 2006-07-27 株式会社前川製作所 腿肉とオイスタミートの分離方法とその装置
JP6085778B1 (ja) * 2016-09-27 2017-03-01 株式会社石巻水産鉄工 ホタテガイ加工装置及びホタテガイ加工品の製造方法
CN107455301A (zh) * 2017-08-19 2017-12-12 范国隆 一种河蚌取珠用开壳装置
CN207561321U (zh) * 2017-12-24 2018-07-03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海蛎撬壳机
CN108433489A (zh) * 2017-06-29 2018-08-24 贺州思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半自动撬开生蚝壳装置
CN109122806A (zh) * 2018-10-10 2019-01-04 崔洋 一种生蚝撬壳装置
CN109864127A (zh) * 2019-03-21 2019-06-11 江谷风 一种牡蛎自动开壳装置
CN111713546A (zh) * 2020-05-28 2020-09-29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厚壳贻贝自动化加工生产线
CN111820274A (zh) * 2020-04-27 2020-10-27 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 贻贝自动脱壳机构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04112489A1 (ja) * 2003-06-20 2006-07-27 株式会社前川製作所 腿肉とオイスタミートの分離方法とその装置
JP6085778B1 (ja) * 2016-09-27 2017-03-01 株式会社石巻水産鉄工 ホタテガイ加工装置及びホタテガイ加工品の製造方法
CN108433489A (zh) * 2017-06-29 2018-08-24 贺州思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半自动撬开生蚝壳装置
CN107455301A (zh) * 2017-08-19 2017-12-12 范国隆 一种河蚌取珠用开壳装置
CN207561321U (zh) * 2017-12-24 2018-07-03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海蛎撬壳机
CN109122806A (zh) * 2018-10-10 2019-01-04 崔洋 一种生蚝撬壳装置
CN109864127A (zh) * 2019-03-21 2019-06-11 江谷风 一种牡蛎自动开壳装置
CN111820274A (zh) * 2020-04-27 2020-10-27 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 贻贝自动脱壳机构及方法
CN111713546A (zh) * 2020-05-28 2020-09-29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厚壳贻贝自动化加工生产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3700A (zh) * 2022-09-29 2022-12-02 广东美味源香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蚝油生产的蚝体清理工艺
CN115836729A (zh) * 2022-11-21 2023-03-24 丽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工艺
CN115836729B (zh) * 2022-11-21 2023-09-12 丽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及清洗去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5666B (zh) 2022-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75666B (zh) 牡蛎自动开壳机和牡蛎开壳方法
CN202540311U (zh) 自动取件机器人
CN202411278U (zh) 自动冲压生产机械手
CN203917656U (zh) 一种密集母线槽自动生产线用定位装置
CN110039585B (zh) 一种甘蔗蔗种夹紧切断装置
CN209374598U (zh) 压紧装置及包括该压紧装置的叠片机
CN217023947U (zh) 一种家具生产用板材输送装置
CN215468372U (zh) 一种电脑锯的前靠齐机构
CN201970121U (zh) 一种夹具
CN212287700U (zh) 一种双夹爪抓出机构
CN211768623U (zh) 一种自动对齐的自动翻板机
CN103705384B (zh) 胶囊生产系统中v型器起升机构
CN208843206U (zh) 一种机械手用料盘装置
CN208762524U (zh) 一种皮革生产用的新型除尘设备
CN220052193U (zh) 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冲压用的冲压装置
CN211030044U (zh) 一种抓取稳定性高的机器人
CN215885442U (zh) 一种海绵夹取贴合机构
CN220562326U (zh) 一种反包边治具斜推结构
CN203778879U (zh) 一种锯切中心的送料装置用型材托起装置
CN217327905U (zh) 一种双柱塞液压缸
CN113601453B (zh) 一种竖梁橡胶塞自动安装设备
CN211439097U (zh) 一种用于板材加工的单气缸夹持机构
CN203887033U (zh) 一种新型步步紧折弯机
CN217832857U (zh) 一种组合式气缸驱动夹持机构
CN212889061U (zh) 一种隔音棉生产用冲压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